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梅岭初三期中语文解析

2017-2018梅岭初三期中语文解析
2017-2018梅岭初三期中语文解析

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情况分析 1、本试卷题型为语言积累与运用题、阅读理解题与作文,分值分别为25分、45分、30分。满分100分。试卷总体难度中等,紧紧围绕教材重点内容,结合社会热点命题,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就感,同时也有利于一定的分数区分度。 2、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的题目,直接考察学生对书后生字词的掌握,对古诗文的背诵与记忆,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对文字大意的概括,贴合教材与现实的紧密关系。 3、注重考察学生多种文体的阅读理解能力。本试卷中,分为现代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和课内文言文、古诗词阅读。初三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文体,在期末考试中有所体现,同时覆盖学生比较熟悉的记叙文,考察的课内文言文也是近年来中考的重点篇目,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4、作文题目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不少学生能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叙事手法多样灵活,高分作文比较多。 二、做得较好的试题及原因分析 1、纵观学生的试卷,做得较好地试题为:基础部分选择题、现代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以及作文。 2、原因分析如下: (1)在本学期教学工作中,始终将字词的理解运用和课内文言文背诵作为重点,经常利用早读课给学生听写课后字词,默写课文,利用正课给学生讲解病句,总结积累知识要点,久而久之,学生的字词功底较为扎实。课内文言文也是教学重中之重,让学生反复记忆,并经常以中考原题佐之,使学生如临实景,增加实战经验。 (2)将随笔融入到学生的日常作业中,使学生形成时常动笔的习惯,做到提笔有话说,看到题目之后心里就能有思路。故而此次作文学生整体进步较为明显。

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卷3

九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五界初级中学季明朕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每空0.5分,共4分) (1)面面相(qù)____(2)自惭形(huì)____(3)(bīn bīn)____有礼 (4)(chōng)_____憬(5)滑(jì)_____ (6)神(yū)_____ (7)妖(qiàn)_____ (8)(xǐng)____ 鼻子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展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辛纳科(jìng)____技场。奖牌背面镶嵌.()着中国古代龙纹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yǜ)___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 领中,仍给人鹤立鸡群 ....之感。 B、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量的垃圾食品厂雨后春笋 ....般地冒出来了。 C、黄金周期间,同学们来到田野,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 D、广东沿海一带自然资料丰富,投资环境宽松,许多外地客商针锋相对 ....地前来投资兴业。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每当我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 B、一些亏损企业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时,发现这些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 C、我认识到,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在于平时刻苦钻研。 D、尽管改革的困难多么大,我们都有不会动摇。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夏县胡张初中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析报告 张典明 本次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了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对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总体要求。 一、成绩统计表 九年级139班语文学科学生参考人数10人,平均分数 75.4,及格率50﹪. 二、试题分析报告 (一)试题评价 试题的题量适中,难易适中,有较强的区分度,准确的考查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更加注重能力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欣赏能力的考查。2、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查。加强对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的考查。3、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统观试题,感性和理性完美统一,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无疑受到一次思想教育和情感的陶冶。

(二)试题亮点:融入了主题实践性活动的考查,考查形式内容多样化,涉及知识点全面。本次大作文内容贴近生活,选材较易。 三、测试结果分析 本次考试人数10人,及格5人,5人不及格,最高分103,最低分57.5。 第一部分读写:失分较多的是理解性填空,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文的掌握不够牢固。失分原因在于学生审题不仔细,表意不清。 第二部分是读思:古诗文考查,形式活泛,内容简单,但得分率较低,学生失误原因是语言组织不够恰当。 课内外文言文考查,失分关键在于不会学以致用,不多做思考。再则教师对文言文复习的局限性,这也让我看到了教学中的漏洞。 第三部分考查的是读写,共70分。都是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写一段文字,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有些难度,总体得分不高。接下来是大作文。从得分看,学生之间的差距大,好的文章主题鲜明,言辞流畅、精彩、字迹也漂亮、工整;而差的主题确立有误,甚至还有的学生根本没有主题;而且发现许多学生的“文体观念”很淡薄,基本技能缺失。同时,卷面的差异也很大,因而一定要加强写字训练。 四、针对以上存在问题,今后采取以下措施

初三期中语文考试试卷

华一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中段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 2013年11月 说明: 1.全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 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3.答题前,请将考生信息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否则酌情扣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1—4题) 一、语言技能考查(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组是(■) A、怄气òu 呕心沥血ǒu 抠门kōu 诓骗kuàng眼眶kuāng B、阴晦huì诲人不倦huì欺侮Wǔ逞辩chěng 味同嚼.蜡ju? C、芳菲fēi 妄自菲薄fěi 绯红fēi 获益匪浅fěi 狡黠.xiá D、带挈qì锲而不舍qia辍学chuò啜泣chuò点缀zhuì (■)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 ....的一组是 A、五四运动时期北京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示威游行,为民请命 ....。 B、小丽从小练习芭蕾舞,她是舞蹈队中最耀眼的一颗星星,其他人无与伦比 ....。 C、对于这次期中考试,小明认为自己有十拿九稳 ....的把握。 D、经过认真备考,一班这次虽然没有取得年级第一,但年级第二的成绩也差强人意 ....。 3、.层次划分最恰当的一项:(■) ①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②他们学习语言,就硬读语文。③因为 只读不想,同一个语言文字上的道理,在这一课里老师讲明白了,出现在别一课里,他们又不理解了。④另外也有些同学,他们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办法,拿出来记住动植物的分类,弄清历史的年代。⑤我们固然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⑥这些方法也是从学习的经验中取得。⑦假如只是埋头苦读,不动脑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⑧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⑨例如开会,演说,办壁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这些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⑩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4.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 A.和谐源于中国古典音乐 B.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 C.中国人很早产生了和谐观念 D.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和体现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18)

安徽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安徽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安徽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与运用(共7小题,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贮蓄(zhù)黄晕(yùn)阻遏(è)绯红(fēi) B.迸溅(bèng)殷红(yīn)恣睢(zì)蓬蒿(hāo) C.潺潺(chán)吞噬(shì)阔绰(chuò)苋菜(xiàn) D.镂空(lòu)胚胎(pēi)黝黑(yǒu)譬喻(pì)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诀别感概嶙峋锋芒毕露 B,琐屑妖娆取缔语无轮次 C.亵渎商酌藉贯重峦叠嶂 D.推崇禁锢恻隐唯唯连声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B.在第五届国际矿博会上,当看到世界最大碧玺“长征火箭”时,我的脚步戛然而止。 C.5月22曰,恐怖分子在英国曼彻斯特了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造成22死59伤。

D.张大爷是个棋迷,连走路、吃饭、睡觉都在琢磨棋谱,真是乐此不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②这种条理性和有序性正是内心满足感的主要来源 ④而守时可以减缓甚至消除因时间不确定带来的焦虑 ⑤现代人普遍患有“时间焦虑症” A.②③⑤④① B.③②⑤④① C.③②①⑤ D.③⑤②④①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礼仪板报我设计】 (1)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 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三个版块名称。(3分) ①②③ 【礼貌用语我知晓】 (2)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人横线。(3分) 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 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①(久违、久仰)大名!”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全卷共分3大块25小题,考查了字词知识、古诗文的默写、仿写句子、成语的正确使用、病句的判断、作家作品的正确搭配、情景回答、综合性学习、课本文言文的阅读、诗歌的鉴赏、散文的阅读、命题或半命题的写作等知识。基本仿照中考试卷题型。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有一些能力拓展题,让学生一筹莫展。 试卷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形、词语的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语境填空成语的运用、歧义句的修改、古诗默写、写话几个方面。 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共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三部分是作文,计分。文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题目本身极富挑战性,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对于那些大而无当、平白无味的话题作文来说,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

求。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为不少于600字。 二、考试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积累运用,得分率在68左右。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题,这部分失分率最高是第8小题,这是一道语言运用题(判断下列句子有无歧义,并修改非歧义句),得分率约为4%,因为这是一道超纲题,平时又没有作过相应练习,因此学 (让学生分析出字义生得分率较低。此外第3题得分率也仅为30%, 属于其基本义的一项) 第二部分的阅读分析题,学生的得分率总体约为63.4%。得分率高的是课内阅读,约为71.1%,课外阅读(二)诗和课内紧密联系,材料内容都是《纸船》,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相同,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现代文阅读文(三)是一篇寓言,让学生分析写法、总结寓意。 作文部分,得分率在76%左右。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不够重视,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 三、主客观题比例 我把语文试题里的选择题和出自课本识记内容的题目(答案不容变更)归为客观题,本次考试客观题共34分;主观题为理解作答题目(含作文)共为86分。除去作文分值50分,其他试题部分主客观题目分值基本持平。 四、难易程度

2019-2020年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x

2019-2020 年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 15 分) 1.下列选项中字形和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3 分)( ) A .走头无路( t óu ) 懵懂 ( m ěn ) B .弛名中外 (ch í) 翩跹 ( qi ān ) . . C .面面相觑 ( q ù) 粗犷 ( ɡu ǎng) D . . 2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叱咤 风云( ch à) 濒危( b īn ) . . 3分) ( ) A .日本政府公然制造事端编造谎言,指责我国海军的正常巡航,其目的是不 屑置辩 的。 .... B .上海华联超市出售染色馒头的恶性事件,实在是骇人听闻 。 .... C .北朝著名的《张猛龙碑》苍劲古朴,而“南帖”名作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则灵动洒脱,两者大相径庭 。 .... . D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 决不允许马虎从事, 敷衍塞责 , .... 玩忽职守。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 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 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 .亡。 A .过 :过失 B . 衡: 同“横”,梗塞,指不顺 C .征:征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 入则无法家拂士, D . 恒:常常 A.她是一位优秀的曾经获得四川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剑阁县文峰中学的语文教师。 B . 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 C.邵逸夫对国内教育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让他的名字不仅镌刻在千万学子的心里, 更镌 刻在一座又一座的教学楼上。 D.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5下列关于名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阿长与 <山海经 >》中的长妈妈是一个很不幸又渴望幸福的劳动妇女,她心地善良,为 人质朴,热心为孩子解决疑难。 B.《西游记》 “三调芭蕉扇”这个情节中,孙悟空第二次借芭蕉扇时变成了牛魔王得到了 真芭蕉扇,可后来又被牛魔王骗回。 C.《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其中 , “洞中历险”写的是汤姆与蓓姬在 洞中三天三夜的历险经历。期间 , 他们遇到过哈克,半月后 , 汤姆打开堵死的洞口 , 发现哈克 死了,当汤姆带着印第安人乔再度进入山洞 , 他们发现了装着金钱财宝的箱子。 D.《格列佛游记》中 “宫廷游戏”这一章描述的是小人国的游戏,利立浦特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候选人必须冒着跌断脖子的危险来表演绳技以达到爬上去的目的。 二 阅读与赏析(共 49 分) (一) 12 分 屈原既绌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 楚 ,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 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 “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 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 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以深入击秦, 战于蓝田 。魏闻之,袭楚至邓 。 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 “不 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

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全面)

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题涉及知识面广、题型较为全面、难易适中、关注教材、贴近中考。试卷分为三大部分读-书、读-思、读-写,总体上体现了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基础知识积累,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概括运用能力。 为今后更加扎实地开展语文教学,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的教学意识做好准备,作为九年级语文教师,我在认真分析试卷的基础之上,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个客观的分析,现分析如下: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读书,读思,读写三大部分组成。试题第一部分为读书,共12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涉及古诗词默写等。第二部分为读思,涉及重点字词的形音义、课文理解、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共38分。课外名著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运用、识记能力。第三部分是读写,计70分。为了与现实生活紧密配合,降低难度,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设置了一个现代文阅读,一个多材料阅读,一个大作文,命题作文,明确指出书写占5分。总体来说,我感觉本次试题难易适中,考查比较全面。三个部分分别考查了学生知识积累、分析理解、语言运用等能力。同时,此套试题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原则,整个题目的设置科学有序,这一思路既考查了老师平时教学的情况,又检测了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试卷分析

第一部分读书 第1题、学生失分比较多,由于对书法字体不了解,不能用楷体正确规范的写出。有些写的不是简化楷体。有些同学字迹潦草,涂改严重。还有不认真审题,不看下一句。 古诗题目简单,得分率并不高。问题集中出现在古诗文默写中。学生的错别字上失分较严重,理解性填空也出错较多。充分暴露近一段时期网课学习问题。 第二部分读思部分,得分率在70%左右,失分原因有:学生整体阅读意识薄弱,缺乏对名著文章的整体把握;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能力较差;有些学生答题方向正确,但语言组织能力差,表达不简洁,不明确;开放性试题答题内容空洞,理解停留在表面上泛泛而谈,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见解。例如第4题:名著阅读(3分)。试卷中的问题1、名著内容把握不准。2、具体情节不理解。再如第7题试题:议论性文字。(10分)试卷中的问题1、观点不明确。2、两种论证方法不全,或者不会论证,没有积累的素材。3、个别同学结构不条理。又如文言文阅读11、词眼、文眼的概念不到位,古诗文主旨掌握不到位。12、13题课外文言文不理解文章内容,看不懂文意,失分较多。 第三部分读写部分,得分率在75%左右。阅读语段后的短文理解有点难,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能力较差;有些学生答题方向正确,但语言组织能力差,表达不简洁,不明确;开放性试题答题内容空洞,理解上存在问题。例如第15(2)题任选一角度进行赏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8分) ⑴何处望神州?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瑞脑消金兽。 ⑶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背灼炎天光。 ⑸同样是感叹人生易老,辛弃疾的笔下是“可怜白发生”的叹惋,苏轼则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将自己头发发白,渐进渐衰的现实抛在身后,依然追求悲壮的理想。 ⑹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句用六个意象具体地描绘了一幅旅人早行图。 2、下面字形与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扒.窃(pá)取缔.(tì)迥.乎不同(jiǒnɡ)一言九鼎 B.嗤.笑(chī)呵.责(hē)寻章摘.句(zāi)改弦更张 C.窥伺.(cì)迸.射(bènɡ)顶礼膜.拜(mó)随波逐流 D.瘠.薄(jí)推崇.(chónɡ)风雪载.途(zài)老骥伏枥 3、下面一句话属于一般性的描写,请发挥你的想象,增加一些词语或句子,使用夸张、拟人的手法,使其传达出一种炎热难耐的意境。(3分) 盛夏的中午,太阳发着光,树上的蝉儿鸣叫着,小草立在路边。 答:盛夏的中午, 4、语文综合实践活动(7分) “5 12”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作为中学生,为表达对灾区师生的支持与关爱,初三某班将举行一次“心连心,手拉手”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活动内容。 ①【对联励志】请完成下列对联,以激励灾区学子走出困境。(2分) 上联:大地无情,青山绿水幸犹在; 下联:,。 ②【爱心奉献】活动中,“爱心捐款”环节由你来主持,你将如何向同学们发出呼吁?(2分) ③【真情告白】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假如让你电话连线黄玉老师,你想说些什么?(3分) 5月12日下午,平武县南坝小学班主任黄玉在看到楼房坍塌后,不顾一切地爬上废,边流泪边喊着学生和同在楼内上课的七岁女儿的名字。当她用木棍撬着石板扒着废墟救出学生赵雪梅后,再救女儿已来不及了,她连女儿的最后一面也没见上。 二、古诗文阅读(11分) (一)新柳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命题大赛语文试卷 第Ⅱ卷(选择题,共31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旁骛(wù) 襁褓(qiǎng) 红妆素裹(guǒ) 恪尽职守(gè) B.凌驾(líng) 狡黠(xiá) 弥留之际(mí) 根深蒂固(gù) C.栈桥(jiàn) 禁锢(gù) 歇斯底里(xiè》重蹈覆辙(zhé) D.抽噎(yè) 拮据(jù) 尖嘴猴腮(sāi) 面面厮觑(qù)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一尘不染鲜为人知正襟危坐锋芒毕露 B.当之无愧头晕目炫广袤无垠开卷有益 C.家谕户晓有例可援深恶痛疾简明扼要 D.随机应变悠游自在优胜劣汰十拿九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B.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13位唐山农民用淳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C.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和“嫦娥一号”研发团队,他们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入围者,“神州七号”航天员团队的当选,更是众望所归。 D.直到今天,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光芒仍灼灼其华,烛照神州,激励着新一代青年。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没有一个人不承认他们的成功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C.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D.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 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茫茫的草原上,嫩绿的小草编织出色彩斑斓的毯子,一直铺展到天边。 B.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 C.姑娘从泉边汲水回来了,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欢乐盛开在她的眼睛和眉毛上。 D.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二、(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细菌环保塑料 两名年轻的美国企业家研制出了一种绿色材料,这种材料以农业废物和菌类为原料,并且可以生物降解为一种天然肥料。 发明者之一埃本.拜尔说,这种被称为“生态摇篮”的产品还能用于隔热,而且,它是生长而不是制造出来的。这种材料能完美地取代在包装中使用的聚苯乙烯,而且它还能够生物降解,在生长过程中几乎不消耗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 拜尔说:“与相同单位或数量的聚苯乙烯相比,我们使用的能源只有十分之一,在该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处理的整个周期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只有八分之一。” 他说:“事实上,我们的长期设想是,取代所有塑料和泡沫,减轻这些材料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发现或者说发明的这种天然材料将使我们实现这一目标。”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泰兴市西城中学初三语文期中试题 14.11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请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到答卷上,否则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在衰草连天的寒冬,我怀念欣欣向荣的春。春风一吹,小草睁开孩童般惺sōng 的睡眼。渐渐地,芳草如yīn,引来孩童嬉戏;鲜花烂漫,朵朵绽开笑靥;杨柳堆烟,枝条迎风摇yè……让人目不xiá接。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 ...的一项是(2分)( ) A.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B.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C.天都峰海拔1810米,是黄山的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之一。 D. 创建期间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商家喇叭噪音过大、出摊占道经营、店牌店招不规范、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市委主要领导现场落实了整治责任单位和整治要求。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 ...的一项是(2分)( ) A.没有丰富的中文修养就难以深窥中国画的奥妙,从而探骊得珠 ....。 B.面对这个棘手的案子,专案组的成员真是一筹莫展 ....,理不出一点头绪。 C.再看看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 ....,千奇百怪。 D.溱潼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堤上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 ....,观鸟台就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⑤~⑥题各2分) ①____________,其实难副。 ②根之茂者其实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 ⑥写出古诗中表现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的诗句,。 5.名著阅读。(6分) (1)《水浒传》中,浮浪破落子弟高俅因会踢球而被皇帝看中提升为殿帅府太尉。《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里有一种很奇特的风俗,即国王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选拔官吏;这两个情节都极具讽刺意味,反映了当时社会 的现实。 (2分) (2)《格列佛游记》中拉格耐格国王怎么用宽大的方法处死贵族?这一情节有什么讽刺意义?(2分)

初中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5—2016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赵营一中单秋丽 为了在新的学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学工作中,能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特将本次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学生成绩分析 从本次考试的成绩看,学生的优秀率太低,所以今后要多抓促优秀率,以促更多的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突出,也要多帮助那极少数掉队的同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指导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跟上同学的步伐。 二、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试卷主客观题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体味生活,滋养人文思想。本试卷共四大块,即积累和运用、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写作,卷面分值为120分,试题以新课标思想为指导,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指导教学,培养语文素养。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并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能力为主。重点关注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语文学科的生活性、思想性,让课本、生活、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1、注重基础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在积累与运用板块中,范

围涉及字词的识记、古诗词的背诵及赏析、名著阅读、语言实际运用题等,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扩展阅读量,增加视野。同时注重积累知识、语言文字能力的运用考查。 2、着眼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包含对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本理解。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有深度。分值分布合理。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测试,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考查学生主观判断能力,并要求学生对一些相关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灵活性、思维性较强。如综合性能力考查。这些都是学生日常广读博览,有所积淀,方能游刃有余。 4、作文命题,不仅给学生较广阔的取材导向,结合学生实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并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也是一种挑战,想要写好又得下一番苦功,更重要的是在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给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和启迪。实现了作文与做人的和谐统一。 三、答题情况分析: 1、试卷第一部分是"积累和运用",包含6个小题,共27分,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有第4题名著考查。第5题语言实际题:主要考查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学生出现的问题有:①祝贺短信格式不正确;②设计的问题没有结合两则材料。 2、第二部分是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两篇,失分比较多,尤其是《十枚分币》的阅读题,失分较多。 3、第三部分是文言文阅读题,包含6个小题,共16分,学生失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一): 填空题 默写题考察了《过零丁洋》《诗经蒹葭》《岳阳楼记》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四篇都是重点备考的对象,不多说。 名著阅读考察了《孟子》,也是学生需重点注意的名著之一。其考查形式给各位考生的备考供给了一个方向,即名著的相关文学常识、涉及到名著的课文的具体资料(包括提到的重要地点、时间、人物、事件、主题)都应当成为重点记忆的对象。 选择题 题量六道,东城与西城一样,题型上稍有创新,将关联词替换成了病句。其六种题型中,字音字形与西城海淀一样,都涉及到对新增二十个词语的考察。其他题,病句题不难,而标点、语意衔接及修辞则是十分难为各位考生了。标点所考察的书名号用法及引号与其他符号的位置关系会难倒一批考生;语意衔接考察的是上下文资料及语法结构的严格一致,语感稍差的同学都选不出来;修辞手法中所附的材料可用不知所云来评价,材料过于晦涩,且主题太不明显,中考不太会出这样的材料。 综合性学习 第一题,整合并概括材料信息。材料形式为表格+文字材料,文

字材料中概括两个要点并不难,表格的概括相对较难,表此刻表头不够清晰,能做出的同学需有较好的逻辑思维。 第二题,概括采访记录。思路跟2019年中考一致,基本上需概括的关键词都在各个材料的第一句话中,要概括的自我的理解也只是各个看法的整合,这使得本题很容易。 第三题,考察学生对材料进行高度概括的本事,比前两题难,但若掌握了方法,本题也容易。仔细审题可知,标题中已知部分对应的是材料最终一段,所以学生需概括的即是一二段的资料,一段写爱心分队诞生,二段写分队用爱心传递温暖,将这两个意思概括为与标题已知部分格式一致的句子即可。 文言文阅读 从篇目上看,考察的是《陈涉世家》,就预测性来说,不算成功。题型则是一贯的实词解释、句子翻译与文意理解,可分析之处不多。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阅读:王蒙《新疆的歌》 相对海淀、西城文学类阅读都选择亲情主题的文章,东城选取的主题比较晦涩,王蒙的《新疆的歌》,是一篇主题偏向于地域文化的抒情散文,理解上来说,会比《苏醒中的母亲》及《母亲》都难。但地域文化类的抒情散文是北京近几年中考文学类阅读的重要选文方向,如曾考过的《又临黄河岸》《西皮流水》等等,都属于偏向于文化的抒情散文。东城的选文方向应得到广大考生的注意。从题型上来说,则十分传统:

初中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初中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年年岁岁题相似, 岁岁年年卷不同.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有10分的超纲题,让学生一筹莫展。 试卷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37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形、词语的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语境填空成语的运用、歧义句的修改、古诗默写、写话几个方面。 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共48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三部分是作文,计30分。文题《如果我能________》,补全题目,文体不限。题目本身极富挑战性,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对于那些大而无当、平白无味的话题作文来说,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写作题由以往的“小我”到今年的“大我”。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合作,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物群体,关注身边人的生活状况。较以往不同的是写的是人物群像,这有一定的难度,给考生有

些“突然”的感觉,因为在初三备考中,由于受前几年中考作文影响,备考写作训练往往以感悟生活类记事为主,写人较少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为不少于600字。 二、考试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积累运用,得分率在68左右。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题,这部分失分率最高是第 8小题,这是一道语言运用题(判断下列句子有无歧义,并修改非歧义句),得分率约为4%,因为这是一道超纲题,平时又没有作过相应练习,因此学生得分率较低。此外第3题得分率也仅为30%,(让学生分析出字义属于其基本义的一项) 第二部分的阅读分析题,学生的得分率总体约为63.4%。得分率高的是课内阅读,约为71.1%,课外阅读(二)诗和课内紧密联系,材料内容都是《纸船》,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相同,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现代文阅读文(三)是一篇寓言,让学生分析写法、总结寓意。 作文部分,得分率在76%左右。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不够重视,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 从教学双方来分析试卷得分高低,大致可以发现: (1)目前教学对学生的“双基”训练还不够扎实; (2)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及过程,缺少整体的理性的认识,特别是从课内到课外语文能力训练的一贯性系统性不够;

历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题练习卷及答案

练习卷(三) 姓名得分 一、语文积累(26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横线上。(4分) 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xīn 鼓舞啊。那是一双双关切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的前行;那是一块块清xī的路标;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那是迷茫中的一zhǎn 灯,那是陶醉时的一lǚ清风,那是求索中的一份勉励,那是落寞时的一语问询……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这家敬老院有卫生室、棋艺室、台球室、电视室、健身房……可以说设施。 ②改革开放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机,这个“文革”中一度的项目再度上马了。 ③合肥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他在这里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④年轻人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切不可用事。 A、完备中止度过意气 B、完备终止渡过义气 C、完善中止度过意气 D、完善终止渡过义气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五一长假,安徽黄山又迎来了一个旅游高峰。迎客松下,,好一派盛世风光。 ②礼堂内,数千名天文爱好者,静心聆听这位享誉海内外的天文专家的精彩讲座。 ③春天是流脑高发季节,人们在经历“非典”和禽流感后,对流行性疾病高度重视起来。一时间,前往市疾病防控中心咨询的市民。 A.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络绎不绝 B.人头攒动济济一堂络绎不绝 C.人头攒动络绎不绝摩肩接踵 D.摩肩接踵济济一堂人头攒动 4.在横线处依次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子:()()()()(4分)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______;人的一生像木,要正直,_______;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_______;人的一生像火,要耀眼,_______;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A.立场须坚定 B.事业须旺盛 C.方法须随和 D.人格须挺立 5.一日某同学路过一餐馆,见该餐馆门前的广告词是:“好吃,您告诉大家;不好吃,您告诉我们。”该同学随即给餐馆负责人建议,将这两句话改为“好吃,您告诉大家;不好吃,您也告诉大家。”如果你是餐馆的负责人,你会采纳这位同学的建议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6.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4分) (1)写出两句关于“月下怀人”的古诗词名句。 (2)《〈论语〉十则》中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7.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4分) 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言人在评价“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意义时说,②这次航天飞行任务的顺利 成功,③标志着我国突破和实现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④完成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的计划和目标。 ⑤这是我国继“两弹一星”之后震国威的又一伟大成绩,⑥是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集中。 ⑴第②句中应改为。 ⑵第③句中应改为。 ⑶第⑤句中应改为。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度海口实验中学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语文组 本次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程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考试应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精神。 一、整体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难度系数为0.66,难度比例(难:中:易)比值为0:14:9,信度值为0.8,区分度为0.4。本次试题共有23道题,主观题19题,分值占比93.33%,客观题4题,分值占比6.67%,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我校参加考试的学生总共有606人,其中最高分为113分,最低分为1分,平均分为79.4分,期中考试平均分为81.5,可见整个年级的整体成绩浮动不大,及格率为71.78%,期中考试及格率为75.25%,下降了3.47个百分点,校优秀率为10.23%,相较于期中考试8.64%,上升了1.59个百分点,相较于期中考试,我们有了进步。我们的优秀率在上升,但是也出现了退步的学生,我们的标准差值和低分率在扩大。 二、试卷结构 本次试卷分为四个板块,共有23个小题:(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三)现代文阅读(25分);(四)作文(50分)。现对这次试卷的答题情况作了分析,以便

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知识点掌握情况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这次考试中,关于文言文字音,记叙类文体的个性化阅读,记叙类文体人物形象分析是学生得分比较高的题,文学常识,病句辨析,古诗词鉴赏,说明文写作技巧及特色,说明文语言特点这几类题是学生丢分比较严重的题。 四、学生答题情况及应对措施 第一板块: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第2小题,汉字辨析与改正,得分率为73.64%,相较于期中考试同类型题的55.48%得分率,有所提高,这和我们老师在考前专攻字形字音的复习是离不开的。第5小题,排序题,学生得分率仅为48.84%,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让学生接触过这类型的题,学生不太懂得从句子中找到联系。语段排序是新课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之一,也是中考考点之一。但是一般来说,中考里排序题一般考察课内重点文段,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课内名家名篇的名段。 第6小题,病句辨析题,得分率58.09%,相较于期中考试的38.7%,这个知识点的得分有所提高。在期中考试的分析结束后,我们老师也意识到,这届学生真的只能靠不断地反复的去练习,才能提高他们的成绩,有一刻的放松都是不可以的。 第二板块: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第9小题,默写题,得分率为50.47%,期中考试为73.17%。期中考试的出题范围较为狭小,学生背诵,考前复习都比较有方向。但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与特点: 该试卷依旧坚持“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的原则,仍然秉承了以往的“一卷三块”结构:即“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其中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2分,阅读48分,作文60分,三大板块的分值较上几次月考没有变化。本次试卷共计25道题,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感悟等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学生答题情况 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建立了能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基础的体系,掌握了语文运用语文知识基础的体系,掌握了语文运用的方法与技巧,形成了概括与分析的能力。试卷书写工整、语言表达流畅优美,思想健康积极,一些学生的创造力很强。 此次月考平均分103.40,优秀率为36.12%,及格率为80%,与前几次月考相比,成绩还是比较平稳。 三、主要问题分析 在阅卷中,我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1、基础知识不牢固,理解不到位。本卷的1---7题的“积累与运用”部分应该说比较容易,满分率比较高,但还有许多同学在诗文理解上失分。第6题“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新奇的比喻,描

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一题,有同学竟答“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还有同学答“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 2、错别字现象严重。比如第1题,有许多同学“君子好逑”的“逑”字写成了“求”;第7小题“但愿人长久”的“长”写成“常”的、“千里共婵娟”的“婵”写了“蝉”;在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现象就更多了。 3、审题不清、马虎答题。比如第8小题的对联:“今年端午的时候,学校文学社举办征联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可有一些同学对的却是玉树地震、还有对的是世博和春节的;第10小题选择题号填空,正确答案是“(4)”可有的同学却写成了“(D)”从而白白失去分值。还有名著阅读题,要求是除《海的女儿》之外的安徒生的童话,可就有的学生偏答《海的女儿》、本题的另外一个要求是“结合具体故事内容写出你的阅读感受”,可有的考生只写内容或只谈感受,或多或少在此处失分……这些都不能不说学生的答题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审题马虎、不深思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现象。 4、对文章的主旨理解不到位,缺少整体感知能力,大部分中等学生均会脱离全文主旨的“机械答题”。例如第22题:“本文标题是“鸟看地平线”,作者以这种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描写。文章结尾‘飞机即将落地,远方的地平线上,灯火如云霞浮动,仿佛正在酝酿着一轮即将升腾的旭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许多学生或多或少在这里失分,这题是让我们感受作者对上海世博召开的自豪与赞美,以及对中国崛起的期待与憧憬。而有的同学却脱离原文回答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