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器材代用制度

材料 器材代用制度
材料 器材代用制度

材料、器材代用制度

Q/RC.ZG.28-2004

1.目的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规范产品配套所需的原材料、元器件由于某种原因需要代用不同于原技术文件所规定材料、器材时的质量控制,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我厂全部产品所需材料、器材的代用。

3.职责

3.1 生产配套部提出材料、器材代用申请,并填写材料、器材代用通知单。

3.2 产品开发部项目负责人或主管设计师负责审核材料、器材代用申请。其中涉及产品主要性能的材料、器材代用,由产品项目负责人或主管设计师审核,不影响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材料、器材代用,可由生产工艺人员审核。

3.3 品质部负责材料、器材代用单会签并对使用单位实施代用情况进行控制。

4.材料、器材代用原则

4.1 不合格的材料、器材不能代用。

4.2 代用材料、器材要保证产品质量,不能影响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和质量水平。

4.3 材料、器材代用要经济合理。

5.材料、器材代用程序要求

5.1 凡定型产品配套需用的原材料、机电产品、元器件等,因供货、设计、工艺、生产进度或经济性等原因,需改用不同于原技术文件所规定的型号、规格、参数、化学成份的,均属代用范围。但材料、器材的技术参数等同的除外。

5.2 材料、器材代用,由生产配套部办理代用通知单,属型号系列等效代用的,可只填写系列型号,其它代用一律按型号规格填写。代用通知单一式四份,物资管理部、品质部、产品开发部、使用单位各一份。

5.3 器材代用通知单应在材料、器材出库前提出,送产品开发部设计、工艺人员审核、品质部会签后由使用单位实施,必要时应征得顾客同意。

5.4 凡以低代高的材料、器材代用,由生产配套部提出意见,产品开发部就产品性能、寿命、可靠性、互换性等提出分析报告(关键器材应作对比试验报告),经工艺、质量部门会签后报主管领导批准,必要时征得顾客同意方能实施。

5.5 凡以高代低、以大代小的材料、器材,由生产配套部提出,经产品开发部、品质部会签,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即可实施。

5.6 批量材料、器材代用,由产品开发部牵头,小批试验通过后方能代用。

5.7 军品用的关重材料、器材的代用,应征得顾客同意并留存备查。

5.8 材料、器材代用属一次性,如需再次代用,则重新办理代用手续。

5.9 代用材料、器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使用单位应立即通知产品开发部和品

质部及时处理。

6.材料、器材的特殊代用

凡属材料、器材型号淘汰或停产代用以及原技术文件型号有误代用的,均属特殊代用,代用后由设计人员重新选定型号并及时在原技术文件中更改。

塑胶材料的选用原则

迄今为止,已见报道的树脂种类达到上万种,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也不下千余种。塑料材料的选用就是在众多的树脂品种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品种。初看起来,可供我们选择的塑料品种太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树脂品种都获得了具体应用。我们所指的塑料材料的选用,并不是漫无边际的选择,而是在常用的树脂品种中选用。 塑料材料的选用原则: 一.塑胶材料的适应性; 1.各种材料的性能比较; 2.不宜选用塑料的条件; 3.选用塑料的适宜条件。 二.塑料制品的使用性能 1.塑料制品的使用条件 a.塑料制品的受力情况; b.塑料制品的电性能; c.塑料制品的尺寸精度要求; d.塑料制品的渗透性要求; e.塑料制品的透明性要求; f.塑料制品的外观要求。 2.塑料制品的使用环境 a.环境温度; b.环境湿度; c.接触介质; d.环境的光、氧及辐射. 三.塑料的加工性能 1.塑料的可加工性; 2.塑料的加工成本; 3.塑料加工的废料处理.

四.塑料制品的成本 1.塑料原料的价格; 2.塑料制品的使用寿命; 3.塑料制品的维护费用. 五.塑料原料的来源。 在实际选用过程中,有些树脂在性能上十分接近,难分伯仲。究竟选择哪一种更为合适?需要多方考虑、反复权衡,才可以确定下来。因此说塑胶材料的选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可遵循的规律并不十分明显。有一点需提醒大家特别注意,从各种书刊上引用的塑料材料性能数据,都是在特定条件下测定的,这些条件可能与实际工作状态差别较大。如不吻合则要将所引数据转换成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性能或按实际条件重新测定。 面对一个要开发制品的设计图纸,选材应遵循如下步骤。 首先要确定这个产品是否可选用塑料材料制造;其次,如果确定可用塑料材料来制造,究竟选用那种塑料材料是进一步需要考虑的因素。 根据产品精度选择塑料材料: 不同塑料材料对应的产品精度 精度等级可用塑料材料品种 1级无 2级无 3级 PS、ABS、PMMA 、PC、PSF、PPO、PF、AF、EP、UP、 F4 UHMW、30%GF增强塑料等,其中以30%GF增强塑料的精度最高. 4级 PA类、氯化聚醚 HPVC等 5级 POM 、PP、HDPE等 6级 SPVC、LDPE、LLDPE等 衡量塑料制品耐热性能好坏的指标有热变形温度、维卡软化点和马丁耐热温度三种,其中以热变形温度最为常用.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塑料的最高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400°C,而且大多数塑料的使用温度都在100到260°C范围内;只有不熔聚酰亚胺、液晶聚合物、聚苯酯(AP)、聚苯并咪唑(PBI)、聚硼二苯基硅氧烷(PBP)的热变形温度可大于300°C。因此,如果使用环境的温度长时间超过400°C,几乎没有塑料材料可供选用;如果使用环境的温度短期超过400°C,甚至达到500°C以上,并且无较大的负荷,有些耐高温塑料可短时使用。不过以碳纤维、石墨或玻璃纤维增强的酚醛等热固性塑料很特别,虽然其长期耐热温度不到200°C,但其瞬时可耐上千度高温,可用作耐烧蚀材料,用于导弹外壳及宇宙飞船面层材料。

收发文管理制度91660

收发文管理制度 为规范公司收发文工作,简化办事程序,准确快捷地传递和制发文件,加快公文流转速度和办理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一、收文管理 (一)收文归口 凡主送本公司的公文,包括邮寄公文、通过网络传递公文、传真公文、会议分发公文,均应交综合管理部统一登记、编号、分发。综合管理部做到当日收文,当日登记,需上网办理的文件,二个工作日内办结。其它因特殊原因签收的文件,应及时送达综合管理部完成收文手续。 (二)收文办理 1、收文签收、登记。收文后综合管理部立即在收文登记本上进行记录并对文件进行编号,应将公文标题、密级、文件字号、发文机关、收文日期等情况逐项填写入《收文登记本》后,后由综合管理部人员做入档归口管理工作。 2、办理程序。 (1)一般业务性文件的办理程序:○1收文签收→○2收文登记并填写《来文处理单》→○3综合管理部根据公文内容及时提出拟办意见或主阅及协办、参阅部门→○4主要领导批示,根据文件内容由委托领导传阅或由指定分管领导提意见办理→○5分管领导批示意见,根据分管领导批示由业务部门承办→○6业务部门承办文件,并根据分管领导批示和文件内容要求尽快办理→○7文件办理完毕后填写办理结果→

○8交综合管理部归档→○9规定期限办理和回复的,由主办部门或部门签字确定办妥日期,确保不误事务。 (2)急办公文由综合管理部收文后立即向部门主要领导请示后交有关业务部门办理。由主办的业务部门签收办理。 3、文件传阅及办理时限。一般情况下,每位领导批阅文件不超过半天,每个业务部门传阅文件不超过1天(公文审阅后请及时通知综合管理部取回),办理文件一般不超过3天。凡来文中限定办理时间的,应按其规定的时间办理答复;紧急公文,应随到随办。需两个或两个以上业务部门承办的公文,主办部门应及时与协办部门联系。对于内容涉及面广、问题较复杂,不能在规定时限内作出办理的,主办部门应及时请示分管领导并告知来文单位,讲明原因,取得同意。 4、公文催办与检查。综合管理部应视公文的轻重缓急,做好公文的催办、督办工作。各承办业务部门要密切配合,按时完成交办事项。 5、对于保密性文件,应做好公文的安全与保密工作。公文传递与办理应严密手续,严格遵守保密制度,确保公文安全、完整。发文部门交综合管理部传达文件时应说明保密程度以及跟踪公文传递的注意事项,严防文件失密与丢失。 二、发文管理 (一)发文归口 凡以公司名义发出的公文,均由综合管理部统一归口管理。具体工作由综合管理部和发文部门共同完成。专业性(包括一般性)文件均由相关业务部门负责拟稿,由综合管理部负责核稿,公司副总

材料代用管理制度

材料代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规范本公司产品生产中的材料代用过程,保证生产顺畅,特制定本制度。 2 职责 2.1物资供应部负责申请办理材料代用手续。 2.2设计部负责对材料代用进行审核批准。 2.3生产管理部负责按照材料代用加工。 3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在公司生产过程中,代用材料的采购、使用及控制。 4 实施程序 4.1 材料代用的提出 4.1.1为保证产品质量,材料代用原则:以大代小,以高代低,以优代劣 4.1.2物资供应部应按《材料采购计划》或施工单中规定的材料供应生产,但经过努力仍有 某项急用的金属材料暂时缺料,为维持生产的正常进行,由物资供应部填写《材料代用申请单》,提出材料代用需求。。 4.1.3在填写《材料采购计划》时,生产管理部或物资供应部发现有和拟采购材料相同规格、 相同材质的余料,可直接填写在《材料采购计划》上。如果余料规格、材质与拟采购材料不同,但符合材料代用原则的,应由物资供应部填写《材料代用申请单》,报生产管理部和设计部。 4.2 材料代用审批

物资供应部将《材料代用申请单》报设计部审核,经设计部审核、分管质量的公司级领导审批后生效,必要时经总工程师同意、设计单位确认方可生效。《材料代用申请单》至少包括a.施工单号;b.产品名称;c.产品代号d.使用单位;e.设计材料代号及规格; f.代用材料代号及规格; g.代用材料的数量或用量; h.代用原因。 4.2.1材料代用仅为以大带小,以优代劣,其审批途径为:接到《材料代用申请单》后,由 设计部审核,确认具体为哪个订单的哪些产品需要替代、代用数量,然后签字确认,并经设计部门主管签字同意,交分管质量的公司级领导批准后后方可生效。由设计部门将《材料代用申请单》批复返给物资供应部,由物资供应部复印发放给生产管理部负责人,再由生产管理部发放给用料车间。设计部审核时,如认为材料代用需取得原设计单位或用户同意方可生效的。具体步骤为:设计部将《材料代用申请单》转销售部,由销售部负责将其反馈给设计单位或用户,并将原设计单位或用户回复的《材料代用申请单》交给设计部。由设计部将《材料代用申请单》批复返给物资供应部,随附原设计单位或用户回复材料代用单,由物资供应部复印发放给生产管理部负责人,再由生产管理部发放给用料车间。 4.2.2 对大批量的材料、昂贵的材料、关键产品用材料及特殊材料的代用,须经总工程师同 意签字后方可代用;并按4.2.1条的程序执行。 4.3 因材料代用引起设计或工艺变动时,设计部需及时通知工艺部临时补加工艺,及时发放 至各有关部门。 4.4 为方便追溯材料代用申请单应编号,物资供应部、设计部、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各 保留1份。编号可按xxxx年-xx月-No.XX表示。含义为某年某月的第几份申请单

物料代用管理办法

物料代用管理办法 前言 本程序根据ISO9001:2008、ISO/TS16949:2009相关要求制定。 本程序所规定的是产品配套物料代用管理办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公司各有关部门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按照本程序的规定要求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 本程序由技术中心提出。 本程序由技术中心起草。 本程序由企业管理部归口。 本程序起草人:汪锡斌 本程序批准人:陈建

物料代用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产品配套物料代用管理办法。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各类物料(如:电子类物料、金属件类、塑胶类物料以及包装材料类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S-42 供应商管理程序 HS-41 采购管理业务程序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 技术中心 4.1.1 技术中心产品设计工程师对代用的产品物料功能、性能、接口、品质进行

确认; 4.1.2产品设计工程师在产品配套物料供应断货、缺货时提出相应的物料代用方案; 4.1.3 对不同的客户需求,需降低成本而提出相应的物料代用; 4.1.4 技术中心BOM管理人员严格执行代用规定,并在ERP(K3)系统中建立代用关系。 4.1.5 技术中心负责代用物料数据库管理,建立代用物料库,实施维护、更新、定期发布代用物料清单。 4.2 采购物流部 4.2.1 采购人员应根据设计人员提供的代用物料寻求供应商,并签订相关协议; 4.2.2 采购人员因供应商供货原因,提供相应的须代用的配套物料明细,并办理代用手续; 4.2.3采购人员应及时向设计人员反馈供应商对少数配套物料供应告警信息; 4.2.4 仓管人员应将代用物料纳入正常管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4.3 质量管理部 4.3.1 质量管理部应确认并跟踪、监督代用物料是否满足产品设计性能要求;

材料收发管理制度_材料收发管理制度规定

材料收发管理制度_材料收发管理制度规定材料收发管理制度_材料收发管理制度 规定 为了把好材料进出关,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由于材料不合格而引发的事故,应制定规范的材料收发管理制度。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材料收发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材料收发管理制度篇1 一、采办的物资材料,必须有质量保证书、出厂日期,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入工地; 二、在采办材料时,必须按经济合同法由法人或法人委托签订合同;材料运达现场,由接收人签字,方才有效; 三、材料进入工地后,由仓管员做好验收记录,记载日期、名称、规格、数量,分堆存入保管,使施工道路畅通; 四、堆放在现场的材料必须有专人看管,材料发放,必须经材料保管员签字,并出具出库证明,按有关规定做好防盗等工作; 五、对工地上使用的工具,应由专人保管; 六、在施工过程中,对需使用的工具由施工操作人员向工具保管员领取所用工具,由保管员作记录,领取人签名; 七、在每天完工后,工具领取人应及时把清洁的工具归还,并作好归还记录手续; 八、如所领工具遗失,由领取人负责赔偿。 材料收发管理制度篇2

为了把好材料进出关,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由于材料、工具不合格而引发的事故。项目部特制定验收、发放、保管和使用管理制度: 1、由仓管员负责材料的验收、发放、保管和使用管理工作。 2、施工中所需的一切材料器具进入现场,仓管员必须先凭材料员吴美伟提供的由工地施工负责人签字批准的进料单入库。 3、所进入现场的器具材料由仓管员负责清点、计量,方法与供货单位一致,以实际检验的当选量为实收数。对质量进行验收,对数量不符或质量不合格者有权拒收。 4、经验收合格后对器具材料的进场日期、规格、型号、数量、单价等进行分类登记,上册备档分类堆放整齐挂上标签。 对易燃物品专地隔离堆放。 5、在器具或材料未用尽前,需继续使用的应及时向工地负责人或材料员提供情况,以便及时准备采购以免脱节。 6、领取或借用材料器具必须经过出料登记并履行签字手续后,方可领取。 7、仓管员负责及时发放劳保防护用品,领取数量需经安全员签字核实后,方可发放。 8、器材收回后必须经过验收,若发现有损坏现象,根据损坏程度的轻重和器材单价,给予适当的赔偿。 9、仓管员必须坚守岗位,设置防火防盗设施,禁止在仓库内吸烟、聚会娱乐,同时搞好仓库卫生,勤清扫,保持货架及材料的清洁。 材料收发管理制度篇3 1、入库物资在进行验收前,首先要将供货单位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发货明细单等进行核对,看是否与合同相符。

工程材料管理制度

宁夏银仪大水坑风电场一期工程 工程材料管理办法及采购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宁夏银仪大水坑风电场一期工程(以下简称“银仪大水坑一期”)工程材料的管理,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确保工程质量,根据本项目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国家和行业标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为克服工程材料使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减少因工程材料质量问题带来的工程质量隐患,规范项目工程材料来源,确保工程使用优良的材料,提高整体工程质量,本工程材料实行准入制。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的工程材料指用于本项目永久性工程的材料,主要包括钢材(钢筋、)、水泥、砂石料等。 第四条工程材料选定、进场、存放、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均遵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工程材料的源头管理 第五条材料的推荐 每种材料推荐4~6家生产厂家或品牌,推荐的材料必须附产品合格证书、试验报告等证明材料,并且有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且运输方便,质量稳定,近两年内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无不合格记录及质量事故记录。国内及宁夏区内著名生产厂家或品牌优先考虑,并将供货商报监理和业主审核批准后方可选用。 第六条推荐材料的考察 施工单位推荐的工程材料应对其性能进行试验检测,确认合格后,经建立和建设单位相关人员共同对推荐材料的生产厂家(代理商)的生产设备、工艺、规模、产品质量、履约能力、社会信誉等进行现场考察。 第七条工程材料范围确定 根据考察结果确定材料来源。工程材料厂家或品牌的范围确定后,每家施工单位可以在该种工程材料确定的范围内选定厂家或品牌作为本合同段备选材料,在随后的施工过程中,工程材料的选购必须是选定范围内的,未选定的材料严禁进场,否则视为不合格材料。 第八条实行准入制的材料有:钢筋、钢绞线、水泥、橡胶支座、混凝土外加剂、、锚具等。 第九条材料的变更 施工过程中一般不得随意更换材料料源或品牌,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允许更换或调整:

工厂生产用原材料管理办法

工厂生产用原材料管理办法 1.目的 加强原材料的生产管理,提高材料综合利用率,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全厂生产用原材料的管理。 3.术语 无 4.引用文件 5.职责 5.1材料科负责原材料年度采购计划的编制和月度采购计划的实施、合同签订、储运、调拨、结算、考核、控制、管理及质量异议的协调。负责原材料年、季、月度需求计划的提报、材料的接收、仓储管理及使用信息的反馈、协调、解决。 5.2生产科负责原材料年度采购计划的核实和季、月度需求计划的提报、材料的接收、使用前的校验、仓储管理及使用信息的反馈等相关过程配合。 5.3技术准备科负责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审核、修改、材料排样的审批。 5.4质检科负责原材料使用前的校验及生产过程的检验,提供检验结果。 5.5生产车间负责原材料使用过程中质量信息的反馈。 6.管理内容和规定 6.1工作流程图,见附件1

6.2为指导采购,满足生产要求,材料科必须根据生产科提供的工厂年度经营计划和季、月度生产计划,按材质、规格核算出原材料需求数量,在工厂年度经营计划下达5日内向福田公司生产管理部材料科提报《年度材料需求计划》,在生产科提供的季度生产计划下达4日内向福田公司生产管理部材料科提报《季度材料需求计划》,在生产科提供的月度生产计划下达3日内向福田公司生产管理部材料科提报《月度材料需求计划》,并核实当月用料到位情况。 6.3根据月度生产用料需求,及时与福田公司生产管理部材料科办理材料交接手续,交接时要求福田公司生产管理部材料科提供质量证明书。原材料入库后,材料科必须严格按防潮、防锈、防腐、防蚀、防盗等仓储管理制度执行。 6.4原材料在使用前必须经质检科参照质量保证书对主要参数进行理化及性能指标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无质量证明书拒绝使用,每月可对外观件用料抽查化验1-2次。 6.5材料科依据生产计划及排样所标明的材料规格、数量与备料车间办理出库手续,生产时必须做到先进先出,先开单后领料。每月原材料会计及库管员要进行盘点,做到帐、卡、物相符,对积压物资要进行分析上报。 6.6备料车间在开启卷板外包装及开平过程中,如发现有锈蚀、划伤、波纹、板厚超差等质量问题时,应及时通知材料科,由材料科会同质检科、生产科、技术准备科等单位一起现场确认,确属质量问题,由备料车间填写《原材料质量(数量)异议报告单》,按程序审批后,由材料科与福田公司生产管理部材料科协调。备料车间应对有问题的原材料样品、包装批号材质单等原始记录保管好,以备福田公司生产管理部材料科及钢厂等相关单位调查。 6.7冲压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因原材料的质量问题不能继续生产时,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到现场确认后,由质检科填写《生产过程不合格品报告单》,并组织对原材料进行化验,确定原材料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由材料科与福田公司生产管理部材料科联系,冲压车间与备料车间、材料科办理退库手续,车间应对有问题的原材料样品、成型件、原始记录保管好,等待问题解决后,由材料科通知方可将废件处理。

材料的选用

材料的选用 一、选材的一般原则 1、材料的使用性能; 2、材料的工艺性; 3、材料的经济性。 A、高分子材料在机械工程中常用于制造轻载传动的齿轮、轴承、和密封垫圈等。(成形工艺比较简单,切削加工性能较好,导热性差) B、陶瓷材料硬而脆,耐高温,耐蚀。因此可用于制造耐高温、耐蚀、耐磨的零件,亦有用以制作切削刀具。(可以用碳化硅、金刚石砂轮磨削,几乎不能进行其他切削加工) C、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强度高,韧性好,疲劳抗力高,公益性好,用来制造重要的机器零件和工程构件。(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切削加工及热处理)从工艺性出发,如果设计的是铸件,选择共晶合金;锻件、冲压件,选择加工时呈固溶体的合金;焊接结构,不选用铸件,宜选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铜合金、铝合金的焊接性能都不够好。 二、零件的实效与选材

常用材料 1、45号钢 介绍:45号钢,是GB中的叫法,JIS中称为:S45C,ASTM中称为1045,080M46,DIN称为:C45 。国内常叫45号钢,也有叫“油钢”。一般,市场现货热轧居多。冷轧规格1.0~4.0mm 之间。 化学成分:含碳(C)量是0.42~0.50%,Si含量为0.17~0.37%,Mn含量0.50~0.80%,Cr含量<=0.25%。 热处理: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用钢 ,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 1. 45号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2. 45号钢不要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工艺。 渗碳处理:一般用于表面耐磨、芯部耐冲击的重载零件,其耐磨性比调质+表面淬火高。 GB/T699-1999标准规定的45钢推荐热处理制度为850℃正火、840℃淬火、600℃回火,达到的性能为屈服强度≥355MPa GB/T699-1999标准规定45钢抗拉强度为600MPa,屈服强度为355MPa,伸长率为16%,断面收缩率为40%,冲击功为39J 2、LY12 介绍:LY12是旧牌号,新牌号是2A12,这是一种高强度硬铝,LY12为铝-铜-镁系中的典型硬铝合金,其成份比较合理,综合性能较好。该合金的特点是:强度高,有一定的耐热性,可用作150°C以下的工作零件。温度高于125°C,2024合金的强度比7075铝合金的还高。 内应力(人工时效): 完美的预拉伸消除内应力工艺处理,彻底消除内应力,产品在加工和受力时也不会翘曲、开裂及变形。 加工性能: 将化学成分、强度及硬度的偏差降至最小,加工中不会发生"粘刀"、"崩刀"现象。 均匀性: 热处理技术卓越,产品在300mm厚度(或直径)以下,强度、硬度可保持一致。 稳定性: 生产工序全部电脑控制,绝少人为偏差,不同批次生产也可保证性能一样。 染色效果: 染色处理效果均匀而有光泽,表面无“条纹”状或“斑点”状、颜色不一的现象发生。 抗腐蚀性能 :通过金属及合金的显微检验,具有优良的抗应力腐蚀性能及抗腐蚀鳞状剥落性能,在各种介质(如水蒸气、弱酸、弱碱等)环境下长久使用不会产生凹坑或发黑现象。 抗高温性能: 在400℃工作环境中不会产生永久变形。 弯曲性能: 板材全部通过半导弯曲检验,弯曲180度不会产生开裂现象。 LY12密度:

公司文件收发管理制度42561

Q/CT 湖北东神楚天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TGL-XX-007-2014 公司文件收发管理规定 2014-03-20发布2014-04-01实施湖北东神楚天化工有限公司发布

公司文件收发管理规定 1范围 本规定对公司外来文件处理、内部文件发放、文件的借阅与清退、文件的立卷与归档及文件销毁的标准作出阐述。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文件管理。 2 外来文件处理 2.1收文的管理与公文的签收 2.1.1公司所有文件(除总经理订启的外)均由党政办专人登记签收、拆封。在签收和拆封时,需注意检查封口,对开口和邮票撕毁函件应查明原因。 2.1.2对政府部门发来的文件要进行文件、文号、机要编号的核定,如果其中一项不对口应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并登记差错文件的文号。 2.2公文的编号保管 2.2.1文件拆封和签收后应及时附上“湖北东神楚天化工有限公司公文处理单”作分类登记编号、保管。 2.3公文的阅批与分转 2.3.1凡正式文件均需由党政办主任根据文件内容和性质阅签后由收发员分送领导和承办部门阅办,重要文件或急电应立刻呈送主管领导或分管领导阅批后分送承办部门阅办。 2.3.2一般性质的函、电邮、单据等可由党政办直接分转处理。如涉及几个部门会办的文件应同各部门联系后再分转处理。 2.3.3为加速文件运转,收发员应在当天或第二天将文件送到领导和承办部门,如关系到两个以上部门应按批示次序依次传阅。最迟不得超过两天,特殊情况例外。 2.4文件的传阅与督办 2.4.1传阅文件应严格遵守传阅范围和保密规定,不得将有密级的文件带回家、宿舍和公共场所,也不得将文件转借其他人阅看。对尚未传达的文件不得向外泄露内容。 2.4.2阅读文件应抓紧时间当天阅完后应在下班前将文件交收发员,阅批文件一般不得超过两天阅后应签名以示负责。如有领导“批示”、“拟办意见”党政办应责成有关部门和人员按文件所提要求和领导批示办理有关事宜。 2.4.3党政办对文件负有催办检查督促的责任,承办部门接到文件、函电应立即指定专人办理。不得将文件压放分散,如需备查,应按照有关保密规定,并征得党政办同意后,予以复印或摘抄原件应及时归档保存。 2.4.4按照阅文范围。一线员工一般由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文件。或由党政办通知到单位阅文。 3 发文的规定

材料零部件代替制度

xxxxx有限公司编号: 材料零部件变更(代用)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有限公司

材料零部件更换(代用)管理制度 1 凡本公司制造的产品及工艺过程所用各类原材料、零部件(包括:板材、管材、焊接材料,外购件等)有不符合设计或工艺要求而需代用时,均按本制度执行。 2 材料代用原则:以大代小,以高代低,以优代劣为,同时考虑经济合理,且与被代用的材料具有相同或接近的化学成分、性能指标、交货状态、保证项目以及尺寸公差、外观质量等,一般以优代劣,不得降低产品质量。 3.因客观原因发生零部件代用时,技检部对零部件质量证明文件和外观质量及标记进行检查并评估: a,代用的零部件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代用的零部对性能影响; c,零部件生产单位的原件或盖有合格分供方公章的复印件; d,质量证明书项目应填写齐全,符合相应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和合同要求; e,其它必需的技术见证资料。 3 申请材料零部件代用时,由采购人员或库管提出“材料代用申请书”,经设计、工艺部门会签,材料责任工程师审批认可,允许一次代用。 4 申请材料零部件代用的材料,涉及性能指标,保证项目以及检验率时,由设计处在审批时提出补验或附加要求,材料责任工程师会签,材料责任工程师通知检验员取样补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评定,签署意见。 5 “材料代用申请书”由经办人员填写经有关部门人员批准后项目管理部、生产厂各留一份保存备查,一份随制作过程记录卡传递。 6 为便于产品质量管理,“材料代用申请表”上应填写代用产品代号、材料名称、规格、牌号等。 8 材料代用经审批同意后,若涉及设计或加工工艺时,由设计或工艺部门设计临时性图样或工艺,亦可在“材料代用申请书”上作临时工艺标注。 9 设计或工艺部门在认为代用材料会影响产品性能或使用寿命,签署意见后,该材料仍需代用时,报请总工程师审批。 10 “材料代用申请书”在未经审批同意之前,该材料不得投入生产。 11 材料代用后若涉及工装、夹具更改时,由工艺部设计临时工装图样,交项目管理部安排制作或修改。 12 为简化代用手续,工艺尺寸、材料规格的代用,由工艺责任人员审批,焊接责任人员会签(需要时);焊接材料的代用由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批;代用材料的材质相同的金属切削加工件,以大代小,或以厚代薄,其加工余量不超过工艺文件规定尺寸5毫米者,可酌情不办理代用手续,直接用于生产,工艺部应给予增加相应的工时。 13 “材料代用申请书”应归档备查,产品材料代用,应写入“零件制作/装配过程记录卡”和该产品质量证明书内。

材料选用原则设计

5.3.3 材料统计规定 a)工艺安装专业材料统计内容包括管道材料、涂漆材料、绝热材料、管道支架材料;b)材料统计范围以装置边界线为准; 5.3.4 管道组件 管子 a)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执行GB/T 8163-1999,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级允许 偏差执行GB/T17395-1998 中系列2(小外径)尺寸。除与设备连接外,管子公称直径应按以 下系列优先选用: 15、20、25、40、50、8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600、700、800、900、1000mm, 公称直径大于1000mm 时,宜按200mm 递增。 b) 除仪表连接管、蒸汽伴热管和特殊要求者外,管子最小公称直径应为15mm,且管子 内径不应小于6mm。 c) 最小选用壁厚应符合下表5.1 规定。 度参数较高或承受机械振动、压力脉冲及温度剧烈变化的管道,应选用无缝钢管。碳钢、低合金钢无缝钢管应符合《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 -1999)、《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95)、《化肥设备用高压无缝钢管》(GB6479-86),不锈钢无缝钢管应符合现行《输送流体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94)的规定。 e) 常用钢种的无缝钢管使用温度,不宜超过下列范围: 10#、20# -20~450℃ 16Mn -40~450℃ 09Mn2V -70~100℃ 12CrMo ≤525℃ 15CrMo ≤550℃ 1Cr5Mo ≤600℃ 奥氏体不锈钢-196~700℃ 阀门 a) 除设计另有规定外,工艺物料及有毒、可燃介质如油品、油气、液化石油气、氢气、添加剂和化学药剂等介质管道用闸阀、截止阀、球阀和止回阀,应选用严密性好、安全可靠的石油化工专用阀门。阀门的基本要求应符合国标阀门的标准(GB12232、GB1223、GB12234、GB12235、GB12236、GB12237、GB12238、GB12239、GB12240、GB12241、GB12242、GB12243、GB12244、GB12246 和ZBJ16006 )规定。 b) 管道阀门全部选用钢阀,不能选用铸铁阀。 c) 用于切断管内流体的阀门宜选用闸阀、球阀、旋塞阀;用于调节流量的阀门宜选用截止阀、节流阀。 d) 用于工艺物料及剧毒、可燃介质管道的球阀、旋塞阀及其他通用结构的特种阀门,宜有防火防静电结构。 e) 具有软质密封的阀门,其密封的压力温度参数应满足设计条件的要求。

公司文件收发管理制度

文件收发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提高基建审计速度和办公质量,充分发挥工程结算资料在各项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根据区审计局关于文书处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基建审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文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上级函、电、来文,同级函、电、来文,本单位上报下发的各种文件、资料。 条党政分工的原则本文件(党支部和行政)由办公室归口管理(二)收文的管理 条公文的签收 1.所有文件(除订启的外)均由收发员(文书)登记签收、拆封(由或邮电局机要通讯员直送的机要文件除外)在签收和拆封时收发员(文书)需注意检查封口,对开口和邮票撕毁函件应查明原因 2.对发来的文件要文件、文号、机要编号的核定一项不对口应立即报告并登记差错文件的文号 第五条公文的编号保管 1. 收发员(文书) 拆封和签收后应附上"文件传阅单"作分类登记编号、保管 2.本外出人员开会带回的文件及资料应送交收发员(文书)登记编号保管 个人保存如职工工作需要借阅的可复印或借用 第六条公文的阅批与分转 1.凡正式文件均需由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文件内容和性质阅签后由收发员(文书)分送和承办阅办文件或急作应立刻呈送(或分管)阅批后分送

承办阅办为文件积压误事应在当天阅签完 2.性质的函、电、单据等可由办公室直接分转如涉及几个会办的文件应同各后再分转 3.为加速文件运转收发员(文书)应在当天或天将文件送到和承办如关系到两个应按批示次序依次传阅最迟超过两天(特殊情况例外) 第七条文件的传阅与催办 1.传阅文件应遵守传阅范围和保密规定将有密级的文件带回家、宿舍和公共场所也将文件转借人阅看对尚未传达的文件向外泄露内容 2.阅读文件应抓紧当天阅完后应在下班前将文件交收发员(文书)阅批文件 超过两天阅后应签名以示如有"批示"、"拟办意见"办公室应责成 和人员按文件所提要求和批示办理事宜 3.阅文时抄录全文任意取走文件夹内任何文件及附件如确系工作需要要办理借阅手续以防止丢失泄密 4.文件阅完后应交收发员(文书)切忌横传 5.办公室对文件负有催办检查督促的责任承办接到文件、函电应立即指定专人办理将文件压放分散如需备查应保密规定并征得办公室同意后予以复印或摘抄原件应归档周转 6.阅文范围离、退休干部由组织学习文件或由办公室通知到阅文 (三)发文的管理 第八条发文的规定 1.上报下发正式文件的权力分别党支部和行政办公室各团体和一

材料代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材料代用管理制度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材料代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生产过程中材料代用的管理要求。 2、管理内容 2.1产品生产用的材料,应由供应科技图纸上所要求准备 材料。 2.2当原材料供应紧缺,无法满足图纸上所要求的材料 时,允许用别的牌号的材料代用。但是代用材料申请核准后, 仅限于一次有效,以后仍应设法按图备料。 2.3供应部应在投产前(至少十五天)提出材料代用报告, 报技术科审批,以防材料供应脱节。材料申请核准后,仅限于 可否代用由技术科决定。 2.4技术科在审批材料代用申请时,要考虑到代用材料是

否会影响到产品质量,以及代用后涉及材料申请核准后,牵涉到其他零件尺寸的变更等问题,一旦签字后就要对此负责。 2.5若产品已经投产,甚至有好多相关的零件已经做好,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使用其他材料代用,就材料申请会造成己做好零件的返工,技术科就应当拒绝签署代用申请单。供应科仍应想方设法解决材料短缺问题。 2.6生产班组必须按图纸或己办好代用手续的材料生产。材料代用手续不应让车间、班组或生产职工来办。生产职工有权柜办,技术也有权拒签。 2.7允许供应部对技术科提出变更材料的建议,但必须经技术科同意,方能办理代用手续。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产品材料代用规定

企业标准共4页第1页 苏州立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产品材料代用规定 2000-0080 代替:94-0080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总工程师批准: 2004-07-16发布2004-07-16实施 技术管理处发布

苏州立中实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2000-0080 第2页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产品零部件备料前,不能实现符合原产品图样及其技术条件规定的材料及其规格,采取材料代用的规定。 1产品材料代用基本原则 产品材料代用基本原则是保证产品设计性能,尽量减少代用引起的各种损失。 1.1 代用后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工艺性能等均能保证该产品原设计性能的要求。 1.2 为减少材料代用引起的各种损失,按下列顺序优先确定代用的材料: ①材料成分性能等同的可互为代用的材料; ②材料成分、性能相近,试验方法图有差异,通过对试验(复验)后仍可代用的材料; ③材料成分、性能不同,即材质不同,性能以优劣或规格尺寸以大代小,以厚代薄;设计、 工艺需修改。 2材料代用的专用规定 材料代用仅对指定的生产令号(订货号),对应的清单号和指定图号的产品有效,代用材料不得串用,即专料专用。 3 材料代用单会签、审批及使用规定 3.1 需办理材料代用时,由供应部分负责按格式填写一式七份代用单,并按程序进行审批与会签后方能生效。七份代用单按设计一份、工艺一份、检查二份、下料分厂二份、供应部门自存一份。会签单位在接到代用单时,必须迅速办理,会签、审批手续完成后,供应部门必须及时将代用单返回设计、工艺等部门,不得影响生产。代用手续已办完,因某种原因仍按原图样(清单)要求材料发料时,其代用单必须在三日内收回。 3.2 下料分厂的二份材料代用单,一份交技术组会签后随工票一起发给下料人员,下料后由分厂保存:另一份必须随同产品零件转送单一起按生产工序转送,直至出产品的分为止。中间工序转送中,分厂计划员(调度员)应先将材料代用单交分厂技术组会签后方可安排下道工序生产。 3.3 因材料代用引起设计或工艺变动,但不涉及设计结构变化或更改工艺路线的代用单,如修改内容能够在材料代用单上填写清楚的,可直接在代用单附注栏上填写。 例如: 管子代用后壁厚增加,要注明某端(工地端、接筒体端)按××-××××标准,内倒角至D内=××;处委托××分厂加工,也不再另出临时工艺;供应处在代用单签完后送分厂同

设计变更材料代用及工程联络等管理制度及流程1.doc

设计变更、材料代用及工程联络等管理制度 及流程1 设计变更、材料代用、工程联络等管理制度 1、经批准的设计文件是施工的主要依据。施工单位应按图施工,建设(监理)单位按图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如发现设计有问题或由于施工方面的原因要求变更设计,应提出设计变更申请,办理签证后方可更改。 2、设计变更分类三种: a)小型设计变更(工程联络单):不涉及变更设计原则,不影响质量和安全、经济运行,不影响整洁美观,且不增减概(预)算费用的变更事项。例如图纸尺寸差错更正、原材料等强换算代用、图纸细部增补详图、图纸间矛盾问题处理等。 b)一般设计变更(工程联络单):工程内容有变化,但还不属于重大设计变更的项目。 c)重大设计变更:变更设计原则,变更系统方案,变更主要结构、布置、修改主要尺寸和主要原材料以及设备的代用等设计变更项目。 3、设计变更审批手续: a)小型设计变更(工程联络单):由于工地提出设计变更申请单或工程洽商(联系)单,经项目部技术管理部门审核,由现场设计、建设(监理)单位代表签字同意后生效。

b)一般设计变更(工程联络单):由工地提出设计变更申请单,经项目部技术管理部门审签后,由设计单位签发设计变更通知书并经建设(监理)单位会签后生效。 c)重大设计变更。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研究、论证后,提交建设单位组织 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一步论证、审核,决定后由设计单位修改设计图纸并出具设计变更通知书,还应附有工程预算变更单,经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会签后生效。 超出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审批权限的设计变更,应由建设单位报有关上级单位批准。 4、设计变更通知单应发送各施工图使用单位,工程预算变更单位应分送有关成本核算及管理单位。其具体份数按合同规定或由相关单位商定。 5、设计变更如涉及其他施工项目也需作相应修改时,在决定变更之前,应同时加以研究,确定处理方法,统一提出变更申请,也可以由提出变更的单位提交建设(监理)单位审核后交设计单位处理,组织协调行动。 6、未经审批的代用设备,材料等,不允许应用到工程项目中。 7、设计变更文件应完整、清楚、格式统一;其发放范围与设计发放范围一致。设计变更文件应列为竣工资料移交。 材料代用管理制度

材料定额管理办法

文件标题材料定额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KTK/CL-SOP-XX-XXX 归口部门技术部 一、文件修改版次说明 版本修订记录 版本日期备注 A 2010-05-31 执行集团总部文件 B 2014-11-30 今创车辆调整改版 二、接口部门会签评审 评审部门签字/日期评审部门签字/日期 □营销□采购 □技术□生产 □品管□财务 □综合 三、编制、审核、批准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目的 规范材料定额管理,满足生产、技术、质量要求,确保材料定额准确、科学、合理,有效控制成本,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机车产品和工装、工艺设施制造过程中材料定额的制定、修改、执行和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3、定义 3.1 材料工艺定额 简称材料定额,是对完成单位产品或某项任务所消耗的材料规定的数量标准。一般按价值转移特征分为两类:一类是其价值一次性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称为产品材料定额;另一类是制造工艺装备、工艺设施所消耗的材料,其价值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 3.2 主要原材料工艺定额 主要原材料是指须经过加工改变几何形状大小,或改变内部组织后构成产品实体的物料。主要原材料工艺定额一般由净用量加上工艺损耗构成。 3.3 辅助材料工艺定额 辅助材料是指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或虽构成产品实体但在产品上没有确定形状的物料。辅助材料工艺定额一般根据工艺要求对辅助材料的消耗量制定数量标准。辅助材料定额按消耗性质不同,分为单位产品定额和周期定额两种。 3.4 标准件工艺定额 标准件是指通用性很强,材料、尺寸规格、技术要求完全符合国家标准,通常由专业厂家规模生产,可以方便地通过市场选购的零件。标准件工艺定额一般根据产品图样统计得出的各类连接紧固零件的数量,但有时会因工艺措施的具体要求超出或减少图样规定的数量。 3.5 外购外协件工艺定额 外购外协件是指配套厂家按本公司提供的图样和技术要求,或按双方签订的技术协议制作的零部件,或本公司选购的有关厂家的现成零部件。外购外协件工艺定额一般根据产品图纸中的材料明细汇总得出外购外协件的数量。 3.6 易损易耗品及工具消耗工艺定额 对制造产品所需的通用刀具、量具、钻头、锯条、砂轮片、机油、柴油等易损易耗品及工具制定的工艺消耗标准。 4、职责 4.1 技术部是材料定额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

应用文写作的材料选择原则

应用文写作的材料选择原则 1. 材料的含义 材料,是指作者为完成文章的写作,体现自己的写作意图和目的,从实际工作、学习、生活中搜集到的或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根据和理论根据,如人物、事件、数据、例证、原因、道理等。它包括经过作者选择提炼后写进具体文章中的材料,以及作者在写作之前搜集积累的原始材料。 材料是写作活动的基础,是构成文章的一个基本要素,应用写作的过程,就是作者将各式各样的原始材料进行分析、提炼、综合加工的过程。有了切实、充分、具体的材料,构思才有依托,剪裁加工才有对象,写作活动才得以进行。 2. 材料的采集 ①要求。首先是全面,着眼于一个“博”字。其次是深入,着眼于一个“透”字。第三是细致,着眼于一个“细”字。 ②方法。 a.观察,是作者凭借自己的感觉对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记录所得的材料。这是取得第一手材料的主要途径。 b.体验,即置身于对象所处的环境之中,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其价值在于它的“亲历性”。通过体验,获得切身感受,以积累素材。 c.调查访问,即通过向知情人、有经验的人询问以了解真实情况,获得材料。通过综合运用观察、体验、查询、阅读等手段,采用开座谈会、个别访问、现场了解、蹲点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采集第一手和第二手的材料。 d.阅读观听,就是从各种文献、音像资料中获取材料。通过广泛的阅读,可

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与信息,从而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提炼出正确的决策或论题。可以通过报刊剪贴、复英录音、录像等手段来获取资料。 e.计算机检索。它是当今最便利、最普遍的搜集材料的方法。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比较容易地调用所需材料,而且收集保存也极为方便。 3. 材料的选择 掌握以下原则: ①符合文章主旨。凡是与主题有关,并能很好表现主题的材料,就选用;凡是与主题无关或似是而非的材料,就舍弃。对已经选定的材料,根据主题需要决定详略。 ②真实。要确有其人,确有其事,符合实际情况,不能杜撰,也不能夸大或缩小,引文也必须认真核对,绝不能出错。 ③典型。指材料所具有的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能起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作用。选材贵在精,精就精在“典型”上。 ④新颖。一是新近发生的别人未曾使用过的、鲜为人知的材料,如新人、新事,新方针、政策,新的统计数字,新成果,新发生的问题等;二是虽为人知却因被变换角度而具有新意的材料。 4. 材料的使用 选好材料之后,要正确使用,应注意: ①量体裁衣,决定取舍。所谓取舍,针对的是一些法规性、指令性文书,多数材料只是作为写作的依据,不进入正文,虽然通过了挑选,但实际写作过程中还是要舍的。“量体裁衣”,是根据文章体裁不同,对选定的材料进行不同的剪裁加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