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分作业题

生态文明建设分作业题
生态文明建设分作业题

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填空 )

2.

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填空 )

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 (填空 ) 4. 影响雾霾的因素有很多,起主要作用的有哪些? (简答 )

5. 人口问题的本质是( )问题。 (单选 )

A发展

B经济

C文化

D政治

6. 建设生态文明,要以( )为准则。 (单选 )

A资源环境承载力

B自然生态规律

C可持续发展

D以上都对

7. 循环经济的( )原则要求产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同时也要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边角料、中间物料和其他一些物料也能返回到生产过程中或另外加以利用。 (单选 )

A减量化(reduce)

B再循环(recycle)

C再使用(reuse)

D以上都是

8. ( )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 (单选 )

A生态补偿机制

B循环经济

C绿色产品

D可持续发展

9. 十八大所理解和规划的生态文明,上升到( )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并且体现为工作部署、发展目标、制度设计,预示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生态文明浪潮到来。 (多选 )

A节能减排

B节约资源

C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提升社会文明水平

10. 属于有机有毒物的有( )。 (多选 )

A重金属

B多环芳烃

C脂肪

D苯酚

11. 环境权作为一项人权已为一系列国际法文件所肯定,如( )都对环境权作了阐述。 (多选 )

A《人类环境宣言》

B《内罗毕宣言》

C《社会进步和发展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2.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更高的战略层面,这意味着把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把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

标准,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过去主要是解决好和坏的问题,现在解决的是有和无的问题。 (判断 )

正确错误

13.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将长期存在。 (判断 )

正确错误

14. 环境权应该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现代法治国家公民的人权。 (判断 )

正确错误

15. 作为公共产品的生态产品,由于消费中的非竞争性往往导致“公地的悲剧”,即过度使用,资源耗竭。 (判断 )

正确错误

的经济发展模式。 (填空 )

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 (填空 )

3. (填空 )

4. 人口发展应着力促进的四个“转变”是什么? (简答 )

5. ( ),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调整行为以适应他人或环境的过程。 (单选 )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征服自然

6. 人口的增长,会使城市的人口密度( ),生活污水、垃圾等造成的污染也更为严重。 (单选 )

A减小

B加大

C不变

D不能确定

7. 太阳能、风能发电成本为火力发电的( ),如无强制性规定,根本无法进入市场。 (单选 )

A3~10倍

B0.3~2倍

C0.3~10倍

D13~30倍

8. ( )是指对违法犯罪的行为,要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 (单选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9. 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要( )。 (多选 )

A在加快发展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B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快发展

C根据人类对自然界的逐步认识来调节我们制定的目标

D通过适应性的变化和调整来达到最佳状态

10. 要树立宽广的世界眼光,统筹国内国际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大局,坚持( ),自觉承担国际环境责任,以自身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多选 )

A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B各自能力原则

C公平原则

D共同责任原则

11.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 )。 (多选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生物资源

12. 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群落与环境,可以看做是处在相互作用中的因素,而在成熟的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接近于平衡状态,整个系统通过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维持。 (判断 )

正确错误

13.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将长期存在。 (判断 )

正确错误

14. 目前,对新能源及其技术开发和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仍是其成本太高,投入太大。 (判断 )

正确错误

15. 法治,是通过调节各种社会关系而调节利益冲突,解决矛盾,实现最终和谐的重要手段。 (判断 )

正确错误

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填空 )

2. 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产生生物,生物又对地球上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起反作用,这样便产生丰富多彩的

(填空 )

3. (填空 )

4. 美国的大气污染防治经验有哪些? (简答 )

5. ( )说:“实际则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持,而后能进步。” (单选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列宁

D马克思

6. 我国在经济开发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倾向是( )。 (单选 )

A部分沿海地区围垦大量滩涂

B工业化、城镇化占用大量农田

C部分城市建设过于追求奢华

D以上都是

7. ( )可以通过影响大气污染的光化学反应来影响大气的污染程度。 (单选 )

A相对湿度

B地理位置

C日照强度

D大气运动

8. 党的( )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目标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单选 )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八届一中全会

9. 生态文明的一大特点就是寻求和谐,是( )的和谐。 (多选 )

A人与人

B人与自然

C人与社会

D以上都不对

10.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而且体现在( )等社会文明的诸多方面。 (多选 )

A公平公正

B共同富裕

C道德进步

D社会和谐

11. 治理大气污染的对策中,构筑大气污染治理法律法规防线,需要( )。 (多选 )

A认真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

B强化地方政府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减排责任

C加大监控力度

D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1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 (判断 )

正确错误

13. 虽然雾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但形成雾的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在此条件下大气中颗粒物等污染物能够迅速得以累积,进而造成空气污染。 (判断 )

正确错误

14.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来看,主要是从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三个

层面来展开;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三条技术路

径去实现。 (判断 )

正确错误

15. 作为公共产品的生态产品,由于消费中的非竞争性往往导致“公地的悲剧”,即过度使用,资源耗竭。 (判断 )

正确错误

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下) 试卷答案 81分 及格60分

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下)试卷答案 81分 [考试时限]:60分钟 [及格分数]:60分 [考试说明]: 1、我国现在沙化土地的面积已经达到了1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 正确 错误 2、全国湖泊有3万个,湖泊总储水量达7000亿立方米,湖泊水域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 正确 错误 3、国际上通常认为一条河的调水不能超过其水量的20%,用水不要超过40%,否则生态就受到影响。 正确 错误 4、2012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为1980年以来最高峰,呈波动上升趋势,加剧了海洋灾害和海岸侵蚀 正确 错误 5、发展与保护是绝对的对立关系。 正确 错误 6、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设计应与“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相适应。 正确 错误 7、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正确

错误 8、国民幸福指数(GNH)最早20世纪70年代是由丹麦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 正确 错误 9、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无局限性。 正确 错误 10、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正确 错误 11、2013年1月我国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间严重雾霾,影响面积130多万平方公里,受影响人口达9亿。 正确 错误 12、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泊总面积减少近2万平方公里,减少了五分之一。 正确 错误 13、生态文明从人类发展大的历史背景看,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正确 错误 14、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中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权重,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又不能完全放弃GDP考核。 正确 错误 15、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对象中,企业是领导者和责任主体。 正确

生态文明建设6分作业

第一,生态文明是高于迄今为止的其他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 第二,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和谐。 第三,生态文明要求维护生态安全。 第四,生态文明要求经济与生态资源协调发展。 第五,生态文明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 第六,生态文明要求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和伦理道德。 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填空 ) 2. 重要组成部分。 (填空 ) 3. (填空 ) 4.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简答 ) 5.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 )向( )的历史性转变。 (单选 ) A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B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C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D低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6.( )指自然界本身的地球化学异常释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 (单选 ) A自然污染源 B化学性污染源 C扩散污染源 D生物性污染源 7.( )主要由粗颗粒组成,粒径大,质量浓度高,数浓度低,受排放强度控制,对雾霾的贡献有限。 (单

选 ) A一次气溶胶颗粒 B二次气溶胶颗粒 C一次污染 D二次污染 8.我国在法律上承认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诉性,但是在我国目前的诉讼环节上,生态环境法律诉讼困难重重:( )。 (单选 ) A难以举证 B难以起诉 C难以鉴定评估 D以上都是 9.我国( )已经成为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主轴线。 (多选 ) A沿海发展轴 B长江发展轴 C陇海兰新发展轴 D京广京哈发展轴 10.二次气溶胶颗粒的形成方式主要可分为( )。 (多选 ) A直接由气体形成气溶胶粒子 B新粒子通过碰撞、聚集形成更大的粒子 C通过凝结等方式形成粒径更大的粒子 D直接由液体形成气溶胶粒子 11.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需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要( )。 (多选 )

2020年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试题及答案

1.()年,联合国委托以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了一篇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布伦特兰报告》)。(分) 2.()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分) A.环境资源使用权 B.环境状况知情权 C.环境参与权 D.环境侵害请求权 年,全球环境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分) A.提出全球治理理论 B.“全球治理委员会”成立 C.发表了《天涯成比邻》研究报告 D.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是()。(分) 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B.内分泌干扰物 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 D.常规污染物 5.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生态文明”一词的是()。(分) A.《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C.《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6.截至201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一共公布了()批绿色制造名单。(分) 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型社会。(分) A.节水排污 B.节能减排 C.环境友好 D.人口协调 8.国际社会在1997年制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它是()。(分) A.《巴黎协定》 B.《京都议定书》 C.《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D.《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9.()通过了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议程——《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分) A.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B.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C.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 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资料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做出基本综述,为“五位一体”的建设提供支持。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一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研究,三为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四为结语评价。总的来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立体的发展模式,但在实践上存在滞差,需要在实践执行方面进一步研究。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综述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 1.1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产生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阻滞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动人们重新审视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还有以下几种:(1)生态文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学者提出,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也要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全方位的和谐”1。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人类在处理同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2。(2)从生态理念层面来阐释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由以下层面:经济生产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环境建设层面、社会层面和技术层面3。(3)把生态文明分为:浅绿色生态文明和深绿色生态文明4。 生态文明的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它有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有的认为生态文明具有,全面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谐性、整体性、人本性和平等互利性。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专业技术人员_生态文明建设教育_5分_6分_答案

1.非固态环境污染,包括气体废弃物污染和水体废弃物污染,其成分复杂,污染频发,治理难度大,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填空) 1.不属于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环境的是()。 (单选) A 日 光 B 温 度 C 土 壤 D 植 物 2.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包括()。 (单选) A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 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B许多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的

C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 产潜力却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D以上都是 3.()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单选) A低 碳经 济 B农 业革 命 C新 能源 D绿 色产 品 4.(),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注重发展进永续发展。 (单选) A协调 发展

B以人 为本 C全面 发展 D可持 续发展 5.美学从艺术中发现了()。 (多选) A人类的审美感情 B人类的创造活力 C艺术想象的伟力和 形象思维的意义 D艺术与生活、社会、 历史的深刻关联 6.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实现()的转化和再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无限发展进化的过程。A生命元素 B营养物质 C环境资源 D整个生态系统 的结构和功能 7.新疆资源税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多选)

A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以其销售额为计税依据,实行从价计 征 B对稠油、高凝油和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实施减征资源 税的政策 C对开采稠油、高凝油、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的纳税人 暂按综合减征率的办法落实资源税减税政策 D对有色金属从价计征 8.一些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古文明之所以失去其昔日的光辉或者消失在历史的遗迹中,一个不可存的基础——生态系统被破坏了。 (判断) 正确错误 9.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统领,重在建设,需要全社会的较长时期 正确错误 10.固体废弃物是环境的污染源,除了直接污染外,还经常以水、大气和土壤为媒介污染环境。 正确错误 11.环境法是一个综合性、边缘性的法律部门,民事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不 正确错误

生态文明建设试题剖析

1. (填空 ) 2. 3. (填空 ) 4.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提到,要实现“和解”的境界,这里所说的“和解”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指的()。(单选 ) A和谐 5.()是当前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深刻的。 (单选 ) A全球化 6.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时,注重支持西部地区特别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替代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发展生态环保型产业,积极构建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流动,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 展.B循环经济 7.党的()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单选 ) D十七届五中全会 8.森林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包括()。 (多选 ) A涵养水源 B防风固沙 C保护环境 9.人类必须有这样的生态精神:履行生态道德义务和责任,(),保护地球,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准则,人类的发展应以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为前提。 (多选 ) B尊重自然 D善待自然 10.通过正确处理()同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把生活水平由量的增长到质的增长的转变,严格控制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规模,把人的再生产及人类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建立在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的修复能力平衡的基础上。 (多选 )

A生产 C消费 D人的需求 11.自然及其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独自存在的,但只有人才有意识,才能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 (判断 ) 正确错误 12.种植业是农业结构的基础结构,它的优化处于优先地位,是生态农业的基础。 (判断 ) 正确错误 13.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在于始终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处于一种全面、和谐、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判断 ) 正确错误 14.自然界的价值包括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判断 ) 正确错误 2. (填空 ) 3.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使其自身很难排除他人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这就使得公共产品使 (填空 ) 4.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在资源开采环节()。 (单选 ) A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 5.以下属于生态旅游规划内容的是()。 (单选 ) A环境教育 B科学普及 6.人口问题本质上是()问题。 (单选 ) D发展

水生态文明指标体系

水生态文明指标体系 1、水安全指标体系 (1)城市防洪达标率 指城市防洪能力对应于规划防洪标准的实现程度,反映城市防洪保障达标情况。 (2)城市除涝达标率 指城市除涝能力对应于规划除涝标标准的实现程度,反映城市除涝保障的达标情况。 (3)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率 是指达标水源地个数/水源地总数。评价对象是为10000人以上人口集中供水的水源地。 2、水资源指标体系 (1)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 指工业用水量与工业增加值的比值,反映工业用水效率效益水平,为逆向指标。 (2)供水管网漏损率 指供水管网漏水量与供水总量之比。 (3)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 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器具数与总用水器具之比。 (4)再生水回用率 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量与处理量的比值,反映污水回用情况。 3、水环境指标体系

(1)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率 是指污染物(COD、氨氮)实际入河量小于限制纳污量的水功能区个数比例。 (2)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数与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应达标数的比值,反映水环境质量状况。 (3)污水集中处理率 指集中处理污水量占废污水产生量的比值。 4、水生态指标体系 (1)水面率 指试点范围内水面面积占试点范围总面积的比值。 (2)水土流失治理率 指已治理的水土流失区域面积与应治理的水土流失区域面积的比值。 (3)生态流量满足程度 指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而必须维持的最小流量。 (4)水生生物多样性 指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 (5)河道有效整治率 指经疏浚后引排畅通,基本达到原设计标准,同时建立了河道轮浚机制,河道长效管护到位的河道占所有河道总数的比值。 5、水景观、水文化指标体系 (1)国家级涉水保护区、景区

生态文明建设》测试题

《生态文明建设》测试题——单选题 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 B)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A、全面 B、可持续 C、又快又好 D、协调 2、建立和完善环保立法和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的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和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 C)轨道。 A、民主化 B、规范化 C、法制化 D、有序化 3、循环经济的特征是( C )。 A、能量梯次使用 B、物质闭路循环 C、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4、( B)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A、低碳发展 B、绿色发展 C、循环发展 D、生态发展 5、(A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A、生态文明 B、生态文化 C、生态和谐 D、生态精神 6、“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以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B)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B、价值论视角 C、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 D、文化形态的视角 7、在党在十八届( D )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A、二 B、三 C、四 D、五 8、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B) A、艰巨性 B、人文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 9、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哪个方面彻底转型?(B) A、两者都不是 B、两者都是 C、经济结构 D、能源结构

10、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是(D) A、生物修复 B、植物修复 C、物理与化学修复 D、以上都是 11、(A)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强烈的精神信仰,是一种理性的、具有生态智慧的信念。 A、生态精神 B、生态文明 C、生态和谐 D、生态文化 12、“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属于下面哪个层次?(A) A、生产方式层次 B、物质层次 C、生活方式层次 D、以上都不是 13、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D)和生态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 A、自然哲学 B、社会学 C、伦理学 D、经济学 14、佛教认为,生命中的行是( B ) A、一种思维活动 B、生物行为 C、生活的感觉 D、地、水、风、火 15、“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属于下面哪个层次?(C) A、物质层面 B、生产方式层面 C、生活方式层面 D、以上都不是 16、将( D)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与政绩考核指标,各级政府和环保主管部门的环境决策行为、经济环境行为和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听取群众意见。 A、治理环境 B、节约资源 C、保护生态 D、保护环境 17、生态旅游业的根本性质是( A ) A、经济型 B、生态型 C、文化性 D、以上都不对 18、( D )仍然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A、人口结构问题 B、人口分布问题 C、人口素质问题 D、人口数量问题 19、系统的( C )动态均衡发展是宇宙发展演化的根本规律。 A、规范化 B、辩证化 C、机制化 D、开放化 20、( A)报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生态文明建设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测试题 1-20单选题(每题2分) 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B)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A、全面 B、可持续 C、又快又好 D、协调 2、建立和完善环保立法和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的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和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C )轨道。 A、化 B、规化 C、法制化 D、有序化 3、循环经济的特征是(B )。 A、能量梯次使用 B、以上都是 C、物质闭路循环

D、以上都不是 4、(B)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A、低碳发展 B、绿色发展 C、循环发展 D、生态发展 5、(A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A、生态文明 B、生态文化 C、生态和谐 D、生态精神 6、“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以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B)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B、价值论视角 C、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 D、文化形态的视角 7、2008年1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C )次集体学习时间明确强调“贯

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 A、四 B、二 C、三 D、五 8、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B) A、艰巨性 B、人文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 9、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哪个方面彻底转型?(B) A、两者都不是 B、两者都是 C、经济结构 D、能源结构 10、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是(A)A是错的 A、生物修复 B、植物修复

生态文明建设6分作业题

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填空 ) 2. 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填空 ) 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 (填空 ) 4. 影响雾霾的因素有很多,起主要作用的有哪些? (简答 ) 5. 人口问题的本质是( )问题。 (单选 ) A发展 B经济 C文化 D政治 6. 建设生态文明,要以( )为准则。 (单选 ) A资源环境承载力 B自然生态规律 C可持续发展 D以上都对 7. 循环经济的( )原则要求产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同时也要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边角料、中间物料和其他一些物料也能返回到生产过程中或另外加以利用。 (单选 ) A减量化(reduce)

B再循环(recycle) C再使用(reuse) D以上都是 8. ( )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 (单选 ) A生态补偿机制 B循环经济 C绿色产品 D可持续发展 9. 十八大所理解和规划的生态文明,上升到( )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并且体现为工作部署、发展目标、制度设计,预示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生态文明浪潮到来。 (多选 ) A节能减排 B节约资源 C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提升社会文明水平 10. 属于有机有毒物的有( )。 (多选 ) A重金属 B多环芳烃 C脂肪 D苯酚 11. 环境权作为一项人权已为一系列国际法文件所肯定,如( )都对环境权作了阐述。 (多选 ) A《人类环境宣言》

生态文明建设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测试题 120单选题(每题2分) 1、资源与环境就是经济社会( B)发展得物质基础与保障,经济得发展离不开资源与环境得支撑。 A、全面 B、可持续 C、又快又好 D、协调 2、建立与完善环保立法与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得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与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与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 C )轨道。 A、民主化 B、规范化 C、法制化 D、有序化 3、循环经济得特征就是( B )。 A、能量梯次使用 B、以上都就是 C、物质闭路循环 D、以上都不就是 4、( B)得核心就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得关系。 A、低碳发展 B、绿色发展 C、循环发展 D、生态发展 5、( A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得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得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A、生态文明 B、生态文化 C、生态与谐 D、生态精神 6、“生态文明就是自然、人、社会价值得生态定位与选择”就是以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 B ) A、世界演化图景得视角 B、价值论视角 C、社会文明得研究视角 D、文化形态得视角 7、2008年1月2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 C )次集体学习时间明确强调“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得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A、四 B、二 C、三 D、五

8、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得特征?( B ) A、艰巨性 B、人文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 9、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哪个方面彻底转型?( B ) A、两者都不就是 B、两者都就是 C、经济结构 D、能源结构 10、生态修复得基本形式就是( A )A就是错得 A、生物修复 B、植物修复 C、物理与化学修复 D、以上都就是 11、( A )就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得强烈得精神信仰,就是一种理性得、具有生态智慧得信念。 A、生态精神 B、生态文明 C、生态与谐 D、生态文化 12、“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属于下面哪个层次? (A) A、生产方式层次 B、物质层次 C、生活方式层次 D、以上都不就是 13、通过认识与实践,形成( D)与生态相结合得生态化理论。 A、自然哲学 B、社会学 C、伦理学 D、经济学 14、佛教认为,生命中得行就是( B ) A、一种思维活动 B、生物行为 C、生活得感觉 D、地、水、风、火 15、“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得满足,崇尚精神与文化得享受”属于下面哪个层次?( C ) A、物质层面 B、生产方式层面 C、生活方式层面 D、以上都不就是 16、将( D)纳入政府得工作目标与政绩考核指标,各级政府与环保主管部门得环境决策行为、经济环境行为与环境管理部门得监管工作,听取群众意见。

生态文明建设考题6分

1.()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 (单选 ) A十八届四中全会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十八大 D十七大 2.()就是用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弥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缺陷。 (单选 ) A动力机制 B协调机制 C约束机制 D补充机制 3.气体废弃物的特征有()。 (单选 ) A来源广泛,成分复杂 B空间层次性 C造成多种典型污染 D以上都是 4.()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单选 ) A低碳经济 B农业革命 C新能源 D绿色产品 5.健全()的环境监管体制,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多选 )

A国家监察 B地方监管 C地方负责 D单位负责 6.一次气体污染物指直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常见的有()。 (多选 ) ASO2 BCO CNO D醛类 7.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类型分为()。 (多选 ) A小型水电 B大中型水电 C新可再生能源 D传统生物能 8.十一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判断 ) 正确错误 9.从范围来看,生态旅游业是整个旅游行业的一个分支,它除了具有旅游业的依赖性、敏感性、带动性和涉外性等一般特点外,显著特点有综合性、动态性和可持续性。 (判断 ) 正确错误 10.作为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先要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理念,统一思想,引领行动。 (判断 ) 正确错误

11.人类的农业社会虽然并非一派田园牧歌,但其生态管理却是长期以“无为而治”的理想状态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前现代政府从未将生态管理纳入自身的职责范围之内造成的。 (判断 ) 正确错误 12.简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简答 ) 13.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 所处的环境分离,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们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填空 ) 14.目前,对破坏生态的约束机制体现得更为重要。要建立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 (填空 ) 15.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整体,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 (填空 )

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

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 为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切实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全面科学客观的指标体系和工作考核办法,根据《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有关要求,现就我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及工作考核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考核内容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提出的任务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进行量化,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六城联创”相结合,与生态市建设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明确目标,各负其责,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努力使丽水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1、立足实际和着眼长远相结合原则。充分考虑我市实际发展现状,提出符合实际的指标数据,同时结合考虑生态文明建设的动态进程,以发展的眼光来设定远期指标。 2、定性要求与定量要求相结合原则。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在具体的实践中,要 -1-把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定进行任务化和指标化,使目标更加明确,操作更加到位,不断丰富建设成果。同时,要以生态文明引导社会进步,从战略高度推进区域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分步实施和分段监测相结合原则。按照《纲要》的部署,将生态文明战略目标分阶段来考核,按每个阶段完成目标情况进行监测,现阶段主要量化至2012年的指标任务。

(三)考核内容 本考核主要针对各县(市、区)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着重从宏观层面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监测全市整体推进情况。 二、指标体系构成 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指标包括生态经济、生态集聚、生态设施、生态涵养、生态文化等5个方面,共33项指标,意在从整体上监测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及工作成效(具体指标见附表)。 1、生态经济。主要从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 2、生态集聚。主要从山区农民异地转移、整村搬迁、城镇化、城镇登记失业率、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数、4A级以上景区建设、园区及功能区产值占比等方面反映人口、资源及产业集聚状况。 -2- 3、生态设施。主要以固定资产投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农村污水集中处理、工业固物综合利用、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指标反映生态设施建设状况。 4、生态涵养。主要从单位GDP能耗、COD排放量、SO 2排放量、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等方面指标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及保护成效。 5、生态文化。主要包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十五年教育普及率、创建卫生强县、创省级生态县(市、区)、创省级生态乡(镇)、创市级生态文明村等指标。 三、具体考核办法 1、基本分为100分。

生态文明建设试题与答案

1.在我国,()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1.0 分) A.《“十二五”规划纲要》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D.十八届五中全会我 的答案: A √答对 2(.)是指如果某一国生产的产品不能达到进口国在节能和减排方面设定的标准,就将被征收的特别关税。( 1.0 分) A.碳税 B.碳关税 C.环境税 D.资源税 我的答案: B √答对 3.()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1.0 分) A.十六大报告 B.十七大报告 C.十八大报告 D.十九大报告 我的答案: D ×答错

4.截至 2017 年 8 月 29 日,38 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中,审议并通过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相关文件多达()份,涉及到全部()类生态文明制度。( 1.0 分) A.40 , 6 B.46 , 8 C.48 ,6 D.50 , 10 我的答案: D ×答错 5.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第()代产业园。( 1.0 分) A.一 B.二 C.三 D.四 我的答案: C √答对 6.()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 1.0 分) A.环境资源使用权 B.环境状况知情权 C.环境参与权 D.环境侵害请求权 我的答案: D √答对

7.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国家文件是()。( 1.0 分) 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D.《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我的答案: A √答对 8.在世界范围内,先污染后治理的代表国家是()。( 1.0 分)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我的答案: C √答对 9.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生态文明”一词的是()。( 1.0 分) A.《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C.《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我的答案: D ×答错 1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表明,未来人类还有约()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间。( 1.0 分)

生态文明建设试题分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没有受到外力的剧烈干扰的情况下总是平稳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 (填空 ) 2. 环境安全;确保生物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填空 ) 3. 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填空 ) 4.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简答 ) 5.( ),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形态。 (单选 ) A社会文明 B文化文明 C生态文明 D可持续发展 6.( )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单选 ) A工业废弃物 B矿业废弃物 C放射性废弃物 D生活垃圾 7.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其核心是( )。 (单选 ) A知情权 B选择权 C生存权 D参与权

8.我国在法律上承认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诉性,但是在我国目前的诉讼环节上,生态环境法律诉讼困难重重:( )。 (单选 ) A难以举证 B难以起诉 C难以鉴定评估 D以上都是 9.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工作应该( )。 (多选 ) A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B制定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利用的整体规划 C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利用技术的研究及引进 D建立完整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 10.雾霾的危害有( )。 (多选 ) A对居民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B影响交通安全 C破坏电力系统 D危害农业生产 11.目前关于公平的争论,主要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公平观:( )。 (多选 ) A起点公平 B过程公平 C结果公平 D立法公平 12.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中遇到的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 体系建设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一、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 中国“农村”不但仅是简单的地域坐标,更包含了中国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由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既反映了具有一定产业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也表征着占国家三分之二人口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根据国家的统计标准,农村一般是指县(除县辖建制镇)以下,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人们聚居生活的广大地区,而根据普遍认识,农村是除了城市以外的其它地域范围。没有农村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就没有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对于什么是农村生态文明、并如何进行综合评价,当前尚未形成统一界定。从国内外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来看,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和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综合性成果。正如人们对广义上的生态文明的理解,农村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过程中,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主动、积极地改进农村内部自身发展和优化农村与自然、城市关系,使之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二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重点突破的过程。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指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应对当前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的问题、处

理好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同时,注重保护和改进周边的生态环境,合理统筹生态环境改进与农村经济发展,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农村生态良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健康”。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作为“综合性成果”还是“重点突破的过程”,其最终目的都将回归到生态文明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上,即解决好发展方式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可简要概括为,是建立在农村生态系统基础上的,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人们在其聚居地和生产过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自身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有益成果的总和。当前中国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格局依然明显,农村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和社会单元,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应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目标:(1)以农村生态系统为基础。从生态学的角度,农村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半人工系统,自然节律性和社会属性并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根据其生态系统功能定位,围绕系统要素,进行空间、产业和组织整合。 (2)以农民的生态化发展为目标。农民是农村的社会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基于农民视角提出更加具体的行动纲领。(3)以农村社会整体性转型为动力源,即有赖于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布局的综合规划和系统变革。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试题及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 1、发展绿色经济的导向就是()。(1、0分) A、生态科技 B、能源类型 C、市场 D、资本 2、2016年12月,为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1、0分) A、《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B、《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 C、《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方案》 D、《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组成单位成员名单》 3、2017年6月1日,()宣布退出《巴黎协定》。(1、0分)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4、()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1、0分) A、十六大报告 B、十七大报告 C、十八大报告 D、十九大报告 5、截至2019年9月,工业与信息化部一共公布了()批绿色制造名单。(1、0分) A、2 B、3 C、4 D、5 6、从()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就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0分) A、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 B、生产过程、产品与服务 C、资源利用程度 D、资源节约

7、在世界范围内,先污染后治理的代表国家就是()。(1、0分)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8、()就是指如果某一国生产的产品不能达到进口国在节能与减排方面设定的标准,就将被征收的特别关税。(1、0分) A、碳税 B、碳关税 C、环境税 D、资源税 9、在我国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区中,优化开发区域不包括()。(1、0分) A、环渤海区域 B、长三角区域 C、珠三角区域 D、北部湾地区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考核2个指标体系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考核2个指标体 系

北京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注: 1. 标★的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中资源环境相关指标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

要》中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标◆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及本市相关专项规划、工作方案等提出的主要监测评价指标;标△的为其它绿色发展重要监测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与国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一致,每项一级指标下,按二级指标的重要程度赋予不同权重,三类指标权重之比原则上为3:2:1,部分指标权重根据现阶段重点工作进行了适当调整。 2.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测算,结合“十三五”规划纲要和相关部门规划目标,测算各区绿色发展指数和资源利用指数、环境治理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保护指数、增长质量指数、绿色生活指数6个分类指数。绿色发展指数由“公众满意程度”之外的38个指标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而成,指数值在〔60,100〕之间。 计算公式为: i i N i Y W Z ∑ == 1 (N=1,2, (38) 其中,Z 为绿色发展指数,i Y 为指标的个体指数,N 为指标个数,i W 为指标i Y 的权数。 绿色发展指标按评价作用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按指标数据性质分为绝对数和相对数指标。在计算指数时,将绝对数指标转化为相对数指标,将逆向指标转化为正向指标,将总量控制指标转化成年度增长控制指标,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再计算个体指数。

3.公众满意度调查为主观调查指标,经过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组织的抽样调查来反映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程度。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各区城镇和乡村居民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综合计算16个区的公众满意程度。调查结果不参与总指数计算,进行单独评价,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 4.绿色发展指数所需数据来自各部门的年度统计,各部门负责按时提供数据,并对数据质量负责。

生态文明建设题库答案整理

一、填空题、 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到,辩证自然观认为物质具有运动性和主体性。(填空) 2. 生态补偿是维护生态利益平衡的最后一道防线。(填空) 3. 公民环境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填空) 4.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使其自身很难排除他人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这就使得公共产品使用过 程中容易产生两个问题:公地的悲剧和搭便车问题。 5. 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6. 公民环境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 填空) 7. 生态平衡最明显表现就是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相对平稳。( 填空) 8. 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填空) 9. 支持西部地区特别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替代10. 产业和特色产业,推动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流动,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填空) 11. 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保护的灵魂,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主阵地。 12. 生态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人类文明的生态化过程。 13. 生态补偿是维护生态利益平衡的最后一道防线。 14. 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使其自身很难排除他人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这就使得公共产品使用过生态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所有文化现象。( 填空) 15. 生态,亦即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 填空) 16. 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使燃料燃烧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增加,造成能源供应紧张以及温室效应的产生。( 填空) 17. 生态农业开发和利用对象是自然生态资源。( 填空) 18. 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挑战,更加需要倡导和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文明, 从根本上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填空) 19. 生活垃圾指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填空) 二、单选题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 A )。 A 发展 B 开放 C 观念转变 D 以上都不是 2. 狭义生态文化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 A )。 A 社会适应 B 社会关系C社会哲学 D 社会共识 3. “价值在( A )的等级中增加,而且是不断地出现在有顺序的价值序列中。这个系统是有价值的,能产 生价值,人类评价者也是其产物之一。” A 自然演替 B 自然进化 C 社会演替 D 社会进化 4. 建设( B ),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A 生态文化 B 生态文明 C 生态精神 D 生态和谐 5.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 A )。(单选) A 发展 B 开放 C 观念转变 D 以上都不是 6. 节能、省料、节水属于生态工业的(C)。(单选) A 辩证观点 B 指标 C 目标 D 以上都是 7. 保持并完善(B)的基本地位,同时增加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调整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把可持续 发展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倡导人口、经济、社会与生态相适应。(单选) A《环境基本法》B《环境保护法》C《环境法》D《环境影响评价法》 8. 公元1900 年至今,大约属于西方的哪个文明时期?( D )(单选) A 古代文明 B 中世纪文明 C 近代文明 D 当代文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