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与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现状.doc

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与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现状.doc
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与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现状.doc

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与经济损失评估研究

现状-

摘要:回顾了地震观测记录研究的发展历程,对采用基于震害调查的经验判断法和基于有限元的理论计算法分析结构地震易损性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综述了目前各国开展直接和间接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技术方法;针对地震风险观测记录、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结构精细化易损性模型、地震动输入、地震附加费率厘定等尚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给出了未来开展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评估

中图分类号:TU352.1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结构地震易损性与震害经济损失分析是地震安全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既从宏观的角度描述了地震动强度与结构破坏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又从微观角度在概率意义上定量刻画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储备。基于地震易损性分析,人们可以很好地掌握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也能够了解地震烈度、场地、震级等地震动输入参数与结构损伤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建筑结构的灾害损失进行预测评估。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源于美国地震保险业的发展,最早由Freeman等于1932年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是工程结构危险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制定地震保险政策与费用厘定的依据和基础。随着结构分析与设计手段的完善和建筑材料的不断更新,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

也在逐步提高,虽有效减小了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但其引起的社会经济损失绝对值却在不断增加,合理的地震经济损失评估对于现代经济社会的抗震救灾与震害保险越发重要。因此,对工程结构开展地震易损性与经济损失评估研究,对于制定国家防震减灾措施。提高结构抗震能力等级,降低震害损失等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1 地震观测记录与修正

自20世纪30年代在加州长滩记录第1条地震动加速度以来(图1[1]),研究人员在该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目前美国、日本以及中国等地震多发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当丰富的地震动数据库。地震动观测记录研究大致经历了模拟地震记录和数字地震记录与修正这2个阶段[2]。

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为模拟地震记录阶段。1947年Housner[3]基于模拟强震仪记录的洛杉矶地震加速度序列,通过对其进行2次积分得到地震位移时程,并与位移仪得到的位移记录比较后认为加速度积分计算结果的可信度较高。然而1955年Hershberger[4]经过分析对Housner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质疑。1961年,Berg等[5]指出积分计算方法在精度方面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但其结果可作为工程结构分析参考之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研究人员开始对模拟地震仪获取数据的精确性开展研究,探讨了传感器位置、记录纸变形以及数据反馈时效等因素对积分后位移的影响[6-7],发现模拟强震仪存在丢头现象,记录长周期地震动的能力不强等弊端,进而提出了通过过滤长周期信号获取地震记录的标准强震动加速度记录基线校正方法[8-10]。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和日本相继研制成功了数字强震仪,

网壳结构的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

网壳结构的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 网壳结构作为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综合文体中心、大型交通枢纽车站及航站楼、集群式工业厂房等基础设施。我国地震灾害严重,量大面广的网壳结构面临着严重的地震威胁。 大跨度空间结构一旦发生破坏或倒塌,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社会影响。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采用多级设计的思想,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其实质是性能化设计的雏形,但该设计思想不能考虑到中小地震时结构或非结构构件的破坏程度及由此导致的经济损失,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公众对结构抗震性能的需求。 本文以基于性能的多水准化抗震设计及地震风险评估为研究背景,对典型的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单层球面网壳和单层柱面网壳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一方面可为网壳结构的多水准性能化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则为地震灾害损失的快速预测与评估及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工作如下:(1)以平均模态应变能系数作为振型贡献指标,将其值大于0.01的振型定义为网壳结构线弹性地震响应的主导振型。 以20条真实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分别考虑4种地震动输入情况:仅X向、仅Y向、仅Z向和三向地震动同时输入,对单层球面网壳和单层柱面网壳的主导振型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CQC振型组合方法计算网壳结构仅考虑主导振型、前30阶及前250阶振型三种情况的地震效应组合值,并将其与时程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该识别方法的可行性。 (2)基于网壳结构的主导振型,提出了可同时考虑更多结构自振特性和地震动频谱成分的地震动强度参数Sa,dom

(T1d,T2d,...,Tid,...TNd,(ζ))(简记为Sa,dom),该地震动强度参数表示为结构各主导振型对应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值的几何加权 平均数,其中各阶主导振型的平均模态应变能系数作为相应的权值。选取了11 个常见的地震动强度参数,从与网壳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的相关性、有效性、充分性等方面与本文提出的地震动强度参数进行综合对比,并对Sa,dom 的地震危 险可计算性进行了讨论。 (3)确定了网壳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中历史地震动记录的选取原则及合理输入数目,并从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下一代衰减模型”强震数据库中选取了 40条远场地震动记录来考虑易损性分析中的地震动不确定性。总结了网壳结构有限元建模中13个随机参数的概率分布模型,并通过单参数敏感性分析获得 了表征13个随机参数敏感性大小的“龙卷风图”。 在此基础上,采用Sobol’法和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对5个主要的随机参数 进行了全局敏感性分析,获得了 5个参数各自对结构响应的贡献率。(4)从结构滞回耗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地震能量需求的结构损伤指标DIE,该指标定 义为地震能量需求与结构耗能能力的比值,其中地震能量需求即为结构在地震过程中的总滞回耗能,可通过对结构的加速度响应时程进行连续小波变换等效获得。 以高效的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对5个主要的结构随机参数进行抽样,以40 条远场地震动作为输入,对18个不同矢跨比及屋面质量的单层球面网壳和单层 柱面网壳的720个随机样本进行动力荷载域全过程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 基于损伤指标DIE建立了不同网壳结构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概率抗震能力模型和概率倒塌能力模型,并获得了网壳结构不同性能水准的地震易损性曲线。(5)

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评价工作细则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 加强对已有建筑物的安全与合理使用,判定该建筑物结构的可靠性,制定本细则。 1.2适用范围 1.2.1 建筑物的安全鉴定(包括危房鉴定及其它应急鉴定)。 1.2.2 建筑物使用功能鉴定。 1.2.3 建筑物改变用途、改变使用条件或改造前的专门鉴定。 2、参考标准 2.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2.2《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2.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2.8《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2.9《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 2.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 3-2010 2.11《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2008 2.1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2.13《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2.14《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4-2008 2.15《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1999(2004年版) 2.16《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 123-2012 2.17《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2.18《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 3、检查分类 根据业主要求和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检查分如下几类: 3.1房屋结构安全性能检查; 3.2租赁特许行业检查;

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与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现状.doc

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与经济损失评估研究 现状- 摘要:回顾了地震观测记录研究的发展历程,对采用基于震害调查的经验判断法和基于有限元的理论计算法分析结构地震易损性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综述了目前各国开展直接和间接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技术方法;针对地震风险观测记录、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结构精细化易损性模型、地震动输入、地震附加费率厘定等尚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给出了未来开展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评估 中图分类号:TU352.1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结构地震易损性与震害经济损失分析是地震安全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既从宏观的角度描述了地震动强度与结构破坏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又从微观角度在概率意义上定量刻画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储备。基于地震易损性分析,人们可以很好地掌握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也能够了解地震烈度、场地、震级等地震动输入参数与结构损伤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建筑结构的灾害损失进行预测评估。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源于美国地震保险业的发展,最早由Freeman等于1932年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是工程结构危险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制定地震保险政策与费用厘定的依据和基础。随着结构分析与设计手段的完善和建筑材料的不断更新,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

也在逐步提高,虽有效减小了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但其引起的社会经济损失绝对值却在不断增加,合理的地震经济损失评估对于现代经济社会的抗震救灾与震害保险越发重要。因此,对工程结构开展地震易损性与经济损失评估研究,对于制定国家防震减灾措施。提高结构抗震能力等级,降低震害损失等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1 地震观测记录与修正 自20世纪30年代在加州长滩记录第1条地震动加速度以来(图1[1]),研究人员在该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目前美国、日本以及中国等地震多发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当丰富的地震动数据库。地震动观测记录研究大致经历了模拟地震记录和数字地震记录与修正这2个阶段[2]。 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为模拟地震记录阶段。1947年Housner[3]基于模拟强震仪记录的洛杉矶地震加速度序列,通过对其进行2次积分得到地震位移时程,并与位移仪得到的位移记录比较后认为加速度积分计算结果的可信度较高。然而1955年Hershberger[4]经过分析对Housner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质疑。1961年,Berg等[5]指出积分计算方法在精度方面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但其结果可作为工程结构分析参考之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研究人员开始对模拟地震仪获取数据的精确性开展研究,探讨了传感器位置、记录纸变形以及数据反馈时效等因素对积分后位移的影响[6-7],发现模拟强震仪存在丢头现象,记录长周期地震动的能力不强等弊端,进而提出了通过过滤长周期信号获取地震记录的标准强震动加速度记录基线校正方法[8-10]。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和日本相继研制成功了数字强震仪,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方法简介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方法简介 1.地震统计单元—地震带对场点的地震危险性贡献 设有N 个地震带对场点地震危险性有贡献,而第n 个地震带在点的某地震动年超越概为P n (Z ≥z ),则场点总的年超越概率为: ∏=≥=≥N 1 n z n -1-1z )) (()(Z P Z P 式中,Z 为地震动参数;z 为给定的地震动参数。 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性分析的基本单元,它应具有统计上的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的一致性。考虑某一地震带,其地震时间过程符合泊松过程,在T 年内的4级以上地震年平均发生率为v 则有: VT K K VT P -k e ! )(= 其中P k 为该地震带内未来T 年内发生K 次地震的概率。 地震带内大小地震的比例遵从修正的Gutenberg-Richter 震级—频度关系,相应的震级概率密度函数为: ()[]()[]οοβββ M M M M M f u -----=exp 1exp )(m 其中,β为地震带b 值的2.3倍,M u 为地震带的震级上限。 2.地震带内潜在震源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假定在每一个地震带的各个潜在震源区内,地震活动水平和强度的分布是相对均匀的。潜在震源区的地震空间分布系数是与震级有关的,记为f l,mj ,其物理含义为发生一次震级为m j ± 0.5△m 的地震的条件下,次地震落在第l 个潜在震源区的概率。该分布系数可反映地震带内地震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性,对指定震级档,此分布系数在整个地震带内是归一的。即对不同震级档有: 1 =∑=S N 1 l j m ,l f 其中,N s 为地震带内能够发生m j ± 0.5△m 级地震的潜源区总数。 根据泊松分布模型和全概率定理,一个地震带所发生的地震在场点所产生的地震动Z ()()??? ? ??????≥?--=≥∑???∑==S m j N l N j l l m l j dxdyd f z Z P S f m P v z Z P 11,E |)(exp 1)(θθ

建筑结构安全性的

306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探讨高渝昀 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摘 要:建筑结构安全性是指建筑物的结构在各种外力作用下仍保持完整、坚固的能力。安全性是建筑设计师们所追求的,建筑物的安全性能提高了,不仅有助于建筑结构的坚固,而且给处在建筑物里的人提供了安全保障。建筑结构安全性主要包括建筑结构的承受性、建筑结构的牢固性和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本文旨在探讨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如何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结构安全性;坚固;承受;耐久 现代建筑的材料主要是混凝土,混凝土被广泛运用到实际的建设当中,是因为它安全、坚固且性价比高。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大规模开展起来,为我国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当今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已远远超出过去建筑结构的程度,符合国际建筑的标准,也符合我国现代社会建筑业发展的需要。 1 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评估 1.1 传统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较低 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所以给建筑结构安全性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非常重要的。以往,国际上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概念比较模糊,严重阻碍了新方法的推广与应用。新的定义是:建筑结构安全性能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包括构件的加固和结构整体的加固。结构安全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的设计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结构类型,而我国还只是从局部进行安全度分析,没有考虑整体,比如,现在的一些方法只能处理好表面的问题,对深层次的问题不能彻底地解决。建筑结构安全性的设计始终是一个技术问题,除了判断外,还离不开分析与综合。 1.2 对我国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评估 在一般情况下,我国传统的设计方案仍旧可以给建筑结构以安全保障,而且还能以较少的原材料和资金,建设了很多大规模的建筑,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建筑结构的安全度设置水平比较低,抵御外力作用和意外事故的能力较弱,存在一定的失效概率。所以,我们不仅要规范建筑设计的安全度防止意外事故,还要在一定条件下提高设计的安全度。这样,可以很明显地减少事故的发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人士提出了很多提高我国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意见,引起了国内工程界的关注和议论,许多意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建筑结构安全度的加强有助于扩大内需,提高安全储备和建筑的坚固耐久性,从而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总之,基于不断变化的国情,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已成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可见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性。 2 建筑结构存在的问题及造成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我国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一直没有被重视起来,建筑结构的质量一直比较低,不仅与西方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也和国际平均水平差距很大。我国建设的资金和材料有限,而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势必使建筑的安全度降低,质量下降。此外,设计中对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耐久性考虑不周全,使其结构性能不佳,安全度也比较低。因此,我们国家需要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我国建筑工程的事故相对于国外比较多,事故的原因都是由于不遵守有关的规范和标准。建筑结构方面的缺陷和不足都有可能造成结构安全事故,这是一种人为原因造成的差错,其中,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差错是主要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建筑人员的技术能力、工作条件与环境、心理素质都需要被重视。出了人为因素外,还有较少的其它原因,比如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有可能造成大事故。因此,建筑结构安全标准需要被合理设定。 3 如何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设计结构的过程中,我们常用结构的安全系数作为评定建筑结构安全性的一个标准。安全系数是结构安全度的重要标志,但事实上它属于结构安全性的一部分。下面有三种方法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3.1 提高建筑结构承受能力的安全程度 内力分析的方法比较精准和保守,可以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以砖墙承重能力的结构内力分析方法为例,我国效仿前苏联的模式,没有考虑墙体对房梁的固定作用,只考虑房梁的反作用力对墙体的偏心作用,造成墙体形成较大的弯矩。因此要根据房梁端点不同的构造和房梁与墙体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内力分析方法。 3.2 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整体牢固性是指建筑结构不会发生严重的损坏,即使局部被破坏了,也不会引起整体被破坏。一个安全的建筑结构能在自然灾害或人为损坏面前,仍保持较小的破坏程度,这主要归功于合理的建筑方案和牢固的结构。因为建筑结构引发的安全事故甚至是灾难性事故有很多,都是由于建筑结构缺乏整体牢固性。因此,我们需要合理的构造方法使建筑结构具有强大的坚固和韧性,避免事故的发生,比如我们可以在建筑中多用钢材加固结构。 3.3 提 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

工程结构可靠性鉴定与加固技术

工程结构可靠性鉴定与加固技术 摘要:可细分为检验测试技术、鉴定评估技术和加固改造技术。检验测试技术的基础,为鉴定与评估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基本数据。鉴定与评估技术是该项技术的关键,是连接检验测试技术与加固改造技术的重要环节,通过计算、分析、比较和论证,确定影响结构性能的因素、各因素影响的程度、存在问题的性质,确定问题的处理方案。结构的加固与改造是针对结构存在问题的处理,包括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操作,是对全套技术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的验证阶段。 关键词:结构检测结构加固 一、概述 50年来,我国的结构验测与加固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项到全面、从局部构件到整体结构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最近20多年,结构的检测与加固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其应用对象已从开始阶段的单层的破旧民居扩展到建设工程中的各类结构。 结构检测与加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于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节省国家与企业的资金、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检验与测试技术 结构的检验测试与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送样和质量检查有明显的区别,它通常为事后的检验与测试,如:在浇注好混凝土后,测定钢筋的配置情况等。因此其工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检验与测试技术一般为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电子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紧密结合的技术。 我国的结构检验测试技术走的是“引进—消化—提高”和“借鉴—独创”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1、混凝土结构 建国初期,我国基本上没有什么现代的检测手段。直到六十年代中期才开始进行混凝土强度的非破损检测方法的研究。七十年代中期,原国家建委把混凝土非破损检测技术列入了建筑科学研究发展计划,组织力量进行攻关。到八十年代中期,第一本全国性检测规程《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23—85)问世。此后,关于混凝土强度及缺陷的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持续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关于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已有回弹法、超声法、钻芯法、拔出法和灌入法等,以及由上述基本方法组合而成的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回弹综合法等。较为成熟的混凝土强度和缺陷检测方法已经有了全国性的检测技术规程,如: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23—92);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88);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88);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69:94); 《超生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91)。 除了上述这些规程外,冶金、水利和交通等部门也编制了本行业的标准,一些省市还编写了适应当地材料特点的地方规程,如贵州省的《回弹法测定贵州省山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暂行技术规程》等。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技术已基本成熟,成熟的标志在于测试理论的完善和测试仪器性能,

高层结构易损性简述

结构易损性简述 余佳骏 (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南京 210094) 摘要:与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研究相比,承灾体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尤其是土木工程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面的研究还远没有成熟;另外,地震灾害的损失评估也受到了工程界与经济界学者的共同关注,目前这两个分支学科正处于蓬勃的发展过程中。本文对结构易损性的概念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系统地提出了框剪结构分析方法和其易损性曲线的形成。 关键词:易损性;地震风险分析;易损性曲线;框架结构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tructural Vulnerability YU Jiajun (College of Science, NUST, Nanjing 210094)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study of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the seismic vulnerability analysis of hazard bearing bodies, especially the study of seismic vulnerability analysis for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are also far away from mature; In addition, the assessment of the loss of earthquake disaster has been a common concern of engineering and economic scholars, the two branch i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vigorous.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and analysis method of structural vulnerability was introduced, and put forward the formation of frame shear wall structure analysis and its vulnerability curve. Keywords:Seismic vulnerability; risk analysis; fragility curve; frame structure 引言 地震是自然灾害中危害最大的灾种之一,地震预测预报是世界性难题,因此对地震灾害进行风险分析已成为目前主要的防灾和减灾措施。地震灾害的风险分析主要包括 3 个方面: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易损性分析和地震灾害损失估计。其中,地震易损性分析是预测结构在不同等级的地震作用下发生各级破坏的概率。因此,对建筑物进行易损性分析一方面可以用于震前灾害预测,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结构易损性的不同,有针对性地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用于震后损失评估,为估计地震损失提供依据,从而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实现我国防震减灾的目标。 1 研究背景 灾害风险分析是指对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造成的后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及评估,其目的是为风险区土地的合理利用与投资、灾害预防与管理、灾害保险制度的建立、城市与工程的防灾减灾以及灾期的快速评估和辅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3]。 灾害风险分析主要包括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分析、承灾体的易损性分析和灾情损失评估三个方面的内容。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分析主要研究给定区域内发生各种强度灾害的概率;承灾体的易损性分析是研究承灾体易于受到致灾因子的破坏、伤害或损伤的可能性;灾情损失评估是在危险性分析和易损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风险区内一定时段内可能发生的一系列不同强度灾害给风险区造成的可能后果和经济损失值[1-3]。 地震是自然灾害中危害最严重的灾害之一,由于地震预测预报是世界性难题,因此对地震灾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报告编写要求 目录 I 报告编写的一般要求 1.总则 2.报告文字要求 3.报告图件要求 4.报告表格要求 5.符号及单位的使用 6.公式使用 7.术语使用 8.参考文献、资料、图件等的引用 Ⅱ报告编写内容与格式的要求 A.封面 B.扉页 C.目录 D.前言 1.技术思路 2.地震活动性 地震资料 区域地震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现代构造应力场 历史地震影响 近场小震活动 3.地震地质背景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区域地震区、带

v1.0 可编辑可修改近场和场区活动构造 4.地震烈度及地震动衰减关系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地震动衰减关系 5.确定性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 地震构造法 历史地震法 确定性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结果 6.概率分析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概述 潜在震源区划分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地震危险性的概率计算 概率分析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结果 7.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或地震动小区划 场地条件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及其参数确定 输入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场地地震反应计算与场地地震相关反应谱 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或地震动小区划 8.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或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 与场地地震地质灾害有关的工程地震条件勘察 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 9.结论和建议 地震环境评价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地震小区划 使用建议 I 报告编写的一般要求 1.总则 为配合《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的实施,使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编写规范化,并且更加符合评审及工程使用的需要,特制定本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对工作规范《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中规定的4个等级工程所进行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不包括区域性地震区划)的最终报告的编写。 在编写最终报告时,其内容和格式必须符合本要求,不应增加或减少陈述的内容,但对于本要求没有包括而实际工作大纲要求进行的有关工作,可以增加相应的陈述内容。 本要求的章节条款顺序,是对最终报告的建议模式。实际报告章节安评。应在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实际工作大纲的要求和编写者的论证思路来编排。 2 报告文字要求 报告文字安排 2.1.1 叙述应条理清晰,行文流畅,章节安排符合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论证思路。 2.1.2 论述理论与方法时,如本次工作采用的理论或方法系引用其他研究者的已有成果,则论述应从简但必须给出相关的引用参考文献;如采用的理论或方法系本次工作提出的新成果,则应在正文中(或以附件形式)详细给出理论阐述或对方法的原理及工作步骤的论述,可能的情况下应与现行方法进行比较并给出比较的结论。 2.1.3 对本次工作所采用的数据或资料进行论述时,如系引用现有的数据或资料,本次工作未有任何新的改动和补充,则应直接给出引用内容及其出处;如数据或资料系本次工作新的研究结果,则应加以详述;如数据或资料系对现有数据进行了部分改动而得到的,则也应对改动情况和改动原因加以详述。 2.1.4 报告各部分内容应前后衔接,上下文相互引用时(尤其是图件、表格等)须保证查有出处。 2.1.5 报告中所用专有名称、地名、人名等,必须保证上下文的一致性。 文字印刷质量以清晰为标准,报告全文排版风格应一致。

关于开展建筑工程阶段性安全风险评估

关于开展建筑工程阶段性安全风险评估的通知 合建质安监[2011]5号 关于开展建筑工程阶段性安全风险评估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作用,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相关规定,决定从4月10日起对我市建筑工程项目开展阶段性安全风险评估(以下简称安全评估),具体通知如下: 一、评估组织 各施工总承包企业负责对承建的建筑工程开展安全评估工作,本地企业安全职能部门、外地企业在肥分公司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不具备安全评估能力的企业可聘请安全专家,帮助开展安全评估工作。 二、评估内容 1、安全防护情况: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对施工现场基坑支护、模板工程、脚手架、临时用电、建筑起重机械等进行检查评分; 2、专项治理情况:根据有关标准规范,结合我市安全专项治理实际,我站制订了“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安全隐患20条”(详见附件一),对现场的安全管理行为和安全设施实体进行检查否决。 为规范各企业的安全评估工作,我站制订了《合肥市建筑工程安全风险评估综合表》(详见附件二),对安全评估工作实行“一册化”档案管理。 三、评估阶段划分 各施工总承包企业要根据工程进度,分阶段开展安全评估工作,在基础施工阶段开展一次、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间隔不超过10层开展一次,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开展一次。 四、评估结论 各施工总承包企业要按照《合肥市建筑工程安全风险评估综合表》,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情况和专项治理情况逐项进行评估。安全防护情况检查评分达到合格标准,专项治理情况无不符合项的工程评估结论即为“合格”,反之则为“不合格”,评估结论应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评估负责人和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对安全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隐患,要及时督促项目部落实整改。 五、工作要求 1、各施工总承包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评估工作,及时组织学习贯彻,将文件精神传达到每个项目部,并根据文 件要求,认真制定本企业安全评估工作实施细则,把安全评估作为今年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每月25日前各施工总承包企业应将《月份安全风险评估汇总表》(详见附件三)报我站综合监督科。 2、各建设、监理企业要对施工总承包企业安全评估工作进行把关,要把安全评估合格作为工程基础、主体结构 等分部(子分部)质量验收的前提条件,安全评估不合格的不应进行相应分部(子分部)质量验收。 3、我站在建筑施工项目基础、主体结构等分部(子分部)验收前,应对各施工总承包企业安全评估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未开展安全评估工作的或安全评估结论与现场安全状况不一致,视为现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整改合格后方可进行相应分部(子分部)的质量验收。 我站将安全评估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的重要内容,对不认真、不按期开展此项工作的施工企业视同擅自降低安全生产条件,建议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 附件一: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安全隐患20条 附件二:《合肥市建筑工程安全风险评估表》 附件三:《月份安全风险评估汇总表》 合肥市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站 二?一一年三月一日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20200515203856)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一、目的 公路桥梁、隧道和高边坡工程结构复杂,施工安全风险大,为了 加强路堑高边坡、桥隧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提高 施工现场安全预控有效性,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依据 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2、《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3、上级单位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及策略; 4、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和规定等; 5、基础资料(包括地质勘察资料、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等)。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项目经理部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四、职责 1、项目经理对本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全面负责。 2、项目总工具体负责组织开展高边坡和桥隧风险评估工作。 3、项目部各职能部门按职责负责评估涉及到的工作。 五、工作要求 1、评估范围 ⑴桥梁工程 评估标准: ①多跨或跨径大于40m的石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150m的钢筋混凝土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350m的钢箱拱桥,钢桁架、钢管混凝 土拱桥; ②跨径大于或等于140m的梁式桥,跨径大于400m的斜拉桥,跨

径大于1000m的悬索桥; ③墩高或净空大于100m的桥梁工程; ④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的特大桥、大桥工程; ⑤特殊桥型或特殊结构桥梁的拆除或加固工程; ⑥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其他桥梁工程。 ⑵隧道工程 评估标准: ①穿越高地应力区、岩溶发育区、区域地质构造、煤系地层、采 空区等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黄土地区、水下隧道工程; ②浅埋、偏压、大跨度、变化断面等结构受力复杂的隧道工程; ③长度3000m及以上的隧道工程,VI、V级围岩连续长度超过50m 或合计长度占隧道全长的30%及以上的隧道工程; ④连拱隧道和小净距隧道工程; ⑤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隧道工程; ⑥隧道改扩建工程; ⑦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其他隧道工程。 ⑶路堑高边坡工程 评估标准: ①高于20m的土质边坡、高于30m的岩质边坡; ②老滑坡体、岩堆体、老错落体等不良地质体地段开挖形成的不 足20m的边坡; ③膨胀土、高液限土、冻土、黄土等特殊岩土地段开挖形成的不 足20m的边坡; 2、评估方法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报告编写要求 目录 I 报告编写的一般要求 1.总则 2.报告文字要求 3.报告图件要求 4.报告表格要求 5.符号及单位的使用 6.公式使用 7.术语使用 8.参考文献、资料、图件等的引用 Ⅱ报告编写内容与格式的要求 A.封面 B.扉页 C.目录 D.前言 1.技术思路 2.地震活动性 2.1 地震资料 2.2 区域地震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2.3 现代构造应力场 2.4 历史地震影响 2.5 近场小震活动 3.地震地质背景 3.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3.2 区域地震区、带 3.3 近场和场区活动构造 4.地震烈度及地震动衰减关系 4.1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4.2 地震动衰减关系 5.确定性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 5.1 地震构造法 5.2 历史地震法 5.3 确定性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结果 6.概率分析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 6.1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概述 6.2 潜在震源区划分 6.3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6.4 地震危险性的概率计算 6.5 概率分析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结果 7.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或地震动小区划 7.1 场地条件

7.2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及其参数确定 7.3 输入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7.4 场地地震反应计算与场地地震相关反应谱 7.5 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或地震动小区划 8.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或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 8.1 与场地地震地质灾害有关的工程地震条件勘察 8.2 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8.3 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 9.结论和建议 9.1 地震环境评价 9.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9.3 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9.4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9.5 地震小区划 9.6 使用建议 I 报告编写的一般要求 1.总则 1.1 为配合《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的实施,使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编写规范化,并且更加符合评审及工程使用的需要,特制定本要求。 1.2 本要求适用于对工作规范《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中规定的4个等级工程所进行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不包括区域性地震区划)的最终报告的编写。 1.3 在编写最终报告时,其内容和格式必须符合本要求,不应增加或减少陈述的内容,但对于本要求没有包括而实际工作大纲要求进行的有关工作,可以增加相应的陈述内容。 1.4 本要求的章节条款顺序,是对最终报告的建议模式。实际报告章节安评。应在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实际工作大纲的要求和编写者的论证思路来编排。 2 报告文字要求 2.1 报告文字安排 2.1.1 叙述应条理清晰,行文流畅,章节安排符合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论证思路。 2.1.2 论述理论与方法时,如本次工作采用的理论或方法系引用其他研究者的已有成果,则论述应从简但必须给出相关的引用参考文献;如采用的理论或方法系本次工作提出的新成果,则应在正文中(或以附件形式)详细给出理论阐述或对方法的原理及工作步骤的论述,可能的情况下应与现行方法进行比较并给出比较的结论。 2.1.3 对本次工作所采用的数据或资料进行论述时,如系引用现有的数据或资料,本次工作未有任何新的改动和补充,则应直接给出引用内容及其出处;如数据或资料系本次工作新的研究结果,则应加以详述;如数据或资料系对现有数据进行了部分改动而得到的,则也应对改动情况和改动原因加以详述。 2.1.4 报告各部分内容应前后衔接,上下文相互引用时(尤其是图件、表格等)须保证查有出处。 2.1.5 报告中所用专有名称、地名、人名等,必须保证上下文的一致性。 2.2 文字印刷质量以清晰为标准,报告全文排版风格应一致。 2.3 报告中不应出现错字。 3 报告图件要求 3.1 报告中图件只对文字的表述起补充和提示作用,不可替代文字说明;凡文字说明不可取代图件表示的地方,必须给出相关图件。 3.2 图件必须插放在报告文字引用处的下方或紧接一页,但幅面大于报告文本页面数倍的大型图件,可以附件的形式进行引用(不编排图件引用编号),并可将图件按附件形式置于报告尾部或独立于报告本体。

浅析土木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浅析土木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6-07-08T16:59:33.8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6期作者:韦恩裕 [导读] 土木工程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是土木工程项目在结构损失分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摘要:土木工程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是土木工程项目在结构损失分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结构损失分析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工程项目设计、优化的关键环节。因此,要结合土木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采取既包含经验分析又包含理性分析的易损性分析方法,把两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对结构的地震易损性进行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地震;易损;分析 1 土木工程地震易损性概念 所谓地震易损性,是说在强度不同的地震作用下,土木工程结构可能发生的破坏状态,以及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它是从概率的层面对地震发生机率、强度和土木工程破坏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宏观的预测,成为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和地震工程研究界研究的重点问题。最早提出地震工程和抗震设计的是美国,美国的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提出了供统一分析的地震参数和破坏参数等地震破坏指标,使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2 地震易损性的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较早地开始了对土木工程结构的地震易损性进行研究。他们意识到地震会对土木工程项目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国外的工业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了对地震易损性的研究,如美国的Ghiocel对美国东部的核电站进行结构分析,对工程的地震反应和易损性进行了分析与评定。Ozaki对日本的核反应堆所在的建筑也进行了结构分析,根据其核反应堆建筑的地震易损性指数,考虑了工程项目的非线性特征和结构变异特征。一位美籍华人黄洪谋也对地震易损性如何更好地运用到电力系统工程建设中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电力变电站等设备中去,对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和建筑进行安全评定,以确保电力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此外,在软件的开发上,美国也率先推出了HAZUS软件,通过这种地震易损性分析软件,美国可以在对土木工程项目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地震给工程项目带来的破坏进行估计和预测,采用性能设计的方法根据软件所得出的数据进行能力谱绘制,计算地震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以地震易损性曲线的方式来反映建筑物的抗震性。 人们在对地震易损性进行分析时,常常用两种易损性曲线来表示,即经验易损性曲线和理论易损性曲线,不同的研究者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具体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易损性曲线。经验性曲线在这两种曲线当中是一种可信度较高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因为它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以往地震所造成的危害情况和具体的动参数,对这些实际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得出较为真实可信的数据指标。但经验性曲线也有其自身的局限,因为地震所造成的危害会因为客观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在不同的地震环境、场地和工程结构中,地震所打来的危害都是不一样的。 3 地震易损性的国内研究概况 与国外的土木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的研究相比,我国在地震易损性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主要是对土木工程结构的地震易损性进行经验性曲线分析。经验性分析的对象是一些群体性的房屋建筑,对这些群体性的房屋建筑进行震害预测。我国最早对土木工程项目的地震易损性进行研究的学者是尹之潜教授,尹教授在地震风险分析和震害预测方面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研究成果。其研究结论是建立在大量真实的震害数据的基础上得出来的,并根据其实验数据分析了地震强度与土木工程结构破坏度之间的关系,对多种土木工程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如砖砌体建筑、工厂的排架结构、混凝土结构,并分别根据这些结构的不同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易损性分析和震灾评估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得出了较为系统和完整了土木工程地质易损性研究结论与成果,起到了很好的震灾预测的实际效果。此外,尹教授还通过与国外专家者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并系统学习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相关方面的课程,开发了对地震震灾进行系统预测的PDSM SM B-1地震易损性预测系统,大大加快了我国在地震易损性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 此外,高小旺、张令心、钟益树等人也在地震易损性的研究领域内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针对不同的土木工程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震灾预测,加快了我国在地震易损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不一一细述。 4 目前地震易损性研究方面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4.1 地震易损性研究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国内外对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研究现状,在地震易损性分析领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输入参数、破坏准则、分析类型、分析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说来,在输入参数上分析地震易损性方面我国还没有取得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在易损性的分析上面过于依赖地震动输入,仅仅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地震易损性显然不可行,只能用多物理量来解决。在破坏准则方面,不同的破坏准则会带来不同的数据分析结果,通过不同的破坏准则计算出来的数据会有很大的差别,对于这种差别很大的情况人们显得无所适从。另外,在分析类型和分析方法方面我国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目前的计算类型与计算方法在运用的过程中计算量过大,对计算机的要求很高,通过分析得出的结果在可信度方面也不能令人满意,这些都是我国在发展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面的主要问题。 4.2 地震易损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4.2.1 两种地震易损性分析法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对于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分析是基于经验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这两种方法的研究成果之上发展起来的。对于经验易损性分析方法,在分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方面有其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目前土木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重要方法。理论易损性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比较相关的数值,对地震与土木工程破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统计,进而对工程的抗震性进行评价。但这两种方法又都有其局限性,因此,优化目前的易损性分析方法是土木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4.2.2 经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易损性分析方法经验与理论结合的分析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两种分析方法的优点,尽可能地将所有的地震破坏因素都考虑在内,并且采用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分析工程的地震易损性,具有精确性和可靠性高的优点,并能够对收集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目录 1. 工程概况 (4) 1.1 建筑物概况 (4) 1.2. 检测鉴定的目的、内容、仪器和依据 (5) 1.2.1 目的 (5) 1.2.2 内容 (5) 1.2.3 主要仪器 (5) 1.2.4 主要依据 (5) 2. 结构现场检测 (6) 2.1 结构布置与轴线尺寸、层高的校核 (6) 2.2 构件尺寸的检测 (7) 2.2.1 框架柱截面尺寸的检测 (7) 2.2.2梁截面尺寸的检测 (8) 2.2.3楼板厚度的检测 (9) 2.3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9) 2.3.1钻芯修正系数 (9) 2.3.2框架柱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 (10) 2.3.3梁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 (11) 2.4承重构件配筋的检测 (12) 2.4.1钢筋直径的检测 (12) 2.4.2框架柱配筋的检测 (14) 2.4.3框架梁配筋的检测 (15) 2.4.4楼板配筋的检测 (16) 2.5 结构和构件损伤及缺陷情况检测 (17) 2.5.1 主体结构的倾斜和不均匀沉降的检测 (17) 2.5.2 主体框架结构构件的损伤及缺陷 (17) 2.5.3 其它承重构件的损伤及缺陷 (17) 2.5.4 围护结构构件的观测 (18) 3. 结构鉴定 (18) 3.1 结构计算参数的选择 (18) 3.2 结构的动力特性 (19) 3.3 层间最大位移 (20) 3.4 框架柱的轴压比 (20) 3.5 框架柱承载力验算 (21) 3.6 框架梁承载力验算 (22) 3.7 楼板承载力验算 (22) 3.8 地基基础承载力的评估 (23) 4. 结论与建议 (23)

4.1 结构检测结论 (23) 4.2 结构鉴定结论 (24) 4.3 建议 (24) 5. 附件 (24) (本页以下空白)

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检测与评估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上海)有限公司 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检测与评估 既有建筑指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建筑,这些建筑一般经竣工验收合格。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检测与评估,一般需要通过现场复核结构布置和荷载情况,材料性能检测,裂缝损伤检测,沉降变形测量,经结构验算和分析,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提出必要的加固处理建议。当出现下列情况时,需要对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检测与评估,且各种情况下的结构安全性检测评估有所侧重: 1)房屋因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等原因,出现裂缝损伤或倾斜变形时。这类项目除评估结构安全性、提出处理建议外,一般需要进行损伤原因分析,分析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等哪个环节造成现有损伤,为责任认定提供依据。住宅质量整治及仲裁鉴定多属该类项目。 2)房屋因材料、环境等原因,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出现影响安全或使用的劣化、老化迹象时。对混凝土结构,材料因素可能有混凝土骨料中含有MgO等活性成分、水泥中碱含量过高、水泥安定性不良、拌和水中含过量Cl-等,环境因素可能有化学物质、冻融循环、过量Cl-等,这些因素可能引起混凝土爆裂、钢筋锈蚀、化学侵蚀、碱骨料反应、冻融破坏等劣化、老化迹象,钢结构的主要老化迹象是钢材锈蚀,砌体结构的主要老化迹象是砖墙风化,木结构的主要老化迹象是虫蚀、腐朽。这类结构安全性检测评估,一般需要进行材料和环境分析,查找造成劣化或老化的主要原因,预测继续劣化或老化的程度,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建议。 3)房屋因相邻工程影响,出现裂缝损伤或倾斜变形时。这类结构安全性检测评估,重点是区分受检房屋的裂缝损伤或倾斜变形系房屋本身原因引起还是邻近基坑工程施工影响引起,评估结构安全性并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建议。由于该类项目多在损伤或变形发生后委托进行,当事双方可能已经发生矛盾,故也有较多的法院委托仲裁鉴定项目。 4)房屋使用功能或局部结构改变,对结构安全性有影响时。房屋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使用功能改变,如厂房改办公楼、办公楼该商场等,也可能需要进行局部开设门洞、局部楼板开洞、局部抽梁拔柱等局部结构改变,这些因素对结构安全性均有影响,需要进行安全性检测评估,按照新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布置验算结构构件并评估结构安全性。当功能和结构改变较大时,尚需进行抗震性能评估。 5)房屋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继续服役时。一般地讲,当房屋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继续服役时,房屋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耐久性老化迹象,其结构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测评估,除常规检测评估内容外,重点在于预测结构使用寿命、设定下一目标使用期并提出耐久性处理建议。当既有建筑按有关标准被评为危房时,检测报告须送上海市房屋检测中心组织技术审查。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上海)有限公司,是上海市具有甲级资质的房屋质量检测、抗震鉴定及相关技术服务咨询等高智能技术服务性机构,是上海市最具实力的房屋质量检测站之一。中冶建筑研究总院(上海)有限公司、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检测站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