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蜂蜜蛋糕树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蜂蜜蛋糕树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蜂蜜蛋糕树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蜂蜜蛋糕

教学活动目标:用多种材料进行测量,探索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次数、长度的关系,对测量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蜂蜜蛋糕树绘本ppt;大图(次数一样,测量工具不一样;长度一样,测量工具不一样);测量工具(棉签、回形针、小棍);笔活动内容:蜂蜜蛋糕树

活动过程:

一、阅读绘本,感知测量(8—9分钟)

师:今天,张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一起来看看。

1、阅读绘本前几页,引出问题

提问:小老鼠和阿力挖到蜂蜜了吗?为什么没有挖到?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出示图片,了解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长度的关系

师:小熊猫从家门口走路5步,小老鼠它们也

走路5步,它们是用什么测量的?

【说出脚步,一种自然测量工具】

师:这是它们走一步的距离,你们觉得哪个是小老鼠一步的距离?哪个是阿力走一步的距离?

【幼儿进行选择正确的脚印】

师:小老鼠走了5步的距离有多远呢?我们一起来测量一下?

【老师示范测量,运用儿歌复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师:大河马阿力也走了5步,阿力走的长度,谁来测量一下?

【请个别幼儿测量】

师: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它们没有挖到蜂蜜了吗?

师小结:小老鼠的脚步小,用来测量的测量工具短,所以测量出来的长度短;河马的脚步大,用来测量的测量工具长,所以测量出来的长度也长,因此,虽然都走了5步,测量了5次,但是长度不一样。

3、再次阅读,发现秘密

师:我们看看它们有没有发现?

二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

二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 Second grade mathematics teaching plan and reflection

二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 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二年级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二年级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二年级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二年级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二年级学生亲身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合用,体会测 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突破重点。 难点: 培养二年级学生初步估测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 将二年级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 二年级学生准备:二年级学生尺、剪刀、宽1厘米的白 纸条、1角的硬币、回形针、小刀、棱长1厘米的小方木。 教学过程 课堂导语:同学们,比一比粉笔和回形针,哪个长,哪个短?粉笔和铅笔哪个长,哪个短? 一会说粉笔长,一会说粉笔短,这是为什么呢?这根粉 笔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知道吗?

大班数学分类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分类教案反思 【篇一: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共9篇)】 篇一:大班数学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8的组成》教学反思 辽宁省公营子中心幼儿园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朋友如果对 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 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教学8的组成时,我请幼儿每次拿八块小饼干(蛋糕盒剪的小方块),然后将小饼干分成两份摆放到作业单上,每次分得要不一样。分完后检查是否有重复或漏分的现象,最后将分得结果记录下来, 然后说说自己的结果,交流分享。通过这种有趣的实物操作,幼儿 自然而然地了解了8的组成。接着我让幼儿们一起观察、讨论,发 现规律,说说怎样能更快地记住数的组成,在肯定幼儿想法的同时,我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说说那种方法更好、更简单易记,找出最佳 的方法。 幼儿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 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 活实际。 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课堂上教师 为 篇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认识球体》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谁会滚动》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球体,二是圆 柱体。据此,我安排了两次活动分别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了学习, 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的非常活跃。现将第一部分的活动过程及活动 效果做些简要分析. 在《认识球体》活动中,首先给孩子提供了乒乓球、小皮球、硬币、光碟、小圆卡等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然后 让每个幼儿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让他们知道球从任何方向看 都是圆的。再次让每个幼儿用手中的球体分别向前、向后、向左、 向右滚动,用硬币、光碟或小圆卡也分别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滚动。通过几次操作活动后,孩子们懂得了球向任何方向都能滚动,

切蛋糕的数学问题

切蛋糕的学问 学校: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班级:初一(11)班 成员:黄纪凯金潇然王小丽指导老师:鲍剑锋

联系电话: 切蛋糕的学问 一.提出问题 今年我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出差回来带来一个大蛋糕,馋得我直流口水。爸爸说:“你先别忙吃,考你一道数学题。”我信心十足地说:“尽管出吧没有什么问题能难得倒我的!”爸爸说:“你先别骄傲,听我的题目:一块蛋糕不能横着切,从上面一刀切下去最多可以切两块,两刀最多可以切四块,那么三刀最多可以切几块,四刀呢五刀……二十七刀最多可以切多少块我想都没想就回答:“这么简单一刀最多可以切两块,两刀最多可以切四块,三刀最多可以切六块,这样推想下去,二十七刀当然就可以切54块呀!”爸爸说:“错了,其实要使切的数最多,每两刀必须交叉,且三刀以上的刀痕不能交于一点。想知道答案,你可以找一找切的刀数与块数之间的规律。”我陷入了沉思。究竟怎么样切,才能使块数最多呢” 二. 探究问题 我找了两个朋友一起思考,怎样才能切割出尽可能多的月饼呢

于是我在平面上与朋友一起画了一个圆形进行切割,制作了以下表格:

我们就逐渐发现了一个规律: 一刀的最多块数:2=1+1, 二刀的最多块数:4=1+1+2, 三刀的最多块数:7=1+1+2+3, 四刀的最多块数:11=1+1+2+3+4, 五刀的最多块数:16=1+1+2+3+4+5 …… 我们从中发现快数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多余的一组成的,例如:上面可转化为以下这种形式: 一刀的最多块数:12) 11(1++(块) 二刀的最多块数:12) 12(2++(块) 三刀的最多块数:12) 13(3++(块) 四刀的最多块数:12) 14(4++(块) 五刀的最多块数: 12 ) 15(5++(块)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蜂蜜蛋糕树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蜂蜜蛋糕树 Program of scientific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honey ca ke tree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蜂蜜蛋糕树 前言: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本文档根据公文写作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活动内容:蜂蜜蛋糕树(科学)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绘本故事中,对测量活动感兴趣。 2.探索用多种材料的进行测量,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活动准备:《蜂蜜蛋糕树》绘本ppt、操作材料、不同长度的测量工具、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王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绘本,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阅读绘本,学习测量

1.阅读绘本前几页 提问:小老鼠和阿力挖到蜂蜜了吗?为什么没有挖到? 2.出示图片,了解量具长短与测量距离的关系 出示蜂蜜的'路线图 小熊猫从家门口走了五步,小老鼠走了也走了五步,谁来把小老鼠的测量的结果表示一下? 阿力走了几步,谁来表示一下? 3.师小结:原来脚步的长短不一样,测量出来的结果就不一样。 4.了解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小老鼠的脚步最短,所以测量出来的距离最短;河马的脚步最长,所以测量出来的距离也最长,因此,虽然都走了5步,但是和熊猫的都不一样,就挖不到蜂蜜了。 5.欣赏后半部分 我们来看看,小老鼠和阿力有没有发现? 师讲述后半部分绘本内容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案例实录 教学过程 : 1. 习旧引新 ⑴ 在 ⊙O 上 , 任到三个点 A 、 B 、 C, 然后顺次连接 , 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 这个 图形与 ⊙O 有什么关系 ? ⑵ 由圆内接三角形的概念 , 能否得出什么叫圆的内接四边形呢 ( 类比 )? 2. 概念学习 ⑴ 什么叫圆的内接四边形 ? ⑵ 如图 1, 说明四边形 ABCD 与 ⊙O 的关系。 3. 探讨性质 ⑴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类特殊四边形 ---- 平行四边形 , 矩形 , 菱形 , 正方形 , 等 腰梯形的性质 , 那么要探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 一般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 ⑵ 打开《几 何画板》 , 让学生动手任意画 ⊙O 和 ⊙O 的内接四边形 ABCD 。 ( 教师适当指导 ) ⑶ 量出可试题的所有值 ( 圆的半径和四边形的边 , 内角 , 对角线 , 周长 , 面积 ), 并观察这些量之间的关系。 ⑷ 改变圆的半径大小 , 这些量有无变化 ? 由 (3) 观察得出的某些关系有无变化 ? ⑸ 移动四边形的一个顶点 , 这些量有无变化 ? 由 (3) 观察得出的某些关系有无变化 ? 移动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呢 ? 移动三个顶点呢 ? ⑹ 如何用命题的形式表述刚才的实验得出来的结论呢 ?( 让学生回答 ) 4. 性质的证明及巩固练习 ⑴ 证明猜想 已 知 : 如 图 1, 四 边 形 ABCD 内 接 于 ⊙O 。 求 证 :∠BAD+∠BCD=180°,∠ABC+∠ADC=180° 。 ⑵ 完善性质 ① 若将线段 BC 延长到 E( 如图 2), 那么 ,∠DCE 与 ∠BAD 又有什么关系呢 ? ②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 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 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 于它的内对角。 ⑶ 练习 ① 已知 : 在圆内接四边形 ABCD 中 , 已知 ∠A=50°,∠D-∠B=40°, 求 ∠B,∠C,∠D 的 度数。 ② 已知 : 如图 3, 以等腰 △ ABC 的底边 BC 为直径的 ⊙O 分别交两腰 AB,AC 于点 E,D, 连结 DE,

中班上学期数学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第一周:小兔逛超市 第二周:给小动物排队(从少到多排序) 第三周:拼卡片 第四周:漂亮的彩旗 第五周:会变的圆 第六周:切蛋糕 第七周:水果接龙 第八周:相邻朋友在哪里 第九周:我和朋友比高矮 第十周:蔬菜卡片接龙 第十一周:捆小棒 第十二周:有趣的拼图 第十三周:喂猫咪 第十四周:他们一样多吗 第十五周:说一说,比一比 第十六周:小动物排队(序数) 第十七周:图形找家

中班数学:小兔逛超市(数量) 活动目标: 1.能用点卡表示6以内物体的数量。 2.能目测或用点数方法计数。 3. 重点、难点: 能用点卡表示6以内物体的数量;并用点数方法计数。 活动准备: 1.5的苹果实物卡一张,6的西瓜实物卡一张,在磁性黑板上布置成超市。 2.《幼儿画册》,笔。 活动过程: 一、拍手数数1~10。 师幼共同拍手数数,从1数到10。速度可视幼儿情况由慢逐渐加快。集体数和个别数相结合。 二、学习用点表示5和6的数量。 1.用点表示5。 出示苹果实物卡,提问:小兔逛超市,超市有几个苹果?5个苹果可以用几的点卡来表示呢?教师示范用笔在实物卡的下方画出5个圆点。引导幼儿学说:5的点卡可以表示5个苹果。 2.用点表示6。 出示西瓜实物卡,提问:这是什么水果?有几个?可以用几的点卡来表示6个西瓜?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用笔在实物卡下方画出6的点卡。引导幼儿观察是否正确。 三、做《幼儿画册》上的练习。 1.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帮助幼儿理解画面的内容。 师: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每样物品有多少呢? 2.提出活动要求。 请幼儿用画点卡的方式把每种蔬菜和水果的数量表示出来。 3.鼓励幼儿画完后说一说。 如:3的点卡表示3个西瓜,2个点卡表示2个茄子等。 4.鼓励幼儿相互交流、检查作业。

幼儿园优质教案设计:蜂蜜蛋糕树

大班数学活动:蜂蜜蛋糕树 设计意图: 《蜂蜜蛋糕树》选自“魔法数学故事屋”绘本系列,绘本内容生动有趣,将比较、测量的数学元素渗透在故事中,图文并茂的小故事,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积累测量经验,促进数学认知和思维的发展。大班上学期,我班的孩子已经开展过《种子排队》等活动,孩子们积累了关于测量的初步经验,本次活动以绘本故事中的问题情境为线索贯穿始终,能让孩子们在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感知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对幼儿来说,这样的活动既适合了他们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活动目标: 1.运用观察、比较、跨步测量等经验理解绘本内容,初步积累距离和步数与步幅之间关系的经验。 2.探索测量步幅的方法,激发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白板课件、幼儿人手一台平板、礼物盒、大树模型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测量的初步经验 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引发讨论。 1.出示课件画面一,提问:猜猜他要去干嘛?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出绘本故事。 2.出示课件画面二、三,讲述故事开始部分。(小猫欢欢今天心情不错,因为它得到了一大罐蜂蜜,这么好的蜂蜜得好好藏起来,猜猜它会藏哪儿?它从家门口往前走了五步的距离,用铁锹挖了个大洞,把它藏了起来,并且在上面撒了些面粉和白糖,猜猜这会他在想些什么?过一阵儿,一定会长出一棵结满蜂蜜蛋糕的树吧!) 3.出示课件画面四、五,继续讲述故事,引发幼儿讨论。(晚上,小老鼠吉吉从欢欢家门口走了五步的距离,然后开始往下挖,挖到了吗?听听它怎么说。于是它请来了好朋友河马阿力,两人挖了半天,还是没有挖出蜂蜜。阿力生气了,说:吉吉,你一定记错地方了。第二天晚上,阿力他们又从欢欢家门口向前走了五步的距离,然后开始往下挖。挖得更深了,可是他们找到蜂蜜了吗?奇怪,蜂蜜罐儿去哪儿了呢?) 二、跨步游戏,发现问题。 1.师幼同玩跨步游戏。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反 思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用函数的观点看一 元二次方程》 者海二中傅锜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2.理解抛物线交x轴的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

程的近似根。 教学难点: 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关系的过程。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合作交流 四:教具、学具:课件 五、教学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活动1] 检查预习引出课题 预习作业: 1.解方程:(1)x2+x-2=0; (2) x2- 6x+9=0; (3) x2-x+1=0; (4) x2-2x-

2=0. 2. 回顾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利用函数的图象求方程3x-4=0的解. 师生行为:教师展示预习作业的内容,指名回答,师生共同回顾旧知,教师做出适当总结和评价。 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结论准确性,能否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2题的格式要规范。 设计意图:这两道预习题目是对旧知识的回顾,为本课的教学起到铺垫的作用,1题中的三个方程是课本中观察栏目中的三个函数式的变式,这三个方程把二次方程的根的三种情况体现出来,让学生回顾二次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数积木》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数积木》 【活动目标】 1、在数积木的过程中,学习有序地观察和统计数量的方法。 2、能清晰地表达观察的内容,喜欢挑战空间逻辑游戏。 【活动准备】 正方体小积木;“积木房”图片若干;记录用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话建筑,赢积木。 激趣:想不想造一幢喜欢的房子? 过渡:今天我们就用积木来造房子!每组的桌上有几块积木呀?够不够造一幢房子? 那就请你们就分成4组在数积木游戏中赢取更多的积木。 二、争回答,数积木。 (一)数数相同数量的积木房。 出题:我用积木造了4幢房子,请你们用好方法数一数,每幢房子各由几块积木建成的? 形式:将答案记录在记录纸上,呈现在每幢房子的下方,答对的为本组加上一块积木。 验证:移去屋顶,拆层演示 重点提问:房子有几层?每层有几块?一共有几块? 小结:数量相同的积木能造出不同的房子,只是有的积木被其他

积木挡住了,我们不容易发现,点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一层一层的数清楚,不多数,也不漏数看不见的那些积木。 (二)找找躲起来的积木块。 出题:准备好了吗?请问这幢房子有几层?每一层有几块?共有几块积木建成? 重点:移去屋顶,拆层演示,帮助幼儿学会数隐藏起来的积木块。 小结:房子一层层往上造,如果上层有几块积木,那这些积木下一定也有几块积木 三、造房子,数“砖块”。 (一)造幢房子把分数。 重点:鼓励各组建造出点数上有难度(有多层、有重叠)的房屋集体点数时一层一层数清楚。 (二)学做小小建筑师。 要求:每队派一个代表挑选喜欢的图纸,用积木搭出与图中相同的房子,要造的又快又好! 重点观察:每组搭的房子是否与图纸上的一样,各组搭建、点数的方法。 验证:他们搭的房子与图纸上的一样吗?记录的对不对呢? 小结:虽然各队拿到的图纸看起来不一样,其实是同一幢房子从不同的角度拍出的照片,所以搭出的房子是相同的。 四、延伸。 小小建筑师们让我们回去建造更多独特的房子,考考你的好朋友

幼儿园中班健康优质故事教案《熊二的心事》

幼儿园中班健康优质故事教案《熊二的心 事》 吴窑镇是远近闻名的建筑之乡,园里大多数孩子的 父母就职于我镇的江中集团,被分派到全国各地工作。 孩子基本都由祖辈带,而现实情况是,多数祖辈只负责 孩子能吃饱穿暖就行,很少关注孩子情绪方面的变化。 情绪的安定与愉快是维护身心健康、促使幼儿产生社会 适应行为并逐渐形成良好个性的重要条件。在平时观察 孩子、与家长沟通时发现,孩子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有的会哭泣,不愿意说出来;有的会乱扔、乱砸东西;有 的会迁怒于其他人等等。 对于幼儿来说,最合适的倾诉对象应该是亲人、同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有具体目标: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亲近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 针对这些情况,我将绘本《大熊有个小麻烦》改编成《熊二的心事》,以此为载体,(教案出自:教案网)设计了一节心理健康活动。帮助孩子寻找一个倾诉的替代品 --软棒娃娃,让孩子们在不开心的时候能有个人听他说 说心里的难受、委屈,形成一种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了解倾诉是调节情绪的好办法。

2.愿意合理地宣泄消极情绪,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1.故事PPT及熊二玩偶。 2.活动前幼儿亲手制作软棒娃娃。 3.创设倾诉的情境:心情话吧。 【活动过程】 ◆导入 师:(出示熊二不开心的玩偶)这是孩子们喜欢的熊二,今天熊二是怎么了?你们想帮助它吗?想怎么帮它? 师:熊二把心事说出来,我们才能帮到你啊! (利用不开心的熊二玩偶设置问题情境,以激起孩子帮助熊二的愿望,同时发展幼儿发散性思维。) ◆在故事情境中了解倾诉是调节情绪的好方法 1.讲述故事,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播放PPT讲述《熊二的心事》。 2.小图标梳理故事内容,了解倾诉的重要。 小结:熊二终于说出了自己不开心的事儿,所以变得开心。 (在故事情境中与熊二共情,体验熊二的感受。图谱梳理故事情节,感悟倾诉最重要,知道遇到不开心的事时要倾诉。)

一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 【篇一: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_5】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甘肃省礼县实验小学赵彩霞 一年级认识图形教案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第二课时 2、教材简析 认识图形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设计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能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初步学会辩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 辩认四种图形 5、教学难点 体现“面”在“体”上 6、教学准备 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若干,纸等。 二、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色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交流、合作方法为一体,注意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美丽的城堡)

我们的好朋友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种城保里住着各 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来认认,说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 堡里除了立体图形的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教师出示图片字:平面图形 学生尝试认识的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教师板书: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是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 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 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在摸一摸找到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3)引导发现 老师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 示范在黑板上画一画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就住在立体图形上面。通过看初步体会“面”在“体”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 上面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这个要求具有挑战性,也有 探索性同时也有操作性) (2)小组合作完成 (3)汇报、交流不同的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可能描、画等方法) (充分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 进思维的逻辑性。)(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

大班数学活动谁最长公开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谁最长公开课教案与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继续学习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教幼儿初步学会将测量的次数用记录的方式记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 活动重点:学习用种子测量铅笔的大致长度。 活动难点:幼儿理解种子(量具)的长短(或大小)与测量的结果有关。 活动准备:教具:用泡沫制成放大的铅笔、白云豆种子、花生种子各一; 学具:两种不同的种子若干白云豆、花生(选择种子时颗粒的大小要大致相同)、记录卡、记号笔、铅笔与幼儿人数相同; 幼儿已有测量的初步经验。 活动过程

一、探索 “看看桌上有什么?”(铅笔、白云豆、花生)“请你们拿一种种子来量一量这只铅笔的长,用多少种子表示铅笔的大致长度。”教师 析: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用种子来测量铅笔的大致的长度,给幼儿提供一个探索、交流 二、交流、讨论探索结果 (一)交流测量铅笔的方法 1、教师请2-3个用不同方法测量铅笔的幼儿大胆地将自己探索的方法告诉同伴; 2、组织、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刚才几位幼儿说的方法谁的最好,最正确; 3、得到幼儿的一致认可后,教师小结测量的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为第二次的开始点,依次接着量; 4、教师利用教具示范,教给幼儿正确测量铅笔的方法,量时白云豆的一头要对齐铅笔的最顶边,在白云豆的另一头用记号笔做记号(画一条短线,第二次量时要从记号开始节下去量)量完数一数,

铅笔的长有几个白云豆长,提醒幼儿用相同的方法用花生也能测量出铅笔的长度; 析:此时,教师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测量方法告诉同伴,既给幼儿提供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又为幼儿提供一个敢说、想说、会说的语言交流环境;教师的及时小结和正确的示范,把活动的重点在不经意的环境中教给了幼儿,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和本领。 (二)交流测量发现的问题 1、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刚才用不同种子测量铅笔的长度,所用的种子数量是否一样多?同样的铅笔用不同的种子,结果怎不一样?是不是量错了?为什么? 2、引导幼儿用两种不同长度的种子测量铅笔长度; 3、体验量铅笔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并让幼儿学习记录种子的数量,幼儿测量时,教师注意提醒幼儿一定将种子一头对齐铅笔的顶端,以及是否每一次测量结束处,开始第二次测量,并请幼儿

中班数学活动:切蛋糕

中班数学活动:切蛋糕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和正方形进行二等分. 2.能积极动手尝试,探索分蛋糕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圆形、正方形操作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 10月1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国庆节,为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喜洋洋做了有许多圆形和正方形的蛋糕,它准备请羊村里的小羊们吃蛋糕,但是有一个要求,两只羊吃一块蛋糕,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把它们分成一样大的两份,你们愿意吗?“一样大”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相等的”。 二、基本部分 1、尝试将圆形二等分。 ①、每个小朋友找一个图形尝试折成相等的两份。 ②、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切分圆形。剪开以后,教师示范将两个半叠在一起,进行验证,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切开的两部分是否一样大。 2、尝试将正方形二等分。 ①、每个小朋友找一个正方形尝试用多种方法切分正方形的蛋糕。

②、小结 把圆和正方形对齐了对折就能分成相等的两份。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喜洋洋说小朋友把每块蛋糕分成的相等的两份,使他们羊村的每只羊都吃到了蛋糕。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活动一开始,我就为幼儿提供可操作材料,每人一个圆形彩纸,让幼儿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老师在操作活动中充当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通过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圆形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为正方形进行二等分,鼓励幼儿自己探索,大部分幼儿都是将一个正方形分成了两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于是,我启发幼儿想一想:还有其它分法吗?有的幼儿开始折叠,在尝试中发现了新的方法:将正方形分成两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在探索中,幼儿了解到了正方形二等分有两种方法。从中幼儿体验到了操作、探索带来的快乐!同时,我还引导幼儿联系生活,使幼儿知道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可以二等分。把刚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进行生活中的实际操作,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课后,我还将一些其它图形投放到数学区,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二等分。

大班活动《蜂蜜蛋糕树》

大班活动《蜂蜜蛋糕 树》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大班活动:蜂蜜蛋糕树 【设计意图】: 《蜂蜜蛋糕树》选自“魔法数学故事屋”绘本系列,这个系列的绘本内容有趣,将数学知识渗透在故事中。通过阅读图文并茂的小故事,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基础的数学概念,这些概念简单易懂,可以快速地增进孩子的基础数学认知,促进思维发展。《蜂蜜蛋糕树》涉及测量的概念,通过学习“3~6岁儿童发展指南”,了解到测量是大班幼儿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而通过绘本能够更加具体形象地帮助幼儿掌握,因此,设计了本活动。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自然物进行测量,理解量具长短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2、乐于用测量的方法帮助动物找蜂蜜罐,对测量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蜂蜜蛋糕树) 2、幼儿操作材料、不同大小的回形针替代脚印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播放PPT(熊猫) 师:这只熊猫不仅爱吃竹子,还特别爱吃蛋糕,今天,他要种一棵蛋糕树,我们一起分享故事《蜂蜜蛋糕树》。 二、欣赏故事,学习测量的方法。 1、熊猫种蜂蜜罐子 主要提问:熊猫把蜂蜜罐种在了离家多远的地方 小结:熊猫把罐子种在了距离房子8步远的地方。 提问:熊猫是怎么走的 ——ppt验证 小结:熊猫是一个脚印挨着一个脚印,直直的走了8步的距离。 2、小老鼠找蜂蜜罐 过渡语:熊猫把罐子种在了距离房子8步远的地方,这事正巧被谁看见了,小老鼠非常好奇熊猫到底种了什么,那它是怎么做的呢 提问:小老鼠是怎么学熊猫走路的(大家一起学一学)。

小老鼠有没有找到蜂蜜罐,蜂蜜罐在哪里 3、大河马找蜂蜜罐 过渡语:小老鼠心想是不是我的力气小,挖的不够深。它找来了大河马帮忙。 提问:大河马是怎么学熊猫的样子找蜂蜜罐的要求:把它们从哪里出发,怎么走,走了几步都编到故事里。 提问:大河马挖到了吗蜂蜜罐在哪里 4.讨论:量具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过渡语:真的,和你们说的一样,大河马什么也没挖到。大河马还责怪小老鼠说:是不是你记错地方了。 提问:咦,大河马、小老鼠都用了熊猫的方法去找蜂蜜罐,为什么它们什么也没找到小结:看来你们都觉得这跟脚的大小有关系。 扮演角色进一步验证。 小结:原来老鼠步子比熊猫小,同样走8步,老鼠是找不到蜂蜜罐子的。河马的步子比熊猫大,同样走8步,河马也是找不到蜂蜜罐子的。脚的大小不一样,量出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提问: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小老鼠和河马找到蜂蜜罐 过渡语:这就是熊猫家到藏蜂蜜罐的距离,究竟老鼠和河马分别都要走几步才能找到蜂蜜罐呢 三、幼儿操作:尝试测量——帮助大河马和小老鼠找到蜂蜜罐 ◆出示操作材料并介绍 ◆幼儿操作并交流 主要提问:小老鼠走到蜂蜜罐子需要几步大河马又需要几步呢同样的距离,为什么大河马走的少,小老鼠走的多。 小结:原来小老鼠的脚步比熊猫小,所以同样的距离它要走10步。河马的脚步比熊猫大,所以同样的距离它只要走6步。 四、欣赏故事后半部分 故事里的熊猫是用脚印来测量的,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测量找到蜂蜜罐。怎么测量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及反 思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探索平行线的性 质》 一、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是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2节内容——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它是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二、案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

生经历观察、比较、 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3、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 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团结合作、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四、案例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对平行线性质的掌握与应用 2、难点:对平行线性质1的探究 五、案例教学用具 1、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 2、学具:三角尺、量角器、剪刀 六、案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播放一组幻灯片。 内容:①供火车行驶的铁轨上;②游泳池中的泳道隔栏; ③横格纸中的线。 2、提问温故: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 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大班数学教案《单数和双数》含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单数和双数》含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单数和双数》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激发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单数和双数》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意图: 单数和双数是上学期大班作业本上的内容,但是当时只是让幼儿用点数表示相应的数字而没有深入。奇数和偶数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生活中一般叫做单数、双数),但在教材中只有很少的一点内容。单数和双数有哪些性质?学习单数和双数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为了让幼儿对单数和双数有更深的了解,扩大一下知识面,我想有必要进行一下补充。因此设计了《单数和双数》这一节数学活动课。如何将枯燥的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来感受单双数的概念,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是本次活动设计的主导。让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初步体验,感受单双数,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2、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数卡1-10(大的两份,小的两份);单数、双数字卡一份。 2、分别画有1-10个花蜜桶的卡片20张;彩色花20朵。 3、小红旗标志20枚;花泥两块。 4、小蜜蜂的胸饰一个。 5、蜜蜂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蜜蜂采蜜师:小蜜蜂们,今天的天气真不错,让我们去花园里玩吧!(蜜蜂音乐起,幼儿学教师做蜜蜂飞舞的动作。) 2、师:哇!好漂亮的花朵啊,让我们采些花蜜吧!记住每只小蜜蜂只能采一朵花哦!(幼儿分别采到花蜜后,教师带幼儿坐到位置上) 二、介绍”单数”和”双数”的概念 1、师:我发现小蜜蜂们都采了好多的花蜜,现在请你们先检查一下自己都采了几桶花蜜呢? 2、那么请采了一桶花蜜的小蜜蜂把花蜜送到我这里来。一桶花蜜我们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教师将幼儿送上来的花蜜桶按1-10的顺序摆放成一排,同时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置于上方,剩余的花蜜桶均按此方法进行,可2-3个小朋友一起送。中间

蜂蜜蛋糕树大班

中班数学:《蜂蜜蛋糕树》 时间:2017.6.16 教师:王玉佳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绘本故事中,积累有关距离比较的测量经验。 2.用多种材料进行测量,探索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次数、长度的关系。 3.大胆表述自己的体验和想法,感受测量的乐趣。 活动重点:探索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次数、长度的关系。 活动难点:大胆表述自己的体验和想法。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回形针、棉签、作业单等。 活动过程: 一、绘本引入,引发兴趣。 师:今天,王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一起来看看。 二、阅读绘本第一页,引出问题。 1.欢欢走了5步埋下了蜂蜜罐,那么什么叫做“5步”呢? 2.我们应该怎么看?“5步”是指5个脚印吗? 我们大家一起来先走1步。什么叫“1步”?当一只脚跨出后,另一只脚跟上来,刚才这段距离,跨1步的空档处是“1步”。 小结:原来看脚步数是不能光看脚印数的。两个脚印之间的空档处才算“1步”。 3.继续阅读绘本。 提问:小老鼠和阿力挖到蜂蜜了吗?为什么没有挖到? 三、操作体验,探索“等量不等长”。 1.师:老师把熊猫欢欢的家到蜂蜜的距离画出来了,请你用老师提供的测量工具来测量一下,看看测量结果再想一想为什么小老鼠和河马挖不到蜂蜜? 2.介绍操作工具:回形针和棉签。 你们觉得回形针应该代替谁的脚步,棉签应该是谁的脚步呢,为什么? 3.幼儿用两种工具测量,教师观察指导。 小结:小老鼠的脚步小,用来测量的测量工具短(我们用一个更加规范的词叫做“短”)所以测量出来的长度短;河马的脚步大,用来测量的测量工具长,所以测量出

来的长度也长,因此,虽然都走了五步,测量了五次,但是长度不一样。——因为每个动物身高不一样,走出的步子大小也不一样,高个子的步子大.矮个子的步子小,所以他们的走5步的距离是不一样的。 四、师生共同扮演角色,体验走步。 我们一起分别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来找原因。我来扮演大河马,请一位小朋友扮演熊猫,一位小朋友扮演小老鼠,看一看,同样走5步,发生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 五、故事圆满结尾。 熊猫知道这件事后,就决定带它们俩一起去看一下蜂蜜蛋糕树,三个朋友挖到一棵大种子。这颗种子突然就开始发芽了,然后逐渐长大,很快就长成一棵大树,树上结满了黄澄澄的蜂蜜蛋糕,发出奶油的香味儿。熊猫欢欢爬到蜂蜜蛋糕树上,摘下美味的蜂蜜蛋糕和它的朋友们一起分享。

活动名称《大班数学教案区分左右及反思》

活动名称《大班数学教案区分左右及反思》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空间直觉和判断力。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分清左右。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手环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激趣。 “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手) 2.区别自己身体的左右。 (1)、区别左右手。 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们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幼儿交流) ①、请小朋友举起经常画画、写字的那只手,向大家招招手。 ②、幼儿交流右手除了画画、写字,还能做什么? ③、出示手环,请把手环戴在右手。 ④、伸出左手摇一摇。说说左手还能做什么? ⑤、小结:戴手环的这只是右手。摇摇手的是左手。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只有在左手和右手的相互配合下,我们才能把想做的是做得更好。 (2)区别左右脚。 ①、我们的身上除了左手、右手,还有什么也分左右的? ②、区分左右脚、左右眼睛、左右耳朵。 ③、小结:左手的这边是左边,右手的这边是右边。 3.感知左、右边。 (1)、请小朋友看看自己身边,请问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改变方位,区分左右。 4.游戏:我说你做 (1)、举起你的右手;举起你的左手 (2)、抬起你的右脚;抬起你的左脚 (3)、用你的右手拉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左手拉你的左耳朵 (4)、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5. 出示课件再次巩固左右。 6.音乐《我有一双小小手》 7.总结: 今天,小朋友又学了一个新本领,认识了左右,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左右,比如:上下楼梯我们要靠右边走;路上我们也要靠右边走;现在我们就来当小司机,把自己的椅子当方向盘,从这里开到我们的教室,看看我们分别

中班数学《切蛋糕》.doc

中班数学《切蛋糕》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尝试在操作过程中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大胆尝试,探索二等分的多种方法。 3、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激发幼儿对二等分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导入,初步接触二等分。 1、欣赏故事《笨熊新传》。 2、教师:“如果狗熊哥俩请小朋友帮忙,你们会怎么分呢?现在请小朋友来试一试?”(幼儿操作) 3、教师小结。 教师:“原来把形状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叫做二等分。” 二、二等分正方形。 1、尝试分正方形。 教师:“如果狗熊哥俩捡到的是正方形蛋糕,又该怎样分成相等的两分呢?现在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张正方形试一试,剪一剪。” 2、幼儿练习并交流。

3、教师小结。 三、二等分长方形。 1、尝试分长方形。 教师:“如果狗熊哥俩捡到的是长方形蛋糕,会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呢,请你们试一试?” 2、幼儿练习并交流。 3、教师小结。 共同验证。 (1)教师:“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来,看看他是怎样分的?” (2)教师:“怎样才能分成相等的两份,只要把它沿着折痕剪下来,把两部分比一下,看看一不一样大?”(教师边讲边操作) (1)教师:“谁来讲讲你是怎么分的?那怎样知道这两份是不是一样大呢?”(剪一剪,比一比) (2)教师:“原来正方形有两种分法,对边分和对角分。”(边讲边出示图示) 2017-07-31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尝试在操作过程中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大胆尝试,探索二等分的多种

方法。 3、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激发幼儿对二等分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导入,初步接触二等分。 1、欣赏故事《笨熊新传》。 2、教师:“如果狗熊哥俩请小朋友帮忙,你们会怎么分呢?现在请小朋友来试一试?”(幼儿操作) 3、教师小结。 教师:“原来把形状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叫做二等分。” 二、二等分正方形。 1、尝试分正方形。 教师:“如果狗熊哥俩捡到的是正方形蛋糕,又该怎样分成相等的两分呢?现在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张正方形试一试,剪一剪。” 2、幼儿练习并交流。 3、教师小结。 三、二等分长方形。 1、尝试分长方形。 教师:“如果狗熊哥俩捡到的是长方形蛋糕,会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呢,请你们试一试?” 2、幼儿练习并交流。

幼儿园数学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案及反思 【篇一:大大班数学活动反思】 大大班数学活动《智力大闯关》课后反思 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是针对大班孩子的蒙氏数学活动《复习十以内的加减法》,活动的设计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孩子们学习了十以内加减法之后这个活动是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复习的活动,重点是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十以内加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细细品味每一个教学环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感想: 1、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活动开始之前就让每个孩子变成了 一只只小鸭子,鸭妈妈带宝宝去获得”参加羊村运动会的入场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孩子们在故事中轻松的复习所学知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2、本次活动设计新颖,主题目标明确,符合户外课的要求。在以前的 活动中孩子们是在教室课堂上的操作,主动探索为主,这个活动在设计时我以孩子闯关来贯穿整个活动,而且每个关卡都是为复习十以内加减法这个主题服务的,三个关卡层层递进,并且让孩子们在比赛中增强了荣誉感,达到了提高幼儿口头运算能力的目标。 3、教具准备充分,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神秘树”的出 现,它身上结满了各种果实,让孩子们更有兴趣去闯过这关,获得成功。 当然,本届课也存在一些需要我思考的问题: 1、我虽然采用了分组比赛的形式,但是因为两队名字是幼儿自己取的(狮子队和狐狸队),就导致了角色混乱的问题(他们已经是小鸭子了),其实我本着尊重幼儿选择的权利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由于我缺乏细心的考虑,所以才出现了上述问题。如果我事先就把他们分好队、取好队名,可能会更好。 2、在第二关中出现的神秘数由于果子都是贴在树上的,两队在比赛中不容易分清那些是属于自己队的,所以导致了孩子在慌乱中出现了算重和漏算的情况。如果采用摘果实放在自己的筐里的方法可能会更好。

大班数学《学习8的组成》活动教案及反思

大班数学《学习8的组成》活动教案及反思 Teaching plan and Reflection on the activity o f "composition of learning 8" in large class ma thematics

大班数学《学习8的组成》活动教案及反思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大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活动背景 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 1、主动参加探索8的组成的操作活动 2、运用互补、互换规则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方法。 3、初步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数学王国图一副。

3、幼儿每人胸前一个数字挂牌,提供涂色、划短线、盖点子、看图分合等不同操作材料。 活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数学王国去玩,,但有要求,请你们先要回答出门票上的问题后才能进入到数学王国中去。 幼儿逐个回答卡片的题目。 2、幼儿在主动操作游戏中探索8的7种分合方法。 (1)瞧,数学王国的大门已经为我们打开了,在数学王国里,有许多的智力题正等着我们小朋友去动脑筋呢,你们有信心吗?看哪个小朋友闯关最多。 (2)老师简单介绍游戏材料及操作要求。 (3)幼儿进行操作活动,老师巡回指导,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互相介绍操作情况。 (4)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 (5)引导幼儿通过分析,比较探索8的最佳分合方法。 3、运用“找朋友”游戏,巩固8以内数的组成规则。 (1)交代游戏规则。 刚才小朋友在数学王国里表现的很聪明,游戏玩得很好,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每人一张数字卡片,请你们把它贴在身上,看看自己是几号数字,到音乐后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