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运动章节训练(含答案)

力与运动章节训练(含答案)
力与运动章节训练(含答案)

力与运动章节训练

一、单选题

1. ( 2分) 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

A. 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B. 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C. 交通规则上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D. 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

2. ( 2分) 如图是自行车示意图,根据你对自行车的认识,你认为在自行车上,为了减小摩擦的设计是()

A. 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

B. 自行车脚踏上的花纹

C. 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刹车皮

D. 自行车车轮转轴内的小滚珠

3. ( 2分) 我国公安部规定:小汽车驾驶员和前排的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A. 倒车

B. 车速太慢

C. 突然起动

D. 紧急刹车

4. ( 2分) 下列事例中,属于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A. 乘客在紧急刹车时摔倒

B. 拍打被子去掉灰尘

C. 运动员采用助跑跳得更远

D. 投出的篮球飞向篮筐

5. ( 2分) 如图所示,光滑小车上,放着两个质量不同的光滑物体,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小车无限长.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后,则两个物体()

A. 一定相碰

B. 一定不相碰

C. 可能相碰

D. 无法确定

6. ( 2分) 如图所示,将一个物体A放在传送带上,使其随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传送带上物体A不受摩擦力作用

B. 若传送带突然停止运动,则物体A也将停止运动

C. 改变传送带的转动速度,则物体A的惯性随之增大

D. 给传送带皮带打蜡使皮带绷紧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7. ( 2分)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下面哪个措施的目的是减小摩擦()

A. 机器上安装的滚动轴承

B. 自行车的轮胎表面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 下雪后往马路上撒炉渣

D. 体操运动员做单杠表演前抓些氧化镁粉末在手上搓

8. ( 2分) 惯性有时要利用,有时要防止其危害。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 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 将足球射人球门

C. 公路上的汽车限速行驶

D. 跳远时快速助跑

9. ( 2分)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

B. 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C. 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D.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10. ( 2分) 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A. 沿原路径返回地球

B. 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C. 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D. 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1. ( 2分) 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

A. 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

B. 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C.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D. 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12. ( 2分) 如图是自行车示意图,根据你对自行车的认识,你认为自行车在设计上,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

B. 自行车脚踏板上的花纹

C. 自行车车轮转轴内的小滚珠

D. 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刹车皮

13. ( 2分) 汽车加速前进时,前后轮所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为()

A. 前后轮均向前

B. 前轮向后,后轮向前

C. 前轮向前,后轮向后

D. 前后轮均向后

14. ( 2分) 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自行车成为人们“绿色出行”的首选工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骑行。下列有关自行车的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

B. 给车轴加润滑油

C. 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D. 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

15. ( 2分) 下述哪个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A. 火车匀速通过弯道

B.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C. 人造卫星环绕地球匀速运转

D. 小孩在荡秋千

16. ( 2分) 下列有关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摩擦力

B. 只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则这两个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C. 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 摩擦力总是有害的

17. ( 2分) 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用水平力F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推车时水平力F与地

面对车的摩擦力f的大小关系是()

A. F一定小于f

B. F可能小于f

C. F一定等于f

D. F可能大于f

18. ( 2分) 下列现象或做法中,应用了惯性知识的是

A. 水从高处向低处流

B. 洗手后用力甩干

C. 钢笔把墨水吸上来

D. 行李箱的底部装有轮子

19. ( 2分) 下列常见的交通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A. 雨后路滑,减速

B. 驾车须系安全带

C. 行车保持一定车距

D. 酒后不驾车

20. ( 2分) 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A. 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 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 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 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二、填空题

21. ( 1分) ________叫摩擦力.

22. ( 1分) 推而不动的小车受到________个力作用;

23. ( 2分) 骑自行车高速行驶时(尤其是下坡),往往要刹后闸,这是因为当刹前轮时,前轮被刹住而停止运动,由于________后轮仍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状态,而容易向前翻车。

24. ( 1分) 车辆在高速公路上,既要限速又要限载.说明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5. ( 2分)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一本静止的书上竖直放置一块橡皮,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橡皮将会________;如果书表面绝对光滑,上述现象中橡皮将会________。(以上两空选填“向右倾倒”、“向左倾倒”或“保持静止”)

26. ( 4分) 在做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将一个各个面粗糙程度都相同的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根据________原理,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 N;如将此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相等的两块A和B,并把B叠放在

A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动A,使A和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此时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 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 N.

27. ( 2分) 如图为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象,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_______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静止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8. ( 1分) 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________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9. ( 4分) 物体受1N的水平推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 N,2N的力没推动,此时的摩擦力为________ N,5N的推力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 N,10N的推力物体继续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 N.

30. ( 1分) 一个小球从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顶部A点掉下,落在车厢内A处的正下方,则该汽车做_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直线“加速直线“或“减速直线”)。

三、实验探究题

31. ( 6分)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1)从弹簧测力计直接读出的是对木块的拉力大小,实验中需要让拉力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木块放在水平面上,拉动木块时,木块应处于________运动状态:拉力方向水平.

(2)拉动木块前,应将测力计沿________方向放置,然后进行调零.

(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相关试验后,在木块上再叠加另一个木块来进行实验.分析叠放木块与不叠放木块两种情况对应的数据,是为了验证下列猜想中的.

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B.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D.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4)交流评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A. 木板的长度太长 B. 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C.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D. 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

32. ( 4分)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对有关的问题分析如下:

(1)他们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先用弹簧测力计________拉着木块沿长木板滑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________力。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他们应控制________不变,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实验中应用了________的研究方法.

33. ( 7分) 小东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1)测量前观察弹簧测力计,发现指针指在图1所示的位置,他应先________后再测量;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N。

(2)如图2所示,测量时长木板应________放置,用弹簧测力计平行于长木板拉着木板做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知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小东在实验中还发现,用此装置按照(2)中的方式快拉或慢拉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无关。测量时,如果不小心使弹簧测力计向右上方倾斜,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综合题

34. ( 10分)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G=40N,F=10N。

(1)求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

(2)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FN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物理学中用动摩擦因数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则有关系式f=μFN成立。求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5. ( 11分)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汽车安全带

汽车安全带是用于保护驾乘人员安全的装置.

如图甲所示,安全带结构一般由软带、卷带装置等部分组成.汽车正常行驶时,卷带装置中的卷收器借助如图乙所示的弹簧,使软带随身体的移动而自由伸缩且不会松弛.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安全带能在人尚未移动时拉紧软带,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时,适当放松安全带,避免因拉力过大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卷收器内的敏感元件将驱动锁止机构锁住卷轴,使软带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

(1)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系上安全带可以有效防止驾乘人员由于惯性而造成伤害.这时人和车具有的________ 能也急剧变化.

(2)将安全带拉伸,卷收器弹簧的弹性势能将________ (选真“变大、变小、不变”).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突然拐弯时,安全带能自由伸缩

B. 汽车突然启动时,安全带能对人起到保护作用

C. 为了安全,安全带要尽可能系得松一些

D. 用手快速拉安全带,安全带不能被拉动

(4)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对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大概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B

16.【答案】A

17.【答案】C

18.【答案】B

19.【答案】D

20.【答案】C

二、填空题

21.【答案】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22.【答案】4

23.【答案】惯性;运动

24.【答案】大

25.【答案】向左倾倒;保持静止

26.【答案】二力平衡;4.6;0;.6

27.【答案】2.3;C

28.【答案】等于

29.【答案】1

;2

;5

;5

30.【答案】匀速直线

三、实验探究题

31.【答案】(1)匀速直线

(2)水平

(3)A

(4)B

32.【答案】(1)匀速;平衡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控制变量

33.【答案】(1)调零;0.2

(2)水平;匀速直线;二力平衡

(3)速度;变小

四、综合题

34.【答案】(1)物体匀速运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所以f=F=10N (2)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F N=G=40N

∵f=μF N

35.【答案】(1)动

(2)变大

(3)D

(4)B

(5)

优质菏泽市运动和力单元专项综合训练

优质菏泽市运动和力单元专项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在一列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可能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落在车厢内原来起跳点之前B.落在车厢内原来起跳点之后 C.落在车厢内原来起跳点D.不确定落点的位置 2.现有3块相同的砖,每块砖重为10N,一人用竖直的两板将三块砖如图所示夹起,则“2号”砖左侧和右侧各自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5N 5N B.5N 10N C.10N 5N D.10N 10N 3.小明发现蹦极运动中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大小不变,而弹性绳的弹力是变化的。蹦极运动的过程是利用弹性绳捆住人的脚,从高处p跳下,人到a处时刚好拉直弹性绳,人继续向下运动到最低点c后又返回向上运动,如此反复,最终停在b 位置。在开始下降时,经过pa段、ab段、bc段的过程中,人的运动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A.pa段加速运动 B.ab段加速运动 C.bc段减速运动 D.a点速度最大 4.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b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小球() A.在a处弹簧的弹力最大 B.在b处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C.从a到c过程中,小球的速度逐渐减小 D.在b处小球受到的弹力与它所受的重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 5.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鸡蛋会受到来自水的各个方向的压力,如果画出这些力的合力,则这个合力的方向是图中的 A.F1 B.F2 C.F3 D.F4 6.把一个重为G的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如果物体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恒定为f,则该物体在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中所受重力和阻力的合力分别为F上、F下,则()A.F上 = G B.F上>G C.F下 = G D.F下>G 7.如图,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到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8.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创新思维训练课后试题(答案)

2017年6月最新尔雅创新思维训练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25,共50.0 分) 1思维导图包含哪些基本组成要素?()(2.0分) A、核心主题与分支 B、关键词与联系线 C、颜色与图形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2关于打破规则的描述哪一项是最准确的?()(2.0分) A、很多时候遵守规则是必要的 B、当制定规则的基础已经变化,可以打破规则 C、打破规则有利于实现创新与突破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3关于转变思考方向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2.0分) A、转变思考方向是突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方法之一 B、转变思考方向包括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多向思维等 C、头脑风暴法和思维导图有助于转变思考方向 D、转变思考方向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容易做到的事情 我的答案:D 4创造性天才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在于()。(2.0分) A、智商超过常人很多 B、情商高于常人 C、思维方式与众不同 D、体力超过常人很多 我的答案:C

5 软性思考不包括()。(2.0分) A、逻辑思维 B、形象思维 C、联想 D、直觉 我的答案:A 6 进行强制联想的目的是()。(2.0分) A、追求事物的新颖性 B、喜欢别出心裁 C、突破思维定势 D、把两个不同事物重组在一起 我的答案:C 7关于高峰体验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2.0分) A、一种欣喜若狂的状态 B、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全身发抖 C、只关心内心的感受,对外界的敏感性下降 D、觉得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让自己烦恼 我的答案:B 8 要想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最关键的是()。(2.0分) A、打好知识基础 B、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弥补 C、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D、突破定势思维 我的答案:D 9 批判性思维有时会滑向论辩式思维是因为()。(2.0分) A、人类容易被自己的情绪与信念所左右 B、往往只接受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忽视或曲解不利的证据

(通用版)2021届中考物理 第六章 力和运动习题

第六章力和运动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 1.(2021·改编题)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也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从空中降落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 D.马向前拉车,同时车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 2.(xx·淄川一模)如图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 3.(xx·青岛中考)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 ) 4.(xx·杭州中考)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 )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 5.(xx·邵阳中考改编)“低碳出行,骑行天下”。自行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下列有关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行车轮胎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摩擦 B.匀速转弯的自行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上坡前加紧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惯性 D.人对自行车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xx·临淄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面上并相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拉开,F1=F2=5 N,两弹簧测力计静止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受力平衡,乙对甲的拉力是5 N,甲的示数是5 N C.乙受力平衡,甲对乙的拉力是5 N,乙的示数是10 N D.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为零,示数均为零 7.(xx·武汉中考)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标枪运动员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惯性 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 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 8.(xx·淄川一模)以下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投篮时,篮球离手后继续飞向篮筐是因为篮球受推力的作用 B.手握水杯静止在空中,水杯只受重力和摩擦力这两个力 C.太阳东升西落,说明无论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它都是运动的 D.以卵击石,虽然卵破,但卵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卵的力大小相等 9.(2021·原创题)考试时,许多同学有一个不良习惯,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转圈,笔会经常掉到地面或

专题运动和力专项练习含答案

专题一 运动和力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 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共40分) 1. 如图1—19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的作用 下而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 大小不可能为0 D.大小可能为F 2.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汁的定滑轮,绳一端系一质量 为M=10kg 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5 kg 的猴子, 从绳的另一端沿绳上爬.如图1-20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 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g=l0 m/s 。) A .25 m/s B .5 m/s C .10 m /s D .0.5m/s 3. 物体B 放在物体A 上,A 、B 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1—2l 所 示,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 向上做匀减速运动 时 A . A 受到 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B. A 受到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C . A 、B 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D . A 、B 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 、B 表面的性质 4. 如图1—22所示,物块先后两次从光滑轨道的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然后从B 处进入水平传送皮带到达C 处,先后两次进入皮带的速度相 等,第一次皮带不动,第二次皮带逆时针转动,则两次通过皮带所用 的时间t 1、t 2的关系是 A .t l > t 2 B. t l < t 2 C .t 1 = t 2 D .无法确定 5. 地球上有两位相距非常远的观察者,都发现自己的正上方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相对自己静止不 动,两位观察者的位置以及两颗人造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能是 A .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B .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但应成整数倍 C .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D .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但应成整数倍 6. 土星外层上有一个环,为了判断它是土星的一部分还是土星的卫星群,可以测量环中各层的线 速度与该层到土星中心的距离R 之间的关系来判断 A .若R v ∝,则该层是土星的一部分 B. 若R v ∝2,则该层是土星的卫星群 C .若R v 1∝,则该层是土星的一部分 D .若R v 1 2∝,则该层是土星的卫星群 7. 一个质量为2 kg 的物体,在5个共点刀的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 为15 N 和10 N 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盐城运动和力的关系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0.2kg 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v 和弹簧压缩量?x 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 为曲线的最高点,小球和弹簧接触瞬间的机械能损失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5N/m B .当?x =0.3m 时,小球处于失重状态 C .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 D .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 .由小球的速度图象知,开始小球的速度增大,说明小球的重力大于弹簧对它的弹力,当△x 为0.1m 时,小球的速度最大,然后减小,说明当△x 为0.1m 时,小球的重力等于弹簧对它的弹力。则有 k x mg ?= 解得 0.210 N/m 20.0N/m 0.1 mg k x ?= ==? 选项AC 错误; B .当△x =0.3m 时,物体的速度减小,加速度向上,说明物体处于超重状态,选项B 错误; D .图中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由图可知,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所示,斜面体ABC 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倾角为37o,其质量为M=5kg .现将一质量为m=3kg 的小物块放在斜面上,并给予其一定的初速度让其沿斜面向上或者向下滑动.已知斜面体ABC 并没有发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10m/s 2,sin37o=0.6.则关于斜面体ABC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N 及摩擦力f 的大小,下面给出的结果可能的有( )

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运动和力单元专项综合训练

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运动和力单元专项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2s,推力小于摩擦力B.2~4s,物体做匀速运动 C.4~6s,推力等于摩擦力D.0~6s,推力的大小始终不变 2.如图,用手握住装有水的瓶子,使其竖直且静止在手中,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瓶子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瓶子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 B.瓶子静止在手中,此时瓶子受到竖直向下的摩擦力 C.手握瓶子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大 D.减少瓶子里水的质量,酒瓶受到的摩擦力也减小 3.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无人机上,图甲中无人机带着小球竖直向上运动;图乙中无人机带着小球水平向右运动;两图中,小球与无人机均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小球可能做加速直线运动 B.甲图中,若悬挂小球的细线突然断了,小球立刻向下运动 C.乙图中,小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图中,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4.在一列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可能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落在车厢内原来起跳点之前B.落在车厢内原来起跳点之后 C.落在车厢内原来起跳点D.不确定落点的位置 5.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一小球。开始时小球静止在O 点,将小球向下拉到B点,释放小球,已知AO=OB,研究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A.小球运动到O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B.小球运动到A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C.小球从B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增大 D.小球从O运动到A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减小 6.如图甲所示装置,其中心固定着一根竖直的杆,杆顶有一小球。一开始小球和装置一起沿某一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装置突然停止,小球从杆上落下,刚离开杆时的俯视图如图乙所示,请由此判断装置是向哪个方向运动() A.西南B.东南C.东北D.西北 7.如图,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现将一小球放在弹簧上端,再用力向下把小球压至图中A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竖直向上运动并脱离弹簧,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 A.运动至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B.被释放瞬间,所受重力大于弹簧弹力 C.从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创新思维训练考试答案

单选题 1 关于高峰体验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 一种欣喜若狂的状态 B、 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全身发抖 C、 只关心内心的感受,对外界的敏感性下降 D、 觉得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让自己烦恼 我的答案:B 2 思维导图包含哪些基本组成要素() A、 核心主题与分支 B、 关键词与联系线 C、 颜色与图形 D、 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3 包容性思维的长处主要是()。

明辨是非、做出评判 B、 避免冲突、多元思考 C、 整合歧见、统一认识 D、 折中妥协、不偏不倚 我的答案:C 4 关于头脑风暴法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头脑风暴法以8人~12人为宜 B、 头脑风暴的时间不宜太长 C、 如果有人的想法非常荒谬应该及时指出 D、 头脑风暴的结果应该及时整理 我的答案:C 5 关于连接思维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有机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新的整体B、 其本质是二元联想

彼此连接的两个事物必须有相似性 D、 是很多发明创造的典型方法之一 我的答案:A 6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 批判性思维已有统一规范的定义 B、 批判性思维强调质疑与求证,进行理性思考 C、 批判性思维要求进行合符逻辑的分析与推理 D、 批判性思维并不等于一味否定 我的答案:A 7 关于强制联想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在两个看上去无关的事物之间寻找内在联系 B、 对两个事物或概念进行细致拆分,再进行强制连接 C、 用两个词进行自由发散联想,然而再进行词与词之间的搭配与重组D、 发现两个事物之间的不同

我的答案:A 8 本课程涉及了哪些内容() A、 创新的定义、原理、方法、练习等 B、 批判性思维、平行思维和包容性思维 C、 创新情境、创新人格、高峰体验 D、 以上都包括 我的答案:D 9 有人按照衣夹的样子,用金属材料制作了一个巨大的“衣夹”,竖立在一座大厦的前面,你认为这是不是一种创新() A、 不是,衣夹是晒衣时用的,放在大厦前面算怎么回事 B、 不是,它仅仅是将衣夹放大了很多倍,算不上创新 C、 是的,因为它是艺术家做的,就是创新 D、 是的,因为它与众不同,而且颇具视觉冲击力,有欣赏价值 我的答案:D 10 阻碍我们创新的根本原因是()。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归纳 粤教版

6.1 /6.2节知识点归纳: 1、力是_ ____对____ _的作用;前者是施力物体,后者是_____物体; 2、力可以产生两个效果,一是___ __,二是______ _____; 3、力的单位是_____,简称____,符号___;托起两个鸡蛋用的力大约是___N;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 ___的; 5、力的三要素是: _____、 _____和_______。 6、判断正误: 1.踢出去的球受到脚对球向前的力- -----() 2.离开物体就不存在力。-------------------() 3.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4.物体受到力一定会改变运动状态。----------------------() 5.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是受了力的作用。--------() 6.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7、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A、正在空中飞行的铅球; B、骑自行车在弯道上拐弯; C、雨滴从空中竖直匀速下落; D、从树上落下的苹果。 8、从井中通过绳子提水桶时,手会感到受一个向下的拉力的作用,该拉力的施力物体 是() A、地球; B、水桶; C、绳子; D、手。 6.3节知识点归纳: 1、_______________ ____叫做重力。 重力的方向___ __,计算物体所受重力的公式是____ 。 2、g=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2 N的物体放在手掌中,对物体施力的物体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手向上运动突然停止,物体被竖直上抛,此时物体受到_____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为______.(空气阻力不计) 4、建筑房屋时,用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的重锤线是根据__ ____ 制成的. 5、起重机要吊起100 kg 的钢件,使其向上以1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钢丝绳 受到的拉力是______,若让物体以 2 m/s的速度匀速上升,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_____. 6、重5 N的电灯,由灯绳吊着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电灯受_____力和 _____力作用, 施力物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 7、判断题 1.氢气球放开后会升上天空,所以空中飞行的气球不受重力. 2.质量为2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9.6 N. 3.力并不总是成对出现,物体受到的重力就不是成对出现. 4.因为宇宙间的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万有引力,所以两个桌子间也存在万有引力. 5.假如没有重力,人用脚一蹬地就会离开地球. 8、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成正比 B. 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常数g成正比 C.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的质量是一回事不必加以区别 D. 不同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比值是不相等的

(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运动和力 1.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 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脚和球同时会受到力的作用,故A错; B.球离开脚以后,就不再受到脚的作用力了,继续飞行是由于具有惯性,不是继续受力的原因,故B错; C.足球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受力不平衡,所以运动状态是一定会改变的,故C正确;D.正在飞行的足球,如果受力全部消失,则它将会沿力消失时的速度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 2.如图所示,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几个力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A.地面的支持力和汽车的牵引力 B.汽车的牵引力和阻力 C.重力和阻力 D.汽车的牵引力和重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地面的支持力向上,汽车的牵引力方向向前,二力垂直,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平衡力; B. 汽车的牵引力向前,阻力向后,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作用于车,是一对平衡

力; C. 重力竖直向下,阻力水平向后,二力垂直,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平衡力; D. 汽车的牵引力水平向前,重力竖直向下,二力垂直,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平衡力;【点睛】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是个难点,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而相互作用力作用于两个物体,两对力的大小都是相等的. 3.下列情况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A.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 B.苹果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和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 C.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与伞的总重力和空气阻力 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牵引力和阻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不相等、方向不相反、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重力不是斜面对木块施加的。故这两个力不相互作用力;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苹果下落时所受的重力是地球给苹果的,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是苹果给地球的,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对方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与伞的总重力和空气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4.如图所示,用F=12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物块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A.5N,向左B.7N,向左C.7N,向右D.17N,向右 【答案】B 【解析】 【详解】 以B为研究对象,B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对其向左的拉力和物体A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因为B静止,所以这两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所受摩擦力为5N,方向向右。 以A为研究对象,A在水平方向受B物块对其向左的摩擦力和地面对其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因为A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这三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物块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2N﹣5N=7N,方向向左。故ACD错误、B正确。

韶关市运动和力单元综合训练

韶关市运动和力单元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B点,摆向另一侧的最高点C,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剪断悬线,小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C.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D.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做匀速圆周运动 2.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杯子的压力就是杯子的重力 B.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小杨骑共享单车游玩邛海湿地公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杨骑行的速度最大可以达到50m/s B.小杨下坡时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 C.小杨骑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是: () A.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C.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5.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或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或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C.列车突然加速 D.列车突然减速 6.如图,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到刚没入水中

2019届中考物理 第六章 力和运动复习练习

第六章力和运动 1.(2019·改编题)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也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从空中降落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 D.马向前拉车,同时车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 2.(xx·威海高新模拟)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离开枪膛的子弹向前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D.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xx·青岛中考)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 ) 4.(xx·杭州中考)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 )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

5.(xx·邵阳中考改编)“低碳出行,骑行天下”。自行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下列有关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行车轮胎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摩擦 B.匀速转弯的自行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上坡前加紧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惯性 D.人对自行车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xx·武汉中考)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标枪运动员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惯性 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 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 7.(xx·威海高新模拟)公交驾驶员进行驾驶技能比赛时,可通过“一杯水”来考验驾驶员的行车技术。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如图),司机突然刹车时,杯中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仍保持水平B.将向前溢出 C.将向后溢出D.会溢出,但不能确定溢出方向 8.(2019·原创题)(多选)考试时,许多同学有一个不良习惯,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转圈,笔会经常掉到地面或桌面上发出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笔在下落过程中会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B.笔静止在手指上时,受到的合力为零,此时笔只受到重力 C.拨动时才会连续转圈,说明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D.手指不拨动笔,笔也会在手指上继续转动一段时间,是因为物体都有惯性;慢慢停下来是由于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9.(xx·威海高新模拟)如图所示,物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突然静止时,木块随即在小车的平板上滑行,画出木块滑行过程中受力示意图。 10.(xx·威海高新模拟)如图所示为某中学足球赛 的精彩画面,脚把足球踢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力与运动测试题

1、台球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下列关于台球受力及运动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台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台球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B.球杆击球时,杆对球的力与球对杆的力是相互作用力 C.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运动的台球在碰到桌边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会运动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同一木块,使它分别在水平桌面上和同一桌面上的几根圆木棍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可以比较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 B、实验研究中用到二力平衡的知识 C、实验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 D、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的速度大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4、如图年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5、如图,用100 牛的力把一个重为10 牛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处于静止状 态。当压力减为50 牛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 小是() A . 5 牛 B . 10 牛 C . 40 牛 D . 50 牛 6、手握住一个酱油瓶,瓶的开口向上静止在手中不动,以下四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酱油瓶静止在手中,是由于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随着手所施加的压力增大,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也增大; C、手握瓶的力增大时,瓶子所受静摩擦力并未增大; D、若瓶子原来是空瓶,那么向瓶内注水过程中,瓶仍静止,即使手握瓶的力大小不变,瓶所受摩擦力也将增大。 7、下列描述的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A.正在加速向上飞的运载火箭 B.正在减速的汽车 C.正在沿弧形轨道快跑的四驱车 D.静止在桌面上的粉笔盒。 8、如图2,小明用水平推力推车而车未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的推力小于车子所受摩擦力 B. 车保持静止状态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C.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推车的同时车子也推他,所以车没动 D. 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与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9、一个重为2N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水平拉力为0.6N,若水平拉力增大为0.8N时,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合力的大小分别为() A.0.8N,0.6N B.1.0N,1.2N C.2.0N,0.2N D.0.6N,0.2N

2020-2021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综合》专项训练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如图所示的“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凳子向甲方移动B.凳子向乙方移动 C.凳子原处不动D.凳子向体重大的同学一方移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图示凳子下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乙端的压力大,所以乙端的摩擦力大,由于甲所受最大静摩擦力小,因此甲将容易相对长凳滑动,即甲容易被拉离,因此凳子将向右移动,即凳子向乙移动,故选B。 2.如图是小明在玩过山车时的情景,下列对此过程中小明的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质量不断改变 B.运动方向不变 C.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D.在运动中始终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由图示分析运动方向变化情况;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4)只有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 【详解】

A.因为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或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A错误; B.因为小明在做圆周运动,所以小明的方向时刻都在改变,故B错误; C.因为重力的方向始终向下,所以运动的过程中,重力的方向始终是不变的,故C正确; D.因为小明的运动状态不是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小明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t=2 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是0 B.当t=3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7 N C.4~6 s内,拉力F做的功是20 J D.2~4 s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乙可知,当t=2 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等于拉力的大小为3N,故A错;B.当t=3 s时,物体受到的拉力的小为7N,此时物体受力不平衡,物体受到摩擦力等于5N,故B错; C.4﹣6 s内,拉力的大小为5N,物体通过的距离为4m,拉力F做的功是20 J,故C正确; D.2﹣4 s内,物体的速度是不断变大的,机械能增加,故D错; 应选C. 4.如图所示,A、B两同学用甲、乙两种方式推墙。甲中A向前推B、B向前推墙;乙中A、B同时向前推墙。每人用力的大小都为F,方向水平向右。已知地面粗糙,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完整版创新思维训练期末考试答案

考试答案创新思维训练 网上有错误的答案,太坑了,还有不一样的,要看清楚96.0分(班级:默认班级成绩:)了 分)20,共40.0 一、单选题(题数:2.01下列哪一项与思维导图无关?()分、A?自由联想发散法、B?科学联想发散法、C?强制联想发散法、D?随机联想发散法D 我的答案:D 正确答案:2.02思维导图包含哪些基本组成要素?()分、A?核心主题与分支B、?关键词与联系线 C、?颜色与图形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2.0创意的萌芽阶段需要()。分 A、?严密的分析与推理 B、?大量的知识储备 C、?周密的计划与实施 D、?信马由缰式的发散思维. D 我的答案:D 正确答案:2.04关于转变思考方向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转变思考方向是突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方法之转变思考方向包括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多向思维等、C?头脑风暴法和思

维导图有助于转变思考方向、D?转变思考方向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容易做到的事情D D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2.05本课程涉及了哪些内容?()分、A?创新的定义、原理、方法、练习等、B?批判性思维、平 行思维和包容性思维、C?创新情境、创新人格、高峰体验、D?以上都包括D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D 2.06关于六顶思考帽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分、A?六顶思考帽就是用六种颜色的帽 子代表六个不同的思维角度或思考方向、B?六顶思考帽一般适合于团队思维时使用C、?六顶思考帽有固定的使用顺序 D、?红色思考帽代表情绪与直觉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72.0关于了结需要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分 A、?了结需要越高的人越容易创新 了结需要是指:我们总希望尽快对某一问题下结论,而不能忍受暂时的模糊和混沌状了结需要是一种心智枷了结需要让 我们倾向于接受单方面信息A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A 2.08关于头脑风暴法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分 、A?人~人为宜12头脑风暴法以8、B?头脑风暴的时间不宜太长、C?如果有人的想法非常荒谬应该及时指出、D?头脑风暴的结果应该及时整理C 我的答案:C 正确答案:2.09关于包容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异同,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分、A?包容性思维从肯定合理部分开始,批判性思维从质疑开始 B、?包容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都强调逻辑与证据

第六章力和运动总复习.doc

第六章力和运动总复习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受平衡力的情况。2、进一步理解动静摩擦力的区别。【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难点】:二力的平衡的应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法】知识网络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内容前诊题:1、摩擦力的定义是什么?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二、引导学生复习本章内容,板书出:本章的知识结构物体不受力:牛顿第一定律经验概念与伽利略表述牛顿第一定律用惯性去解释某些观念,理想实验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同一直线上的力:力的合成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力的平衡解决二力平衡与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运动变化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的矛盾。三、补充和重点讲述一些学生模糊的概念。 1、摩擦力的概念:(与教材不同)当物体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接触面间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从而分析:学生知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不同。举例并做实验:用1牛、2牛、5牛的力拉桌子,桌子不动,从二力平衡的角度分析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时,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等于1牛、2牛、5牛。总结: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之相平衡的力的大小2、举例说明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从而解决摩擦力的大小与平衡力之间的矛盾。3、平衡力从实例分析物体受平衡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知识点以加深

印象。静止状态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保持或(合力为零)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四、典型例题1、洗衣机的甩桶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惯性演示实验: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石块做圆周运动。让学生理解此题。2、用30牛的力握住一个重50牛的油瓶,手与瓶之间的摩擦力是多少?如果怕瓶子掉下,加大手的握力为60牛,则手与瓶之间的摩擦力又是多少?分析:此题利用力的平衡来分析,摩擦力始终与瓶子的重力相等,学生容易把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混淆起来,一定要分析好此题。五、小结;学生根据板书和例题进行总结。反馈检测:1、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牵引力为5600牛,重力为89000牛,摩擦力为多少?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为多大? 2、匀速下降的气球,若总重为130牛,则所受的浮力为多少?方向如何?(空气的阻力忽略不计),如果气球匀速上升,则所受的浮力为多少?如果气球静止,则所受的浮力又为多少? 2018-03-14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受平衡力的情况。2、进一步理解动静摩擦力的区别。【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难点】:二力的平衡的应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法】知识网络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内容前诊题:1、摩擦力的定义是什么?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二、引导学生复习本章内容,板书出:本章的知识结构物体不受力:牛顿第一定律经验概念与伽利略

(整理)中考物理物体的运动力力和运动专题训练及答案

专题训练四 物体的运动 力 力和运动 考点指津 本专题为物体的运动、力、力和运动,知识掌握基本要求: 知道参照物的意义,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知道速度的意义及常见单位的换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知道平均速度的意义;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用力的图示表示力;会用测力计测力的大小;知道如何探究重力、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属性,能解释与惯性有关的现象. 中考命题热点: 参照物并描述物体的运动;简单的速度、路程、时间的运算;探究运动的特点;对力的基本概念、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作力的图示、示意图;联系实际考查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解释与惯性有关的常见现象;利用二力平衡求(或判断)未知力的大小. 练习测试 一、填空题 1.如图4-1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 2.图4-2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可知:甲做的是 运动,乙做的是 运动;3s 时,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什么? . 3.某同学在超市购物时,用5N 的水平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是 N .突然,他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女孩,他马上用10N 的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过程中,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为 N . 4.如图4-3所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跳板发生 .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推运动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的 发生改变. 5.如图4-4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 和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 的水平拉力 (s) 图4-2 图4-1 图4-3

东莞市运动和力单元专项综合训练

东莞市运动和力单元专项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用手握住装有水的瓶子,使其竖直且静止在手中,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瓶子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瓶子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 B.瓶子静止在手中,此时瓶子受到竖直向下的摩擦力 C.手握瓶子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大 D.减少瓶子里水的质量,酒瓶受到的摩擦力也减小 2.小强重力为G,乘坐竖直电梯上楼的过程中,电梯对小强的支持力F随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在电梯中受重力、支持力、绳子拉力3个力的作用 B.在1t到2t时间段,电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2t到3t时间段,小强所受合力为零 D.在整个过程中,小强相对电梯一直静止,所以小强所受合力一直为零 3.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压力与桌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乙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甲对乙的压力与桌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乙对甲的支持力和甲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4.如图所示,将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弹簧正上方O点释放一个重为G

的金属小球,下落到A点时与弹簧接触并压缩弹簧至最低点B点,随即被弹簧竖直弹出(整个过程弹簧在弹性范围内)。 A.小球在A点时速度最大 B.小球在B点时受平衡力 C.小球从A点到B位置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 D.小球从A点到B位置做减速运动 5.如图所示,昆明公共自行车绿色标志由人、自行车和道路三个元素组成,寓意绿色出行,以下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骑行过程中,人受到了路面的摩擦力 B.摩擦力大小不受路面粗糙程度的影响 C.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通过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6.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 B.把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使松的锤头紧套在锤柄上 C.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D.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 7.头球是足球比赛中常用的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B.足球被顶飞,是因为头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头的力 C.头对足球的作用力消失时,足球的惯性也消失 D.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不受力的作用 8.如图所示,用大小为F的垂直于墙面的力挤压黑板擦,黑板擦静止于墙面上,此时黑板 擦受到的摩擦力为f1;改变F的大小使其变成1 3 F,黑板擦恰好匀速下滑,此时黑板擦受 到的摩擦力为f2,请问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

创新思维训练考试答案

创新思维训练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5,共分) 1有人说“学校扼杀创造力”,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分)分 A、 强调统一化培养目标和标准化评价体系,压缩学生个性化发展空间 B、 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教材与大纲,让学生思维和眼界受限,容易产生权威型心智模式 C、 题海战术和应试教育让学生失去好奇心和对学习的兴趣 D、 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 2富莱利用胶水的不强特性发明了便利贴,这是运用了()。(分)分 A、 逆向思维 B、 侧向思维 C、 转换思维 D、 直观思维 我的答案:B 3“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可能形成雪崩的效应,改变整个局势。”指的是()。(分)分 A、 木桶效应 B、 墨菲定律 C、 蝴蝶效应 D、 马太效应 我的答案:C 4怎样突破定势思维(分)分 A、 转变思考方向 B、 软性思考 C、 强制联想 D、 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5六顶思考帽法中代表希望、创意创新的思考方式的颜色是()。(分)分A、 红色 B、 黄色 C、 白色 D、 绿色 我的答案:D 6下列不属于连接思维的是()。(分)分 A、 挤牙膏器 B、 政务超市 C、 用电视节目的方式上课 D、 瀑布上的房子 我的答案:A 7创新的关键是什么(分)分 A、 拥有与生俱来的创造思维 B、 怎样突破创新的思维障碍 C、 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D、 尝试学会改变 我的答案:B 8创新的目的是()。(分)分 A、 为自己赢得荣誉 B、 挣脱思维定势的束缚 C、 为社会创造新的事物、新的方法、新的技术 D、 转变思维方向 我的答案:C 9齐白石(1864-1957)画虾的特点表现的是一种()。(分)分 A、 具体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