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度随访调查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度随访调查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度随访调查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度随访调查

发表时间:2017-08-22T15:59:24.3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作者:罗锐[导读] 随访调查口服传统免疫抑制剂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评估病情活动度的变化情况。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100

摘要:【目的】随访调查口服传统免疫抑制剂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评估病情活动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对就诊我院风湿科门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3年随访,将活动性指标进行前后比较,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传统生物制剂治疗,RA好转率为43.7%,第2年ESR指标明显上升,第3年DAS28评分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传统免疫抑制剂只能控制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生物制剂治疗已成为病情活跃病患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随访

Follow - up survey of active degree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Luo rui

Chengdu longquan distric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sichuan chengdu 610100 Abstract:【Aim}】ollow up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immunodepressant, evaluate change of disease activity. {Method} Follow up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who came to our clinic for three years, compare the index of disease activity, record the side effects of drugs. {Result} 43.7% of RA patients resolved after taking traditional immunodepressants, ESR on the second yea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AS28 on the third year reduced significantly.{Conclusion} Traditional immunodepressants only control disease activity of partial patients, more and more patients are in need of biotherapy. Key Word: Rheumatoid Arthritis, Disease Activity, Follow Up

1、前言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多关节对称性肿痛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反复发作,可能发生不可逆的关节破坏,从而导致畸形及严重功能障碍,甚至出现关节外并发症,累及心肺等重要脏器,显著降低生存质量。病理上以滑膜细胞增生、血管翳形成及关节骨骼的破坏为特点。世界各地发病率不一,我国近年流行病学调查报道在0.20~0.30%之间[1]。目前病因仍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微生物感染、激素、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相互作用有关[2]。由于其较高致残性,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也因劳动力丧失给病患家庭造成很大经济负担[3]。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对于控制病情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被证实能延缓病情进展的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但较多病人因经济条件限制无法使用生物制剂,本文对使用传统免疫抑制口服药物的患者进行随访,以评估长期治疗的有效性,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自2012年起,对就诊我院风湿科门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3年随访,所有患者均满足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1987年颁布的分类标准[4],即病程大于 6周,且以下指标满足4条以上:每日晨僵时间持续超过1小时;至少三个关节区的关节炎;近端指间关节,或掌指关节,或腕关节肿胀;对称性关节炎;皮下结节,类风湿因子阳性;手和腕关节X线片显示骨侵蚀或骨质疏松。排除严重心脏、肝肾、血液、内分泌系统疾病,排除活动性结核病史、恶性肿瘤及孕产妇,排除曾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骨关节炎、痛风、感染性关节炎,和重叠综合征。排除数据采集不完整或失访者。

2.2 资料采集

采集性别、年龄、病程、压痛关节数(TJCs, tender joint counts)、肿胀关节数(SJCs, swollen joint counts),每1-3月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随访药物治疗方案以及是否出现副作用。

2.3 活动性评估

疾病的活动性采用28 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 28, 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即以 28 个关节计分,包括双手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以及膝关节。其计算公式为:(0.56×sqrt TJC+0.28×sqrt SJC+0.7×ln ESR)×1.08+0.16。疾病活动度分为缓解:DAS 28≤2.6;低活动度:2.6<DAS28≤3.2;中活动度:3.2<DAS28≤5.1;重度活动度:DAS>5.1[5]。

2.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3、结果

3.1 病情活动指标比较:共有1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配合完成了3年的定期门诊随访,其中男5例,女11例,年龄35~77岁,平均55.81±13.48岁。7例患者DAS28评分在第3年明显下降,好转率为43.7%,无效9例(56.3%)。将活动性指标进行前后比较,结果提示第2年ESR指标明显上升,第3年DAS28评分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第2年与第1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第3年与第2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2 不良反应本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来氟米特(每日10-20mg)、甲氨蝶呤(每周10-15mg )、羟氯喹(每日200-400mg)、白芍总苷、雷公藤、非甾体消炎药的不同组合。3例出现胃部不适,经保胃治疗好转;服用来氟米特出现皮疹1例,减量后好转;1例出现霉菌性阴道炎,停用免疫抑制剂。定期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