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探究报告

燃烧与灭火探究报告
燃烧与灭火探究报告

探究燃烧和灭火的条件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2.明确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有关燃烧与灭火的问题,提高安全意识。

实验准备

小石块、小木条、玻璃棒、煤块、蜡烛、镊子、火柴、石棉网、坩埚钳、烧杯、白磷、红磷、小试管(带塞子、气球)、制氧药品和装置等。

一、探究燃烧的条件

【提出问题】回忆生活中的燃烧场面,你认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

【猜想与假设】燃烧需要的条件可能有

【实验探究一】

请你根据本小组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把你设计的方案填到下面的表格。

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探究,在下面的表格里记录实验现象。

猜想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得出结论】燃烧的条件:

①。

②。

③。

【实验探究二】

【提出问题】这三个条件是需要同时具备还是只具其一

【猜想假设】。

【进行实验】

友情提示:

白磷的着火点40℃

白磷

红磷的着火点240℃

【得出结论】三个条件

二、探究灭火的方法

根据生活经验和燃烧的三个条件,小组讨论:如何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一支燃着的蜡烛(提示:扇子,沙土,剪刀,烧杯,湿抹布,水...)将你想到的方法和利用的原理记录到下面的表格中。

通过实验探究我收获了:灭火的原理有①

②③

【交流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有哪些收获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燃烧与灭火》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一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2.通过对磷燃烧的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 增强科学探究的能力 3. 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对燃烧的研究,让学生了解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掌握它,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燃烧的条件探究。 难点:激发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①燃烧 ②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第二课时: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准备实验 【仪器、药品】 演示实验:①仪器:烧杯、镊子、试管、坩埚钳、镊子、气球、薄铜片、手帕、酒精灯等。 ②药品:红磷、白磷、水等 学生实验:①仪器:烧杯、镊子、玻璃棒、酒精灯等 ②药品:蜡烛、煤块、石块、木条、纸条等。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提问:同学们,今年最 让我们中国人自豪的 是什么? (播放开幕式点火仪 式) 观看奥运会 影象资料 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关注燃烧,引入主题 过渡燃烧是怎样的一种现 象? 什么条件下才能燃 烧? 怎样控制燃烧? 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燃 烧现象,进入学习情 景。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学 习方法。让学生懂得知识 来自于生活,让学生学会 如何从生活走进化学。 任务1探究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问题1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 吗? 得出“可燃物”的概念 学生提出猜想 说明自己猜想的依据 充分利用学生的感性知 识,构建新知 问题2可燃物要燃烧,还需要 什么条件? 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 力,引入燃烧所需要的第 二个条件(温度达到着火 点) 演示实验质疑学生演示实验(将一次性纸 杯剪下一部分点燃,盛 下的装上水,在酒精灯 上加热,不燃烧)为什 么 学生思考、分析、回 答 (燃烧需要温度) 学生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点燃木 条和媒块,那个容 易?)引入着火点的概 念 学生思考、分析、回 答 (不同物质燃烧需要

燃烧和灭火(教案和教学反思)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 2、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和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学生活动] 联想生活中的有关燃烧现象并思考老师的提问(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活动与探究一: 1、分组实验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的火焰上片刻。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的一支用烧杯罩住。 2、完成实验报告 3、交流与讨论 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物质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 4、活动小结 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板书: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燃烧时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教师演示实验: (1)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 讨论与交流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2)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空气后却燃烧了? (4)综上所述,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板书:2、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板书: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讨论与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过灭火的经验吗?谈谈你在生活中采取的一些灭火措施。 分组实验:如图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提问: (1)你如何熄灭蜡烛?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 (4)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 (5)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语? 4、观看幻灯片及Flash动画资料并思考面对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或逃生。 板书:三、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总结:

《初 探 燃 烧 与 灭 火》教学设计

初探燃烧与灭火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2.培养自身的实验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3.认识化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会化学的重要性。 二、【课前热身】 1、温故知新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18—119,完成下题。 1.燃烧是可燃物与____________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新知】 (一)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完成实验报告。 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分组按要求进行实验探究,归纳燃烧的条件。 仪器和药品:水、碳酸氢钠、盐酸、火柴、木块、蜡烛、白磷、石子、热水、小刀、湿抹布、铁丝、纸条、纸卷、酒精 1、哪些物质能燃烧?为什么? 2、燃着物质罩上烧杯,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3、把这些能燃烧的物质放在桌面上就燃烧了吗?为什么? 4、铁丝能够在酒精灯上点燃吗?为什么? 燃烧所必须的三个条件:(1)__________(2)________ _(3)_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究灭火的条件 1、根据提供的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灭火的探究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仪器和药品:酒精灯、火柴、多支蜡烛、水、沙子、扇子(用书代替),烧杯、石子。

探究灭火的原理实验报告 注:实验评价可以从灭火的快慢,方法是否简便,灭火是否对可燃物有影响。 2、灭火的方法很多,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要用最好的方法去解决。请用你认为最好的办法 3、运用我的智慧,我一定行的! 1、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柴,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A、纸比煤跟空气的接触面积大 B、纸比煤着火点高 C、纸比煤着火点低 D、纸比煤密度小 2.在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些,通常把木材架起来燃烧,是因为() A、散热快 B、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C、使木材和空气充分接触 D、木材是可燃物 3、调查统计表明,很多火灾事故就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下列自救措施不正确的是() A、电线或者电器起火时,要理解用水扑灭 B、现场烟雾较浓时,可用死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生 C、如果无路可逃,可以选择相对安全的地方暂时避难,等待救援。 D、高层建筑物起火,不可乘电梯,应从安全通道撤离 四、收获与反思: 学习了这节课,我知道了 我还要请教的问题: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留意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意识。详尽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②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②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③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3、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②难点:对着火点的理解 4、课时安排 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二、教法分析 1、引导探究法: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究法。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应当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还应当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等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九年级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具有剧烈的探究意识和获取新知识的需求,因此,我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讨论、分析进而深化理解知识。详尽模式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归纳总结→联系生活。这样设计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求,还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脱出来,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既能营造优良的课堂氛围,又能将探究的方案,讨论的情景提前准备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思考和讨论。 三、学法指导 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出灭火的原理,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四、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题前学生的情况: 1、已有的知识:(1)燃烧的本质;(2)一些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3)生活中关于燃烧的常识。 2、欠缺的东西:(1)对“着火点”、“可燃物”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比较含混;(2)知道灭火的方法,但不知道原理,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学习的困难:在探究性实验中对于变量的控制问题,如“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使用控制变量”、“如何使用控制变量”、“控制变量是应注意哪些事项”等。 五、教学过程

燃烧与灭火教案设计

课 题 : 燃 烧 和 灭 火 授课: 江西省吉水县进士学校 杨时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 3.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燃烧实质、灭火的原理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2.学生通过对火更深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消防意识。 二、教学重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 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式教学法、分析—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四幅图片,(1)古代人点燃篝火取暖和烧烤食物(2)煤气点火做饭(3)篝火晚会(4)工业生产(5)消防队员灭火。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分析,产生联想。问:看到图片你想到什么? 教师将学生的发言予以充分的肯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以此进行设问: 【设问引入】: 1、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燃烧有哪些现象?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发言,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将学生的思路引到新问题上: 2、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来探讨燃烧问题,最终达成共识——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一】“燃烧条件”探究一: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要求学生做完实验后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到小组的研究和讨论中去,注意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和表扬) 【汇报交流】各小组分别派代表把本组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实验报告)通过多媒体投影到大屏幕,然后进行小结归纳得出燃烧的条件。其它小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进行置疑和参与讨论。 “燃烧条件”探究二:老师用右图自制装置演示 导气管 豉气 完好小

燃烧和灭火

燃烧与灭火 岳麓区望岳中学李西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会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3)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原理 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用品 大烧杯大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胶塞镊子药匙 白磷红磷碳酸钠盐酸铜片火柴蜡烛粉笔木条纸条 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引入]播放影片

火造福了人类,不当的用火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 一、燃烧的条件 (1)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好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1] 用坩锅钳分别夹着粉笔和小木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2] 点燃两支蜡烛,一支放在桌面上,另一支用烧杯倒扣在它的上面, 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3] 用一张纸条和小木条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观察现角,比较它 们燃烧的难易程度 (2)[学生总结] 根据实验,结合生活实例及所学知识,燃烧条件可能有哪些? (3)[教师演示] 实验7-1,完成讨论 得出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 (2)氧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只要达到了燃烧的条件,水中也能有为燃烧。 [教师演示实验] 人们掌握了燃烧的特点,利用它发出的光来照明、发出的热来烧煮食物、炼钢等,把人造卫星送上天!(边用课件展示图片)为人类造福。 [播放“神六”上天录像]

燃烧与灭火_教学设计

全国化学最优课题成果交流资料 类型:化学教学设计 题目:《燃烧和灭火》 课题1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因此将本节课设计为由幻灯片将学生带入情景,由情景中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与假设→根据实验事实作出正确结论→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这些要素所组成科学探究过程,使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在学生经历这一“做科学”过程后,用灭火的实例幻灯片将学生带入应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将灭火器的种类,使用方法等制成动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理解燃烧的定义、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实验自主探究、观察等方法获得信息,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认识燃烧的条件)和推理能力(应用燃烧的条件解释灭火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向学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具有安全用火的意识,学习灭火技能和逃生方法)。 2.使学生体会到:人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重点、难点: 了解燃烧的条件和从燃烧的条件出发认识灭火的原理。(三)教学方法: 学生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讲、议结合。 (四)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薄铜片(或铝片)、小刀、玻璃棒、玻璃片、镊子、火柴、试管、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药品:木条、酒精、凉水、蜡烛、白磷、红磷、热水(60 ℃以上)、氧气。【课堂实录】 (五)教学过程: 【引入】打开课件封面(介绍有关人类利用燃烧的例子。)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能不能离开火? 生:不能! 师:想不想知道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生:想! 【实验探究】要求学生做完实验后完成表格(实验报告)、(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表扬) 表一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凯里二中 导学案模块一燃烧的条件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习检测: 1. 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 1.铜片上的红磷(),铜片上的白磷(),说明燃烧反应条件()水中的白磷(),说明燃烧反应条件()。 2.水中的白磷在股入空气前(),股入空气后()。 3.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三个条件同时存在,才能发生。 模块二灭火的原理 学习目标: 1. 知道灭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学习,了解火灾的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的一般方法 学习检测: 1、⑴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燃着的蜡烛熄灭,并思考其原理是什么? ⑵生活中遇到下列情形应该怎样灭火,其原理是什么? ①炒菜的锅起火了; ②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 ③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起火; ④邻居吸烟,不慎引燃被子发生火灾; ⑤森林起火时,消防员开辟出一条隔离带。 2、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写出灭火原理:①将()与火源隔离;②将可燃物与()隔离;③降低()。 3、分析下列原因: 燃烧木块用水一浇就熄灭();着火的油锅用盖一盖就熄灭();架空柴火旺,而紧堆的不旺()。

课后巩固练习 1.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2.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量水的主要作用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 C.使水分解 D.使水变成水蒸气以挥发 3.冬天用煤火取暖时,容易使人中毒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碳氢化合物 4.要将桌上燃着的酒精扑灭,宜采取的措施是( ) A.用水泼灭 B.投入冰块冷却降温 C.用扇子扇灭 D.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 5.对山林发生的重大火灾,下列方法适合的是( ) A.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 B.组织人力从山下运水到山上灭火 C.用棉被等盖在大火上以隔绝空气 D.打119火警电话,等待用水灭火 6.用家庭燃气炉灶炒好菜后,要熄灭火焰的方法原理是( ) A.吹灭火焰,使燃气与空气隔绝 B.关闭出气阀,使可燃物迅速与O2隔离 C.喷水降低燃气温度至自身着火点以下 D.关闭出气阀,使温度降到其自身着火点以下 7. 把一条用导热性能良好的粗金属丝(如铜丝、铝丝)绕成的线圈罩在一枝燃烧的蜡烛的火焰上,蜡烛的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如果预先把金属丝圈加热,再罩到蜡烛火焰上,蜡烛就可以照常燃烧。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8. 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小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 (3)分别点燃两枝小蜡烛,将其中一枝蜡烛用玻璃杯罩住。 分析实验:请帮助小华将未完成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