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概论课程总结

船舶概论课程总结

《船舶概论》课程总结

本学期安管1101班的《船舶原理》课程已经考试结束,现将教学及考试情况小结如下:

一、教学情况。

本门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大量图片和视频,结合适度的现场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设备和工艺的理解。本门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邓召庭主编的《船舶概论》,内容涉及船舶类型、基本性能、船体结构、设备与系统和建造工艺。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但内容深度不大,没有难以理解的理论和复杂的计算,但需要学生认真听讲、认真复习。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作业、测验等日常学习的把握,抓好课堂出勤和课堂控制,努力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发现本门课程内容涉及面很广,但学生之前缺乏相关的知识基础,加之本门课程教学时数不多、进度较快,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知识的消化有一定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掌握。

二、考试分析。

此次考试是由任课教师统一出题,试卷标准符合学院要求。

试卷难易程度中等,题目范围涉及教材的全部内容,有船舶分类与用途、船舶几何形状、船舶航行性能、船体结构、船舶舱室设计、船舶设备与系统和船舶建造工艺。试题内容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日后工作的实际情况,题型有选择、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识图体,分值分别为:1,1,2,5和1分。

安管1101班共有29名学生中参加期末考试,其中卷面分数90~100分无;80~89分7人,占24.1%;70~79分11人,占37.9%;60~69分8人,占到27.6%;60分以下3人,占10.3%,最高分85,最低分24分。结合平日的各项考核成绩,形成性评价的总评平均分为75分。

三、改进教学及考核方法的建议。

安全管理专业的学生缺少船舶专业相关知识的积累,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应该从研究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两方面入手,进一步增加教学用实图、实物设备,尽量多的通过现场教学的方法展开教学;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适当增加船舶方面专业知识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船体教研室:卢永然

2012.12.10

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

艺术设计概论 第一章导论 设计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又创造着新文化和新文明。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 一、“设计”的概念 1974《大不列颠百科全书》“Design: blah blah........只要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筹划、策划的都可以说是‘设计’” 郝伯特·西蒙:“凡是以现存情形改变成想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不是以大工业生产为前提的意义) 二、设计的意义 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价值的创造活动。【设计的宏观定义】“一种对目标问题的求解活动” “从现存事实转向未来可能的思想跃迁” “......”“......” 1950麦德华·考夫曼·琼尼:现代设计的12项定义:【大工业生产后的定义】 1)应满足现代设计的需要

2)应体现时代精神 3)应从不断发展的纯美术与纯科学中不断汲取营养(自我发展) 4)应灵活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并不断使其发展(与时俱进) 5)通过运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不断丰富产品的造型、肌理、色彩等效果(外观创新) 6)应明确的表达对象的意图、绝不能模棱两可(理念清晰) 7)应体现使用材料所具备的区别于他种材料的特性及美感(忠于材料) 8)应明确表达产品的制作方法,不能使用表面可行、实际不能适应大量生产的欺骗手段(诚实) 9)在实用、材料、工艺的表现手法上,应给人以视觉的满足,特别应强调整体效果的满足(效果展示) 10)应给人单纯洁净的美感,避免繁琐的处理 11)必须熟悉和掌握机械设备的功能 12)追求豪华情调的同时,必须顾及消费者节制的欲求及价格问题(物美价廉) 1957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ICSID)1964年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他的目的是解决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这些造型质量不但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他从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的统一。工业设计扩大到包括人类环境的一切方面,仅售工业生产可能性的限制。”【设计从物向人的转变】【表明了设计的创造性质和意义;注重内部结构、功能与外观形态的统一;从人的需要出发(即

船舶操纵考试要点说明

船舶操纵 1.满载船舶满舵旋回时的最大反移量约为船长的1%左右,船尾约为船长的1/5至1/10 2.船舶满舵旋回过程中,当转向角达到约1个罗经点左右时,反移量最大 3.一般商船满舵旋回中,重心G处的漂角一般约在3°~15° 4.船舶前进旋回过程中,转心位置约位于首柱后1/3~1/5船长处 5.万吨船全速满舵旋回一周所用时间约需6分钟 6.船舶全速满舵旋回一周所用时间与排水量有关,超大型船需时约比万吨船几乎增加1倍 7.船舶尾倾,且尾倾每增加1%时,Dt/L将增加10%左右 8.船舶从静止状态起动主机前进直至达到常速,满载船的航进距离约为船长的 20倍,轻载时约为满 载时的1/2~2/3 9.排水量为1万吨的船舶,其减速常数为4分钟 10.从前进三至后退三的主机换向所需时间不同,一般:燃机约需90~120s;汽轮机约需120~180s;而 蒸汽机约需60~90s 11.船舶航行中,进行突然倒车,通常在关闭油门后,要等船速降至全速的60%~70%,转速降至额定转 速的25%~35%时,降压缩空气通入汽缸,迫使主机停转后,再进行倒车启动 12.一般万吨级、5万吨级、10万吨级和15~20万吨级船舶的全速倒车冲程分别为:6~8L、8~10L、10~13L、 13~16L 13.CPP船比FPP船换向时间短,一般紧急停船距离将减为60%~80% 14.螺旋试验的滞后环宽度达到20度以上时,操纵时由显著的困难 15.IMO船舶操纵性衡准中要求旋回性能指标中的进距基准值为<4.5L 16.IMO船舶操纵性衡准中要求旋回性能指标中的旋回初径基准值为<5.0L 17.IMO船舶操纵性衡准中要求初始回转性能(操10度舵角,航向变化10度时船舶的前进距离)指标 的基准值为<2.5L 18.IMO船舶操纵性衡准中要求全速倒车冲程指标的基准值为<15L 19.为了留有一定的储备,主机的海上功率通常为额定功率的90% 20.船舶主机的传送效率的通常值为:0.95~0.98 21.船舶的推进器效率的通常值为:0.60~0.75 22.船舶的推进效率的通常值为:0.50~0.70 23.为了保护主机,一般港最高主机转速为海上常用住宿的70%~80% 24.为了留有一定的储备,主机的海上转速通常定为额定转速的96%~97% 25.为了保护主机,一般港倒车最高主机转速为海上常用转速的60%~70% 26.沉深比h/D在小于0.65~0.75的围,螺旋桨沉深横向力明显增大 27.侧推器的功率一般为主机额定功率的10% 28.当船速大于8kn时,侧推器的效率不明显 29.当船速小于4kn时,能有效发挥侧推器的效率 30.船舶操35度舵角旋回运动中,有效舵角通常会减小10—13度 31.使用大舵角、船舶高速前进、舵的前端曲率大时,多的背流面容易出现空泡现象 32.舵的背面吸入空气会产生涡流,降低舵效 33.一般舵角为32~35度时的舵效最好 34.当出链长度与水深之比为2.5时,拖锚制动时锚的抓力约为水中锚重的1.6倍 35.当出链长度与水深之比为2.5时,拖锚制动时锚的抓力约为锚重的1.4倍 36.一般情况下,万吨以下重载船拖锚制动时,出链长度应控制在2.5倍水深左右 37.霍尔锚的抓力系数和链的抓力系数一般分别取为:3-5, 0.75-1.5

信息安全概论课程学习总结

信息安全概论课程学习总结 本学期经过一学期的对于信息安全概论课程的学习,对于信息安全所涉及的领域、信息安全科目所包含的知识以及信息安全专业学习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储备和相关发展方向有了简单程度上的相应了解。于此,对于本学期所学信息安全概论的课程进行梳理与详述。 本学期信息安全概论课程内容大致可分为这几部分:信息安全概述、数字水印、僵尸网络、电子商务中的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网络安全导论、密码学概论以及身份认证技术概述。 一、信息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之目的在于将信息系统之脆弱性降到最低,即将信息系统的任何弱点减小至最少。信息安全的属性为: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否认性以及可控性。 1. 机密性,是指保护数据不受非法截获和未经授权浏览。此之于敏感数据之传输甚为紧要,对于通信网络中处理用户的私人信息是十分必须且关键的。 2. 完整性,是指保障数据在被传输、接受或者存储时的完整以及未发生篡改。此之于保证重要数据之精确性是必不可少的。 3. 可用性,是指当发生突发事件时,用户依然可以得到并使用数据且服务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例如发生供电中断以及相应地自然灾害与事故使。 4. 不可否认性,是指行为人不能否认其信息之行为。此之于可用于防止参与某次通信交换的一方在事后否认本次交换曾经发生过的情况。 5. 可控性,是指对于信息即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此之于可用于确保管理机制对信息之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包括: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网络信任体系、可信计算、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密码技术、内容安全、安全协议、恶意行为及恶意代码检测、信息隐藏、网络监控、入侵检测、防火墙、无线通信安全、嵌入式安全、云安全以及量子密码等。 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法规在世界各国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美国于1998年5月22日总统令《保护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就围绕“信息保障”成立了多个组织,包括:全国信息保障委员会、全国信息保障同盟、关键基础设施保障办公室、首席信息官委员会、联邦计算机事件响应行动组等十多个全国性机构。1998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制定了《信息保障技术框架》,确定了包括网络与基础设施防御、区域边界防御、计算环境防御和支撑性基础设施的“深度防御策略”。而后,于2000年1月,发布《保卫美国计算机空间—保护信息系

信息安全实验报告二

实验成绩 《信息安全概论》实验报告 实验二PKI实验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完成时间_2016/5/18 一、实验目的 加深对CA认证原理及其结构的理解;掌握在Windows 2003 Server环境下独立根CA 的安装和使用;掌握证书服务的管理;掌握基于Web的SSL连接设置,加深对SSL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 客户端通过Web页面申请证书,服务器端颁发证书,客户端证书的下载与安装;停止/启动证书服务,CA备份/还原,证书废除,证书吊销列表的创建与查看;为Web服务器申请证书并安装,在Web服务器端配置SSL连接,客户端通过SSL与服务器端建立连接。 三、实验环境和开发工具 1.Windows 2003 操作系统 2.VMware Workstation 四、实验步骤和结果 CA分为两大类,企业CA和独立CA; 企业CA的主要特征如下: 1.企业CA安装时需要AD(活动目录服务支持),即计算机在活动目录中才可以。 2.当安装企业根时,对于域中的所用计算机,它都将会自动添加到受信任的根证书颁 发机构的证书存储区域; 3.必须是域管理员或对AD有写权限的管理员,才能安装企业根CA; 独立CA主要以下特征:

1.CA安装时不需要AD(活动目录服务)。 2.任何情况下,发送到独立CA的所有证书申请都被设置为挂起状态,需要管理员受 到颁发。这完全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因为证书申请者的凭证还没有被独立CA验证; AD(活动目录)环境下安装证书服务(企业根CA)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要安装IIS ,这样才可以提供证书在线申请。 1)从“控制面板”,双击“添加/删除程序”,单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选中“证 书服务”,单击“下一步”。如图4-1所示。 图4-1添加证书服务 弹出警告信息“计算机名和域成员身份都不能更改”,选择“是” 2)选中“企业根CA”,并选中“用户自定义设置生成密钥对和CA证书”,单击“下 一步”。如图4-2所示。

船舶操纵性总结

2010年度操纵性总结 1.船舶操纵性含义 船舶操纵性是指船舶借助其控制装置来改变或保持其运动速率、姿态和方向的性能。 2.良好的操纵性应具备哪些特性 具有良好操纵性的船舶,能够根据驾驶者的要求,既能方便、稳定地保持航向、航速,又能迅速地改变航向、航速,准确地执行各种机动任务。 3. 4.分析操舵后船舶在水平面运动特点。 船的重心G做变速曲线运动,同时船又绕重心G做变角速度转动,船的纵中剖面与航速之间有漂角。 5.漂角β的特性(随时间和沿船长的变化)。 船长:船尾处的速度和漂角为最大,向船首逐渐减小,至枢心P点处速度为最小且漂角减小至零,再向首则漂角和速度又逐渐增大,但漂角变为负值。 6. 7.作用在在船上的水动力是如何划分的。 船在实际流体中作非定常运动时所受的水动力,分为由于惯性引起的惯性类水动力和由于粘性引起的非惯性类水动力两类来考虑,并

忽略其相互影响。 8. 9.线性水动力导数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 物理意义:各线性水动力导数表示船舶在以u=u0运动的情况下,保持其它运动参数都不变,只改变某一个运动参数所引起船体所受水动力的改变与此运动参数的比值。 几何意义:各线性水动力导数表示相应于某一变化参数的受力(矩)曲线在原点处的斜率。 10.常见线性水动力导数的特点。 位置导数:(Yv,Nv)船以u和v做直线运动,有一漂角-β,船首部和尾部所受横向力方向相同,都是负的,所以合力Yv是较大的负值。而首尾部产生的横向力对z轴的力矩方向相反,由于粘性的影响,使尾部的横向力减小,所以Nv为不大的负值。所以,Yv<0, Nv<0。 控制导数:(Yδ,Nδ)舵角δ左正右负。当δ>0时,Y(δ)>0,N(δ)<0。(Z轴向下为正)所以Yδ>0,Nδ<0。 旋转导数:(Yr,Nr) 总横向力Yr数值很小,方向不定。Nr数值较大,方向为阻止船舶转动。所以,Nr<0。 11. 12. 13. 14.一阶K、T方程及K、T含义,可应用什么操纵性试验测得。 在操舵不是很频繁的情况下,船舶的首摇响应线性方程式可近似

(完整word版)2016信息安全概论考查试题

湖南科技大学2016 - 2017 学年信息安全概论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15分,每个3分) 信息隐藏:也称数据隐藏,信息伪装。主要研究如何将某一机密信息隐藏于另一公开信息的载体中,然后会通过公开载体的信息传输来传递机密信息。 宏病毒:使用宏语言编写的一种脚本病毒程序,可以在一些数据处理系统中运行,存在于字处理文档、数据表格、数据库和演示文档等数据文件中,利用宏语言的功能将自己复制并繁殖到其他数据文档里。 入侵检测:通过收集和分析网络行为、安全日志、审计数据、其它网络上可以获得的信息以及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的信息,检查网络或系统中是否存在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作为一种积极主动地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 花指令:是指利用反汇编时单纯根据机器指令字来决定反汇编结果的漏洞,在不影响程序正确性的前提下,添加的一些干扰反汇编和设置陷阱的代码指令,对程序代码做变形处理。缓冲区溢出攻击:指程序运行过程中放入缓冲区的数据过多时,会产生缓冲区溢出。黑客如成功利用缓冲溢出漏洞,可以获得对远程计算机的控制,以本地系统权限执行任意危害性指令。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 基于账户名/口令认证是最常用的最常用的认证方式(√) 2. 当用户收到了一封可疑的电子邮件,要求用户提供银行账户及密码,这属于钓鱼攻击(√) 3. RSA算法的安全性归结于离散对数问题(×) 4. 量子不可克隆定理、不确定性原理,构成了量子密码的安全性理论基础(√) 5. 访问控制的安全策略是指在某个安全区域内用语所有与安全相关活动的一套控制规则(√) 6. 反弹连接是木马规避防火墙的技术,适合动态IP入侵(×) 7. 驱动程序只能在核心态下运行(×) 8. 混沌系统生成的混沌序列具有周期性和伪随机性的特征(×) 9. 最小特权思想是指系统不应给用户超过执行任务所需特权以外的特权(√) 10. 冲击波蠕虫病毒采用UPX压缩技术,利用RPC漏洞进行快速传播(√) 三、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 按照密钥类型,加密算法可以分为(D )。 A. 序列算法和分组算法 B. 序列算法和公钥密码算法 C. 公钥密码算法和分组算法 D. 公钥密码算法和对称密码算法 (2) 以下关于CA认证中心说法正确的是(C )。 A. CA认证是使用对称密钥机制的认证方法 B. CA认证中心只负责签名,不负责证书的产生 C. CA认证中心负责证书的颁发和管理、并依靠证书证明一个用户的身份 D. CA认证中心不用保持中立,可以随便找一个用户来做为CA认证中心 (3) Web从Web服务器方面和浏览器方面受到的威胁主要来自( D )。 A. 浏览器和Web服务器的通信方面存在漏洞 B. Web服务器的安全漏洞 C. 服务器端脚本的安全漏洞 D. 以上全是

设计概论学习心得2

设计概论学习心得 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革命开始以后,造物艺术伴随着大工业生产技术和艺术文化的不断融合,并在20世纪初凝聚成为工业设计,并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得以确立,工业产品设计才成其真正意义。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本书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关注进而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并最终使设计学成为一门真正登载教育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落实的学科。 工业产品设计就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诸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 也就是在对工业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时,不仅要研究工业产品制造的可能性、操作时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形态表现的艺术性等,同时还要研究工业产品对社会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作用。这里的"艺术性"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产品的造型处理、色彩处理、纹饰处理与视觉效果相关的结构处理、纹理效果处理,还包括人的触觉、听觉等综合感觉效果的处理。 工业产品设计也是人类创造的物化形态、是一种造物艺术的同时,它已经成为一种综合艺术语言。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 延续和发展,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在技术手段上,它拥有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可比拟的现代工业文明;在审美精神上,它又是传承不断的人类创造力与文化传统的延伸与发展。于是,工业产品设计将人类完善自己制造产品的努力从个人性的劳动转变为专业化的社会性劳动,变为运用社会的宏观力量控制和优化人类生活与生存环境的浩大工程。这意味着,人类已不满足于将生产力的发展仅用于从自然中获取财富;人类已觉悟到、并有意识地运用现代工业技术和艺术手段去拓展文化生活中的精神空间,以求得人类自身的不断完善。

(完整版)船舶操纵与避碰总结

船舶操纵与避碰 9101: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9102:500~3000总吨船舶船长9103: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大副9104:500~3000总吨船舶大副9105: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9106:500~3000总吨船舶二/三副9107:未满500总吨船舶船长9108:未满500总吨船舶大副9109:未满500总吨船舶二/三副 考试大纲 适用对象 9101 9102 9103 9104 9105 9106 9107 9108 9109 1 船舶操纵基础 1.1 船舶操纵性能 1.1.1 船舶变速性能 1.1.1.1 船舶启动性能√√√√√√ 1.1.1.2 船舶停车性能√√√√√√ 1.1.1.3 倒车停船性能及影响倒车冲程的因素√√√√√√ 1.1.1.4 船舶制动方法及其适用√√√√√√ 1.1.2 旋回性能 1.1. 2.1 船舶旋回运动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1.1. 2.2 旋回圈,旋回要素的概念(旋回反移量、滞距、 纵距、横距、旋回初径、旋回直径、转心、旋回 时间、旋回降速、横倾等) √√√√√√ 1.1. 2.3 影响旋回性的因素√√√√√√ 1.1. 2.4 旋回圈要素在实际操船中的应用(反移量、旋回 初径、进距、横距、旋回速率在实际操船中的应 用;舵让与车让的比较) √√√√√√√√√ 1.1.3 航向稳定性和保向性 1.1.3.1 航向稳定性的定义及直线与动航向稳定性√√√√√√

1.1.3.2 航向稳定性的判别方法√√√√√√ 1.1.3.3 影响航向稳定性的因素√√√√√√ 1.1.3.4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的关系;影响保向性的因素√√√√√√ 1.1.4 船舶操纵性指数(K、T指数)的物理意义及其与操纵性 √√ 能的关系 1.1.5 船舶操纵性试验 1.1.5.1 旋回试验的目的、测定条件、测定方法√√√√√√ 1.1.5.2 冲程试验的目的、测定条件、测定方法√√√√√√ 1.1.5.3 Z形试验的目的和试验方法√ 1.1.6 IMO船舶操纵性衡准的基本内容√√√ 1.2 船舶操纵设备及其运用 1.2.1 螺旋桨的运用 1.2.1.1 船舶阻力的组成:基本阻力和附加阻力√√√√√√ 1.2.1.2 吸入流与排出流的概念及其特点√√√√√√ 1.2.1.3 推力与船速之间的关系,推力与转数之间的关系√√√√√√ 1.2.1.4 滑失和滑失比的基本概念,滑失在操船中的应用√√√√√√ 1.2.1.5 功率的分类及其之间的关系√√√√√√ 1.2.1.6 船速的分类及与主机转速之间的关系√√√√√√ 1.2.1.7 沉深横向力产生的条件、机理及偏转效果√√√√√√ 1.2.1.8 伴流的概念,螺旋桨盘面处伴流的分布规律√√√√√√ 1.2.1.9 伴流横向力产生条件、机理及偏转效果√√√√√√ 1.2.1.10 排出流横向力产生条件、机理及偏转效果√√√√√√ 1.2.1.11 螺旋桨致偏效应的运用√√√√√√ 1.2.1.12 单、双螺旋桨船的综合作用√√√√√√ 1.2.1.13 侧推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2.2 舵设备及其运用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

电科大19年6月考试《信息安全概论》期末大作业答案

17年12月考试《信息安全概论》期末大作业-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49 道试题,共98 分) 1.信息具有的重要性质中,不包括() A.普遍性; B.无限性; C.相对性; D.保密性 正确答案:D 2.在建立堡垒主机时() A.在堡垒主机上应设置尽可能少的网络服务 B.在堡垒主机上应设置尽可能多的网络服务 C.对必须设置的服务给予尽可能高的权限 D.不论发生任何入侵情况,内部网始终信任堡垒主机 正确答案:A 3.摄像设备可分为网络数字摄像机和(),可用作前端视频图像信号的采集 A.家用摄像机 B.专业摄像机 C.高清摄像机 D.模拟摄像机 正确答案:D 4.就信息安全来说,完整性是( ) A.保护组织的声誉 B.保护系统资源免遭意外损害 C.保护系统信息或过程免遭有意或意外的未经授权的修改 D.两个或多个信息系统的成功安全组合 正确答案:C 5.消息认证码是与()相关的单向Hash函数,也称为消息鉴别码或消息校验和。 A.加密; B.密钥; C.解密;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B 6.数字签名机制取决于两个过程___。

A.加密过程和验证过程; B.Hash散列过程和签名过程; C.签名过程和验证过程; D.加密过程和Hash散列过程 正确答案:C 7.下面算法中,不属于Hash算法的是( ) 。 A.MD-4算法; B.MD-5算法 C.DSA算法; D.SHA算法。 正确答案:C 8.下面属于仿射密码的是() A.ek(x) = x + k (mod 26),dk(x) = y –k (mod 26) (x,y∈Z26); B.∏= 0 1 2 3 4 ……23 24 25 0’1’2’3’4’……23’24’25’ C.P = C = Z26,且K = {(a,b)∈Z26XZ26|gcd(a,26)=1},对k=(a,b) ∈K,定义e(x)=ax+b (mod 26)且dk(y) = a-1(y-b)(mod 26) D.对于a,b,……,z这26个字母组成的单词,不改变明文字符,但要通过重排而改变他们的位置,实现加密。 正确答案:C 9.信息技术简单地说就是( ) A.计算机、通信和情报; B.通信、控制和情报; C.计算机、通信和控制; D.计算机、控制和管理。 正确答案:C 10.微软的ProxyServer是使一台WINDOWS服务器成为代理服务器的软件。它的安装要求中不包括() A.服务器一般要使用双网卡的主机 B.客户端需要配置代理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参数 C.当客户使用一个新网络客户端软件时,需要在代理服务器上为之单独配置提供服务 D.代理服务器的内网网卡IP和客户端使用保留IP地址 正确答案:C 11.下面属于数字签名功能的是()。 A.发送者事后不能否认发送的报文签名;

船舶操纵性与耐波性总结

船舶操纵性:是指船舶按照驾驶者的意图保持或改变其运动状态的性能,即船舶能保持或改变其航速、航向和位置的能力。航向稳定性:表示船舶在水平面内的运动受扰动而偏离平衡状态,当扰动完全消除后能保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性能。 回转性:表示船舶在一定舵角作用下作圆弧运动的性能。转首性:表示船舶应舵转首并迅速进入新的稳定状态的性能. 运动稳定性与机动性制约:小舵角下的航向保持性 、中舵角下的航向机动性 、大舵角下的紧急规避性 固定与运动坐标系的关系: 漂角:速度V 与OX 轴正方向的夹角β。舵角:舵与OX 轴之间的夹角δ。舵速角:重心瞬时速度矢量与O 0X 0轴之间的夹角ψ0。 线性水动力导数意义:船舶作匀速直线运动,在其他参数不变时,改变某一运动参数所引起的作用于船舶的水动力或矩对该参数的变化率。水动力导数:Xu= Yu= 通常可称对线速度分量u 的导数为线性速度导数.如:Xu 等。对横向速度分量v 的导数为位置导数,如:Yv 、Nv 等。对回转角速度r 的导数为旋转导数,如:Nr 、Yr 等。对各加速度分量和角加速度分量的导数为加速度导数Xu 。 ,对舵角δ的导数为控制导数,如:Y δ等。 稳定性:对处于定常运动状态的物体(或系统),若受到极小的外界干扰作用而偏离原定常运动状态;当干扰去除后,经过一定的过渡过程,看是否具有回复到原定常运动状态的能力。若能回复,则称原运动状态是稳定的。直线稳定性:船舶受到瞬时扰动以后,重心轨迹最终恢复成为一条直线,但航向发生了变化。方向稳定性:船舶受到的瞬时扰动消失以后,重心轨迹最终成为原航线平行的另一直线。位置稳定性:船舶受到瞬时扰动,当扰动消失以后,重心轨迹最终恢复成为与原来航线的延长线。 稳定衡准数:C=-Y V (mx G u 1-N r )+N V (mu 1-Y r );C>0 表示船舶在水平面的运动具有直线稳定性;C<0 则不具有直线稳定性。 影响航向稳定性的因素:(1)为改善其航向稳定性,应使Nr 、Yv 二者的负值增加,从C 的表达式可见,此二者之乘积的正值就越大,显然有利于改善稳定性。(2) Nv 对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只要Nv 为正值,船舶就能保证航向稳定性 (3)若沿船纵向设置升力面(如鳍、舵等能产生升力的物体),则将其加在首或尾部都能使Nr 的负值增加,但若加在首部会使Nv 增加负值,而加在尾部会使Nv 变正,故升力面设置在尾部可使Nr 负值增加的同时又使Nv 值变正,故对航向稳定性的贡献比设置在首部要大。与几何形体的关系:增加船长可使Nr 负值增加,增加船舶纵中剖面的侧面积可使Nr 、Yv 的负值增加,增加Nv 的有效方法是,增加纵中剖面尾部侧面积,可采用增大呆木,安装尾鳍,使船产生尾倾等。 船舶回转性各参数:反横距:从船舶初始的直线航线至回转运动轨迹向反方向最大偏离处的距离为S1。正横距:从船舶初始直航线至船首转向90°时,船舶重心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为S2。该值越小,则回转性就越好。纵距:从转舵开始时刻船舶重心G 点所在的位置,至船首转向90°时船舶纵中剖面,沿原航行方向计量的距离S3。其值越大,表示船舶对初始时刻的操舵反应越迟钝战术直径:从船舶原来航线至船首转向180°时,船纵中剖面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DT 。其值越小,则回转性越好。定常回转直径:定常回转阶段船舶重心点圆形轨迹的直径D 进程R ′:自执行操舵点起至回转圈中心的纵向距离;R′=S3-D/2;它表示船舶对舵作用的应答性,R′越小则应答性越好 回转过程的三个阶段: 转舵阶段:指从开始转舵到舵转至规定角度δ0为止。运动特点:V 。 ≠0 ,r 。≠0 ,v=r=0;过渡阶段:指从转舵结束起到船舶进入定长回转运动为止。运动特点:V 。 、r 。 、V 、r 都不为零且随时间发生变化。 定长回转阶段:当作用于船体的力和力矩相平衡时,船舶就以一定的侧向速度V 和回转角速 度r 绕固定点作定长圆周运动。特点:V 。=r 。 =0,v 、r 为常数。 枢心点P :船舶回转过程中,在船上还存在一个横向速度分量为零的点,称为枢心点p 。枢心点是船舶纵中线上唯一的漂角为零的点;枢心点仅仅是因为船舶转向而存在的;船舶加速时,枢心点会向船舶运动的方向移动 。反操现象:是船舶不具有直线稳定性的一种特征,回转性与稳定性相矛盾。回转衡倾的原因:船舶回转过程中,船体上承受的侧向力其作用点高度各不相同,于是形成对ox 轴的倾侧力矩,产生回转横倾。 野本模型:T r 。+r 。 =K δ 其中 K 、T 为操纵性指数。用参数K 评估回转能力。大K 意味着回转性能好。用参数T 评估直线运动稳定性、初始回转能力和航线改变能力。小T 意味着好的直线运动稳定性、初始回转能力和航线改变能力。K= T= 希望船舶有大K 、小T (但相互矛盾)。T 的单位是S ,K 的单位是S -1 转首性指数p :表示操舵后,船舶行驶一倍船长时,由单位舵角引起的首相角改变量。 诺宾指数:若平>0.3则转首性满足要求。与船体惯性 回转阻尼 舵的回转力矩相关。 操纵性试验:分为模型试验和实船试验两种,模型试验又可分为自由自航模操纵性试验和约束模操纵性试验两种。船舶固有操纵性的试验方法:回转试验、回舵试验、零速启动回转试验、Z 试验、螺线与逆螺线试验、航向改变试验、制动试验和侧向推进装置试验。 回转试验: 1首先在预定的航线上保持船舶直航和稳定航速。 2在开始回转前约一个船长的航程范围内,测量船舶的初始参数,如:航速u 、初始航向角、初始舵角、螺旋桨的初始转速n 0等。 3以尽可能大的转舵速度将舵操至规定舵角δ0并把定舵轮。随后开始测量船舶运动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包括船舶的轨迹、航速、横倾角及螺旋桨的转速等。 4待首向角改变540°时,即可结束试验。 螺线试验:评价船舶的直线稳定性,在直航中给船舶以扰动,通过观察扰动去掉后船舶是否能够恢复直航来测定直线稳定性。 1.首先在预定航线上保持匀速直航,并在操舵前测出初始航速、舵角及螺旋桨转速。 2. 执行操舵,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将舵转至一舷规定的舵角(如右舷15°) 并保持舵角不变,使船进入回转运动,待回转角速度r 达到稳定值时,记录下r 和相应的舵角δ值。 3. 改变舵角值重复以上过程,测出定常r 值及相应δ值。舵角从右舷15°开始,并按下列次序改变:右15°→右10°→右5°→右3°→右1°→ 0°→左1°→左3°- 左5°→左10°→左15° Z 形操舵试验:测定船舶操舵响应的一种操纵性试验法。进行Z 形试验时,先使船以规定航速保持匀速直航,然后将舵转至右舷规定的舵角(如右舷10°) ,并保持之,则船即向右转向,当首向角达到某一规定的舵角值时(如右舷10°) 立即将舵向左转至与右舵角相等的左舵角(左舷10°) ,并保持之。当反向操舵后,船仍朝原方向继续转向,但向右转首角速度不断减小,直至消失。然后船舶应舵地再向左转向,当左转首向角与舵角值相同时,再向右操舵至前述之右舵角。该过程如此继续,到完成五次操舵为止。 航向改变试验是研究船舶在中等舵角时的转向性能的一种较简易而实用的试验方法。 回舵试验是船舶航向稳定性的定义试验。该试验方法实质为回转试验(或螺线试验)的延续 操纵性船模试验中必须满足的相似条件:1使自航船模与实船保持几何形状相似;2通常保持无因次速度、加速度参数相等,即u/V 、v/V 、rL/V 等相等;3在水动力相似方面,只满足傅汝德数Fn 相等,保证二者重力相似。 实际进行自航模试验时保持:船体几何形状相似;质量、重心位置及惯性矩相似;在决定模型尺度时要考虑临界雷诺数的要求;选择航速时满足傅汝德数相等;机动中保持舵角相等。 船舶固有操纵性指标:直接的判据:它是由自由自航试验直接测定的参数;间接的判据:如野本的K 、T 指数,诺宾的P 指数 操纵性衡准:1回转能力,由回转试验确定。船舶以左(右)350 舵角回转时,回转圈的纵距应

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1)

河南工业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 古典密码-Vigenere算法 课程信息安全概论实验名称古典密码-Vigenere算法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班级计科1304 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刘宏月日期 2015.10.24

一、实验名称 古典密码-Vigenere算法 二、实验目的 1、理解简单加密算法的原理; 2、掌握Vigenere密码的原理,完成Vigenere密码加解密程序的编写; 3、通过实验,加深对古典密码体制的了解,掌握对字符进行灵活处理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一)实验要求 根据Vigenere密码的原理编写程序,对输入的符号串能够根据设置的密钥分别正确实现Vigenere加密和解密功能。 (二)实验准备 1、阅读教材有关章节,理解简单加密算法的原理,掌握Vigenere密码的原理。 2、初步编制好程序。 3、准备好多组测试数据。 四、实验过程及结果 源代码: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INCHAR 97 #define CHARSUM 26 char table[CHARSUM][CHARSUM]; bool Init(); bool Encode(char* key, char* source, char* dest); bool Dncode(char* key, char* source, char* dest); int main() { if(!Init()) { cout << "初始化错误!" << endl; return 1; } char key[256]; char str1[256]; char str2[256]; int operation; while(1) { do

设计概论学习心得

《设计的魅力》 ———读设计学概论有感 设计学类144 储筠尧 设计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多学科相互交叉,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融合,具有整体的科学表现特征的新兴艺术类学科。艺术的形式美感,科学的核心内容及技术的工艺特征完美地构成了艺术设计的全部内涵。它是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科学。 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可以从设计的艺术性,科学性及技术性等三个方面加以认识,设计的艺术性包括对设计物像的造型形态特征,色彩装饰特征及材料肌理特征等方面的理解与表现。 设计的艺术性是基于对设计物象的基本认识和在设计创造活动中对物的形态特征,色彩装饰盒材料肌理等的理解,依据功能性,舒适性,装饰性,审美性,等需要加以主观的,合理的,符合形式美感法则的创造性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通过部分创造和改变物的性质。通过造物的方法,形成物品为人所用,获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设计的目的是适应生活的具体需要,顺应社会发展的积极方向,构成历史性的文化积累,从而证明人类高度文明的具体所在。 设计的创意性特征 设计的的创意性特征体现出设计作品的文化特征与积淀,具

有思想的导向性及象征性,设计的奇妙思想包括对视觉与知觉甚至触觉的冲击,隐喻着深层的文化内涵。创意直接体现设计的生命力。 设计的图形特征 在设计中有文字图形,图案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无论那种形式都是设计表现的重要手段,对设计的成败至关重要。以图形为主的设计具有极强的装饰感和视觉感的冲击力。 设计的产品型特征 设计的产品型特征往往突出产品的使用功能性与舒适性,重点表现在产品的造型形态上。强调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及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实用与舒适经常作为标准规范。 设计的科学特征 设计的科学性特征严格地界定了产品的规范技术指标,并突出表现在新技术新科技的成果应用上。先进的技术含量代表着时代的发展与时尚,体现综合的科技与经济实力。 设计的工艺性特征 设计的工艺性特征是产品的制造加工的完美展示,是设计的功能性,舒适性及艺术性的具体体现。无论产品的外观造型及内部构造,其精准的工艺技术都将是优质产品的重要保证。 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设计的市场性特征是商品创造社会的唯一经济指示,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价值。好的设计通常能

中国文化概论简答

一、简述“文化”名称的来源。 (1)关于“文”的解释: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②“文”的引申义:在人类认知领域,“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在政治领域,“文”引申为“文治教化”,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武功”相对;在天文和人文的区别上,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2)关于“化”的解释:“化”的本义是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文化”合起来的解释: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二、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 (1)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 (2)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3)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三、什么是两个文化层面,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 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 (1)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2)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3)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两个文化层面就其来源,都是原始文化的传承,它们虽在后代有所分化,产生了差异甚至对立,但深究其内在的精神又相互关联、互相补充。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都是由这两个文化层面联合构成的。两个文化层面缺一不成其为完整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苦奉。 四、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 (1)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以文化的特质变化为前提,用有关文化的重大事件和典籍事象为界限,文化流变的历史阶段划分是可以操作的。

南开《信息安全概论》20春期末考试答案

《信息安全概论》20春期末考试-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7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信息安全CIA三元组中的A指的是 A.机密机 B.完整性 C.可用性 D.可控性 答案:C 2.在Windows安全子系统中,保存用户账号和口令等数据,为本地安全机构提供数据查询服务的是什么部件? A.GINA B.SRM C.SAM D.Winlogon 答案:C 3.以下哪种分组密码的工作模式可以并行实现? A.ECB B.CBC C.CFB D.OFB 答案:A 4.Bot病毒又称为什么? A.木马病毒 B.僵尸病毒 C.网络欺骗 D.拒绝服务 答案:B 5.CBC是指分组密码的哪种工作模式? A.电子编码本模式 B.密码分组模式 C.密码反馈模式 D.输出反馈模式 答案:B 6.攻击者通过伪造以假乱真的网站和发送诱惑受害者按攻击者意图执行某些操作的电子邮件等方法,使得受害者“自愿”交出重要信息(例如银行账户和密码)的手段称为什么? A.僵尸网络 B.缓冲区溢出

C.网络钓鱼 D.DNS欺骗 答案:C 7.在使用公钥密码算法的加密通信中,发信人使用什么来加密明文? A.发信人的公钥 B.收信人的公钥 C.发信人的私钥 D.收信人的私钥 答案:B 8.Bell-LaPaDula访问控制模型的读写原则是哪项? A.向下读,向上写 B.向上读,向上写 C.向下读,向下写 D.向上读,向下写 答案:A 9.在CC标准中,要求在设计阶段实施积极的安全工程思想,提供中级的独立安全保证的安全可信度级别为 A.EAL1 B.EAL3 C.EAL5 D.EAL7 答案:B 10.Windows系统安全架构的核心是什么? A.用户认证 B.访问控制 C.管理与审计 D.安全策略 答案:D 11.以下哪种技术可用于内容监管中数据获取过程? A.网络爬虫 B.信息加密 C.数字签名 D.身份论证 答案:A 12.IPS的含义是什么? A.入侵检测系统 B.入侵防御系统

信息安全概论

河南工业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信息安全概论实验名称实验四网络端口扫描 院系___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____ 专业班级 _ 计科0805班 __ 姓名______唐广亮_____ 学号________200848140523 _ 指导老师:王峰日期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端口扫描技术基本原理,理解端口扫描技术在网络攻防中的作用。 2. 通过上机实验,熟练掌握目前最为常用的网络扫描工具Nmap的使用,并能利用工具扫描漏洞,更好的弥补安全不足。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 阅读nmap文档,了解命令行参数。 2. 选择局域网中的主机作为扫描对象(不可非法扫描Internet中的主机),使用Nmap 提供的默认配置文件,以及自行设定相关参数,对指定范围的主机进行PING扫描、TCP connect扫描、UDP扫描、秘密扫描等,记录并分析扫描结果。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 (说明:实验结果可以是运行画面的抓屏,抓屏图片要尽可能的小。) 1. 端口扫描的原理。 (1)对指定范围的主机进行PING扫描

从扫描结果可得:在对121.195.0.0/24进行扫描时,总共有256个IP地址,但只有一个IP处于host up 状态,其余的处于host down 状态。 (2)-sS (TCP SYN scan)参数扫描如图所示:

从扫描结果可得:网易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514828001.html,),即121.195.178.238总共开通了23个端口,这些端口有的是OPEN状态,有的是FILTERED,但它们都是TCP端口,因为SYN扫描是基于TCP的。 (3)-sT (TCP connect scan)参数扫描211.69.207.72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