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总结

扬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总结

2009年9月

扬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一个具有较长办学历史的传统专业,经历了苏北师专、扬州师范学院和扬州大学等发展阶段。本专业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扬州师范学院政史科。1983年建立本科专业(师范类),并设置扬州师范学院政教系。1992年,随着扬州大学的合并办学,更名为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政教系。1994年,创办了法学专业,政教系更名为政法系。1998年扬州大学内部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原政法系的基础上,成立了扬州大学政法学院,同时成立扬州大学政法学院政治系。2004年,随着学校新一轮管理体制改革,原政法学院政治系和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等系科组建新的社会发展学院至今。本专业1998年获得教育学原理硕士点(现转入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但教育学原理硕士学位点教育伦理学和教育政治学两个方向仍留在本专业)。2000年本专业获得中共党史硕士点,2006年获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博士学位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自1983年招收本科生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千余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以及数千名包括本科函授在内的成教生,其中多数人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优秀人才。本专业现有“哲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以及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和自身能力不断提高,走过了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道路,专业也由单一的师范办学模式向综合性大学办教育教学的方向迈进。现将近年来本专业改革与建设情况作一总结。

一、专业建设方案与工作目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

1.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硬件建设为保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努力探索“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把本专业建设成省内同类专业中的先进专业,建设成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2.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1)根据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中学新课程改革方案的新形势,科学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2)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以硕、博士为主体,以高级职称为主干,并以35-45岁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3)加大教学投

入力度,解决事业发展、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的局面,确保专业教学实践经费的需要。(3)建立动态的能满足专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分类培养和指导的课程体系;以系统、精要、简明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4)积极参与编写与专业选修课相配套的教材;以“相对稳定、提高质量”为原则,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专业图书资料建设,满足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基本需求。(5)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适应并推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服务;健全以学分制为主体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监督运行保障机制,扩大合作办学空间。

3.执行和完成情况:本专业在确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后,认真贯彻落实建设目标,以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先导,以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为主体,以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件建设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等为保障,边改革,边实践,边建设。在近年的办学指标如课程建设、学位授予率、就业率、考研和录取率、国家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学生素质综合评估等各项指标均有较好表现。本专业建设运行良好,较好地完成了建设任务。

二、改革与建设的主要方面及取得的成效

1.准确定位专业建设目标,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建设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三个面向”,继续发挥基础学科优势,主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和需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硬件建设为保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始终坚持“以学科促专业”、“以科研促教学”的方针,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强能力”的目标要求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学生的政治理论与知识水平、竞争能力,以及综合创新能力,使本专业建设水平跻身国内同类专业的先进行列。

根据上述办学思路,立项以来本专业建设在目标定位上,不断提升本专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既有的教学、学科、学术等方面的优势地位,通过不断建设使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居于省内同类专业的先进行列;在类型定位上,坚持培养能胜任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基础人才和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工作的专门人才。在层次定位上,坚持以教师教育为基础,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在学科定位上,在不断巩固本科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学科的总体办学层次,在“十一五”期间,继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科学研究,以学科资

源反哺本科教学;在服务面向上,本专业立足苏中,服务江苏,辐射全国,面向世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推进专业建设上新台阶。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2.加强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本专业涉及的一级学科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2006年已建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5个校级重点学科。本专业1998年获得教育学原理硕士点授予权,2000年获得中共党史硕士点授予权,2006年获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博士点授予权,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四个硕士点授予权,2007年获得高校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生授予权。这些博士、硕士点以及重点学科为本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近三年来,在学科建设中,我们重点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来建设。我们的发展理念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制度创新为保证,以绩效管理为导向,以开放办学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科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高职称;在科学研究方面,我们着力要求教师多出精品成果,多申报重大科研项目;人才培养方面,全力打造有竞争力的研究生教育,不断营造研究生教育的创新环境,对博士研究生实行定期“学术报告制度”,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经过专业立项建设,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二级学科结构合理、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格局。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要求,在全面建设的基础上,确定了二级学科发展重点。在各二级学科层面上,有重点地培育和凝炼若干处于学术前沿的学科方向,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世界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政治思想等,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进一步突出了学科特色。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正在利用机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致力于学术繁荣,培育学术中坚,在提升学科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新的跨越。积极争取申报第十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成功,

在此基础上冲击一级学科博士点,努力为本专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同时,我们还抓住有利时机,根据扬州大学参照“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任务目标,利用重点学科建设促进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创新人才研究中心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基地建设等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

3.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学水平。近年来,本专业一直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不断加大师资建设力度,通过多种措施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教学业务水平、科学研究水平和师德风范。

本专业带头人周建超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1988年毕业留校任教。1993年考入南京大学政治学系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攻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4年入选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007年获得扬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兼任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会党史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华口述史研究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理事、江苏省社会史学会秘书长、扬州市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共党史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江海学刊》、《社会科学研究》、《近代中国》(台湾)等杂志上共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出版专著《秘密社会与中国民主革命》,合著《周恩来与新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研究》、《青春热血五十年》等多部。曾获江苏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四届江苏省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江苏省中共党史优秀成果一等奖、扬州大学优秀课堂教学质量一等奖、扬州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现正主持教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究(应急)课题《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和教育部规划项目《近代中国人的现代化思想研究》等。

本专业建设近三年以来,有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培养对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获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和校优秀

教师,2人获扬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1人选校新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入选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共引进教授1人,晋升教授3人,副教授4人,遴选硕士生导师6人,博士生导师3人;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比例占78.6%,35岁(含)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达100%,其中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达47%,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大提高。本专业师资队伍的结构初步具备了三个明显特征:一是以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成为教师队伍主体;二是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成为教师队伍主体;三是青年教师成为教师队伍主体。可以说,已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本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对青年教师建立“传、帮、带”制度,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另一方面营造崇尚实践与创新,倡导责任与卓越,注重交流与协作,潜心研究、热心实践、关心学生、同心协力办专业的良好氛围。总之,我们建立了教学研究制度,创造条件,建立平台,促进教师进行改革与研究,充分讨论与交流,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内容更新。

4.强化教师科研意识,促进理论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本专业是一个办学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在教学、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都形成了自身的传统和优势,不仅在本科教学上基础扎实,师资力量较为雄厚,而且一直着眼于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重视教师的科研学术水平的提高,并努力提升本科教学的科研学术含量,做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本专业教师在“优秀教师必须学者化”的共识下,积极申请科研项目,努力撰写科研论著。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程子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基地项目1项,教育部规划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项,江苏省教育厅项目10多项;在各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71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0多篇,出版著作10余部;教师的科研成果获得各层次的学术奖励,其中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江苏省委宣传部优秀成果奖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扬州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6项等。在教师的科学研究中,已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外政治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中共党史学理论与方法等学术特色,教师的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5.集成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成果。

(1)课程建设:根据专业建设目标,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遵循专业内在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对课程进行集成、调整和优化,形成了比较完善、稳定的课程体系。就通修课来说,考虑到中学教学对现代化技术的要求,强化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的课时数和实践课教学。就学科基础课来说,在保留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加大若干门学科基础课的课时数,进一步突出本专业的基础性作用。就专业选修课来说,进一步明确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等专业知识的板块,以适应中学新课程改革和学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就任意选修课来说,增设“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等课程,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观察分析现实社会的能力,以提高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开设“公务员制度概论”等课程,以利于学生报考公务员。经过专业全体教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和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发展和成效。继2002年《中共党史》获得江苏省高校一类优秀课程后,2007年再次被评为扬州大学精品课程;2006年《中国哲学史》被校遴选为精品课程,2007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被校遴选为精品课程。2009年戴玉琴等《研究性教学语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政治类核心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2)教材建设:专业一贯重视教材建设,鼓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有特色、符合教学改革要求的优秀教材。同时,要求各教研室在各课程选用教材时做到科学选用、评估,有规划,有措施。为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紧跟时代步伐,本专业选用面向二十世纪课程教材”、“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新世纪核心教材、近三年出版的教材比例达83%。其中“面向21世纪教材”17部,国家“十五”规划教材3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新世纪核心教材1部、近三年出版的教材23部。专业建设介入国内同专业研究领域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参编教材。本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各类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通过编写教材进一步理解课程的学科体系和科学性特征,以促进课程的教学和研究。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共组织编写各类教材7部,其中主编有6人次,副主编有2人次,参编有2人次。

(3)网络教学资源:近年来网络的飞速发展为本专业的教学、科研以及各种管理活动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为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做到因材施教,

有针对性地解决疑难,本专业教师利用校园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日常的教学、学生答疑工作,资料详尽、充实,并且定期更新,从而实现了师生间的信息沟通,加强了双方的互动和交流。目前专业课程中,许多课程自发研制或引进了教学课件,其中多媒体课件比例达92%,自制课件比例达69%,试卷库比例达80.6%。有一部分已经充分利用了高校的共享资源,实现了课程的课件、试卷上网及网上疑难解答、复习指导等新的教学模式。

(4)教学改革与研究:根据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新形势,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在人才培养上形成特色,创造优势;坚持教学改革、建设、管理齐抓并举,整体推进,改革与建设并重、研究与实践并重,整体设计、突出重点、统筹整合、互动协进。一是发挥专业教学委员会的作用,就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的现状、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人才培养的瓶颈和对策、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方法、与中学教学的衔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等方面进行讨论,为本专业深化教学改革打开了思路。二是根据专业建设规划要求适时修订教学计划,重新编写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构建课程教学新体系。三根据专业目标定位,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将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反映在教学计划之中,做好三个衔接:与高中课程的衔接,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四是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教学改革项目为动力,加强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开展课程评估,推进课程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五是组织发动,申报教改课题。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共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9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参与或主持国家级教改课题1项、省部级教改课题4项、校级教改课题6项;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扬州大学教学成果奖5项。

(5)实践教学:本专业十分重视学生的实习工作。针对本专业学生应具备较好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的特点,在实习中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培养教育应用型人才。一是重视实习和实训活动,时间有保证,计划早安排。本专业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非常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的专业和学科能力的实际培训,在教学计划中有一定的课时安排,对有关课程也要求有实训的安排。如各专业在教学计划中规定在大学期间的寒、暑假,学生要进行相关的寒、暑假的实践活动。另外,我们在各专业的课程中也注意加强实践活动。如各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在教学中一般要有2课时左右的课堂讨论。二是为确保实习效果,制订了完善的配套措施。实习活动不仅需要一定的课时,

更需要实习活动的场所,也需要专业教师的专业指导。本专业为确保实习的效果,在学生实习前,组织学生进行速课,并专门聘请校内外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指导,同时建立了大量实习基地,并聘用了一批高水平的指导教师。每位学生实习期满必须写出相应的实习总结报告。三是实习效果显著,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实习活动,学生掌握了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专业应用能力也得到提高,具备了较高的素质适应工作岗位的挑战。

6.加大经费投入,保证专业建设需要。经过多年的办学积累和建设时期学校对办学设施的不断更新,本专业具备了比较好的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

(1)经费投入:专业建设三年来,共投入经费131.4万,具体项目是:引进高层次人才培训费:10万;课程建设费:9万;专业建设费:15万;人才培养费13万;对外交流费8万;教学实习:5.4万;另外,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费:3万;重点学科和学位点建设费:68万。今后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增添更新教学设备,尤其是先进的软件设施,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更好地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2)图书资料:本专业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图书资料颇为丰富。扬州大学图书馆、特别是瘦西湖校区的敬文图书馆,其藏书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为主。据图书馆提供的统计数据,我校共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面的文献资料达42380种,186556册;其中,05年进书1791种,6383册;06年进书2164种,6352册;07年进书2611种,8304册;08年进书1471种,4340册。本专业现有146名学生,图书人均拥有量远远超过规定的达标数字。另外,学院资料室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书籍、新旧期刊杂志、音像资料以及网络资源等。据统计,学院资料室已有专业书籍30000余册。近年来,尽管学校图书采购制度有所调整,不再给学院资料室设置人员编制和下拨图书经费,但学院依然能够克服困难,依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点学科为本专业购置新的学术参考书万余册,并常年订阅本专业相关学术刊物100多种。这对教师的学术研究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较大的保障与促进作用。

7.加强质量监控,规范教学管理

(1)基本制度建设:本专业严格遵守扬州大学教学基本文件的相关规定,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并明确规定要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表、教学总结、试卷、成绩表、毕业论文、考试分析表等,按年度装订存

档。为了控制好评价专业内部教学质量,本专业严格执行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听课及教学经验交流制度、考试过程控制制度、毕业论文格式及答辩制度等,制定了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规范。认真落实学生评教、学生信息反馈制度。严格执行督导制度和全院的听课制度、教师评教和评学制度,以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质量监控体系:通过近三年来的建设,本专业形成了以专业负责人、各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为组织教学活动核心的运作机制,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应对复杂的教学环节。①组织专业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文件。本专业为使广大教师更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每个教学环节的要求以及学校、学院在教学方面的相关政策,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社会发展学院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社会发展学院优秀教学奖评选办法》等教学文件。②严格执行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在学院的统一要求和安排下,本专业教师认真学习、严格执行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本科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强青年教师指导工作的有关规定、听课制度、考试管理工作规程、考试监考规则、督导工作职责、教育实习、教育见习等制度。③构建了完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多年来,学院在确保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形成了教学例会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督导员制度、期中检查制度、院领导听课制度、教师评学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④教学检查与评估制度化。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的第一节课深入课堂听课或巡查;第2周,通过教

教学院长↘评学

学院教学委员会—→院督导组—→教师学生

同行专家↗评教

学信息员了解开学后的教学秩序和教学状况;第10至12周,进行期中教学检查;第15周,开展学生评教活动。18周,开始期末考试或者毕业考试。同时,认真组织院内对本专业的教学评估。⑤规范毕业论文的管理。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专业根据《社会发展学院本科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实施方案》,一方面对论文指导教师的素质、能力及指导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学生的选题、开题、实施、评阅、答辩等各个环节也提出了明确的考核质量标准,以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8.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形势,以及本专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本专业自立项以来精心构建了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①以学科发展支撑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形成了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经过多年努力,本专业现拥有一支以博硕士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使专业的办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7年本专业“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依托,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获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②借助本专业教师总体层次高、学术力量较强的优势,长期实行师生共建制度和导师制度。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探求兴趣,及早与对应研究方向的老师接触,引领学生尽早进入本专业学术前沿,从而使每一个同学在研究方法、研究能力、学术规范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实践与考察,为其今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优化成才目标,分阶段培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经过探索和实践,本专业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生个体成才目标,即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将大学四年八个学期分为三个阶段,1-3学期重点抓学风,实现“软着陆”,提高英语四级通过率,4-6学期抓素质拓展,提高就业竞争力,7-8学期抓就业培训,外拓市场,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并根据各个年级情况分类指导,组织实施。④结合本专业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特点,注重实践教学。一是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研究与开发工作,其中一位学生获得了省教育厅立项1项,校级科技创新立项17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二是积极投入指导大学生“双学”活动,以此为载体,将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好的融入其中,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三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调查访问、参观考察,把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灵活运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先后带领组织学生到南京中山陵、雨花台、梅园新村、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仪征化纤厂,扬州曙光仪器厂、扬州客车厂等单位参观。同时引领学生积极服务扬州市相关社区,并走向广阔农村,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状况。通过上述活动,使更多的学生了解社会、感悟社会、理解社会,为工作后尽快融入社会提供厚实的感性认识平台。

(2)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由于专业建设工作扎实展开,近年来,本专业学生不论是思想素质方面,还是学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本专业许

多同学和班级分别获得了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和校级“十佳”系列大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良学风班、先进班集体、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红旗团支部等各种表彰。各年级学生学风好,成绩优良。2006届、2007届、2008届、2009届本专业学位授予率分别是89%、92.06%、97.56%、98.21%,在学校名列前茅。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07届、2008届、2009届学生考研录取率分别为:2007年14.3%,2008年15%,2009年21%,呈明显上升趋势。

(3)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加强: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文化活动,在各项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专业立项以来,学生先后在《中国青年科技杂志》、《中国文化报》、《中国社会报》、《江苏工人报》、《江南时报》、《扬州晚报》、《扬州大学报》等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性、评论性论文达22篇;参加各种科技研究与开发立项45项;获校级以上(含校级)各种奖励30项,其中政教05级戚露露同学在200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C类竞赛中荣获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顾春燕同学在2008年在全国英语协会举办的大学全国英语竞赛中获二等奖、06级梁丹同学获三等奖。政教04级学生周培玉同学在扬州大学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获二等奖,这些活动的参与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也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4)毕业生社会声誉日益提升。根据对已经毕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情况跟踪调查结果反馈,本专业毕业生在全省教育系统中受到了普遍的欢迎,有关领导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个人工作能力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毕业生的业务能力,如最能反映教师基本功的实践能力、学习新知识能力、组织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适应能力、文字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九个方面内容的评价“强”、“较强”两项指标的百分比之和均超过95%。这充分说明本专业毕业生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实践能力较强,这些都离不开平时在校良好学风的熏陶。

三、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作为一个具有近半个世纪发展历史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专业,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本专业在基础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上始终保持着比较高的水平,与省内外同层次专业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地位。

1.学科特色:以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建设。通过努力本专业已建成了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研究博士点1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硕士授权点5个。本专业建设以此为基础,发挥学科优势,立足教师教育传统,夯实专业基础,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综合性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

2.学术特色:以科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本专业紧紧依靠以博硕士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积极从事科学研究,跟踪学术前沿,创新理论成果,并形成自成体系的学术研究领域作为理论课堂教学的支撑,促进专业提升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例如周建超、焦文锋、吴锋三位教授的“中外政治思想”研究板块,刘诚教授的“中外政党制度研究”版块,戴玉琴副教授的“基层民主”研究版块,闾彬老师的中学政治课教学教法研究版块等。

3.课程特色:以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本专业紧跟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时代要求,实施了“强化精品课程、整合基础课程、拓宽延伸课程、引进专业外课程”的发展战略,形成了层次结构合理化、知识体系全面化、教学内容先进化、能力培养拓展化并重的课程体系。在专业建设中,除强化现有江苏省级一类优秀课程《中共党史》,以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哲学史》等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外,不断开拓和创新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以适应新世纪“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4.人才培养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1)借助本专业教师总体层次高、学术力量较强的优势,长期实行师生共建制度和导师制度。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探求兴趣,及早与对应研究方向的老师接触,引领学生尽早进入本专业学术前沿,从而使每一个同学在研究方法、研究能力、学术规范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实践与考察,确实有明显收获和长进,为其今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优化成才目标,分阶段培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经过探索和实践,本专业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生个体成才目标,即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将大学四年八个学期分为三个阶段,1-3学期重点抓学风,实现“软着陆”,提高英语四级通过率,4-6学期抓素质拓展,提高就业竞争力,7-8学期抓就业培训,外拓市场,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并根据各个年级情况分类指导,组织实施。(3)结合本专业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特点,注重实践教学。①积极投入指导大学生“双学”活动,以此为载体,将

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好的融入其中,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识、理解和掌握。②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调查访问、参观考察,把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灵活运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先后带领组织学生到南京中山陵、雨花台、梅园新村、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仪征化纤厂,扬州曙光仪器厂、扬州客车厂等单位参观。同时引领学生积极服务扬州市相关社区,并走向广阔农村,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状况。通过上述活动,使更多的学生了解社会、感悟社会、理解社会,最后为工作后尽快融入社会提供厚实的感性认识平台。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本专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本科教学工作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表现在:

1.学科发展如何与教学理论研究衔接,让教师运用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2.教材建设有待进一步努力,以让更多地的有学术背景的教师参与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

3.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4.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5.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联系联系,探索合作办学的新路子,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与问题,我们还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投入精力从事教学改革的研究,努力扩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学术影响和教学地位。

3.继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思路,集成优化课程体系结构,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为专业的存在、竞争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4.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5.进一步强化软环境建设,特别是学风与教风建设,发扬传统,克服不足,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教学和科研氛围。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走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其中凝聚了几代学人的心

血,也包含着历届学生的艰苦奋斗。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既保持、发扬本专业的优良传统,又能与时俱进,开拓本专业发展的新局面,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我们必须加倍努力,肩负起承先启后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为实现学校高水平大学的总体建设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