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复习材料

比较教育学复习材料
比较教育学复习材料

1、简述比较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比较教育学是指以整个教育领域为对象,对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或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一门科学。

2、古典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研究外国教育受到普遍重视,认识到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在大多数研究别国的文献中都讨论教育问题。

(2)开始注意到他国教育中有用的经验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教育评论的趋向。

(3)开始出现了通过比较教育研究,尤其应用量化方法研究,提出改革教育的策略的现象。

3、简述比较教育学生成的基本条件

科学比较教育学的产生,首先得益于大工业革命的推动:

(1)大工业促使体能式旧手工生产方式转向以科技为基础动力的新生产力,提出培养科技型生产者的要求。

(2)工业化使整个欧洲的生产方式、生产手段到社会结构乃至社会生活和社会道德价值观念进入更新换代的转型阶段

(3)在工业化形成的商业竞争、市场瓜分及战争的威胁下,各国竞相寻找发展良方,加紧边个教育制度,引进新技术和培养人才。

4、简述全盘借鉴阶段比较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点

(1)研究的目的性。这种研究已不再是以往那种偶然性行为,而是有明确的借鉴导向和学习计划,这是建立新社会发展模式的重要功能。

(2)推动学习新教育。这一时期比较教育研究以学习新教育为主,把学习和传播新教育作为时代使命。

(3)强化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比较教育在这一时期的突出贡献是,通过对各个国家发展与教育的比较研究,大力倡导以服务社会发展为中心的新教育,坚持改造传统的古典教育体制。

(4)倡导国际间教育比较研究。

(5)促使教育成为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5、简述比较教育学的战略性研究的基本内涵

(1)比较教育世界观转变。

(2)比较教育研究方法更新。

(3)比较教育研究目的更新

(4)比较教育领域更新。

6、几种比较教育学理论分析框架各自有哪些特点?试谈你对他们时间关系的理解。(1)因素论分析框架:①主张比较教育研究以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为主要

研究对象其目的包括对制度与现象的描述、对决定因素的分析

和解释,以及促进借鉴和改进。

②强调对教育影响因素的探讨和分析,并对教育的性质、状态和

发展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作出此判断和解释。

③指向多因素的系统分析,并引出多领域或跨学科的探讨。(2)实证主义分析框架:①在目的地和任务上,主张比较教育的研究要运用客观的参照

系统来描述和分析两个以上国家的教育制度、过程或状况,确

定教育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现具

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或法则,形成概括性的判断,用于指导教育

实践。

②在范围上,它往往涉及更多样而复杂的事项或关系。

③在方法上,它试图推行一套科学的程序或方法,或者说一种实

证的、验证的程序和方法。

(3)相对主义分析框架:①在研究的目的上,相对之一分析框架指向不同国家教育的独

特性及相互之间的差异,分析和解释这种独特性及差异的文

化主体意义,而不寻求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或法则,也

不倾向于做出一般性的概括。

②在研究的对象或类型选择上,相对主义分析框架倾向于指向

特定的国家,国别教育及其比较分析是其选择的主要类型与

领域,其研究框架也在此范围或类型下搭建起来。

③在方法上,相对主义分析框架倾向于使用现象学和本土论地

方法,从相对的意义上和内部的视角来作出分析和解释,并

不重视具体的方法、确定的分析程序或形式。

(4)发展论分析框架:①它重视分析教育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尤其是在教育与国家现代

化关系问题上,它重视教育在国家实现现代化和消除发展障

碍问题方面的积极作用。

②它对教育与国家发展关系的分析是多维度和多视角的。

③它倾向于用一种外在的指导性标准来对不同国家教育与发展作

出分析和判断。

(5)结构主义分析框架:①它指向不同国家的教育系统的内外关系,并从结构—功能的

维度上对这些关系的性质、状态和影响作出分析和比较,并

据此对一定教育系统的功能做出判断。

②在方法论上,它强调从整体上及在系统连接中来研究教育系

统的内外关系,研究其对应性与互动性。

③在研究视角或路径上,它注重从社会现实需要和现存社会结

构来分析和评价教育的结构功能,或关注教育政治、经济和

社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在这些相互关系上对结构性和功能

性问题作出分析和判断。

(6)新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①现实批判取向。

②关注对分化现象和不平等关系的分析与批判。

③重视分析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问题与困境。

④注重分析社会冲突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7)世界体系论分析框架:①以世界已经形成一定的体系为前提,从世界作为一个体系

的整体上去定位对国家教育或国际教育比较分析,用一种全

球视野去看待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发展与变革。

②正视现存世界体系的结构及相关国家在这种结构中的位

置,分析和判断相关国家在教育交流与影响上的关系,从而

对其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解释。

③关注国与国之间在教育上的联系与相互影响。

(8)系统功能主义分析框架:①施瑞尔的分析框架提倡一种从社会历史描述入手来讨论

比较教育问题的研究视角和路线。

②施瑞尔通过分类和解释,建立对比较教育研究进行分析

的框架。

③在施瑞尔的概念中,作为科学理论的“比较教育科学”

或“比较教育研究”,为了成为真正比较性的而不仅仅是描述

性的,不可避免的追求“科学性”或理论性,倾向于运用复

杂的、多级的“社会科学方法”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理论构

建、理论检验和理论批评,而构成比较教育理论体系的另一

种基本类型的反省理论,其在现实中的体现就是“国际发展

教育”或“国际教育反省改善”其发展的途径在于“外化”,

在于向外界环境开放,以及在外化中实现教育系统的反省和

自我描述。

7、比较教育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1)描述研究法:广泛使用,比较教育研究的必要手段。

具体操作程序:1.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搜集足够的文献和资料;2.对具体的研究对象

进行考察,合适所收集资料的真实性;3.认真阅读文献和资料,并

对其进行筛选、分类和整理;4.通过描写、叙述的写作手段,对研

究对象进行形象详尽的概括、评价和比较。

评价:优点:提供全面真实、具有原是色彩的教育情况。

缺点:常停留于现象的表面,缺乏对问题的深刻解释和分析,难以揭示本质,难以获得真正科学的研究结论。需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2)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比较教育的研究的各种要素进行量化分析,以期掌握教育情况,探索教育发展规律,评价教育效果,指

导教育决策。

即使收集教育资料的一种手段,也是其他研究方法的一个基础或补充,

还是一种专门的研究方法。

包括描述统计法和推断统计法。

优势:通过对研究中的某些因素进行量化处理,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有

效性。特别是用来在国际范围内检验特定的假说的有效性。

缺点:条件限制,以及在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难以精确统计和量化的因素,

是无法依靠以概率

(3)历史研究法:兴起于20世纪初,是一种跨国界、跨文化的历史研究。是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各国教育制度发展的历史沿革、发展原因及发展阶段的比较,阐述教育发展的动力,探求教育现象的本质,揭示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趋势。

最早倡导的是英国的萨德勒。

集大成者是康德尔。把历史法的操作程序概括为描述、解释、比较

和抽象四个阶段。

优势:对教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强调,重视教育的历史和文

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反映了比较教育学方法论的重大进步,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科的向前发展。

缺点:在概念上显得比较显得模糊,研究过程比较笼统,过于强调

定性研究,研究程序的操作性不强等。

(4)因素分析法:20世纪上半叶比较教育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

因素分析法是强调从解析、研究形成外国教育制度和教育实际的各种

因素入手,进而揭示不同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的共同性、差异性以及

一般规律和趋势的一种方法。

外在的因素分析法和辩证的因素分析法。

优势:从宏观背景上综合的透视世界各国的教育,使科学方法进入比

较教育学科成为可能,使研究进入了微观领域,促使比较教育

研究方法真正完成了从“描述”到“分析”的转变,实现了由“表

层”到“深层”的飞跃,从而推动了比较教育研究的纵深发展,创

造了20世纪60年代比较教育研究的昌盛时代。

局限:1.偏重于由探讨影响教育制度形成的因素而说明“为什么是那

样”的原因,强调宏观研究而缺乏具体操作程序,从而难于把

握。

2.重视对影响教育的文化、传统等精神因素的分析,对经济、

生产力、政治制度的研究重视不够,缺乏从本质上深刻认识

各种教育现象的洞察力。

3.量的分析少,对因素如何发挥作用及相互影响却反有说服力

的分析。

(5)阶段分析法:20世纪60年代其逐渐成为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贝雷迪把比较方法的分析程序划分为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四个阶

段。

优势:首次使比较研究过程和程序明确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比较

教育研究方法进一步具体化、科学化,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贡

献。

局限:分析假说固定于描述之前而使前面研究缺乏明确指导等问题。

另外,贝雷迪把区域研究和比较研究分割开来,这也受到后来

学者们的批评。

(6)假说验证法:假说验证法是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诺亚和埃克斯坦受实证主义思想影响,把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假设、实验测定、研究分析、验证等一般程序,运

用于比较教育研究而创立的一种新的量化分析方法。

具体操作程序:1.提出问题,确定假说。

2.明确概念,量化指标。

3.选择个案进行例证。

4.收集和处理资料。

5.分析数据和验证假说。

优势:根据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程序和特点来设计的一种比较教育研

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精确化和科

学化,对当时的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局限:教育实践和教育规律中的大量问题是无法完全用数量来测定的。

对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对照实验的真实有效性的怀疑,也使假说

验证法受到批判。

(7)问题研究法:英国霍姆斯对波普尔的“批判二元论”运用,对杜威反省思维过程进行改造的产物。

问题研究法强调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常面临一些共同的教育问题,必须

从分析各国共同的教育问题入手,来寻求解决答案。

四个阶段:1.问题的选择和分析。

2.政策建议的形成。

3.相关因素的识别。

4.预测。

优势:问题入手,研究的目的是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服务,将有利于比较

教育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提高。

局限:既有大量的定性分析,又离不开量化研究,再加上许多深奥难懂

的术语,增加了比较研究的难度,使这种方法的推广度受到很大

的限制。

(8)教育洞察法:英国埃德蒙·金倡导。

教育洞察法注重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中,以生态学的方式来考察和研究教

育问题,是一种强调理性、智慧、思想或分析的方法。

分析框架:1.背景。2.概念。3.结构或制度。4.操作。5.决策和执行。

优势:强调按问题形式研究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情况,有利于提高资

料收集的有效性,提高比较的信度和效度,特别是强调了比较教

育研究的决策功能和实用价值,推动了比较教育研究的深入开

展。

局限:研究中主要考虑的是教育系统的外部影响和作用,相对来说忽视

了教育系统本身运行的规律。方法的可操作性不强,也受到人们

的批评。

8、比较教育研究有哪些主要类型?

从比较的时间上看:横向、纵向、综合比较研究。

从比较对象相互影响程度上看,平行比较、影响比较研究。

从比较研究的内容看:专题比较、总体比较研究。

从比较方法的性质看:定性比较、定量比较研究。

从比较对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看:宏观比较、微观比较。

9、区域比较研究和问题比较研究有什么区别?

(1).区域比较研究

按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标准,把世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分成不同的国家群或区域群,然后对它们之间的教育进行总体比较的方法。

层次:1.超越“国家”的“某个统一体”(区域)的比较分析。

2.国际性的研究与但以国家之间的比较分析。

3.单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的比较分析。

4.国家内或地区内的比较分析。

(2).问题比较分析

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按问题分类,进行对应的比较分析。

按比较的范围和内容,分为专题比较和总体比较

9、什么是教育国际化,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把握它的内涵?

(1)教育国际化是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

(2)教育国际化是一种特定的教育能力。

(3)教育国际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过程。

(4)教育国际化是一种特定的教育发展过程。

10、国际援助与其特点

国际教育援助是国际组织和富裕先进国家或地区对贫困落后国家或地区的援助,以帮助这些地区和国家改善生产、经济、卫生、教育和公共福利。它是以外援、技术援助、发展援助和国际发展教育等名义进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技术上的援助和支持。

特点:1.通过资助一定的课程项目、教学材料,具有某种倾向性的师范教育、先进的教学技术以及帮助国立大学集中力量搞特色科研,增强教育行政的国力能力等,

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2.支持了大量有关世界教育发展问题的重大研究,得出了许多有益的令人信服的

结论,促进了世界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3.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学生、教师、学者提供了大量的到工业化国

家进修、学习、调研和考察的资助,为发展中国家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

础。

11、简述全球化对国际教育制度变革的影响。

(1)教育服务贸易

(2)教育市场化

(3)教育权利分散化

(4)教育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制度变革

12、你如何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

(1).就学生而言,正确认识民族、社会群体间的文化差异,正确判断其他文化与自己文化间的关系及相互间的影响,促进个人的自我发展;

(2),就社会而言,掌握一定的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并适应多元社会生活的需要,促进社会各族群的和谐发展;

(3).就文化自身而言,通过学生的“文化化”,掌握所属社会群体的文化,进而接受不同文化的陶冶,适应不同文化的需要,在传承各文化体系遗产的同时,促进文化的变

革。

13、民族认同的含义

心理学中的认同概念→全球化背景下的认同,内容与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心理学→民族成员对自己所属族群的认知与情感依附。

“认同”一词最先为弗洛伊德提出,意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趋同的过程”。

中国学者:“社会成员对自己归属于某一家庭、家族、社区、阶层、阶级、国家、文博铮的认知和感情依附”。

社会学→分化出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两个层面。

在个体层面上,认同是指个人对自我的社会角度的理性确认,它是个人社会行为的持久动力。

在社会层面上,认同则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从三个层面去构建:

第一层面为族群认同,即最初的民族认同。

第二层面为“民族一国家”认同,即在族群认同的基础上,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中统一性的一面,表现为对“民族一国家”的认同。更主要是一种主权认同。

第三个层面为较广泛的民族文化认同。

14、什么是全民教育发展指数?

全民教育发展指数是根据《达喀尔行动纲领》中提出的全民教育目标来衡量全民教育发展状况的一个量化的综合指标。

15、扫盲教育有哪些主要措施和方法

(1)开办正规学校

(2)展开群众扫盲云动

(3)开发成人教育计划

(4)通过各种媒体进行扫盲教育

16、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建树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和特点。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历程:(1)计算机与教育信息化的肇始

(2)微型机与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3)万维网与教育信息化的高涨

特点: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它具有技术和教育两个层面的特征。

从技术属性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从教育属性看,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

17、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是什么?

(1)教育信息化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2)教育信息化发展逐渐由量的扩张走向质的提高

(3)信息化教育将更加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4)信息化教育将实现由“技术”到“人本”的根本转变

(5)教育的信息化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6)信息化教育在学习社会中的作用愈益重大

18、如何理解亚非拉教育传统所遭遇的冲突?

亚非拉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数千年来形成了相对稳定和个性鲜明的文化传统。孕育了亚非拉独特的教育传统。

(1)教育目的存在分野

(2)道德标尺截然不同

(3)权威主义与民主对垒

(4)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较量

19、亚非拉教育公平和效率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1)教育供需的矛盾导致教育机会的缺失

(2)社会阶层钳制弱势者的教育发展权利

(3)城乡教育差异诱发入学机会的不平等

(4)性别和民族差异缩减教育机会和权利

20、比较北美及澳大利亚20世纪50年代末与80年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主题、特征和影响

(看第九章课件)

21、后现代背景下北美及澳大利亚将作出怎样的教育发展抉择?

(1)继续追求优异教育

(2)深入推行教育市场化

(3)实行多元文化教育

22、简述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及其意义。

进程:(1)建立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TS)

(2)促进欧洲各国学位制度的统一

(3加强欧洲各国学历学位的互认

意义:(1).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合作.提高欧洲教育的竞争力

(2).加强欧洲公民教育.培养统一的“欧洲意识”

(3).在教育发展进程中,注重数量增长与质量保障并重

23、结合中国实际探讨“教育券”制度在中国实施的可能性。

“教育券”制度的思想来源于新自由主义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政府提供的教育服务为垄断性服务,这是政府公共教育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要提高教育效率,特别是政府掌管的公立教育,就必然要打破教育垄断、扩大教育自由,把教育放到市场中,在竞争中谋求生存。

所谓“教育券”,就是政府发给学生家长的一种有价证券,学生家长可以使用该券在任何政府承认的学校,包括私立学校中支付学费或其他教育费用。其目的是促进各学校、特别是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传统教育体制中,学生入学采用的是“划分学区、就近入学”制度,儿童必须就读于居住地指定的公立学校,没有选择的权利,公立学校没有生存的竞争力和压力。而“教育券”制度就是家长获得了“选择”的权利,同时,选择的范围不仅包括公立学校,还包括私立学校,不仅包括学区内的学校,还包括学区外的学校。由于教育消费者选择全力扩大,使家长、学生与学校之间形成一个教育市场。家长和学生作为消费者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学校来提供服务,是指是运用市场手段来运作公立学校,以提高其活力。

虽然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提高教育效绩方面采用了教育私营化的方式,也成为世界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趋势,但并不是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是应采取教育私营化策略,如果不根据本国国情的实际需要盲目跟风,不仅不会提高教育效绩,反而会造成教育不公平的广泛蔓延。因此,各国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一定要立足本国教育的基本特点,从现实出发,才能将教育改革的理想化为现实。

24、简述马丁·特罗的“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

(1)在高等教育观上,由过去的将高等教育视为少数人的特权转变为“有资格者的权利”;(2)在高等教育功能上,由培养“学术精英和统治阶层”转变为既培养广泛的精英,又着重培养应用型、职业性的专门人才;

(3)在入学选择原则上,由选拔型转变为选择性;

(4)在高等学校与社会的界限上,由以往的界限分明、封闭的大学转变为“界限模糊、开放的大学”;

(5)在组织结构上,高等学校与社会、国家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并逐渐成为国家构成的重要成分和满足国民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的社会化设施。

25、分析并阐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模式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

高教理念:基于现实的自由主义

持续扩张式

路径:大学的“多样性”

1862年《莫雷尔法案》赠地学院的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社区学院

研究型大学的成长

欧洲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

高等教育传统:学问至上

循环周期式发展:慢-快-慢-快

路径:传统大学的自身寻求变革

法国将大学转变成大众化机构

德国使一部分人文学科领域进入大众化

英国将多科技术学院“扶正”为大学构成大众化的机构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

路径:私立高等教育

急速扩张式

特征介于美欧之间、、

26、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特征的经验有哪些?

特征:(1)职业培训是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完全不同的机构中进行的

(2)受训者兼有双重身份

(3)培训者由两部分人员担任

(4)实施培训的教学大纲由两部分组成

(5)两个主管部门

(6)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于两个渠道

经验:(1)双元制是在相关法律下,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对学徒进行职业培训的一种职业技术教育模式

(2)“双元制”培训以企业技能培训为主,职业学校理论的教学为辅,职业学校居从属地位

(3)“双元制”培训制度充分体现了国家、私营经济、学校、企业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27、美国综合职业技术教育是如何实施的?p435~439

美国职业教育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有两个层次。中等职业教育主

要在兼施升学和就业双重职能的综合中学里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在社区学

院里实施。

综合中学教具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职业选择的范围并将其与自身的志趣、技能、

价值取向联系起来

(2)让学生学会评价社会、科学技术、政府和市场的变化对

个体和职业的影响,从而明确为适应变化和竞争所必需

的学习

(3)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能获取、使用和加工信息

(4)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最新的技术和设备,培养创造性思维、

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中学的主要课程:(1)计算机技术

(2)工业、维修业职业技能

(3)商业技能

(4)会计技能

(5)家政学

(6)个人生存技能

社区学院的主要职能包括职业教育、普通教育、转学教育、补偿教育以及社区教育。

社区学院强调实践教学,走向社区,走向社会。主要途径:(1)形式多样性和开放性

(2)合约服务

28、澳大利亚TAFE职业技术教育模式有和经验?

(1)以实际需求为向导的终身教育与培训理念

(2)建立大学教育、TAFE与中学教育之间的“立交桥”

(3)办学体制多元化

(4)建立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市场竞争机制

(5)发挥兼职教师的重要作用

29、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谈谈你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种模式的看法。P465~472

教师专业化的标准:(1)教师接受社会的委托负责教育学生照料它们的学习

(2)教师了解学科内容与学科的教学方法

(3)教师负有管理学生的学习并作出建议的责任

(4)教师系统地反思自身的实践并从自身的经验中学到知识

(5)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

实现教师专业化的策略:(1)教师应当在大学或其他与大学水平相当的机构接受普通、特殊

及教育学科的培训

(2)教师培训的内容可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具体要求而各不相同

(3)教师培训计划可提供专业课程,既可与个人学术或专业教育或

技能培训课程并存,也可在其后进行

(4)教师教育一般应当是全日制的,特殊情况需要提供全部或部分

半日制课程者,课程的内容及成绩标准与全日制课程一致

(5)应当考虑到不同类型的教师有不同的教育需求,并考虑在制度

上使不同类型教师教育有机的联系起来

教师专业化发展基本模式:(1)大学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

(2)校本培训的教师教育模式

(3)大学与学校相结合的教师教育模式

最新学前比较教育学复习题库

学前比较教育学复习题库 一,选择题【全国试题】 1. 2. 奠定朱利安作为比较教育学之父的著作是.《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 3. 4. 教育史上明确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的是.法国的朱利安 5. 6(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的国别是美国 7 8(“比较教育是一种历史的教育,是教育史研究从过去到现在的继续。”持此观点的教育家是康德尔 9有康德尔 10. 汉斯用的研究方法: 因素分析法 11. 汉斯代表作:《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的研究》 12. 诺亚与埃克斯坦的代表作: 《比较教育的科学探索》 13. 从范围上来说,学前比较教育学科研究学前教育的整个领域 14. 学前比较教育的三个特征: 开放性、跨学科性、可比性 15. 比较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跨学科性 16. “从认识别人而得到的自我认识,是比较教育所能提供的最有价值的教育。”这是贝雷迪的观点。 17. 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纵横交错的研究是整体研究

18. 共同趋势的研究方法是专题比较 19. 为了研究瑞吉欧教育模式,研究者到意大利采用瑞吉欧模式的幼儿园去工作,参加该幼儿园的一切活动,这种研究法叫现场研究法 20(研究人员用书面或通信的形式收集材料、设计表格、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称为21. 通过分析重要的学前教育的文献、文件资料来了解外国学前教育情况的一种方法,称为.文献法 22. 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的交叉比较,称为 .纵向比较 23(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某个或几个学前教育问题甚至整个学前教育体系所进行的比较研究,称为横向比较 【浙江试题】 24(古希腊历史学家在其《波斯国王塞勒斯传》一书中,对波斯和希腊教育进行了观察和比较。 25. “比较教育是外国教育史向现在的延伸。”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 26. 从研究时间上看,学前比较教育学的研究中心是 27. “比较教育是一种历史的教育,是教育史研究从过去到现在的继续。”这是观点 28. 学前比较教育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29. 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教育的形成开始于30. 首次在大学里开设比较教育课程的国家是 31. 汉斯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32. 对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称为 33. 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某个方面进行个别的、深入的、剖面的研究,称为 34. 研究人员实地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称为

北师大740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推荐

北师大740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推荐 北师大740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勤思考研全国独家推荐。北师大针对740教育学综合给出了较多的参考书,看到这么多的参考书大家不要太紧张,在看书上需要有一些技巧: 1、教育学原理: 《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分析:《教育学基础》是一本脉略清晰、结构比较分明的参考书,使用面广、权威,同时这本参考书在理解上不会太大的难度,适合跨考生在刚开始的复习中使用,因为这本书的基础性比较强,但是知识点密集,个别章节不够通俗。《现代教育论》是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阶段的教材,大家应予以重视,尤其关注一些增加的内容。 2、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教育心理学》吴庆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分析:以刘儒德老师《当代教育心理学》为主,其他两本书为补充。 3、外国教育史和中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王天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分析:外国教育史和中国教育史都属于史论类学科,一般变化不会太大,大家以一本为主,另一本为辅,建议大家还是参考那本比较详细的版本进行复习,这样有利于全面的复习知识点。中国教育史的两本参考书都比较权威,只是详略的问题,所以这里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果是跨专业的考生,建议选用孙培青那本教材,因为这本书知识点比较全面,而且基础性比较强,同时建议基础不是很好的考生也要参考这本书。一轮复习过后可以把这两本书结合着进行复习。

《教育学》大学期末考试 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育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一)教育学的萌芽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 “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 道家老子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而著名(产婆术)。明确提出“美德是否可 教”的问题。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提出 和谐发展教育。 古罗马昆体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比较 系统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阶段 1.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全面系统论述了班 级授课制。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按照年龄分期确定了学校教 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白板说”。 4、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划分。 5、德国哲学家康德明确主张进行“教育实验。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旧三中心 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书中提出教育目的是全面和谐发展人的一切天 赋力量和能力。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8、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提出“做中学”的思想,构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新三中心)现代教育派的 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2.教育家及代表作: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被认为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 的第一本教育著作。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凯洛夫的《教 育学》。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四)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见教材) 1、实验教育学: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 纲要》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 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等。 3、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代表著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 (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1.赞可夫出版的《教学与发展》一书,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2.美教育家布鲁纳的《教学过程》,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和发现法。 3.德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4.瑞士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5、法国包罗·朗格朗:终身教育理论 2.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起源说,各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最新《比较教育学》练习题库及答案(DOC)

《比较教育学》练习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填空题 1.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分因素分析时代、借鉴时代、社会科学方法时代几个发展阶段。 2.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联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本体性原则。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主要有建立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重视普及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4. 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包括_描述__、解释、_并列__、比较四个阶段。 5. 比较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有_调查法_、_分析法__、比较法、_文献法__。 6. 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广阔的胸怀、强健的身体和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和 公共的精神;世界中的日本人 7. 1974年3月,日本国会通过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两部法律,这是规范日本战后教育形态的根本性大法。 8. 法国的“郎之万-瓦隆计划”首次提出了教育民主化的思想和以儿童为中心的改革。 9. 法国的大学分阶段组织教学,第一阶段是基础课,两年,授予_大学普通学习文凭__文凭;第二阶段是专门化,两 年,第一年授予_学士_学位,第二年即本科毕业,授予的学位称_硕士_。 10. 法国的高等教育主要与三类机构实施,分别是大学、大学校和短期高等教育机构。 11. 法国的初中学制4年,分为方向指导阶段;观察阶段。 12._职业技术教育__被视为德国教育的“第二根支柱”。 13. 在德国,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前都经过入学成熟检查,这是一种体格健康和心智发展的检查,经检查被认为明显不合格者将被录取入学校附设幼儿园。 14. 在实施《俄罗斯联邦高等教育多层次结构暂行条例》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革。高等教育将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不完全高等教育、第二层次为基础高等教育、第三层次为专业(或完全)高等教育、第四层次为研究生教育。 15. 目前,承担俄罗斯师范教育的教育机构有三类,分别是综合大学教育系、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中等师范学校。 16. _《1944年教育法》或《巴特勒法案》__的颁布为战后英国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总的法律框架,英国自此确立了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组成的现代公共教育体系。 17. 英国私立性质的独立学校系统包括:私立幼儿园;预备学校和公学 18. 英国大学由古典大学、近代大学、城市大学、新大学这几种类型的学校组成。 19.美国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围绕着教学;科研;服务三大任务进行的。 20. 学区是美国管理学校的最基本的教育行政单位,它又包括_基层学区__和_中间学区两种。 二、单项选择: 1.贝雷迪认为,真正的比较研究开始于( C ) A.描述 B.解释 C.并列 D.比较 2.属于“社会科学方法时代”的代表人物是( C )

311教育学VS333教育综合,参考书书目有不同

311教育学VS333教育综合,参考书书目有不同 对于2019准备考教育学的同学们而言,很多同学面对资料选择的时候会买错,不知道333教育综合和311教育综合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甚至还有很多同学认为两者资料一样可以通用!其实二者之间还是所区别的 311教育学(统考) 311教育基础综合是指我们平时说的学术型的教育学统考的专业,是在一张试卷,共300分。考上教育学考试时间是3个小时。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 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 或《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王炳照 《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儒德、陈琦 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冯忠良、伍新春 教育学方法论:《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试 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结构(1)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100分,中外教育史约100分,教育心理学约4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30 (2)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333全日制教育硕士 333的教育综合呢是专业型教育学硕士的考试科目专业一,共占150分,考试时间也是三个小时,还有一门是报考专业的专业课。 333教育综合参考书目:333容易些,而且比311考的范围小一些。 考的内容有: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333不考教育科研方法,考研相对容易些。 333参考书目: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美术教育学复习提纲

《美术教育学》课程复习提纲 一、 复习参考书 《美术教育学》尹少淳主编,商教出版社,1998年 二、 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1分)2、多项选择题(共7题,每题2分)3、名词解释题(共5题, 每题4分)4、简答题(共4题,每题7分)5、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 三、 重要知识点 6、 素质教育、美术教育、德育、智育、美育、体育。 7、 教授法、教学法、教材教法、教学论、学科教育学° 8、 教学U 标、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要素、有效教学、教学评价、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教案。 9、 教学方法:谈话法、演练法、讨论法、发现法。 10、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一纲多本、一专多能、双基、精讲善练、因材施教、DBAE 11. 以下人物得重要著作及其学术观点: 罗恩菲德、赫伯、里德、阿恩海姆、艾斯纳、格内尔、岸田刘生、山本鼎、箕田源二郎、鲁 迅、蔡元培 四、 思考试 现代美术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PI35 美术学科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 如何理解美术教师与学生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得关系? P97 美术教学应考虑哪些教学原则? PI02 美术教学中班级授课得优越性与局限性就是什么?如何改进? 当代美术课程改革有何趋势? 2、 3、 4、 5、 6 、 A7、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得兴趣? P69(A 重点、要点) A8、如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得创新精神? P76 A9、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得审美能力?P50 A 10、如何进行美术课得组织教学? AM 、中小学常用得美术教学方法有哪些? A 12、美术教学中如何运用演示法、参观法、欣赏法、发现法、谈话法? P110-114 A 13、如何评价学生得美术作业?美术评价要注意哪些问题? A 14、美术教科书有哪些作用? 15、 为什么说美术课程就是人文性质得课程? 16、 美术课程得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7、 什么就是基本得美术素养?

《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

《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1 一、单选题 1.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把幼儿送入学前班的最主要目的是() A. 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B. 为了孩子能学到知识 C. 为了孩子能更守规矩 D. 为了孩子能更好地上一年级 2. 关于社区教育的特点,错误的说法是() A. 是地方与民众办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B. 适应社区需要,服务社区 C. 社区教育形式多样 D. 社区教育面向该社区内的青少年及儿童 3. 函授课程是以下哪个国家的一种独特的学前教育形式() A. 印度 B. 日本 C. 英国 D. 法国

4. 把流动车作为起学前教育机构,实行送教上门的国家是() A. 印度 B. 日本 C. 英国 D. 法国 5. 目前,我国幼儿园办园形式更加灵活,提供节假日临时收托孩子服务,早晚接送孩子服务,根据家长需要安排教师上下班时间等,主要是为了() A. 幼儿园创收 B. 补偿教育 C. 增加幼儿园知名度 D. 服务社会 6. 由父母和子女构成的家庭结构属于() A. 核心家庭 B. 联合家庭 C. 扩大的家庭 D. 不完整的核心家庭 7.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 A. 受教育者是消极被动任教育者摆布的人

B. 教育者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主体 C. 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的中心,教育者只是旁观者 D. 教育者相对受教育者而言处于受控者、接受者的地位。 8. 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A. 出生的第一年 B. 3-4岁 C. 5-6岁 D. 6-10岁 二、名词解释 1.智力 2. 函授课程 3. 移情法 4. 结构游戏 5. 活动目标 6. 费舍尔法案 三、简答题 1. 托幼园所与家庭的差异体现在几方面? 2. 简述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社会发展需求 3. 试述如何创造良好的育儿环境?

教育学原理参考书目

教育学原理参考书目 1.马克思,《资本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3.(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5月第1版。 4.《教育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5.《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 6.《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起。 7.《学会生存》华东师大比较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8.《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9.袁振国,《教育改革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 10..奥恩斯坦着,《美国教育学基础》,刘付忱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11.筑波大学教育学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 12.博尔诺夫着,李其龙译,《教育人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3.赫尔巴特着,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4.杜威着,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15.杜威着,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16..康内尔着,张法琨等译,《20世纪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17.刘佛年主编,《回顾与探索——若干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 18.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19.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20.南京师大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21.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22.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大出版社1994年。

《比较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比较教育试题 级县(市区)层次专业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比较教育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 A.哲学的研究方法 B.历史的研究方法 C.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D.比较研究法 2.“比较教育之父”朱利安是( ) A.美国人 B.英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3.1958年制定并确定美国战后教育改革大方向的法律是( ) A.《退伍军人重新适应法》 B.《史密斯—休士法》 C.《国防教育法》 D.《初等与中等教育法》 4.美国不实行的学制是( ) A.六三三制 B.四四四制 C.十年一贯制 D.八四制 5.英国以下教育机构中,属于公共学校系统的是( ) A.私立幼儿园 B.预备学校 C.公学 D.现代中学 6.以下关于英国“第六学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第六学级包括中学最高的两个年级 B.第六学级是培养绅士的私立学校 C.第六学级的学习年限为5—7年 D.第六学级可以授予博士学位 7.德国在教育行政管理上实行( ) A.理想主义 B.社会主义 C.联邦主义 D.集权主义 8.俄罗斯初等普通教育的学制为( )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9.以下符合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实际情况的是( ) A.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实施两次考试 B.所有大学均实行两次考试 C.国立大学只实行一次自主考试 D.考生不得重复报考不同的大学 10.主要体现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教育文件或法律是( )

A.美国《国防教育法》 B.日本《确保教育人才法》 C.英国《教育改革法》 D.法国《郎之万—瓦隆方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 A.借鉴时代 B.发展时代 C.反省时代 D.因素分析时代 E.社会科学方法时代 12.下列比较教育学家中曾运用依赖理论进行比较教育研究的有( ) A.齐美尔 B.卡诺伊 C.汉斯 D.凯利 E.阿尔特巴赫 13.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第一手材料包括( ) A.实地考察资料 B.国家重要教育法令 C.教学大纲 D.统计年鉴 E.问卷资料 14.教育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 A.可以弥补第三世界国家智力资源的匮乏 B.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 C.更好地促进第三世界国家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D.可以引进更多的外资用于发展本国教育 E.可以用先进的西方文化来取代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文化 15.美国中学开设的选修课程分为这样几大类( ) A.综合性选修课 B.职业性选修课 C.中间性选修课 D.学术性选修课 E.研究性选修课 16.以下教育机构中属于英国公立中学的有( ) A.文法中学 B.技术中学 C.综合中学 D.公学 E.初级学院 17.德国的学位包括( ) A.文凭学位 B.硕士学位 C.博士学位 D.学士学位 E.教授备选资格 18.法国的初中学制4年,分为( ) A.预备阶段 B.初级阶段 C.观察阶段 D.方向指导阶段 E.定向阶段 19.在日本,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除初中、高中外,还有( ) A.专修学校 B.高等专门学校 C.专科学科 D.“各种学校” E.短期大学

教师招聘教育学复习资料(供参考)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关系与社会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构成的。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2.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成不平衡关系。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教育的起源论:生物起源论(错)、心理起源论(错)、劳动起源论(对)。 原始社会教育特征:1.有社会性无阶级性。2.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3.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学习。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和崇文馆。 宋代时,程朱理学成为国学。依据是《四书》。明代,八股文被列为科举考试固定格式。 古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特点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是: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西欧封建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是:骑士教育和教会教育。 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教会教育的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几何、算数、天文、音乐)。 古代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近代社会教育的变化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教育的世俗化。 3.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教育的现代化特征: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教育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发展多样化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教育学著作: 朱熹《四书集注》王守仁《传习录》韩愈《师说》无名氏《大学》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 孔子学说的核心“仁”“礼”。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 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墨翟主要思想“非攻”“兼爱”认为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 史上第一部教育学文献是:《学记》。 产婆术出自“苏格拉底”。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斯宾塞《教育论》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凯洛夫《教育学》

比较教育复习资料

比较教育复习资料 一、教材版本:《比较教育》,马健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二、考试题型和分值分配: 1、《比较教育》属于开卷考,考试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2、分值分配: 单项选择题:10分;多项选择题:10分; 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36分;论述题:24分;三、复习内容 第一章导论 1、比较教育的标志 2、比较教育的学科性质和领域 3、比较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比较教育的历史沿革 1、比较教育的形成时期 2、比较教育研究的理论方法 3、比较教育的史前阶段 4、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诺亚和艾克斯坦的代表作 5、借鉴时代、因素分析时代的代表人物 第三章比较教育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1、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先驱人物

2、借鉴时代和因素分析时代之间起桥梁作用的人物 3、因素分析法 第四章比较教育的理论基础 1、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2、冲突理论的基本观点 3、依附理论的基本观点 4、世界体系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五章比较教育的研究机构 1、国际研究机构 2、世界比较教育联合会 3、欧洲教育学会、澳大利亚新西兰比较教育学会的性质第六章幼儿教育 1、福禄培尔教育理论与实践 2、世界幼儿教育特征 第七章基础教育 1、发达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趋势 2、美国加强义务教育质量的措施 3、文化联邦制度 第八章高等教育 1、美国高等教育 2、副学士学位 3、英国高等教育

4、法国高等教育 5、德国高等教育 6、日本高等教育;《学制》 7、俄罗斯高等教育 8、大学自治 第九章终身学习和成人教育 1、终身教育理论产生的标志 2、终身教育的核心概念 3、美国终身教育现状 4、日本终身教育实践 5、补偿教育 6、学习化社会 第十章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的发展趋 第十一章教育管理 1、美国教育管理体制的最新改革 2、英国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构成 3、德国文化教育联邦制模式 四、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全国2008年4月自考比较教育试题和答案

全国2008年4月自考比较教育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47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汉斯的代表作是( ) A.《比较教育评论》 B.《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与传统研究》 C.《第七年报告》 D.《比较教育科学的探索》 2.美国国际与比较教育学会的会刊是( ) A.《比较教育评论》 B.《比较教育》 C.《比较》 D.《比较教育研究》 3.美国最早的高等学校是1636年建立的( ) A.耶鲁学院 B.女王学院 C.新泽西学院 D.哈佛学院 4.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休士法》,规定联邦政府拨款资助各州大力发展( )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教师教育 D.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5.英国教育由教会控制走向国家干预始于( ) A.1833年议会通过教育拨款 B.1902年会议通过巴尔福法案 C.1944年设立教育部 D.1902年建立地方教育当局 6.日本军国主义的国家主义伦理的基础是1890年的天皇降诏( ) A.《学校令》 B.《教育令》 C.《教育敕语》 D.《学生动员令》 7.在德国,下列哪类中学的毕业文凭就是升入高等学校的资格证明?( ) A.普通中学 B.实科中学 C.完全中学 D.职业中学 8.日本历史上所谓的“第三次教育改革”始于( ) A.1971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对策》 B.1984年中曾根首相设立临时教育审议会 C.1947年颁布《学校教育法》 D.1872年颁布《学制》 9.俄罗斯基础普通教育的学制为( )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共同特点是( ) A.建立统一的学制 B.普及义务教育 C.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D.限制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出现了一些共同的趋势是( ) A.转变教育观念,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2019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2019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本文根据18年考研院校专业目录整理,仅供参考) 凯程教育学考研教研组整理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专业课参加全国统考的311教育学综合考试,考试内容随同311 大纲,其参考书是: 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凯程推荐必读) 311必考的参考书,内容新颖,介绍了当代的教育学的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和知识,大多数的考试题均来自这本书,但这本书不是所有章节都考,只考大纲中介绍到的知识点。 2.《教育学》王道俊,人民教育出版社 311必看的参考书,内容稍有陈旧,但是知识体系最接近311大纲。 3.《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为补充读物,重在理解教育学原理,是前两本书的重要补充。 教育史 4.《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是中国最权威最详实,也是体系最完善的教材,并且,这本书与311大纲完全吻合,除此之外,如有时间,还可以将王炳照的《简明中国教育史》作为补充读物,如果没有时间,孙培青的一本书就足够了。 5.《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吴式颖的这本书是中国最权威最详实,体系最完整的外国教育史教材,与311大纲的体系完全吻合。这本书内容已经很多了,涉及各地区,各国家,史料详实,建议读这一本即可。 教育心理学 6.《当代教育心理学》刘儒德,陈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这本书是中国最权威的教心教材,也是教育学、心理学考研的必读教材,专业词汇很多,理论介绍也多,但是由于专业词汇多,所以初次读书有点难理解,往往很多考生读书到第2-3轮才能理解,但是这本书的介绍深层次,全方位,虽然有点小难,但是却是教育学考研最应该读的书,这本书理解好了,教心考试一定可以过关。 7.《教育心理学》冯忠良、姚梅林、伍新春、王健敏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这本书也是很有名的教心教材,体系与311大纲很有不同,但是和陈琦的教心教材相比较,知识介绍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可以作为陈琦著作的补充读物。 教育研究方法 8.《教育研究方法》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裴娣娜老师的教研教材写的很好,与311大纲略有不同,但是是目前我们能使用的最好的教研参考书。缺点,理论介绍深刻,案例有点少,理解不易。优点,知识介绍全面,深刻,几乎覆盖我们考试的所有考点。

比较教育学复习提纲

比较教育学复习提纲 (本提纲仅供参考,请结合课本与笔记进行复习)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比较教育学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1、比较教育学的定义(P7) 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比较教育学既是一门应用科学,又是一门理论科学。 2、比较教育研究的分类(P17-18) 比较教育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区域研究和问题研究。两者关系为:区域研究是问题研究的前提,问题研究是区域研究的深化。 区域研究是分析研究一个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实践。按照研究内涵的大小,可分为整体研究(一个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各方面的问题)和局部研究(某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的个别问题)。 问题研究是比较两个国家(地区)或几个国家(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问题,按照比较的内容,可分为专题研究(将各国同一类教育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有许多层次)和总体研究(对世界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作全面的比较研究,有横纵向之分,详见教材)。 第二章比较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1、国外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阶段(P27-39) 第一阶段(19世纪)是学科的倡导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访问与借鉴。法国的的朱利安第一个提出比较教育的概念。法国的库森(《普鲁士教育报告》),美国的贺拉斯·曼(《第七年报》,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等人在介绍和借鉴外国教育制度方面做了有益的工作。 第二阶段(20世纪上半叶)是学科的形成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因素分析。 ①英国的萨德勒(此时的先驱,《教育问题特别报告》,认为孤立地研究教育是不对的,必须重视教育的文化背景,研究决定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他还提出了民族性这一概念,强调学习外国经验的目的在于改进本国的教育制度。萨德勒的比较教育观点为以历史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因素分析理论奠定了方向,标志着比较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②美国的康德尔(1933年《比较教育》,是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比较教育理论和方法的著作。康德尔对比较教育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按照美国比较教育家卡扎米亚斯和马西亚拉斯对康德尔的《比较教育》论著的分析,提出三种目的:“报导—描述”的目的,“历史—功能”的目的,“借鉴—改善”的目的) ③英国的汉斯(1949年《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提出决定各国教育的因素有三:自然因素、宗教因素、世俗因素,,在研究工作中,汉斯把因素分析法与历史法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 ④德国的施奈德(提倡并运用因素分析的研究方法,在1947年发表《各国教育的动力》一书,指出了对教育有影响的外部因素,还进一步分析了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 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是学科的蓬勃发展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综合研究。这个阶段,研究规模迅速扩大,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成果大量增加。

比较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1、比较教育:是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外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找出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作改革本国教育的借鉴。 2、租赁学校:是一种将学校的经营管理委托给非营利性的民间教育团体、个人或企业,教育当局根据合同进行管理、检查的一种体系。 3、文化联邦主义:是把教育制度有关的立法权和管理权都交给了各州,这种在文化教育领域各州拥有极大权力的现象,叫做文化联邦主义。 4、儿童中心课程:主要是以儿童的能力、兴趣及需要为中心来计划学习的活动,注重在各种社会实际活动中培养儿童的能力和个性。又称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 5、小队教学:一般是指3-7名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一个小队,在小队范围内,协同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6、发现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和问题进行独立探究和思考,自己发现并掌握与此事实或问题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教学方法。 1.萨德勒:萨德勒是比较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时代”的先驱者。萨德勒明确指出,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国外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来学习别国的教育经验,改进本国的教育工作。 2.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3.各种学校:所谓”各种学校“是实施类似学校教育的各种职业技术学校的总称。: 4.国防教育法:《国防教育法》: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1959—1962年拨款8亿多美元资助教育改革。内容: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加强普通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和外语教学,加强现代技术教育,资助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奖励科学研究,建立“国防奖学金”,培养第一流的科技人才,以增强国防能力。 5.比较四步法:比较教育的系统研究分为区域研究和比较研究。区域研究包括:描述和解释两个阶段;而比较研究包括并置和比较两个阶段。上述四个阶段构成了其著名的比较四步法。 1.双轨制: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是说体制的运行有多套制度或方法。 2.公学:公学是新型的寄宿制私立文法学校,是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培养目标以“公职”人员为主,得名公学,设备条件优越,师资水平高,学费昂贵。 3.朱利安:法国人,第一个提出比较教育的人,于1817年发表《比较教育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提出以下建议:组建一个国际教育委员会,聘请常任公务人员承担比较教育资料的收集工作;用问卷的方式向各国收集资料,以便国际委员会能够提出适当教育改革建议;建立师范学校网,用最新的方法培训师资;发行各种语言的教育定期刊物,传播教育改革的建议。朱利安的其他教育著作:《体育、德育和智育概论》(1808)、《裴斯泰洛齐教育方法的精髓》(1812)。 贡献:提出比较教育;确实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范例;提出了问卷的编制。 4.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学是指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对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一门科学。 5.双元制职业教育: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分为三大类: 1.商业类,2.技术类,3.服务类, 6.因素分析法:又称指数因素分析法,是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指标分解法、定基替代法。

教育学参考书目

教育学参考书目

一、“教育学原理”部分: 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学科学出版社 3、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4、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6、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7、《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8、《教育原理(修订版)》,孙喜亭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9、《教育原理》,袁振国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0、鲁洁,《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11、郑金洲编写的《教育通论》 二、教育心理学部分 1、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2、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冯中良、伍新春等编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教育心理学》(教育分支学科丛书)吴庆麟,人民教育出版社 5、《教育心理学》,瞿葆奎,人民教育出版社 6、《教育心理学》,张春兴,浙江教育出版社 7、《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8、《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皮连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9、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三、中外教育史部分 1、王炳照等编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孙培青编著,《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4、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袁振国主编的《中外教育史》 四、教育研究方法部分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2、袁振国编著,《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秉德编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4、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 5、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学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 6、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标黑体字部分为重点推荐书目。在完成这些教材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翻阅其他书目的知识以扩展知识面和扩大知识储备。

《教育学基础》考试复习提纲

2015考研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重难点笔记汇总《教育学基础》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教育学的价值 第二章教育功能(重点章) 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述 第二节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第四节教育功能的形成与释放 第三章教育目的(重点章)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制度(次重点章)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三节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次重点章) 第一节教师 第二节学生 第三节师生关系 第六章课程(重点章) 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

第二节课程组织 第三节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课堂教学(重点章) 第一节教学与教学理论 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 第三节课堂教学策略 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次重点章)第一节生活、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 第二节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第三节生活环境与学生的心理及行为失范第四节学生的学校生活 第五节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 第六节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 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非重点章)第一节班级组织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内容 第三节班主任工作 第十章学生评价(次重点章) 第一节学生评价概述 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第三节学生品德评价 第四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第十一章教师的教育研究(次重点章) 第一节教师即研究者 第二节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 第三节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十二章教育改革与发展(次重点章)

第一节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的世纪回顾 第二节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 第三节当代世界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 第四节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