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神经病学1995--2002,2004-2005,2007--2009,2012--2014,2017--2019年考博真题

中山大学神经病学1995--2002,2004-2005,2007--2009,2012--2014,2017--2019年考博真题

中山大学神经病学考博试题

1995年:

1.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基理

2. 癫痫的诊断和治疗

3. 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血管痉挛的临床表现

4. 帕金森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5. 大脑中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

1996年:

1. 失语的定义和定位

2. 颈内动脉、小脑下后动脉闭塞后表现

3. 难治性癫痫的概念及治疗

4. 眼肌麻痹定位诊断分析

5. 帕金森病、痴呆、神经遗传病研究进展(任选一题)

1997年:

1. 缺血性脑血管病溶栓、抗凝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 重症肌无力和类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治疗

3. 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病理和鉴别诊断

4. 痫性活动的机理

5. MRI和CT对脑血管和脊髓病诊断的优缺点

1998年:

1. 眼斜视的定位、定性

中山大学校史知识

概况 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 1924年,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这所大学,亲笔题写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原校名为广东大学,1926年,正式改名为中山大学。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等7个学院。1935年学校设立研究院,开始招研究生。五十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山大学一直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1985年,由国家批准率先在华南地区设立第一所研究生院,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70周年校庆时,江泽民总书记撰写了"发扬中山先生革命精神,办好中山大学,作出更大贡献"的题词,进一步为办学指明方向。2000年9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在珠海市唐家湾建成,为新世纪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 办学条件及学科建设 目前,中山大学是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学、医学、药学和管理科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设有人文科学学院、岭南学院、国际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翻译学院、旅游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管理学院、教育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海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工学院、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等28个学院和地球科学系、资讯管理系,并有研究生院、高等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 在本科教育方面,全校有89个本科专业,拥有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6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有25个本科专业是省级名牌专业。我校还具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中国的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今年,在校各类学生7万多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600多人、硕士研究生14000多人,本科生28000多人,外国留学生1300多人。 中山大学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有权评审和授予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队伍中杰出人才辈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6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1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8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18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15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8人。 学校有一批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目前,有"光电材料与技术"、"生物防治"、“华南肿瘤生物学”、“眼科学”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生经济动物繁殖、营养和病害控制"、"植物基因工程"等2个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以及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人文学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有1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1万余平方米,仅次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位居全国高校首位,已被教育部确定为高教文献保障体系华南地区中心,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7个中心之一。 学校拥有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五医院(珠海医院)、附属第六医院等5所附属综合性医院,以及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含肿瘤医院)、光华口腔医院等3个专科医院。 中山大学地处广东,毗邻港澳,对外学术交流活跃。合并后,对外交流领域更为广阔。迄今为

中山大学环境资源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山大学环境资源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8级开始执行) 一、培养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愿为人民和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掌握环境资源法学科专业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环境资源法学科的重大理论和学科前沿问题,有具有良好的、独立从事环境资源法科研工作、教学工作、行政工作和法律实务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使用外文资料和进行基本的对外交流。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1.环境法原理。主要研究环境法的基本原理,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包括环境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环境法律责任、环境法律救济等。 2.国际环境法。主要研究国际环境法的基本理论、原则、制度、渊源和体系,国际环境法的实施,主要的国际环境条约、环境组织,国际环境外交,国际环境纠纷的处理。 3.自然资源法。主要研究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法律理论和相关制度,包括自然资源保护法总论、矿产资源法、森林法、草原法、土地法、水法等。 4.能源法。主要研究能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政策与法律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制度,包括能源法总论、石油法、煤炭法、电力法、天然气法、能源政策等。 三、招生对象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四、学习年限 学制2年,在学时间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五、课程设置

说明:上述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学校规定和学院及指导小组安排选修 原为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应补修三门法律专业本科课程。 六、培养方式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专业有特殊要求需注明)七、考核方式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八、学位论文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十、参考书目 1.杨紫烜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程信和著:《经济法与政府经济管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史际春、邓峰著:《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会1998年版。 4.马骧聪主编:《环境资源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文伯屏编著:《西方国家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6.蔡守秋著:《环境政策法律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蔡守秋著:《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8.肖国兴、肖乾刚:自然资源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中山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暨2018年学位授予仪式程序

数学学院关于2018届毕业典礼暨2018年学位授予仪式的注意事项 一、时间:6月28日上午9:30梁銶琚堂门口列队集合,请务必准时参加。本科 毕业生请按班级,研究生按学位类别列队。特别强调:参加学位授予仪式学生必须获得学位,否则不允许入场。 二、仪式须知 1、仪式注意事项 (1)学位获得者应正确着学位服(学位帽、学位袍、披肩、白色衬衫、红色领带、黑裤或黑裙、黑鞋,不能穿拖鞋),手持学生信息纸条(集合时会发给大家)。本科优秀毕业生还需佩戴荣誉绶带。 (2)仪式进行期间关闭通讯工具及有声设备或使之置于静音状态。 (3)上台受礼时,请勿携带相机、手机等与仪式无关物品,如私自携带被工作人员搜到将无法上台。 2、学位获得者参加仪式程序 (1)在中山大学权杖引领校长及主礼教授入场及退场时,在场人员应起立鼓掌致意,以示尊重。在校长及主礼教授落座后,场内人员方可落座。落座后,司仪介绍台上主礼教授时,请各位同学为我院的导师鼓掌致意。 (2)校长与受礼学生握手,并授予纪念册,学生向校长鞠躬致谢,请学生严格遵守受礼礼仪,不做多余的动作,注意礼貌和仪态。 (3)学位获得者应在指定区域内就座,不可随意走动、拍照,应全称参加,中途不得离场。 (4)宣读孙中山先生毕业训辞完毕后,请全体毕业生集体回应:“谨遵教诲”。 三、仪式程序 中山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暨2018年学位授予仪式程序 1.中山大学权杖入场; 2.主持人介绍出席的主礼教授; 3.主持人宣布中山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暨2018年学位授予仪式开始; 4.奏唱国歌; 5.主持人宣读孙中山先生毕业训词; 6.主持人宣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决定; 7.主持人宣读关于中山大学本科优秀毕业生评选结果的通知; 8.院长(系主任)恭请校长为学位获得者授予学位; 9.校长依次为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授予学位; 10.校友代表演讲; 11.校长依次为获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生授予学位; 12.校长依次为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授予学位; 13.全体医学毕业生重温中山大学医学生誓词(医学生所在场次); 14.奏唱校歌; 15.礼成。

中山大学景观设计理念

中山大学南校区景观赏析 1.出入口 校园的出入口是人们对这所大学的“第一印象”指 的不仅是大门建筑,每个学校都希望有一个自己独 具特色的入口。这并非由大门的建筑设计决定,而 是由大门前的引导缓冲空间、大门建筑、周围环境、 地面的铺装、植物的配置、以及透视到校园内部的景致所组成。 2.校园中心区 校园中心是一个学校的空间高潮,它常是由师生使用的公 共设施如图书馆、大礼堂、主教学楼、行政事务管理等设 施围合而成的广场空间。中大南校区的建筑分布在中轴线 两侧,形成中轴线的纵深景观。 3.开敞空间体系 开敞空间是体现校园外部空间质量的重要方面,开敞空间并非越大越好,它的宜人性和层次性才最为重要。在建筑物前面的草地开敞空间,营造一种 自然的气息,让建筑物寓于自然之中,灌木的高低错落正 好让建筑若隐若现,以此形成特定的空间特性。 4.植物景观系统 植物在校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植物在提供建 筑的背景色彩和环境的质感、净化空气、控制水土 流失、遮荫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为景观 中活的元素,植物随季节会发生变化,同时灌木围 合形成的虚空间,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创造一种交 流的校园氛围,也为诸多学子提供接触自然气息的形式,也形成一条自然景观带。

5.其他 此外,景观小品、纪念性雕塑、水体、路径和台阶、铺砖等在校园景观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不可忽略的是建筑物本身是整个空间的焦点,由建筑物与环境共同形成的景观是整个空间景观的高潮。 (一)景观小品 小品作为校园空间景观设计的常用手法,通常是引导视线的 各种设施,如花坛、灯具、雕塑、花架、座椅等,常出现在如建筑 空间与户外空间的过渡带等处。在此,小品不仅起着点缀作用,同 时也引导和汇聚视线形成焦点。另外,小品类构成的空间景观能很 好地烘托建筑气氛,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纪念性雕塑 纪念性雕塑往往作为一个空间景观的节点或是一个高潮点,对 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吸引力,从而形成一个聚合的虚空间。纪念 性雕塑不仅具有纪念性,同时可以增加校园环境的文化底蕴。 (三)水体 水体的应用对于空间景观的柔化作用是显而易见 的,水具有流动性,带有一种活力,使得整个空间景观 变得流动。附加上水体周围的植被和灌木,以及路径, 使得整个景观节点变得完整,融入校园环境中,增加景 观的层次性与丰富。 (四)路径和台阶、铺砖 校园内的路径除提供行走、漫步等功能外,常会 增添如停留、小坐、休息、交谈、观景等其他作用。不 同形状的路径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曲径具有闲

环境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环境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环境工程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高新科技之一。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工程设计能力,特别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化学处理、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填埋处置及环境污染修复的生态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独具特色。 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主干课程:物理化学、工程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水力学实验、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处理实验、空气污染控制实验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相近专业: 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灾害防治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给水排水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风能与动力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B+等(44个):南昌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河海大学、厦门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江苏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东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郑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暨南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西大学、中南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复旦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B等(43个):华南农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长江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贵州大学、兰州大学、大连大学、福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河北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桂林工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南京林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中北大学、济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2019中山大学871环境工程导论考研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2019中山大学871环境工程导论考研真题试卷与真题 答案 一、考试解读: part 1 学院专业考试概况: ①学院专业分析:含学院基本概况、考研专业课科目:871环境工程导论的考试情况; ②科目对应专业历年录取统计表:含中山大学相关专业的历年录取人数与分数线情况; ③历年考研真题特点:含中山大学考研专业课各部分的命题规律及出题风格。 part 2 历年题型分析及对应解题技巧: 根据中山大学871环境工程导论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分析对应各类型题目的具体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针对性,提升答题效率,充分把握关键得分点。 part 3 2018真题分析: 最新真题是中山大学考研中最为珍贵的参考资料,针对最新一年的中山大学考研真题试卷展开深入剖析,帮助考生有的放矢,把握真题所考察的最新动向与考试侧重点,以便做好更具针对性的复习准备工作。 part 4 2019考试展望:

根据上述相关知识点及真题试卷的针对性分析,提高2019考生的备考与应试前瞻性,令考生心中有数,直抵中山大学考研的核心要旨。 part 5 中山大学考试大纲: ①复习教材罗列(官方指定或重点推荐+拓展书目):不放过任何一个课内、课外知识点。 ②官方指定或重点教材的大纲解读:官方没有考试大纲,高分学长学姐为你详细梳理。 ③拓展书目说明及复习策略:专业课高分,需要的不仅是参透指定教材的基本功,还应加强课外延展与提升。 part 6 专业课高分备考策略: ①考研前期的准备; ②复习备考期间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③考场注意事项。 part 7 章节考点分布表: 罗列中山大学871环境工程导论的专业课试卷中,近年试卷考点分布的具体情况,方便考生知晓中大考研专业课试卷的侧重点与知识点分布,有助于考生更具针对性地复习、强化,快准狠地把握高分阵地! 二、历年中山大学考研真题试卷与答案详解: 整理中大该专业2004-2006,2010-2018年考研真题(不含14),并配有2010-2018年答案详细讲解(不含14)。本部分包括了(解题思路、答案详解)两方面内容。首先对每一道真题的解答思路进行引导,分析真题的结构、考察方

中山大学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

个人简历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材料物理 姓名: 学历:本科 地址: 电话:

姓名:性别:男 出生年月:健康状况:良好 毕业院校: 电子邮件: 通信地址: 邮编:000000 联系电话:00000000 教育背景 ●专业:材料物理 ●语言程度:英语四级,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流利用普通话、 广州话交流。 ●学历:物理学学士 ●计算机程度:熟悉掌握C、汇编语言,有较多的工作经验; 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了解UNIX和LINUX系统; 熟悉计算机硬件及架设计算机网络。 可运用frontpage制作网页 求职意向 具有数学,物理背景的计算工作,对磁场计算感兴趣 学习成绩 优秀,曾获两年奖学金,熟悉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熟悉计算软件。性格特点 为人踏实,乐观上进,工作刻苦钻研,能进行长时间的连续工作,有

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实验室工作 ?2001,7—2001,9中大电介质实验室一中型电路的研发工作?2002年2月在低温实验室参与纳米材料的研制与测试 社会工作 ★西码公司促销员 ★安利公司营销代表 学生工作 ★班团支书,专业班班长 ★学生会学术部部长 ★组织理工学院物理系迎新晚会 ★成立理工学院家电维修小组,策划全校的电器维修活动 ★策划组织理工学院迎澳门回归晚会 ★组织理工学院首届运动会 ★组织理工学院每年的圣诞晚会 核心课程: 电路理论分析电工学实 验 课 程 普通物理实验 微机原理与接口试验 模拟电子技术试验 近代物理实验 材料物理实验

主要课程机械基础 算法语言与程序设计 数学物理方法 专业英语 高等数学 线性数学 理论物理 普通物理 量子力学 数理统计 专 业 课 程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路技术 结构与物性 固体物理 铁磁学及磁性材料 现代材料分析技术 材料科学导论 材料制备技术 微机原理 选 修 课 程 计算机网络原理 市场营销

中山大学四大校区学院分布

中山大学四大校区学院分布 很多考生不明白中山大学校区分布,在此我们特意收集并整理了这方面的信息,以供考生参考,中山大学总共分为四大校区:南校区,北校区,东校区以及珠海校区。南校区历史最为悠久,康乐园即是中大南校区,中大康乐园与武大珞珈山北大未名湖并称为三大中国大学自然景观之最美丽者;东校区即大学城校区,中大近60%的本科生都在东校区就读;珠海校区是四大校区中建筑面积最大的,校区三面环山,一面环海,风景如画;北校区是中山大学医科的主要集中地。 中山大学南校区: 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雅学院、亚太研究院、岭南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汉语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一、二年级在此就读,之后将搬回北校区就读。

具体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 中山大学东校区: 法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管理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资讯管理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超级计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学院、药学院为整建制学院整建制学院(即:本科四年、研究生、博士阶段的学习除实习外,其他均在珠海校区完成。).;中山医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公共卫 生学院、护理学院一年级本科生在此就读,之后将搬回北校区就读。

具体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国际商学院、翻译学院、旅游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海洋学院、移动信息工程学院为整建制学院整建制学院(即:本科四年、研究生、博士阶段的学习除实习外,其他均在

中山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奖学金、奖助金评定实施办法

中山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奖学金、奖助金评定实施办法 (2019年5月修订) 为鼓励我院研究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和各项社会实践,努力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根据《中山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定办法》、《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奖助金管理暂行办法》,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总则 (一)研究生奖学金、奖助金的种类 1.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2. 中山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3.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助金 4.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滔环保奖学金” 5.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致胜奖(助)学金” 6. 学校设立的其它捐赠奖学金 (二)参评资格及条件 1、学习满一年的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册全日制研究生(学制内)。 2、参评“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助金”的还必须符合《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奖助金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要求。 3、参评“中山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资格以当年学校的相关通知为准。 4、参评“过渡期间博士研究生奖学金”的资格以当年学校的相关通知为准。 5、同一年度原则上只可获一项研究生奖学金(不包含奖助金)。 6、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 7、热爱集体、尊师爱校、团结同学,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原则上有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经历。 8、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内容,成绩优良。 9、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参加当年奖学金的评定:

(1)参评学年度有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者; (2)一学期缺勤累计2周以上者; (3)参评学年度课程成绩有不合格或补考、重考者; (4)提供评选的材料不真实、弄虚作假的。 10、申请奖学金、奖助金的相关材料的有效时间范围为评奖学年度内, 研究生、博士生入学前的成果不能计入。成果统计时间范围为前一年度北京时间9月16日至下一年度的北京时间9月15日。 (三)评选程序 1、参评者在规定时间内向班级评奖小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及刊载论文的刊物封面、目录、论文复印件或文章录用的证明原件。班级评奖小组成员由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及两名学生代表组成。 2、班级评奖小组根据评分细则对每位参评者进行评分,按分值高低进行排序后将结果上报学院研究生奖学金、奖助金初评小组。学院研究生奖学金、奖助金初评小组成员由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助理辅导员、学院研究生会干部代表等组成。 3、除了参评国家奖学金之外,学院研究生奖学金初评小组对参评者按二级学科(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进行分类,并按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两部分进行排序,同时根据每年奖学金的分配名额确定获奖者初评名单。参评国家奖学金学生必须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发表论文或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成果(如有变动,以当年的通知为准)。 4、学院研究生奖学金、奖助金评定委员会确定获奖名单。学院研究生奖学金、奖助金评定委员会成员为:分管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分管学院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各系分管研究生教育的系副主任、研究生导师代表、学生代表。 5、学院公示初评名单,征求公议。 6、将评定结果报学校审批。

中山大学概况

中山大学概况 中山大学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各校区树木葱笼,绿草如茵,景色秀丽,均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办学历史及优良传统 中山大学是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名牌大学。1924年,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这所大学,亲笔题写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原校名为广东大学,1926年,正式改名为中山大学。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等7个学院。1935年学校设立研究院,开始招研究生。五十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正,中山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山大学一直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1985年,由国家批准率先在华南地区设立第一所研究生院,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在70周年校庆时,江泽民总书记撰写了"发扬中山先生革命精神,办好中山大学,作出更大贡献"的题词,进一步为办学指明方向。2000年9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在珠海市唐家湾建成,为新世纪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订协议,教育部与广东省在3年内投资12亿人民币,把新中山大学建设成为一流的高水平大学。 中山医科大学前身之一为博济医学堂,成立于1866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西医学府,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学医和从事革命活动。1936年,博济医学堂发展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1953年,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1954年广东光华医学院并入。学校先后改名为广州医学院、中山医学院。1985年,改名为中山医科大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多学院医科大学,在医学遗传学、眼科学、肿瘤学、寄生虫学、内科肾脏病学、器官移植、传染性肝病、生物医学工程及分子医学等方面科学研究成绩显著,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具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学术传统。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岑仲勉、姜立夫、王亚南、马采、容庚、商承祚、王季思、王力、钟敬文、朱谦之、丁颖、蒲蛰龙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在中山大学任教。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毛文书、陈国祯等著名医学专家曾在中山医科大学任教。学校名家大师荟萃,熏陶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不少才华横溢的毕业生成为

2016年中山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复习及复试经验分享

2013年中山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复习及复试经验 一、关于初试: 说一下我用的书吧,供大家参考参考。 (一)政治 教育部的大纲解析和1600题,买了本任汝芬的真题解析。政治多看书多记就可以了。 (二)英语 英语就是真题,真题是最有用的。《英语写作160篇》,最后一个月是准备作文。真题的话,反复做。 [键入文字] 【育明教育-广州分校】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63886793.html,

(三)专业课 自己复习的时候不知道看什么书,后面就是看的最新版的红皮书。不过环境法的话,可以看看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还有吕宗梅的。中大网站上也有历年初试的真题。研究研究真题很有必要。 二、关于复试: 今年环境法复试中,专业课笔试考了两道题:一是污染者负担原则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二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复试英语是考朗读和翻译,两段材料抽一段。都是关于法律英语的。 面试的话,老师问了我这几个问题:你为什么考环境法?请说出三部环境法的国际公约。说出你看过的三篇论文及其内容。 面试除了英语大家都是抽那两段材料以外,专业课没有另外再抽提。据说老师问的问题都不同 [键入文字] 【育明教育-广州分校】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63886793.html,

[键入文字] 【育明教育-广州分校】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63886793.html, 2016考研复试:专业课备战攻略 2016考研初试尘埃落定了,接下来就是复试调剂 了。就复试而言,专业课占比很重,积极准备专 业课是复试成功的必要保证。毕竟通过复试才是 最后的成功,即使考生在考研初试中取得了很高 的分数,如果对复试掉以轻心的话就有可能在复 试中被刷下,无缘研究生。考研复试分为专业课 的面试、笔试和英语的口语和听力。那么怎样才 能更好地进行专业课复试备考呢? 海量搜集目标院校的复试相关信息 要更好地进行专业课的复习就首先要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关于中山大学校区布局的调整2008-2012

中大办〔2008〕23号 关于印发《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路线图 (2008—2012)》的通知 校机关各部、处、室,各学院、直属系,各直属单位,各附属单位,后勤集团、产业集团: 《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路线图(2008—2012)》已经学校2008年第14次党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现予以公布实施。 特此通知,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十月三十日 —1—

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路线图 (2008—2012) 目录 第一部分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总体方案(2008~2012) (3) 第二部分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工作时间表 (14) 一、校区布局调整工作时间表(2008年7月~2012年9月) (14) 二、校区布局调整各学院(系)学生迁移时间表(2008年7月~2012年9月) (20) 第三部分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在校生人数统计表 (22) 3.1 在校学生分布情况统计表(2008年~2012年) (22) 3.2 本科生在校分布情况统计表(2008年~2012年) (23) 3.3 全日制研究生分布情况统计表(2008年~2012年) (26) 第四部分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状态数据统计表 (31) 4.1 校区布局(不含附属医院)状态数据统计表(2008年9月~2009年6月) (31) 4.2 附属医院校区布局调整状态数据统计表(2008年9月~2009年6月) (34) 第五部分中山大学各校区可调配房源状态数据统计表(2008年9月~2009年6月) (35) 第六部分各校区学生宿舍床位供需对比表(2008~2012) (38) 第七部分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课室需求方案(2008~2012) (42) 第八部分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教学类实验室需求方案(2008~2012) (51) 第九部分附件 (56) 一、2007年、2008年本科生招生计划表 (56) 二、2007级、2008级研究生人数一览表 (62) 三、2008年~2012年各校区留学生人数发展预测 (63) 四、中山大学教学类实验室用房情况表 (64) 五、珠海实验中心生物、物理、化学实验室基本情况表 (71) —2—

中大国际认证17.7.1.4 过程运行环境

中大国际认证对新版ISO9001:2015的7.1.4 过程运行环境的认证要求中大国际认证是首批按照ISO9001:2015新版认证的认证机构,针对在认证审核过程中,从四个基本层面(标准条款到底有什么要求?新旧标准到底有什么变化?认证审核到底检查/审核什么?可能会出现那些不符合?)阐述了对标准条款的理解,以下就是对新版ISO9001:2015的7.1.4 过程运行环境的认证要求 一、新版ISO 9001:2015里7.1.4 过程运行环境到底有什么要求? 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里7.1.4 过程运行环境的要求理解如下: 1、要求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过程的运行和达到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所需的环境。 2、适宜的环境可以是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组合,例如: a) 社会的(如不歧视、平和、不对抗); b) 心理的(如降低压力、倦怠预防、情感保护) c) 物理的(温度、热度、湿度、照明、空气流通、卫生、噪音) 根据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因素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3、新版标准增加了社会的和心里的因素;规定更显人性化;适宜的环境可以是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的组合,根据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因素可能有很大的不同。运行环境根据组织提供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类型而异。某些情况下,环境可能仅考虑温度、卫生、气流和噪音等物理问题。为了实现产品符合性,诸如清洁等的物理问题可能致关重要,例如在清洁的室内环境中制造计算机芯片。 4、社会和心里因考虑因素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影响有时也很重要,尤其是服务行业中,服务提供过 程中的社会和心里因素对服务质量影响更大,需要重点关注。例如考虑人为因素,如一线服务人员的心态直接影响到服务提供质量;充分的人员轮班、排班或停工时间,以预防人员筋疲力尽,如对飞行员的飞行时间控制,提供货运或配送服务的驾驶员的驾驶时间控制以防止疲劳驾驶。 二、新版ISO 9001:2015里7.1.4 过程运行环境到底有什么变化? 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里7.1.4 过程运行环境的变化理解如下: 1、新版标准不再讲工作环境,而是称为过程运行环境 2、新版标准的过程运行环境比老版本的内容丰富,增加了:a) 社会的(如不歧视、平和、不对抗); b) 心理的(如降低压力、倦怠预防、情感保护) 3、物理的因素方面增加了照明、空气流通、卫生、噪音 三、新版ISO 9001:2015的7.1.4 过程运行环境到底要检查什么? 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的7.1.4 过程运行环境要检查的内容汇总如下: 1、组织是否确定并提供过程运行所需的环境,以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

中山大学2017届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中山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中山大学 2017年12月

中山大学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以“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导向,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强调学业与就业相结合,倡导“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校风,要求学生夯实学业基础、树立远大目标,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相结合,积极投身到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建设中去。 2017年,学校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广东省的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及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重点领域就业,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向重点地区、重大项目和重要领域输送毕业生;积极促进毕业生到新兴领域就业,引导毕业生到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不断拓宽基层就业渠道,完善和落实政策保障措施。 学校2017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3.1%,其中本科生的就业率为91.0%,有6.8%的本科生因准备考研或申请出国而暂不就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为96.6%,博士研究生的就业率为95.8%。 报告中基本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7年12月5日,其中第三方数据调研时间段为2017年11 月07日到11月24日。

目录 第一章就业基本情况 (4) 一毕业生就业及升学总体情况 (4) (一)毕业生总数 (4) (二)毕业生就业率 (4) (三)未就业分析 (4) (四)毕业生流向分析 (5) (五)毕业生升学情况 (6) 二就业流向分析 (10) 三用人单位评价 (13) 第二章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15) 一以学业促就业,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5) 二鼓励基层就业,做好定向选调生推荐工作 (15) 三积极推送学生去往国际组织实习任职 (15) 四帮扶就业困难学生,构建保障体系 (16) 五积极开拓就业新渠道,确保就业服务质量 (16) 六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16) 附表 (18) 附表1中山大学2017届本科毕业生最终就业情况统计表 (18) 附表2中山大学2017届毕业研究生最终就业情况统计表 (21)

(完整word版)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专业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大气科学是以地球大气为研究对象,进行大气探测、信息分析处理以及预测的现代学科。大气科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外语基础,掌握大气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大气科学理论、应用气象学和大气环境科学的研究以及业务工作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到气象、环保、民航、核电、城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国防军事、防雷业务管理、防雷技术及其设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相关的科研、教学及业务工作,优秀毕业生还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遵纪守法,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热爱科学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勇于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热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奉献精神。 2、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水平,能阅读所学专业的外语书刊,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 4、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格,能够履行建设和保卫祖国的责任和义务。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 学制为四年,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专业核心课程 大气科学基础、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原理、动力气象学、统计分析与预报、天气分析与预报、数值天气预报。 六、专业特色课程 热带气象学、卫星气象学、雷达气象学、现代气候学基础、大气化学、边界层气象学、污染气象学、气象资料处理及可视化、并行计算及其在气象中的应用等 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

中山大学专业分类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本科各学科、各专业排名情况 (一)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第10名,A /567。在自然科学的4个学科门中,理学第9名,A/518;工学第38名,B /535;医学第5名,A /198。中山大学没有农学本科专业。 1、理学:第9名A/518。12个学科类21个本科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第11名A/340; 信息与计算科学:第14名A/379。 物理学:第8名A/207。 化学:第11名A/219。 生物科学:第10名A/204; 生物技术:第10名A/255。 地质学类:地质学:C/18。 地理科学:第5名A/105;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第15名A/132;地理信息系统:B /127。 大气科学:C /10;应用气象学:B/8。 理论与应用力学:第4名A/2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第9名A/207;微电子学:C /37;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第4名A /93。 材料物理:第7名A/67; 材料化学:第9名A/116。 环境科学:第5名A /179; 生态学:第11名A/49。 统计学:B /159。 2、工学:B /535。8个学科类14个本科专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C/113。 热能与动力工程:C/12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B /228; 自动化:B /261; 通信工程:第6名A /26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13名A/484;生物医学工程:B /87;软件工程W:第5名A /162;网络工程W:第1名A /113。城市规划:第11名A/114。水文与水资源工程:B/38。 环境工程:第7名A /244。 化学工程与工艺:B/194。 交通工程:B /80。 3、医学:第5名A /198。6个学科类10个本科专业。 基础医学:第3名A/13。 预防医学:第5名A/69。 临床医学:第5名A /119;麻醉学:第3名A /45; 医学影像学:第4名A /72;医学检验:第5名A /75; 康复医学W:第2名A /25。口腔医学:B /74 法医学:第5名A/23。 药学:第6名A/127。 (二)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第11名,A /600。在社会科学的7个学科门中,哲学第7名,A/59;经济学第15名,A/445;法学第12名,A/468;文学第24名,A/563;历史学第11名,A/181;管理学第11名,A /571。中山大学没有教育学本科专业。 1、哲学:第7名A/59。1个学科类1个本科专业。 哲学类:哲学:第7名A/59。 2、经济学:第15名A/445。1个学科类5个本科专业。 经济学:B /254; 国际经济与贸易:第14名A/385; 财政学:B /76; 金融学:第12名A/218; 保险W:第5名A/53。 3、法学:第12名A/468。3个学科类5个本科专业。 法学:B /419。 社会学:第3名A /70; 社会工作:第4名A /172。 政治学与行政学:第10名A/89;

中山大学海洋环境科学试题2020年

MS112海洋环境科学 2020年期末考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可自行查阅资料答卷;不可相互抄袭,如发现两份及以上答卷雷同,所有答卷均判0分;需手写答卷,答卷完毕后拍照上传到各自授课老师提供的邮箱 第一题(30分):阅读以下四段材料,回答问题。 1.记者从海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获悉,由于海口地区长期开采地下水,已造 成区域性水位下降,形成了地下水开采降落漏斗,据介绍,今年海南省将加大对全岛地下水的监测,施工建设142口国家级地下水监测井,同时加大沿海监测网点建设。 2.山东省海洋预报台近日监测显示,今年浒苔规模属于常年偏大水平,受海洋 动力环境影响,整体分布偏东,已先影响烟台和威海近岸海域,预计近期将影响青岛近岸海域。 3.中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近海海洋捕捞总产量达1328万吨,远 超过渔业专家建议的800-900万吨的最大可捕量。 4.气候变迁、工业化农业和快速城市化正逐渐伤害泰国湾海岸线,破坏珍贵的 红树林,在濒临泰国湾的渔村沙没金,近70年前兴建的这座寺庙原本在村子中央,如今成了海中“孤岛”。 请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海口地区长期开采地下水会导致什么海洋灾害,并进行名词解释; (2)浒苔引发的是什么海洋灾害,并进行名词解释; (3)农业部的数据显示的是我们面临的什么海洋问题,并进行名词解释;(4)造成“孤岛”寺庙的是什么海洋灾害,并做名词解释。 第二题(30分):根据以下材料答题: 假设珠海市计划在唐家湾沿海地区域建设一座石油化工厂以及其配套原油码头:(1)此设施初步设想提出后,需要进行海域使用论证,主要需要包括哪些内容? (2)如若这些设施建成,可能会对当地环境、生态系统造成怎样的影响?(3)如果此后此地区发生溢油事件,可能的引发原因是什么?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怎样具体的影响?主要有什么治理方法?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专业教学计划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气科学系大气科学专业2010级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大气科学是以地球大气为研究对象,进行大气探测、信息分析处理以及预测的现代学科。大气科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外语基础,掌握大气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大气科学理论、应用气象学和大气环境的研究以及业务工作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到气象、环保、民航、核电、城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国防军事、防雷业务管理、防雷技术及其设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相关的科研、教学及业务工作,优秀毕业生还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遵纪守法,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热爱科学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勇于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热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奉献精神。 2、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水平,能阅读所学专业的外语书刊,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 4、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格,能够履行建设和保卫祖国的责任和义务。 三、授予学位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专业核心课程 地球科学概论、大气科学基础、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原理、动力气象学、统计分析与预报、天气分析与预报、热带天气学、数值天气预报。 六、专业特色课程 卫星气象学、雷达气象学、现代气候学基础、大气化学、边界层气象学、污染气象学、环境气象学、城市气象学、数据采集技术、气象资料处理及可视化、并行计算及其在气象中的应用等 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一) 八、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