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 孙悦文 20113166

发展经济学孙悦文20113166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和基石,是国民经济的有序、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新农村建设开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背景下,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制约和阻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陆续显现,从国产牛奶不敌“洋牛奶”到国产大豆难敌“洋大豆”,再从“菜贱伤农”到“菜贵伤民”的两难困境,这些平日里“土里土气”的农产品“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断成为国人目光聚集的焦点,问题不容小觑。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经营模式;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专题阐述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出了关于“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这些新理论要求发展了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政策理念,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虽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诸多历史和现实原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形势仍然严峻。如何更好更快发展农村经济的问题,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就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对策作粗浅探讨。

2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逐步推进农业改革创新,形成了当下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据《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05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57121万吨,比上年增加2473万吨,增产4.5%,棉花种植面积504万公顷,增加19万公顷,全年棉花产量660万吨,比上年增产10.7%。油料种植面积1379万公顷,减少10万公顷,油料产量3279万吨,增产1.5%。全年肉类总产量7957万吨,比上年增长0.4%。禽蛋产量2811万吨,增长1.8%。牛奶产量3656万吨,增长2.2%。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增长1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194元,增长19.1%。

2.2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开发的基本物质保证,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比如,道路交通的不完善,水、电、通讯网络不健全。

2.2.2农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市场需求向多样化、高品质方向转变,农业结构越来越显得不合理。

1从农村整体经济结构看,农业产业比较单一。就丰顺县来说,主要以传统的水稻种植为主。许多农民不愿向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等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由于种植业产品价格较低,附加值不高,比较效益低下,难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2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布局的结合点把握不够,规模经营没有形成气候。目前,许多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在产业分布、选择优良品种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农村经济区域化布局的结合点还把握不够,“一地一品”、“一区一业”等专业化政策实施还不到位,土地连片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农产品基地建设没有大的突破,农业生产分散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难以形成合力,规模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3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作用不明显。从农业内部结构看,部分镇、村由于市场对农业资源配置作用没有明显发挥,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相当突出,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农村经济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说明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作用没有得到较好发挥,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农村市场经济建设。

2.2.3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流通链过长。农产品销售链过长,从农产品生产到消费者最终消费,中间流通环节过多,致使价格低廉的农产品经多次易手,囤积居奇,到消费者消费时,价格已远远高于农产品正常价格区间,近几年的网络热词“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和“向前葱”就是很好的例证。

2.2.4农产品种植、养殖以及加工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承待解决

毒大米、地沟油、染色馒头、皮鞋果冻等有毒食品陆续被人们所熟知,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食品安全问题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消费者的神经。由于上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致使国内农产品种植、养殖以及相关加工企业的产品生产销售深受其害,当下国产奶粉的消费遇冷就是很好的例子,问题亟需解决。

3 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3.1我国现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实践

2014年中央部署经济工作6大重点:一是出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落实和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二是做好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创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保持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支持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四是狠抓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五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工业改造升级,下大力气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六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2013年,农业部门狠抓农业市场信息工作,为稳定农产品供给、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产品市场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3.1.1抓粮食最低收购价

促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部协调推动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推动出台并提高2013年玉米临时收储价格。

3.1.2抓新一轮“菜篮子”工程

促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农产品稳定供给。建立都市现代农业监测指标体系,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进行测算与评价,对10个省份开展“稳定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延伸绩效管理,开展“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机制研究,推动出台实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指导意见。

3.1.3抓农业监测预警

促科学决策、指导生产。针对市场波动较大的生猪、鸡蛋、蔬菜、镉大米等品种开展重点监测,开展短期农产品市场预警分析。

3.1.4抓农业会展经济

促农产品销售、缓解滞销卖难。2013年,农业部参与主办或作为支持单位参加的29场展会贸易成交额达4831.38亿元,同时与地方共同举办近20场农产品促销和产销对接活动,有效缓解了一些地方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

3.1.5 抓国家级农产品市场。

促产业发展能力提升。截至目前,农业部已启动9家国家级农产品市场,涵盖了苹果、猕猴桃、脐橙、生猪、海水产品、淡水产品、马铃薯、木耳、花卉等9个品种。

3.1.6 抓“12316”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促信息进村入户、服务纵向延伸。建立信息进村入户的服务模式,在辽宁丹东开展试点示范,实现信息服务向行政村延伸、向生产经营主体延伸、向农业服务体系渗透,形成了“连平台、延站点、嵌业务、要精准、建机制”的发展思路。

3.2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3.2.1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各级政府应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调整支出结构,更多地承担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重点做好农田水利设施、电力、公路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加大对这些设施的后续管理工作力度,每一项投入都应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合理的勘察设计工作,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并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3.2.2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就是要发展优势产业,调整劣势产业。我们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多层次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多样化,发挥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推动农业经济的整体提高。丰顺县地处粤东山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贫困县,在农业生产上以水稻种植为主,但经济效益较低。近两年来,丰顺县结合自身自然条件,积极倡导“两甜两青一

鸡”发展模式,即种植甜玉米、甜竹笋、青蒿、青榄等经济作物,发展温氏养鸡。从目前发展情况看,这种发展模式的经济效益明显,已逐渐形成该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品,需要继续提升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带动广大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农业的出路是实现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关键是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这样才能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3.2.3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益。

我们要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一方面加大财政对农技研究推广的转移支出,另一方面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科研究推广,特别是农业产业企业要加大投入,促进自主创新。提高农技研究推广人员的待遇。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创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信息体系。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基层农技所的设备、技术投入,配备更多更好的农技推广人员,重点做好对农户、农业企业的实地指导工作。同时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3.2.4实行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土地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只有用足用活土地使用权,才能使土地等资源增值。只有搞好土地流转工作,才能更好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们应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的新路子,采取土地租赁、有偿转让等形式,既挖掘了土地资源的潜力,又增加了农民和集体的收入。一要将土地承包的稳定与土地有序流转有机统一起来;二要出台一些政策和制定一套管理办法,对土地流转程序、手续进行规范,使土地流转有章可循;三要结合农村城镇化,鼓励农民放弃土地经营,转移到小城镇,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结论

统筹解决城镇化与“三农”问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大课题。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