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护理常规

中暑护理常规

中暑是夏季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下劳动,因暑热侵袭,致邪热内郁,体温调节功能失常,所发生的急性病变。热痉挛、热衷蝎、热射病、和日射病,可参照本病护理。

【临床表现】

以出汗、头晕、头痛、神疲、胸闷、心慌、泛恶、少汗、甚至汗闭,高热,严重者以神

昏、抽搐、肢厥等为特征。

1.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全身乏力,头昏肢倦,胸闷恶心,口渴多汗等症。如离开高温环境,休息后可恢复正常,为先兆中暑。

2.面色潮红,胸闷烦躁,皮肤干燥,呼吸急促,大量汗出,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血压下降,为轻度中暑。

3.上述症状持续不解,继现汗闭高热,头痛呕吐,神昏肢厥,或肢体痉挛抽搐等症,为重症中暑。

【临证护理】

1.口唇紫绀缺氧时遵医嘱及时吸氧。

2.出现四肢厥逆、面色苍白、冷汗不止时,遵医嘱艾灸。

3.抽搐痉挛者,注意安全,防止坠床。

4.大汗者遵医嘱用中药煎水代茶饮,频频冷服。

5.出现身热汗少、口渴不欲饮、吐泻等症者,遵医嘱给予藿香正气水口服及针刺。

6.神昏热厥者,遵医嘱鼻饲灌注醒脑急救中药或针刺治疗。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多食清暑水果、蔬菜和绿豆汤等,忌食油腻及烟酒。

【用药护理】

1.按医嘱用要,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服药期间,禁食辛辣、生冷、油腻等食物。

3.应用冬眠药物期间,要密切观察注意体温、血压、心率的变化。

【并发症护理】

1.高热者,可予头部行冰袋冷敷,遵医嘱针刺人中、涌泉、丰隆、风池、内关、照海等穴位。

2.出现神昏、惊厥、四肢抽搐、息短气粗、四肢厥冷、泠汗不止、瞳孔散大时,可灸神阙、气

海、关元,以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健康指导】

1.保持情志舒畅,心情愉悦,使之气血通畅。

2.注意水分的摄人,保持环境的通风,避免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

3.注意个人防护及个人卫生,在烈日下工作注意防晒;在湿热环境中宜穿宽松、透气及浅色衣服等。

4.出现头晕、乏力、胸闷不适等中暑先兆,应迅速离开高温环境,在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并服用清凉饮料及解暑药物。

5.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夏季汗出较多者,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忌食油腻、辛辣、烟酒之品。

急诊科护理操作常规

理操作常规

目录 急性酒精中毒护理常规 (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2) 急性食物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3) 过敏性休克护理常规 (4) 呼吸机的操作流程 (5) 心电监护 (6) 吸痰法 (7) 电动洗胃机洗胃法 (8) 除颤法 (9) 中暑抢救护理常规 (10) 心肺复苏 (11)

急性酒精中毒护理常规 按急性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中毒者饮入酒精的时间、量及浓度、 2、评估患者的呼吸及意识状态。 3、评估患者呕吐的次数,观察呕吐物的性状、有无胃出血。护理措施 1、对于中毒症状较轻的患者,嘱其卧床休息,多饮水,注意保暖。 2、对于中毒较重者,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静脉注射解毒剂和利尿 剂,如纳洛酮、呋塞米等,加速乙醇排除。 3、保护胃粘膜。遵医嘱给予法莫替丁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同时可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 5、做好安全护理,躁动者防坠床或颅脑损伤 6、对于呼吸抑制者,立即通知医师行气管插管,做好辅助呼吸准备

7、纠正休克,防脑水肿、低血糖发生。 健康指导 1,给予心理疏导。 2、交待患者切勿空腹饮酒和饮酒过量。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按消化专科及急性中毒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发生中毒的时间、经过、毒物吸收的途径、各类。 2、观察患者中毒后的生命体征、瞳孔及流涎等症状 3、评估患者用药后的皮肤湿度、心率、瞳孔大小等变化,观察有无阿托品中毒 4、观察有无休克、呼吸衰竭、脑水肿、肺水肿等并发症 5、评估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有无焦虑、抑郁等 护理措施 1、迅速排除毒物。立即撤离有毒环境,脱去染毒衣服,用肥皂水或1%-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皮肤、黏膜和头发。 2、对口服中毒者,及时反复彻底有效洗胃,尽早排除未吸收的毒物用清水、2%的碳酸氢钠溶液或1:5000 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美曲膦酸脂中毒时不能用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对硫磷、1059 等中毒时,禁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直至清洗至无药味为

中暑护理常规

中暑护理常规 中暑是夏季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下劳动,因暑热侵袭,致邪热内郁,体温调节功能失常,所发生的急性病变。热痉挛、热衷蝎、热射病、和日射病,可参照本病护理。 【临床表现】 以出汗、头晕、头痛、神疲、胸闷、心慌、泛恶、少汗、甚至汗闭,高热,严重者以神 昏、抽搐、肢厥等为特征。 1.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全身乏力,头昏肢倦,胸闷恶心,口渴多汗等症。如离开高温环境,休息后可恢复正常,为先兆中暑。 2.面色潮红,胸闷烦躁,皮肤干燥,呼吸急促,大量汗出,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血压下降,为轻度中暑。 3.上述症状持续不解,继现汗闭高热,头痛呕吐,神昏肢厥,或肢体痉挛抽搐等症,为重症中暑。 【临证护理】 1.口唇紫绀缺氧时遵医嘱及时吸氧。 2.出现四肢厥逆、面色苍白、冷汗不止时,遵医嘱艾灸。 3.抽搐痉挛者,注意安全,防止坠床。 4.大汗者遵医嘱用中药煎水代茶饮,频频冷服。 5.出现身热汗少、口渴不欲饮、吐泻等症者,遵医嘱给予藿香正气水口服及针刺。 6.神昏热厥者,遵医嘱鼻饲灌注醒脑急救中药或针刺治疗。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多食清暑水果、蔬菜和绿豆汤等,忌食油腻及烟酒。 【用药护理】

1.按医嘱用要,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服药期间,禁食辛辣、生冷、油腻等食物。 3.应用冬眠药物期间,要密切观察注意体温、血压、心率的变化。 【并发症护理】 1.高热者,可予头部行冰袋冷敷,遵医嘱针刺人中、涌泉、丰隆、风池、内关、照海等穴位。 2.出现神昏、惊厥、四肢抽搐、息短气粗、四肢厥冷、泠汗不止、瞳孔散大时,可灸神阙、气 海、关元,以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健康指导】 1.保持情志舒畅,心情愉悦,使之气血通畅。 2.注意水分的摄人,保持环境的通风,避免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 3.注意个人防护及个人卫生,在烈日下工作注意防晒;在湿热环境中宜穿宽松、透气及浅色衣服等。 4.出现头晕、乏力、胸闷不适等中暑先兆,应迅速离开高温环境,在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并服用清凉饮料及解暑药物。 5.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夏季汗出较多者,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忌食油腻、辛辣、烟酒之品。

急诊科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规 一、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1.取休克卧位,抬高床头10-20° ,抬高床尾20〜30° ,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2.给予氧气吸入,流量2〜4L/min。 3.给予多功能心电监护,每15〜30分钟测血压、脉搏一次,并记录。 4.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及时、准确执行医嘱。 5.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病因治疗及处理。 6.严密观察病情、神志、生命体征变化。 7.注意保暖和患者安全,预防患者坠床。8.记录出入量,观察尿量,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L绝对卧床。 8.给予氧气吸入,流量3~4L/min。 9.建立静脉通路(左上肢为宜),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注意滴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10进行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如室颤时及时给予除颤。 11尽快有效地控制胸痛,遵医嘱给予安定或吗啡注射丁 1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各项记录。 13保持二便通畅,大便时避免用力。 14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患者情绪稳定,以免加重病情。 三、心跳呼吸停止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1.将患者置好苏体位,就地抢救。 2.解松衣扣,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

3行胸外心脏按压,紧急气管插管,呼吸器辅助呼吸。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上肢为宜),及时准确执行医嘱。 5.持续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如室颤时及时给予除颤。 6.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 7.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 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L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15°〜30°。 2.给予氧气吸入,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给予多功能心电监护,每15〜30分钟测血压、脉搏一次,并记录。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5.遵医嘱应用脱水剂,利尿剂或其它抢救药物。 6.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肢体活动及皮肤受压情况,并做好记录。 7.遵医嘱给予留置尿管,记录出入量。 8.注意安全、预防坠床。 五、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L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2.遵医嘱给予及时、有效、彻底洗胃,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3.根据病情给予氧气吸入,流量2〜4L/min。 4.给予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神志、呼吸、脉搏、血压、氧饱和情况。 5.呼吸浅慢或呼吸停止患者按呼吸心跳骤停护理常规进行抢救。 6.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准确执行医嘱。 7.除去被污染的衣物,彻底清洗患者的头发及皮肤,注意保暖。 8.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及用药后的反应并做好记录。

急诊科中暑患者急救护理常规

急诊科中暑患者急救护理常规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障碍,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症,可因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功能障碍导致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衰竭。 (一)病因 高温、潮湿、无风的环境最容易引起中暑。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易诱发中暑。机体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如年老、体弱、产妇、肥胖、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应用某些药物(如苯丙胺、阿托品)、汗腺功能障碍(如硬皮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等容易发生中暑。 (二)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1.先兆中暑患者在高温环境工作或生活一定时间后, 出现口渴、乏力、多汗、头晕、目眩、耳鸣、头痛、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高。

2.轻症中暑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包括面色潮红、苍白、烦躁不安、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数、血压偏低、心率加快,体温轻度升高。 3.重症中暑按表现不同可分为三型。 (1)热痉挛是突然发生的活动中或者活动后痛性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肠肌和跟腱),也可以发生在腹部。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2)热衰竭在热应激情况时因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外周血管扩张,周围循环容量不足而发生虚脱。表现为头晕、晕眩、肌痉挛、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常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 (3)热射病又称中暑高热,属于高温综合征,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在高温、高湿或强烈的太阳照射环境中运动数小时(劳力性),或老年、体弱、有慢性疾病患者在高温和通风不良环境中维持数日(非劳力性)热应激机制失代偿,使中心体温骤升,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功能障碍。其征象为:体温高达40~42℃甚至更高、皮肤干燥(早期可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此外,

临床常见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高热 护理常规 (1)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注意热型、程度及经过,同时观察呼吸、脉搏及血压的变化 (2)降温措施:开放静脉输液通道,补充电解质;物理降温法;药物降温法。 (3)舒适护理:口腔护理、高热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皮肤护理、应协助其改变体位,防止压疮。 (4)饮食护理:高热时,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 (5)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第二节昏迷 护理常规 1、病情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缩小、角膜反射及框上压痛反应等。 (2)安全护理:躁动不安者,加用床挡或保护带。牙关紧闭、抽搐者,使用牙垫垫于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经常修剪指甲以免抓伤。室内光线宜暗,动作宜轻。给予热水袋时水温不可超过50℃,以免烫伤。 (3)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紫绀时给予氧气,必要时行气道切开并按气管切开护理。每2-3h翻身拍背,避免受凉。预防肺部感染。 2、皮肤黏膜护理

(1)压疮预防及护理:床单位保持清洁、干燥、平整。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①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骨隆起处出现局部红肿、硬块者,可用50%乙醇按摩。 ②如出现溃破可使用红外线照射以保持创面干燥,每天做好压疮换药。 ③增加营养摄入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2)预防口腔感染。 (3)营养护理昏迷患者一般禁食3-5d,如无不良反应,可正常鼻饲高热量、高营养的流质食物。大小便护理留置导尿管护理。 3、大便护理:便秘时可给予开塞露或清洁灌肠等治疗。 第三节咯血 护理常规 1、抢救处理 (1)迅速清除积雪(血块); ①体温引流:取头低足高位引流,同时轻叩患者胸背部促使咯出凝块;对大咯血已有窒息征象者立即抱起患者下半身使其倒立,并轻拍背部;尽量采

急诊抢救护理常规2022版

急诊抢救护理常规2022版 第一节、多发伤抢救护理常规 第二节、中暑抢救护理常规 第三节、溺水护理常规 第四节、电击伤抢救护理常规 第五节、有机磷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第六节、一氧化碳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第七节、急性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一、多发伤抢救护理常规 1.立即解开或剪开患者衣裤,充分暴露检查部位,按ABBCS检查方法对病人的病情做出初步判断,按伤情备好急救物品。具体检查方法为:A (airway),气道有无堵塞;B (breathe),呼吸深度和频率; B( bleeding),体表出血部位;c (circulate),脉搏、血压、末梢循环;S (sense),意识、反应。 2.迅速吸出口鼻腔、咽部的呕吐物、血块等异物,取出活动性义齿,放置口咽通气管,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证呼吸道通畅。 3.给予鼻导管或面罩高流量吸氧,应用呼吸机者配合医生调节好呼吸机的各项参数,注意观察氧疗和通气效果。 4.迅速建立两条或以上静脉通道给予液体复苏,首选上肢、颈内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尽量不用下肢静脉;常规选用16-18号留置针;采用加压输液装置快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 5.根据不同的伤情选择伤员的体位:一般创伤取仰卧位;颅脑伤、颌面部伤应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胸部伤取半卧位或伤侧向下的低斜坡卧位;腹部伤取仰卧位,膝下垫高使腹壁松弛;休克病人取仰卧中凹位。 6.使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伤员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 的变化,观察病人面色、神志、瞳孔、体温、皮肤温湿度等情况,并 做好各项记录。 7.给予留置导尿,观察每小时尿量及出入水量,并做好记录。

8.对于经抗休克治疗仍不能维持血压的病人,或有开放性骨折、 胸部开放性创口等需手术的病人,立即做好配血、皮试、备皮、更衣等术前准备。 9.注意抬高受伤肢体,骨与关节损伤时局部固定、制动,疑有 脊髓损伤者给予颈托保护病人的颈部。 10.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 性状及量,并及时记录。 二、中暑抢救护理常规 11迅速将患者脱离高温环境,安置于20〜25℃房间。 1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 13采用4c的冰水擦浴、冰袋置于枕部及大血管处、4℃生理盐 水1000 ml灌肠、冷盐水胃内注入等物理方法迅速给病人降温。 14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地塞米松10〜20 mg静脉注射、氯丙嗪25〜50 mg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中静滴、纳洛酮0. 4~1. 2mg静脉注射等药物降温方法迅速降温,注意与物理降温同时使用。 5,降温过程中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皮肤颜色 及尿量变化,每15〜30分钟测量肛温、脉搏一次,肛温降至38℃时停止降温;如有呼吸抑制、深昏迷、血压下降等情况则汇报医生,停用药物降温。 三、溺水抢救护理常规 1.立即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有义齿者取出义齿,保持呼 道通畅,换下湿衣裤,注意加盖棉被保暖复温。 2.迅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搏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

中暑患者的护理常规

中暑病人的护理常规 中暑:是指人体处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 【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2、观察病人有无烦躁不安、剧烈头痛、昏厥、昏迷、痉挛、等中枢神经系统 受损的症状。 3、观察病人有无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循环系统的症 状。 【护理措施】 1、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将中暑者置于空调室或通风处,室温20~ 25℃,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冰块、冰帽、冰毯、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盐水灌肠等),药物降温(常用氯丙嗪25~50mg加入500mL 的冰葡萄糖盐水中静滴1~2小时.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输液速度慢而均匀,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如收缩压<10.7kPa时,应减慢滴速或停药.对老年及重症者禁忌快速推注降温药,以免诱发心脏骤停或肺水肿. 服用解暑中药)。 2、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及尿量 变化,每10~30分钟测量肛温一次,肛温下降至38℃左右暂停降温,如患者进入昏迷、呼吸抑制、血压下降明显(收缩压低于80mmHg),停止降温。 3、防止冻伤:降温时要注意不要引起寒颤,以病人感觉凉爽舒适为度心前区 及胸部勿置冰袋,骨突出要防止冻伤。 4、合理按摩::对中暑病人的肌肉的痛性痉挛不需按摩,否则会使疼痛加重。 5、用药护理对于昏迷患者者,可遵医嘱给予纳络酮等药物,以降低 应激反应,起到促醒作用。对抽搐、烦躁不安、肌肉痉挛者适当使用镇静药物。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6、饮食与休息清醒患者给予高热量流质饮食。昏迷病人留置胃管, 鼻饲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卧床休息,保证睡眠,促进机体的恢复。 7、口腔和皮肤的护理昏迷患者每日做口腔护理,保持口腔的清洁, 防止溃疡的产生。定时给昏迷患者翻身,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尤其是灌肠后的病人,防止皮肤破损的发生。 8、心理护理安慰病人,减轻病人的恐惧、焦虑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护理工作。 【健康指导】

中暑抢救的护理常规

中暑抢救的护理常规 1.概述 中暑:指在温度或湿度较高、不透风的环境下,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2、病因 1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 2农业及露天作业时 3在人群拥挤、公共场所 3、容易中暑的人群 1老年人 2孕产妇 3婴幼儿 4心血管病患者 5糖尿病患者6感染性疾病患者 7营养不良的患者

8正在服用药物的患者 4、症状 1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2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C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脉搏快弱,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重度中暑:热衰竭、热痉挛、热射病 5、护理评估 1询问患者发病时所处环境的湿度和热辐射强度、居室的室温和通风情况。2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肢体活动及有无高热、痉挛、晕厥、昏迷。 3中暑类型。 4皮肤的颜色、温度及湿度,有无电解质失衡,有无脱水。 5气道维持情况。 6有无严重心衰、肺水肿、脑水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7降温的效果,体温维持情况。

8病房室温情况。 9有无再惊厥、昏迷现象。 10心理状况有无紧张、焦虑等反应。 11实验室检查情况血气分析,电解质,肾功能检测。 6、护理措施 1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或有空调处,解开衣服,平卧休息。 2.对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患者,给予淡盐开水口服或清凉饮料。 3对重度中暑者,应迅速降温,降温是治疗的根本,必须争取时间尽快降温。4物理降温控制室温在20~25。有条件者使用冰毯。头部放冰帽或冰枕,腋窝、月筋殳沟等大动脉放置冰袋;全身用冰水擦拭。用4~10℃的10%葡萄糖盐水100OmI注入患者胃内。用4~10℃的10%葡萄糖盐水100Oml给患者灌肠。 5药物降温注意必须与物理降温同时使用。 6密切监测降温效果每15~30分钟测量肛温一次,体温降至肛温38℃左右即终止降温,并维持体温不回升;如降温过程中,患者出现昏迷、呼吸抑制、血压明显下降,应停止降温。 7监测患者的神志、瞳孔、血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及皮肤出汗情

理化因素所致 急危重症护理常规

理化因素所致,急危重症护理常规 第一节中暑 中暑(heat stroke)是由高温环境引起机体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或)水、电解质大量丢失而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1.立即脱离高温环境,把病人安置在抢救室取平卧位,调节室温在22-25℃。 2.迅速评估,同时进行紧急必要的应急措施 (1)判断病人神志呼吸大动脉搏动心脏骤停者立即进行CPR。 (2)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供氧,评估神志、瞳孔、肢体活动及各种反射,必要时人工机械通气。 (3)心电监护及血样饱和度监测,评估生命体征。 3.迅速降温 (1)物理降温:立即戴冰帽,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冰袋、冰水和酒精擦浴。 (2)药物降温:求助4℃冰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0-2000ml。5-10分钟,低速需慢,以30-40滴/分为宜,以免诱发心律失常。氯丙嗪25-50mg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 l静脉滴注,2小时滴完,如无效可重复一次,血压低者慎用。 4.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尿量,做好动态病情记录。(2)体温监测体温降至38℃即终止降温,维持体温稳定直至正常状

态。 (3)血压监测:收缩压维持在90mmHg以上,谨防脱水休克,维持循环功能,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持尿量每小时30ml以上。 (4)预见性观察:DIC是中暑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高热、休克、出血(皮肤瘀斑,尿血便血呕血等),做好对症护理。 5.对症处理 (1)控制脑水肿可应用脱水药甘露醇注射液,糖皮质激素和呋塞米。(2)有心力衰竭者应及早应用洋地黄制剂,有烦躁或抽搐时用地西泮和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3)有急性肾衰竭者注意限制水盐的输注;发生DIC者应,使用肝素,防止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4)如有肺水肿,氧气可用5%乙醇湿化吸入,合理供氧,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危重者可行高压氧治疗。 6.心理护理:护士应热情接待病人,迅速将其置于20-50℃的环境中,保持病室安静,阴凉通风,尽力解除病人痛苦,缓解病人及家属的紧张情绪。 健康指导:从事高温环境工作,要有足够的防暑措施,酷暑季节,老年人、久卧病床者、产妇的,居住环境要保持通风。高温环境、繁重体力劳动者应补充清凉含盐饮料,发现头晕、心悸、胸闷、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时,应及早就诊。

30例中暑患者的护理分析报告

30例中暑患者的护理分析报告 摘要】本研究通过搜集急诊30例重症中暑患者在急救过程中救治成功的案例, 总结抢救重症中暑患者成功经验的护理体会,探讨急诊重症中暑病人在急救过程 中中医护理的意义。 【关键词】中暑;热射病;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192-01 中暑分为三个等级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发展到重症中暑即是热射病[1],热射病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的区域中,导致体温度迅速升高,超过39.5℃,伴有 身热无汗、意识障碍等多器官衰竭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热射病起病前往往有头痛、眩晕和乏力。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 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发病机制及症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 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 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2]。现回顾性分析30 例重症中暑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旨在探讨急诊重症中暑病人在急救过程中中医护 理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选取2017年5月—9月合计四个月,到达急诊就诊的40例中暑患者,其中 有30例为重症中暑患者,男女患者各15例,年龄均为60岁左右,符合分类标准。 2.急救护理方法 2.1 三例患者入室后予常规急诊处置 (1)卧床,予半卧位休息,给予患者鼻导管吸氧或者面罩吸氧,纠正患者缺氧。(2)实时监护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PaO)、动脉血 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液PH 等指标。(3)开放静脉通道给予患者4℃冰盐水 快速静脉滴注。(4)物理降温,1小时内肛温降至38.5以下。(5)给予患者抗 生素疗法,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情况,维持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避免出现 酸碱平衡、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6)及时补充水分,进行水化治疗。(7)做 好病情观察,尤其注意生命体征的改变,特别是体温的变化,三位患者入室一小 时后体温均下降,但尚未改善,3~4小时后都再次出现体温升高,给予物理降温 及并盐水降温同时给予药物降温治疗,并配合中医刮痧护理。 2.2 观察行降温治疗后患者病情变化,生命体征的变化,预防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体温、尿量的变化,做好降温的护理。针对这几例重症中暑患者,迅 速降温:是抢救重症中暑的关键。有研究表明重症患者体温高于40℃,热度越高 且持续时间越长,中枢神经细胞凋亡、DIC、横纹肌溶解、肝细胞坏死、肾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就越高,因而快速而有效降温决定重度中暑患者的预后,此三例患 者我们均采用了体外降温、体内降温、药物降温联合刮痧治疗措施。 (1)体外降温旨在迅速降低深部体温。抢救室室温控制在20~24℃;患者 入室立即为患者脱去被汗液浸渍的衣服,用毛巾擦干换上柔软干净舒适的衣服, 保持周身干燥监测深部体温,一旦低于38.5℃时需停止冰水降温,以防体温过低。 (2)体外降温后三名患者1h后体温均未降至38℃,予患者用冰盐水进行灌肠。 (3)药物降温氯丙嗪有调节体温中枢的作用,同时可以舒张血管、降低机体

中暑护理常规

中暑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关键点 1.高热2.热痉挛3.热衰竭4.热射病5.水电解质紊乱6.急性肾功能衰竭7.脑水肿8.DIC 初始评估 1.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情况,评估体温,循环衰竭 2.评估生命体征及氧饱和度 3.评估神志、面色、瞳孔、肢体活动及各种反射 4.询问现场接触史,是否在高温环境下工作 5.中暑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 6.是否出现伴随症状:高热, 皮肤干燥无汗,痉挛、晕厥、昏迷及三联征等症状7.主诉与过去史 持续评估 1.神志、面色、瞳孔、生命体征 2.气道维持情况 3.降温效果 4.病房室温情况 5.有无再惊厥、昏迷现象 6.心理状况:有无紧张,焦虑等反应 7.实验室检查情况:ABG,电解质,肾功能检测 8.用药效果

干预措施 1.判断患者的气道、呼吸及循环情况,如无心跳呼吸立即给予心肺脑复苏及进一步生命支持。连接心电监护如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立即予除颤。 2.有心跳呼吸,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使指氧饱和度在95%以上。 3.保持呼吸道通畅:休克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阻塞气道也便于分泌物从口角流出,避免吸入呼吸道。及时吸除鼻咽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维持呼吸,使氧分压在80-100mmHg。 4.持续体温心电监护、血压、氧饱和度监测。 5.开通静脉通路,根据医嘱予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ABG、指测血糖等。 6.迅速降温,降温是治疗的根本,必须争取时间尽快降温,体温降至肛温38˚C左右即终止降温,但不让体温再度上升。 6.1 物理降温 6.1.1 用空调控制室温在20˚C~25˚C左右。有条件者使用冰毯。 6.1.2头部放冰帽,大血管区放置冰袋,用加入少量乙醇(5%-10%)的冰水擦浴。 擦拭顺序上肢自侧颈→肩→上臂外侧→手背;自侧胸→腋窝→上臂内侧→肘 窝→手心;背部自颈下至臀部。下肢自髂骨沿大腿外侧至足背;自腹股沟沿 大腿内侧至足内踝;自臀下沿大腿后侧经腘窝至足跟。 6.1.3用4-10˚C的10%葡萄糖盐水1000ml注入患者胃内。 6.1.4用4-10˚C的10%葡萄糖盐水1000ml给患者灌肠。 6.2 药物降温注意必须与物理降温同时使用。 6.2.1氯丙嗪20-50mg加入4˚C的葡萄糖盐水中静滴,5~10分钟内滴速需慢,以 30~40滴/分为宜,2小时内滴完。 6.2.2山莨菪碱10-20mg稀释在5%的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滴以改善微循环,防 止DIC的发生。 6.2.3消炎痛栓塞肛。 6.2.4人工冬眠药物,一般用氯丙嗪8mg、哌替啶25mg、及异丙嗪8mg,在保证 血压的基础上尽早使用。 6.2.5激素治疗:DXM,氢化可的松。改善机体的反应性,预防肺水肿,对轻度脑 水肿尚有脱水作用。

中暑的护理常规

中暑的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1、生命体征及神志。 2、病因及诱因。 3、中暑的程度及其他伴随病症。 (1)先兆中暑:体温>37. 5。。,出现头晕、眼花、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 (2)轻度中暑:体温〉38。&面色潮红或苍白、皮肤湿冷、脉细弱、血压下降、心率加快。 (3)重症中暑:高热体温〉40℃,嗜睡、昏迷、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呼吸加快、心率加快。 (4)热衰竭表现腋温高,周围循环衰竭、晕厥、神志不清。 (5)热痉挛表现体温正常、阵发性肌肉痉挛、少尿。 (6)热射病表现剧烈头痛、头晕、烦躁不安、意识障碍。 4、社会心理评估:评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反响。 二、护理措施(一)急救护理 1、降温:脱离高温环境,置患者于阴凉通风处。 (1)轻度中暑者,口服清凉含盐开水等。 (2)重度中暑者,脱去衣服,用冷水、冰水或乙醇擦浴全身,加速 散热。头部放置冰枕或冰帽,大血管处置冰袋,必要时冰盐水灌

肠。 2、取合理体位:心衰患者给予半卧位,血压过低患者取平卧位。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如有呼吸停止倾向,应做好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的准备。 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应用脱水剂及利尿剂控制脑水肿;有心衰者及早用洋地黄类药物;躁动抽搐者给予镇静处理;有急性肾衰竭者注意限制水、盐的输入;发生DIC者,防止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二)一般护理 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降温效果及有无并发症发生。 2、药物护理: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响。 3、补液速度不宜过快,用量适宜,防止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高热惊厥患者应给予保护性约束,防止坠伤,床边备开口器与舌钳以防咬伤。 4、对热痉挛患者,轻者多饮含盐饮料,重者积极补充钠盐及水份,直至血压恢复正常。 5、基础护理:加强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做好尿管和会阴部护理。 6、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 心。 三、健康指导要点1、高温下保证足够的入量,加强营养。

中暑急救护理论文(共4篇)

本文从网络采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此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 篇:重症中暑中集束化护理的干预 中暑是指人体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产热大于散热,使体内热能积累导致高热,以无汗、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10。重症中暑患者容易浮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死率很高。集束化护理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操作及护理措施,每一项干预措施经临床实践证实能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62 例患者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般资料 将本院2022 年7—9 月和2022 年7—9 月收治的重症中暑患者62 例纳入本组研究对象,均符合重症中暑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 例。对照组男16 例,女15 例;年龄23~40 岁,平均年龄(±)岁;病程1~3d,平均病程 (士)d。观察组男17 例,女14 例;年龄20~38 岁,平均年龄(±)岁;病程1~3d,平均病程(±)d。本组

研究通过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2 组患者均对本次治疗目的和治疗方法知情允许,自愿参预本次研究并主动签署了知情允许书。经过统计学处理,2 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病情、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P >)。 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重症中暑者;②年龄20~40 岁,性别,民族,职业不限;③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④APACHEn 评分為12 分;⑤自愿参加,且签署过知情允许书者。排除标准:①普通中暑者; ②入院时已诊断为脑死亡和不可恢复的临终患者;③ 有精神病史者或者依存性差无法完成本研究者;④自动出院或者转院者;⑤围生期、晡乳期的妇女。 方法 2 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常规护理和必要的心理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①人员分配: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减少交接班,实行12h 上班24h 负责制,赋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根据病情变化常与医生交流,制订合理的护理方案。②物理降温:患者在ICU 时,室温控制在20~24°C,湿度为40%~60%,可放置电风扇,增加空气对流,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有条件者赋予亚低温治疗仪降温,将冰毯齐床头铺与床上,让

中医急症护理常规

中医急症护理常规 第一章中医急症护理常规 第一节一般护理常规 (1)急诊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送至抢救室、监护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师。 (2)对意识清醒的患者,首先要进行心里安慰,解除患者的恐惧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抢救。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急诊室的有关制度和环境。 (3)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清洁、空气流通。根据病情性质,调节温湿度。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4)建立急症病历,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4次,连续3日,体温在37.5℃以上者,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体温正常后改为每日测一次。 (5)密切观察神志、瞳孔、面色、脉象、舌象、皮肤、汗出、四肢活动、二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做好护理记录。发现病情突变时。立即给予应急对症处理,同时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6)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做好输液、给药、配血、输血及相应准备。 (7)在配合抢救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迅速、及时、准确,各项操作按正规要求执行,做好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8)抢救室各种抢救物品、器械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9)随时检查各种通道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色、味、性质,并做好记录。 (10)根据病情给与正确卧位。对烦躁不安者宜加床挡或约束带妥善固定,防止发生意外。 (11)疑是服毒,诊断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各种相应标本送检。

(12)对诊断未明的腹痛患者禁用止痛药。 (13)发现传染病应及时做好隔离消毒及传染病报告。 (14)凡涉及法律、刑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5)手术患者做好术前皮肤准备及药物过敏试验,做好记录,通知手术室。 (16)凡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应做好护送及交接工作。 (17)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舒适。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 (18)出院患者应予出院指导,床单位做好终末处理。 第二节高热 高热多由外感六淫,疫历之毒,饮食不节或不洁所致,现代临 床上以体温身高在39℃以上为主征。病位表里均可,临床可分为热证,半表半里证,里热证。西医学中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某些风湿性疾病/胶原性疾病。部分急性血液病、中暑等引起的高热,均可参照本病护理。 【评估】 1.生命体征的变化. 2.既往饮食结构和习惯。 3.生活方式、休息状况、排泄状况。 4.伴随症状。 5.辩证。 (1)表热证发热恶寒 (2)半表半里寒热往来 (3)里热症发热不恶寒,反恶热。 【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急诊一般护理常规。 (2)病室宜空气流通,光线柔和,避免一切刺激。表虚证不宜风吹;恶寒重者避风保暖;里热重证室温宜偏低。

急重症护理常规

急重症护理常规 一、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护理常规 确认心跳呼吸停止立即快速大声呼救,立即抢救。 立即予以胸外心脏按压或用萨勃机复苏。 开放气道,清除口鼻分泌物,简易呼吸气囊辅助呼吸(30:2),尽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各种抢救药,密切观察用药效果。 心电监护,如出现室颤,立即除颤,除颤后行5个循环CPR再查看心电示波。 及早使用冰帽护脑。 严密观察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血气分析、尿量等,做好抢救记录。 做好基础护理,防止继发感染。 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向患者及家属及时讲解病情,提供心理支持,取得配合。 二、急性左心衰抢救护理常规 1.绝对卧床休息,半坐卧位或端坐卧位,两腿下垂,上护栏,陪护,防止坠床。 2.高流量给氧4~6升/分,或面罩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3.尽早开放静脉通道,遵医嘱使用利尿、强心、镇静、血管活性药物,并密切观察药物反应,血管活性药物用输液泵输注。 4.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监测血气分析及脑钠肽,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5.积极治疗控制原发病。 6.做好健康教育,保持病室安静舒适,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引起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激动,上感、钠盐摄入过多等。 7. 按循环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三、休克抢救护理常规 1.平卧位或休克卧位,保暖。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呼吸困难时,配合医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3.建立多条静脉通道,遵医嘱留取化验标本,监测CVP。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尿量、皮肤色泽、肢体温度等并详细记录。记录出入水量。 5.感染性休克者有抗感染治疗,过敏性休克者给予抗过敏治疗。 6.按医嘱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稳定血压。 7.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管道护理、皮肤护理等,预防并发症发生。 8.遵医嘱给予饮食指导,选择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予静脉营养支持。 9.积极治疗原发病。 四、急性中毒急救护理常规 1.吸氧,保持气道通畅,呼吸抑制者立即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心肺复苏。 2.根据毒物进入人体途径,采取相应措施,迅速清除尚未被吸收的毒物:①经呼吸道吸入中毒者,立即脱离中毒环境,吸氧。②经皮肤粘膜吸收中毒者,立即脱去污染衣物,用清水彻底冲洗接触毒物的皮肤粘膜、体表、毛发及指缝15~30分钟。 ③由伤口进入中毒者,在伤口近心端5~10cm处扎止血带(每隔30~60分钟放松5分钟),清洗伤口15~30分钟,包扎。④由消化道吸收中毒者,立即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灌肠,

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知识点

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节急诊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主动脉夹层急救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 2、痛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和程度。 二、护理措施 1、肯定卧床休息,吸氧。 2、心电、血压监测。 3、应用降压药时,应注意药物特性,硝普钠遇光易分解变质,应注意避光。 4、准时给予镇痛,使用镇痛药时,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响,有无呼吸抑制。 5、准时依据血压改变,遵医嘱调整降压药的速度。 6、做好生活护理,协助翻身,协助排便,预防患者自主用力。 三、健康指导要点 1、以休息为主,活动量要循序渐进,注意劳逸结合。 2、嘱低盐低脂喝吃,并戒烟、酒,多吃新奇水果、蔬菜及富含粗纤维的吃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3、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整心理状态,调控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适,幸免情绪冲动。 4、按医嘱坚持服药,掌握血压,不擅自调整药量。 5、教会患者自测心率、脉搏,有条件者自备血压计,定时测量。 6、定期复诊,假设显现胸、腹、腰痛病症准时就诊。 7、指导患者家属给患者制造一个良好的身心休养环境。 四、本卷须知 1、测量血压时,应同时测量四肢血压,以健侧血压为真实血压。 2、硝普钠应现用现配,超过6h应重新配制。 二、中暑急救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生命体征神志,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受伤的环境,停留时间,劳动强度,病人的心理状态。 2、中暑的程度 〔1〕先兆中暑:体温>37.5℃,显现头晕、眼花、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

〔2〕轻度中暑:体温>38℃,面色潮红或惨白、皮肤湿冷、脉细弱、血压下降、心率加快。 〔3〕重症中暑:高热体温>40℃,嗜睡、昏迷、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呼吸加快、心率加快。 〔4〕热衰竭表现腋温高,周围循环衰竭、晕厥、神志不清。 〔5〕热痉挛表现体温正常、阵发性肌肉痉挛、少尿。 〔6〕热射病表现剧烈头痛、头晕、烦躁不安、意识障碍。 二、护理措施 1、降温。脱离高温环境,置病人于阴凉通风处。 〔1〕轻度中暑者,口服清凉含盐开水等。 〔2〕重度中暑者,脱去衣服,用冷水、冰水或乙醇擦浴全身、X肢体,加速散热。头部放置冰枕或冰帽,大血管处置冰袋。必要时冷盐水灌肠。 〔3〕空调室内减少人员走动。 2、放开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 3、观察病人有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表现,假设有肌肉抽搐或痉挛,应加快输液速度,并可输入血浆或血浆代用品,以改正体内水分及盐类损失过多导致血容量缺少而引起的休克。 4、年老体弱的病人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防发生肺水肿。 5、预防并发症。 6、留置尿管,记录尿量。在输液过程中如尿量少,应限制液体入量,预防高血钾的发生。 7、对热痉挛患者,轻者多喝含盐喝料,24h内口服水5-6L,加吃盐 20-30g,重者积极补钠及水分,直至血压恢复正常。 8、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者依据医嘱注射呼吸愉快药,如有呼吸停止倾向,应做好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的打算。 三、健康指导要点 1、高温下保证足够的入量,加强营养,保证足够的清凉喝料。 2、介绍预防中暑的常识。 四、本卷须知 1、注意保持室内通风,保证病人足够的休息。 2、注意病人皮肤护理,格外对昏迷病人应按时翻身,预防皮肤压疮。 三、严峻心律失常急救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有无既往病因。 2、心律失常原因,包含心室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发抖、心室发抖及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3、监测心电图,推断心律失常类型。

中医院护理常规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1、接待患者,初步分诊。根据患者病情.送至抢救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师。 2、做好输液、给药、配血、输血及相应准备。 3、急诊室环境 3.1 环境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流通。 3.2 根据病证性质,调节病室内温湿度。 3.3 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4、入院介绍 4.1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4.2 介绍就诊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问及相关制度。 5、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5.1 测量即刻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5.2 新入急诊室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 5.3 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5.4 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5 留观患者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6 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6、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8.1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8.2 根据病情,给予正确体位。对烦躁不安患者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 8.3 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相应标本送检。 8.4 注意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8.5 随时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8.6 对诊断不明的急腹痛患者禁用镇痛药物。 8.7 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8.8 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9、遵医嘱准确给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