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复习重点

一、1.古典社会学开创了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批评主义三大社会学了理论传统。

·实证主义传统:从孔德到迪尔凯姆,强调社会学理论与自然科学方法的一致性,希望通过社会学理论研究找到认识和控制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做出“纠正”——结构功能主义、交换论、新功能主义等。

·人文主义传统:齐美尔、韦伯开创,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本质不同,反对社会科学领域中的自然科学倾向,关注社会行动者的主体和主观性。强调社会学研究对象是人类行为的主观意义,是社会学研究特别关注人类及文化价值——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等。

·批评主义传统:马克思开创,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使社会学理论在本质上成为一门批评的、革命的学说——法兰克福学派的批评论、沟通理论、后结构主义。

7.社会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领域:(1)面向社会发展的城市规划: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研究和城市规划应用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2)社区规划与建设:参与性(让社区成员参与到社区的有计划改造中来,通过改造达到社区内部诸要素的协调),过程性(时间性,他反映了社会关系发展的水平和持续程度,因此社区规划被看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具有终极形态的最终成果)(3)规划的公众参与:在公众和利益集团需求多样化的情况下,努力寻求共识的规划过程。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一般指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调查、构想、决策、实施和评议等(4)城市更新:城市更新的延续性、系统性、渐进性(5)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职能正由技术规范走向公众政策,规划理念从蓝图式转向对过程的重视,注重规划的实施(6)城市管治:将经济、社会、生态等可持续发展和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综合包容在内的整体管治概念。

8.为什么要学习城市社会学(意义):(1)城市社会学是一门以城市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分学科(2)作为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理论(3)规划师作为社会公民必备的文化知识和素养

10.在城市社会学发展的古典时期(早期),欧洲出现了哪些有影响的社会学者,各有哪些理论贡献:(1)滕尼斯:1887

及以城市为特征的有机联合,差异性

(3)齐美尔:重点在城市生活的社会心理,以货币哲学和商品经济为认知基础。代表作《大城市与精神生活》。主要观点:1)大都市居民的心理特点:理性、极强的时间观念、崇尚因果关系、个性化、漠然态度(疏远化)等等2)在城市中金钱的重要性:实际的功利态度3)大都市居民在精神上是“自由”的,但又不乏孤独和失落感;城市的特征:生活环境复杂、生活节奏快、社会组织严密、精神刺激强烈

(4)韦伯:普遍性的城市模型的探究;理想型的城市模型——“完全城市社区”;特征:以贸易和商业关系为基础;相对自治;拥有社团形式

11.在城市社会学发展初期,美国出现了哪些有影响力的学者,有哪些理论贡献:

(1)帕克:主要贡献:1)积极倡导观察研究和实地调查的方法2)确立和发展了人类生态学的核心观点和理论;城市概念:1)城市是以市场为基础形成的2)城市具有正规机构3)强调城市生活的心理因素4)强调大众传播的重要性(2)沃思:《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1938;主要贡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构建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社会学理论体系;城市的基本特征:1)众多人口集结——人口数量2)千差万别的人口——专业化的前提3)经济力量和社会过程作用下导致地域分化4)人口的高密度、高流动性、异质性对社会心理有很大影响;“城市性”——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1)存在复杂的社会分工2)有较高的地域和社会性的流动性3)人们有明显的功能上的相互依靠4)人与人交往具有匿名性5)社会文化上的差异导致城市社会正规控制机构的发达

(3)伯吉斯:

同心圆地域假说:

基本结论:1)城市伴随着发展,会呈现出一种由城市中心向外扩散的趋势2)城市距离中心越远,土地面积越富余,居住密度也就越低3)城市距离中心越远,土地价格越低廉,但花费在行星运动上的时间和成本却越来越高

(4)霍伊特:扇形假说。

主要观点:1)工业区的分布是从城市中心向外放射成扇形,而不是围绕着中心形成由工厂、仓库等设施构成的同心圆区域,其分布同相对与市中心的距离远近无关2)下层居民区一般位于与工业区相邻的贫民窟,或是富人搬迁后留下的旧城区3)中上层住宅区则往往位于城市边缘,特别是地势较高、远离工业区的地方

(5)哈里斯与厄尔曼:多核心理论

主要观点:1)某些设施因特殊的条件要求,必须位于城市的特定区域,如中心商业区需要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而工业区需要相对充足的水源、土地和快捷交通2)某些设施在空间位置上宜彼此相接,如工厂与工人住宅区、商业区与住宅区3)某些设施因彼此间易产生对抗或消极影响,宜避免设在一起,如中上层住宅区与污染严重的工业区4)某些设施因缺少理想的地基,而设置在了不适当的地点,如仓库区

12.现代生态学派的主要贡献与观点:

(1)新正统生态学

○1霍利:文化适应性。a)相互依赖原则:两种形式——共生关系形式(不同功能人群的集聚)、共栖关系形式(相同功能人群的集聚)b)关键功能原则:在生态系统中,某些单位比其他单位执行了更为重要的功能。包括:来自自然领域、来自社会领域c)分化原则:功能分化的程度随关键功能的生产效率不同而变化。功能分化包含了对环境的不同要求,执行关键功能的单位对位置与场所的要求有优先权,其他单位倾向于分布在关键功能单位的周围d)支配原则:支配是功能的一个属性,在生态系统中,支配地位属于那些对关键功能贡献最大的单位。

○2邓肯(奥蒂斯·邓肯):P、O、E、T变量(生态复合体理论)。生态系统有人口、组织、环境、技术这四个变量所组成的功能相互依赖的生态复合体,即POET复合体。人口和组织被认为是因变量,环境和技术被认为是独立变量。他强调环境和技术的变化对作为整体的生态复合体进化的重要性。环境、技术(变化)→人口规模和组织能力(变化)→整体系统扩张

○3邓肯(奥蒂斯·邓肯与贝弗利·邓肯):居住分布与职业地位:不同职业群体的空间分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经济地位方面的差异造成的。居民的集中度与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有关,像低房租地区居民的集中度就与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成反比。不同职业群体的空间距离与他们的社会距离密切相关,这种距离可以用常规的社会经济指标加以测量。(2)社会文化生态学

○1范里(费雷):波士顿的土地利用分析:波士顿中心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既不符合同心圆模式,也不符合扇形模式。空间与所象征的社会价值结合成一体,成为当地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土地利用的状态。空间与一些社会价值结合成一体,受到崇拜,文化因素因此成为一种与经济因素具有同样决定性影响力的独立变量。空间作为一种工具,称为共有某种文化或价值的人群聚居场所。

○2乔纳森:纽约挪威人社区的流动分析:文化因素与价值观念在城市土地利用中的重要影响。

13.马克思主义学派是怎样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马克思主义学派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特性和社会制度的分析,把商品视作一种抽象化的力量,从而使一系列具体的社会关系转变为抽象的商品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特点是自由雇佣的劳动制度,工人出卖劳动力而获取报酬,与雇主之间是一种契约式关系。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一天创造的价值同它每天的消耗全然不同。雇佣工人每天除了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以外,还必须额外工作若干小时,马克思称之为剩余劳动时间,而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被称为剩余价值——该价值代表了工人产出和收取工资之间的差额,而剩余价值学说由于揭示了资本家的剥削秘密,而一跃成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和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导致以最少量的投入带来最大回报的要求,即高效率,这使生产过程中标准化和量化分析占据了主导,这一趋势带来了高度精细的劳动分工,也相应地导致了劳动力价值受到市场价格的决定,即“劳动力商品化”。劳动力商品化对社会关系造成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①非商品化关系的商品化;②社会中的个人价值依照商品价值的标准来衡量,商品价值较低的人被边缘化;③无市场回报的工作受到忽视,如义务性工作等;④个人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崇尚个人的流动而压制群体的流动;⑤家庭的作用削弱,工作单位和学校的重要性加强。

14.列斐伏尔对城市社会理论的主要贡献:亨利?列斐伏尔是法国思想家和社会学家,区域社会学特别是城市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他对资本主义城市空间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涉及许多方面,包括工业化与城市化、城市革命、现代日常生活异化的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日常生活异化的批判和空间生产理论。(1)日常生活及其异化(2)空间的产生(3)空间产生理论与城市规划

15.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核心观点:(1)集体消费(集体消费的概念、集体消费对城市空间的影响、集体消费与私人消费):政府所管理的这些产业对待社会公民的不公正问题,如住房问题、道路、教育和郊区化问题。政府供给城市集体消费产生了“供给成本”社会化和“所得利益”私人化之间的矛盾,政府在公共领域投入越多越有利于私人资本的发展。(2)消费社会与拟像(消费社会的消费概念、拟像与空间的泛审美化、博堡效应):消费社会的消费行为不再是自然的物质享受过程,而是重新建构社会关系的过程。符号消费不是寻求同质化,而是寻求差异。符号消费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分类和区分的过程。在其中,大众传媒起到了推动商品符号价值社会认同的作用。空间泛审美化带来的是对个体感官的规范化,导致对“意义”的所求无度和对物件自身的无视,事物的审美符号取代了现实而成为在体制内存在的合法化工具,进而完成对物件自身的秘密替换。博堡效应表达的是一种当代受到商品化操弄的文化生产的普遍状态:符号消费与过度表达。

16.韦伯学派的主要观点:(1)强调个人行为。韦伯学派不否认个人在,但认为个人行为在社会结构中是相当自主的,这些行为取决于个人的选择,而不是由社会结构决定的。(2)社会理论行为。韦伯认为,人的行为可分成为感性行为、传统行为和理性行为,现代社会是基于理性行为的,在科层体制下,所有的决策都是理性的,不涉及个人感情。(3)阶级理论。韦伯的社会分层可以分为三类:阶级、社会地位和权力。他的阶级着眼点不是是否拥有生产资料,而是“市场价值”,拥有同等市场价值的人可认为有同等的阶级地位。另外,社会地位和权力也是导致社会分层的因素。

17.科层制度:科层制度(又称官僚制度)是建立在韦伯的社会组织学的基础上的,它体现了德国式的社会科学与美国式的工业主义的结合。它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划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具有专门化、等级制、规则化、非人格化和技术化的五个基本特征。

城市经理人:指出城市资源分配中科层制度起到的作用。他认为城市资源的不平等分配模式并不是由空间或区位决定的,而是那些在社会系统中占重要位置的个体的行为后果,由此产生了“城市经理人”的概念。“城市经理人”理论主要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城市资源的分配并非由生态过程或经济结构决定,而是由拥有权力的科层官僚所决定的。二是这些城市经理人并非完全受制于社会结构,有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可能会强化或弱化城市资源分配中的不平等。

18.城市规划的女性主义视角是什么样的:女性主义社会理论包括了权力关系、社会角色和差异三个基本方面,对当代城市规划的影响主要包括这几点:

(1)对空间属性的重新审视。女性主义对空间属性的看法是“空间是男性的”,是男权制度下生产的,这反映了当前世界的基本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空间不是中性的,任何一个空间都具有阶级、民族、性别、文化等不同属性,蕴涵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层意义。其属性涉及三个问题:空间由谁设计与建造?被谁占有和使用?谁来管理和维护?城市规划必须明确这三个问题。

(2)差异性原则的确立。女性主义对于公正的观点是:只有建立在差异基础上的平等才是真正公正。城市规划是对空间资源的配置过程。如何使用空间配置符合不同社群的利益、建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群的社会认同?需要将他们的性别、种族、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考虑进去,而不是成为仅仅是追求效益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3)非结构性空间规划的价值。大多数城市规划都是结构性的,即使在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的理性分析基础上制定空间结构,但也正是由于规划的制度化特征,很多涉及女性日常生活的“非结构性“空间无法在规划中体现,或者作为结构的负面要素。这些非结构性空间是对城市的结构性空间的有效织补,对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社会结构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一方面需要城市规划中关注这些非结构空间的价值与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社区等手段,赋予市民自主生产与改善日常生活空间的权力。

三、19.社区:基本概念:所谓社区,是指一定数量的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基本要素:(1)地域要素: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地理条件。——社会是一个微观型地域社会,有一定的地域界限。——如何界定地域范围?总的原则是在居民日常生活能够发生互动的范围之内,或能够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生活服务设施、组织机构可以发生作用的范围之内。(2)人口要素:居住在本区域内的居民。——包括人口的数量与质量,人口的结构、人口的分布与流动状况等。(3)组织结构要素:社区内部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一个社区如果其居住环境舒适安逸、管理有序、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强,则该社区的社会群体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处于良性状态。(4)人文要素: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生活方式、交际语言、精神状态、社会归属(依赖)、与社区认同感等。——提供社区行为规范、道德规范、心理支持等,是区分不同社区的重要特征。——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文化异质性突出,多表现为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20.城市社区的基本特征:(1)地域特征:地域、功能、建筑景观…(2)人口特征:人口规模、聚集程度、人口素质…人口年龄结构、职业结构、人口流动特征、人口异质性特征…(3)社群和组织特征:城市中的人际关系:人口跨社区、匿名信、非个性化、业缘联系为主、人际间的疏远与戒备;城市社区内的人际关系:地域利益、相同兴趣爱好的社群种类、交往的感情纽带(4)文化特征:社区意识、社区心理、社区风尚、社区功德、社区教育、社区艺术活动、社区生活方式等精神层面的要素

21.社区的静态系统包括哪些要素:自然环境、人口(社区的人口数量、社区的人口构成、社区的人口分布)、组织(社区组织的分类、社区组织的体系、社区组织的管理)与文化(社区文化的涵义、社区文化的构成、社区文化的变迁)。

22.社区内部的互动过程包括哪些形式:(1)合作——目标具有相关性,合作成功可能性大于个人努力(2)竞争——相互的斗争关系(3)冲突——矛盾、瓦解、变迁,参与的一方蓄意损害或毁灭另一方的行为(4)协调——终止、抑制冲突,促进合作,有助于社区整合(5)同化——差别消失,冲突消除

23.社区整合:社区的整合是指社区内所有的趋势都有一种共同的取向,人们有一种参与和认同感;而且社区中每一种互相依赖的关系都能顺利的突破障碍,而对整个社区有所贡献。整合包括四个层面:○1文化的整合:有助于社区内各种不同价值观信仰和标准的协同○2规范的整合:一种有制裁力的强制性整合,但有可能限制新生事物的产生○3参与的整合:因参与整体活动而形成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参与越多,越有利于在互动中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4功能的整合:因社区分工而形成的功能上的相互依赖性

社区的分化:社区的分化是指一个社区单位在压力下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单位。关于社区内压力的诱发因素,摩尔则指出有三类:人口的不平衡、资源的普遍匮乏以及规范选择之间的冲突。社区的分化主要由以下特点:○1分化是社区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一种主要原动力○2分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3分化是一个内在的过程,只在社区系统内部产生○4分化是一个有益的过程,人们的控制力和自主性,还有社区的成熟性一般都会在经历分化后得到进一步的增强24.社会变迁的主要范畴:(1)社区阶级结构的变迁:社区阶级结构的变迁包括社区内各个阶级自身的变化(如人数的增减、力量的消长及阶级特征的变化)和阶级之间关系的变化(一个阶级相对于另一个阶级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它是社区结构变迁中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变迁之一。

(2)社区职业结构的变迁:社区职业结构的变迁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模式的转换、科学技术进步和社区分工的发展实现的。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和复杂化,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新兴职业和大批从业人员的产生。

(3)社区组织的变迁:社区中的组织是社区成员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和适应一定的社区生活而建立的,每个组织都拥有自己的机构、章程、管理体系和特定的功能等。随着成员需求的转变和社区生活的发展,其组织也会不断发生变化。(4)社区文化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的变迁:社区文化价值观及行为规范作为社区成员活动的导向与标准体系,一般包括习俗、道德、宗教、礼仪、法律等基本内容。它的形成源于社区成员共同生活的需要、稳定的社会关系及由此带来的共同的文化心态,而它的变迁则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社区内部条件(如自然环境、经济模式、生产方式、文化生活等)的自我调适与特征转变;其二,社区外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形势的变化与冲击。

综上所述,影响社区变迁的因素往往是错综复杂的,主要有自然环境、阶级革命、科学技术、劳动分工、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人口因素等。

25.社区发展:社区发展是一种有方向性的变迁,是社区行动过程在社区中的具体化。具体就我国而言,社区发展则是

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建设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健康发展的过程,也是社区资源和力量的整合过程。

但无论何种定义,社区发展实际上都属于社区变迁的一类特例:它既不同于衰退式的变迁,是一种正向、积极性的变迁;也不同于由自然因素引发的变迁,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在人为的积极控制和推动之下发生的变迁。

26.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社区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区认同,协调合作,有效供给社区公共物品,满足社区需求,优化社区秩序的过程与机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社区管理,特征包括:(1)治理主体的多元化(2)治理方式协商化(3)治理目标最优化。社区管理到社区治理的转变过程表现在(1)治理主体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2)治理过程的行政控制转向民主协商(3)治理组织体系由垂直科层结构

27.我国目前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挑战是什么:(1)人口流动带来城市异质性与冲突的可能性提高,目前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封闭性”状况,难以应对相关问题。(2)城市改造的新型社区对传统整合的冲突(3)城市福利制度改革导致城市居民关系变化(4)转型时期城市贫困问题浮现

28. 如何理解城市规划视角下完整的社区规划:一般来说,社区的发展主要综合了社区成员、社区组织、共同意识和物质环境四方面因素的协调发展,但就城市规划学科而言,重点关注的还是其中的物质环境设施与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发展。就城市规划而言,从社区发展系统的全局入手,了解其他三方面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为了使社区环境设施的更新能更充分的满足社区成员的实际需求,与社区成员、社区组织、社区共同意识协同并进。

完整社区规划的原则:(1)针对性原则:根据社区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工作方式,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工作路线和方案。(2)弹性原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量化方面内容的弹性,二是量化指标的弹性。(3)持续滚动原则:一方面规划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一次规划中应包括社区的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与策略,另一方面社区规划应随社区发展而跟踪研究,根据社区结构的发展变化定期修编。

完整社区规划的内容:(1)发展动力源:从促进社区发展的力量上看,完整意义上的社区规划应该通过政府、公众和市场三方力量的均衡来推动社区的健康发展。考虑到公众力量在社区中刚刚萌芽的现实状况,社区规划尤其需要考虑社会资本的良性培育,这实际上也是对社区动态系统中均衡发展模式的一种反映和体现。(2)规划过程:从规划过程与关注的内容来看,完整意义上的社区规划过程应该是:规划师和社区工作者观察社区的物质环境设施、成员及其互动、社区组织运行等内容,然后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组织公众参与,听取和采集成员意见,在发现社区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继而通过改善社区环境设施,调整组织机构等途径,有效地提升社区成员的生活品质,切实保障社区有序健康地发展。(3)人群需求特征:社区成员作为社区的基本构成和活动主体,往往是由不同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的人群所组成。不同人群间的互动特征有着显著的差异,由此产生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社区规划必须对社区静态系统中的人口构成等有明确的概念和清晰的把握。(4)社区类型:明确规划社区的现属类型,并研究预测社区向哪种类型方向发展。此外,规划师作为社区规划的编制主体,对社区规划的认识会直接影响规划的最终成效。考虑到社区规划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规划师需要以一个活动策划者与组织者的身份全程参与社区规划,不仅仅是在方案的确立和深化阶段,还需要在社区维护与改造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便需要规划师提高社会参与能力,真正担负起社会责任,凭借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友好的工作态度来保障社区规划的具体实施。当然,这将有赖于我国规划师培养体制的日益完善,以及规划师自觉不断地参与社区规划活动的意识。

29.第三部门:第三部门特质是不同于国家领域(公域)、市场领域(私域)的社会领域。国际上一般将非政府、非企业的机构称为非政府组织(NGO),即第三部门。

四、30.(名词解释)社会分层:社会学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差异现象,称为社会分层。

社会分化:指社会各个部分在形态、特点、结构诸方面逐渐发生变异、不断系统化与专业化,从而具有不同功能和等级的过程。

空间分异:在城市社会中,不同的社会阶层占有不同的社会资源,他们的经济实力、消费观念、文化修养和价值取向不同,这在城市空间中表现为同一阶层的人在居住和活动空间上日益体现出同质性从而形成空间的区位化分布。

空间隔离::又称空间区隔,是最为截然分明的城市空间分异形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空间上的隔断;群体间没有社会交往。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不同社会阶层因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差异和择居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居住水平及空间区位上的差异。

31.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核心内容:各种群体或个人占有不同的社会资源而形成社会阶层。

·经济分层,财富------经济标准,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即个人用经济收入来交换商品和劳务的能力。

依据收入标准,产生阶级。

·声望分层,威望------社会标准,指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社会的声誉和被尊重的程度,产生社会身份群体,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方式。依据消费原则。

·权利分层,权利------政治标准,产生政党,权利不仅产生于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还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在科层制组织中的地位。

32.迪尔凯姆(涂尔干)的功能主义分层的核心:认为:人们的能力有所不同,社会分工是自然和合理的,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总有一些工作比其他工作重要,社会分层的原则在于使人们的能力与其担负的工作相符合。

该社会分层的关注点在于:职业分工与职业群体

职业群体是最基本的发展单位,这些职业群体内部会产生道德、习俗和集体良知,并促进法律的维护,迪尔凯姆认为基于个人才能的职业分化能够促进社会整合程度,而社会冲突不平等是有分工的非常态所导致的,该保守论调招致不少批评。

33.举例说明你所在的城市(或你熟悉的城市)的居住空间分异特征:武汉市空间分异特征:

(1)城市边缘区和市中心区成为市域内两个明显的分异反差区,尽管城市边缘区域如汤逊湖、后官湖等为高级住宅区聚集,但在邻近地块也有90 年代开发品质不高的楼盘交错其中,

新开的建筑工地上也聚居相当规模的农民工; 而在市中心区由于社会阶层分异和社会群体多样化, 居住社区的物质基础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完善与规范化,居住区空间在圈层式级差分异的基础上出现了扩张、竞争、人侵、演替等现象,居住社区配套设施也呈现出多元梯度的格局。特别显著的是存在中高档住宅“人侵”原低收人居住区的现象。(2)武汉居住空间分异与西方有明显不同。社会上层高级别墅区与西方郊区化结果有一定的相似,但社会上层和中上层群体所居住的市中心高级公寓区“入侵”现象与西方城市中产层化在时间、主体、客体、结果都不相同。中国旧城改造中由于土地有偿适用制度的作用,城市中心区土地的优质高价发挥了作用,使房地产价值升值,从而导致部分土地使用性质发生改变, 居住用地相对减少,使部分人口迁出市中心,而不是经过所谓向下过滤作用的结果。(3)高级居住区已经完成由点至片的布局,,,但离成块扎堆还需待时日。低等级居住区之间有较大的亲合现象。如在武昌花堤街、汉阳建港、七里庙、汉口玉带街一带,后三类居位区显示较强的空间聚合特征。

(4)城市社会地理分异的基本格局随着城市边缘区的扩张不断得到强化。大致内环线和中环线之间逐渐为低档住宅区占据, 而内环线则为高级区占有,基本形成圈层分化的空间格局一而目_随着主城区的旧城改造,内环线以内特别是核心区以内的低级居住区会不断消失。

34.社会流动:指一个自然人从一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它是社会分层和社会结构演变的动力。

社会流动的类型:

(1)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垂直流动:向上流动,向下流动。垂直流动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运行都有重要影响。合理的垂直流动能保证和促进社会各个层级工作正常而高效的运转,能增强社会各个阶层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了解,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协调发展。

合理的流动渠道和一套优选的标准和方法,是健康的垂直流动的关键。

水平流动: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等基本相当的社会位置之间的流动,满足个人的社会需求,有利于个人才能发挥,利于行业竞争、资源合理配置。

(2)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代内流动:一个人一生中社会位置的水平和垂直流动,主要是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动态。反映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反映政策和价值观的变化;

代际流动:上下代间社会位置的异同情况,可以反映社会的结构状况、社会发展水平

(3)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自由流动)

结构性流动:由于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引起的社会流动,包括有组织和无组织的流动,是在自然或社会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才发生的,具有方向性。

非结构性流动(自由流动):随时随地发生的,无固定方向,不会对社会结构和人口缝补产生重大影响。

????不同社会的社会流动特征:封建制度;印度喀斯特制度;工业化社会

35.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隔离会带来哪些问题:

(一)违背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多方面的, 人的和谐是值得考虑的。面临高速增长的房价, 中低收入群体收入较低且增长缓慢的

现实情况之间的巨大反差导致了中低收入群体在住房购买市场上的被动地位。中低收入人群居住的有效政策缺乏,财富的集中化和收入差距的增大使得中低收入阶层在居住的空间区位选择上处于被动地位。

由此形成各阶层在城市空间的聚集效应也越来越强, 形成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空间隔阂。这对于阶层之间的沟通与流动都将带来新的阻碍,特别是文化意识的不同,社区环境的不同人们自身的提高和改善有着不同的要求。随着居住条件两极化趋势的明显, 由此产生的中低收入群体空间权的相对剥夺越来越强,长此以往会激发社会不满情绪,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影响建设社会和谐。

(二)社会公共资源的不公平使用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和落后,教育、医疗、文化资源的可达性大大降低,交通成本、时间成本上升带来的公共资源的使用成本上升,中低收入群体对于公共物品、公共设施的使用的频次相对高收入阶层有明显的减少, 还导致了诸如中低收入群体看病就医难、子女接受教育资源的机会降低等问题。也就是说公共资源、公共物品,正在远离中低收入群体,社会排斥正日益增强。引发了社会的潜在不公平。同时贫穷家庭的集中,不仅带来了高密度、拥挤、公共设施使用相对匮乏等城市环境方面的问题,也引发了诸如:犯罪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外在的环境影响到人自身以及后代的发展, 形成一种较差的文化氛围。

(三)矛盾的产生和加剧

由于居住空间的隔离带来了包括有高收入住户和低收入住户之间的矛盾和本地居民与外来流动人口之间的矛盾, 导致社会的矛盾多重化和尖锐化。

(四)土地资源的短缺与浪费并存

土地使用结构不合理, 住宅用地比例偏低。其中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所占比例过低,会导致住宅短缺和价格的上扬,另一方面圈地、炒地谋取暴利便利,别墅、高档公寓楼投资在全部住宅中的比例有所上升, 土地寻租存在造成了土地的闲置和浪费,宏观上没有有效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

如何通过城市规划手段来加以解决:(1)加强城市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投入,缩小不同社区外部环境的差别。(2)通过多元化的公共空间建设来减少社会隔离,提供不同阶层居民共同参与社会活动的场所。(3)探索分类混合居住模式将大规模的开发单元划分为小的组团,分散在其他社会阶层的邻里之中。(4)建立城市规划社区参与的实施机制,通过社区自主营建的方式来激发不同阶层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强化社区认同感。

36.中国社会分异的基本状况及特征:

基本状况:中国分层结构的转变

身份制的变迁:区分社会阶层由以“社会身份指标”向“非社会身份指标”来区分方向转化。(身份指标包括政治身份,户籍身份,职业身份。)

中国当代的新社会分层:经济地位称为主导因素。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趋势:贫富分化现象越来越显著;中产阶层有所发展,但少数人且尚未成型;社会矛盾越来越多的表现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

当代中国城市的分层:新富裕阶层、中产阶层、贫困阶层

中产阶层的特征:①收入水平处于社会中间位置,按照西方的标准来看,要达到类似的生活水准,家庭收入至少在20000-30000美元②社会地位在社会权利等级中也处于中间位置;③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

贫困阶层的特征:①城市贫困群体和农村贫困群体相比较,生存能力更加脆弱,面临的社会压力也大得多;②传统城市贫困群体主要因个人原因致贫,而当代城市贫困群体有相当一部分是结构和制度性的,与社会结构变迁产业结构省级等密切相关;③文化程度一般较低;④住房来源中最大的特点是很大一部分家庭的住房是上代留下的房屋。

8、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特征

(1)社会阶层的居住空间分布:当前我国城市住居空间可以划分为与居住者的社会阶层相对应的六类:①富豪阶层聚居的城郊高级别墅区,②富裕阶层居住的城市中心高级公寓,③中产阶级上层居住的市区或城市新区新商品住宅,④中产阶级中下层聚居的市区普通商品住宅、原单位大院、房改房,⑤贫困阶层聚居的旧城破旧住宅区、部分衰退工厂宿舍区,⑥城市边缘阶层租住于郊区民房、自建棚户的城市边缘区。

(2)不同城市区位的空间分异特征:①城市边缘区是贫富阶层居住空间差别最明显的地带,社会问题最多,居住空间隔离最明显。②由于城市中心新建住宅区的贵族化和中心周边地带贫困人口的存在,城市中心区居住空间分异也较为明显。③原来较为均质的单位大院正在逐渐异质化,但不同地区异质程度不一

(3)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态特点:①从城市总体层面看,居住空间的分异域隔离带来了城市空间的碎片化,各社区基本都按照“防卫社区”的模式来组织空间,形成了一个个相互独立、只有内部而没有外部的“单子”。②空间隔离越强的社区,其边缘的公共空间越消极,社区的公共活动越来越来多地发生在内部。③这种内部性并不可持续,常常带来社

区衰败和服务设施的匮乏,严重时还会导致社区居民阶层的变化。

居住空间分异的规划对策:1)加强城市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投入,缩小不同社区外部环境的差异2)通过多元化的公共空间建设来减少社会隔离,提供不同阶层居民共同参与社会活动的场所;3)探索分类混合居住模式,将大规模的开发单元划分为小的组团,分散在其他社会阶层的邻里之中;4)建立城市规划社区参与的实施机制,通过社区自主营建的方式来激发不同阶层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强化社区的认同感。

第十章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

1、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方法体系是如何构成的?

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方法体系是社会学研究方法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和延伸。是在具体的目标和特定的条件下,社会学方法同城市规划编制及研究工作的实际结合。

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方法体系由高到低划分为方法论、具体手段和研究技术三个层次,并呈现科学化、系统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特点。

“方法论”最高层次。它从属于一般科学方法,规定着学科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的理论与逻辑基础。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三大方法论传统。就城市规划而言,方法论为其提供必需的立场、视角、基本观点,以及认识和剖析对象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逻辑程序。

“具体手段”中间层次。它往往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需要根据研究方向和研究目的,来确定相应的研究程序、研究方案记忆研究的实施方式。对于城市规划的研究和编制而言,这集中体现和应用在了资料采集和研究分析两大环节上。资料采集方法包括观察法、问卷法、文献法、访谈法等;研究分析方法包括因子生态分析法、社会区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社会因素分析法、功能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

“研究技术”最低层次,是保障方法论得以贯彻和具体手段得以实施的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对于城市规划而言,可引入的研究技术包括社会测量技术(指标设计、问卷设计等)、资料采集技术(谈话、记录、摄影、录音等)、资料整理技术(校订、补遗、分类等)、资料分析技术(综合指标、计算等)、研究组织技术;研究工具和设备有观察记录仪器、实验设备、录音录像设备、电子计算机等。

第九章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

1、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是指市民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直接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公众参与是公民或单位不通过国家代表机关直接参与处理社会的公共事务,是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治市、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基础。

2、城市管治:指在全球化的挑战下,政府在城市管理中如何通过角色定位的调整,从行政手段的“管理”转变为协商手段的“管治”,从而利用城市中各种社团力量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3、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应重点发展哪些方面?

我国公众参与的状况:成果性参与非过程型参与;建议型参与非决策型参与;为充分发挥社区与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缺乏公众参与的有效组织。

如何改善:1.成立多种参与机构

由于市民参与更多的是身边的、日常性的城市规划问题,也由于女性相对男性而言更难走出去参与。因此,可与居委会结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参与机构,可以是18周岁以上的全体居民,也可以由每户派代表参加或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2—3人参加。这样,可以大大拓宽居民参与的广度,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最广泛地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由于居民的参与受年龄、职业等条件的限制,他们对规划理解也不同,可鼓励居民形成某一方面的参与组织、学术机构。这种组织虽然独立于行政组织层次,但应受到法律保护与支持。

2.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规划宣传

规划部门可采取咨询或召开情况通报会及通过电视节目、电子邮箱定期向市民通报规划管理的内容、范围、技术指标要求等,给市民提供一个了解规划的机会。同时还可邀请市民参加城市规划的展示会、论证座谈会或听证会;聘请市民为城市规划监督员;在报刊上开辟“我心目中的城市”、“怎样建设花园城市”专栏。

针对高校大学生参与比例很少的情况,可邀请专业人士、学者到各大学讲学,讲授基本的规划理论及城市的地理环境、历史延革、风土人情,开展类似“城市的昨天、今天、明天”专题讲座,发动广大青年学生,应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参与城市规划。只有青年参与,这项工作才富有朝气和希望。

3.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引导公众参与

既然国外的公众参与经历了物质形态规划、数学模型规划和社区规划几个阶段,“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又几乎成了每个规划阶段的指导思想,而目前我们的公众仍然着眼于物质形态规划,我们有必要引导公众参与朝着环境保护、生态和社区的角度,使公众参与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件做起,逐步增强公众的参与愿望和意识。

第八章城市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

1、如何理解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是社会体系各组成部分或诸多要素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研究社会结构就是研究城市社会的构成要素,即是对城市居民、城市社会组织、城市社区、城市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研究。

2、社会身份:个人的社会存在形式,有了身份,就有了某种社会成员的资格,也就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

社会角色:由人们所处的特定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规范系列和行为模式。

个人社会化:指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适应、认识社会以达到改造社会的过程。

社会群体: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人组成的,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家庭;以地缘关系结合的邻里社区;以业缘关系结合的职业群体。

社会组织:是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的产物,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是人们为了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稳定合作形式,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和社会团体等。城市社会组织作为城市居民为了合理有效地达到特定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稳定社会关系模式和结构,在现代城市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3、城市空间结构含义?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分布特征的组合关系,是城市功能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

4、简述城市空间结构基本模式。

经典模式:同心圆、扇形、多核心

1)同心圆模式(伯吉斯,Bargess)这

是指一个城市的空间围绕单一核心有

规则地向外扩展并形成同心圆的空间

形态。该模式的核心是集中了大量商务

机构和商务活动的CBD 。围绕CBD

通常是第一环形居住区,在西方发达国

家主要是贫困人的居住场所;环绕第一

环形之外的是另一个供中等收人家庭居住的区域;再往外是豪华居

住区。(2)放射型模式(巴布科克,Babcock)这是从同心圆模式

演化过来的一种模式。它的特点是城市空间沿交通主干道从市中心

向外展开;CBD 和每个连接的环形居住区以主干道为轴线延伸并

形成星形模式。

3)扇形模式(霍依特,Hoyt)扇形模式城市是以 CBD 为

中心的许多空间瓣所组成,每个扇瓣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

而存在,其载体就是特殊用地。在这种空间结构模式中,

由于企业集中在一起可以获得聚集经济的好处,而高收人居民区又选定远离轻重工业的地区,因此,扇形地区的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打破了原来环形的格局。

4)多核模式(哈里斯Harris,乌尔曼Ullman)多核模式又称多中心模式。这样的城市空间是由多个相互分离的核为支点构成的,不过,其中有一个核心不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功能上都占主导地位,这个核心叫主中心,其他核心则称之谓次中心或副中心。5)花园城模式这是根据生态经济原理所建立的新型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其目的就是让城市更亲近自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空间布局上采用了跨跃的方式,从而在中心城和卫星城市之间形成了一个以乡村为主体的自然生态调节区域。

现代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式:

迪肯森的三地带模式:塔弗的理想城市。麦吉的殖民化城市。诺斯乌姆的区域城市结构。穆勒的大都市结构。

第七章城市化

1、城市化的定义及其特征。

(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城市型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城市化是以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和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为表

征,以产业结构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社会结构从农村社会向城镇社会、人类聚居场所从农村形态向城镇形态转化为本质的演进过程。

三大特征:人口特征(人口规模、人口密度);景观特征;文化价值观

2、我国建国后城镇化历程的基本特点?目前我国城镇化还有哪些问题?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a、1949-1957是建国初期城镇化的正常发展时期,城市化水平从10.6%上升到15.4%

城市建设强调为工业服务,国家有计划的进行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建设;

有计划的人口有序流动,国家主导,人口自由流动与国家计划分配相结合,住房、福利制度相配套,城乡关系相对和谐;

城镇化提高相对较快,工业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从10.6%上升到15.4%,平均0.53百分点,新建8大重点工业城市,改建、新建一批工业城市。

b、1958-1978是城市化的大起大落时期,城市化水平从1957年的15.4%猛增到1959年的19.8%,又回落到1961的18.0%,最后始终徘徊在17.0%左右。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城镇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城市化稳步增长时期,城市化水平从1978的17.9%上升到1990的24.4%,平均增长0.71个百分点,2004的41.8%,平均1.08

a、1978-1984,城镇化以农村体制改革的推理为主要动力。恢复性的城市化。

b、1984-1992,以城镇体制改革为主要拉动力的城镇化,以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为主的城市工业迅速发展

c、1992-2003,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为主要动力的城镇化,小康目标,住房、汽车以及其他升级产品和有关配套设施的发展,开发区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

d、2003至今,以国家发展阶段的转变和发展战略的调整为主要动力的城市化。“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中部崛起”等战略,推进城乡和区域发展。

现存问题:a、城乡发展不够协调,农村发展滞后;b、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忽视质量;c、大都市区域的国际竞争力不强;d、许多小城镇的发展活力不足;e、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仍然突出。

3、新型城镇化内涵以及战略取向?

内涵:十八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2020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总方针(总路径“新四化”坚持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五重点:经济体制改革、创新驱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a、人的城镇化:农业专业人口市民化,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b、“四化”互动的城镇化:面向内需、创新驱动新兴产业和现代化农业互动发展的产业体系;

c、布局合理的城镇化:城市群、中小城市、小城镇联动发展,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

d、生态文明的城镇化:集约、只能、绿色、低碳,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e、弘扬文化的城镇化: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核心、产业是基础,一体化是关键”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取向:

城镇化发展必须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转变;

从自发、盲目的农民进城运动向有计划、有组织的人口迁移行为转变

从东部地区主导的外向型发展向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及更加关注内需市场、内源动力和内陆发展转变。

从城乡分割向城乡联动和一体化发展转变,从“半城镇化”向“完全城镇化”转变。

第五章社会问题及相关对策

●城市社会问题:指城市中存在的扰乱社会正常生活秩序的越轨行为倾向,以及由于城市基本建设失衡而造成危及社区正常运作的问题。目前最严重、最基本、最棘手的问题某过于人口问题,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就业、住宅、贫困等一系列问题。

●贫困的内涵:贫困是一种物质生活状态,也是一种社会结构现象1)反映一种相对于经济范畴而言的生活状态,物质生活贫困2)贫困还关乎基本的公民权利和能力,既是一种权利和能力的贫困。总之,不仅意味着一个人或家庭创收能力与机会的贫困,也意味着他们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与权利的缺失。

贫困线:贫困首先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贫困相对于富足,可以有一个人为划定的标准,这就是贫困线。

●恩格尔系数:购买生存性的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基尼系数: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城市贫困群体的特征:1)贫困群体结构的多元化;2)贫困面扩大,贫困人口在数量上增加;3)贫困人口年龄下移,有年轻化的趋向;4)以相对贫困为主,贫富差距扩大;5)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再就业困难;6)贫困人口从空间分布上看,多集中于中西部、老工业基地和工矿区;从行业上看,多集中于纺织、轻工、森工、军工行业;从城市内部的分布上看,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特征。

1.什么是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对城市社会的影响表现在那些方面,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以及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方向。

答: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为,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7%。若一个城市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比率达10%,或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率达7%,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对城市社会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老年抚养系数上升:人口老龄化会带来老年人家庭代际结构的变化,使得家庭成员构成中,老年人不断增多,家庭和社会抚养老人的负担加重。2)医疗保障问题的凸显3)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冲击:家庭养老模式向社会养老模式转化4)对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关注:

●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1)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2)老年人口数量巨大;3)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4)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老龄化;5)传统大家庭向“核心家庭”模式演变

●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主要方向:1)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2)通过“老有所医”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3)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4)走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5)健全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

4.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相关政策

答:就业问题通常包括两种情况:失业和不充分就业

失业的原因主要包括:1)自愿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3)摩擦性失业4)供不应求式失业

不充分就业主要为:1)非对口就业2)半就业

相关政策:(1)党和政府①从根本上要大力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②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④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

加强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

(2)劳动者①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身体和心理素质)③要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在适度控制劳动力供给规模的前提下,更为有效的扩大社会的劳动力需求,如制定就业资金投入的财政政策、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组织和第三产业、承办大型节事活动、鼓励职业介绍与自谋职业相结合等等,以创造灵活就业机会、拓展多元就业渠道,与之相配套的措施还包括经济制度的改革、就业援助制度的建立、职业教育的普及、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就业服务的完善、就业观念的转换等等。

5.住房问题产生原因及相关政策

答:住房问题主要原因表现在:低标准住宅的使用和住宅供给的不足

低标准住宅的使用主要存在两种情况:1)后天性低标准住宅,即原本质量尚可的住宅在经历多年风雨后逐渐走向物质性老化2)先天性低标准住宅,即出于应急性的临时安置的目的,一开始便按照低标准搭建的住宅。

住宅供给不足方面:1)房改前计划经济时期,一方面整蛊长期中式生产性投资、压制非生产性建设;另一方面,住房作为居民工资以外的二次实物分配,基本上都是由单位或是房管部门全责供给、统包统配。

2)住房商品化之后,我国住宅逐步扭转长期以来的供给不足状况,且满足居民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和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但是,以追逐利润和市场利益为驱动的商品房开发,忽视大批低收入户、中下收入户和中等收入户的购房能力与供给需求。

相关政策:1)面向中上收入户、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主要供应中高档住宅,政府借助于税收等手段加以调控2)通过提高容积率等方式降低楼面地价,通过税费优惠等手段鼓励开发简约型、户型适中的中低端产品

3)构建健全的住宅租赁市场,鼓励部分居民以租代购的解决居住问题

4)面向贫困群体低收入阶层,由政府在有限的范围内供应保障性住房

策略:1)城镇居民个人建房,截至目前主要用于中小城镇;2)部分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集资建房(2006年国家禁止机关单位无偿拿地,但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集资建房)3)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4)居民在房地产市场购买或租赁市场住宅,市场化方式解决住房

社会政策概论复习要点

社会政策概论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政策概念的定义: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 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P5 2.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 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P6 3.社会政策的定义: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 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 P11 4.社会福利的概念的含义:首先,“福利”一词常常指人们社会生活 的一种良好的状态和总体上的利益;其次,“福利”是一种按照实际需要而进行的财富分配方式,如福利性住房分配制度、福利性医疗制度等。P15 5.社会保护的基本含义:社会保护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建立 各种保护性的制度和措施,以避免或减弱某些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变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和结构变化)过程中所受到利益损害。P17 6.社会保障的含义:是指政府通过公共行动而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 生活保障的政策体系,是通过制度化的方式使社会成员在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碍时,能够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生活保障。P242 7.就业政策的基本含义:就业社会政策,又称劳动就业政策,常常

简称为就业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合理分配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和保护劳动者权利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P297 简答题: 1,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2|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3|政策具有明确的行动内容;○4|政 策是规则体系与行动体系的结合。P3 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点:○1|公共性(最突出特点之一);○2|权威性(包括政策制定中的权威性和政策实施中的权威性);○3| 价值性(即指公共政策反映了政府的价值目标);○4|群体性 与社会性的统一。P6 3,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1|社会保障政策;○2|公共医疗卫生政策;○3|公共住房政策;○4|公共教育政策;○5|劳动就业政 策;○6|社会福利服务政策;○7|针对专门人群的社会政策体系; ○8|社会政策的其他内容(如对越轨行为者的“行为矫治”、家 庭政策、社区发展政策等)。P13 4,西方社会政策学科最近的发展趋势:○1|理论研究的多元化并向纵深发展;○2|研究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拓宽;○3|研究方式发 生转了移。 5,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来自哪些方面:社会政策具有综合性,这种综合性表明,社会政策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多学科的 理论基础之上的。一方面,从事社会政策研究的学者来自许多

婚姻家庭社会学期末试题汇编

一.名词解释 1.家庭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 2.核心家庭是指夫妻和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夫妇中有一人死亡,但有未婚子女的家庭也应该归为此类。 3.家庭网一般是指有亲属关系的家庭之间所组成的社会网络.是以家长为内 容主线,以家长、家庭为服务对象,以育儿、家庭消费、家长社区为服务主导,全面涵盖家长、家庭生活需求的方方面面 4.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它是由夫妻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从法律上讲,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5.血亲和姻亲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是以具有共同祖先为特征的亲属关系。血亲又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两种。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具体分为(1)血亲的配偶(2)配偶的血亲(3)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6.冷暴力一般是指当夫妻之间或其他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武力方 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侮辱等,如不理睬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程度、夫妻间停止或者敷衍性生活、不做或者尽量少做家务,或者冷嘲热讽、侮辱对方人格等,从精神上伤害虐待对方。 7.“普纳路亚”家庭人类家庭的第二种形式。由美国人类学家L H 摩尔根命名, 并把它作为群婚家庭的典型。普那路亚(punalua)是夏威夷语,意为“亲密的伙伴”。这个名称是从最早发现实行这种家庭形式的夏威夷群岛的土著人那里来的,由共妻的一群丈夫互称"普那路亚";共夫的一群妻子也互称“普那路亚”。这种 家庭制度是群婚发展的最典型的阶段。原始社会发展到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族群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合作和社会联系,于是便产生了各族群之间的通婚。同时,在人类本身的生产方面,经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自然选择规律的作用,人们逐渐认识到族外通婚对后代体质发育有益,并形成了同母所生子女间不应发生性交关系的观念,于是在家庭内部开始排除兄弟姐妹间的婚姻关系,实行两个族群之间的通婚,这就是普那路亚家庭形式。 8.家庭生命周期指家庭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自然结束的运动过程。一般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六个阶段。形成期(从结婚到第一个孩子出生)扩展期(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到最后一个孩子出生)稳定期(从最后一个孩子出生到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收缩期(从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到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空巢期(从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到配偶一方死亡)解体期(从配偶一方死亡到配偶另一方死亡)。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任务。杜瓦儿将家庭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教育社会学》复习参考答案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人口流动 B.社会流动 C.人才流动 D.社会迁移 2.下列不属于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方法是(D) A.提高行为性成本 B.提高物质性成本 C.提高心理惩处成本 D.树立新的德育观念 3.(A)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 A.功能主义范式 B.解释论范式 C.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结构主义范式 4.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D) A.群体化形成阶段 B.成熟阶段 C.形式主义阶段 D.瓦解阶段 5.(A)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着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社会剧变 B.文化革命 C.教育革命 D.经济革命 6.(C)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现场法 C.隐蔽法 D.人种学研究 7.(C)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8.(C)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A.教育规范系统 B.教育设备 C.象征的标识 D.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9.(A)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社会化过程说 B.相互关系说 C.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特殊社会现象说 10.(B)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11.学校主要成员(B)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1.社会结构: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只是事件或行动的随机分类,而是以各具特色的方式被赋予结构或模式。 社会结构每时每刻都在被个体重新构造。 2.早期理论家----奥古斯特-孔德 创造了“社会学”这一术语 3.早期理论家----埃米尔-涂尔干 (1)社会事实:社会学第一原则: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用社会方法来研究社会的对象。 社会学家采用社会学方法不是用来研究个体而是用来考察社会事实即社会中塑造个体的行动的诸多方面。 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体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个体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社会事实对个体施加强制性力量。社会事实难以研究,不能被直接观察。 (2)社会团结和道德团结: 机械团结:分工程度低的传统文化以机械团结为特征。机械团结是基于共识,基于信念的相似性。 有机团结:发达社会中工作的专门化合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以有机团结的特征的新型秩序。有机团结以人们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及认识到他人的贡献重要性为基础。4.早期理论家----马克思-韦伯 不相信结构外在于或独立于个体而存在,认为社会中的结构式由行动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塑造的。 理念型:是用来理解世界的概念模型或分析模型。理念型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但真实世界中的任何情形都能通过与理念型的对比来完成。理念型并不是值得向往的完美目标,是指一种特定现象的纯粹形式。 理性化:科学、现代技术和科层制的发展被描述为理性化。 理性化是指依据效率原则,以技术性知识为基础来组织社会和经济生活。 韦伯认为支配资本主义的不是阶级冲突,而是科学和大规模组织即科层制的兴起。 现代理论思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 有机体类比:把社会的运行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运转,社会组成部分像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样,是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系统工作。 道德共识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 5.显功能:指特定社会活动类型中参与者知道的并意欲的功能。 潜功能:指参与者未曾意识到的那些活动后果。 功能与反功能:反功能是指对事物既存秩序构成挑战的特征。 6.现代理论思路冲突视角 冲突视角强调社会内部结构的重要性,但拒绝功能主义对于共识的强调,突出社会中分化的重要性。把社会看作是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组成的。 7.现代理论思路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自对语言和意义的关注。符号,用来代表另一种东西的某种东西。

婚姻家庭社会学复习笔记整理

一、家庭社会学: 1.概念 ?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家庭和社会的 诸种关系,研究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潘允康) ?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它研究的是作为社会生活基本单位的家庭及其在社会 影响下自身演变的规律,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杨善华)2、研究家庭社会学意义 研究婚姻家庭社会学的意义 (1)从社会着眼,社会与家庭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学的根本价值目标出发,应该研究如何维系这种协调关系,在出现矛盾的社会如何去解决矛盾,特别是在社会发生重大变迁的时候去研究,探索如何避免与减少这种不协调。 (2)人类对家庭的认识远未完结,因此,弄清家庭在社会影响下自身演变的规律,其与生活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方法 (一)深度访谈:在社会学研究中常指半结构式的访谈。 它有两个重要特征:(1)它的问题是事先部分准备的(半结构的),要通 过访谈员进行大量改进。但只是改进其中的大部分:作为整体的访谈是你 和你的被访者的共同产物。(2)要深入事实内部 (二)渐进式聚焦:是深度访谈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是从一般化的兴趣领域入手,逐渐发现被访者的兴趣点,然后 再集中展开。所谓渐进式聚焦法中的一般兴趣领域,就是被访人的日常 生活领域,包括被访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情况。 目的:是为了从人们的话语中了解人们在情境中的问题领域,并试着用 他们的自己的术语来了解事情。 (三)悬置:是指悬置研究者原来特有的“成见”,即研究者以前所有的理论预设。 它包括:(1)研究者对于某些东西的习惯性信仰的悬置 (2)对传统的割裂、个别与一般的理论框架的悬置 二、家庭的成立 (一)家庭 1.定义:是一个由于家世、婚姻或收养联系在一起的人组成的比较持久的群体。这些人共 同生活,并组成了一个经济单位,他们中的成年人要对小孩负责。 2.三要素 (1)成员关系:家世、婚姻、收养 (2)居所:有个共同的居住场所——家与户的交叉(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家的范围 更广,户主要是居住的一个概念) (3)经济:统一收支 3. 四个特点 (1)由某种联系所组成的群体共同组成 (2)成员长期生活在一起 (3)这一群体中的成年人要对他们的后代负责 (4)家庭的成员存在一定的经济关系

人口社会学复习题

一、简述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人口过程和人口变迁,以及它们与各种社会力量——文化、经济和政治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1)人口过程:生育制度,死亡制度,人口迁移,人口转变。(2)人口结构:A.自然结构包括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伤残结构。B.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和农村。C.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社会分层,婚姻家庭结构,职业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等。(3)人口变迁:人口与社会变迁,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人口史,人口质量,人口政策计划生育,人口与资源。 二、简述人口的双重属性 (1)人口的生物属性,也称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受生物规律的支配,并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人类自身的历代繁衍和世代更替。 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基础,表现为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人口再生产周期和生命周期等等。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与其他生物所类似的属性。 (2)人口的社会属性。人类进化过程中,人口数量、质量、人均寿命等生物属性受社会影响发生巨变,即人口具有社会属性。人口的社会属性表现在:①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②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包括语言、习俗、信仰等影响人口的生物属性。③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进行的。表现为社会的政治力量——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性的规范和控制力量影响和制约人口的生物属性。出生,家庭、学习,学校学习,就业,婚姻,生育,退休,死亡。 三、简述死亡制度的分析框架 极限寿命 生物因素死亡制度 文化因素(生活方式)经济因素 极限寿命与平均预期寿命之间的关系,生物因素和死亡制度对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死去的是什么人(死者的社会角色进行死亡率差异分析),在什么地方死(医院、家中,工作场所或者其他),在什么时间死(个体死亡的年龄或不同历史时期),以什么样的方式死亡(疾病、事故、自杀或老死进行死因分析),死亡的符号意义(死亡的文化功能),各种经济原因,文化原因主要是生活方式,各种政治原因。 四、简述国外人口思想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国外人口思想史发展: 1、古希腊人口思想:柏拉图—适度人口思想;亚里士多德—优生、优育、优教 2、宗教人口思想:①奥古斯丁—不关注人口规模,而关注人不应自杀、避孕等 ②阿奎那—尊重生育权利,鼓励人口增长 ③马丁·路德—反对禁欲主义、独身主义 3、工业革命早期人口思想:重商主义—增值人口;重农主义—适度人口思想 4、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和生活资料相平衡 (1)柏拉图的人口思想: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城市的理想人口规模为5040人。保持这一理想规模的办法:人口过多则鼓励移民外流或杀婴,人口过少则鼓励生育,为优生则可以使优秀男女配对繁育。(2)亚里士多德人口思想提出:中等数量和高质量的人口,适中的国土面积,构成一个理想的城邦。他已经认识到土地和财富的增长慢于人口的增长,考虑到维持财产平等的前提下,借助法律手段来限制人口增长,把人口问题与国家治理联系起来。这是后来马尔萨斯《人口论》观点的起源。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理论来自实践,同时反过来指导实践。理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四个方面: (1)理论可以提供解释的能力,藉此来预测介入的结果; (2)有理论的指导,使得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有比较明确的介入方向; (3)因为理论具有推论的意义,藉此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社会工作者可以因此而积累经验,并评估其他的理论,以便寻找出其他更为有效的理论,借此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 第一节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向我们展示家庭变迁的动态过程,帮助我们从时间角度理解家庭的研究框架,又称为家庭发展理论。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表示家庭从成立开始,经历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归于消亡的整个生命过程。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希尔和汉森提出。 一、家庭发展(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 (1)家庭至少有四个组成因素: ①个别的家庭成员②家庭关系③家庭团体④家庭结构; (2)就发展理论本身而言,它有四个基本假设: ①人们的“发展”是如何受到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状态的影响;

②人们的所作所为不能与他们的“发展”分开; ③个人与团体的“发展”如何,来自于其社会环境和个人的能力; ④家庭的在事件(非有形的),可以由家庭所发生的事件来解释; 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和主要理论观点 长期以来被广为传播、采用的家庭生命周期的思想是由杜瓦尔提出的。家庭作为一个单位要继续存在下去,需要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包括:①生理需求;②文化规;③人的愿望和价值观。杜瓦尔认为家庭生命周期包括以下相互联结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 家庭生命周期与家庭发展任务

第二节家庭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与家庭系统理论的假设及观点 家庭系统理论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几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的功能。 1、针对系统理论在家庭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杜赫提提出了家庭系统理论的主要假设: (1)家庭关系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与个人是否病态的主要因素; (2)家庭的互动模式可以代代相传; (3)家庭的健康是建立在家庭的向心力及个别家庭成员是否被尊重的平衡点上(即两者都要被重视); (4)家庭越有弹性,家庭就越有良好的功能; (5)家庭互动的分析,需要从家庭具有的婚姻和亲子关系角度探讨; (6)个人问题常和家庭的互动模式及家庭价值观有关; (7)任何家庭小系统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家庭主要系统的改变; (8)实务工作者介入到家庭,即成为家庭的一个新系统; 2、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1)家庭的每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 (老师划的重点在练习册上,如果有漏掉的各位补充一下!) 第一章P6 名词解释: 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简答: 简要指出职业和行业之间的异同:职业作为人的一种标志,是劳动专门代和劳动分工的结果。行业是社会劳动者在从事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分工的集团概念。职业与行业都是劳动者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要件;不同点是,职业是从个人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行业是从社会经济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 第二章P18 名词解释: 劳动社会化: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社会(包括企业)为保护劳动者在生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而采取的各项保障和维护措施的统称。 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指个体在客观上体验到的对他人的依存关系,是个体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与亲和的表现。 群体结构:群体结构是对群体组成秩序的研究,指群体内部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 简答:1. 简述劳动社会化的内容和发展过程? 答:劳动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许多人共同使用,从而导致生产资料使用方面的节约。(2)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劳动操作过程日益分解,每个人只完成总操作过程的极小部分。从而使最终产品成为许多人共同完成的、名副其实的社会产品。(3)劳动成果的社会化。劳动的目的已不直接满足劳动者个人的需要,而是满足他人的、市场的、社会的需要。 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工业阶段,机器和大工业阶段和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的技术革命阶段。 2. 为什么说劳动力的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试简要回答。答:性别是劳动者的自然持征,但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状。劳动者的性别结构是男、女劳动者占总劳动者的比例。首先,女性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其次,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生产装备的先进程度,只有当机械化和自动化在相当程度上消灭了重体力劳动,妇女才能大规模地参与工业生产劳动。再次,男女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中的比例,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程度。另外,妇女素质的高低,就业意识的强弱,家务劳动负担的多少,也可能影响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的比重。 3. 简述年龄结构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答:(1)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而导致劳动力的不足。劳动力是构成劳动生产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力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人口老龄化会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3)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家庭社会学复习资料

家庭社会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家庭社会学 2、家庭生命周期 3、择偶4、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是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于家庭成员的不同配合和组织的关系而形成的联系模式。 5、社区情理:由地区亚文化决定的某些为在该社区中生活的多数人所认可的行为规范及与此相适应的观念。 6、家庭: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单位,包括父母、子女及生活在一起的其他亲属。 7、家庭关系: 8、家庭的核心功能 9、家庭策略:家庭面对生存环境的变动和社会变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它体现了家庭对社会的反作用。 10、离婚 二、问答题 (一)简述城乡家庭策略的共同特征 1,家庭生存策略(首先是经济策略)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城乡家庭在考虑自己应对措施的时候,首先是基于一种利害上的考虑。2,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发展策略呈现非理性色彩,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投资就形成了不惜代价这样一种态势。3,家庭策略在实施过程中的一致性。家庭在确定了某项策略的时候,都会贯彻到底。 (二)家庭的性质有哪些? (1)家庭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2)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3)家庭是一种最典型的初级群体。(4)家庭是一种社会制度。 (三)家庭的本质是什么? (1) 家庭的本质是经济关系(2)家庭的本质是人口生产关系 (3)家庭的本质是感情关系(4)家庭的本质是社会关系 (四)简述城市离婚率高于农村的原因 1,农村受传统文化和传统家庭制度的影响比城市大得多,因此在婚姻的伦理责任纽带方面与城市有较大差异。2,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加大,导致心理上的紧张,从而引发夫妻互动中的问题,加剧夫妻冲突。3,城市中社会流动的增加增加了异性接触和互相选择的机会。 (五)城乡家庭养老功能的差异有哪些? 1,家庭养老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赡养仍是城乡家庭的重要功能。 2,城乡养老标准和实际水平都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3,农村中的养老标准是依照社区的养老情理建立起来的,所以城乡差距能为农村老人及子女所接受。 4,在抚育和赡养方面,城乡家庭均存在着不对等的情况。即老人抚育子女的付出远超过子女赡养老人的付出。 5,上述的不对等表现为老人进入老年期后,基本上是自己养自己。但城市与农村中自养的表现不同。 6,由于经济体制改革而社会保障体系并未建立,城市家庭普遍增加了不安全感。因此城市家庭的赡养功能实际上是加强了。而农村家庭受影响较小,但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家庭的赡养功能可能也将有较大提高。 (六)简述社会变迁对婚姻家庭有怎样的影响 1)社会变迁带来的多元化,使家庭类型出现了多元化形式。除了核心家庭外,还有单身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同性恋家庭等形形色色的家庭形式。 (2)工业化的进程,使家庭的发展趋向一致。家庭普遍出现婚龄提高、离婚率增加、家庭核心化、功能减少等共同趋向。

人口社会学复习资料课稿

人口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 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点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社会学想象力:就是掌握我们个人生活和更大的、作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力量之间关系的能力 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 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 人口变迁:是人口过程和人口结构在时间向度上的变化,它既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形塑着社会变迁,又深深地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 生育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生物意义的生育力,是关于人类再生产的能力。另一种是社会学上的生育率,是指人类现实的生育水平。(1)生育力:是指妇女生育能力和潜能。(2)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 生育模式:是指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具有明显差异的生育类型。生育制度:是与人类生育过程相关的生育观念、行为规范和物质文化设备等一整套规则和文化。 生育规范的重要性表现为生育规范规定了两性怎样的结和才能生育子女和养育子女,即规定了生育的合法性问题。 生育的物质设备:生育的物质文化设备是指社会为生育行为提供的物质条件,包括生育时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各种避孕药具的普及安全有效的程度。 生育意愿(观念):是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它包括三个方面: ①人们的生育目的.即为什么要生育子女;②对生育数量的看法,即生育几个子女理想子女数;③对子女性别的看法,即希望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 死亡制度是个人与其社会形成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个人的、社会心理的和符号的网络。具体可用死因结构和死亡率结构来进行表示。 预期寿命,是人口统计学上使用的一个概念,指一个特定人口平均能够存活的年龄。预期寿命的指标是个社会指标,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状况。 死亡模式:是指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具有明显差异的死亡类型。 人口迁移: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越国界的居住地的永久性变动。分为:生存型人口迁移、发展型人口迁移 人口再生产关注人口是怎样通过世代更替使人口数量和质量得以再生产,使人类得以延续的,表现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人口再生产模式:是指一定时期,由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所构成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稳定状况。分为原始型、过渡性、现代型 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 人口年龄结构:是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常用百分比表示。人口年龄结构是最基本的人口结构,社会构成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的创造。 女性的生存优势:即在生物意义上,同龄女性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同时女性比男性的存活时间有延长的趋势。

文化人类学复习要点

题型: 名词解释5个,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5个,每题6分,共30分。 论述题3个,共50分。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 2、田野工作的特征。 3、人类学的领域。 4、人类学与社会学的比较。 5、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观。 6、文化人类学的调查方法。 7、什么是田野工作?什么是主位法,客位法。 第二章文化和文化变迁 1、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变迁?文化变迁的原因,文化变迁的途径或表现,文化变迁的类型。 2、什么是涵化。 第三章种族、民族与族群 1、种族的概念 2、种族主义及其表现 3、种族产生的原因。 4、种族的社会建构。 3、民族的特征 4、族群的要素有哪些。 第六章生态人类学 1、生态人类学的定义,意义。 2、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经济人类学 1、什么是经济人类学。 2、经济人类学的问题意识。 3、经济类型与交换类型。 4、经济人类学的形式论与实质论。 5、夸富宴。“夸富宴”(potlatch)的词义是“散尽”(give-away)的意思。慷慨的馈赠是获取尊敬的动机。一个人举办一次夸富宴很显然会带给他一定的声望,这种声望是与慷慨的程度成正比的。“千金散尽”的夸富宴行为是一种“妄想自大狂人格”的结果。在一个缺乏统治阶级的社会中,夸富宴的制度确保了物品的生产和分配的持续。 “夸富宴”由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Franz Boas)最初给以细致的描述,后来经由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再度解释的夸克特人的夸富宴仪式,一般都被后来的人类学家看成是一种再分配的经济制度。 夸求图印第安人(Kuakiutl Indians)的夸富宴(potlatch)。夸求图印第安人居住于英

《人口社会学(Ⅰ)》第二次作业答案复习过程

《人口社会学(Ⅰ)》第二次作业答案

首页 - 我的作业列表 - 《人口社会学(Ⅰ)》第二次作业答案 欢迎你,周婷婷(FC312214008) 你的得分:71.5 完成日期:2014年03月05日 18点21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3月13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 C ) A.人口的婚姻结构 B.人口的空间结构 C.人口的性别结构 D.人口的年龄结构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性别差异的表现形态的是()。 (c) A.观念领域的性别社会差异 B. C.物质领域的性别社会差异 D. E.私人领域的性别社会差异 F. G.社会公共领域的性别社会差异 3.五分位法是用来测量()。 ( A ) A.收入 B.职业声望 C.社会声望 D.贫困人口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职业结构的人口因素的是()。 ( B ) A.人口规模 B.人口收入水平 C.人口受教育状况 D.人口迁移和分布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贫困的一种的是()。 ( D ) A.绝对贫困 B.相对贫困 C.主观贫困 D.客观贫困 6.从全球范围看,贫困人口具有明显的()特征。

( c ) A.开放性 B.封闭性 C.二元化 D.动态性 7.()是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 ( a) A.家庭 B.家庭结构 C.家庭制度 D.家庭人口要素 8.()反映一个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 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 ( c) A.家庭模式 B.家庭结构 C.家庭规模 D.家庭生命周期 9.由祖父母、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b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破损家庭 D.联合家庭 10.()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结构。 ( B ) A.人口性别结构 B.人口分布 C.人口年龄结构 D.人口婚姻结构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的共同特征的是()。 ( B ) A.具有相对庞大的人口规模 B. C.具有大量的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 D.具有大量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 E. F.是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聚集体,也是政治中心 12.人口增长与社会变迁之间是()的关系。 ( d ) A.同向变化 B.反向变化 C.因果关系 D.互相促进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范围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3.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5.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 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 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1.科塞是()的代表人物。

婚姻家庭社会学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家庭: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 2、核心家庭:是指夫妻和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夫妇中有一人死亡,但有未婚子女的家庭也应该归为此类。 3、家庭网:是以家长为内容主线,以家长、家庭为服务对象,以育儿、家庭消费、家长社区为服务主导,全面涵盖家长、家庭生活需求的方方面面 4、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它是由夫妻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从法律上讲,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5、血亲和姻亲: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是以具有共同祖先为特征的亲属关系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 7、“普那路亚”家庭:是人类家庭的第二种形式。由美国人类学家L H 摩尔根命名,并把它作为群婚家庭的典型。原始社会群婚家庭形式之一。它从血缘家庭发展而来。“普那路亚家庭”由美国民族学家L.H.摩尔根命名,并把它作为群婚家庭的典型。实行外婚制的群婚家庭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婚姻家庭形式。普那路亚(punalua)是夏威夷语,意为“亲密的伙伴”。这个名称是从最早发现实行这种家庭形式的夏威夷群岛的土著人那里来的,由共妻的一群丈夫互称"普那路亚";共夫的一群妻子也互称“普那路亚”。这种家庭制度是群婚发展的最典型的阶段。 8、家庭生命周期:指家庭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自然结束的运动过程。一般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六个阶段。形成期(从结婚到第一个孩子出生)扩展期(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到最后一个孩子出生)稳定期(从最后一个孩子出生到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 收缩期(从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到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 空巢期(从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到配偶一方死亡)解体期(从配偶一方死亡到配偶另一方死亡)。 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任务。杜瓦儿将家庭生命周期分为8个阶段:新婚期、育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少年期、空巢期、中年父母期、老年家庭成员。

人口社会学复习材料.doc

名词解释 1、人口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來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 2、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点地域,具有一定数最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3、社会学想象力:就是学握我们个人生活和更大的、作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力最之间关系的能力。 4、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 5、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 6、人口变迁:是人口过程和人口结构在时间向度上的变化,它既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形塑着社会变迁,又深深地受到社会变迁的彩响。 7、生育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生物意义的生育力,是关于人类再生产的能力。另一种是社会学上的生育率,是指人类现实的生育水平。(1)生育力:是指妇女生育能力和潜能。(2)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 8、生育模式:是指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具有明显差异的生育类型。 9、生育制度:是与人类生育过程相关的生育观念、行为规范和物质文化设备等一整套规则和文化。 10、生冇规范的遐要性表现为生冇规范规定了两性怎样的结和才能生冇子女和养冇子女,即规定了生育的合法性问题。10、生冇的物质设备:生冇的物质文化设备是指社会为生育行为提供的物质条件,包括生育时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各种避孕药具的普及安全有效的程度。 11、生育意愿(观念):是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它包括三个方面: ①人们的生育目的.即为什么要生冇子女;②对生育数最的看袪,即生育几个子女理想子女数:③对子女性别的看法,即希望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 12、死亡制度是个人与其社会形成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个人的、社会心理的和符号的网络。具体可用死因结构和死亡率结构來进行表示。 13、预期寿命,是人口统计学上使用的一个概念,指一个特定人口平均能够存活的年龄。预期寿命的指标是个社会指标,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状况。 14、死亡模式:是指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具有明显差异的死亡类型。 15、人口迁移: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扌舌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16、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越国界的居住地的永久性变动。分为:生存型人口迁移、发展型人口迁移 17、人I I再生产关注人口是怎样通过世代更替使人口数最和质累得以再生产,使人类得以延续的,表现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18、人口再生产模式:是指一定时期,山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所构成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稳定状况。分为原始型、过渡性、现代型 19、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 20、人口年龄结构:是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朿,常用而分比表示。人口年龄结构是最基本的人口结构,社会构成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的创造。 21、女性的生存优势:即在生物意义上,同龄女性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同时女性比男性的存活时间有延长的趋势。 22、同期群是指同一年代出生的一群人。同期群的概念把年龄角色、年龄分层和历史环境结合起來了。同期群效应是指一个同期群的人口规模能够建构一个时期。 23、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的比求逐渐增加的过程,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过程。 24、出生性别比,也叫婴儿性别比,是指某一时期内毎100名女婴所对应的出生男婴数。 25、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I I比觅较大,抚养比比较低时的状态。整个国家的经济呈现高储蓄、高

2015年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

2015年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四个条件: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的积累;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例题·多选题]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有() A.社会变革的需要; 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C.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D.阶级斗争的需要 E.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 [答案]ABC [解析]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以及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例题·单选题]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 A.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B.社会变革的需要 C.自然科学的发展; D.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在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中,资本主义制度内寻求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1、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学之父”,秩序和进步是孔德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2、卡尔·马克思。马克思对社会学的主要贡献。 3、赫伯特·斯宾塞。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 1、埃米尔·涂尔干。社会事实,失范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准则,功能分析与历史分析方法。 2、马克斯·韦伯。社会行动及其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科层制 [例题·单选题]1838年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的思想家是() A.斯宾塞; B.涂尔干; C.马克思; D.孔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孔德被称为“社会学之父”,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 [例题·单选题]斯宾塞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 A.大有机体; B.超有机体; C.进化有机体; D.聚合有机体。 [答案]B [解析]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认为社会是一个超有机体。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一)芝加哥学派 1、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 2、芝加哥学派的学术成就(四个方面) (二)结构功能论 1、帕森斯:著作、AGIL功能分析图式 2、默顿:著作、显功能与潜功能 (三)冲突理论 1、科塞的功能冲突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