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会计机考试题三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会计机考试题三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会计机考试题三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电大成本会计机考试题三》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 制造费用是( )。( )

A.间接生产费用

B.间接计入费用

C.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车间生产费用

D.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2、 某工业企业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的月折旧率为 1%,该类固 定资产的月初原值为 3000万元,当月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为 300万元,当月减少 固定资产原值为 100万元,则当月该类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费为( )万元。( ) A.29 B.30 C.32 D.33

3、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 (D )。( ) A.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成本 B.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的车间、部门 C.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 '账户 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4、 企业成本报表的种类、项目、格式和编制方法( )。(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A.由国家统一规定

B.由企业自行确定

C.由企业主管部门同一规定

D.由企业主管部门与企业共同制定

5、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 1000元,加工费用 500元;收回残

料价值 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 300元,则废品报废损失应为( )。()A.1000元 B.1300元 C.1200元 D.1500元

6、下列各项中,应计入 '制造费用'账户的是( )。()

A.基本车间生产用产品的水电费

B.基本车间日常用水电费

C.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电费

D.企业销售部门耗用电费

7、采用连环替代法,可以揭示( )。()

A.产生差异的因素

B.实际数与计划数之间的差异

C.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D.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变动原因

8、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 )指标的影响。

()

A.产品成本

B.产品总成本

C.产品单位成本

D.成本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9、企业成本报表编制要求是()。()

A.数字准确

B.内容完整

C.报送及时

D.帐帐相符

10、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包括 ( )。()

A.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费用进行严格地审核和控制

B.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正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

C.将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

D.将生产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

11、下列各项损失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有 ( )。()

A.产品销售后发现的废品由于包换发生的损失

B.产品入库以后发现的由于保管不善发生的废品的损失

C.降价出售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

D.产品销售后发现的废品由于包退发生的损失

12、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 ( )。()

A.品种法

B.分步法

C.分批法

13、成本计算方法应根据()来确定。()

A.产品产量

B.生产组织的特点

C.生产工艺的特点

D.成本管理要求

14、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

A.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

B.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

C.集中工作方式

D.分散工作方式

15、属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中使用的会计账户有()。()

A.基本生产成本

B.辅助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待摊费用

16、生产多品种情况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

()

A.产品产量

B.产品单位成本

C.产品价格

D.产品品种结构

17、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

工修理才能使用的 ( )。()

A.原材料

B.在产品

C.半成品

D.产成品

18、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 )。()

A.工人工资

B.营业费用

C.财务费用

D.管理费用

19、“废品损失”帐户上的废品净损失,月末均应由本月同种产品的成本负担。()

20、某车间月初应计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为 800万元,本月增加的机器设备

原值为 20万元,本月减少的机器设备原值为 10万元,月折旧率为 0.2%,则本月的折旧费为 1.6万元。(2 分)()

21、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时,一般的月份,“制造费用”帐户会有余额。()

22、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原材料费用,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帐及其明细帐借方的“原材料”成本项目,贷记“原材料”帐户。()

23、实行包退、包修、包换的 '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以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

的一切损失,应()。()

A.包括在废品损失之内

B.计入管理费用

C.计入营业外支出

D.计入其他应付款

24、通过'待摊费用'核算的支出有( )。()

A.一次交纳较多的印花税额

B.借款利息

C.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

D.固定资产租金的预提

25、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借记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是()。()

A.车间生产工人计时工资

B.车间生产工人福利费

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费用

26、可修复废品的废品损失是指()。()

A.返修前发生的原材料费用

B.返修前发生的制造费用

C.返修后发生的修理费用

D.返修前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返修后发生的修理费用

27、某产品生产由三个生产步骤组成,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需

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次数是()。()

A.2次

B.3次

C.0次

D.4次

28、采用分类法的目的是()。()

A.计算各类产品成本

B.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C.加强各类产品的成本管理

D.划清各类产品成本界限

29、核算外购动力时,通过 '应付账款'核算。该账户可能出现()。()

A.贷方余额

B.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C.借方余额

D.无余额

30、不能采用分类法及与其相类似的方法进行成本计算的产品是()。

()

A.联产品

B.等级产品

C.主、副产品

D.零星产品

31、小批、单件生产的产品,适宜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32、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 ( )。()

A.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成本

B.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的车间、部门

C.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 '账户

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33、某工业企业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的月折旧率为 1%,该类固定资产的月初原值为3000 万元,当月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为300万元,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原值为 100万元,则当月该类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费为()万元。()

A.29

B.30

C.32

D.33

34、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的优点是()。()

A.便于分清内部各单位经济责任

B.计算工作简便

C.提高了分配结果的正确性

D.分配结果最正确

35、下列方法中,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是()。()

A.平行结转分步法

B.分项结转分步法

C.综合结转分步法

D.逐步结转分步法

36、辅助生产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应再在 ( ) 进行分配。()

A.各基本生产车间

B.各受益单位之间

C.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

D.各辅助生产车间

37、制造费用是()。()

A.间接生产费用

B.间接计入费用

C.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车间生产费用

D.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38、采用简化的分批法,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明细账登记的内容是()。()

A.本月发生的直接材料

B.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

C.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

D.本月发生的费用合计

39、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A.工资及福利费

B.燃料及动力

C.工资费用

D.原材料

40、采用分次摊销法时,如果所领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期限超过1年,应记入( )。()

A.'长期待摊费用 '账户

B.'待摊费用'账户

C.'制造费用'账户

D.'低值易耗品摊销 '账户

4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A.外购动力费用

B.制造费用

C.工资费用

D.折旧费用

42、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道工序月末在产品数量为 100件,完工程度为 20%;第二道工序的月末在产品数量为 200件,完工程度为 70%。据此计算的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

A.20件

B.135件

C.140件

D.160件

43、如果产品成本中的原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原料随着生产进度逐渐投入生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在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未在产品费用时,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

A.在产品按所耗原料费用计价,原料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所耗原料费用计价

D.原料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

44、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A.不能全面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

B.能全面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

C.能全面反映第一个生产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

D.不能全面反映第一个生产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

45、成本计算的分类法的特点是()。()

A.按产品类别计算产品成本

B.按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C.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间接计入费用采用一定方法分配确定

D.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费用采用一定方法分配确定

46、使用同种原料,经过相同加工过程生产出来的品种相同,但质量不同的产品是()。()

A.联产品

B.副产品

C.等级产品

D.主产品

47、基本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的折旧费应记入 ( )账户的借方。()

A.'累计折旧'

B.'管理费用'

C.'制造费用'

D.'基本生产成本 '

48、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按车间以及产品或劳务设置,账中按照()。

()

A.成本项目设立专栏或专行

B.费用项目设立专栏或专行

C.制造费用项目设专栏或专行

D.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立专栏或专行

49、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A.产品品种结构

B.产品产量

C.产品单位成本

D.产品总成本

50、下列各项中,应计入 '制造费用'账户的是()。()

A.基本车间生产用产品的水电费

B.基本车间日常用水电费

C.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电费

D.企业销售部门耗用电费

51、成本还原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逐步分解,还原算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

本.()

A.本月所耗半成品成本的结构

B.本月完工产品成本的结构

C.上一步骤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的结构

D.上一步骤月末在产品成本的结构

52、企业因计划减产,或因停电、待料、机器设备故障而停工,在停工期间所

发生的一切费用属于()。()

A.废品损失

B.修复费用

C.停工损失

D.报废损失

53、核算外购动力时,通过 '应付账款'核算。该账户可能出现()。()

A.贷方余额

B.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C.借方余额

D.无余额

成本会计形考任务二_0001电大网络考试答案

该科目每次作业为多份试卷内随机抽取一份,我提供的是每次作业的第一份试卷“形考任务二_0001”,如果开始作业后没有抽到编号为 0001 的试卷,即退出重新抽卷,直到抽到标题为综合测试 0001 的试卷即可 形考任务二 _0001 试卷总分:100测试时间:60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每题 3 分,共30 分)) 1.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采用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适用条件 是()。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 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C.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 D.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2.废品损失不包括()。 A.修复废品人员工资 B.修复废品领用的材料 C.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 D.坏账损失 3. 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加工费用时所采用的在产品完工率,是指()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 A.所在工序的工时定额 B.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 C.所在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 D.所在工序的工时定额之半 4.工业企业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中,计算手续简单的是()。 A.交互分配法 B.直接分配法

C.计划分配法 D.代数分配法 5.适用于季节性生产的车间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 A.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C.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D.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6. 下列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中,分配结果最准确的是()。 A.计划成本分配法 B.直接分配法 C.交互分配法 D.代数分配法 7.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 A.交互分配前的费用 B.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 C.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 D.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8. 关于制造费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部都是间接生产费用 B.大部分是直接生产费用 C.大部分是间接生产费用 D.小部分是期间费用 9.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时是在()。 A.各受益单位间进行分配 B.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2020年电大成本会计学考试试题三套及答案〖电大资料〗

2020年电大成本会计学考试试题三套及答案 电大成本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A.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 2.采用简化的分批法,累计间接计人费用分配率(C.即是各批产品之间又是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人费用的依据)。 3.制造费用(D.既包括间接生产费用,又包括直接生产费用)。 4.如果企业成本明细账中不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B.“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原材料”成本项目)。 5.若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则原材料费用应按(B.约当产量)比例分配。6.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B产品单位成本)指标的影响。7。下列方法中,可能使“制造费用”账户有月末余额的是(B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8.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应借记的账户是(C“制造费用”)。 9.简化分批法是(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10.为基本生产车间租用设备预付的租金按月摊销时,应借记的账户是(C“制造费用”账户)。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ACDE)。 A.废品损失 B.外购燃料 C.制造费用 D.直接材料E.工资及福利费 2.在按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各批生产成本明细账上(CDE)。 A.只反映报告月份以前累计发生的费用B.只登记报告月份发生的费用 C.包括报告月份发生的费用 D.包括报告月份以前累计发生的费用 E.既反映完工产品成本,又反映在产品成本 3.按照固定的系数分配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ABC)。 A.是分类法的一种B.是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C.也叫系数法D.是一种单独的成本计算方法 E.是一种间接计人费用的方法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ABC)。 A.外购动力 B.工资费用 C.折旧费 D.直接材料E.燃料及动力 5.下列项目中,属于制造费用的有(ACDE)。 A.生产车间的保险费B.厂部办公楼折旧 C.在产品盘亏和毁损 D.低值易耗品摊销 E.季节性停工损失 6.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ABC)。 A.品种法B.分步法 C.分批法D.定额法E.分类法 7.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本单位(ABDE)等具体情况与条件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A.生产规模的大小B.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 C.成本计算方法D.企业机构的设置E.成本管理的要求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主要有哪些?对于工业企业计提的各种折旧费用按其用途应分配计入哪些成本费用账户? 答:计提方法有很多,视企业具体情况而定,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一般会分配计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账户。

自学考试04533《管理与成本会计》重点简答试题汇总

自考《管理与成本会计》重点简答汇总 课程代码:04533 1、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 (1)成本的预测和决策; (2)进行目标成本计算; (3)进行责任成本核算; (4)实行变动成本计算法; (5)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应用; (6)成本会计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2、成本会计具有哪些主要职能?说明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1)成本预测:依据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依存关系,运用预测理论和方法,对未来一定时期的一定产品或某个项目、方案的成本水平、成本目标进行科学的测算,以便为成本决策、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提供及时的、有效的信息和依据,避免决策、计划和控制中的主观性、盲目性和片面性。 (2)成本决策:依据成本预测和有关成本数据,按照成本最优化的要求,分析各种方案的可行性,选取最优方案的过程; (3)成本计划:依据成本预测和决策,反映计划期产品成本水平的货币形式反映的书面文件; (4)成本核算: (5)成本控制 (6)成本分析 (7)成本考核 3、如何正确理解产品成本和生产费用这两个概念? 答:(1)生产费用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凡是同提供商品或劳务给客户的过程无关的耗费就不是生产费用; (2)而产品成本是批企业为了取得某项资产所做出的价值牺牲,它既可能是牺牲另一项资产来换取的,也可能是产生某种负债而导致将来的价值牺牲; (3)两者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 联系: (1)表现在两者都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的经济内容是相同的,都是企业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 (2)生产费用的发生额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 区别: (1)生产费用强调的是一定利益主体的耗费,它的发生,并不意味着产品已形成;而产品成本强调的是为特定目的所发生的耗费。 (2)生产费用是按时期来归集的,即一定时期内为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他不一定记入本期的产品成本;而产品成本则是按对象来归集计算的,即某一具体对象所承担的各种耗费,无论这些费用是哪一时期发生的。也就是说,产品成本除了本期实际发

电大《成本会计》形考题(附参考答案)2017

成本会计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D )构成商品的理论成本。 A.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2.一般来说,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B )。 A.是相互一致的B.是有一定差别的C.是可以相互替代的D.是不相关的 3.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对象包括(A )。 A.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B.经营管理费用C.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D.产品生产成本 4.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是( B )。 A.成本分析B.成本核算C.成本控制D.成本决策 5.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B )。 A.废品损失B.工资费用C.管理费用D.营业费用 6.生产车间领用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应借记的账户为( C )。 A.辅助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基本生产成本D.原材料 7.生产费用要素中的税金,发生或支付时,应借记( C )科目。 A.基本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D.营业费用 8.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应借记的账户是(C )。 A.“基本生产成本” B.“辅助生产成本”C.“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 9.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 B )。 A.定额成本法B.计划成本分配法C.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10.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次交互分配是在(A )之间进行的。 A.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B.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C.各受益的基本生产车间D.各受益的企业管理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不形成产品价值,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有( ABE )。 A.废品损失B.季节性停工损失C.三包损失D.非常损失E.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2.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 CD )。 A.营业收入的实现B.盈余公积的提取C.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 D.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过程E.企业利润的实现及分配 3.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CDE )。 A.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B.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C.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D.各个会计期间E.完工产品与在产品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ACDE )。 A.废品损失B.外购燃料C.制造费用D.直接材料E.工资及福利费 5.计入产品的职工薪酬,按其用途应分别借记( A D )帐户。 A.基本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D.辅助生产成本E.销售费用 6.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有(A E )。 A.一次摊销法B.直接分配法C.约当产量法D.工作量法E.五五摊销法 7.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可能借记的帐户有( A B D )。 A.“制造费用”B.“辅助生产成本”C.“基本生产成本”D.“管理费用”E.“在建工程” 8.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 ABCDE ) 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D.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9.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账户核算是因为( BCDE )。 A.辅助生产车间数量很少B.制造费用很少C.辅助生产车间不对外提供商品D.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E.为了简化核算工作 10.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AC )。 A.能够提供正确的分配计算结果B.能够简化费用的分配计算工作C.适用于实现电算化的企业 D.便于分析考核各受益单位的成本E.核算结果不很正确

电大2017成本会计形考平台任务1-6作业答案

成本会计任务一 1. 某企业本月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2000千克。本月实际产量为:A产品200件,B 产品100件。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A产品5千克,B产品8千克。本月耗用甲材料资料如下表: (1)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本月生产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 (2)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分配率保留两位小数); (3)根据分配结果编制领用材料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1)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200×30+100×32)+(400×32+200×35)+(100×35)+(300×35+700×30)=64000(元) (2)分配材料费用: 材料定额耗用量:A产品:5×200=1000(千克) B产品:8×100=800(千克) 分配率=64000/(1000+800)=35.56 应分配的材料费用:A产品=35.56×1000=35560(元) B产品=64000-35560=28440(元) (3)编制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35560 ——B产品28440 贷:原材料64000 2. 某工业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0度;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元。 要求:

(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帐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明细帐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且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帐;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 参考答案: (1)分配电费:分配率=24950/(35000+8900+6000)=0.5 基本车间:产品用电费=30000×0.5=15000(元) 照明用电费=5000×0.5=2500(元) 辅助车间:产品用电费=7000×0.5=3500(元) 照明用电费=1900×0.5=950(元) 企业管理部门用电费=6000×0.5=3000(元) 合计24950(元) 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15000/(36000+24000)=0.25 A产品负担:36000×0.25=9000(元) B产品负担:24000×0.25=6000(元) (2)借:应付帐款24000 贷:银行存款24000 (3)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9000 ——B产品(燃料及动力)60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35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2500 ——辅助车间950 管理费用3000 贷:应付帐款24950 3. 某工业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C三种产品,其工时定额为:A产品15分钟,B产 品18分钟,C产品12分钟;本月产量为:A产品14000件,B产品10000件,C产品13500件。本月该企业工资总额为:基本生产车间工人计时工资23000元,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辅助车间(锅炉)工人工资2800元,管理人员工资12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2600;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820元。 要求: (1)按定额工时比例将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在A、B、C三种产品间分配; (2)编制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辅助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分录列示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 参考答案: (1)产品定额工时:A产品=15/60×14000=3500(小时) B产品=18/60×10000=3000(小时) C产品=12/60×13500=2700(小时) 分配率=23000/(3500×3000×2700)=2.5 各产品分配工资费用:A产品=2.5×3500=8750(元) B产品=2.5×3000=7500(元) C产品=2.5×2700=6750(元)

2019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成本会计形考任务2

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情报况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相应会计分录。(分配率小数保留3位,分配小数尾差,计入管理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

答案: (1)交互分配:分配率:机修=15000/5000=3(元/小时) 供电=40000/100000=0.4(元/度) 分配额:机修车间耗电费=10000×0.4=4000(元) 供电车间耗机修费=3×500=1500(元) 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000 —供电车间15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4000 —机修车间1500 (2)对外分配:对外分配费用:机修车间=15000+4000-1500=17500(元)供电车间=40000+1500-4000=37500(元) 分配率:机修17500/(5000-500)=3.889(元/小时) 供电37500/(100000-1000)=0.417(元/小时) 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12500 --B产品10000 --C产品7500 制造费用—一车间14638.89 二车间8333.33 管理费用2027.78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17500 --供电车间37500 见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

2. 某企业设有修理、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等见下表:

3.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200元;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 24000件,乙产品18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1月份实际产量:甲1800件,乙产品1500件;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000元。 要求: (1)计算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 (2)计算并结转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3)计算1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 答案: (1)年度计划分配率: 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4000×4=96000(小时) 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8000×6=108000(小时) 年度计划分配率=163200/(96000+108000)=0.8 (2)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800×4=576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500×6=7200(元) 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5760+7200=12960(元) 结转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760 ——乙产品 7200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2960 (3)1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13000-12960=40

2019年最新电大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期末必备】

2019年最新电大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期末必备】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13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 A )。 A. 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 B.生产经营的特点 C.成本会计的组织机构 D.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 2.采用简化的分批法,累计间接计人费用分配率( C )。 A. 只是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人费用依据 B.只是各批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人费用依据 C.即是各批产品之间又是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人费用的依据 D.是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人费用的依据 3.制造费用( D )。 A.都是直接计人费用 B.都是间接计人费用 C. 都是间接生产费用 D.既包括间接生产费用,又包括直接生产费用 4.如果企业成本明细账中不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 B )。 A.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B.“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原材料”成本项目 C.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D.“制造费用”账户 5.若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则原材料费用应按( B )比例分配。 A. 数量 B.约当产量 C. 定额工时 D。定额费用 6.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 B )指标的影响。 A. 产品总成本 B,产品单位成本 C. 产品产量 D. 产品总成本和产品产量 7。下列方法中,可能使“制造费用”账户有月末余额的是( B )。 A.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 B,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C.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8.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应借记的账户是( C )。 A.“基本生产成本” B.“辅助生产成本” C. “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9.简化分批法是( B )。 A. 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C.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D. 不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10.为基本生产车间租用设备预付的租金按月摊销时,应借记的账户是( C )。 A.“待摊费用”账户 B.“预提费用”账户 C. “制造费用”账户 D.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ACDE )。

成本会计期末复习重点

一.绪论 1.成本内涵: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c+v 2.商品的价值: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W=c+v+m 。 3.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区别:(1)在实际工作中,成本的开支范围是由国家通过有关法规制度加以界定的。废品损失、停工损失,不形成产品价值,不是产品的生产性耗费,而是纯粹的耗费,但考虑到经济核算的要求,促使企业减少生产损失,计入成本(2)全部成本概 念。实际工作中,将其全部对象化,计算产品全部成本,还是按一定标准分类,部分计入产品成本,部分计入期间费用,取决于成本核算制度。 4.成本作用:(1)补偿生产经营耗费的尺度(2)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3)制 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4)企业进行很多决策的重要依据 5.学科定位:现代成本会计是会计的总体框架下的一部分相对独立的内容,既服务于财务会计又服务于管理会计,而且有越来越偏重于管理会计的趋势。 6.发展 7.职能:反映(反映过去,预测未来)、监督(事前、事后和事中)两项基本职能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反映是监督的基础,才能发挥制约、控制、指导和考核的作用;才能提高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料。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为有效的发挥成本会计在管理中的作用。 8.任务:(1)进行成本预测,参与经营决策,编制成本计划,为企业有计划的进行成本管理提供成本依据(2)严格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努力节约开支,不断降低成本(3)及时、正确的进行成本核算,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4)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开展成本分析。(5)总之,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和分析。其中,进行成本核算,提供真实、有用的核算资料,是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和中心环节。 9.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对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总的概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 10.成本对象是分配成本的个体。包括不局限于产品。 11.成本会计工作组织的原则:(1)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技术相结合(2)必须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3)必须建立在广泛的职工群众基础之上 12.成本会计机构:(1)集中工作方式:优点,便于厂部成本会计机构及时掌握整个企业与成本有关的信息;便于集中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减少成本会计机构的层次和成本会计人员的数量;缺点,不便于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单位和职工及时掌握本单位成本信息,不便于及时控制成本和推行责任成本制。(2)分散工作式(3)大中型企业规模大, 结构复杂,会计人员多,为调动各部门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积极性,分散式;小型企业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管理费用,集中式。 13.成本会计人员,思想品德: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敢于坚持原则的作风和高度敬业的精神;业务素质:具备较为全面的会计知识,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二.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1.成本核算:按照国家有关的法规、制度和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提供真实、有用的成本信息。 2.成本核算要求:(1)算管结合,算为管用(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正确划分应否计 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当月生产费用并不是应计当月损益的产品销售成本)正确划分各月份的费用界限(权责发生制,摊提费用,人

最新电大会计专科成本会计形考任务答案--(1)

说明:黑色部分为题目,绿色部分为答案 成本会计任务一 1. 某企业本月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2000千克。本月实际产量为:A产品200件,B 产品100件。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A产品5千克,B产品8千克。本月耗用甲材料资料如下表: (1)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本月生产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 (2)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分配率保留两位小数); (3)根据分配结果编制领用材料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1)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200×30+100×32)+(400×32+200×35)+(100×35)+(300×35+700×30)=64000(元) (2)分配材料费用: 材料定额耗用量:A产品:5×200=1000(千克) B产品:8×100=800(千克) 分配率=64000/(1000+800)=35.56 应分配的材料费用:A产品=35.56×1000=35560(元)

B产品=64000-35560=28440(元) (3)编制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35560——B产品28440 贷:原材料64000 2. 某工业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0度;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元。 要求: (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帐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明细帐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且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帐;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 参考答案: (1)分配电费:分配率=24950/(35000+8900+6000)=0.5 基本车间:产品用电费=30000×0.5=15000(元) 照明用电费=5000×0.5=2500(元) 辅助车间:产品用电费=7000×0.5=3500(元) 照明用电费=1900×0.5=950(元) 企业管理部门用电费=6000×0.5=3000(元) 合计24950(元) 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15000/(36000+24000)=0.25 A产品负担:36000×0.25=9000(元) B产品负担:24000×0.25=6000(元) (2)借:应付帐款24000 贷:银行存款24000 (3)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9000 ——B产品(燃料及动力)60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35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2500 ——辅助车间950 管理费用3000 贷:应付帐款24950 3. 某工业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C三种产品,其工时定额为:A产品15分钟,B产 品18分钟,C产品12分钟;本月产量为:A产品14000件,B产品10000件,C产品13500件。本月该企业工资总额为:基本生产车间工人计时工资23000元,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辅助车间(锅炉)工人工资2800元,管理人员工资12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2600;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820元。 要求: (1)按定额工时比例将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在A、B、C三种产品间分配;

成本会计复习题含答案(五)

《成本会计》考试题库及答案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成本会计的各种职能中,()是基础。 A.成本预测 B.成本控制 C.成本核算 D.成本考核 2.由于成本与()结合密切,因而,成本的内容往往要服从于管理的需要。 A.生产 B.管理 C.核算 D.经济 3.与传统成本会计相比,现代成本会计的重点已转移到()。 A.事中控制 B.事后计算 C.事后分析 D.事前规划 4.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采用()计算成本。 A.制造成本计算法 B.标准成本计算法 C.变动成本计算法 D.实际成本计算法 5.实行()制度,满足了存货估价和计算损益的要求,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资料。 A.变动成本计算 B.估计成本计算 C.标准成本计算 D.实际成本计算 6. 为了保证所作的决策是最优的,在进行决策时应考虑()。 A.已耗成本 B.未耗成本 C.支出成本 D.机会成本 7.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A. 成本与费用是一组既有紧密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 B. 没有发生费用就不会形成成本 C. 成本的发生期与补偿期并非完全一致 D. 成本在损益表上被列为当期收益的减项 8. 下列各项中,既是成本预测的结果,又是制定成本计划依据的是()。 A.成本核算 B.成本决策 C.成本控制 D.成本分析 9. 下列各项中,具有控制成本、衡量生产效率高低特点的成本会计制度是()。 A.实际成本制度 B.标准成本制度 C.估计成本制度 D.作业基础成本制度 10. 有助于管理人员确定不增加价值但耗费资源的作业活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实际成本制度 B.标准成本制度 C.估计成本制度 D.作业基础成本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1.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包括()。 A.成本预测

电大《成本会计》形考六答案

题目1 1、某企业生产乙种产品,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制造费用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下表: 要求:计算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变动的总差异,并采用连环替代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本题10分)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变动的总差异=49.50—50= —0.5(元) 制造费用计划数=10×5=50(元)(1) 第一次替代:11×5=55 (2) 第二次替代:11×4.5=49.5 (3) (2)-(1)每件所耗工时数的提高使制造费用增加:55-50=5(元) (3)-(2)每小时制造费用的降低使制造费用节约:49.5-55=-5.5(元) 因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制造费用两个因素变化对单位产品制造费用的影响 为:5+(-5.5)=-0.5(元) 题目2 本月甲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划1500元,实际1512元。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计划30公斤,实际36公斤。原材料单价:计划50元,实际42元。 要求:分别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和连环替代分析法,计算分析原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变动对原材料费用的影响。 采用差异计算分析法 (1)分析对象:1512—1500=12 (2)量差影响: (36—30)×50=300(超支) (3)价差影响:(42—50)×36=—288(节约)

连环替代分析法 (1)计划数30×50=1500 (2)第1次替代36×50=1800 (2)—(1)量差影响 +300 (3)第2次替代36×42=1512 (3)—(2)价差影响—288 题目3 3、已知某企业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1800元,计划降低率3.75%。其他有关资料见下表:

要求:(1)计算和填列生产成本表中可比产品成本各栏各种可比产品及其合计;(2)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百分比保留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会计形考平台任务1-6答案

说明:黑色部分为题目,绿色部分为答案 成本会计任务一 1、 某企业本月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2000千克、本月实际产量为:A产品200件,B产品100件。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A产品5千克,B产品8千克。本月耗用甲材料资料如下表: (1)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本月生产领用材料得实际成本;?(2)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材料费 用(分配率保留两位小数);?(3)根据分配结果编制领用材料得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1)领用材料得实际成本=(200×30+100×32)+(400×32+200×35)+(100×35)+(300×35+700×30)=64000(元)?(2)分配材料费用:?材料定额耗用量:A产品:5×200=1000(千克) B产品:8×100=800(千克)?分配率=64000/(1000+800)=35。56?应分配得材料费用:A产品=35。56×1000=35560(元)?B产品=64000—35560=28440(元)?(3)编制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35560—-B产品28440?贷:原材料64000 2、 某工业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0度;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元。?要求: (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0小时,B 产品生产工时为24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得会计分录。?(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得会计分录。?(该企业基本车 间明细帐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明细帐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且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帐;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 参考答案:?(1)分配电费:分配率=24950/(35000+8900+6000)=0。5

电大成本会计历年题库含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xxx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成本会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2.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生产费用)。 3.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4.工资及福利费成本项目是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及福利费)。 5.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15年,则年折旧率为(6.33%)。 6.期间费用应(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7.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8.制造费用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时,“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9.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10.结转由产品成本负担的废品净损失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D)。 D.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废品损失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ABC) A.外购动力B.工资费用 C.折旧费D.直接材料 E.燃料及动力 2.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ABDE) A.交互分配法B.代数分配法 C.定额比例法D.直接分配法 E.计划成本分配法 3.下列各项损失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有(BCDE)。 A.产品人库以后发现的生产中的废品损失 B.产品人库以后发现的由于保管不善发生的废品损失 C.降价出售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

最新电大会计专科成本会计形考任务答案

最新电大会计专科成本会计形考任务答案

说明:黑色部分为题目,绿色部分为答案 成本会计任务六 一、计算题(共 6 道试题,共100 分。) 1. 某企业生产乙种产品,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制造费用的计划数和实际数 如下表: 项目单位产品 所耗工时 每小时 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 制造费用 (元) 本年计划 10小时 5 50 本月实际 11小时 4.5 49.50 要求:计算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变动的总差异,并采用连环替代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 参考答案: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变动的总差异=49.50—50= -0.5(元) 制造费用计划数=10×5=50(元)(1) 第一次替代:11×5=55 (2) 第二次替代:11×4.5=49.5 (3) (2)-(1)每件所耗工时数的提高使制造费用增加: 55-50=5(元) (3)-(2)每小时制造费用的降低使制造费用节约: 49.5-55= -5.5(元) 因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制造费用两个因素变化对单位产品制造费用的影响为: 5+(-5.5)= -0.5(元) 2. 本月甲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划1500元,实际1512元。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计划 30公斤,实际36公斤。原材料单价:计划50元,实际42元。 要求: 分别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和连环替代分析法,计算分析原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变动对原材料费用的影响。 参考答案: 采用差异计算分析法 (1)分析对象:1512—1500=12 (2)量差影响: (36—30)×50=300(超支) (3)价差影响: (42—50)×36=—288(节约) 连环替代分析法 (1)计划数30×50=1500 (2)第1次替代36×50=1800(2)—(1)量差影响+300 (3)第2次替代36×42=1512 (3)—(2)价差影响—288 3.

2017年电大电大成本会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完整版)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成本会计》(补)作业一 一、填空题 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2.成本会计具有核算和成本分析两大基本职能。 3.生产费用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其中最基本的是按生产费用的经济用途和经济内容分类。 4.“原材料”成本项目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费用。 5.在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原料及主要材料费用也可以按照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比例或材料定额费用比例进行分配。 二、单项选择题 1.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项(A )。 A. 生产费用之和 B.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总和 C. 经营管理费用总和 D. 料、工、费及经营费用总和 2.成本的经济实质是(D )。 A. 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B.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C. 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D.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3.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A )。 A. 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B. 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C. 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D. 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4.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C )。 A..工资及福利费 B. 燃料及动力 C. 工资费用 D. 原材料 5.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A )。 A.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B. 车间厂房的折旧费 C. 车间生产用设备的折旧费 D. 车间辅助人员的工资 6.通过“待摊费用”核算的支出有(A )。 A.一次交纳较多的印花税额B.借款利息 C.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D.固定资产租金的预提 7. 应在本月计算折旧费用的固定资产是(D )。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房屋B.本月内购进的机器设备 C.未使用的设备D.本月减少的设备

成本会计重点简答题及参考答案2

成本会计重点简答题及参考答案(二) 1、为了进行产品成本核算需要设置哪些会计账户? 答:为了进行成本核算,企业一般应设立“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总账账户和相应的成本、费用明细账。 2、简述成本会计的职能及包括的具体内容。 答: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成本会计的职能既包括对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也包括对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和专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考核。在成本会计的诸多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如果没有成本核算,成本会计的其他各项职能都无法进行。 3、工业企业的材料按其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1)原料及主要材料。(2)辅助材料。(3)外购半成品。(4)燃料。(5)修理用备件。(6)包装物。(7)低值易耗品。 4、简述成本会计任务包括的内容。 答: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同时还受制于成本会计的对象和职能。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审核、控制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防止和制止各种浪费和损失,以降低成本、节约费用;核算各种生产费用、期间费用和产品成本,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所需的成本、费用数据;分析各项支出的发生情况、消耗定额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一步挖掘节约费用、降低成本的潜力,从而促进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5、什么是产品生产成本表?其结构怎样? 答:产品成本生产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成本和各种主要产品的单位成本的报表。该报表分为基本报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基本报表部分按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分别填列。基本报表部分,反映可比产品、不可比产品和全部产品的本月总成本和本年累计总成本 6、分项逐步结转有何特点?有何优缺点? 答:分项结转法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半成品成本分别成本项目转入下步骤成本计算单中,优点是可以直接、正确的按成本项目反映产成品的成本结构,无需成本还原。 7、简化分批法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答:在小批生产的企业或车间中,同一月份内投产的产品批数往往很多,有的多至几十批,甚至几百批。在这种情况下,各种间接费用在各批产品之间按月进行分配的工作就极为繁重。因此,在投产批数繁多而且月末未完工批数较多的企业(例如属于这种情况的机械制造厂或修配厂)中,还采用着一种简化分批法,也就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8、综合逐步结转有何特点?有何优缺点?

最新电大成本会计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2

任务二 1. 某工业企业设有一车间、二车间两个基本生产车间,一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二车间生 产C产品,并设有机修和供电两个辅助生间车间。有关资料如下: 生产费用和劳务供应量 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情报况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相应会计分录。(分配率小数保留3位,分配小数尾差,计入管理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

参考答案: (1)交互分配:分配率:机修=15000/5000=3(元/小时) 供电=40000/100000=0.4(元/度) 分配额:机修车间耗电费=10000×0.4=4000(元) 供电车间耗机修费=3×500=1500(元) 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000 —供电车间15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4000 —机修车间1500 (2)对外分配:对外分配费用:机修车间=15000+4000-1500=17500(元)供电车间=40000+1500-4000=37500(元) 分配率:机修17500/(5000-500)=3.889(元/小时) 供电37500/(100000-1000)=0.417(元/小时) 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12500 --B产品10000 --C产品7500 制造费用—一车间14638.89 二车间8333.33 管理费用2027.78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17500 --供电车间37500 见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

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计生产工时25000小时,其中:甲产品5000小时,乙产品10000小时,丙产品10000小时。本月发生各种间接费用如下: (1)以银行存款支付劳动保护费2400元; (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 (3)按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的3%提取福利费; (4)车间消耗材料2000 元; (5)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1800元; (6)以银行存款支付保险费800元; (7)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运输费)转入1400元; (8)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及其他支出等共计1880元。 (9)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