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过小半径曲线段施工技术总结

盾构过小半径曲线段施工技术总结
盾构过小半径曲线段施工技术总结

盾构过小半径曲线段施工技术总结

刘丹林广州盾构地铁项目部

摘要:以杨珠盾构区间300m半径转弯为例,分析和探讨盾构掘进过小半径曲线段的技术要点和措施,代以对一年的盾构施工技术作个总结。

关键字:盾构施工土压平衡小半径曲线

盾构施工是以盾构机盾壳为临时支撑,对土体进行开挖,同时用钢筋混凝土管片对围岩进行衬砌的一种机械化隧道施工方法。杨珠盾构区间采用的是土压平衡盾构,起原理是:刀盘开挖切削下来的渣土进入土仓积累起来,形成土压作用在掌子面上,当渣土积累到一定的数量时,这个压力与开挖面的土压力、地下水压力平衡,从而使掌子面保持稳定而不坍塌。此时只需维持土仓的进土量与螺旋输送机从土仓的输出的渣土量相等,就能持续稳定掘进。

盾构施工有一个很重要的技术要求就是控制盾构掘进姿态符合符合设计线路,而小半径转弯更是盾构施工技术控制的一个难题。小半径转弯会对盾构掘进施工带来诸多的难题,下面就以杨珠盾构区间的300m半径转弯为例,分析一下小半径转弯的难点和解决措施。

一、工程概况

杨珠区间盾构掘进于里程YDK14+671.787~+881.969(右线约383环~523环)、

ZDK14+658.946~+869.129(左线约381环~521环)范围内通过300m小半径往杨箕站方向为右转弯的圆曲线。右线坡度为7.9‰(YDK14+671.787~+690.0)和25.675‰

(YDK14+690.0~881.969),左线坡度为7.901‰(ZDK14+658.946~+685.0)和26.071‰(ZDK14+685.0~+968.129),左右线往杨箕站方向均为下坡。盾构隧道上部及中部主要为<8>红层中等风化粉砂岩、泥质粉砂岩,Ⅳ类围岩和<9>红层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局部砾岩,Ⅴ类围岩;下部主要为<9>红层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局部砾岩,Ⅴ类围岩。隧道洞身围岩综合类别为Ⅳ类。其线路平面图如图1:

图1 杨珠300m半径转弯线路平面图

二、难点分析

1、隧道轴线不好控制

盾构机本身为直线形刚体,不能与曲线完全拟合。曲线半径越小则纠偏量越大,纠偏灵敏度越低,轴线就比较难于控制。其施工参数需要经过计算并结合地质条件、施工经验等因素综合考虑后方可确定。每米的施工参数都有所不同,操作难度更大。

曲线上盾构机掘进过程中所穿越的孔洞将不再是理论上的圆形,(实际为椭圆形)需要配套使用超挖刀装置进行超挖。

2、容易发生管片侵限

隧道管片衬砌轴线因推进水平分力而向圆曲线外侧(背向圆心一侧)偏移。在小半径曲线隧道中盾构机每掘进一环,由于管片端面与该处轴线产生夹角,在千斤顶的推力作用下产生一个水平分力,使管环脱出盾尾后,受到侧向分力的影响而向曲线外侧偏移。

3、对地层扰动大,易产生较大的地面沉降

由于纠偏时的超挖,对土体扰动增大而发生较大沉降。小曲线隧道的施工除了有直线段隧道施工的地层变形因素外,还有以下二个因素的影响:a、由于盾构机处于纠偏状态,超挖刀也不断进行超挖掘进,开挖断面为一椭圆形,实际挖掘量超出理论挖掘量,增加了地层不稳定因素。b、由于纠偏量较大,对土体的扰动也大,地层损失量也增加,容易造成较长时间的后期沉降。

三、解决方案

对于小半径转弯的难点,主要是从盾构机掘进参数、盾构设备(超挖刀、铰接装置)、管片选型和拼装等施工措施方面来解决,特别是要采取了同步注浆和二次双液注浆相结合的措施,以保证小半径圆曲线段成型管片不出现侧向移动,以及及时填充围岩空隙保证土体稳定。具体措施如下:

1、盾构机设备的适应

设备的适应主要指的是盾尾铰接连接和超挖刀的应用,中盾和尾盾采用铰接连接,有效地减少了盾构的长径,使盾构在掘进时能灵活的进行姿态调整,顺利通过小半径转弯。盾构机转弯时通过的孔洞不是圆形,而是在原来的圆洞基础上两边扩挖而形成的椭圆形,超挖刀的设置正好满足了这个增大净空的要求。

2、技术参数

进入曲线段时提前调整盾构机姿态,使其向曲线内侧(圆心侧)预偏移20~30mm。采用小推力、低扭矩,慢速掘进,减小千斤顶对管片的水平侧向推力,同时减少对地层的扰动。

在强、中风化地层中小半径圆曲线掘进的过程中,对土体的扰动会显著降低外围土体的强度及自稳能力,土体具有的蠕变特性以及出现水平方向土体压力不均,管片在长时间承受千斤顶水平分力的等情况下,管片会向外侧整体移动。见图2。

图2 急转弯施工管片侧向受力分析图

小半径曲线掘进管片位移量δ可用公式表达:

ζ

ζ

δ?

=

?

=

R

T

P

T:盾构机推力的反作用力 P:土体对管片侧面的附加应力

R:转弯半径 :变形系数

由上式得知:当盾构机的推力越大时管片侧向位移也越大,当掘进的转弯半径越小时管片侧向位移也越大。

故为了减小在小半径圆曲线段施工引起的管片整体移位所带来的隧道变形,掘进过程中必须减小盾构推力。根据经验,杨珠区间这种<8>、<9>地层,土压平衡模式时推力可控制在800~1300t;半敞开模式时推力可控制在700~1200t;在特殊地段需要严格控制推力时,推力可减小到600~900t。

3、管片选型

300m半径转弯的管片选型主要依据是线路轴线,可计算出转弯时的管片排版如下:

图3 标准环、转弯环关系图

转弯环偏转角的计算公式:

θ=2γ=2arctgδ/D

式中:

θ―――转弯环的偏转角δ―――转弯环的最大楔形量的一半

D―――管片直径

将数据代入得出θ=0.3629

根据圆心角的计算公式:

α=180L/πR

式中: L―――一段线路中心线的长度

R―――曲线半径,取300m

而θ=α,将之代入,得出L=1.900m

上式表明,在300m的圆曲线上,每隔1.900m要用一环转弯环。广州地铁采用的管片长度为1.5m,即在300m的圆曲线上,加上纠偏,标准环与转弯环的拼装关系为:1环标准环+4环转弯环。

为满足急转弯施工要求,管片环宽1.5m,转弯环契形量为38mm,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管片选型程序,保证管片拼装质量。本段施工时,采用1个标准环与4个右转弯环配合,同时注意盾尾间隙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盾尾间隙标准值为75mm,在圆曲线段掘进时盾尾间隙变化较大,可将盾尾间隙保持在75±15mm范围内,一旦超过规定范围值即需要使用弯环进行调整。

4、盾构姿态实时控制与调整

利用SLS-T系统对盾构机姿态的实时监测显示,根据地层的软硬分布情况,分区操作推进油缸,设定推力和推进速度,实现对盾构姿态的实时控制,必要时一个掘进循环可分几次完成。

盾构机掘进时,总是在进行蛇行,难免出现姿态偏差,蛇行修正以长距离慢慢修正为原则,盾构机姿态调整(纠偏)方式有:a、滚动纠偏:采用刀盘反转的方法进行滚动纠偏。b、竖直方向纠偏:盾构机抬头时,可加大上部千斤顶的推度进行纠偏;盾构机叩头时,可加大下部千斤顶的推度进行纠偏。c、水平方向纠偏:向左偏时,加大左侧千斤顶推度;向右偏时,加大右侧千斤顶推度。

盾构掘进的纠偏量越小,则对土体的扰动越小。由于同时处于300m右转弯圆曲线及下坡段(右线坡度25.675‰,左线坡度26.071‰),为防止盾构机抬头以及管片上浮及向圆曲线外侧移动,通过VMT系统调整盾构机姿态为:垂直方向控制在-30~-40mm之间,水平视平方向应控制在0~+15mm之间。根据管片监测情况,如管片上浮量较大,则垂直偏差可调整为-40~-50mm之间。同时应加密VMT移站频率,减少移站后出现的轴向偏差。

5、注浆措施

注浆的作用有两个:a、填充实管片与围岩的空隙,固定管片,减小地表沉降;b、向曲线外侧(背向圆心侧)注浆,形成压力来平衡油缸的推力水平分力,减少管片在推力作用下发生的偏移,同时也起稳固管片、减小地层损失的作用。这种注浆方法见图4:

图4 隧道在左、右转弯时注浆方式

6、跟踪监测

在急转弯地段施工时加大人工监测频率,在盾构机过后对隧道管片姿态随时跟踪监测,把信息及时反映给盾构操作人员,以便根据变形程度调整掘进参数。

后记:盾构过小半径曲线段是盾构施工难以控制好的一个项目,因此施工中一定要牢牢把握技术要点,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思考、积累经验,相信不久后小半径转弯不会再是盾构施工的一个棘手难题。

小半径曲线盾构始发和到达施工技术

小半径曲线盾构始发和到达施工技术 摘要:为解决盾构在小半径曲线内始发、到达的难点和风险,文章以广佛线地铁某盾构标段盾构在320 m小半径曲线内始发和到达的施工为研究背景,对盾构在小半径曲线内盾构始发和到达施工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小半径曲线;盾构机;铰接;曲线始发;曲线到达 随着城市高速的发展,带引了地下轨道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但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选择上,由于受规划及建(构)筑物的制约,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的线形设计越来越复杂。不可避免的出现存在小半径曲线的规划线路。小半径曲线盾构法施工技术与常规盾构法施工技术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施工难度大、风险大。因此,研究小半径曲线盾构法施工技术,针对盾构在小半径曲线始发、到达以及掘进过程中的风险,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可有效的避免盾构在小半径曲线内施工容易超限、管片容易出现错台、漏水等质量事故。相信对以后类似的小半径曲线盾构法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设计线型对盾构施工的影响。 1盾构机的选型 盾构机在曲线内始发或是到达掘进时,首先盾构机必须能够满足曲线内掘进的参数要求,也就是说所选用盾构机的最小转弯半径必须满足小于盾构始发或到达曲线的曲率半径,通常盾构机的最小转弯半径的大小取决于盾构机的长度、是否启用铰接、铰接的开启量等因素,盾构机选取尺寸尽量短。对盾构机选型还要验算盾构机的最小转弯半径,计算方法如下: Rmin=÷sin 式中:LA为盾构机前体长度,mm;LB为刀盘的厚度,mm;􀱺为铰接可开启最大值。 例如广佛线[桂~雷区间]320 m的小转弯半径始发和到达,本工程盾构机采用了日本三菱的泥水平衡盾构机,盾构机总长度(刀盘面至盾尾)为8 420 mm,盾构机筒体的直径为6 260 mm,刀盘的开挖直径为6 280.5 mm,盾构机前体(刀盘面到铰接中心)的长度为 5 028 mm,后体(铰接中心到盾尾)的长度为3 392 mm。盾构机具备中折装置,中折角度最大1.5 ̊,盾构机刀盘面到铰接中心的长度为5 028 mm。根据上面公式,可计算本工程所采用盾构机,在打开铰接后,其能转弯的最小转弯半径为160.81 mm,能满足区间曲线掘进的要求。 2管片的设计 曲线段隧道每掘进一环,管片端面与该处轴线的法线方向在平面上将产生一定的角度θ,为了更好的使得盾构机沿着计划曲线掘进,在管片选型时尽可能选

地铁工程工作总结

地铁工程工作总结 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去年12月12日正式开工。整个项目整体推进,进展顺利,开局良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瞩目。全体建设者紧紧围绕"质量、工期、造价、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五大控制目标,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 (一)前期工作扎实有效,为工程连续推进打下了基础 与国内其他城市开始地铁建设时的情况比较,南京地铁虽然起步晚,但基础工作比较扎实,进展相对较快。自××年12月30日拿到南北线一期工程开工报告后,我们并没有急于上马,而是借鉴了其他城市的经验教训,严格按照国家计委关于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开工条件的9条规定逐项落实,认真细致地做好前期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市政府聘请了国内15位有理论、有实践、有一定知名度的地铁工程专家组成技术委员会。为了对整个设计工作负责,我们在项目初步设计审查前增加了总体设计研究这道关,以尽可能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在抓紧设计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对沿线管线、场地征用拆迁情况的调查,施工、监理单位的招投标以及交通疏解和施工方案的制订。特别是施工前的交通疏解方案,指挥部是几经与有关部门反复协商,取得共识才付诸实施。为了保证地铁征地拆迁和管线迁移工作的顺利进行,市政府专门下发了文件,制定了拆迁补偿安置规定。到目前为止,全线共拆迁房屋约28万平方米,拆迁居(农)民1557户,拆除居民房屋面积13.72万平方米,拆除企业近200

家、拆迁个体户约460户,基本完成了全线的征地拆迁任务。同时三山街试验站、盾构试验段的超前施工也为以后的施工积累了经验和科学数据。我们还吸取了1号线前期工作的经验,积极主动地做好项目储备,推进2号线的前期工作。目前2号线已通过了国家计委委托中咨公司召开的预可研专家评估,正在报国家审批。由于这些前期工作的及早开展,从组织上、政策上、技术力量和计划安排上保证了××年全年地铁建设工作的连续推进,并为1号线工程的施工高潮的到来,为2号线前期工作的展开和南京地铁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招标工作规范有序,为保证工程质量选择了比较好的队伍 今年在地铁工程纪检小组的监督和市工程建设专治办及市招标办的指导和帮助下,地铁工程招标工作始终严格按"一个原则、两个要求、三个做法"进行。一个原则,即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两个要求,即工作上不受干扰,经济上不受腐蚀;三个做法,一是公开资审条件,做到透明平等;二是明确招标程序,做到规范有序;三是严格评标工作,做到不受干扰。严格按照中央七部委的规定,确定综合得分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通过这些工作,选择到一批作风比较过硬、信誉比较好、管理比较严,有一定经验的队伍和设备物资供应商,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创造了先决条件。目前全线22个土建标、13个土建监理标已全部定标。工程所需的45万吨水泥、7.3万吨钢材以及大量防水材料已招标完毕。设备招标方面:我们吸取了其他城市车辆与信号招标衔接不上,导致车辆交货推迟的教训,先期启动了车辆和信号标招标工作。环控(BAS)系统28日已开标。电扶梯也将在元月8日正式发标。供电系统第一批公开招标项目资格预审工作和项目集成商招标工作已完成。车辆段、自动售检票(FAS)等系统的资格预

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总结

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总结 本工程是我单位常规直径地铁盾构第一次采用泥水盾构机施工。在施工、操作方面可借鉴经验不多,造成在施工中走过了不少弯路,出现了许多问题。泥水盾构机操作的基本原则是:控制切口压力在技术交底范围内稳定和盾构机姿态在设计要求范围内的前提下,实现盾构机正常掘进。切口压力的稳定是保证地面沉降、安全掘进的前提条件,而盾构机姿态决定隧道走向是否与设计路线符合,成型隧道符合设计要求的先决条件。如果在掘进期间,切口压力不稳定,波动较大的话,轻则沉降较大,重则引起地面塌方。所以在操作泥水盾构机的时候,每一个操作手必须清楚的明白,保证切口压力稳定的重要性。而盾构机姿态是决定我们的施工是否按设计路线施工,如果出现姿态超限,轻则隧道管片出现错台、开裂、漏水等质量问题,重则需要联系设计单位和业主,进行调线。通过一年多的泥水盾构机施工经验,结合自己以前土压平衡盾构机的操作经验,对泥水盾构机的施工和质量控制方面的一些想法做如下总结。 一.工程概况: 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工程(东莞火车站~东莞虎门站段)[2303A标:榴花公园站、茶山站~榴花公园站区间]土建工程施工项目,位于方中路上的茶山站后,正线隧道与出入段线隧道并行约100m由东向西穿越宽约200米的寒溪河,进入东岸大片农田(此时出入段线进入寒溪河东岸的东城车辆段)、通过中间风井及河西岸的数幢别墅后进入莞龙路。线路继续沿莞龙路前行,绕避了数架人行天

桥后到达榴花公园前的榴花公园站结束。 本标段起讫里程YDK2+298.728~ YDK5+502.598,包含1个明挖车站(【榴花公园站】)和1个区间(【茶山站~榴花公园站区间】),1条出段线盾构隧道(【中间风井~出段线盾构井】),1条入段线盾构隧道(【茶山站~入段线盾构井】)。其中正线段茶山站~榴花公园站区间左线起讫里程为:ZDK2+301.000~ZDK3+497.720、 ZDK3+653.485~ZDK4+118.812,左线长1662.041m; 右线起讫里程为:YDK2+298.728~YDK3+434.162、YDK3+601.659~ YDK4+110.000,右线长1643、775m;区间正线总长3406.628m。其中ZDK3+653.485~ZDK3+746.000、YDK3+601.659~ YDK3+690.000采用矿山法开挖,盾构管片衬砌。 二.操作注意事项: (一)泥浆粘度控制 在泥水盾构中,泥浆的作用有两种:维持开挖面稳定和运送弃土。泥水盾构机施工时稳定开挖面的原理为:以泥水压力来抵抗开挖面的土压力和水压力以保持开挖面的稳定,同时,控制掌子面变形和地面沉降;在掌子面形成弱透水性泥膜,保持泥水压力有效作用于掌子面。泥浆作为一种运输介质将开挖下来的渣土以流体形式输送,经地面泥水处离处理设备分离,将处理过的渣土运至弃土场。 泥浆的比重和粘度等性能决定它稳定开挖面和携带渣土的能力。(1)泥浆比重 为保持开挖面的稳定,即把开挖面的变形控制到最小限度,泥

地铁盾构小半径曲线施工难点

地铁盾构小半径曲线施工难点 雖然目前的隧道施工技术已经广泛采用了方便快捷的盾构施工法,但是小半径曲线的地铁盾构施工非常特殊和复杂,一个小半径曲线线路路段会直接影响到整条地铁线路的成本、安全性能和速度等控制性因素。本文研究好如何施工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会对之后遇到类似情况的工程提供很强的借鉴意义。 标签:小半径曲线;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实例探究 1小半径曲线盾构施工的难点分析 1.1 轴线控制难度比较大 在盾构曲线隧道的时候,盾构机是在设计轴线的周围位置不规则摆动的,因此在盾构机推进的过程当中无法和理论上的设计轴线位置保持一致。如果曲线隧道的转弯半径过小的话,也就是本文研究小半径曲线隧道,会使这种差异更加明显。因为盾构机本身并不弯曲,曲线半径越小、盾构机机身越长,就会导致实际盾构和设想的偏离程度越大。由于转弯弧度比较大,需要盾构机左右两侧的油缸以不同的功率运行,才可以让盾构机转弯,但是由于现在采用的盾构机油缸可调程度不大,所以很难进行隧道轴线控制。此外纠偏的难度也可想而知, 1.2 对土体扰动程度大 在纠偏时盾构机会对周围的土体产生振动和挤压,这就会对周围土体的扰动程度提升,容易引发比较严重的土体沉降。而且在转弯部分盾构机的实际开挖量是大于理论开挖量的,即便采用了最优质的盾构机器、采用最精湛的盾构施工手法,也很难控制挖掘造成的地层损失。 1.3 管片安装开裂和破损可能性大 在小半径曲线的地铁隧道中,每两片管片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夹角,在千斤顶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个水平分力。管片可能会受到这种侧向的水平推力的影响导致发生相对位移,形成错台。形成错台之后相邻管片之间的作用力更加强大,要是真好作用在了某一管片的薄弱位置上,可能会导致管片开裂破损。此外,盾构机在转弯半径很小的路段掘进时,纠偏量过大可能会导致盾构机和管片卡壳,导致相对脆弱的管片破损等情况。 1.4 漏水现象严重 管片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的就是隧道的密封性问题,漏水和漏浆等事故很可能随之而来。止水胶条连接出现破损、土壤渗水等问题产生的水分就会顺着管片之间的缝隙进入地铁隧道,对地铁行车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施工员个人半年工作总结

施工员个人半年工作总结 白天上班,调度比较轻松。我知道调度不是简单的叫挖机施工,安排工人干活这么简单,作为调度要有大局的眼光,特别是在很多工序交叉作业时候,如何安排几件事的先后顺序尤为重要,唯有协调好各项工作才能保证施工有条不紊更高效的进行,也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下面是施工员个人半年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施工员个人半年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来到xxx项目已经四个多月,内心不禁感慨万千时间如梭,转眼间将跨过一个半年之坎,回首望,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

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师傅的授业解惑、领导以及同事的关心、整个项目的和谐氛围都在帮助着我一步步的成长。作为一名施工员,四个月的时间毕竟太短,体会也许不是那么地深刻,经验亦有不足,深深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自身的不足也在不断地凸显,不论是工作中的收获还是自身缺点地不断发现,这一切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做出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以前觉得施工很简单,总以为拿着图纸到现场一定手到擒来,现在,我发现每一道施工工序都是一门艺术、所有的建筑人都是艺术家、每一个竣工工程都是艺术品。 对于施工员,自己必须先对每天的工作内容有掌握,对每天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熟练掌握,这样在现场的管理和协调中才能更好的处理。现场是一个极其考验一个人能力的地方,不光是对技术的掌握更是体现在对整个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协调,尤其是在很多工序

交叉时候,更要处理好相关事宜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这半年的施工员工作中,我收获很多,在每天跑现场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比如:地下室底板、顶板以及后浇带渗漏水的处理方法;砌体砌筑、抹灰、外墙保温、屋面防水、伸缩缝等的施工工艺;抹灰空鼓、开裂以及抹灰缺陷等一些收尾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杂工班每天工作的人员安排;与现场班组以及其他分包单位的沟通等等。不仅仅是施工知识的掌握,同时对与各种层次人员的交流有了很大的提高,这里包括与同事的相处,与分包的相处方式,甚至与建设单位和监理之间的交流,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受益非浅。 资料整理方面做的不好,有一次平时不太注意落下了很多资料,上面来检查前临时突击补资料搞的自己很狼狈。以后一定做到施工资料并行,保证认真工作态度,给以后的资料整理打下基础。 搞现场不光是技术、细心,全面的知识域才是保障。记得今年三月第一次

盾构施工监测总结报告

XXXX~XXXX区间盾构施工监测 总结报告 编制: 审核: 审批: XXXXX轨道交通X号线X期工程XX标项目经理部 二○一二年一月三十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3) 1.1工程简述 (3)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3) 2 监测作业方案 (5) 2.1监测依据 (5) 2.2监测内容 (6) 2.3监测频率 (6) 2.4监测精度 (7) 2.5警戒值的执行 (8) 3.监测成果质量 (9) 3.1质量控制 (9) 4监测组织实施 (9) 4.1投入的仪器设备 (9) 4.2监测人员组织 (10) 5完成监测工作量 (10) 6监测成果总结 (11) 6.1监测统计成果 (11) 6.2监测成果曲线 (11) 7监测成果分析 (11)

1 工程概况 1.1工程简述 XXXX~XXXX区间设计范围为Y(Z)DK16+915.15~Y(Z)DK18+733,右线长1817.85m,左线长1794.332m(短链23.518m),线路自XXX站向南穿越万国商业广场、南塘村、白沙湾路与曲塘路交汇处、并穿越杜花路立交和京珠高速公路,向南到达XXXX。区间线间距为13~15m,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450m。区间隧道最大纵坡为26‰。本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埋深约在15~40m之间。区间在YDK17+276.055、YDK17+876.055和YDK18+400处各设置一条区间联络通道,其中YDK17+876.055兼做泵房,联络通道及泵房采用矿山法施工。 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1.2.1 地形、地貌 本段地貌单元主要为XXXⅠ级阶地,地形平坦开阔,河湖发育,水塘星罗棋布,局部可见残丘、岗地,地面标高32~38m,局部岗地标高可达60多m。 1.2.2 地层岩性 各岩土层具体分部特征及土性变化情况见《地层特性表》。 本盾构区间隧道主要穿越地层为残积粉质粘土(4-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5-1)、中风化泥质粉砂岩(5-2)。盾构上覆土层主要为杂填土(1-2)、粉质粘土(2-1)、圆砾(2-4)、卵石(2-5)、粉质粘土(4-1)、残积粉细砂(4-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5-1)、全风化泥质粉砂岩(5-1a)、中风化泥质粉砂岩(5-2)。 1.2.3 地质构造及地震烈度

小半径曲线施工方法

轨道小半径曲线施工方法 1.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在城市的特殊环境下的轨道铺设不可避免的要用到小半径曲线。这种在300米以下的小半径曲线上的钢轨弯曲量很大,靠人工自然弯是很难的。所以在轨道铺设前要提前进行预弯。 2.过程控制、精度控制 钢轨预弯中以正矢控制弯曲量。限于弯轨机的长度,为了确保弯轨精度最好是以3米弦长控制正矢。 3.小半径曲线施工流程 4.操作要点

①内业资料准备 根据曲线要素计算正矢,算法如下 1)正矢计算公式圆曲线正矢R L F C 82 = 式中L-----弦长, C F -----圆曲线正矢(mm ) R------曲线半径(m ) 2)对于带有缓和曲线的的正矢一般用递增法计算递增率N F F C S = 式中C F -----圆曲线正矢(mm ) N---------缓和曲线分段数,其值为n L L N =(0L 为缓和曲线长,n L 为各测点间距离) 缓和曲线各点计划正矢 缓和曲线起点ZH 点正矢6 S 0F F = 缓和曲线第一点正矢S F F F +=01 缓和曲线第二点正矢S F F F +=12 缓和曲线第三点正矢S F F F +=23 ……………………………………. 缓和曲线终点正矢HY 0F F F C N -= 3)例: 以沈阳有轨电车2号线浑南四路K14+595为例,曲线长84.085米,曲线半径45米,一端缓和曲线长15米。弯轨以3米弦长控制正矢 则根据公式mm 25360 9 == C F (圆曲线正矢) mm 5.210 25 == S F (递增率) 缓和曲线起点正矢mm 4.06 5 .20==F (ZH 点正矢)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工艺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工艺 1 前言 1.1工艺工法概况 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是指曲线半径在250~400米的曲线隧道,由于施工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机的设计转弯能力直接影响到隧道的施工难易程度,目前使用较多的德国海瑞克Φ6280mm的土压平衡盾构机的最小水平转弯半径为200米、日本小松TM625PMD盾构机最小水平转弯半径为150米,可以满足小半径曲线的施工要求。但施工过程中需采用相应的辅助措施及加强施工各个方面的控制才能有力确保小半径曲线隧道施工质量。 1.2工艺原理 1.2.1盾构掘进过程中通过刀盘的超挖刀,推进油缸的压力、行程差、铰接油缸的行程差使盾构机根据隧道的设计曲线前行以完成曲线段的隧道施工 1.2.2通过增大每环管片的楔型量、减少环宽以增大管片转弯的能力来拟合隧道较小的设计曲线。 2 工艺工法特点 有效减小了建筑物密集区等特殊条件下隧道选线的难度,适用于较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的施工,施工具有安全、经济、高效的特点。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 4 主要引用标准 4.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 4.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 4.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4.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4.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 4.6《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 5 施工方法

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施工是在土压平衡的前提下,采用VMT导向系统控制掘进方向、通过刀盘的超挖刀扩挖掌子面、推进油缸压力差使盾构机沿曲线方向前行、盾构铰接油缸行程差使盾体与盾尾有效的拟合曲线,最后通过楔型量较大的管片拼装来拟合盾构机开挖的曲线形成小半径曲线隧道。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1施工工艺流程 图1 施工工艺流程图 6.2操作要点 6.2.1施工准备 工程开工前了解隧道地质情况、地面建筑物情况,做好盾构机的选型工作,确保使用盾构机满足小半径曲线的施工能力。进入小半径曲线掘进前2个月前做好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重点为小半径曲线使用管片的生产。 6.2.2掘进控制 1进入小半径曲线启用超挖刀、仿形刀,使开挖空间满足盾构机转弯的能力。掘进过程中根据掘进参数选择合适的超挖量,一般超挖量20~50mm。装有超挖刀的刀盘如图2所示: 2在小半径曲线隧道中盾构机每推进一环,由于推进油缸与管片受力面不垂直,在油缸的推力作用下产生一个水平分力,使管片拖出盾尾后,受到侧向分力

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工法

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工法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城通公司 1.前言 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R413标段盾构隧道由正线(双线)及出入段线(两段)两部分组成,全长6249.676m,采用盾构法施工。两岔道井将区间正线分割成三部分共六段盾构隧道。在正线的东、西岔道井之间及线路北侧为东、西车辆出入段线,呈“八”字形分布,东、西出入段线最小曲率半径为230m。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城通公司联合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了科技创新,取得了“三线近距、斜交、小半径、大坡度地铁盾构法施工综合技术”研究成果,于2007年通过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我们对此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形成了本工法。 2.工法特点 2.1适用范围广,适用于软土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机小半径曲线掘进 2.2轴线偏差小,控制在2~3cm内 2.3管片外弧碎裂和管片渗水较少 2.4采用带有超挖刀的铰接式盾构用于小半径曲线掘进 3.适用范围 软土地层平面小半径曲线(R≤350)盾构法施工的隧道工程。 4.工艺原理

4.1利用详细的盾构机参数选型及具体的管片宽度选择,预偏量设定,密集的监控量测频率和及时优化的盾构施工参数控制的综合运用,保障了盾构小半径曲线掘进的顺利施工。 4.2 将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技术应用于施工,利用监控量测指导施工,动态修正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以信息化施工技术为贯穿全过程的主线,全面控制和优化盾构施工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快速。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图5.1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5.2操作要点 5.2.1盾构机选择 1、适当的超挖量 盾构刀盘上需安装有一定超挖范围的超挖刀。在小半径曲线施工时,进行盾构外周(大于盾构机外径)的超挖,超挖范围可在切削刀盘旋转角度范围0-359度之间设定。超挖量能根据下限设定

盾构调度工作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盾构调度工作心得体会 篇一:20XX0614盾构调度中心功能需求 盾构调度指挥中心 预期功能设计 盾构调度指挥中心(以下简称调度中心)布设于东楼二楼盾构(顶管)工程管理中心办公区内,指挥中心房间长10.8m,宽4.7m,由远程调度信息系统、人员信息动态展示系统、办公工位(可召开远程生产例会)、接待区组成。如图所示: 一、功能设计 1.远程视频互传 (1)可将各个盾构工地的现场视频信息传回,并在屏幕显示; (2)可以便捷实现任何一个屏幕的放大、缩小和关闭功能; (3)可以将调度中心的视频监控传到各个盾构工地。 2.施工参数传输

(1)可以实时显示各个盾构工地的盾构掘进参数; (2)可以实时显示各个盾构工地的盾构设备姿态和测量信息。 3.实现专家会诊功能 (1)针对某盾构项目部的设备故障和施工困难,可以视频诊断; (2)各个盾构工地现场设置无线移动式摄像头,数据传回调度中心; (3)调度中心与移动式摄像头之间,可以语音通话,指挥摄像角度。 4.实现与设备前端的可视电话功能 通过网络,实现廊坊调度中心和盾构工地竖井下、隧道前部设备前的可视电话功能。 5.远程会议功能 通过调度中心的视频,可以与各个盾构工地的监控室实现小范围的视频会议。 6.人员动态信息显示系统 在调度中心内安装独立大屏幕,可以显示盾构全部人员的动态(400人),通过鼠标控制,可以显示具体的人员信息。 二、硬件设计 1.显示屏及服务器 盾构工地现场视频信息、施工参数、专家会诊及可视电

话显示屏,可以设置9屏或12屏。应分别设置用于控制上 述系统的单独主机或服务器。 2.人员动态显示屏 可以设置独立大型显示屏和独立控制电脑,开发相应的控制软件。 3.散热设计 应结合办公室形状,给出最合理的散热设计和设备布置; 4.网络设计 应给出最合理的网络接口设计和网络容量、接入方式设计。 5.音箱设计 应给出最合理的外置音箱布置及吸噪设计。 二〇一三年六月十四日 篇二:地铁盾构施工总结 盾构工作总结 20XX年在各位领导和部门的帮助,盾构工区顺利的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与归纳,并对新一年的工作作出展望,如有不妥之处恳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20XX年盾构工区工作总结 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20XX年公司首次购置两台土压平衡盾构机,规格型号为cTe6250,投入到合肥地铁项目中。

地铁盾构施工总结

盾构工作总结 2015年在各位领导和部门的帮助,盾构工区顺利的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与归纳,并对新一年的工作作出展望,如有不妥之处恳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2015年盾构工区工作总结 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公司首次购置两台土压平衡盾构机,规格型号为CTE6250,投入到合肥地铁项目中。 盾构工区在项目部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下,4月1日两台盾构机经过15天时间组装、调试完成。6月24日“铁兵一号”118#盾构机顺利始发;7月16日“铁兵二号”119#盾构机顺利始发,9月24日顺利到达接收,10月18日119#盾构机二次顺利始发。 2016年1月25日“铁兵一号”118#盾构机顺利接收,2016年3月11日“铁兵一号”118#盾构机在广德站二次顺利始发,3月27日“铁兵二号”119#盾构机在和县路站顺利接收。截止到2016年4月19日118#盾构机掘进里程1005米,119#盾构机掘进里程1905米。 1 盾构施工管理 项目部内部设置盾构施工组织机构,成立了盾构工区。盾构施工管理人员、盾构机操作司机、土木工程师、盾构机维修保养、地面调度、测量作业等为项目部自主配置人员;盾构施工管片粘贴止水条、龙门吊司机、盾构管片运输与拼装、洞内文明施工等进行临时招工,项目部统一管理。 在这种管理组织模式下,优缺点并存。 1.1 管理模式缺点: 1)项目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培训时间,同时需要投入施工的人员较多,增加管理成本和人员投入。 2)前期施工经验不足,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摸索施工经验,存在较大的安全、质量风险。 1.2 管理模式优点:

1)管理体系健全,能够直接有效的对现场进行管理,能够最直接掌握盾构施工信息并及时处置。 2)对于公司盾构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提高有极大的帮助,有助于形成专业系统的盾构施工经验,有利于提高公司在地铁施工市场的竞争力。 3)可以有效的控制施工耗材的使用量。 2 盾构机日常维保 盾构施工设备是关键,盾构施工的正常进行,离不开盾构机及相关配套设备的正常运行,要想维持设备的良好的运行状态,使设备能够及时满足盾构施工的需要,则少不了机电技术人员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2.1维保方式 盾构工区成立维修保养班负责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根据施工要求配置盾构机操作及维护保养人员,盾构机操作以自有员工和少量外聘人员结合的方式组成,盾构机维保全部为自有员工,掘进过程中由项目部领导带班负责,及时发现隐患及时进行处理。 盾构施工过程中盾构机维保以“养修并重,预防为主”为主要原则,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既要注重平时的保养维护,又要及时维修处理,这样才能保证盾构施工的顺利进行。盾构机及相关配套设备的日常保养分为日检、周检、月检等,具体内容根据物资设备部的设备保养计划,由机电技术人员按时进行保养,施工负责人负责督促检查。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会及时通知当班维保人员,同维保人员一起做好设备的维修工作;故障难以排除时,由机电工程师组织进行设备维修工作。盾构机完成广龙区间的施工后,对盾构机状况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并对处理困难大的故障,利用转场时间进行专项维保。转场期间主要对刀盘主轴承密封圈进行了检修,因在掘进过程中处理难度大,无法维修。 2.2优缺点 项目部机电技术人员多数为刚毕业的学生,工作经验少,形式较单一,相对地铁施工综合性较高,大部分年轻人达不到独挡一面的程度,仍需要大量经验的积累。对于盾构机来说,若得不到机电技术人员的合理养护,随着盾构机使用年

曲线钢箱梁顶推施工技术

曲线钢箱梁顶推施工技术 摘要:在城市立交桥或高速公路桥梁跨越设计中一般采用钢箱梁,钢箱梁具有外形轻巧美观、现场施工周期短、对外部环境影响小等优点。文章介绍某高速公路钢箱梁的顶推施工技术。 关键词:曲线;钢箱梁;顶推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某大跨桥跨越某高速公路,全长450m,径布置为(55+45+220+45+55)m,桥面总宽度34.5m,双向六车道,为一联双塔双索面斜拉桥,采用半漂浮体系。主梁采用混合主梁,其中两侧边跨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各长109.4m,伸入主跨9.4m,中跨197.2m范围内采用钢箱梁,在钢箱梁两端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相交位置放置2m长的钢混结合段,中跨197.2m范围钢箱梁采用顶推法施工。钢箱梁纵向为大跨度变曲线,中段159.88m竖曲线是半径为2000m的圆曲线,两侧各为18.66m直线段,横断面顶推支点处为半径2500m的圆弧面,顶推重量为20t/m,总重约4000t,顶推行程255m。 二、顶推方案说明 钢桥架设安装方法很多,主要方法有自行吊机整孔架设法、门架吊机整孔架设法、浮吊架设法、支架架设法、缆索吊机拼装架设法、转体架设法、顶推滑移架设法、拖拉架设法、浮运架设法、浮运拖拉架设法、浮运平转架设法、悬臂拼装架设法等方法。 钢桥架设方法的选用,不仅要考虑桥梁形式、跨度、宽度、桥位处的水文、地质、地形等条件,还要考虑交通状况、现有设备条件、安全程度、工期、工程费用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为了减少顶推次数,降低对既有高速公路的影响,同时不与钢箱梁相接的混凝土箱梁施工,节约施工空间,另外减少支架使用数量,节约成本,本次考虑采用顶推和支架结合架设法进行钢箱梁架设,此法综合了支架法和顶推(或拖拉)滑移架设法的优点,并将对既有高速公路的影响降至最低。 具体过程为:钢箱梁施工采用单向顶推方法施工,即从水洪口方向朝沌口方向顶推。顶推采用千斤顶连续牵引的顶推方法以实现跨高速公路水平移动。施工前先在高速公路两侧搭设顶推反力支墩、下滑道支墩、焊接平台支墩、落梁支墩等,在中央分隔带位置安装下滑道支墩。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在高速公路侧桥位处搭设墩,分段拼装钢箱梁实施顶推。其中箱梁最前端一段作为嵌补梁段,待其余钢箱梁顶推至设计位置落梁后再采用汽车吊安装嵌补梁段。具体步骤为:第一次在支墩上拼装前导梁及4段钢梁,顶推20m;第二次依次拼装2段钢梁,顶推30m;第三次依次拼装3段钢梁,顶推30m;第四次安装尾端1个梁段,顶推15m后拆除前导梁,将其安装在最后端钢梁的

盾构法隧道小转弯半径掘进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盾构法隧道小转弯半径掘进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李卫国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340 摘要:在轨道交通线路的选择上,越来越多的小转弯半径曲线隧道被应用于盾构法隧道施工中。小转弯半径曲线隧道的盾构法施工技术与常规盾构法施工技术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本文结合车陂南~三溪和魁奇路~祖庙两个区间小转弯半径曲线隧道工程实例,浅谈盾构法隧道小转弯半径掘进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相信对今后类似的小转弯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法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盾构法,小转弯半径,掘进,盾构机轴线,隧道轴线,管片轴线。1、前言 现代化城市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力建设,在轨道交通线路的选择上,往往受线路规划或建、构筑物的制约,使得地铁线路的线形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小转弯半径曲线被应用于盾构区间设计中。小转弯半径盾构施工技术一直来是盾构施工的重点、难点,其特征在于盾构机使用超挖刀时的盾尾间隙、超挖刀超挖量、最小转弯半径的理论计算,管片选型,推力控制参数,盾构姿态实时控制与调整,同步注浆及二次补充注浆的运用,以及小半径盾构施工采取的其它辅助措施,解决盾构机通过小转弯半径掘进施工带来诸多的难题,使隧道轴线的控制均符合设计线路要求。下面就小转弯半径盾构掘进过程中,隧道轴线偏离设计轴线,隧道管片轴线偏离设计轴线,隧道管片轴线脱盾尾后偏离设计轴线和其它影响小转弯半径的因素,这几个常见的问题,结合工程实践中已经成功运用过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以求共同探讨。 2、盾构掘进过程中,隧道轴线偏离设计轴线 2.1产生的原因 ①、软土层中掘进,前端(土仓侧)反力无法满足推进所需的分区推力差;(要点) ②、主推千斤顶分区推力设置不合理,无法推出盾体偏转角度;(无主动铰接时) ③、刀盘与盾体直径差过小,无法满足盾体偏角度所需空间; ④、由缓和曲线过渡到圆曲线时,盾体偏转滞后(盾构机走外弧线)。

篇一 盾构掘进个人总结个人总结

篇一盾构掘进个人总结个人总结 xx年3月1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南水北调十二标,到现在已经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了,在这一年多的工作中项目领导、同事们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帮助,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使我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逐步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质与才能。在工作过程中积极履行了自己的岗位职责,并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在一年多的工作中,我先后从事测量、报送调度报表、编写交底及方案、管片厂驻场、盾构掘进值班等工作,经历了从项目进场到掘进完成的全部工序。特别是在盾构掘进值班过程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对掘进施工过程中各技术参数控制、管片选型等有系统了解。现将一年多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思想: 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为项目建设尽心尽力、努力工作。积极主动地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并在做好本职工作地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地业务水平;同时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个人素质。

调度报表的报送关键点一是准确,二是及时,准确说的是每份报表数据准确无误,前后闭合,真实的反映施工进度;及时说的是调度报表要按要求及时上交,不能延误。 在管片厂驻场期间主要控制材料进场质量,钢筋使用有无偷工减料,钢筋笼尺寸是否满足图纸规范要求,混凝土各试验参数是否达标,管片出场检查等。 在掘进过程中,盾尾间隙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是保证盾构正常掘进的必要条件。 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盾尾间隙主要受盾构机姿态及趋势、管片选型、油缸行程差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在曲线段掘进过程中,盾尾间隙变化明显,应及时根据盾尾间隙来调整相应参数以保证在后续掘进过程中盾尾间隙足够。 在调整管片拼装不能保证盾尾间隙时应适当调整盾构机姿态,在调整过程中 应该保证姿态在可控范围内。

隧道盾构工程施工技术总结

隧道盾构工程施工技术总结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工程项目:xx地铁二号线【越~三区间隧道】盾构工程 工程地点:xx市xx区xx里 施工单位:xxxx 设计单位:xxx工程局勘测设计院 建设单位:xxx总公司 监理单位:xxxx有限公司 中标价款:万元 结算价款:万元 开工时间:2000年5月1日 竣工时间:2002年5月15日 1.2工程范围 xx地铁二号线【越~三区间隧道】盾构工程由越秀公园站(后变更至体育大厦)至xx火车站、xx火车站至三元里站两个区间双孔隧道及区间双孔隧道之间的二条联络通道/泵房组成,其工程范围及里程见下表: 区间工程名称里程长度(米) 备注

体育大厦~xx 火车站区间隧道 右线 YCK15+592.8~YCK16+ 500.1 907.3 左线 ZCK15+592.8~ZCK16+ 500.1 911.137 长链3.837 左、右线间联络通道 YCK16+100 8.5 含泵房、检修井、集 水管 xx火车站~三元里站 区间隧道 右线YCK16+646.3~YCK17+ 694.5 1048.2 左线ZCK16+648.9~ZCK17+ 694.6 1059.39 7 长链13.797米左、右线间联络通道 YCK17+300 13.65 含泵房、检修井、集 水管 区间隧道总长3666.0 注:联络通道里程为中心里程,长度为与区间隧道相交的最短距离。 1.3地质情况: 1.3.1洞身通过的工程地质 xx公园(体育大厦)至xx火车站区间隧道80%的地段埋置于岩层中,洞顶岩层最厚约11.8m,仅有20%的洞体处在断裂带和土石混合层中。穿越地层大部分是强风化岩<7>及中风化岩<8>,及微风化岩<9>,有少部分为全风化岩<6> 残积土层<5-2>和断裂破碎带。 xx火车站至三元里区间隧道穿越地层大部分是中风化岩〈8〉、强风化岩〈7〉和微风化岩〈9〉,其次为全风化岩〈6〉和残积土层〈5-2〉。在洞身范围内,不稳定地层多分布于上部,稳定地层则多分布于隧道下部,基本呈上软下硬。 1.3.2水文地质概况 本标段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

盾构过小半径曲线段施工质量控制_黄涛

第30卷增刊12010年8月 隧道建设 Tunnel Construction Vol.30Sup.1Aug.2010 收稿日期:2010-05-08;修回日期:2010-05-30 作者简介:黄涛(1978—),男,海南人,2000年毕业于长沙中南大学城市地下工程建筑专业,本科,工程师,现从事盾构隧道施工管理。 盾构过小半径曲线段施工质量控制 黄涛 (广州市盾建地下工程有限公司,广州 510030) 摘要:本文针对广州地铁六号线盾构四标海—东项目部盾构在小半径曲线段施工中遇到的质量问题,通过认真分析研究管片渗漏水、错台、崩缺等质量缺陷成因,总结得出一些关于提高盾构隧道施工质量的纠正及预防措施,以便日后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盾构;小半径曲线;质量缺陷;渗漏水;错台;崩缺;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U 455.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741X (2010)增刊1-0383-04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Shield Tunneling in Sharp Curve Section HUANG Tao (Guangzhou Municipal Dunjian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Guangzhou 510030)Abstract :Due to particularity and complexity of shield tunneling in sharp curve sectio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hard to control.Regarding the quality problems in shield tunneling in sharp curve section in bid 4of No.6line on Guangzhou Metro ,the causes for the segment water seepage ,segment dislocation and segment breaking are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shield tunnel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which may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shield ;sharp curve ;quality defect ;water seepage ;segment dislocation ;broken segment ;quality control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国家大力 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国内各大主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然而,在轨道交通线路的选择 上, 由于受到规划、建(构)筑物等因素制约,使得轨道交通的设计线路越来越复杂。小半径曲线段盾构施工技术与常规盾构施工技术相比较,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也给盾构掘进施工质量控制带来诸多难题,若采取 措施不当则容易导致隧道质量缺陷[1] 。因此,也成了从事地下工程建设技术人员另一严峻的挑战。 1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海珠广场站—东湖盾构区间工程项目由3个区间隧道及相关附属工程组成,盾构隧道双线总长3564.21m 。盾构机在海珠广场站盾构始发井始发,依次从北京路站和越秀南站过站后,掘进至位于绿萌路的吊出井吊出。小半径曲线段隧道洞身穿越的地层大部分为<8>、<9>泥质粉砂岩、 粉砂质泥岩,局部穿越<7>泥质粉砂岩强风化带。 地下水位埋深0.30 3.50m ,主要为第四系的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冲洪积的粉细砂<3-1>、中粗砂层<3-2>中,基岩风化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中、微风化岩中的风化裂隙之中。由于临近珠江 航道, 地下水极为丰富。本工程3个区间隧道水平方向均呈“S ”字型,隧道线形复杂,具有线路平面转弯繁复且转弯急促(最小R =250m )、小半径曲线所占比例高(占66.95%)等特点,并且隧道垂直方向呈波浪形。而且,由于盾构机本身特性、盾构施工工法特点以及地层因素影响,小半径转弯会对盾构掘进施工尤其是隧道质量控制带来诸多的难题。因此,确保小曲线半径盾构隧道的施工质量成为本工程的工作重点和难点。 2施工难点分析 本工程所选用的三菱1638、 1639盾构机长8020mm ,其铰接为主动式铰接,铰接角度水平?1.5?、垂直?0.5?,共有16个铰接油缸,具有一定的调整盾构机

盾构工作总结(同名70383)

盾构工作总结 篇一: 时间不知不自觉已从指缝中溜走,从实习至今,我来到公司已经整整两年了。在这期间,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一步一步的成长着、进步着……由刚到公司实习时对于盾构施工以及各种电气机械设备的懵懂认识,随着时间的消逝,换来的是对与盾构施工以及各种电气机械设备的深入的、全面的了解与熟悉。 作为一名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在刚参加工作之处我服从领导的安排,成为了一名机修人员。参与了我们项目部两台盾构机的组装以及分体始发。在此过程中结合不断对图纸和《使用说明书》的学习以及工作中的不断实践,对盾构机的结构功能、性能参数、保养维护、工作原理以及各大系统(液压系统、水系统、泡沫系统、注浆系统、水系统、空气系统、膨润土系统、后配套系统)、各种管路(液压管路、循环水管路、空气管路、泡沫管路、注浆管路、油脂管路)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熟悉,对为今后设备的保养维修奠定了基础。在两台机器的分体始发过程中对于关于分体始发过程中管路、线路的处理积累了经验。 在做了大半年机修人员开始见习之时,我向领导申请根据我在学校所学专业经领导批准同意之后选择成为了一名

电工。在盾构方面,通过对电路图的学习,我熟悉了盾构机的电气系统以及相关的电气设备。通过图纸我学习并熟悉了盾构机的控制电路、通信,以及相关的各种电气设备。在用电方面,我了解熟悉了临时用电各种规范,以及临时用电的相关操作。通过平时的学习和工作,我对于其他电路的控制、电气设备、及一些程序的都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随着施工的不断进展,设备的各种故障也随之出现。在平时工作过程中,我通过图纸和自己所掌握的技能知识的相结合,通过不断的思考总结去判断故障,查找故障原因,解决处理故障,并做好相关的保养维护。为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施工的顺利进展尽一己之力,负好作为一名电工应尽的的责任。在此过程中,通过不断对于盾构机上的各中控制电路故障、通信故障、变频器故障、传感器故障、各种电磁阀故障、电瓶车故障、龙门吊故障、电机故障、水泵故障、发电机故障以及其他电器设备的维修维护,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实践去发现自己专业技能知识的欠缺并通过学习研究弥补不足之处,不断的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 随着区间的贯通,通过对两次两台盾构机过站,四次拆机、装机调试,让我对盾构机的电气系统有了更加全面细致的认识,让很多东西熟记于脑海。以及怎样过站,关于盾体站内过站的移动过站台车的过站,或者盾体分解站外吊装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