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铁军【第3集】用价值对等法则:签更大的订单

阿里铁军【第3集】用价值对等法则:签更大的订单
阿里铁军【第3集】用价值对等法则:签更大的订单

【第3集】用价值对等法则:签更大的订单

前段时间我有个朋友很苦恼,想换份工作,然后很多企业前面谈的都非常好,谈到薪资的时候,他的需求说完以后,所有的都没下文,他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当时给他的说法说:我认为核心是你并不是很清楚对方的价值取向,你们在价值这个事情上并没有对等。

经济学里面有一个概念叫价值对等,通俗点来说呢,就是任何事情都用价值去衡量它,而这个价值都是可被量化和被定量的,那背后要么是个数字,要么是一个公式。

其实在我们销售这个行业里面,价值对等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我们今天客户谈得非常好,也愿意来购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那你到底是给他去推哪一个产品,是高的还是低的?对于sales来讲当然是喜欢签大单,可是很多sales提出签单的时候,往往会在哪里卡住,就是它根本不是很清楚,对方的价值点位是多少,就像我前面那位朋友一样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计算自己的成本或收益。

所以说这里面呢是有很多的学问,这一期呢我们就来聊一聊销售如何去签大单。

原来我们在阿里的时候,产品实际上是有两个,一个是4万,一个是6万,早期其实任何sales都想说能够去签一些大单。那这大单是怎么来的呢?这个背后是有个逻辑。

第一个就是挖掘出用户真实的需求,这个需求其实不只是意愿的问题,真正要挖的是用户背后的价值需求,就它愿意花多少的代价来换这样一个收益。

那这个挖掘价值需求,通常我们是用一些提问的方式,拿以前阿里巴巴的案例来讲,我们会问客户你一年投资在找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多少钱,我们会问他这个问题。那他会说啊我们差不多会投入,比如说多少钱来获得一个用户,那其实就是把它放到一个最小点位,不要说很大,不要说你们一年的预算是多少钱。其实就像互联网一样的,我就计算一个流量成本是多少钱。这个里面很有意思,比如说有的客人,他从来没有这样的一种意识和概念,它说不出来,你是第一个这么问他的,当你问这个问题以后,他会觉得你很专业,因为他自己从来没有用这样的一个方式去计算过它的成本和收益,这是一个点。

然后第二点,当你问他一个用户成本多少钱以后,我们通常会给他算账,你去年比如说总共是成交了十个客人,但是呢你总共是获得了一百个,这个转化率是10%,那你是用多少的成本来换了这10%?这是第二个问题,把这个账一算,他自己有时候就会吓一跳,原来我是花了一千万找了一百个客户,最后成交了十个,然后再乘以这十个厂家客户的客单价,最后算出来,我这一千万投入进去,到底我的回报是多少。那这个时候我们通常就会说了,你看我这只需要6万块钱一年,我们在其他省份和你做一样的行业和产品的客户,说他通过阿里巴巴一年找到了一千个客户,最后成交了25个,平均每个客户的成交均价大概是多少,你看他只花了6万块钱就获得了两个亿的订单,那你自己算算我这个投资回报率是多?所以这个方法是非常实用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去挖掘这个价值需求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去问一些价值换算的问题。

那就引出了第二个逻辑,是你必须要在前面讲解产品的过程当中,把它用价值这样

一个概念去转化。比如说当你使用了我这个产品,能给你带来多少的价值,而这个价值又是可以被估量出来的,是一个很精准的数字。比如说一千万甚至更多的价值回报。

这个部分核心还是要基于用户的一个真实的需求,假如我们为了追求自己的高金额订单,给他去匹配一些对他整个价值没有帮助的产品,一年下来,他如果没有产生这样一个价值,那其实反而对我们的续签,甚至对整个公司品牌都有影响和伤害。所以通常我们的做法是

量身定制。拿以前阿里的这个案例来讲,有了第一部分的铺垫,我们会说这样吧,要不

你叫上你的外贸负责人,把你们整个在外贸上的业务规划大概告诉我,你们想要多少客户,你们希望能够成交多少,甚至你可以再具体到,我希望是来自于哪些地方的一些买家。我收到你这个需求以后,我会去看用户在购买是什么逻辑,最后用户的理解就是这个产品,基于我的需求定制出来的。每个客户的情况不一样,你可能卖给每个用户的产品组合最后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总结下来就是会发现,有时候我们也会单纯地为了去提高签单金额,把用户通过我们的一些销售技巧把它签掉,其实对客户是很大的伤害,包括对整个公司的品牌,对这个市场都是有伤害。因为你一旦把客户做死了,整个市场就臭掉了,就没有后面所谓的口碑相传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一定要记住。

那第三个步骤,其实不外乎就是一个信与不信。就像创业者去融资,你会发现融资的过程其实也是个销售的过程,特别是到了最后前端交易的那个环节,本质就是一个价值对等。我今天投你一千万,我到底能够带来对等的多少的价值回报?双方如果不是一个计算逻辑,这样的一个销售沟通其实我认为是很无效的。可是在过去在阿里巴巴我们也发现有很多的sales,前面谈的都很好,最后就是在签单这个环节上出问题,某种意义上看起来是说他的能力不够,其实我觉得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对用户来讲他觉得这个价值并不对等。要么就是你并没有清晰地让我看到我的回报是可被估量的,是可被量化的,要么压根你就没有这个概念。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停在一个技术层面,我认为真正能够让你签大单的反而不是术的层面,而是我们说道的层面,那当然你光道也不行,你也得有术,可是我们必须说这个步骤是很重要。一定是你得先把道的这个层面先做好,然后术的层面。我觉得还是一样,它是个工具,它是个辅助。你不能说撇开道的层面我不谈,我就是一辈子来给你用我的这样一些技巧,比如说你加个广告吧,你再买三个八,这四个组合在一起对你皮肤更好。就像化妆品一样的。我本来今天是过来买面膜的,你跟我说啊这个面膜再搭上一个美容液效果会更好,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推销的层面,这里面背后的逻辑看似很复杂,其实我们把它简单提炼一下就是三个环节。

在这三个环节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我们说的叫价值突出,一定是要把你的产品和价值扯上关系。

读《阿里铁军销售课》有感.pdf

偶然的机会翻看到了这本书,下面对书中部分内容进行摘录分享:“销售行业有三大赢家理论,分别是播种理论、翻牌理论和采果理论。播种理论的核心其实是告诉我们要做客户的积累。就是你播种越多,将来采收的果实就越多。拜访的客户越多,签到合同的概率和数量就越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是从事销售人员的最佳写照。翻牌说的是客户筛选翻盘的速度越快才能比别人更快地翻到大牌,跑客户的速度越快才能比别人更快签到大的合同。采果说的是客户收割,果实熟了就要赶紧去摘,否则不是被别人摘去,就是烂到了地上没人管。跑客户除了要勤奋,不断地开发新客户,更要不断地去照顾和维护好你拜访过的客户。一旦时机成熟,就要赶紧去提出成交,赶紧去签约合同,免得这个时机被竞争对手给抢走” 四种销售方法: 一.谈话式成交法 打个形象的比喻,这种成交法就像是销售员提前设计了一个迷宫,只有自己知道入口、出口以及中间的路线,然后销售员带着客户一步一步地走出来,而整个过程中客户不会感觉到自己身处于一个迷宫之中,这方法适用于协调者无尾熊型的客户 二.直接式成交法 通过对客户不断地发起成交攻势,直至客户签约适用于指挥官老虎型客户,因为指挥官老虎型客户本身就喜欢简单粗暴,不喜欢拖泥带水。所以,我们直接切入重点赫尔提供解决方案就行了,而且该型的客户最喜欢做决策,他们享受做决策的过程。但是有三点需要注意:

第一,重要的试试持之以恒,进攻一定要持续,不要中断,直至最后一刻第二随时可以提出成交,成交其实和环境没有关系,只要觉得时机到了,就要勇于提出,哪怕时间没到,试一试也是没关系的第三,面对客户的拒绝,不要气馁,不要逃避责任,还是那句话,当客户说不的时候反而是给我们沟通和解释的机会 三.假设式成交法 核心思路是利用细节去交朋友,通过和客户沟通具体的细节,假设已经和客户达成合作了,从而达到客户默许合作的目的,同样有三点需要注意:第一,先设计好细节问题,根据自己的业务和产品特点,设计出假设成交需要的细节问题,它们通常跟合作后相关。当然这些细节问题可能没有标准答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对方的接受度,不能设计客户根本听不懂或者回答不上来的问题第二,面对客户的反应要及时作出策略性调整。有时候,在我们提出这些细节问题以后,客户可能不予理睬。所以,要提前做好一些准备来调整策略、扭转情况,再去寻找新的机会第三,不要沉迷于细节问题本身。提出细节问题的目的在于抛出成交需求,所以我们不要陷入问题中太深四.衡量式成交法 对于思考型猫头鹰客户,最适合此阿勇这种方法,因为这类客户对数据特别敏感,也喜欢思考,他们会认为这种数据分析比较是在帮助自己,而不是在销售,因为最后的购买决定是在比较之后客户自己做出的,并不是我们强行推给客户的,需要注意的三点:第一是价值表,我们需要事先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价值计算出来第二是准确

《阿里铁军》读后感_读后感

《阿里铁军》读后感 毫无疑问在外人看来马云的阿里巴巴是一个奇迹,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一个又一个神话,但奇迹不是一天实现的,靠的是背后的价值观体系、铁一般的纪律和超强的执行力。 阿里铁军的主要价值观缔造者,是曾任阿里巴巴COO的关明生。关明生把员工分为五类,分别是:狗、野狗、小白兔、明星和牛。狗是指没有业绩也没有价值观的员工,要淘汰;野狗是指业绩好但没有价值观的明星,如果不能改变价值观也要清除;没有业绩但价值观很好的员工是小白兔,公司要帮助他提高业务水平;业绩好价值观也好的是明星,会得到更多的股票期权和机会;业绩一般价值观也一般的是牛,公司必须培养和提高他们。阿里巴巴的价值观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是需要考核的,每年的年终奖、晋升都和价值观挂钩,业绩再好价值观不行,是不能晋升的。 阿里也有属于自己的“高压线”,它是铁军日常管理的基础体制。它曾经被当做最不人道的规定,却带来了团队超强的执行力。这个词意味着“不能触碰,触碰即死”,一旦触碰了“高压线”就等于辞职、被劝退或开除。被记入“高压线”的行为有:虚假拜访记录、虚假报销,就连考试作弊也算,这听上去可能有些夸张,但我看到的是阿里对于制度、对于规定、对于诚信的坚定。 为什么阿里的执行力那么强,很多时候是在背后做了大量的工作,一个5秒钟的决策,可能花了5个小时去思考。如果不去做前期的准备工作,一个决策没有人会执行,或者阳奉阴违。执行力强并不是强

压去做,没有人愿意被强压,都需要把背后的原因说清楚,让执行者知道为什么要做,目标是什么,衡量标准是什么。 看完这本书后我思考了很久,它到底能带给我多少,带给我什么,我们公司与阿里相比又有哪些共同之处。我在公司既是一个销售者也是一名管理者,首先从销售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开阔了我的思维,从根本上讲解了销售人员的使命,我们日常的思维是怎么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尽可能的多赚到顾客的钱,但是在阿里的培训课堂上,马云指出:“销售人员出去的时候不要紧盯着客户口袋里的5元钱,要去帮助客户把兜里的5元钱变成50元钱,然后你再拿走那5元钱,帮助客户成功才是销售人员的使命”,在这里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和目标,销售人员应该在保证自己收入的情况下为顾客实现更多价值。同时作为一名管理者,在阿里身上我看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团队要有统一的价值观并得到成员高度认同。凝聚人心是干事的基础,有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价值观并得到团队成员高度认可,那么这个团队就有了归属感和方向感。

揭秘阿里销售铁军

揭秘阿里销售铁军 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同程旅游CEO 吴志祥、原美团COO 干嘉伟、原大众点评COO 吕广渝、原赶集网COO 陈国环,中国互联网数不清的CEO 和高管都出自阿里中供铁军。马云曾公开评价:“阿里巴巴旗下最剽悍,最具战斗力的销售团队,非中供铁军莫属!”到现在为止,阿里的整套销售管理体系已被众多互联网公司模仿。阿里巴巴对销售人员有一个硬性规定:每位销售人员每天必须要完成八个拜访。像北京这种交通严重拥堵的大都市,很多人认为这不可能!但阿里人就凭着这股韧劲和执行力,迅速抢占用户市场,创造了一系列奇迹:两千亿美金的市值、史上最大IPO 、在杭州创造了上千个千万富翁……2008 阿里铁军年会珍贵视频献给全体战友,落泪感动万人《燃情岁月》阿里铁军:每天拜访8 个客户,工作12 小时例如北京:早晨八点时,销售团队准时赶到公司。首要任务是熟悉当天的销售目标,和把客户资料打出来,安排好今天的路线。:在九点时,当别人刚刚到公司上班,阿里的销售团队已经出发了,满怀激情的奔赴到北京的各个角落。阿里对拜访也有很高的要求:8 个拜访中,至少有2-3 个有效拜访,即销售人员必须见到老板或者高层,能够顺利推进。除此之外,还要尝试掘潜在客户,获取相关信息,这就是销售体系中的“陌拜”和“扫

楼”。但除了在北京,还有偏远地区,有很多工厂企业,就在田间。所以每个人包里就背着矿泉水,带着面包,防止这个地方没有吃饭的地方。环境非常恶劣。▲2002 年,中供铁军在出租屋内讨论业务:到晚上六点,回到公司,团队进行一小时的分享成果,交流学习。白天遇到什么类型的客户?客户有怎样的反馈意见?怎么样处理比较好?等等到晚上八点,然后一起团建,比如晚餐聚餐,完事了之后再去写日报,录到CRM 系统里面。如何保证录入客户信息的真实性?阿里有专门的品控团队去抽查,阿里的红线是诚信,如果发现某位员工造假,会立即开除。之后再收集第二天要用的客户资料,直到晚上十点结束。十点结束后,很多员工带着电脑回家,回家洗完澡后,躺在床上,电脑又打开了,在收集点资料,明天尽可能的多拜访几家,这是整个一天。阿里内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的销售人员都住在公司附近,以便可以高效利用时间。由于工作时间过长,绝大数销售都是单身汉。相信很多人听完这一天都崩溃了,但阿里的销售就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就在做这样的事情。在高压之下,阿里的销售工资并不高,2008 年底薪约1500 元,且公司不报销任何交通和通讯费……然而阿里的“高提成”和独特的公司价值观导致销售团队离职并不高。2005 年2 月,中供铁军KICK OFF 活动▲2005 年2 月,中供铁军KICK OFF 活动阿里铁军:敢定目标,责任明确到个人每个

2019年阿里铁军读后感

阿里铁军读后感 分享阿里铁军之前先分享本书所记录的九句话:1、今天最高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2、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3、一帮兄弟,一段故事,一个传奇,一生回忆。4、很傻很天真,又猛又持久。5、没过程的结果是垃圾,没结果的过程是放屁。6、对得起好的人,对不起不好的人。7、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8、定目标,追过程,拿结果。9、愿赌服输。 公司要想安全的渡过危机,我们必须恪守这样的信条:第一,永远相信自己。第二,我们相信后天比今天美好,但明天比今天更残酷。第三,所有人都需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公司的一切转折会议都会被标记名称,像阿里书上讲的“遵义会议”对阿里巴巴影响深远,对新进员工培训命名为“百年大计”,第一次培训为“一百大”之后是“二百大”“三百大”“X百大”,迅速建立起“对位坐标”,公司高层全部参与讲课,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价值观”其次才是销售技巧。要往正规军发展,一定要有培训。 阿里巴巴的价值观最早的是“孤独九剑”:创新、激情、开放、教学相长、群策群力、质量、专注、服务与尊重、简易。之后精简为“六脉神剑”: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文化、诚信、激情、敬业。每条价值观都会有相应的细致的描述,使其成为所有人员都能理解并能够遵从的行动指南。并进行培训及考核,价值观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是需要考核的,不考核的价值观就是没有,企业文化是考核出来的,如果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贴在墙上的,也不知怎么考核,全是瞎扯。一个公司最核心、最不能丢的东西就是“目标、使命和价值观”。 为什么阿里的执行力那么强,很多时候是在背后做了大量的工作,一个5秒钟的决策,可能花了5个小时去思考。如果不去做前期的准备工作,一个决策没有人会执行,或者阳奉阴违。执行力强并不是强压去做,没有人愿意被强压,都要把后面的原因说清楚。 当困难来访时,有些人跟着一飞冲天,也有些人因之倒地不起。一个正在创业的公司哪有不艰难的?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哪有平坦的道路?人类不就是在一次又一次与各种灾难做斗争中一步一步前进的吗? “你说我听,我说你听,你做我看,我做你看”这种示范作用是最明显的,对于市场好坏来讲,这个市场的问题谁也解决不了,就靠经理自己解决,如果经理对市场已经没有

《阿里铁军》读后感

《阿里铁军》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阿里铁军》读后感 文/清姐看世界 最近读了一本《阿里铁军》,给我最深的一个经验就是: 公司一定要有一个核心的心脏机构,为整个机构组织源源不断的输血。做项目也是一样,先要打造一个核心的盈利点,然后再以此为平台,建立生态。 这些生态都不是自己去做,去打造的,而是因为这个心脏的功能,被吸引来,被自动加入的。这样平台生态的力量,可以解决很多需要自己去投入的问题。不用自己干,而是依靠生态的力量,让各自生态体各自生存。轻轻松松只用管理就好,而不用去实际经营运营,这样不会很累。 公司经营最后,一定要固定下来,形成一种模式,一整套的打造体系。而做到这样,就一定要打造自己的样板,有自己的资产,这样才有对外展示的窗口,有真实的案例可以讲。 一个公司一定要有一个心脏业务,源源不断的为自己的整体输血续命。就比如阿里的铁军,中国供应商业务,成为自己的心脏部门。一个项目也要先打造一个可以盈利的项目,一个持续为整个项目输血的机构。 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有一个核心。也许随着以后业务的增长

扩张,会长出新的业态出来,但是以后这些后期起来的业务前期还是需要整个老大哥的输血支持。当后来的小弟成长起来,不再需要老大哥输血了,老大哥就需要进行业务升级,进行管理输出,人才输出,文化输出,成为一个象征体,也许并不需要他再做什么,但是没有他万万不行。这就是偶像的作用。活成一种意义或者是概念。 其次,就是理顺了一个公司组织的发展阶段: 1、创业初期,婴儿期:所具备的基因就是要原始,野性,血性,出于本性,兽性,目的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生存,野蛮生长,不在乎用什么手段,就是要活下去。 2、成长期,儿童期:就像小孩,儿童时代,走可爱,创新路线,年轻化、个性化,对个性的标榜,很富有活力。 3、壮大期,成人期:到了成年人的阶段,走生态化路线,建立生态,稳重成熟,开放,多元,以大者姿态容纳各种生态体的存在,多元生态化发展。 而与此对应的需要的能力,我总结为三个: 1、创业早期拼的是执行力 2、创业稳定期拼的是管理力 3、创业成熟期拼的是领导力。 一个组织的管理在每个阶段对团队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要顺应每个阶段的发展,这就要求领导者对公司的发展节奏把握准确,踩准点,踏准节拍,不快不慢,不紧不松。这就非常考验领导的智慧了。 第三、让我对文化制度有进一步思考:

阿里铁军内训销售课【精品文档】

【发刊词】我是怎样用马云打天下的销售思维,在1个月内追到太太的 (3) 【新人加餐01】正确运用微笑和眼泪,让局面起死回生 (6) 【第1集】如何绕过门卫,敲开马云办公室的门? (8) 【第2集】销售新人如何快速签单破蛋?4个字:三步一杀 (13) 【第3集】用价值对等法则:谈更高的薪水、签更大的订单 (16) 【第4集】三招快速找对关键人:孙悟空为什么只找观音救场? (19) 【第5集】卖产品和freestyle一样,1分钟定胜负 (23) 【新人加餐02】出不了业绩?也许是你没选对平台和产品 (26) 【第6集】客户那句“便宜点就买了”,其实是个伪需求 (29) 【第7集】利用好这3个关键点,提高客户预约成功率 (33) 【第8集】一流销售卖故事:如何利用讲故事勾起客户需求? (38) 【第9集】用电话做客户维护,有什么特殊的技巧? (42) 【中供故事01】为什么阿里铁军能够诞生销售奇迹? (45) 【第10集】销售前准备:怎样做出一次搞定客户的销售资料? (51) 【第11集】用四型动物人格法搞定不同客户 (55) 【第12集】喜欢聊天不爱签单的孔雀型客户怎样搞定? (59) 【第13集】聆听三七法则:好销售70%时间都让客户说 (62) 【第14集】如何获得协调者无尾熊型客户的信任? (66) 【第15集】精明冷静的猫头鹰型客户,如何用算账进行说服? (69) 【第16集】二次跟进:沟通感觉不错时,怎样聊才能签约? (72) 【第17集】说客户想听的话:挖需求就像谈对象,得有的聊 (75) 【第18集】学会察言观色:用“望闻问切”挖掘商机 (80) 【新人加餐03】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适合销售? (85) 【第19集】快速成交:对不起,不签单聊得再好也没用! (88) 【第20集】快速成交法(上):TA没说不喜欢,就是在给你机会 (91) 【第21集】快速成交法(下):如何通过捕捉细节,试探客户意愿? (95) 【第22集】想要快速收款,得先治好“收款恐惧症” (98) 【第23集】被拒绝?用事先防范来处理客户的反对意见 (103) 【第24集】上门拜访五十次,客户还是没表态? (107) 【第25集】怎么运用回马枪技巧应付:僵局/踢皮球/打太极? (109) 【第26集】如何续签:延迟客户保质期,收获“长情”客户 (114) 【第27集】转介绍:把一个客户变成一串客户 (120) 【第28集】销售的公关危机(上):小心客户的“朋友圈” (122) 【第29集】销售的公关危机(下):客户不再信任怎么办? (128) 【新人加餐04】设计开场白:说对见客户的第一句话 (134) 【第30集】你的销售资料有完整的销售思路吗? (139) 【第31集】为什么做销售,必须要有个销售目标? (145) 【第32集】如何提高销售效率,提升你的收益 (148) 【中供故事02】阿里销售三板斧:定目标盯过程拿结果 (152) 【第33集】销售做到第五年,你应该快“更年期”了 (155) 【第34集】快准狠消灭“更年期”,转型成功不遥远 (160) 【第35集】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永远保持积极的心态? (165) 【第36集】TOP SALES和普通销售最大的不同 (170) 【第37集】TOP SALES的十个高效习惯 (173)

《阿里铁军》读书笔记

《阿里铁军》读书笔记 说实话,最近10年关于创业、团队管理、工作方法论的书籍看得还是蛮多的。所以看了《铁军》这本书后略有感慨,本读后感不局限与《铁军》这本书,更多是谈谈我的理想团队观。 1.团队目标 但现实中,80%的企业赚钱成了目标,主营业务和客户成了手段,就容易因果倒置,舍本逐末,导致运营杂乱无章,业务东张西扩,一团糟。创业,目标一定要大,必须立足于客户群体的基本需求。哪怕一个小团队,也应该树立自己正确的目标,有目标才有方向,有方向才不会迷失。很多企业追逐热点,东捞一笔,西捞一笔,注定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因为没有核心用户群,就没有价值积累,只有用户的持续认可才能形成实在的品牌价值。 对于铁军来说是幸福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把产品卖出去,多少人还徘徊在寻找人生目标过程中。但马云为了怕销售过于看重销售目标,而不顾及客户真是需求和

使用价值,特别注重“修假成真”,关注团队价值观、服务意识、客户满意度等比较虚的方面,不能为钱而遗失了初衷。从这方面来说,价值观对于团队来说确实有不可或缺的精神导向作用,目前也越来越多团队开始从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去选择合作伙伴,因为禀性难移,但是工作的技能却是可以培训提升的。从直接导致卫哲引咎辞职的11年中供大范围诚信门事件来看,团队运营实在风险太大,难怪马化腾说天天如履薄冰。哪怕阿里巴巴天天把诚信、客户第一挂在嘴上,也难免在经理人业绩导向影响下误入歧途,当然也让马云意识到了职业经理人的局限性,KPI导向,竭泽而渔。所以现在很多绩效目标管理体系中,都加入了客户满意度、退货率等业务健康指标体系。 2.价值观 其实是价值观,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是“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价值观为团队提供了行事规则和最主要的价值指标,是团队中处理很多矛盾的准绳。比如客户第一,书里提到一个例子,某个销售员为了业绩,把房地产商也忽悠上了中国供应商,最后公司主动退款给客户了,因为阿里巴巴并不能帮客户卖房子,没有考虑用户需求。

《阿里铁军》读后感:阿里巴巴销售的秘密

《阿里铁军》读后感:阿里巴巴销售的秘密[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阿里巴巴销售的秘密 ——《阿里铁军》读后感 作者喵先生 这是一本讲述中国最强地推部门,也是商业帝国阿里巴巴的精气神"中国供应商"阿里铁军的故事。要了解互联网O2O地推,要了解销售,这应该是一本必读书。 在杭州接触过他们"中供拍档"的销售人员,一群充满激情的销售,虽然有些东西不赞同,但是他们的组织方式、团队建设还是很值得学习的。中供是互联网电商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 的电商人才。阿里系的枝繁叶茂就是从这里出来的。从这里走出了滴滴出行CEO维、赶集网COO陈国环、大众点评COO吕广渝、美团COO干嘉伟等等优秀人才。 国内O2O战场,一度成为阿里铁军内战。我现在所在的互联网长租公寓O2O公司自如,有很多文化价值观,行为组织方式有很多都和阿里铁军类似,我相信一定是做了阿里铁军销售的借鉴,源头在阿里铁军这里。 最开始进入阿里巴巴铁军销售的人员都是几乎没有什么学

历,出生贫寒的人。但恰恰是他们对于成功的热切渴望助力了他们。阿里铁军讲究说真话,对于问面试者你为什么加入阿里?大家不会说空话套话,会坦诚布公地说我是为了赚钱,买房买车。这是一个崇尚说真话的公司文化。 1500元底薪,三个月出不了单就开除,这就是所有人在阿里巴巴销售部门的起点。 O2O公司讲究结果,迅速扩张,迅速拿到客户。所以这里面也出了很多很土但是很实用激情的名言: 今天最高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 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很傻很天真,又猛又持久。 没有过程的结果是垃圾,没有结果的过程是放屁。 对得起好的人,对不起不好的人。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定目标,拿过程,做结果。 这些都是可以算是阿里巴巴销售的名言警句了,当然有些话在今天90后员工为主,崇尚个性的阿里销售部门里就不见得适用了,比如那句:很傻很天真,又猛又持久。阿里铁军面对的环境一直在变,阿里铁军自己本身也要变革。 在这本讲述阿里铁军激情燃烧岁月的书里,有以下三个点非

《阿里铁军》读后感:阿里巴巴销售的秘密

《阿里铁军》读后感:阿里巴巴销售的秘密 阿里巴巴销售的秘密 ——《阿里铁军》读后感 作者喵先生 这是一本讲述中国最强地推部门,也是商业帝国阿里巴巴的精气神"中国供应商"阿里铁军的故事。 要了解互联网2地推,要了解销售,这应该是一本必读书。 在杭州接触过他们"中供拍档"的销售人员,一群充满激情的销售,虽 然有些东西不赞同,但是他们的组织方式、团队建设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中供是互联网电商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的电商人才。 阿里系的枝繁叶茂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从这里走出了滴滴出行维、赶集网陈国环、大众点评吕广渝、美团干 嘉伟等等优秀人才。 国内2战场,一度成为阿里铁军内战。 我现在所在的互联网长租公寓2公司自如,有很多文化价值观,行为 组织方式有很多都和阿里铁军类似,我相信一定是做了阿里铁军销售的借 鉴,源头在阿里铁军这里。 最开始进入阿里巴巴铁军销售的人员都是几乎没有什么学历,出生贫 寒的人。

但恰恰是他们对于成功的热切渴望助力了他们。 阿里铁军讲究说真话,对于问面试者你为什么加入阿里?大家不会说 空话套话,会坦诚布公地说我是为了赚钱,买房买车。 这是一个崇尚说真话的公司文化。 1500元底薪,三个月出不了单就开除,这就是所有人在阿里巴巴销售 部门的起点。 2公司讲究结果,迅速扩张,迅速拿到客户。 所以这里面也出了很多很土但是很实用激情的名言 今天最高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 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很傻很天真,又猛又持久。 没有过程的结果是垃圾,没有结果的过程是放屁。 对得起好的人,对不起不好的人。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定目标,拿过程,做结果。 这些都是可以算是阿里巴巴销售的名言警句了,当然有些话在今天90后员工为主,崇尚个性的阿里销售部门里就不见得适用了,比如那句很傻 很天真,又猛又持久。 阿里铁军面对的环境一直在变,阿里铁军自己本身也要变革。 在这本讲述阿里铁军激情燃烧岁月的书里,有以下三个点非常打动我 一陌生拜访的作用 最开始阿里采取电话销售,电话销售带来的天然不信任感是没有办法

《阿里铁军》读书心得范文

《阿里铁军》读书心得范文 《阿里铁军》读书心得范文1 阿里铁军讲的是阿里巴巴中供直销团队的事,也是阿里的历史。 文章的第一章讲是2000年马总在拿到大笔投资后大肆扩张导致后期入不敷出,到后来大裁撤,遵义会议到最后的直销团队的建立。虽然未能经历但是却能感受到当时马总的艰难,佩服马总的果断、与远见。 第二章将的是阿里价值观,里面有阿里的百年大计、独孤九剑、六脉神剑。其中可以感受到价值观在一个团队中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这样的价值观在,就没有后来的阿里铁军。价值观是这支部队的魂,是阿里的价值观支撑了这支铁军勇往直前,开疆扩土。 让我感触最多的是第三、四章它讲述了阿里人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那种勇往直前、笑对风雨的精神。当面对非典时阿里员工的积极、乐观的精神。面对只能在家办公的时候员工的执行力,我只能自叹不如,默默的向前辈们致敬。书中有一段写到“非典隔离时期,马云被关在家里一天打几百个电话“打给我的同事们,有一张名单,疯狂的打,每个同事接到电话的时候都是:你好,阿里巴巴。”虽然隔着书本但我确实被阿里人给感动到了。 《阿里铁军》读书心得范文2 在中国互联网,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百度强在技术,腾讯强在产品,阿里强在运营。虽然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再用这样简单的视角

来看待这三个巨头,但这种说法的确能体现三家公司最初的基因。 最能体现阿里巴巴运营文化的,是阿里巴巴B2B事业群的线下团队。这个团队被称作阿里铁军,或者中供铁军。中供是“中国供应商”的简称,它是阿里巴巴B2B业务推出的一款产品。铁军的组建,最初正是为了向中小企业销售和推广这款产品。中国供应商也是阿里巴巴最早盈利的项目。正是这个项目的收入,支撑着马云和阿里巴巴“跪着”熬过了第一个冬天——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 阿里铁军人才辈出。它为阿里巴巴培养了很多高管,包括后来曾做过阿里巴巴CEO的陆兆禧、现在农村淘宝的负责人孙利军等。后来O2O大战时,大家也发现,不少O2O公司的运营团队骨干,都是从阿里铁军中出去的。比如滴滴的创始人程维、美团网的COO干嘉伟、大众点评的COO吕广渝、赶集网COO陈国环、易到用车COO冯全林、河狸家COO方芳等。以至于阿里的人把O2O大战称为“铁军内战”。 这样一支线下运营铁军是如何炼成的呢?从最近的一本新书《阿里铁军》中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首先是重视价值观。 阿里铁军的主要价值观缔造者,是曾任阿里巴巴COO的关明生。关明生把员工分为五类,分别是:狗、野狗、小白兔、明星和牛。狗是指没有业绩也没有价值观的员工,要淘汰;野狗是指业绩好但没有价值观的明星,如果不能改变价值观也要清除;没有业绩但价值观很好的员工是小白兔,公

“阿里中供铁军总教头李立恒销售入门”——学习笔记分享

“阿里中供铁军总教头李立恒销售入门”——学习笔记分享 互联网销售团队管理2018-12-24 14:41:14 阿里的中供铁军在中国互联网销售领域是个神一样的存在,阿里马云也给予了中供铁军很高的评价,确实一个敢打敢拼的团队,一个不断给公司造血创造利润的团队,一个不断给马云提供枪支弹药进而创造出中国互联网行业巨无霸淘宝、支付宝的团队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很有幸,在当我做管理七八年,遇到一些管理中问题不清楚怎么解决的时候,遇到了原阿里中供铁军总教头李立恒的音频付费课程,听了之后,收获很大,希望分享的一些学习笔记,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一、销售选人标准:悟性+天赋 看着舒服即可 电销(声音好听是优势) 拜访(看着舒服、合适的举止和仪态)

苦大仇深:(外地的、家庭条件不好、要奋发图强只能靠自己拼搏的) 1、“要性”:想要?很想要?还是一定要? 2、感恩:销售很枯燥,要像海绵会“吸收”营养 3、好学、分享:分享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天赋 人情世故:多听少说 耐力和持久力:1-3-5-10分钟场景,30个电话/天*10分钟/天等 销售就是一个简单的事儿重复做的事,365天天天如此,不换样,一般人吃不消二、销售如何选对发展平台和产品 选择平台好于非平台 1、给予销售足够大空间的平台好,上开下放,氛围很重要 2、好的综合服务

3、标准化的销售手册,重视程度,销售度和公司的核心业务的匹配度 有形好于无形实体好于非实体刚需好于非刚需 名、利需至少满足其一(选产品的标准) 销售忌:投机心(走捷径) 需要足够多的拜访: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 销售需要预热:设计开场白---让客户记住你 以上就是我听过前几节课的主要收获了,是不是过于简练了,其实就应该这个样子,毕竟现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很忙,说就要说重点,分享自然要分享要点啦!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也会不断的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欢迎关注,有不清楚的或者想和我探讨的,都是可以的奥,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见解!

阿里铁军读后感

许多人都想学习阿里巴巴成功的经验,在那个互联网还未兴起的时代,第一代领导人的眼光就会变得极为重要。无疑每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领导人。作为我们分公司的管理者,我需要不断学习的地方还非常多。 在这本书中集中展现了阿里巴巴成熟、完善的企业文化,什么是企业文化?它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企业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心灵上的价值认同。阿里巴巴最早的价值观是“独孤九剑”:创新、激情、开放、教学相长、群策动力、质量、专注、服务与尊重、简易。之后精简为“六脉神剑”: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文化、诚信、激情、敬业。每条价值观都有相对应的具体内容,指导员工应该怎么做,怎么实现这些价值。对于我们分公司来说,也需要有对应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并且这样的价值观是应该不断应时而变的。自古以来,思想内核是一个团队最重要的东西,如果大家心不齐,那就无法朝着一个方向、目标努力。不仅仅要创造这些企业价值,更要落到实处,它不能只是贴在墙上的标语、开会时的客套话,更应该是职工的行为准则,所以,我们要把企业价值纳入到职工考核当中去,实践才是理论的最好落脚点。 为什么把他们叫做“阿里铁军”?像铁一般的军队出现在现代企业里,这代表了什么?这代表了阿里超强的执行能力。扪心自问,我们的企业似乎很难做到这样超强的执行能力,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决策做了就做了,也许只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也许还未验证,而阿里的决策时通过长时间的思虑以及大量的准备工作。我们的决策下达,员工真正理解到的东西有多少,员工把这个决策实践了多少,又取得了多少回报,甚至可能带有虚假的成分,而管理者却不知。阿里有高压线,是绝对的高压,一触即死,哪怕你拥有再高的业务能力都没有用,诚信为本。2008年到2011年的3年间,高压线由17条缩短至6条,“符合就留下,不符合就走人。”让阿里的员工几乎人人自危,后来阿里加上了讨论组决定,才给了员工可解释、喘息的机会。但这绝对不代表员工可以降低执行力,恰恰显示出与时俱进中的文化进步和对人的关怀。企业的执行力可以说是企业生存的命脉,

阿里铁军【第3集】用价值对等法则:签更大的订单

【第3集】用价值对等法则:签更大的订单 前段时间我有个朋友很苦恼,想换份工作,然后很多企业前面谈的都非常好,谈到薪资的时候,他的需求说完以后,所有的都没下文,他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当时给他的说法说:我认为核心是你并不是很清楚对方的价值取向,你们在价值这个事情上并没有对等。 经济学里面有一个概念叫价值对等,通俗点来说呢,就是任何事情都用价值去衡量它,而这个价值都是可被量化和被定量的,那背后要么是个数字,要么是一个公式。 其实在我们销售这个行业里面,价值对等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我们今天客户谈得非常好,也愿意来购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那你到底是给他去推哪一个产品,是高的还是低的?对于sales来讲当然是喜欢签大单,可是很多sales提出签单的时候,往往会在哪里卡住,就是它根本不是很清楚,对方的价值点位是多少,就像我前面那位朋友一样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计算自己的成本或收益。 所以说这里面呢是有很多的学问,这一期呢我们就来聊一聊销售如何去签大单。 原来我们在阿里的时候,产品实际上是有两个,一个是4万,一个是6万,早期其实任何sales都想说能够去签一些大单。那这大单是怎么来的呢?这个背后是有个逻辑。 第一个就是挖掘出用户真实的需求,这个需求其实不只是意愿的问题,真正要挖的是用户背后的价值需求,就它愿意花多少的代价来换这样一个收益。 那这个挖掘价值需求,通常我们是用一些提问的方式,拿以前阿里巴巴的案例来讲,我们会问客户你一年投资在找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多少钱,我们会问他这个问题。那他会说啊我们差不多会投入,比如说多少钱来获得一个用户,那其实就是把它放到一个最小点位,不要说很大,不要说你们一年的预算是多少钱。其实就像互联网一样的,我就计算一个流量成本是多少钱。这个里面很有意思,比如说有的客人,他从来没有这样的一种意识和概念,它说不出来,你是第一个这么问他的,当你问这个问题以后,他会觉得你很专业,因为他自己从来没有用这样的一个方式去计算过它的成本和收益,这是一个点。 然后第二点,当你问他一个用户成本多少钱以后,我们通常会给他算账,你去年比如说总共是成交了十个客人,但是呢你总共是获得了一百个,这个转化率是10%,那你是用多少的成本来换了这10%?这是第二个问题,把这个账一算,他自己有时候就会吓一跳,原来我是花了一千万找了一百个客户,最后成交了十个,然后再乘以这十个厂家客户的客单价,最后算出来,我这一千万投入进去,到底我的回报是多少。那这个时候我们通常就会说了,你看我这只需要6万块钱一年,我们在其他省份和你做一样的行业和产品的客户,说他通过阿里巴巴一年找到了一千个客户,最后成交了25个,平均每个客户的成交均价大概是多少,你看他只花了6万块钱就获得了两个亿的订单,那你自己算算我这个投资回报率是多?所以这个方法是非常实用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去挖掘这个价值需求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去问一些价值换算的问题。 那就引出了第二个逻辑,是你必须要在前面讲解产品的过程当中,把它用价值这样

阿里铁军TOPSALES分享

1.赢过马云的顶级销售法——贺学友 曾经我也是一个普通的sales,我也曾经迷茫过,也差点放弃过。业绩这个月做到了金牌,下个月吃了鸭蛋。我是怎么蜕变的呢?我是通过大量的学习、大量的实践、大量的学以致用总结出来的战斗经验。在大量的学习和大量的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如何成为顶尖的Top Sales 的相关的心法和相应的战斗的经验,把这个十几年总结的精髓原封不动分享给大家,让全球No.1 公司的No.1 的Top Sales 来教你如何成为No.1 的Top Sales。 大家知道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因为我不仅自己做到了全球顶尖的Top Sales,我更培养了无数顶尖的Top Sales,不管是我自己团队的,还是外面团队来请教的,几乎只要经过我点播的同学,他的基因立马突变,所以我用了大量的实践去帮助我们这些渴望的迷茫的想要改变的同学,成功地快速改变了自己。 对那些迷茫中的、彷徨的、或者是努力过拿不到结果的、或者是职场的小白、想成为顶尖的Top Sales 的、那些想要改变自己的人,会有一些相应的帮助。 要怎么样教你们成为顶尖的Top Sales 呢?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顶尖Top Sales 的心法,和顶尖Top Sales 达成目标的一些具体的方法,而且这堂课是首次公开课。 大家知道成为顶尖的Top Sales,一定是跟普通人是不一样的。那么不一样在哪里?我们看一下他成功的方法是什么? 一. 我们怎么通过精准的客户,让你的业绩以倍数的增长。我讲的这个倍数不是一倍两倍,

也许是五倍十倍。 二. 我们怎么第一次找到第一KP ,能真正的帮助你减少拜访的次数,从而做到一到两次就可以让你见到关键人。 三. 我们怎么把一个case 从拜访到close,能谈透,当场就close。 四. 我会跟大家分享如何close 一百次,让你的签单的效率,提高到你想要的结果。 一个高的目标,怎么去把它分解?怎么去最终达成?一个顶尖的Top Sales 的良好的工作习惯,表现在哪些方式方法上面,在困境下如何逆袭? 这就是一个曾经作为全球顶尖的Top Sales,他这么多年最精髓的成功的方式方法,让你们快速的蜕变,成为你想要的那个自己。 其实我就是一个Top Sales 的加速器。希望大家能用心的去领悟课程跟大家分享的、我这么多年总结的最棒的经验,希望大家都能成为顶尖的Top Sales ,期待大家心与心的碰撞,灵魂与灵魂的交流,让我们彼此都可以成为顶尖的Top Sales。 2.好销售不会告诉你,【精准客户】才是签约法宝

《阿里铁军》读后感

读《阿里铁军》有感 许多人都想学习阿里巴巴成功的经验,在那个互联网还未兴起的时代,第一代领导人的眼光就会变得极为重要。无疑每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领导人。作为我们分公司的管理者,我需要不断学习的地方还非常多。 在这本书中集中展现了阿里巴巴成熟、完善的企业文化,什么是企业文化?它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阿里巴巴最早的价值观是“独孤九剑”:创新、激情、开放、教学相长、群策动力、质量、专注、服务与尊重、简易。之后精简为“六脉神剑”: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文化、诚信、激情、敬业。每条价值观都有相对应的具体内容,指导员工应该怎么做,怎么实现这些价值。对于我们分公司来说,也需要有对应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并且这样的价值观是应该不断应时而变的。自古以来,思想内核是一个团队最重要的东西,如果大家心不齐,那就无法朝着一个方向、目标努力。不仅仅要创造这些企业价值,更要落到实处,它不能只是贴在墙上的标语、开会时的客套话,更应该是职工的行为准则,所以,我们要把企业价值纳入到职工考核当中去,实践才是理论的最好落脚点。 为什么把他们叫做“阿里铁军”?像铁一般的军队出现在现代企业里,这代表了什么?这代表了阿里超强的执行能力。扪心自问,我们的企业似乎很难做到这样超强的执行能力,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决策做了就做了,也许只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也许还未验证,而阿里的决策时通过长时间的思虑以及大量的准备工作。我们的决策下达,员工真正理解到的东西有多少,员工把这个决策实践了多少,又取得了多少回报,甚至可能带有虚假的成分,而管理者却不知。阿里有高压线,是绝对的高压,一触即死,哪怕你拥有再高的业务能力都没有用,诚信为本。2008年到2011年的3年间,高压线由17条缩短至6条,“符合就留下,不符合就走人。”让阿里的员工几乎人人自危,后来阿里加上了讨论组决定,才给了员工可解释、喘息的机会。但这绝对不代表员工可以降低执行力,恰恰显示出与时俱进中的文化进步和对人的关怀。企业的执行力可以说是企业生存的命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必重点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与应变能力,虽说不可能直接做

企业的灵魂《阿里铁军》读后感

收到《阿里铁军》的一刻第一感觉,“难读”。本书中太多意想之外的事件,并且阿里巴巴的成功确实如同他们的名字一样,是一个传奇。而每一个传奇故事的背后必定是经历过非同一般的过往。支撑着阿里巴巴成长,并且历经每一次的奇遇便是他们的团队文化。 2000年前后互联网公司创业开始在全国兴起热潮,持续期至今,许多互联网或创业型公司都曾模仿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但没有一家企业正真能够“模仿”成功。实质上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本质在于团结公司和提升效率,人效便是中供铁军的关键。自我驱动是个人效率最好的来源。成长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你不想成长,谁能逼你。 阿里的用人从开始招聘录用开始就是价值观第一,职业技能第二。同样入职后的培训是以价值观的培训为第一位,产品知识、销售技能排在后。在统一了价值观后,对于每位员工自我驱动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例如:淘宝有“赛马会”。整个集团都在推广——我的级别,我做主。后来延伸——我的工资,我作主。普通公司是什么形式呢?领导考察,觉得你表现不错,找你谈话:你要晋升了。如果年轻的时候,可能就是受宠若惊——领导要晋升我。但淘宝对优秀的销售说,你做得不错,明年打算升你做主管了,继续努力。销售却回答:我为什么要当主管?我做销售挺开心的。这样很多都不愿自我提升,但后来淘宝用自我驱动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年初,如果你觉得年底想晋升,就报名。不报名的人就一定不会晋升。能不能晋升两级?行,你报名,你报名晋升两级,我们就用两级的标准来要求你。”每个人为自己的梦想做事,才可能成功。 如果说,梦想是使一个团队区别于“团伙”的灵魂,那保障团队的梦想就又必须由企业文化来决定了。阿里巴巴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有一个非常强势的文化来保证梦想的落地。马云曾说过:“阿里文化是你的选择,你选择了这家公司,就要融入进去。不是文化来包容你,而是你去适应这个文化,并且进入这个文化以后去完善它,去丰富它。”阿里的团队文化,主要是四个方面:第一是分析问题的结果导向;其次是“开放,民主,合作”等对待客户的原则;第三即是培养干部、培养人才、建设文化的HR体系与思路;第四是“太极理念”。而在这四方面后,阿里也创造了自有的文化,其中以“因为信任所以简单”和“平凡人做非凡事”两条最为突出。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在很早的时候就确立了企业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不

阿里铁军读书笔记

阿里铁军读书笔记 一群铁汉,一支军队;一群铁汉,一生忠义; 阿里巴巴价值观从最初的100多条,到20多条,最后精简成了独孤九剑,到最后的六脉神剑,同时加强考核,企业文化的维护者考核制度,这就是阿里巴巴高度的企业文化的形成。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要做到同欲同舟,阿里靠的是什么?是团队统一的价值观,凝聚人心是事业的基石,很多人不是一直说,管人的根本就是管心吗?阿里就是这样的,阿里的团队有着超出常人的高度归属感和方向感,一个团队是这样,一个部门也是这样,这样的阿里铁卫战队必然是强者,是战无不胜之师,价值观的统一就是团队组建的最底层的东西,所有的策略,计划,目标都要靠它托起和支撑,因此要在销售中成为王者,必然要有铁的团队,而铁的团队的核心就是凝聚力,而凝聚力的关键靠的就是价值观。这也在阿里铁卫军身上得到了很完美的诠释。 有心力且有执行,这一切才是个圆圈、一个链子,在阿里的铁军身上看到的是无敌,在销售的圈子里一直有一句话叫做成绩是逼出来的,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可是为了生活,当我们陷入绝境的时候相信我们会向阿里人一样,变成无畏的战士,考核制度就是让陷入绝境的

一个方式,我们不能依靠销售人员自我的觉醒,目标考核其实只是手段,也是培养执行力的一种方法,就像阿里一样令必行行必止,这就是阿里铁军,无畏无惧无敌,一支销售中的特种部队,一支站无不胜的销售航母,而宜信就缺少了这个特种战队,当我们管理层的指令颁布的时候,员工已经习惯了这个事情不做也没事,我在考核名单中反正有人会保我的思想,这样的销售战队怎么可能创造最大的战力,没有战士割腕的决心,怎么有风雨后的彩虹,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觉悟哪能看到奈何桥后面彼岸花的璀璨,执行力是管理者赋予的,也是管理者废掉的。想要团队突破就得先自我突破。 铁血丹心,英雄本色 风从虎,云从龙——变革,一跃龙门飞天去,一破天地冲九霄!这就是变革,作为销售要拥有能够抓住变革的能力,魄力。阿里铁军就是在一次次的浴火重生,阿里精神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涅槃中锻造的,宜信就像曾经的阿里一样,在一定的成功后,却迎来了行业变革,成功后的变革是痛苦的,可是一当完成了那就是无敌的,宜信现在就是在变革中,一次机遇,唐宁总对于行业的清晰度,城市经理对于城市金融的眼光,营业部经理对于机遇的把握,这就是南通三营的机遇,一次沉淀,一次爆发,能不能在这次行业变革中,宜信再次崛起,能不能在这次行业变革中,南通顺势而为,能不能在这次变革中,南通三营,一跃成龙,这需要我们有拥抱变革的勇气,需要我们有拥抱变

阿里铁军的读后感1000字

阿里铁军的读后感1000字 从事物发展最核心的角度理解企业管理的核心、阿里的精神内涵和宜信的精神内涵。 核心思想:借假修真 假:做事的具体方法,就是道家讲的术,例如具体的管理的手段,营销的方法,对员工管理的方式,这些都是术,因为所有的这些方法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人的时候的方法,换了一个市场环境,这些方法就过时了,所以它是假的。 真:事物的本源,也就是道家讲的道,万事万物运行的本源性规律,在管理中就是管理的本质,文化的内核,对目标卓越的追求,这些都不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外界的变化是指:市场的变化、员工的变化等等。 借假修真:借着学习方法(借假)达到感悟道(修真)的目的。 用三个变与不变,详尽的解读了真与假,术与道德辩证逻辑关系 第一个变与不变:

宜信在12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中国金融史上非常非常多的大事件。我们所面临的市场我们所面临的客户包括我们自己,其实都在不断的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中。 所以宜信的管理手段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例如:咱们公司近期作出的人才方面的调整,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咱们面临的管理的对象,一定是那些更有思想更难去管理的人群,或者某种程度上更“易于”管理的新一代的90后95后的大学生员工。那么对于这些人的管理方式一定是和之前不同的。 这个过程和阿里铁军很相似,阿里铁军在成立的初期,上世纪九十年代,加入阿里铁军的很多是七零后,甚至是六零后。他们还带有他们那个年代人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他们比较能够接受的管理手段,还是那种,强执行力,强荣誉感。随着阿里不断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阿里,时间也走到了2018年,随着85后,90后员工加入,阿里的管理方式也必然随之而发生不同的变化。比如说,我们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要求他们有非常非常强的执行力和荣誉感,甚至我们要主动去赋予他们这样的品质。 那么管理的本质是什么呢?德鲁克的《高效能的管理者》:使组织的绩效得到提升,使人员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