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双测过关(二十三)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新人教版

课时双测过关(二十三)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2018年6月12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会晤,双方握手致意,这是在任的朝美领导人数十年来首次会晤及握手。对这次会晤的正确解读是( )

A.说明美国已不再是超级大国

B.新加坡主导了世界形势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D.标志两极格局正式解体

解析:选C 材料中的会晤表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故C项正确。

2.据统计,1965年世界上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的19倍,而199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8倍。这说明( )

A.文明类型的多样性发展

B.不同价值观的冲突加剧

C.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性增强

D.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解析:选C 由材料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表明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性增强,故C项正确。

3.有人认为,全球化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的贫富差距,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同质化。他这是在强调全球化( )

A.带来了高效运作的市场经济体

B.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C.伴随着较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D.给全人类带来的机遇远大于挑战

解析:选C 全球化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的贫富差距,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同质化,表明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故C项正确。

4.据统计,在中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难民问题依然严峻。到2009年,全球的难民和准难民有近4 200万人。2009年纪念世界难民日(6月20日)的主题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由此可知( )

A.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B.安全问题仍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C.民族和宗教冲突愈演愈烈

D.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头号敌人

解析:选A 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世界难民问题非常严重。从材料中“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可以看出是因为他们在原有的生活地区难以生存下去,所以才会成为难民,这反映出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故A项正确。

5.虽然国际贷款和援助大量进入,但非洲仍有33个国家被联合国核准为“全球最不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非洲统一组织框架加速搭建后,多年来严重困扰非洲发展的战乱问题部分得到有效调解,非洲的贫困率也从1996年的57.5%下降到2005年的50.4%。这说明非洲( )

A.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特征

B.联合自强推动社会发展

C.区域集团改善经济秩序

D.政治合作提升国际地位

解析:选B 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非洲统一组织框架加速搭建后,多年来严重困扰非洲发展的战乱问题部分得到有效调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自强推动社会发展,故B项正确。

6.二战结束后,美国主导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全球经济进行治理。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组建“七国集团”主导了全球经济治理,到1999年成立了有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参加的“二十国集团”。这反映了( )

A.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

B.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C.美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D.世界格局由单极走向多极

解析:选B 由材料可知,世界愈发呈现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特征,而这种抱团行为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故B项正确。

7.1999年,为防止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二十国集团成立。其中包括原八国集团,十一个新兴经济体(来自亚、非、美、澳四大洲)以及欧盟。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举行了第一次国家领导人峰会。材料反映了( )

A.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共识

B.冷战思维不复存在

C.国际经济旧秩序已崩溃

D.世界多极格局形成

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为防止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二十国集团成立”“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举行了第一次国家领导人峰会”,为应对危机,成立国际组织,协商共同的立场,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共识,故选A项。

8.如图是一幅关于全球化的漫画,名为《远处的断头台已经准备就绪》。对此漫画的寓意解读正确的是( )

A.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确立

B.全球性治理体系亟待完善

C.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潮流

D.全球化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解析:选B 漫画描绘了“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较量,反映出全球化过程中的利益纠葛和理念分歧,这对全球性治理体系的完善提出迫切要求,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14分)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进入21世纪,全球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全球化逐渐形成,出现了经济一体化。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全球互动只会越来越剧烈,文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对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与民族来讲,文化全球化则可能成为强势国家推行其国家意志的一个手段。……近两年来,受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逆全球化”潮流不断涌现。……经济全球化在带来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贫困、冲突、分配不公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摘编自韩雅楠《论文化全球化对

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等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家主权面临限制的问题日益突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及一些地区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国家主权的影响越来越大。各民族国家在申请加入或想得到援助、贷款时,就不得不接受其强制性的有时甚至是苛刻的条件,这实际上就是民族国家将部分主权移交了出去。面对急于摆脱贫困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动辄以阻碍资金和技术的流入为要挟,迫使东道国政府为其在当地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创造便利。全球化时代的经济本质上是知识经济,当前新的有生命力的技术大多被主要的工业化国家掌握,发达国家权力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权力越来越小。技术侵略、技术殖民、技术霸权等政治欺压现象也会相应而生,使强势国家有机会压榨、胁迫弱势国家,限制和削弱弱势国家的主权。在理论上,一些西方学者甚至

提出了国家主权过时论,对发展中国家维护主权、反对霸权的立场横加干涉和无理指责。

——摘编自戴轶《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矛盾析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逆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主权带来的挑战与冲击的表现。(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对策。(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受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可知,“逆全球化”潮流受到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根据材料一“经济全球化在带来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贫困、冲突、分配不公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可知,导致“逆全球化”出现的原因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带来的弊端:贫困、冲突、分配不公、环境污染等问题;根据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第二小问,从文化全球化利弊两个角度解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相关信息概括即可。第(3)问,为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及所学,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原因: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带来的弊端:贫困、冲突、分配不公、环境污染等问题;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影响:促进了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成为发达国家推行国家意志的手段;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2)挑战与冲击:国际组织作用增强使民族国家权力出现流失;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形成了“胁迫”;经济知识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

(3)对策:要积极参与全球化;强化国家主权意识,维护国家利益;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制度创新;发展教育,进行科技创新。

B级——选考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两极对峙格局结束之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样的时代中( )

A.动荡不安的局势不再存在

B.发达国家主宰当今世界一切事务

C.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D.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事务中无发言权

解析:选C 在和平与发展的当今时代格局体系中,意识形态冲突逐渐缓和,故C项正确;当前世界动荡局势仍然存在,A项错误;发达国家不能主宰一切事务,故B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具有发言权,故D项错误。

2.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美国制造各种借口伺机对叙利亚施压,以期实现其政权更迭。西方大国也以“保护的责任”自诩,干涉中东,使其陷入长期战火。这些现象说明( )

A.西方干涉加剧了地区间的矛盾冲突

B.霸权主义是造成地区动荡的根源

C.叙利亚内战加剧了国际的紧张局势

D.美国干涉开始导致地区力量失衡

解析:选A 美国制造各种借口伺机对叙利亚施压,西方大国也以“保护的责任”自诩,干涉中东,使其陷入长期战火,表明西方干涉加剧了地区间的矛盾冲突,故A项正确;B项错在“根源”,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西方大国的干涉加剧地区冲突,不是强调叙利亚内战的影响,故C项错误;D项错在“开始”,排除。

3.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认为,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下列说法与亨廷顿观点一致的是( )

A.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文明趋于单调

B.结盟与合作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C.多极化趋势避免了文明间的冲突

D.和谐共生的文明有利于世界的稳定

解析:选 D 根据材料“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可知和谐共生的文明有利于世界的稳定,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B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C项说法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4.有学者指出:“冷战”终结后,全球地缘政治秩序进入自发调整期,国际政治体系宛如一个正在旋转的万花筒,充满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材料的主旨是( )

A.全球政治体系具有明显的单极特征

B.经济全球化加剧各国间政治冲突

C.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

D.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实行全球治理

解析:选 C 据材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故有利于稳定国际关系,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全球政治体系具有明显的单极特征,故A项错误;据材料“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可知不是说明经济全球化加剧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