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业会计核算word精品

养牛业会计核算word精品
养牛业会计核算word精品

一、养牛业生物资产核算的概述

现在,民营养牛业和国有养牛业都发展很快,特别是有的大型奶牛和肉牛养殖业一般规

模都比较大,现代化程度都比较高,如同大工厂一样,非常壮观。有的肉牛养殖场被授予“中国绿色农业肉牛养殖示范基地”称号,积极建立、推进和实施绿色养殖,满足人们对安全无

公害的畜产品的需求,丰富市场安全畜产品的供应,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从养牛业的资产看,牛是有生命的重要的生物资产,决定养牛场的效益,是养牛场的命

根子。所以,搞好养牛业生物资产的核算相当重要,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

(一)核算对象

通常养牛业的生物资产主要包括奶牛和肉牛,还有使役牛、其他特殊牛等。这里讲解的

养牛业生物资产核算的牛的种类主要指奶牛和肉牛。

为便于管理和核算,要划分养牛业的群别:(1)“基本牛群”,包括产母牛和种公牛;(2)“犊牛群”,指出生后到6个月断乳的牛群,又称“ 6月以内犊牛” ;(3)“幼牛群”,指6 个月以上断乳的牛群,又称“ 6月以上幼牛”,包括育肥牛等。

划分养牛业的群别,要根据生产管理的需要,也可以按生产周期、批次划分养牛业的群别。

养牛业生物资产核算的对象主要指牛的种类(奶牛和肉牛)和群别。养牛业生产成本核算的对象主要指承担发生各项生产成本的牛奶、犊牛、幼牛等。

(二)科目设置

为了核算养牛业生物资产有关业务,应设置主要科目。主要科目名称和核算内容如下:

(1)“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

本科目核算养牛企业持有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即“基本牛群”,包括产母牛和种

公牛,以及待产的成龄牛的原价。

本科目可按“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待产的成龄母牛群”和“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一一产母牛和种公牛群”,分别牛的生物资产的种类(奶牛和肉牛等)进行明细核算。也可以根据责任制管理的要求,按所属责任单位(人)等进行明细核算。

(2)“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

本科目核算养牛企业持有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即“犊牛群”、“幼牛群”的实际成本。

本科目可按牛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种类(奶牛和肉牛等)和群别等进行明细核算。也可以

根据责任制管理的要求,按所属责任单位(人)等进行明细核算。

(3)“养牛业生产成本”科目

本科目核算养牛企业进行养牛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1)为生产“牛奶”的产母牛和种公牛、待产的成龄母牛的饲养费用,由“牛奶”承担的各项生产成本;(2)为生产肉用“犊牛”的产母牛和种公牛、待产的成龄母牛的饲养费用,肉用“犊牛”承担的各项生

产成本;(3)“幼牛群”的饲养费用,“幼牛群”承担的各项生产成本。

本科目分别养牛业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三)其他相关科目

涉及以上主要科目的相关科目有:(1)产母牛和种公牛、待产的成龄母牛需要折旧摊销

的,可以单独设置“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比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进行处理。(2)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减值的,可以单独设置“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比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进行处理。(3)消耗性生物资产发生减值的,可以单独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科目,比照“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进行处理。(4)制造费用(共

同费用)和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这些要按企业生产管理情况确定,比照“制造费用”和“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处理。上述涉及生物资产相关科目的核算,不再过多叙述。

二、按生产管理流程发生的业务讲解账务处理方法

以养奶牛为例,讲解按生产流程发生的正常典型业务的账务处理,归纳为如下5大类20项业务事例,分别叙述。非典型特殊会计业务事例和副产品等业务事例,本讲解不再叙述。本讲解也不包括房屋和设备等建设工程业务的核算。

(一)奶牛的饲养准备阶段的核算

包括发生购买饲料、防疫药品、产母牛和种公牛、待产的成龄母牛等业务的核算。

例1 :银行和现金支付购入饲料款,包括饲料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饲料采购成本的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XX饲料

贷: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

例2 :现金支付药品款,包括药品购买价款和其他可归属于药品采购成本的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XX药品

贷:库存现金

例3 :银行和部分现金支付购入幼牛款,按应计入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幼牛该项资产的其他支出。会计分录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一一幼牛群

贷: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

例4:银行和部分现金支付购入产母牛和种公牛、待产的成龄母牛款,按应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产

母牛和种公牛、待产的成龄母牛该项资产的其他支出。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一一基本牛群

贷: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next]

(二)幼牛饲养的核算

包括直接使用的人工、直接消耗的饲料和直接消耗的药品等业务的核算。属于养牛共用

的水、电、汽(由于只有一个表计量)和有关共同用人工以及其他共同开支,应在“养牛业生产成本一一共同费用”科目核算,借记“养牛业生产成本一一共同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而后分摊。属于公司管理方面的人工和有关费用,应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5 :养幼牛直接使用的人工,按工资表分配数额计算。会计分录如下:

借:养牛业生产成本一一幼牛群

贷:应付职工薪酬

例6 :养幼牛直接消耗的饲料,按报表饲料投入数额或者按盘点饲料投入数额计算。会计分录如下:

借:养牛业生产成本一一幼牛群

贷:原材料-XX饲料

例7 :养幼牛直接消耗的药品,按报表药品投入数额或者按盘点药品投入数额计算。会计分录如下:

借:养牛业生产成本一一幼牛群

贷:原材料-XX药品

(三)牛的转群的核算

指牛群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进入又一正常生产期,包括“犊牛群”成本的结转、“犊牛群”转为“幼牛群”、“幼牛群”转为“基本牛群”、淘汰的“基本牛群”转为育肥牛(幼牛群)的核算。

例&“幼牛群”转为基本牛群,先结转“幼牛群”的全部成本,包括“幼牛群”转前发生的通过“养牛业生产成本一一幼牛群”科目核算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

等必要支出。会计分录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一一幼牛群

贷:养牛业生产成本一一幼牛群

例9:“幼牛群”转为基本牛群,按“幼牛群”的账面价值结转,包括原全部购买价值和结转的饲养过程的全部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一一基本牛群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一一幼牛群

例10:淘汰的产母牛(基本牛群)转为育肥牛,按淘汰的基本牛群的账面价值结转。会计分录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一一幼牛群(包括育肥牛)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牛群

例11 :“犊牛群”转为“幼牛群”,先结转“犊牛群”的全部成本,包括“犊牛群” 转前发生的通过“养牛业生产成本一一基本牛群”科目核算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

接费用等必要支出。会计分录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一一犊牛群

贷:养牛业生产成本一一基本牛群

例12:“犊牛群”转为“幼牛群”,按“犊牛群”的账面价值结转。会计分录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一一幼牛群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一一犊牛群

(四)产母牛(基本牛群)饲养费用的核算

包括产母牛和种公牛、待产的成龄母牛的全部饲养费用全部由牛奶和犊牛(联产品)承担,不再构成产母牛(基本牛群)的自身价值。牛奶产品成本,应通过“养牛业生产成本一一牛奶”科目核算。牛奶和牛犊的联产品成本按规定方法进行分配,本讲解不再详细叙述方法。

例13:产母牛的饲养费用,按实际消耗数额结转。会计分录如下:

借:养牛业生产成本一一牛奶

贷:应付职工薪酬

贷:原材料-xx饲料

贷:原材料-xx药品

贷:养牛业生产成本一一共同费用

例14:牛奶成品入库,结转牛奶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产品) --- 牛奶

贷:养牛业生产成本牛奶[n ext]

(五)牛(生物资产)和牛奶(产品)出售的核算

包括犊牛、幼牛出售,牛奶出售的核算和淘汰产母牛(基本牛群)出售的核算。幼牛出售前在账上作为消耗性生物资产,淘汰产母牛(基本牛群)出售前在账上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

这两种因出售交易而可视同产成品出售对待。

例15:幼牛和育肥牛出售的核算,按银行实际收到的金额结算。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一幼牛(育肥牛)

例16:同时,按幼牛(育肥牛)账面价值结转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一一幼牛(育肥牛)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一一幼牛(育肥牛)

例17:牛奶出售的核算,按银行和部分现金实际收到的金额结算。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借:库存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牛奶

例18:同时,按牛奶账面价值结转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一一牛奶

贷:库存商品(农产品)——牛奶

例19:淘汰产母牛(基本牛群)正常出售的核算,按银行实际收到的金额结算。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一产母牛(基本牛群)

例20:同时,按产母牛(基本牛群)账面价值结转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一一产母牛(基本牛群)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牛群

三、按设置的会计科目讲解账务处理方法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一应用指南》的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涉及生物资产会计科目的账务处理,主要讲解“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

“养牛业生产成本” 三个科目账务处理的方法。其中,对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有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规定,应予以纠正,讲解中特别加以说明。现在,仍以奶牛为例进行

讲解。

(一)“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的账务处理

养牛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核算,主要是对“基本牛群”,包括产母牛和种公牛、待产的成龄母牛的原价进行核算。其主要业务核算的账务处理方法如下:

例(1):企业外购成龄产母牛,按应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购买价款、

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和上面(例4)会计分录相同类型,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一一基本牛群

贷: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

例⑵:幼牛转为产母牛,应按其账面价值计算。和上面(例9)会计分录相同类型,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一一基本牛群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一一幼牛群

已计提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跌价准备。

例(3):产母牛淘汰转为育肥牛,按转群时的账面价值计算。和上面(例10)会计分录相同类型,会计分录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一一幼牛群(育肥牛)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牛群

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

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例(4):待产的成龄牛,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后发生的管护、饲养费用等后续支出,全部由牛奶(牛犊)产品承担,按实际消耗数额结转,在“养牛业生产成本一一牛奶”科目核算。和上面(例13)会计分录相同类型,会计分录如下:

借:养牛业生产成本一一牛奶

贷:应付职工薪酬

贷:原材料-XX饲料

贷:原材料-XX药品

贷:养牛业生产成本一一共同费用

(说明:会计准则附录的主要账务处理规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后发生的管护、饲养费用等后续支出,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这样处理不符合实际情况,应该纠正。参见新浪网“朱崇明的博客”中的博文:《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一生物资产》的学习研究)

例(5):处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产母牛(基本牛群),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计算。会计分

录如下:

养牛业会计核算

一、养牛业生物资产核算的概述 现在,民营养牛业和国有养牛业都发展很快,特别是有的大型奶牛和肉牛养殖业一般规模都比较大,现代化程度都比较高,如同大工厂一样,非常壮观。有的肉牛养殖场被授予“中国绿色农业肉牛养殖示范基地”称号,积极建立、推进和实施绿色养殖,满足人们对安全无公害的畜产品的需求,丰富市场安全畜产品的供应,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从养牛业的资产看,牛是有生命的重要的生物资产,决定养牛场的效益,是养牛场的命根子。所以,搞好养牛业生物资产的核算相当重要,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 (一)核算对象 通常养牛业的生物资产主要包括奶牛和肉牛,还有使役牛、其他特殊牛等。这里讲解的养牛业生物资产核算的牛的种类主要指奶牛和肉牛。 为便于管理和核算,要划分养牛业的群别:(1)“基本牛群”,包括产母牛和种公牛;(2)“犊牛群”,指出生后到6个月断乳的牛群,又称“6月以内犊牛”;(3)“幼牛群”,指6个月以上断乳的牛群,又称“6月以上幼牛”,包括育肥牛等。 划分养牛业的群别,要根据生产管理的需要,也可以按生产周期、批次划分养牛业的群别。 养牛业生物资产核算的对象主要指牛的种类(奶牛和肉牛)和群别。养牛业生产成本核算的对象主要指承担发生各项生产成本的牛奶、犊牛、幼牛等。 (二)科目设置 为了核算养牛业生物资产有关业务,应设置主要科目。主要科目名称和核算内容如下: (1) “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 本科目核算养牛企业持有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即“基本牛群”,包括产母牛和种公牛,以及待产的成龄牛的原价。 本科目可按“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待产的成龄母牛群”和“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产母牛和种公牛群”,分别牛的生物资产的种类(奶牛和肉牛等)进行明细核算。也可以根据责任制管理的要求,按所属责任单位(人)等进行明细核算。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报告

1、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水平偏低。一方面产业发展有一种棘轮效应,即只能进不能退,是制造业大省,产业结构一直以制造业为主,工业总产值多年居全国之首,但制造业越是发展的多,就越是发展,因此导致了制造业的发展挤占了服务业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资源,使服务业产业层次偏低,市场竞争力弱;国际化程度偏低,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另一方面.地理上与的相邻.在现阶段的经济中心地位突出,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发达,特别是南地区已经是处于现代服务业的辐射之中,南地区的许多制造业企业对现代服务的需求依赖于,而不是自身,这客观上遏制本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区域分布上不协调,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运行的无效率。南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已经意识到了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开始着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区,但工业区与服务业区相隔甚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成木的增加。而部分城市间产业生态位重复,导致与之匹配的服务业重复建设,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达不到规模效益,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1 产业经济理论表明,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发展新技术产业提供创业的氛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与现代工业制造业形成互动的机制,所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需要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支撑。特别是对于都市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知识、技术和信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产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发展经济学所揭示的规律表明,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产出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反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度化。根据OECD一份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我国的现代化同样必须要有发达的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支持。因此,研究我国服务业的现状和结构,明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对于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正确定位从而制订科学的发展战略,突出发展现代服务行业并拉动服务业结构升级、进而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关于现代服务业的概念 目前,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准确,概念和围,理论界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1除特别标注,本文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3)或者根据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最新养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养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主导地位逐步确立。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充分利用饲草种植面积广、特别是旱作农业缓解饲草压力地有利条件,把养牛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广科学喂养技术,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目前,共发展养殖示范户900户,养牛5头以上地30户,占养牛总户数地3%;存栏2500头。养殖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8%。 (二)龙头企业取得一定发展。长期以来,全乡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前桃村回乡创业能人靳浩林紧紧抓住全县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地历史机遇,在县、乡政府地大力支持和业务部门地帮助指导下,公司于2008年4月成立,2009年4月投产运营,总投资100万元,占地面积11亩,总体建成饲养存栏肉牛100头,年育肥出栏肉牛300头地肉牛养殖基地。现已建成暖棚式牛舍5栋850平方米,青贮窖1个960立方米,饲料专用棚1座140平方米,现存栏肉牛120头,采取调供优良基础母牛与育肥出栏相结合地方式,已出售肉牛470头,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 (三)小区养殖模式取得突破。养殖小区是发展现代畜牧业地主要载体和必然趋势。2009年建成车李村养殖小区1座,计划2011年建成杨岔村养殖小区。养殖小区地建成,既有效解决了人畜混居、卫生条件差、畜舍面积小地问题,又有利于饲养户互相借鉴饲养方式、方便防疫灭病、利于进入市场,对全乡肉牛产业发展模式起到典型引路地作用。 (四)肉牛品种不断优化。先后引进优良基础母牛300 多头,加强了基础母牛群建设,目前优良基础母牛存栏占肉牛存栏地26%。建成了黄牛冻配改良点1个,引进南德温、西门达尔、皮尔蒙特等优良肉牛品种细管冻精,开展了肉牛冻配改良,肉牛良种化程度达到45%,品种结构明显改善。

国内外畜牧业现状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讲课讲稿

加拿大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1.国家主要通过法律、法规来保护农业,并且有相应的机构负责实施。加拿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这种保护主要不是靠补贴或关税,而主要是通过发展农业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来体现。例如,早在1912年,国会就通过了《谷物收购和质量检验法》,规定出口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13.6%,为保证和提高其小麦品质作出了贡献。1935年,政府制订了《草原农场复兴法》,改良大草原地区的土壤,兴修水利设施,提供技术援助,更进一步加强了大草原各省作为国家粮仓的地位。 2.执行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加拿大已经建立起了较完备的农业生产管理制度。例如,在首都渥太华设有种子生产者协会,各省都有分会,专门管理谷物的良种培育工作。凡是培育良种的农场都必须参加这个协会。同时,协会又与农业部所属的有关科研机构和农业大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农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良种繁育程序,只许可繁育一个品种,并且要经过连续3年的试种示范,只有各方专家鉴定合格的优良品种才允许到农业部登记,由该协会发给证书。又如,政府规定,在马铃薯的种薯繁育场周围30公里内不许生产普通的食用马铃薯。在种薯生长季节,农业行政部门要对种薯生产地块作两到三次的现场检查。一旦发现某种病

害的侵染超过容许的范围,便立即宣布这块种薯地的马铃薯不得留种,只能供普通的食用。 3.发挥协会在生产中的管理和协调作用。加拿大政府畜牧业在产业政策、产品配额、市场价格、质量保证等方面实行宏观调控。具体业务管理通过由生产者共同联合组成的组织──协会来协调管理。如安大略省养牛协会就由各县推选农场主、专学者和政府管理人员共50名,共同组成协会管理委员会,抽调部分人员设置办公室。协会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协会的主要职能有:为生产者传递市场信息(简报),协助政府决定产品配额、价格动态报告、协助政府争取外贸出口、抓产品质量安全等。协会按每头成年牛年收1.25加元作为经费。协会还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及时为生产(科研工作)者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研究生产发展什么。如加拿大培育的杜洛克猪,瘦肉率已达到63%,增加脂肪含量是市场的需求,他们通过育种将肌肉中的含脂率提高到2.3%,同比高1.0%。在奶牛生产方面,由于市场对奶油及其制品需求量日益增加,加拿大选育的瑞士褐牛牛奶中的含脂率达到5.0%以上。PICKSEED公司在牧草研究方面已培育出上百种抗杂、抗旱、抗踩踏、多色彩的牧草(草坪)种子,销往世界几十个国家。 4.强化管理,培养高技能农畜业生产从业人员,是加拿大畜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加拿大农牧场一般由1~2

养牛创业计划书-养牛创业计划

---------------------------------------------------------------范文最新推荐------------------------------------------------------ 养牛创业计划书_养牛创业计划养牛创业计划书_养牛创业计划 一、养殖合作社概况 养殖场建设初期规模不大,大约20头种牛左右,约需资金10―15万元。因为养殖场建在梯门乡农村,拥有大量的廉价甚至免费的秸秆资源和充足的水源,可节省大量的资金和精饲料,且这样喂养也有利于提高牛的肉质。因靠近鲁西黄牛产地,故种牛以鲁西黄牛为主,另外可与其他种牛进行杂交,培育出品质更好的牛。 二、产品介绍 1、因山东有优质的鲁西黄牛,故可将其作为种牛之一。鲁西黄牛是我国名贵牛种之一,其体躯高大,结构匀称,健壮威武,肉用价值高,且肉质鲜美。鲁西黄牛繁殖力较强,母牛一般8-10月龄即可配种怀胎,母牛如初配年龄1.5-2岁,终生可产犊7-10头,产仔率较高,公牛性成成熟略晚,一般两岁开始配种,可利用5-7年。 在生产性能上,据屠宰测定的结果,18月龄的阉牛平均屠宰率57.2%净肉率49.0%,骨肉比1:6.0脂肉比1:4.23,眼肌面积89.1平方厘米。成年牛平均屠宰率58.1%,净肉率为50.7%,骨肉比1:6.9,脂肉比1:37,眼肌面积94.2平方厘米。肌纤维细,肉质良好,脂肪分布均匀,大理石状花纹明显。生长发育快、周岁体尺可长到成年的79%,体重相当出生重的10.1倍。个体高大、公牛体高146.3cm,体长160.9cm,胸围206.36cm,体重685.18kg,最大体重 1 / 9

浅析我国民航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民航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近年来,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航空运输依靠良好的服务口碑在消费者中树立了“优质服务”的形象,航空服务一度成为各行业在服务方面效仿和赶超的对象。但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却不能与之相适应,导致各家航空公司的服务差错率都比较髙,旅客对服务差错的投诉也大幅增长。本文以“我国民航客舱服务业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为研究对象,以服务质量理论、顾客满意度及行为学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航空公司服务质量及其特性的深入分析,分析客舱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了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客舱服务质量的对策,从而提升客舱服务质量。最后对我国民航业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通过上述研究,以期在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并对我国民航业建立和运行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民航业;客舱;服务质量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air transport services rely on good reputation and establish a "service" image among consumers. Aviation Services became the industry to follow and catch up in the service object. However, management of the foundation can not adapt with leading airlines service error rate is higher, passenger complaints about service errors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is paper, "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passenger services and future trends " as the object of study, quality of service theory , such as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science theories,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of service for airline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 the analysis cabin service process problems and find the root cause of these problems , on the basis of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of the cabin , so a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cabin .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was discussed. Through these studies , in order to achieve a breakthrough in the airline QOS management theory ,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and run the servic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ance. Keywords:Civil aviation industry; Cabin; Quality of service

国内外畜牧业现状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畜牧业现状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加拿大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1.国家主要通过法律、法规来保护农业,并且有相应的机构负责实施。加拿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这种保护主要不是靠补贴或关税,而主要是通过发展农业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来体现。例如,早在1912年,国会就通过了《谷物收购和质量检验法》,规定出口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13.6%,为保证和提高其小麦品质作出了贡献。1935年,政府制订了《草原农场复兴法》,改良大草原地区的土壤,兴修水利设施,提供技术援助,更进一步加强了大草原各省作为国家粮仓的地位。 2.执行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加拿大已经建立起了较完备的农业生产管理制度。例如,在首都渥太华设有种子生产者协会,各省都有分会,专门管理谷物的良种培育工作。凡是培育良种的农场都必须参加这个协会。同时,协会又与农业部所属的有关科研机构和农业大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农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良种繁育程序,只许可繁育一个品种,并且要经过连续3年的试种示范,只有各方专家鉴定合格的优良品种才允许到农业部登记,由该协会发给证书。又如,政府规定,在马铃薯的种薯繁育场周围30公里内不许生产普通的食用马铃薯。在种薯生长季节,农业行政部门要对种薯生产地块作两到三次的现场检查。一旦发现某种病

害的侵染超过容许的范围,便立即宣布这块种薯地的马铃薯不得留种,只能供普通的食用。 3.发挥协会在生产中的管理和协调作用。加拿大政府畜牧业在产业政策、产品配额、市场价格、质量保证等方面实行宏观调控。具体业务管理通过由生产者共同联合组成的组织──协会来协调管理。如安大略省养牛协会就由各县推选农场主、专学者和政府管理人员共50名,共同组成协会管理委员会,抽调部分人员设置办公室。协会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协会的主要职能有:为生产者传递市场信息(简报),协助政府决定产品配额、价格动态报告、协助政府争取外贸出口、抓产品质量安全等。协会按每头成年牛年收1.25加元作为经费。协会还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及时为生产(科研工作)者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研究生产发展什么。如加拿大培育的杜洛克猪,瘦肉率已达到63%,增加脂肪含量是市场的需求,他们通过育种将肌肉中的含脂率提高到2.3%,同比高1.0%。在奶牛生产方面,由于市场对奶油及其制品需求量日益增加,加拿大选育的瑞士褐牛牛奶中的含脂率达到5.0%以上。PICKSEED公司在牧草研究方面已培育出上百种抗杂、抗旱、抗踩踏、多色彩的牧草(草坪)种子,销往世界几十个国家。 4.强化管理,培养高技能农畜业生产从业人员,是加拿大畜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加拿大农牧场一般由1~2

精选中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资料

前言 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发生了根本转变,服务业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服务业得到了恢复,新的服务业得到了发展。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79年的21.4%,增长到1988年的30.5%,2008年又增长到40.1%。①我国服务业尽管有了较大较快发展,但总体比较落后,比重偏低,质量较差和结构不合理的发展格局并没有根本改观,不但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而且明显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一、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虽然反映服务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较多,但国际通行的衡量一个国家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有: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就业人数比例、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和投资额比例。下面就根据这几个主要方面来分析一下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日益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服务业得以迅速恢复,许多新兴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增长10.9%,超过了同期GDP8.9%的增速。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增加值和增长率分别呈下降趋势,1990年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为27.1%,2000年只增长到33.4%。进人21世纪后,服务业发展相对于工业(第二产业)仍较慢,但到2005年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40.1%(这一比重的提高与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后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整有一定关系),2006年则占40.0%,又有所下降,因为这一年第二产业比上一年增长13.0%,而第三产业只增长12.1%,所以出现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升反降的情况。2007年与2008年服务业产值比重仍然在40%左右徘徊。总体上看,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是逐步提高的。服务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员中的比例逐步上升。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5 532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13.1%,而到1995年,服务业从业人员达16 880万人,是1980年的3倍,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例上升为24.8%。到2000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27.5%,所占比重比1980年提高了1倍多,2005年又增加到23 771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31.4%,2008年则达到25 717万人,比重也进一步提高33.2%。从就业分布看,主要包括国有单位(主要是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和公共事业单位等),城镇集体、城乡个体劳动者,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外资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等,且这些行业及所有制企业从业人员比重都发生了较大变化。1978年,城镇和乡村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3.7%和76.3%,其中,城镇就业人口中,国有单位占78.3%,集体单位占21.5%,个体劳动者占0.2%。到2008年,城镇和乡村就

畜牧业发展工作措施

畜牧业发展工作措施 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白治区、地区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步伐,实现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目标。下面是学识网小编整理畜牧业发展工作措施的范文,欢迎阅读! 畜牧业发展工作措施篇一 有机畜牧业,是指在牲畜的饲养过程中,不使用化学饲料或含有用化肥、合成农药、转基因作物生产的饲料来饲养,牲畜福利能满足动物的生理和行为需要的畜牧业。当前,国际国内有机食品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有机畜牧业的发展给餐桌提供了良好的有机食品,我国 是畜牧业生产大国,发展有机畜牧业,市场潜力和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是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我州有得 天独厚的高原优质牧场,具备发展有机畜牧业的优越条件。2011 年3月10日至20日我们对河南县有机畜牧业发展进展情况、全州有机畜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1、有机畜牧业工作进展情况 2004年河南县提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思路,于2006年10月在全省率先正式启动有机畜牧业产业化工作,2007年取得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中心认证的有机畜牧业基地,经过几年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河南县在发展有机畜牧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全州有机畜牧业

的发展作出了榜样。一是得到了省州县及相关部门资金支持。2006年河南县被省农牧厅列为全省第一个有机畜牧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省财政厅下拔专项资金40万元。2008年又被列为全省有机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县,省财政厅分别下拔资金300万元和100万元。州、县政府每年从支农支牧资金中专列经费,使有机畜牧业产业化项目前期经费得到了保障。二是用规划指导有机产业发展。河南县政府委托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河南县有机畜牧业发展规划》,对基地的所有产业进行了整体规划,为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提供了依据。三是逐步推进与有机畜牧业相适应的三位一体”新牧区建设,为新牧区建设与发展有机畜牧业有机结合,确定了生产点、生产服务区、生活区”相分离的三位一体”新牧区建设思路。四是在畜牧养殖、加工、流通等领域进行了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并给所有牲畜都佩带二维识别码,使牧户养殖、畜群防疫情况、企业屠宰加工情况、流通环节销售情况等都可以通过电子耳标实现动态管理。如果出现产品质量 问题,可直接追溯到每一个牧户,逐渐实现从草场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五是科学规划项目,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编制出草原防火、动物防疫、欧拉羊良种繁育、有机畜牧业业体系和产业化加工等到方面的项目可研报告。 2、存在的问题 (1)牧民缺乏有机畜牧业生产的相关知识。牧民对有机畜牧业的认知度不高,缺乏有机生产技术,靠天养畜,粗放经营,夏秋草地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永新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我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2008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万头,出栏万头,存栏万头,比2007年同期分别增6%、8%、3%;肉牛饲养量万头,出栏万头,存栏万头,比2007年同期分别增%、%、%;家禽饲养量万羽,出笼万羽,存笼万羽,比2007同期基本持平;肉类总产量万吨,比2007同期增4%。截止2009年3月底,全县生猪存栏万头、出栏625万头,牛存栏万头、出栏万头,家禽存笼万只、出笼万只。从总体来看,我县畜牧产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1、畜牧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不断增大,畜牧业对于加速我县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及地方财政收入,保障市场供给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2、畜禽品种不断得到优化,畜产品质量逐年提高。通过繁育改良、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我县良种覆盖率不断增大。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改促繁,以繁促发展”的方针,繁改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目前我县良种公猪覆盖率达100%,良种母猪覆盖率达90%以上;2008年,黄牛冷配完成万头。 3、科技兴牧作用不断强化,畜产品效益水平稳步提升。近年来,我县大力推广畜牧业新技术,使我县养殖业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4、依法行政,稳步推进,动物防疫及畜产品安全整治工作有序推进;齐抓共管,群防群控,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有效推进。落实“两强化、五强制”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近年来,我县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疫病免疫率达100%。认真贯彻畜牧行业法规,动物防疫、草原、饲料、兽医、兽药等执法环境和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 二、存在的问题 1、畜牧业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县畜牧业内部畜种结构中,耗粮型生猪比重过大,节粮型、经济型草食牲畜及家禽偏低。家禽品种结构中,良种禽比例小、档次低、产品质量不高,竞争乏力。产品结构中,肉类产量过大,蛋产量低,奶产量为零。这种结构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县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致使资源闲置浪费,造成养殖成本过高、效益太低。 2、缺少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全县目前还没有一家上规模的肉食品加工企业,畜禽产品只能原产原卖,由于没有进行深加工,所以,产品附加值不高,经济效益低。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还没有很好地形成,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养牛创业计划书

养牛创业计划书 一、养殖基地概况 养殖场建设初期规模不大,大约30头种牛左右,约需资金20万元。将养殖场建在普定县农村,因为在农村拥有大量廉价,甚至免费的秸秆资源和充足的水源,可节省大量的资金和饲料,且这样喂养也有利于提高牛的肉质。种牛从湖南新晃引进夏洛来牛为主,另外可与其他种牛进行杂交,以培育出品质更好的牛。二、产品介绍?1、夏洛莱牛原产于法国中西部到东南部的夏洛来省和涅夫勒地区,是举世闻名的大型肉牛品种,自育成以来就以其生长快、肉量多、体型大、耐粗放而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欢迎,早巳输往世界许多国家,参与新型肉牛厢妁育成、杂交繁育,或在引人国进行纯种繁殖。 2、夏洛莱牛肉多,尤其瘦肉多,且国内早已引进,在生产性能方面表现出的最显著特点是:生长速度快,瘦肉产量高。成年活重,公牛平均为1100——1200千克,母牛700-—800千克。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6月龄公犊可达250千克,母犊210千克。日增重可达1400克。在加拿大,良好饲养条件下公牛周岁可达511千克.该牛作为专门化大型肉用牛,产肉性能好,屠宰率一般为60%—-70%,胴体瘦肉率为80%-—85%。16月龄的育肥母牛胴体重达418千克,屠宰率66.3%。夏洛来母牛泌乳量较高,一个泌乳期可

产奶XX千克,乳脂率为4。0%——4.7%,但该牛纯种繁殖时难产率较高。 3、综合上述信息,我们有信心培育出体型大,肉质好,生长快,繁殖能力强,母乳好的良种牛。且最近几年来,我国也早就进行了与黄牛的杂交实验,取得了明显效果。 4、关于防疫及饲养技术,则可向种牛源地进行学习. 三、市场调研与分析?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再局限于食用猪肉上。肉的种类不断增多,尤其是牛肉因肉质鲜美,口味好,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且交通发达,周边城市人口多,需求量大。再加上冷藏技术的进步,也可服务于贵州、云南、四川等各城市。 2、肉牛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肉牛繁殖周期长、繁殖量少,当前肉牛长期处于供不应求阶段,货紧价扬将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肉牛市场的主要特点,现在发展正当其时。二是当前在市场经济趋势下,消费对象的日趋多元化,牛肉市场前景广阔.如我国与世界交往越来越多,海外对牛肉特别是高档牛肉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大。三是肉牛养殖比其他养殖业风险小,疾病少,不会受散户的冲击.?四、创建养牛场的优势 本人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就放牛,对牛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情趣,家中一直养牛,父母具有丰富的养牛经验。在养牛方面,父母可以为自己提供很好得到帮助。另外,养牛具有以下

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

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国服务业发展及相关政策分析 摘要: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已经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变迁而走过了不平凡的数十年。在这期间,服务业发展从弱小到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服务业劳动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劳动就业的主力军。然而,服务业仍表现为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竞争力不强的态势。中国服务业这些年的发展,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也有一些需要吸取的教训。展望未来,中国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条件具备的地区有望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也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 关键词:服务业;发展历程;政策分析 一、发展历程总结 (1)服务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过半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受物质生产部门优先发展战略、服务部门为非生产性寄生部门的指导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不重视服务业的发展。这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落后可见一斑。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启开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大门。与此同时,作为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服务业(在统计局的资料中被称之为第三产业),也获得了高速的增长。服务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860. 5亿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346149亿元。 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最近20年来的服务业增加值及其增速来看,中国的服务业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高增长率,尤其是在2006年至2011年,这六年间服务业增加值增加了135%。而在2015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首次超过了50%,这意味着第三产业的GDP占比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之和,成为了支持国民经济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肉牛产业的现状与展望

肉牛产业的现状与展望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和人们消费能力显著提高,以役用为主的牛逐渐退出劳动力的历史舞台,成为餐桌上大量消费的优质食品。目前,牛肉消费需求强劲和牛肉供应短缺,导致价格迅速上涨。据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统计,2012 年我国人均消费牛肉4.2 kg,牛肉消费量552.4万t,排世界26,存栏约6 500万头,牛肉产量554万t。美国农业部预测2013年中国肉牛存栏数将下滑到2011年以下水平,至4 630万头,这大致相当于每28人一头肉牛,而美国是每11 人一头。国内牛肉供应已经无法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然而当我们的目光聚焦到肉牛提供肉源不足的这一现状时,却忽略了奶牛这一有着巨大潜力的肉源的行业,在肉牛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奶公犊一向是中高档牛肉的生产原料,我国相对滞后,主要依赖进口,奶公犊的科学利用是弥补中高档牛肉缺口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我国,奶公犊传统处理方式是出生后直接卖给药厂抽提血清,只有极少数用来育肥牛和小牛肉(小牛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肉类,一般主要来自于荷斯坦公犊牛)的生产,造成了牛肉资源的巨大浪费。目前,牛肉供应短缺和奶业波动的现状,使奶公犊资源的利用逐渐成为政府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奶公犊牛产业将在未来中国传统乳业和肉类产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相应的奶公犊牛饲料饲养以及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则对我国奶公犊牛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1 国外奶公犊牛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利用奶公犊牛生产高档小牛肉作为终端食品消费的国家,主要在欧洲和北美,据统计,欧盟有45%牛肉来自奶牛群,英国80%来自奶公犊与淘汰奶牛,美国30%来自奶牛,日本牛肉55%出自奶牛群,其中80.3%出自奶公犊(陈宁,2008)。在西亚以色列等国肉牛产业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国内肉用牛占16.1%,奶公犊牛和淘汰奶牛占45.7%,大约10%公犊牛出生后被转到育肥场,在6月龄、体重220 kg时出售(罗晓瑜,2012)。小牛肉生产主要是以奶公犊牛利用为主,同时也有一些其他品种,如奶牛和肉牛杂交的后代、肉用牛专用品种安格斯和利木赞等。 1.1 欧盟小牛肉生产概况 在欧盟,奶公犊牛主要用于生产高档小牛肉,前3位生产国分别是荷兰(150万头)、法国(140万头)和意大利(80万头)。2008年欧洲共出栏580万头 小犊牛用于高档小牛肉生产,共生产了806 000 t胴体,欧盟国家平均每人每年消耗1.6 kg小牛肉,最大的消费国家是法国(4.4 kg)和意大利(3.6 kg)。利用奶公犊牛生产小牛肉产量最大的国家是荷兰,其次是法国(Sans,2009)。荷兰利用月龄6-8个月的奶公犊牛生产的高档小白牛肉占市场份额50%,其他50%来自淘汰奶牛肉和少量肉牛专用品种提供的牛肉(张越杰,2011)。 1.2 北美小牛肉生产概况 在北美,利用奶公犊牛生产小白牛肉仍然是美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大概能够带来7 亿美元的收益,同时,小白牛肉生产相关的产业链,如犊牛和 乳品加工副产物贸易等能够为美国奶牛业带来2.5 亿美元的收益。美国小白牛 肉生产地主要为印第安纳、密歇根、纽约、俄亥俄、宾夕法尼亚和威斯康辛等州,

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5309482.html, 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常瑶 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5期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其 在增加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如何改善中国服务业比重明显偏低且增长缓慢的现状成为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服务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我国服务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受传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服务业一直不受重视。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两个指标在世界各国中都处于最后几位。从我国经济增长的特征而言,我国一直处于高速工业化阶段,期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全世界最高的,工业增长便是这一“增长奇迹”的主要驱动力。这是由于工业的生产率增长是三次产业中最快的,并且工业生产链条较长,由此它对前后向产业的关联效应就更大,能够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1990年以来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而同期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只有 4.8%。平均而言,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60%是由第二产业贡献的,服务业只贡献了1/3。因此,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较高,而服务业比重相对较低也是合乎情理的。如果一味强调提高服务业占比,我们过去的“增长奇迹”就可能无法实现,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受到影响。实际上,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赶超地位带来的后发优势逐渐减少,经济增长和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将会逐渐放缓,在此过程中,二三产业的相对关系就会发生变化,服务业比重也会逐渐得到提高。 我国采取的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贸易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都提高很快。而出口依存度高会导致工业比重较高,服务业比重较低。这是由于一方面我国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持续快速提高为工业品出口带来了比较优势,出口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大量优惠政策吸引到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外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这些因素都使得工业得到飞速发展。与此相对的是服务业产品相较工业制成品的可贸易性较差。有些服务产品只能在固定地点供应和消费,需要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的、面对面的相互交流。当然可贸易服务也在不断扩大,金融保险业、IT行业即是典 型。但尽管可贸易服务行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在过去近20年中服务业产品无论是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还是占世界出口或进口总额比重都一直保持在20%左右。服务贸易占全世界GDP的比重虽略微增加了3.5个百分点,不过与此同时,国际贸易占世界GDP的比重却大增18.5%,这就意味着世界经济中的贸易扩张主要是由货物产品贸易驱动的。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亚 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出口增长停滞的一段时期,工业比重出现下降,而服务业占比上升较快,

养牛产业发展方案

xx镇肉牛养殖产业发展方案 为强力推进我镇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饲草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使肉牛产业真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中轴产业,特制定本方案。 一、xx镇肉牛养殖产业现状 我镇肉牛产业的发展经过从分散养殖到规模化生产,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肉牛产业的发展在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养牛为耕作种田的思维模式被打破,而成为一种富民产业模。在我镇肉牛养殖业已成为继养猪、养羊产业之后养殖业发展的又一个热点产业,由于我镇肉牛养殖业发展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低水平的阶段。 2010年依据xx区养殖业扶持政策,全镇引进西门塔尔、黑白花、秦川牛等450头优质能繁母牛品种,进行了肉牛冻配改良,初步形成了以西蒙达、黑白花等品种为主的肉牛新类群。目前,全镇有各类肉牛养殖场10个,肉牛冻配改良点4个,2010年末,全镇肉牛养殖量达3600头(其中优质能繁母牛1152头),出栏1680头,牛肉产量达504吨。 二、目标任务 2011年xx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饲草资源和区位优势,确定以“以规模饲养、带动基地发展、逐步推进肉牛产业化经营”的肉牛养殖发展思路,依托三条通城公路经济带建设,狠抓肉牛养殖场建设,力争在年内完成天高路

农业产业化园区宏丰千头牛场新建、天康千头牛场续建和康牧肉牛育肥繁育场扩建等工作;以整村整社模式推进肉牛舍饲养殖,在营盘、古城、天生炕等村挑选宜养农户,户均养殖肉牛2头,培育肉牛专业村,年末,使全镇肉牛养殖量达8000头。初步形成以肉牛养殖为主导的养殖业新格局。 三、方法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肉牛产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机制,落实年度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注意发现典型,及时总结推广,推动肉牛产业发展。 (二)加强政策扶持。积极争取各有关部门对肉牛产业的支持,搞好各部门、各行业项目建设资金整合,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扶持肉牛产业发展。一是对养殖场、养殖户在圈舍修建、饲料生产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二是在良种引进改良方面给予政策补贴,对引进西门塔尔等优质品种能繁母牛的养殖户进行引种补贴;三是资金支持。以创业贷款的形式,为养殖户提供贷款支持,对肉牛养殖实行贴息贷款。 (三)坚持典型带动。规范和发展养殖大户,挑选养殖条件较好的村整村整社发展肉牛产业,培育养牛专业村,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与带动作用,规范肉牛养殖场标准化建设,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技术、强化培训,积极发现和培育典型,用典型现身说法,近距离影响、辐射带动肉牛养殖业发展。 (四)完善服务体系。按照“少干预、搭平台、多服务”的原则,利用技术优势提供优质服务,建立健全各种服务体系。要

浅析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0912130211 国贸0902 魏琪 摘要:随着世界范围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金融服务贸易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血脉,它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更主要的是挑战。是各种社会资源以货币形式进行优化配置的重要领域,甚至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服务业获得了长足进步,金融资产总量快速增长,金融服务业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与此同时,已基本形成了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以信托、银行、保险、证券为四大支柱、以其他非银行金融业为补充的金融服务业体系。对于转轨时期的我国经济来说,金融资产快速增加且大大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其意义非同小可,而在刚刚过去的十年中,一个顺应市场经济的金融体系的初步建成,无论从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对微观经济活动,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数,对策 一、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现状 (一)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以各类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体的比较健全和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到2001年底,全部金融机构(含证券、保险公司)总资产已达21.8万亿元,其中存款货币银行总资产14.1万亿元,所占比例64.7% l.银行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 1997年以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加快改革步伐,逐步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强化统一法人制度,撤并分支机构,精简人员。为更好地支持广大中小企业,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中国还陆续增设和重组了10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整顿规范的基础上,将2200多家城市信用社组建成109家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深化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了3家农村商业银行,3万多家农村信用社及其县市联社已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支 持农村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 2.证券类金融机构在规范中发展 近些年来,中国证券类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管理逐步规范。到2001年底,中国共有证券公司109家,证券投资基金51家,基金的发行总规模804.23亿元,基金资产总值804亿元。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证券类金融机构发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展畜牧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为了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和肥料,保证轻工业获得充足的原料来源,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肉类等的需要,增加国民经济和个人的收入;为了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出口,换取外汇,积累社会主义建设的资金,支援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革,为工业品提供广阔的国内市场;也为了发展少数兄弟民族经济,消灭各少数兄弟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牧业也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摸清家底,了解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预测我国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就有1亿多人,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同时一些地方存在着畜牧业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势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1.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随着经济发展,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增长的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小农经济也开始加速向商品经济转化,在农户家庭养殖这一基本事实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畜禽规模的扩大意味着牲畜与人争空间。多数家庭畜禽养殖户环境较差,粪便满地,臭气熏天,蚊虫肆虐,污水横流,造成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影响了村容村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