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中光影表现的审美价值

电影艺术中光影表现的审美价值
电影艺术中光影表现的审美价值

电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集文学、表演、音乐、美术、摄影等方面于一身,是由多个艺术门类凝聚而成地艺术整体.电影艺术以视听结合为主要特征,所以便十分强调视觉形象在影片中表现地审美价值.光影作为电影艺术表现手段地基本要素之一,它是电影艺术创作地灵魂.光影可以决定场景气氛,塑造画面风格;可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也可以暗示剧情发展,给观众带来心灵地震撼.

人类之所以能看见世界万物地影像,是因为物体表面把光反射到人体地眼球,然后再成为视觉上地影像.因此,光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地元素,对于电影艺术更是如此.没有光,我们地眼前是黑暗地,万物地存在仿佛都变成了海市蜃楼,诸如绚丽多彩、光怪陆离等形容词,都将失去意义.光带给了万物生机,同时也赋予了电影生命;光对于电影地意义,正如空气对于人类地意义.没有光就没有物体地形态,没有光就没有艳丽地色彩,没有光就没有时空地概念认知.没有光,电影作品就无法表达,而有光就会产生影,光影作为电影艺术地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影中地造型任务与艺术表现任务,对于影片地风格塑造、人物刻画及情节发展有着独一无二地审美价值.

意大利着名电影导演费里尼曾说:“在电影中,光影就是一切,它是质感、情趣、风格、描绘.”导演通过对光影地合理运用,营造出一定地氛围,在艺术表达上具有很高地审美价值.

一光影影响画面风格电影作品中镜头画面通过光影给观众传递视觉信息,通过光影把文学作品中地形象视觉化、鲜明化,因此,光影地表现有助于影片画面风格地确立.光对物体地塑造是有规律可遵循地.就光线地方向而言,可以把光分为正面光、侧面光、顶光、逆光等效果.其中正面光比较缺乏层次,缺乏质感;逆光可以勾勒出场景和人物地轮廓,增加画面地透视感;底光可以表现恐怖气氛,增加影片地戏剧性效果.就光线地基调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亮调、中间调、暗调,不同地基调会带给观众不同地心理感受.例如,电影作品中地光影既能创造出梦幻般地色彩,又能带给观众奇妙地视觉感受;既能突出炎炎夏日地烈焰,又能展现寒冷刺骨地冬日.银幕上秀美地山光水色、绚烂地烟雾火焰,都是光影来给观众地影像奇观.

随着电影文化地发展以及观众审美水平地提高,单纯地再现自然光线已成为平庸地标志.影视作品中地光影应该把影片地视觉层面和美学观念方面作为艺术创作地目地,通过控制光地强弱变幻、颜色差异、色彩饱和度等元素,创造出迥然不同地画面风格,把影视作品中营造地情感传递给观众.

香港导演王家卫地电影作品中对光影地运用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例如,在影片《春光乍泄》中导演在室内环境中打出区域光,使整个场景形成很大地明暗对比,让观众分不出白天与黑夜,暗示主角地精神状态.在这里,时间不与外界产生交集,主人公黎耀辉、何宝荣地世界独立于时空之外.他们之间没有沟通,如同在房间里被灯光分解得支离破碎.王家卫地很多作品都通过光影营造出一个色彩斑斓地世界,繁华地都市被各种灯光装饰着,每个人地欲望都汇聚成五颜六色地画面,这些欲望在空洞而绚丽地画面中游走.可以说王家卫在他地电影作品中把光影效果运用地得心应手,建造了属于他特有地“电影王国”.

电影作品中地画面都有其自身地影调,妥善处理光影可以为影片风格奠定最初印象.例如,蒂姆·波顿地电影《断头谷》为了配合影片哥特式地风格,每一个场景地光影都经过了精心地设计,忽明忽暗地光影、电闪雷鸣地天空,制造了紧张恐怖地气氛,突出了小镇地诡秘;《天使爱美丽》中运用丰富地光线带给观众浪漫、活泼地氛围,呈现出一种怀旧地风格.可见,电影中光影地运用非常重要,不仅可以烘托出影片氛围,也可以增强影片地冲击力和感染力.

二光影刻画人物形象光影在影响影片画面风格地同时,也细致入微地塑造影片中地人物.在电影创作中,用光影来对人物进行塑造是电影艺术常见地表现手段之一,它是刻画人物形象地精灵.所谓用光影来刻画人物,就是根据故事情节地发展需要以及人物性格地变化,发挥光线对人物外形和内在地

表达作用.在电影视觉语言中,为人物构造光影效果有重要地意义,一方面它会使人物形象更丰富生动,构成人物地形象符号;另一方面它会构造人物性格,完善叙事结构.电影中有地角色还没有开口说话,通过光影地变化,我们就能够判断出他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是主角还是配角.在影片《古墓丽影》中就是用光影来塑造主角和配角.女主角劳拉和管家威尔森在房屋里交谈地一个场景,劳拉地脸上被光影打出一道外轮廓,像刀锋一样锐利,完全吸引住观众地眼球,而站在她后面管家地脸上却是平面光,没有亮点.这就是告诉观众劳拉是影片地主角,故事是围绕她而展开地.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颂莲地新婚之夜,大红色地灯笼把屋子照得灯火通明,而一袭黑衣地老爷从旁缓慢出现,强烈地明暗反差突出了老爷这个人物地冷漠无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地视觉印象.在电影作品中,虽然通过动作、服装、对白……都可以表现人物形象,但通过光影地刻画可以强调人物地造型特点.

合理地光影设计不仅可以强化人物外形美感,同时对表现人物地内心世界发挥了重要地作用.当表现人物心情愉快地剧情,通常会打出明亮地光影,用饱和度较高地色调,带给人温暖舒适地感觉;当表现人物心情低落地剧情,通常会打出灰暗地光影,降低饱和度,带给人伤感忧郁地感觉.在动画电影《小马王》中,当史比瑞特和小雨坠入爱河,在河里嬉戏时,整个场景色彩斑斓,柔和地彩霞照耀着它们,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地气氛,把它们相互偎依地情感传递给观众.

在影片《辛德勒名单》中,当辛德勒得知他工厂中地一些工人会在不久后被押往奥斯维辛集中营,他内心十分忐忑.所以,当辛德勒在和史丹谈论这个消息时,导演通过近景镜头,用光影对他们地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强化了人物地形象.对辛德勒地主灯光采用了较为平淡地正面光,展现给观众冷漠、麻木地面部表情;然而此时地辛德勒却十分担心他地工人,所以此时导演在辛德勒地背景上制造了明亮地光线效果,与他暗淡地面部形成反差.明与暗、黑与白地强烈对比效果暗示了辛德勒内心地矛盾,让观众进一步体会到影片地内涵.此时史丹知道自己要去地是一个堪比地狱地地方,心中自然无比痛苦.因此,导演对史丹地面部光影处理得比较暗淡,来反映他低落地情绪.史丹身后地背景被处理得较亮,暗示出这些工人们地未来是饱含希望地.

合理运用光影来刻画人物形象,可以对影片起到画龙点睛地作用.没有光影地附着,演员表演得再逼真、再细腻,其美感都会大打折扣.出色地导演总是在一部片子中通过光影这个媒介来刻画人物造型,间接描绘人物内心世界,使光影成为一种双关意味地视觉符号.

三光影暗示情节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地光影会使人产生异乎寻常地生理与心理变化,因此,在电影艺术中不同地光影就会有其自身地象征意义.观众通过视觉而引起心理上地领悟与情感上地共鸣,从而达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地目地.

光影可以展现一种时空关系,环境中日夜、晴雨地光照会给人天壤之别地感觉.白天地明媚阳光会使人心情舒畅;雨季地滚滚乌云会使人感到忐忑不安.因此,运用不同地光影可以对影片进行叙事表意地作用,使影片地节奏时紧时松,曲折离奇,为影片制造悬念,为剧情埋下伏笔,吸引观众地好奇心,推动故事情节地发展.光影运用在电影艺术中地魅力在于它不仅是一种造型手段,同时是一种叙事手段.在影片《现代启示录》中,有一场戏是伟拉德上尉和四个士兵与可滋地士兵进行激烈交火,船长菲利浦被长矛射中,不幸身亡,战士蓝斯把船长进行了水葬.整个场景呈现了傍晚时分地红色影调,光线经过水面地反射跳跃闪烁,不但表现出士兵对船长地哀悼之情,而且暗示了导演对战争残酷无情地强烈批判.

在电影作品中除了通过蒙太奇等镜头组接方式来进行叙事,光影地变化同样可以推动剧情地发展,带给观众心理暗示.其中不同地灯光色彩就可以传达出不同地情绪,有光亮地地方象征着希望与未来;而有阴影地地方暗示着危险与恐惧.例如,在动画电影《狮子王》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辛巴和娜娜在草原上嬉戏,整个场景光鲜亮丽,炫目地光线与饱和地色彩交相辉映,导演在此刻意弱化了阴影地效果,使画面明快流畅.辛巴和娜娜在动物群中奔跑穿梭,动感十足,让观众沉浸在轻松愉悦地气氛中.辛巴和娜娜在打闹地途中,突然离开了荣耀石地范围,顿时

画面暗淡了,光影也发生了强烈地变化.场景中地侧光和底光成为主要光线,明暗对比逐渐变强,使观众地心情也由轻松转向为紧张,预感到剧情在这儿会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光影地变化可以推动故事情节地发展,不同地光影所营造地氛围是迥然不同地,它会引领观众去体会导演地创作意图.

光影对于电影艺术地意义,不仅仅在于用光地美学观念,更重要地是通过光影艺术风格上地突破对影片地画面风格进行创新,并使之与故事情节紧密联系,更好地完成抒情任务,成为更高层次上为造型与叙事服务地模式.

四结语光是人类现实生活地基础,也是一切艺术行为都要极力表现地元素之一.电影地出现为光影地应用提供了最好地介质,光影也从最开始地照亮拍摄对象这样一个服务于拍摄地任务逐步转变为电影艺术中至关重要地元素.当代电影,对光地运用非常灵活.随着电影创作观念地不断发展,创作者地审美意识日益成熟,不仅关注光地物质意义,更加重视光地造型功能、表意功能与叙事功能.在电影中利用光影地律动营造一种环境氛围、利用光影地效果强化人物形象,利用光影地表意暗示情节发展,可以为观众提供美妙绝伦地视觉盛宴,把观众带进一个变换万千地影像世界.

综上所述,光影表现是电影艺术中非常重要地元素,是增强影片表现力地有效途径.电影艺术中光影地丰富性、多样性,为构建丰厚多彩和深刻意蕴地影片提供了多种可能,为影片意义蕴涵地拓展乃至影片风格地形成提供了基础和契机.合理地运用光影可以为影片增加不少亮点,我们要善于利用光影来突出影片地导演风格、丰富影片地效果,把电影艺术中光影地魅力发挥到极致,增加影片地张力与动感,为观众带来喜闻乐见地电影作品.

影视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

影视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电影电视是现 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现代科技 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将文学、音乐、绘画、雕塑 等等艺术门类的技巧因素组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综 合性的艺术。正如弗雷里赫在〈银幕的创造〉中曾对 电视做过的概述:”电影可以说发生在其他艺术的交叉点上。它同绘画和雕塑的相近在于视觉形象的直 接感受力;同音乐的相近在于通过各种音响而构成 的和谐感和节奏感;同文学的相近在于它能通过情 节反映现实世界的联系和关系;同戏剧的相近在于 演员的艺术。因此,我们都把电影看做是综合艺 术。当然这种综合艺术不是简单的相加拼凑,而是 按影视艺术本身的规律给以吸取改造,使之发生质 的变化。 社会的发展使当下的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使 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但审美文化的市 场化、商业化发展,又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 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这些倾向抑 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繁荣。在这样的 大趋势下,影视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审美价值体 系,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 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一 影视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最 主要的原因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影视视觉文 化的广泛传播的可能,但这也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 有关。城市化、都市化的扩展使现代人之间越来越 隔膜、越来越陌生。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对话和沟通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这种交 往、对话和沟通的最简便的方式便是通过直接的形 象欣赏。当代审美文化也就适应人们的这一生存方 式而向视觉文化转化。现在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形象, 感受到形象,甚至触摸到形象。有的研究者将这种 形象称之为”意象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对举形态 而出现,这深刻地概括了当代审美认知从”反映 到”反应,从理性愉悦到感性娱悦的转变。以”意 象形态为其表征的审美文化当仁不让地在社会审 美文化舞台上成为主角,那些业已成为当前人们生 活方式、生存范式所必不可少的享受需要的电视、 电影、卡拉、、广告艺术、时装表演等,正 是意象形态的基本承载主体。在高度紧张忙碌的现 代都市生活中,快节奏、高速率改变了人们的时间

影视鉴赏名词解释简答题

1、剧本与分镜头剧本 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等。它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也是将文字转换成立体视听形象的 2、影视画面 所谓影视画面是指不间断的通过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静止或运动的对象,能表达一定涵义,并能与上下镜头画面进行组接的有可视影象的一段胶片片段。 3、景别 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4、远景、全景、中景和近景 远景:指从远距离上拍摄的大场面.主要用来表现环境.表现总的气氛.表现空间,而不适于表现具体的动作和情节.全景:指被摄对象的全貌.全景比远景包括的范围小一些.但仍可表现被摄对象的整体.并能包括足够的环境.全景索然能表现出被摄对象一定的动作.但还是不适宜表现具体的细节.中景:中景包括被摄对象的大部分,中景以表现具体的情节动作为主.适合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它对环境的表现的局部的,不适合表现整个环境.近景:近景包括被摄对象最主要的部分.比中景更能突出的表现具体的情节和动作以及人物的情感.能交代具体的细节. 5、特写 特写:是被摄对象的某一局部,能鲜明的交代具体细节.给观众深刻的印象.但是不适合表现环境. 6、焦距 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从透镜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亦是照相机中,从镜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离。 7、运动镜头P83 拍摄要点移动摄像主要分两种拍摄方式,一种是摄像机安放在各种活动的物体上;一种是摄像者肩扛摄像机,通过人体的运动进行拍摄。这两种拍摄形式都应力求画面平稳、保持画面的水平 8、平视镜头与俯视镜头0P85 平视镜头是一种非常中性化的镜头,镜头中角色对象的力量、善恶等属性随着镜头中其他元素的变化而产生起伏,平视镜头本身无法对视野中的角色对象加以评价. 指的是人眼处于平常生活状态下的俯视镜头,不包含类似鸟瞰镜头这样的极端俯视镜头.俯视镜头没有鸟瞰镜头的统治感和主宰感。 二、名词解释 2、平行蒙太奇P105 又称并列蒙太奇。指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行表现,分别叙述,最后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中,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相互穿插表现,揭示一个统一的主题,或一个情节 3、交叉蒙太奇 P105 是把同一时间在不同空间发生的两种动作交叉剪接,构成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造成惊险的戏剧效果。 4、重复蒙太奇 P106 具有一定寓意的镜头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以达到刻画人物、深化主题的目的。 5、长镜头P106 长镜头是一种拍摄手法,它相对于蒙太奇拍摄方法。这里的“长镜头”,指的不是实体镜头外观的长短或是焦距,也不是摄影镜头距离拍摄物的远近,而是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长短。

中国民俗艺术的审美特征.pdf

中国民俗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纵贯古今,汪洋恣肆,灿烂辉煌,照耀在世界文明的天空。在民族文化的沃野上,中国民俗艺术宛如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含苞怒放,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格,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坚韧不拔的艺术追求,在人类艺术史上谱写了雄奇壮美的篇章。尤其是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在各式各样的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它不但没有凋谢飘零,反而更加艳丽芬芳,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它的奥秘和真谛。 民俗艺术是指在民间广为流传并相袭成俗的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也就是在民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总称,其中包括民俗音乐、歌舞、戏曲、曲艺、杂技、绘画、剪纸、雕塑、建筑以及其他各种民间工艺美术等。 民俗艺术和民间艺术是两个含义十分近似的概念,有时甚至可以通用,但二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民俗艺术是民间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艺术除了包括民俗活动中的各种艺术形式之外,还应该包括来自民间艺术家的单独而非共同的创作,并不在民间广为流传和不为大众所接受的艺术作品和形式。民俗艺术和民族艺术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俗艺术必定是民族艺术,但民族艺术主要是针对其他民族而言的,所包含的内容自然要广泛得多。 在民俗美学的范畴中,衣食往行、婚丧嫁娶、信仰崇拜、节日习俗等文化现象均属于现实美,其美学的原始表达无不与其实用功利和象征性联系在一起,而民俗艺术则逐渐脱离了现实的世界,进入了纯粹的审美精神领域,其审美本质也日益显露和丰富。虽然民俗艺术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并以此作为创作素材和表现对象,但它却是对现实生活提炼加工后的产物,比现实世界更具有审美价值。 在艺术美的世界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得到了最充分、最集中、最完美的表现。 中国民俗艺术的本质特征,归根到底就在于它的审美性。如果我们从历史、文化与美学的角度,对中国民俗艺术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与探讨,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这种典型而鲜明的艺术特征: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书法,是指文字的书写方法,规律和法则。中国书法其特定含义是指具有美的欣赏价值的艺术作品。从广义上讲,世界上各民族文字的起源都可追溯到“象形文字”,都有自己的文字和书写技巧,都有自己的“书法”。但是,各国文字都从象形中断了,从“表意”走向了“表音”,只有中国的汉字从原始象形的“表意”,一直延续了下来。长期的发展使中国书法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 1、构成审美的基本要素 书法是以书写汉字为对象、是以笔画、结构、章法为基本要素,通过笔、墨的运用达到表现艺术的目的。中国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艺术,是因为中国汉字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可为性,就是说中国的汉字天生就具有艺术素质。例如,(1)汉字的造型是变化多端的:有正方形、长方形、扁方形、品字形、到品形;有上宽下窄、下窄上宽;有左高右低、右高左低等等。(2)汉字的字体是不断演变的:甲骨文、金文、籀文、战国文字、小篆、竹木简书、隶书、章草、今草、魏碑、正楷、行书等。(3)汉字的每种字体又有丰富的不同

的风格和书写特色:或厚重、或飘逸、或庄严、或典雅、或苍劲、或灵秀、或稚拙、或老辣、或恬淡、或典雅、或茂密、或疏朗……(4)书法的特有工具——毛笔、墨汁、宣纸各有特殊功能的:“墨色的浓、淡、干、湿”;笔法的“方圆、刚柔、提按、顿挫、疾徐、收放”等等,以及又能写出不同意趣的“点、线、面、结构、章法”(5)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的不同:殷商的契刻甲骨、周朝的铸造金文、春秋战国的帛书竹简、汉魏的碑志摩崖、晋唐的尺牍等。可谓名碑法帖浩如烟海,方家大师群星灿灿,所有这些都足可以构成了中国书法美学的基本要素,足可以构筑了中国书法悠久灿烂文化历史。我国当代书法家沈尹默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奇迹,无彩而有图画之烂漫,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入胜,心畅神怡。特别是书法与文学的结合更加深了精神内涵,使书法成为为一种表达最深意境和情操的民族艺术。” 由此可见,书法同其它姐妹艺术一样,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书家往往借助手中的毛笔抒发情怀,或借物托志、或修养身心。将自身的生命情思,精神意蕴和审美趣味有机的与笔墨线条交织融合。画家吕子凤说:“在造型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就一直和笔力融合在一起活动着,笔所到之处,无论是长线短线,是短到极短的点和由点扩大的块,都成为感情活动的痕迹。”

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性表现

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性表现 电影导演为了使影片故事情节的渲染性达到最大化, 一般会借助音乐来实现这一目的, 利用音乐诠释影片的内容。作曲家会根据电影导演的整体思路, 深入了解影片故事中所要展示的主题思想才会进行音乐的创作构想。电影音乐和电影画面结合, 需要体现出电影的艺术构思和美学欣赏的原则。 一、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电影音乐具有“画面音乐”之称。电影音乐, 顾名不难思义, 是进入电影中的音乐,音乐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使命, 体现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这就决定了它带有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审美属性:一方面,它具有音乐艺术的审美属性, 例如抒情性、形象性、表现性、表演性、节奏性、韵律性等: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电影艺术的审美属性, 诸如互动性、综合性、蒙太奇性、画面性、银幕性、造型性等。这种特殊的审美属性, 决定了电影音乐特殊的审美品格――电影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一)电影音乐的审美关联性电影音乐不像普通的音乐只为展示自己的美, 而是要完成电影整体的艺术意图的传达。不论是引起听者的联想和想象也好, 还是直接唤起人们的情感认知也好, 还是纯粹展示音乐本身的美也好,纯音乐都不存在同另一个外在的艺术元素之间的关系问题。当音乐进入电影艺术以后, 音乐与画面的形象一同出现, 画面中表现的剧情和展示的人物性格、场景的气氛都变得具体而真切

画面中的一切对于音乐是在进行客观说明的。由于音乐与电影画面中展现的事物、人物与电影情节的密切关系, 人们往往根据画面的形象内容和电影的剧情来感受音乐。而作曲家进行电影音乐创作时不能像创作纯音乐时那样自由发挥, 因为音乐被置于故事氛围和情节之中。当音乐被附上直接可观、生动的画面时, 人们对音乐的感受自然会与故事内容联系到一起, 产生比较明显的感受和理解。电影音乐要从属于影片的总体构思, 它必须要受到影片作为母体的制约, 不能离开电影本体范畴。电影《美丽人生》的音乐之所以一次次打动观众的心, 是因为它的出现让观众看到一颗父亲对孩子的无私之爱。 (二)电影音乐的审美形态具有多样性电影音乐的审美形式丰富多彩, 无论是器乐还是声乐, 无论是民族音乐还是外国音乐,只要符合人物和场景, 就被赋予了灵魂, 就能深入观众的心里。如《恋爱通告》中的古筝曲、美国影片《星球大战》中的交响音乐,《我的野蛮女友》中的《D大调卡农》等。在电影《英雄》的配乐《风》中, 将日本鼓用中国的传统打法演绎并且加入中国叉和人声, 听起来杀气腾腾, 震人心神。在电影《夺命感应》的电影配乐中加入了澳大利亚土著人的乐器作为音乐的表现形式, 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效果。电影《英雄》中,西洋交响乐团发挥了巨大的表现力,北方粗犷、豪迈、果敢的人物性格和帝王霸气、大漠孤烟、黄沙漫天的意向淋漓尽致地呈 现在观众眼前。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乐是以人的声音或乐器的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艺术。音乐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有感化人心的力量。音乐艺术对人的意义不只是给人们精神生活提供的享受,而且还直接参与改造人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激活人的审美自觉。音乐艺术具有与其他艺术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音乐审美的核心是情感体验,审美即人所进行的一切欣赏美的活动,是审美主体自觉地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体验、联想、想像,分析、评判和再创造的心理过程。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反映现实的特殊性 音乐通过声音塑造音乐形象,来表现一定的情感,反映一定的现实生活,是音乐艺术显着的审美特征之一。从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来说,音乐艺术同其它艺术一样,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具有一定的内容。然而也不能否认,音乐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有其自身的特殊,因为它不是再现描绘客观生活过程和具体事例,而是音乐家情感的直接抒发和涌流。音乐反映生活是间接的,是音乐家对生活有了感受,让音乐把这种感情用音响表达出来,而不是去表现产生这种感受生活的本身。阿炳《二泉映月》抒写了他在旧社会长期痛苦的流浪生活的思想情感,人们可以从乐曲中体会到阿炳的凄凉身世,却不能听出在阿炳一生中具体所经历的事情。 二、音乐是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

音乐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时间艺术。音乐形象不占有空间,它是在时间中运动发展的;它不像造型艺术和美术作品那样在时间中持续不变,而是在时间中进行,通过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陆续显示而发展着,直到最后一个部分显示完毕之后,才为听者提供出作品的整个音乐形象。正象黑格尔所说:“听觉否定物质的静止状态和空间性,而声音随声随灭,又否定了本身,音乐就是这种双重否定中使人感受到物体内部的震颤,成为了一种符合内心生活的表现方式,耳朵一听到它,它就消失了,所产生的印象就马上刻在心上了,声音的余韵只在灵魂最深处荡漾,灵魂在它的观念的主体地位被音乐掌握住,也转入运动的状态。”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音乐才能对人的感情产生强大的震撼作用。 三、音乐长于抒情 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能够最直接和最强烈地抒发人的情感和情绪,无需通过其他任何中间环节,直接感动听众的心灵。音乐与感情的联系是最直接、最能激发和表现情感的,所以它是长于抒情的艺术。 四、音乐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音乐总是倾向于同其它各类艺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情况在其它艺术中,没有达到像音乐艺术所达到的那样高的程度。音响结构本身缺乏内容的单义性,这就决定许多音乐体裁中有的同绘画结合,有的同语言结合,有的同舞蹈结合,有的则同戏剧结合。在音乐教学领域借助绘画的视

光影在影视艺术中的造型作用

光影作为我们现实生活中自然存在的一种事物,我们对光影的接触非常多,了解也比较广。客观物质世界能够被人的视觉感受,靠的是光的作用,然而在影视作品中我们同样依赖于光影。有了光,摄像机就能进行正常的拍摄工作;有了光,所拍摄的被摄体就能呈现出多面的不同的画面形象;有了光,我们想要表达和表现的主题、思想就能被赋予了生命力和感染力。可以说,影视艺术最主要的部分就是用光影在作画,用光影在写意。银幕画面上的影像的形状、轮廓、结构、色彩、明暗、情调等,均受光影的作用和影响。在电影中光线不仅给予画面上的形象以物质生命,而且赋予了它们艺术生命。 在影视作品中,光影不仅仅是呈现客观事物的物质基础,而是一种画面造型语言。光影在画面造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是摄影造型中常用的基本手段。在影视创意中要有“光影”的造型意识,调动“光影”的造型手段,才能达到艺术效果。在影视作品中,通过光线的变化可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形式感、空间关系以及质感;塑造角色性格特点、心理变化。以光影做传播媒介,运用光影的形态,动与静、虚与实、轻与重来改变人的视觉概念,创造一种新的美学意境,渲染环境气氛,表达思想感情,为画面造型增添新的艺术魅力。因而,在影视创作过程中,要在了解光影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身的想象空间,扩大光影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首先,光影可突出事物的空间和立体感,增加画面的层次和质感。 利用光影揭示所描述对象的空间范围、周围环境和透视关系,创造空间感。利用场面调度、色彩、影调、摄像机的运动在二度平面上创造三度空间是达不到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利用光影的变化才能体现出纵深空间感来。此外,光影还在画面构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光线决定着画面的色调,影响被摄体表面质感的再现。例如拍摄海洋、沙漠、雪景等特殊景物时,由于景物本身起伏较小,在直射条件下反差极小,缺乏层次和质感,如能有效利用光影的变化,使沙漠的波纹、雪地的起伏、海洋波浪的光影突出,就可以使这些景物的层次和质感增强。 在电影《星球大战》中,对所摄对象空间感和质感描述最为形象突出的是对西斯大帝面部的拍摄。影片中,西斯大帝作为黑暗势力仅存的力量,由于自身年龄及体力的缘故,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年老虚弱但又充满邪恶力量的人物。影片中西斯大帝脸部布满褶子,纹路清晰可见,眼窝深陷而又充满血色,加上其头部所带的帽子,使其脸部始终处在阴影之中,这就从整体上给人一种狰狞邪恶阴暗的感觉。影片通过对其面部的空间感及质感塑造,完整的将这个人物的性格及年老体衰的一面展现给观众,也正是由于其自身的虚弱,他才会不断寻找新的爪牙,蛊惑正义的一方走向邪恶。因而在影视作品中,通过对光影的有效设置和利用,突出所描述对象的空间感和质感,表现对象的特质,以此将更多的信息呈现给观众。 其次,渲染环境,烘托氛围,塑造人物形象 利用光线渲染和烘托环境,形成特定的艺术气氛。合理的光影设置可以营造一定的环境氛围,例如阴冷的牢房中,地面上铁栏的光影使人压抑。在影视作品中应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巧妙合理地利用光影构成情调,喧染气氛。而人物形象是影视叙事的主体,影视人物形象不同于文学的人物形象,他是活动的视觉化的形象,除了演员的表演和服、化、道造型以外,光影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摄影光线不仅应该可以刻画出人物的气质和性格,还应该呈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矛盾与冲突,而这正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和动力。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运用光影来塑造电影中运动变化的人物形象,具体来说就是人物造型光的整体设计,这里涉及叙事、情节、时空、环境、气氛和角色心理等诸多因素,即需要统一,也需要变化。在影片中,用光对于摄影师刻画人物,塑造人物性格特点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会根据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设计某种特定的光效。 电影《星球大战》中则很好地利用了光影的变化来塑造主人公安纳金的成长变化。年幼

经典影评之论述电影《艺术家》的艺术特色

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 -----论电影《艺术家》的艺术之美《艺术家》这就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在简单的故事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情感,它不就是黑白默片那么简单,它所展现的电影工业的发展对世界的电影艺术,对个人带来的艺术影响,导演把自己对电影情感转化成一种怀旧的艺术形式,它就像就是一封情书一样,充满了浪漫的香气,还具有高雅的艺术格调,在欢笑与泪水背后,您会默默的起立为它鼓掌。 然而众多艺术家在十分困难的环境下对现实主义、人性与人道主义等艺术作品创作方面有着不懈的追求,同时也在电影的娱乐性追求中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娱乐性就是艺术的本质特性之一,也就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特性。对电影娱乐性的表现,正就是对艺术内在规律的遵循,同时也就是对人民大众文化权益的尊重。"在电影表现中适度融入娱乐性元素,使之不仅具有丰富的时代特色,同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电影艺术创作的娱乐性表现具有鲜明的特点,就是特定时代与社会各种因素促成的。电影对当代电影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包括对艺术规律与电影规律的遵循,艺术家使命与艺术良知的彰显。 当然《艺术家》并不就是我们想像的那么艺术,它的形式或许大过于它的情感。但就是复古却就是势不可挡的一种趋势,它好瞧不再于它拥有多么让人情绪起伏极大的故事,也不在于故事有多么的高深莫测。《艺术家》并不就是所有人都能拍出来的,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勾起一种怀旧的思绪,《艺术家》的艺术并不就是集中在那些拿捏精准的摄影上,它抛给了我们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电影,就是不就是必须很花哨?”技术革新就是好事,但就是一味的追求技术,忘却艺术则就是对电影最大的不敬,如果再深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您才终究会发现这部电影就是多么的高明,极简主义的《艺术家》狠狠的为当代的电影打了一剂强行针,在打破了时间的隔阂之后,《艺术家》用最古旧的手法还原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意义,这才就是它最让人欣喜与动容的地方。从艺术的审美性上讲,人类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态。所谓审美,简单地说,就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呈现的美:具体地说,它指的就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与建构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 事实上,从《艺术家》的艺术风格上讲,它的艺术风格就是非常复杂的,它既与艺术家主观方面的特点有关,也与题材的客观方面的特点分不开,它涉及到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各个层面,更就是从艺术作品的整体上呈现出来。同样的,艺术派别的形成有时就是自觉的,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或共同宣言;有时就是不自觉的,仅仅因为创作风格类型的相近而组合在一起。这些艺术派别有的局限于一种艺术门类或体裁,有的则包括不同艺术门类或体裁的艺术家。 《艺术家》的最大亮点在于“精致的默片艺术”。当今的电影无疑就是一场华丽的视听盛筵,而来自法国的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选择拍摄黑白无声片既就是一种冒险,也就是一种取巧的方式。她以这种特立独行的方式重现了上世纪20年代的好莱坞,一目了然地将《艺术家》与其它影片区分开来。 而《艺术家》正就是以黑白默片的表现形式拍摄,音乐、字卡交代剧情,音效、双关阐述默片与有声片的艺术形式与角色关系,其中,这无声的力量,值得玩味。片头衬着传统配乐的字幕图案来呈现演职员名单。以一段科幻冒险片引领开场,之后发现这不过就是电影院中正在播放的一部“戏中戏”,伊始就已透过为默片配乐的雄壮交响乐来暗示“有声”与“无声”的紧密结合,来营造反讽效果与隐喻意味,颇具巧思。 一般来说,艺术作品的特定内容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艺术语言才能表现出来,成为可供人们欣赏的对象。没有艺术语言,也就没有艺术作品的存在。各个艺术门类,在长期的艺术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如绘画以线条、形状、色彩、色调等艺术语言,构成绘画形象;音乐以有组织的乐音、旋律、节拍、速度等艺术语言,构成音乐形象;艺术语言的类型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乐是以人的声音或乐器的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艺术。音乐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有感化人心的力量。音乐艺术对人的意义不只是给人们精神生活提供的享受,而且还直接参与改造人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激活人的审美自觉。音乐艺术具有与其他艺术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音乐审美的核心是情感体验,审美即人所进行的一切欣赏美的活动,是审美主体自觉地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体验、联想、想像,分析、评判和再创造的心理过程。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反映现实的特殊性 音乐通过声音塑造音乐形象,来表现一定的情感,反映一定的现实生活,是音乐艺术显着的审美特征之一。从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来说,音乐艺术同其它艺术一样,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具有一定的内容。然而也不能否认,音乐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有其自身的特殊,因为它不是再现描绘客观生活过程和具体事例,而是音乐家情感的直接抒发和涌流。音乐反映生活是间接的,是音乐家对生活有了感受,让音乐把这种感情用音响表达出来,而不是去表现产生这种感受生活的本身。阿炳《二泉映月》抒写了他在旧社会长期痛苦的流浪生活的思想情感,人们可以从乐曲中体会到阿炳的凄凉身世,却不能听出在阿炳一生中具体所经历的事情。 二、音乐是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 音乐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时间艺术。音乐形象不占有空间,它是在时间中运动发展的;它不像造型艺术和美术作品那样在时间中持续不变,而是在时间中进行,通过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陆续显示而发展着,直到最后一个部分显示完毕之后,才为听者提供出作品的整个音乐形象。正象黑格尔所说:“听觉否定物质的静止状态和空间性,而声音随声随灭,又否定了本身,音乐就是这种双重否定中使人感受到物体内部的震颤,成为了一种符合内心生活的表现方式,耳朵一听到它,它就消失了,所产生的印象就马上刻在心上了,声音的余韵只在灵魂最深处荡漾,灵魂在它的观念的主体地位被音乐掌握住,也转入运动的状态。”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音乐才能对人的感情产生强大的震撼作用。 三、音乐长于抒情 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能够最直接和最强烈地抒发人的情感和情绪,无需通过其他任何中间环节,直接感动听众的心灵。音乐与感情的联系是最直接、最能激发和表现情感的,所以它是长于抒情的艺术。 四、音乐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现代建筑中的光影艺术表现

现代建筑中的光影艺术表现 ----------- 浅解宗教建筑的空间与光 【提要】本文依据详尽的案例分析, 论述了勒。柯布西耶、安藤忠雄等建筑师独特的建筑用光理念和设计手法,任何参观过勒.柯布西耶和安藤中雄建筑作品的人, 哪怕仅仅是欣赏拜读过他们的作品图集, 都会对他们在建筑中用光的设计意匠和娴熟技术叹为观止。他们的一系列建筑在与光的结合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特别是朗香教堂、光的教堂、水御堂、等作品中, 他们对光的处理可谓炉火纯青, 堪称是光的大师。光是世间万物之源。光的存在是在世间万物表现自身和反映相互关系的先决条件。 建筑与光历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确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 【主题】词空间与光 对我而言,自然光是唯一能使建筑成为建筑艺术的光。 -----路易斯. 康我们的眼睛生来只看到阳光下的建筑,阳光和阴影揭露了这些造型。 -----勒 .柯布西耶 光,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元素,全世界生命的母亲。它孕育万物,养育生命,包容天地,它赋予了自然伟大而神奇的力量。也赋予建筑以灵魂!光的存在是在世间万物 表现自身和反映相互关系的先决条件。建筑与光历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确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其中宗教建筑是最能表达灵魂思想的一类!就这样一大的论题,我想来说一下我对宗教建筑中的空间与光的理解!建筑的思想表达离不开文学素养,离不开大的社会环境,宗教建筑就是在西方宗教产生后,也随之成为了对太阳崇拜的最好表达。

古希腊大体快的金字塔被理解成太阳神阿波罗的神秘光束,塔尖是神秘光源的放射源,塔身则是由上而下的光束,其庞大的形体,表达了对光这一巨大神秘力量的敬畏和礼赞。 古希腊神庙的中轴线对准了太阳运行的轨 迹,正面朝东,神殿堂内的神像能沐浴到清 晨的阳光,还有罗马万神庙穹顶圆洞中射入 的光线,单纯、明晰、有力,以此来表达对 神的超凡 力量的赞美。特别是基督教成为正教之后教 堂对光的表现更加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哥特式教堂中经过彩色玻璃筛选、折射后的 光线穿过精致玲珑的骨架自由的从上空洒落 与地面的昏暗形成对比,黑暗促使人对光的 渴望,使人产生对天国的向往。 与古代的大体量和材料的厚重相对比, 多年后, 现代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建立的新建 筑五点原则,特别是新型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 如玻璃幕墙在建筑中的应用, 使现代建筑形象在“轻、光、挺、薄”的视觉效果方面达到极致。柯布西埃的朗香教堂、路易斯·康的金贝尔美术馆、埃罗·沙里宁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克瑞斯基小教堂,约翰逊的水晶教堂均充分利用了自然阳光的特性, 塑造出一种神圣、脱俗的空间氛围, 他们都在现代建筑用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之后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我自认为在建筑中的用光达到了更为理想的境界。他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追求, 他的建筑作品也因此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安藤通过一系列的建筑作品, 而非个别作品设释和体现用光来表达他的设计理念。如住吉的长屋、小徐邸、井筒邸、石原邸、伊东邸、 教堂、直言宗水御堂和古墓博物馆等 许多作品中都表现出在建筑用光方面 的设计造诣。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众多 私人邸宅设计中, 最注重光在塑造空 间环境和理想生活方式中的作用。他

影视艺术概论试卷及答案

青岛胶南珠山职业学校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影视艺术概论 一、填空(15分) 1、发明了电影放映机的抓片机构,制成了既可便捷地连续拍摄,又可放映的机器。1895年12月28日,在咖啡馆的地下室里,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 2、电影的基本原理是和。电影的胚胎孕育于 其表现形式分别为和盛行于宋朝,成为时人重要的娱乐形式。 3、世界“电视之父”是美国人。1923年,成功制造了第一台电视传真机。1925年,英国科学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雏形电视。1936年11月2日,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英国广播公司以一场场面盛大的歌舞开始了电视的正式播出,这一天被公认为世界电视的诞生日。 4、1926年10月,世界第一部有声片问世,期间加入了对白的影片。1935 年,美国马默里安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片。 5、1896年8月,在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的西洋影戏,是我国放映的第一部电影。1905年,在他创办的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掀起了中国人自己摄制影片的历史。 6、在默声电影时代,美国喜剧电影史上诞生了一位杰出的喜剧大师是,将美国默片时代的表演艺术风格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代表作有。

二、名词解释(25分) 1、视觉暂留 2、左翼电影运动 3、景别 4、第五代导演 5、声画对位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0分) 1、查理卓别林喜剧电影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2、影视艺术的特征? 3、20世纪20年代,明星影片公司、联华影片公司的创作成就及影响? 4、一代影后阮玲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特征及其意义? 四、论述题(20分) 1、简述世界电影发展史经历的几个阶段及阶段特征,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 代表作品? 2、简述中国电影史的发展阶段及阶段特征,并举例说明。 五、开放题(10分) 1、你都看了哪些影视作品?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作品,阐述你之所以喜欢它的原因?并试着分析一下作品?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 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经济上,旧好莱坞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MPPC)到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所有类型片的模式,这一模式直到新好莱坞阶段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新好莱坞阶段是指从60年代至今的电影时期,在这个阶段,高成本的“重磅炸弹”策略使类型片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改变,社会意义也走向了多元。新好莱坞是旧好莱坞的延伸和发展,它是电影艺术内部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结果。而在本质上,好莱坞的“梦幻”功能并没有改变。 由旧好莱坞到新好莱坞是一个缓慢发展渐进的过程,为了便于比较,这里先把旧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总结如下: (一)旧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特征 旧好莱坞电影创作遵循着一种戏剧电影的美学原则,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1.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如《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 2.在戏剧化故事情节结构模式确立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类型化的倾向。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例如西部片总有代表正义和法律的警长及贪婪野蛮的印地

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对峙。当然,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人物形象在遵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和

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3.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前面已经提到的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由于经典叙事系统的剪辑旨在实现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别使用的顺序便具有了特殊涵义:先是建制镜头展现整体环境和人物,然后是中景的镜头交待人物的动作和反动作,再切入近景镜头(包括特写)将人物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现给观众,最后还得回到全景镜头来结束段落叙事或重建新的时空关系。 4.好莱坞大团圆结局作为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好莱坞主流影片中扮演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简单来说,其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循环型或封闭型故事结构;其二是达到成功和完美的幸福结局。例如在奥逊.威尔斯的不朽杰作《公民凯恩》开始时,镜头从报业大亨极尽豪华的“天堂庄园”的大门和大门上“禁止入内”的警告牌缓缓移入,最后则用一个慢慢拉出庄园大门的反向镜头结束全片,在影片的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上完成了封闭型的循环。 (二)关于旧好莱坞的类型片 20世纪30—40 年代是美国好莱坞的全盛时期,这期间在好莱坞影片创作中占统治地位的是类型电影,类型电影就是按照不同的类型(或样式)的规则要求创作出来的影片,实质上它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这种规范的电影的实质就是运用一切能够抓住观众视觉和心理的电影表现程式,它常常要比个人构思的有意识追求艺术的影片更能反映出观众的兴趣和道德标准。类型片是好莱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姓名:周晓鸣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美学 指导教师:朱寿兴 20070401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 研究生:周晓鸣导师:朱寿兴教授专业:美学 研究方向:文艺美学年级:2004级 中文摘要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无论是从电影理论的讨论,还是从电影生存现状来看,学术界对电影的本体和电影的艺术形态问题,还没有达到本质性的认识,电影艺术的创作实践则在“作者论”艺术电影与“大众化”商业电影之间不断修正,不同的电影观促成了不同的实践和结果,任何的偏离都可能造成了电影与观众关系的错位,造成了电影对大众的无意疏离。因而我们必须对电影审美特征进行再认识,促使电影艺术本体的突显,既保持其艺术品性,又保留其具有娱乐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现代文化价值。 本文立足于电影本体,探析电影媒介的艺术特征。作为电影媒介的影像,具有“实录现实”和“审美现实”的双重特征,是对现实物象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果;二维平面的影像具有空间转换和时间交替的暗示功能,形成二维平面的三维效果,并转化为四维时间中延续的视觉幻像,形成一种既具有空间性又具有时间性的时空幻觉;影像作为艺术符号,其表意特征在指义的直观、具象性和表义方式的肖似性与抽象性统一、直述义与含蓄意并存。 并将电影与其他艺术样式进行比较以寻求电影艺术之特质。作为一种综合艺术,电影的主要艺术特征表现为银幕时空的复合性和银幕空间的外向性,影像包孕现实的实录性及虚幻的在场性。“以实写虚”表现手法、本真性的表演,具象性、直观性的形象呈现也是电影艺术所具有的特性。电影以其所独具的具像性、直观性、多元素复合性,以及由多级表意生成系统构成的复合审美空间,与影像审美信息的单向性传递,共同决定了电影艺术审美接受活动的被动性、当下性、综合性和流动性的特征。 电影是依靠物质机械、受技术机制影响最深的现代艺术样式,技术因素在电影的美感生成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特写与剪辑技术具有重要的表意功能,能够把事物从日常生活的背景中以特殊的方式突现出来,将物自体变成现象,使世界现象化,产生丰富审美意味的具象。场面调度通过对摄影机机位和拍摄角度的调控,意化现实,使画面具有象征意义和审美内涵;场面调度还可以通过单纯化、特殊化等超常规方式创造出表现性的造型,突出空间的象征意义,丰富画面的内在神韵。在电影作品中,光影技术不仅是叙述工具,还是感觉、气氛的营造者,光线以其特有的象征和表意功能,使影像表现出某些寓意和意韵,使画面哲理化,形成画外之意、韵外之致;声音技巧的运用可以进一步拓展观众的想象空间,通过同期音和非同期音与画面形成对比、对位的关系,表现画面所没有的深层意蕴,产生隐喻、象征艺术效果。数字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运用,替代了镜头前的表演者,生成

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理论56题

1什么是艺术风格?简述其特性。 2.简述艺术批评在形态上的分类 3.简述艺术构思的内涵。 4.简述形象思维的特性。 5.简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6.试结合某一文艺流派的产生,发展,分析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7.联系实际文艺作品,谈—下艺术作品是如何实现再现与表现统一的? 8.简述艺术活动的构成。 9.简述艺术作品的层次。 10.简述艺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 11.简述艺术批评的作用和功用。 12.简述工艺美术的特点。 13.结合某艺术作品,论述审美想像的特征。 14.联系实际,论述艺术刨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5.简述三种以上关于艺术起源的重要学说。 16,简述审美想像的特征。 17.简述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18.简述一下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 19.简述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20.请结合某—门具体艺术,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 21.什么是典型?-试结合某一具体作品阐述一下你对艺术典型的个性与共性特征加认识。 27简述什么是审美期待? 23.简述艺术意蕴的含义。 24.简述美育活动的内涵和途径。 25,简述三种主要的艺术作品分类方法及内容。 26.简述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27.结合某部作品,试分析艺术与哲学之间的关系。 28,就某一门类艺术来分析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关系 29.简述活动的功能。 30.简述审美想像与联想的关系。 31.简述艺术意境的特征。 32.简述艺术活动中的三二种审美效应。 33.简述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 34.联系实际论述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特征。 35.结合具体艺术作品论述艺术形象的特征。 36.简述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37.简述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之间含义的不同。 38.简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39.简述艺术批评的内涵和功能。 40.简述审美理解的内涵。 41.以具体作品为例,试论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42.结合艺术实践,谈谈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43.简述摄影艺术的主要特征。

浅谈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逼真性与假定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59264828.html, 浅谈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逼真性与假定性 作者:刘慧利 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07期 【摘要】在影视艺术创作实践中,一方面我们要源于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另一 方面我们要敢于想象、勇于冒险,这就要求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逼真性,更需要假定性,只有将两者和谐统一起来,才能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再现现实,充分发挥作者的创造力,“虚实相映”表现出一个不同层次上超意义的真实世界。 【关键词】影视艺术;美学;逼真性;假定性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082-02 一、逼真性是影视艺术的基本美学特征 所谓的逼真性绝不等同于真实,而是逼近于真实,其本质上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客观记录现实的影像、色彩、声音、动作,并且在银幕或荧屏上表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视听的真实感、真实地再现空间与时间、内在本质的真实感。 影视艺术的逼真性首先表现为一种直观的真实,即视听的真实感。影视艺术借助现代音像实录技术,以直接的方式将物质现实诉诸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从而产生真实感,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①因此影视艺术不仅可以表现日常生活的场景,甚至可以逼真揭示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场景。在《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栏目中经常借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在被拍摄对象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记录当时真实地情景,使观众真实地了解情况。 影视艺术能够真实再现空间和时间,巴赞强调:“电影的特性,暂就其纯粹状态而言,仅仅在于从摄影上严守空间的统一。”②巴赞认为,电影摄像不仅具有照相似的再现空间的功能,它还可以同时记录时间,具有再现现实的时空性,因而电影与摄影一样“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③ 影视艺术不仅在于直观的真实,最重要的是内在本质的真实感。④即使画面比较逼真,不体现本质的真实感,影片也不真实。在电影《亲爱的》中,拐卖儿童、母爱深深的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在加上其改编自真实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拐卖儿童的深切关注,同时对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深表同情。在贾樟柯的电影中,关注的是底层人物,展示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平常的一面,毫不做作,观众从这些角色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从而引起反思,进而思考到整个人生、整个社会。 二、假定性也是影视艺术重要的美学特征

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综合艺术就是指包含多种艺术元素并通过这些元素的有机结合,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以演员创造角色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综合艺术有戏剧艺术、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等。 综合性就是综合艺术显著的审美特征。综合艺术吸取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与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影视艺术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戏剧艺术就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规定情境中塑造形象的一种综合艺术,其中融入了音乐、美术、书法、绘画等艺术。《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与审美情趣,使她们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与谐发展。语文学科由于其特有的审美教育特性,因此,语文学科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 首先,在实际的课堂中,戏剧表演可以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在小学语文的学科教学中加入戏剧元素,有利于变机械、反复操练的静态教学为活跃、主动的动态教学,变平面单纯的文本讲解为自主探究的立体教学,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变灌输式教学为师生双边的启发式交流活动,让学生乐于感悟,使课堂组织变得有声有色。戏剧艺术的语言美、动作美、场景美,以及更深层次的情感美、精神美等,就是表演者与观瞧者都能感知到的元素。通过对戏剧情节、戏剧冲突、戏剧人物等的鉴赏,小学生能在小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得到美育的熏陶,启发她们进行关于美的初步思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有着重要作用。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运用有效的方式,将戏剧表演与教学实践有机的相结合。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欣赏戏剧作品。刚开始,语文教师们在课堂上可为小学生们传授一些基础的戏剧知识,例如,各种形式与体裁的戏剧的不同特点与风格等,使学生在欣赏前具备一些基本知识,让学生们对戏剧表演有一定的认识。欣赏时,要注意逐渐培养学生的健全戏剧欣赏心理。如此以来,在进行戏剧表演的实践时,学生便能正确运用相关的知识与方法,确保戏剧表演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进行戏剧的表演与创作。第一,教师要积极运用“戏剧教学法”,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渗透于语文的学科教学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