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摘要

吉林省西部位于松嫩平原的西南部,是松辽平原农业区向西部草原牧区过度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带,是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一部分,总土4.7×l04km2吉林省总面积的25.36%,辖白城和松原10个(市、区)。全区有较丰富的水、土、生物和石油资源,为我省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和能源基地,在吉林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了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结果表明吉林西部生态环境脆弱,需要全民保护环境,协调好本区人地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从农牧交错带的特点出发,制定和谐发展型生态农牧业产业集群战略是其理性的选择。进而探讨了生态农牧业产业集群战略的特点及当地应用该战略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 农牧交错带; 吉林西部

白城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Abstract

In West Jilin Province is located southwest of the Songnen Plain, Songliao Plain Agricultural District to the West Pasture excessive Strip pastoral Transitional Zone, is part of the northern ecotone, the total earth area of 4.7xl0 4km2, accounting for Jilin Province, the total25.36% of the area of jurisdiction Baicheng and Matsubara 10 (cities, districts). The region has a wealth of water, soil, biological and oil resource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for the province an important base of agriculture, animal husbandry and energy base in Jilin Province, and even the country's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fragile,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 and land of the distric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word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 The ecotone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 ; west Jilin Province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1绪论 (1)

1.1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概述 (3)

2.1区域概况 (3)

2.2特征 (3)

2.3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3)

2.4农牧交错带的特色 (4)

2.4.1生态环境脆弱 (5)

2.5开发利用前景 (5)

3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脆弱原因分析 (7)

3.1土地用养脱节,地力普遍脱节 (7)

3.2地质地貌因素的影响 (7)

3.3土地资源的利用没有合理规划 (7)

3.4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8)

4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对策研究 (9)

4.1制定科学的开发规划 (9)

4.2保护生态环境 (10)

4.3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 (10)

4.4合理适度开发资源 (10)

4.5增强全民环保意识 (10)

5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目录

1 绪论

吉林西部地区处于北方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环境敏感和脆弱的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是自然和人为俩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因素是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因素,吉林西部是吉林省落后地区,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必须处理好生态环境问题,为吉林省西部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对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生态问题的分析,使得人们对生态问题在本质上有一个认识,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生态环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不要过度开垦和放牧,实行可持续发展

1.1 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

第一,分析吉林西部生态环境所存在的问题,使得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了,并且提高了作物产量,增加农民出入。第二,提高当地政府和居民的积极性,极大的促进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第三,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带生态问题的解决对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起到示范作用,为带动整个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第四,通过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科普功能,有利于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通过文献检索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问题现状进行周密的分析,到有关部门借助数据,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自己的建议。并结合国内外农牧交错带的现状,各位学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分析我们吉林西部独特的农牧交错带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的措施。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许多学者对该方面有所研究,如:王丽红在《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中从自然和人为俩个因素入手,分析了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气候因素,地貌因素,水文因素,人口膨胀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王丽红李大维在《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人地关系发展对策分析》中指出解决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环境问题的对策,指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许多国外学者在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提出了许多的见解,并提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并且结合国内外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许多解决措施,并且预测未来农牧交错带的发展方向。

国外:1992年日本旅游业协会(JA TA)发布了《生态旅游的指导方针》和“游客保

护地球宣言”;召开了旨在促进生态旅游的多次研讨会;设立了“公益信托JATA环境基金”,用于保护访问目的地的旅游资源等。中国旅游业开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2年,全国旅游人数突破l亿人,但并未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在世界上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2 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概述

2.1 区域概况

吉林省西部位于松嫩平原的西南部,是松辽平原农业区向西部草原牧区过度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带,我国的农牧交错带是一个东北起大兴安岭向西南延伸的狭长地带,在400mm到200mm降雨量等值线之间。这一特殊的地带是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在风和流水等外营力作用下,该地带存在着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荒漠化发生与发展的自然过程。进入人类历史时期以来,人类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范围和强度不断加大,使生态环境中业已存在的荒漠化过程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而显著加强,吉林西部的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需要全员努力。

2.2 特征

吉林西部位于松嫩平原的西南部,是草原牧区过度的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条件差,商品经济不发达,农牧民增收缓慢,区位优势不明显,工业发展缓慢,经济总量低,农牧交错、区际交流便利,污染少,无公害。在农牧交错带,大中型工业企业少,污染少;牧业生产使农民有较多的生物有机肥可以施入耕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农牧交错带农作物一年只种一茬,农牧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农闲季节,文化交叉、融合,沟通农耕文明和畜牧文明。农业和畜牧业文化丰富,农业和畜牧业过度,没有明显的界限,所以形成鲜明的农牧交错带特征。

2.3 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北起大兴安岭西麓呼伦贝尔, 向西南延伸, 经内蒙古东南、冀北、晋北, 直至陕北、鄂尔多斯高原, 是从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广阔地带。从空间格局上看, 该地带农牧镶嵌分布; 从时间序列上看, 带内时农时牧, 农业制度波动性大。农牧交错带自然环境表现出过渡性和脆弱性的特点。本区气候类型由东北部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向西南逐渐演变为半干旱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本区原生自然景观为森林草原植被和原植被。由于人类活动的破坏, 区内原生植被保存较少。生态地质环境敏感,生态地质环境退化明显环境退化态势反映脆弱生态环境受到外界扰动后变化的方向和可能性大小,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 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下降, 生物生产力波动性增强; 地表覆盖度降低, 土壤肥力下降, 土体结构受到破坏; 农业气候条件恶化, 如风

沙、沙暴危害加重; 蒸发量大, 沙化严重等。例如, 科尔沁草原地处半干旱草原气候带, 原生植被为沙地疏林草原, 群落组成丰富, 结构稳定, 层片发育明显, 盖度大, 产草量高; 地面基本郁闭, 草皮层深厚、结实而富弹性, 耐践踏。近一二百年来, 这里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土地沙化日趋严重, 出现了坨甸交错、流沙遍地的沙地景观。次生植被与原生植被相比, 草本层退化, 乔木层已基本消失, 灌木层强烈发育, 主要植物已被沙生和旱生植物所取代。由于生态环境恶化, 群落种类减少, 结构趋于简单, 群落密度和产草量减少, 可食草量大大减少。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导致灾害多发,例如土地荒漠化快速发展,气候灾害频繁,地方病害严重,例如农牧交错带也是生态地质环境地方病的高发区, 吉林西部地方性氟中毒,农牧交错带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球内动力机制和东亚季风、人类活动等外动力机制相互作用, 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失调,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4 农牧交错带的特色

吉林西部地区处于北方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环境敏感和脆弱的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为因素是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和诱发因素。主要体现为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的问题。吉林西部地区草原辽阔,发展牧业条件优越。理应发展牧业或农牧结合,但在土地利用上没有一个完整的开发规划和科学的整治措施,导致耕地不断扩大,草地逐年减少,造林不能落实,农林牧用地结构失调,导致生态恶性循环,土地生产力下降。吉林西部是吉林省经济落后的地区,三个国家级贫困县都在西部地区,有二个省级贫困县,除了二个地区市外,西部贫困县占总市县比例的62.5%。由于贫困、经济落后,使人们缺少必要的财力、物力和科技手段。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只好以落后的生态方式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失衡,使生态经济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形成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土地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在半干旱的农牧区人口密度不应大于20人/km2,而西部现在人口密度为110人/km2是规定的5倍。这就需要更多的粮食、衣物和能源来满足人类生存,人们将更快地、更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出现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这又进一步加速了生态环境的弱脆性,并使之恶化。从而形成了人口膨胀——人类活动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灾害加剧的恶性循环。人口的膨胀超过了环境的容量,对土地生态环境产生更大的压力。农民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和生产条件的限制,仍沿袭着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许多地方出现了“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产出轻投入,重化肥轻农肥,重耕地作物轻养地作物。这种掠夺式的经营方式,使全区土

壤肥力明显下降。草场沙化、碱化、退化日趋严重,草畜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就是具有特色的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我们必须予以保护。

2.4.1 生态环境脆弱

吉林西部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环境敏感和脆弱的地区,由于吉林西部是吉林省经济落后的地区,人们缺乏必要的财力和物力,所以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只要向自然索取,但是过度的开发放牧,使得西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例如风沙大,滑坡,环境破坏不能再生,只有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环境,我们才能有无尽的财富,人们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使得土地肥力下降,导致土地的脆弱性,并使之恶化,人口的迅速增长超过了环境的容量,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还有就是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使得产业链没有衔接好,农林牧用地失调,林牧用地减少,农业用地增加,导致风沙很大,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敏感性是反映扰动与响应关系的特性, 而环境敏感性是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对外界扰动发生响应的灵敏程度, 它决定于区域环境的内部结构。环境敏感性强弱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外界扰动与环境系统响应这一过程的时间间隔(或速度) , 时间越短, 速度越快, 敏感性越强; 二是响应程度, 即扰动引起的环境变化, 响应越强烈, 环境变化幅度越大, 敏感性越强。生态地质环境退化明显,环境退化态势反映脆弱生态环境受到外界扰动后变化的方向和可能性大小。环境退化态势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环境系统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内部结构愈不稳定, 愈易发生退化; 二是系统所受外部胁迫强度, 外部胁迫愈强, 越易发生退化。环境退化常表现为环境系统内部结构失衡和生态功能降低。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严重。

2.5 开发利用前景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立体农牧业,吉林西部地区要学习河北省其它地区创建文明生态村的经验,以新型沼气池建设为突破口,发展循环经济。农户根据公司定单及本地特点种植蔬菜、马铃薯、莜麦等作物,以植物秸秆饲养猪、牛、羊,用粪便生产沼气,用沼气照明、做燃料,沼渣作为无公害蔬菜或作物的肥料,沼液喂猪,既净化农村公共环境,又开发了新能源。沼气替代了做饭使用的煤炭和柴火,减轻了妇女家务劳动强度,调动农牧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培育关联性强的重点产业,打造区域品牌,根据对“农牧交错带”特点的分析及生态农牧业产业集群战略的要求,草业加工企业集群。西部草业主要面临牧草种子质量不高,深加工技术落后,从事牧草生产、加工、销售、推广、科研和消费单位或企业间缺乏有机联系等问题,造成有市无场或有场无市、价格差别大、质量标准低。1因此,今后要建立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加强种子质量的管理,企业与农户通过合同实现利益联动,加工企业通过“强强联合”等模式逐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扩大销售市场范围和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农牧交错带特殊的环保功能,在发展农牧业的时候,必须注意环境效益;在选择产业发展模式时,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耕作和养殖方式只能是生态型的。为了增加农牧产品的附加值,必须建立农牧产品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企业的发展需要原料、劳动力、政策、科技、管理等一系列要素,从而形成企业与农户、政府、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的联系和交往。(见图2.41)

图2.41

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虽然环境破坏的比较严重,但不是不能挽回的,我们可以通过许多方式,通过政府的支持,首先解决西部的贫穷的问题,加大教育力度,使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自觉保护环境,多植树造林,不过度毁林开荒,使农林牧用地合理规划,相互辉映,草木能来抵挡风沙,保护西部的生态环境,将来西部发展立体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国际接轨,共同探讨农牧交错带的改良和保护,吸取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走我们吉林西部特色的道路,使吉林西部能追赶上其他中等城市,脱离贫穷影子,成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典范。

3 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脆弱原因分析

3.1 土地用养脱节,地力普遍脱节

土地用养脱节,地力普遍脱节是导致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问题的第一个原因,农民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和生产条件的限制,仍沿袭着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许多地方出现了“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产出轻投入,重化肥轻农肥,重耕地作物轻养地作物。这种掠夺式的经营方式,使全区土壤肥力明显下降。草场沙化、碱化、退化日趋严重,草畜矛盾越来越突出。应该使用农家肥,秸秆还田,使得土地的肥力流失,土地养分流失,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土地丰富,但是利用度不高,很多因为盐碱以及沙化,导致土地废弃,这也是导致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问题的人为因素。

3.2 地质地貌因素的影响

地质地貌因素是导致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因素,也起到主要作用,吉林省内地势以东南高西北低,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分为东部山区和西部平原。西部平原地势平坦,起伏较小,相对高差为5-10m,坡度较缓,坡降为1/8000—1/5000,自然降水和受高处来水后,水流缓慢,排泄不畅,水分多在低洼处聚积,导致了地下水中盐分浓度提高。随着水分蒸发,强烈蒸发使毛细管水将大量可溶性盐分从地水输送到土壤表层,易使土地发生次生盐化。本地区河流较少,分布不均且多为无尾河,排水不畅;由于水网少又很不发达,分长期停滞不能外流,再加上平原沉积物质地粘重,渗透性差,可溶性盐类难以排泄,加之气候干旱,夏季蒸发量大,形成了土地盐碱化和星罗棋布的盐碱泡沼。河水不能排出本地区,是土地次生盐碱化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自然因素的制约,导致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这是不可改变的因素。

3.3 土地资源的利用没有合理规划

吉林西部是吉林省经济落后的地区,三个国家级贫困县都在西部地区,有二个省级贫困县,除了二个地区市外,西部贫困县占总市县比例的62.5%。由于贫困、经济落后,使人们缺少必要的财力、物力和科技手段。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只好以落后的生态方式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失衡,使生态经济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形成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土地生态环境持续

恶化。吉林西部地区草原辽阔,发展牧业条件优越。理应发展牧业或农牧结合,但在土地利用上没有一个完整的开发规划和科学的整治措施,导致耕地不断扩大,草地逐年减少,造林不能落实,农林牧用地结构失调,导致生态恶性循环,土地生产力下降。农林牧用地没有合理规划,使得产业失调。影响了生态环境。

3.4 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非常重要,是重要的人为因素,由于吉林西部是吉林省贫困地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是太完善,可能一时为了利益破坏了生态环境,但是这是可以挽回的,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建立图书室,给人们讲解环境破坏的害处,会导致全人类的身心健康,如果人们都尽一点力,那么环境保护的会很好,人们的财力双收,人们开始只为了增加产量和收益,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自然和人类不和睦相处,例如沙尘暴,盐碱地,国家颁发了许多保护环境的法律,对人们进行约束,主要是人们得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并且教育后代也要保护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

4 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对策研究

4.1 制定科学的开发规划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提高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速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应将人口控制在环境承载力内,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既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控制人口数量,除了要积极进宣传教育,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转变区域群众生育观念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科技与教育事业,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教育和基础教育、加大农牧业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和贫困人口受教育的程度,通过提高人口素质来从实质上控制人口数量。加快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缓慢,牛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与破坏不断加重,其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为使该带经济与生态环境能够协调发展,应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应压缩农业、增加畜牧业、提高二产、鼓励发展三产,改变资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环破坏严重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尤其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以饲料作物为中心的三元种植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以畜牧业与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农牧业系统良性耦合,同时增加资金、设备、人才、技术等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外资和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提高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环境法建设,为促使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应将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并加强环境法的建设.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环境法建设:、拓宽资金渠道,加大对环保的投入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投入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对于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经济落后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而言,要逐步建立以国家投入为向导,企业防治为主体,社会参与的投入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污染者负责,治理者受益”的原则,逐步推进治污专业化、设施设备运营正业化的污染治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有利于环保护和治理的财政税费制度,对清洁生产和环境友好的企业、工业、设备和产品及环境保护行为,给予政策扶持和优惠;对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要抵制信贷或依法取缔,进一步完善排污收费制,使排污费逐步达到或超过治理成本。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根据受益者付费,破坏者赔偿,开发者补偿和“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补偿”的原则,建立环境治理生态恢复责任制。

4.2 保护生态环境

首先从导致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的几个因素入手,分析并制定对策,人口膨胀,就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地质地貌因素的影响,我们就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当地的地质地貌进行考察,不能破坏生态的环境,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做到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农林牧用地不规范,政府就要通过宏观调控,对农林牧用地进行规范,不得乱砍滥伐,不能过度开垦耕地,使农林牧用地得到充分使用,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国家也要制定一定的法律法规将环境进行保护,对恶意破坏环境的公民进行处罚,并且加强教育力度,使得以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4.3 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

国家近些年实行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可见对西部的政策予以倾斜,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政策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企业在西部的发展一路绿灯,也加快了西部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益,例如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大,贫困地区的人们环保意识较发达地区的环保意识较低,国家要加大教育力度,使得西部大开发不是空话,引进人才,中西部发展起来,才能带动整个国家的发展,农业是我们国家的第一产业,必须放在首位,农牧业的和谐发展也是至关重要,并且是一个有特色的农牧交错带。

4.4 合理适度开发资源

每个地区都有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就会给当地带来不菲的收益,增加人们的收入,不要以为贫穷地区就没有资源,只是没有合理利用,例如西部的风,就可以用来发电,就是一个很好的资源,为水力和火力发电减轻了负担,还有旅游资源,例如湿地,可以给当地财政带来很多收益,增加了人们的收入。

4.5 增强全民环保意识

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破坏只是一小部分,但是可以反映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没有落实彻底,在某些地区还有一些不良的影响,例如乱砍滥伐,围湖造田,过度使用地下水,这些都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力度,普及人们的环保知识,发展科持续发展,需要全民参与,共同监督,因为环境是我们共同所有的,一起保护我们的家园,学习先进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保护环境的对策。遵守

国家法律法规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结论”以前的所有正文内容都要编写在此行之前。

5 结论

吉林省西部住于松嫩平原的西南部,是松辽平原农业区向西部草原牧区过度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带。吉林西部地区处于北方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环境敏感和脆弱的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导致的,例如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人们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无法保护生态,风沙大,政府在把握宏观总体战略的基础上,从农民利益出发,以提高农民素质和促进农民发展为核心,稳步推进,我国的农牧交错带必将逐步展现生活改善、生产发展、生态和谐的“文明生态”景象,吉林西部地区草原辽阔,发展牧业条件优越。理应发展牧业或农牧结合,但在土地利用上没有一个完整的开发规划和科学的整治措施,导致耕地不断扩大,草地年减少,造林不能落实,农林牧用地结构失调,导致生态恶性循环,土地生产力下降。保护生态环境势在必行,需要全民努力,共同创造我们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王丽红.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问题分析[J].2008

[2]王丽红,李大维.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人地关系发展对策分析[J].2009.24期

[3]张殿发,王世杰.吉林西部土地盐碱化的生态地质环境研究[J].土壤通报.2002年第2期

[4]裘善文,张柏等.吉林省西部土地荒漠化现状特征与治理途径研究[J].地理科学.2003

(2)

[5]杜崇,林年丰.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带草地资源变化趋势研究.2005第1期

[6]苏志珠,马义娟,刘梅.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形成之探讨[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3.3

[7] 王利文.农牧交错带:待突显”优势”[N].中国畜牧报2002年09月29日,第009版.

[8]魏增强.农牧业产业化—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J].北方经济,2001(1).

[9] 陈建华,魏百刚,苏大学.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M].2004.

[10]张建春,储少林,陈全功.中国农牧交错带界定的现状及进展[J].2004.

[11]杨丽娜.基于GIS的中国农牧交错带的未来预测及定量变化研究[D].2008..

[12]赵跃龙,张玲娟.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J].地理科学.1998.

[13]尹晓波.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2003(3).

[14]裘国旺,赵艳霞,王石立.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及其气候生产力的影响干旱

区研究.2001.

[15]周国富.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

[16]杨泰运,陈广庭. 农牧交错带土地生产力退化的初步探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1991,5

(3) : 75- 82

[17]罗承平,薛纪瑜.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成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

环境. 1995,9 (1) : 1- 7

[18]赵跃龙,张玲娟. 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J ] .地理科学,1998 ,18 (1) :73279.

[19]张建春,储少林,陈全功.中国农牧交错带界定的现状及进展[J].草业科学,2008,25

(3) :79284.

[20]赵哈林,赵学勇,张铜会,等.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定及其生态问题[J ].地球科学进

展,2002 ,17(5) :7392746.

致谢

衷心感谢指导教师王丽红副教授以及院全体所有老师对本人的精心指导。他们的言传身教将使我终生受益。在论文写作进行期间,承蒙王丽红老师热心指导与帮助,不胜感激,感谢院领导对本人的大力支持。感谢学院老师和同窗们的关心和支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们!

吉林省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省建设浅析

吉林省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省建设浅析 冉渊,李璐 摘要: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的生态环境现状和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介绍了生态省建设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吉林省生态环境分区给出了恢复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省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吉林省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省建设 The Brief Analysi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Ecological Province Construction in Jilin Province Abstract: This treatise analyzes the curr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ituation and ma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in Jilin Province and gives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rategy of Ecological Province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istricts, it makes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tect and recov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Jilin Provinc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ecological province construction 1研究背景 1.1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是与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合。 生态环境的组成包括了各种生态系统,完整健康的生态系统是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在行使自身功能的时候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这种动态平衡状态就是生态平衡。而当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过分干扰或者破坏,以至打破了生态平衡后,就会产生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发展。 广义上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是由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界引起的,例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荒地引起的水土流失等等。而环境污染则是指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环境引起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条件。例如工业“三废”对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的污染[1]。 1.2 吉林省生态省建设的提出 基于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的广泛持久性,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日益加深。十六大报告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实施的,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与时俱进的发展策略。 2吉林省生态环境现状 2.1 自然地理概况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三省中部,地处北纬40°52′~46°18′、东经121°38′~131°19′,总面积为18.7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吉林省属于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常,寒冷干燥;夏季较短,温暖多雨,具有雨热同季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3~5℃,年平均雨量500~910毫米。全省地势自东南向西北沉降,形成了东部山地、中部丘陵、西部平原的地貌特征。河流分布不均,东部河流众多、水量充沛,西部河流少。 2.2 生态环境特点 吉林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决定了吉林省的自然生态环境从东到西分为四种类型:东部长白山原始森林生态区、东中部低山丘陵次生植被生态区、中部松辽平原生态区和西部草原湿地生态区。生态环境类型多样,生态系统完整,而且可恢复性好。东部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和物种基因库,水资源比较丰富;东中部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面积大,森林覆盖率较高,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中部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农田防护林体系健全,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西部草原辽阔,湿地面积较大,地下水和过境水资源比较丰富。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 目前,伴随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保护作为其重要的基础也倍加受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是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目前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甚至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出现进一步恶化,这就警醒我们,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但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等导致的整个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加上起步较晚,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控制对策,希望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不完善,生态保护缺乏法制保障。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以及一些专门的资源法,其对生态保护的目的、任务、指导思想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其只有一些广泛的规定,并没有具体的措施。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

的指导性文件和单性法规。但由于现行的资源法主要是针对自然环境中某一特定的要素制定的,缺乏环境保护综合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措施。没有一部完善的、统一的生态环保法规。由于无法可依,环保部门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一些生态破坏事件不能得到及时和应有的处罚。 2.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认知不足,环保意识差。 环境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只注重与经济的生长以及提升,却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对于环境保护更是缺乏足够的意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城市来说比较落后,为了实现经济的提升,大家开始大兴农业的发展,在农业得到发展以及提升的同时,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肥料,其目的在于加速农作物的生长,但同时却对土壤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另外,人们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乱砍乱伐,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作用,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另外,一些废弃肥料以及废弃材料的流失严重污染了水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执法力度不够。 执法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导致环保部门的监管作用无法发挥,主要是生态环境涉及到水利、农业、土地等多个方面,加上环保部门协调机制和管理模式规定不完善,互相争取“五权”现象严重,分管部门自我感觉处于配角地位,工作积极性

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2020年11月27日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 过) 省人大常委会公告 第51号 《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经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20年11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0年11月27日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保障公众健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坚持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遵循预防为主、统筹规划、空间管控、系统治理、全民共治、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涉及生态环境的重大政策措施,应当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依法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落实各类主体责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第五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责。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职责,确定承担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机构和人员。村(居)民委员会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督促和引导村(居)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派出机构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第六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自然保护地相关管理机构在职责范围内对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落实国家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要求,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投入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组织动员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国内生态脆弱性研讨

国内生态脆弱性研讨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对环境的不断开发利用,以及人口的急剧增加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能力不断下降,人类生存的环境呈现出越来越脆弱的趋势。脆弱生态环境研究因而成为资源环境学科研究的热点,因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评估、驱动机制研究及生态恢复重建工作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核心课题。本文在分析国际国内生态脆弱性研究的基础上,从重要文献主导原则、数量、区域、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我国生态脆弱性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加强环境脆弱性的评价研究,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国际生态脆弱性研究动态 随着全球变化影响的深入,特别是对人类活动及人地关系影响的深入,“生态脆弱性”、“脆弱生态区”、“脆弱性评估”等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3]。脆弱生态环境是由群落交错带演变而来。1905年,Elements将Ecotone这一术语引入生态学研究[4]。1987年1月,M.M.Holland对Ecotone提出生态环境过渡带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且具有一组为空间和时间尺度以及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力所确定的特征,即抗干扰能力弱、界面变化速度快、可被代替的概率大、恢复原状的机会小等。在地学领域,Timmerman于1981年首先提出脆弱性的概念。脆弱性可分为人

文系统的脆弱性和自然系统的脆弱性[5]1-125。脆弱性最早是由脆弱带而引出的,但罗承平指出生态过渡带并非都是脆弱生态环境,它仅是敏感性环境的一个类型,只有具有退化趋势的敏感环境才称为脆弱生态环境。也就是说,脆弱性是敏感性和环境退化趋势的统一[6]。敏感性反映扰动,环境退化趋势反映脆弱生态环境受到外界扰动后变化的方向和可能性大小。脆弱性的研究内容是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或者其子系统在面对压力或冲击时的潜在损失和敏感状态[7]。 国外对脆弱生态环境的研究,最早作为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内容,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对全球脆弱生态区范围的明显扩大和程度的明显加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问题开始引起了普遍关注。随着对全球环境变化影响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对人类活动以及人地关系研究的深入,有关生态脆弱性及其脆弱性评估等研究日趋成为全球性研究热点[8]。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生物学计划(IBP)、70年代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以及80年代开始的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都把生态脆弱性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9]。1992年,美国生态学会指出:脆弱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管理、已受损害的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等应是生态学研究优先考虑的重点领域[10]。除了有关脆弱性概念等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之外,目前国外脆弱性评估开始由单一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环境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和适应性评估及区域内简单关系的研究逐渐趋向于跨区域的脆弱性评估和多变量多数据的系统研究。同时,随着研究的进展,脆弱性评估的方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教案资料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目前,伴随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保护作为其重要的基础也倍加受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是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目前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甚至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出现进一步恶化,这就警醒我们,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但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等导致的整个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加上起步较晚,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控制对策,希望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不完善,生态保护缺乏法制保障。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以及一些专门的

资源法,其对生态保护的目的、任务、指导思想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其只有一些广泛的规定,并没有具体的措施。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性文件和单性法规。但由于现行的资源法主要是针对自然环境中某一特定的要素制定的,缺乏环境保护综合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措施。没有一部完善的、统一的生态环保法规。由于无法可依,环保部门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一些生态破坏事件不能得到及时和应有的处罚。 2.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认知不足,环保意识差。 环境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只注重与经济的生长以及提升,却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对于环境保护更是缺乏足够的意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城市来说比较落后,为了实现经济的提升,大家开始大兴农业的发展,在农业得到发展以及提升的同时,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肥料,其目的在于加速农作物的生长,但同时却对土壤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另外,人们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乱砍乱伐,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作用,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另外,一些废

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1)

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1)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保障公众健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坚持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遵循预防为主、统筹规划、空间管控、系统治理、全民共治、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涉及生态环境的重大政策措施,应当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依法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落实各类主体责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第五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责。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职责,确定承担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机构和人员。村(居)民委员会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督促和引导村(居)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派出机构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第六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自然保护地相关管理机构在职责范围内对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落实国家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要求,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投入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组织动员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空间管控 第十条省人民政府应当构建以东部森林区、中部黑土区、西部草原湿地区和松花江、辽河、图们江、鸭绿江、绥芬河水系为生态基础,以自然保护地体系为支撑的生态安全屏障。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综合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因素,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

农耕区与畜牧区是依人类经济生活方式而划分的基本区域,介于两者之间的则为农牧交错地带。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范围很广,大致走向从大兴安岭东麓经辽河中、上游,循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至祁连山,直抵青藏高原东缘(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室:《中国农业地理总论》第286页,科学出版社,1980年。),延绵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数省区,东西长达数千公里。这一地带在历史上虽然也一度出现过以农业或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时期,但农、牧业混杂应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域特征,因此一般称其为农牧交错带。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不仅仅是农、牧两种生产方式的交错分布区,在自然地带上也是半湿润与半干旱、暖温带与温带的邻界带,在地理学中这一环境地带属于生态敏感带。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之所以在环境上具有敏感特征,与这里自然地带的过渡性直接相关。每当全球或一定地区出现环境波动时,气温、降水等要素的改变首先发生在自然带的边缘,这些要素又会引起植被、土壤等发生相应变化,进而推动整个地区从一种自然带属性向另一种自然带属性转变。农牧交错带的环境敏感特征,不但导致自身自然属性的变化,而且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经济生活方式。特别是在人类历史的早期,这样的影响几乎对人类经济生活方式起决定性的控制作用,促使人们从一种生产类型转向另一种生产类型。由于农、牧业生产依托的环境不同,因此随着农牧交错带自然属性的变化,人类首先打破原始农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原始农业基础上萌生了畜牧业,然后渐次形成独立于农耕业的畜牧业空间区域,并在其南部边缘与农耕区交错分布,形成农牧交错带。由此可见,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以及畜牧区的出现是农牧交错带形成的标志。目前的考古学研究成果证明,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是以原始农业占主导地位并辅有采集、渔猎等经济文化类型的区域。大约在距今3500~3000年左右,畜牧业逐渐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并伴随马具的应用及骑马民族诞生而不断扩大空间分布范围,在历史上首次形成以畜牧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文化区。由于畜牧业是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因此畜牧区的形成与扩展过程,也就是农耕区的退缩过程;从距今3500~3000年前畜牧业向东、向南甚至向西开始其扩展过程,农耕区在相应方向的退缩始终与之相伴,这样的退缩过程一直持续到汉代。《史记》中记载“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不但明确了农牧交错带的基本走向,而且肯定了长达1000余年农、牧两种生产方式的空间转换过程已经完成。 一、畜牧业分离前农牧交错带原始农业的类型及分布 农牧交错带是在原始农业基础上,因气候变化而形成于畜牧区与农耕区之间的经济文化类型过渡带。因此,探讨农牧交错带的形成,必须首先明确在畜牧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之前,原始农业的分布状况及其文化类型。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绵延数千公里,依其文化区域和地理方位,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即内蒙古中部、内蒙古东部及辽西地区、甘青地区。 (一)内蒙古中部这一区域包括东自张家口、锡林郭勒,西至包头、东胜,北迄阴山,南达晋陕的空间范围,公元前5000年这里属于在仰韶文化影响下的原始农业区。考古研究表明,这一地区大概经历了三个文化融合阶段。大约公元前5000~4300年溯黄河北上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与自东部而来的后岗一期文化首先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相遇,形成红台坡下类型;约公元前4000年左右,属于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沿汾河北上,在内蒙古中部形成王墓山类型;公元前3000年,源于太行山东侧的大司空文化与红山文化又汇聚到这一地区,形成海生不浪文化;到公元前2000年,红山文化居民的后裔再次与先于此时进入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仰韶文化人群相汇,形成了老虎山文化(注:a. 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草原文明》,见《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第1~12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b. 田广金:《论内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考古学报》1997年第2期。)。上述文化类型所包含的文化成份的地域来源虽然不同,但在遗物种类上却显示出共同的农业文明特征。红台坡下遗址中发现的遗物主要是各类陶器,以及斧、凿、锛、磨棒、磨盘等石器。王墓山类型文化的聚落遗址,不但出土了许多石刀、石磨棒、石斧等生产工具及陶罐、钵等生活器皿。在山坡中

吉林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总体准入要求)

附件2 吉林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总体准入要求) 一、全省总体准入要求 管控领域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 全省总体准入要求 空间布局约束禁止新建、扩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现行)明确的淘汰类项目和引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现行)禁止准入类事项,引入项目应符合园区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区域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要求。 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的现状企业,应制定调整计划。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不符合现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资源能源消耗高、涉及大量排放区域超标污染物或持续发生生态环境投诉的现有企业,应制定整治计划。在调整、整治过渡期内,应严格控制相关企业生产规模,禁止新增产生环境污染的产能和产品。 强化产业政策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严格控制在生态脆弱或环境敏感地区建设“两高”行业项目。严格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和产能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以及涉及危险化学品、重金属和其他具有重大环境风险建设项目的审批和备案。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在防止污染转移的基础上,应积极承接有利于延伸产业链、提高技术水平、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吸纳就业的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严格控制钢铁、焦化、电解铝、水泥和平板玻璃等行业新增产能,列入去产能的钢 铁企业退出时须一并退出配套的烧结、球团、焦炉、高炉等设备。严格控制尿素、磷铵、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纯碱、黄磷等过剩行业新增产能,符合政策要求的先进工艺改造提升项目应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 重大项目原则上应布局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并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化工石化、有色冶炼、制浆造纸等可能引发环境风险的项目,以及涉及石化、化工、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高VOCs排放的建设项目,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水平要求、满足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前提下,应当在依法设立、基础设施齐全并具备有效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产业园区内布设。 进一步优化全省化工产业布局,提高化工行业本质安全和绿色发展水平,引领化工园区从规范化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促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污染物排放管控落实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新建、改建、扩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量置换。严格涉VOCs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逐步推进区域内VOCs排放等量或倍量削减替代。 空气质量未达标地区新建项目涉及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 (VOCs)排放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推行秸秆全量化处置,持续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逐步 形成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 推动城镇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和提标改造。超负荷、满负荷运行的污水处理厂要及 时实施扩容,出水排入超标水域的污水处理厂要因地制宜提高出水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实施雨污分流和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

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摘要 吉林省西部位于松嫩平原的西南部,是松辽平原农业区向西部草原牧区过度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带,是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一部分,总土4.7×l04km2吉林省总面积的25.36%,辖白城和松原10个(市、区)。全区有较丰富的水、土、生物和石油资源,为我省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和能源基地,在吉林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了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结果表明吉林西部生态环境脆弱,需要全民保护环境,协调好本区人地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从农牧交错带的特点出发,制定和谐发展型生态农牧业产业集群战略是其理性的选择。进而探讨了生态农牧业产业集群战略的特点及当地应用该战略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 农牧交错带; 吉林西部

白城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Abstract In West Jilin Province is located southwest of the Songnen Plain, Songliao Plain Agricultural District to the West Pasture excessive Strip pastoral Transitional Zone, is part of the northern ecotone, the total earth area of 4.7xl0 4km2, accounting for Jilin Province, the total25.36% of the area of jurisdiction Baicheng and Matsubara 10 (cities, districts). The region has a wealth of water, soil, biological and oil resource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for the province an important base of agriculture, animal husbandry and energy base in Jilin Province, and even the country's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fragile,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 and land of the distric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word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 The ecotone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 ; west Jilin Province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指导教师:卢修元) 【内容摘要】水利是属于国家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建设指标,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更是关乎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水资源蕴含量十分丰富,理论蕴藏量为6.76亿kw,可能开发利用的达3.78 亿kw,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水资源开发程度只达到19.30%,与发达国家60%的开发程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的水力资源开发仍显得任重而道远。但是水利工程的兴建,特别是大型水库的形成,将使周围环境发生明显改变。因此避免或减轻不利影响,充分利用水资源,是水利工作者在进行水利规划建设时必须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境问题对策的探讨科学发展 【正文】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农业、工业大力发展,对于电力需求量也相应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大,过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难免会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产生的影响。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他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影响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目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之一。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大多数就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破坏了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使的河流局部形态均一化和非连续化,从而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天然河流上需、修建水利工程会改变河流的自然形态,引起局部河断水流的水深、含沙量等的变化,进而影响河流上游及下游的水文泥沙发生变化。而水文、泥沙的改变是影响河流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动力。进而影响到河流的水温、水质、地质环境以及局部地区的气候。首先,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尤其是水库的建设。因为水库具有水面宽、水体大、水流迟缓等特点,再加上水体受太阳辐射等作用,使的水库具有特殊的水温结构。当水库蓄水以后,由于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要小于陆面的发射率,从而使得水面热量辐射值增大,造成水库蓄水后的坝前水温比天然河道水温高,水温的变高就会对于鱼类的繁殖不利,尤其是对于下游的鱼类繁殖不利,导致推迟鱼类产卵期。其次,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对河流的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的河流水速减小,一方面,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导致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也会使沉降作用加强,导致水体重金属沉降加速,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最后,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对该区域的气候及地质产生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影响该区域的气候变化,尤其是水库的建设,会形成广阔的水域,导致蒸发量将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进入大气的水汽增多,导致该区域的降水增多,雾天增多,改变原来的气候。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可能引发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形成。 2 .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其主要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及运行过程中。一方面,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破坏大

2.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学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2.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学案(新教材人教 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第二节第二节生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要求,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1.知道我国生态脆弱区的大致分布。区域认知 2.结合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现状,分析土地退化的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典型生态脆弱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一.生态脆弱区 1.含义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于恢复的地区。 2.分布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过渡地区。 3.土地退化1含义指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出现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的过程。 2表现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4.我国生态脆弱区1特征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 2典型区域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石漠化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场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沙尘源区微思考针对南方喀斯特地貌区的水土流失,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提示可以从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采取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等方面思考。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指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当气候出现冷暖.干湿变化时,就会出现农进牧退或牧进农退的现象。 一自然原因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处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对降水变率极为敏感,土地极易受风蚀和沙化,这是该带土地退化的根本自然原因。 1.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本带年平均降水量大多在300400毫米,降水变率大,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在夏季,暴雨集中,不仅降低了水分利用率,还造成强烈的土壤侵蚀;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比较大,降水量少的年份往往出现旱灾,加剧土地退化。 2.多大风本带多大风,且集中于冬春季节。 本带春季气温回升,地表解冻,但是降水稀少,因此表土层裸露.疏松,极易遭受大风侵蚀。

农牧交错带的研究现状及进展_吴贵蜀

收稿日期:2002-06-28 作者简介:吴贵蜀(1974-),女,助教 农牧交错带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吴贵蜀 (四川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6) 摘要:农牧交错带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贫困人口集中区和我国多民族聚居区,也是我国东、中部地区 向西发展的必经地带,历年来对该地带的研究形成了较系统的科学体系,但仍存在较多的缺陷.鉴于农牧交错带独特而重要的生态作用,今后对农牧交错带的研究应引起理论界的更多重视.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农牧业发展;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395(2003)01-0108-03 农牧交错带是我国传统农业区域与畜牧业区域相交汇和过渡的地带,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产业 界面,其分布斜贯我国东北—西南,处在我国生态环境和地域经济的一个重要分界线上.该带以东南,是我国主体农业区和经济发达区;该带以西北则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在自然条件上,该线东南是湿润、半湿润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低,环境条件较优;而以西以北则分布着我国主要的沙漠、高原和山地,地形复杂而生态脆弱.因此,这一地带也是我国生态环境的一条过渡带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带. 1 农牧交错带概念的提出和范围的界定 1.1 农牧交错带概念的提出 国内最早提出农牧交错带这一术语的是赵松乔,当时的提法是“农牧过渡地带”.他在文[1]中认为,研究区是一个典型 的农牧过渡地带:从外长城到已有的集约农业地带向北递变为粗放农业区、定牧区、定游牧过渡区以至游牧区,年降水量400mm 上下.从而定性地给出了农牧交错带的定义,即集约农业地带向游牧区的过渡带,范围的界定以年降水量400mm 为重要指标.1959年,赵 [2] 又进行了川滇农牧交错地区农牧 业地理调查,首次将农牧交错带的认识范围从北方延伸到西南地区,从而将我国农牧交错带的范围完整地勾勒出来,即从内蒙古高原东南缘,经辽西、冀北、晋陕北部和宁夏中部,在甘青交界处转而南北走向,经川西、滇西北,包括南、北两段. 另外也有较多学者从人文历史方面对农牧交错带作了解释,如文[3~6],认为农牧交错带是传统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碰撞的地带,历史上这一地带民族迁徙频繁,畜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交替影响,此消彼长,久而久之就在这一地带形成农牧并存发展,农业与牧业或犬牙交错,或插花式分布的格局. 1.2 农牧交错带范围的界定 关于农牧交错带范围的界定,大多数学者都以年降水量为主要指标,如文[7,8]中以干燥度和降雨量为标准,界定农牧交错带大致处于干燥度为1.5~3.49的半干旱区,亦即年降水量250~500mm 的两条等雨量线之间的区域,其范围大致包括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和黄 土高原北部.周等人 [7] 的概念被大多数学者公认为 是农牧交错带的经典定义之一.但这一范围的划定忽略了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的川西、滇西北地区事实上存在的一条明显的农牧交错地带.它在形成、演变与特点上都与北方农 2003年1月 第26卷 第1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Jan .,2003  Vol .26,No .1

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研究

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研究 摘要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其间为追求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而向自然的无限索取和掠夺,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够,制度的缺失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恶化。只有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 生态环境生产力发展生态文明历史制度人与自然全球化 一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都得到了飞速的提高,而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工业时代,人类改造自然并利用自然为自己服务,可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地关系认识不够,一味的向自然索取,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工业文明百年来的掠夺,已使大自然千疮百孔。近几十年来,尽管人类已经认识到了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历史的遗留问题以及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副作用,生态危机依然摆在眼前,只有从本质上了解了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才能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共赢。 二从历史角度看生态问题 纵观人类文明史,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化自然发展的不同水平,人类文明可划分为四种形态, 原始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和生态文明时代。在不同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关系各有不同特点,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原始文明时期,人类尽管已经具有自觉能动性,并且可以制造简单的生产工具如石器等来改造自然,但是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显得非常弱小,几乎没有任何可以抗衡的力量。人类与自然界中的其他自然生物一样,其生存规律基本上遵循着自然界中必然性法则,以渔捞、采集、狩猎等天然的劳动方式,去获得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他们无法抵御各种盲目自然力的肆虐,经常忍受饥饿、疾病、寒冷和酷热的折磨。在原始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自然界处于主导地位。人类遵从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将自然视为万物的主宰。马克思在谈到古代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时, 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

5个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解析

5个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解析 一、赤潮问题 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产生赤潮的原因 a.自然原因:春夏温暖李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 b.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 赤潮的治理 对有害赤潮的治理,物理方法有隔离法、超声波破碎法、电磁波处理技术等,化学方法有用除莠剂直接杀灭法、絮凝剂沉淀法、天然矿物絮凝法,生物方法有营养物质竞争法、生物捕食法、生物排斥技术等。 二、海水富营养化 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d.带来危害: ①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 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影响海洋旅游业。(相关知识点海洋资源主观题解析) 三、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原因 a.影响 ①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 ②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b.原因 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

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四、酸雨 (1)酸雨带来的影响 ①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④危及人体健康。 (环境保护相关知识请查看高二文科地理知识点) (2)减少酸雨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五、盐渍化 土壤次生盐碱化: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 ①控制抽取地下水;②实行雨季回灌

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的研究

自然辩证法 题目: 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研究 2012年11 月

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的研究 摘要 一次次的工业文明使人类在见证奇迹的同时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步入20世纪,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类社会生产力及经济以前所未有的 规模和速度向前迈进。与此同时,环境问题已从社会生活问题的边缘走向中心,生态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生态平衡破坏危机加剧,已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深入探讨生态危机根源,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将有极大的帮助。引发生态危机的根源众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科技根源、哲学根源和政治根源,对这些根源及特征进行分析,旨在寻找克服危机根源的方法。 关键词 生态环境;科技根源;哲学根源;制度根源 Abstract The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witnesses the miracles of the human history and promote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specially since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productivity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is moving forward at an unprecedented scale and speed. At the same time, the environmental issues to the center from the edge of the social life, ecological problem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undermine the crisis intensified ecological bala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serious obstacle to social progress. Depth to explore the root causes of the ecological crisis,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all-round social progress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re will be a great help. Root causes of the ecological crisis caused, but summed up main technology the root causes, the philosophical roots and political roots of these root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alysis, aimed at looking for ways to overcome the root causes of the crisis. Key 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roots; philosophical roots; political roo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