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传统产业

海洋传统产业
海洋传统产业

海洋传统产业

通过技术创新,加快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盐业和盐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海洋渔业

合理调整拓展养殖空间,加快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合理控制、科学规划近海养殖容量,积极拓展深水大网箱等海洋离岸养殖,支持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推广应用健康养殖标准和模式,不断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发展与海水养殖业相配套的现代苗种业,加强水产新品种选育,提高水产原良种覆盖率和遗传改良率。加快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检验监管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海洋滩涂农牧林业等新型业态。

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大力发展远洋渔业。严格执行休渔、禁渔制度,强化渔业资源保护管理,推进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加强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建设,加强重要水产种质资源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保护与管理,保护水生生物物种。积极发展过洋性渔业,继续加快开拓大洋性渔业,提高大洋渔场环境及渔情速报等预测预报能力,加强新资源、新渔场的调查与探捕,稳妥推进极地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加强远洋渔业装备和技术研发,积极推动海洋渔船标准化更新改造,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远洋渔业企业和现代化远洋渔业船队。推进海外渔业基地建设,形成集产供销和后勤补给为一体的海外陆上后勤基地。支持远洋渔业发展,继续完善相关扶持政策。以沿海渔港建设项目为平台,延长海洋渔业产业链,带动港区水产品交易、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打造渔港经济圈。

积极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进一步健全营销体系。培植壮大一批现代化水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提高水产品和加工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促进水产品加工业集群式发展和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知名品牌。规范水产品交易市场,积极培育大型水产品网络交易平台,建成多渠道、便捷化配送体系,推动单一的传统营销方式向多元化现代营销方式转变。

二、海洋船舶工业

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推进产品结构调整。适应国际造船标准规范,遵循现代造船模式,强化精细管理,加快推进大型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主力船型的优化升级,开发设计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的绿色船舶,着力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高端船舶和特种船舶研究设计,重点研发系列化大型及

支线液化天然气船、液化石油气船、特种工程船舶、豪华客滚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发展新型高性能远洋渔船、海洋调查船、冰区船舶,培育豪华邮轮、旅游观光游艇等品牌产品。做强做优船舶工业,集中力量优化提升环渤海、长江口和珠江口区域三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型造修船基地。

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大力发展船舶配套产业。进一步完善船舶配套产品研发体系,提升自主品牌船舶配套设备的开发能力,提高船舶配套产品本土化装船率,重点研发船用柴油机、轴舵系统、通信导航系统、甲板系统及废物处理设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配套产品。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大船厂的分段制造生产体系,提高配套服务能力,形成适应现代造船模式的船舶工业产业集群。

三、海洋油气业

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力度,稳步推进近海油气资源开发,加强勘探开发全过程监管和风险控制。提高渤海、东海、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等海域现有油气田采收率,加大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依靠技术进步加快深水区勘探开发步伐,提高深远海油气产量。到2015年,争取实现新增海上石油探明储量10亿—12亿吨,新增海上天然气探明储量4000亿—5000亿立方米;海上油气产量达到6000万吨油当量。进一步优化发展沿海石油石化产业,加大对现有化工园区的整合力度,推动产业集聚升级。强化沿海液化天然气接卸能力和油气输配管网建设,提高储备周转与区际调配能力。

四、海洋盐业和盐化工

合理规划原盐生产布局,稳定原盐生产规模,加快盐田改造,提高自动化作业水平和原盐生产效率。提升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积极开发高附加值盐产品,推进原盐加工业精细化、系列化发展。积极发展盐化工业,培育盐化工产业新增长点。

舟山海洋文化

我的家乡——舟山 我的家乡坐落在有“东海明珠”美誉的舟山群岛。舟山是全国唯一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划,由1390个岛屿组成,处于中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是长三角经济圈最初的15个城市之一,背靠长三角广阔经济腹地,是中国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东临太平洋,是远东国际航线要冲,也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深入太平洋的海上战略支撑基地。“港、景、渔”是舟山最大的海洋特色资源。舟山的桂冠上闪烁着“中国海鲜之都、海洋经济强市、海洋文化名城、海上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国家级荣誉光环。去年,舟山成为中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舟山与海结缘,其文化因海而生,我们称之为海洋文化。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舟山拥有的海洋文化亦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它将在国家开发海洋的时代中,作出独有的贡献。 海洋历史文化 舟山的马岙是人类最早走向海洋的地方之一,早在五六千年前,马岙创造了“海岛河姆渡文化”,被誉为“东海第一村”。定海古城已有1200多年的建城历史,比中国许多沿海城市如上海、大连、青岛等要早得多。定海古城作为海洋历史文化遗产,古迹众多,是全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 海洋交流文化 舟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徐福东渡、鉴真东渡、遣唐使往来、郑和下西洋都曾将舟山作为始发站或中转站。明朝嘉靖年间的六横双屿港,是亚、非、欧各国商人云集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之一,在中国海洋经济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海洋军事文化 舟山群岛是华东门户,历来为海防要塞,兵家必争之地。爆发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定海保卫战,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意义。而舟山作为“双拥文化城”,驻舟部队既是舟山特有的政治优势,又是舟山独特的海洋文化优势。 海洋渔业文化 舟山渔场是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之一,沈家门渔港是世界三大著名渔港之一。舟山在渔业生产中形成古朴、粗犷的生产、生活、礼仪、游艺等习俗,产生了以“舟山锣鼓”和“舟山渔民号子”为代表的具有舟山特征的海洋艺术。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海洋生物、水产品开发加工、海鲜美食、渔港景观、渔民习俗、渔村古居、赶海野趣等充分显示了舟山渔业文化的活力和魅力。 海洋宗教文化 “海天佛国”普陀山集佛教圣地与海山风光于一身,是世界上唯一位于海岛的佛教名山,“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推崇第一山”,在国内外特别是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观音文化的地位,使普陀山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之一。 海洋民俗风情 舟山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礼仪习俗、海岛时令习俗等,是东海渔区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中国沿海风俗中颇具特色。其中有神秘的船饰文化,别具一格的渔民服饰文化,海洋气息的风俗习惯,奇特的婚嫁礼俗及庙会、灯会等民间文化习俗。 海洋文学艺术 舟山的海景吸引古代众多的文人墨客,王安石、陆游、范成大等人都在舟山留下过富有海洋气息的诗文,比较重要的作品有柳永的《煮海歌》、张岱的《海志》。

海洋产业

海洋产业 目录 海洋产业及发展理论 (2) 国外海洋产业发展概况 (13) 我国海洋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1) 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 (34)

海洋产业及发展理论 大纲 一、海洋产业及分类 1.应用国民经济物资生产部门分类标准划分海洋产业 2.应用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分类标准划分海洋产业 3.应用海洋产业发展的时序和技术标准划分海洋产业 4.应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标准划分海洋产业 二、海洋产业结构的类型 1.部门海洋产业结构 2.一、二、三次海洋产业结构 3.区域海洋产业结构 4.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结构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四、海洋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1.海洋油气、滨海旅游、海洋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构成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 2.一、二、三产业结构顺序正在向三、二、一产业结构顺序发展 3.科学技术在海洋产业结构形成中越来越起着决定性作用 4.不同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五、海洋产业概述 1.传统海洋产业 2.新兴海洋产业 3.未来海洋产业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海洋经济 C02:海洋产业

C03:部门海洋产业结构 C04:一、二、三次海洋产业结构 C05:区域海洋产业结构 C06: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结构 C07:海洋捕捞业 C08:海水增养殖业 C09:临海工业 C10:海洋生物开发产业 原理和观点 K01: 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K02: 海洋产业的主要服务活动 K03: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K04:海洋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K05:海洋捕捞业的特征 K06:海洋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意义 重要信息 I01: 海洋产业的分类 正文 海洋占据着地球表面积的70.8%,占地球总水量的96.5%,海洋在全球经济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21世纪可供人类利用的陆上资源伴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膨胀而日益枯竭,寻求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未来世界的主流。海洋里蕴藏的资源比陆地上丰富得多,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能源资源等,日益成为人类的天然宝库。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纷纷抢占海洋科技战略制高点的背景下,我国必须把握产业变革的机遇,密切关注当代海洋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争取在海洋产业经济的研究和实践中取得新的突破。 当前,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主要表现为: 1)海洋经济发展迅速、迅猛,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日趋重要 2)海洋意识普遍增强 3)人口、经济向沿海地区聚集,人类与海洋的联系日益紧密

最新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探析

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探析

[摘要]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要内容。当今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到“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已是国家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唯一出路。本文借助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通过实例分析,探寻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战略 城市经济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变革中求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将《孙子兵法》与正处于产业转型与变革时期的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探寻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即“读古人的书,做当今的事”是十分必要的。 一、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就是说:筹划周密、条件具备就能取胜;筹划不周、条件不周、条件缺乏就不能取胜。使命和远景的确定,目标体系的建立,战略方案的制订会为城市的产业转型与资源的重新配置规划明确的方向。因此为城市的产业转型制定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发展战略的基础:“修道保法” “修道保法”,是指要明确使命与目标,并建立一套确保使命与目标实现的机制。 在产业结构转型上以韩国经济的发展为例,其中经转型后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韩国为规划和发展文化产业,于2001年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该院每年可得到政府 5000万美元的资助。在法制建设方面韩国政府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法》、《设立文化地区特别法》等项法规。近些年又陆续对《影像振兴基本法》、《着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做了部分或全面修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法律法规保障。 可见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其根本就是要促进技术与知识的发展与创新。因此引导产业结构转型也该有相应的政策、法律、措施来保障。 三、发展战略的核心:“知己”

七大新兴产业

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明确了发展方向,并提出了20项重大工程。昨日,上证报记者经过深入采访业内人士,对各产业的发展与机遇进行了梳理与解读。 节能环保 重点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 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产业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 国务院对其未来的发展要求是: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事实上,近期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利好不断。上证报记者获悉,《"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目前已报国务院审批,《规划》明确了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和环境服务的重点发展领域。同时,环保部也已完成《环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草案提出的"十二五"发展目标是,环境服务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40%,服务业在环保产业中的占比达到30%。 据环保部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环保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的2%左右,预测到"十二五"末期,环保产值将达到2万亿元以上。 中国节能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宋忠奎告诉记者,当前国家对于节能环保产业推出的财政扶持力度,无疑会拉大地方和企业的投资,投资规模有望翻倍。"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有望从节能领域引入到环保领域,从而促进产业的良性有序发展。 海通证券本月的一份策略报告认为,节能环保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四大支柱性产业之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平衡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仅就环保产业废气领域而言,预计废气治理"十二五"期间市场需求容量超过2300亿元,其中除尘需求300亿、烟气脱硫需求1000亿、火电厂脱硝市场需求在1000亿。 此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了《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专家论证会,《规划》提出了构建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社会层面循环经济体系。 信息技术 宽带建设是重中之重相关实施方案或9月出炉 昨日出炉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描绘的蓝图是: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

海洋经济最具投资前景六大产业

海洋经济最具投资前景六大产业 发布时间:2011-10-23信息来源:浙商 文│本刊记者俞越 海洋将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那么,海洋经济有哪些细分产业最值得投资?《浙商》杂志发布海洋经济最具投资前景六大产业榜单,结合了近年来海洋经济各大产业的布局、产业总值、发展增速以及未来发展空间等众多因素综合评定。 [上榜理由] 海洋物流业 随着国际贸易形势趋好和航运价格恢复性增长,海洋物流业迅速回暖。2010年,我国海洋物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是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批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脱颖而出,宁波、舟山都把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平台放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位置。 海洋船舶工业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正处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造船完工量及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大幅增长,海洋船舶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实现增加值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5%。 未来,海洋船舶工业要突出主业、多元经营、军民结合,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稳步发展。形成环渤海船舶工业带和以上海为中心的东海地区船舶工业基地、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海地区船舶工业基地。重点发展超大型油轮、液化天然气船、液化石油气船、大型滚装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及船用配套设备,同时稳步提高修船能力。 海洋油气业 我国继续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多个油气田陆续投产,海洋石油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5000万吨。海洋油气业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302亿元,比上年增长53.9%。重点建设面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的南海、东海、渤海天然气田,逐步形成三个区域性市场供应体系。规划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也已成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战略之一。

海洋生物产业未来发展重点及前景预测

一、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 浩瀚的海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种类组成多样性高、门类齐全,拥有许多古老的种类,例如,被誉为活化石的鲎、海豆芽等。生物资源数量相当可观,海洋每年约生产1350×108t有机碳。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海洋每年可提供30×108t水产品,够300亿人食用。也有人推算,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相当于全世界陆地耕地面积所提供食物的1000倍。目前世界海洋捕捞和养殖的范围只占大洋面积的10%,绝大部分海域尚未开发。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将更加重视海洋,让海洋来解决人类食物的供应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把鱼类、肉类和豆类列为人类三大蛋白质来源。因此,人类极大地寄希望于进一步开发富饶的海洋生物资源。 从生物学上分,海洋生物资源包括鱼类资源,海洋无脊椎动物资源,海洋脊椎动物资源和海洋藻类资源。 (一)鱼类资源 鱼类资源是海洋生物资源的主体。它们是人类直接食用的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鱼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2.5-3)×104种,其中海产鱼类超过1.6×104种,但真正成为海洋捕捞种类的约为200种。其中年产量不足5×104t的占多数,为140多种。超过100×104t仅有12种,即狭鳕、大西洋鳕鱼、秘鲁鳀鱼、大西洋鲱鱼、鲐鱼、毛鳞鱼、远东拟沙丁鱼、沙瑙鱼、智利竹荚鱼、沙丁鱼、鲣、黄鳍金枪鱼等,它们约占世界海洋渔获量的 1/3。世界渔场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可划分为太平洋西北部、东北部、中东部、中西部、西南部、东南部;大西洋西北部、东北部、中东部、中西部、地中海、黑海,以及大西洋西南部和东南部;印度洋东部和西部。 太平洋鱼类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各大洋中渔获量最高的海域。太平洋的渔获量可占世界总渔获量的一半左右。这里有最著名的秘鲁渔场,盛产秘鲁鳀鱼。此外,还有千岛群岛至日本海北太平洋西部渔场,以及中国的舟山渔场等。北太平洋西部渔场主要有鲑鱼、狭鳕、太平洋鲱鱼、远东拟沙丁鱼、秋刀鱼等鱼种。产量居世界各海区中第一位。 大西洋的渔业资源也很丰富,主要渔场有挪威沿岸到北海的大西洋东部渔场和纽芬兰渔场等。此外,还有西北非洲和西南非洲渔场等。大西洋的渔业生产量在世界各海区中居第二位。 印度洋的渔业主要集中在西部,东部产量不高。印度洋的底层鲆类和中上层鱼类资源尚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印度洋西部塞舌尔群岛,是广阔的拖网渔场。 (二)海洋无脊椎动物资源

第二课海洋民俗

第二课海洋民俗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民俗的体现形式。理解渔民独特的衣、住生活民俗。 2.了解渔民出海时特殊的民俗。 3.了解青岛海洋节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1.知道海上作业习俗。 2.了解青岛国际海洋节。 三、教学准备 百度、优酷、土豆等网上影音资料、PPT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利用课件展示今天要探究的课题,内容有:海洋生活习俗、海上作业习俗、海洋信仰、海洋节日 (二)探究海洋生活习俗 1.探究海洋生活习俗之服饰 (1)展示福建惠安女渔民的“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引 导学生看书P60“学海拾贝”。 (2)展示舟山男渔民的“笼裤”,引导学生说出其好处:利于作业方便、舒展。 (3)展示海南女渔民的“直筒笼裤”,引导学生说出其好处。(海南海边渔民的服饰以“轻”、“薄”为主要特征,以抵御强烈的阳光和炎热的天气。这里的渔女们还保持传统的着装,上衣是无领左襟衫,身穿直筒笼裤,头戴宽檐尖顶竹帽,美观又方便劳作。) 2.探究海洋生活习俗之居住 (1)烟墩角村成排联片的海草房 (2)福建霞浦,海上人家,被誉为“海上威尼斯”。 (3)深圳沙井蚝壳屋。(期间,拓展“蚝”与牡蛎的区别) (4)因纽特人的冰屋。(期间,拓展“因纽特人”名称的由来:因纽特人

就是我们熟知的爱斯基摩人,他们是北极地区的土著民族。他们打猎为生,以肉为食,毛皮制作衣物。爱斯基摩一词是由印第安人首先叫起来的,即“吃生肉的人”。爱斯基摩人并不喜欢这名字,而将自己称为“因纽特”人,在爱斯基摩语中即“真正的人”之意。) 3.探究海上作业习俗 (1)造船习俗:习俗一,渔家称船为“木龙”。故对造船非常讲究、隆重,须择吉日良辰祭神,才能破木动工。船上梁头(“龙骨”),定位时要挂红披彩,水舱梁头合拢处,内衬银元或银角子,且要“皇朝”通宝字样,用银钉或铜钉钉上,俗称“船魂灵”。习俗二,渔船称“木龙”,故有龙眼。它用硬木制成半圆形向外凸出,周边用白漆涂上底色,中间呈黑色即眼珠。眼后衬入银元(龙洋),用五色彩条扎于银钉上,就此形成造船的最后一道工序,俗称“定彩”。也须择日定时,俗称“启眼”。习俗三,新船下水习惯:新船下水,事先邀请几十名身强力壮的帮工,在船身披红戴绿,周围敲锣打鼓,鞭炮齐呜的氛围中,将船徐徐推入海中,名为“赴水”(音“富庶”),意求吉利。新船赴水时,船主(老大或“长元”)要站在船头上,先向木工(“大木”)师傅送馒头,继而将馒头抛向在场围观者,叫做“新船下水抛馒头”。 (2)船饰习俗“海不扬波”:船饰习惯:在渔船的后栏板上的彩色油漆间,写上“海不扬波”等横幅,意船在海上航行中平风息浪。 (3)插旗习俗:船上必须插旗,用彩色丝绒的“龙”旗、“鏊鱼”旗,或到佛教胜地普陀山请来的“令”旗,或本地寺、庙请来三角形的杏黄“佛”“令”旗,或绣有“顺风得利”的旗帜,后者就是插旗的根本目的。 (4)设置“圣堂舱”:设置“圣堂舱”:置于渔船后舱的一个专供“船关老爷”(海神)神龛,以渔船“开洋”“拢洋”,按严格的规矩供祭。 4.探究祭海 (1)同伴合作,看书P62“思维冲浪,明确:祭海的定义。田横祭海节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祭海节。 (2)看视频《来田横过祭海节》,回答以下问题: ①在田横祭海节上,渔民为什么在供品猪的嘴里放钱? ②在海伸庙里击“平安鼓“击几下? ③为什么烧四柱香?

达州市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达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三大特色产业:以天府药业、天予药业、琦云药业、天然药业、福瑞药业为代表的现代中药产业,以川环科技、川鼓、同达博尔等为代表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以达钢集团、正源公司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 丰富的天然气、硫磺、中药材、生物质等资源优势,具有依托化工、冶金、机电、中药生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潜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的20%。 节能环保 ◆重点项目:①清洁能源汽车发动机及整车制造项目;②金恒机械清洁能源汽车发动机缸体项目;③川环科技高性能FVQM涡轮增压柔性管路系统生产线项目;④川鼓公司高效节能风机项目;⑤同达博尔节能空调项目;⑥佳境环保公司垃圾发电项目;⑦开江废旧橡胶回收综合利用项目;⑧宣汉国华环保科技公司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水污染及大气污染防治处理设备、噪声治理设备研发项目;⑨新达泵业大型高效节能污水处理泵项目;⑩达钢钢渣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宣汉s13型、调容高效节能变压器生产项目;?利用废旧汽车、工程机械、机床和农业机械等生产的再制造产品项目。 ◆重点产品:清洁能源汽车,汽车发动机,高效节能风机,节能空调,固体废弃物、污染物处理设备,S13型变压器。 新材料 ◆重点项目:①达钢集团600兆帕及以上含钒高强度钢项目;②达钢集团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③宣汉正源公司微玻纤及VIP纳米芯材项目;④渠县玄武岩纤维项目;⑤万源山水矿业公司石膏晶须制造项目;⑥达兴能源公司烯烃及下游产品项目;⑦渠县凌强无机盐公司纳米碳酸钙项目;⑧瓮福达州公司电子级磷酸及磷酸综合利用项目;⑨玖源化工聚苯硫醚及纤维项目;⑩大竹苎麻再生纤维素纤维产品开发项目;?达钢集团含钒玻璃项目;?达钢集团钒钛催化剂项目;?高品质轴承、齿轮钢、工模具钢开发项目;?高性能白炭黑项目。 ◆重点产品:含钒高强度钢材,锂电池负极材料,微玻纤,玄武岩纤维,电子级磷酸,聚苯硫醚纤维,苎麻再生纤维素纤维,含钒玻璃,石膏晶须,苎麻再生纤维素纤维,含钒玻璃,白炭黑。 生物产业 ◆重点项目:①地奥天府药业公司地榆升白片等现代中药项目;②琦云药业公司现代中药有效成分提取项目;③四川银杏实业公司银杏叶生物制药项目;④四川天予药业公司中药材产业化开发及循环利用项目;⑤达州苎麻、油橄榄等农作物生物育种及产业化项目;⑥渠县生物农药产品开发项目;⑦大竹县春宇林产生物育苗及生物药品研发项目;⑧开江县橄榄叶提取苦苷和葛根提取异黄酮项目;⑨新型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项目;⑩中药复方新药开发项目;?淀粉基塑料生物基材项目;?工业用糖化酶、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现代发酵关键酶制剂项目;?阿玛宁公司洛神花提取项目;?利根葛业葛根精深加工项目。 ◆重点产品:淀粉基塑料,工业用糖化酶、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地榆升白片,回生口服液,活力苏口服液、慢肾宁合剂,生物农药,银杏、橄榄叶、葛根等中药提取物。 电子信息 重点项目:①四川鹏翔电子公司智能燃气表、电表、水表开发项目;②四川维奇光电新

中国海洋产业结构变迁浅论

2009年第4期 山东社会科学 No.4  总第164期 S HANDONG S OCI A L S CI E NCES General No.164 中国海洋产业结构变迁浅论3 姜旭朝 毕毓洵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 [摘要] 建国以来,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经历了海洋产业恢复发展期、海洋产业曲折前行期和海洋产业大发展时期。通过海洋三次产业对海洋经济和国民经济重要性的长期比较,长 期看,三次产业对两者的重要性明显不同,其中第一产业最大程度的体现了这种不同,其次是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则相对较少。 [关键词] 海洋产业;结构变迁;海洋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09]04—0078—04 中国海洋产业的研究在1988年以前主要以单个海洋产业的研究为主,并且没有公开出版过有关整个海洋产业的著作。直到1988年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情报研究所《中国海洋年鉴》编辑部编辑、海洋出版社出版的《1986中国海洋年鉴》,才首次较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海洋产业当时的状况,而且是以资源介绍为主。1996年,由曾呈奎、徐鸿儒、王春林等编辑的第一版《中国海洋志》,其产业篇从事件和成果上,分阶段、详细地描述了1995年以前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历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 B/T20794-2006),海洋三次产业的分类标准:海洋水产业为海洋第一产业;海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水利用业为海洋第二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 中国海洋产业结构的变迁,以时间为序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海洋产业恢复发展期(1949—1957年)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中国海洋各主要产业的目标在于恢复生产。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中国海洋产业在恢复的基础上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个时期,海洋第一产业主要是海洋水产业,而海洋水产业主要是海洋捕捞;第二产业主要是海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盐业、船舶制造业,其中,海水产品加工业和海洋盐业占到第二产业的80%以上;第三产业则是海洋运输业。 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海洋三次产业都处于快速恢复发展期,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从0.823、0.774、0.004亿元分别增长到2.688、3.316、0.264亿元,增幅为226.7%、328.3%、4980.9%,年均增长率为16.0%、19.9%、66.8%,其中,第三产业由于基数小而涨幅较大。这个时期,海洋三次产业的比重是“二一三”格局,而且第二产业份额不断扩大,三次产业的比重从1950年的50.14%、49.50%、0.35%发展到1957年的36.38%、58.94%、4.67%。 建国初期,海洋第一产业比重较大。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渔民获得了生产工具和渔业贷款,加之渔业资源相对丰富,渔业捕捞迅速恢复,产量不断增加。但海洋捕捞的作业船只以木质非机动船为主,生产效率不高,沿海地区因经济发展以温饱为目标,海水产品的市场需求不高,水产品价格也由国家计划控制、定价偏低,因此虽然第一产业增加值在不断上升,但产业比重却呈下降的局面。 海洋第二产业在这一时期占比较大,主要归功于海洋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由于政策的支持,政府投资兴建了大量的冷藏设施,而且海洋盐业和船舶制造业的增长,使得这一时期海洋水产品加工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海洋盐业对资金和技术的 3收稿日期:2008-08-22 作者简介:姜旭朝(1960-),男,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毕毓洵(1981-),男,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文献综述_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文献综述 新旧产业的更新换代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关键。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及时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新旧产业之间的更新换代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选择。只有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不断维持较高的产业高度,才能使经济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演进的历程看,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确定了不同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特别是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作为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典型代表,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均明确制定了未来将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如,日本在工业化初期将纺织、食品、钢铁、电力等确定为未来的重点产业;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又及时地确定了造船、石油化工、汽车、家用电器、运输机械、一般机械和电气机械等作为重点扶持产业;石油危机后,日本减少了对能耗高、污染大的产业扶持,转而发展计算机、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加大了对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信息通讯、物资流通、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新制造技术、生物工程、宇宙航空、海洋开发等产业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日益重视对新兴产业的扶持,纷纷出台了支持本国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例如,美国在克林顿执政期间就先后出台了“先进技术计划”、“制造技术推广计划”、“平板显示器计划”、“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可以说,新旧产业的及时更新,是日、韩、台湾地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促进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代写论文 一旦产业的新旧更替出现断裂,就必然会导致经济的衰退。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遭遇困境,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汽车、钢铁、化学等工业在被日本全面赶超的同时,缺乏新兴产业的替代。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的持续衰退,也在于产业结构升级迟缓,在传统产业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之时,新兴产业培育不及时。台湾地区在2000年以后经济的衰退,与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英国经济自二战以后的长期不景气,则更是由于制造业中新兴产业长期发展不力所造成的。可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针对本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初始条件,及时确定未来的新兴产业,用新兴产业替代已丧失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才能保证经济的长期繁荣发展。 但是,由于对新兴产业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新兴产业的特点、发展模式、发展的周期、路径等尚有模糊的认识,我国在确定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出台产业政策等方面,仍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欧阳峣、生延超(2010)[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薄弱,是导致我国新兴产业无序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些地方分不清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混为一谈,多数的地方选择新兴产业不注意各经济区域的空间特性、经济条件、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所处工业化阶段等因素,以国务院或全国的标准选择新兴产业,结果选择是全能产业,造成全国产业雷同,重复建设,资源浪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目前面临几方面困难问题,亟待关注。 一是海洋新兴产业缺乏政策扶持,产业发展层次低。目前海洋产业仍以海水养殖、水产品初加工等传统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海洋资源粗放式开发,代表现代海洋开发水平的海洋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作为海洋新兴产业的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化工业和海水利用业等产业整体规模偏小,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较小,部分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针对海洋装备产业发展还没有专项的扶持政策,发展海洋装备制造需要投入大量的科技研发费用,大部分资金需要企业自己筹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二是海洋项目用海审批受国家政策影响大。2017年5月,国家海洋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国海发〔2017〕7号),规定“暂停受理、审核渤海内围填海项目,暂停受理、审批渤海内区域用海规划,暂停安排渤海内的年度围填海计划指标,稳妥处理好政策衔接问题。”2018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第三条明确规定“严控新增项目。完善围填海总量管控,取消围填海地方年度计划指标,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受此政策影响,新增围填海项目无法获得用海审批,制约了海洋装备制造等海洋新兴产业项目的实

施。 三是海洋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短缺。当前,受地域所限生活环境不佳、人才成长和发展空间小等因素制约,加之缺乏引才引智平台和相关政策扶持,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对于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公共服务业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海洋产业企业普遍缺乏,即便是企业花大价钱请来,由于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很难留住人才。 对此,基层建议:一是建议国家层面加大对海洋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在融资、用海用地等方面给予专项扶持,扶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二是进一步完善高校涉海专业,增设海洋旅游、海洋水域保护、海洋信息管理、海洋贸易等人才比较缺的专业。同时,制定海洋人才发展政策,采取柔性引进、技术引进等方式解决海洋相关行业人才紧缺的问题。

海洋优势产业相关综述

2012年第12期总第222期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产业经济】 海洋优势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邵桂兰 陈昊李晨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摘 要]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海洋优势产业的研究也愈加受到关注。海洋优势产业在海洋经济发 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海洋优势产业的研究中, 各领域的学者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搜集整理大量文献,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 理论,对海洋优势产业的界定、选择、评价、培育机制及政策支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 [关键词]海洋产业;优势产业;培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F26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2-0060-02 作者简介:邵桂兰(1963-),女,山东人,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 海洋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山东省蓝色经济区建设软科学研究基地研究员,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海洋经济;陈昊,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李晨,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海洋渔业经济低碳化实现机制研究(11BJY064)成果;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海洋优势产业培育及发展战略研究(11JJD790041)成果。 一、引言 随着全球对陆域资源和空间的开发利用,制约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空间瓶颈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纷纷将目光转向了发展空间更大、 尚未充分开发的海洋资源。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海洋国家纷纷提出本国21世纪海洋战略, 加大海洋开发力度,积极培育优势产业,抢先占领海洋开发的高地。今后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近年来, 海洋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 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地位的不断提高也使人们对海洋经济的发展更加重视,海洋优势产业的研究也愈加受到关注。 二、国内外关于优势产业的界定 随着研究的深入,“优势产业”概念的出现在学术期刊之中频率逐渐提高,但对“优势产业”这一概念尚未形成一致的表述。陈长民(1998)较早地详细论述了优势产业的内涵,定义了优势产业,认为优势产业是对提高和改善整体产业结构水平有着特殊作用的产业,它排斥广泛空间上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趋同性。之后,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完善了对优势产业内涵的理解。从产业理论的视角,学者们运用产业发展速度、产业关联性及产业贡献度等指标定义优势产业, 认为优势产业是指在当前经济总量中其产出占有一定份额,产值和利税位于同行业前列,对产业结构升级有较大牵引力,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冯江华等, 2000;李金叶,2005;何跃等,2006;韩庆鹏,2007)。从资源优势的视角,认为优势产业首先可以简单理解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蒋智华,2006),比较优势是优势产业发展的前提(魏后凯,2004),而优势产业部 门多数集中在拥有竞争优势的区域和地区(王文成等,2006)。此外,优势产业包括外生比较优势产业和内生比较优势产业两种层次,二者都在一定产业范围内具有竞争优势, 区别在于内生比较优势产业比外生比较优势产业更易获得持续和稳定的产业竞争优势(宋德勇等,2006)。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视角,认为任何地区的核心优势总是通过一定的优势产业或优势产业群来体现,因此优势产业体现了国家或地区的核心竞争力(魏益华,2001;范松海等,2006;徐锦庚、马跃峰, 2009)。对于优势产业的界定,国外学者一般参照主流优势产业加以界定。主要学者包括艾伯特·赫希曼、筱原三代平以及罗斯托等。艾伯特·赫希曼提出了产业关联度基准。其核心即是产业关联度的概念, 是指各产业在投入产出上的相关程度。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会对其他产业产生较强的影响,包括后向关联、前向关联、旁侧关联等,介于这个基准,就可以选择那些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将其作为区域发展的优势产业。筱原三代平提出了选择和界定优势产业的两个标准— ——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前者是从需求角度提出的面向市场的选择基准,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以巨大的社会需求为前提, 巨大的社会需求能够促进产业的发展,因此这一基准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后者是从供给角度提出的立足于生产的选择基准,是指某一产业的要素与其他产业的生产要素的比率, 他认为一个产业生产率上升快,与其对应的生产成本下降也快,经济效益也会变得好,加快发展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就能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罗斯托提出主导部门分析法,该方法认为,在特定的 06

海洋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与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新世纪以来,海洋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资源价值日益凸显,海洋成为全球竞争新的焦点,由此海洋战略被推到从未有过的高度。舟山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核心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海洋经济增速一直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出2435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69.8%,在全国地市中比重最高,已成为海洋资源最丰富,海洋产业最齐全的地区,初步形成了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在这里我们试图从舟山海洋经济的核心环节――产业结构分析入手,在深入研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助推产业发展。 一、舟山海洋产业结构的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舟山凭借优良的区位、资源、政策优势,海洋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渔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提高,海洋水产品产量、产值、出口等一直保持全省第一位;水产品精深加工规模继续扩大,船舶工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竞争力增强;海洋运输、港口服务、滨海旅游等产业增长幅度均超过10%。2014年三次产业比重为9.9∶42.1∶48.0。海洋产业门类齐全,形成了各业互促共进、有序推进的新业态。从各产业具体情况看又呈现以下特点。 1、海洋渔业产业链拉长、转型加快 近年来舟山加快了渔业结构调整,通过淘汰落后渔船,改善生产设备,产业结构优化。2014年海洋渔业产量达166.9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出182.5亿元。远洋渔业发展迅速,作业船只达到450余艘,已经形成国内一流的现代远洋船队,无论是数量、技术装备、生产能力都位居全国前列。渔业产业结构呈现出由捕捞向养殖、由近海向深海远洋、由产销为主向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趋势。水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高,目前全市拥有水产加工企业200多家,单冻虾仁、烤鳗生产线、蟹肉罐头等上百条现代化生产线,水产精深加工比例达47%,水产品出口占全国的9.5%左右,初步形成集养殖、捕捞、储运、加工、商贸、网上交易平台、出口、休闲渔业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2、船舶修造业规模扩大、质量提升 2014年实现船舶工业总产值762亿元,约占全市工业的46.9%,占全省、全国船舶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62%和13%,全市造船完工量676.6万载重吨。手持订单1882万载重吨,总体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近年增幅有所趋缓。造船周期明显缩短,目前能够制造常规船型外,还能制造大型原油轮、大型液化气船、大型冷风集装箱船、滚装船等技术含量高的船舶,船舶产业集群化已经形成,涌现了金海湾、扬帆、中远船务、日本常石等国内知名大型船舶企业。造船能力正朝着大型化、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并开始向海工产业拓展。 3、港口物流发展迅猛、辐射增强 2014年舟山港域货物吞吐量达到3.5亿吨,是我国十大港口之一。目前港域有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41个,其中25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深水泊位5个。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内外开放的港口体系,货物吞吐量持续增加,石油储存,煤炭、铁矿石中转发展迅速。海运能力不断壮大,目前共有海运企业274家,海上运力达到543万吨。港口辐射增强,从传统的装卸、转运业务逐步向加工仓储、配送、提供信息服务等高附加值综合物流延伸,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4、海洋旅游特色鲜明、档次提高

讨论产业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讨论产业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得到迅速发展,城市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用什么标准或指标来衡量城市的发展水平呢?人们通常按人口数量、用地规模和经济总量,即GDP 来评价。其实,衡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重要或最核心的指标是城市产业结构。所谓城市产业结构是指,城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整体表现。由于可以从不同程度对城市产业进行分类,城市产业结构也就具有多重内涵和呈现复杂的关系。 城市发展过程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过程 1.产业结构反映城市发展阶段 区别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基础最主要的是产业构成或产业结构。农村以第一产业,即农业为主,而城市则以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为主。综观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在城市产生的初期或前期,第一产业不断减少,第二产业急剧增加,并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接着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代替第二产业,并成为城市主导产业。国际国内的经验告诉我们,当第三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其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城市总体发展进

入一个新的时期。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文化产业的兴起,加速了这一过程。 2.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和前景 三次产业比重的不同和结构的差异,往往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和发展前景。许多资源型城市或工业基地城市,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甚至占绝对优势,经常被确定为工业城市或工矿城市;而第三产业,如旅游业、会展业、文化产业、流通产业、金融业发达的城市,却被确定为旅游城市、文化中心城市、商贸中心城市、金融中心城市等。在工业化比较成熟或后工业化社会,后者往往具有更多的发展优势,充满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3.产业结构直接影响城市功能和作用 三次产业比重的不同,对周边城市区域及对全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说,第三产业的辐射力更为深远和影响力更大。如,旅游城市能吸引国内外大量人口来城市旅游、开会、经商以及其他经济文化活动。 4.产业结构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城市总体布局、整体建设,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景观设计,市政设施安排,都要适应产业结构的需要。

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6年底,国务院正式公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我国新兴产业新一轮发展浪潮即将来临。自《规划》发布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全面回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投资不断升温,产业创新不断涌现,成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 一、产业总体发展特征 第一,产业增速全面回升。2017年1-7月,战略性新兴产业27个重点行业营业收入达到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部分营业收入增速为13.9%,持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整体水平。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营收总额达1.69万亿元,同比增长19.8%,比上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为155.2,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9.3,相较去年同期的低谷均大幅回升,企业景气高涨(见图1)。从细分领域看,七大产业,四大区域均实现了全面回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面提速(见图2、图3)。 图1 2014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和行业景气指数

图2 2015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分产业) 图3 2014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分地区) 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速推动新药上市。自《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发布以来,一批落实政策不断出台,鼓励创新产品加快上市。上半年,国内注册申报1类新药221个,共涉及80个品种,是2016年同期(37个)的2倍。二是光伏领跑者计划的实施极大推动了效率提升。领跑者计划实施以来,主流组件功率每年可提高20W甚至30W,远高于原来每年提高5W的水平,电池效率每年可达到0.5-1个百分点以上的提升,远高于计划实施前每年提高0.2-0.3个百分点的水平。7月份下发的《关于提高主要光伏产品技术指标并加强监管工作

上海市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施海洋开发”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海洋经济是以新兴海洋产业为主体、涉及各类社会化经济活动的总和。现阶段,海洋经济发展仍将以沿海地区,特别是临海区域为基地,以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为基本特征,以集约化、新型工业化为主体发展趋势,从而推进沿海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较大变革。这是一种进步的变革,是海洋经济这一先进生产力推动区域社会经济进步的历史进程。 2003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海洋局编制了《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并制定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明确提出海洋经济要高于全国经济平均发展速度。近几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围绕着做好海洋这篇大文章采取了许多措施,普遍把海洋经济发展列入地区战略,并加大投入。 国际开发海洋的大背景和国内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大举措,为上海市提供了加快海洋产业开发与管理力度、推进海洋经济上台阶的历史机遇。上海作为沿海城市,海洋与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无论是实现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目标,还是建设信息港、深水枢纽港和航空港都离不开海洋。 一、发展海洋经济的区位优势 现代资源说通常把港湾、海洋航线、水产资源的加工、海洋中的风能、海底地热、海洋景观、海洋空间以及海洋的纳污能力等都视为海洋资源。从上述角度来看,上海市借助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其海洋资源非常丰富,这使得上海海洋经济的发展大有可为。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沿海城市,位于中国黄金海岸中部与黄金水道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上海市沿海有良好的深水岸线,大陆岸线为186km,其中长江口南岸112km、杭州湾北岸87km;崇明、长兴、横沙三岛拥有约306km。水深在10m以上的深水岸线长达78.6km,拥有0m以上潮间带滩涂面积约667km,水深0~5m等深线范围内水下滩涂面积为2341.5km2。近海0 ̄20m等深线范围内的水域 上海市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国峰1房建孟2翁光明2 (1.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上海200137;2.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上海200137) 摘要作为全国最大的沿海城市,上海市拥有丰富的滩涂、港口航运、滨海旅游、海洋能等资源和生物资源, 尽占我国黄金海岸线中部和长江出海口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海洋经济具备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基础。海洋 交通运输业、船舶制造业、滨海旅游业多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为全国海洋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 的经济保障。本文分析了上海市海洋产业的结构特征,认为上海市海洋产业结构尚显单调,提出上海市应当充 分利用其高科技力量和资源,完善海洋产业结构格局,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领军作用。 关键词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上海市 沿海都市14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