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论述题复习

土地利用规划论述题复习
土地利用规划论述题复习

论述题部分答案:

1 试论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意义和作用?

2 如何认识和处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3 试论述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和管理的主要途径?

4 试分析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用途管制的关系?

5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包括一些什么内容?

6 说明平原干旱地区耕地规划设计的程序。

7 简要说明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措施包括哪几方面?

9 简要说明复垦规划的程序。

10 什么是土地利用规划?为什么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

11 说明果园用地的选择基本条件。

12 草地改良有哪些技术措施?

13 简要说明城市垃圾场的复垦技术。

14 如何进行防护林带设置?

15 简要说明建筑地基的复垦技术。

16 说明在地形复杂地区,为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地表径流,进行耕地规划的程序。

17 山地丘陵区的土地开发战略规划要考虑到哪几方面的问题?

1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措施包括哪几方面?

19 建设人工鱼塘在选择用地方面应如何考虑?

20 简要说明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21 简要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关系。

1 试论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意义和作用?

答: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解决各种土地利用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措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和依据。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土地利用处在无的盲目利用状态,以致造成一系列退化破坏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防止土地利用的短期行为继续发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迫切需要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方向、结构、布局作出符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宏观规划,藉以指导各个局部的土地开发、利用、整治、改良和保护,为改善土地利用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创造良好的条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面及世界人均面积的1/3左右,而且农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建设用地势必进一步扩大的形势下,对数量有限的土地资源如不做出统筹兼顾的长远安排,不加制,任其自由占用和随意扩展,必将制约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去土地利用宏控的后果,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因此,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地的通知》和 1991年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出了尽快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实行用途管制的基础。依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块土地的用途,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必须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基础和依据。

2 如何认识和处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均是以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为依据,利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统筹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从土地利用的广度看,两个规划是域和点的关系,前者是在域的范围内研究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空间布局重于域内全部土地的利用,而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规划区内从事以上工作。这就是说城市规划应当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城市规模应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它包村用地,城镇用地在内。

从可操作性来看,县(市)一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5万,各个乡(镇)用地规划图的尺一般为1:1万,因此,对城区范围用地,仍属示意图性质,对城区作出详细程度的用地安排是城市详细程划任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之一是确定城市规模的大小和空间布局的选择,当然,这也就必然要涉及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城市规划的协调问题,但须以法律形式,保证未来人口吃饭所需的基本不再被侵占。

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来说,应对长远未来用地的扩展,作一些超前考虑,既要考虑城市发展的合理性和经济也要考虑农业用地的合理性和经济性,经过权衡,提高长远未来城区扩展用地的可能范围,以作为确定城市的重要依据。

3 试论述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和管理的主要途径?

答: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与管理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自然等多方面的因素,必须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经济的、技术的手段,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1)要强化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与管理,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利用计划的具体安排并实施规划的最重要的行段之一;

(2)要建立实施规划的领导责任制,层层定立实施规划的领导责任制度可以促进土地利用规划落到实处;

(3)要实行规划公告制度,要有组织地做好规划的宣传、发布工作,特别要重视做好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作;

(4)要建立建设项目用地的规划审查制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阶段,必须经态度管理部门预审;

(5)应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

(6)要加强城市和村镇规划审核,加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用地布局及近期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等方面的审切实保证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

(7)要建立健全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划审理制度,保障耕地占补平衡并改善态度生态环境;

(8)强化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为规划的实施与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总而言之,应充分利用规划过程和动态监测的属性数据及空间数据,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检分析规划实施情况,提高规划管理的工作效能和效率。

4 试分析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用途管制的关系?

答:土地利用规划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用途管制则是落实土地利用规划的手段措施(2分)。首先,有效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以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前提的,土地利用规划就是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础上划分的,划分土地用途区,落实用地布局。土地利用分区的主导用途是管制的重点,也是确定的土地利向;鼓励次要用途向主导用途转变,也可维持现状,但不变为其他用途。其次,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可解决土用规划的法律地位并保证规划实施。依据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规定,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用整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未经规划的地区或规划未批准的地区,不得擅自改变土地利用现状。而且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就是要求交通用地规划、水利用地规划、林地规划、城市规划、城市用地规划等专业应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专业规划的实施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

5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包括一些什么内容?

答: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是基本农田保护方案的编制和保护区的划定;其次是落实规案;最后是制定保护措施。基本农田保护方案要在对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等定级,并根据人口发展预测,计算粮食需求,确定耕地保护面积;在土地评价的基础上划分基本农田区。落实规划方案要将方案逐级分解下达到乡、村,并落实到地块,在田间设立保护标志。在保护措施方应规定占用基本农田的审批手续和权限;建立基本农田登记制度、损失补偿制度、地力保养和环境保护制基本农田保护区监督检查制度;确立政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责任,逐级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直到会。

6 说明平原干旱地区耕地规划设计的程序。

答:在平原干旱地区,往往以渠路为骨架进行规划,程序为1)配置作物种植区和轮作区;(2)确定与公路民点相连接的主要田间道路及与干渠相连接的支、斗渠的配置;(3)综合考虑防风林带的防风要求,向田时输水和排水的要求,以及作物种植方向的要求来确定田块的配置方向;(4)配置护田林带和田间道路网

7 简要说明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答: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有四个方面:即土地供需综合平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宏观布局;土地微观设计。

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措施包括哪几方面?

答:实施措施包括法律措施、行政措施、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四个方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同级人大常审议通过后,报上级批准,作为地方性法规,由人大监督执行。政府要制定配套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例,对有关问题作出具体规定,贯彻执行。积极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启动和发地市场。开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监督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

9 简要说明复垦规划的程序。

答:编制复垦规划一般分四个阶段:(1)待复垦土地的勘测和综合调查阶段;(2)待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段;(3)土地复垦规划阶段;(4)土地复垦实施阶段。

10 什么是土地利用规划?为什么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

答: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经济技术措施。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为土地资源的特性决定的。首先是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人口增加对土地造成的压力;其次是土地资源位置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使用要因地制宜;第三,土地资源各组成要素有整体性,它们相互依存、相约,构成了完整的土地生态系统;第四,土地资源有多用途性;最后,是土地资源的社会性。由于这些原决定了要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就需要对土地利用进行规划。

11 说明果园用地的选择基本条件。

答:(1)平原地区,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地下水位在1. 5^-2. 0m以下;在丘陵山区,

坡度不超过300,以免造成水土流失。<2)坡向,北方宜选阳坡,以便采光增温。(3)土质,以砂

性土和轻壤土为宜,土层厚度应在1---1. 5m以上。(4)避免风害影响,不选风口。<5)要求有

水源灌溉条件。(6)要求交通便利。(7)尽量利用山地丘陵,或较零散土地或居民点周围边角

土地,不占大片农田。

12 草地改良有哪些技术措施?

答:利用补播技术增加草层的植物种类、草地的盖度,提高草地的产量和质量;利用封育技术使草地得以复利用浅耕翻技术,创造有利于优良根茎禾草生长的环境,促进优良牧草的生长发育;有条件地区可进行草灌溉和施肥。

13 简要说明城市垃圾场的复垦技术。

答:城市垃圾场复垦有两个步骤,首先是清除垃圾,然后是复垦垃圾堆占的土地。清除垃圾要找到垃圾填埋并且要避免污染地下水。垃圾填埋地一般选在地下径流的下游,最好是封闭洼地;用豁土衬底填埋坑,以物渗人地下水。垃圾填埋地可以覆土后用以植树造林,甚至可以复垦为农田。

14 如何进行防护林带设置?

答: 首先根据当地主害风风向确定林带的方向,主林带要垂直于主害风风向 ;其次确定林带的结构,林构一般有紧密结构、透风结构和稀疏结构三类,稀疏结构林带的防风效果比较好。第三要考虑林带的间林带间距根据林带防护距离确定,一般林带防护距离为树高的2 0 ~ 2 5 倍。最后是考虑林带的宽度,宽度应能够保证树的正常生长和较好的防风效果,在平原地区,为节约耕地,一般以沟渠路两侧可以用树的土地宽度来确定林带的宽度。

15 简要说明建筑地基的复垦技术。

答: 旧建筑地基可以直接用于建设,在建筑用地审批中,要充分利用闲置的旧地基。要复垦为农用地须先将上部劳实板结的土壤取走,然后复上肥沃松软的新土。也可以采用分境深翻的措施,并通过灌水松土(。土层深度至少应达到50cm,以满足根系的生长要求。

16 说明在地形复杂地区,为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地表径流,进行耕地规划的程序。

答:(1)配置作物种植区和轮作区; ( 2 )根据自然地形,划分几个田块; ( 3 )确定各种水土保护林带的川的根据地形特点和等高线方向,确定合理的耕作方向; ( 5 )结合林带、田间渠系配置耕作田块; ( 6置田间道路。

17 山地丘陵区的土地开发战略规划要考虑到哪几方面的问题?

答: 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治理与利用的辩证关系。首先是山、水、田综合治理,以小域综合治理着手体考虑,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治理与利用相结合.注意立体农业开发,一些地方上林草戴帽、山腰果树盘绕、山下粮田富饶"的立体农业开发模式,十分成功 ;在山区,水土保持是治理本,在适当的地方植树,乔灌草结合,增加植被覆盖度,还要结合工程措施.山区要以林为主,多种经营木生长期长,取得经济效益慢,要注意种植速生树种,并加强人工抚育。北方干旱、半干旱山区,不适植乔木的,应以灌木和草为主。山区土地类型多样,可考虑栽培一些特殊的经济作物,如柑楠、茶叶、烤板栗、柿子、核挑等.最后,由于林果生产经营周期长,在政策层面上,要解决好山区土地使用权长期(少50年)不变的问题(。

1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措施包括哪几方面?

答: 实施措施包括法律措施、行政措施、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四个方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同级人大会审议通过后,报上级批准,作为地方性法规,由人大监督执行。政府要制定配套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对有关问题作出具体规定,贯彻执行。积极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启动和土地市场。开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监督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

19 建设人工鱼塘在选择用地方面应如何考虑?

答: 人工鱼塘用地选择一般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 ) 水源充足,水质好,含盐、含铁量少;

土壤渗漏少 ; ( 3 )安全,元洪水、潮涉和大风等威胁 ; ( 4 ) 交通便利,运输通畅。

20 简要说明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答: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有四个方面: 即土地供需综合平衡;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土地利用宏观布局;

利用微观设计。

21 简要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关系。

答: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的深入和补充,是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总体规划实现的重术措施。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包括行业用地规划以及有特定目标的土地利用规划,如为了流域水土保持而的流域治理规划;为了改良土壤而进行的土壤改良规

划;为了防风固沙而进行的绿化规划等。

土地利用规划学 期末重点

1.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3..区位论: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4.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组织管理技术,是以大型的复杂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并有目的地对其进行规划、研究、设计和管理,以期达至总体最优的效果。 5.土地适宜性的评价: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 6.土地利用潜力:在发挥现有的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地能进一步发挥其功能的大小,说明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和土地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7.土地利用结构: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8.土地利用地域分区:依据土地利用和保护的主导方向,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划分的过程。 9.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10.城镇体系:又称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区域内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定空间区域内具有内在联系的城镇集合。 11.土地整理:指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调整与治理,通过对土地利用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生态景观建设,消除土地利用中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制约或限制作用的因素,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 12.土地复垦:在生产过程中,对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13.土地整治规划:为了使土地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人为地创造土地生态良性循环的途径和措施的总体安排。 14.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为解决某个特点的土地利用问题而编制的一种土地利用规划类型,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农田整理规划、土地开发复垦、整治规划等。 15.排水枢纽:控制灌区用于排水的建筑物,如排水闸、排水站。 16.容泄区:容纳经排水枢纽排泄出去的多余水量的场所,一般为天然河流、湖泊或水库等。 17.土地质量:土地相对于某种特定用途效果的优良程度。按其目标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 18.可行性研究:指进行能否做得到或是否行得通的研究。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决策阶段。 19.基本农田: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20.土地利用结构可以解决的问题: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和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土地利用效率可用平均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的大小或平均单位产出的占地大小来表示。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就是要尽可能地降低平均每单位产出的占地量或提高平均每单位土地的产出量。 21.土地的功能:①养育功能;②承载功能;③仓储功能;④景观功能。 22.土地的特性:①土地物质的自然性;②数量的有限性;③沃度的差异性;④利用的可持续性;⑤位置的空间性;⑥属性的两重性。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标准 目次 前言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2 5数据库结构定义4 6数据文件命名规则14 7数据交换格式16 8元数据17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分类代码18 附录B(资料性附录)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样本23附录C(资料性附录)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信息元数据示例27 表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要素代码表2 表2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空间信息要素分层、定义与属性关联表4 表3表格信息要素属性关联表5 表4行政区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XZQ)5 表5行政界线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XZJX)6 表6等高线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DGX)6 表7高程注记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GCZJD)6 表8地类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DLTB)6

表9线状地物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ZDW)7 表10零星地类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LXDL)7 表11开发整理潜力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KFZLQL)8 表12开发整理规划区域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KFZLGHQY)9 表13面状工程、线状工程、点状工程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KFZLGC)9表14面状项目、线状项目、点状项目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KFZLXM)10表15注记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ZJ)11 表16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区域平衡表(属性表代码BG_BCGDPHB)11 表17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结构调整表(属性表代码BG_GHJGTZ)11 表18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指标分解表(属性表代码BG_GHZBFJ)12 表19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文本信息表(属性表代码WB_WBXX)12 表20界线类型代码表12 表21界线性质代码表13 表22等高线类型代码表13 表23权属性质代码表13 表24土地开发整理类型代码表13 表25比例尺代码表14 表26规划图类型代码表15 表27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文本信息编码16 表《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代码表18 表《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适用)》代码表20 前言 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土地利用规划实验指导书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实验指导书 环境与地理科学系 2009 年 9 月 10 日

实验一土地需求量预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必要性和意义; 2.掌握不同的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明确不同方法的实用性; 3.能够借助传统手工方式或计算机计算方式熟练使用不同的预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 预测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了解和协调时期和区域土地利用供给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内容。土地需求量受一定时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质量和区位条件等的影响。耕地需求量预测是土地利用规划预测中最基本的内容。 三、实验过程 1.确定预测目的; 2.检验土地需求量预测案例提供的资料; 3.利用传统手工方式或者计算机软件实施预测过程:分别采用趋势预测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案例(见附件1)进行预测。其中,手工计算方式严格按照预测方法的原理进行逐步计算;计算机计算可以采用EXCEL数据分析工具或者SPSS软件等; 4.比较传统手工和计算机两种计算方式的优缺点; 5.分析预测误差。 四、注意事项 数据输入时要仔细,分析过程中做到谨慎认真。 五、上交资料 提交实验报告,内容书写要规范。

附件1: 例1. 根据某县市1970-1999年30年耕地面积资料(表-1),采用趋势预测法计算出预测方程并绘制趋势线,同时计算出2000年的耕地面积,最后对预测误差进行分析。 表-1 ××县1970-1999年耕地面积

例2.未来耕地面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人口、单产、总产、基建投资等,并随着上述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它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下表提供了某县市1970-1999年30年人口、粮食总产量和耕地面积的资料(表-2),由此采用回归分析法预测2000年的耕地面积,并列出回归分析方程,最后分析预测误差。 表-2 ××县1970-1999年人口、粮食总产量和耕地面积

最新06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指导书汇总

201406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指导书

《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指导书 第一部分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大纲 一、本课程实习的时间与地点 1.实习时间:外业3天,内业7天; 2.实习地点:长沙市宁乡县。 二、本课程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1.练习地类调查的基本方法与一般技术; 2.练习土地利用结构综合平衡表的填写方法及其运用; 3.练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说明书的撰写; 4.练习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未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 5.练习区域主要用地类型(耕地、城市及居民点用地、工矿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三、本课程实习的基本要求 1.要求认真进行,并独立完成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报告,不得抄袭,但可参考借鉴别人资料;字数不少于4000,要求有血有肉,不说空话、套话;报告内容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 2.在外业收集资料可以分组进行,各小组内部应进行适当的分工与合作,且各组之间必须相互配合。 3.内业时以小组为单位,但提交的实习报告必须是个人的。 4.外业进行之前,各小组必须制定详细的外业工作计划交指导老师审查通过,否则外业不能进行。 5.严格内、外业考勤制度,要求各小组组长认真填写实习日志。 四、本课程实习内容及安排

(一)实习内容 依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2007)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本次实习要求分别开展农村土地调查与城镇土地地类调查。 (1)农村土地调查只进行地类调查,即实地调查县城以外13个乡镇的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等利用状况,查清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村庄等各类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2)城镇土地调查即城镇地籍调查,是对宁乡县城内部每宗土地的调查,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宗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 (二)实习任务: 1.运用GIS软件进行成果处理,生成土地利用现状图,统计各类土地类型的面积。 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三个实习模块内容,撰写并提交实习报告: (1)宁乡县县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2)宁乡县县城土地利用供需预测报告; (3)宁乡县县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与说明书。 各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内部进行分工与协调,但必须确保人人动手、全程参与实习! 五、本课程实习的考核方法与计分方式 本课程实习考核及计分方式由外业表现、内业表现及实习报告三部分综合而成。具体内容见附表(请各位同学妥善保存,以便任课老师在实习结束后评定成绩)。

土地利用规划-耕地需求量预测 实验报告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 4 :耕地需求量预测 学院:农学院 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周焱 时间: 2014 年 06 月 11 日

第一部分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耕地需求量预测的具体过程。 第二部分实验原理 本实验以兴义市,根据兴义市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趋势,预测2010年和2020年兴义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第三部分实验步骤 1、搜集兴义市自然经济条件等相关资料; 2、根据人口历史资料和兴义市相关发展规划,对2010年和2020年人口规模进行预测; 3、根据人口预测和相关粮食标准对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进行预测; 第四部分报告正文 根据表1中1997年——2005年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出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0.82%,年平均人口机械增长率为0.38%,以2004年作为参考依据,预测出2010年与2020年的人口规模: P t = P o ×(1+K+P)(t-to)+(c-d) 式中:P t ——规划年人口数 P t0 ——基期年人口数 t-t ——预测年期 K——人口自然增长率 c——规划期内迁入人数 d——规划期内迁出人数 P t2010 = P t2004 ×(1+K+P)(t-to)+(c-d) =73.42×(1+0.82%+0.38%) 6+4.3 =83.17 (万人) P t2020 = P t2004 ×(1+K+P)(t-to) =73.42×(1+0.82%+0.38%) 16+4.3 = 93.16(万人) 根据年平均增长率法计算出年均粮食单产,其中r为2000年——200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的平均值1.03%: a n = a o ×(1+r)n

下半年广西管理与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内容考试试题

20XX 年下半年广西管理与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内 容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开发商采用预售方式出售房屋,房屋没有竣工、验收,且没有进行实地测绘,与被售方签定购房合同时所用的房屋面积为。 A:合同约定面积 B:产权登记面积 C:房屋预测面积 D:房屋实测面积 E: 土地 2、判断土地是否处于最佳开发利用方式中,首先是看是否是最佳。 A :土地用途 B:建筑容积率 C:建筑高度 D:建筑密度 E:时间因素 3、是政府为管理土地市场,由专业部门、专业人员评定的土地等级和区域的平均价格。 A :交易底价 B:基准地价 C:课税价格 D:申报地价 E:时间因素 4、下列关于土地复垦,说法正确的是__。 A .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B .土地复垦恢复后的土地,要因地制宜,可作为农、林、牧业用地,也可用作工矿用地,有的还可作为建房、游览、娱乐用地.但应优先用于建设用地 C.土地复垦,实行“谁使用、谁复垦”的原则 D.承包复垦土地,应当以合同形式确定承、发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E.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承担土地复垦的义务 5、某公司于1月1日对外发行5年期、面值总额为20000万元的公司债券,债券寒面年利率为3%,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实际收到发行价款22000 万元。该公司采用直线法摊销债券溢折价,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12月31 日,该公司该项应 付债券的账面余额为A. B. C. D.万元。 21200 22400 23200 24000

土地利用规划学期末重点

1.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 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3..区位论: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4. 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组织管理技术,是以大型的复杂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并有目的地对其进行规划、研究、设计和管理,以期达至总体最优的效果。 5. 土地适宜性的评价: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 6. 土地利用潜力:在发挥现有的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地能进一步发挥其功能的大小,说明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和土地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7. 土地利用结构: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8. 土地利用地域分区:依据土地利用和保护的主导方向,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划分的过程。 9. 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10. 城镇体系:又称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区域内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定空间区域内具有内在联系的城镇集合。 11. 土地整理:指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调整与治理,通过对土地利用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生态景观建设,消除土地利用中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制约或限制作用的因素,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 12. 土地复垦:在生产过程中,对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13. 土地整治规划:为了使土地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人为地创造土地生态良性循环的途径和措施的总体安排。 14.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为解决某个特点的土地利用问题而编制的一种土地利用规划类型,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农田整理规划、土地开发复垦、整治规划等。 15. 排水枢纽:控制灌区用于排水的建筑物,如排水闸、排水站。 16. 容泄区:容纳经排水枢纽排泄岀去的多余水量的场所,一般为天然河流、湖泊或水库等。 17. 土地质量:土地相对于某种特定用途效果的优良程度。按其目标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 18. 可行性研究:指进行能否做得到或是否行得通的研究。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决策阶段。 19. 基本农田: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20. 土地利用结构可以解决的问题: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和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土地利用效率可用平均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岀的大小或平均单位产岀的占地大小来表示。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就是要尽可能地降低平均每单位产岀的占地量或提高平均每单位土地的产岀量。 21. 土地的功能:①养育功能;②承载功能;③仓储功能;④景观功能。 22. 土地的特性:①土地物质的自然性;②数量的有限性;③沃度的差异性;④利用的可持续性;⑤位置的空间性;⑥属性的两重性。 23.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①土地供需综合平衡;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③土地利用宏观布局;④土地利用微观设计。 2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①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②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③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 25. 土地利用规划内容: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②土地利用潜力分析;③土地供给与需求预测;④土地供需平衡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思路和要求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思路和要求 一、研究目的与任务 (一)目的意义 1、研究制定实施保障措施是土地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制定保障措施是保证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 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科技等手段,保证规划所确定的规模、结构、布局等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得以实现。 3、加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是加强和改进规划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 上一轮规划取得的成效: (1)通过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全面推进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进一步发挥了市场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2)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社会的综合方法,探索实施规划的激励、约束、保障和监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规划的实施。 如:许多地方建立了规划实施的领导目标责任制;实施了乡镇规划公告制度,加强了实施规划的目标考核和社会监督;逐步总结形成了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建设用地报批规划审查为主的规划实施管理制度。 存在的问题: (1)是规划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2)是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规划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行政方法尤其是行政审批手段,市场经济国家实施规划常见的社会方法、经济方法等没有得到充分运用; (3)是规划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和落实。 (4)是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管理有待加强。 (二)主要任务 1、研究制订规划实施的法律措施 部要抓紧《土地管理法》修订的准备工作,同时尽快完成《土地利用规划条例》的研究起草;各地也要结合实际,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的地方性法规规章。 2、研究保障规划实施的行政措施 比如,要研究改进对规划的实施管理,加强和改进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等等。 3、研究保障规划实施的经济措施 要探索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激励机制,积极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规划目标的落实。 4、研究保障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 比如,研究建立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考核制度,研究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监督制度的具体实现方式等等。 5、研究保障规划实施的科技措施 比如,加快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提高规划管理科技水平等。 (三)有关要求 1、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既要落实现行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也要有所创新。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要以现行的法律法规为基础,

《土地利用规划》作业参考题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作业1 1.土地资源具有哪些特性?并简要说明。第4页至第6页 (1)面积的有限性;(2)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3)整体性;(4)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5)多用途性;(6)社会性。 2.为什么要保护土地资源?第8页至第9页 (1)人口快速增长形成对土地资源的巨大压力。(2)土地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3)保护土地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什么是土地利用规划?第11页。土地利用规划有哪些特性?第11页至第12页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经济技术措施。 特性:(1)政策性(2)整体性(3)兼容性(4)折中性(5)动态性 4.土地利用规划的包括哪些内容。第13页。 (1)包括区域全部土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区域内各类用地规模和空间布局;(2)耕地、草地、林地等单一土地利用系统的详细利用规划,主要内容是各类用地的内部土地利用组织,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3)为了解决特定土地利用问题的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内容包括防止土地退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土地保护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未利用土地的土地开发规划,以及土地复垦规划、土地整理规划等。 5.影响土地特性的气象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土地特性的?第17至25页。 (1).太阳辐射与作物生长,包括太阳辐射强度,太阳辐射与作物生长。(2)温度与植物生长,包括气温,地面辐射平衡。 6.各种地貌类型是如何影响土地特性的?第53页 (1)山地丘陵区。山地与丘陵是正地形,是物质的辐散地,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在利用管理上首要重视的是水土保持措施。山地丘陵土壤还具有土层薄、土壤粗骨性的特点。土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验一

实验一土地要素分析 1208140515 土资122班 张舵 一、实验目的 根据研究区域基础数据资料,分析地形、植被、土壤、土地利用方式等土地构成要素的空间演替的规律。 二、实验数据 1.北京市海淀区数字高程模型(DEM) 2.北京市海淀区土壤类型图(土壤.*) 3.北京市海淀区土地利用现状图(简化)(HDDLTB.*) 4.北京市海淀区“凤凰岭-稻香湖”样区条带遥感影像(Sat_DXH31.tif)

三、实验过程 1.将DEM由Raster转化为TIN 打开ArcMap10.2,点击加载实验数据,在Arc Toolbox中选择3D Analyst Tools→Conversion→From Raster→Raster to TIN(图1),输入栅格为DEM图层(图2),将数字高程模型(DEM)由栅格格式(Raster)转化为不规则三角网格式(TIN)(图3)。 图 1 Arc Toolbox工具栏 图 2 Raster to TIN窗口

图 3不规则三角网格式(TIN)的数字高程图 2.选择断面 将遥感影像图层置于所有图层顶端,在研究样区条带内,点击,选择一条东西向、横跨研究样区的断面,并用红线加粗显示(图4) 图4 断面位置示意图 断面在栅格中的具体位置如下图(图5) 图5断面栅格位置图 3.断面地形分析 (1)点击生成断面高程变化图,结合遥感影像进行地形判断。 (2)在Arc Toolbox中选择Spatial Analyst Tools→Surface→Contour,

把生成的TIN图作为输入图层,等值线高差为50米,生成等值线图,进行等值线分析。(图6) 图6等值线分析 4.地貌类型分析 在Arc Toolbox中选择Spatial Analyst Tools→Surface→Slope,把生成的TIN图作为输入图层,生成坡度图,与高程变化图、等值线图对照,分析地貌类型及其部位。 5.土壤类型和属性 在土壤类型图的图层属性中选择符号系统,值字段为土类,添加所有值,并将卵石滩值移除后确定(图7) 图7 土类图层属性表

土地利用规划学考试复习重点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重点 第一篇和第二篇 1.土地利用概念 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 包含两方面含义 一是指人类根据土地质量特性开发利用土地,创造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二是指利用土地,改善环境,已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 2.土地合理利用 概念,对于地进行充分的使用,使其发挥最佳功能的利用 标志,土地利用的有效性和永续性 3.土地利用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一定地域的土地的某种利用方式对其周边土地产生有利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外部经济。反之,成为土地利用外部不经济。 4.土地的生产性利用与非生产性利用 把土地作为主要生产资源和劳动对象,以生产生物产品或矿物产品为主要目的的利用称为土地的生产性利用 主要利用土地的空间和承载力,把土地作为活动场所和建筑物的承载场所,称为土地的非生产性利用。 5.土地利用结构概念 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占土地的比例及相互关系的总和,各种土地利用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6.绿图设计(绿图规划)定义 为使用者提供骨架性内容,其内填补的内容由使用者根据变化的环境条件,通过不断学习加以补充和完善,使规划成为一个不断发展和成长的过程,其目的是,使规划不仅具备原有的功能,而且有一定的弹性和活力。 7.土地质量定义 指土地综合属性,具体指土地对不同用途的适应与否以及适应程度,由土地属性指标综合表示。 8.土地利用规划定义 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征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9.土地利用规划特性(5个) 政策性,整体性,兼容性,折中性,动态性 10土地利用规划理论6个及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意义 1)地租与地价理论,对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土地区位理论,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践中要全面系统的以区位理论作为指导,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的方向和结构 3)持续利用理论,协调土地供给和需求量的关系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永恒主题,也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内容

201406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指导书

《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指导书 第一部分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大纲一、本课程实习的时间与地点 1.实习时间:外业3天,内业7天; 2.实习地点:长沙市宁乡县。 二、本课程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1.练习地类调查的基本方法与一般技术; 2.练习土地利用结构综合平衡表的填写方法及其运用; 3.练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说明书的撰写; 4.练习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未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 5.练习区域主要用地类型(耕地、城市及居民点用地、工矿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三、本课程实习的基本要求 1.要求认真进行,并独立完成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报告,不得抄袭,但可参考借鉴别人资料;字数不少于4000,要求有血有肉,不说空话、套话;报告内容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 2.在外业收集资料可以分组进行,各小组内部应进行适当的分工与合作,且各组之间必须相互配合。 3.内业时以小组为单位,但提交的实习报告必须是个人的。 4.外业进行之前,各小组必须制定详细的外业工作计划交指导老师审查通过,否则外业不能进行。 5.严格内、外业考勤制度,要求各小组组长认真填写实习日志。 四、本课程实习内容及安排 (一)实习内容 依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2007)与《第

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本次实习要求分别开展农村土地调查与城镇土地地类调查。 (1)农村土地调查只进行地类调查,即实地调查县城以外13个乡镇的每块土地的地类、位臵、范围、面积等利用状况,查清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村庄等各类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2)城镇土地调查即城镇地籍调查,是对宁乡县城内部每宗土地的调查,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宗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用途和位臵等情况。 (二)实习任务: 1.运用GIS软件进行成果处理,生成土地利用现状图,统计各类土地类型的面积。 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三个实习模块内容,撰写并提交实习报告: (1)宁乡县县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2)宁乡县县城土地利用供需预测报告; (3)宁乡县县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与说明书。 各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内部进行分工与协调,但必须确保人人动手、全程参与实习! 五、本课程实习的考核方法与计分方式 本课程实习考核及计分方式由外业表现、内业表现及实习报告三部分综合而成。具体内容见附表(请各位同学妥善保存,以便任课老师在实习结束后评定成绩)。 王忠诚 2014/06/10

土地利用规划复习提纲

《土地利用规划》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区、建筑密度、土地利用分区、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耕地复种指数、土地用途区、土地利用潜力、土地质量评价、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调整;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土地开发、土地潜力、公路、土地利用目标、土地利用基本方针、重点建设项目。 二、问答 1、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分类体系、土地总适宜性等级的判定方法以及步骤。 2、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主体、期限;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比例尺。 3、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法、特点。 4、如何实施土地利用计划。 5、居民点规模的构成;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方法。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核心层次(县级)、期限、特性. 7、确定土地利用目标的主要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最终依据、研究对象. 8、土地利用分区的基本原则与常用方法;土地用途区划分的原则;

9、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方法、一般步骤。 10、土地整理的类型、土地整理规划的程序 11、土地利用规划的分类、性质 12、城镇化水平预测方法;人口预测方法 13、拟定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的原则 14、土地的属性、土地利用潜力的估算方法 15、土地质量评价的概念及分类 16、土地利用规划的成果资料组成;县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和说明书内容。 1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编制步骤。 18、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19、土地需求量预测模式有哪两种。 20、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理论基础。 21、人口与土地需求量预测常用的方法;建设用地的预测方法 22、我国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有哪四种,分别有何特点。 23、城市化水平的五种预测方法。 24、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方法、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内容。 25、中国1:1000000土地资源分类系统的构成; 26、耕地规划涉及的五要素。 27、2007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分类;2002年过渡时期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28、水库库址的地形要求;抽水站选址要求;灌排渠系的构成。

实验报告

五尧乡生态乡镇建设规划 目录 1.总论 1.1任务的由来 (2) 1.2编制的依据 (2) 1.3规划指导思想 (2) 1.4规划原则 (2) 1.5规划年限 (3) 1.6规划目标 (3) 2.五尧乡基本状况 (4) 2.1五尧乡自然地理状况 (4) 2.2五尧乡社会经济状况 (4) 3.城镇规划 (4) 4.生态环境规划 (5) 4.1生态资源状况 (5) 4.2环境质量现状 (6) 4.3生态环境问题 (6) 4.4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7) 5.效益分析 (9) 5.1生态效益 (9) 5.2经济效益 (9) 5.3社会效益 (9) 6.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9) 6.1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10) 6.2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体系 (10) 6.3文化教育和社会监督体系 (11) 6.4资金筹措与投资保障体系 (11) 6.5实施手段与技术保障体系 (12) 6.6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体系 (12)

1.总论 1.1任务的由来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的逐渐扩张,我国进入了一个中国城市化和城市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小城镇的发展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1998 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后,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作为战略目标。“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解决“三农”问题,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加快发展小城镇则是统筹城乡、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积极有序地发展小城镇,不仅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而且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编制的依据 城市规划5个阶段,如果按编制规划的话可以说是:纲要、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分区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制这5个阶段的规划的依据个不一样。当然首先都是以国家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城镇总体规划主要有: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⑶《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 ⑸《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⑹《河北省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导则》 ⑺《保定市志》 ⑻《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⑼《保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⑽《五尧乡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及城建资料》 ⑾《五尧乡各类专业部门提供的规划基础资料》 1.3规划指导思想 本规划以生态化、集约化、市场化为理念,坚持突出五尧乡特色的原则,城乡经济和空间布局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土地使用集约化原则,规划弹性灵活的原则和建设精品化的原则。充分发挥城镇规划对城镇发展建设的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指导作用。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1.4规划原则 ⑴区域协同发展的原则 融入区域环境,实现持续发展。五尧乡的发展必须在区域的框架内明确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快速发展。从广域范围内分析五尧乡的发展,增强规划的区域观念和整体竞争力,积极融入保定市新一轮发展之中,谋求以大区域为背景的城镇整体发展。

(完整版)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要点总结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要点总结 1.土地的概念 1)人们通常把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由泥土和砂石堆成的固体场所称为土地 2)土地的平面观认为土地指整个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 3)土地包括影响土地用途潜力的自然环境,如气候、地貌、土壤、水文、植被,还包括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成果 4)立体的广义的土地概念可近似于环境、资源、国土 2.土地的功能 1)养育功能2)承载功能3)仓储功能4)景观功能 3.土地的特性 1)土地的物质自然性2)土地的数量有限性 3)土地的沃度差异性4)土地利用的持续性 5)土地位置的空间性6)土地属性的两重性 4.土地利用的概念 人们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殊功能和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开发、利5.土地利用途径 1)从土地利用广度扩展 2)从土地利用深度挖潜 6.土地利用规划 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

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实质:人类对未来土地利用及其发展趋势所作的预先估算的过程 目的:维持人类生存,优化组织土地利用,保护整个人类的利益 职责:土地供需预测、协调供需矛盾、追求满意效益、引导持续利用记叙土地规划最早的是汉代的《尔雅》 7.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1)首要任务:土地供需综合平衡 2)核心内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3)土地利用宏观布局 3)土地利用微观设计 8.土地利用规划分类 1)按对象不同划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乡村土地利用规划 2)按范围划分:区域性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单位土地利用规划 3)按任务划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9.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2)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3)土地供给与需求量预测 4)土地供需平衡和土地利用结构化 5)土地利用规划分区或重点用地项目布局 6)城乡居民点用地规划

土地利用与管理知识点

1、土地的涵义是地球表层的陆地部分。公认: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石、 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集合体,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活动规律。 2、城市城市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整体。人口较稠密且具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地区称为 城市,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等功能分区,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3、狭义的城市土地是指城市市区,即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城郊土地除 有法律规定为国家所有外,多数属于集体所有。 4、广义的城市土地是指城市行政区内陆和水域及其地上、地下的空间总称。行政区域上划 分三个层次:是建成区土地,即城市建设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除去城市建成区外的外延扩建区域,大部分为村镇占用的土地;是指城市行政区内的全部土地。 5、市域是指城市行政上所管辖的区域,包括下辖的县及县级市; 6、市区是指实际的城市区域,包括城市近郊区和建成区,但不包括所辖的外围县、乡。 7、建成区是指城市建筑物外沿的范围; 8、中心城区和中心市区概念相同,是依繁华程度单独划出的一个区域,一般指城市核心的 城市商业和城市设施密集的地区。 9、城市土地利用特性1、城市土地的固定性2、扩展性3、利用的区位性4、利用的空间性 5、用途逆转的困难性 6、永续利用性 7、供应的稀缺性 8、资产性 9、生态的脆弱性10、 利用的社会性 11、城市土地利用是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下所开展的各项开发与建设活动。 12、城市土地管理是城市政府依据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城市土地的占有、分配、 使用而进行的规划、组织、控制和监督等一系列活动。 13、土地利用管理是土地管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指从国家利益的全局出发,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依据土地的自然特点和地域条件,对土地资源的配置、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等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14、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的原则1、规划计划管理原则2、节约集约利用原则3、优化结构布局原则4、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益统一原则5、保护耕地原则6、依法利用管理原则 15、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的内容 1、城市土地利用基本理论(1)租 理论(2)区位理论(3)可持续利用理论(4)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2、城市土地制度 (1)土地所有制 (2)土地使用制 (3)土地国家管理制度3、城市土地利用 (1)城市土地整理 (2)城市土地开发 (3)城市土地利用 (4)城市土地保护 4、城市土地管理 (1)城市土地地籍管理 (2)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计划管理 (3)城市建设土地审批管理(4)城市土地市场与价格理(5)城市土地税收管理 1、地租的概念及分类 ●是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2、广义与传统地租的概念 ●广义:泛指土地所有者将其所拥有的土地及与土地相关的房屋或其他附着物租给他人 使用所获取的报酬。 ●传统:是土地使用者租用土地所支付的租金,是其所获利润中超过平均利润的部分。

GIS实验报告材料-地信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桌面GIS软件Super Map的界面环境 2初步掌握Super Map的主要工具及菜单命令的使用 3理解GIS软件应具有的基本功能 4结合对所选地图的矢量化的操作,具体掌握GIS软件的操作步骤 二、实验时间 1、第八周----第十六周进行实验绘图实体操作 2、第十七周----第十九周进行图片剪切,资料整理,总结报告 三、实验内容 ●Supermap Deskpro的认识 Supermap Deskpro是超图的专业桌面GIS软件之一。Super Map GIS桌面平台产品是基于Super Map GIS核心技术研制开发的一体化的GIS桌面软件,是Super Map GIS系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界面友好、简单易用,不仅可以很轻松地完成对空间数据的浏览、编辑、查询、制图输出等操作,而且还能完成拓扑分析、三维建模、空间分析、网络分析等较高级的 GIS 功能。 SuperMap Deskpro 是一款专业桌面GIS软件,提供了地图编辑、属性数据管理、分析与辅助决策相关业务以及输出地图、打印报表、三维建模等方面的功能。SuperMap Deskpro 作为一个全面分析管理的工具,应用于土地管理、林业、电力、电信、交通、城市管网、资源管理、环境分析、旅游、水利、航空和军事等所有需要地图处理行业。 ●Supermap Deskpro的使用 通过该软件进行地图的矢量化,具体过程如下:

1、前期的准备 数据来源:纸质西安地图 地图的整体设计:遵循地图越详细越好的原则,我们对点、线、面数据集作了详细的规划,详情请看图层分层。考虑到以后做专题图,对数据集属性字段做了必要的添加,用以区分不同的地物。 本地图特色:采用Deskpro软件自带的矢量符号库符号分别作点、线、面专题图。 2、地图矢量 2.1纸质地图的扫描扫描之前对地图进行图面整理,扫描的分辨率设为 300-500dpi,扫描后得到*.jpg格式的原始栅格数据的地图 2.2创建相应的坐标系数据源启动Deskpro选择新建工作空间。 新建数据源

第六章 土地利用管理学习资料

第六章土地利用管理

第一节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管理 1.土地利用及其影响因素 土地利用指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利用土地的性能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可以是生产性的活动,也可以是非生产性的活动。 土地利用是土地的利用方式、利用程度和利用效果的总称。 土地利用的主要内容:①确定土地的用途;②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和各行业间合理分配土地资源;③采取各种措施开发、整治、经营、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果。 土地利用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地质条件等);②社会经济因素(社会制度、政策、城市化与工业化,土地所处的位置、交通条件,成本、效益、土地利用现状等);③人的文化素质(知识水平、科学技术水平)。 土地利用的原则:①生态平衡原则;②最大经济效果原则(尽量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尽量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③节约原则(土地是自然产物,数量有限) 2.土地利用管理的概念和目标 土地利用管理是国家按照预定的目标和土地系统运行的自然、经济规律。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工作的总称。本质是对各类型土地的利用水平和数量分配(一种类型到另一种类型的转换)进行干预。

土地利用管理的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保障土地资源安全和有效供给、前瞻性及科学性的指导思想。 土地利用管理的目标:①经济效率;②分配公平;③社会发展;④保障供给;⑤环境质量。 土地利用管理的任务:对土地的利用水平和用途转变设置一定的约束条件,将土地资源在不同用途间的分配(转换)控制在可持续发展的幅度之内,保证土地资源安全。 我国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内容:①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②引导建设用地有序扩展;③保护、协调土地生态环境。 3.土地利用管理的依据 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理论依据:①土地报酬原理(在科学技术水平相对稳定条件下的土地利用中,当对土地连接追加劳动和资金时,起初,追加部分所得的报酬逐渐增多,在投入劳动和资金超过一定的界限时,追加部分所得的报酬则逐渐减少,从而使土地总报酬的增加也呈递减趋势);②马克思的地租、地价理论(P1877-190);③区位理论;④生态经济学原理。 第二节农用地保护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根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殖水面等。农用地是农业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1.各类农用地利用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