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社会调查报告

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社会调查报告
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青少年的价值取向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一、摘要

当代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希望,他们肩负着振兴国家和社会建设的重任,可以说他们的价值取向直接关系着中国历史的的命运,因此青少年的价值观的树立也就成为当今社会不得不予以重要关注的问题。本调查以调查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为目的,利用了网络,手机信息等手段对部分青少年进行了调查,从中抽取了50份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青少年对价值取向还是认识深刻,结果也发现大部分青少年取向健康积极向上,少数稍有偏颇二、关键词

当代青少年正确价值取向

三、前言

本次的调查由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同学魏金顺和谢尚勇共同完成,于7月20到8月20之间用电子邮件等方式调查当代青少年的价值取向问题,地点涵盖全国各地,在暑假之际,不仅是进行一个社会调查,同时也是给在安逸的时光里迷失的青少年以提醒,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不断向前。

四、正文

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受调查群体的主体特征包括年龄、学历、家庭、社会阅历等等,还包括对价值取向,对人生观,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同时最重要的就是青少年的价值取向问题、人生目标问题、以及对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认识和追求问题,可以说调查的内容非常详细丰富,不仅仅是对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一个调查,同时让青少年更加清楚认识自己的认识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发奋努力。

我们采用了多种方式向青少年发送调查问卷,包括电子邮件,手机短信,还有纸面问卷以及口头作答记录的方法等等,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选取重点题目,进行记录与计算思考,得到以下数据:

虽然没有对数据进行完全统计,但是由上统计表格可知,虽然当代青少年面对信息化时代的诸多诱惑,但是大部分的人并没有迷失自我,可以认清学习的主要目的,虽然没有像古代圣人所说的最重要的是要修身养性,但是在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人际复杂的情况之下,相比而来反而更加适合当代社会,至于少数的一部分,相信随着对社会更加深入地认识,也会认识到这一点。

其次是对人生价值的探讨,这是所有人都会思考过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由于不同的际遇也是会有不同的见解,但是由表格数据可知,实现自我价值永远是所有的青少年所看重的人生的最终意义,当然作为接受了孔圣人孝道为先的思想熏陶的青少年也将报答父母作为和自我价值基本平等的位置。当然这些之外如果能够完成更多有意义的事,相信这样的人生会更加的耀眼,更加的精彩。当然作为本次调查的最重要的问题,青少年对自己所取向的价值的认识是最重要的,可以看到,青少年对价值的认识不同,衡量自己价值的标准也是不同,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觉得自己能够有一番事业就是自己价值最大的体现,当然认清现实把金钱和社会地位摆在重要的位置我们也是无可厚非,毕竟生活在现实之中,在道德法律的范围内,这就是最佳的价值体现。每个人都有理想,即使偶尔觉得迷茫,觉得没有方向,但是虽然75%的人认为理想的实现是衡量价值的很大的标准,但是现实告诉我们有时候虽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我们却在其他的地方更好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对于家庭感情,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价值一些很重要的取向,但是并不是青少年所认为的最重要的,这也可以理解。

虽然这个调查并没有那么尽如人意,但是还是给我们揭示了一个社会现实,作为生活在新

时期的青少年,他们的生活观念还有价值取向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变化,而且更加的贴近现实社会。中国的巨大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变革给青年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它给青年带来价值追求新境界的同时,也给青年带来了不容忽视的价值观负面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促进青年主体意识成熟的同时,也诱发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意识的滋生和膨胀;实践方式的变革在推动了青年发展,求知观念的更新的同时,也淡化了他们的人民群众观念和祖国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引起青年个性追求丰富化的同时,也会使一些人产生享乐主义和消费上的盲目攀比的意识;在全方位对外开放进一步实现的条件下,青年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全球意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诸如抽象人性论,西方的民主和人权观也会随之在青年中传播等等。青少年建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取向。不要把自己置身于社会实现之中,使其被动的满足自身需要。而应该努力掌握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找准自我发展的主要价值尺度和实现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够变被动为主动,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发展途径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从而自我价值的更好实现。同时,青年一代应该把创造财富而不是拥有财富作为自我实现的评价标准。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个人真正的财富主要不再金钱和财富,而是知识和能力。商海沉浮,股市起落,社会需求日新月异,只有知识和能力不会贬值,拥有知识和能力,就拥有财富。于是,青年也应该将自身创造财富的能力和实际的社会贡献看作是衡量自我成败的尺度。

四、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得到的不仅仅是对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调查结果和认识,同时也是对自我价值选择的一种思考,我也从这之中学到了很多调查的方法,不足的地方就是调查的内容有一点局限性,没有更加彻底更加精准的把握青少年最终的内心想法,同时对于调查结果的最终统计也没有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虽然如此,结果还是基本满意。

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最终决定的是祖国甚至世界的未来,希望以后的教育中更多的让青少年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而不是单一的为了接受知识以此应付考试,这将是教育最大的进步。

浅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_孙盟盟

78 孙盟盟,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简介:1、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1.1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他们善于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务实的,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与选择,许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进取的、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对“追求健康向上、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生价值观普遍持认可态度。他们富于同情心、责任感和正义感,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追求完美的人格质量。 1.2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区。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中个人主义的现象有所抬头,表现在:只顾自己利益,处处为自己着想、不愿关心和帮助他人,不参加集体活动,狭隘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现象严重。拜金主义的兴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个别大学生开始接受并认同金钱至上的观点,出现了拜金主义,崇拜金钱,以含金量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对优良传统的冷漠与价值偶像的错位。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分析 2.1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折射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极易受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不同价值观相互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造成了思想混乱、价值迷茫,产生了大量道德失范现象。 2.2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冲击。全球化如 同一柄“双刃剑”,各国在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的同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也迅速地在全球蔓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这些西方腐朽思想通过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在消遣和娱乐的幌子下进行大规模的传播和渗透,向人们宣传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同时一些西方社会思潮也趁虚而入,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产生了很大影响,并渗透到大学生日常行为和社会认知之中。 2.3学校价值观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和网络传媒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新的工作体系尚在建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学校在学生价值观教育上目标过高、缺乏层次递进性,远离时代;同时各种传媒如网络、影视、书刊等热衷于宣传和介绍西方各种价值观念,甚至封建迷信的某些歪理邪说,加上对很多新生事物的迷惑不解,许多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价值观困惑,有的精神空虚,缺乏理想信念,终日沉迷于网聊、网游之中;有的价值导向异化,一味模仿明星和西方饮食、服饰、生活方式,成为所谓的“新新人类”。 2.4家庭教育的缺乏。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我们国家目前的家庭教育非常缺乏,尽管多数家长在主观上也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但出于对子女适应现实社会的担忧和对其眼前利益的维护,往往在具体问题处理上又采用实用主义的做法,在价值观教育上倾向于个人本位和“金钱”本位,这种倾向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2.5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当前大学生缺乏对国情民情的切身感受和具体了解,缺乏生活实际的磨练和对社会制度、社 会规范、社会思想意识的思考,这样很容易在价值观的选择上产生偏差。从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的思维、情感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他们在各方面的心理特点上充满矛盾,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化中,观念的多元和多变又使他们无所适从。 3、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3.1加强理论引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的理念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基本规范和准则,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保障。我们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主导因素,并结合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更新教育模式,以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利用各种教育阵地,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教育,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 3.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决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树立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教育,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各类网站要把握好正确的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活动;依法加强对高校周围的文化、娱乐、商业活动的管理,坚决打击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的不法行为,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3.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历来是高校精神文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非强制教育手段,主要通过创造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来实现课堂以外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内化了教育要求。 3.4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使社会的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创造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并从而体验到自己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首先,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教育影响转化为大学生内在价值观的基础。要加强实践的环节,开展各种活动让大学生承担一定的社会任务,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在社会动态的发展中寻找大学生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机结合点。 其次,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然后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在外化为行为和习惯,最终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他们在进行社会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践履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思想道德规范与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会产生评价和调节人际关系及他人行为的需要。 最后,大学生要身体力行,从实践体验中去认识、理解、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逐渐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从而实现由知到信,从信到行的两次飞跃。 3.5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首先,家庭教(下转第83页) 孙盟盟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137000) 浅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摘要]由于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 过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原因分析,揭示了其价值观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学生;价值观;价值体系[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09)23-0078-01

中国当代青年价值观

组织行为学第二次作业—论当代中国年轻人的价值观 杨晓宇2013201633 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更可取。”这个定义包含判断的成分,反映出个体对于正确和错误、好与坏、可取和不可取的看法与观念。 从总体上看,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宏观上的价值观。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价值观的分析看来,中国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的权利距离、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阳光气质和阴柔气质的得分和排名在被研究对象中处于居中位置,而不确定性规避得分较低,长期取向中国排名第一。这说明,我们国家整体的价值观念是传统与开放并存,重视集体,尊重一定程度上的等级,追求男女平等,注重节俭、持久与传统。但同时,一个集体中的个体价值观也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 当代中国的年轻人(这里主要指80后、90后)由于成长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时期,传统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来价值观的影响,变得更加多元和开放。所以,在新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下,相比于我们的父辈、祖辈,当代年轻人的思想和行为显得更加开放和灵活,当然有时候这种所谓的开放也是一种讽刺。 2014年3月28日,微博上的热门话题榜榜首是“文章姚笛偷情被拍”。文章是中国优秀的青年演员,通过《裸婚时代》、《蜗居》、《小爸爸》等电视剧塑造的新好男人形象被大众广泛接受和认可,现实生

活中他也与马伊琍演绎着幸福的生活,所以文章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新好男人的代表,很多人说“文章都出轨了,让我们还怎么相信爱情?”。姚笛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青年女演员,通过《裸婚时代》、《失恋33天》、《新恋爱时代》等作品塑造了一个开朗、阳光、自信、漂亮、直爽的都市白领的形象,被大众接受和喜欢。我们常常会混淆虚拟与现实,会因为一部剧而喜欢上一个人,就像我当年迷恋《裸婚时代》时也想象着如果他们两个真的在一起那该有多好,只是现实生活中文章已为人夫、为人父。当这件事情真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了,很多当年与我有一样想法的人都极力的反对,并放出“文章姚笛滚出娱乐圈”的狠话。我们的价值观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传统的操守观念让我们鄙夷破坏别人家庭的行为,唾弃对家庭不忠的行为。不过,微博上支持文章与姚笛在一起的也大有人在。有些网友说“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在爱面前无所谓对错”;有些人认为文章与姚笛很般配,本来就应该在一起;甚至有的网友认为马伊琍大文章7岁,早就成了黄脸婆,被抛弃是迟早的事;还有的网友比较可爱,认为这有可能是在为《裸婚时代2》作势宣传。当事人没有站出来澄清也没有发表任何言论,每天只有无数网友自说自话的猜测、愤怒或是坐等好戏上场。我们作为局外人对这件事情本身本没必要过分在意,但从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到态度背后价值观的差异。放在过去几十年里,这件事情应该很少有人会为他们说话,但在今天,年轻人追求所谓的自由,竟然会有那么多人持有“爱无所谓对错”的态度。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是多元的、开放的,但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仍

当代青年价值观变化现状及原因的几点思考

当代青年价值观变化现状及原因的几点思考 近十年来,中国的巨变为世人所瞩目,我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然而,就是随着这种经济步伐的加快,同时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其中尤其对我们的当代青年的思想影响较为严重,“关注青年就是关注未来,拥有青年也就拥有未来”,这已是社会的共识。加强对青年价值观念问题的研究,正成为转型变革时期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几年随着部队院校、医院非现役人员、聘用人员的逐年增多,他们已渐渐成为基层一线的主体,特别是他们年龄都不大,绝大部分都是80后出生,他们出生于改革开放初期,成长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他们耳闻目染了社会变革的方方面面,承受的各种诱惑也很多,所以他们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定位也呈现出多样化,部分青年人中对成功的理解存在偏颇,对人生定位存在错误的现象。今天着重谈谈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对目前青年人价值观的影响。 发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分析 1、社会体制、经济体制转型以及教育观念、教育方式转变对青年价值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使得青年思想观念中所形成的平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效益竞争意识打破了青年安于现状、追求中庸的传统状态。在这种状况下,青年能站在社会价值的起点上重新审视个人价值,正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形成当代青年求实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但是市场经济中特别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市场双方利己行为又使得当代青年对自己从小所受到的利他行为为出发点的价值观教育与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相左,从而产生困惑不解、心理失去平衡等。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他们很快吸收各种各样的新思维、新观念,由此使得当代青年价值观出现多元矛盾,摇摆不定的状况。另一方面,国家正在加大的各种体制改革力度,打破了原有的旧的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体制,使在各种体制转型期的青年一时没能适应,从而产生价值观念的不稳定。如教育方面,高等学校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中建立的收费制度、自主择业制度。原本“双轨”——国家包培养、包分配变为“双自”——学生自己承担部份培养费用,自主择业。教育体制的改革一方面鼓励青年学生更加关注自我,自觉增强学习动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迎接社会的挑选。另一方面,也更直接地影响和冲击着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心态,从生存角度出发,更注重实惠倾向。在校期间他们所从事的勤工助学活动,以弥补必要开支,毕业后把经济收入作为择业重要考虑依据在所难免。又如用工人事改革,这一改革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大趋势。一方面改革打破青年思想上既已形成的“铁饭碗”的观念,对其自身存在着危机感,因此,他们更加注重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以期能在改革大潮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更大发展。另一方面,就来难成为青年最为关注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下岗失业所造成的压力超过其他方面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青年除了不断加强自身学习锻炼提高自身生存竞争能力外,他们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谋生的出路,一些青年在工作之余搞第二职业、做小本生意等等现象也就出现。 2、西方腐朽思潮还在影响当代的青年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

当代青年人的心理变化

当代青年人的心理变化、心理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人的思想和心理归根到底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的结果,它源于缤纷、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活。因而青年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都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生活的烙印。世界与中国的变化已经深深地烙印在青年人的心理、头脑里,影响在他们的行为上。在社会的大舞台上青年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凸显出它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禀承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时俱进”的理念,针对青年人心理、思想的新变化而革新。 一、当代青年人心理特征及其表现 (一)青年人的一般心理特征 心理是在实践中大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是感觉、知觉、思维、情感、意识、心理现象的总称。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青年人的心理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成真正成熟阶段。一般特征如下: 1.智能发展达到高峰。主要表现在: (1)观察力显著提高。(2)记忆力处于最佳时期。(3)抽象思维、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 2.情感情绪日益丰富。情感和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体验,是由客观现实引起的主观体验,以需要为中介。情绪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心境,其二是激情,其三是应激。情感具有社会性,是人的高级情绪,反映出个体的社会关系。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宗教感。思想教育应当运用情感沟通规律,打开被教育者心理的大门,减少逆反心理。 3.自我适应增强。个体的自我适应,也可以说是个体的社会化。个体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叫作社会化,又称社会性发展。本质上讲自我适应增强既是主观要求也是客观环境压力造成的结果。 (二)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当代青年人的心理特征 现代市场经济的到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它改变了社会经济运行的体制,但是最根本的是改变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它带来的影响一方面是积极向上的,另一方面是消极的。反映在青年人身上,主要是心理特征有了新表现。 1.批判性思维增强。现代市场经济的最大标志便是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在这种形势,当代青年人是一个活跃的群体,接受能力强,理解能力强,对信息的接收快,较少盲从,大多数有了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因而能够对社会上的事情作出较理性、辩证的分析,批判性思维增强。 2.感情脆弱、意志薄弱、依赖性强。 3.具有强烈的相对主义色彩的爱情、婚姻、性等道德观念发生变化。 4.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增强。当代青年人处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他们自身素质较全面,思维活跃,敏捷,容易接受新事物,但相对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不太接受,而且有时言行偏激。 5.“出世”与“入世”的双重个性。当代青年人是理性的,一方面他们关心政治,关心社会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又试图远离政治,专心读书,尤其热衷出国谋求个人发展。 二、当代青年人心理特征形成的原因 (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 1.市场经济的确立。凌志军在《变化》一书中说到,综观13年,最深刻的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调查报告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调查报告 1 2020年5月29日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调查报告 ——人民网调查专栏”态度”第三期 05月06日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为全面了解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现状,人民网强国社区调查专栏<态度>联合国内专业民意调查机构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青年人的职业观、婚恋观和亲情观。在调查实施中,除了对青年群体(15~34周岁的人群)进行调查外,也对非青年(35周岁及以上的人群)群体关于青年人的看法进行了调查,线上线下调查同步进行,时间为4月12日至4月23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关于”青年”年龄范围的定义在世界各地因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情况的不同而有差异,本次调查使用中国国家统计局对”青年”的定义,即:15至34周岁的人群,为青年。调查结果如下: 一、职业观 当代青年择业不惧压力,看重工作发展前景;工作中有较强的上进心,虽然压力偏大,但对工作基本满意;对自己所从事 1 2020年5月29日

的行业有基本了解,在实际工作中明确职业理想,并为此作出努力。 (一)青年择业最看重的三个条件:发展前景、稳定性和薪酬福利 调查结果显示,青年择业最看重的三个条件是发展前景(70.5%)、稳定性(67.3%)以及薪酬福利(60.0%),而工作压力小(27.2%)对青年择业的影响较小。 另外,男青年与女青年在择业观上存在显著差别。男青年认为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工作的发展前景,而女青年则认为工作的稳定性才是影响择业的最重要因素。 2 2020年5月29日

(二) 工作状态 1. 当代青年具有较强的上进心,但工作态度需要端正 数据显示,78%的被访青年认为当代青年在工作中有上进心是主流现象,六成以上被访青年认为多数青年能够在工作中做到”脚踏实地,踏实肯干”。 然而,非青年(注:指35周岁及以上的人群)认为”工作态度不认真,混日子”是当代青年在工作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2. 当代青年工作压力偏大 调查发现,青年人的工作压力得分为61.8分(注:百分制,下同),属于中等偏高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感受到了越 3 2020年5月29日

论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观

从传统向自我向他人价值导向的转变——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演变青年的人生价值观,指的是青年对人生目的、意义、态度、生活准则等与人生终极 目标、理想相关的现象作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它是青年的价值观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 部分。本文将对青年人生观的历史与现实进行考察,来展示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面貌及 其特征。 (一)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回顾这一历程,当代中国青年的人生价值观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意识是存在的反映,我们可以从当代中 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中把握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发展的脉膊。 众所周知,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79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前,中国是一个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济的社会。在那个政经合一的时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基本上是一致的, 并且也与社会总体价值观一致。其人生价值的指向是“无我”和“忘我”——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这种人生价值观发生变 异而带有强烈的绝对的排他性。极左思潮在给我们造成灾难性的经济建设恶果的同时, 也扭曲了人的灵魂,塑造了一种远离现实生活的“圣人”价值观。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一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革命 。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存,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政企分开到多种 经济成份的发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性质的确认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齐头 并进……20年来巨大的社会变革,折射出当代中国青年对人生思考的光芒。 如果我们把青年人生观的变化作全过程的分析,便会发现有不同的阶段。一种代表 性的意见认为,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发展有四个基本阶段:(1)1980年,主要特征是以潘晓的“人生观”讨论为主题;(2)1981年至1985年,主要特点是开始以一种多取向的、积极的方式和态度寻求新的价值观念;(3)1985年至1989年,主要特征是价值观的高期望值与低评价率之间发生冲突;(4)1989年至今,主要特点是人生价值观趋于现实(谢维和,1993)。另一种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嬗变轨迹经历五个 时期:(1)70年代末,价值观的解冻、复苏期;(2)80年代初,价值观的批判,讨论期;

浅析当代青年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浅析当代青年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历史积淀,是无数人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地积极指导意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当代青年人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当代青年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当代青年人传统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一、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当代青年人的精神修养,规范思想品德。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的以道德实践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自己对社会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倡导应建立的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协调有序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实践要义,时对当代青年人道德修养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虽然看重生命却绝不苟且偷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观点提出了“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精神认为,当个体的生存与道德原则发生矛盾时,个体应舍弃生命来服从道德原则。这种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死亡观,是宏大刚强的气概,是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而这种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 在中国的很多古诗中就蕴含了许多做人的准则和思想道德。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说过“国家兴亡之学,名族盛衰之学”。《周易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当代青年人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需要具有刚毅自强的品格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够在以后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华民族才有可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普及工作,而且可以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一、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当代青年人的爱国情怀

关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报告.doc

关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价值观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信念和标准。判断一个社会怎样,不仅要根据它的经济的发展,更主要的是要看它造就出什么样的人。因此,研究当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及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对于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需要与客观事物所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关系之间产生的观念,也就是当代大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评价、取舍的思想观点。在新的社会转型时期,研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学生自我总结相结合的方法;以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社会态度,个人态度和行为方式三个方面。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善于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他们关注国际形式走向,关心国内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也关心下岗困难职工、贫困失学儿童等。大多数对人生价值观的标准基本相同,对社会还是很有责任心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希望为偏远贫困地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务实的,在这次调查中,许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而把努力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锻炼各种驾驭生活的能力,了解社会放在第一位。课余时间很多学生通过书籍或网络开拓知识面,涉猎广泛。他们渴望求知,多学些本领,多掌握几种技能,适应竞争,适应社会,已为大学生普遍认同。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是进取的、向上的。他们崇尚人间自有真情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他们富于同情心、责任感和正义感。对现实社会充满信心,并拥有自己的美好的理想。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区 人生理想的不明确和个人主义现象。在世界不断变化和多样化的冲击下,不少大学生个人主义现象有所抬头,表现在:只顾自己利益,处处为自己着想,并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愿意关心和帮助他人,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狭隘的个人主义现象严重。

论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观

论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观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从传统向自我向他人价值导向的转变——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演变 青年的人生价值观,指的是青年对人生目的、意义、态度、生活准则等与人生终极 目标、理想相关的现象作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它是青年的价值观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 部分。本文将对青年人生观的历史与现实进行考察,来展示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面貌及 其特征。 (一)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回顾这一历程,当代中国青年的人生价值观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意识是存在的反映,我们可以从当代中 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中把握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发展的脉膊。 众所周知,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79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前,中国是一个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济的社会。在那个政经合一的时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基本上是一致的, 并且也与社会总体价值观一致。其人生价值的指向是“无我”和“忘我”——国家的需 要就是我的需要,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这种人生价值观发生变

异而带有强烈的绝对的排他性。极左思潮在给我们造成灾难性的经济建设恶果的同时, 也扭曲了人的灵魂,塑造了一种远离现实生活的“圣人”价值观。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一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革命 。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存,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政企分开到多种 经济成份的发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性质的确认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齐头 并进……20年来巨大的社会变革,折射出当代中国青年对人生思考的光芒。 如果我们把青年人生观的变化作全过程的分析,便会发现有不同的阶段。一种代表 性的意见认为,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发展有四个基本阶段:(1)1980年,主要特征是 以潘晓的“人生观”讨论为主题;(2)1981年至1985年,主要特点是开始以一种多取向的 、积极的方式和态度寻求新的价值观念;(3)1985年至1989年,主要特征是价值观的高期 望值与低评价率之间发生冲突;(4)1989年至今,主要特点是人生价值观趋于现实(谢维 和,1993)。另一种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嬗变轨迹经历五个

关于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现状的调研报告(整理)

关于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现状: 1. 国家民族认同感强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成效显著。 2. 人生信仰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 社会参与意识强烈。 4. 崇尚快节奏的体验方式,潜在隐患不容忽视。 5. 现实交友为主,网络交友日渐凸显。 6. 道德素质滑坡,道德行为功利化。 7. 消费娱乐标签化,引领消费时尚。 二、当代青少年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1. 两极化的价值取向 绝大多数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主意识是非常强烈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但他们对自身的道德评价反映出问题的另一方面: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在滑坡。渴望开公司、赚大钱、成明星,反映了他们如成人般现实,趋于功利化;其追求个性张扬的想法,也反映出这一代人的自我意识是非常强烈的。但是,这种思想一旦发展到极致,就会导致个人主义、金钱至上的观念大行其道,从而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地位。

2. 价值判断与价值行为失调 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成人和同伴群体中的不良习惯极力抨击,但同时他们中的很多人自身就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良习惯。青少年在群体社会化阶段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但其自我控制力比较差,个人行为极易受到外界和同伴群体的影响,难以拒绝不良诱惑。网络信息更加大了学校、家长和社会对其“本我”的监管难度。 3.网络的精神依赖与日俱增 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中更能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于是沉迷网络游戏(或聊天)往往成为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这将导致他们学习精力分散,性格孤僻,背离社会行为准则,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失去兴趣。 4. 信仰危机凸显 很多人把经济上的成功作为衡量个人成功的唯一标准,其实质就是导致人们的信仰缺失、心灵空虚及情感荒漠;另一方面,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形成人生信仰的重要时期,同时他们的思想还未成熟,对一些事物的价值判断还停留在肤浅阶段,对人生意义还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如认为幸福就是有钱、快乐、自己过得舒服),这无疑向我们发出了一些警示信号,他们人生信仰的塑造和引导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三、问题归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原因分析 摘要: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原因分析,揭示了其价值观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学生;价值观;价值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进程加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价值体系正经历着一个与日俱新而又痛苦嬗变的过程。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时期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也在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思考研究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引领其形成积极科学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 1、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当代大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善于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大多数同学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以及对重大事件的处理,能够表示理解赞同和支持。政治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贯穿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2、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务实的。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与选择,许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而把努力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锻炼各种驾驭生活的能力、了解社会、树立自强自立放在第一位。多学些本领,多掌握几种技能,适应竞争,适应社会,已得到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 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进取的、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对“追求健康向上、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生价值观普遍持认可态度。他们富于同情心、责任感和正义感,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追求完美的人格质量。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区 1、人生理想的失重与个人主义的抬头。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中个人主义的现象有所抬头,表现在:只顾自己利益,处处为自己着想、不愿关心和帮助他人,不参加集体活动,狭隘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现象严重。 2、拜金主义的兴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个别大学生开始接受并认同金钱至上的观点,出现了拜金主义,崇拜金钱,以含金量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 3、对优良传统的冷漠与价值偶像的错位。近年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个别大学生的高消费、高享受的追求已经格格不入了。在个别大学生心里逐渐产生了价值偶像的错位。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 (一)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折射和影响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回顾这一历程,当代中国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意识是存在的反映,我们可以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中把握当代青年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脉搏。 众所周知,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79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前,中国是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社会。在那个政经合一的时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基本上是一致的,并且也与社会总体价值观一致。其人生价值的指向是“无我”和“忘我”——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这种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变异而且带有强烈的绝对的排他性。极“左”思潮在给我们造成灾难性的经济建设恶果的同时,也扭曲了人的灵魂,塑造了一种远离现实生活的“圣人”价值观。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一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革命。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存,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政企分开到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性质的确认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20年来巨大的社会变革,折射出当代中国青年对人生思考的光芒。 如果我们把青年人生观的变化作全过程的分析,便会发现有不同的阶段。一种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发展有四个基本阶段:(1)1980年,主要特征是以潘晓的“人生观”讨论为主题;(2)1981年至1985年,主要特点是开始以一种多取向的、积极的方式和态度寻求新的价值观念;(3)1985年至1989年,主要特征是价值观的高期望值与低评价率之间发生冲突;(4)1989年至今,主要特点是人生价值观趋于现实(谢和,1993)。另一种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嬗变轨迹经历了五个时期:(1)70年代末,价值观的解冻、复苏期;(2)80年代初,价值观的批判、讨论期;(3)80年代中期,价值观的裂变、探索期;(4)80年代末,价值观的冲突、分化期;(5)90年代中期,价值观的筛选、重建期。 上述见解对当代中国青年人生观的发展作了细致而深刻的研究,但事实上各阶段或各时期之间往往很难作出如此细致的科学界定。特别是社会发生的变化与人生价值观变化之间的那种必然联系、那种标志性的相互作用体现得不够清晰。笔者的意见是分成两个阶段:(1)80年代,青年思考的主旋律“人为什么活着”;(2)90年代,青年思考的主旋律是“人怎样活得更好”。这样的划分似乎是以时间坐标为出发点,其实不然,笔者的意见恰恰基于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中国社会所发生的重大变革。

当代青年人的责任与使命

当代青年人的责任与使 命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当代青年人的责任与使命 “青年智则国智,青年富则国富,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独立则国独立,青年自由则国自由,青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青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从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起,青年就站在爱国的前沿,当时,北京和各地爱国学生为了维护国家民族挺身而出,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使命,与工人阶级一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这次运动的光辉胜利。 为纪念五四青年爱国运动,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使我明白了当代青年人应该肩负起的责任与使命。 首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模式的探索来之不易,只有珍惜、爱护之,避免走弯路,才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广大青年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社会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追随者、先进文化和科学精神的传播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践行者。 第二,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谐社会需要大家共同建设,而青年是社会中的重要群体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和谐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青年应珍惜目前得天独厚的学习和研究环境,既学理论知识,又学修身做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为自身和社会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智力基础。

浅谈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浅谈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人类的行为和他周围的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人无法逃避周围环境对他的影响。 当代青年人的生活方式较上一个时代有很大的不同,关键也就在于当代的经济背景和文化语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社会舆论所说的“80后”在这个时代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不管是打工的、学生的、正式工作的,都有一大部分这一代年轻人。从某种角度上讲,当代的年轻人的素质和综合水平对社会以后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查,以此来发现某些社会规律。 颓废的一代 互联网的普及成为了上一代人不断谈及的话题,其中的原因就是互联网对这代年轻人的影响,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有很极端的例子。不可否认互联网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由此诞生了一大批群体。他们有共同的情绪和环境,对现实的不满以及由此带来的逃避感,使一些人更沉迷于互联网而寻求一种寄托,于是,有人称这些人为“颓废的一代”。他们没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哪怕对父母亲人的内疚感,他们沉迷于虚拟的时空,追寻虚假的网恋,体验虚拟的刀剑恩仇。如果没有网络,没有短信,他们也许会由此崩溃掉,因为他们心里缺乏太多实质性的东西。 其实对于这种评判,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作为年轻的一代,心智尚不是完全健全,缺乏自制力,很容易受到周遭群体的影响。而此时的家长和学校并不能做好这种引导和监督作用,只是一味地应试教育和用利益驱使他们把学习作为功利的手段,这种误导使得他们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在一些抉择上会错误地选择方向,造成了颓废的形象。 另外,社会文化层次的庸俗化和商业化使得他们没有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他们很难主动去读一本有思想内涵的名著或看一部积极向上的电影,铺天盖地的宣传都是关于安妮宝贝、郭敬明这种投机性年轻作者的文字,“新概念作文”的功利化使得他们不能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于是,充斥他们字里行间的是学生时代的青涩早恋和乱七八糟的网络术语,“为中华之崛起”的读书理念只是沦落为他们在写应试作文时自欺欺人的话语。 广电总局的介入使得电影所表达的主题局限于愚弄大众,使得他们不能正确地去理解这个社会,无法去理性的面对,更不要说让他们设法去改变这个社会了。日韩肥皂剧,好莱坞商业大片成为他们追宠的目

当代大学生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什么是价值观呢?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而人们在价值追求上抱有怎样的信念、信仰、理想,便构成了价值观所特有的思想内容。作为人的有意识的选择和追求,价值观有自觉与盲目、真实与虚幻、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别。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个丰富的思想体系,包含许多方面的具体内容和层次,其核心内容和最高原则就是为人民服务。 价值观是指关于价值的特殊观念系统。进一步说,它是人们在处理价值问题,特别是那些普遍性价值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的总和。价值观特有的形式,是人们头脑中有关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系统。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社会的经济、政治、道德和文化领域,还是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普遍地存在着价值问题。人们如何理解和对待这些问题,内心深处究竟相信什么、需要什么、坚持和追求什么,都是价值观所特有的思想内容。社会意识归根到底反映社会存在。人们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同他们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和条件相联系的,是基于自身利益和需要的产物。正因为如此,作为人的有意识的选择和追求,价值观就有了自觉与盲目、真实与虚幻、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别。一种价值观是否科学、合理、先进,归根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条件和需要,是否同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历史进步的趋势相一致。 价值观对主体的行为有着深层的导向作用。人的信念、信仰、理想总是像心目中的“坐标”、“天平”和“尺子”一样,随时都在起着价值判断的作用,以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向、态度和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生活,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和行为取向。同时,国家和社会也有自己的主导价值观。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着标志,是它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正因为如此,价值观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往往占有核心和基础的地位。 目前,我们正处在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在世界上,东西方之间、传统与现代化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及封建主义之间等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体系的冲突,在国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其影响也日益突出。在国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空前伟大的事业,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思想文化和主导价值观,作为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推动力的共同理想、信念,为我们事业的成功提供有力的精神保证。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正在走自己民族振兴之路的社会主义中国,必须高举起自己的旗帜,切实加强主导价值观的建设,以使我们在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无愧于历史的贡献。 对于如何树立的问题,我认为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必须根据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特点,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论市场经济与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

论市场经济与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伴随着新旧观念的剧烈摩擦和人生价值的重新定向。大学生作为思维活跃、行动灵捷、最少传统观念的知识阶层的群体,自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极敏锐的感受力,并相应地逐步调整、更新自己的观念系统和行为习惯,其中,变化最大、最快、也最为关键的,就是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市场经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固然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表现,是由一定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经济改革深化的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所呈现出的多元化、复杂化的态势,了解其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作为大学生,应该培养合理的市场经济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征及其行为表现。 1、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自我意识凸现但不偏激,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改革开放以来,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强化一直是青年学生的特点之一,如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把“个人事业成功,生活美满”摆在第一位,在谈到人生最大幸福时,都反映出对个人自我价值的追求,自我意识的加强。不过,个人奋斗已被大多数学生摒弃,这是青年学生成熟的标志之一,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据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要实现自我价值,除靠自己努力外,还得争取别人的帮助,对个人、社会有一种比较清醒的认识。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小部分的学生赞成和有点赞成“人人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观点,一些学生认为“现在大公无私的提法已经过时”,这表明仍有部分学生囿于“自我设计”的圈子,常常是讲人生价值就是自我价值,讲成才就是个人成名家,讲人生幸福就是个人幸福,从而滋生出以“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苗头。 2、重功利,讲实惠,对物质利益越来越看重,蕴含着趋乐避苦的趋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对我国现行的公有制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形式的认识明显提高,市场经济观念日益增强,经济头脑、实惠观念愈来愈重。如学习上的实用至上,择业时金钱至上,政治观经济化等。调查表明,有38.6%的学生在学习之余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获取更多的金钱”。有19.4的学生认为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社会地位的高低”,13.6%的学生则把“金钱的多少”作为人生价值的尺度;31.2%的学生认为“有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目中,金钱同人的尊严同等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