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学习资料.doc

2023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知识科普

2023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知识科普 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知识科普 一、引言 2023年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即将到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职业病不仅会影响到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也会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相关知识,并带领大家深入了解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二、职业病的定义和危害 1. 职业病的定义 职业病,顾名思义,是由于工作环境和职业因素引起的疾病。我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对职业病的定义是:职业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工作环境有毒有害物质或者作业条件所致的各种疾病。这些疾病包括职业中毒、职业变态反应和职业性传染病等。职业病不仅会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2. 职业病的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十分严重。对于患者个人来说,职业病会引起身体健康问题,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职业病还会对家庭产生负面影响,患者需要大量的医疗费用和康复期,家庭成员也会因此受到心理和经济的双重压力。职业病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会加重医疗负担,损害劳动生产力和社会稳定。必须加强对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三、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重要意义 1. 提高职业病防治意识 通过开展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可以提高广大群众对职业病防治的重视程度,增强对职业病的防范意识,帮助职工了解职业病的危害,认识到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性,掌握自我防护的基本技能,从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2. 促进职业病防治法的落实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开展,可以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职工代表组织广泛深入地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加强对职业病防治法的贯彻实施,提高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切实保

职业病防治宣传资料

什么就是职业病一职业病就是指企业、事业单位与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得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与其她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得疾病。职业病就是由于职业活动而产生得疾病,但并不就是所有在工作中得得病都就是职业病。劳动者应如何保护健康权益二1劳动者要通过学习《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自己所履行得义务了解相关得职业病防护知识;自觉遵守企业制定得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自觉并正确地使用与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与个人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及时报告。2运用《职业病防治法》,争取劳动者所享有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包括享受教育培训权、健康服务权、知情权、卫生防护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与检举控告权、拒绝违章作业权、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决策权、工伤社会保险权、赔偿权及特殊保护权等。应当明确得就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旦存在事实得雇佣关系,不论用人单位属于何种性质、属于什么经济类型,就是否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均可受到该法得保护。职业病防治标语三1、劳动者应当自觉穿戴劳动保护用品。2、岗前岗中体检好,健康损害早知道。3、安全装置与防护设施就是预防职业病得有效手段。 4、劳动者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与体检。 5、关爱劳动者,预防职业病。 6、防治职业病——用人单位得主体责任。 7、企业以劳动者为本,劳动者以健康为重。 8、只有员工得身体健康,才有企业得兴旺发展。 9、依法做好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10、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维护劳

动者健康权益。职业病得作文四工人们那吸尘得肺广东省鹤山市沙坪中学七6班杜泳熹2009年12月12日,一百多名工人由于在工作中常期吸入大量粉尘,多人经普通医院检查被怀疑患有尘肺病,但由于她们无法提供工作证明与劳动关系,至今无法进行职业病检查。卫生部关注到了媒体上关于深圳百余名农民工因为没有劳动合同,检查职业病遭到拒绝得报道,卫生部对此高度重视,立即进行调查核实,要求广东省卫生厅在地方党委政府得领导下,按程序做好职业健康得检查、职业病得诊断与病人得救治工作。这些工人曾经向有关部门投诉,但投诉无门,有关部门互相推卸责任,而工厂老板却欺负她们法律知识薄弱,而不与她们签订劳动合同,使她们不能做免费职业病检测。这一百多名农民工真就是难维持自己得权利,但经过调查,这其中有七成农民工都没签订劳动合同,但有关部门却否认失职,并表示这问题并不出现在她们身上,而就是劳动者没有签订有关得劳动合同。但就是,她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不就是她们得监管不利,哪会出现这种情况?她们又有没有想过那些劳动人民得辛苦,痛苦与担心呢?在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瞧出农民工得权力非常小;从她们得投诉无门中可以瞧出政府部门得失职,不尽职;但从卫生部得领导对待这件事得反应中,可以瞧出她们为人民服务,尽心尽责。

《职业病防治法》普法宣传资料

《职业病防治法》普法宣传资料 〔七〕职业健康权对于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除了应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外,职业病防治法还规定了用人单 位应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对遭受或者可能会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及时组 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当。获得 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效劳,是劳动者依法 享有的一项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当劳动者被疑患有职业病时,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对病人进行诊断,在病人诊断 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根据这 个法律的规定,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用人单 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不 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病人,应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对从事接 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给予适当岗位津贴。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 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障的规定执行。〔八〕损害赔偿权用 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当责任,这是职 业病防治法总那么中的一项规定。这个法律规定,职业病病人除依法 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 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职业病防治法》也对劳动者的 相关义务作出了规定,如履行劳动合同、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定、遵守用人单位工农业卫生规章、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按规定使用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遵守操作规程等义务。五、 劳动者如何运用《职业病防治法》保护自己的健康权益 1、劳动者要 通过学习《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自己所履行的义务;学习和掌握相 关职业卫生知识;自觉遵守企业所制定的各项有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和操作规程;自觉并正确地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及时报告。 2、充分运用《职业病防治法》赋予劳动者所享有的职业卫生 保护权利,包括享受教育培训权、健康效劳权、知情权、卫生防护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和检举控告权、拒绝违章作业权、参与职业病防 治工作决策权、工伤社会保险权、赔偿权及特殊保护权。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资料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材料2014 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主题是:“防治职业病,职业要健康”。 2014 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推荐宣传用语 1.防治职业病,职业要健康。 2.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3.保护劳动者健康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4.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增强劳动者防护意识。 5.全面促进职业健康,关爱劳动者。 6.职业健康从我做起。 7.尊重生命,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 8.职业病防治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9.保护劳动者健康,构建和谐社会。 10.关怀职工,重视健康,持续发展。 11.保障职业健康,实现体面劳动。 12.企业以劳动者为本,劳动者以健康为重。 13.多一份关心,多一份支持,全社会关注劳动者职业健康。 14.防治职业病,关键在预防。 15.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树立企业社会形象。 什么是职业病 2001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职业 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

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是由于职业活动而产生的疾病,但并不是所有在工作中得 的病都是职业病。职业病必须是列在《职业病目录》中,有明确的职 业相关关系,按照职业病诊断标准,由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明确诊断 的疾病。因此,在工作中得的病不一定是职业病,得了《职业病目录》中的疾病也不一定是职业病。 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劳动者依法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保护。《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有: ①享受教育培训权,依法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②享受健康服务权,依法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 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③享受知情权,有权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 因素、危害程度、危害后果、防护措施以及相关待遇等。 ④享受卫生防护权,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预防职业病要求 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⑤享受批评、检举、控告权,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 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⑥享受拒绝违章作业权,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 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⑦享受参与决策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资料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资料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发展和职业多样化,职业病防治越来越重要。为了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和普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9年修订发布了《职业病防治法》,旨 在全面推进职业病防治的法制化建设,保障职工权益。 《职业病防治法》是一部针对职业病危害制定的法律。其中规定,用人单位有责任为职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防止职业病危害的发生。使用职业病危害较大的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用人单位应进行相应控制措施。如果职业病发病率达到法定标准,用人单位还应负责向职工支付资金予以补偿。 随着职业病预防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加强了职业病防治宣传的力度。针对《职业病防治法》,许多宣传资料已经制作出来。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资料的内容和作用。 1.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海报 宣传海报主要通过简洁醒目的图片和文字来让职工了解《职业病防治法》的内容和重要性。海报上的图文信息应该包括《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相关法律法规的引用、企业应该采取的防范措施以及职业病对职工的危害等信息。海报还可以配合安全防范和职业病治疗方法,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

2.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手册 宣传手册主要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向职工全面阐述《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内容和法律规定。手册中的内容应该包括工作种类、工作环境、防护设备的配备、职业病的种类、发病机理、预防措施等。同时,手册还应该提供职业病防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相关医疗服务信息。这样,职工即使遇到职业病的问题,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3.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视频 宣传视频是当前比较受欢迎的宣传方式,通过形象生动的内容,让职工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视频主要应该展现职业病对职工身体健康的危害和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采访职工和企业负责人的方式,倡导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视频制作要注意用简单的话语,符合受众的语言习惯,以避免阻碍宣传效果。 4.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材料 企业内部培训对于职业病防治工作非常重要,它可以让职工更全面地掌握工作场所的职业病风险,使职工对自身职业病防护的意识提高,并指导他们的正确防护方法和措施。培训材料应重点介绍《职业病防治法》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要注重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预防和诊断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资料不仅是一种宣传手段,更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应鼓励广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加大对职业病的防控力度,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机制,倡导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于职工来说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材料1

职业卫生知识宣传单 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劳动者依法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保护。《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有: ①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②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③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胡职业病防护措施。 ④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预防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⑤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⑥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⑦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职业病防治法》也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其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不得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等。 什么是职业病? 201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是由于职业活动而产生的疾病,但并不是所有在工作中得的病都是职业病。职业病必须是列在《职业病目录》中,有明确的职业相关关系,按照职业病诊断标准,由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明确诊断的疾病。因此,在工作中得的病不一定是职业病,得了《职业病目录》中的疾病也不一定是职业病。 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化学因素:如“天那水”、“清洗剂”等有机溶剂类毒物;铅、汞、锰等金属毒物;矽尘、石棉尘、煤尘等生产性粉尘。 (2)物理因素:如高温、噪声、振动、紫外线、X射线、微波等。 如何预防职业病? 职业病的预防最重要的关键一是源头的预防:源头预防的有效办法就是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防护设施设计需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方可施工。 二是生产过程中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加强职业危害控制管理。 三是进行劳动现场的有毒有害因素的监测和控制;实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制度。 四是对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转岗和离岗的健康体检,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健康教育,正确的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常见职业病的预防: 尘肺病 尘肺是长期吸入高浓度的生产性有害粉尘而引起的肺组织广泛纤维化。包括矽肺、煤工尘肺、水泥尘肺、石棉肺、电焊工尘肺等。主要发生在石料开采、煤炭、水泥、陶瓷、珠宝钻磨、切石、抛光及五金行业打磨等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的工种。 尘肺病的症状有:咳嗽、咯痰、气促、胸痛、胸闷等,最终可因肺的广泛纤维化出现呼吸衰竭合并感染、气胸而死亡。尘肺发病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劳动者丧失劳动力。 尘肺病的预防: 1)做好就业前健康检查,如有肺结核病、上呼吸道及支气管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者不得从事接触粉尘工作。 2)坚持佩戴合格的防尘口罩上岗。 3)工人就业后应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资料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材料2014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主题是:“防治职业病,职业要健康”。 2014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推荐宣传用语 1.防治职业病,职业要健康。 2.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3.保护劳动者健康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4.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增强劳动者防护意识。 5.全面促进职业健康,关爱劳动者。 6.职业健康从我做起。 7.尊重生命,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 8.职业病防治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9.保护劳动者健康,构建和谐社会。 10.关怀职工,重视健康,持续发展。 11.保障职业健康,实现体面劳动。 12.企业以劳动者为本,劳动者以健康为重。 13.多一份关心,多一份支持,全社会关注劳动者职业健康。 14.防治职业病,关键在预防。 15.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树立企业社会形象。 什么是职业病? 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

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是由于职业活动而产生的疾病,但并不是所有在工作中得的病都是职业病。职业病必须是列在《职业病目录》中,有明确的职业相关关系,按照职业病诊断标准,由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明确诊断的疾病。因此,在工作中得的病不一定是职业病,得了《职业病目录》中的疾病也不一定是职业病。 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劳动者依法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保护。《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有: ①享受教育培训权,依法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②享受健康服务权,依法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③享受知情权,有权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危害后果、防护措施以及相关待遇等。 ④享受卫生防护权,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预防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⑤享受批评、检举、控告权,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⑥享受拒绝违章作业权,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⑦享受参与决策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

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

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一) 1.何谓职业病? 所谓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资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2.劳动者应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权益? (1)劳动者要通过学习《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自己所履行的义务:了解相关的职业病防护知识;自觉遵守企业制定的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自觉并正确地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及时报告。(2)运用《职业病防治法》,争取劳动者所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包括享受教育培训权、健康服务权、知情权、卫生防护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和检举控告权、拒绝违章作业权、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决策权、工伤社会保险权、赔偿权及特殊保护权等。 应当明确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旦存在事实的雇佣关

系,不论用人单位属于何种性质、属于什么经济类型,是否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均可受到该法的保护。 3.用人单位如何体现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 (1)通过岗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告知,告知劳动者本单位主要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如何预防; (2)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告知,告知劳动者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3)设置公告栏告知,将本单位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场所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结果等向劳动者公布; (4)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应在设备醒目的位置上设置警示标识,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 4.用人单位为何要对劳动者进行岗前和在岗期间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 (1)通过职业卫生培训,使劳动者掌握职业卫生的知识,提高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2).教育劳动者自觉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3)教育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从而真正起到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的作用。 5.为何要对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有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 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经常和定期的检测,目的

最新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资料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单位实际,组织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计划。 一、我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培训中心负责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工作,并指定兼职的职业卫生培训人员,负责我单位的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培训。 二、培训内容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 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 6、其他有关职业病的知识。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 一、职业病防治法 2011年12月3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保护广大劳动者健康权益为宗旨,规定了我国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中的各种法律制度。该法律确定的职业病防治法律关系主体有:政府卫生及相关行政部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以及承担职业卫生检测、体检和职业病诊断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单位等四方。法律明确了上述四方之间的行政和民事法律关系,并分别规定了各自的权利义务、法律地位、法律责任。 《职业病防治法》确立了我国职业病防止所采取的“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策略;明确了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职责和义务;突出了劳动者健康权益受到法律保护;规定了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监管中的职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职能以及各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宗旨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保障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国家职业病防治工作总体运行制度,即政府监管与指导、用人单位实施与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和自律、社会监督与参与以及职业卫生服务技术保障等。

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资料

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资料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资料 尊敬的各位市民: 大家好!我是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组织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今天,我非常荣幸地给大家介绍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内容。希望通过这次宣传活动,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职业病防治法,共同保障我们的职业健康。 一、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由于长期暴露于工作中的有害物质或工作条件中,导致的一系列疾病。例如,矿工患尘肺病,化工工人患有害物中毒等都属于职业病范畴。 二、为什么需要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所以我们需要法律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职业病防治法为了解决职业病问题,从预防、治疗、赔偿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维护工人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有哪些重要内容? 1. 职业病预防:雇主应当采取措施消除职业病危害,确保劳动者工作环境安全。同时,雇主还应当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和设施,并向劳动者提供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提高工人的防护意识。

2. 健康监测与体检:雇主应当定期进行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监测,并提供免费的职业健康体检。劳动者也有权利要求雇主提供职业健康体检,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保密。 3. 职业病诊断与赔偿:雇主在劳动者患有职业病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职业病诊断和赔偿。劳动者有权知情并保有相关证据,以便维护自身的权益。 4. 职业病防治宣传与培训:雇主应当定期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与培训,提高劳动者的防护意识,学习正确的防护措施。 5. 赔偿与救助机制:建立健全的职业病赔偿和救助机制,确保劳动者在因职业病引发的损害中获得合理的赔偿和救助。 四、如何保护自己的职业健康? 1.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和掌握职业病防护知识,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工作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与有害物质直接接触。 2. 提醒雇主履行职业病防护义务:要求雇主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和设施,并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3. 保护自己的权益:及时了解并掌握职业病诊断与赔偿的相关条款,如果出现职业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保留相关证据。 总之,职业病防治法的出台将为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提供更全面的保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感谢大家对我们宣传活动

职业卫生宣传资料.doc

职业卫生宣传资料 职业卫生宣传资料 1、保护员工安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保护劳动者安康,构建和谐社会。 3、保护劳动者安康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4、用人单位是防治职业病的第一责任人。 5、防治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安康。 6、学习职业病防治知识,增强劳动者防护意识。 7、学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依法维护劳动者安康权益。 8、遏制职业病,预防最关键。 9、关爱员工,防治职业病。 10、防粉尘,戴口罩。 职业卫生效劳主要是通过向职工提供职业卫生效劳和向雇主提供咨询来保护和促进职工安康,改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从整体上维护职工安康。职业卫生效劳内容包括: 1、工作环境监测,以判定和评价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中影响工人安康的危害因素的存在、种类、性质和浓(强)度; 2、作业者安康监护,包括就业前安康检查、定期检查、更换工作前检查、脱离工作时检查、病伤休假后复工前检查和意外事故接触者检查等; 3、高危和易感人群的随访观察; 4、收集、、()上报和传播有关职业危害的判别和评价资料,包括工作环境监测、作业者安康监护和意外事故的数据; 5、工作场所急救设备的配置和应急救援组织的建立; 6、平安卫生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控制和平安卫生操作规程;

7、估测和评价因职业病和工伤造成的人力和经济损失,为调配 劳动力资源提供依据; 8、编制职业卫生与平安所需经费预算,并向有关管理部门提供; 9、安康教育和安康促进; 10、与作业者安康有关的其它初级卫生保健效劳,如预防接种、公共卫生教育等; 11、职业卫生标准的制订和修订,职业安康质量保证体系、职 业卫生管理体系及检验和效劳机构的资质认证和管理。 1、粉尘类 2、放射性物质类 3、化学物质类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卫生研究的`是人类从事各种职业劳动过程中的卫生问题,它以职工的安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其中包括劳动环境对劳动者安康的影响以及防止职业性危害的对策。只有创造合理的劳开工作条件,才能使所有从事劳动的人员在体格、精神、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保持安康。只有防止职业病和与职业有关 的疾病,才能降低病伤缺勤,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职业卫生实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资料六篇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资料六篇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资料 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切实维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推动我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有序开展,根据市安办《关于开展2022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的通知》(x安办〔2022〕x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方案,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活动时间 2022年4月23日-29日。 二、活动主题 “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旨在倡导和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劳动者职业健康,督导用人单位认真履行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广泛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和健康工作方式理念,增强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使社会更加关注职业病防治工作,以实际行动推动职业健康建设。 三、活动内容 一是开展一次现场咨询活动。各单位参加宣传周启动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张贴海报标语、布置展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职工宣传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二是组织一次讲法学法。要认真组织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开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讲法学法活动,并运用现场宣讲、知识问答、竞赛等方式,组织职工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等知识。 三是各单位结合“职业健康”活动。组织一次以职业健康为重点的专项

检查,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查访。 四是宣传活动进企业。真正做到面向全社会宣传职业健康知识,推动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职业病防治工作。 五是开展一次短信微信宣传活动。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平台和微博、微信的便捷性,使用推荐宣传用语,传播职业健康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扩大社会影响。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充分认识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宣传活动作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确保宣传周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二突出重点,力求实效。要围绕宣传主题,针对重点职业病危害、重点人群和重点行业,深入企业开展宣传活动。 三认真总结,积累经验。活动结束后,各单位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认真进行总结。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资料 自2002年《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确定每年“五一”节前的一周,为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从2003年至今已连续举办20届。 举办宣传周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在全国各地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我国职业病防治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普及职业健康知识,推动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职业健康的文化氛围,保护劳动者健康。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材料【最新版】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材料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经2001年10月27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12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修正。《职业病防治法》分总则、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7章90条,自2011年12月31日起施行。 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劳动者依法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保护。《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有: ①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②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③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胡职业病防护措施。 ④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预防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 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⑤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⑥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⑦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职业病防治法》也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其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不得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等。

什么是职业病? 201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是由于职业活动而产生的疾病,但并不是所有在工作中得的病都是职业病。职业病必须是列在《职业病目录》中,有明确的职业相关关系,按照职业病诊断标准,由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明确诊断的疾病。因此,在工作中得的病不一定是职业病,得了《职业病目录》中的疾病也不一定是职业病。 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化学因素:如“天那水”、“清洗剂”等有机溶剂类毒物;铅、汞、锰等金属毒物;矽尘、石棉尘、煤尘等生产性粉尘。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1、何谓职业病?我国法定的职业病种类有哪些? "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目前,我国已公布的职业病有九大类九十九种。九大类职业病分别是职业中毒、尘肺、物理因素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 2、生产过程中,可能引起职业病的有害因素有哪些?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其中,化学因素主要指有毒物质〔如铅、汞、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和生产性粉尘〔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物理因素指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生物因素指*些致病性微生物。 3、何为职业禁忌? 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安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4、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1〕、呼吸道:这是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最主要的途径。但凡气体、液体、气溶胶〔粉尘、烟、雾〕均能通过呼吸道吸收,如苯及其同系物、各种粉尘等。

〔2〕、皮肤:*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可透过完整皮肤而进入人体,当皮肤有病损时,不能经完整皮肤吸收的毒物也能大量吸收。 〔3〕、消化道:在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般不易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发生意外或不注意个人卫生时,毒物经污染的手、衣物、食品 而食入体内。哺乳期妇女可经乳汁把毒物传给婴儿引起中毒。 5、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预防职业病的措施有哪些? 预防职业病中毒必须采取措施,着重从根本上解决,而不放松辅助性措施。防毒措施可归纳为四个方面:消除毒物;控制毒物 逸散;保护个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1)革新技术改造工艺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从生产工艺流程中消除有毒物质是最理想的防毒措施。采用新技术、 新方法,能减少工作接触毒物的时机,也可从根本上控制的逸 散。 (2)通风排毒用通风的方法将逸散的毒物排出,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一项重要辅助措施。 (3)个人防护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或防护服,佩带个人防护用品。下班时更衣、勤洗手,勤洗澡沐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增强体质开展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对毒物的抵抗能力。 (5)平安卫生管理生产设备的维修和管理,通风排毒设施的定期检修,防止跑、冒、滴、漏,对预防职业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制订和严格遵守平安操作规程,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安康保护意 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1)

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三) 四川省2012年《职业病防治法》集中宣传周活动主题是“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关注职业安全健康”。 一、什么是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是调整规范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并以第60号主席令颁布,2002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单行法律。 二、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三、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防治的主要职责 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包括:健康保障义务,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职业卫生管理义务;保险义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报告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和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结果;卫生防护义务,用人单位必须设置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防护用品;职业病危害检测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用人单位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不得隐瞒其危害;及时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义务;培训教育义务,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当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健康监护义务,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落实职业病患者待遇义务;特殊劳动者保护义务,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不得安排孕妇、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或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的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 四、《职业病防治法》赋予劳动者8项权利 (一)知情权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知识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知识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知识 一、职业病的概念 职业病是指因工作原因而引起的疾病,是工作环境、条件和作业方式给劳动者造成的疾病。国家规定,职业病是指因长期(一般不低于一年)接触和吸入有毒物质、有害物质或者有害因素,或者因接触和使用有毒或者有害物品、机械和技术装置,以及劳动活动的特殊性,而使身体出现某种病变或者疾病的疾病。 二、职业病的危害 1.危害健康:职业病会对工人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产生一定的危害,像低位氢离子和粉尘等有害因素会损害肺部造成哮喘、慢性肺炎、肺结核等疾病,像聚氯乙烯、甲醛等有害因素会损害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造成头痛、晕厥、贫血症等疾病。 2、危害生产:职业病严重影响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影响企业的效益,能力减退,使企业的生产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损失会越来越大。 三、发祥病防治 1.改善劳动环境:劳动者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环境,除去有害因素,减少污染,改善职业环境,确保劳动安全。 2.合理安排工作:合理安排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对于需要佩戴防护用品的作业人员,加强防护教育,做到科学合理使用,达到防护健康的目的。

3.定期检查:劳动者应该定期接受职业病体检,及时发现和诊断职业病,及时进行治疗,确保个人健康。 四、法律责任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1、开展职业病防护教育:及时给劳动者开展职业病防护教育,令其充分认识职业病的危害,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防护作用。 2、设置专门管理机构: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职业病防护管理机构,负责管理职业病防护工作,确保劳动者职业安全。 3、定期开展劳动卫生检查: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开展劳动卫生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劳动者健康安全。 4、依法负责全面治理: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应当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从源头上治理职业病,依法负责全面治理。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资料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资料 一、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哪些?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我国法定职业病包括:尘肺病、职业性放射性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等。 二、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职业性危害因素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化学因素:如“天那水”“清洗剂”等有机溶类毒物;铅、汞、锰等金属毒物;矽尘、石棉尘、煤尘等生产性粉尘。 2.物理因素:如高温、噪声、振动、紫外线、x射线、微波等。 三、劳动者怀疑得了职业病该怎么办? 应尽快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诊断。诊断机构会根据你的病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既往健康状况、原工作场所以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等作出诊断。

四、《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 劳动者享有八大权利,包括对健康检查的知情权、培训权、特殊保障权、检举控告权、拒绝冒险权、参与决策权、职业健康权、损害赔偿权。 五、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内容和方式是什么? 《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六、《职业病防治法》对未成年工和女工有哪些特殊规定? 《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七、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治有哪些义务? 健康保障的义务、职业卫生管理义务、保险制度、报告义务、卫生防护义务、减少危害义务、职业危害监测义务、不转移危害义务、职业危害告知义务、培训教育义务、健康监护义务、事故处理义务。 1.职业健康与生命安全同等重要 2.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监总局73、76号令,进一步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维护员工健康权益。 3.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下班,健健康康退休。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材料 2014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主题是:“防治职业病,职业要健康”. 2014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推荐宣传用语 1.防治职业病,职业要健康. 2.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3.保护劳动者健康是全社会共同(de)责任. 4.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增强劳动者防护意识. 5.全面促进职业健康,关爱劳动者. 6.职业健康从我做起. 7.尊重生命,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 8.职业病防治是企业(de)社会责任. 9.保护劳动者健康,构建和谐社会. 10.关怀职工,重视健康,持续发展. 11.保障职业健康,实现体面劳动. 12.企业以劳动者为本,劳动者以健康为重. 13.多一份关心,多一份支持,全社会关注劳动者职业健康. 14.防治职业病,关键在预防. 15.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树立企业社会形象. 什么是职业病 2001年颁布(de)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de)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de)疾病. 职业病是由于职业活动而产生(de)疾病,但并不是所有在工作中得(de)病都是职

业病.职业病必须是列在职业病目录中,有明确(de)职业相关关系,按照职业病诊断标准,由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明确诊断(de)疾病.因此,在工作中得(de)病不一定是职业病,得了职业病目录中(de)疾病也不一定是职业病. 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劳动者依法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保护.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de)职业卫生保护权利有: ①享受教育培训权,依法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②享受健康服务权,依法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③享受知情权,有权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de)职业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危害后果、防护措施以及相关待遇等. ④享受卫生防护权,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预防职业病要求(de)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de)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⑤享受批评、检举、控告权,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de)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⑥享受拒绝违章作业权,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de)作业. ⑦享受参与决策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de)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⑧享受工伤社会保险权. ⑨享受赔偿权,对职业危害造成(de)健康损害有依法要求赔偿(de)权利. ⑩享受特殊保障权,未成年工、女工、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劳动者依法享有特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