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不等式教案

一元二次不等式教案
一元二次不等式教案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知识梳理及典型练习题(含答案)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1.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 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经过不等式的同解变形后,都可以化为ax>b(a≠0)的形式. 当a>0时,解集为;当a<0时,解集为. 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1)我们把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称为__________不等式. (2)使某个一元二次不等式成立的x的值叫做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所有的解组成的集合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的________. (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 (1)化分式不等式为标准型.方法:移项,通分,右边化为0,左边化为 f(x) g(x) 的形式. (2)将分式不等式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如: f(x) g(x) >0?f(x)g(x)>0; f(x) g(x) <0 ?f(x)g(x)<0; f(x) g(x) ≥0 ? ?? ? ??f(x)g(x)≥0, g(x)≠0; f(x) g(x) ≤0 ? ?? ? ??f(x)g(x)≤0, g(x)≠0. (2014·课标Ⅰ)已知集合A={x|x2-2x-3≥0},B={x|-2≤x<2},则A∩B=( ) A.[-2,-1] B.[-1,2) C.[-1,1] D.[1,2)

解:∵A ={x |x ≥3或x ≤-1},B ={x |-2≤x <2},∴A ∩B ={x |-2≤x ≤-1}=[-2,-1].故选A . 设f (x )=x 2 +bx +1且f (-1)=f (3),则f (x )>0的解集为( ) A.{x |x ∈R } B.{x |x ≠1,x ∈R } C.{x |x ≥1} D.{x |x ≤1} 解:f (-1)=1-b +1=2-b ,f (3)=9+3b +1=10+3b , 由f (-1)=f (3),得2-b =10+3b , 解出b =-2,代入原函数,f (x )>0即x 2 -2x +1>0,x 的取值围是x ≠1.故选B. 已知-12<1 x <2,则x 的取值围是( ) A.-22 D.x <-2或x >1 2 解:当x >0时,x >1 2;当x <0时,x <-2. 所以x 的取值围是x <-2或x >1 2,故选D. 不等式1-2x x +1>0的解集是 . 解:不等式1-2x x +1>0等价于(1-2x )(x +1)>0, 也就是? ?? ??x -12(x +1)<0,所以-1<x <12. 故填???? ??x |-1<x <1 2,x ∈R . (2014·武汉调研)若一元二次不等式2kx 2 +kx -38 <0对一切实数x 都成立,则k 的 取值围为________. 解:显然k ≠0.若k >0,则只须(2x 2+x )max <38k ,解得k ∈?;若k <0,则只须38k <(2x 2 +x )min ,解得k ∈(-3,0).故k 的取值围是(-3,0).故填(-3,0). 类型一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a +b )x +2a -3b <0的解集为? ????-∞,-13,求关于x 的 不等式(a -3b )x +b -2a >0的解集. 解:由(a +b )x <3b -2a 的解集为? ????-∞,-13, 得a +b >0,且3b -2a a +b =-1 3 ,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说课稿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所选用的是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教材。《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出自该教材第二章不等式。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解不等式的基础和核心,在高中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蕴藏着重要的数形结合思想,现已成为代数、三角、解析几何交汇综合的部分,也是近年来高考综合题的热点,可见,本节课的学习在高中数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函数,对不等式的性质有了初步了解。从心理特征来说,高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较初中学生来说更加严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进一步提升,所以要更加注重其抽象思维的训练,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 3. 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围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展开,突出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难点确定为:理解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只是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会解一次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尝试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 2.采用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实验;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来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通过研究函数、方程与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识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树立辩证的世界观. 三、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型思维目标,实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探索,让学生愉快的学习,在发现与探索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同时以观察法为主的合作交流方

解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练习题-

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 1. 解下列方程:(1)2(1) 9x -=; (2)2(21)3x +=; (3)2(61)250x --=. (4)281(2)16x -=. 2.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25(21) 180y -=; (2)21(31)644x +=; (3)26(2) 1x +=; (4)2()(00)ax c b b a -=≠,≥ 3. 填空 (1)28x x ++( )=(x + )2.(2)223x x -+( )=(x - )2. (3)2b y y a -+( )=(y - )2. 4. 用适当的数(式)填空: 23x x -+ (x =- 2);2x px -+ =(x - 2) 23223(x x x +-=+ 2)+ . 5. 用配方法解方程. 23610x x --= 22540x x --= 6. 关于x 的方程22291240x a ab b ---=的根1x = ,2x = . 7. 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1)23(1) 12x +=; (2)2410y y ++=; (3)2884x x -=; (4)2310y y ++=. (5) ()9322=-x ; (6)162=-x x ; 一元二次不等式 2.一元二次不等式20(0)ax bx c a ++>>与相应的函数2(0)y ax bx c a =++>、相应的方程2 0(0)ax bx c a ++=>之间判别式ac b 42-=? 0>? 0=? 0a )的图象 ()002>=++a c bx ax 的解集)0(02>>++a c bx ax 的解集)0(02><++a c bx ax 1、把二次项的系数变为正的。(如果是负,那么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1,把系数变为正) 2、解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先看能否因式分解,若不能,再看△,然后求根) 3、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不等式的方向) 一、解下列一元二次不等式:

如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如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例如:x?2+2x+3≥0. 请大家写出解题过程和思路 解:对于高中“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这一块, 通常有以下两种解决办法: ①运用“分类讨论”解题思想; ②运用“数形结合”解题思想。 以下分别详细探讨。 例1、解不等式x2 -- 2x -- 8 ≥ 0。 解法①:原不等式可化为: (x -- 4) (x + 2) ≥ 0。 两部分的乘积大于等于零, 等价于以下两个不等式组: (1)x -- 4 ≥ 0 或(2)x -- 4 ≤ 0 x + 2 ≥ 0 x + 2 ≤ 0 解不等式组(1)得:x ≥ 4(因为x ≥ 4 一定满足x ≥ -- 2,此为“同大取大”) 解不等式组(2)得:x ≤ -- 2(因为x ≤ --2 一定满足x ≤ 4,此为“同小取小”) ∴不等式x2 -- 2x -- 8 ≥ 0的解为:x ≥ 4 或x ≤ -- 2。 其解集为:( -- ∞,-- 2 ] ∪[ 4,+ ∞)。 解法②:原不等式可化为: [ (x2 -- 2x + 1) -- 1 ] -- 8 ≥ 0。 ∴(x -- 1)2 ≥ 9 ∴x -- 1 ≥ 3 或x -- 1 ≤ -- 3 ∴x ≥ 4 或x ≤ -- 2。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 2 ] ∪[ 4,+ ∞)。 解法③:如果不等式的左边不便于因式分解、不便于配方,

那就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进行左边因式分解, 如本题,用求根公式求得方程x2 -- 2x -- 8 = 0 的两根为x1 = 4,x2 = -- 2,则原不等式可化为:(x -- 4) (x + 2) ≥ 0。下同解法①。 体会:以上三种解法,都是死板板地去解; 至于“分类讨论”法,有时虽麻烦,但清晰明了。 下面看“数形结合”法。 解法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函数f(x) = x2 -- 2x -- 8 的图像 开口向上、与x 轴的两交点分别为(-- 2,0) 和(4,0), 显然,当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x ≥ 4 或x ≤ -- 2 时, 图像在x 轴的上方; 当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 2 ≤ x ≤ 4 时,图像在x 轴的下方。 ∴当x ≥ 4 或x ≤ -- 2 时,x2 -- 2x -- 8 ≥ 0, 即:不等式x2 -- 2x -- 8 ≥ 0的解为:x ≥ 4 或x ≤ -- 2。 顺便说一下,当-- 2 ≤ x ≤ 4 时,图像在x 轴的下方,即:x2 -- 2x -- 8 ≤ 0,∴不等式x2 -- 2x -- 8 ≤ 0 的解为:-- 2 ≤ x ≤ 4 。其解集为:[ -- 2,4 ]。 领悟:对于ax2 + bx + c >0 型的二次不等式,其解为“大于大根或小于小根”; 对于ax2 + bx + c <0 型的二次不等式,其解为“大于小根且小于大根”。例2、解不等式x2 + 2x + 3 >0。 在实数范围内左边无法进行因式分解。 配方得:(x + 1)2 + 2 >0。 无论x 取任何实数,(x + 1)2 + 2 均大于零。 ∴该不等式的解集为x ∈R。 用“数形结合”考虑, ∵方程x2 + 2x + 3 = 0的根的判别式△<0, ∴函数f(x) = x2 + 2x + 3 的图像与x 轴无交点且开口向上。 即:无论自变量x取任意实数时,图像恒位于x 轴的上方。 ∴不等式x2 + 2x + 3 >0的解集为x ∈R。

《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说课稿) 新蔡县孙召镇初级中学周长伟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很荣幸参加这次活动,并希望得到您的指导。我说课的题目是:华师大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23章第一节《一元二次方程》。我要说的内容有以下五点:1、说教材,2、说目标,3、说教学方法;4、说教学程序;5、说评价。下面分别谈一谈: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学习一次方程、方程组及不等式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函数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本节课是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导入课,它为进一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起到铺垫作用。 2、教学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3、教学难点: 通过实例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类比、迁移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说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充分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正确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能力目标:经历抽象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出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合作交流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说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类比发现法为主,以讨论、合作、探索、练习为辅的教学方法。

2.学法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善于观察、分析讨论、合作交流、类比归纳,最后抽象所学知识。 3教学手段 采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投影展示交流。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是考查巩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一个实际问题;问题(2):是考查黄金分割点的问题;问题(3):是考查增长率的问题。通过三个实际问题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让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得出方程: (1)x(x+10)=900 (2)x2=1·(1-x) (3)5(1+x)2=7.2 此方程的建立为下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 2.自主探索归纳新知 问题中所列的三个方程 (1)x(x+10)=900,即x2+90x=900 (2)x2=1-x (3)5(1+x)2=7.2 与一元一次方程作类比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作一元二次方程。 归纳新知: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形如:ax2+bx+c=0(a、b、c是常数,且a≠0)其中a、b、c分别叫做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注意: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是包括符号的。 让学生思考: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什么? 让生合作交流讨论归纳。 3.巩固练习深化知识 做一做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优秀说课稿(经典、值得收藏)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优秀说课稿大家好!我是来自***。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第二节《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围绕以下四个问题说明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问题一:教什么?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在知识上的延伸和发展,它是解不等式的基础和核心。在高中数学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会借助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如函数、数列、导数、解析几何、三角函数等。概括的说,本节课的地位体现在它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工具性。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高二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以下四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能力目标:通过看图象找解集,培养学生“从形到数”的转化能力和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 德育目标:学习“三个二次”的关系,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 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而本节课的重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问题二:在什么起点教? 知识掌握上,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对不等式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心理上,高二学生的逻辑推理更加严密,但抽象思维能力仍需提高,还需依赖具体形象的内容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 针对这样的学情,我将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

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问题三:怎样教? 根据以上分析,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了问题教学法。首先通过创设“一次上网在多长时间以内能够保证选择公司A比公司B所需费用少”的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接着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引出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最后,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获得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从而顺利突破难点。 与之相对应的,学生将按照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学习,在画一画、看一看、说一说、变一变的过程中体会探究新知的乐趣。 具体的教学过程共分以下5个环节: 环节一——一元二次不等式概念的引入 依据学习始于疑问的教学原则,依据课本的上网事例中的问题“一次上网在多长时间以内能够保证选择公司A比公司B所需费用少”?引发课堂讨论。这个互联网的实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然顺利导入新课。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如下数学模型,让学生观察所得式子250 -<, x x 并抢答以下3个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快就可以归纳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目的是让他们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体会成功的喜悦。 为了让学生区别一元二次不等式与其他不等式,我再次展开抢答竞赛,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他们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此时,学生已经认识到这是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了,那么如何确定其解集,上网多长时间才能收费最少呢?我带领学生进入环节二——解法的探究。 根据温故而知新的教育理念,我引导学生观察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左边的形式,在学过的哪些知识中出现过?学生通过思考不难得出:在相应的一元二

一元二次不等式练习题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1.形如)0)(0(02≠<>++a c bx ax 其中或的不等式称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2.一元二次不等式20(0)ax bx c a ++>>与相应的函数2(0)y ax bx c a =++>、相应的方程20(0)ax bx c a ++=>判别式ac b 42-=? 0>? 0=? 0a )的图象 ()002>=++a c bx ax 的解集)0(02>>++a c bx ax 的解集)0(02><++a c bx ax 1、把二次项的系数变为正的。(如果是负,那么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1,把系数变为正) 2、解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先看能否因式分解,若不能,再看△,然后求根) 3、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不等式的方向) 不等式的解法---穿根法 一.方法:先因式分解,再使用穿根法. 注意:因式分解后,整理成每个因式中未知数的系数为正. 使用方法:①在数轴上标出化简后各因式的根,使等号成立的根,标为实点,等号不成立的根要标虚点. ②自右向左自上而下穿线,遇偶次重根不穿透,遇奇次重根要穿透(叫奇穿偶不穿). ③数轴上方曲线对应区域使“>”成立, 下方曲线对应区域使“<”成立. 例1:解不等式 (1) (x+4)(x+5)2 (2-x)3 <0 x 2-4x+1 3x 2-7x+2 ≤1 解: (1) 原不等式等价于(x+4)(x+5)2(x-2)3>0 根据穿根法如图 不等式解集为{x ∣x>2或x<-4且x ≠5}. (2) 变形为 (2x-1)(x-1) (3x-1)(x-2) ≥0 根据穿根法如图 不等式解集为 {x |x< 1 3 或 1 2 ≤x ≤1或x>2}. 2 -4 -5 2 2 1 1 3 1

一元二次不等式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同仁: 大家好! 我是高中教师,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说课活动,希望专家、评委和同仁们对我的说课提出宝贵意见.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教学设计,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六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1、从内容上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过一元一次不等式、二次函数及高中刚学过的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并且它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联系紧密,涉及的知识面较多。 2、从思想层面看:这部分内容较好地反映了方程、不等式、函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蕴含着归纳、转化、数形结合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 3、从作用上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解不等式的基础和核心,它已成为代数、三角、解析几何交汇综合的部分,也是近年来高考综合题的热点,在高中数学中起着广泛的应用工具作用。由此可见,本节课的学习在高中数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重难点分析 一元二次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中最基本的不等式之一,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所以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要把握这个重点。关键在于理解并掌握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方法——图象法,其本质就是要能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认识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与函数图象上对应点的横坐标的内在联系。由于初中没有专门研究过这类问题,高一学生比较陌生,要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三个二次”的关系。?通过数形结合与类比,让学生归纳“三个一次”的关系,突破这个难点。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高考考试大纲说明、新课程标准精神、高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状况和学生心理认知特征,我确定了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的: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从而掌握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 能力目的:通过上述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情感目的: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勇于自主探索的精神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同时通过对解不等式过程中等与不等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感受数学魅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三、教法与学法的选择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函数与图象应用是初中生数学的薄弱之处,同时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高中学习还很不适应,需要加强主动学习的指导。基于此,我采用探究、启发诱导法,分层教学法。同时,采用讲练结合方法,重点以引导学生为主,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中去。采用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在课堂结构上,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7个流程 1、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根据学生的情感和需要,让学生感受数学来自生活,感受学习的乐趣。通过(谁负责任)交通事故,创设情景,使学生们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及标准答案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及答案

————————————————————————————————作者:————————————————————————————————日期:

周周清3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姓名 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 ax 2+bx+c=0 B 、 x 2-y+1=0 C 、 x 2=0 D 、21 2=+x x 2、 把方程)2(5)2(-=+x x x 化成一般形式,则a 、b 、c 的值分别是( ) A 、10,3,1- B 、 10,7,1- C 、 12,5,1- D 、 2,3,1 3、已知3是关于x 的方程0123 42=+-a x 的一个解,则2a 的值是( ) A 、11 B 、12 C 、13 D 、14 4、一元二次方程x 2-1=0的根是( ) A 、 x=1 B 、x=-1 C 、x 1=0, x 2=1 D 、x 1=1 ,x 2= -1 5、将方程2x 2-4x-3=0配方后所得的方程正确的是( ) A 、(2x-1)2=0 B 、(2x-1)2-4=0 C 、2(x-1)2-1=0 D 、2(x-1)2-5=0 6、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恰好是三个连续整数,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 A 、 ±5 B 、 5 C 、 4 D 、 不能确定 ( ) 7、方程3x 2+4x-2=0的根的情况是( ) A 、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 D 、无法确定根的个数 8、设—元二次方程x 2-2x -4=0的两个实根为x 1和x 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x 1+x 2=2 B 、x 1+x 2=-4 C 、x 1·x 2=-2 D 、x 1·x 2=4 9、已知x 1 、x 2是方程x 2-2mx+3m=0的两根,且满足(x 1+2) (x 2+2)=22-m 2则m 等于( ) A 、2 B —9 C 、—9 或2 D 9 或2 10、某商品降价20%后欲恢复原价,则提价的百分数为( ) A 、18% B 、20% C 、25%、 D 、 30% 二、填空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是2,那么这个方程可以是 (填上 你认为正确的一个方程即可) 12、填空 x 2-3x + = (x- )2 13、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是方程x 2-6x+8=0的两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14、在实数范围内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a ﹡b=a 2-b 2,根据这个规则,方 程(x+2) ﹡5=0的解为 15、已知x 2+3x+5的值为11,则代数式3x 2+9x+12的值为 16、在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中,若a-b+c=0则方程必有一根为 17、已知α,β是方程0522=-+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α2+β2+2α+2β的值为_________。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2—说课稿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说课稿 说课的课题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它出现在高中新教材必修五第三章第二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重难点、课堂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这为过渡到本节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列,三角函数以及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奠定基础。这部分内容较好的反映了“三个二次”的关系,蕴含着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从教学内容上本节首先由实际问题引出一元二次不等式,通过复习一元二次方程与函数的零点,进行只是间的整合得到02>++c bx ax (0>a )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目标】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函数间的相互转化,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并从解法中归纳出解题的一般步骤。 2、 通过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探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运算和作图的能力。体验数学从特殊到一般抽象出结论,在运用结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3、通过对“三个二次”的相互转化的学习与探究,学生体会之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的系统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交流、体验并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考虑到所面对的式高一下期学生,他们归纳总结能力已趋于成熟,但对于数学语言的把握,函数图象的进一步推广好比较欠缺,所以我采用引导发现为主,辅以从特殊到一般的化规方法和讲练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知道,通过让学生由特殊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观察、分析、归纳促使学生对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有自己独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阵中成为教学的主体。 【重难点】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节的重点定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及其解法,而怎样求其解法,利用“三个二次”间的联系则是本节的难点。本节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为实现教学重难点,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节设为六个环节“创设情景、新课讲授、探索问题、问题解决、知识延伸与课堂练习、归纳小结。 (一)创设情景。利用生活中互联网的收费问题,来引出一元二次不等式052 ≤-x x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二)新课讲授。通过复习余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并观察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特点,进而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由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学生即可推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有了定义与一般形式的理解,我将给出三个特殊的式子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为一元二次不等式,并说出理由。学生将对一元二次不等式得到进一步的理解。而问题当中只要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就得到了问题的答案。“怎样求不等式的解集呢?”由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求知欲。 (三)探索问题。这是本节的重要环节。一元二次不等式052≤-x x 与它对应的一元

2.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2.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2.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初中代数的方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完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数的开方、以及前三种因式分解法、直接开方法、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掌握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是配方法和开平方两个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升华。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明确配方法是解方程的通法,同时会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也是今后学习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方面: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数学思考方面: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使学生熟练掌握配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解决问题方面:结合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运算能力和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方面:让学生体验到所有的方程都可以用公式法解决,感受到公式的对称美、简洁美,渗透分类的思想;公式的引入培养学生寻求简便方法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会熟练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判别式 二、教学法分析 教法: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式的自主探究式与交流讨论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由旧知识引导探究一般化问题的形式展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学法:让学生学会善于观察、分析讨论和分类归纳的方法,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铜锁亲自尝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三、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成以下六个环节:复习导入——呈现问题——例题讲解——巩固练习——课时小结——布置作业。 1、复习引入:

一元二次方程测试题及答案.doc

一元二次方程测试 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下列方程中不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 A.(a-3)x 2 =8 (a ≠3) B.ax 2+bx+c=0 C.(x+3)(x-2)=x+5 D. 3x2 3 x 2 0 57 2 下列方程中 , 常数项为零的是 ( ) A.x 2+x=1 B.2x 2 -x-12=12 ; C.2(x 2-1)=3(x-1) D.2(x 2+1)=x+2 3. 一元二次方程2x2 -3x+1=0 化为 (x+a) 2=b 的形式 , 正确的是( ) 2 2 1 ;C. 2 1 ; A. x 3 16; B. 2 x 3 x 3 2 4 16 4 16 D.以上都不对 4.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a 1 x2 x a2 1 0 的一个根是 0,则 a 值为() A、 1 B 、 1 C 、1或 1 D 、1 2 5.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 和 9, 第三边的长为二次方程 x2-14x+48=0 的一根 ,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 A.11 B.17 C.17或19 D.19 6.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恰好是方程 2x2 8x 7 0 的两个根,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 A、 3 B 、3 C 、6 D 、9 7. 使分式 x 2 5x 6 的值等于零的 x 是( ) x 1 A.6 B.-1 或 6 C.-1 D.-6 8.若关于 y 的一元二次方程 ky2-4y-3=3y+4 有实根 , 则 k 的取值 范围是 ( ) A.k>- 7 B.k ≥ - 7 且 k ≠ 0 C.k ≥ - 7 D.k> 7 4 4 4 且 k≠ 0 4 9. 已知方程x2 x 2 ,则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A)方程两根和是 1 (B)方程两根积是 2 (C)方程两根和是 1 (D)方程两根积比两根和大2 10.某超市一月份的营业额为200 万元, 已知第一季度的总营业 额共 1000 万元 , 如果平均每月增长率为 x, 则由题意列方程应 为( ) A.200(1+x)2=1000 B.200+200×2x=1000 C.200+200×3x=1000 D.200[1+(1+x)+ (1+x) 2]=1000 1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说课稿(优秀说课稿)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本人是……。我说课的题目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具准备、课型设计与课时分配、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在知识上的延伸和发展,它是解不等式的基础和核心。在高中数学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会借助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如函数、数列、导数、解析几何、三角函数等。概括的说,本节课的地位体现在它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工具性。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图象找解集,培养学生“从形到数”的转化能力和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三个二次”的关系,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弄清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及二次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4. 教材处理: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共两课时,本课时所研究的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及二次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推导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涉及的数学方法有观察、比较、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等,我我首先通过创设“一次上网在多长时间以内能够保证选择公司A比公司B所需费用少”的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接着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引出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最后,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获得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从而顺利突破难点。 与之相对应的,学生将按照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学习,在画一画、看

一元二次不等式练习题含答案

一元二次不等式练习 一、选择题 1.设集合S ={x |-50 B .a ≥13 C .a ≤13 D .02} C .{x |-1≤x ≤2} D .{x |-1≤x <2} 4.若不等式ax 2+bx -2>0的解集为???? ??x |-2a 的解集是{}x |x <-1或x >a ,则( ) A .a ≥1 B .a <-1 C .a >-1 D .a ∈R 6.已知函数f (x )=ax 2+bx +c ,不等式f (x )>0的解集为{}x |-3

二、填空题 8.若不等式2x2-3x+a<0的解集为(m,1),则实数m的值为________. 9.若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是(1,+∞),则关于x的不等式ax+b x-2 >0的解集是 ________. 10.若关于x的方程9x+(4+a)3x+4=0有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1.解关于x的不等式:ax2-2≥2x-ax(a<0). . 12.设函数f(x)=mx2-mx-1. (1)若对于一切实数x,f(x)<0恒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 (2)若对于x∈[1,3],f(x)<-m+5恒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 学习目标: 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2.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数形结合的能力,培养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比如: . 任意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总可以化为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或 )0(02><++a c bx ax . 知识点二: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 (1)先看二次项系数是否为正,若为负,则将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 (2)写出相应的方程)0(02 >=++a c bx ax ,计算判别式?; ①0>?时,求出两根21x x 、,且21x x <(注意灵活运用因式分解和配方法); ②0=?时,求根a b x x 221-==; ③0--x x ; (3)0652 >--x x (4)0442 >+-x x ; (5)0542 >-+-x x ; (6)23262x x x -++<- 举一反三: 【变式1】解下列不等式 (1)02322 >--x x ; (2)02232 >+--x x (3)01442 ≤+-x x ; (4)0322 >-+-x x . (5)()()() 221332x x x +->+ 【变式2】解不等式:(1)6662<--≤-x x (2)18342 <-≤x x 类型二: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求待定系数 例2 不等式02 <-+n mx x 的解集为)5,4(∈x ,求关于x 的不等式012 >-+mx nx 的解集 举一反三: 【变式1】不等式0122 >++bx ax 的解集为{} 23<<-x x ,则a =_______, b =________ 【变式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02<++b ax x 的解集为)2,1(,求关于x 的不等式0 12 >++ax bx 的解集. 类型三:二次项系数含有字母的不等式恒成立恒不成立问题 例3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03)1(4)54(2 2 >+---+x m x m m 对一切实数x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举一反三: 【变式1】 若关于x 的不等式01)12(2≥-++-m x m mx 的解集为空集,求m 的取值范围. 【变式2】若关于x 的不等式01)12(2≥-++-m x m mx 的解为一切实数,求m 的取值范围. 【变式3】若关于x 的不等式01)12(2≥-++-m x m mx 的解集为非空集,求m 的取值范围.

一元二次不等式说课稿(一等奖)电子教案

一元二次不等式说课稿(一等奖)

各位专家、评委、同仁: 大家好! 我是高中教师,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说课活动,希望专家、评委和同仁们对我的说课提出宝贵意见.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教学设计,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六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1、从内容上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过一元一次不等式、二次函数及高中刚学过的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并且它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联系紧密,涉及的知识面较多。 2、从思想层面看:这部分内容较好地反映了方程、不等式、函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蕴含着归纳、转化、数形结合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 3、从作用上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解不等式的基础和核心,它已成为代数、三角、解析几何交汇综合的部分,也是近年来高考综合题的热点,在高中数学中起着广泛的应用工具作用。由此可见,本节课的学习在高中数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重难点分析 一元二次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中最基本的不等式之一,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所以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要把握这个重点。关键在于理解并掌握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方法——图象法,其本质就是要能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认识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与函数图象上对应点的横坐标的内在联系。由于初中没有专门研究过这类问题,高一学生比较陌生,要真正掌握有

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三个二次”的关系。通过数形结合与类比,让学生归纳“三个一次”的关系,突破这个难点。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高考考试大纲说明、新课程标准精神、高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状况和学生心理认知特征,我确定了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的: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从而掌握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 能力目的:通过上述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情感目的: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勇于自主探索的精神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同时通过对解不等式过程中等与不等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感受数学魅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三、教法与学法的选择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函数与图象应用是初中生数学的薄弱之处,同时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高中学习还很不适应,需要加强主动学习的指导。基于此,我采用探究、启发诱导法,分层教学法。同时,采用讲练结合方法,重点以引导学生为主,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中去。采用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在课堂结构上,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7个流程 1、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