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会计信息可靠性研究

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会计信息可靠性研究
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会计信息可靠性研究

·综合2012年第11期(下)

作者简介:

邬烈岚(1979-),女,浙江宁波人,上海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唐俊艳(1985-),女,江苏南通人,上海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会计信息可靠性研究

邬烈岚唐俊艳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44)

摘要:近年国内风险管理研究的全面展开为会计信息可靠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突破口。本文在全面风险管

理环境下对会计信息可靠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对策,即通过完善内部环

境和公司治理机制,以及加强内部审计防线三管齐下,以期为我国会计信息可靠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考。

关键词:会计信息可靠性全面风险管理

一、引言

会计信息可靠性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学术界和实务界一直都非常关注会计信息

的可靠性。近几年国内又对风险管理展开了全面研究,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贯穿企业各项活动的过程,力求实现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而其中报告目标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有着直接的相关关系。全面风险管理能为实现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合理保证,因此也为我国会计信息可靠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对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认识,国内外许多会计组织或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多种阐释。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认为,可靠性的构成要素包括“忠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性、完

整性”

;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FASB)对可靠性的定义包括“反映的真实性、可验证性和中立性”;中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认为会计信息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美国会计学者WilliamR.Scott认为可靠性就是“精确(precise)和超脱偏见(freeofbias)”。各国主要会计组织与学者尽管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传统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但基本上都认同

“忠实反映”(精确)与“中立性”(超脱偏见)是会计信息最主要的两个要素。此外,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对可靠性的理解与以上观点有所不同,主要突出两点,一是信息是否可靠,是对于理性的、

对信息有充分理解能力的人而言,而不是对所有的人;二是可靠的信息必须能使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的决策。同时,近年来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新视角,一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研究

会计信息可靠性,二是从产权角度来研究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笔者认为对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理解,

在“忠实反映”与“中立性”的传统观点基础上,需要加入葛家澍教授对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相对性理解,即会计信息可靠性具有相对性。这基于三点理由:一是会计信息自身具有相对性,其反映对象具有不确定性,人们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和行为的主观性使其产生的过程具有相对性;二是会计信息的效用具有相对性,同一会计信息对于不同的使用者或不同的决策用途,其价值也会不同;三是强调会计信息可靠性的相对性也有现实考

量因素,过度苛求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不符合企业经营原则。因此,

本文认为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是单个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其完全依赖于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合理性等的审核;二是一系列会计数据的可靠性,体现为会计报表中单一项目的可靠性,其不仅取决于单个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在会计人员对会计数据进行主观判断、分析综合、加工汇总等行为过程中,还受到分析人员在会计程序中行为的影响。这也由此产生了企业管理中的风险。

二、全面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1)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目前各国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大致情况是:美国、澳大利亚最超前、最成熟;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在风险管理标准方面的研究也较为深入。继网络泡沫和新经济遭挫之后,美国社会又出现了“安然”、“施乐”和“世通”等特大恶性企业欺诈案件。因此,在2002年美国国会从保护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所有到美国境内上市的企业必须建立风险内部控制,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全面风险管理的普及。2004年COSO又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其构架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在《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战略目标”,并将“报告目标”扩大到内部报告,同时将风险管理要素扩大至8个,新增了“目标设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对策”3个要素。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国家联合制定的风险管理标准AS/NZS4360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风险管理标准之一,其给出了一整套风险管理的标准语言定义和标准过程定义。加拿大CICA所属的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COCO)1995年发布《控制指南》则将内部控制的研究视角从审计师的需要转向了对管理者的要求。在国际层面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协调目前存在的各种风险管理标准,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2005年第一届风险管理工作组会议在日本东京召开,形成了ISO25700:《ISO/TMB/WG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通用指南(草案)》;200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管理局风险管理工作组(ISO/TMB/WGRiskManagement)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了第四次工作组会议,讨论制定风险管理国际标准———ISO31000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2009年国际标准IS031000《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终于面世,其应用范围极其广泛,所适用的组织不限规模、不限活动、不限时间、不限风险类型,涵盖组织生命周期的各种行为,包括战略、决策、运营、服务等。这一标准将会成为现有众多25

邬烈岚唐俊艳: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会计信息可靠性研究

国际管理标准的基石和未来制定有关标准的出发点。2004年StevenJRoot就指出每个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贯彻风险管理理念,全面组织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市场扩张战略等企业核心资源,从而架构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2006年国际风险管理会议以“将全面风险管理整合到企业实践中去”为其主题,表明学术界和企业界已高度重视全面风险管理实践的重要地位。目前,更多学者开始研究如何实施和评价全面风险管理。Danielsen,B.VanNess和R.Warr(2007)提出将市场测量的方法应用于企业风险管理中;Beasley,Pagach和R.Warr(2007),KrzysztofWasniewski(2008),DonPagach和R.Warr(2008)开始运用数学模型研究全面风险管理实施及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等。在实践中,发达国家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实践发展迅猛,业已建成或即将建成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公司逐渐增多。通过风险管理体系,欧美国家的企业已创造出实际的额外价值,这样的“攻击性”体系有利于让企业去积极夺取竞争优势、获取更多利润。企业开始将风险管理应用到自身管理的各个方面,如杜邦公司实施的风险统筹管理、微软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与业务风险管理。可见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视为核心竞争力。

(二)国内研究现状相对于国外,国内对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规定起步较晚。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国资委于2006年6月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标志着中央企业开始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原则、基本流程、组织体系、风险评估、管理策略、解决方案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使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包括世界知名的会计事务所等国际会计机构都认为,《指引》技术含量高,且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己经涵盖了国际上九大专业机构(包括安永、德勤等“四大公司”)共同起草的“企业风险管理指南”所包含的内容。虽然《指引》得到了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的积极响应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但《指引》仅仅是指引,原则性较多,操作性较少。时代仍然呼吁中国企业诞生自己的全面风险管理标准。为此,中天恒管理咨询公司和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于2007年推出了“3C框架:中国式全面风险管理标准”(简称“3C全面风险管理标准”),包括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3C全面风险管理实务标准、3C全面风险管理操作指南三部分。3C框架是中国式的全面风险管理新理念,有很强的中国本土性,是我国探索风险管理的重要实践。随着一系列标准的出台,国内学术界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如火如荼地展开。部分学者提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如王允贤从管理学角度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要素构成进行了探讨,初步提出了风险管理人员体系、权责体系、组织机构体系、运行机制体系、规章制度体系等全面风险管理“五体系论”,并对其各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设计,以期对正在实施或将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企业提供一些参考;薛秀娥和章育就现代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理念、建设内容及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尽管国内全面风险管理的实践研究很盛行,但是目前所有的企业对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还只是一种“防御性”做法,仅仅是为了满足监管合规的要求,一些企业更视其为负担。除了金融、保险等行业因受行业发展所带动,已逐渐开始重视风险管理之外,以会计控制为核心的旧控制体系依然是大多数企业的选择。

三、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会计信息可靠性研究

(一)全面风险管理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作用“全面风险管理是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可见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并贯穿于从企业战略制定到企业的各项活动的全过程,因此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以说全面风险管理为会计信息可靠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1)内部环境影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企业风险管理由八个构成要素构成: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其中内部环境由主体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容量、诚信和道德价值观以及他们所处的经营环境等方面组成。良好的内部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会计人员,使其确立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降低欺诈性财务报告出现的风险。虽然全面风险管理的执行主体涵盖了企业的整个组织层级,涉及各个部门和所有员工,但财务职能机构及其负责人在防止和侦查欺诈性财务报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财务职能部门负责人在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其自身的表率作用能帮助整个财务职能机构人员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使其充分贯彻落实“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的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基础,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实事求是、依法办事,坚持以《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为准绳,做出客观公正的职业判断,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2)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能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数据和披露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不能如实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状况,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应有的分析价值,甚至导致决策失误。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从目前来看,主要是由于我国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我国一股独大的局面导致董事会由大股东所控制,而董事会成员又兼任公司经理层要职,没有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从而形成“内部控制人”局面。在“内部人控制”局面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经理人垄断会计信息产权、降低信息供给质量,甚至制造虚假信息去侵犯其他主体权益的风险将大大增加。作为公司治理核心之一的风险管理,通过创建风险管理文化,与公司薪酬制度和人事制度相契合,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治理机制,从而构建一系列制衡和监督机制以规范会计信息产权,并有效制衡“内部人控制”现象,最终产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3)内部审计防线有力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企业的风险管理应建立三道防线: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构成了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构成第二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为第三道防线。风险管理的目标维度包含四个方面: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而作为第三道防线的内部审计防线对于风险管理的报告目标——

—报告的可靠性起着直接监督作用。内部审计具有独立的可操作性、企业垂直管理以外的监督管理以及直接对企26

·综

27

网络会计信息安全防控-网络会计论文-会计论文

网络会计信息安全防控-网络会计论文-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网络会计中存在的风险 (一)计算机的稳定性是否有所保障 因会计的网络化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的,会计信息的每一条录入都离不开计算机,所以计算机的稳定性对网络会计的实施是很重要的。然而计算机系统本身是很脆弱的,病毒的感染、计算机硬件的故障、用户的误操作等都会危及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因此,计算机系统的稳定安全性非常重要。另外,随着会计信息的网络化,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信息的载体已由纸介质过渡到磁性介质和光电介质。这些介质的保存有较高的要求,易受到高温、磁性物质、剧烈震动的影响。再加上计算机软、硬件更新换代频繁,隔代兼容的问题还未解决,因而能否安全保存的风险性也很大。 (二)会计信息的传输是否安全 因网络会计基于计算机网络,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各种计算机系

统互相连接,从而使系统间的数据流动性很大。那么网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便会令人置疑。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传递的一些商业机密或私人信息就有可能被未授权的人员所截获并非法使用、改动。黑客可能恶意攻击网络会计系统,通过非法截取、恶意修改,或通过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致使系统瘫痪,从而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传统会计下,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和经济责任的明确是通过白纸黑字的会计记录、相关会计记录中的签字盖章、审计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来确保的。而在网络会计中,在网络传输和保存中对电子数据的修改、非法拦截、窃取、篡改、转移、伪造、删除、隐匿等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再存在。网络计算机集成化处理促使传统手工会计中内部控制制度的效力逐步削弱,传统的组织控制功能弱化。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加大了审计取证难度,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三)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问题 在传统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只要精通会计知识,可以不懂任何电脑操作,但网络会计下的会计从业人员只懂会计知识是不行的,他必须熟悉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信息技术,掌握网络会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及相应的维护措施,了解有关电子商务知识和国际电子交易的法律法规,具备商务经营管理和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目前,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还非常缺乏。大多数会计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新事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对策-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对策-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人们在经济活动进行中利用会计方式及会计理论,同时利用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实际价值运行情况的经济性信息被称为会计信息。社会的快速进步及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的这一背景下,使得人们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越来越依赖信息,会计信息基本质量已经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关注。会计信息失真情况的出现不仅仅会对我国宏观经济制定有着一定影响,并且可能会使得企业出现决策性失误并失去发展机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会计失真问题必须引起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会计问题的根治,必须尽快进行。下文将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原因及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希望本文分析能带给相关企业一定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经济新常态;问题;措施

1分析经济新常态下会计失真不利影响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就是会计信息未能从公正性、真实性及客观性角度对会计信息进行反映,不能对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及财务成果进行反映。经济新常态下的会计信息出现失真问题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下文将进行详细分析:第一,会对企业经济资源流动合理性产生不利影响,使得企业出现战略决策性失误问题。会计信息是企业进行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性内容,若会计信息不具备真实性,就会使得企业所制定决策内容与实际发展情况不相符,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对企业的持续性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第二,会对投资者利益产生影响,会计信息出现的失真问题仅仅为一种表面现象,本质上还是与利益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相关工作人员因为经济利益或者其他利益,在会计信息上报过程中利用弄虚作假方式对错误的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或者对某些会计信息不进行披露,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会对投资者实际投资情况产生一定的误导行为,进而对投资者本身利益产生直接影响。第三,对供给侧结构调整等相关战略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在调整过程中必须利用真实可靠性会计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真实性,才能保证宏观政策真实性,但是会计信息出现的失真性会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不利影响,对企业发展产生制约性影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内容和要求: 题目内容: 上市公司已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研究改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有助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实力,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论文应包括:第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第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任务要求: 一、内容要求。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根据上述内容,按既定进度进行文献调研,对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提交纲要、写作论文。按照学校毕业论文的要求,查阅文献至少在10篇以上。要求论文的论点明确,数据可靠、结构合理、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论据与分析过程严谨、全面,论证充分;论文书写规范,恰当举例说明问题;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 二、方法要求。本研究可以分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在查阅文献上,采用文献法,编制论文提纲;其次确定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分析;最后写论文过程要符合学术研究及伦理。 三、时间要求。根据学院要求,严格按照社会管理系关于“毕业生论文要求与安排”的时间节点提交阶段性成果,按时提交开题报告,在完成论文初稿、二稿、三稿等每一阶段性工作,以此保证论文质量。在此基础上定稿准备答辩。 四、形式要求。论文要独立写作。对所的研究资料要深入思考,观点明确,论文结构要完整。写作格式要符合要求,语言文字通顺流畅、严谨、言简意赅。认真确定论文的各级标题,引文、参考文献的著录要符合学术规范要求。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摘要:会计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核心内容,准确、完整、全面的会计信息披露是促进证券市场稳定与繁荣的基本前提,也是维护信息使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建立和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对推动整个证券市场的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对促进证券市场发展和维护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入手,首先明确当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对策

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形成了很长一段时间,公司如何有效地转移到有用的信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规范会计信息质量也提上日程。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排列顺序中,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重要凸现可见一斑。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在国际上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关键质量特征已经达成共识,我国最新会计准则也呈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即使如此,可靠性和相关性却并不总是一致的,即在某种情形下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会降低信息可靠性,反之亦然。因此当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运用到我国所形成的影响是研究该问题的难点。同时,这两个因素在会计事务中的影响是深远的,会计信息的来源必须是真实有效的,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公司的决策。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最重要的两个质量特征,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共同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服务,必须兼顾。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根据之一,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保证使用者做出准确决策的基本前提条件。 从研究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联系我国的会计现状,就我国目前的会计现状来看,可靠性问题更加突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理解和概念,更迫切需要解决,但绝不能因此忽视了相关性的重要。 对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谁更重要的判断,会直接影响会计政策的选择、计量基础的发展以及财务报告模式的演变等等。所以,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是财务会计中的一个非常基本的、具有导向性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的相可靠性和相关性的概念和理解 (一)会计信息的概念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的概念和理解 可靠性是指信息,用户可以信任的信息提供,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的识别,测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计量和确认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我们可以理解为,只有当会计信息真实地反映了其所要反映的内容,正确地表述了实际经济活动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说明是可靠的。值得注意的是,会计信息不易被提前预订一方面另一方面结果不能迎合特殊利益集团的需要。因此,只有那些能经得起核实和验证的信息,我们才能认为其是具有可靠性的。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有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件的发生,并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合理地、不受错误的影响, 能够真实反映它的实际内容。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要避免错误和减少偏差, 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常一个合理的会计信息的会计信息已充分认识到人的能力,根据报价,做出理性决定的,那么,这些会计信息是可靠的。可靠性包含反映真实性、中立性和可核性三个方面的内容。其反映真实性是指会计计量的结果应该与其反映的经济事项或交易一致;中立性是会计信息的表述应不偏不倚, 避免倾向于预定的结果;可核性是指不同的信息提供者在采用相同的方法时, 对同一事项的计量结果要保持一致。 会计信息有用,必须以可靠性为基础,假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不可靠的,将会给投资者等使用时的决策产生误导甚至损失。所以为了贯彻可靠性要求,企业应该做到:(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和计量,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一、问题的提出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此,研究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它是联系会计目标与实现目标之间的桥梁,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起约束的作用,是提供信息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在会计目标被定义为决策有用性的前提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使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特征。投资者把资源投资于企业,目的在于未来获得更多的收益,包括股利和资本利得等,出于这一目的,投资者需要做出持有还是出售的决策,债权人需要做出是否贷款的决策,等等,这些人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都需要有用的会计信息,即有利于他们做出决策的信息,对其预测未来时会导致决策差别的信息。所以,相关性是保证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最重要的质量特征;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经营者拥有更充分的信息,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是不充分的,他们为了做出正确的决策需要可靠的信息,任何虚假和误导的信息都比没

有信息更有害,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因此,可靠性是保证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另一重要质量特征。 二、相关性 相关性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很难具体说明,至少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 1.会计信息应该与谁的需求相关。谁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关系到会计目标的定位,还关系到会计信息能否达到特定的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的要求。相关性最初是指一般相关性,也就是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息都作为与使用者经济决策有关的信息,向使用者提供通用的会计信息。显然,目前的财务报告已经达到了一般相关的要求,基本能够满足“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债权人、顾客、政府及其机构和公众”这样一系列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但是,使用者除一些共同的信息需求外,还面临一些特定决策问题,相比之下,他们更需要能够满足自己特定需求的信息。例如,投资者会更加关注投资报酬和投资风险,更需要能够帮助正确做出“或购或持或售”决策的信息,提供评估企业股利支付情况的资料;贷款人则会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信息;而政府及其机构更为关心有利于决定税务政策和控制企业活动的信息等。财务会计信息只有真正满足了使用者的特殊需要,才能真正具有决策相关性。所以,我们

论文:浅析云会计信息安全问题及解决思路

101767 会计研究论文 浅析云会计信息安全问题及解决思路 在20xx年初,财政部正式印发了文件《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至此云计算直接上升至国家重点战略要求,而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云会计在企业中的发展普及也将成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企业规模和业务的不断扩大,整个企业的会计信息和经济信息也会越来越复杂,这就意味着低成本、使用便捷、扩展性强的云会计将会是企业的最优选择,但是就目前而言,信息的安全、私密性问题是企业对云会计最大的质疑,所以云会计究竟存在着哪些信息安全问题呢?而这些信息安全问题又有哪些解决办法呢?这就是本文将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相关理论知识概述 (一)云会计的概念 程平和何雪峰将云会计定义为“构建于互联网上,并向企业提供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会计决策服务的虚拟会计信息系统”①。对于云会计的理解可以分别从企业用户

和云服务供应商的角度来进行简述:云服务供应商应该做到计算机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的云计算和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的选择维护工作,只需要关注所提供的软硬件设备以及相关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否合适,能否有效的完成企业对于系统的一些会计信息化的需求。对于企业来说,它仅仅关注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足本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所要求的价格是否与所提供的服务相匹配,不关心提供服务的供应商本身的情况。因此,云会计更类似于一场企业和云服务供应商之间的关于企业会计服务外包的交易。 (二)云会计的应用优势 (1)大大降低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成本。相较于传统的会计模式而言,云会计更突出的优势是将企业的会计工作外包出去,这样企业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本企业的会计管理以及决策的制定上面。 (2)应用十分便捷。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云会计也将更加契合现代人的工作方式,它不再使会计人员局限于办公室办公,正如现在许多云会计服务商提出的“Anytime、Anywhere、Anyway”的3A服务理念,这些都说明云会计的应用使得会计工作方式变得更加的便利②。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与对策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与对策 所谓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是指系统保持正常稳定运行状态的能力。即在网络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批漏的活动,以及财务数据处理的各个环节,也就是说既包括操作这个系统的人和作为系统处理对象的那些数据,也包括系统所处的那个环境。所以,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会计信息系统如同金库中的资金,信息安全是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核心,确保信息的生存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中心任务。信息系统是为承载、传输、处理、保存、输入、输出、查询信息提供服务的基础,信息系统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保障。 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目标是防止非法侵入和篡改计算机系统数据,维护会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保持系统持续正常运行,不因系统问题导致非计划间断营业。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任务是保障信息与其密切相关信息的信息系统的生存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主要表现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系统,它除了一般信息系统的安全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安全特点。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是指由于人为的或非人为的因素使会计信息系统保护安全的能力的减弱,从而产生系统的信息失真、失窃,使单位的财产遭受损失,系统的硬件、软件无法正常运行等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开放性的网络会计环境下,存在

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遇到经济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360docs.net/doc/546217754.html, 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随着高校办学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日益突出。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无法真实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情况,影响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一)会计信息不实的表现形式 会计信息不实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造成的信息不实。(1)资产方面:“应收及暂付款”不反映学生的欠费:“固定资产”以初始成本计量,不计提折旧,不反映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不全面,对一些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反映不完整或不准确;事业报表中体现不出学校的基建工程。(2)负债方面:“应付贷款利息”在实际支付前不确认:“应付账款”中不包括应支付的设备、图书、工程等欠款:

“借人款项”核算不明细,反映不出高校借入款项的来源和期限。(3)收入方面:“教育事业收入”只反映当年收取的学费、住宿费等上缴财政专户后从财政专户核拨回的资金,年底已上缴未申请拨回或年底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将收到的学费、住宿费等上缴财政专户的资金未能反映,容易人为操纵账面收支;高校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或发生损毁时取得的价款或变价收入直接记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净资产类科目而非收入科目,不能综合反映固定资产清理中的收入、支出以及清理后的净损益。(4)支出方面:固定资产购置时一次性支出,其后的资产磨损不再作支出,导致生均支出指标信息反映不实,夸大了生均支出指标:“结转自筹基建”支出科目反映的支出资金来源定义不明确,偿还银行贷款本金和利息是否通过该科目反映没有明确界定。 第二,会计信息披露不全造成的信息不实。(1)多个核算体系引起信息披露不实。我国高等学校已实行部门预算多年,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高等学校的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核算相互独立,各行其是,导致学校的事业报表反映的不是整个学校的经济活动,造成信息的失真。(2)财务会计报表设计不全引起信息披露不实。目前高校财务报表体系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支出明细表、专用基金变动情况表及有关附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随着各利益相关者对高校现金流动性、资金使用效果、融资状况、贷款风险与报酬等这些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仅仅依靠以上几张报表不能全面准确判断高等学校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会计学 年级年秋 学校浙江学院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 一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1) (一)会计信息的属性 (1)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2) 1会计信息披露的四个主要原则 (2) 2会计信息披露的四个次要原则 (2)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2) (一)推迟披露信息,降低了使用价值………………………………………… 3 (二)股权集中,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产…………………………………… 3 (三)重大遗漏,缺乏完整性、充分性………………………………………… 3 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 (一)会计系统自身局限性: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源头………………… 4 (二)成本利益的博弈: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经济根源………………… 4 1潜在的利益诱惑 (5) 2违规成本低

廉 (5) (三)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扭曲: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制度根源………… 5 1委托代理机制的缺陷 (5) 2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 (5) (四)证券市场及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不力 (6) 1证券监管力度不足 (6) 2社会审计机构存在问题 (6) 四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6) (一)公司内部治理的规范 (7) 1完善公司产权制度 (7) 2要建立健全内部制度机制 (7) (二)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督体系...................................................7 (三)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 (7) (四)改进财务报告体系及其他辅助信息 (7) (五)增加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内容 (8) (六)编报提供网络实时财务报告 (8) (七)提升投资者水平 (8) 结束语 (8) 参考文

会计信息可靠性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鉴于会计信息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信息产品,因此,在强调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要求的同时,还应假定使用者具有一定的有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会计核算方面的知识,并且愿意付出努力去研究这些信息。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如果将企业会计信息中的某一项内容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经济决策,则该项内容就具有重要性。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因此具有时效性。

网络会计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46217754.html, 网络会计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作者:赵起凤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5年第17期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网络会计的快速发展,包括内联网(Intranet)、关联网(Extranet)和互联网(Internet)在内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日新月异,以其方便、快捷、智能、即时等优长,赢得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但是,网络技术本身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会计的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共存。本文试图探讨网络会计的安全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网络会计;安全;措施 一、网络会计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 1.会计信息存在失真的隐患 传统会计载体的白纸黑字红印虽可伪造,但鉴别真伪相对比较容易。网络会计的平台下,原始的纸质凭证被磁性介质所代替,会计信息的存储和传输都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进行的,相关数据如果在运行过程中被修改,很难依靠行为痕迹辨别真伪,使网络会计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不能得到保证。 2.会计信息存在失密的风险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强,作为企业商业秘密的财会数据,可能会出现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被盗窃、被使用、被毁坏等情况,也可能被竞争对手非法获取,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重大损失。 3.公私财产可能被非法转移 目前,网络会计全面支持电子商务,客户在网上购物、网上交易和电子支付等各种服务活动中涉及的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等,都是网络不法攻击的的重点。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会计系统的安全漏洞侵入后,非法转移账户资金,侵吞公私财产。 4.网络会计系统存在瘫痪的危险 一方面,如果发生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会给网络会计的硬件系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使系统短时间难以恢复;另一方面,黑客入侵、网络病毒感染等问题也会使网络会计系统无法正常运转或造成系统瘫痪。 二、网络会计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安全与风险控制研究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安全与风险控制研究 会计信息是企业的重要信息,有些会计信息甚至是企业的机密信息,能否维护会计信息的安全关系到企业经营和发展。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会计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会计工作人员也从繁重的工作负担中解脱出来,这些都是会计信息化的优势和长处,但是人们也应该注意到随之而来的问题,如会计安全和风险防范等问题。 一、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风险类型(一)会计信息系统风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也出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趋势,会计信息化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发展起来的处理企业会计工作的新方法,随着企业会计信息化不断被应用到企业当中,人们逐渐发现了会计信息化的优势,使得会计信息化越来越普及。虽然会计信息化给企业的会计工作和管理决策的制定带来好处,同时应该注意到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存在的系统风险。在网络环境中运用会计信息化系统软件,会计信息化系统还有可能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黑客、病毒可以对会计数据窃取、篡改、破坏,从而使企业丢失大量的关键性信息数据,造成数据丢失等问题。网络环境中的病毒广泛存在,如果不做足防范工作,计算机很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一些病毒还可以从会计信息系统传播到其他管理系统,对会计信息化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二)数据处理风险会计信息化系统主要依靠磁性介質完成数据的存储,磁性介质的存储功能与纸质材料相比更加便捷,磁性介质占用空间小,但是存储数据信息量却很大,给企业财务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之处,但也应该注意到会计信息系统在数据

处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首先,利用磁性介质处理数据,对于会计信息的源数据无法追溯,当会计数据出现误差和错误时,如工作人员修改数据或者会计数据以其他方式被篡改时,很难找到原始数据,给会计数据的处理带来额外的负担。如果局部错误数据问题得不到解决,会使后续的会计数据处理工作准确性受到影响,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数据处理风险具有比较强的衍生性,局部的会计数据问题常常会波及到财务报表,影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决策质量,企业的经营发展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处理会计数据的磁场介质虽然不像纸质材料那样脆弱,但是外界磁场等也会对磁场介质产生干扰,使磁场介质内部的数据紊乱,造成会计数据的丢失和错误问题。(三)网络黑客风险会计信息系统在网络环境中运行,网络环境中的病毒使会计信息系统面临被破坏的风险。虽然病毒能够依靠磁性介质进行传播,如果企业做好磁性介质的保护工作和消毒工作,能够避免磁性介质中毒的风险,但是网络环境中的病毒仅仅依靠对磁性介质进行消毒是不能够完全避免的。网络病毒会改动会计信息系统的程序,使会计信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病毒的更新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网络环境中的病毒广泛存在,如果不做足防范工作,计算机很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一些病毒还可以从会计信息系统传播到其他管理系统,造成大面积的危害。(四)计算机硬件及软件风险在实际的会计信息环境下的相关会计系统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上存在较大的风险,一方面计算机的硬件多数存在一定的程序设计上的风险问题,在进行相关程序设计过程中,往往出现一定的漏洞很容易造成使会计硬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Word版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一、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真实性概述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后所提取的、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信息。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赖以决策的基础,它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政府对微观企业的监控等都密切相关。因此,会计信息作为国民经济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企业内部管理的成效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也影响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因此,会计信息必须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等质量特征,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核心 真实性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之一,它要求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数据可靠。会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是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各个方面做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甚至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导致经济决策的失误。因此,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工作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应有的质量特征被动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愈演愈烈,其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危害之大超出常人想象二、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特征与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会计核算主体通过各种渠道向外界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与会计核算主体的实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不符,会计信息资料缺乏应有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相关性,对投资者、债权人及相关利益方造成误导及损失,影响政府部门的宏观决策 会计信息失真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两方面。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人员依据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资料

南开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本科生毕业论文 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学号:14033000001184 姓名:赵丽丽 年级:1403 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学习中心:南开区校本部 专业:会计 完成日期:二O一五年九月 指导教师:王志红

摘要(中文) 全球经济高速发展以来,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我国的经济在飞速的发展中同样忽视了对经济环境的保护,从我国的环境会计的发展过程看,首先上市公司作在经济主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其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很受关注,因此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研究,会有很大用处。 在这个背景下,我采用统计整理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比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进行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实际层面的讨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践研究。然后论文以统计方式集中分析了我国会计信息的披露实践,重点讨论分析了其中的重点问题和问题的原因,对怎样构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个人的观点,也提出了在新的环境下会计信息的披露的新模式。 关键词: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目录 一、研究背景 (1) 二、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理论依据 (1) (一)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的比例 (2) (二)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 (3) (三)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3) 三、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5)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 (5)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过于狭隘 (5) (三)披露的项目有限,货币信息量太少 (5) (四)环境会计缺乏审计、可靠性没有保障 (5) 四、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 (6) (一)环境会计法律及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6) (二)会计专业人才的缺乏 (6) (三)公共环境监督情况差 (6) 五、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措施 (7) (一)加强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 (7) (二)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7) (三)加强环境会计信息审计研究 (7) (四)构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8)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论文)

应用本科生 毕业论文(设计) 浅析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专业:会计 考号: 学生姓名: xxxx 指导教师: xxx 完成时间: xxxx年xx月

目录 中文摘要 (1) 前言 (1) 1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含义 (1) 1.1会计信息的含义 (1) 1.2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含义 (2) 1.3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含义 (2) 1.4会计信息的几项原则 (2) 1.4.1 相关性原则 (2) 1.4.2 全面性原则 (3) 1.4.3 重要性原则 (3) 1.4.4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3) 1.4.5 谨慎性原则 (4) 2 浅谈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 (4) 2.1排斥性 (4) 2.2依存性 (4) 3 权衡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关系 (5) 4 关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现实思考 (6) 4.1关于相关性的现实思考 (6) 4.2关于可靠性的现实思考 (6) 5 浅谈我国目前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现状 (6) 6 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措施 (7) 6.1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7) 6.2加强对会计法律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7) 6.2.1 健全相关的会计法律制度 (7) 6.2.2 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增强可操作性 (7) 6.3加强对会计信息监督机制的建设 (7)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浅析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摘要: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两大特征,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两大特征。在某些层面上,想关性与可靠性是相互统一的,而在另一些方面又存在着对立的关系,因而,很难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何的在两者之间做出权衡,以便让会计信息使用者得到最有用的信息,这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完善与总结。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市场的不可预测性,会计信息在经济活动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正确地认识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的关系,并且妥善的协调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这对于如何选用更加科学合理的会计政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只有在相关性与可靠性中做出准确的、透彻的分析,才会使信息质量提高。 关键词:会计信息相关性可靠性矛盾统一 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资本主义市场的不断形成,会计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会计信息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常所说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指在会计信息应该具有的质量标准所做的具体的描述要求,也是对会计信息质量做评判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依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它是联系会计目标与实现目标之间的桥梁,对会计信息起约束的作用,并使会计信息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根据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及其解释性文献的有关内容中不难看出,我国目前对政府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特征的概括主要有: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重要性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相关性和可靠性原则。 作为会计信息中的两大特征,相关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在面对来势汹汹的知识经济浪潮中,重新认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对于迎接对财知识经济务会计失误挑战,完善会计准则,以及正确认识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都有重要的意义。当然,相关性与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关键质量特征虽已达成共识,但两者却并不是一致的。因此如何权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下的热点。如何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避免产生矛盾,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有待解决的难点。本片文章将对此浅析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并对对今后如何权衡及其改善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设性意见。 1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含义 1.1会计信息的含义 会计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能够帮助使用者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事件的结果,或证实或更正先前的预期并在决策中起作用的信息。信息对决策的影响是通过提高决策者预测能力或提供对先前信息同时作用于二者。而今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1.2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含义 会计信息相关性是指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1国外文献综述 1.1国外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及其成果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并且许多企业将财务管理与业务流程结合起来,建立了全面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而会计信息系统只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通过统一管理,可以实现集中决策,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业务流程重组。例如,MRP、M即n、E即和客户关系管理C哪(eust。merRelati。nshipManagement)等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了预测、决策、规划、控制、核算、分析等功能,并且各个子系统相互支持,互相渗透,各个子系统能够独自的按照目标完成相关任务,又能相互提供其他系统所必须的数据,从而发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作用。因此,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运用自身所具备的会计数据的同时,也会运用其他子系统的数据,这样就可以把企业各个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实现了企业资本的盈利,不断提高了经济效益和效率。 著名会计学者埃里克·L·德纳(EricL.Denna)、阿妮塔·S·霍兰得(A.S一Hollander)和J·欧文·彻林顿(J.OWenCherrington)等人在((Aeeounting,Informati。nTeehnol。gy,andBusineSSS。luti。ns》中通过新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新的基本原理,用来开发、操作和评价会计信息系统。他们认为:企业应该以在考虑了成本和效益均衡的前提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设计业务流程,从而提高业务处理的能力。会计软件的变化应该可以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大的价值,在业务处理过程中,会计和IT必须结合在一起。 美国会计学会在1966年的((论会计基本理))(AStatementofBasiSAeeountingTheory)一书中正式提出会计是信息系统,并且指出“会计是一个系统过程,它为便于使用信息的人进行判断和决策”。“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它是指对会计信息进行输入、存储、处理与输出的管理信息系统”。 美国会计学教授、会计学会成员乔治·索特认为提供与各种管理决策相关的经济事项的信息是财务会计的目标,这些信息应尽量以其最原始的状态保存,会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与对策-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与对策-会计信息论 文-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与对策-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 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频发,如若听之任之,无论是对企业而言,还是对社会而言,乃至是整个国家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为此,结合会计信息失真方面的研究经验,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展开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 引言 会计信息可以说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所在,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也直接决定了信息的使用者能否作为正确的决策。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频频发生,不仅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也给社会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所以,进一步规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程度尤为重要。为此,笔者从有意识与无意识两个方面入手,对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展开粗浅的探讨,以供参考。

一、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第一,因为有意识问题,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所谓的因为有意识问题,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其主要是指在进行会计操作时会计从业人员明明知道自己已经违反了会计法的相关规定,但是仍然肆意妄行的错误操作。而造成有意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本原因则是因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能够让企业或者是企业的管理者获得一比不菲的收入。首先,由于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身的问题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不少企业,其本身的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往往处于代理与委托的一种合作关系,因此二者寻求的效用指 标是不同的,所以在效用函数的利用上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进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其次,因会计主体行为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其主要是指在会计从业人员并没有清楚的掌握并且拥有应用国家最新推出会计法律的能力,以至于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无法将其科学地应用到日常工作之中,且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极易因为利益做出违法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最后,因企业内部其他员工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其主要指企业的其他员工在基础数据上作假或者进行了不规范的处理,导致会计从业人员所拿到的基础数据就是错误的,其所制作出来的会计信息势必也会出现失真问题。第二,因为无意识问题,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因为无意识问题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会计政策与会计方式的不同选择之上,可以说会计报表与会计账目虽然对应着相同的原始凭证,但是因为同一个会计项目

中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

中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选取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原深圳发展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八家银行,即中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两类银行进行研究。根据八家银行2010—2012三年的年报(共二十四份)以及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公告,以财务会计报告、风险管理状况、年度重要事项、公司治理四方面的披露情况为线索逐一进行分析总结。 1.财务会计报告披露情况。首先,在披露会计报表方面,研究八家银行二十四份年报后得出八家银行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都进行了充分的披露,由此可见目前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对财务信息的披露程度较符合标准,但非财务信息和表外项目的披露情况不佳,比如在银行未来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等方面,八家银行的年报中只有中信银行披露了其战略发展方向;只有两家银行披露了其员工的学历。因为中国在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上没有严格统一的强制性要求,所以各银行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并不统一。其次,在披露会计报表附注方面,虽然中国在2006年颁布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中已经做出统一的规定,但是通过研究选取的样本后得出各家银行对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详细程度差异较大,比如对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披露,2012年度中国银行披露50项、工商银行披露37项、农业银行披露26项、建设银行披露21项、平安银行披露39项、中信银行披露22项、民生银行披露31项。对于公司简介、财务报表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这三项各银行均有披露,但较为关键性的信息比如关联方交易、资本充足状况等却并非全都做出了披露。 2.风险管理状况披露情况。本文对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披露情况进行研究。(1)因为信用风险主要指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手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其义务的风险,所以本文对其是否进行定量披露的衡量标准是通过研究其年报中是否列出未逾期且未减值及已逾期但未减值的发放贷款和垫款金额。(2)本文对流动性风险是否做定量披露的衡量标准是通过研究其年报中是否按照各报告期末至合同到期日的剩余期限对金融资产和负债按账面金额进行到期日分析。(3)本文对市场风险中汇率风险是否做定量披露的衡量标准是其是否按币种列示其资产和负债的金额;对利率风险是否做定量披露的衡量标准为是否披露各报告期末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合同到期日或重新定价日的情况。(4)各银行对操作风险的披露情况不佳,多数银行未披露操作风险,即使披露也只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做出说明。 经以上研究后发现八家银行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的定性披露情况较好,仅有一家银行未定性披露流动性风险。但在定量披露方面,中国商业银行运用的披露模型与巴塞尔协议中的要求尚有差距,其定量披露情况不佳。且八家银行对操作风险的披露最不充分。 3.年度重大事项披露情况。因并非各家银行每年都有大股东持股变化及合并分立事件,所以不是每年八家银行都有关于年度重大事项的披露,就2012年而言,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在年报和上交所的公告中均未披露年度重大事项,平安银行在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