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主板教案

计算机主板教案
计算机主板教案

安装显卡:

用手轻握显卡两端,垂直对准主板上的显卡插槽,向下轻压到位后,再用螺丝固定即完成。

(1)USB 接口

USB 接口目前有两个版本,USB1.1的最高数据传输率为(3)老旧接口 PS/2、并口和串口

串口

PS/2

集成声卡接口

(2)BIOS芯片: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掌握存储器容量单位 及其换算;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 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交流、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 作精神。 4、行为与创新:科学地解答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问题;积极参与各种创新设计活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难点: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设计说明: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生对计算机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也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但是,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软件、硬件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模糊的,因此,这节课将带领学生通过接触实物、观看录像等直观方式去认识计算机。开头首先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作一个简要的了解;然后引入实物,让学生打开计算机,去探究计算机的内部结构。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部件名称以及功能、参数等相关信息,说的不足的地方老师加以补充。这样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学习任务,就在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教师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完成了。此时,教师通过设疑,让学生懂得: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除了硬件系统外,还必须要有软件系统;最后,教师简要地说明计算机的发展。在课堂小结时,可以通过说明四代计算机的发展,让学生感觉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这时向学生提出希望: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有作为的人。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精美的计算机图片) 这些漂亮的计算机大家一定看过,但是同学们肯定很少有人看过计算机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大家也一定很好奇,今天我们就一块儿去认识计算机吧!

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张小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掌握存储器容量单位 及其换算;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交流、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 作精神。 4、行为与创新:科学地解答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问题;积极参与各种创新设计活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难点: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设计说明: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生对计算机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也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但是~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软件、硬件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模糊的~因此~这节课将带领学生通过接触实物、观看录像等直观方式去认识计算机。开头首先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作一个简要的了解,然后引入实物~让学生打开计算机~去探究计

算机的内部结构。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部件名称以及功能、参数等相关信息~说的不足的地方老师加以补充。这样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学习任务~就在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教师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完成了。此时~教师通过设疑~让学生懂得: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除了硬件系统外~还必须要有软件系统,最后~教师简要地说明计算机的发展。在课堂小结时~可以通过说明四代计算机的发展~让学生感觉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这时向学生提出希望: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有作为的人。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精美的计算机图片) 1 这些漂亮的计算机大家一定看过,但是同学们肯定很少有人看过计算机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大家也一定很好奇,今天我们就一块儿去认识计算机吧~ (二)新课讲授: 师:首先,让我们先看一段计算机的录像,简要地对它作一个了解。 看了这段录像,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打开桌上的这台计算机看个究竟。好,现在就请大家快快打开你们的主机,去探索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吧~大家可以动手拆拆看,把里面的部件拿出来,跟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看看它的名称、作用…… (教师巡视、倾听讨论) 设计意图:开头播放录像~不但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简要的了解~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我桌上的计算机里究竟是什么样子,”。这样~学生会产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也会高涨。 师:你们认识这些部件吗,哪个小组能说说它们的名称、作用, (小组推荐,学生回答)

初中计算机教案全集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陪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们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而后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生“信息与信息技术”。 讲解新课 1、信息的含义 阅读书本第1-2页,了解信息的含义。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而后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 但是,把信息与信息交流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则是20世纪后叶的事。 信息是生活中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请学生举例说明 如:电视上的广告给人们带来经济信息…… - -

2、信息技术的定义 阅读书本第2页内容,回答问题: 1)、什么叫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2)、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间接从网络、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等获取信息。 3)、列举日常生活中计算机应用的实例。 自动取款机、管理交通的电子警察、话费单自动查询打印等。 3、信息技术的发展 阅读书本第4页,回答问题: 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及发展情况 应用情况: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电子商务(E-business)等 发展情况: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信息成为所有人可以共享的社会资源,使用这些资源的人越多,其价值越高,对社会的促进也越大,信息社会的发展也越快。 课堂小结 与同学们一起归纳、总结: (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 -

(完整版)《认识计算机桌面》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课题认识计算机桌面课时1、2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算机桌面,知道计算机桌面设置的方法,培 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重 点难点重点:鼠标的操作难点:桌面的设置 教、学具 计算机、投影仪、黑板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 备课人 班级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引入: 通过幻灯片展示一台计算机,让学生对计算机有 个感性的认识,由此引入学习认识计算机桌面的课题。新授: 一、启动计算机 1、启动计算机 先开显示器开关,再开主机开关。 2、关闭计算机 先关主机,再关显示器。 二、认识计算机桌面 1、图标 2、任务栏 3、“开始”按钮 4、固定程序列表 5、常用程序列表要注意开关机的顺序,养成良好的习惯。

6、级联菜单指示 三、使用鼠标(理论联系实践讲解) 1、指向 操作:移动鼠标指针到目标位置。 2、单击 操作:快速按一下鼠标左键,再松开。 3、双击 操作:快速连按两次鼠标左键,再松开。 4、拖动 操作: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移动鼠标指针到目标位置 后再松开。 5、右击 操作:单击一下鼠标右键,再松开。 设置桌面 1、设置主题 操作: (1)、右击桌面空白处→“属性”,打开“显示属性“对话框; (2)、“单击“主题”选项卡→“Windows经典”主题。 2、设置桌面 操作: (1)、单击“桌面”选项卡,“背景”选择“Stonehenge”,“位置”选择“拉伸”; (2)、单击“自定义桌面”选项卡,打开“桌面项目”对话框; (3)、打开“常规”选项卡,进行设置,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3、设置屏幕保护 操作: (1)、打开“屏幕保护程序”选项卡,选择“三维花盒”; (2)、单击“设置”钮,进行所要的设置,设置“等 待”时间,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4、设置外观 熟练掌握鼠标的操作观察老师制作,自己尝试操作

使用“计算器”教案

《使用“计算器”》教学设计 学校:安定区大城小学年级:三年级授课教师:马丽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数字小键盘快速输入数据。 2、会使用“计算器”做数学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使用鼠标、键盘等方式操作计算器,体会软件操作方法的多样性。 2、通过口算和机算、键盘输入数字和鼠标输入数字的比较,感受到计算机的优越性与便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用计算器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并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了解计算器中的“+ -×÷”是哪几个键,熟练使用鼠标和键盘两种方式输入数字。 教学难点:会用计算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一台实物计算机、学生课前带上纸和笔。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欣赏一段好听的“计算机演奏”,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的魅力。 二、对比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小游戏(口算和机算)引出课题。 三、自我探究,学习新知 2、学生自学,找到打开“计算器”的过程。 3、找一找“计算器”中的“+ -×÷”运算符是哪几个按键。 4、讨论并实践计算器中“←、CE、C”的作用。 四、情境创设,用于实践 出示三年级学生“爬山”食品采购清单,请学生帮助计算。 五、练习巩固 学生用“鼠标点击计算器”以及用“键盘上的数字区”两种输入方式计算课本第23页的“练一练”,让他们实践得出哪种的输入方式更快些。 六、课后拓展 打字键区已经有1-0的数字键了,为什么还要单独设置一个数字键区呢?(为了能够更快速、便捷的输入数字)。 七、课堂总结 1、“计算器”打开的方法:开始—程序—附件—计算器。 2、实物的“+ -×÷”是计算器的“+ - * / ”。 八、作业布置 用你所学计算机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个问题。 课后反思:

认识计算机教案

教案设计

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计算机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种设备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计算机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中去了。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计算机的名词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相应的小结)。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名词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则是计算机的应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的。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个计算机小行家。 二、新授(以台式微机为例) 1.硬件 计算机硬件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等部分组成。(结合实物讲解)硬件就是我们实实在在能够看到的计算机部分。学生看书,结合图片自学各部分名称及作用。教师补充,区分输入、输出设备。 (1)主机 主机是计算机的心脏和大脑,在里面有很多的部件,分别实现各种连接和处理功能。它能存储输入和处理的信息,进行运算,控制其他设备的工作。 打开计算机主机箱,里面有一块印刷电路板,这就是计算机的主机板(简称主板),一般地,计算机的重要控件都做在计算机的主板上。主板上还许多部件,如ROM、RAM、总线槽、插座、电池等。机箱内还有硬盘、软驱、光驱、电源和小喇叭等。 (2)输入设备 键盘主要用来输入文字和命令,是一种输入设备。其实输入设备还有很多,我们常用的还有鼠标器、话筒、扫描仪、手写笔等。 (3)输出设备 显示器可以把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给我们看,它是一种输出设备。输出设备还有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37759

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学院计算机学院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讲教师肖燕 职称讲师

第1章计算机基础 【教学目标】 1、解计算机发展概况; 2、熟悉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3、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教学重点】 数制及编码 【教学难点】 数制转换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2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办公、娱乐的重要工具,了解关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以及会使用计算机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2.教学内容与设计 1.1 计算机的概述 1.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1.2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③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④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1.3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①字长 ②运算速度

③主频 ④存储容量 1.1.4 计算机的类型和特点 ①计算机的类型 按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分类:模拟计算机和电子数字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分类: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性能指标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单片机 ②计算机特点 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1.1.5 计算机的应用 ①科学计算 ②数据处理 ③过程控制 ④计算机辅助系统 ⑤人工智能 ⑥电子商务 1.2 计算机中的常用数制 1.2.1 进位记数 ①进位记数制 ②进位记数特点: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1.2.2 不同进位记数之间的转换 ①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整数:除2取余法小数:乘2取整法 ②十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725) 10=(1325) 8 =(2D5) 16 ③二进制数、八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1011010101.0101) 2=(1325.24) 8

《认识计算器》精品教案

《认识计算器》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和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和只有用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 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设计意图:故事得到如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孩子们的爱国热情。 1、关于计算器你了解那些信息? (1)教师提出挑战性问题,相互给同桌讲一讲,再给班里的同学们讲一下。 教师出示图片,介绍远古时代的石子计数和结绳计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出示最早的计算工具------算筹,几百年前的算盘 师:算筹有的是竹子,有的是木头,也有的是骨头,放在布袋里,便于随身携带。几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根据算筹发明了跟简便的计算工具--算盘 (3)认识最先进的计算机,美妙可以运算上万次。 (4)认识我们最常用的计算工具,今天学习的计算工具。 探究一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认识计算器的基础上,学会使用计算器。从而更简单、快速的计算较大的数字。 1、认识计算器 (1)师:当今蛇会的市场上,超市里,你还能看见算盘吗?最常见的是用什么计算价格? (2)学生拿着自己的计算器,对照课本认识计算器的每个键。教师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 2、计算器的应用 (1)用计算器计算38+27 学生先自己探究,实验算法,然后同桌交流,再在班里说给大家听一听。最后学生解说教师用课件展示,进一步学习计算器的用法。(先输入38,然后输入+,接着输入27,再输入=,屏幕上出现的数,就是计算的结果) 学生用笔算一下,计算器的结果是否正确? (2)计算30×18 学生自己计算,同桌相互说说算法。学生代表说算法和结果。 教师课件演示。 2、练习 765+4698 = 589×76= 41600÷128= 2800-1798=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古庄店乡第一中心小学史心愿 教学题目: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并能够准确说出计算机的组成部分的名称。 2、学会如何正确的开机、关机的方法。 3、认识Windows的基本界面,知道图标、桌面、任务栏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主要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索-成功-激情的学习循序中,自主探索能力与协作学习方法得到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并指导学生如何上好计算机课。 2、能够规范地使用计算机,并注意爱护它。 3、培训学生了解正确开关机的重要性,进一步培养并养成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2、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3、对Windows的桌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难点:1、准备说出计算机的组成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图标、桌面、任务栏等概念 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学准备:投影仪、PPT、台式计算机 教学方法: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启发引导学习。 教学地点:本校三楼微机室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提前二分钟组织学生进入微机室并坐到各自的计算机面前。 2、上课铃响前,在投影仪上演示(或展示)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游戏、动画等,以此方法来激发同学们对电脑的学习兴趣。 二、激趣导入: 上课。同学好!欢迎大家来上计算机课!今天的计算机课由我和大家来一块学习。计算机呢,俗称电脑,它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出现大大促进了人类的文明程度,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现今,它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在交通、通信、银行、医疗等许多方面。计算机已经成为了高科技的代名词,可以说,作为现代青年,你不会电脑,你就是一个不合格的社会接班人,一个现代的文盲,那么作为咱们刚刚接触电脑的同学来说,教不会你们用电脑,那我就是个不合格的老师。好了,现在开始咱们的课。(板书:一、计算机的应用) 我说了计算机的这么多用途,你们可不可以也来说一说,计算机还有哪些应用?和你周围的同学一起展开讨论。(大约1分钟,指生回答)既然计算机有这么大的本领,我们赶紧来学习一下吧!(板书:第2课认识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概况 本课程是讲授计算机文化知识和微机基本使用方法的入门课程,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本课程为模块化结构设计,课内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其中:电视课(或CAI)10学时,上机实习52学时,定期辅导10学时。 二、课程教学媒体设置及内容安排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课程内容目前由5个知识模块组成,不同地区和不同教学机构可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自由选择不同的知识模块组合。课程内容及教学课时安排如下: 本课程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录像教材、CAI课件及网上动态教学信息等。 文字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科)》 录像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科)》 录像教材内容安排

CAI教学光盘: 包括全部7个知识模块(含相应的学习效果测试系统),采用引导和交互方式教授课程内容。 三、教学手段及学习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应主要依靠已有的教学媒体。知识性的内容主要通过自学文字教材完成;操作技能必须通过上机实习完成;CAI教学光盘及学习效果测试系统的使用应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录像教材将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学习方法;定期辅导讲解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集中答疑。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首先理解教学大纲内容,其次了解教学媒体的种类和功能,再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应根据文字教材中提供的教学媒体配合使用方法和学习建议,采取下列步骤循序渐进地学习: 1. 阅读和预习学习内容; 2. 观看录像教材或CAI教学光盘; 3. 完成思考和作业题; 4. 上机实验; 5. 集中辅导和答疑; 6. 使用学习效果测试系统自测学习效果; 7. 通过自测结果发现问题,返回上述相关的步骤解决问题。 由于本课程特别注重对学生再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上机实验在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中起决定性作用,否则将可能无法通过考试。

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

第一章第二节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2)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并且能够认知 (3)理解计算机的工作 (4)了解计算机的应用 (5)熟练计算机开关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 计算机系统组成 [教学形式] 多媒体课堂教学,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回答 一.引入 提问1: 哪位同学能讲讲手机的发展史? 在你印象中最早的手机是什么学生回答1 样的?现在又发展的如何? (教师仔细听清学生回答内容) 提问2: 哪位同学知道何谓无纸办公? 你认为无纸办公需要哪些技术? 学生回答2 接合学生回答引入所学新内容,即 计算机发展简史(与手机发展史有着某种相似性,故采用对比的引入方式) 及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的工作等一系列新课内容 [新课] [板书] 一.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美国诞生了世界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二.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第一次飞跃----电子计算机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1957年) [从体积.耗电等方面与第一代手机对比,加深学生的理解] [提及主要采用的元件]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 第二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70年) 2.计算机第二次飞跃—微型计算机 1971年Internet公司的微处理器标志着微型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3.计算机第三次飞跃—网络与多媒体 [接合现在使用频率高的几个词:无纸办公.电子商务,进行讲解,引起 学生兴趣] 二.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说明:注意上下内容的衔接]

1.计算机软件 2.计算机硬件 [说明:注意软件与硬件对计算机不同作用] (1)主机箱 [说明:将本书第四节中的<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相关内容提到此处讲,例如 主机上的开关按钮等] (2)显示器 (3)键盘 (4)鼠标 (5)打印机 [说明:本小节采用实物教学,加深学生印象] 三.计算机的工作 1.数据输入 2.数据(程序)存储 3.数据处理加工 4.数据输出 提出问题3 同学们:你们现在所理解的计算机与我们 平时使用的计算器相同吗? [由提问引出计算机与计算器的区别] 四.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工程 5.智能模拟 [说明:教师经过简单讲解,启发学生接合不同的计算机应用,各举几个现实生活中 的例子] [本节小结] 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串联,总结,使学生有个总体的认识 [说明:课堂气氛尽量活跃,学生发言越积极思考越深入,对计算机世界充满了兴趣,便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作业略]

初中计算机基础教案设计

时磊忖呎… [教学标题]第三篇文字处理软件WORD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Microsoft Office 2000组件;掌握Word的窗 口组成;掌握在Word中进行文本录入、编辑等操作方法;熟练掌握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 文字排版、段落排版;掌握Word中表格数 据的输入、编辑;Word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图文高级混排; [教学重点]掌握Word的窗口组成;掌握在Word中进行文本录入、编辑等操作方法;熟练掌握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文字排版、段落排版;掌握Word 中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Word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图文高级混排;[教学难点]在Word中进行文本编辑操作方法;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文字排版、段落排版;Word中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Word 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以及图文混排;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实物演示(或投影演示)等直观教学 法 [教学过程] 第七章WORD基本操作 第一节Office 2000组件 一、Microsoft Word2000 字处理软件 1、能够处理各种类型的文本文件,比如书信、备 忘录、商务计划、论文、研究报告等等; 2、文本中插入表格、图片集、图形等等。

时需Sr彳 二、Microsoft Excel2000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制作数字报表,广泛应用于财务、统计等工作领域。 三、Microsoft Powerpoi nt2000 幻灯演示软件 创建多媒体演示文稿,应用于教学、广告宣传等领域。 四、Microsoft Outlook 桌面信息管理系统 收发电子邮件,管理约会、计划、任务等商务信息, 并可通过网络和小组其他人共享信息等 五、Microsoft Accessd2000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输入、组织 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查询、排序、搜索 生成报表 第二节Word窗口 一、窗口组成 二、命令的组成1、工具栏 (1)常用工具(P120) (2)工具栏的消隐和定制操作:视图/工具栏 2、主菜单 主要功能的介绍(P120) 3、快捷菜单操作:右击对象 4、联机帮助三、退出Word

认识计算机教案

1理解计算机硬件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计算机硬件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广西教育出版社 4.学时:45分钟 二、教学分析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和展示活动,了解计算机主机箱内的硬件组成,并能说出不同硬件的名称; (2)了解计算机主机箱内硬件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和交流表达的水平。 2.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通过小学阶段学习,已经从外观上初步理解了计算机硬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CPU、硬盘、内存条、主板等主机箱内的基本硬件及其作用,了解信息处理工具的核心硬件。本单元是初中信息技术学习的起点,为以后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除了学习相关知识外,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水平。 教学重点:知道和理解计算机主机箱内的硬件,能描述主机箱内硬件的主要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机主机箱内硬件的主要作用和功能。 3.学情分析 本学期面对的是初一的新生,虽然他们在小学就已经接触过计算机,并理解了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但他们绝绝大部分同学没有见过主机箱内的硬件,本课就从实物入手,让学生亲自观察主机箱内的硬件,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度组交流了解主机箱内硬件的功能和作用,以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记录) 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flash对话,并提出问题“主机箱内有些什么硬件呢?” (2)出示课题。 学生思考问题并尝试做出回答。 通过情境对话,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 探索新知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套主机箱内的硬件,并给学生布置任务。观察各硬件的外部特征,判断各硬件的区别,给每个硬件贴上对应的标签。 学生根据“学案”,分组讨论、交流,辨认实物,最终完成任务。 培养小组分工合作的水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实物辨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3.展示交流 巩固新知 组织学生实行展示交流,通过生生交流、教师即时评价,巩固本堂课的知识。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上台展示学习成果,并能描述各个硬件的外部特征,交流判断和区分不同硬件的心得体会。 训练学生的表达水平和观察、分析、归纳、判断和表达水平,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4.知识抢答 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实行知识抢答,即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学生思考问题并抢答,并对回答的问题答案实行补充、评价。 通过学生的抢答,实行知识的拓展,以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并培养学生互相交流、沟通的水平,学生通过互相评价,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5.归纳总结 学生评价 教师协助学生实行整理归纳,强化本堂课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实行归纳总结。 让学生通过总结,进一步巩固和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

(完整版)小学计算机教案

第1课与电脑交朋友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初步学会使用鼠标的移动、指向、单击。 3、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 教学难点:鼠标的初步使用。 教学准备:电脑、电子教室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现在其实是生活在一个信息的世界。我们家里的电话、电视机、还有街上各种各样的广告、动画等等,而现在控制这些形形色色的东西是什么呢? 教师以手拍电脑提示。 生:电脑。 师:现在我们每位同学都坐在电脑前,这就是电脑。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 二、电脑的基本组成 1、介绍显示器 师:一般情况下,我们看到这个,就直接叫电脑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输出设备,我们称它显示器。是电脑和我们对话的媒介。 2、介绍键盘 3、介绍鼠标 让学生掌握鼠标的握法,认识左键和右键,告诉学生我们一般说的单击鼠标是指点击鼠标左键。并简单区分一下机械鼠标和光电鼠标(机房有两种鼠标)。 师:显示器、鼠标、键盘这三样我们称它们为电脑的外设,除了外设以外,电脑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师:有谁能告诉老师电脑为什么叫“电脑”? 生:因为电脑像人脑一样可以记很多东西。 师:对,电脑可以记很多东西,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我们叫它电脑。而电脑真正的“脑”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这个——主机。(实物指示)电脑总体分为两部分,就是外设和主机。外设相当于我们人的眼睛、耳朵、手等等,而主机就是指挥一切的脑。 三、开机 师:认识了电脑,我们要学会用它,怎么用呢?接下去我们就要学习怎样开机。 强调先开外设再开主机,请学生重复一遍什么是外设,什么是主机。 1、引导学生打开电脑。 2、指导学生初步使用鼠标左键,点击system进入系统,出现用户名密码时直接点击“确定”(因为无密码) 四、关机 师:我们开机是为了使用电脑,那么当我们不用的时候当然要关机,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关机。 教学演示:开始菜单——关闭系统——关闭计算机 板书:开始菜单——关闭系统——关闭计算机 强调:关闭计算机和开机正好相反:先关主机,再关显示器。我们根据这个步骤关机,等到屏幕全黑就说明主机已经关了,不必再按主机开关,最后关显示器就可以了。 学生练习关机。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计算机基础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学期授课计划教师:

一、组织教学 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这是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以前对计算机的了解学习情况,让同学们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介绍本门课程的内容及学习安排,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新的面貌投入到新的课程中开始学习。 三、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可简单介绍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3.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存储能力强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 (二)计算机的典型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的辅助功能(CAI、CAD、CAM) 5.计算机网络 6.人工智能 四、巩固新课: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 教案首页

一、组织教学 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 三、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系统结构(五大部件) 1.计算器:计算机中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2、控制器:用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执行各条指令 3.存储器:用来保存各类程序和数据信息 4.输入设备:用于从外界将数据、命令输入到计算机的内存供计算机处理 5.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信息,转换成处界能够识别和使用的数字、文字等信息。(二)计算机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原理 (三)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字长: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2.速度 3.存储系统容量 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单位,1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位组成 位(Bit)字节(Byte)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提问:1MB容量能存储多少汉字? 4.可靠性 5.可维护性 6.性能价格比 (四)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 1.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中央处理器(CPU) 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面大部件,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2)存储器 1)内存储器 RAM:随机存储器 ROM:只计存储器 2)外存储器:磁盘、光盘、磁带等 (3)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等 (4)输出设备 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 液晶显示器(LCD) 打印机 (5)总线:指系统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

初中计算机教案教学内容

初中计算机教案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陪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们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而后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生“信息与信息技术”。 讲解新课 1、信息的含义 阅读书本第1-2页,了解信息的含义。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而后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但是,把信息与信息交流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则是20世纪后叶的事。 信息是生活中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请学生举例说明 如:电视上的广告给人们带来经济信息…… 2、信息技术的定义 阅读书本第2页内容,回答问题: 1)、什么叫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2)、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间接从网络、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等获取信息。 3)、列举日常生活中计算机应用的实例。 自动取款机、管理交通的电子警察、话费单自动查询打印等。 3、信息技术的发展 阅读书本第4页,回答问题: 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及发展情况 应用情况: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电子商务(E-business)等 发展情况: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信息成为所有人可以共享的社会资源,使用这些资源的人越多,其价值越高,对社会的促进也越大,信息社会的发展也越快。 课堂小结 与同学们一起归纳、总结: (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

“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刘黄玲子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认识计算机主要部件的作用·掌握开关机的正确方法 ·掌握鼠标单击和滑动基本操作 ·对Window桌面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情感目标: ·意识到正确开关机的重要性 ·意识到有效利用计算机必须养成良好的应用习惯 【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组成

·开机操作 ·鼠标单击操作 ·关机操作 【教学难点】 ·计算机的正确开关机的操作顺序 ·鼠标单击操作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是计算机技术的启蒙知识,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鼠标使用方法。教学中要注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努力使枯燥的基本技能训练趣味化,使学生尽快熟练地正确使用鼠标。 本课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操作练习,因此上课时应再次重申机房规则,并在教学中强调正确开、关机的重要性。 关于计算机的组成部件,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以及音箱等。掌握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是正确使用计算机和后续学习的基础,建议在教学中增加“光驱”的介绍,并适当组织游戏强化学生的认知效果。

正常启动Windows系统后,学生由于好奇,一般都会试探地做出移动、单击鼠标的动作。根据学生的这种认知特性,教材在这里适时地安排了鼠标操作方面的内容。为了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各类练习或游戏(如教材后的练习题)强调鼠标“拖动”和“单击”的操作。 【教学方法和手段】 先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以理解教师的一些指导用语;然后通过示范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快速掌握开机、鼠标单击操作、关机的基本方法;同时提供一些练习以巩固习得技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机,而且知道了计算机本领很大。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无处不在,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计算机基本组成,正式开始接触计算机。 二、计算机的组成 (一)示范讲解 师:但是在我们接触计算机之前,先了解一下计算机都由哪些部分组成。 (以多媒体课件和实际设备辅助讲解)

认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1.1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概念和分类; (2)了解网络的拓朴结构;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参与网络技术学习的态度。 (2)认识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网的定义、三要素 难点:网络的拓朴结构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作好学生工作,让学生明白广东省即将实行全行全省信息技术等级考试。 2、明确网络技术应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体系结构: 组网——建网——用网——建网站——作网页 二、新课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三、计算机网络的定义(重点):(展示课件,讲解) 1、学生阅读P2-3并尝试概括三个案例各体现计算机网络的什么功能。 2、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种地理上分散、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通过软、硬件设备互连,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3、构计算机网络三要素: ①两台或两台以上独立的计算机 ②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 连接计算机与传输介质、网络与网络的设备。常用的设备有路由器、网络适配器、交换机、网桥、光电转换器等。 ③网络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用户和计算机网络的接口。网络用户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请求网络服务。网络操作系统的任务就是支持局域网络的通信及资源共享。网络操作系统则承担着整个网络范围内的资源管理,支持各用户间的通信。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有Windows NT、Net Ware、UNIX等。 网络协议:计算机之间要交换信息,彼此就需要一个统一的规则,这个规则成为“网络协议”(Protoc ol TCP/IP)。 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①数据通信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 ②资源共享如:网上浏览新闻、网上查找学习资料等,学校的电子阅览室。 ③数据信息的集中和综合处理如:办公自动化电子数据交换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 n) 电子银行(E-Banking)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 四、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因特网起源于一个名叫ARPANET的广域网。1969年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创办最初只连接了位于不同地区的四台计算机(如下图所示)。起先是用于军事科学上,后来用于商业和民用业。1983年正式命名为Internet,即因特网。 60年代:计算机互连系统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60年代后期由美国国防部资助、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主持研究建立的ARPA网(ARPANET)。ARPANET网络利用租用的通信线路把位于洛杉矾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连接起来,构成了专门完成主机之间通信任务的通信子网。通过通信子网互连的主机负责运行用户程序,向用户提供共享资源,它们构成了资源子网。 70年代,出现局域网; 80年代,CCITT建立了使用国际线路传输声音数据的国际标准,ISO制定了计算机网络的开放型互联模型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1984年。 90年代,计算机网络发展成为社会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 21世纪,是网络功能不断完善、速度更快、更普及。 80年代网络进入中国,90年代是中国计算机网络大发展的年代。

初中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案

《使用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案 【背景】:通过几节课的观察,发现有很多同学在使用电脑的时候姿势都不规范,还有部分同学可能由于小学阶级受乡镇办学条件的限制没有开设计算机课,所以在使用计算机时不能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在进行键位练习也不能掌握正确的指法要领,本节课将要规范学生的姿势和指法。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和指法要领; 2、培养学生养成规范、科学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的操作姿势和指法要领 三、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模仿“探地雷”动作,使用错误的指法和姿势操作计算机,引发同学之间的激烈讨论:如何保持正确的姿势?正确的指法有哪些要领? (二)、知识探究 1、如何保持正确的姿势。 (1)我们为什么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学生展开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总结: ①使用正确的姿势操作计算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疲劳、保护眼睛。 ②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2)正确的姿势。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纠正自己姿势。 ①身体正对键盘、显示器(另外,记得调整显示器色彩到柔的状态,以不刺眼为准); ②头正、颈直、身体挺直、双脚平踏在地。 ③眼睛距屏幕45厘米以上(差不多一臂之距),另外需要注意每隔10分钟视线从屏幕上移开一下,以事休息。 ④手肘高度和键盘平,手腕不要靠在桌子上,手指自然弯曲轻轻放在键上。

反复练习2~3遍,小组内同学相互指正不标准的姿势。 2、键盘指法基础 (1)母键(F、J),标志:键盘上带有突起。 (2)基本键(9个):ASDFJKL:空格 3、手指分工:附图 三、补偿训练 输入下列字符:hello teacher 强调使用正确的姿势和指法,同学之间相互提醒监督。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