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活动案例

《预测》活动案例
《预测》活动案例

《预测》活动案例

通州区骑岸小学吴彩霞活动背景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调查和预测”的第2课,属于技能学习与训练序列。预测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预测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他们经常通过一些生活现象来推测将要发生的事情;科学课上,也经常在实验之前预测实验的结果,但由于缺乏认识他们会把平时的无根据地猜想、猜测,甚至于打赌也当作科学的预测。本课意图通过学生亲自做的一些预测、实验活动来进行探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预测,培养学生科学的预测能力。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预测。

2、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活动正确地进行预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预测是需要科学根据的,科学预测也可能会出错。

活动准备

白纸2张

漏斗6个、乒乓球6个

500ml、250ml烧杯各6个、小蜡烛6支、打火机6个、秒表6块、

500 ml量筒一个、玻璃球10颗

500ml烧杯6个,食盐(5g、10 g 50 g)各6袋、玻璃棒6根

200ml水

活动过程

一.结合时事,引出预测

1.同学们,你们知道最近我们的邻居——日本国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件?

2.说起这件事,大家的心情都是那么的沉重。可能许多同学也都想过,要是像这样的灾难我们能够提前预测到,那该多好啊。

3.那么究竟什么是预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

二.谈话,区分推理和预测

出示课件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的结果。

1、你能解释地上的鸡蛋破碎的原因吗?

像这种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的解释,叫做推理。

公安人员破案就经常用到推理的方法。

2.你能猜测一下,如果把手松开,桌上鸡蛋的命运会如何呢?

你是依据什么来推测的?板书(已有经验)

像这种对未来发生的事件作出的推测,叫做预测。

三.实验探究,认识预测。

下面我们就通过三个活动的实验探究,来认识预测。

1、第一个活动:用嘴吹纸

把两张白纸贴在嘴巴两边,低着头吹气,你能预测一下白纸会怎样动吗?

生:两张纸会被吹分开

师:同学们的预测对吗?还是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吧。

生分组实验。汇报结果,并说说其中的原理。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意识到仅仅根据自身的很不丰富的经验预测,结果有时是不正确。

2、第二个活动:用漏斗吹球。

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通过漏斗口对准乒乓球向上吹气,你能预测一下乒乓球会怎样动吗?

生预测:乒乓球向上运动。

生预测:乒乓球不动。

(有了第一个活动预测的经验和教训后,部分学生做出了准确的预测,但不能肯定。)

分组实验。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意识到:虽然作出了预测,但由于根据的是不丰富的经验,结果很难准确。

3、第三个活动:预测蜡烛燃烧的时间

第一步让学生预测点燃的蜡烛,盖上烧杯后会怎样?学生根据燃烧需要氧气的经验,能准确预测出蜡烛会熄灭。

第二步让学生预测盖上250毫升的烧杯后,蜡烛多长时间会熄灭。学生的根据又没有了可靠的经验,预测结果偏差很大,于是让学生实验验证。

第三步让学生预测盖上500毫升的烧杯后,蜡烛多长时间熄灭。这次预测,和第二步不同,前面的实验已经为学生提供了数据,以这个数据作为证据来预测,结果比较准确。

小结:通过以上三个活动,我们认识到: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测,而是要根据已有经验和现有证据作出的推测。

三.实践活动,进行预测。

进一步巩固、丰富学生的预测能力,

两个活动:1、预测放入小球后水位的变化;

让学生运用已学到的预测方法进行预测:(1)桌面有一装水的量筒,提问,知道这有多少水吗?

生:200毫升。

师:猜想一下:如果在里面放入5粒玻璃球,水位会发生什么变化? (2)提问:水的质量保持不变,如果放入10颗玻璃球,水位会有什么变化? 你是如何预测的?

第一个活动,让学生预测200毫升水中放入五颗玻璃球,水位会怎么变化,会升高几格?对于学生来说,水位上升是很容易预测的,但升高几格,预测误差很大。但在第二次预测200毫升水中放入10颗玻璃球,水位会升高几格时,学生有了第一次的实验证据的支撑,就能比较准确地预测。

2、预测放入盐后水位的变化。

第一层:200毫升水中放入5克盐。学生认为放入了东西,水面就会上升,而实验证明,水面没有上升;

第二层:200毫升水中放入10克盐。学生误认为刚才水面没上升的原因是5克盐太少了,所以,现在又放入10克盐,盐放多了,水面肯定会上升,但实验却证明水面又没上升;

第三层:200毫升水中放入50克盐。学生认为,这次盐这么多,水面肯定会上升,但实验证明,水面还是没上升。

生:这是为什么呢?

生:是不是一直这样往水里加盐,水位永远也不会升高?

学生讨论、交流。没有结论。

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学们课后可以去做一下实验,查找一

些资料。下节课我们再一起研究。

小结:通过这两个活动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未经科学证实的预测,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科学预测没有绝对的答案,只有不断探求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激发爱心和探究欲

讲述2004年印度洋海啸事件中的小女孩缇丽的故事。

小结:人们往往有一种错觉,总以为灾难离自己很远,防灾避险的意识不强,结果,在突如其来的灾祸前,惊惶失措,蒙受巨大损失。灾难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应该像缇丽那样,平常就要有清醒的头脑,有科学的知识,学会生存,学会在各种灾难面前的自救和互救。这样,我们就能在天灾人祸前从容应对,尽量避免和减少损失。

希望同学们现在能认真的学好科学知识,将来也能像缇丽那样为人类造福。

反思总结

在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作了如下调整和开发:

舍去了教材上介绍科学家预测黑猩猩的行为和预测“在哪一种情形下,粉笔下落不容易破碎”两个环节,因为科学家的预测虽然有趣,但离学生生活太远;而第二个活动,不利于学生凭借“现有证据”作出推测。增加了“预测蜡烛能燃烧多长时间”和“预测水面的变化”两个活动。这两个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易于凭借“现有证据”作出推测,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猜测和预测有什么不同,如何进行科学地预测。

身边的科学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生平时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学生往往不能有意识地去关

注和研究,本课以学生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纸、漏斗、玻璃球、蜡烛、盐、水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和动口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去参与。实验中,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去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预测,去记录每一个数据。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体会到通过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使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待科学的认真的态度。另一些实验留在课后让学生进行,延续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做到了课内、课外学习的结合,达到了激发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科学知识的目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