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全日制专升本《大学语文》鲁迅专题

云南省全日制专升本《大学语文》鲁迅专题
云南省全日制专升本《大学语文》鲁迅专题

云南省全日制专升本《大学语文》鲁迅专题

相关试题

1。周树人用笔名“鲁迅"于( )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A。1917 B。1918 C.1919 D.1920

B?2。1902年在日本仙台学医,后弃医从文的作家是( )

A.冰心B。巴金C。鲁迅 D.老舍

C

3.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倾向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的作家是()?A。鲁迅 B.陈独秀C.胡适D。茅盾

A

4。《论睁了眼看》是鲁迅的一篇( )?A。散文 B。日记 C。小说D。杂文

D

【解析】《论睁了眼看》无情地批判了“瞒和骗”的思想和文艺。

5。下列关于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成就,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创作了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小说

B.鲁迅创造了“杂文”这一富有生命力的文体范式

C。鲁迅的《呐喊》《彷徨》达到了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艺术高峰

D.鲁迅的《热风》开了中国现代散文诗创作的先河

D

【解析】《热风》是鲁迅先生的杂文集,开创中国现代散文诗创作的先河的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

6。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

A。班固 B.韩愈C。鲁迅 D.茅盾

C

7。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A。胡适B。茅盾C.鲁迅D.巴金C

8。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 )

A。1917年B.1918年C.1919年 D.1921年

B

9.鲁迅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A.辫子事件 B.赵七爷的竹布长衫C。九斤老太的唠叨 D。张勋复辟

A

10.在鲁迅小说中,以农民为写作对象的作品是( )

A.《孔乙己》 B。《伤逝》C。《风波》 D。《狂人日记》

【解析】C《风波》通过1917年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水乡所引起的一场风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深刻地说明了辛亥革命并没有给中国农村带来根本变革,广大民众仍然缺乏民主主义觉悟,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精神上依然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的境地。

11。鲁迅的《风波》选自()

A.《闲书》B。《呐喊》 C.《朝花夕拾》 D.《往事》

B

12。《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A.赵七爷 B.七斤 C.八一嫂 D。九斤老太

13。鲁迅《风波》的历史背景是()

A。张勋复辟 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二次革命

A

14。鲁迅哪篇小说具有“出走—返乡—再出走”的深层结构( )

A。《狂人日记》B.《阿Q正传》C.《故乡》 D.《药》

C

【解析】鲁迅的小说《故乡》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体现了“出走—返乡—再出走"的深层结构。

15。鲁迅先生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A。《风波》 B.《故乡》C.《阿Q正传D。《狂人日记》

16。九斤老太的形象出自鲁迅的()?A.《阿Q正传》 B。《灯下漫笔》 C.《故乡》D.《风波》

17。鲁迅小说中,以农民为写作对象的有()多选

A.《孔乙己》B.《风波》C。《阿Q正传》

D。《故乡》 E.《伤逝》

【解析】BCD《孔乙己》是以知识分子为写作对象,《伤逝》是鲁迅唯一一部以青年婚恋为题材的小说作品。

18。下列作品,属于鲁迅小说的是( )多选

A。《药》B。《记念刘和珍君》 C.《伤逝》?D.《灯下漫笔》 E。《风波》

【解析】ACE《药》《伤逝》《风波》都是鲁迅的小说。《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一篇散文,《灯下漫笔》是鲁迅的一篇杂文。

19.鲁迅的小说集有() 多选

A.《南腔北调集》 B.《呐喊》C。《彷徨》?D。《华盖集续编》 E.《故事新编》

【解析】BCE《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皆是鲁迅的小说集,《南腔北调集》《华盖集续编》是鲁迅的两部杂文集。

2012年云南省专升本考试内容

文类 英语(01)公共课:大学语文专业课:综合英语 英语听力口语统考地点:云南师范大学 0101昆明学院英语 0102大理学院英语 0103保山学院英语 汉语言文学(02)公共课:文学概论、公共英语专业课:现代汉语0201昆明学院汉语言文学 0202昆明学院教育学(小学语文方向) 0203保山学院汉语言文学 0204云南民族大学文秘教育 0205文山学院汉语言文学 旅游管理(03)公共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专业课:旅游学概论0301云南财经大学旅游管理

0302大理学院旅游管理 0303云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0304昆明学院旅游管理 0305昆明学院旅游管理(烹饪营养与餐饮管理方向) 经济管理(04)公共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专业课:基础会计0401西南林业大学会计学 0402云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 0403云南财经大学市场营销 0404昆明理工大学财务管理 0405昆明学院工商管理 0406昆明学院财务管理 0407昆明学院人力资源管理 0408云南工商学院工商管理

0409云南工商学院会计学 政教(05)公共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专业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0501云南师范大学人文教育(政治) 0502昆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0503文山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中医(06)公共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专业课:中医综合 0601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学 地理(07)公共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专业课:地理学概论 0701云南师范大学人文教育(地理) 历史(08)公共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专业课:历史(中国通史、世界通史)0801云南师范大学人文教育(历史) 0802文山学院历史学 学前教育(09)公共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专业课: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0901云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

鲁迅《理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理水(节选) 鲁迅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 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 “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第三位大员说,“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 “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 “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 禹一声也不响。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鲁迅专题

姓名(加油六年级的小朋友们)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少年闰土》考察点作者----------- 1《少年闰土》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用小标题形式写出? 2、天空中挂着,下面是,都种着西瓜。其间有的少年,,,向一匹猹。那猹却,了。 这段话体现了少年闰土------------------------的性格特点。 3、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他们”指谁?。 (2)“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指什么? (3)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呢?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考察点作者--------------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讲了那几件事情? 2.、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体会和伯父谈论水浒传伯父的话可以体会到什么? 3、伯父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谈水浒传) 考察点“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笑谈碰壁)” 答:四周黑洞洞 答:碰壁 “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体会到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精神? 答: 《救助车夫》考察点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一个,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碎玻璃片,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他们又给他,绷带。(注意动词的应用)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了,变得。他没有我,只把他,半天没动,最后。 1、两个“清清楚楚”可以体会到什么? 答: 2、他“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表情、动作的描写,说明了什么?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答:。 《关心女佣》片段考察点 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阿三的话体现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答: 《一面》这篇课文紧扣“”字,次写到鲁迅的外貌:的脸,的头发,的胡须,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的崇高品质和的性格。 “响遏行云”意思

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科目上课讲义

云南省2010 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科目

附件2: 云南省2010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科目文类 英语01公共课:大学语文、英语坨口语专业课:综合英语 英语1听力2 口语考试地点:云南师范大学 0101曲靖师范学院英语 0102昆明学院英语 0103大理学院英语 汉语言文学(02)公共课:文学概论、公共英语专业课:现代汉语 0201曲靖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 0202昆明学院汉语言文学 旅游管理(03)公共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专业课:旅游学概论0301云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0302云南财经大学旅游管理 0303昆明学院旅游管理 0304云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经济管理(04)公共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专业课:基础会计0401西南林学院会计学 0402云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 0403云南财经大学市场营销 0404昆明学院财务管理 政教(05)公共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专业课:哲学原理0501云南师范大学人文教育(政治)

0502昆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中医(06)公共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专业课:中医综合 0601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学 地理(07)公共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专业课:地理学概论 0701云南师范大学人文教育(地理) 历史(08)公共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专业课:历史[中国通史、世界通史]0801云南师范大学人文教育(历史) 0802昆明学院历史 学前教育(09)公共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专业课: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0901云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 艺术类 美术学(41)文化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专业课:统考[素描、色彩 专业课考试地点:云南艺术学院 4101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师范类) 艺术设计(42)文化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专业课:统考设计基础、专业设计 专业课考试地点:云南艺术学院 4201云南艺术学院艺术设计(视觉传达) 4202西南林学院艺术设计(城市环境) 4203昆明学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4204昆明学院艺术设计(平面设计)

鲁迅阅读训练

鲁迅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来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地学习,()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起:“时间就是生命,()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好词:疲倦恶劣 佳句:1.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2.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1.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选项。 阶级( )(A.jiē jí B.jué jí) 疲倦( )(A.pí quàn B.píjuàn) 逝世( )(A.sì shì B.shì shì) 2.选词填空,将选项填入横线内,使文意通顺。 (1)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 )(A.夜以继日 B.无缘无故 C.如饥似渴)地学习,( )(A.夜以继日 B.无缘无故 C.如饥似渴)地忘我工作。 (2)时间就是生命,( )(A.夜以继日 B.无缘无故 C.如饥似渴)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鲁迅自传阅读答案

鲁迅自传阅读答案 1.从选文的内容分析,鲁迅人生经历了三大转折,起决定作用的转折点是什么? 2.结合选文的内容,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3.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伟人为镜,得必大于失。有人说,交一位好朋友是一笔财富,历史上的伟人很多,如让你以伟人为友,除鲁迅外,你会选择哪一位,为什么? 鲁迅自传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 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Pen-name);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1.起决定作用的转折点,是弃医从文 2.鲁迅是一个早年经历坎坷,但又不放弃追求,主张医治国民麻木的性格的伟大的教授,作家,他从不向别人屈服,从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同时,他有有着伟大的谦虚(从“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看出来。 3.这个是开放题吧,伟人有很多啊,毛泽东,邓小平,雨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胡适,陈独秀等等都可以算是伟人,关键看你更熟悉哪一个了。其实楼

鲁迅专题研究

鲁迅专题研究——浅析《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大约是最不像鲁迅的鲁迅作品。连鲁迅自己也在序言中称“这就是从认真陷入了油滑的开端”。我们今天来谈一谈罢。 原作共八篇,我且挑四篇讲一讲。 《补天》(原名《不周山》),是带着一种华丽的色彩开头的。 粉红的天空中,曲曲折折的漂着许多条石绿色的浮云,星便在那后面忽明忽灭的[目夹]眼。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那一边,却是一个生铁一般的冷而且白的月亮。然而伊并不理会谁是下去,和谁是上来。 这“伊”所指的,便是天地初开始时的巨大裸神——女娲。而这神明却不像从前所见的那些,过着“天上一天,人间一年”的舒坦日子,她只是个行走在天地间,孤独、无聊的“人”罢了。她的造人,最初大约是一种消遣——她孜然一身过于寂寞,信手就从泥里捏出了模样,然而最终又变成一种负担——然而伊不暇理会这等事了,单是有趣而且烦躁,夹着恶作剧的将手只是抡。她作为创造者的喜悦并不长久。只一觉的功夫,天地就大变模样。“天柱折,地维绝”,共工同颛顼的战争搅了她的好梦。他最初造的那些小人全已变了摸样。满口胡言,满脑礼制。然而女娲最终累死了。美丽壮阔的景色也随之烟消云散。尽管她不理会,日与月总是一个上去一个下来的。即使伊死了,也会有人假借伊的名号,做什么“女娲氏之肠”。 《奔月》是个有趣的故事。他描写的不是后羿射日的英姿。反而是风光过后,身为英雄的他逐渐被淡忘的一种悲哀。去年就四十五的他,总还念念不忘旧时的风光,也不忍心让美丽的太太成天吃乌鸦炸酱面。(注意,他用的是太太)。偏偏后来他的弟子逢蒙还要插一腿,将羿的功绩吹嘘成自己的,妄图杀死老师。有资料显示,这逢蒙其实是在影射高长虹。我们也可一换句话说,羿就是鲁迅。他曾经作为一个先行者掀起了一场革命,可是,在革命之后呢?有多少人还记得他?这是一个英雄故事的后续——他最终涅没于日复一日、平凡琐屑的日常之中。 《理水》的行文似乎与标题也不大相符。禹爷其人,“真人不露相”,直到第三章才正式出场: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奇旧。他的手下们是: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哦,好一群黑色的人!像是《过客》中的过客,像是《铸剑》中的宴之敖者。他们都是先生的化身。人民是愚者,但比学者和官员聪明。还知道为来年留下一道树皮。官员们可是贪极,学者们可是迂腐极了。有对话为证:“人有叫作大大猴子的吗?……”学者跳起来了,连忙咽下没有嚼烂的一口面,鼻子红到发紫,吆喝道。 “有的呀,连叫阿狗阿猫的也有。” “鸟头先生,您不要和他去辩论了,”拿拄杖的学者放下面包,拦在中间,说。“乡下人都是愚人。拿你的家谱来,”他又转向乡下人,大声道,“我一定会发见你的上代都是愚人……” “我就从来没有过家谱……” “呸,使我的研究不能精密,就是你们这些东西可恶!” “不过这这也用不着家谱,我的学说是不会错的。”鸟头先生更加愤愤的说。“先前,许多学者都写信来赞成我的学说,那些信我都带在这里……” “不不,那可应该查家谱……” “但是我竟没有家谱,”那“愚人”说。“现在又是这么的人荒马乱,交通不方便,要等

鲁迅读书阅读答案

鲁迅读书阅读答案 鲁迅读书 鲁迅小的时候酷爱读书。他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坐宝贝一样。 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眼睛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本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这可把他的保姆妈妈感动了。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妈妈把一包书送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山海经》,我给你买回来了!”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把书接过来,找开纸包看了起来。 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爱护。看书的时候,他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返乡民工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了爱书如宝的好习惯,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1912年至1939年间,就有九千多册。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宝贵的藏书了。 1.“酷爱”一词中,“酷”的意思是【B】。 A.残忍 B.程度特别深的 2.选词填空。 看书的时候,他【B】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 A.通常 B.总是 3.选词填空。 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B】爱护。 A.比较 B.特别 4.选词填空。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B】把书接过来,找开纸包看了起来。 A.于是 B.赶紧 5.选词填空。 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B】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 A.随便 B.设法 6.文章围绕鲁迅读书,列举了“渴望读《山海经》”和“【B】”两个事例,刻画了鲁迅酷爱读书、爱书如宝的品质。 A.喜欢看书 B.爱护书籍 C.爱抄书 D.爱擦桌子

“鲁迅”的“现代价值”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鲁迅的现代价值(节选) 钱理群 我们讲鲁迅,就是讲他的思想,他的文学,他的实践。但读了韩国朋友的文章,我又有了新的思考:把鲁迅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 是不够的,应该扩大我们的视野。 20 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世界性。其表现形态有两种,一是相互影响性,一是平行性。所谓平行性,就是说,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所说的鲁迅,是指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 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如柳中夏教授所说,他们是相互照射的镜子,他们的文本是可以作互文解读的。 另外还有些20 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的一些思想家、文学家,他们或者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但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或者是鲁迅的研究者,却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日本的竹内好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所创造的竹内好鲁迅,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视为从鲁迅出发的竹内好思想的,同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鲁迅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鲁迅,是符号化的鲁迅,我们讲的鲁迅遗产,主要是指鲁迅和同时代的东亚思想家与文学家共同创造的20 世纪东亚思想、文化、文学遗产,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与东方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并突出二十世纪中国与东亚经验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最近二十年,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盛行着两种思潮:或者认为中国的问题是在‘割裂了传统’因而主张‘回归儒家’;或者以为对西方经验,特别是美国经验的拒绝,是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因而主张‘走英美的路’。把目光转向中国古代,或转向外国,而且限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却恰恰忽略了‘现代(二十世纪) 和中国’,即使是讨论现代中国学术和文学,也是偏重于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那一部分学者与作家。这样,真正立足于中国本土现实的变革,以解决现代中国问题为自己思考的出发点与归宿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反而被排斥在研究视野之外。这些年孙中山之受冷遇,毛泽东之被遗忘,鲁迅之一再受到攻击,绝不是偶然的。

初中语文复习资料:鲁迅专题

鲁迅专题 一、文学常识: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字,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鲁迅说他写作的目的,一是“为那些为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为他们呐喊,要给予他们哪怕是微弱的慰藉”。 二是为那些“如我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美梦的青年,正是因为他们,我‘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而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悲凉感有所扼制(何况我对于悲凉感本身也是持有怀疑态度的)”。 三是他的敌人,鲁迅说,“我的敌人活得太愉快了,我干嘛要让他们那么愉快呢?我要像一个黑色魔鬼那样,站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感到不圆满”。 二、作品: 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文章: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藤野先生》 3、《阿长与山海经》 4、《社戏》

5、《故乡》 6、《孔乙己》 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三、名人名言: (一)鲁迅旧体诗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二)鲁迅名句: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4、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7、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云南专升本会计试题

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模拟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题号填在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对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类、核算、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称为()。 A.复式记账 B.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B.财产清查 D.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2.下列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是()。 A.应付账款 B.预收账款C.应付票据 D.预付账款 3.(),是单位进行会计核算最基本的要求。 A.取得原始凭证 B.编制记账凭证C.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D.编制会计报表 4.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 A.全部资产扣除流动负债 B.全部资产扣除非流动负债 B.全部资产扣除全部负债 D.全部资产加上流动负债 5.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 A.期初贷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B.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C.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D.期初借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6.用银行存款归还银行借款的经济业务,表现为()。 A.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B.负债减少,同时资产减少 C.负债增加,同时资产增加 D.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7.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 A.会计恒等式关系 B.有借必有贷的关系C.借贷必相等关系 D.账户对应关系 8.企业向银行借入半年期的借款50 000元,已转入本企业银行存款账户。该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A.借:银行存款50 000 B.借:短期借款50 000 贷:短期借款50 000 贷:银行存款50 000 C.借:银行存款50 000 D.借:长期借款50 000 贷:长期借款50 000 贷:银行存款50 000 9.“应付职工薪酬”账户是核算应付给职工的()。 A.各种薪酬的账户B.工资及福利费的账户C.工资总额的账户D.工资总额及福利费的账户 10.对企业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作为()处理。 A.主营业务收入 B.资本公积C.营业外收入 D.营业外支出 11.对于将现金存入银行的业务,按规定应编制()。 A.现金付款凭证B.银行存款收款凭证C.现金收款凭证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12.“原材料”、“库存商品”所属明细账的格式一般采用()。 A.三栏式明细分类账 B.多栏式明细分类账C.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 D.两栏式明细账13.登记账簿的依据是()。 A.会计凭证 B.会计报表 C.经济合同 D.会计分录 14.账务处理程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会计核算形式是()。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B.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C.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D.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15.下列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有()。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 16.企业年终决算前,需要()。

回忆鲁迅先生阅读答案

回忆鲁迅先生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他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的……” 鲁迅先生生的病,刚好了一点,他坐在躺椅上,抽着烟,那天我穿着新奇的大红的上衣,很宽的袖子。 鲁迅先生说:“这天气闷热起来,这就是梅雨天。”他把他装在象牙烟嘴上的香烟,又用手装得紧一点,往下又说了别的。 许先生忙着家务,跑来跑去,也没有对我的衣裳加以鉴赏。 于是我说:“周先生,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 鲁迅先生从上往下看了一眼:“不大漂亮。” 过了一会又接着说:“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浑浊……你没看到外国人在街上走的吗?绝没有下边穿一件绿裙子,上边穿一件紫上衣,也没有穿一件红裙子而后穿一件白上衣的……” 鲁迅先生就在躺椅上看着我:“你这裙子是咖啡色的,还带格子,颜色浑浊得很,所以把红色衣裳也弄得不漂亮了。” “……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的宽……” 那天鲁迅先生很有兴致,把我一双短统靴子也略略批评一下,说我的短靴是军人穿的,因为靴子的前后都有一条线织的拉手,这拉手据鲁迅先生说是放在裤子下边的……我说:“周先生,为什么那靴子我穿了多久了而不告诉我,怎么现在才想起来呢?现在我不是不穿了吗?我穿的这不是另外的鞋吗?”

云南省全日制专升本《大学语文》鲁迅专题

云南省全日制专升本《大学语文》鲁迅专题 相关试题 1.周树人用笔名“鲁迅”于()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A. 1917 B.1918 C.1919 D.1920 B 2.1902年在日本仙台学医,后弃医从文的作家是() A.冰心 B.巴金 C.鲁迅 D.老舍 C 3. 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倾向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的作家是() A鲁迅 B.陈独秀 C.胡适 D.茅盾 A 4. 《论睁了眼看》是鲁迅的一篇() A.散文 B.日记 C.小说 D.杂文 D 【解析】《论睁了眼看》无情地批判了“瞒和骗”的思想和文艺。 5. 下列关于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成就,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创作了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小说 B. 鲁迅创造了“杂文”这一富有生命力的文体范式 C. 鲁迅的《呐喊》《彷徨》达到了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艺术高峰 D. 鲁迅的《热风》开了中国现代散文诗创作的先河 D 【解析】《热风》是鲁迅先生的杂文集,开创中国现代散文诗创作的先河的是鲁迅先生 的散文诗集《野草》。 6. 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班固 B.韩愈 C.鲁迅 D.茅盾 C 7. 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A.胡适 B.茅盾 C.鲁迅 D.巴金 C 8. 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 A.1917 年 B.1918 年 C.1919 年 D.1921 年 B 9. 鲁迅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A.辫子事件 B.赵七爷的竹布长衫 C.九斤老太的唠叨 D.张勋复辟 A 10. 在鲁迅小说中,以农民为写作对象的作品是() A.《孔乙己》 B.《伤逝》 C.《风波》 D. 《狂人日记》 【解析】C《风波》通过1917年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水乡所引起的一场风波,真实地反

云南省普通专升本英语真题汇编

云南省2008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 试 公共英语试卷 Ⅰ.Vocabulary and Structure(30分)(1x30) 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You should 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 the sentence. Then blacken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1. Go down this road ____ you find the hospital. A. when B. until C. before D. as soon as 2.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the class ____small. A. are B. become C. is D. have been 3. What a beautiful house! Especially there are many____. A. furniture B. furnitures C. pieces of furniture D. pieces of furnitures 4. These TV sets are different ____quality and price. A. to B. with C. from D. in 5. I'm as poor as he is, I mean I am ____he is. A. not rich than B. no richer than C. not as rich as D. no more richer than 6. They are____ to show off their beautiful garden. A. only too eager B. too eager only C. too eager not D. eager too only 7. Although it is raining , ____are still working in the fields. A. they B. but they C. and they D. so they 8. Today's libraries differ greatly from____. A. those of the past B. the one in the past C. the ones in the past D. that of the past 9. The coal output last year was _____five years before. A. as much as twice B. twice as much as C. twice so much as D. as twice much as 10.The bus ____when it just got to the department store. A. break out B. was broke down C. broke down D. broke up 11. He suspects me ____telling lies. A. of B. with C. in D. for 12. She listened carefully ____she might discover exactly what he wanted. A. in order that B. so as that C. in case of D. providing 13. It was ____day that all the men were in short sleeves. A. such warm a B. such a warm C. so a warm

鲁迅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鲁迅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鲁迅》阅读原文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来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 )地学习,( )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

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起:“时间就是生命,( )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鲁迅》阅读题目 1.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2.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1.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选项。 阶级( )(A.jiējíB.juéjí) 疲倦( )(A.píquàn B.píjuàn) 逝世( )(A.sìshì B.shìshì) 2.选词填空,将选项填入横线内,使文意通顺。 (1)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 )(A.夜以继日B.无缘无故C.如饥似渴)地学习,( )(A.夜以继日B.无缘无故 C.如饥似渴)地忘我工作。 (2)时间就是生命,( )(A.夜以继日B.无缘无故C.如饥似渴)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第三自然段写了“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的事,有

“回忆鲁迅先生”阅读训练及答案

“回忆鲁迅先生”阅读训练及答案 第12课《回忆鲁迅先生》同步测试 第一部分: 1.本文作者是现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等。 2.本文以记实的笔法,对鲁迅先生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进行了翔实的叙述。说说从下面句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 ①“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②“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3.课文中的哪些细节给你的印象较深?简要谈谈理由。 4.文中描写鲁迅先生的书桌,对突出人物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词语“整整齐齐”、“压”、“站”用得贴切。请说说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5.读完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萧红女士的这篇文章,相信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更加具体、更加深入一些了。请用几个较精练的句子概括

一下鲁迅先生在你心目中的形象。 读选文,回答问题: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 “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吃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

现代文学试题二 鲁迅专题

鲁迅专题 一、填空 1、《》和《》是鲁迅在“五四”前后以现实题材创作的两部小说集。 2、鲁迅在谈到中外作家创作艺术时,称道了“———”和“———”的方法,说自己杂文的特点之一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 3、鲁迅的散文诗集《》收入作者()年至()年间所写的散文诗23篇。 4、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以爱姑为主人公的《》。 5、在———年2月至11月间,鲁迅追怀往事,写下了十篇散文陆续发表,总题名为“———”,到编辑成集时才改题为《》。 6、文学形象赵贵翁、赵七爷、老拱分别出自鲁迅的小说———、———、和———。 7、鲁迅历史小说中着重批判的人物形象有———、———、———等。 8、鲁迅现实题材小说中不觉悟的愚昧的底层群众的典型形象有———、———、———等。 9、鲁迅总结辛亥革命历史教训的小说有———、———、———等篇。 10、鲁迅以封建卫道士为主人公的小说有———、———。 11、单四嫂子出自鲁迅的小说《》。 12、《彷徨》共收入———年至———年创作的短篇小说———篇。 13、鲁迅第一部小说集的命名意在给———助阵作战,使他们不惮于前驱,小说主要描写了两大类人物形象,一是———形象,二是———形象。 14、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共收———年至———年间写的小说———篇。 15、《阿Q正传》写于———年,连载于北京的《》,署名———。 16、鲁迅唯一的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以———的形式,通过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反映了个人和社会的冲突。 17、鲁迅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意在暴露———和———的弊害。 18、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用文言写的,1918年起,他参加了《》的编辑活动,这年五月,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小说。 19、“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段话出自————。 20、鲁迅“他不但是伟大的———,而且是伟大的———和伟大的———。” 二、单项选择题 1、鲁迅去世于() A.1936年 B.1937年 C.1940年 D.1942年 2、《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 A.1917年 B.1918年 C.1919年 D.1921年 3、《阿Q正传》最后一章是() A 从中兴到末路 B 大团圆 C 优胜记略 D 革命 4、鲁迅唯一的表现爱情题材的小说是() A.《离婚》 B.《祝福》 C.《伤逝》 D.《风波》 5、下列哪篇作品是历史题材的小说() A.《故乡》 B.《鸭的喜剧》 C.《社戏》 D.《铸剑》 6.、《药》收入鲁迅哪一部作品集() A.《呐喊》 B.《彷徨》 C.《故事新编》 D.《朝花夕拾》 7、《祝福》收入鲁迅哪一部作品集() A. 《呐喊》 B.《彷徨》 C.《野草》 D.《故事新编》 8、下列哪部作品是收入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 A.《孔乙己》 B.《阿Q正传》 C.《铸剑》 D.《故乡》 9、鲁迅的《春末闲谈》收入下列哪一杂文集() A.《三闲集》 B.《坟》 C.《热风》 D.《华盖集》 10、《春末闲谈》艺术上的重要特点是() A 情景交融 B 说理形象化 C 文笔冷隽峭拔 D 象征性的形象

云南专升本高等数学知识点及典型考题类型

数学考点内容 一、一元函数及其极限、连续性 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2.判断两函数的异同 3.求函数的关系式 4.函数的奇偶性、有界性等判定 5.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 6.无穷小的概念及其比较 7.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8.分式极限的求解 9.不定式极限的计算10.函数连续性概念11.函数的间断点及其类型确定 12.利用零点定理判定方程根的存在性 二、一元函数的导数与微分 1.导数概念的理解 2.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曲线的切线及法线 3.连续、可导概念以及二者间的关系判定 4.初等函数的求导 5.隐函数的求导 6.幂函数的求导 7.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求导 8.高阶导数的计算9.函数微分的计算 三、微分中值定理及导数的应用 1.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的理解掌握 2.函数单调性判定,求单调区间 3.函数极值的计算 4.函数曲线的凹凸性、拐点的求解 5.函数不等式的证明 6.方程根的存在性判定 7.函数的最值及其应用 8.曲线渐近线的求法 四、一无函数不定积分 1.不定积分的基本概念 2.直接积分法的应用 3.第一换元积分法的应用 4.第二换元积分 5.分部积分法 五、一无函数的定积分 1.定积分的基本概念 2.定积分的计算 3.定积分的应和 4.证明题 六、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1.向量代数 2.空间平面与直线 3.简单的二次曲面 七、多元函数微分学

1.多元函数的极限、连续、偏导数、全微分 2.多元复合函数、隐函数的偏导数 3.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应用 八、多元函数积分学 1.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2.二重积分的计算 3.交换二次积分顺序 4.二次积分的直角坐标与极坐标形式的转化 5.二重积分的应用 6.曲线积分 九、常微分方程 1.一阶微分方程 2.可降阶的微分方程 3.常系数二阶线性方程 十、无穷级数 1.数项级数的性质判断 2.正项级数的敛散性判定 3.任意项级数的敛散性判定 4.幂级数的绝对收敛性及收敛半径、收敛区间的确定 5.把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6.求幂级数的和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