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安徽省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

2016安徽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7月15日)

第一题: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下面这幅漫画的看法。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解析】

“做一个只对自己说谎的哑巴”,人们常说道。而图中这幅漫画折射出的就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每个人在表达自己看法时,加上“恐怕”“据说”“听说”,以讹传讹,最终就会形成“三个问”。

第一问,问的是缘何从恐怕,到听说,到据说,把一个原本可能只是猜测的事情,变成语言程度上加深的有事实依据的问题。在语言传播过程中,“言人人殊”“言近旨远”“言不由衷”要想了解本意,必须减少中间环节,语言是有限的,事物是无线的,语言是具体的,事物是多样的。这就告诫我们工作中,要达到工作效果,必须亲力亲为,在领会领导意图时必须一丝不苟,严格履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忘初心的同时要有一颗求真之心。这也告诫我们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要简明扼要,不能有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和肆意加工的表达欲,要实事求是,不能拐弯抹角。

第二问,问的是说话模棱两可,不敢说真话,害怕说真话,以致最后没了主张和看法。中国自古助主中庸,形象和面子固然重要,然而模棱两可的说法,会使人丧失主张,没有责任和担当意识,就会性格懦弱,就会偏听偏信,没有自己的主张。也折射

出这些人背后“没有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由于知识文化、生活经验等的不足,信息渠道有限,导致没有办法说出真话,给社会主义道德建议蒙上了梦魇。“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真话,社会的文明呼唤和需要真话,诚信缺失何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当大多数人“据说”“恐怕”“听说”时,我们应当做到笃定。

第三问,问的是以讹传讹,未经过证实的流言散播,以致真假难断。“穿井得人”正是写照。现今网络谣言问题尤为显著,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在当下互联网+推行过程中,公众通过媒体来表达自身看法和意见已经习以为常,“世界末日”“爆炸”“被去世”“毒草莓”一些网络谣言遍及社会各个领域,极大的损害的公众的认知和舆论的导向,扰乱了社会秩序与社会环境,这些谣言、流言需要正本清源,要树立责任意识,提高辨别力和免疫力。加强主流文化建设,发挥典范作用,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过度依赖,不亲信盲从。做到对谣言的“严厉打击、绝不手软”。

“恐怕”“听说”“据说”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但不可取,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茶余饭后的谈资可以,但对于传播快的热点,社会事务面前,理应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遏制谣言泛滥传播,从自身做起,肩负起看齐意识和大局意识,从我做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尤其不妄加议论政府。政府和主流媒体应当弘扬社会正能量,引领和疏导社会舆情,信息的公开透明才能有助于大众了解真相,去伪存真、去疑留定,将漫画中的现象变成更多的信息网,更好的实现人与人的交流与社会的和谐。

第二题:7月初,安徽多个城市发生内涝,群众质疑排水系统和政府相关工作,你作为负责人回应的内容有哪些?

【测评要素】应变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解析】

城市内涝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扰乱了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威胁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对于群众的质疑一定要快速做出反应,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和当地主流媒体等多种方式积极向群众通报相关信息,做好和群众的沟通工作,我会从以下几方面回应:

第一,向广大市民真诚进行致歉,并表示我们政府已经高度重视,目前政府已经要求各地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监视内涝灾情,加强点对点指导。

第二,表明政府正协同多个部门进行24小时抢险疏通,加大积水抽排力度,以最快的速度抽干排净积水,及时转移受到威胁的群众,千方百计保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设置安置点,保证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并鼓励当地居民自救互救,众志成城,共同抵御灾害。

第三,向群众通报城市内涝的主要的受灾情况,受灾地区及城市交通道路基本情况,提醒过往群众注意安全。

第四,向群众表明造成本次内涝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客观的自然原因,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今年的降水较往年是偏多的,还有部分老城区地处低洼地带,排水系统相对来说比较陈旧;另外一方面也有我们政府确实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对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投入还不够,排水设施维护管理水平偏低,在暴雨的预警预报、应急排水设施的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没有形成全社会公众参与的全方位防灾减灾体系。

第五,向群众表明一定会吸取这次城市内涝的经验教训,科学编制城市排水防涝规划,把城市排水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加大排水防涝设施建设与管渠系统改造力度;提高地下管网的建设标准,

完善排水系统;逐步建立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健全应急管理机制,落实排涝预案,建立城市排水防涝数字信息化管控平台。

第六,向群众保证洪水过后,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排查,追查事故原因,存在人为情况,严肃处理,回应群众关切,并积极做好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鼓励群众积极踊跃对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提出建议,并欢迎人民群众进一步监督政府工作。

第三题:医院医疗资源有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院决定推出微信公众号方便沟通,由你负责推广微信公众号,谈谈你的思路?追问,微信公众号开放一段时间后,关注的人很少,你认为有哪些原因?

【测评要素】计划组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解析】

医院推出微信公众号这样有益的尝试,一方面体现医院对患者就医问题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能有效的解决医院医疗资源有限的问题并能更好的服务患者。现由我来负责推广微信公众号,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第一,医院内部开展宣讲动员大会,解释微信公众号的重要意义,希望医院所有工作人员重视起来,尤其是医生,并号召大家积极献言献策;

第二,向成功开通微信号的单位学习,取经,了解微信公众号内容和运营方式,并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确定初步方案;

第三,根据医务人员的建议及以往患者就医的相关数据资料来确定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如:常见疾病症状和表现;特殊疾病日常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以进行网上预约挂号;医生对患者治疗结束后进行网络回访或者及时解答患者在公

众号里提出的问题;

第四,成立技术小组,专门讨论设计微信公众号的版面设计、风格及内容等;

第五,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告知群众医院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消息,扫面二维码或者搜索医院名称的公众号就可以关注。如在医院各种办理窗口摆放宣传手册、患者就医时医生直接告知、病例中插入宣传单、医院大厅电子屏幕等;

第六,专人负责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及维护,责任到人,并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对微信公众号进行改进完善;

微信公众号开放一段时间后,关注的人很少,我认为可能存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微信公众号是医院新推出来的,民众从了解到使用需要一个过程,有滞后性;

第二,宣传不到位,群众不了解微信公众号的作用及其操作方式;

第三,很多群众没有智能手机,即使有,很多人不会用,只有年轻的80、90和00后的年轻人用的比较多,覆盖面低;

第四,微信公众号流程复杂,操作麻烦;

第五,公众对微信公众号内容不满意,如微信公众号内容太少或者不贴近患者的需求或者对群众的咨询反映的问题回复不及时等。

第四题:材料题,有题本:关于小张的三个场景

1、领导让小张写工作总结,小张推给了小王,说小王文笔好;

2、党支部书记让小张推荐优秀党员,小张说你们看着推荐

3、工会主席让小张调查福利院,小张说我已经调查过了

如果你是小张同事,你该如何与小张处理关系?(题目没有说是情景模拟)

【测评要素】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心理调适能力

【参考解析】

在工作中,我们会和不同性格特点的同事打交道,在交往中,我们要尊重理解,真诚相处,对于有着自己想法和主见的小张,我们不仅要尊重,还需要在相处中学习他身上的闪光点。

第一,尊重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风格和做事特点,我和小张是同事,在相处过程中应该相互尊重,尊重他做事的原则和风格,换位思考,从小张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的做事风格,求同存异,当然,也不能盲目尊重失去自己做事的自主性,互相尊重和保持自我。

第二,学习他的品德闪光点。对于领导布置工作的回复,一方面看来是对工作的推诿,不值得给予肯定,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来有何尝不是对自己能力的清晰认知?这样的回答恰恰也是小

张个性率真的体现。对于优秀党员这个荣誉的退让,这样优良的品德、淡泊名利的做法让人钦佩,己所欲却施于人,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贵的品格和更伟大的人格魅力呢?这样的品德值得学习。

第三,向他的工作能力看齐。对工会主席布置的调查工作,小张已经提前做好,这无疑体现出小张工作的主动性和看待问题的前瞻性。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自己对工作的要求仅仅停留在保质保量的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而是要加强主观能动力,增强业务能力,对工作要有规划,看待事物要有前瞻性,从领导角度想问题,将工作做好的同时还要做早,小张的业务能力值得学习。

第四,以诚相待,交流情感。无论是谁,我们在相处的时候都应该以诚相待,互相促进提高。小张身上有很多优点,但不能否认也存在一些需要改变的地方,比如他对任务的拒绝,虽然出于率真的本性,但简单粗暴的拒绝会让领导难堪,在认识自己不

足的时候也不应该简单的拒绝,而是应该不惧困难,迎难而上,多方求教,不断提升自我,将工作完成。对于这些想法,我会在恰当的时候真诚委婉的向小张表明,向他提出一些建议,同时也很乐意倾听小张对我的建议,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升华我们的革命友情。

我们和别人相处过程中,考验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智商,更是我们的情商,发现并学习他人闪光点,提升自己同时帮助别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不仅仅是小张,更是和周围的所有人处理好关系。

安徽2016年公务员面试真题(7月16日)

第一题:创新就像登山,有艰难跋涉与磨砺,有快乐,有惊喜,结合自身谈谈你的理解。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思维发散能力

【参考解析】

2015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自此,创新、创业成为名符其实的两会“热词”之一。但

正如题中所言,创新并非一件易事,它就像登山一样,有困难,但也会有登顶的喜悦。

第一,创新意味着要走不寻常路,不寻常路往往需要经历更多的磨难与跋涉。在做调研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借鉴别人的意见,而有些人则偷懒,完全沿用别人的方法。这样固然可以完成任务,然而效果却并不一定好。我们应当学会的是,在借鉴中勇于创新、勇于突破。虽然这条道路会孤单、会寂寞,但是我们却有可能收获更多。

第二,创新的过程中会有失败,但我们要学会正确看待它。无论是经历了1000多次失败才成功发明电灯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亦或是被500多家电影公司拒绝过的好莱坞巨星史泰龙,

还是经历过三次高考的电商大王马云,无一不阐释这这一道理。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很有可能不止经历一次失败,不止绕一次弯路,但惟有咬紧牙关坚持,才能攀登成功的巅峰。

第三,创新就像登山,当登顶时,会有快乐,会有惊喜,但是我们要学会不骄不躁、继续前行。有些人容易被成功的喜悦冲昏头脑,停滞不前。如果是这样,创新就失去了意义。古人有云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阐明了创新应当永不停歇、永

不止步。

第四,年轻人充满朝气,心怀理想,一方面我们自身应当具备创新精神,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理念;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为大众提供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进一步落实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服务。

第二题:有企业提出口号,要让企业涌现更多雷锋,要让雷锋开心工作,不能让雷锋吃亏,为落实这个口号,你将怎么做?

【测评要素】计划组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解析】

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干一行爱一行,雷锋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各行各业想要做出成就,需要一位又一位新时代

“雷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题中所述的企业想要鼓励更多的雷锋涌现出来,那么企业的运行机制就需要科学合理。在实现“要雷锋开心工作、不让雷锋吃亏”这一口号中,既要做到有针对性,

又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会展开一下工作。

第一,要让雷锋开心工作,就要先明确开心工作的要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谐的工作氛围,强烈的职业认同感,都是开心工作的条件。一方面要在软件上,要打造明确的企业文化,树立整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让每一名员工能够有职业认同感,这样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工作目标,营造融洽的氛围。另一方面,在硬件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能够给员工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有归属感,才能够让员工能够开心工作,在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

第二,不能让雷锋吃亏,则从另一个角度对制度的设计有了要求。一方面要积极完善绩效考核,有着明确的奖惩机制,以让积极工作的员工可以通过自己的优秀表现获得应有的奖励,比如可以将热心服务、工作配合度等作为考核的指标。当然这也是对于主观上工作效率低的员工一种警醒。另一方面,要能够不让雷锋吃亏,企业的管理人员也需要能够体察员工,从公平的角度对于员工有准确的判断。除此之外,完善的晋升机制,也是鼓励雷锋积极工作

第三,其实,想让大家争当雷锋,除了以上两点外,企业还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树立典型。雷锋精神讲究的是无私奉献,工作目标在设置时,不仅要能够符合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更重要的是鼓励奉献精神。如果有了榜样的存在,那么大家就有了明确

的参照,而且这也有利于良性竞争,让企业内部真正涌现出一个又一个雷锋。

敬业、友善、和谐、诚信等,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内容,其实和雷锋精神是高度契合的。不仅企业需要雷锋,社会也需要雷锋。除了制度设计上需要鼓励雷锋的出现,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敢于争当雷锋,做好自己的服务工作,当好一枚社会的螺丝钉。

第三题:路上有块大石头,路人纷纷绕行,后来终于有人将石头搬到一边,发现原来是块用于测试的模型,谈谈对你的启示。

【测评要素】思维发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解析】

根据题目我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很多人面对大石头的时候都以为它不可逾越,纷纷绕道而行。但是有人把石头搬起来后才发现原来只是模型而已。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光想不做,永远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成,实践出真知,所以在工作中我们一定

要按照“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要求,谋事力求务实,干事力

求唯实,不空谈、不虚夸,确实做到出实招、重实干。

第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克服畏难的情绪。面对路上的大石头,很多人并没有迎难而上,纷纷绕行,如果我们在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都是如此的话,必然会导致我们不能进步。司马迁虽因被人误解遭受腐刑,但他含垢忍辱,最终写出史家之

绝唱——《史记》;范仲淹惨遭三贬,但他达观开朗,呼出了“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