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机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教育机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教育机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教育机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教师的教育机智是一个古老又崭新的话题。教师的教育机智不仅反映在思想品德教育中,也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反映在师生关系处理中。它体现了教师感知的敏锐性、意志的果断性和教学技能的娴熟性。

【关键词】教育机智教学过程教育

乌申斯基说:“教师缺乏了所谓的教育机智,无论他怎样研究教学教育理论,永远也不会成为实际工作上的好老师。”教育机智能力强的教师,往往能够对突发的教育问题沉着、冷静地应付,巧妙地处理,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缺乏教育机智的教师则恰恰相反,结果不是自己难堪就是学生不满意,甚至是“好事办砸了、办坏了”。

教育机智是一种具体的实践行动,是教育智慧的外部表现。教育机智总是与一定的教育事件联系在一起的,是在具体教育行动中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教育机智生成于实践活动,表现为某种具体的行动,教育机智是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生成的,无法事先计划。

1.教育机智应用在思想品德教育中

16-18岁的高中生已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开始辩证地思考一些问题,对于学习、生活上的事情有他们有独特的看法和意见。具有不同个性和复杂心理活动的高中生,有时他们很有主见,有时也很偏激,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突发、难以预料的特殊问题,干扰教学的正常进行。如果事件处理不当,就会使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甚至会使事情无法收场。但如果老师灵机应变,妥善解决,不仅可以同样完成教学工作,还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何管理好六十多个学生,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勤奋好学的好习惯,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以及尊重他人的好品质,是每一个高中班主任必须思考和突破的问题。很多情况下,班主任的工作计划会因突发事件的影响而改变。例如:根据学校的安排,在五一放假前要在全校进行大扫除,要求每班把责任清洁区打扫干净,并进行评比。本来安排去清洁厕所的两名学生有一名生病请假了,要临时安排另一名学生去顶替,但没有一个人肯去扫厕所,劳动委员没法把任务安排下去,只好向我反映。当时我一听,有些生气了:不就是扫个厕所嘛,咋就没人肯去呢?这群学生看来是“要训”了。于是,我大步流星、气冲冲地走进教室,准备给他们上上“政治课”。但教室此时是如此的安静,同学们都屏住了呼吸,神情紧张的看着怒气冲冲的我,好像是担心马上就要发生什么,又好像有什么话要说。看到同学们的表情,理智战胜了情绪,看来我要弄清楚情况再“训”了。我微笑着说:今天下午的大扫除是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进行的。谁能说说劳动的意义?你们知道“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吗?同学们一听,觉得我的话没有火药味,顿时活跃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了起来,有的说劳动可以强身健体,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我的观点与主张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教育学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它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 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变化, 其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 理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所以, 教育改革必须借助 于教育心理学, 把心理学作为教育的理论基础。 有了教育心理学的理 论作为指导, 教育实践就能把握正确的方向, 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 展。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初创阶段,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 标志是 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 《教育心理学》 , 这是西方 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末—— 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 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末——成熟阶段,西方教育心理 学比较注重结合实际, 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 立的理论体系正在形成;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完善时期,信息技 术的迅猛发展, , 使得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探讨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 如何为同学创造有利 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其获得知识并培养其学习登, 这些研究对学习和教 学莅临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教育心理学在实际的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

运用到教学中, 能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能科学地分析教学过程, 认识教学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实质、 规律和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去干预 并预测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智能的发展状况; 能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情况 进行研究并为其在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以利促进教学改 革。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我们知道,学生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一旦出现了学习困难,教 育心理学就可以提供多种方法帮助教师了解原因。 如果一名五年级学 生在英语阅读中表现出困难, 我们就应该应用阅读测验以及与阅读有 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等各种测查手段来找出学生的症结。

智慧教师教育教学成果

结合课程教学探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内容提要: 高中学生对科技方面的学习,是经后步入高等教 育学习,步入社会生产实际的入门,是将理论应 用到实践的初步尝试,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敲门砖。 因此对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训是必要的,结合 课程教学探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是必要 的。 主题词:高中生,科学素养,探索,实践 作者姓名:潘之浩 高中学生对科技方面的学习,是经后步入高等教育学习,步入社会生产实际的入门,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初步尝试,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敲门砖。因此对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训是必要的,结合课程教学探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是必要的。作为技术学科教师,我想就通过课程平台、活动平台以及课程平台与活动平台的整合提高高中学生科学素养浅谈一下个人感悟。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 作为科技方面教师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做到首先应该理解科学素养的内涵。世界上对此的定义有很多,具有权威的,代表性的大约也有十几种,我在这里主要参照的是美国“2061计划”对科学素养的定义。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发起的“2061计划”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是:“熟悉自然界,尊重自然界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了解科学的一些重大概念和原理;有科学思维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并认识到它们的长处和局限性。同时,还应该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科学素养可以增加人们敏锐地观察事件的能力、全面思考的能力、以及领会人们对事物所作出的各种解释的能力。此外,这种内在的理解和思考可以构成人们决策和采取行动的基础。” 之所以参照该定义,我认为此定义中具备适合高中学生培养的几方面能力。一方面是广泛地认识、理解科学,即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方法;二方面是学习科学知识,即学习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三方面是构建科学思维体系,即培养逻辑性思考问题的能力;四方面是做科学,即参与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问题,并培养相关的技能。

微视频在教学中的运用

翻转课堂实现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的颠倒。在翻转式教学中,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视频承担起了知识传授的责任,其质量对知识传授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起初,教师给学生课前看的文字材料或多媒体材料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得不到好的学习效果,从而导致课堂进行知识内化的失败,完成不了翻转。而当类似可汗学院的微视频出现之后,教育研究者发现了能够代替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工具,并使翻转课堂成为广受欢迎的教学模式。目前,在翻转课堂中应用最多的便是微视频,当然也有少数学校采用专业的电子教材(例如,美国加州河畔联合学区采用了基于iPad的数字化互动媒体教材)。本文针对教师选择最多的微视频进行分析,探究微视频应该如何制作,才能达到学生课前学习应有的效果。 Zaid Ali Alsagoff教授曾提出教学视频的作用是“激发、影响和告知”,其特点为:生动的、有教育意义的、创造性的、可引人思考的、可以理解的、相关的和令人兴奋的。可汗学院和林地公园高中的成功也为研究者制作微视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表1对可汗学院和林地公园高中的微视频特点进行了概括。 表1:可汗学院和林地公园高中教学视频特点 1. 可汗学院教学视频的特点

可汗学院是由印度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主旨在于利用网络视频进行免费授课,现有关于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的内容,教学影片超过200 0段。该机构的使命是为全球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加快各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速度。 为了更好地总结可汗学院微视频的特点,笔者对网易公开课中的可汗学院视频进行了统计,并结合相关的文献发现: (1)视频长度最长不超过14分钟,普遍在10分钟左右,有的甚至只有3分钟。 (2)教学视频中不会出现教师的形象。学习者只能听到教师的声音。教师通过模拟电子黑板或者PPT呈现内容,然后结合手写板的形式进行讲解,整个过程通过屏幕录制软件生成视频。可汗曾对此解释道,教师形象不出现是为了将教师拉下讲台的位置,让他们和学习者平起平坐,以便于学习者能够以更加轻松自如的心态集中在内容上。尤其是学生在面对教师一整天之后,回到家时,就不希望再看到他们了,一块简简单单的屏幕要比一个居高临下的大人可爱多了。 (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声音清晰明亮,语速适中。 (4)视频知识内容的呈现多以题目为单位进行录制。很多题目一开始便直接切入例题,进行讲解,不夹杂任何的提示或铺垫。 2.林地公园高中教学视频的成功经验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张新杰 摘要:在近、现代历史上,信息技术的每一项进步,都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是传统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教育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世界各国对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都给与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以其技术发展极快的特点,使原来可望而不可及的手段或比较理想的教学方式变得可能了。然而,现实的情况并非象人们想像的那么乐观,这是因为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一新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来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究其原因是相当复杂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未能形成有机的整体。因此,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步骤,使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主动性;学生;老师;学习兴趣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以下特点:重点和立足点是学生的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它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属性;教育技术是先进教育思想与先进的教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现代教育技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丰富着自己的内涵。 二、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多媒体的运用,使课程的导入形式变得多样,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这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往往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讲授《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首先把人类登月的历程,人类对太空探索的过程通过画面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精神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二)、多媒体的运用,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实践证明,教具或者实物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和真切感。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

移动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介绍走进学生的教学——移动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移动设备的越来越普及,它对教学的方面的优势也体现的越来越明显。本节的第一部分主要以平板电脑为主要的移动设备,讲述了现在用的平板都有哪些种类,用的是什么系统,以及平板电脑用于课堂上是怎样实现一对一的数字化教学的,平板电脑用在教学中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好处等。第二部分以IPad为例,讲述了IPad用于教学中时是怎么连接投影仪的,还介绍了一款手写记录软件showme,通过它我们可以将课上所讲的内容录下来,方便课下重复观看,为学生和老师都提供了方便。通过介绍IPad中的一些教学用软件如bContext、Explain Everything、思维导图imindmap以及演示文稿软件如keynote、slideidea等,大家对用IPad 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相信这些都会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用的。最后,在拓展部分,又拓展了手机遥控电脑的内容,通过在课堂上这些实际的操作,能够将手机遥控电脑,能对老师在课堂教学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更好的与学生互动。以下是本课程的知识结构图: 学习建议 1.了解平板电脑在教学中的应用,体会它给教学带来的便捷性; 2.对IPad在教学中的应用的几款教学用软件要会用,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很好的使用;

3.对拓展部分的手机遥控电脑的内容要会实际操作,体验它给课堂带来的好处,能够让老师与学生更好地实现课堂互动。 本课程设置了如下栏目,均列在窗口上侧的“课程学习导航”目录中,请按照顺序渐进学习: 专题解析 抓住专题内容要点,选取问题情境(实际案例)引入,通过边演示操作边详细讲解的方式介绍了各代表软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用途以及如何使用的过程。 想一想,做一做 学习了前边的课程内容后,请您根据提示想一想,并尝试做一做。 拓展学习资源 您可以看看与本课程主题相关的拓展资料,从而拓宽您的视野。 移动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 【拓展1】WIFI-Doc 与MirrorOp Receiver 想过您可以用手机或是平板来操控电脑吗?下面给大家介绍两款软件,让您可以通过手机轻松分享电脑上的内容,教师通过此种方法控制屏幕能够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互动。

共情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共情原本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意思是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一般会更多的应用在心理咨询和精神分析上。但是,共情不仅仅是一个单单的概念,还将其用于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之中,会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令教师最为头痛的现象,就是有一批正在处于青少年叛逆期的学生,非常难以管理。这类同学由于年纪还小,喜爱玩耍,又难以控制住自己,对学习有着相当大的厌恶心理,不仅在校不遵守纪律,上课不认真听讲,扰乱班级秩序,影响别的同学学习,而且在家也经常做出一些令家长十分恼火的事情。这样的孩子其实并没有错,因为叛逆期是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的表现。但是往往针对这样的学生,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却很难起到有效的管理作用。通常表现为对其苦口婆心的劝导,可能学生会表面上虚心接受,但实际上却不听教导,依旧同往常一样。很多时候,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则会更加的恼火,对待不听话的学生会采取有色的眼镜看待,反而更加促进了这类学生的叛逆行为。实际上,如果我们采用共情的能力,就能很好的对这些同学进行教导,起到很好的作用。 那么如何将共情的能力运用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是对于这些叛逆学生的教育之中呢?共情,故名思议,是要求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来去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想他们平时遇到的困难和苦恼。这要求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然后去推断学生的心里感受和态度信念。不仅如此,还要深入的去了解学生为什么会烦恼,通过细心地观察他的一言一行,平时对于一些问题如何去表达,而又会做出怎么样的反应。这样,就能很好的去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对他们的心理困惑做出合理有效地指导。换一种说法,共情能力的应用,就是要求教师能够换位思考,通过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才能最终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举例说明,班级某王同学,一直是班级里最出名的“老油条”,各科老师都反映这位同学在课堂上非常不遵守课堂纪律,破坏课堂秩序,上课的时候会影响周围一片同学正常听课,并导致教师把其单独安排在一个角落的座位。不仅如此,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也一概视而不见。负责班级管理的老师多次找到王同学谈话却没有太大的作用。由于其家长长期在外打工,所以家庭方面也没有很好的教育和管理。对于这样的同学,教师不能仅仅用堵的办法来解决,采用一些强制的手段往往是没有收获的。不如采用共情技术,才能很好的去解决问题。事实上,教师本以为单独安排在一个角落的座位可以解决王同学上课影响他人的问题,但实际上王同学享受到老师“特殊待遇”之后,心里反倒是更加记恨老师同学,变本加厉的,甚至故意的去破坏课堂秩序。而这种行为

浅谈高等教育中的教育智慧(一)

浅谈高等教育中的教育智慧(一) 作者:刘红玲王爱英祝建波张煜星 【摘要】我国目前基础教育工作者十分注重智慧性的开展教学工作。高校教师相比之下则较少探讨教育智慧,对教育智慧的重视不够。但是高校教师的结构特点决定了要提倡和引导教师注重教育智慧;第二课堂的开展要求高校教师具备灵动的教育智慧。要想成为智慧型的高校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灵活应用本专业知识的能力,必须对正确理解高等教育职业的性质,必须对学生有真诚的爱心,必须善于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高校教育智慧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国内深入展开,使得中小学教育的目标更多地注重学习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也使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开始认真的反思“教育”与“教书”的区别,更有不少基础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教育过程中倡导“教育智慧”的重要性。“教育是智者的事业”1],“教育呼唤智慧和幸福的回归”2],我们可喜的看到,在各大杂志上中小学教师对于教育实践中教育智慧的见解颇丰,可见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的理解日趋成熟。2009年11月21日——22日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召开了“石河子大学——新疆中小学教育联盟”协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报告为“凝聚校长智慧,共创教育未来”,来自新疆各大中小学的校长与来自国内和新疆省的教育专家共同探讨了目前基础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把教育实践中“教育智慧”的重要性进行了多方探讨。天津师范大学张连生教授还做了题为“经验分享:教育实践中的教育智慧”的专题讲座。给广大中小学校长及教师代表以极大的启发。作为一名高校的教师,参加完这次协作会议不禁深有感触: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可以这样重视教育智慧,理解教育的内涵,难道高等教育就可以轻视教育智慧吗?为什么我们在杂志上很少甚至几乎没有看到高校教师对于教育智慧的理解和探讨?是什么原因限制了高等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反思? “智”乃日有所知,即每天都要有新的知识,新的想法;“慧”乃每日打扫心灵之尘埃,即每天都要反思自己的言行。这是“智慧”的字面含义。教育不仅需要学识辅佐,而且更需要智慧灼照;不仅需要勤奋支持,而且更需要以智慧统领。因此,毋庸置疑,高等教育同样也离不开教育智慧。然而,由于组织和管理模式的不同,高等教育的授课老师不需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不需要关注学生的言行,往往下课就离开课堂,真个教学过程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而学生的思想德育工作是交给辅导员老师或者班主任去负责的,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得教师对于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的重视不够,更谈不上注重教育中的智慧。教育因是思想启迪思想,智慧启迪智慧,所以,要想绽放文明之花就得有文明的藤蔓,要想结出智慧之果就得有智慧的树枝。本文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探讨高等教育中教育智慧的必要性及具体体现。 1高等教育倡导教育智慧的必要性 1.1高效教师的结构特点决定了需要提倡和引导教师注重教育智慧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教师队伍强调高学历,高科研水平,而忽略了教师是否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很过教师虽然有博士、硕士甚至双博士学历,但是他们很多是专业的文科或者理科出身,并没有师范专业教育的背景,这就使得他们知识根底深厚但是教育技巧缺乏,对于教育的理解认识不够,很多高校教师仅仅把课堂教学作为传授知识的阵地,而忽略了育人的环节。知识是人类几千年认知活动的成果,它纵向跨越时空,横向穿越认知活动的各个领域,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把知识传递下去,以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的繁衍生息。从这一点看,知识是既存的有待认识的客观真理,与个人无关,更与生命无关,它是价值中立的。现代教育奉行的就是这种知识观,可是,当知识进入教育过程,就必然与人发生联系,中国在漫长的教育发展历程中,儒家文化一直是教育发展的主流.儒家文化所提倡的教师权威根深蒂固,“师道尊严”、“贵师重傅”、“天地君亲师”等提倡教师绝对权威的概念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不利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构建。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在教学方法上,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注重授课的基本技能技巧,单纯采用讲授法,课堂上没有互动,课下没有交流,造

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技术在课堂中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先进的教学媒体,帮助学生做出各种学习的反应。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仅限于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和简单的幻灯片演示来完成。枯燥无味,缺乏生动性,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在多媒体信息技术介入教学后,像一股春风一样,催促着我们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模式的改变,使我们的师生能够共享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享受最前沿的教学资源,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 二、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后,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学习资料和教师帮助主动获取知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取代了粉笔在黑板上涂抹,变成了好看的图片、影视资料在荧屏上展示,学生们在直观的感受中创设了情境,体会语言就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物进入思维中,参与到学生的理解、欣赏、与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发生碰撞、产生共鸣、情感交流得到实现。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而这一切,都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结果,更加体现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一位教师在教《称象》这篇课文时,根

据课文内容适时的播放课件,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全相同的事物画面或事理。另外,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通过资源共享,博采众长,更好的发挥了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辅导作用。教师备课时,可先输入关键词,在网上搜索与之有关的资料,在进行分类制成课件,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根据需要,一点鼠标,迅速调出,方便快捷。资料调出学生可根据需要、或兴趣去学习。这样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了学生拓宽视野。学生在积累大量素材的条件下,做到了课堂气氛真正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自觉性。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有效地再现实物的可观属性,使学生感知事物的艺术效果,在大脑中形成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创设了一定的情景,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真正的进入角色,进行情感体验,从而有效的激起

浅谈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甘泉中学陈季真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从而推动了教学的改革与深化,出现了新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使学生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能力。怎样教育下一代能学会学习,进而学会生存,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概述 随着社会快速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本身也正在对教育的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和成功的关键。为了从根本上优化教育管理和教学过程,各个国家都有在提高教育计算机化的水平,并且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教育潮流和改革趋势。 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代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这将影响到学校教育、远程教育和未来的家庭教育等多个方面。在学校教育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对教育手段、方法、学生的适应和创造能力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改革我国现行教学中的弊端,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对我们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就业和深造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计算机在教育教学的优势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面对面的单向式课堂教学。教师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掌握课程进度。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崛起,解决了这一难题。人们依照现代的教育理论,实现了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 多媒体教学软件取代了各种单独使用的媒体,统一调度指挥各种媒体,大大减少了人为的操作失误。教师只需操作鼠标,即可完成操作,教师用起来得心应手,学生感知起来格外亲切。学生通过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给出的问题的提示,由学生自已读取教学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后给出选择,再通过计算机进行判断,向学生提供评价信息。这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人机对话、双向交互、独立思考、强化训练等方面的优势,是传统教学过程无法比拟的。 三、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的现状 我国的现代教育正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黑板--教科书--学生"的教学模式,提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为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及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教育引入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技术手段,如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等视听媒体技术,卫星通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虚拟现实"的仿真技术和网络教学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集成性、交互性和可挖性的特点。它是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组成在一起来呈现知识信息。它可为教与学提供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的功能,同时提供随时的学习结果验证,学习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可调节的学习进度和可选择进行的学习路径,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调节自身视、听、读、写、做的创造性的集成的学习环境,而教师这时充当一个领路人及指导者的角色,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平板在教学中的应用

平板简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2平板如何运用于课堂上及怎样实现一对一的数字化教学 1.平板如何运用于课堂上 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的重要方式。现如今,我们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从笨重的台式电脑到轻便的可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到现在我们可以用平板真正的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平板已逐步走入我国中小学课堂。那么平板如何运用于课堂上呢?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方式就是使用讲台前的电脑投影到大屏幕上,教师因为要控制电脑课件,所以离不开讲台,这就导致了教师缺少走下讲台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为了让教师彻底解放双脚,真正的走到学生中去,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控制软件让教师通过ipad控制电脑,就像在电脑前面操作一样,而且教师可以使用直观的操作方式如触摸以及缩小或放大的手势来操作电脑中的应用程序以及幻灯片。试想一下,教师在讲课同时既要兼顾学生的感受又要操作电脑,往往会顾此失彼。如果教师使用ipad控制电脑,在播放幻灯时轻轻点击一下ipad屏幕就会显示下一页,浏览网页时手指滑动屏幕就可以让页面滚动,如果学生看不清屏幕上的文字,教师可以双指滑动屏幕缩放显示内容,学生演示课件,教师可将ipad 交于学生,利用虚拟键盘可以进行填空作答等。 在教学中可以用的遥控软件有百变遥控器,向日葵,将其受控端装在要控制的电脑上,主控端装在平板上,根据要求设置,便可以进行控制。 2.平板怎样实现一对一的数字化教学?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指课堂中的每个学习者都拥有一台可交互的数字化学习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掌上电脑和智能手机等。那么平板怎样运用于课堂上呢?PAD不仅仅可以安装与课本教材配套的多媒体电子书籍,供学生阅读学习,还可以主动给学生出题目、改作业、提出学习建议等。 (1)课堂上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中,电子白板取代了传统的粉笔、黑板,学生的课桌上摆放着一台台平板电脑。课件可在授课教师的电子白板和孩子手中的平板电脑上实现同步;孩子们用平板电脑完成与老师的互动,与同学探讨解题方法、完成习题;习题讨论结束,随堂测验开始,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蔡丽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即是指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现代科学技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意义不断的冲击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以其先进独特的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立体化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并对教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思想,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达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目的,它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

促进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及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以下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而形、色、声、像兼备的现代教学手段,常常如吸石般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这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两种:主动的学习和被动学习,一个乐意学习的人,肯定要比一个免为其学的人要学得更好,要让学生由“强学”变为“爱学”,这就需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他们喜爱的事物与情境。例如:小学数学在所有学科中,它是最抽象化,概念化的一门学科,模糊的数字概念,枯燥的定义定律,不适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我们能将这些数字的定义、定律等利用

浅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体现智慧之爱

.当今社会,要求我们要做智慧型的教师,您是怎样理解智慧之爱的?举例说说您在教育教学中是如何体现智慧之爱的? 浅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体现智慧之爱众所周知,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仅仅充满爱心是远远不够的,谁都知道“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古有“仁义礼智信”,今有“德智体美劳”。由此可见,从古至今,无论何时都离不开智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有智慧的人,应该说是责无旁贷的。而要想把学生培养成有智慧的人,教师自己首先也应该充满智慧,做智慧型教师,努力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体现智慧之爱。 何谓智慧之爱?通过近期网络培训,尤其是聆听了潘慧芳老师《教师之爱的智慧》讲座之后,我深深体会到,智慧之爱是尊崇主体、唤醒人性、张扬个性、公平公正、鼓励自我生长与合作发展的科学理智的爱,是平等双向的爱,是健全人格和良好师德有机结合的爱。智慧之爱应该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不露痕迹,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之中体现智慧之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虽然知识不等于智慧,但是智慧大多来源于知识。一个没有知识的人,是不可能拥有多少智慧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应该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力求博览群书,不断为自身“充电”,向书本要智慧,如蜜蜂采遍百花,方能酿出蜜来。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之中体现智慧之爱,必须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公正地对待对待每一个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要想在教育教学之中体现智慧之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之中体现智慧之爱,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当下,更应该着眼于孩子的未来,为之“计深远”。何谓“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因势利导,以柔克刚,用“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说服赵太后,让她的爱子出质于齐,换取救兵,解除国家危难的故事大家一定都很熟悉。教师的智慧之爱,绝不能整天只盯着学生的考试分数,更应该在学生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 本学期开学我班刚转进一名学生,他的家长跟我说这孩子每天放学到家必须有大人寸步不离地看着,连一分钟都不能离开,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有家长陪着,只要家长离开他就嚎啕大哭。很显然,这孩子的依赖性太强了。激烈竞争的未来社会需要创造性、独立性的人才。一个依赖性太强的孩子,离开了依赖对象就茫然失措,寸步难行,试想,当他长大成人、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之后,又怎能生存、发展,有所作为呢?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孩子依赖性如此之强呢?通过了解得知,原来这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都外出打工了,一点点的就由爷爷奶奶照料,而爷爷奶奶都不识字,对孙子特别溺爱。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反思 在科学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现代信息技术走进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尤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日趋重要。信息技术走进了日常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小学信息课程与语文教学相整合,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寓教于乐,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它将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备课,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课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授课教师要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考虑教法、学法,提高教学实效的基础。由于农村小学条件比较差,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比较少。再加上农村孩子见得少。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准备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选择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可是,现在的农村小学教师教好几个学科,工作量大。备课手写麻烦,于是把好多有用的内容省略了。有的教师纯粹就是照抄以前的教案。备课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认为电子教案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备课前先熟悉钻研教材,再上网查阅优秀教师的备课。网上的备课各式各样,一节课有多种,而且资料多。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上自己的见解,有选择性的拿来运用到自己的备课中。比如:我在备人教版第八册语文《生命的壮歌》这课时,就参考利用网上的六种教学设计,备出了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导入用插图, 学文用投影, 朗读用录音, 在学生基

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借助课件, 让学生体会老羚羊怎样以自己的身躯搭建了生命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我一直坚持电子备课,既提高了备课的水平,又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来完成,更要借组其他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教师在发送信息时,不仅通过语言和手势,还要借助录音、录像计算机等媒体,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多渠道获取信息,并且相应地多渠道反馈信息。同时,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延长了信息在头脑中停留的时间,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掌握得更牢。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注意力的稳定程度和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 如果注意对象新颖、丰富而又富于变化, 注意力和兴趣就比较稳定和持久。因此, 在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对象不但有所化, 而 且比较新颖、丰富。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各种感官形成刺激, 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中, 激起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全身心投到特定的意境中。 1、有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指出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小学生天真、稚气, 好奇心强, 喜爱艳丽、动态的景物。在教学新知识时,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选用适当课件, 配以教师得当的体态、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人类的老师》一课时,学生对于仿生学的探知欲是十分浓厚的,但极为有限的课本

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思萌 学校:大孤家子中心校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把信息技术引进教学领域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教育现代化如果离开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单靠教师原始的“口讲手写”难以再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媒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学科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具活力的主观状态。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造逼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认知的直观材料。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其开放性、灵活性、和科学性,遵从语文教学规律,从教学实际出发,讲究容和形式的统一。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小学的各科教学无不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为首要任务来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但一直只是停留在“空洞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色彩单调,画面缺乏活力,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教学受不到好的效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特别是声音、图象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再现情境,使课文容形象化,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例如:在讲《鸟的天堂》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大榕树的美丽,我制作了一幅隐藏了许多鸟的大榕树的课件,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榕树的叶密、枝繁,提高了学生对南国树木茂盛的认识,真正的感受到鸟的天堂的静态美。与此

《教育的智慧》读后感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 合上张平的《教育的智慧》,书中的一些话语仍在我脑海中回荡,“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应该从培养思维品质入手”“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家庭教育的重点必须放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这些内容给了我很多启示,了解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播知识的同时灵活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它的教育智慧是真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思维是智力与智能的核心,他强调要重视各种逻辑思维的发展,既要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又要发展他们的形象逻辑思维和动作逻辑思维。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于某一道题目的解法,常常有很多种,教师就要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形成求异思维;对于一些定理的归纳,要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形成求同思维。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大胆的在课堂上提出有疑问的知识点进行全班讨论交流。 一个学生的成才,不仅依赖于智力因素,而且依靠非智力因素。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林崇德教授提出了四条主要措施,即发展兴趣、顾及气质、锻炼性格、养成习惯。从兴趣入手,能培养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水平。的确是的,在课堂上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当重要。程颐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心不乐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通过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林崇德在教改实验中特别重视“勤奋”,并要求实验班抓住“勤奋”学习的良好性格特征,养成勤奋的学习习惯。 作为一名教师,把“工作就是服务”落到实处,学生的需要就是自己的服务内容,学生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学生,以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事事为学生做出榜样。把认真为学生负责作为自己的左右铭,用自己职业良心衡量自己,鞭策自己,让“工作就是服务”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推进到自己的每项工作,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应该享受的服务。 作为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班级强大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师要及时纠正以往的某些错误认识,深刻提醒自己要科学治班,明白合理科学的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必要性,清楚管理不仅仅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约束。 总之,读过这本书之后,让我领会到了教育也是一种享受、一种智慧,使我从中学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当然,在品味林崇德老师的感慨和智慧时,有些地方让我与实际的情况相联系,也引发了不少的困惑和思考,但给我更多的是心灵的净化和启迪。

心理学经典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经典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 作为一门科学的思想史,心理学思想渊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以及古希腊的哲学家、思想家就已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这些思想散见于他们的论著之中。作为一门科学的科学史,心理学的历史却十分短暂。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起了较为直接的促进作用。1897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了其蓬勃发展的历程。 在科学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心理学家潜心研究,研究出了一些经典的心理学规律,揭示了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其中有晕轮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证人的记忆、鸟笼记忆、霍桑效应等等。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心理学的应用十分广泛,心理学理论已经与教育教学理论相结合,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学科的出现,都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结合的结晶。 在教育教学中,晕轮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证人的记忆、霍桑效应等心理学规律是如何应用的呢? <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同时这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 依据罗森塔尔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是对学生发展有积极作用的。

手机在教学中的应用

手机在教学中的应用 刘忠文 一,在课堂中的运用。 近年来,随着一体机教学设备的兴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基本上都掌握了一体机的一些使用方法。一体机功能众多,基本上解决了上课老师们要用到的一些常用教学设备。一体机除主机外,附带的一些配件也感觉可多的,比如:无线键盘、无线鼠标,屏幕笔,激光笔,展台等等。在一节课中,老师交替操作这些附件也感觉比较繁琐,这里,我从自己几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只需“手机”就可代替所有这些附件,操作变得如此简单。现在“智能手机”的功能非常强大,它不但可以替代鼠标、键盘、,屏幕笔,激光笔,展台等等,而且还可以用它来“写字”,而且写字的速度与说话的速度相当,这可以大大缩小老师上课板书的时间。下面谈谈“手机”是如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 首先,把手机的手机卡关闭或禁用,使其不能打、接电话;再建立手机与一体机电脑的网络连接。连接方法是电脑与手机都使用同一个wifi的网络信号,如没有wifi可让电脑连接手机“热点”的移动数据。这两种连接方法,都能更好地做到手机与一体机的电脑相连接。 其次,下载相关软件。不管什么品牌的一体机,都自带有相关电脑端的软件和手机APP掌控软件,分别在电脑端和手机端下载安装好后,再按软件的相关操作即可,此时,要做到手机与电脑的无线连接还需要输入相关ip地址,ip地址在手机端与电脑端的网络连接里

都是可以查找到的,填写好后即连接成功。这时,在手机上任意点一下,就可跳转到相关页面,手机即可当成鼠标使用。再打开相应的word文档,在手机安装有语音输入软件功能的条件下,此时就可以通过说话来代替文字输入,说完一句就立即点文字识别,文字就会很快形成,是不是比我们用粉笔书写快很多呀!如果要打字、母英文等,就可以用手机里的输入法输入相关字母及英文,这是不是又变成了键盘使用呢! 再次,手机摄像头可当展台使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练习及作业时常需要展示到屏幕予以更正、讲解,此时,可以打开相关一体机上的软件,手机对着学生的作业拍照,拍照完毕立即点击上传,屏幕很快就会出现学生作业的照片,这时,就可以在上面批注,剪切,放大,缩小等常规操作,非常方便。平时用手机在课外收集到的图片,视频需要传到课堂屏幕上去的,还可以运用专门的“茄子闪传”软件来快速传入电脑使用。此外,手机摄像头还可以扫描文档,然后利用手机软件识别其中的文字,把教材书中的文字转化为电子档使用。 总之,现在老师们上课只需要一个手机和一体机连接就可以正常上课了,取代了传统的粉笔和一些繁琐的课堂辅助设备,使老师们的上课变得越来越轻松了! 二、手机的课外运用 智能手机发展的平台支撑。目前,智能手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逐渐成为移动学习的理想终端,这与其自身的特性息息相关。在移动性方面,智能手机特别轻,方便随身携带;电池方面,在一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