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26.0分)

1. 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地区是

A. 长江三角洲

B. 东北三省

C. 黄土高原

D. 三江源地区

2.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的冰川逐年萎缩,这反映了

A. 地壳活动强烈

B. 海陆变迁剧烈

C. 开采活动频繁

D. 全球气候变暖

3. 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不包括下列河流中的哪一条( )

A. 怒江

B. 长江

C. 黄河

D. 澜沧江

4.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是( )

A. 滥采砂金

B. 全面禁猎

C. 乱砍滥伐

D. 过度放牧

5.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的冰川逐年萎缩,这反映了

A. 地壳活动强烈

B. 海陆变迁剧烈

C. 开采活动频繁

D. 全球气候变暖

6. 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B. 位于青海省北部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

C. 生态环境恶化,草地沙化严重,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尤为突出

D. 湖泊、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7. 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B. 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C. 该区位于青海省 D. 由于不合理的砍伐、放牧、耕作,该地的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8. 建设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最主要目的是

A. 防止水源污染

B. 维护生态平衡

C. 增加木材蓄积量

D. 禁止滥捕滥猎

9.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地区曾是河湖密布、水草丰美的高原草甸区。目前,三江源地区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水土流失的面积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为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 修建水库

B. 修水平梯田

C. 跨流域调水

D. 种草植树

10. “三江源”中的三江不包括

A. 长江

B. 黄河

C. 雅鲁藏布江

D. 澜沧江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读图,回答4~6题

11. 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A. 暖湿

B. 高寒

C. 干旱

D. 炎热

12. 游客乘火车沿青藏铁路经过三江源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 大地碧绿翠无瑕,草原宽阔有人家

B. 羚羊飞奔在天边,牦牛信步在山间

C. 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

D.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

13.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 过度放牧

B. 滥伐森林

C. 全球气候变暖

D. 湿地面积缩小

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读东北三省和青藏地区图,完成10~11题。

14. 关于两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山环水绕”概括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高、寒”是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B. 东北三省气候干燥,辽东半岛长冬无夏;青藏地区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C. 与东北三省相比青藏地区铁路线稀疏,气候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因索

D. 东北三省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丰富,青藏地区有丰富的新能源如太阳能、水能

15. 图中阴影区域①②分别是松嫩平原和三江源地区,下列关于①②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区域沃野千里,粮食产量大

B. ②区域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①区域种植的农作物因为生长时间较短,各种养分积累多

D. ②区域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16. 关于区域及其特征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A. 北京——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B. 香港——博彩旅游业发达

C. 长江三角洲——最大的高原湿地

D. 三江源——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7.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众多的大江火河。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在青藏高原的藏绵羊和牦牛等牲畜要适应高寒、________、________等特殊高原环境。

(2)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有西藏南部的D________。谷地和青海东部的湟水谷地。本区的粮

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小麦等。

(3)图中阴影区是被誉为“中华水塔”之称的________地区。这里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图中河流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4)近年来,图中阴影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为此,我们要采取哪些措施对它加以保护?(写两条)________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18. 读下面三幅图,回答问题。

(1)三江源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区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农业部门以业为主;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气候,农业部门以业为主。

图2阴影地区甲为我国的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自这里,被誉为“中华水塔”。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该地区出现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

问题,对当地及河流中下游地区产生重要影响。(2)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3)小明的家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晚上都回到昆山的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同城效应)。结合图3,说出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什么?。(4)长江三角洲独具特色的水乡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点的是( ) ①拙政园②周庄③乌镇④杭州西湖⑤颐和园A.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19. 读三江源所在地区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牛态保护区。其中河流A是________。图中的铁路线是________。

(2)从牧场类型看,D所在的牧区主要是________牧场,该牧区代表畜种是________。

(3)该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符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和小麦,这里发展粮食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是________。

(4)D为雅鲁藏布江,该河谷地带种植的农作物单产量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D

2. D

3. A

4. B

5. D

6. B

7. B

8. B

9. D 10. C

11. B 12. B 13. C 14. A 15. A

16. A

17.

(1)缺氧、低气压

(2)雅鲁藏布江青稞

(3)三江源黄河长江澜沧江

(4)设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18.

(1)高寒、畜牧、湿热(或温暖湿润;雨热同期)、种植;(2)长江、黄河的含沙量增加;河湖淤积,加剧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黄河水量减少,断流时间增加等;(3)快捷、便利的交通运输(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4)A。

19.

(1)黄河青藏铁路(青藏线)

(2)高寒牦牛

(3)青稞热量

(4)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解析】

1.

本题考查了我国具有“中华水塔”之称的地区。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三江源地区如同一个巨大的蓄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2.

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2003年1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故选D。

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中的河流。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指澜沧江、长江、黄河,不包括怒江。故选A。

4.

本题主要考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与建设。熟练掌握三江源保护区建设目的和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近年来,由于气候暖干化趋势、过度放牧以及人类活动,使三江源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三江源地区大片土地逐渐沙化。2000年8月19日,国家正式成立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31.6万平方千米。自然保护区内要求:①退耕还草(林),②全面禁猎,③禁采砂金,④休牧育草,⑤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这将有利于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B正确,故选B。

5.

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海平面上升,高山冰川逐年萎缩。三江源地区的冰川逐年萎缩就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故选D。

6.

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地理概况。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B错。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生态环境恶化,草地沙化严重,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尤为突出。湖泊、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ACD对。故选B。

7.

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认识,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三江源中的三江指长江、黄河、澜沧江,被誉为“中华水塔”,位于青海省,由于不合理地砍伐、放牧、耕地,该地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所以,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A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8.

本题考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意义,理解解答即可。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该地区的珍惜动物有藏羚羊等。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

本题考查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的措施。目前,三江源地区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水土流失的面积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为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的有效措施是种草植树,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故选D。

“三江源”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11 — 13.

本题主要考查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形成了高寒的地理特征,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三江源的自然景观。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主要的高原动物有羚羊、牦牛等,B正确。“大地碧绿翠无瑕,草原宽阔有人家”主要描述内蒙古高原的景观,A错。“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主要描述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景观,C错。“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描述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观,D错。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对三江源地区的冰川影响。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导致两极冰川和山岳冰川融化。三江源地区的冰川逐年萎缩就是全球变暖造成的。故选C。

14 — 15.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相关地理知识。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形成了“高、寒”的地理特征,故A符合题意;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南部辽东半岛的夏季较长,B不符合题意;与东北三省相比青藏地区铁路线稀疏,地形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因素,C不符合题意;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但是近年来东北地区的煤炭出现枯竭的情况,D不符合题意。故选A。

本题考查松嫩平原和三江源地区的相关知识。①松嫩平原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经过建设者多年的艰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盛产小麦、大豆、甜菜和乳肉制品,成了富饶的“北大仓”,A符合题意;②三江源地区过去水草肥美,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这里天然草场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的溪流已经消失了,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B不符合题意;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温度差异明显,由于纬度高,气候冷湿,作物可一年一熟,因为生长时间较长,各种养分积累多,产量高,C不符合题意;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境内,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指澜沧江、长江、黄河,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

本题考查北京在我国的地位以及香港、长江三角洲、三江源等不同地区的特点,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典型地理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A.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和国际交往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故A选项正确;

B.澳门的博彩旅游业发达,故B选项错误;

C.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故C选项错误;

D.根据城市规模和人口总数来看,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17.

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

(1)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青藏地区的主题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属高原高山气候区,高寒、缺氧、低气压是其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2)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农业分布和主要粮食作物。青藏高原面上,海拔高,热量不足;但是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热量相对充足,有灌溉水源,地形较平坦,土壤较肥沃,可以发展农业种植,如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的湟水谷地,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等粮食作物。

(3)本题主要考查青藏高原上河流的分布。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上终年分布着冰川。冰雪消融后,冰雪融水就成为众多大河的源头。如图中的阴影区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图中的B)、黄河(图中的A)、澜沧江(图中的C)的发源地。

(4)本题主要考查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措施。为保护三江源,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以恢复植被;全面禁猎,以保护当地的动物;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加强对当地植被的保护。

18.

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相关知识,难度中等。

(1)三江源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冬寒夏凉,空气稀薄。其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江海交汇之地,地势低平,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农业部门以种植业为主,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加剧,带来的严重后果将

会是:长江、黄河的含沙量增加;河湖淤积,加剧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黄河水量减少,断流时间增加等。

(3)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同城效应”。所以,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快捷、便利的交通运输(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

(4)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和杭州的西湖就是其中的代表,还有具有水乡风貌的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而颐和园是北京的旅游景点。所以,A正确,BCD三项错误。故选A。

19.

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概况,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

(1)本题考查青藏高原上的河流、铁路。青藏地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A黄河、B长江、C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中国铁路运输的地位尤为突出.纵横交错的铁路分布全国各地,并与公路、河道、航空港相连,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铁路是青藏铁路.(2)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畜牧业。从牧场类型看,青藏地区所在的牧区主要是高寒牧区牧场,该牧区代表畜种是牦牛、藏绵羊等。

(3)本题主要考查青藏高原农业。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具有高寒的环境特征,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有丰富水源的河谷平原地带,西藏自治区农业区集中在雅鲁藏布江的①藏南谷地、青海省农业区集中在②湟水谷地;该农业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这里发展粮食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热量不足。

(4)本题考查青藏高原农业高产的原因。雅鲁藏布江谷地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和小麦,河谷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习题精选人教版

选择题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A.淮河B.秦岭C.太行山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A.冰川B.地震C.风成说D.火山灰堆积 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A.注入的支流众多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D.流经黄土高原区 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灾害B.台风C.寒潮D.地震 5.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B.资源缺乏,特缺煤炭 C.人多地少D.生态建设已步入良性循环 6.“五岳”中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A.泰山B.衡山C.华山D.嵩山 7.黄土高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B.油菜C.甘蔗D.小米 8.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A.上游B.中游C.下游D.中下游 9.黄土高原所属的温度带主要是:() A.亚热带B.暖温带C.中温带D.寒温带 10.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11.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主要界于:() A.800mm~1600mm B.400mm~800mm C.200mm~400mm

D.200mm以下 12.全国十大旅游景点中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A.秦始皇陵兵马俑B.避暑山庄 C.布达拉宫D.黄山 13.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 14.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此地产煤的省份是:() A.黑龙江B.安徽 C.河南D.山西 15.为将黄土高原上山西大同的煤运往东南沿海而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铁路线是:()A.大秦线B.京包线 C.陇海线D.哈大线 16.下列省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安徽B.青海C.山西D.陕西 17.下列城市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太原B.银川C.石家庄D.合肥 18.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A.年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B.人类的植树造林活动 C.地表破碎,缺乏植被 D.黄土本身疏松、干燥的特性 19.下列省份中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有:() A.陕西B.山西C.黑龙江D.西藏自治区 20.被誉为“塞上江南”的两大平原是:() 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 C.宁夏平原D.河套平原 21.下列事物与黄土高原人民生活相关的有:() A.赛龙舟B.秧歌舞 C.面食为主D.青稞酒 22.黄土高原蕴藏量较为丰富的能源资源有:()

初二地理青藏地区教案

初二地理青藏地区教案 【】下面编者为大家搜集了初二地理青藏地区教案教案 供大家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二课时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大连市长海县第八中学孙希杰 一、课程标准中对《青藏地区》学习的基本要求 a、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与其他地理单元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b、说出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对青藏地区的学习,掌握学习分区地理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山脉、河流等基本情况, 掌握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及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 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 学生分析、认识交通对本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本区是科 研旅游的宝地。掌握学习分区地理的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三、学生分析: 1、教学对象:普通中学初二学生。 2、特征: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但缺乏对地理知识综合分析的能力。 四、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青藏地区》是人教版教材第(四)册第五章第三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三节的西北地区》,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具有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同等的地位,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又将为下一步省级 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本章内容中,在教材知识体系 中占据承上启下的地位。 2.本节主要内容: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海拔平均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地高、天寒是本区主要的自然特征,一切地理 要素都受到它的严重制约。高寒牧区、谷地农业是本区农牧 业生产特征。交通运输的发展对本区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新人教版讲解学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新人教 版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1.有关课本插图资料。 2.挂图——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黄土高原)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主要地貌有哪些?(黄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引出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挂图——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板书: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东港区后村镇初级中学王永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图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 2、知道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三江源地区三江源地区誉为“中华水塔”,及作为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 2、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从而理解三江源保护区建立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认识到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辩证关系,要树立正确地生态观,加强环保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和谐家园付出自己的努力 二、教学重点:三江源地区誉为“中华水塔”及作为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及保护措施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式教学等。 六、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播放《三江源之歌》,引入我们这节课学习的课题: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我们分成三个考察队,(长江考察队、黄河考察队、澜沧江考察队),进行比赛。比赛要求: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勇于发言,按照发言的质量和数量计分。 在出发前,老师先建议大家做一些准备。大家对照学案内容熟悉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明确我们这次考察的任务。(图片:学习目标)第一个考察任务: (一)江河的源地 用最快的时间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搜集有关江河的源区的第一手资料,,把不会的、有疑问的内容标注出来(……)。 自主学习:阅读第1页至第2页阅读材料(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河流的天然调蓄器)部分, 谁向大家展示一下你搜集到的资料内容?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学生说)大家搜集到的这些资料非常准确,我们再一块用图来熟悉一下几个地方(图片:青海省的位置,图片:三江源地区的位置)。 我们知道了三大河流源区的位置,继续考察,寻找河流的源头。怎样寻找源头呢。我们组织了一 我们的考察就到这里,现在请各位考察队队员发言: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 2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习题[含问题详解解析汇报]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26.0分) 1. 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地区是 A. 长江三角洲 B. 东北三省 C. 黄土高原 D. 三江源地区 2.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的冰川逐年萎缩,这反映了 A. 地壳活动强烈 B. 海陆变迁剧烈 C. 开采活动频繁 D. 全球气候变暖 3. 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不包括下列河流中的哪一条( ) A. 怒江 B. 长江 C. 黄河 D. 澜沧江 4.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是( ) A. 滥采砂金 B. 全面禁猎 C. 乱砍滥伐 D. 过度放牧 5.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的冰川逐年萎缩,这反映了

A. 地壳活动强烈 B. 海陆变迁剧烈 C. 开采活动频繁 D. 全球气候变暖 6. 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B. 位于省北部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 C. 生态环境恶化,草地沙化严重,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尤为突出 D. 湖泊、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7. 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B. 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C. 该区位于省 D. 由于不合理的砍伐、放牧、耕作,该地的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8. 建设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最主要目的是 A. 防止水源污染 B. 维护生态平衡 C. 增加木材蓄积量 D. 禁止滥捕滥猎 9.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地区曾是河湖密布、水草丰美的高原草甸区。目前,三江源地区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水土流失的面积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为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 修建水库 B. 修水平梯田 C. 跨流域调水 D. 种草植树 10. “三江源”中的三江不包括 A. 长江 B. 黄河 C. 雅鲁藏布江 D. 澜沧江 “三江源位于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读图,回答4~6题。 11. 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范围。 理解三江源地区为什么被誉为“中华水塔”。 分析三江源地区的水源来自哪里。 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 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资料、图片、多媒体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分析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的措施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三江源地区的环境,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与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三江源地区誉为“中华水塔”的原因。 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这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这里细草

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是江河之源。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描述的是哪里吗?(三江源地区) 大家都非常棒!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美丽的地方——三江源地区。 二、新课学习 (一)江河的源地 1.三江源地区的位置:青海省南部 2.范围: 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3.“中华水塔”: 三江源地区为什么被誉为“中华水塔”?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拓展延伸:三江 三江平原中的三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 三江源中的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 三江并流中的三江:长江、澜沧江、怒江 4.三江源地区的水源 这里降水并不丰富,为什么有这么多河流发源于这里呢? ①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每至温暖季节,“固体水库”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进而蜿蜒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 ②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为什么说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是河流的天然调蓄器? 阅读材料: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河流的天然调蓄器 三江源地区湖泊众多。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源之一,同时还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当雨季来临和冰雪融水丰盈时,这些湖泊储蓄河水,起着消减洪峰的作用。到了冬、春季节,因冰雪封冻,河流水量减少,湖泊将存储的水补给河流,保持河流流量的相对稳定。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沼泽分布区。由于每年夏季冰雪融水补给丰沛、稳定,因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doc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课件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学流 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今天我们 §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课件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学流 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今天我们 §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13-人教版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 ■课程标准 1、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读图描述三江源的自然特征、位置特点。 2.能理解“三江源为何被誉为‘中华水塔’”,“为什么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的源头”。3.了解确定大河源头的困难和原则。 4.认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意义,了解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知道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对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景观图,感受三江源独特的自然环境;通过读图描述,确定三江源的位置;通过判读地形图和回忆旧知,归纳三江源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成为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3.通过资料判断河流源头,学习确定大河源头的原则。 4.阅读课文,认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意义;列举实例,说明三江源面临的生态危机;分析研究,了解其对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讨论探究,知道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寻找黄河源头的“仿真情境”,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教育。2.认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意义,渗透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想和人地协调思想,培养学生用地理视角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为什么三江源地区能成为“中华水塔”。

2.三江源地区巨大的生态功能和脆弱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 1. 河流探源。 2. 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教学策略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读图分析、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效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

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测试题 最新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习题一、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 D.流经黄土高原区 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灾害 B.台风 C.寒潮 D.地震 5.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 B.资源缺乏,特缺煤炭 C.人多地少 D.生态建设已步人良性循环 6.“五岳”中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A.泰山 B.衡山

D.嵩山 7.黄土高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油菜 C.甘蔗 D.小米 8.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9.黄土高原所属的温度带主要是:()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10.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11.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主要界于:() A.800mm~1600mm B.400mm~800mm C.200mm~400mm D.200mm以下 12.全国十大旅游景点中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A.秦始皇陵兵马俑 B.避暑山庄 C.布达拉宫

13.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14.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此地产煤的省份是:() A.黑龙江 B.安徽 C.河南 D.山西 15.为将黄土高原上山西大同的煤运往东南沿海而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铁路线是:()A.大秦线 B.京包线 C.陇海线 D.哈大线 二、双项选择 1.下列省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安徽 B.青海 C.山西 D.陕西 2.下列城市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太原 B.银川 C.石家庄 D.合肥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A.年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B.人类的植树造林活动 C.地表破碎,缺乏植被

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知识点填空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附参考答案 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部,以西,—以南,南至国界。 2、青藏地区在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之称。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和。“”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广布。青藏高原是、、、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3、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冬夏,年温差,日温差。由于海拔高,空气,日照,太阳辐射。 4、是藏族的传统服饰,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日温差大的特点而设计。 5、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生长着、、等多种高原特有动物。 6、青藏高原上有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高原淡水湖。 7、青藏高原是我国的牧区。在独特是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等特殊环境的牲畜——、、。 8、青藏地区气温较低,日照较长。在一些海拔较低的地区,如南部的、东部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好,分布着农业。这里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适宜喜温凉的、等作物的生长。 9、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也是常见的食物,人们爱喝。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中,在农区和城镇多见。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三江源位于省南部,是源区、源区、源区的总称。三江源地区如同一个巨大蓄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三江源地区被誉为“”。 2、和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每至温暖季节,“固体水库”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进而蜿蜒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和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3、三江源地区众多,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源之一,同时还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作用。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分布区,其也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作用。 4、三江源地区是我国尤为关键的地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最集中的地区。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和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 与。 5、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逐年萎缩,这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知识点复 习 知识点 考点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范围:东起①太行山、西至②乌鞘岭、南至③秦岭、北抵④长城,跨⑤晋、⑥陕、⑦甘、⑧宁等省区。 2.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3.成因:风成说认为黄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考点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 地形: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 植被: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 黄土性质: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人为因素: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2.后果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考点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1.脆弱表现: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破坏后很难恢复。 2.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旱涝灾害。 考点四、生态建设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 课后习题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的土地总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其流失面积大约43万平方千米,其中严重流失区约有25万平方千米。这里地面支离破碎,生产条件差,成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彻底治理黄土高原,是我国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完成第4~5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旱,黄土疏松 B.夏雨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c.千沟万壑 D.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 2.整治黄土高原的中心任务是 A.制止滥垦滥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中学文科组初中地理第*号说课教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选自八年级地理下册,本节是第一节自然特征内容的延伸,通过探寻江河的源头活动,发现三江源生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让学生明确三江源地区保护高海拔地区生物的多样性,维护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说学情: 在分析完教材之后,简单的分析一下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所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上学期已了解了中国地理的概况,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求知欲旺盛。所以针对以上的学生特点,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标的理念,我设定如下的教学目标(过渡)。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原因。 2)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区域生态环保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分析三江源地区是大河源头的原因; 2、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学习目标 1.能够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 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够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2.根据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资料,分析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 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教学用具PPT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略)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自学课文,搜集信息,解决下列问题。(将重点内容在书上画记号) 一、情景切入.问题感知 好玩的:青海湖鸟岛、浓郁而神秘的民族风情等。 好吃的:牛羊肉杂碎、醪糟、甜醅、锅榻 好看的:藏族歌舞、土族召安舞、互助县五群山的“花儿”、“热贡艺术”中华民族有两条母亲河,这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第一大河,黄河经过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5500公里,是我国第二长河。长江中下游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那么黄河、长江的源头在哪里,那里的自然环境又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吗? 二、自主学习.总结归纳 高原环境 1.地理位置: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一个深居内陆的高原。 2.地形:高原为主,山脉众多。西北部有地势相对较低的柴达木盆地,主要的山脉有祁连山、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可可西里山。高山上雪山广布。 3.气候特征:高寒干冷,大陆性强。 中华水塔 1.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 2.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是一个咸水湖。 3.两个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丰富的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柴达木盆地矿藏丰富,这里的煤、石油、铅锌、钾盐矿十分丰富,察尔汗 1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三江源地区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 滁州市凤阳县二铺中学金腊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明确三江源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⑵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2、过程与方法 ⑴学生能够运用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掌握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⑵学生能够运用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的环境问题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的能力。 ⑵通过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三江源地区视频,展示三江源的景观图片。如画的图片将学生带入三江源地区,学生身临其境,直观感受三江源地区的环境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自主学习】独立自学 任务安排:阅读教材和地图册,独立完成学案“我自主,我能行”部分。通过独立完成学案,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了整体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授】 一、走进三江源——江河的源地 教师提问:1、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习区域地理我们首先应当明确该区域的什么特点? 2、介绍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 学生回答:1、地理位置。 2、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青藏高原腹地。 教师提问:为什么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 师生总结:1、运用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明确三江源地区所在的地势阶梯及其对河流的影响,运用类比的方法,生活中,水塔是建在高处的储水池,利用落差实现自动供水;而三江源地区矗立在青藏高原上,类似于“水塔”源源不断地通过长江、黄河、澜沧江等“输水管道”向下游送水。 2、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 教师提问(提升):通过数据对比,说出三江源地区水源对哪条河流的影响更大?简要分析原因。 承转:这里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因为降水丰富吗?(课件出示我国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图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 2、知道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三江源地区三江源地区誉为“中华水塔”,及作为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 2、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从而理解三江源保护区建立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认识到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辩证关系,要树立正确地生态观,加强环保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和谐家园付出自己的努力 二、教学重点:三江源地区誉为“中华水塔”及作为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及保护措施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式教学等。 六、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长江、黄河是我国两条重要的河,但你们知道他们发源于同一个地区吗?这个地区除孕育了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之外,还孕育了国际性河流澜沧江。这就是青藏高原上的三江源地区。作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里是什么样的自然景观吗?你们想去看看吗?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三江源,去欣赏和认识一下这片伟大、神圣的土地。看完后请思考问题:三江源地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三江源地区的地貌景观、湿地景观、生态特点)。 (我们分成十个组,进行答题赛。比赛要求: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勇于发言。答对一题加一分,最后比一比看哪个组分多。) 师: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那么它位于青藏高原的什么地方,哪个省境内呢?(东南部青海省的南部)板书:一、高原湿地:1、印象。2位置。 师:在这个特殊的地区有哪些山脉和河流呢,地势如何?看课本92页三江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 板书:3地形 师:可以看到,这块土地是我国第一、第二长河的发源地,长江总水量的百分之二十五,黄河总水量的百分之四十九均来源于这里,另外,澜沧江总水量的百分之十五也源于此。自主学习 4,江河的源地:中华水塔、大河源地 自主学习:阅读第92页至第93页及阅读材料(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河流的天然调蓄器)部分,思考: 谁向大家展示一下你搜集到的资料内容?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学生说) 师:大家搜集到的这些资料非常准确,我们再一块来熟悉一下几个地方(图片:青海省的位置,图片:三江源地区的位置)。 我们知道了三大河流源区的位置,继续考察,寻找河流的源头。怎样寻找源头呢。我们组织了一个考察活动,准备了三个方面的素材,第一,我们描出92页两个图上的长江,再描出黄河。第二、

2019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3、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青藏高原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4、气候: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特点: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藏族的传统服装藏袍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大而设计的。 4.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部分仍保持着原始的生态,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5.湖泊: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 6.高原之舟:高原之舟指的是牦牛,它的毛长皮厚可以保持体温,预防寒冷、体矮身健,可以载负重物。 7.牧区: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臧山羊。 8.河谷农业区: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的气候条件是气温较低,有利气候条件是日照充足。 主要的农业区有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湟水谷地,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的好处是: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适合喜温凉的青稞、小麦、豌豆。 9.生活习惯: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为了抵御严寒。人们都爱喝青稞酒和酥油茶。因为青藏高原土层浅薄,林木稀少当地人建造房屋时,往往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块为原料房屋墙体平顶碉房。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后作业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后作业 一课两练·提素能 练基础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地区位于下列哪一省区( ) 2.下列水系与黄河源区无关的是( ) A.卡日曲 B.鄂陵湖 C.当曲 D.扎陵湖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最重要、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调节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以“生态立省”战略为统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有效实施,生态修复初见成效,绿色的梦想和美好的愿景正逐步实现。据此回答3、4题。 3.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不包括() A.雅鲁藏布江 B.长江 C.黄河 D.澜沧江 4.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是() A.藏羚羊 B.细毛羊 C.三河马 D.三河牛 5.(2015?绵阳学业考)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它的含义是指() A.“世界屋脊” B.太江大河发源地 C.中国“雨极” D.野生动物天堂 6.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 B.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C.位于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动物稀少、单一

D.该地区的河流均自西向东流,注入东海 7.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带来的后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减少 B.不仅影响到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还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C.直接影响到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 D.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草场沙化严重、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 8.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是() A.滥采砂金 B.全面禁猎 C.乱挖滥伐 D.过度放牧 练能力 9.长江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河湖淤积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的南部,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读三江源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图中a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条国际性河流 B.自东向西注入太平洋 C.全年水量季节变化小 D.该河三角洲附近人口稀少 11.下列对三江源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 B.三江源地区降水量丰富,使江河水稳定充足 C.湖泊和沼泽对河流的流量起着重要的天然调蓄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测试题(含答案)

第九章青藏地区 一、选择题 1、喝青稞酒、品酥油茶,是我国哪一地区人们的待客之道() A.黄土高原 B.新疆牧区 C.东北大平原 D.青藏高原 2、青藏地区著名的畜种是() A.三河马 B.三河牛 C.细毛羊 D.牦牛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以高寒为主要自然特征的是()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4、青藏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 A.湟水、雅鲁藏布江谷地 B.青藏高原边缘 C.黄河、长江源头 D.藏北高原 5、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 A.日照长,生长期长 B.地势高,气候寒冷 C.高山峡谷分布广 D.降水和冰雪融水多 6、在青藏高原生长着不畏严寒,能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的() A.牦牛 B.藏羚羊 C.骆驼 D.三河马 7、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诚的喇嘛,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该地区农作物单产量高的自然原因是() A.二氧化碳浓度高 B.气温高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降水量适中 8、青藏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A.光照强烈 B.干旱少雨 C.昼夜温差大 D.寒冷 9、下列说法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A.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D.地热资源丰富 10、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比较肥沃 B.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C.河谷地区气温高,风力较小 D.河谷地区人口稠密,有充足的劳动力

11、青海省最主要的农业区是() A.宁夏平原 B.雅鲁藏布江谷地 C.河套平原 D.湟水谷地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藏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563491541.html,] B.青藏地区比西北地区纬度低,所以夏季的气温比西北地区高 C.青藏地区多为外流河,西北地区多为内流河 D.青藏地区的人口密度比西北地区大 13、被人们誉为“沙漠之舟”的牲畜是() A.三河马 B.伊犁马[来源:学科网ZXXK] C.牦牛 D.骆驼 14、青藏地区丰富而洁净的能源是() A.水能 B.天然气 C.太阳能 D.石油 15、“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描述的地区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6、我国风力侵蚀作用最为明显的地区是() A、南方地区 B、黄土高原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7、以下农作物不属于青藏地区的是() A. 青稞 B.小麦 C. 豌豆 D. 甘蔗 18、我国主要牧区分布在() A.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 19、下列人类活动方式可取的是() A.在内蒙古草原上垦荒种粮 B.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 C.在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D.在青藏高原上发展畜牧业 20、在我国,下列活动与地区搭配不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滑冰 B.南方——游泳 C.西北地区——赛龙舟 D.青藏地区——赛牦牛 21、不同的地形条件形成不同的农业景观,下列地形区与其农业景观组合正确的是( ) A、辽东丘陵——一片片碧绿的茶园 B、华北平原——一望无际的水稻田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xx》知识点复 习 知识点 考点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范围:东起①太行山、西至②乌鞘岭、南至③秦岭、北抵④长城,跨 ⑤晋、⑥陕、⑦甘、⑧宁等省区。 2.景观:xx、xx、xx。 3.成因:风成说认为黄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考点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 地形: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 植被: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 黄土性质:结构疏松,许多物质xx于水。 人为因素: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2.后果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考点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1.脆弱表现: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破坏后很难恢复。 2.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旱涝灾害。 考点四、生态建设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 课后习题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的土地总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其流失面积大约43万平方千米,其中严重流失区约有25万平方千米。这里地面支离破碎,生产条件差,成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彻底治理黄土高原,是我国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完成第4~5题。 1.xx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旱,黄土疏松 B.xx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c.千沟万壑 D.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 2.整治xx的中心任务是 A.制止滥垦滥伐 B.开辟梯田,发展农业生产 c.在沟口打坝淤地,不让水土出沟 D.搞好xx 3.下列省区位于xx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