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以素质为基础的绩效评估

第七章 以素质为基础的绩效评估
第七章 以素质为基础的绩效评估

第七章以素质为基础的考核

如何预测工作绩效的问题一直是一个困扰着众多管理者的难题,他们一直在为降低不确定性而努力寻找能够解释和预测员工工作绩效的因素。在漫长的实践过程里,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决定人们行为和绩效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头部的大小和形状、脑的重量、肤色、种族、社会阶层、出生顺序、宗教信仰、文化背景、智商、性别、遗传等等。除此之外用于解释工作绩效的因素还包括工作技能、工作经验、教育程度、资质证书和个人品质等等。人们用这些因素来预测和评定员工的工作绩效,或多或少在一定程度上都对高绩效的产生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并能以此为员工的招聘录用、选拔培训、绩效评估、晋升与职业发展提供依据,但到底什么才是高绩效产生的决定因素,一直都没有一个定论。

一、素质与绩效

对素质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1973年美国管理学家戴维·麦克兰德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论证了行为品质和特征较之潜能测试能够更有效地决定人们工作绩效的高低。在戴维·麦克兰德的研究中,绩效出众者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能够更有效地发现问题,采取适当的行动加以解决,并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这样的行为相对独立于知识、个人技能水平和工作经验等。

自此以后的各项类似研究通过对数以百计的各类工作的研究,都在试图回答一个基本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导致了绩效出众者和绩效平平者之间的差别?这些研究也都基于同样一个目的:如果能够找到这些区分因素并将他们具体量化,就可以利用他们聘用更好的员工,就可以更好地对员工进行评估、考核,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绩效。这里所提到的区分因素就是我们随后所要谈到的素质。

(一)素质

什么是素质?素质是能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工作绩效的各种个人特征的集合(包括技能、知识、社会角色与自我形象等。)从概念中我们能够看出,以素质为基础进行绩效评估,不再将目光仅仅关注于知识、经验和技能等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信息,而是更加关注于那些隐藏在冰山之下、不为人们直接观察但却对绩效形成起决定作用的部分(见图表7-1)。

图表7-1 素质的冰山模型

在图表7-1所示的冰山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素质也是分层分级的,从最表层浮于冰山之上的技能和知识,到最底层难以用一般方法测得的品质及动机,越靠近冰山的

底部,对其潜在业绩产出的影响就越大,也就越难以后天习得和提高。我们可以将素质按照层级高低划分如下:

技能:指一个人将事情做好所掌握的东西。 ●

知识:指一个人对一个特定领域的了解。 ●

社会角色:指一个人留给大家的形象。 ●

自我形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即内在自己认同的本我。 ●

品质:指一个人持续而稳定的行为特征。 ● 动机:指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导向、亲和

力、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

在前面我们介绍的各种绩效考核技术,基本上都是以目标或者说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见图表7-2),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通过绩效考核来支撑企业既定目标的达成,也可以通过持续的沟通和改进来促进员工绩效的提升,但是我们却无法通过绩效考核回答这些问题:到底是什么产生了绩效水平的高低差异?为什么总是有人犯同样的错误?为什么有些管理者不思进取,总是碌碌却无为?为什么总是有人抱怨没有时间把事情做好,却有充足的时间去一再修正?

+ =

图表7-2

(二)素质与绩效的关系

我们一旦将素质和绩效联系起来,就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下面的例子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以财务总监为例,有些财务总监可能对组织的财务结构掌握得更全面,了解得也更清楚,并能很好地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在这里所提到的看懂资产负债表的能力可归为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知识和技能的层次。而以素质为基础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一名优秀的财务总监在资产负债表和其他财务知识方面并不比普通的财务总监更为出色,更重要的是这些优秀的财务总监们具备了和CEO 及其他高层经营者合作的能力,具备了理解经营中出现问题的能力,并能以他们在财务上的敏锐和专业技能去影响整个组织。他们可以与负责生产的人员讨论更合理的生产流程,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他们可以和营销人员讨论更有效的渠道策略,以降低销售成本。简而言之,并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个人所具备的素质成为区分绩效出众者的关键(见图表6-3)。

高 低

结果或目标

(做什么) 行为

(怎么做) 高绩效

图表6-3

当然将素质和绩效联系起来也并不是说知识和技能就不重要。作为素质构成的最外层,对于某些职业而言,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汽车制造企业的电气工程师,就一定需要懂得电气工程的人员才能胜任。但如果只是想当然地认为技术上的知识和技能是出色工作的决定因素,则会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从以素质为基础的角度来看,一个具备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人,只要他具备了胜任此项工作的较为突出的素质,那么他就可以获得做好这份工作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原因就在于他具备胜任此项工作的突出的素质,这保证他能够在素质的各个方面为追求高绩效而选择自己的行为。举出素质的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主动性强的人如果不知道某个问题的答案,他会利用自己主动性去寻找答案;服务意识强的人如果不知道如何回答客户的问题,他们会在团队或组织中去寻找知道答案的人,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将素质和绩效联系起来,将注意力集中于素质,实际上就是要去注意真正重要的东西,去注意真正导致工作绩效突出和工作绩效平平者之间差别的决定因素。

将素质与绩效联系起来,认为素质是影响员工绩效水平高低的根本因素,那我们在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估时,就可以以素质为基础,根据胜任某一岗位的素质要求,对员工的素质进行评估,以此作为依据评价员工在此岗位上可能取得的绩效水平。以素质为基础进行绩效评估,首先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素质定义,也就是所谓的编制素质词典,然后根据具体需要,选择相应当岗位建立能够保证产生高绩效的素质模型,以此为基础对员工进行素质评估,并将评估结果运用到招聘筛选、人员配置、培训开发、绩效改进、继任计划、职业生涯开发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功能中去(见图表6-4)。

素质应用:

招聘筛选

人员配置

培训开发

绩效改进

继任计划

······图表6-4

图表6-4也告诉我们,实施以素质为基准的绩效考核,应该按一个什么样的基本程序来进行。即:1)首先编制素质词典;2)建立本组织的素质模型;3)实施绩效考核,并把考核结果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领域。

二、素质词典的编制

企业以素质为基础进行绩效评估,首先必须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素质、素质具体由那些方面的要素所构成、以及对这些要素的明确定义和用于评估这些要素的具体标准是什么。素质词典的编制回答了这些问题。

每一个企业的实际情况都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家咨询机构的客户,不同企业在对素质的命名和分类方面也会有所差别。但是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对某些素质要素的定义谁更准确、对哪些要素重要程度的划分更为合理,而是在于如何利用以素质为基础进行绩效评估来帮助组织实现既定的绩效目标。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独立进行研究,编制一套度身定制的素质词典,听起来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编制素质词典不但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艰苦过程,它更是一个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过程。即使是在看到它巨大回报的条件下,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和人员支持,多数企业仍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通常的做法是企业与研究机构或咨询公司进行合作,借助他们既有的研究成果,结合企业的实际,构建素质的基本框架,细化具体的素质要素,最终编制素质词典。

本章着重介绍美国Hay公司于1996年出版的素质词典,该素质词典是世界范围内迄今为止研究最为经透、公认为最好的词典之一,希望能为企业在编制素质词典时有所帮助。该素质词典集Hay/McBer公司二十多年素质研究之精华,其有效性经历过多年实证经验的不断确认。词典中各素质的级别经不断修改变得越来越清晰、可靠和有效。在此词典中所列的各项素质要素,都已通过严格的研究测试和专业标准测试。收入在1996年版词典里的素质分为如下几大类:

1、用的核心素质

通用的核心素质共有18个,它们共同构成了素质词典的基本框架,这些通用素质被应用于各种素质模型之中,员工个人素质的评估也往往是就这18个素质的评估。在如何建立素质模型这一部分内容中我们会介绍到关键事件(行为)访谈法,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有效获取一个人的素质模式,而对每一关键事件(行为)的访谈都会以这18个通用的核心素质为基础进行分析。

2、补充及个性化通用素质

尽管这些素质也有效且可靠,但它们在素质库中出现和使用的频率却大大低于通用的18个素质,而且它们主要出现在一些低级的管理者身上。因此这些素质只是在必要时候才增加到通用的18个素质中进行分析。

3、可能出现的素质

这些素质仅仅是来自于某一些访谈对象,它们往往是应某些企业的特定要求而开发的,暂时缺乏通用素质的广泛适用性。但由于它们在某些特定的模式中被证明是可靠的,因此不能排除它在其他模式中也适用的可能性。

本书在此仅介绍通用的18种核心素质,它们是成就导向(ACH)、演绎思维(AT)、归纳思维(CT)、服务精神(CSO)、培养人才(DEV)、监控能力(DIR)、灵活性(FLX)、影响能力(IMP)、收集信息(INF)、主动性:(INT)、诚实正直(ING)、人际理解能力(IU)、组织意识(OA)、献身组织精神(OC)、关系建立(RB)、自信(SCF)、领导能力(TL)和合作精神(TW)。图表6-5是两种素质的分级表述。

图表6-5 素质词典(部分)

素质词典含盖了在一个组织中所能出现的全部素质构成要素,它的编制使我们能够对素质的构成要素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它使我们不仅知道素质是由哪些方面构成的,还使我们有了具体的评价这些要素的行为参考体系,这对我们以素质为基础进行绩效评估奠定了可操作化的基础。素质词典的编制是建立素质模型的基础,只有当企业有了自己的素质库之后,才有可能在素质库中提取某一部门、某类人才或某一岗位所具备的各项素质,才有可能建立它们各自的素质模型。

除了上面所介绍的一些内容外,素质词典还有可能包括一些特殊的内容。如图表7-6所示,通过对众多岗位素质模式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职类员工的特征绘制素质曲线,并将它们作为素质词典内容的一部分,为同类员工建立素质模型提供参考信息。

图表7-6 不同员工的素质曲线

三、素质模型的建立

以素质为基础进行绩效评估的理论依据在于素质是区分绩效出众与绩效平平者的最好依据。而要想根据素质来衡量员工的绩效水平,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这个标准由一整套保证从事某类工作的员工能够取得高绩效的素质及其素质等级所构成。这个保证员工能够取得高绩效的标准体系之为素质模型,它至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保证获取高绩效的关键素质是什么,即员工胜任某一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质是什么;而是各项关键素质的素质等级是什么,即员工胜任某一工作在各项必备素质上必须达到的级别要求。

一般来说,建立素质模型是希望能够找到保证从事某类工作的员工出色胜任工作和取得高绩效的素质,当然也可以就某一具体岗位、甚至是某一企业的通用素质来建立素质模型。建立素质模型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过程,它的一般流程如图表7-7所示:

图表7-7 素质模型建立的流程

1、择研究职位。正如在前面所提到的,尽管建立素质模型对于保证高绩效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它的建立却着实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由于受预算、技术及人员等条件的限制,为每一个职位建立素质模型是不可行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以素质为基础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一个主要的前提假设是认为选对人比培养人更为重要,而这又集中体现在核心岗位上人与工作的相互匹配。素质模型的建立,应该根据组织战略的要求,关注于关键岗位与核心人才,挑选那些战略价值最高的职位建立素质模型。

2、择标杆。素质模型的建立是为了找到那些保证产生高绩效的素质要素,因此首先要明确到底什么是所谓的高绩效,要清楚界定高绩效的各类目标要求和行为表现。确定绩优标准可以通过分析职位说明书或者其他书面资料来获得,但更为常用和有效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寻找那些出色胜任工作的员工,以他们为标杆,利用行为访谈技术来获取建立绩优素质模型的各项数据。标杆的选择可以是内部标杆,也可以是外部标杆,这取决于企业在建立素质模型时所选择的参照系,即是以组织内的高绩效为目标,还是以区域、行业中的高绩效为目标。

1)键事件访谈。关键事件访谈是通过对绩优员工以及一般员工的深度访谈,获取与绩效相关的素质信息的一种方法。之所以利用关键事件访谈技术来提取各类素质信息,原因就是传统的有关素质的测量方式无法提取保证工作绩效的有效信息,如智力测验不能预测除学习成绩之外的工作绩效,标准化的人格特征测验也被证明在工业情境下缺乏效度,而关键事件访谈法不仅能够提取知识、经验和技能等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它能有效提取冰山之下的素质内容。而且由于这些素质内容是从各类工作行为中获得的,因此它们在其他工作情境下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2)建素质模型框架。除了利用关键事件访谈,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专家支持系统、数据库等得到大量信息,在获取所需信息后,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类、分析,对提取的素质进行编码、阐述和命名,构建起素质模型的基本框架。

3)立素质模型。素质模型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后,需要由专业人员组织分析小组对框架内各项素的重要程度、各项素质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还要再次经过关键事件访谈及在素质评估中的实践应用来验证素质模型的有效性,不断进行修正,最终建立某一职位的素质模型。

在这几个步骤中,关键事件访谈是建立素质模型的关键。通过关键事件访谈,利用我们在前面缩编制的素质词典,能够获取从事某一工作保证产生高绩效的各项素质要求,进而构建素质模型的框架,并最终建立素质模型。在此我们以某企业研发人员素质模型的建立为例,加深对建立素质模型的各个步骤的认识:

选择在研发岗位上取得高绩效的员工作为标杆,同时选择另一组绩效平平者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分别进行关键事件访谈,将访谈录音转换为文字,利用我们在前面所介绍的素质词典,统计各素质在文本中出现的频率,以此为根据提取优秀研发人员的主要素质。按各素质的出现频率,提取优秀研发人员主要素质如下:

?思维能力(TA):60 ?成就导向(ACH):37 ?团队合作(TW):36 ?学习能力(LA):35 ?坚韧性(TNC):32 ?主动性(INT):20 ?指导性(DIR):10 ?寻求信息(INF):10 ?组织承诺(OC):10 ?正直(ING):10 ?自信(SCF):9

?灵活性(FLX):8

经过过专家小组与任职者及公司领导进行讨论和分析后,确定思维能力、成就导向、团队合作、学习能力、坚韧性和主动性为公司优秀研发人员的核心素质,并以此为基础搭建研发人员素质模型的基本框架。按照建立素质模型的基本步骤,在提取核心素质之后,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这六个核心素质重新进行了素质定义(根据素质词典,结合工作特征进行修正),利用不同的行为标准划分了素质等级,并系统分析了各素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表7-8 素质关联性

图表7-8系统分析了六个核心素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它们划分为动力性素质、认知性素质和支持性素质,并就各个素质结合工作特征重新给出来素质定义并划分类素质等级,以此为核心内容建立素质模型。具体内容如下;

(一)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和归纳思维两方面。分析推理也被称作演绎推理,就是在理解问题时将其分拆成更小的部分,通过一步一步的符合逻辑的演绎,排除不相关的资料,找出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归纳思维就是将分散的信息综合在一起,从中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找到事物背后隐藏的问题或存在的模式,。

思维能力最常见的行为指标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D 表示素质级别最低,A 表示素质级别最高,以下同):

D 、不能准确而周密地考虑事物发生的原因,或者不能根据已有的经验或知识对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C 、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不同的部分,使之更容易把握;根据经验和常识迅速发现问题的实质。

B 、发现事件的多种可能的原因和行为的不同后果,或找出复杂事物之间的联系。

A 、恰当地运用已有的概念、方法、技术等多种手段找出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成就导向:成就导向是指个人具有成功完成任务或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的愿望。具有高成就导向的人希望出色地完成他人布置的任务,在工作中极力达到某种标准,愿意承担重要的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成就导向最常见的行为指标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D 、安于现状,不追求个人技术或专业修养方面的进步;或在产品开发中不尽力达到优动

质标准。

C、努力将工作做得更好,或达到某个优秀的标准(能达到)。

B、想法设法提高产品性能或工作效率;为自己设立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并为达到这些

目标而付诸行动。

A、在仔细权衡代价和利益、利与弊的基础上作出某种决策,为了使公司获得较大利益,

甘愿冒险。

(三)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指个人愿意作为群体中的一个成员,与群体中的其他人一起协作完成任务,而不是单独地或采取竞争的方式从事工作。这里所谓的团队就是为了实现某个或某些目标而共同工作的群体,它可以是一个部门内部产品开发小组或行销小组,也可以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结合成的跨部门的工作群体。

团队合作最常见的行为指标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D、在工作中单独作业,不愿意与他人沟通。

C、愿意与他人合作。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信息和知识。

B、愿意帮助工作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解决所遇见的问题,或无保留地将自己所掌握的技

能传授给其他成员。

A、动与其他成员的进行沟通,积极寻求并尊重他人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或鼓励群体

中的其他成员,从而促进群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或提高群体的合作气氛。

(四)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就是在工作过程中积极地获取与工作有关的信息和知识,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理解,从而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学习能力强的人往往对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希望对事物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善于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获取对工作有帮助的信息。对于自己专业方向上的最新发展和动向比较了解,并能够意识到到这些最新的方法或技术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产品开发或整个产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学习能力最常见的行为指标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D、在专业上停滞不前,不愿意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工作中不注意向其他人学习。

C、在工作中,愿意并善于向其他同事学习。

B、从事自己不太熟悉的任务时,能够钻研资料,获得必备的工作知识或技能,从而尽

快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A、深入地了解当前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并能够意识到它们在产业界的应用。

(五)坚韧性:坚韧性也可以称作耐受力、压力忍受力、自我控制和意志力等。坚韧性是指能够在非常艰苦或不利的情况下,克服外部和自身的困难,坚持完成所从事的任务。具有强坚韧性的人能够在受到挫折的情况下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使自己不会采取消极的行动;面对他人的敌意时保持冷静和稳定的情绪状态;能够忍受艰苦的工作条件和较大的压力,使其工作业绩不受外界压力、挫折和个人消极情绪的干扰。在不利的情形下没有怨言和恶意,看到事物积极的方面。即便受到他人的反对也会按照自己的意见和计划坚持将事情做下去。

坚韧性最常见的行为指标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D、经受不了批评、挫折和压力。

C、面对挫折时克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如愤怒、焦急、失望等)或保持情绪的稳定。

B、在比较艰苦的情况下或巨大的压力下坚持工作。

A、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压力,通过建设性的工作解除压力。

(六)主动性:主动性是指个人在工作中不惜投入较多的精力,善于发现和创造新的机会,提前预计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有计划地采取行动提高工作绩效、避免问题的发生、或创造新的机遇。具有这种品质也被称为决断力、策略性的未来导向和前瞻性等。

主动性最常见的行为指标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D、不会自觉地完成工作任务,需要他人的督促。不能提前计划或思考问题,直到问题

发生后才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C、自觉投入更多的努力去从事工作。

B、及时发现某种机遇或问题,并快速作出行动。

A、提前行动,以便创造机会或避免问题发生。

四、对素质进行评估

以素质为基础进行绩效评估,关注于特定的素质要素和相应的素质等级,以对素质的具体要求来做为产生高绩效的保证。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说,只要员工具备了出色胜任某一工作的各项素质,那么他就可以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取得高绩效,对绩效水平高低的评估也就转而成为对员工素质水平高低的衡量。由此也可以反映出对员工素质进行正确评估的重要性。

素质比工作业绩更为抽象,藏于冰山之下的那部分素质就更不容易把握。提及素质,总是人所共知却又难以言明,因此对素质的判断主观性就会很大,这要求素质评估者自身要有较强的专业性,否则就很难驾驭素质评估中所使用的各种技术和工具。而且,个人在自我总结报告或关键事件访谈中都有可能夸大自己的优点,有选择地报告或将自己的理想和希望与

实际工作相混淆。除此之外,人际交往状况和利益的冲突等都有可能增加对素质进行评价的难度。

对素质进行评估,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些技术和工具包括:个人需求量表,即根据在满足个人需求的机会或行为受到阻碍或干扰时的个人情绪反应强度,判断一个人对某种目标状态的需求或欲望的强度,来测量个人成就、影响力等几项素质;个人行为量表,即通过对一系列具体行为表现的描述,来衡量一个人的工作行为的特点,并以此来评定一个人的素质构成;还包括一些普遍使用的心理测量工具和人格测量工具,以及诸如评价中心,工作样本测验,无领导小组、文件筐等一些常见到工具或技术。而利用关键事件访谈技术提取素质,并根据已建立的素质模型对员工各项素质的等级进行评定,是我们在进行素质评估时最为常见和有效的一种方法。

关键事件访谈是通过对绩优员工以及一般员工的深度访谈,获取与绩效相关的各类素质信息的一种方法。通过关键事件访谈所获得到各类素质信息是进行素质评估的基础,也是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建立素质模型的基础。所谓“关键事件”的意义在于通过访谈者对其职业生涯中所经历的关键事件的详尽描述,显露与挖掘隐藏在冰山下的行为人的各项素质,并以此为基础对行为人所具备的各项素质及其等级进行评估。

关键事件访谈的本质是透过行为人所讲述的有效和无效工作事件,看出行为人是否具有从事特定工作取得高绩效的素质。在访谈过程中,评估者让行为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报告出非常具体的工作事件,并以具体的问题逐步进行追问,从而了解行为人的真实情况,反映行为人的素质构成。一般来说,访谈者对于关键事件的描述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这项工作是什么?

●谁参与了这项工作?

●本人在这项工作中承担什么角色,具体是如何做的?

●为什么这样做?

●这样做的结果是怎样的?

素质是预测绩效水平高低最为有效的标准,一旦建立起某个岗位或某类员工的素质模型,以素质为基础来判断工作绩效水平的高低就变得简单起来。利用关键事件访谈,结合个人需求量表、个人行为量表、人格测试等工具,评定员工具备的各项素质,将评定结果与先前建立的素质模型相对照,作为判断员工是否胜任某项工作以及员工绩效水平高低的依据。由于素质构成的复杂性和观察上的困难,对素质的评估是一个代价相对较高的过程。正如在

前面所介绍的一样,并不是所有的岗位都需要建立素质模型,在此也并不需要对所有的员工进行素质评估并以此为绩效水平高低的判断标准。就以素质来预测绩效水平的应用而言,它更适用于某些关键岗位和那些支撑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人才。以素质为基础进行绩效评估是绩效评估方法的新发展,但它的运用前提是完备的制度设计和高超的管理水平,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方法的应用也只是在摸索阶段。而且企业总是结果导向的,单纯强调素质对绩效的决定性作用,而不强调控制,不关注具体目标的完成,不注重绩效的持续改进,就我国企业的实际而言是行不通的。企业应该量力而行,根据战略目标的要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平衡众多绩效评估方法和工具的优劣,设计和选择能支撑企业战略发展的绩效评估体系。

人员素质测评

人员素质测评 一、人员素质测评概论 1、素质的概念、特点、和行为、绩效的关系 答:素质:个体为达到某种工作绩效或完成某种工作任务所具备的可以测量的并能显著区分绩效优劣的基本条件、特征和潜在特质的集合,包括知识、技能、能力、性格、社会角色、个人动机、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等。 特点:具有差异性与共同性、稳定性与可塑性、内在性与外在性。 关系:显性素质为个人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较为容易的被分类、被区分、被衡量,因而,个人的显性素质可以依据个人工作行为观察及工作结果分析进行评价,是胜任工作和产生工作绩效的基本保证。潜在素质是个人的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品质、内驱力、社会动机等,深藏于心,不易被别人发现和比较,同时又是左右个人行为和影响个人工作绩效主要的内在原因,个人知识、技能大致相同的两个人的绩效差异,除外部因素影响外,往往是由潜在素质状况所决定的。 2、素质测评的概念、特点、分类 答:概念:指根据一定目的,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的多种方法,对个体的知识水平、工作技能、个性倾向及特征、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等实施测量和评价的活动。 特点:①人员素质测评的间接性。人员素质测评是间接测量,而不是直接测量。②人员素质测评的相对性。测评结果的正确性和测评结果的评价标准具有相对性,没有绝对的标准。③人员素质测评的代表性。人员素质测评是一种抽样测评,从样本的测量结果来推断全部待测评内容的特征。④人员素质测评的客观性。虽然人员素质测评是间接的、相对的,但是我们可以借助严谨的理论支撑、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科学的测评手段及方法来保证测评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分类:选拔性测评、诊断性测评、考核性测评、开发性测评、配置性测评。 3、素质测评应用的领域即和其他模块的关系 答:一、人员素质测评在招聘与配置中的运用:①人员素质测评可以为人力资源的甄选录用工作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解决“知人”的问题。②人员素质测评对备选人员的知识、技能、个性、价值观、求职动机等给出一个完整的评价,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备选人员,从而实现用人的合理化、科学化。 二、人员素质测评在培训开发中的运用:①人员素质测评是培训需求分析的必要工具。 ②人员素质测评还可以应用于培训方法和培训效果评估中。 三、人员素质测评在绩效考核中的运用:①测评中运用到的方法和原理都可以运用到绩效考核中。②科学合理地运用人才测评技术可以将个人能力素质的测评与个人业绩完成情况相结合进行考核。 四、人员素质测评在团队管理中的运用:①在团队成员的配置上,人员素质测评可以对员工的个性、团队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特长等进行有效的考察,通过对团队目标产生直接影响的人员的动机、性格和能力进行分析,根据互补理论对人员进行有效配置,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团队目标。②在团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测评技术和方法也可以了解团队成员是否具有团队工作取向,是否与团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价值理念,以及团队成员的角色配置是否合理等,对团队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诊断。③组织可以借助人员素质测评技术了解团队成员整体的素质状况如何,其优势素质是什么,短缺素

公司绩效考核基本流程图

公司绩效考核基本流程图 业务部 薪酬计算方法: 薪酬=底薪+岗位津贴(主管以上)+业务提成+差补+额外奖惩 考核方法:业务量法、排列法 ①完成定额可得底薪 新业务员试用期内无底薪,有差补30元/天,业务提成为业务总额的3%-8% 底薪计算方法:业务员工龄一年以内底薪为900元/月(完成定额30000元/月)(工作要求:每月保证拜访客户的天数为20天,其余时间在公司来汇报工作,准备下次出差的资料等;其中800元为基本工资,100元为全勤奖) ②岗位津贴计算方法:业务经理为500元/月,业务主管为300元/月 业务提成=(回款额-业务定额)×兑现结算提成比例 提成比例计算方法:招投标及专用仪器提成为3%-5%,其它仪器行业为4%-8%。 ③额外奖惩:公司每季评出一位金牌业务员,公司除在月会上表彰金牌业务员,请金牌业务员为其他业务员讲业务心得外,金牌业务员直接享受晋升一级待遇(即:如业务员当时为业务主管,被评为金牌业务员后,次月可享受业务经理待遇)。当年累计两季度被评为金牌业务员的员工,年终公司还将另外发放5000-30000元奖金以做鼓励。 附;金牌业务员评定办法 1、敬业爱岗,对本职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 2、自身业务能力强,并能热心帮助其他业务员提高业务能力。 3、认真遵守公司制定的各项制度,维护公司形象。 办公室(普通职员) 薪酬计算方法: 薪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

考核方法:业绩评定表法 业绩评定表(办公室) 部门:被考评人:考核日期: 较差 一般 良好 优秀 工作能力(30%) 积极性(10%) 合作精神(10%) 部门整体效率评价(10%) 发展潜力(10%) 个人行为鉴定(20%)

人员素质测评--第9章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培训

弟九章 标管理与绩政考袂培圳

人力资條幵农与管理条疣四大或A ?:?制度:科学化、糸统化的制度设计,建立理性权威 ?:?机制:引入机制,使人力洛派始终处于激活状态,核心 是秃争淘汰机制、激励机制、评价约束机制 ?:?流程:视员工务家户,以家户为导向建立人力裕源的业 务流程体糸,打通人力裕源业务流程与企业其他核心流 程的关糸 引进、创新人力荷源的管理技术,运用人 提高人力 洛源开发与管理的效率 ?:?技术:研充、 力/源技术,

要X2/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机制 约束机制 控制力 拉力 牵引机制 激励机制 推动力 压力 竞争淘汰机制

人力资條管理的四大机制 一、奉引机制: 是指通过明确组织对员工的期望和要求,使员工能够正确地选择自身的行务,最终组织能够将员工的努力和员故纳入到帶助企业完成其目标,提升其核心能力的轨道中来。奉引机制的关铤在于向员工请晰的表达组织和工作对员工的行为和绩效期望。因此,奉引机制主要依靠以下人力/源管理模块来实现:企业的丈化与价值观体糸、取住说明书与任取赛格标准、KPI指标体糸、培训开发体糸o

人力资條管理的四衣机制 二、激励机制: 根据现代组织行为学理论,激励的本质是员工去做禁件事的意愿,这种意愿是以满足员工的个人需要务条件。因此激励的核心在于对员工的内在需求把握与满足。而需求意味着使特定的结构具有吸引力的一种生理或者心理上的缺乏。激励机制主要依靠以下人力荷源管理模块来实现: 薪酬体糸设计、取业生涯管理与升迁异动制度、分权与授权糸统。

人力资條管理的四衣机制 三、约束机制 所谓约束机制,其本质是对员工的行为进行F艮定,使其待合企业的发展要求的一种行为控制,它使得员工的行为始终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约束机制的核心是企业以K PI 指标务核心的绩薮考核体糸和以任职赛格体糸为核心的取业化行务评价体糸o CU以KPI指标体糸务核心的绩效管理体糸 (2)以任取燙格体糸为核心的庶业化行为评价体糸 (3)员工基本行为规范与员工守则

绩效考核的意义

绩效考核的意义 员工的工作绩效,是指他们那些经过考评的工作行为、表现及其结果。对组织而言,绩效就是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完成的情况;对员工个人来说,则是上级和同事对自己工作状况的评价。企业通过对其员工工作绩效的考评,获得反馈信息,便可据此制定相应的人事决策与措施,调整和改进其技能。影响工作绩效的因素主要有四种,即员工的激励、技能、环境与机会,其中前两项属于员工自身的、主观性影响因素,后两项则是客观性影响因素。可用公式表如下:P=F(SOME) 式中P为绩效,S是技能,O是机会,M是激励,E是环境。此式说明,绩效是技能、激励、机会与环境四变量的函数(参见余凯成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出版社)。 绩效考核的目的 绩效考核的目的主要是行政管理性的,如制定调迁、升降、委任、奖惩等人事决策;但其目的也有培训开发性的,如绩效考核结果对被考评者的反馈,以及据此结果制定与实施培训计划等。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包括: 1、绩效考核本身首先是一种绩效控制的手段,但因为它也是对员工业绩的评定与认可,因此它具有激励功能,使员工体验到成就感、自豪感,从而增强其工作满意感。另一方面,绩效考核也是执行惩戒的依据之一,而惩戒也是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绩效不可缺少的措施。 2、按照社会主义的按劳付酬原则,绩效考核之后使应论功行赏;所以绩效考核结果是薪酬管理的重要工具。薪酬与物质奖励仍是激励员工的重要工具。 3、绩效考核结果也是员工调迁、升降、淘汰的重要标准,因为通过绩效考核可以评估员工对现任职位的胜任程度及其发展潜力。 4、绩效考核对于员工的培训与发展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绩效考核能发现员工的长处与不足,对他们的长处应注意保护、发扬,对其不足则需施行辅导与

基于目标管理的绩效考核

本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基于目标管理的绩效考核

目标管理(MBO)是众多国内外企业绩效考核常用的方法,能得以推广是因为它与人们价值观一致,能更好地把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因而组织必须通过一定程序或过程,由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依此决定上下级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绩效评估和评价每一个部门和个人的绩效产出对组织贡献的标准。但是要有效地实施目标管理,必须考 虑其适用条件并有步骤地进行。 1目标管理法的适用条件 (1)组织的目标需定量化和具体化。目标定量化和具体化是实行目标管理的基本条件。只有制定清晰具体的目标,才能衡量绩效,所以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体系,明确岗位目标和责任目标,以便考核绩效。对决策权弱、不可控因素少的员工容易进行量化。而对像研发人员或存在不可控因素多的工作,只能以使命为导向,这是因为环境高度的不确定性,只有清晰的使命,却难以具体量化若硬套会严重挫伤员工积极性。目标管理对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对那些在技术上具有可分性的工作,由于责任、目标明确,目标管理常常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目标管理应基于具有团队精神的企业文化。目标管理要帮助员工提高效率从而增加满意度,目标的制定与完成需要彼此协调、相互合作。团队精神表现为员工之间相互团结共同努力完成既定的目标。目标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困难是各行其是,所以团队精神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束缚目标管理的使用,是由于并不是每个组织都具有团队精神,组织结构和体制、机制以及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极大。如果各部门和员工只关注自身目标的利益而忽略相互协作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滋长本位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倾向,缺乏互相沟通和协商,势必影响目标的实施和实现。 (3)目标管理应基于开放性组织。开放性组织是指在组织中领导者能建立一种与员工互动的平台,使员工能够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针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确定绩效目标时,一方面员工认为目标是有价值的,另一方面组织对执行和实现这些目标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这个差距的原因是因为没能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和提供员工反馈的机会。这样,难免会有些员工认为目标管理作为绩效考核的工具就是一个监督工具。所以组织必须能够提供一个双向沟通的平台,使员工了解自己目前在做什么,已经做了什么和下一步将要做什么。目标管理强调“自我控制”、“自我突破”,但绝不是要放弃 管理控制,只不过是双向沟通代替了专制管理。 (4)目标管理需建立在战略基础上。目标管理强调的不是短期目标,应注重长期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相结合。首先应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制定出完整的战略;其次,根据企业战略目标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规

绩效管理的目的及意义[001]

绩效管理的目的及意义 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其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已为广大的管理者所认同,相当一批企业在这方面投入了较大的精力。但遗憾的是,通过绩效考核达到预期目的的企业却很少,大多数企业最后不是中途夭折,就是流于形式,问题何在? 在对企业进行咨询诊断过程中,笔者听的最多的就是企业领导人的无奈和抱怨。花大力气精心设计出来的考核方案往往被束之高阁,或在实际运作中举步维艰;各级主管怨声载道,员工议论纷纷;民营老板在走马灯似的换掉几任经理后,却转而责备员工素质不高;国有企业老总责备制度,责备上级领导授权不够。从传统的“德勤绩才”考核到目标管理、平衡记分卡的应用,“药方”开了无数,可为什么著名外资企业屡试屡爽的完美方法到了本企业却灵光不再呢?企业的领导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根据笔者在咨询实践过程中的观察,发现我国企业在绩效考核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现象: 一、本末倒置

现在,有许多企业一味强调要引进世界先进的考核手段,但在领导者心目中,考核无非就是奖优罚劣,亦即传统的胡萝卜加大棒。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很多企业的领导者对此都没有清楚的认识。就如一夜之间,国内的许多企业都把人事部改成人力资源部、但做的仍旧是单纯的人事工作一样。绩效考核的目的何在? 绩效考核,顾名思义,就是要“挖掘”出绩效来,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考核等管理手段促进绩效的提高。研究发现,恰恰是因为我国企业在很多时候对绩效考核的理解不全面、不系统甚至存在误解,才导致这项对于企业价值极高的工作难以收到预期成效。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真正有效的是绩效管理,而不是许多企业所理解的那种秋后算账式的绩效考核或者绩效评价,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执行、绩效考核、绩效反馈面谈等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最终绩效水平。 因此,单纯的通过对员工最后产出水平的考核是很难让企业提高绩效水平的,在对最后结果考核之前,我们要做好绩效计划的工作;在平时工作过程中,企业的领导者要对员工工作进行辅导;在考核结果出来之后,上级领导要与员工共同进行绩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在线作业答案Word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战略性工作分析和胜任力评价虽然各有特点,但却可以取长补短,互为补充,这样可以产生(B)作用。 A. 互动 B. 协同 C. 推动 D. 负面 满分:2 分 2. 心理测验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在(B )工作中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4.2 A. 绩效考评 B. 人事测评 C. 主观评价 D. 干部考评 满分:2 分 3. 人事测评的另一类常用方法是(B ),即设计各种形式的测验来研究人事管理领域里的问题。 A. 评测法 B. 测验法 C. 定量法 D. 试验法 满分:2 分 4. 分析练习要求参与者现把握一定量的口头或数字形式的信息,然后得出符合(A)结论。 6.3 A. 逻辑的 B. 实际情况的 C. 客观条件的 D. 真实情况的 满分:2 分 5. 心理测验之所以能成为科学而有效的(B )工具,是因为它有一套科学的编制方法。

A. 员工测评 B. 人事测评 C. 干部测评 D. 技能测评 满分:2 分 6. 面试时,在交流中保持积极倾听是很(B )的,但又是很有效果的一件事情。 A. 容易 B. 困难 C. 重要 D. 必要 满分:2 分 7. 人事测评的另一类常用方法是(B),即设计各种形式的测验来研究人事管理领域里的问题。 A. 评测法 B. 测验法 C. 定量法 D. 试验法 满分:2 分 8. 稳定系数是估计测评跨时间的一致性程度,即在两个(A)的时间里进行评测(如间隔一个月测评两次)所获得的 A. 不同9.2 B. 相同 C. 近似 D. 相近 满分:2 分 9. 评价中心和发展中心的未来趋势还包括(D)方面的不断创新。 6.5 A. 操作方法 B. 技能与技巧

关于绩效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关于绩效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一、绩效考核的目的: 1、对广大职工的工作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 (我们的绩效考核是从业绩、能力、态度三个部分十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各方面好与不好都有可量化或可区分的 标准,通过与个人的实际表现相对照,评价结果就比 较客观公正了。) 2、对广大职工的提薪、晋升和奖励提供客观的依据; (广大职工的提薪、晋升和奖励需要客观的依据,对表现优秀的员工如何奖励、奖多少,以后将以绩效考核结果 作为参考。) 3、公司对广大职工在工作中各方面,指出了明确的要求; (任何企业都希望员工好好工作,怎么样才是好好做,从哪些方面好好做,现在有了明确的标准。) 4、通过对照相关标准的评核,让职工认识到自己哪些方 面存在不足; (通过考核,我们哪些方面不符合“优秀”标准,就是我们的不足,就应该积极去改善和提高,这就为我们提 供了明确的方向。) 二、绩效考核的意义: 1、对广大职工的评价更公平和理,避免了主观偏见或以

点概面(因一个方面不好,而整个人被否定); 2、让表现优秀的职工得到适当的提薪、晋升和奖励; 3、使广大职工能清楚的知道公司是如何要求自己的; 4、通过评核统计,可以使公司了解广大职工需要哪些方 面的培训和辅导; 员工绩效考核简介 所谓绩效考核,是公司对员工的工作成绩或结果以及平时的工作表现进行考察和评价。并通过对表现优秀者给予奖励和对表现懒散低效者给予惩罚,来激励广大员工干部积极努力工作,同时也为后进员工提出了明确的改善方向。 本公司所推行的绩效考核,是针对每一个人的考核,分为业绩、能力、态度等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联系密切,业绩是广大员工干部实际工作结果的表现,能力和态度则是制约这一结果的关键要素,因为良好的业绩,取决于充分的能力和积极的态度。同时,能力和态度又是一个德与才的关系。是德才兼备,还是有德无才或有才无德,这是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的考察因素。企业需要优秀的员工,作为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仅要有让人满意的业绩,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积极的从业心态。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客观评价,能发现我们存在哪些不足,再通过适当的培训指导,可以使我们不足的地方得到改善和满足,并逐渐成为合格而优秀的员工。 本公司的绩效考核,对主管和员工的要求有不同程度的区

绩效的基本知识

一、绩效的基本知识 (一)绩效的含义 绩效就是员工在一定时期内以个人知识、技能等的投入,通过某种方式、方法实现某种结果的过程。绩效是包括了工作行为、方式以及工作行为的结果。 (二)绩效的类型 按实施主体分为组织绩效、部门或团队绩效和员工与管理者个人绩效 1、组织绩效 组织绩效指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组织所取得的绩效。 2、部门或团队的绩效 部门或团队的绩效包括部门或团队的任务目标实现情况以及为其他部门或团队的服务、支持、协调、配合、沟通等方面的行为表现。 3、个人绩效 个人绩效既包括任务绩效,也包括周边绩效或关系绩效。 (三)绩效管理的流程 1、绩效计划 活动:与员工一起制定绩效目标,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 时间:绩效期间开始时 2、绩效实施与管理 活动:观察、记录、提供反馈、指导与建议 时间:整个绩效期间 3、绩效考核 活动:评估员工绩效 时间:绩效期间结束时 4、绩效反馈面谈 活动:主管人员就评估结果与员工讨论 时间:绩效期间结束时 (四)绩效计划的赘述 1、绩效计划的概念 绩效计划就是管理人员和员工共同沟通,对员工的工作目标和标准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契约的过程。从具体的表现形式看,绩效计划是用于指导员工工作行为的一份计划书。 2、绩效计划的作用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绩效计划是一种前馈控制手段; ◆绩效计划是一种重要的员工激励手段。 3、绩效计划的制定者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提供绩效计划文本框架,指导绩效计划的编制; ◆员工的直接上级:确定所属员工的工作任务,编制具体计划; ◆员工:提出本人绩效目标和实施方案,商定具体计划。 4、绩效计划的内容

◆员工在本次绩效周期内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是什么?(量化和非量化的)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员工应该何时完成这些职责? ◆完成目标的结果是怎样的? ◆我们如何判别员工是否取得了成功?这些结果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衡量,评判的标准是什 么? ◆工作目标和结果的重要性如何? ◆从何处获得关于员工工作结果的信息? ◆员工的各项工作目标的权重如何? ◆员工在完成工作时可以拥有哪些权力?可以得到哪些资源? ◆员工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和障碍? ◆管理者会为员工提供哪些支持和帮助? ◆绩效周期内,管理者将如何与员工进行沟通? ◆员工工作的好坏对部门和公司有什么影响? ◆员工是否需要学习新技能以确保完成任务? (五)绩效管理的实施 1、考核主体 1)直接上级(考评其员工的基层主管) 2)员工本人(员工自我考评) 3)同事(相互评定的团队成员) 4)下属(评价其基层主管的员工) 5)顾客(外部考评资源) 6)外界专家顾问(外部考评资源) 2、考核频率 绩效考核频率优缺点列表 优点缺点 绩效考 核频率 月度及时对日常工作提供反馈投入过大 无明显缺点 季度避免了投入过大的特点,能适时地对员 工的日常工作给与反馈,有利于采取措 施,提高绩效。 半年与半年的目标制定相配套不能作为日常及时反馈和评估 机制 3、考核方法 1)品质导向 ①等级评定法 ②排序法 ③配对比较法

绩效考核的意义

绩效考核的意义 一、绩效考核的涵义 考核是指对所属员工在业务和服务方面进行考查和审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技术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和实际贡献等。 考核是以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实现组织目标为目的,对员工的表现和实绩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同时也要考核员工的能力和工作适应性等方面的情况。 二、绩效考核的意义 1、绩效考核的目标 绩效考核的目标是改善员工的组织行为,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以求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 2、绩效考核的功能 (1)管理功能。绩效考核的管理功能首先表现在考什么,就是要明确组织、部门及个人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标准。其次,表现为怎么考,即具体操作时应当体现沟通、学习、改进、评价等功能。第三,表现为考核结果的运用上。考核结果是晋升、奖惩、培训等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2)激励功能。绩效考核要奖优罚劣,改善调整员工的行为,激发其积极性,促使组织成员更加积极、主动、规范地去完成组织目标。 (3)学习功能。绩效考核也是一个学习过程。通过考核使组织成员

更好地认识组织目标,改善自身行为,不断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益和实力。 (4)导向功能。绩效考核标准是组织对其成员行为的期望,是职工努力的方向,有什么样的考核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 (5)监控功能。员工的工作绩效考核,对组织而言,就是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的完成情况;对员工个人来说,则是上级对下属工作状况的评价。通过对其员工工作绩效的考评,获得反馈信息,便可据此制定相应的人事决策与措施,调整和改进其效能。 三、绩效考核的原则 1、客观、公正、科学、简便的原则 客观即实事求是,公正即不偏不倚,按照考核标准,一视同仁地进行考核,科学、简便即要求考核从标准确定到考核结果的运用,整个过程设计要符合客观规律,正确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准确地评价员工的行为表现。同时,考核的具体操作要简便,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达到尽可能好的考核效果。 2、注重实绩的原则 实绩即指员工通过主观努力,为企业做出并得到承认的劳动成果、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效益。在考核过程中,坚持注重实绩原则即要求在对员工做考核结论和决定升降奖励时,以其工作实绩为根本依据。 3、多途径分能级的原则 在绩效考核中对不同类型和不同能级的人员应有不同的考核标

人才素质测评报告

人才素质测评报告 青岛赛尔高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青岛赛尔高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隶属于山东嘉宏伟业集团,山东嘉宏伟业集团位于美丽的黄海之滨——山东日照,是经国家商务部批准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注册资本达5亿元人民币。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本着以诚为本、和谐共赢的经营理念,业务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旗下拥有多家分公司、合资公司,涉足业务领域:橡胶、木薯干、焦炭、精铜、煤炭、醋酸乙酯、酒精、航运、酒店、投资等。青岛赛尔高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作为集团公司的重要支柱,主要经营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的国际贸易、转口贸易、区内企业之间贸易;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公司于2007年成立,注册资金5000万元,是一家经国家工商局批准的,并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国际贸易公司。公司天然橡胶主要进口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橡胶主产国,品种主要有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产20#标胶及复合胶;合成橡胶进口自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工业国家,品种主要有丁苯、顺丁、丁基及卤代丁基橡胶。公司自成立以来,便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可靠的产品及优质周到的服务,博得广大客户的好评,业务量逐日增多,年营业额实现2亿美元。公司始终坚持诚信为本、稳步发展、和谐共赢的经营理念,时刻秉承做大、做强的企业宗旨,抓住机遇,努力追求更实效的合作。 招聘职位:人事行政经理 职位类别:人力资源行政/后勤/文秘 工作地点:青岛发布日期:2011-06-20 工作经验:5-10年最低学历:本科 管理经验:否工作性质:全职 招聘人数:1人职位月薪:6001-8000元/月 岗位职责: 1、依据公司的经营计划,配合公司的战略目标,拟订本部门的工作目标及年度人力资源规划; 2、负责组织公司规章制度的拟定、修改和编写工作,对文件中涉及的重要事项进行跟踪检查和督导,推进公司的管理: 3、负责公司各项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4、监督执行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处理员工奖惩事宜; 5、负责公司对外机关之交涉及关系建立; 6、负责制订和完善公司岗位编制,协助公司各部门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人力,满足公司的经营管理需要; 7、根据公司现有编制及业务发展需求,协调、统计各部门的招聘需求,实施招聘计划; 8、依据现有人员素质完善,制订员工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考核; 9、建立并完善公司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10、配合其它部门做好员工思想工作,受理并及时解决员工投诉和劳动争议事宜; 11、综合部各项事务的管理 12、处理其它突发事件和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任职资格: ■教育背景:人力资源、行政管理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基于胜任力模型绩效考核体系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绩效考核体系建设项目 一、构建基于胜任力绩效考核体系的目的 1.落实三公原则:以事实、数据说话,让绩效考核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2.员工层面: a)提高组织和员工的绩效能力,实现公司目标。 b)提高员工培训的有效性、促进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3.公司层面: a)为公司招聘, 调迁, 升价, 委任, 奖惩等人事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b)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企业赢得管理与效益,员工则赢得自我 的认识、改进与发展。 二、胜任力与绩效的关系 胜任力是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胜任力与绩效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胜任力与工作的绩效密切相关,可以用一些被广泛接受的标准来测量,从而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并能通过激励与开发加以改善和提高。 (2)胜任力具有可区分性。外显性胜任力只是个体基本素质的要求,对于特定的职业必不可少,但不足以将绩效优秀者和绩效一般者区分开来;内隐性胜任力难以用一般方法测得,但对绩效却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能够将绩效优秀者和绩效一般者区分开来。总之,外显性胜任力和内隐性胜任力一起共同决定着个体的具体行为表现。 三、构建思路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主要是通过将员工个体目标和组织目标相 结合,不断获取、使用、激励和开发员工个体的胜任力,以提高员工个体的绩效,进而实现组织发展目标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本项目首先理清公司的绩效目标,然后对关键岗位建立胜任力模型,根据胜

任力要素对员工进行能力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绩效考核体系,包括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实施、考核和反馈等。如下图所示: 四、构建的具体步骤 1.确定企业绩效目标。 构建胜任力模型绩效考核系统之前,首先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定公司年度经营目标与计划。 2.建立关键岗位胜任力模型。 确定企业绩效目标后,结合关键岗位所需的能力特征构建岗位的胜任力模型。主要流程包括定性访谈、定量调研及模型建立。 1) 定性访谈 (1)确定效标和效标群组。(2)实施BEI访谈.运用STAR技术对业绩优异组和业绩一般组分别进行访谈。(3)对言语文本进行内容分析。(4)进行言语文本的编码。根据胜任特征编码框架,对言语文本进行编码。(5)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炼出胜任力要素框架。

绩效的目的和意义

绩效的目的和意义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绩效的目的和意义 一、影响绩效管理几个因素 二、1、不知道为什么要绩效考核 三、目前多数企业的考核目的不明确,有的是为了考核而考核,有的甚至是为了发奖金或扣减员工绩效工资和奖金而考核,企业考核方和被考核方都未能充分清楚地了解绩效考核只是一种管理手段,本身并非是管理的目的。 四、同时,绩效考核体系的非科学性还表现为考核原则的混乱和自相矛盾,在考核指标内容、项目设定以及权重设置等方面表现出无相关性、不科学合理,随意性突出,常常仅仅体现长官意志和个人好恶,且绩效考核体系缺乏严肃性,任意更改,难以保证政策上的连续一致性。 五、2、缺乏绩效考核标准 六、目前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过于模糊,如指标体系还不够科学,表现为标准欠缺、标准走样、难以准确量化等形式。以欠缺的标准或不相关的标准来对被考核者进行考评,极易引致不全面、非客观

公正的判断,模糊的绩效考核标准很难使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感到信服。 七、一方面,是由于某些公司绩效考核管理人员缺乏经验和能力,不知道怎么考核考核标准不科学、合理,缺乏依据。 八、另一方面,有的公司考核目的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钱为本”: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福斯特商学院终身教授陈晓萍女士在其《幸福的决定因素》第二章“管理的悖论”中说:“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善待员工,关心照顾员工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健康保险还是休闲设施,无论是带薪休假还是托儿服务,无论是免费饮品还是弹性工作时间,无论是技术培训还是学费报销计划……都体现出企业管理层对员工成长发自内心的关怀,并希望员工因此更加热爱工作,敬业守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绩效,对工作有更多的创意和思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价值。“以钱为本”的经营理念导致的行为则是对员工各方面待遇的极度克扣:工资往底线上靠,加班常常不付加班费;上班打卡,迟到一分钟也要扣钱;完不成任务要扣奖金。培训很少,一旦轮到,则要签署合同:若在培训后数月内离职,就得如数上缴培训费用,一分不得拖欠。如果在合同期满内提出辞职,也得上交罚款。总而言之,通过各种手段减少人工开支,节约成本,从而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然而,企业管理层如此苛刻的举措,只会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反感,而在内心深处拉开与企业的距离,清楚地认

学习情境六 素质测评与绩效考核jc6

学习情境六素质测评与绩效考核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商务谈判开局阶段的主要作用与任务; 2.熟悉开局的方式与原则; 3.掌握谋求不同开局地位的原则。 二、课时分配 共3节,每节安排1个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素质测评结果调整 2.综合考核法 3.绩效考核面谈过程 四、教学大纲 任务一构建素质测评 一、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 二、员工素质测评的内容 三、员工素质测评的具体实施 任务二选择绩效考核的方法 一、绩效与绩效考核 二、绩效考核的类型 三、绩效考核的基本方法 任务三实施绩效考核

一、考核者的选择与培训 二、考核资料与情报收集 三、考核结果的审核与协调 四、考绩面谈 五、考绩结果的反馈与运用 六、员工绩效考核容易出现的问题 五、主要概念 1.素质测评的内容 2.绩效考核的方法 3.考绩面谈 六、教学案例 案例一强盛公司招聘员工的一次失误 强盛公司是一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以研制、生产、销售药品为主,随着生产业务的扩大,为了生产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公司决定在生产部门设立一个新职位,主要负责生产部与人力资源部之间的协调工作。生产部许经理提出在外部招聘合适的人员。人力资源部决定马上发布招聘消息,在发布招聘广告的渠道上有两种选择:一是在本行业的专业杂志上,费用为3000元,二是在本地区发行量最在的报纸上,费用是9000元。人力资源部把两个方案向公司主管领导作了汇报,反馈的意见是选择第二种方案,因为,公司在中国处于发展初期,知名度不高,应利用发布招聘广告的机会扩大公司的影响。

在接下来的7天里,人力资源部共收到了800多份简历,他们从中挑出70份候选简历,然后再次筛选,最后确定了5位应聘者。人力资源部宋经理把候选人名单交给了生产部,许经理从中挑选了两人:宋强与李平,并决定和人力资源部经理一起对他们进行面试,根据面试结果决定最终人选。在面试的过程中,发现两人基本条件相当,两位经理对两位候选人都比较满意,尽管李平以前曾在两个单位工作过,但没有最近工作过单位的主管的评价材料。面试结束后,告知两人在一周内等通知。在此期间,宋强在静候通知;而李平打过两次电话给人力资源部经理第一次表示感谢,第二次表示渴望这份工作。 面试后,生产部许经理和人力资源部宋经理商量何人可录用。生产部许经理说:“两位候选人看来都有不错,你认为哪一位更合适呢?”宋经理说“两位候选人都合格,只是李平的第二位主管给的材料太少,但是,这也不能说明他有什么不好的背景,你的意见呢?”许经理回答说:“很好,宋经理,显然你我对李平都有很好的印象,他尽管有点圆滑,但我相信是可以管理好的。”“既然他与你共事,当然由你做出决定了,明天就通知他来工作。”宋经理说。 李平进入公司工作6个月后,公司发现,他的工作没有预期的那么好,指定的工作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有时甚至表现出不能胜任工作的行为,这引起了管理层的不满。而李平也觉得委屈,因为他发现公司的环境、工作性质的招聘时描述的有较大出入。 讨论题: 1、强盛公司的招聘过程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公司绩效考核基本流程图(官方)

公司绩效考核基本流程图 二、考核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进入公司不满3个月或者未转正者不参加季度、年终考核) 三、考核原则 客观、公平、公正。 四、考核时间 (1)月度考核:次月的第1个星期考核上个月的绩效,7个工作日内结束。 (2)年度考核:在次年1月的第2个星期考核,7个工作日内结束。 五、考核比例: 1、个人绩效工资率 (15%; (2)普通职员:占个人工资结构的10%; (3)主管:占个人工资总额的15%; (4)经理:占个人工资总额的20%; (5)副总经理:占个人工资总额的30%; (6)个别情况情况可以根据具体职位情况进行具体划分。 六、年度考核规定及薪资提升标准 1、年度考核是调整员工下年度工资水平,颁发年终奖金的依据。 2、进入公司不满3个月者不参加年终考核。 在公司服务满1年按考核成绩予以年度调薪(针对职员类),具体参考标准如下: 优:基本工资×12% 良:基本工资×6% 一般:基本工资×3% 较差:不调整 其他人员,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实际进行调整。 七、考核纪律 1、上级考核必须公正、公平、认真、负责,上级领导不负责或不公正者,一经发现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降职、扣除当月绩效奖或扣分处理。 2、各部门负责人要认真组织,慎重打分,凡在考核中消极应付,将给予扣分甚至扣除全月绩效和岗位津贴。 3、考核工作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 4、弄虚作假者,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绩效一律按总分的50%记分。 八、考核仲裁

1、为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持续改善考核方法,特成立考核小组,人员为各部门权责负责 人,组长为人力资源部经理; 2、考核小组负责处理以下事务; A对考评人的监督约束; B考核投诉的处理; C讨论并通过设定的绩效考核指标; D检讨考核制度,视情况修订考核制度及指标。 3、被考评人对考核结果持有异议时,可在绩效面谈结束后的三天内向考核小组提出仲裁,逾 期不予受理。 4、考核小组接到被考评人的仲裁申请后,在考核面谈的第5天组织考核仲裁,仲裁结果为终 审。 九、绩效面谈 1、绩效面谈是提高绩效的有效途径,各部门主管必须在考核结束后的一周内安排绩效面谈,办公 室职员的上司安排单独的绩效面谈,普通职员可以“考核总结会议”的方式进行,但对于最优秀与最差员工,应予以单独面谈,并在考核结束的10日内将面谈记录原件交到人力资源部,部门留存复印件。 料来源可靠,专业可信,将助您更好的提升办公效率。 料来源可靠,专业可信,将助您更好的提升办公效率。 料来源可靠,专业可信,将助您更好的提升办公效率。 料来源可靠,专业可信,将助您更好的提升办公效率。 料来源可靠,专业可信,将助您更好的提升办公效率。

绩效管理基本知识

绩效管理基本知识

1、什么是绩效管理 绩效计划制定是绩效管理的基础环节,不能制定合理的绩效计划就谈不上绩效管理;绩效辅导沟通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工作不到位,绩效管理将不能落到实处;绩效考核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这个环节工作出现问题绩效管理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绩效结果应用是绩效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如果对员工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问题,绩效管理不可能取得成效。 绩效管理强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强调组织和个人同步成长,形成“多赢”局面;绩效管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参与。 绩效管理的概念告诉我们:它是一个管理者和员工保持双向沟通的过程,在过程之初,管理者和员工通过认真平等的沟通,对未来一段时间(通常是一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达成一致,确立员工未来一年的工作目标,在更高层次的绩效管理里用关键绩效目标(KPI)和平衡记分卡表示。 2、绩效的影响因素 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有员工技能、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激励效应。员工技能是指员工具备的核心能力,是内在的因素,经过培训和开发是可以提高的;外部环境是指组织和个人面临的不为组织所左右的因素,是客观因素,我们是完全不能控制的;内部条件是指组织和个人开展工作所需的各种资源,也是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能改变内部条件的制约;激励效应是指组织和个人为达成目标而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励效应是主观因素。 在影响绩效的四个因素中,只有激励效应是最具有主动性、能动性的因素,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组织和员工会尽力争取内部资源的支持,同时组织和员工技能水平将会逐渐得到提高。因此绩效管理就是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组织和员工争取内部条件的改善,提升技能水平进而提升个人和组织绩效。

素质测评与职业生涯规划篇

第四篇去伪存真前瞻未来——素质测评与职业生涯规划本篇研讨主题—— 一、素质测评的由来 二、素质测评概述 三、素质测评项目体系及其设计方法 四、常用素质测评项目及其测评尺度 五、几种代表性职务的素质结构模型 六、素质测评的示范演练 七、如何撰写职业规划书 本篇解决实操问题—— ? 明白素质测评的深远意义 ? 了解我国企业素质测评现状 ■企业关键岗位的素质结构 ? 几种素质测评的实操方法 ? 学习如何撰写职业规划书

一、素质测评的由来 1.1 引言 1.2素质测评的由来 二战期间德国率先将测评运用于 美国亦将测评运用于海军陆战队员选拔 二战后逐渐被美国大企业运用于企业实践并逐渐波及全球 1.3跨国公司的测评中心 是一个定期活动的委员会,由公司要员、要员及外聘专家组成。其特征为: 综合性——多种测试技术与手段综合运用。 动态性——被测者处于兴奋状态,在压力与刺激中发挥潜力。 标准化——按统一的、严格的标准进行。主测皆经过专门、 统一的培训,以确保过程一致性。 整体互动性——即将被测者置于群体中比较,整体测评。 1.4我国企业素质测评现状

二.素质测评概述 2.1素质测评 2.2与绩效考核的比较: 2.3素质测评的作用 2.4素质测评的根本意义

2.5素质测评的类型与应用 (1)选拔性测评●目的为选出较优秀者 ●为相对性测评 ●刚性极强 ●强调客观性 ●结果为分数或等级 (2)配置性测评●目的为人员合理配置 ●宗旨:人事相匹,事得其人,人尽 其才 ●具有客观性与严格性 (3)开发性测评●目的在于对人员进行开发 ●以人员潜力为主要内容 ●具有勘探性、促进性 (4)诊断性测评●目的为找出问题诊结 ●测评内容精细而深入 ●寻根究底 ●结果不一定公开 (5)考核性测评●目的为鉴定与验证某些素质的具备 程度 ●可为招聘提供依据 ●注重其现状而非发展性 ●与诊断性测评相比,考核性测评较 全面、广泛

绩效考核目的与意义

绩效考核目的与意义 绩效考核目的与意义 篇一 一、绩效考核的目的: 1、对广大职工的工作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 (我们的绩效考核是从业绩、能力、态度三个部分十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各方面好与不好都有可量化或可区分的标准,通过与个人的实际表现相对照,评价结果就比较客观公正了。) 2、对广大职工的提薪、晋升和奖励提供客观的依据; (广大职工的提薪、晋升和奖励需要客观的依据,对表现优秀的员工如何奖励、奖多少,以后将以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参考。) 3、公司对广大职工在工作中各方面,指出了明确的要求; (任何企业都希望员工好好工作,怎么样才是好好做,从哪些方面好好做,现在有了明确的标准。) 4、通过对照相关标准的评核,让职工认识到自己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通过考核,我们哪些方面不符合“优秀”标准,就是我们的不足,就应该积极去改善和提高,这就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二、绩效考核的意义: 1、对广大职工的评价更公平和理,避免了主观偏见或以点概面(因一个方面不好,而整个人被否定);

2、让表现优秀的职工得到适当的提薪、晋升和奖励; 3、使广大职工能清楚的知道公司是如何要求自己的; 4、通过评核统计,可以使公司了解广大职工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训和辅导; 篇二 一、影响绩效管理几个因素 1、不知道为什么要绩效考核 目前多数企业的考核目的不明确,有的是为了考核而考核,有的甚至是为了发奖金或扣减员工绩效工资和奖金而考核,企业考核方和被考核方都未能充分清楚地了解绩效考核只是一种管理手段,本身并非是管理的目的。 同时,绩效考核体系的非科学性还表现为考核原则的混乱和自相矛盾,在考核指标内容、项目设定以及权重设置等方面表现出无相关性、不科学合理,随意性突出,常常仅仅体现长官意志和个人好恶,且绩效考核体系缺乏严肃性,任意更改,难以保证政策上的连续一致性。 2、缺乏绩效考核标准 目前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过于模糊,如指标体系还不够科学,表现为标准欠缺、标准走样、难以准确量化等形式。以欠缺的标准或不相关的标准来对被考核者进行考评,极易引致不全面、非客观公正的判断,模糊的绩效考核标准很难使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感到信服。 一方面,是由于某些公司绩效考核管理人员缺乏经验和能力,不

人员素质测评

第一讲 人员素质测评的原因及作用 ●一、使用人员素质测评最简单的逻辑原因是: ●企业经营目标是由人来实现的;为了实现一定的企业经营目标,需要一定的人力资 源;什么样的人力资源能够胜任企业目标,需要进行测量和评估。通过测评选择最 合适的人做要做的事,实现人职匹配。 ●二、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 ●企业员工的招聘和选拔; ●员工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 ●员工绩效考核; ●职位晋升:要根据新拟晋升职位的要求,对候选人进行测评,确保人与岗位的匹配。 ●进行薪酬管理和激励 人员素质测评的内容及管理 一、各类测评的内容 ● 1.知识:是以概念及其有关的方式存储和积累下来的经验系统;包括财会、外语、 法律、管理、计算机等。 ● 2.技能:是以动作活动的方式固定下来的经验系统;包括打字、设备操作、驾驶、 电器维修、书法等。 ● 3.智力因素:包括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判断推理、概括想象、言语能力、思 维能力、空间认知、数量分析等能力。 ● 4.非智力因素:包括情绪、动机、气质、个性等; ● 5.综合素质:是由多种素质综合而成的工作素质。 企业人才测评的技术组合 ● 1.针对人事业务目的的组合:如为了进行招聘、选拔、培训、考核等工作,需要进行测 评工具的组合。 ● 2.针对岗位和职务的组合:岗位、职务不同,进行测评时组合的测评工具就会不同,如 测评打字员和测评推销员,就不能用同一组测评工具。 ● 3.针对企业文化的组合:不同企业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对企业员工的要求不同,因 此在测评时,需要组合的测评工具就会不同。 测评的管理 ● 1.目的管理:人员素质测评必须目的明确,切忌滥用。 ● 2.技术管理:要熟悉测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测评技术,并且正确使用。 ● 3.现场管理:在进行测评时要注意测评的环境和外部条件,否则会产生过大的误差。 ● 4.安全管理:测评要注意保密性、劳资关系、企业稳定等问题,防止引发各种矛盾。 ● 5.应用管理:注意测评应用的对象、范围及对测评者评价的客观性。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第一部分是什么;第二部分测什么;第三部分怎么测;第四部分结果呢 第一节中国历史 1,古代素质测评 ●(1)对素质的看法(素质的差异、构成) ●性善说、性恶说、性无善恶;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惟上智与下愚不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