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和青春期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应该和青春期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应该和青春期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应该和青春期孩子一起成长

青春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和危机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矛盾或挑战,需要家长的关爱和指导。这个时期孩子生理上的成熟带来了心理上的成人感,他们要求获得人格的独立和尊重。但由于个体的心理发展的滞后,加之父母没有做好调整的准备,使得青少年许多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亲子之间的冲突也随之增多。另外,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面临急剧的社会时代变化,产生心理困惑和矛盾的概率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高,通过社区、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势在必行,其中家庭尤其是父母对青春期孩子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往往是以亲子关系为纽带,以亲子沟通为途径实现的。

大量研究表明:

1、父母的情感温暖能够提高孩子的成就动机,让孩子积极的向往成功, 充满自信, 较少忧虑, 乐于接受困难的任务,有利于孩子发展外向、情绪稳定、关心他人、易于适应外部环境等性格特征。

2、父母对孩子行为、情绪的及时接纳与反馈,能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孩子感受到积极的社会支持,减少孩子负面情绪和敌对行为。

3、有效的亲子交流与信任对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作用。

4、父母给予的积极支持是和高自尊、学业成功以及道德发展水平高联系在一起的,而缺乏父母的支持则完全导致负面的影响:低自尊、成绩差及反社会行为。

5、父母如果对学生的心理需求采取拒绝的态度,或表示不安,或出现矛盾反应,将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破坏学生对家长和他人的信任感,长此以往,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

综上所述,孩子是否能安全度过青春期危机,父母的社会支持是关键,父母如果能够和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支持,孩子就能够积极的面对青春期的各种挑战、形成健康、稳定、统一的人格,达到身心和谐,为青年期的求学、择业、婚姻打下良好基础。注:

*成就动机是指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 并努力达到完美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与其有重要社会关系的他人那里所获得的心理方面的益处,如受到尊重和肯定、在解决问题方面获得帮助、情感和信息的交流和共享、重要他人的陪伴等。参考文献

1、张庆辞、栾国霞、李建伟:《初中生成就动机与自尊、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

志》2006 年第14 卷第6 期)

2、左占伟、石岩:《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石家庄学院学报》第7 卷

第6 期)

3、严万森、童辉杰:《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的关系》(《社会心理科学》2010 年第

1 期)

4、黄树香:《初中生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社会心理科学》期2010年第5期)

5、许芳:《青少年亲子沟通现状与干预研究》2007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林振龙、陈敏、邱洁英:《青少年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第

11 期

7、陈丽娜、张明:《中学生感觉寻求、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第1期)

8、黄悦勤、云敢梅、石立红、张桂芝、许又新《中学生人格偏离与父母养育方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第l4卷第2期》)

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 一晃,振衣大师就来到了大班下学期。随着孩子年龄慢慢变大,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自然也相应有了一些变化。不过,我想大部分的内容,可能各个家庭都差不多吧。所以,这里就只写一个我自己觉得可能有一定独特性的育儿心得。 今年春节前,带振衣大师回老家,和他聊天。告诉他,有一件很好玩的事情,问他要不要一起做。孩子当然很高兴就答应了。于是,我就说,有一本书,叫做《千家诗》。很好玩。要不要我们春天的时候就背春天的诗,夏天的时候就背夏天的诗?振衣大师愉快地接受了我的提议。当然,这里要插一句。大概从振衣大师三岁的时候开始,我带他出去散步的时候,就经常自顾自地在前面背些古诗。一来二去,振衣大师当时也记住了一些(当然,如您所知,事过境迁后,又忘记了)。因此,在他的印象里,觉得背诗歌还是一件挺好玩的事。然后除夕夜,我就开始教他《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样,在震天动地的爆竹声中,孩子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些诗句。从那时到现在,断断续续地带着他背了不少古诗了。他也一直保持着对《千家诗》浓厚的兴趣。我很欣慰。 对于背古诗这件事,我的想法是这样的:1、重要的是让他对这事有兴趣。2、是不是一直记得住不重要。这一点,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家的,也要和老人家说清楚。否则老强制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这事不那么有趣。3、选择《千家诗》,是因为这本书是按照四季来编排的。这样孩子能够结合四季里风物的变化。当然,象《千家诗》里,有一些应制诗,就没必要给孩子背了。4、家长最好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不是只要求孩子自己背,而是自己也要背。这几个月来,为了可以在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候,随时可以脱口背出古诗,我自己也花了不少时间。现在千家诗差不多有半本,我自己也能背出来了。 感谢孩子,让我们能看到他的成长。也让我们能够因为爱他,而让自己也继续成长。

家长会——和孩子共同成长

和孩子共同成长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三(7)班的全体师生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你们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家长会,有你们做我们的坚强后盾,老师们的工作会更有激情,孩子们的学习会更加努力!我是三(7)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哪位家长不想望子成龙,哪位家长不想望女成凤?哪位老师不想学生出息?既然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教育好他们,让我携起手来,同心协力,把这些孩子教育好。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在开会之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麻烦各位家长把自己的手机调为振动或者静音,不要再教室走来走去,也不要再教室抽烟,这是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我们更要以身作则。平时我也是这么要求孩子们的,希望各位家长多多配合我的工作。 今天我选择了“和孩子共同成长”这个话题和大家聊聊。孩子有多大,我们为人父母的时间就有多长。我们成为了父母。在此次之前,没有受过任何的的培训,只能边摸索边前进。我们家长,从做妈妈(爸爸)的角度来说,我们和孩子是同岁的,我们也只是孩子而已,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首先我先向大各位家长说说此次会议的流程。 一、是回顾成绩。 二、是介绍本班的基本情况。 三、本班的存在问题以及有哪些改变。 四、讲讲我是如何管理班级的。 五、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给家长的建议。

我们班现共有学生53人。班级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学生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在不断进步。在一种关爱、宽容的环境中,在一种教学相长的氛围里,老师的悉心教育,家长的正确引导,使我们班基本形成了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班集体。 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自己的班、喜欢自己的老师。 学生在成绩进步的同时,其它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从他们自我组织参加的各种活动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公开课等各种活动都积极参与,学生为班级争光、为集体争光的荣誉感很强,在活动中,他们所表现的精神令人感动,所取得优异成绩令人振奋。既让同学们得到了锻炼,也展示了他们的才能,为他们增加了自信。相信为他们走向下一个成功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相信,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品德上都会有更大的进步。 三、存在的问题 当然,我们的班级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有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各位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1、良好习惯还没有养成。 2、.部分同学不重视听,读,背诵的作业,导致常常要重新听写,重新默写,语文成绩总上不去。 3、对作业或错题订正应付了事,一知半解的就填上算数;问同学只问答案,不问个“为什么”。 ?4、部分同学平时课堂效率不高,上课不主动发言,导致学习“事倍功半”。?5、数学方面没有认真预习,做题粗心大意。

与孩子一同成长 家长演讲稿

与孩子一同成长 --培养孩子读书好习惯“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无论工作多忙,我都会每周挤出一些时间陪孩子读书,并逐渐培养孩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真的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拿出书来读。我认真总结了一下,在孩子读书兴趣的培养上主要有以下几点,现整理出来与大家一起共勉。 一、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童话、公主是孩子的梦想,董珂也非常喜欢。最初为了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我先给她买了一套精装版的《迪士尼公主故事》。精美的封面、美丽的公主一下吸引了孩子的视线,她爱不释手。我趁机对她说:“迪斯尼公主不仅美丽,她还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呢,快读读吧。”于是孩子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到吃饭的时间啦,喊了几次才把她从书房喊出来,出来时手里仍不忘拿着她的《迪士尼公主故事》。看到孩子痴迷的样子,我由衷地高兴,更坚定了通过兴趣激发她读书的信心。所以只要碰到孩子喜欢的书,我都会毫不犹豫的给她买下来。而且每次去书店,我总是让孩子自己挑、自己选。

所以我们家摆满了她喜欢的《笑猫日记》、《意林温情Q计划》、《中国少年百科全书》、《红楼梦》… 我认为,阅读是为拓宽孩子的视野,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所以不存在“这些书有用、那些书无用”之说。不要给孩子指定看书的范围,否则只能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选书的基本原则是“孩子喜欢”,只有孩子喜欢啦,她才有读下去的兴趣。所以,我们只需在孩子选书上适度建议即可。 同时,为了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我们几乎每周都会带她去书店,在那里她可以随意浏览她喜欢的书籍,肆意在书的海洋里徜徉,挑自己喜欢的书。孩子在读书中获得了快乐,又在快乐中汲取了知识,可谓两全其美。 此外,为了让孩子随时能读到书,我们会把书放到各种地方,比如枕头边、沙发上、餐桌边、卫生间等等,让孩子随时随地可以拿起书看,虽然家里显得有些凌乱,但容易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二、排难解疑 孩子读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词语、典故,能给她解答的就给她解答,不能解答的我就同她一起翻字典、上网查资料。有时她会有很多奇思妙想,问题问的我不知其所云,无以应答,这个时候我们就一同学习一同进步!碰到我们两个有异议的地方我们就会真的争起来,有时争得不可

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 文/郑一清 虽然,社会和媒体上充满了不健康讯息,成了孩子品格教养的负面教材。虽然,社会上多数人在追求金钱和功利。虽然,这个社会失去了可作為孩子人格教育的模范。 然而,每个角落,仍有许多父母相信,从自己的家,就可以开始改变。他们愿意弯下腰,认真学习如何成為父母,成為孩子坚实的教导基石。这些父母也了解自己的不完美,但他们坚信,「孩子,我愿意和你相伴,陪你一起成长,让我们一起学习……。」 生活篇:陪伴孩子 和孩子一起生活。有时间生活,才能有家庭中品格教育。虽然,各自的家庭生活条件不同,但重新调整生命的价值和优先顺序,和孩子一起生活,是许多父母开始和孩子一同建立生命价值传承的第一步。 「小孩子应该得到父母许多个人的关注,让孩子的生活和父母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东和钢铁执行长侯王淑昭二十几年前开风气之先,创办春之艺廊。任东和钢铁董事长的先生侯贞雄虽然忙於事业,但平常也写诗,閒时做点小菜。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老大是画家,老二是东和钢铁副总经理。 素朴却细緻的侯王淑昭一直都是职业妇女,但在孩子小学那段期间,坚持以孩子為重,下午四点一定到学校接孩子回家。「对孩子心灵的成长非常重要,孩子需要的关注,需要时间和精力,」她认為,好的价值和品格要在细节中教导。 例如,很多小孩子会穿鞋子在公共场所沙发上爬来爬去,母亲却不在意,不会教导孩子尊重别人的东西,但侯王淑昭就会随时指正。 在孩子国小二年级时,她就坚持不让司机开车送小孩上学,而是花了一週的时间陪孩子认路,之后。就让他们自己走路上下学。 「当所有的孩子都在学习独立,我不可以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 侯王淑昭和侯贞雄强调,要教孩子「价值观和责任感」,因為这是从孩子出生就逐一养成的。等到孩子有了这两样基础,父母就可以更信任孩子,让孩子独立成长。 身為忙碌的企业家,侯贞雄认為,父亲给孩子的基础就是诚实,凡事「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要有真正面对问题的态度。他强调,最重要是能够收心、专注,先传授这种本领,孩子对很多事就会有看法,不会变坏。 「孩子六岁前,我曾经错过了,」柳秀娟有个人广告设计工作室,热爱自己的专业,没有选择成為全职的母亲,但他后悔在孩子幼稚园阶段,没有和学校及老师保持密切联繫。孩子上小学后,她开始每天一定陪伴孩子,「从四点到七、八点的时间,一定给孩子,连手机也关掉。」她也体会到付出的收穫,才三个月就看到孩子的转变。 生命篇:共建生命价值 坚持「父母要拿回孩子教养自主权,要参与孩子生命建造的内涵」,基督教慕真在家教育协会秘书长黄夏成和妻子熊惠媛,都是永和秀朗国小品格教育的义工,同时也是全球一千万名在家教育父母的一员。 十几年从事各大企业教育训练,他发现,台湾企业都遇到沟通问题,企业主管不懂得尊重员工和同事,很多企业主管对新人的共同观察是,「心智不健全的準上班族。」 因為教育都是教做事的知识,而不是教做人、做事的态度,所以黄夏成这一对基督徒父母在

做智慧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做智慧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主讲:王微丽一、父母是一个职业,人生唯一不能失败的事业是对孩子的教育。 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做一名智慧的父母, 因为您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也是孩子终身的教师。 而且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您的教育是个别的,是最有针对性的。 可承担并很好的完成这一职业, 真的需要学习——树立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意识。 二、孩子需要“爱” , 爱是被尊重——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做,能说的话让他自己说,能想的让他自 己想。 (不是满足孩子个体的所有要求) , 爱是被理解——理解孩子在成长的不同时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需要。 (新生儿婴儿幼儿少年青春期成年) 爱是被信任——相信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孩子适应了自己不适应) , 爱需要学习——只有能体会被爱并懂得爱他的人,才会是幸福的人。 溺爱不是爱,而是对孩子一种甜蜜的摧残。 在所有的爱中,惟有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分离”。 三、怎样智慧的爱孩子 给孩子一个幸福、温暖、快乐的家。

(不是没有矛盾,而是怎样解决矛盾) , 做个好爸爸好妈妈 (尊重/帮助/言行/规则意识/有书看书) 当您有孩子后,您的家庭就不再是单纯的人文环境,而应上升到一个层面叫人文教育环境, 在家中您也将是教育人。 (生活乃教育) 四、用智慧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生物遗传与教育环境——影响孩子成长的要素 (遗传我们无法控制,但环境和教育却是我们所能决定的) 1、好的物质环境——不是高档。 安全——少一些棱角,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化。 整洁——潜移默化的教育,给孩子一个行为暗示。 文化与艺术——有书、画或艺术品等等, 营造有文化艺术的家庭氛围。 尽量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并拥有可操作的东西。 让孩子能按自己的想法安排这里。 2、和睦、温馨、向上的家庭精神环境 (1)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相处风格与态度(身教于言教) (2)重视每一个家庭成员: , 为每一个成员过生日——让幼儿体会生命的重要,从小培养幼儿热爱、珍惜、敬畏 生命的情感。体现家庭成员的平等。 , 节日聚会时表达对未参加家庭成员及远方亲人的惦记——让幼儿体会亲情。 , 有家庭成员不在家时表现出牵挂——懂得关心别人。

好父母应与孩子一起成长

好父母应与孩子一起成长 家庭教育对孩子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谁都不是天生的教育高手,也都不是天生就会做家长,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与孩子相互尊重、共同教育、共同成长的过程。 成为孩子终生的朋友 世界上最难承担的角色恐怕莫过于为人父母了。天下可能没有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今后事业有成,生活幸福。但如何才能有效地教育好孩子呢?按照中国传统教育中父母绝对权威的模式吧,孩子好像越管越反,特别到了青春期,“叛逆”常常是萦绕在父母心中的一个痛。那不妨试着和孩子做朋友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谈话缺乏平等气氛,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洋洋,不要把衣服弄脏了!”“小辉,不要来打扰我工作!我已跟你讲过多少次了?”父母习惯用指挥、命令和责备的口气去摆布孩子,这无疑成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一道鸿沟。 对于孩子来说,朋友是志同道合并能够分享喜怒哀乐的人,是困难时能给予帮助的人。朋友之间是平等的,人人都需要朋友,每个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朋友相伴。那么,我们和孩子之间是不是可以成为朋

友呢,答案是肯定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爱、理解、扶持和鼓励,这些都是朋友的角色。这时,家长不妨放下家长的架子,做孩子的玩伴,给他讲个故事,仔细聆听他的快乐、他的忧虑、他的苦恼以及他的抱怨,从而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与他一起分享快乐,给他以正确引导、悉心安慰和鼓励赞扬。 以身作则品德为重 “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只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可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做好孩子。事实上,影响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点点滴滴的影响,将会对人格的健全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不少父母过多关心孩子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品德低下却不被关注,有些孩子说谎,拿家里东西或别人的东西,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 孩子品德的培养比提高他的成绩要难多了。好品德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滴水长流,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家长们,不能因为习惯的难以培养,而有所懈怠。因为一次考试成绩对于孩子来说只是曾经的一时荣耀,而良好的品德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更需要我们家长

和孩子一起成长(家长会发言稿、总结、家长感言)

和孩子一起成长2012年家长会发言稿各位家长:晚上好!在这美好的夜晚,我们怀着同样的希望,又一次齐聚一堂。感谢大家的莅临。本次家长会的发言我就北师大小学部的办学特色结合自己平时开展的工作做一个简单的汇报,两个关键词:汇报、期望。我们都知道,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一所学校发展进步的灵魂,又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教育工作者的方向。我们北师大小学部的育人理念是:培养快乐儿童、健康儿童、学习型儿童、创新型儿童。我们不尽有先进的育人理念,还有明确的办学思路: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育人有特长。一、鲜明的办学特色:特色1:爱的教育: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和宽容学生,让学生感受爱,享受爱,学会爱。★说实话,为师十多年,为人母亲后的自己变得柔和了,能容忍学生的不足,总是喜欢站在孩子或母亲的立场去考虑;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常怀少年之心,仁爱之心;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人性,尊重个性。特别是面对孩子犯错、调皮、闹情绪的坚持用爱心、耐心、用心、恒心去面对,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们感受到了,理解了,改变了,懂事了,有行动了,也跟我亲近了。平时,我有时偶尔外出一会儿,孩子们会询问我的去向,要是我的脸色不好,孩子们会跑过来悄悄地问:“老师,你怎么啦?”特别是在去年我生病的时刻,孩子们的懂事,问候,关怀,真的让人欣慰,令我感动。在此,也感谢关心我的家长朋友们!特色2、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做事有责任心,懂得尊重人。★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爱字当头,严字把关,多一些爱心,多一些耐心,再多一些恒心。我的严是在课堂纪律上、学习上、习惯培养上,品德上,而在平时的一些生活小事上,我则突出爱字。小学生重在激励赏识,采用竞赛形式调动学生兴趣,比如孩子有一丁点进步,我会及时表扬、精神加物质鼓励同时进行,从而激发孩子上进的动力。哪怕是帮助孩子补课,为了不让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压力,首先我找孩子谈话,征求孩子的意见是否同意,然后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补课,事后还会发给孩子一些小奖品激励他们。所以,这样一来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体谅、关心、爱护,学生如果出现错误时,我肯定也会严厉地批评,但是从不会滥用,更不会去伤害他们,因为现在的孩子特别懂事,也特别敏感,处理问题稍不注意,他们就感觉到,然后会心存意见,甚至会写在《心语本》里,要个说法。于是我牢记著名的班主任丁榕老师说过的话:“出现问题平静心,了解问题理解心,分析问题责任心,解决问题问暖心,处理问题信任心,教育过程自信心,问题反复平常心。一定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情。”比如我会在孩子们追跑打闹,大声喧哗时用经典文化提示他们应该停止自己的不良行为:事虽小,勿擅为;宽转弯,勿触棱;要么换一种叙述方式代替训斥,如:描述你所看见的事情,描述你的感受等。这样就便于师生的交流,感情的亲近,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下面我就班级中一些具体事情来谈一谈:(1).轮流当组长。★前半学期,在班级管理上,我的工作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班级凝聚力上。因为小干部是老师工作的得力助手。一个班的班风如何就看这些小干部的垂范精神。因此,我重新组建合作小组,由原来的三人小组扩展到五人小组,编好序号,按照序号轮流担任组长,基本上是两周轮一次。如本周的组长将坐到第5号的座位上接受挑战,担当组长,通过两周的锻炼,孩子们的组织能力有了很大的改变,虽然个别孩子担当组长偶尔有一些小失误,但是都能够马上改正。如此一来,在组内实行组长轮流制,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为大家服务的体验,尽量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自己是班级主人的乐趣。并且,在班内实行责任承包制,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和管理能力。我将班级的工作细化成小项目,再分管到每一个人,力争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人做。”比如:诵读班长、黑板美容师、书柜美容师、卫生角美容师、地面美容师、花仙子……这些岗位通过竞聘上岗,为了便于师生互相提醒督促,尽职尽责,我将每个项目的负责的人贴在相应的位置。做得好的孩子将会加★,评为单项明星,如果某一项没有达到要求,将会扣取星星,影响周五的评比,不能评比“五星级学生”。如此一来,让他们的能力得到锻炼,使每个学生有一种被发现、被认可、被重视的感觉,从而促

好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好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我的孩子今年上初中二年级了,订《父母课堂》已经有好长时间了,家里书架上放着好几本。可是因为工作的关系,虽然每期都看,但看的不细致。直到今天,在春节的假期里我又重新阅读了一遍,这一次我又学到了许多知识。 《好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是《父母课堂》的记者采访中国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的一篇访谈录,孙老师回答了几个记者提出的问题。在孙老师的回答中有一段话使我感觉非常及时。那就是当记者问孙老师:家庭教育需要科学的方法,方法很多,哪些比较重要呢?孙老师回答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至少有4点:1.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2.教子成功从培养良好习惯做起;3.父母身教重于言教;4.让孩子在体验中和群体中长大。” 孙老师所提出的四点方法使我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回想起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忽略了太多,特别是尊重孩子。从孩子出生到现在,做为母亲我也付出了很多,但也给孩子制造了许多压力,特别是在孩子上学以后。因为需要打理自己的生意,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早出晚归,根本就顾不上和孩子交流了。孩子算是很乖的了,他没有跟我提要求,学习也算过得去,也没有淘气,但是他经常会和我说起学校发《父母课堂》了,老师要求写读后感。我也知道这本杂志很好,于是也抽空读一下,可是由于每天要面对很多杂事,很多文章我也是一看而过,更不用说写出读后感了。直到前个阶段,工作不太忙了,我有点时间陪孩子了,他的一些习惯让我有点无法适应,但却不知如何改变。今天,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大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孩子需要的不是唠叨而

是具体的帮助。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没有和孩子做深入的交流,更不用说具体的帮助了,所以造成现在我想尊重他的想法,但却不知他在想什么。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想我不会再错过和孩子一起的机会了,我已经结束了自己的生意,找了一份挣钱不多但有作息规律的工作,这样我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养成好习惯,也就可以一起快乐的生活。

四(下)家长学校教案第一课 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

第一课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 一、教学目的: 1、建议家长注重自身良好素质和人格魅力的锻铸。 2、引导家长明白“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是当代成功的家庭教育之必然。 3、帮助家长掌握一定的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方法与实施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帮助家长掌握一定的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方法与实施技巧,并能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灵活、有效地运用。 三、教学准备: 1、进行相关调查及数据统计 2、请几位某一方面做得好的家长作好简单的3分钟以内的发言准备 3、制作好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启思切入主题 尊敬的各位家长,首先请大家看一个场景: 1、多媒体播放场景。 场景的大致内容如下: 一位父亲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父亲一本正经地说:“想当年,你爷爷在世的时候,爷爷说一我就做一,爷爷说往东我不敢朝西,爷爷是长辈,长辈说的不会有错,可你呢?”孩子不服气地说:“现在什么年代了?长辈说的一定都对?”“长辈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吃过的盐比你喝的水还多!”父亲生气地吼起来。儿子不甘示弱地说“不一定,爸爸,克隆你懂吗?上次我跟你讲中国探月的事情,你什么也不懂,还有……”“别说了,你……你还真的不得了了……”父亲气冲冲地摔了摔椅子。“本来就是嘛……”孩子继续嘟哝着…… 过渡:各位家长,看了这个家庭教育的场景,你想些什么? 2、家长讨论 3、交流讨论后归纳: 抛开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这个场景至少告诉我们以下三点:(多媒体出示) (1)颠覆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子女对家长惟命是从。 (2)体现了孩子对新鲜信息的敏锐和悦纳的优势-----远胜于家长。 (3)呼唤了一种新型的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成为说得来的“朋友家长”。 过渡:那么面对如此带有普遍性的家庭教育的尴尬,我们家长如何做孩子说得来的“朋友家长”呢?我们必须确立一种理念:与孩子共同成长。 4、揭示主题: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 过渡: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首先必须了解我们目前的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孩子对我们家长有些什么新要求,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有的放矢。我

一位高一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体会和感悟!

一位高一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体会和感悟! 光阴似箭,在民哲老师追踪指导下一个月过去了,在这段的时间里,儿子逐渐地打开心扉,压抑感降低,愿意和我谈话交流,家中氛围也日渐和谐。 一个月前的我,看到儿子上高中以来的成绩如此之差,总是禁不住的想发火,一有时间就爱絮叨着和他说,可是说不上几句,他就厌烦,争执、冷战,是我家的常态,周末他也总在家呆不住,上网无节制,不愿意去亲戚家,不愿意和亲人交流。 偶然的网上浏览,我进入民哲老师的博客,看得越多,感触越大,我有些后怕,如果家庭关系就这样,儿子还能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吗?随后我阅读民哲老师的博文,有关的学习资料、听老师与家长交流的录音,加入高中家长群。我认识到自己对儿子的控制欲带来了严重后果;我认识到自己的强势、苛责、不信任是令儿子失去自信心的主要原因;我懂得了孩子身上的问题折射地是家长的问题。我意识到自己改变是刻不容缓的,时不我待,再不改变儿子就彻底毁在我的手里了! 在老师指导教诲下,我焦虑的心态发生了改变。我认真的学习有关文章,记录下和自己相关的内容,用红笔记录需特别注意的事项,工作休息之余,翻翻笔记,再反复重温。我还把相关的博文、资料、录音下载在手机上,晚上接儿子在校门口等待时的时间(我一般提前半小时去),反复听、反复看。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第一次用朋友的口吻给儿子写信,也第一次专程拜访了儿子的老师。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的改变还很生硬,遇事情急躁、不信任、不放手、关注成绩之类的问题还经常出现。庆幸的是,我有一个大度的儿子,他原谅了我之前对他过分的举动,他喜欢我的改变,变得愿意和我交流。学校的安排、学习上的事情、课堂上的表现、与同学的关系,由一开始在我引导下说上三两句,到现在想起来就说;由我催促着做作业,到自己安排时间学;由总想跑去上网、玩游戏,到现在知道节制;由不愿意和我说同学间的交往,到五一假期邀请四名同学到我家做客…… 更为可喜的是,儿子的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物理小测试由满分100分的20多分,到满分30分的28分;由生物成绩开学来的下降,到老师在课下单独发给他试题,个别培育他;班主任也时常找他做小助手。儿子在学习上拾回自信,重换风采,自上高中来,他压抑的内心得到了舒缓,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最令人惊喜的是,生活中的儿子长大了,五月二日中午我包水饺时,儿子全程擀皮;去奶奶家时,指点我给老人尽孝心,别斤斤计较;老公出差回来时,他告诉爸爸说:妈妈早送晚接他上学,妈妈辛苦了;五一晚上主动给在******大上学的表哥打电话,向他问好。 儿子这些行为上的变化,正是儿子内心改变的见证!冷漠、无所谓正被善良、关爱所取代。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给我注入了无穷的动力!是对我学习、感悟、自省的最好表彰! 儿子的学习基础差,他自己说之前的课堂有些没有听,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大。现在我知道,问题越大越需要冷静,不能焦虑,更不能急躁。学习成绩不会一蹴而就,面对儿子,目光中应该是赞同、信任;眼中是儿子的进步、优点;我不再给儿子指点学习的内容、方法,而是该放手时就放手,虽然现在的放手还那么地不彻底。 我的做法还很生硬,贯彻老师的指导,也不是很彻底,有些走样,但我会继续努力。因为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儿子才会天天向上! 民哲点评:经过我和家长近一个月的共同努力,他们的亲子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孩子也逐步走上了正轨。虽然,家长的有些做法还显生硬,甚至有时候还在重复犯原来的错误,但是,这些都是她走向平和淡定、收放自如等享受状态的必经之路。从她的这份月总结,我们还能感受到孩子对家长要比家长对他们宽容的多,更比家长心目中的孩子懂事明事理得多。只是我们作家长的往往缺少一双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的慧眼,同时,也缺乏对孩子足够的信

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要以身作则,其实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 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曾在1984年发出倡仪,号召在全国开展争当好家长的活动,并为活动提出了五条标准 1、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子女的好榜样。 2、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活动,学习抚育、培养、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 3、爱护子女,耐心诱导,不放任,不娇惯,不打骂。 4、积极配合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社会对子女进行教育,在农村的家长要保证适龄子女入学。 5、培养子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时至今日,这项倡仪已经过了17年,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也更为关注,迫切地想把孩子培养成才,但是,在家长积极教育孩子的同时,孩子们也对家长提出了要求。 《中国妇女报》曾组织过“中小学生八大烦恼”的社会调查,其中“我不知道怎样向父母说出我的想法?”占“家长不能理解我”这一项的33.7%,居首位。其次是“家长只知道关心我的成绩。”“我想做的事家长总不让我做”,“父母不相信我”等等,这些问题反映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家长们认为自己辛苦挣钱,在各方面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已经是个好家长了,但是孩子们对爱的要求却不止这些,他们需要家长更多的理解。

美国学者尼赫茨曾就此调查了十万个孩子,他们对家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十条: 1、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2、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5、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随意发脾气。 10、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东西方国家在教养孩子的方式上虽然存在着差别,但对孩子的爱心是一样的。这两项倡议,都是要求父母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教育专家关鸿羽为家长们介绍了通向孩子心灵的三条捷径:理解孩子,了解他们心理;学会“心理换位”;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保持一颗童心。 作为家长,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妨从自身的角度考虑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上述要求,有没有达到孩子提出的标准。

幼儿园家长发言稿:跟孩子一起成长

幼儿园家长发言稿:跟孩子一起成长 以下是我个人对育儿的一些感悟与曾走过弯路的总结,每一条,我也只是在努力让自己做的更好,有的,则是一生努力的目标。 一、关于父母成长:做父母是终身的修行 六年前,因为工作关系,让我有机会与全国的家长通过网络与线下直接交流孩子养育的问题,并有幸能认识很多优秀专家们。也正是她们让我对教育及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这才真正明白:育儿,其实是做父母的跟孩子一起成长的经历,家长要学的不是如何解决与改变孩子,因为孩子问题的根源是家长的问题。家长只有了解了自己并理解了孩子各各年龄不同的心理特点,才会理解孩子当下的行为,做到最高质量的陪伴成长。 孩子成长的脚步永远都让我觉得捉襟见肘、学无止境。记得齐妙小时候,我的性格很急,常常会因为工作的压力等因小事控制不住而跟孩子生气,有一次妙在纸上大字写下:“齐妙不喜欢爱生气妈妈”送给我,我很感谢孩子给予的提醒,我把这张字拍下来,并贴在家里明显的位置上,时时提醒自己。虽然情绪的控制有时很难做好,我能做的就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并不断成长,以跟得上孩子的步履,不让这些不完美太多的影响孩子的人格养成。 二、关于习惯:身教重言传 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进入小学,以学为主的内容成为主导,我们不希望给孩子一种学习是吃苦受累的事,

而是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基于兴趣、快乐且终生的事。在孩子上小学期间,晚上我们尽量不看电视,不陪写作业,给孩子一种气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内容。近几年我晚上看书学习,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也希望给孩子一个榜样,再大的年龄也要不断充电。爸爸晚上常会在家继续电脑前工作,也给了孩子一个努力上进的爸爸形象。 三、关于学习与兴趣:广泛阅读、取长“避”短阅读习惯的培养我们在齐妙一岁时就开始了,从图画为主的绘本故事亲子阅读到现在的大块头书籍《丁丁历险记》《法布尔昆虫记》《美国国家地理》等,我们没有特地让孩子认字,但发现孩子通过阅读不知不觉中可以独立阅读了,目前家里书最多的是孩子,她的书柜早已不够用,还在首图办了借书卡,当孩子把阅读渗透成为生活中必须的“主食”,我们知道未来学习习惯与兴趣的养成基础已打牢。过去有一个木桶理论,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这个理论也让很多家长盯着孩子的那块短板,尽全力去提高,我们曾因羡慕学舞蹈女孩的特有气质而送她学芭蕾舞,结果却是,孩子没有明显的兴趣与天赋,有些基本功再努力都很难做得好,而另一些英语、美术、围棋的课程,齐妙却很喜欢。取长还是补短,我们选择的是取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兴趣与天分所在,我们最主要的是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大力支持。因为未来可以让人成功并坚持下去的动力往往是兴趣。 四、关于主见:敢于反思与质疑 幼儿园及低年级的孩子习惯于从众并坚信权威,我一直给孩子一个理念,敢于反思与质疑:父母、老师、同学、哪怕是书上与考卷的观点答案不一定百分百完全正确,敢想敢问敢怀疑才有思考,才有去

亲子共读-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

亲子共读-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 我们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工薪家庭,每日为工作劳碌,回到家只想看看电视,玩会电脑,渐渐的孩子也和我们一样每天惦念的不是电视剧里面的情节,就是电脑里面的游戏。随着孩子的年纪越来越大,出现了情绪暴躁、睡眠不好、做事情不专注等等情况。我们才真正意识到电视和电脑对她的伤害有多大,通过和老师的沟通和阅读家教方面的书籍,我们开始着手培养孩子的阅读的习惯,在亲子阅读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些适合我们家庭的读书方法。 一是我们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和读书氛围。家里专门购买了一个书柜用来放置书籍,孩子知道是专门为她买的书柜后非常高兴,书柜的建设并不难,难的是要和孩子一起读书,要“言传身教”,一开始,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后,先写作业,我们忙别的事情,也不开电视和电脑,到她写完作业,我们就拿起杂志或者报纸专心致志的看,起初孩子总想看电视和电脑,我们就让她看一会,既不强制她看书,也不理她,孩子天生有很强的好奇心,看见爸妈那么专心的看书看报,就会认为书里面有更好玩的东西。渐渐的她就会凑到爸妈跟前,要求一起读书,就这样我们把孩子引到了读书的这条道路上。 二是不仅让孩子好读书,还要让孩子读好书。现在书籍市场良莠不齐,经常有不好的书籍鱼目混珠,作为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看书,首先就要先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出发点,找一些充满童趣的书籍,和孩子共同阅读,一起在书中感受故事的精彩,词语的优美,体验大自然的美妙,探索科学的新奇,让孩子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慢慢的孩子的知识面变得开阔起来,思路也活跃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耐心的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或者提出一些问题让

孩子自己来思考,就这样经常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观点和看法,哪怕她的想法有失偏颇,也不粗暴的否定,毕竟很多事情,本来就没有绝对的答案。我会尽量解释,有时候激烈的讨论,彼此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如果争执不下,我们还会一起查找其他书籍或者上网查找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孩子一直兴趣盎然,我们也随着增长了一些没有关注的知识,一起享受到了亲子阅读带来的乐趣。 有很多父母常常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的孩子沟通,我以前也存在这样的困惑,经常是我买给孩子的玩具或者书籍,都不是她想要的,甚至经常不知道与她说些什么,怎么能让她高兴。通过和孩子一起读书,与孩子一起讨论书中人物的种种表现,在不知不觉中,不仅可以通过书中主人翁待人接物的态度来教育孩子,我还了解了孩子很多的想法和需要,和孩子的心灵更加的贴近,让我们一家人的情感更加亲密。 以上是我们在培养孩子读书方面的一点看法和做法,我们深知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不是一日之功,它不仅是对孩子的考验,也是对我们家长的考验,孩子的成长,也是我们家长的再学习,再成长,为了让孩子长大成才,我会持之以恒的陪伴孩子走在“亲子阅读”这条路上,让孩子通过阅读有益的书籍,学会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热情、开朗的态度度过人生中的每一天。

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

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 12-11 家庭教育,实际上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斯宾塞把孩子比作家庭的一面镜子,他能照出你内心的一切。你快乐,他也快乐;你烦躁,他也烦躁;你暴戾,他也暴戾。 在很久以前,有三对年轻人,他们在同一天结婚,也在同一天向上帝祈祷:“万能的上帝呀,请赐给我们一个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请赐给他聪明、勇敢、爱心和健康。”第二年,正如这三对夫妇所求的,每一个家庭都生下了一个小宝宝。他们从此开始了快乐、麻烦、忙碌的生活。 二十年后,这三对夫妇又来到了教堂,向万能的上帝祈祷。 第一对说:“上帝啊,你为什么这样惩罚我们,我们的孩子现在完全成了一个暴戾的人。” 第二对说:“上帝啊,求你救救我们的孩子吧,他自私、贪婪,又一无所长,我们不知道他以后靠什么生活。” 最后一对夫妇说:“万能的上帝啊,感谢你给我们送来了一个好孩子,他热情,聪明,又有爱心,他简直成了我们快乐的源泉……” 这时候,教堂的穹顶上突然被一道光照亮,一个声音从这光中传出:“我的子民啊,二十年前,我应你们的要求,把三个可爱的孩子交给你们,他们都一样聪明可爱,这是在他们出生时你们都看到的。那个时候以及以后的几年,谁不是沉浸在孩子降生的喜悦中呢,谁不心怀感激地夸奖自己的孩子呢?我送到你们身边的孩子都是一样的聪明可爱,只不过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罢了,他们每个人的潜能都足以使他们成为社会的骄傲。但是后来呢,你们之中的人,有的悉心去培养,像照料一粒麦种;有的却渐渐失去了耐心,不再去寻求教育孩子的方法,反而粗暴、简单地对待孩子,以致孩子越来越愚钝,甚至走向歧途。我的子民啊,难道你们还不明白吗?” “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你们中间,那些悉心照料和培育孩子的,并不全是富有的,有权势的,有的甚至屡遭厄运,但他们的信心和耐心使他们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有的尽管富有,但却早早地在教育上抛弃了自己的孩子……” 教堂里的三对夫妇,此时早已泪流满面。他们无不在心里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的孩子…… 上面这则寓言故事来自《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许多人认为,它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快乐教育的理念 赫伯特斯宾塞所著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一部对世界上无数家庭和学校都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著作,畅销一百多年,曾引发欧美国家教育变革,特别是在美国,斯宾塞的教育思想引领美国教育达30年之久,被誉为是一本奠定了美国近百年来人才优势的奇书。至今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学校和家庭中,依然延续着斯宾塞“快乐教育”的理念。 在这本书中,斯宾塞不仅分析了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快乐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还强调了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灯。 然而,要想教育好孩子,父母首先要学习如何教育孩子。斯宾塞认为,即便

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寿县炎刘中学李世杰 自从女儿一出生那一刻起,我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时常在想,能和女儿在这个世界相逢是一种缘分。不知道哪一天上帝赠予了我一份如此绝佳的礼物,从此我的身边也就多了一件“小棉袄”(人家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那种感觉是暖暖的,温馨的。但是女儿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给我带来全新的问题和体验,虽然在这期间有无数艰辛,但是,与女儿一同成长的感受却是独特的、美好的。其实与女儿共处的这十一年,自己也在不断收获、不断成熟。 虽然我是一名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但我也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挑战性。随着女儿逐渐长大并且越来越有个性,有时我感到在教育孩子方面束手无策,甚至力不从心。但当我冷静下来,认真思考时,我突然意识到,一定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因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于是我试着去读一些教育书籍,去与有成功育儿的家庭交流学习。慢慢地,我越来越透彻地理解“身教胜于言传”的重要性。我要求孩子怎样做,自己一定要先做到。久而久之,女儿的教育过程也就成为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女儿的一天天成长进步给了我更多的欣慰,我的学习进步也给了女儿更多的激励。一路走来,感触颇多:我们虽然生下了孩子,但并不意味着具备培养孩子的资格。培养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来“培养”你,而孩子在对父母的“培养”过程中,也真正长大成人。 一、身正为范,做学习型父母。 作为父母,我们要时刻牢记,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而模仿的对象主要是孩子心目中认为的“榜样”,如父母、老师等。父母与孩子长期共处于家庭,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观察模仿、学样。孩

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76%的孩子在学习,但并不快乐,来自一份学校的调查问卷显示,在180张问卷里,害怕,枯燥,失眠,恐惧,担心,逃避,迷茫,郁闷,崩溃等负面词汇占到151条!究竟是谁在“绑架”了孩子的快乐?我们为孩子规划好了一切,总是说着“这都是为你好”的话语,可是衣食无忧的孩子们还是烦,是谁“绑架”了孩子的成长?我们竭尽全力为孩子们创造幸福,为什么孩子觉得他们身上就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是谁让孩子带着镣铐生活?作为社会和教育者,需要深刻反思,可是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父母,更需要认真思考。如何解放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这是一学校给老师们布置的暑期作业,老师也是为人父母者,考虑一下自己的孩子,然后想想学生们吧,如果他们也是你的孩子,你应该如何来对待?那么对千千万万不是老师的父母们,又该做何思考呢?是谁绑架了孩子学习的快乐呢?孩子们被催促着要好好学习,是为了什么呢?大家会马上会想到,考大学!难道是应试教育绑架了孩子的快乐? 应试教育有错吗?我觉得错误很小。一这是拔优制度。不管是应试教育或其它任何教育,国家都需要从这种制度中选拔出优秀人才,更好的为国家和大众服务;二是任何团体的存在规则都是优胜劣汰,学校里也是如此,不努力便想优秀?那是做梦。三是应试教育其实是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传统,封建社会的“状元”“科举”制度就是其原型。四是世界各国的教育选拔制度虽然有差异,但本质是一样的,只要有才有实力,哪儿都欢迎,不努力不付出,碌碌无为,哪儿都吃不开。 造成孩子“学习不快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父母也是其中之一,源于因父母内心里的焦灼和不安,想让孩子优秀,从而导致采取不合理的行为所致。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好,但我们应该怎样让孩子认识,接受并适应这个过程呢?只靠催促,打骂,给他压力,或者时刻语重心长的谆谆教导,孩子心里怎么会有快乐?是谁绑架了孩子的快乐?这是父母的责任之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跟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孩子永远的知心人,无论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父母都有责任帮助孩子排忧解难,那么孩子不快乐,父母就需要帮助孩子从中解放出来,至少在思想上,让他看开,豁达一点,而不是只关注学习,让孩子更不快乐。 其实很简单,想让孩子快乐学习,就要把孩子本身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和热情调动起来,当然要做到这一点,父母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互相信任,孩子尊重父母,而父母也了解孩子。除此之外,再来同大家探讨以下几点。 首先,给孩子自由。 这里的自由是什么呢?思维和行动的自由,现在很多父母从小对孩子照顾太周到,凡事亲历亲为,表面是个好父母,其实却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思考和体验和自由,而当孩子长大,真正让他们去放开手脚自由发展的时候,孩子们却退缩了,只喜欢依赖父母,缺少独立性。 没有自由的孩子管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束缚。他们凡事以父母或老师为中

和孩子一起成长(家长会发言稿、总结、家长感言)汇编

学习-----好资料
和孩子一起成长(家长会发言稿、总结、家长感言)
篇一:家长会发言稿:和孩子共同成长 家长会发言稿:和孩子共同成长 今天我选择了“和孩子共同成长”这个话题和大家聊聊。孩子有多大,我们为人父母的时 间就有多长。从孩子生下的那一刻,我们成为了父母,在此之前,我们没有受过任何的培训, 只能边摸索边前进。我们家长,从做妈妈(爸爸)的角度来说,我们和孩子是同岁的,我们也 只是孩子而已,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看了昨天家长写回的答卷,深深体会到了我们家长那一份诚挚的心,那一颗颗热切期盼 的心。是的,孩子是我们的希望,谁又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所以怎么样才能教育好自己 的孩子又是一个大难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 个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充斥着形形色色的问题。我想,这一点,大家都有着深刻的体会。我认 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作为家长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从自身的完美成熟,到敦促孩子的 健康成长,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成长进步。 那么,在目前的这个阶段,我们又面临了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在这次的答卷中, 我感受到了许多来自家长的想法。现在我就针对快乐、自主、沟通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 法。 有的家长说:“童年属于孩子,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所以我觉得应该给孩子一段无怨无 悔充满快乐的童年。”我很认同“快乐童年”这样的见解。孩子应该是最快乐的。所以,没有必 要一定要拔苗助长,要求每个孩子都成为精英。在智力发展上,我应该学会等待,我的孩子不 是神童,所以当孩子有些东西搞不清楚的时候,不要一味地逼迫,而是通过引导让他们慢慢去 接受,慢慢去适应,让孩子在慢慢的进步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但是,同样的,我也认为让孩 子快乐,并不是让他为所欲为。 “有的家长片面的认为快乐就是让孩子开开心心地玩,不要让孩子去参加这样那样的特长 班,怕过重的学习压力破坏了孩子好学的天性。” 我觉得这和给孩子学过多的兴趣班一样,都 是两个极端。首先,有的孩子学习落后了,但是家长有时间和能力辅导。那就没有报学习兴趣 班的必要。但是如果恰恰相 反,你自己没时间管教孩子,只是让他自己在外面乱玩,或者在家整天看看电视。那我觉 得报兴趣班学习也是未尝不可的。我们有的家长也比较心急,学了一个学期,就觉得没效果, 就不学了,也不采取其他的有效措施,随他自由发展,我觉得也是不可取的。要让孩子能快乐 地学,快乐的发展,是我们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第二个话题“自主”。培养孩子在家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家长一定要做好
更多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