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花碱

泡花碱
泡花碱

泡花碱、硅酸钠、水玻璃

作者:佚名来源:网上收集推荐给好友保护视力色:字号〖大中小〗

水玻璃为硅酸钠液体状态,南方多称水玻璃,北方多称泡花碱。硅酸钠俗称水玻璃液体硅酸钠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粘稠状液体。固体硅酸钠为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块状体。形态分为液体、固体、水淬三种。理论上称这类物质为"胶体"。

性状:普通硅酸钠为略带浅蓝色块状或颗粒状固体,高温高压溶解后是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粘稠液体。

分子式:Na2O·mSiO2。石英砂和碱的配合比例即SiO2和Na2O的摩尔比决定着硅酸钠的模数M,模数即显示硅酸钠的组成,又影响硅酸钠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不同模数的硅酸钠有着不同的用处。广泛应用于普通铸造、精密铸造、造纸、陶瓷、粘土、选矿、高龄土、洗涤等众多领域。

液体硅酸钠的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技术指标

二氧化硅(%)≥26.0≥29.2≥25.7

氧化钠(%)≥8.2 ≥12.8≥10.2

波美度 39.0-41.0 50.0-52.0 44.0-46.0

水不溶物(%)≤0.38≤0.36≤0.38

铁(%)≤0.09≤0.08≤0.09

模数 3.1-3.4 2.2-2.5 2.6-2.9

固体硅酸钠的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技术指标

模数(M) 3.1~3.4 2.6~2.9 2.2~2.5

可溶固体(%)≥99≥99≥99

铁(%) 0.12 0.12 0.10

物理性质及形态:

液体硅酸钠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粘稠状液体。固体硅酸钠为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块状体。形态分为液体、固体、水淬三种。

用途:

水玻璃的用途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化工系统被用来制造硅胶、白炭黑、沸石分子筛、偏硅酸钠、硅溶胶、层硅及速溶粉状泡花碱、硅酸钾钠等各种硅酸盐类产品,是硅化合物的基本原料。在经济发达国家,以硅酸钠为原料的深加工系列产品已发展到50余种,有些已应用于高、精、尖科技领域;在轻工业中是洗衣粉、肥皂等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水质软化剂、助沉剂;在纺织工业中用于助染、漂白和浆纱;在机械行业中广泛用于铸造、砂轮制造和金属防腐剂等;在建筑行业中用于制造快干水泥、耐酸水泥防水油、土壤固化剂、耐火材料等;在农业方面可制造硅素肥料;另外用作石油催化裂化的硅铝催化剂、肥皂的填料、瓦楞纸的胶粘剂、金属防腐剂、水软化剂、洗涤剂助剂、耐火材料和陶瓷原料、纺织品的漂、染和浆料、矿山选矿、防水、堵漏、木材防火、食品防腐以

及制胶粘剂等……。———————————————————————————————————————————

—————————

硅酸钠(Na2SiO3)又名泡花碱、水玻璃(xNa2O。ySiO2),无色、青绿色或棕色的固体或粘稠液体。硅酸钠是由硅石(石英砂)、纯碱(或土碱)在熔化窑炉中共熔,冷却粉碎制得,其燃料为媒、天然气、煤气均可。泡花碱生产工艺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通常所使用的是干法生产固体泡花碱,再经溶解转变成所需规格的液体泡花碱,其转换率为1∶2。5。生产泡花碱的原料为石英砂、纯碱,将二者按一定比例混合送至反射窑炉中,经高温煅烧溶化炉水淬后包装即为固体泡花碱。固体泡花碱有利于运输、贮存。将固体泡花碱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将其溶化成液体即为液体泡花碱。

化学反应式为:Na2CO3+SiO2—Na2SiO3+CO2↑

石英砂、纯碱→混合→煅烧→水淬→固体泡花碱→经溶化→液体泡花碱

泡花碱的用途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化工系统被用来制造硅胶、白炭黑、沸石分子筛、偏硅酸钠、硅溶胶、层硅及速溶粉状泡花碱、硅酸钾钠等各种硅酸盐类产品,是硅化合物的基本原料;在轻工业中是洗衣粉、肥皂等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水质软化剂、助沉剂;在纺织工业中用于助染、漂白和浆纱;在机械行业中广泛用于铸造、砂轮制造和金属防腐剂等;在建筑行业中用于制造快干水泥、耐酸水泥防水油、土壤固化剂、耐火材料等;在农业方面可制造硅素肥料;另外泡花碱作为粘合剂,广泛应用于纸板(瓦楞纸)纸箱的粘合剂。含磷助洗剂污染水资源,目前正在全面取代中,取代含磷助洗剂需同时满足助洗剂的三大功能:软化水、必要的碱性和良好的抗再沉降能力。最新一代无磷助洗剂中只有层状结晶二硅酸钠达到上述三项要求,而且具有交换钙镁快、溶于水、能与漂白剂具有良好的相溶性以及易浓缩化等特点,因此是目前前景最好的无磷助洗剂,但目前国内目前还无大批量生产。国内需求现依靠从国外进口,进口价1万元人民币/吨。据估计,我国无磷助洗剂每年国内的年需求量将达50~80万吨。层状结晶二硅酸钠有四种不同晶型结构(a-,b-,g-,d-),其中以无水d型的d-Na2Si2O5为最理想。

————————————————————————————————————————————————————

一、水玻璃的组成

水玻璃分为钠水玻璃和钾水玻璃两类,俗称泡花碱。钠水玻璃为硅酸钠水溶液,分子式为Na2O.nSiO2和K2O.nSiOz。钾水玻璃为硅酸钾水溶液,分子式为K2O.nSiOz 。土木工程中主要使用钠水玻璃。当工程技术要求较高时也可采用钾水玻璃。优质纯净的水玻璃为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溶于水。当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或青灰色。

钠水玻璃分子式中的n称为水玻璃的模数,代表Na2O和SiO2的分子数比,是非常重要的参数。n值越大,水玻璃的粘性和强度越高,但水中的溶解能力下降。当n大于3.0时,只能溶于热水中,给使用带来麻烦。n值越小,水玻璃的粘性和强度越低,越易溶于水。故土木工程中常用模数n为2.6~2.8,既易溶于水又有较高的强度。

我国生产的水玻璃模数一般在2.4~3.3之间。水玻璃在水溶液中的含量(或称浓度)常用密度或者波美度表示。土木工程中常用水玻璃的密度一般为1.36~1.50g/cm3,相当于波美度38.4~48.3 。密度越大,水玻璃含量越高,粘度越大。

水玻璃通常采用石英粉(SiO2)加上纯碱(NaCO3),在1300~1400℃的高温下煅烧生成固体,再在高温或高温高压水中溶解,制得溶液状水玻璃产品。

二、水玻璃的凝结固化

水玻璃在空气中的凝结固化与石灰的凝结固化非常相似,主要通过碳化和脱水结晶固结两个过程来实现,反应式如下:随着碳化反应的进行,硅胶()含量增加,接着自由水分蒸发和硅胶脱水成固体SiO2而凝结硬化,其特点是:

1.速度慢。由于空气中CO2浓度低,故碳化反应及整个凝结固化过程十分缓慢。

2.体积收缩。

3.强度低。

为加速水玻璃的凝结固化速度和提高强度,水玻璃使用时一般要求加入固化剂氟硅酸钠,分子式为。其反应式如下:

氟硅酸钠的掺量一般为12%~15%。掺量少,凝结固化慢,且强度低;掺量太多,则凝结硬化过快,不便施工操作,而且硬化后的早期强度虽高,但后期强度明显降低。因此,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固化剂掺量,并根据气温、湿度、水玻璃的模数、密度在上述范围内适当调整。即:气温高、模数大、密度小时选下限,反之亦然。

三、水玻璃的主要技术性质

(一)粘结力和强度较高

水玻璃硬化后的主要成分为硅凝胶()和固体,比表面积大,因而具有较高的粘结力。但水玻璃自身质量、配合料性能及施工养护对强度有显著影响。

(二)耐酸性好

可以抵抗除氢氟酸(HF)、热磷酸和高级脂肪酸以外的几乎所有无机和有机酸。

(三)耐热性好

硬化后形成的二氧化硅网状骨架,在高温下强度下降很小,当采用耐热耐火骨料配制水玻璃砂浆和混凝土时,耐热度可达1000℃。因此水玻璃混凝土的耐热度,也可以理解为主要取决于骨料的耐热度。

(四)耐碱性和耐水性差

因和均溶于碱,故水玻璃不能在碱性环境中使用。同样由于、NaF、Na2CO3均溶于水而不耐水,但可采用中等浓度的酸对已硬化水玻璃进行酸洗处理,提高耐水性。

四、水玻璃的应用

(一)涂刷材料表面,提高抗风化能力

水玻璃溶液涂刷或浸渍材料后,能渗入缝隙和孔隙中,固化的硅凝胶能堵塞毛细孔通道,提高材料的密度和强度,从而提高材料的抗风化能力。但水玻璃不得用来涂刷或浸渍石膏制品。因为水玻璃与石膏反应生成硫酸钠(Na2SO4),在制品孔隙内结晶膨胀,导致石膏制品开裂破坏。

(二)加固土壤

将水玻璃与氯化钙溶液交替注入土壤中,两种溶液迅速反应生成硅胶和硅酸钙凝胶,起到胶结和填充孔隙的作用,使土壤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常用于粉土、砂土和填土的地基加固,称为双液注浆。

(三)配制速凝防水剂

水玻璃可与多种矾配制成速凝防水剂,用于堵漏、填缝等局部抢修。这种多矾防水剂的凝结速度很快,一般为几分钟,其中四矾防水剂不超过1min,故工地上使用时必须做到即配即用。

多矾防水剂常用胆矾(硫酸铜,)、红矾(重铬酸钾,K2Cr2O7)、明矾(也称白矾,硫酸铝钾)、紫矾等四种矾。

(四)配制耐酸胶凝、耐酸砂浆和耐酸混凝土

耐酸胶凝是用水玻璃和耐酸粉料(常用石英粉)配制而成。与耐酸砂浆和混凝土一样,主要用于有耐酸要求的工程。如硫酸池等。

(五)配制耐热胶凝、耐热砂浆和耐热混凝土

水玻璃胶凝主要用于耐火材料的砌筑和修补。水玻璃耐热砂浆和混凝土主要用于高炉基础和其他有耐热要求的结构部位。

(六)防腐工程应用

改性水玻璃耐酸泥是耐酸腐蚀重要材料,主要特性是耐酸、耐温、密实抗渗、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可拌和成耐酸胶泥、耐酸沙浆和耐酸混凝土,适用于化工、冶金、电力、煤炭、纺织等部门各种结构的防腐蚀工程,是纺酸建筑结构贮酸池、耐酸地坪、以及耐酸表面砌筑的理想材料。

硅酸钠的性质

硅酸钠的用途 硅酸钠俗称水玻璃。水玻璃的用途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化工系统被用来制造硅胶、白炭黑、沸石分子筛、五水偏硅酸钠、硅溶胶、层硅及速溶粉状硅酸钠、硅酸钾钠等各种硅酸盐类产品,是硅化合物的基本原料。在经济发达国家,以硅酸钠为原料的深加工系列产品已发展到50余种,有些已应用于高、精、尖科技领域;在轻工业中是洗衣粉、肥皂等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水质软化剂、助沉剂;在纺织工业中用于助染、漂白和浆纱;在机械行业中广泛用于铸造、砂轮制造和金属防腐剂等;在建筑行业中用于制造快干水泥、耐酸水泥防水油、土壤固化剂、耐火材料等;在农业方面可制造硅素肥料;另外用作石油催化裂化的硅铝催化剂、肥皂的填料、瓦楞纸的胶粘剂、金属防腐剂、水软化剂、洗涤剂助剂、耐火材料和陶瓷原料、纺织品的漂、染和浆料、矿山选矿、防水、堵漏、木材防火、食品防腐以及制胶粘剂等。分述如下: 1、涂刷材料表面,提高抗风化能力 水玻璃溶液涂刷或浸渍材料后,能渗入缝隙和孔隙中,固化的硅凝胶能堵塞毛细孔通道,提高材料的密度和强度,从而提高材料的抗风化能力。但水玻璃不得用来涂刷或浸渍石膏制品。因为水玻璃与石膏反应生成硫酸钠(Na2SO4),在制品孔隙内结晶膨胀,导致石膏制品开裂破坏。 2、加固土壤 将水玻璃与氯化钙溶液交替注入土壤中,两种溶液迅速反应生成硅胶和硅酸钙凝胶,起到胶结和填充孔隙的作用,使土壤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常用于粉土、砂土和填土的地基加固,称为双液注浆。 3、配制速凝防水剂 水玻璃可与多种矾配制成速凝防水剂,用于堵漏、填缝等局部抢修。这种多矾防水剂的凝结速度很快,一般为几分钟,其中四矾防水剂不超过1min,故工地上使用时必须做到即配即用。 多矾防水剂常用胆矾(硫酸铜)、红矾(重铬酸钾,K2Cr2O7)、明矾(也称白矾,硫酸铝钾)、紫矾等四种矾。 4、配制耐酸胶凝、耐酸砂浆和耐酸混凝土 耐酸胶凝是用水玻璃和耐酸粉料(常用石英粉)配制而成。与耐酸砂浆和混凝土一样,主要用于有耐酸要求的工程。如硫酸池等。 5、配制耐热胶凝、耐热砂浆和耐热混凝土 水玻璃胶凝主要用于耐火材料的砌筑和修补。水玻璃耐热砂浆和混凝土主要用于高炉基础和其他有耐热要求的结构部位。 6、防腐工程应用 改性水玻璃耐酸泥是耐酸腐蚀重要材料,主要特性是耐酸、耐温、密实抗渗、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可拌和成耐酸胶泥、耐酸沙浆和耐酸混凝土,适用于化工、冶金、电力、煤炭、纺织等部门各种结构的防腐蚀工程,是纺酸建筑结构贮酸池、耐酸地坪、以及耐酸表面砌筑的理想材料。 7、铸造制型(芯)黏结剂 五十年代水玻璃吹二氧化碳工艺广泛应用,该工艺水玻璃加入量高、溃散性差,旧砂不能回用,浪费硅砂资源,大量外排固体废弃物,破坏生态环境,生产铸件质量粗糙,使其面临被淘汰。

百度文库-典型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典型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学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豆油、花生油、芝麻油 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是我国大宗油脂,其脂肪酸组成均以油酸、亚油酸为主,是人类主要食用油脂,如果油料品质好,制取工艺科学,则其毛油的品质是较好的。一般游离脂肪酸含量低于1%,经过粗炼即能达到普通食用油的品质,其精制油的精炼工艺也较简单。两种品级食用油的精炼工艺如下: 1.一级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式) 操作条件:过滤后的毛油含杂不大于0.2%,水化温度60-65℃,加水量为毛油胶质含量的3~3.5倍,水化搅拌时间30~40分钟,沉降分离时间不少于6小时,干燥温度不低于95℃,操作时极限真空6.6kPa(50mmHg).若有残留溶剂时,根据卓品科技工程师现场经验,脱溶温度160~170℃左右,极限真空为4.0kPa,脱溶时间需要3小时。 2.精制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式脱色脱臭)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16~18Be’,超量碱添加量为理论

碱量的10%~25%,有时还先添加油量0.05%~0.20%的磷酸(浓度为85%),脱皂温度 70~82℃,洗涤温度95℃左右,软水添加量为油量的10~20%,吸附脱色温度95~98℃,极限真空为4.0~4.7kPa。脱色温度下的操作时间为20分钟左右,活性白土添加量为油量的2.5~5%,分离白土时的过滤温度不大于70℃。脱臭温度180℃左右,极限真空为 0.67kPa(5mmHg),气提蒸汽通量30~50千克/吨油·小时,脱臭时间’6~7小时,柠檬酸添加量为油量的0.02%(配制成乙醇溶液)在90℃油温时加入,根据卓品科技工程师现场经验,安全过滤温度不高于70℃。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菜籽油 菜籽油是世界性的大宗油脂之一,是含芥酸的半干性油类,除低芥酸菜籽油外,其余品种菜籽制得的菜籽油均含有较高的芥酸,含量约占脂肪酸组成的26.3%~57%,高芥酸菜油营养结构不及低芥酸菜油,但特别适合于制造船舶润滑油和轮胎等工业用油。 由于制油过程中芥子甙在芥子酶作用下发生水解,菜籽毛油中均含有一定量的含硫化合物,从而影响食用。一般的粗炼工艺对硫化物的脱除率甚低,因此,从卫生观点出发,食用菜籽油应该进行精制。目前市售菜籽油的品级有粗炼油、精制油和冷餐油,其精炼工艺流程分列如下: 1.一级菜籽油精炼工艺流程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20-28Be’,超量碱为理论碱的

工业硅酸钠工艺规程

工业硅酸钠工艺规程 1.目的为了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及便于操作,以保证生产出合格的硅酸钠产品。 2.范围适用于泡花碱车间马蹄焰窑炉硅酸钠产品生产过程。 3.产品说明 3.1 名称化学名称: 硅酸钠又称水玻璃俗名: 泡花碱英文名称: Sodium Silcate 化学式: Na2O?nSiO2 (其中n 为模数) 说明:模数在3以上的称为“中性”水玻璃,模数在3以下的称为“碱性”水玻璃。 3.2 性质 3.2.1 物理性质 3.2.1.1 外观固体水玻璃: 淡兰色、青绿色、天蓝色或黄绿色玻璃状物。液体水玻璃: 无色透明或带浅灰色粘稠状液体。当杂质含量极少时,玻璃状无水固体硅酸纳是无色透明的玻璃体。随着杂质含量的增加,玻璃体出现颜色。杂志中铁的氧化物使其呈现淡棕或深棕色,甚至是黑色。颜色的深浅又随模数的减小而加深。 3.1.1.2 密度: 随着模数的降低而增大。当模数从3.33 下降到1时,密度从2.413增大到2.560。 3.1.1.3 熔点: 无固定熔点, "中性"水玻璃大约在550℃左右软化。 3.1.1.4 对急冷急热非常敏感,受到这种作用时,立即裂成不规则的小碎块。 3.1.1.5 溶解度: 固体水玻璃在水中溶解度随下列因素有关 a 与压强有关,压强升高,溶解速度增大。 b 在相同的压强下,随水玻璃模数增大,溶解速度而减少。 c与固体水玻璃的粒度有关,粒度越大,所用的溶解时间越长。 3.1.1.5模数:硅酸纳中的二氧化硅与氧化纳的摩尔比称为模数。模数既显示硅酸纳的组成,又影响硅酸纳的物理、化学性质。模数与质量百分比的关系如下式: M=SiO 2%∕Na2O%×1.032 式中M为模数,1.032为换算系数(Na2O与SiO2分子量之比)。 3.2.2 化学性质无论是块状或粉状固体无水硅酸纳,对酸都很难起起作用。但易被氢氟酸分解,生成挥发性的SiF4和碱金属氟化物。苛性碱能溶解固体硅酸钠,特别对细粉状物的反应更快。 a 水玻璃的水溶液能发生强烈的水解反应而使溶液呈碱性。 b 强酸、弱酸、甚至电解质,在加热或在室温,都能使水玻璃水解而析出二氧化硅。 c氯气在低于100 ℃时,即能相当剧烈地分解固体硅酸钠。生成NaCl、SiO2、并放出氧气。 d H2O2能与固体硅酸纳起反应,生成含氧气泡的二氧化硅凝胶。模数高的硅酸钠

泡花碱哪里可以买到

泡花碱哪里可以买到 泡花碱是制造版纸、木材、焊条、铸造及耐火材料等方面的黏合剂,制皂业的填充料,以及土壤稳定剂、橡胶防水剂。随着中国生产业的不断发展,泡花碱作为重要耗材之一是必不可少的。 储存方法:保持贮藏器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确保工作间有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装置。 接下来给大家推荐的这家公司是专注于制作泡花碱以及水玻璃等制造业方面的重要耗材,其生产方法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 干法: 一:配料与熔融:纯碱或芒硝与石英砂按比例,经搅拌机搅均匀后经贮槽、加料斗由螺旋输送机加入反射炉或马蹄焰炉进行熔融反应。

二:浸溶:熔窑加入生料时,已熔融的水玻璃即可从下料口流入冷却槽中,经小型履带式输送机送入贮料桶内,过磅后由电动行车将桶内的玻璃块吊起倒入滚筒内,根据块子重量及不同产品规格加入适量水,通入蒸汽溶解,蒸汽压力一般为0.4~0.5MPa,液筒转速为2~4r/min,溶解到一定浓度后放入沉清槽内,经自然沉清除去杂质。 三:浓缩:除去杂质后的溶液送到浓缩槽内进行浓缩,采用蒸汽间接加热,槽底利用熔窑烟道气余热加热,溶液浓缩至要求浓度时即为成品。 湿法: 生产泡花碱又分为传统湿法工艺和活性SiO2常压生产工艺两种。传统湿法生产工艺传统湿法生产泡花碱产量高,能耗低,劳动强度低,原料易得,但该法只能生产模数小于2.5的产品,其生产原理是石英砂在高温烧碱中溶解生成硅酸钠。活性SiO2常压生产工艺活性SiO2常压生产泡花碱是在近几年的三废治理过程中开发的一种新工艺,目前采用该法生产厂家不多,该法可生产模数为2.2~3.7的任何产品。其机理是利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副产品或下脚料中的活性SiO2(或硅胶)在常压下加热与烧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反应方程式与传统湿法工艺相同。 枣庄金灶沐商贸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泡花碱以及硅酸钠,纯碱,芒硝等耗材的公司,企业秉承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致力于给客户呈现出最好的服务。竭诚欢迎国内外商家双赢合作,共同发展,共创辉煌! 详情可查:https://www.360docs.net/doc/555164363.html,/

硅酸钠基本知识

硅酸钠基本知识简介 英文名:Sodium silicate, Water glass. 硅酸钠是无色固体,密度2.4g/cm3,熔点1321K(1088℃)。溶于水成粘稠溶液,俗称水玻璃、泡花碱。是一种无机粘合剂。 固体硅酸钠南方多称水玻璃,北方多称泡花碱,硅酸钠的水溶液通称水玻璃。纯固体硅酸钠为无色透明固体,市售硅酸钠多含有某些杂质,略带浅蓝色。 硅酸钠俗称水玻璃,液体硅酸钠为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粘稠状液体。固体硅酸钠为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块状体。形态分为液体、固体、水淬三种。理论上称这类物质为“胶体”。普通硅酸钠为略带浅蓝色块状或颗粒状固体,高温高压溶解后是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粘稠液体。 市面上出售的AR分析纯水玻璃为Na2SiO3·9H2O,放置在空气中吸潮、结块。在水中的极易溶解。 泡花碱也就是硅酸钠(Na2SiO3),溶于水后形成的粘稠溶液,通称水玻璃,呈碱性。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往往根据其粘结性强的特点,被用做硅胶,而且耐酸、耐热。有毒,但对一般的接触没有影响,误食则会对人体的肝脏造成危害 分类介绍 1、硅酸钠分两种,一种为偏硅酸钠,化学式Na2SiO3,式量122.00。另一种为正硅酸钠,化学式Na4SiO4,式量184.04。 2、正硅酸钠是无色晶体,熔点1291K(1088℃),不多见。水玻璃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比纯碱稍强)。因系弱酸盐所以遇盐酸,硫酸、硝酸、二氧化碳都能析出硅酸。保存时应密切防止二氧化碳进入,并应使用橡胶塞以防粘住磨口玻璃塞。工业上常用纯碱与石英共熔制取Na2CO3+SiO2→Na2SiO3+CO2↑,制品常因含亚铁盐而带浅蓝绿色。用为无机粘接制剂(可与滑石粉等混合共用),肥皂填充剂,调制耐酸混凝土,加入颜料后可做外墙的涂料,灌入古建筑基础土壤中使土壤坚固以防倒塌。 3、偏硅酸钠是普通泡化碱与烧碱水热反应而制得的低分子晶体,商品有无水、五水和九水合物,其中九水合物只有我国市场上存在,是在上世纪80年代急需偏硅酸钠而仓促开发的技术含量较低的应急产品,因其熔点只有42℃,贮

硅酸钠基本知识

英文名:Sodium silicate, Water glass. 硅酸钠是无色固体,密度cm3,熔点1321K(1088℃)。溶于水成粘稠溶液,俗称水玻璃、泡花碱。是一种无机粘合剂。 固体硅酸钠南方多称水玻璃,北方多称泡花碱,硅酸钠的水溶液通称水玻璃。纯固体硅酸钠为无色透明固体,市售硅酸钠多含有某些杂质,略带浅蓝色。 硅酸钠俗称水玻璃,液体硅酸钠为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粘稠状液体。固体硅酸钠为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块状体。形态分为液体、固体、水淬三种。理论上称这类物质为“胶体”。普通硅酸钠为略带浅蓝色块状或颗粒状固体,高温高压溶解后是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粘稠液体。 市面上出售的AR分析纯水玻璃为Na2SiO3·9H2O,放置在空气中吸潮、结块。在水中的极易溶解。 泡花碱也就是硅酸钠(Na2SiO3),溶于水后形成的粘稠溶液,通称水玻璃,呈碱性。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往往根据其粘结性强的特点,被用做硅胶,而且耐酸、耐热。有毒,但对一般的接触没有影响,误食则会对人体的肝脏造成危害 分类介绍 1、硅酸钠分两种,一种为偏硅酸钠,化学式Na2SiO3,式量。另一种为正硅酸钠,化学式Na4SiO4,式量。 2、正硅酸钠是无色晶体,熔点1291K(1088℃),不多见。水玻璃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比纯碱稍强)。因系弱酸盐所以遇盐酸,硫酸、硝酸、二氧化碳都能析出硅酸。保存时应密切防止二氧化碳进入,并应使用橡胶塞以防粘住磨口玻璃塞。工业上常用纯碱与石英共熔制取Na2CO3+SiO2→Na2SiO3+CO2↑,制品常因含亚铁盐而带浅蓝绿色。用为无机粘接制剂(可与滑石粉等混合共用),肥皂填充剂,调制耐酸混凝土,加入颜料后可做外墙的涂料,灌入古建筑基础土壤中使土壤坚固以防倒塌。 3、偏硅酸钠是普通泡化碱与烧碱水热反应而制得的低分子晶体,商品有无水、五水和九水合物,其中九水合物只有我国市场上存在,是在上世纪80年代急需偏硅酸钠而仓促开发的技术含量较低的应急产品,因其熔点只有42℃,贮存时很容易变为液体或膏状,正逐步被淘汰,但由于一些用户习惯和一些

制碱加工工艺创新设计,天然碱开采生产,碱厂规划生产经营管理实务手册,制碱新技术

《制碱加工工艺创新设计与天然碱开采生产及碱厂规划生产经营管理实务手册》 作者: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化工出版社2010年出版 开本:16开精装 册数:全四卷 定价:999 元 优惠价:450 元 详细目录 第一编碱及其制品生产加工总论 第一章制碱工业发展与现状 第二章制碱工业产品及其分类 第三章制碱工业原料 第四章制碱常用方法 第二编氨碱法制碱工艺流程 第一章氨碱法制碱理论分析 第二章石灰石的锻烧与石灰的消化 第三章制碱盐水精制工艺

第四章精制盐水的氨化工艺 第五章氨盐水碳酸化技术工艺 第六章重碱过滤技术工艺流程 第七章重碱的锻烧技术工艺流程 第八章重制纯碱的技术工艺流程 第九章母液和蛋液蒸馏技术工艺 第十章二氧化碳压缩技术工艺流程 第十一章苛化法烧碱技术工艺 第三编联合法生产纯碱和氯化氨技术工艺流程第一章联合法制碱原理 第二章原盐精制工艺流程 第三章原盐精制主要设备 第四章联合法制碱过程 第五章联合法制碱设备 第六章联合法制氨过程 第七章联合法制氨设备 第八章热法生产氯化氨工艺 第九章热法生产氯化氨设备 第十章变换气制碱工艺 第十一章变换气制碱设备 第四编天然碱的开采和加工工艺流程 第一章天然碱矿床露天开采与井巷开采

第二章天然碱溶解开采 第三章天然碱开采与碱液的制备 第四章天然碱加工制纯碱工艺 第五章天然碱加工制小苏打工艺 第六章天然碱加工制烧碱工艺 第七章天然碱加工制泡花碱工艺 第五篇制碱厂规划设计及其生产管理第一章制碱厂总体设计与布局 第二章制碱厂粉体物料输关技术 第三章制碱厂储存与运输系统设计第四章制碱厂给排水设计 第五章制碱厂热能和电力供应设计第六章制碱厂生产流程控制 第七章碱成品质量控制与分析 第八章制碱工艺过程质量检测与控制第九章制碱厂“三废”处理技术 第十章制碱厂设备与厂房建筑维护第十一章制碱厂安全生产技术

泡花碱是什么

泡花碱 泡花碱 硅酸钠(Na2SiO3)又名泡花碱、水玻璃(xNa2O。ySiO2),无色、青绿色或棕色的固体或粘稠液体。硅酸钠是由硅石(石英砂)、纯碱(或土碱)在熔化窑炉中共熔,冷却粉碎制得,其燃料为煤、天然气、煤气均可。 简述 泡花碱生产工艺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通常所使用的是干法生产固体泡花碱,再经溶解转变成所需规格的液体泡花碱,其转换率为1∶2。5。生产泡花碱的原料为石英砂、纯碱,将二者按一定比例混合送至反射窑炉中,经高温煅烧溶化炉水淬后包装即为固体泡花碱。固体泡花碱有利于运输、贮存。将固体泡花碱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将其溶化成液体即为液体泡花碱。 EINECS号 215-687-4[1] 化学反应式 化学反应式为: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 制备 石英砂、纯碱→混合→煅烧→水淬→固体泡花碱→经溶化→液体泡花碱用途 泡花碱的用途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化工系统被用来制造硅胶、白炭黑、沸石分子筛、偏硅酸钠、硅溶胶、层硅及速溶粉状泡花碱、硅酸钾钠等各种硅酸盐类产品,是硅化合物的基本原料;在轻工业中是洗衣粉、肥皂等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水质软化剂、助沉剂;在纺织工业中用于助染、漂白和浆纱;在机械行业中广泛用于铸造、砂轮制造和金属防腐剂等;在建筑行业中用于制造快干水泥、耐酸水泥防水油、土壤固化剂、耐火材料等;在农业方面可制造硅素肥料;另外泡花碱作为粘合剂,广泛应用于纸板(瓦楞纸)纸箱的粘合剂。含磷助洗剂污染水资源,目

前正在全面取代中,取代含磷助洗剂需同时满足助洗剂的三大功能:软化水、必要的碱性和良好的抗再沉降能力。最新一代无磷助洗剂中只有层状结晶二硅酸钠达到上述三项要求,而且具有交换钙镁快、溶于水、能与漂白剂具有良好的相溶性以及易浓缩化等特点,因此是目前前景最好的无磷助洗剂,但国内目前还无大批量生产。国内需求现依靠从国外进口,进口价1万元人民币/吨。据估计,中国无磷助洗剂每年国内的年需求量将达50~80万吨。层状结晶二硅酸钠有四种不同晶型结构(a-,b-,g-,d-),其中以无水d型的d-Na2Si2O5为最理想。 工艺流程 颗粒的 中国泡花碱的生产共分为两大类:干法生产和湿法生产工艺,现介绍如下。 干法生产 将石英砂和钠盐(主要指Na2CO3、Na2SO4)搅拌均匀,在1400℃左右的高温下熔融反应。根据原料不同又分为纯碱法和芒硝法。生产过程都包括配料、煅烧、浸溶、浓缩等四道工序。 具体过程是: 一:配料与熔融:纯碱或芒硝与石英砂按比例,经搅拌机搅均匀后经贮槽、加料斗由螺旋输送机加入反射炉或马蹄焰炉进行熔融反应。 二:浸溶:熔窑加入生料时,已熔融的水玻璃即可从下料口流入冷却槽中,经小型履带式输送机送入贮料桶内,过磅后由电动行车将桶内的玻璃块吊起倒入滚筒内,根据块子重量及不同产品规格加入适量水,通入蒸汽溶解,蒸汽压力一般为0.4~0.5MPa,液筒转速为2~4r/min,溶解到一定浓度后放入沉清槽内,经自然沉清除去杂质。 三:浓缩:除去杂质后的溶液送到浓缩槽内进行浓缩,采用蒸汽间接加热,槽底利用熔窑烟道气余热加热,溶液浓缩至要求浓度时即为成品。 湿法生产 湿法生产泡花碱又分为传统湿法工艺和活性SiO2常压生产工艺两种。传统湿法生产工艺传统湿法生产泡花碱产量高,能耗低,劳动强度低,原料易得,但该法只能生产模数小于2.5的产品,其生产原理是石英砂在高温烧碱中溶解生成硅酸钠。活性SiO2常压生产工艺活性SiO2常压生产泡花碱是

硅酸钠操作时的四大注意事项

硅酸钠操作时的四大注意事项 硅酸钠是由硅石(石英砂)、纯碱(或土碱)经过一系列工艺制备而成,分为液态和固态两种形态,北方多称泡花碱,硅酸钠的水溶液通称水玻璃,而固体硅酸钠南方多称水玻璃,固体硅酸钠为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块状体,而液体硅酸钠为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粘稠状液体。硅酸钠用途比较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制造硅酸盐类化工产品,还可以用于轻工业、纺织业、机械业、建筑业、农业、高、精、尖科技等众多行业。那么在使用硅酸钠时需要哪些注意事项以及防护措施呢?奇航化工总结了硅酸钠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出现硅酸钠危害时的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硅酸钠具有腐蚀性、强刺激性、不燃的特性,可致人体灼伤,有害燃烧产物是氧化硅。所以在使用时注意: 1、避免皮肤、眼睛接触本品,液体或雾对眼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结膜和角膜溃疡。皮肤接触液体可引起皮炎或灼伤。如果皮肤接触,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2、避免吸入本品,注意操作时带上口罩。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腐蚀性,可引起化学性肺炎。如果吸入,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

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3、禁止食用本品,摄入本品液体腐蚀消化道,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虚弱及肾损害。若误食,应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4、禁止将本品放置在易燃处,如果出现本品燃烧,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消防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迅速切断气源,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硅酸钠操作人员要注意以上四点注意事项以及防护措施,以便出现健康危害时,将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泡花碱工艺控制流程

泡花碱生产工艺流程 采用DCS为控制核心,可实现自动、手动等对窑炉的碹顶温度、助燃风风量、窑压、燃烧换向、自动配料等的综合自动控制功能。1、由控制站、操作站及工程师站组成DCS控制系统,具备冗余功能。2、共设两套操作站/工程师站,,每套操作站均可对两条窑炉生产线进行监控,并具备与二期工程通讯能力。3、设多回路工业电视一套,分别对2条线出料链板进行监测,监视器为液晶监示器,可切换放大画面。 配料系统由两条独立的生产线构成,有称量、输送、混合等工艺过程, 具有全自动、手动两种控制方式,(手动包括DCS机控和人工手动)。 ●窑压自动调节(调节引风机频率)、窑顶温自动调节(采用调节窑炉助 燃风机频率与煤气炉助燃风机频率),具有自动、手动两种操作方式及 配有后备手操器。 ●火焰换向具备全自动,手动操作。手动包括DCS机控和人工手动(在 规定的时间内自动控制熔窑火焰换向)换向不到位时,系统给出报警 信息,同时换向过程中各段时间参数均可调整。 ●具有出料链板机故障报警并与下料机停车连锁。 ●加料机推扒与喂料均由变频器通过计算机和人手动两种方式控制加料 量。加料机配套控制柜放置于配电室。 ●余热锅炉出口蒸汽流量及压力信号进入DCS系统,应具备原积算仪所 有功能,同时具备累计量按日、月打印输出功能。 ●余热锅炉水位信号进入DCS系统,具有水位控制、显示报警功能。 ?煤气站保留常规仪表,将原煤气站三台数显调节仪改为三台手操 器。一旦DCS出现故障,由手操器控制。将1号、2号、3号煤气 发生炉饱和空气温度和压力调节纳入DCS系统,具备自动、手动 功能。 ●煤气站、余热锅炉房、空压机房、动力室的主要测控参数和动力设备 (如:水泵、电机、风机等)的运行状况均进入系统监测并设有故障 报警。

硅酸钠俗称水玻璃

硅酸钠俗称水玻璃。水玻璃的用途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化工系统被用来制造硅胶、白炭黑、沸石分子筛、五水偏硅酸钠、硅溶胶、层硅及速溶粉状硅酸钠、硅酸钾钠等各种硅酸盐类产品,是硅化合物的基本原料。在经济发达国家,以硅酸钠为原料的深加工系列产品已发展到50余种,有些已应用于高、精、尖科技领域;在轻工业中是洗衣粉、肥皂等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水质软化剂、助沉剂;在纺织工业中用于助染、漂白和浆纱;在机械行业中广泛用于铸造、砂轮制造和金属防腐剂等;在建筑行业中用于制造快干水泥、耐酸水泥防水油、土壤固化剂、耐火材料等;在农业方面可制造硅素肥料;另外用作石油催化裂化的硅铝催化剂、肥皂的填料、瓦楞纸的胶粘剂、金属防腐剂、水软化剂、洗涤剂助剂、耐火材料和陶瓷原料、纺织品的漂、染和浆料、矿山选矿、防水、堵漏、木材防火、食品防腐以及制胶粘剂等。分述如下: 1、涂刷材料表面,提高抗风化能力 水玻璃溶液涂刷或浸渍材料后,能渗入缝隙和孔隙中,固化的硅凝胶能堵塞毛细孔通道,提高材料的密度和强度,从而提高材料的抗风化能力。但水玻璃不得用来涂刷或浸渍石膏制品。因为水玻璃与石膏反应生成硫酸钠(Na2SO4),在制品孔隙内结晶膨胀,导致石膏制品开裂破坏。 2、加固土壤 将水玻璃与氯化钙溶液交替注入土壤中,两种溶液迅速反应生成硅胶和硅酸钙凝胶,起到胶结和填充孔隙的作用,使土壤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常用于粉土、砂土和填土的地基加固,称为双液注浆。 3、配制速凝防水剂 水玻璃可与多种矾配制成速凝防水剂,用于堵漏、填缝等局部抢修。这种多矾防水剂的凝结速度很快,一般为几分钟,其中四矾防水剂不超过1min,故工地上使用时必须做到即配即用。 多矾防水剂常用胆矾(硫酸铜)、红矾(重铬酸钾,K2Cr2O7)、明矾(也称白矾,硫酸铝钾)、紫矾等四种矾。 4、配制耐酸胶凝、耐酸砂浆和耐酸混凝土 耐酸胶凝是用水玻璃和耐酸粉料(常用石英粉)配制而成。与耐酸砂浆和混凝土一样,主要用于有耐酸要求的工程。如硫酸池等。 5、配制耐热胶凝、耐热砂浆和耐热混凝土 水玻璃胶凝主要用于耐火材料的砌筑和修补。水玻璃耐热砂浆和混凝土主要用于高炉基础和其他有耐热要求的结构部位。 6、防腐工程应用 改性水玻璃耐酸泥是耐酸腐蚀重要材料,主要特性是耐酸、耐温、密实抗渗、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可拌和成耐酸胶泥、耐酸沙浆和耐酸混凝土,适用于化工、冶金、电力、煤炭、纺织等部门各种结构的防腐蚀工程,是纺酸建筑结构贮酸池、耐酸地坪、以及耐酸表面砌筑的理想材料。 7、铸造制型(芯)黏结剂 五十年代水玻璃吹二氧化碳工艺广泛应用,该工艺水玻璃加入量高、溃散性差,旧砂不

湿法生产泡花碱项目建议书-6万吨

湿法生产泡花碱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湿法生产泡花碱 二、项目建设的目的 本项目拟以云南丰富的硅砂资源和我公司生产的离子膜烧碱出发,以湿法生产液体泡花碱,为我公司层硅生产和磷化工单位进行磷矿浮选提供合格原料,以提高烧碱产品深加工度增加附加值,创造新的烧碱消费增长速度点。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全国的烧碱产销情况 据全国氯碱工业信息中心统计,国内176家主要氯碱企业产能合计达1322万吨/年。至2005年底,国内将有206万吨/年的氯碱装置投产;2006年,国内将迎来新建、扩建装置的投产高潮,预计新增产能261万吨/年;到2007年,还会有99万吨/年的装置投产,若规划中的几个大氯碱项目现在开始建设,2007年投产规模将超过2006年,仅内蒙古就有超过200万吨/年的烧碱能力在建或即将建设。随着WTO条款的实施、国外烧碱企业国内竞争的加剧,烧碱产品供需关系已经出现供过于求,价格开始走低,形势不容乐观,我国烧碱企业面临着如何做大做强,培养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的现实选择。 (二)我公司烧碱产销面临的环境 我公司立足“以化促盐”的战略,大力进军化工领域,聚氯乙烯、烧碱成为我公司的重要产品,其销售情况直接影响我公司的发展。我公司目前拥有3万吨/年离子膜烧碱生产能力,产品品质优良,销售情况良

好。随着“双十一期”和“双十二期”工程的陆续建设投产,到2006年我公司将形成13万吨/年离子膜烧碱生产能力,到2007年将形成25吨/年离子膜烧碱生产能力。未来几年内,云南省的烧碱消费量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增长,周边省份如四川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近一两年内均有新的氯碱项目投产,燃碱产量将大幅度增加,我公司烧碱的销售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完善服务以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基础上,寻找烧碱消耗新的增长点将是关系到我公司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 (三)湿法生产泡花碱是扩大烧碱消耗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良好途径 1、湿法生产液体泡花碱较干法生产的优势 泡花硅的生产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工艺路线。湿法生产以称为液相法,其生产工艺非常简单,产量较高,设备投资小,其与干法生产比较最大的优点就是节能效果显著。由于纯碱、柴油、煤价的不断上涨,使干法生产的泡花碱成本不断提高。而湿法生产泡花碱是以烧碱为原料,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因此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随着湿法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湿法生产泡花碱日益成熟,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 2、湿法生产泡花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硅酸钠作为一种廉价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无机材料,被大量应用于制皂、铸造、合成洗涤剂、耐火材料、纺织、建材等行业。同时它作为一种可溶性的硅酸盐可被加工成硅酸、分子筛、硅酸镁、偏硅酸钠、硅酸铝钠等含硅酸根的重要化工产品,是一种基本的化工原料,因其用量大、用途广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从七十年代开始采用液相法生产硅酸钠,发展至今年产几十万吨,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产量相比差距很

低温结晶法分离芒硝

12 从NaCl-Na 2SO 4两组分盐水系统中分离出硫酸钠的方法一般分为冷法和热法[1]。热法一般指的是传统的盐硝联产技术,该方法常采用多效蒸发来实现,操作温度一般控制在50~12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氯化钠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硫酸钠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反而降低,因此往往在高温条件下析出硫酸钠,氯化钠得到浓缩;在低温条件下氯化钠析出,硫酸钠得到浓缩,反复操作即可分离出硫酸钠[2]。但该种方法的缺点在于操作范围需要很精确,控制不好得到的产品稳定性差。另外热法对于处理含有机物的盐水体系得到的芒硝产品白度较差影响资源化使用[3]。相比而言,冷法一般是在0~30℃温度区间内根据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同而实现的硫酸钠脱除,冷法得到的产品纯度高,而且对于含有机物的盐水得到的产品白度较好。 1?实验部分1.1?实验原理 低温析硝是在低温环境下,一般是0~30℃,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显著不同而实现两种盐分离的一种方法。从图1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在30℃时, 硫酸钠的溶解度为48g,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3g,当温度降低到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4.9g,而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7g。因此在对体系进行降温的过程中,慢慢的会有硫酸钠晶体产生,并随着溶液温度的不断降低,晶体颗粒逐渐长大,最终从溶液中沉降分离出来。 1.2?实验设备 实验所用设备为带制冷和搅拌的结晶罐。主要包括制 冷循环系统、搅拌系统和结晶分离系统,如图2所示。 图2?低温分盐装置 1.3?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六西格玛方法设计,包括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设计(Design)、优化(Optimize)、验证(Verify)六大工具组成。该方法通过深入挖掘分析市场、客户需求,识别、规避项目中的风险,科学、合理安排及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从而大幅缩短了研发周期,节省大量人力和财力,提高了研发项目的质量。 基于六西格玛方法的实验设计工具,确定了实验目的, 低温结晶法分离芒硝 马瑞1,2? ? 何灿1? ? 海玉琰1? ? 刘捷1 1.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北京 102211 2.神华集团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11 摘要:基于硫酸钠和氯化钠在低温条件下的溶解度差别,利用六西格玛的方法设计并研究了晶种浓度,温差和搅拌速度对对芒硝结晶纯度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的温度范围内,晶种浓度、温差和搅拌速度对纯度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考察因素取值范围较窄,并未影响到芒硝析出的结晶过程。补充的晶种浓度的变化会影响结晶过程,当晶种浓度较小时,溶液中以晶核的大量产生为主,当晶种浓度较大时,以晶种的长大为主。 关键词:芒硝?结晶?晶种浓度 Low?temperature?crystallization?method Ma?Rui 1,2,He?Can 1,Hai?Yuyan 1,Liu?Jie 1 1.Beijing Low Carbon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2211 Abstract:Based?on?difference?of?sodium?sulfate?sodium?and?chloride?solubility?at?low?temperature,effect?on?temperature?and?stirring?speed?on?purity?was?studied?with?method?of?Six?Sigma.?The?result?showed?that?temperature?range,seed?concentration,?temperature?difference?and?stirring?velocity?on?purity?is?not?obvious.T?he?main?reason?was?that?narrow?range?of?test?factors,?and?did?not?affect?the?crystallization?of?Glauber.?The?change?of?the?concentration?of?added?seed?will?affect?the crystallization?.A?large?number?of?crystal?nucleus?were?emerged?when?the?seed?concentration?was?small. Keywords: mirabilite;crystal;seed?concentration 图1?NaCl-Na 2SO 4溶解度曲线

硅酸钠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

硅酸钠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 固体硅酸钠南方多称水玻璃,北方多称泡花碱,硅酸钠的水溶液通称水玻璃。纯固体硅酸钠为无色透明固体,市售硅酸钠多含有某些杂质略带浅蓝色。 硅酸钠的生产方法分干法(固相法)和湿法(液相法)两种。 干法生产是将石英砂和纯碱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反射炉中加热到1400 ℃左右,生成熔融状硅酸钠;湿法生产是将烧碱水溶液和石英粉在高压釜内共热直接生成水玻璃,经过滤浓缩得成品水玻璃。 分子式 Na2O·mSiO2 石英砂和碱的配合比例即SiO2和Na2O的摩尔比决定着硅酸钠的模数M,模数即显示硅酸钠的组成,又影响硅酸钠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不同模数的硅酸钠有着不同的用处。广泛应用于普通铸造、精密铸造、造纸、陶瓷、粘土、选矿、高岭土、洗涤等众多领域。 技术指标 硅酸钠水溶液的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技术指标 二氧化硅(%)≥24.6 ;≥26.0 ;≥29.2 ;≥25.7 氧化钠(%)≥7.0 ;≥8.2 ;≥12.8;≥10.2 水不溶物(%)≤0.20 ;≤0.38 ;≤0.36 ;≤0.38 铁(%)≤0.02 ;≤0.09; ≤0.08 ;≤0.09 水余量 波美度35.0-37.;0. 39.-0.41;0 .50-.0.52.;0. 44-0.46 模数 3.5-3.7; 3.1-3.4 ;2.2-2.5 ;2.6-2.9 固体硅酸钠的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技术指标 模数(M)3.5-3.7 ;3.1~3.4 ;2.6~2.9 ;2.2~2.5 可溶固体(%)≥99; ≥99 ;≥99 ;≥99 铁(%) 0.12 ;0.12 ;0.12; 0.10 用途 水玻璃的用途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化工系统被用来制造硅胶、白炭黑、沸石分子筛、五水偏硅酸钠、硅溶胶、层硅及速溶粉状硅酸钠、硅酸钾钠等各种硅酸盐类产品,是硅化合物的基本原料。在经济发达国家,以硅酸钠为原料的深加工系列产品已发展到50余种,有些已应用于高、精、尖科技领域;在轻工

油脂精炼工艺(new)

油脂精炼工艺 一、油脂精炼工艺的一般过程 食用植物油脂的精炼工艺可分为一般食用油脂精炼、高级食用油脂精炼及特殊油脂精炼,其精炼流程依油脂产品的用途和品质要求而不同,几种主要品级的食用植物油脂精炼流程如下。 (一)一般食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1、国标二级油(原料油要求色泽浅、酸值低于4、不含污染物)工艺流程(Ⅰ) ┌———→脱溶→———┐ 2、国标二级油(原料油为品质较差的毛油,含污染物)工艺流程(Ⅱ) ┌———→脱溶→———┐ 3、国标一级油工艺流程 ┌———→脱溶→———┐ (二)高级食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1、精制食用油(含高级烹调油和色拉油)工艺流程 ┌——→脱蜡→——┐ 2、精制冷餐油(色拉油)工艺流程 (三)食品专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酯交换→—┐ 二、典型油脂精炼工艺 (一)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 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是我国大宗油脂。若原料品质好、取油工艺合理,则毛油的品质较好,游离脂肪酸含量一般低于2%,容易精炼。 1、粗炼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式) → ↓

油脚处理←—— 操作条件:滤后毛油含杂不大于0.2%,水化温度 90~95℃,加水量为毛油胶质含量的 3~3.5倍,水化时间30~40min,沉降分离时间 4 h,干燥温度不低于 90℃,操作绝对压力 4.0 kPa,若精炼浸出毛油时,脱溶温度160℃左右,操作压力不大于4.0kPa,脱溶时间 l~3 h。 2、精制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连续脱酸、间歇式脱色脱臭) ↓ ↓↓↓↑↓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18~22°Bé,超量碱添加量为理论碱量的10%~25%,有时还先添加油量的0.05%~0.20%的磷酸(浓度为85%),脱皂温度70~82℃,洗涤温度95℃左右,软水添加量为油量的10%~20%。吸附脱色温度为80~90℃,操作绝对压力为 2.5~ 4.0 kPa,脱色温度下的操作时间为20 min 左右,活性白土添加量为油量的 2.5%~5%,分离白土时的过滤温度不大于 70℃。脱色油中p<5 ppm、Fe<0.1ppm、Cu<0.01ppm,不含白土,脱臭温度230℃左右,操作绝对压力260~650Pa,汽提蒸汽通入量8~16 kg/t· h,脱臭时间 4~6 h,柠檬酸(浓度 5%)添加量为油量的0.02%~0.04%,安全过滤温度不高于70℃。 (二)棉籽油 棉籽油也是主要的食用油。但毛棉油中含有棉酚(含量约l%)、胶质和蜡质(含量视制油棉胚含壳量而异),品质较差,不宜直接食用,其精炼工艺也较为复杂。 1、粗炼棉清油精炼工艺流程(连续式) ↓↓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20~28°Bé,超量碱为理论碱的10%~25%,脱皂温度 70~95℃,转鼓冲洗水添加量为 25~1001/h,进油压力0.l~0.3 MPa,出油背压力0.1~0.3 MPa,洗涤温度85~90℃,洗涤水添加量为油

水玻璃制作工艺全

工业硅酸钠工艺规程 1.目的 为了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及便于操作,以保证生产出合格的硅酸钠产品。 2.范围 适用于泡花碱车间马蹄焰窑炉硅酸钠产品生产过程。 3.产品说明 3.1 名称 化学名称: 硅酸钠又称水玻璃 俗名: 泡花碱 英文名称: Sodium Silcate 化学式: Na2O?nSiO2 (其中n为模数) 说明:模数在3以上的称为“中性”水玻璃,模数在3以下的称为“碱性”水玻璃。 3.2 性质 3.2.1 物理性质 3.2.1.1 外观 固体水玻璃: 淡兰色、青绿色、天蓝色或黄绿色玻璃状物。 液体水玻璃: 无色透明或带浅灰色粘稠状液体。 当杂质含量极少时,玻璃状无水固体硅酸纳是无色透明的玻璃体。随着杂质含量的增加,玻璃体出现颜色。杂志中铁的氧化物使其呈现淡棕或深棕色,甚至是黑色。颜色的深浅又随模数的减小而加深。 3.1.1.2 密度: 随着模数的降低而增大。当模数从3.33 下降到1时,密度从2.413增大到2.560。 3.1.1.3 熔点: 无固定熔点,"中性"水玻璃大约在550℃左右软化。 3.1.1.4 对急冷急热非常敏感,受到这种作用时,立即裂成不规则的小碎块。 3.1.1.5 溶解度: 固体水玻璃在水中溶解度随下列因素有关 a 与压强有关,压强升高,溶解速度增大。 b在相同的压强下,随水玻璃模数增大,溶解速度而减少。 c与固体水玻璃的粒度有关,粒度越大,所用的溶解时间越长。 3.1.1.5模数:硅酸纳中的二氧化硅与氧化纳的摩尔比称为模数。模数既显示硅酸纳的组成,又影响硅酸纳的物理、化学性质。 模数与质量百分比的关系如下式: M=SiO2%∕Na2O%×1.032 式中M为模数,1.032为换算系数(Na2O与SiO2分子量之比)。 3.2.2 化学性质 无论是块状或粉状固体无水硅酸纳,对酸都很难起起作用。但易被氢氟酸分解,生成挥发性的SiF4和碱金属氟化物。苛性碱能溶解固体硅酸钠,特别对细粉状物的反应更快。 a 水玻璃的水溶液能发生强烈的水解反应而使溶液呈碱性。 b 强酸、弱酸、甚至电解质,在加热或在室温,都能使水玻璃水解而析出二氧化硅。 c氯气在低于100 ℃时,即能相当剧烈地分解固体硅酸钠。生成NaCl、SiO2、并放出氧气。 d H2O2能与固体硅酸纳起反应,生成含氧气泡的二氧化硅凝胶。模数高的硅酸钠活泼性差;浓的H2O2比稀的H2O2反应强烈。 3.3 用途 硅酸钠用途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石油行业中被用来制造石油催化、

广西关于成立泡花碱生产制造公司可行性报告

广西关于成立泡花碱生产制造公司 可行性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摘要说明 硅酸钠溶液加热失水以后会变成白色发泡状固体,另外硅酸钠都是成 碱性的,所以--泡花碱。 xxx(集团)有限公司由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 公司出资370.0万元,占公司股份53%;B公司出资320.0万元,占公 司股份47%。 xxx(集团)有限公司以泡花碱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 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集团)有限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21594.77万元,其中:固定资 产投资16942.92万元,占总投资的78.46%;流动资金4651.85万元,占总投资的21.54%。 根据规划,xxx(集团)有限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38276.00万元,总成本费用29503.76万元,税金及附加376.62万元,利润总额8772.24万元,利税总额10358.82万元,税后净利润 6579.18万元,纳税总额3779.64万元,投资利润率40.62%,投资利 税率47.97%,投资回报率30.47%,全部投资回收期4.78年,提供就 业职位748个。

泡花碱又名硅酸钠(Na2SiO3),水溶液叫做水玻璃,无色、青绿色或棕色的固体或粘稠液体。硅酸钠是由硅石(石英砂)、纯碱(或土碱)在熔化窑炉中共熔,冷却粉碎制得,其燃料为煤、天然气、煤气均可。

第一章总论 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 (一)公司名称 xxx(集团)有限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 (二)注册资金 公司注册资金:69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 xxx(集团)有限公司由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 公司出资370.0万元,占公司股份53%;B公司出资320.0万元,占公 司股份47%。 (四)法人代表 万xx (五)注册地址 xxx产业发展示范区(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南宁,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广西界于北纬20°54′-26°24′,东经104°28′-112°04′之间,东界广东,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隔海相望,西与云南毗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