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计算、控制、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技术及发展趋势;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较强的自学能力、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三、主干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

四、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工艺学、机电传动与控制、液压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五、专业方向及特色专业方向:机械设计理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特色: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将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与机械设计、机械的制造相结合,引入现代设计方法,培养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中能从事设计制造、科学研究、工程开发和企业管理的优秀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是我国人才市场的热门专业之一。六、毕业合格标准

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本方案规定的内容,成绩合格;德、智、体到达毕业要求。

七、修业年限:2.5 年

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课程教学计划及进程表

学制2.5 年

课程类别序

课程名称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英语

公3线性代数

共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5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6 C 语言程序设计

小计

专7工程材料

业8金属工艺学

基9自动控制理论

础10机械设计基础

课11机电传动与控制

小计

12机械制造工艺学

13液压传动与控制

14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15专业综合实验

小计

毕业环节

合计

考考总面实自一学年二学年三学年试查计授验学12345 V361224V

V15050100V V

V361224V

V

361224

V

V

361224

V

V

903060

V

384128256

V903060V

V903060V

V903060V

V903060V

V903060V

450150300

V903060V

V903060V

V903060V V2020V

2909020180

10 周V

112436820736

按学期分配学时数学年及学期学时分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计算、控制、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技术及发展趋势;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较强的自学能力、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三、主干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

四、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工艺学、自动控制理论、机电传动控制、液压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五、专业方向及特色专业方向:机械设计理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特色: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将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与机械设计、机械的制造相结合,引入现代设计方法,培养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中能从事设计制造、科学研究、工程开发和企业管理的优秀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是我国人才市场的热门专业之一。

六、毕业合格标准

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本方案规定的内容,成绩合格;德、智、体到达毕业要求。

七、修业年限:5 年

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合计

1820 596 32 1192

课程教学计划及进程表

学制 5 年

10 毕业环节 周

课程 序 课程名称

总 面

一学年 二学年

三学年

四学年

五学年

类别

1

查 计 授

验 学 1

2

3

4

5

6

7

8 9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V 36 12

24

V

2

英语 V

300

100

200 V V V V

3

高等数学 V 150 50

100

V V

4 大学计算机基础

V

60

20

40

V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V 36 12

24

V

6

线性代数 V

36 12

24

V

7

大学物理

V

90

30

60

V

小计

708

236

472

8

工程制图 V

90 30

60

V

专 9 工程力学 V

90

30

60

V

业 10 电工电子技术 V

90 30

60

V

基 11 工程材料 V

90

30

60

V

础 12 金属工艺学 V

90 30

60

V

13 自动控制理论 V

90

30

60

V

14

机械设计基础

V

90 30

60

V

小计

630

210

420

15 机电传动与控制 V

90 30

60

V

专 16

机械制造工艺学 V

90

30

60

V

17 液压传动与控制 V

90 30

60

V

业 18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V

90 30

60

V 课

19

数控技术 V 90

30

60

V

20 专业综合实验

V

32

32

V

小计

V

482

150

32 300

按学期分配 学时数

学年及学期学时分配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计算、控制、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技术及发展趋势;5.个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三、主干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

四、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金属工艺学、机电传动控制。

五、专业方向及特色专业方向:机械设计理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特色: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将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与机械设计、机械的制造相结合,引入现代设计方法,培养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中能从事设计制造、科学研究、工程开发和企业管理的优秀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是我国人才市场的热门专业之一。

六、毕业合格标准

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本方案规定的内容,成绩合格;德、智、体到达毕业要求。

七、修业年限: 2.5 年

课程教学计划及进程表

学制2.5 年

课程类别序

课程名称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英语

公3高等数学

共4

计算机文化基础

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6大学物理

小计

8

工程制图

9电工电子技术

础10

金属工艺学

课11

机械设计基础

小计

专12

机电传动与控制

13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业

14数控技术

15专业综合实验

小计

毕业环节

合计

考考总面实自一学年二学年三学年试查计授验学12345 V361224V

V15050100V V

V903060V

V903060V

V

361224

V

V

903060

V

492164328

V

903060

V

V

903060

V

V

903060

V

V

903060

V

360120240

V903060V

V903060V

V903060V V2424V

2949024180

10 周V

114637424748

按学期分配学时数学年及学期学时分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