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摘要: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满足幼儿开展各种游戏的愿望是幼儿园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角色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游戏活动类型,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值得关大教育者重视。

关键词:幼儿教育,角色游戏,指导策略

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最典型的一种游戏,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与发展是角色游戏的本质所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的角色游戏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它在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中经常得以应用,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掌握和积累生活经验是角色游戏产生的源泉,是角游戏开展的基础。不管是幼儿园中哪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他们的游戏内容与题也会越充实、越广泛,情节也越深入,甚至越具创造性。

角色游戏和其他游戏相比有着它自己独特的特点:首先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主活动角色游戏是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他们可以自己确定游戏的主题、情节,分配角色,制定游戏规则,并按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其次它是一种创造性想象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为顺利实现角色任务,还必须以物代物,如将玩具当成自己的娃娃,实现当“妈妈”的愿望。再次它的内容主要反映社会生活,为社会、家庭和幼儿周围的环境所制约幼儿玩角色游戏的冲动来自于自己头脑中对现实生活的印象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它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最后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无一定的程序和模式,不追求什么固定的结果。

那么教师如何对幼儿的角色游戏进行指导呢?

1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观察

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以获得指导信息。《纲要》指出: “教师是指导者, 又是游戏伙伴, 更重要的是教师是一个观察者。”通过观察教师可以获得来自幼儿的多方面信息, 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偏差、特别需要、突出表现、精彩瞬间。在角色游戏中,观察、倾听为教师指导的准备工作提供基础, 也是教师的准备工作和介入游戏这两者之间的桥梁。教师通过对游戏的细致观察, 可以

发现何时需要增加游戏时间、地点、材料和经验, 可以了解幼儿游戏的现状, 使教师能更好地介入幼儿的游戏。

2教师在角色游戏中与幼儿的语言沟通

教师指导幼儿角色游戏的主要方式是语言指导,不同的语言指导方式对于不同的游戏情境和不同的幼儿其指导效果是不同的。

没有沟通, 就没有理解, 更谈不上教育。幼儿教师的沟通能力是实现心灵交流的教育艺术, 是创造彼此新关系的动力。幼儿教师对角色游戏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像开展游戏,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他们有兴致、毫不勉强、努力地在游戏过程中学习, 而不是将教师自己的意图或设计强加于幼儿。现实中, 许多教师在指导幼儿角色游戏时往往喜欢包办代替、越俎代庖, 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孩子们确定好游戏主题。教师的硬性规定使幼儿在游戏中玩得拘谨、压抑、不开心, 幼儿游戏变成了完成教师的任务, 甚至使游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教师的教育工具。因此, 在幼儿角色游戏中, 教师要善于使用适当的言语, 尽可能地蹲下来与幼儿交流, 了解他们的真实兴趣和想法, 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3教师在角色游戏指导中创造条件和建立游戏规则

环境是儿童学习的“第三位老师”,教师必须给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 游戏地点是幼儿做好游戏必备的空间条件。只要充分地利用环境, 改造环境, 利用现有的设施条件, 才能为幼儿提供安全、生、美观、整洁有序、富有童趣的游戏环境。儿童是在与环境的和谐互动中获得发展的。教师作为环境的创设者,游戏中应善于通过观察和聆听, 从幼儿作用于环境的活动中敏锐地捕捉有用的信息, 并通过调整和变化环境, 将游戏引向纵深。幼儿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安全、卫生、美观、整洁有序、富有童趣的游戏环境。只有在丰富的物质环境中, 幼儿才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 则角色游戏的内容充实新颖, 否则游戏将变得枯燥无味, 也不能持久。教师为幼儿提供玩具材料时, 还要注意不同年龄特色的孩子的生理特点,从安全角度出发, 使每个玩具都发挥其作用, 拓展孩子的想象力。

教师除了给幼儿提供必要的场地、时间和玩具外, 还要在玩游戏之前讲讲必要的游戏规则, 这些规则不是束缚幼儿而定, 而是在保证卫生与安全的前提下,

让幼儿更自由, 更充分地参加游戏, 从而达到在游戏中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使孩子从小养成讲文明礼貌, 遵守规则的良好品质。

4教师在角色游戏指导中的介入

角色游戏的自主性与教育的目的性是一对矛盾。如果仅从游戏的角度考虑, 让幼儿随心所欲地玩, 那么他们就难以从游戏中得到教育所要给予他们的东西; 如果仅从教育的角度出发, 用教育要求束缚游戏, 强迫幼儿学这学那, 则会失去游戏的本意, 所以指导角色游戏既要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又要寓教育于其中, 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具有灵活、机智地介入幼儿游戏的能力。最有效、最自然、幼儿最欢迎的一种介入方式, 就是教师以游戏角色的身份进入并指导游戏。但是盲目地介入会打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 会影响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以及伙伴间的相互作用, 会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赖, 甚至于反感。所以, 选择介入的时机是相当重要的。

1.幼儿难以将游戏顺利延续的时候。

幼儿在游戏中难免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即遇到“认知结”。因此,教师要注意这些“结”,并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使这些“结”成为幼儿注意的焦点,从而使幼儿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理解。如在小吃店游戏中,雯雯不停地用橡皮泥做着小丸子,“生意”还不错。但是可以看出,这时幼儿进行的只是一种无意识的机械活动,游戏情节并没有得到发展。这时,教师就应以顾客的身份介入,问:“咦,这些丸子的颜色怎么不一样,口味相同吗?”雯雯想了想说:“不一样的。”教师又问:“你能介绍一下吗?”雯雯指着不同颜色的丸子说:“这是草莓味的,这是香蕉味的……”教师听了高兴地说:“哇,有这么多口味啊,真不错!”教师与雯雯的对话引来了很多“顾客”,他们感到很新奇,争着来买不同口味的丸子,新的游戏主题“多味丸子”便产生了。

2.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不良因素的时候。

幼儿游戏中的不良因素包括:出现危险、不安全因素;攻击性行为;游戏主题不够积极健康等。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介入。如在游戏中幼儿出现“祭奠死人,为死人烧纸钱”等行为时,教师就必须介入给予正确的引导。因为这是一种迷信的消极行为,不应提倡。

3.幼儿主动寻求教师帮助的时候。

对幼儿来说,教师是他们最信任、最信赖的人,所以在当其遇到困难、困惑时,就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向教师求助。当幼儿把“球”抛向教师时,教师要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再抛给幼儿。在抛接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起到介入的目的。显然,这种介入是支持性的,而不是干预性的,千万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

强化幼儿自主游戏的意识,提升运用角色的能力在游戏环境的设计方面,提供的区域应能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探索的,在气氛上必须是开放的、轻松的,能鼓励和支持幼儿游戏的。

5教师在角色游戏中帮助幼儿角色意识的培养

游戏过程中,老师更应善于启发、引导。老师的指导不是强加给幼儿的种种要求,而是老师以角色的身份向幼儿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劝告或者建议,从而帮助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明确角色行为,意在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老师必须对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对游戏的不同态度进行了解和观察记录,然后对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教育。如:简妮是个非常腼腆、胆小的小女孩,她总是不声不响,生怕别人注意,常常是怯怯生生地看别人游戏,自己不敢参加。我主动接近她和她交谈,消除她的恐惧心理,使她感到老师可亲,接着把她引到“娃娃家”来扮演较为容易的角色“孩子”,开始她很紧张,缺乏角色意识,不能胜任。于是我介入到游戏中,扮成大姐,通过言谈举止为简妮进行平行介入指导,让她体会到老师变成了“大姐”,她自己变成了“孩子”。初步有了角色概念。第二次游戏时我仍以同一角色介入,建议和她一起抱娃娃去散步,以动作和言语对她进行示范。这样我不断地以角色的介入在非常自然轻松的状态下对她进行了引导,使她逐步进入了角色,建立起角色意识。

总之,没有游戏的幼儿园不是真正的幼儿园,游戏是最主要的活动方式, 最能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活动。要真正实现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 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 且是重要的,不会指导游戏的老师不是真正的老师。让我们用心和智慧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游戏的主人,使角色游戏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