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调研报告(杭州长桥溪公园)

湿地调研报告(杭州长桥溪公园)
湿地调研报告(杭州长桥溪公园)

湿地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以杭州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设计与营建为例,介绍水生态修复的自然式设计和水生植物应用设计与造景特色,探讨两者在现代人工生态湿地公园中的有机结合,以体现最佳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

1.1 湿地的概念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常年或季节性积水,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我国的湿地包括滨海、河流、湖泊和沼泽湿地等天然湿地和稻田、池塘、水库等人工湿地。由于水分和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相对人为干扰较轻,因此,湿地内植物生长茂盛,并吸引着许多动物在区内繁衍栖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

作为一类生态系统,湿地是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之间兼有水陆特征的一种过渡型生态类型,因而兼有两种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类型,与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环境质量关系密切。湿地区域内水、洲纵横交错,芦荡深幽,百鸟翔集,水乡泽国,野趣盎然,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2.1 湿地的效益评价

2.1.1 社会效益

①观光与旅游。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且在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

②教育与科研价值。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

2.1.2 环境效益

①维持生物多样性。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是珍稀特有的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地区和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在4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中,约有1/2生活在湿地中。

②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匀,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储存来自降雨、河流过多的水量,从而避免发生洪水灾害。

2.1.3 经济效益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态要素,湿地是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在输水、储水和供水方面发挥着巨大效益。

3.1 湿地的重要意义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主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不仅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如粮食、肉类、鱼类、药材、能源以及多种工业原料,还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景观,也是各类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生命之源”。

4.1 湿地保护的背景、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多数湿地锐减,生物多样性下降,城市地下水无序开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水位下降、水体污染、水质不良、可用量减少、储备亏空、供需失衡等问题,国办、省办已发布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将湿地保护、恢复及合理利用纳入城市的土地利用、生态治理、资源恢复、水资源管理、河流区域管理及相关的管理规划之中。

5.1长桥溪湿地公园

5.1.1长桥溪湿地公园简介

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位于玉皇山北麓,南至玉皇山脚慈云岭,北隔虎跑路与长桥公园相望,西邻南山村,东接玉皇山路。公园占地约4公顷,南北长约 600米,由南往北地势依次降低,总体呈带状布局。2004年,立项、施工并建成运行,水处理工艺与园林造景有机结合,成为杭州第一个示范性水处理旅游景点。公园的建立维护了较完善的生态系统,营造了良好的园林景观,对改善西湖水质,促进西湖风景区之南山景区的生态系统平衡起到积极作用。

5.1.2主要设施、水体与道路布局

该公园由南至北依次设计为初级人工湿地区、跌水充氧区及二级人工湿地区三大区段,其中水系面积约 1.83km 2,占公园总绿地面积的45.7%左右。水体形式丰富,水池、溪流与跌水依据地势相互穿插,并形成岛屿、漫滩地带,水生植物在其中成为主角。曲线形道路系统围绕水系环状布局,或趋之或远之。水系两岸则通过多座木栈道及木桥相连,方便游客和居民迅速达到对岸。

5.1.3水生态修复的自然式设计

公园采用自然式设计手法,依据自然地貌围绕水体环境大量种植芦苇、香蒲、睡莲等水生植物,结合园林小品,打造了一个极具乡野情趣的生态湿地公园。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充分考虑有效的污水处理工艺,并将其融入到自然水景的营造当中,在环境工程营建的手法及形式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5.2巧用自然手法营建环境工程

公园模拟天然湿地景观,将水处理工程隐藏于园林水景之中,体现了极为细与精妙的工程设计理念与施工手法。

5.2.1 沉沙地

主要用于暴雨时截流上游冲来的山洪水中泥沙,通过沉积作用对注入西湖的水体进行“过滤”,以减轻对西湖的淤积。沉沙池上方设计为公园入口小广场,供游客活动与休憩,并通过三级台阶与主园路相连。小广场铺地采用浅灰色木质铺装材料,木质纹理与周边的植物环境搭配和谐。广场上设周边带有座凳的木质种植箱,箱内栽植各类宿根花卉。

5.2.2 调节池

主要作用为收集居民生活污水及初期雨水,池内设自动格栅去除杂质,污水停留时间为6小时。调节池上方设计为活动木平台,作为空间转换的一个节点。平台一侧临水,岸边种植高大的香蒲及芦苇等水生植物,起到了很好的空间限定作用。平台边缘设置木座凳供游客休憩,高大挺水植物恰好成为其背景,给人以安全感。

5.2.3 净化水处理站

该站是水生态修复公园最为重要的地下水处理环节。其上方设计为公园最南端的至高点——矜春台,台上设置澄观亭,可尽揽全园南部风景,漫滩、跌水、

栈道尽收眼底。在周边山体环境的衬托下,湿地犹如一首流淌的蓝绿交响曲。同时,净化水处理站与眺望台的完美结合不仅很好的将水处理设施融入到自然水景之中(图1),而且实现了空间利用的最大化。

图1 图2

5.3 多级跌水和水流的多样化

长桥溪公园从南至北顺势设置了七级跌水,结合多样化的水流环境,宜宽则宽、宜弯则弯、宜深则深、宜浅则浅,形成了多样化的河道形态及生境。具体设计为:初级人工湿地区由菬颖池经二级跌水进入跌水充氧区,经过该区的二级跌落后,由地下暗管进入北端的二级人工湿地区,水流在该区经三级跌落最终进入西湖。层层跌水及溪流将初级人工湿地区的菬颖池、二级人工湿地区的澹真岛及浣碧池等处的三个大水面串联起来,营造了错落有致、动静相宜、收放自如的水体形态(图2)。

跌水可以使水流产生水花,增大水与大气的接触机会和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而流速相对较慢的水体可以为污水在曝气后提供停留的场所,延长滞留的时间,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污水与水生植物以及水底附着细菌接触的机会,更好地达到净水的效果。

5.4 水生植物应用设计

5.4.1水生植物多样性

水生植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当地优势挺水植物,突出生物多样性特色是提高人工湿地净化能力的关键措施。一方面由于多种植物的根系交错具强有力的去污能力,另一方面使水边的水流及生境多样化,保持良

好的水质净化效果。

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设计应用了各类水生植物达29种,其中挺水植物22种,占75.9%;另有浮叶、浮水和沉水植物7种,建植以来均生长良好,充分体现了水生植物应用的多样性。

5.4.2 水生植物人工群落的建立

芦苇具有较强的输氧能力,茭白具有较强的吸收氮、磷的能力,芦苇和茭白混种是一种较好的植物种植方式。因此,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的挺水植物选择以芦苇、香蒲与野茭白为主,并通过片植建立人工群落,并形成极佳的水生景观效果(图3)。芦苇、香蒲与野茭白群落集中布置于二级人工湿地区的浣碧池四周,该池水深约为 90cm ,水面开阔。该群落植株高大繁盛,夏季生长势佳,建立了稳定的群落体系。同时,群落将乔灌木植物层自然地过渡到了水面,起到修饰水岸线与丰富植物景观层次的作用。

图3

为了与宽水面相协调,设计种植了以睡莲为主的浮叶植物群落。睡莲群落集中布置于初级人工湿地区的菬颖池与二级人工湿地区的澹真岛水域;沉水植物群落,苦草与金鱼藻群落,亦集中植于浣碧池,形成了如水下草原般的景观。菹草群落则分布于跌水充氧区,此处30cm 水深适宜菹草的植株生长和景观表现。

长桥溪水系中还有丰富的野鱼、螺等水生动物以及微生物,它们与水生植物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生物群落,对水生态的平衡和水质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5 水生植物造景特色

植物设计遵循生态种植原则,注重水生植物的综合配置。(图4)

图4

5.5.1 多层次配置手法,大方简洁不乏细腻雅致

植物组合主要有:香蒲+千屈菜+海寿花+睡莲组景;香蒲+茭白+芦苇+金鱼藻+苦草组景;再力花+水芋+石菖蒲+菹草组景;再力花+千屈菜+慈姑+睡莲组景;再力花+千屈菜+紫芋+石菖蒲组景;蒲苇+芦竹+睡莲组景;黄菖蒲+千屈菜+香菇草组景等,甚为丰富。其中,木栈道旁的香蒲+千屈菜+海寿花+睡莲组景(图5),千屈菜将木栈道与园路的交界处很好地进行了遮挡。叶片油绿的海寿花与千屈菜

高低错落,同时两者蓝紫色与粉红色的花序相互映衬,显得既活泼又雅致。

图5

5.5.2 与跌水搭配,动静相宜

如初级人工湿地区的出水口设计,二级跌水缓缓跌落,水面上种植的睡莲紧

贴水面,背后高低错落的乔灌木及远山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景观层次极为深远。

驳坎右侧水岸边,一丛香蒲倒影入水,自然野趣。后方一垂柳枝条随风飘动,丰

富了立面景观效果,亦增添了一份妩媚。

5.5.3 与园林小品融合,尽显乡土野趣

如一小水面一角(图6),丛植睡莲安静地铺在水面上,为这小水景增添了一

份静谧。岸边海寿花与千屈菜正开放着蓝紫色与粉红色的花序,顿时赋予了水景跳跃的元素。一圆木搭建而成的三折形木栈道则邻水而设,睡莲叶片簇拥着栈道,两者结合得完美无暇,透露着原始朴素的乡野气息。另一大水面上则片植单一的睡莲,亦不时留出水面,增强水体的镜面效果。一木板搭建而成的多折形栈道穿过睡莲丛中而设,为人们近距离观赏水生植物及其景观提供了便利。另外,香蒲、野茭白等高大的挺水植物依水岸的木亭而种植(图7),形成半抱合构景,为亭内休憩的人们带来了一份安全与神秘感。同时,也将人的活动真切地融入到景观环境当中去,给人返朴归真的感受。

图6 图7

6.1 小结

英国《自然》杂志1997年公开评估认为,全球生态系统的价值是每年33万亿美元,其中全球的湿地生态系统占总价值的45%,估计为每年14.9万亿美元。然而,湿地的价值远不止这些。湿地除了是生命和文明的摇篮以外,还体现为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直接利用价值表现为水资源、湿地产品、湿地矿产、能源、水运等。湿地的间接利用价值表现为流量调节、防止海水入侵、调节地下水位、营养物质的沉积、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保护海岸、文化遗产、景观价值、教育与科研价值等。据研究表明,全世界所有湿地面积之和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但它却拥有陆地生物圈碳素的35%,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功能,同森林———“地球之肺”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的保护必然成为

全国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城市湿地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一个城市湿地的多少,保护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园林0902

彭科

2009305201010

xx湖湿地公园调查报告

xx湖湿地公园调查报告 xxx湿地公园考察 报告 院别: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环境设计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XX年11 月05 日 平西湖场地设计分析报告 一、场地设计总述 场地设计从广义的所指对象来看指对基地内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进行设计;从工作内容上看,

场地设计可以看做是包括用地选择,项 目内容的详细配置,建筑物,交通,绿 化,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布局及交通,绿 化和工程设施等方面的设计活动。 场地的构成要素: 1、建筑物、构筑物 通常是核心要素,对场地起控制作用。 2、交通系统 道路、停车场、广场等构成交通系统。主要解决场地内个组成部分之间及场地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是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3、工程系统

指工程管线及工程设施、工程构筑物。 4、绿化 在场地景观营造,植物是及其重要的元素。首先是生态所要求的,二是环境品质即景观性所要求的——使环境充满生机和美感。 5、环境设施 ①公共系统设施(标识、休息、游乐、卫生、交通、照明、商业等) ②景观系统设施(景观小品、雕塑、植物景观灯) 二、平西湖概况 白龟山水库景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心市区西南约6公里处的白龟山水库,是一座碧波浩淼的人工湖泊,既有湖的秀姿,又有海的气魄,取名"平西湖",是人们游憩览胜之所。 (一)地理位置分析 平西湖,又名“白龟山水库”,

位于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沙河本干上,大坝位于平顶山市西南郊, 距市心9公里,东经112°50′

至113°15′及北纬33°40′至 33°50′之间,因拦河坝和顺河坝 (副坝)相接处有一白龟山而得 名。上游有昭平台水库,控制区间 流域面积1380平方公里。白龟山水库,因拦河坝和顺河坝(副坝)相接处有一白龟山而得名。 (二)自然状况分析 平西湖坝长1.64公里,高23.6米,顶宽6米。散落在荡漾碧波的十几座沙洲,星星点点,若隐若现,时沉时浮,闪现灿灿银光, 组成有名的白龟沙洲。北岸绿荫丛掩映着工人疗养院,沿湖而建,各式建筑依山临水,风格迥异,颇具水乡风味。 (三)自然资源分析 平西湖周围环境绿化面积 大,湖内鱼类品种繁多,根据对

昆明市西亮塘湿地公园游赏区工程可行性报告

1 总论 1.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昆明市西亮塘湿地公园游赏区建设 责任单位:云南长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滇池北岸官渡区西亮塘 项目投资:38839.82万元 实施时间:2006年12月-2008年12月 1.2 项目提出的背景 湖滨湿地作为陆地与湖泊水体之间的生态交错带,是湖泊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滨湿地既是湖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场所,也是湖泊自净作用有效的区域,同时也是控制污染入湖的最后一道屏障。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和《环滇池生态保护规划》,都将湖滨生态带工程建设作为滇池保护与生态恢复的重要建设工程项目。《环滇池生态保护规划》构筑包括环湖截污、环湖道路、污水处理工程和湖滨生态带建设在内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体系,是未来滇池保护与生态恢复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中央、国务院、云南省委、省政府、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滇池污染治理工作,通过各方面多年不懈的共同努力,在滇池流域经济迅速增长、人口增加和污染负荷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基本遏制住了滇池水质迅速恶化的势头,滇池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然而,目前实施的低投入、低产出的发展和保护模式面临着众多的矛盾冲突,迫切需要探索环湖生态保护的新模式,加快滇池治理的进程,改善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使滇池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1.3.1滇池社会经济概况 昆明市主城区是滇池流域居民最密集,人为活动最为活跃的区域,是全省全市经济、文化、商贸活动的中心。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调查统计,流域总人口308.4万人(包含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根据2000年昆明市土地局《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滇池流域土地总面积为2920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212175公顷,占总面积的72.66%;建设用地34200公顷,占11.71%;未利用地45625公顷,占15.63%。 1.3.2 滇池北岸湖滨带存在问题分析 湖滨带湿地是处于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具有独特的水文、土壤和植被特征的生态系统,它在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截留和降解入湖污染物质,改善入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滇池近几十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猛发展,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 对湖滨带湿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如:围湖造田等使湖滨带湿地发生

成都浣花溪公园调研报告

成都浣花溪公园调 研报告

浣花溪公园调研报告 一、文化背景 从文化内涵上讲,浣花溪公园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浣花溪公园以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内涵为背景,运用现代园林和建筑设计的前沿理论,以自然雅致的景观和建筑凸现川西文化醇厚的历史底蕴,是一座集将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古典园林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的城市公园。是成都最大的开放式城市森林公园,形象演绎了杜甫的诗意韵味。 二、基地概况 浣花溪公园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占地32.32公顷,是浣花溪和干河的交汇处,是最佳观赏点。建设总投资 1.2亿元,是成都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水源干涸,河床淤塞,加上城市的发展和人为的破坏,浣花溪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于10月2日,占地近553.8亩的浣花溪公园破土动工,青山、湖水、小桥、园林……逐渐填满了整块平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显露雏形。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爱戴。 三、功能定位 浣花溪公园是开放性城市森林,因此功能多样。一是观赏性游憩活动,这里是风景秀美、独具特色的山水佳地,植物形式多种

多样,季相变化明显,游走在苍凉湖边微风轻抚,毫不美妙;二是娱乐性游憩活动,如清明踏青、重阳登高、林间诗会、曲水流觞等等。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传统的承续是活动的主要目的;另外还有社交聚会、疗养保健、商务会议、体育健身、科普教育、追求时尚。 四、三、布局与结构 从浣花溪公园的总平面图上能够看出,该公园由万树山、沧浪亭和白鹭洲三大景区组成,主要包括一座假山一个人工湖一处湿地两幢景观建筑三座地下车库四个大型休闲广场,贯通全园的小溪河道和路网以及遍布整个园区的园林绿化景观等。从内容上分为诗歌大道、诗之韵诗歌意境、诗之韵诗歌典故和应急系统。该公园所处地是以东北风为主,坐落在东北方向的四川博物馆恰好能够挡住一部分风,减小季风对该公园的影响。整个公园绿化布局合理,层次显明,园内绿化面积达到29.25公顷。北门入口处为儿童乐园,方便孩子玩耍。 1、万树山位于公园南部,以一座人造山为主,植如密林,占地6.5万平方米,并配以“万竹广场”、“川西民俗文化广场”,锦水绕行其间,山体形态变化丰富。绿化分为春夏秋冬四景附以阳光草坪和花卉相衬,营造出“绿竹通幽径,青萝拂行衣的意境。 2、沧浪湖主要由“草堂入口广场”、浅滩、溪流、小岛和一座位于岛上的景观建筑“浣花居”组成,营造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境。

白龟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白龟湖湿地公园考察 报告 院别: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环境设计 姓名:刘璐颖 学号: 161413150 指导教师:陈玉兴 2015年 11 月 05 日

平西湖场地设计分析报告 161413150刘璐颖一、场地设计总述 场地设计从广义的所指对象来看指对基地内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进行设计;从工作内容上看, 场地设计可以看做是包括用地选择,项 目内容的详细配置,建筑物,交通,绿 化,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布局及交通,绿 化和工程设施等方面的设计活动。 场地的构成要素: 1、建筑物、构筑物 通常是核心要素,对场地起控制作用。 2、交通系统 道路、停车场、广场等构成交通系统。主要解决场地内个组成部分之间及场地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是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3、工程系统 指工程管线及工程设施、工程构筑物。 4、绿化 在场地景观营造中,植物是及其重要的元素。首先是生态所要求的,二是环境品质即景观性所要求的——使环境充满生机和美感。

5、环境设施 ①公共系统设施(标识、休息、游乐、卫生、交通、照明、商业等) ②景观系统设施(景观小品、雕塑、植物景观灯) 二、平西湖概况 白龟山水库景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心市区西南约6公里处的白龟山水库,是一座碧波浩淼的人工湖泊,既有湖的秀姿,又有海的气魄,取名"平西湖",是人们游憩览胜之所。 (一)地理位置分析 平西湖,又名“白龟山水库”, 位于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沙河本 干上,大坝位于平顶山市西南郊, 距市中心9公里,东经112°50′ 至113°15′及北纬33°40′至 33°50′之间,因拦河坝和顺河坝 (副坝)相接处有一白龟山而得 名。上游有昭平台水库,控制区间 流域面积1380平方公里。白龟山水库,因拦河坝和顺河坝(副坝)相接处有一白龟山而得名。 (二)自然状况分析 平西湖坝长1.64公里,高23.6米,顶宽6米。散落在荡漾碧波中的十几座沙洲,星星点点,若隐若现,时沉时浮,闪现灿灿银光,

关于浣花溪公园方案的设计说明

关于浣花溪公园方案的设计说明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为浣花溪的美景所陶醉,留下了这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生动地描绘出了浣花溪曾有的盛景。 浣花溪公园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浣花溪公园以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内涵为背景,运用现代园林和建筑设计的前沿理论,以自然雅致的景观和建筑凸现川西文化醇厚的历史底蕴,是一座集将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古典园林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的城市公园。浣花溪是成都最大的开放式城市森林公园,形象演绎了杜甫的诗意韵味。浣花溪公园是开放性城市森林,所以功能多样。一是观赏性游憩活动,这里是风景秀美、独具特色的山水佳地,植物形式多种多样,季相变化明显,游走在苍凉湖边微风轻抚,毫不美妙;二是娱乐性游憩活动,如清明踏青、重阳登高、林间诗会、曲水流觞等等。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传统的承续是活动的主要目的;另外还有社交聚会、疗养保健、商务会议、体育健身、科普教育、追求时尚。整个公园就像一个幅美丽的风景画,巧妙的将各个部分结合起来,尊重历史,保护自然,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将浣花溪故道以与景观相结合的方式保留下来。在空间节点上的组织考虑了不同人群的需求,营造出了众多益人的景致空间,使“人本”与“生态”的设计理念自然流露。以现代手法内敛有效的表达了公园应有的地位:不与草堂争锋,而是烘托了其幽远深厚的历史感。 浣花溪公园是成都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被评为成都市唯一的五星级公园。园内山水交融,花草树木绿阴蔽日,由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景点组成,浣花溪和干河两条河流穿园而过,是成都最大的开放式城市森林公园,形象演绎了杜甫的诗意韵味。浣花溪现在是很多青年人和中老年人都愿意去的聊天休息的好地方,浣花溪里有很多喝茶的地方,让人们感受到成都人享受生活、慢节奏的人生态度。 浣花溪公园现在也在跟随时代的趋势,拥有了更多的不同的元素,cosplay、滑板等等,浣花溪公园也越来越接近新潮的青年人。在不失古典的的文化底蕴下加入了更多的包容的新时代产物。

汉石湿地公园考察报告

汉石湿地公园考察报告 2007年9月19号我们bell课程的学生在老师和学姐们的带领下参观了汉石湿地公园。汉石湿地公园以前是顺义区的一个湿地,据工作人员介绍说几年前这儿是一个美丽的湿地,但是由于污水的排放超过了湿地的生态功能而使湿地的面积大大的减小了,从而破坏了湿地的一些功能。 湿地在科学上可以被称为“湿地之肾”,原因在于其在水分和化学物质循环中所表显出的功能,在下游作为自然和人类废弃源的接收器的功能上,也可作为地下水和地面水以及具有排洪蓄洪功能。在某种意义上说湿地在景观中为幼植物系提供了独立的生境。 据工作人员介绍说汉石湿地公园主要是为了调节北京气候,保存地下水,保护一些野生动植物,然而由于湿地的破坏已经有一些动植物消失。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湿地植物公园,满江红漂在水面上的美景,荷花在水面上挺浮着,睡莲在绽放着它哪漂亮的花蕾,还有虎尾草,花葱等等(还有好多我们以前都不认识的),真是一番美景。这些植物不仅在水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而且也对水资源进行了保护,两全其美,何乐不为!然而遗憾的是,有一池子水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蓝藻泛滥,显然已经超过了水体的承载能力。我们还参观了湿地动物园,远远的就看见天空中飞翔的金雕,它正在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天空,属于自己的底盘,好像在说:“看,我的地盘听我的!”在这儿,树木茂盛,植被丰富,鸟类种类繁多,又让我们再

一次体会到湿地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人类的开发和利用,湿地面积仍然再大大的缩减。据估计,自1990年以来,地球上已消失了近一半的湿地。同时由于农业的开发,城市的发展及其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湿地面积(主要指自然湿地)仍在减少之中。 呼吁人类要保护湿地,保护自然水资源,保护自己的家园!

湿地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3)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3)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范围 (4) 第四节研究工作概况 (4) 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 第六节可行性研究结论 (6)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8)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8)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 第三章建设条件及建设地址 (11) 第一节建设条件 (11) 第二节用地面积的确定 (14) 第三节场址选择 (14) 第四章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16) 第一节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6) 第二节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17) 第五章规划布局与方案 (18) 第一节规划设计方案 (18)

第二节设计方案 (25) 第六章环保与节能 (33) 第一节环境质量、排放、标准 (33) 第二节环境保护 (34) 第七章节约用地 (37) 第八章建设项目招标方案 (38)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9) 第一节估算依据及编制说明 (39) 第二节投资估算 (41) 第三节资金筹措 (42)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市**新区湿地公园 二、项目承办单位 **市**新区管理委员会 三、项目建设地点 **市**新区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依据包括: 一、国家和山东省及**市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划、条例等。 二、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三、现行行业规划技术标准。 四、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及规定。 五、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湿地公园考察报告

太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前言: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坐落在“人间天堂”苏州市区的西部,西枕太湖,东接东渚,南联光 福,与“中国刺绣之乡”镇湖毗邻,规划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期对外开放2.3平方公里, 投资近4亿。由苏州市园林设计院编制的“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方案设计”完成,由英美两国 的世界顶级设计师联手设计。充分结合当地自然人文特色,展现鱼米之乡、江南水乡、刺绣 之乡的特征。2007年6月,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被江苏省林业局命名为省级湿地公园,于2010 年2月正式对外开园。 关键词:湿地保护区设计生态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是一个自然与文化相融的个性独具的原始时尚休闲景区,汇集了生态 环境、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景区在突出“自然、生态、野趣”的 基础上,融入观景、人文、休闲和游乐等要素,规划设计了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展示区、 湿地生态栖息地、湿地生态培育区、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原生湿地保护区 等七大功能区,全面展现了现代水上田园的自然生态景观。景区内五十余座名称造型各异的 桥梁,与五里木栈道蜿蜒相连,错落有致地贯穿整个湿地公园。桃源人家、桑梓人家、七桅 古船、渔矶台、槿篱茅舍、半岛茗茶、客至画舫、烟波致爽等景点,让人时而如同打开一册 底蕴深厚的志书史籍,时而又有轻松翻阅风情风物掌故逸兴读物的美妙感觉;而植物知识长 廊广场、濒危植物观察廊、水八仙景 1 区、观鸟亭、湿地栖息岛等景点又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科普知识的教育园地,让游客汲取 生态科学知识,提升自然生态的环保理念。 作为天然湿地,该地区原为太湖的一处秀丽湖湾,水壤交错,有茭芦莲菱、鱼虾蜄蛤之 利,更有白鹭飞天、蛙鸣鸟啾之境。当地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因春秋时吴王常来此游湖而 史称“游湖”。 一、周边环境 自20世纪90年代起,苏州的城市化进程开始高速化,城市在扩张中吞并了原本位于城 市边缘地带的湿地。公园的用地范围是由黄海高程为4m左右的大堤围起的人工鱼塘群,鱼塘 高程在0.8~2.2m之间,属于人工湿地。大小不一的鱼塘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随着多年 的变化,场地初步形成了4种自然型湿地类型: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漫滩湿地和沼泽湿 地等。场地的陆生植被以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为主,有极少量的小乔木,可分为6种简单 的群落类型:灌木丛、芦竹群落、野生油菜群落和人工菜地、草本群落、藤本群落以及人工 林。水生植被类型分为沉水植物群、挺水植物群和浮叶植物群。鱼塘中以人工养殖的淡水鱼 虾和螃蟹为主,并伴生螺蛳、贝壳等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总的来说,湿地的现状不容乐观: 围垦过度,湿地生态功能下降;镇区污染治理不到位,对湿地生态环境有严重影响;保障与 管理不力,湿地保护缺乏良好的法制环境;退渔还湖后,替代产业发展困难。 二、设计形式 太湖湿地公园包括三大景区、两条主轴线,即原生态湿地景区、滨湖特色文化景区、山 屿生态游憩景区及太湖大堤景观主轴线和马山、大小贡山景观主轴线。 在规划设计中,以“大地记忆”——“文脉延续”——“生境培育”为主线,提出七大 湿地功能区: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展示区、湿地生态栖息地、湿地生态培育区、水乡游赏 休闲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和原生湿地保护区。城市主要干道分布在整个公园的东部和西部, 整个公园分别设置了三个主要的出入口,在出入口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减少对湿地公园环境 的影响。公园内部主要通过人行散步道和电瓶车组织游线。公园设一条3.5m宽的主环路和多 条宽度分别为2.5m、 1.8m、1.2m的二、三级游路,以及各类自然式小游步道。 (见p3规划总平面图)

浣花溪公园介绍

浣花溪公园介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浣花溪公园介绍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浣花,公园,介绍,,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绿野锦城西情系浣花溪 ——成都市浣花溪公园管理新模式 九尺之台,始于垒土;合抱之木,起于毫末。

浣花溪公园一切巨细,皆是汗水、智慧、关怀的凝聚体现。锐意进取、精益求精,一个城市自有它的精神所在,浣花溪公园树立的,即是一座城市的人文丰碑。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为浣花溪的美景所陶醉,留下了这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生动地描绘出了浣花溪曾有的盛景。 浣花溪,成都府河的一条分支,在历史上就以“浣花女濯涟洗纱”传名。浣花溪公园,位于浣花溪畔,成都市著名的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成都市首家“五星级”公园,首家由专业管理公司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开放型城市生态公园。 公园占地444.8亩,分为三大主题园区:白鹭洲、沧浪湖、万树山,园区景观主要包括:一座人造山,一个人工湖,一处城市湿地景观和“中国诗歌文化中心”的八个主题景点。 白鹭洲位于公园北侧,杜甫草堂与四川省博物馆之间,园区以“日落看归鸟,澄澄羡跃鱼”为造园意境,是一处城市人工湿地景观。以杜甫先生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取意命名。在建设中除注意景观设置外,还特意营造适合白鹭栖息的生态环境,以吸引鸟类到此生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空间。 沧浪湖位于公园中心地带,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为造园意境,以水景为主体。水面面积约4.3万平方米,根据“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的意境命名。

浅谈城市公园调研

浅谈城市公园调研 摘要:在这个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城市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品味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公园,作为一个大众人群共同休憩的地方,在现在也越来越被人们利用和重视。它对人活动的作用和影响正在悄然上升。无论是休闲,娱乐还是健身,公园都拉近了与人的距离。 关键词:公园人空间建筑小品植物文化 Abstract: In the society of the developing economy, people's requirements for material and culture are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In the city, people rise to a new height to have a feast of the life quality too. The park, as a place where the large number of people have a rest together, are also utilized and paid attention to by people now. Its function and influence to people is rising quietly. No matter the recreation, entertainment and fitness, the park is making close to people's distance. Keywords: Park person space architectural interludes plant culture 公园的概念 公园一般是指政府修建并经营的作为自然观赏区和供公众休息游玩的公共区域。具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 公园,作为公共性的活动场地,不同类型的公园给人的印象和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说,每一个公园在最初的设计理念和着重点

无锡长广溪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无锡长广溪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金融83 张航 0812208 长广溪湿地公园位于蠡湖西南岸石塘桥堍,是连接蠡湖和太湖的生态廊道。它西依军嶂山,东邻大学城,北连蠡湖,南靠太湖,依山傍湖,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非常优越。2005年5月建设部将其列入第二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名录,是全国十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一。建设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旨在恢复与重建长广溪周边湿生植被带,带动以长广溪为轴的水系整理,形成由蠡湖至太湖蜿蜒曲折的“溪阔水长”水系结构,恢复其对无锡入湖径流的净化作用,发挥其作为入湖的重要前置水道水域的生态战略价值。06年建成开放的介于石塘桥至长广溪桥300米段,是拟建的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试验段,该段除以湿地为灵魂的环境公园外,还将建有湿地解说中心,展示湿地常识、全国首批十大城市湿地公园。 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长10公里,占地约260公顷。规划通过运用低养护性和非结构性的手段来实现长广溪水系及周边区域水质的改善以及雨水、洪水的过滤与排放,创造河系独有的丰富生态系统并维持可持续发展。 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目标为: 1、创造地域性及水生动植物生态栖息地; 2、提供民众生态教育及解说设施; 3、提供静态的休憩野趣公园设施; 4、置水质及生态环境的监控追踪设施; 5、创造河系独有的丰富生态系并维持其可持续发展。 除了以上目标外,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也将成为无锡市及蠡湖新城发展中最主要的自然旅游点,并对无锡经济发展及提升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作出有力的贡献。 一期300米湿地公园示范段位于石塘大桥以南、长广溪大桥以北、山水东路以东、金石路以西的范围内,占地约5.6公顷。园内通过采用雨水净化及洪水防治的示范措施以达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及保持地区生态平衡。同时通过建设水生动植物生态栖息地示范区、自然教育基地、旅游服务管理中心等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旅游休憩、科普学习的场所。一期工程作为示范段将为整个长广溪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科学的试验依据和工程实践经验。 长广溪的历史:无锡的西南有太湖,“东溢为五里湖,南出为长广溪,西迳吴塘门,仍入太湖”(《清史稿》)。长广溪自古以来一直是外太湖经五里湖进入无锡城的水上捷径,名称取“溪阔水长”之意。北起五里湖口的石塘桥,流经东(土夅)、雪浪、南泉等地,转西经吴塘门入太湖,全长12.73公里,面宽15-40米,枯水期高1.3-1.7米。溪河水来自溪西雪浪山等诸山以及附近河浜,不过由于围湖(溪)造田,水域面积数度缩减。 长广溪也称“百脚港”,说的是这里河道纵横密布,有河庄浜、雪浪浜、畅墅浜、许舍浜、洪邱浜、吴塘浜等无数条。天雨,四镇之水,流入长广溪,汇人太湖;天旱,溪浜的水灌溉两岸万亩粮田。 长广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东吴孙权为了军事、政治上的需要,于吴嘉禾三年(234)分吴郡以西进行大规模的屯田,并置毗陵(古郡名,今常州,辖无锡等县)典农校尉,专门负责屯田垦殖。吴赤乌八年(245),典农校尉陈勋领兵3万歇驻赤马嘴,疏导长广溪,拓宽和开通河流,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所以,赤马嘴古代又称“歇马墩”。 对于长广溪的湿地净水过滤系统,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生存的环境正日益受到水源污染的威胁,有效的保护水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净化的目标水源分为雨水及河川原有污水两种。一般人认为雨水是洁净的水,未经处理便就近排放至至河川中。然而事实上,除了落在植被的雨水不会造成污染,其它都吸收了空气中的脏物,尤其都市化的发展,令硬铺地面冲刷下来的雨水更为污染。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的各种工业污水、生活污水、重金属粒子、沙土等等,长久以来对河川生态造成严重的

湿地调研报告(杭州长桥溪公园)

湿地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以杭州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设计与营建为例,介绍水生态修复的自然式设计和水生植物应用设计与造景特色,探讨两者在现代人工生态湿地公园中的有机结合,以体现最佳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 1.1 湿地的概念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常年或季节性积水,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我国的湿地包括滨海、河流、湖泊和沼泽湿地等天然湿地和稻田、池塘、水库等人工湿地。由于水分和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相对人为干扰较轻,因此,湿地内植物生长茂盛,并吸引着许多动物在区内繁衍栖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 作为一类生态系统,湿地是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之间兼有水陆特征的一种过渡型生态类型,因而兼有两种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类型,与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环境质量关系密切。湿地区域内水、洲纵横交错,芦荡深幽,百鸟翔集,水乡泽国,野趣盎然,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2.1 湿地的效益评价 2.1.1 社会效益 ①观光与旅游。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且在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 ②教育与科研价值。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 2.1.2 环境效益 ①维持生物多样性。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是珍稀特有的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地区和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在4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中,约有1/2生活在湿地中。

园林调研报告

中国的园林的设计独具特色。本文将介绍园林调研报告。 园林调研报告: 浣花溪公园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占地公顷。建设总投资亿元,是成都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以杜甫草堂为中心,将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古典园林和现代建筑艺术,民俗空间和时代氛围有机结合,以自然、雅致的景观和建筑凸现川西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水源干涸,河床淤塞,加上城市的发展和人为的破坏,浣花溪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于2002年10月2日,占地近亩的浣花溪公园破土动工,青山、湖水、小桥、园林逐渐填满了整块平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显露雏形。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爱戴。 u 功能定位 浣花溪公园建筑不仅与环境做到了和谐共生,而且以造景的方式来思考建筑,为建筑创作提供了新的实践方向。它的独特设计,为周围的生活环境提供了保障,给人们的精神情操做了充分的准备,同时它保护了历史文化浣花溪文化,杜甫草堂的建造,更是体现了,在这次设计中尊重历史的观点。这个公园是一个休闲与娱乐相结合的公共环境公园,体现了人性化设计。 u 设计原则 1生态原则:以绿色为主,突出植物的景观。 2人性化设计:满足居民的活动需求与行为方式。 3地域特色:反映成都浣花溪的历史文化与时代相结合的特 u 现状分析 (1)、公园场地周边临近浣花溪风景区,环抱环抱传统文化遗产杜甫草堂,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地理环境条件。同时公园由西南向东北展开,分为留园、万树园和白鹭洲三大景区。 (2)、场地周边有便利的交通要道,临近青阳宫,锦里等文化故地,在公园四周还有居民居住去,如浣花小区,北边有便利的交通。 (3)、公园内部含有历史文化悠久的杜甫草堂。留园和万树园为杜甫草堂的入口景观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 u 总体布局 公园由西南向东北展开,分为留园、万树园和白鹭洲三大景区。主要包括一座假山一个人工湖一处湿地两幢景观建筑三座地下车库四个大型休闲广场,贯通全园的小溪河道和路网以及遍布整个园区的园林绿化景观等。整个公园绿化布局合理,层次显明,园内绿化面积达到公顷。 1、留园和万树园的入口景观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留园的主要景点沧浪湖和万树山为挖方平衡,体 现出山水相绕的景观情趣,铺装素雅,配有成片香樟林,形成自然而别致的活动空间。万树园包含万树广场、川西民俗观演广场和一个网球场,同时与原有的浣花苑溶为一体,这里主要体现巴蜀文化和成都的市民生活情趣,配以丰富而层次化的植物和流水,情景相融。 2、万树山位于公园南部,以一座人造山为主,植如密林,占地万平方米,并配以万竹广场、川西民俗文化广场,锦水绕行其间,山体形态变化丰富。绿化分为春夏秋冬四景附以阳光草坪和花卉相衬,营造出绿竹通幽径,青萝拂行衣的意境。 3、从公园的北门进去,穿过菁华广场,向南的第一处景观是白鹭洲。这里树木青葱,

西溪湿地考察报告

西溪湿地的考察报告 从西溪湿地东大门入口,沿着湿地小道前行,周边都是绿色的草,碧玉的水潭,红红黄黄的小花,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显得特别可爱,心也似乎飞了起来,直通向河渚街。小街两旁开着酒肆、茶馆、染坊、龙舟馆、丝绣馆、竹编馆,都是些民间的“土特产”。来到小街的广场上,一座河渚塔高高耸立,沿着只容一个人通过的木楼梯登上塔顶,俯瞰西溪湿地美景,俨然江南水乡的又一典型代表。我通过这次西溪湿地的实地考察,从以下五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影响西溪湿地旅游知觉的因素 1. 刺激物的新奇独特性。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它这独特的地位吸引着相关专家和普通游客前来一睹它独特的风采。 2. 他人的提示。我们在考察过程中,恰巧听到一位导游在讲解蒋相祠、古戏台和壁画。听完后感受到西溪丰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到的不是沉默的西溪。 3. 旅游者的生理条件。我们组成员正值年轻,血气方刚的时候,什么都会去尝试一下,如爬河渚塔,感觉很惬意!来回都没坐电瓶车也不觉得疲惫。在途中发现老人团就明显不同,他们体力有限,有些活动就没有积极参加。 4. 刺激物的反复出现。一部《非诚勿扰》电影,电影大力宣传的同时也使得西溪湿地红遍大江南北,它成为许多情侣向往的地方。 5. 兴趣。对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浙江人,并且家乡也是山水风景区的我来说,山山水水对我来说真没太大吸引力。说实话,我反而更向往北方广阔的草原和一望无垠的平原。我想北方人和我的想法会恰恰相反吧,尤其看了电影后,我猜测原本有打算来南方的北方朋友就会更有兴趣了。 6. 知识与经验。初来来到西溪湿地,我们毫无经验可言,去的比较仓促,之前也没做什么深入了解,想必下次带亲朋好友过去时就会有另一番状况了。这次从周围的导游的讲解词中就学到了不少知识,下次我就可以班门弄斧了。 7. 情绪。天气晴朗,看看周围的游客个个心情舒畅,而我们在要离开时还出现意犹未尽的感觉。 二、对西溪湿地旅游条件的知觉 1. 对旅游时间与季节的知觉。临近西湖,在这方面也就存在共性,晴雨雾雪天气下的西溪湿地也风姿各异,四季皆宜。 2. 旅游设施。旅游设施方面有做的好的地方,但也有明显存在些不足之处。如电瓶车和步行者共行,存在安全隐患;河渚街入口处小桥前那些花哨破旧的游船实在和西溪湿地的主题风格不一致,大煞风景;有些旅游景区找不到厕所是不足之处,可西溪湿地没走几步就有厕所也是个问题,不仅影响了旅游者的心情也浪费了资源;路灯种类的参差不齐,广播传出的音乐断断续续,都有损景区的形象。 3. 旅游距离与交通。我们学校与西溪湿地如此之近,这个距离与交通不存在问题,但外来的游客就不同了。杭州的交通问题闻名全国,为缓解交通压力,修建地铁那是势在必行。否则,一定程度上肯定会因堵车等交通问题引起的旅游质量下降。 三、旅游的需要与动机及如何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1. 旅游者的需要 a) 满足生理的需要。游客出于散心散步前来西溪湿地,调节生理心理的 不良状况,满足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b) 社交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人们朝九晚五地上

无锡长广溪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xxxx 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金融83xx 长广溪湿地公园位于蠡湖西南岸石塘桥堍,是连接蠡湖和太湖的生态廊道。它西依军嶂山,东邻大学城,北连蠡湖,南靠太湖,依山傍湖,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非常优越。 2005年5月建设部将其列入第二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名录,是全国十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 建设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旨在恢复与重建长广溪周边湿生植被带,带动以长广溪为轴的水系整理,形成由蠡湖至太湖蜿蜒曲折的“溪阔水长”水系结构,恢复其对无锡入湖径流的净化作用,发挥其作为入湖的重要前置水道水域的生态战略价值。06年建成开放的介于石塘桥至长广溪桥300 米段,是拟建的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试验段,该段除以湿地为灵魂的环境公园外,还将建有湿地解说中心,展示湿地常识、全国首批十大城市湿地公园。 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长10 公里,占地约260公顷。规划通过运用低养护性和非结构性的手段来实现长广溪水系及周边区域水质的改善以及雨水、洪水的过滤与排放,创造河系独有的丰富生态系统并维持可持续发展。 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目标为: 1、创造地域性及水生动植物生态栖息地; 2、"提供民众生态教育及解说设施; 3、"提供静态的休憩野趣公园设施; 4、"置水质及生态环境的监控追踪设施; 5、"创造河系独有的丰富生态系并维持其可持续发展。 除了以上目标外,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也将成为无锡市及蠡湖新城发

展中最主要的自然旅游点,并对无锡经济发展及提升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作出有力的贡献。 一期300 米湿地公园示范段位于石塘大桥以南、长广溪大桥以北、山水东路以东、金石路以西的范围内,占地约 5."6 公顷。园内通过采用雨水净化及洪水防治的示范措施以达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及保持地区生态平衡。同时通过建设水生动植物生态栖息地示范区、自然教育基地、旅游服务管理中心等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旅游休憩、科普学习的场所。一期工程作为示范段将为整个长广溪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科学的试验依据和工程实践经验。 xx 的历史: 无锡的西南有太湖,“东溢为五里湖,南出为长广溪,西迳吴塘门,仍入太湖”《(清史稿》)。长广溪自古以来一直是外太湖经五里湖进入无锡城的水上捷径,名称取“溪阔水长”之意。北起五里湖口的石塘桥,流经东(土夅)、雪浪、南泉等地,转西经吴塘门入太湖,全长 12."73 公里,面宽15-40 米,枯水期高 1."3- 1."7 米。溪河水来自溪西雪浪山等诸山以及附近河浜,不过由于围湖(溪)造田,水域面积数度缩减。 长广溪也称“百脚港”,说的是这里河道纵横密布,有河庄浜、雪浪浜、畅墅浜、许舍浜、洪邱浜、吴塘浜等无数条。天雨,四镇之水,流入长广溪,汇人太湖;天旱,溪浜的水灌溉两岸万亩粮田。 长广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东吴孙权为了军事、政治上的需要,于吴嘉禾三年 (234)分吴郡以西进行大规模的屯田,并置毗陵(古郡名,今常州,辖无锡等县)典农校尉,专门负责屯田垦殖。吴赤乌八年 (245),典农校尉陈勋领兵 3 万歇驻赤马嘴,疏导长广溪,拓宽和开通河

小车河湿地公园实地考察报告——潘磊

——小车河湿地公园实地报告 学院:求是学院专业:2010级景观设计学号:102039010016 姓名:潘磊 指导教师:杨慧

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实地考察报告 学院:求是学院专业:景观设计学号:102039010016 姓名:潘磊班级:2010级指导教师:杨慧 考察性质:社会调查、实地走访考察地点: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实地考察报告成绩: 一、考察时间:2013年5月22日 二、考察地点:贵阳市小河区小车河湿地公园。 三、考察目的: 1.通过观察学习,了解贵州地区常用观赏植物的种类,达到初步识别的目的;2.掌握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以便在设计中科学地应用植物创造景观。 3.初步了解贵州地区动植物园、综合性公园、居住区及道路广场的植物应用情况,规则式园林与自然式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及处理手法。 四、考察要求: 对植物的基本、植物的应用。并能写出植物名录及简单的识别特征。 五、考察方法: 实地考察、带队指导老师讲解、文字资料、照片记录。 六、考察内容: 1.园林植物资源调查与识别: 调查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常用的园林植物种类、对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价值及应用进行详细观察记载。 2.园林植物配置的调查 (1)以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为现场,调查园中植物配置的处理手法及植物应用情况,学习植物与建筑、道路相互结合创造景观的方法。 (2)调查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情况,了解规则式园林与自然式园林植物配置各自不同的特点,掌握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及普通公园植物的选择与

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以下为例举植物: 八宝景天: 一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 立,具条棱,伏生糙硬毛及螫毛,螫毛直而开展, 长达6毫米。叶互生,托叶合生。三角状锥形, 早落;叶柄细弱,长(2)5至6(12)厘米,伏生糙硬 毛及螫毛;叶片卵圆形,长4至17厘米,宽3至 10厘米,基部圆形或近截形,先端渐尖或尾状尖,边缘具缺刻状大齿牙,表面深绿色,密布小球状钟乳体背面色淡,两面伏生糙硬毛,背面主脉上疏生螫毛。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腋生,单一或分枝,具总梗,比叶短,分枝稀疏,伏生糙硬毛及稀疏直立的螫毛;雄花序生于茎下部,雄花花被4深裂,生有糙硬毛,雄蕊4;雌花为穗状二歧聚伞花序,生于茎上部,花序轴伏生糙硬毛及螫毛,雌花花被2裂,上端花被片椭圆形,顶端具不甚明显的3齿,背部呈龙骨状,伏生糙硬毛,下端花被片线形面小,果熟时上端花被片包着瘦果基部。瘦果广卵形,长约2毫米,宽约1.5毫米,双凸镜状,密着于果序的一侧。花期7至8月,果期8-9月 吊兰:吊兰性喜温暖、喜湿润、半阴的环境。 它适应性强,较耐旱,但不耐寒,对土壤要求苛 刻,一般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中生 长较佳。对光线的要求不严,一般适宜在中等光 线条件下生长,亦耐弱光。生长适温为15~25℃, 越冬温度为10℃。 菖蒲:菖蒲叶丛翠绿,端庄秀丽,具有 香气,适宜水景岸边及水体绿化。也可盆栽观赏或作布景 用。叶、花序还可以作插花材料。全株芳香,可作香料或 驱蚊虫;茎、叶可入药。菖蒲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水生 植物,其丰富的品种,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中, 得以充分应用。多年生挺水草本;叶剑形,浓绿色。适应 性强,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园林应用:尾叶片绿色光亮,

千岛湖湿地调研报告

微山湖水资源 调研报告 微山湖十一假期实践调研 摘要:2013年7月21日至2013年7月25日。微山湖十一假期实践调研队前往沛县自来水公司,千岛湖湿地及周边开展了以水资源利用及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十一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队与沛县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了徐州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并走访了微山湖湿地与千岛湖湿地,并对微山湖湿地公园的动植物与其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规划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关键词:沛县自来水公司、湿地、调研、污染、发展 (一)、沛县自来水公司 沛县自来水公司成立于1979年、是沛县城区唯一具有供水资质的供水单位,隶属于水利局。公司地址:沛县沛城镇汉台路2号,公司现有职工300余人,拥有供水深井30余眼,平均井深120米左右,日供水量2万吨,采用新型二氧化氯发生器进行加氯消毒,一级供水。 (二)、湿地的概念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常年或季节性积水,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相对于海洋与陆地,湿地的面积较小。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我国的湿地包括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等天然湿地和稻田、池塘、水库等人工湿地。湿地

区内适生着各类野生动植物的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水分和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相对人为干扰较轻,因此,植物生长茂盛,吸引着许多动物在区内繁衍栖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作为一类生态系统,湿地是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之间兼有水陆特征的一种过渡型生态类型,因而兼有两种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类型,与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环境质量关系密切。湿地区域内水、洲纵横交错,芦荡深幽,百鸟翔集,水乡泽国,野趣盎然,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1、湿地的效益评价 ①观光与旅游。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湿地除可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城市中的水体,在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 ②教育与科研价值。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一些湿地中保留着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在研究环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2、湿地保护的背景、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多数湿地锐减,生物多样性下降,城市地下水无序开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水位下降、水体污染、水质不良、可用量减少、储备亏空、供需失衡等问题,国办、省办已发布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将湿地保护、恢复及合理利用纳入城市的土地利用、生态治理、资源恢复、水资源管理、河流区域管理及相关的管理规划之中。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在湿地保护管理上的职责和任务,鼓励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湿地保护事业,切实加强湿地的恢复、保护和管理,要把湿地建设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城市“壮腰健肾” 3、外部环境对千岛湖湿地保护区的影响 我们对湿地保护区的实践调查是在沛县范围内进行的,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参观了沛县县城,因此这里我把微山作为湿地保护区的外部环境实例来说明其对保护区的影响。 首先,在参观县城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县城区域的环境卫生不是很好。一些现象例如:部分道路显得很脏,气味比较的难闻,垃圾桶脏乱以及数量很少等。还有县城的一些河流的污染也是比较的严重,河流的水基本都是比较死的。这样的环境现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环保文化,说明民众和政府的环保意识不够,环保行动还做的不是很到位,尤其像垃圾桶这样的环境基础设施的不到位更是政府的职责所缺。而这样的一种环保文化对于处于其中的保护区的保护是有害的,它将不利于民众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保护区的保护中来,且很容易使保护区在无意识中遭受到某些污染。其次,我们还了解到当地的政府为了创收,大量地引进一些工厂和企业,其中也就包括一些会带来比较严重污染的企业,像造纸类企业,它们带来的污染风险是很大的,不易控制。还有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等环境污染风险都是很高的。而这些风险必然会落在保护区的头上,对于保护区的保护非常不利。 (一)、千岛湖湿地公园调研结果及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