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有理数》同步练习1(无答案)沪教版.doc

六年级数学下册《有理数》同步练习1(无答案)沪教版.doc
六年级数学下册《有理数》同步练习1(无答案)沪教版.doc

有理数提优训练

一、选择题:

1、若 a ,b 为有理数,有下列结论: (1) 如果 a ≠b ,那么 |a| ≠|b| ;(2) 如果 a>b ,那么 |a|>|b|

(3) 如果 |a|>|b| ,那么 a>b ; (4)

如果 |a| ≠|b| ,那么 a ≠b 。正确的有( )

A 、0 个

B 、1 个

C 、2 个

D 、3 个

2、 若 a b a

b ,则 a 、 b 的关系是

A 、 a 、b 的绝对值相等 ;

B 、 a 、b 异号;

C 、 a+b 的和是非负数;

D 、 a 、b 同号或其中至少有一个为零

3、若 m 表示任意的有理数

, 则下列式子一定表示负数的是

(

)

A 、- m ;B

2

2

、- (m - 1) 2

、- m ;C 、- m - 1; D

4、若 a 、 b 为有理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

2

2

2

A 、a ≠b ,则 a ≠b

B 、若 a >b, 则 a

> b

C 、若 a > b , 则 a > b

2

2

2

2

D 、若 a > b ,则 a > b

E 、若 a ≠b,则 a ≠b

5、若 ab ≠0, 则

a

b

的取值不可能是

( )

a

b

A 、 0

B 、 1

C 、 2

D 、-2

6、计算 3 的正数次幂,

31 3,32 9,33 27,34 81,35 243,36 729,37 2187 ,38 6561 观察归纳

各计算结果中个位数字的规律,可得 32003 的个位数字是 (

)

A 、 1

B

、 3

C

、 7

D 、 9

7、下列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

1、1、

1

、1

、 1

第 2020 个数应是(

2

4

8 16

A 、( 1 ) 2006

B 、(

1

) 2007

C 、(1)2008

D 、(1

)9

2

2

2

2

二、填空题:

8、观察 1+3=22,1+3+5=32,1+3+5+7=42,1+3+5+7+9=52 , 则猜想: 1+3+5+ +( 2n+1)

= 。( n 为正整数)

9、观察下面一列数: 2,5,10,x,26,37,50,65,,根据规律,其中 x 表示的数是;

10、按规律填数 : 1

, 1 , 1 , 1 , 1 , , 1 .

2 6 12 20 30 56

11、观察下列式子 : 2 2 22 2 ,3 332 3 ,4 4 42 4

,你发现它们之间存在

3 3 8 8 15 15

怎样的规律 ?( 用含 n 的式子表示出来 ,(n 表示大于等于 2 整数 ):__________.

12、写出一个分数 , 比1 1

比大 , 则这个数是. 小 , 且

2

3

13、已知数轴上有A、B 两点 , 点 A 与原点的距离为2, A、B 两点的距离为 1, 则满足条件的

点 B 所表示的数是.

14、已知

15、如果a 7, b 3,且 a + b>0,则a-b= ;x 3 2 ,那么x= ;

16、若 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负倒数,m 的绝对值为2,则a b

m2cd 的值m

是;

17、已知 a、 b、 c、d 是四个互不相等的整数,且abcd=9,则 a+b+c+d=;

18、设有理数a,b, c满足a b c 0, abc 0 ,则 a, b, c 中正数的个数为________。

19、一质点 P 从距原点 1 个单位的 A 点处向原点方向跳动,第一次跳动到OA的中点A1处,

第二次从 A 1点跳动到O A 1的中点 A 2处,第三次从 A 2点跳动到O A 2的中点 A3处,如此不断跳动下去,则第 5 次跳动后,该质点到原点O的距离为。

20、如果a、b互为相反数 , 则

a +2 a +3 a ++49 a +50 a +50

b +49 b + +2b + b =.

三、解答题:

21、计算:

(1) ( 2005) 4000 3 ( 2004 2 ) ( 1

1

) ;( 2) 12008

(1)5( 1 1 ) 1 2

4 3 2

3 2

3

22、试分别在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的前面添上“ +”或“–”号 ,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使这些正数与负数的和为

1, 你能写出两种不同的添法吗 ?

23、比较有理数:

( 1)a 与- a 的大小关系 .

( 2)若 a < 1,且 a ≠0, 试比较 a, - a, 1 , - 1

的大小,用“<”连接 .

a a

24、定义一种新运算:观察下列式:

1⊙3=1×4+3=7

3 ⊙1=3×4+1=13 5⊙4=5×4+4=24

4

⊙3=____________

请你想一想

a ⊙b=______;

若 a ≠b, 那么

a ⊙b______

b ⊙a( 填入

“=”或 “≠ ”)

计算 : [(a

-b) ⊙(a+b)]

b

25、" "表示一种新运算,它的意义是 a b a b (a b) 。

求( 1)3*5 ;(2)3 5 。

a x z

26、若“三角”表示运算a b c ,“方框”表示运算

b c y w

x y z w 。

1 2 1.5

求 4 ×的值,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11

26 1.5 6

27、如图,一只甲虫在 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 A 处出发

去看望 B、C、 D 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如果从 A 到 B 记为: A→B(+ 1,+ 4),从 B 到 A 记为: A→B(- 1,- 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那么图中(共10 分)

(1)A→C(,),B→C(,) ,

B C

C→

(+ 1,);

(2)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D

的路程;

(3)若这只甲虫从 A 处去甲虫 P 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A

2),(+ 2,- 1),(- 2,+ 3),(- 1,- 2),请在图中标出P 的位置。

28、 . 观察下列各式规律并填空:

①1×3+1=4=22 ; ②2×4+1=9=32 ; ③3×5+1=16=42 ; ④4×6+1=25=52 .

则第 10 个式子怎么表达?第 n 个呢 ?

29、观察下列等式

1 1 1 1 1 1 1 1

4

1 1

2 2 , 2

3 2 3 , 3 3

4 ,将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1 1 1

1

1 1 1 1 1 1 3

1 2 2 3 3 4 2 2 3 3 4 1

4 .

4

( 1)猜想并写出: 1 .

1)

n(n

( 2)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

1 1 1

L 1

1 2 2 3 3 4 2006 2007 ;( 3)探究并计算:

1 1 1 L 1

2 4 4 6 6 2006 2008

8

30、我们知道,|a| 表示数 a 到原点的距离,这是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进一步地,数轴上

两个点A、B,分别用a,b 表示,那么AB=|a— b| 。( 思考一下,为什么?) ,利用此结论,回答以下问题:

(1) 数轴上表示 2 和5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 数轴上表示- 2 和- 5 的两点之

间的距离是______, 数轴上表示 1 和- 3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2)数轴上表示 x 和- 1 的两点 A、B 之间的距离是 _______,

如果 |AB|=2 ,那么 x 的值为 _____;

( 3)说出 |x+1|+|x+2|表示的几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 x 取何值时,该式取值最小:_____________.

( 4)求 |x - 1|+|x - 2|+|x -3|+ +|x - 2020| 的最小值。

沪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梳理

六年级第二学期课本熟悉程度 总括:本册书包括四个章节,其中第五、第六章节为本册书的重难点,而第 七、八章节是了解、理解性的知识,是学习后面知识的一个认知基础。 第五章为有理数,因此作为本书的重点。首先要知道那些是有理数,有理数包 括哪些部分并且掌握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最后要明白何为科学 记数法,怎样将一个数表示成科学记数法。 第六章为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是本书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 点。因此我们要了解何为一次方程(组),怎么样解一次方程(组),而更重要的 是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将实际的问题转化为一次方程(组)进而求解,这对于 学生来说是难点。作为平行的学习,可将一次不等式(组)与一次方程(组)类似 的学习,明白一次不等式(组)是将一次方程(组)中的等号改成不等号,并且解 一次不等式(组)常与数轴联系起来,这样更直观。一次不等式(组)是我们中考 中必考的考点因此要适当的强化学习。 第七、八章是线段与角的画法及长方体的再认识,此部分知识点是认识、了 解、理解性知识,了解角,线段,余角,补角及其画法并且知道长方体及长方体上 的棱与棱、棱与平面及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关系以及长方体的画法。 第五章 有理数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而整数又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分数又包括正分数 和负分数。 数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 数,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注意: 0的相反数是0. 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如4-的绝 对值为4(距离,0≥x )。数轴上的点从左到右依次增大,正数大于零,零大于 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率:a b b a +=+(交换律),)()(c b a c b a ++=++(结合 律)。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b a b a -+=-), 两数相乘的符号法则:正正得正,负正(正负)得负,负负得正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 与零相乘,都得零。 乘法的交换律(ba ab =),乘法的结合律()()(bc a c ab =),乘法对加法的 分配律(bc ab c b a +=+)()。 有理数的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都得 零。 有理数的乘方: n a (为幂为指数,为底数,n a a n )。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 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特别:00,11==n n 。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

六年级数学(上)目录 第一章数的整除 第一周 1.1 整数与整除的意义-1.3 能被2,5整除的数 (1) 第二周 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5) 第三周 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1)-1.6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9) 一月一考第一章数的整除 (13) 第二章分数 第四周 2.1 分数与除法(1)-2.2 分数的基本性质(2) (17) 第五周 2.2 分数的基本性质(3)-2.3 分数的大小比较 (21) 第六周 2.4 分数的加减法(1)-(3) (25) 第七周 2.4 分数的加减法(4)-(5) (29) 一月一考第二章分数(2.1 分数与除法-2.4 分数的加减法) (33) 第八周 2.5 分数的乘法-2.6 分数的除法 (37) 第九周 2.7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8 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2) (41) 第十周 2.8 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3)-2.9 分数运算的应用 (45) 一月一考第二章分数(2.5分数的乘法-2.9分数运算的应用) (49) 第三章比和比例 第十一周 3.1 比的意义-3.2 比的基本性质 (53) 第十二周 3.3 比例-3.4 百分比的意义 (57) 第十三周 3.5 百分比的应用(1)-3.5 百分比的应用(3) (61) 第十四周 3.5 百分比的应用(4)-3.6 等可能事件 (65) 一月一考第三章比和比例 (69) 第四章圆和扇形 第十五周 4.1 圆的周长-4.3 圆的面积(1) (73) 第十六周 4.3 圆的面积(2)-4.4 扇形的面积 (77) 一月一考第四章圆和扇形 (81) 期中测试 (85) 期末测试 (89) 参考答案 (93)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D卷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D卷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共22分) (共12题;共22分) 1. (2分)如果运进货物6.5吨记为+6.5吨,那么-9.6吨表示________ 2. (4分)2÷________= ________=20%. 3. (1分)一件商品打八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________%出售,20是25的________%。 4. (2分)一段路,甲要10分钟走完,乙要15分钟走完,甲、乙两人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 5. (3分)如图,以长方形10 cm长的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________,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_cm2 ,体积是________cm3。 6. (2分)一个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那么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________倍. 7. (1分)一个圆锥的体积是24立方分米,底面积是8平方分米,高是________分米。 8. (2分)把比例8∶4=12∶6写成分数的形式是________,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成乘法等式是________。 9. (1分)如果4a=5b,那么________:________=b:a. 10. (1分)你去参观过北京天安门吗?北京天安门城楼有118米长,可在李华拍的照片上只有4厘米长,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________:________。 11. (2分)学校原来平均每天用水60吨,现在改用节水龙头,平均每天用水24吨,原来6天的用水

量,现在可以用________天. 12. (1分)在一个比例里,已知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最小的质数,另一个内项是________. 二、判断(共14分) (共7题;共14分) 13. (2分)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14. (2分)一种商品先提价10%,然后又降价10%,结果与原价相等。 15. (2分)如果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不变,那么他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9倍.() 16. (2分)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 17. (2分)在一幅地图上,用10厘米的线段表示100千米的实际距离,因此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 18. (2分)+3℃和-1℃相差4℃。 19. (2分)苹果与香蕉个数的比是4:5,表示苹果比香蕉少,香蕉比苹果多.() 三、选择(共12分) (共6题;共12分) 20. (2分)在-4,-9,-,-0.1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 A . -4 B . -9 C . - D . -0.1 21. (2分)小王买了5000元的国家建设债券,定期3年,年利率5%,到期时,他能取回多少钱?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2016沪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案设计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在“分类——归纳”的过程中,理解自然数与整数的意义。 2、在“实验——猜想——归纳“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概念。 3、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交流、对话的意识,积极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物的能力,并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 建立整数和自然数的概念: 1、口答:根据一定的依据把老师念出来的数分一分类,并说明理由。(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归纳、交流) 归纳: 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1、2、3、4……,叫做正整数。 在正整数1、2、3、4……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1、-2、-3、-4……,叫做负整数。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2、把下列各数填在适当的圈内: 12、-6、0、1.23、7 6 、2005、-19.6、9 正整数 自然数 整数 二、 建立整除的概念: 1、你能在你的卡片上很快写出一个除法算式并贴上黑板吗?(学生写完后任意贴。) 2、你能根据一定的依据把这些除法算式来分一分类吗?并说明理由。(小组讨论) 我们小组的分类:(根据需要填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类的理由: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除法算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和商或结果,它们有什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习题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习题 1 / 4 预初数学第二学期周练八 班级 姓名 学号______成绩 __ 一、填空题(23*2’=46’) 1、 在,312x -,2xy ,2y x +,34x y |,5.0|-,34622y x -,1x x -中, 单项式有 ______个, 多项式有________个 2、多项式22635 a a -+-是_____次____项式,其中一次项系数是 ___________ 3、用代数式表示5除m 的商与4的和 4、当3=m ,2n =-时,代数式222n m -的值是 _ ___ 5.若134-m y x 与34---n x y 是同类项,则mn=____________ 6.多项式2322739t t t +-+按字母t 的升幂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化简:①()y y x x ---557=____________ ②()()x x x x 42322-++--=____________ ③mn mn 5 15--=_____________ 8、食堂有煤a 千克,原计划每天用煤b 千克。如果每天节约用煤c 千克,则a 千克的煤可以用 天,节约后可以多用 天 9.已知12=+a a ,则35 1512+--a a =_____________ 10.互为补角的两角之差为22o,则这两个角分别为____________度 11.如图, OC ⊥OA ,OD ⊥OB ,则∠AOB=∠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 12.如图,A 、O 、D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OE ⊥AD,∠AOB =∠COD ,则图中与∠AOB 互余的角:_______________,互补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13.如图,∠AOB=72o,OC 平分∠AOB ,OD ⊥OC ,则∠AOD=______度. 14. 如图:在任意△ABC 中有这样一条性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即AB+BC>AC ,你能否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说明上述性质的正确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B A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2012学年第一学期其中六年级数学试卷 姓名:关玉杰班级:六年级(2)班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最小的自然数是: 2、分解因数:34= 3、3÷2=1.5,那么2 (填“能”或者“不能”)整除3 4、与15相邻的两个偶数的差是: 5、在30以内9的倍数从小到大有: 6、在20——50的正整数中,能同时被3和5整除的数有 7、7÷13的商用分数表示是: 8、35分钟是一小时的(填几分之几) 9、用分数表示下列数轴上的点A、B 点对应的分数分别是 A: B: 0 A 1 B 10、分数介于正整数和之间 11、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6.125= 12、在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有: 13、循环小数:2.123123。。。的循环节是: 14、在分数,,,,0.2,0.4中,与相等的有个 15、一袋牛奶重千克,小丽把它平均倒入三个杯子中,每个杯子里的牛奶重千克 16、是真分数,是假分数,则正整数X的值为 17、如果小杰身高150厘米,小丽比小杰矮,那么小丽身高为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面两个数是互素的是() A.18和72 B.4和6 C.9和5 D.22和33 2、在分数、、、中,一个分数与其他三个分数不同的是() A.B.C.D.

3、若a×b=1,则a与a之间的关系是() A.相等B.互为倒数C.互为相反数D.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B.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 C.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有倒数 D.如果分数的分子是1,那么这个分数是最简分数 三、计算题(共32分) 1、用短除法求72和90的最大公因数(3分) 2、把分数、和通分,并比较大小(3分) 3、计算(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 ×-×8-- 3.2×÷ 2.75-+-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沪教版)

六年级数学教材目录(沪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一章数的整除 第一节整数和整除 1.1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2因数和倍数 1.3能被2、5整除的数 第二节分解质因数 1.4素数、合数与分解质因数 1.5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第二章分数 第一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1分数与除法 2.2分数的基本性质 2.3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二节分数的运算 2.4分数的加减法 2.5分数的乘法 2.6分数的除法 2.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第三章比和比例 第一节比和比例 3.1比的意义 3.2比的基本性质 3.3比例 第二节百分比 3.4百分比的意义 3.5百分比的应用 3.6等可能事件 第四章圆和扇形 第一节圆的周长和弧长 4.1圆的周长 4.2弧长 第二节圆和扇形的面积 4.3圆的面积 4.4扇形的面积

第一章整数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1,2,3,4,5,……,叫做整数 2.在正整数1,2,3,4,5,……,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1,—2,—3,—4,—5,……,叫做负整数 3.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4.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 5.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1.2 因数和倍数 1.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2.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1.3能被2,5整除的数 1.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2.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3.在正整数中(除1外),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 4.在正整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

沪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复习 (绝对经典)

未来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 年 级 科 目 授课时间段 学科教师 课时数 2H 课 题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内容 专题一:整除(数的整除、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1)分解质因数:(分解彻底) (2)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以及如何求约数,约数和 A 、求法:(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法) B 、A ×B=(A 、B )×[A 、B] C 、求约数个数:指数加1在相乘 求约数和:从每个因数的零次方开始加,一直加到这个因数本身,然后再把所有的这些和相乘。 例如:18=2×23 约数个数为:(1+1)×(2+1)=6个 约数和为:(1022+)×(210333++)=39 【备注】有时,整除出的题咋一看貌似有些小难,但是只要稍微经过分析,就会发现所谓的难题都是”纸老虎”。 专题二:分数(分数、繁分数计算化简;裂项,分数与小数互化) (1) 分数计算技巧: 加减法:能凑整则先凑整、分母相同的放在一起先算(死算时通分) 乘除法: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小数化为分数、能约分则尽量约分 (2) 繁分数化简计算 【备注】繁分数更多的是一个工具,通常它会出现在分数的混合计算当中来考查学生的化简能力、细心程度。 解题技巧:在计算中碰到小数,尽快转化成分数、做到步步为营,细心决定成败。 (3)分数的裂项:(分母为乘积、分子为和差) )1(1+n n =n 1-)1(1+n ) 1(+n n a )k (1+n n =k 1 [n 1-)(1k n +] ) k (+n n a )2)(1(1++n n n = 21 [)1(1+n n -)2)(1(1++n n ] ) 2)(1(++n n n a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免费)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免费) (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现在规定一种新的运算符号“*”,A*B表示3A-B,如果4*5=3×4-5=7,那么8*4=______。 2.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在我国的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一年的第一季度有______天,下半年有______天。 3. 一个数有9个亿、5个十万、8个百和4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______,读作______,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 4. 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3,面积比是______,周长比是______。 5. 在一个算式中,被减数是390,减数是240,差是______。 6. 我会填上合适的单位。

7. 在横线上填上“>”“<”或“=”。 6厘米______60毫米 50千米______400厘米 3吨______3千克 600厘米______60分米 2米______19分米 2000千克______7吨 8. 时针走一圈是______小时,分针走一圈是______分钟。 9. 605-316=______,验算的方法是______或______。 10. 小强周六下午1:00—3:20在科技馆参观,他参观了______小时______分钟。 二、判断题。(共10分) 1. 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相等。( ) 2.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3. 假分数的倒数一定都是真分数。() 4. 在一批产品中,合格品有99件,废品有1件,废品率为1%。() 5. 小圆周长与半径的比和大圆周长与半径的比不可以组成比例。() 6. 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7. 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8. 一个小数要扩大到原来的5倍,小数点要向右移动5位。() 9. 一个三位小数a,精确到百分位是4.60,那么a最大是4.599。() 10. 一个数越大,它的因数的个数就越多;一个数越小,它的因数的个数就越小。()

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各章知识点整理

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梳理 第五章有理数 5.1有理数的意义 1.相反意义的量 收入及支出;增加及减少;上升及下降; 零上及零下;高于海平面及低于海平面;前进及后退;盈利及亏损;……任意规定一方为正,则另一方为负。 2.正数及负数 5.2数轴 1.数轴的概念及画法 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数轴画法:一直线 + 三要素 2.数轴的性质 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1 / 16

3.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零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4.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它们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而且及原点的距离相等。 5.3绝对值 3.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对于任意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应采用: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还可以用“作差法”,即: 2 / 16

5.4.有理数加法 1.有理数加法及加法法则 把两个有理数合成一个有理数的运算,叫做有理数的加法。分五种情况: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③两个异号数相加;④有理数和零相加; ⑤零和零相加。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④一个数及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利用加法法则计算的步骤: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相加或相减。 2.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运算律有下列规律:①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可以先相加;②符号相同的数可以相加;③分母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④几个数相加能得到整数的可以先相加。 5.5.有理数的减法 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运算 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注意:两个“变”字,①改变运算符号;②改变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相反数), 牢记一个“不变”,被减数及减数的位置不变,即没有交换律。 3 / 16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C卷 (含答案)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C卷 (含答案)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本卷满分100分。 2、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指定区域内写上学校、班别、姓名等内容。 3、考生不得提前交卷,若对题有异议请举手示意。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12分) 1、在边长为a厘米的正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与正方形的周长比是()。 2、把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3、六一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六一班的出勤率是()。 4、料厂从一批产品中抽查了40瓶饮料,其中8瓶不合格,合格率是( )。 5、2/5=( )%=()÷40 =( )(填小数)。 6、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是在中国北京举行的。从2007年8月8日到奥运会开幕,一共有()天。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24分) 1、a、b、c为自然数,且a×1=b×=c÷,则a、b、c中最小的数是()。 A、a B、b C、c

2、一根2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下它的50%,第二次剪下0.5米,()次剪下的多。 A、第一次 B、第二次 C、两次一样多 D、无法比较 3、甲是乙的2.5倍,那么甲与乙的最简比是()。 A、25:10 B、10:25 C、2:5 D、5:2 4、把5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和盐水重量的比是()。 A、 1:20 B、20:21 C、1:21 5、84÷14=6,那么说()。 A.84能整除14 B.14能被84整除C.84能被14整除 6、男工人数的25%等于女工人数的30%,那么男工人数和女工人数相比() A、男工人数多 B、女工人数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7、下面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8、一袋土豆,吃了它的3/5,吃了30千克,这袋土豆原有()千克。 A、20 B、50 C、18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2分) 1、( )零下2摄氏度与零上5摄氏度相差3摄氏。 2、()李师傅做101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就达到了101%。 3、()比的后项不能为零。 4、( )把:0.6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5、()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6、()杨树棵数的1/3等于柳树的棵数,应把柳树的棵数看作是单位“1”。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计16分)

(新)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班别: 姓名: 座号: 得分: 一、 口算。(6分,另卷) 二、 填空。(12分) 1、45 小时=( )分 2017 千米=( )米 2、15吨的32是( )吨,20克的()()是15克 3、59 ×( )=32 ×( )=( )×( )=1 4、81 = 9 ÷( )=( ): 56 = ()40 =( )(小数) 5、根据15 ×2/3=10,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 ) 6、一项工程,每天完成它的151,8天完成它的()(),( )天完成这项工程。 7、8千克面粉,吃掉了它的3/4,还剩( )千克。 8、在○里填上“﹤” 、“﹥” 或“ =” 53 ÷2○53×21 32×54○54 13÷131 ○13 6×45 ○6 9、甲数是30,比乙数少52 ,乙数是( ) 10、72:149 化简比是( ),比值是( )。 三、判断。(5分) 1、两个真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2、4.8:2.4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48:24。 3、1千克的52和2千克的51 一样重。 4、甲数比乙数多61,那么乙数比甲数少6 1。 5、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2倍,比值不变。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把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化简比的依据是( ) A 除法的运算 B 分数的基本性质 C 比的基本性质 2、两根同样长的钢管,第一根用去103米,第二根用去103 ,( ) A 第一根用去的多 B 第二根用去的多 C 两根的用去同样多 D 无法比较 3、“女生人数的32 就是男生人数”这句话的单位“1”是( ) ( ) ( ) ( ) ( ) ( )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习题

六年级下册第五章有理数知识点 1、正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4、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正数:正整数、零、负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5、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上的点从左到右依次增大,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6、相反数:绝对值相等,只有负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7、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得:|a-b|表示数轴上a点到b点的距离。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有理数加法法则 加法交换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表达式:a+b=b+a。 加法结合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表达式:(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表达式:a-b=a+(-b) 10、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法交换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表达式: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表达式:(ab)c=a(bc) 乘法分配律: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表达式:a(b+c)=ab+ac 注意: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几个数相乘,有因数为零,

沪教版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含答案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沪教版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含答案 题 号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综合题 应用题 总分 得 分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0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一个数由3个千万,4个万,8个百组成,这个数写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__。 2、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比是( )。 3、把18米铁丝平均分成6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4、用3个棱长为3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5、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两个角的比2:5,则其顶角可能是( )或( )。 6、凯里到贵阳的路程约180千米,在一张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长6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7、教室的顶灯需要换一个灯泡,灯泡距地面2.6米,张老师身高1.80米,他踩在一根高0.6米的凳子上,张老师( )换灯泡。(填“能”或“不能”) 8、1+3+5+7+9+……101=( )2 9、涛涛将3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2.5,国家规定利息税为20%,到期后,他应缴纳________元的利息税,实得利息是________元。 10、在比例尺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 地到B 地的距离是3.5厘米,则A 地到B 地的实际距离是( )。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下面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少的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 D.圆形 3、2009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的天数相比是( )。 A 、第一季度多一天 B 、天数相等 C 、第二季度多1天 4、王宏4月5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2000元,月利率是0.12%,到6月5日,他可以得到税后利息是多少元?(税后利息为5%)正确的列式是( )。 A 、2000×0.12%×(1-5%) B 、2000×0.12%×2 C 、2000×0.12%×2×(1-5%) D 、2000+2000×0.12%×2×(1-5%) 5、把1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例是( )。 A 、1:10 B 、10:1 C 、1:11 6、一支钢笔的原价10元,先提价20%,再打八折出售,现价是( )。 A.12 B.10 C.9.6 7、在浓度是10%的盐水中加入10克的盐和10克的水,盐水的浓度是( )。 A 、提高了 B 、降低了 C 、没有改变 8、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 A 、5+x =7.5 B 、5+x>7.5 C 、5+x D 、5+2.5=7.5 9、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他们的面积比较( )。 A 、正方形的面积大 B 、 圆的面积大 C 、一样大 10、从甲堆煤中取出1/7给乙堆,这时两堆煤的质量相等。原来甲、乙两堆煤的质量之比是( )。 A 3:4 B 、8:6 C 、5:7 D 、 7:5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 )每年都有365天。 2、( )“A的1/6是B”。是把B 看作单位“1”。 3、( )把10克的盐放入90克的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1:9。 4、(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与宽成反比例。 5、( )5米的20%等于2米的50%。 6、( )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7、( )把一根长为1米的绳子分成5段,每段长1/5米。 8、( )一条路,修了的米数和未修的米数成反比例。 9、( )甲数是乙数的3/5,甲数和乙方的比是5∶3。 10、( )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四、计算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计15分) 1、解方程。

沪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各章知识点梳理

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梳理 1.相反意义的量 收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上升与下降; 零上与零下;高于海平面与低于海平面;前进与后退;盈利与亏损;……任意规定一方为正,则另一方为负。 2.正数与负数 4.数轴的概念与画法 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数轴画法:一直线 + 三要素 5.数轴的性质 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6.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零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7.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它们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而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10.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对于任意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应采用: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还可以用“作差法”,即: 11.有理数加法及加法法则 把两个有理数合成一个有理数的运算,叫做有理数的加法。分五种情况: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③两个异号数相加;④有理数和零相加;⑤零和零相加。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④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利用加法法则计算的步骤: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相加或相减。 12.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运算律有下列规律:①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可以先相加;②符号相同的数可以相加;③分母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④几个数相加能得到整数的可以先相加。 13.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运算 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注意:两个“变”字,①改变运算符号;②改变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相反数), 牢记一个“不变”,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不变,即没有交换律。 14.有理数乘法的意义 乘法是加法的特殊运算形式,它可以看作是多个相同的数相加运算的一种简便运算。如:n个a相加等于n*a 15.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注意:①运算步骤:符号→绝对值相乘;②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 16.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广 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2018沪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梳理

六年级第一学期课本熟悉程度 总括:本册书包括四个章节,均是基础性的知识,是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一个伏笔。因此,需要学生完全掌握,同时老师也要注意教学方法,使学生喜欢数学,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第一章是数的整除,了解掌握整数和整除,包括其意义。了解、知道何为因数、何为倍数。学会分解素因数,掌握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以及公倍数与最大公倍数,是本册数的学习重点。 第二章是分数,首先要掌握分数的性质意义,其次是会比较分数的大小。重点掌握分数的运算及与小数的化法以及混合运算,是我们所学习的重点。 第三章是比和比例,了解掌握比例的性质意义.掌握理解百分比的意义及应用问题,注意等可能事件,这些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因为是基础性知识,所以要学的扎实,掌握的牢固。 第五章是圆与扇形,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和弧长的概念,会计算圆的面积及扇形的面积,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第一章数的整除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负整数、零、正整数统称为整数。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商是整数而余数谁零,我们就是a能被b整除;或者是b能整除a。 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也称做约数)。注意:一个整数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因数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一个正整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个数就叫做素数,也叫做质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意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素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素因数。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如3 ? ? =。 ? 2 2 48? 2 2 几个整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注意: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只要把它们所有公有的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几个整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注意:求两个整数数的最小公倍数,只要取它们所有公有的素因数,再取它们各自剩余的素因数,将这些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奇数 2.偶数 3.因数 4.倍数 一个数 5.素数 6.分解素因数 7.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数的整除8.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1.整除 2.互素 整数间的关系 3.最大公因数 4.公倍数最大公倍数

最新沪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2015年暑期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整数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1,2,3,4,5,……,叫做整数 2.在正整数1,2,3,4,5,……,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1,—2,—3,—4,—5,……,叫做负整数3.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4.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 5.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1.2 因数和倍数 1.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2.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1.3能被2,5整除的数 1.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2.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3.在正整数中(除1外),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 4.在正整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 5.个位数字是0,5的数都能被5整除 6. 0是偶数 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1.只含有因数1及本身的整数叫做素数或质数 2.除了1及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3.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4.奇数和偶数统称为正整数,素数、合数和1统称为正整数 5.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素数都叫做这个合数的素因数 6.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 7.通常用什么方法分解素因数: 树枝分解法,短除法 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如果两个整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称这两个数互素数 3.把两个数公有的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如果两个数中,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小的数 5.如果两个数是互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1.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2.几个数中最小的公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只要把它们所有的公有的素因数和他们各自独有的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 4.如果两个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

最新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期中模拟卷(1)

六年级数学模拟卷一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 (每题2分,满分30分) 1、最小的自然数是 . 2、分解素因数:28 = . 3、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_. 4、54的因数有___________个. 5、计算:6 143+= . 6、计算:213 3.6-= . 7、在分数64、249、1225和57 38中,最简分数是______ _____. 8、在分数32、129、11 15和527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___ _____. 9、将21.0、92、5 1按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结果为 < < . 10、若正方形周长为315 米,则它的边长为 米.(用最简分数表示) 11、1千克的5 3 ,与3千克的 一样重.(填“几分之几”) 12、若一个数减去52后再加上4 1,结果等于85,则这个数是 . 13、一包糖果,若不论平均分给6个人还是8个人都正好分完,且每人分得整数粒。则这包糖果至少 粒. 14、一个两位素数,如果将它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后仍是一个两位素数,我们就称 它是“美妙素数”.那么请你写出一个“美妙素数”:___ _____. 15、如图,把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拼在一起,再把上面一个长方 形平均分成2份,把下面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若图中阴 影部分的面积为 4 21㎝2,则整个图形的面积为 ㎝2.

二、选择题(每题2分,满分10分) 16、下列各对数中,互素的是( ). A 、21和9; B 、17和51; C 、16和18; D 、14和15. 17、两个不同素数相乘,积的因数的个数是(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6个.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因为3÷2=1.5,所以3能被2整除; B 、因为0÷7=0,所以0能被7整除; C 、因为12÷4=3,所以12能整除4; D 、因为3÷0.6=5,所以3能被0.6整除. 19、一个分数的分子缩小至原来的4 1,分母扩大至原来的4倍,那么结果( ). A 、与原分数相等 ; B 、是原分数的倒数; C 、是原分数的16倍; D 、是原分数的 . 20、如图,一张方格纸上,有一个三角形阴影部分,其顶点均位于网格线 的交点上,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图形面积的( ). A 、167; B 、165; C 、83; D 、2 1. 三、简答题(每题5分,满分30分) 21、用短除法求48和60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2、计算:24311515- 23、计算:5.04 32325-- 16 1

2016沪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A卷

单元测试题A 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在数-3,72,-1.5,46%,0,-11 42,3.7,5中,正数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数和负数互为相反数; B.一个数的相反数是负数; C. 一个数总大于它的相反数; D.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为0; 3、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A. 3; B. -3 ; C. 3和-3 ; D. 无法确定; 4、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2 12 )21(2=-+; B. 2)1(1=---; C.1)21()2(-=-?-; D.23)32(1-=-÷; 5、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4334?=; B. 4334+=; C.333334 ???=; D.)3()3()3()3(34-?-?-?-=-; 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20000为n 102.1?,=n ( ) A. 3; B. 4 ; C. 5 ; D. 6;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6分) 7、如果把收入120元记作+120元,则支出200元记作_____________; 8、3 21 -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 9、比较大小:3 22-________6.2-; 10、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小于2 11个长度单位的点中,表示整数的点共有___个; 11、计算:=-+-)3 1()21(___________; 12、=-?)20 352(100_____________; 13、计算:=-?-÷)4 1()4(24________________; 14、312-的倒数是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