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超图书市场前景与发趋势

商超图书市场前景与发趋势
商超图书市场前景与发趋势

商超图书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新闻出版业大背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1月公布数据,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增长约20%,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图书销售增长约20%,总产值约780亿元,总销售约493亿元。

在整个图书出版发行系统中,以新华书店集团为代表的国有书业,和民营书业多渠道形成各分天下的局面。

现已成型的有教辅渠道、少儿渠道、社科渠道、网络书店、超市渠道、馆配渠道、特价书渠道,甚至盗版书渠道等,每个渠道之间相对独立,自成系统。

产业走势————解读十七大报告,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2009年党中央十七大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业内人士表示,该规划的出台会使中国文化产业迎来至少十年的“黄金时代”!

《规划》明确指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要抓住机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贡献。”

针对《规划》纲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也明确了产业振兴的五个主要方向为:

一是继续发展图书、报纸、期刊等纸介质传统出版产业。

二是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等非纸介质新兴出版产业。

————新闻出版总署从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数据看,如果以09年GDP保持8%左右的增速来估算,新闻出版产业的产值约占09年GDP总量的3%。而新闻出版产业只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子产业,再以新闻出版产业在文化产业中所占比例估算,2009年文化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约为5%。

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早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总产值通常都占到其GDP总量的10%以上。例如,美国的文化产业占到GDP的20%以上,日本文化产业出口总额是钢材出口总额的3倍多。同时,文化产业发展在发达国家也表现出了高增率的特点,例如,美国是世界上文化产业增速最快的国家,增速达到14%,英国文化产业增速仅次于美国达到12%。

————中国投资咨询网另外,根据专业图书市场研究机构资料显示,在所有销售出去的图书中,37.33%是中小学课本,26.63%是教育类读物(比如课后辅导材料),7.96%是大中专教材。三者相加,超过70%。这就是说,中国图书市场大部分都是靠课本在维持。

如果除去课本和教育类读物,493.2亿的图书销售总额将只剩下138.5亿。这就是说,全国人均购书额一年不足10元。考虑到现在的书价,这等于说中国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一年都不买一本书(课本和教育类读物除外)。

————北京开卷信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十七大期间还提出,未来十年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目标是:2020年新闻业总产值将占当年全国GDP的5%,基本实现全国年人均消费图书6册、期刊3.2册,报纸每千人日130份以上,数字媒体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启示:

所以,无论从国家的宏观政策,还是从现实的人均购书水平看(随着恩格尔系数逐年提升,文化消费需求放大),文化产业,尤其是新闻出版业图书市场的未来增长空间潜力巨大。

■商场图书市场前景

与欧美对比数据

自从世界上第一家超市1952年在美国诞生以来,超市在全球遍地开花。超市以其消费便利、品种较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近年来,图书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超市卖场。

2009年BIBF(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美国书商代表团访华,座谈中,代表团团长说出一个惊倒在座所有中方人员的数字,大家一再向她核实,还是确认了这个数字:在美国图书销售渠道中,超市书店占45%的份额,连锁书店30%,网络书店15%,独立书店10%。

————中国出版营销在英国,图书总销量20%来自超市!每卖出5本书就有1本是从超市卖出的,这是英国尼尔森公司公布的最新数据,这意味着超市在英国图书零售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进一步扩大。

数据显示,阿斯达(Asda)、赛恩斯伯利(Sainsbury'''''''')和乐购(Tesco)三大连锁超市在图书销售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在5年内扩大了三倍多,从2004年的6.4%增加到现在的20%。

其中,乐购超市在2008年的图书总销量中占据了全国图书零售9.24%的份额。

.cn/News/2009-08-10/4328.html

————出版商务周报在中国,根据2008年行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国内图书零售市场的结构为:新华书店60%,其它实体书店20%,网络书店10%,超市书店的份额不及2%!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超市书店,与传统书店、网络书店、数字出版共舞

2010~2012 中国图书市场发展趋势主题词:

◇电子书是未来主角

◇新兴渠道独辟蹊径

◇传统书店生存艰难

◇国有出版与新华系统集团化改制继续深化

◇超市书店和网络书店通过低价一步步侵占市场

◇未来将是电脑、纸本、手持阅读器、手机阅读共存的多媒体出版时代

————北京开卷信息【关于网络渠道】

除了传统书店,网络成为许多读者购书的重要手段。根据互联网研究机构易观国际对出版物电子商务规模的数据发布,2009年上半年,B2C出版物(包括书、报、刊及音像制品等)交易额约12亿元,同比增幅大约为50%左右。鉴于目前网络售书的总体规模不高,尽管图书网购自身有较大比例的增长,但是对我国整体图书零售的发展趋势不会形成太大的影响。

【关于教辅渠道】

教辅图书的工业化生产和推广方式使得此类图书多以直销的方式达到学生读者手中。

【关于超市渠道】

随着零售业的发展,超市、机场、便利店越来越多地成为图书销售的重要渠道,这些大众图书经营渠道的盈利方式和经营品种各有不同,但是由于其图书购买的便利性、消费对象的针对性,使其成为传统图书零售不可或缺的补充。

————北京开卷信息■商场图书趋势分析

低定价与促销做大趋势

美国亚马逊与超市掀圣诞节图书价格战:2009年圣诞节,沃尔玛网站刚刚推出消费者可以10 美元低价预订10 本畅销书中的任何一本,亚马逊就跟进打出10 美元低价牌。随后,沃尔玛将价格下调到9 美元,亚马逊也随即降到9 美元,沃尔玛则又象征性地下调了1 美分。19 日,Target 也推出8.99 美元的低价,斯蒂芬·金、詹姆斯·帕特森、米歇尔·克里奇顿、约翰·格里莎姆等作家的书都在此行列。为此,沃尔玛又再次下调了1 美分,到8.98 美元。

————中国图书商报网络低价冲击下英连锁巨头鲍德斯破产:2009年11月26日,占据着英国图书市场5%份额的英国第三大连锁书店鲍德斯集团宣布破产。2006年,鲍德斯拥有40多家门店,年赢利2000万人民币,销售额达22.3亿元人民币。而2009年,鲍德斯的销售额只有1.5亿元人民币。

毫无疑问,导致鲍德斯倒闭的致命伤就是亚马逊等网络书店和超市书店的低价折扣战!

————新浪财经透析广州超市图书卖场:在促销策略方面,与美国超市低价售书形成的巨大市场份额相比,广州超市在价格上并不占多大优势。虽然在广州超市图书卖场里大多打出7-8折的优惠,但与传统书店的折扣销售价差不是很大,而且在一些中小书店和特价书店的折扣,比这个折扣还低。据此,广东人民出版社资深发行人认为,广州超市图书卖场做特、做专,做出针对性,才是出路。

————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启示:

网络书店不断深入的低价战掀起了一场瓦解行业利润的运动,传统书店愈发生存艰难。无论是新华系的高调姿态,还是行业管理层推出的“图书限折令”,都无法扭转图书低价售卖的未来趋势。尤其在商超渠道,在大众性图书商品上,唯有坚持低价策略,与做大促销,才有发展可能。

消费对象的定位趋势

根据英国图书业2008年一季度的数据显示,英国读者男女差异较大,男性购书主要通过连锁书店,其次是网络,排在第三位的是独立书店;女性购书除了连锁书店作为主要渠道外,超市是她们购书的第二选择,排在第三位的是邮购购书。

启示:超市图书品种与客群定位,要更多地向女性读者靠拢。

英国出版商高度评价了乐购超市在图书销售方面的努力,称其拥有在超市很小的空间内销售大量图书的能力,而且图书选择准确,仓储和物流都很高效。通常,乐购一家超市所配备的图书销售容量为2本精装书、6本新书、20本平装上榜书和一个儿童图书销售专架。但在乐购的13家图书销量俱佳的门市,图书的销售能量大约是普通书店门市的24倍。

————北京开卷信息启示:

少儿读物,是超市图书最重要的品类,它能带来大销量与高度聚客效应。

生活少儿品类集中趋势

与超市的平民大众日常消费相适应,超市图书也主要是以生活类(包括烹饪、娱乐、美容、健康等)、少儿类(包括育儿)、经管类、文史类(包括小说、历史等)等大众生活类和实用性图书为主,实用、休闲、功利是超市图书的特点。

超市的客户群体去超市的目的主要是购买生活用品,因此以中老年人、女性居多,他们会讲究生活品质和实用性。而传统的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店图书的品种较全,涵盖了经管类、社科类、科技类、文学类等各种图书;或者有些书店是特色店,强调主题如艺术、科技等,销售品种就更专业、更不一致。

如果按独立书城或连锁书店走精而全的路子,或者盲目地锁定高端的读者群,显然无法真正发挥出超市图书应有的市场功能效益。

————中国图书商报启示:

超市图书经营要找准商品,要突出实用、休闲、功利的阅读功能。

谈谈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谈谈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广大群众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图书馆可以有效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满足目前的生活状态。我国建设的公共图书馆属于公益性的事业,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知识信息,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以及开展社会教育等任务。因此,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信息技术及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共图书馆也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不断优化完善自身的模式,丰富自己的功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发展趋势;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255.75 引言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国才正式有了互联网,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重要,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改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公共图书馆进行改革,不断进行创新优化。由于市场经济的变化,也使公共图书馆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导致公共图书馆也必须要进行转变,将实体与网络结合起来,打造新型的适合目前社会形势需要的公共图书馆。 1 公共图书馆与战略管理理论 1.1 战略管理与战略规划 “战略”一词最早是由军事领域引进,逐渐融入到企业管理当中,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创新,“战略”已经成了企业非常重要的管理理论。公共图书馆属于公共与非营利组织,应用战略管理理论具有重大意义。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安索夫正式提出了“战略管理”由。管理人员为了确保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内外部环境、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对经营活动进行指导。 战略资源就是对自然、人工资源的统称。公共图书馆的战略资源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主要包括:技术、教育、服务、人才以及馆藏等等。公共图书馆实施战略管理,就是为了确保自身的发展不受阻碍,所以在开展经营活动的时候会开展战略制定、评价的工作。 1.2 战略规划定位分析 (1)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必要性。第一点,我国社会环境的发展要求就必须要开展战略规划。发展战略与发展环境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环境发射改变,相应的战略也必须要进行调整。随着全球经济时代的到来,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通过战略思维开展规划工作。 (2)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实际体现。战略规划最为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面对所有复杂的环境。实际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团队主要是由图书馆人员以及其他的利益组成,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对图书馆环境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之后据分析结果对目标进行确定。 2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 2.1 宏观外部环境 (1)政治环境。自建立公共图书馆一来,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传承人类文化,在保存的过程中起到社会教育以及开发智力资源的作用,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2013年文化部颁布了《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早《规划》中对公共图书馆进行了明确指示,公共图书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的主要阵地,是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在2015年也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强调了公共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免费开放工作、统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对公共图书馆运行机制及管理体制进行创新优化;从法律体系、人才建设、以及财税上有效保障了图书馆服务。(2)经济环境。

图书馆未来发展重点方向与愿景.

圖書館 壹、圖書館未來發展重點方向與願景 本校圖書館以現有的館藏為基礎,並根據大學教育的宗旨-蒐集、組織、整理與運用圖書資源(圖書資源包括圖書、期刊、資料庫、視聽多媒體、網路資源等),針對服務項目與館務的整體發展上做進一步的調整與規劃,以配合大學部、研究所以及推廣教育的發展方向與需要,達到保存知識文化、配合教學工作與推廣學術研究三大使命。 配合此三大使命,本館將逐年加強下列工作: 一、依系所課程、研究層次及推廣教育之需求,逐年增加圖書採購經費,以提供專業館藏。 二、建立核心館藏期刊,並結合館際合作資源,共同研發建置紙本及電子期刊館藏查詢系統, 以提昇期刊服務品質。 三、強化圖書館數位資訊整合服務能力,提供更簡便的資源檢索管道以及師生查找資料「一 次到位」(One-Stop Searching)的服務。 四、提昇本館圖書推薦及採購流程,有效提供師生方便迅速的圖書資訊服務。 五、結合多媒體視訊系統,提供更多元化之教學資源。 六、加強收藏本校教職員生之論文著作、教材及本校舉辦之研討會論文集、活動記錄等,透 過數位技術,予以典藏及流通,以建立本校數位館藏。 七、持續推動本校學生使用數位學習相關教材與軟體,以利提升個人學習力與就業力,並面 對外部環境強大的競爭力。 八、積極參與全國大學及技專校院館際合作,以加強資訊交流,並透過聯合採購、合作典藏 等計畫的實施,使本館得以更有效地運用既有資源並擴大服務範圍。 九、加強館員參考服務的專業訓練。 貳、環境分析與計畫原則 環境分析: 圖書館總面積為五千四百餘平方公尺,至九十八年七月止本館之圖書、非書資料、期刊、報紙、電子期刊與資料庫等資源共有三十萬餘冊(件/種)。為提前因應未來的研究與教學需求,館藏政策的調整與規劃將朝向專業化、精緻化及建立富有特色之科技大學圖書館邁進,以提高本校之競爭力。 此外,為因應知識經濟時代的圖書資訊需求,積極透過館際合作方式擴大圖書館的虛擬館藏,目前與本校圖書館簽定館際互借合約的各地區大專校院圖書館,包括:台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中正大學、中央大學、彰化師範大學、中原大學、元智大學、龍華科技大學、清雲科技大學、開南大學、南亞技術學院等校,以滿足讀者多樣化的資訊需求。再者,為提昇社區文化及擔負社會責任,本校圖書館積極推廣社區居民閱覽服務,並與 圖書館-1

图书馆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信息中心,与教学、实验并称为高校的三大支柱。 教育部《普通高校图书馆工作规程》(2015年修订)中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传统图书馆以“藏书”、“借阅”和“内部业务”为三大主要功能。信息化时代,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和信息的急速更新使传统的以“藏”为主的运作模式有了很大的局限性,如馆藏的空间不足、信息资源更新速度跟不上等。读者通过网络能更快、便捷地获取信息也导致图书馆使用率降低。因此,许多高校开始对图书馆进行革新,以适应时代转变。当下,高校图书馆的发成呈现出使用与管理一体化、实物馆藏与电子信息一体化、空间布局开放灵活化、多功能信息综合化四个特点。 (一)图书馆功能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承担了更多的职能与服务。 1.资源中心 图书馆早期的发展都是以信息资源为中心,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主体。古代图书馆主要担负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职能,这随着时代的发展仍然没有改变,只是由于技术的进步,馆藏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也趋向多元化。同时,网络的发展使图书馆的资源可以在网络上得以共享,让使用者能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信息,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2.学习中心 高校图书馆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相对安静和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学生进入状态,全神贯注地学习。一方面,学生可以借助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自我学习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图书馆的阅读空间学习和完成作业,此类行为从表面上看与一般性阅读极为相似,但实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有限,重点是利用高校图书馆的阅读空间。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一部分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生产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和传播方式等都有了深刻的变革。国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温饱基本满足,从而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多。为了提高我国的文化活力和竞争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发展文化产业成了重要的途径。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论断。 作为拥有“平等、免费、无区别”等核心理念的公共图书馆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公共图书馆被政府、学者等强调为福泽全民,更将其与义务教育同等视为支持现代化社会政体有效运行的基本制度,认为图书馆通过开发民智、实现信息公平,可以支持和培育公民有效参与社会管理。194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公共图书馆宣言》。宣言说:公共图书馆是现代政治的产物,是作为终身教育的大众教育中体现的教育的实际典。公共图书馆的存在能使社会中所有公民拥有自由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权利。由此可见发展公共图书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拥有悠久的藏书史,可追溯至周朝,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私人藏书阁,但这并算不上图书馆,只能算是保存文献的地方,因为它不对外开放,不具备图书馆的首要功能提供服务。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出现在20世纪初。古越藏书楼的设立,推动了我国近代藏书楼事业向公共图书馆的过度,标志着中国公共图书馆的产生。 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得到迅猛的发展:公共图书馆数量增多,图书馆设备不断更新,图书馆面积不断扩大,藏书量不断丰富等,公共图书馆逐渐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进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电子信息以几何级数迅猛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搜索信息,或者通过手机app阅读快捷、简短的及时信息,图书馆的功能逐渐被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搜索引擎、APP等所替代。美国著名图书馆情报

图书馆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图书馆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图书馆是一个孤立的实体,是一种使人类记忆得到保存的社会性质的机械装置,将图书中的内容复制到人们大脑中的一个工具。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应该符合时代进程。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的众多弊病不断暴露,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针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图书更新较慢的问题,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充分的应用信息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从而降低图书采购成本,提高图书馆的提高整体水平。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近年来兴起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却取得了相当优秀的成果,各大图书馆相继采用数字化图书管理系统之后都给自身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本文以分析传统图书馆管理上的缺陷和漏洞入手,重点分析新型的图书馆图书管理模式,并对我国的图书馆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提出更加贴合实际的创新型图书管理模式。 一、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 1、不重视全面平衡发展。各类型图书馆管理研究不平衡。环顾国内图书馆管理研究领域,很多研究成果多倾向于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一直成为图书馆

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而关于公共图书馆和其他类型图书馆管理的研究成果相对不多,相对薄弱。作为国内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该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相对平衡。 2、忽视实践研究。没有健全的实践研究,对理论借鉴比较生疏。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没有将实践深入其中,对实践性的研究活动没有提高重视,只是为了研究而进行研究。过多的理论研究占据近十年图书馆管理研究的半壁江山,而实践研究相对不足,也很少看到相关的案例分析和研究,这将导致今后图书馆事业的畸形发展。 3、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具备完善的法制化和制度化的研究,研究内容和现代社会极不相符。多数有关图书馆的研究和如今图书馆的内外在因素极其不符,是一种非常被动的反应,没有针对环境变化而存在的主动性反应。不管是在图书馆业务管理上,还是知识管理的研究上以及关于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管理的研究,都缺少应有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即使有所涉猎,也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缺少实践的根基,难见可以操作的方案。 二、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落后的原因 1、图书馆管理实践相对传。图书馆管理实践极大的影响了图书馆管理研究。即使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方式,可是图书馆管理实践方面还

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30T09:42:40.0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杨千柳 [导读] 摘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阅读服务机构,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聚集的宝库,还是公众获取信息知识进行学习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传播文化、共享信息以及进行社会教化等的平台。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图书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000 摘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阅读服务机构,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聚集的宝库,还是公众获取信息知识进行学习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传播文化、共享信息以及进行社会教化等的平台。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备受瞩目,如何创新完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提高阅读服务的质量,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对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研究,以期为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公共图书馆作为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在提高社会科学文化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当前阶段,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在创造和应用知识方面还存在较大缺陷,同时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在新时代背景下,一定要对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和发展进行改革创新,推动图书馆的信息知识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促进公共图书馆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挥其社会价值,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以及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 一、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理论概述 在当前阶段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认同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包括以下内容,在未来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势必会更加突出,其在国家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会更加凸显,同时其文化服务功能也会增强,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以及终身学习发展的需求,在新时期通过公共图书馆自身建设的改革优化,其社会价值会发挥得更充分。这具体体现在:首先公共图书馆相较于传统图书馆服务功能会更加强大,成为城市居民开展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得到拓展;其次,公共图书馆会融入信息网络技术,传统的文化单向传播交流方式将向着双向的互动交流转变,与新时代和新技术的结合,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和练习会更加便捷和密切;最后,公共图书馆会改变传统的以书为核心的工作方式,在未来发展中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工作将围绕读者的需求来开展,其将会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不止在于实体图书馆的发展,还包括虚拟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并且在新时代,数字图书馆更是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二、新时代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数字图书馆是基于数字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上发展起来,通过数字网络技术可以转变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通过网络共享实现公共图书馆的主动服务。在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图书馆可以将原有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发布和宣传,再加之对读者进行便捷式阅读的引导,实现知识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数字图书馆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语言数字资源,还能为读者提供信息数字化的远程服务,全方位满足读者的需求。 数字图书馆相较于传统图书馆而言具有强大的功能,它以网络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等技术方法为支撑,不仅能实现智能化的信息检索,还能为为读者提供更多生动形象且具体现实的可视化信息。同时数字图书馆不仅功能强大,还操作简便,读者在进行检索操作时只需要输入一个信息检索点就可以得到相关的所信息资源,为得到更加精确的资料还可以直接输入关键词等信息进行精确检索,数字图书馆会根据输入指令检索出读者所需的内容。 三、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 1.实现公共图书馆传媒平台的有效整合 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指导方面,不仅保留了传统媒介并发挥其优势,还融入了更多新兴媒介进行图书馆的宣传推广,如微信、微博、图书馆网页等,这样能够拓宽阅读指导服务的途径,使读者能够多方面地接受到信息,从而实现更加便捷的阅读。同时在新时代公共图书馆融入新媒体技术能够转变传统图书馆的单向交流方式,增强图书馆平台的互动性,实现媒体平台的整合。图书馆传媒平台的整合是多方面的,实现了对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和价值的全面解读,为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首先公共图书馆开设微信公众号能够及时地向读者推送新闻资讯,并为读者提供检索和下载文献的平台,在推送信息时应用新技术融入音视频资料,不仅能够更新读者的视听体验,凸显图书馆特色,还能够更加吸引读者,同时定期的微信推送可以帮助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受时空限制的文献检索和下载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水平。其次,公共图书馆利用微博平台进行宣传营销,在符合大众认知的基础上使用个性化的语言增强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根据大数据的信息整合分析,还能对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行归类,微博平台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阅读服务,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个性化的微博服务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微信和微博只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两种传媒平台,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会整合更多的传媒平台,以此俩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2.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 公共图书馆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公益性阅读服务机构,其作用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信息资源以及文献资源,丰富社会公众的社会文化生活,帮助公众进行终身学习,同时公共图书馆还服务于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在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中需要实现现代化管理,从而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充分发挥,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中,一方面是要借鉴国内图书馆管理的先进理念、经验以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从而转变管理理念和服务方式,树立起现代化管理理念,形成主动服务方式;另一方面是要在公共图书馆的各方面管理中融入信息化技术,加强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利用网络技术为公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且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管理的信息技术水平。 3.实现公共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 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必定包括人性化的服务,即是以读者为中心,贯彻人本主义理念。首先,在信息时代,信息更加丰富,信息发布和获取的渠道也更加广泛,而读者在阅读兴趣和阅读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阅读个性化需求增加,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更具个性化,而个性化服务的前提是要充分关注读者的特殊化需求,挖掘特色,实现文化、娱乐及人文关怀服务的一体化。其次,为满足读者更广泛更优质的阅读需求,公共图书馆会加强与文化馆和博物馆的合作,同时完善图书馆的功能,对接无线客户端使读者可以轻松预约查询、预定、归还等业务,还可进行扫码阅读海量电子图书。最后,公共图书馆为彰显人文特色,突出人性化服务特征,还会实现个性化的阅读定制,读者可以根据标签、收藏来获取感兴趣的资源。在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只有注重人文特色,注重人性化服务,才能实现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综述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 □杨于卜 【摘要】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乃至提升,离不开理论的支持,目前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构成要素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阐述了理论界对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主要观点,以及基于已有观点之上的一些审问与思考。【关键词】图书馆产业;核心竞争力;图书馆理论 【作者简介】杨于卜(1985.9 ),男,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机构之间竞争的趋势日趋加强。在信息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图书馆仅靠馆舍建筑的恢宏,馆藏规模的丰富,只能获得短时的优势,图书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就必须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要打造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是普哈拉德和哈默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Th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中正式提出。国内翻译时,使用了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等称谓,本文统一采用“核心竞争力”。 一、理论界对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主要观点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理论界对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和理解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目前国内理论界对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和理解概括为以下几种主流观点: (一)社会制度观。从社会制度角度去理解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认为它是保障知识自由的一种社会制度。以范并思、蒋永福等为代表的学者从社会制度的角度理解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范并思在《从数字图书馆热看图书馆的核心能力》一文中,对原来的图书馆学理论家论证图书馆重要性的四种常见方法—历史方法、理论分析、经验方法、名人证明进行了批驳,他指出图书馆要生存,就必须具备“其他机构不可比拟或无法取代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与之 我们不能仅仅将云锦的销售对象定位在中年以上的消费者,从而失去潜在消费群体,应当努力挖掘云锦的新时尚,适应年轻一代的消费追求。虽然年轻人的购买力要低于中年人,但是在年轻人中很容易形成购买气候,使之向往云锦产品,所以这就需要与云锦的宣传与图案改革相结合。 (四)提炼云锦的核心价值。图5中,49%有将近一半的人认为云锦其价值体现在文化价值上,那就迎合消费者口味,突出弘扬云锦的文化价值。可以设置云锦节,开展以《红楼》为背景的研讨会,展示贾宝玉,王熙凤,林黛玉,等人物服饰,来宣传云锦,促进形成南京,江苏乃至全国性的潮流云锦时尚服饰热潮。一次创造南京产品新的增长点,不仅弘扬了云锦文化,还实现了文化经济价值,一石二鸟,真正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目的。 (五)准确定位市场。云锦自古以来都是作为御用之物,因此在古代云锦不必担心其销路。但是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作为御用品的云锦失去了他的服务对象及其销售市场。纺织品中最高档的是丝绸,丝绸中的王者是云锦,毫无疑问,寸锦寸金的云锦绝对是奢侈品。但是,奢侈品的定位一定程度上局限了销售对象。图6是受调查人群心中对于云锦产品的定位。只有16.1%的礼品和23.7%的收藏品可以算是奢侈品。那剩下的期待民族服饰的37.6%的人群以及旅游纪念品的21.5%人群不就放弃了嘛,这样59.1%的消费群体就被忽视掉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在将云锦打造成为中国本土奢侈品名牌的同时,也满足下中低端消费者的需求。 (六)开发云锦新产品。从图6不难看出要想拓展云锦销售市场,就不能只做华贵的奢侈品,观赏品。完全可以向实用方向创新。比如满足37.6%的人的需求,制成民族文化服饰。可以利用云锦华贵的外衣开发诸如婚纱,礼服,演出服饰之类的高档潮流服饰。在日常生活的服饰中展现浓浓的中国风。用云锦制成的钱包、贺卡、锦盒、纪念品等也会受到中外游客的欢迎。如云锦生肖贺卡,动物造型生动可爱,初期如生,既可留作纪念,又可馈赠亲友,实为旅游纪念品中的佳作。这样又有21.5%的人群被满足了消费需求。另外云锦还可以用作鞋的面料,制成与云锦服装相配套的时装鞋和时装拖鞋等,这也是一个极有潜力的市场。 【参考文献】 1.徐仲杰.南京云锦史[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2 2.周海燕.论南京云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D].南京:东南大学,2006 3.王宝林.南京云锦的文化内涵[J].学海,2003(2):167 170 4.徐博文.南京云锦织机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5 · 02 ·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发展趋势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发展趋势 摘要:公共图书馆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就是阅读推广。在阅读推广发展的 背景下,全社会应该重视阅读问题,推动图书馆改革创新。近年来,公共图书馆 的推广处于四个阶段,包括:阅读推广活动日常化,开展阅读推广的地区差距缩小,图书馆馆阅读推广部门边界消失,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阅读推广。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趋势 在国际图书馆的论著资料中,阅读推广与学习素养、读写能力、终身学习等 因素息息相关。阅读推广的主体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个人组织,或者是互 联网平台助手。本文所研究的图书馆阅读推广,主要是图书馆展开的促进阅读学 习素养的一系列公益活动。 1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的背景 1.1社会对于阅读的重视 图书馆阅读推广具有一定的社会背景,主要表现在全社会对于社会阅读问题 的关注,我国是一个热爱阅读的民族,阅读在国民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诗书济世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但是,在1999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中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连续10年在逐渐下降,低至百分之五十的结果被媒体传播,并将此数据用作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尽管各个国家之间的数据比较不能作为反映 国民阅读率的真实性,但其传播速率之快冲击了我国国民的阅读自信心,因此, 国家和社会人士对于全民阅读开始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媒体平台开始推广阅读, 宣传阅读,甚至提出设立阅读日的建议。直至今日许多图书馆的推广活动都是以 城市读书活动为起点进行发展的。 1.2图书馆领域相关专家的引导 中国图书馆协会在推动我国图书馆推广阅读发展的进程中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在2003年,图书馆协会已经将全面阅读列入改回日程,同年,在北京首次启动 世界图书日活动。2009年成立阅读推广委员会,多次评选为先进单位。此外,近 年来还参与建立了多种促进阅读推广的公益活动,并且在中国图书协会的影响下,部分城市也开始效仿成立地方阅读推广委员会,都在积极宣传和普及图书馆阅读 推广的重要措施。 阅读推广不仅受到国家的重视,也受到全社会相关专家学者的重视,据学术 网统一,关于推广宣传图书馆阅读的学术论文和专著数量在逐年增加,特别是随 着研究深入,一大批青年学者也投入到阅读推广的建设领域中,拓展了我国图书 馆推广理论领域。 1.3推动图书馆服务改革创新 进入新世纪以来,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也在不断创新,从图书馆的开放到追求 平等、免费服务。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图书馆以及实行了免费阅读服务,但是,免费阅读服务不能看做是图书馆的创新行为,基层图书馆至今还存在门可罗雀的 现象,并没有形成借阅阅读的热潮,更有甚者,图书馆阅览室成为了写作自习室,占用阅览室的座位进行写作办公。这些现象真实的反映出我国图书馆阅读率下降 的原因。所以,更加要开展图书馆服务的改革创新,由于传统的书刊外界与信息 咨询已经基本完善,因此,图书馆服务改革创新的目标主要放在阅读推广等新型 服务,用来吸引读者走进阅读。

浅谈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当今图书馆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读者满意度的关键,是提高图书馆人力资源效益的需要。图书馆网络化建设关键是要树立“自动化、网络化服务”的理念,充分利用现在的网络技术和资源优势,以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为平台,以提升馆员队伍素质为重点,不断拓展实体图书馆服务的时间、空间,提升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服务能力,更加高效便捷地服务于院校教育、教学、科研。通过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的日益频繁,高校的知识宝库也得到了丰富。 【关键词】图书馆;未来发展;信息化;趋势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的生活生产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图书数量、文献期刊数量等也随着信息的增长而不断增长,传统图书馆的运营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图书管理的发展需求。传统图书管理受到本位思想的严重束缚,长期坚持文献资源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的运营发展。其次,图书馆内部图书量的增加,传统的管理方式显现出“力不从心”的状态。目前,图书馆学者对图书馆运营的工作重心着重于图书馆的自身建设和技术开发应用的问题方面,图书馆的管理逐步面向客户的要求完善服务方式,以客户的需求为工作的出发点,立足于国内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硬件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图书馆数字化技术管理的功能。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赋予了传统图书馆运营管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中小型传统图书馆职能的转变,需要加大对其的研究力度,对中小型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建设寻找新的发展模式,从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基本规律进行研究,对传统图书馆发展转变模式进行系统的规划,健全图书馆资料库的资源建设,完善图书馆的管理网站建设和资源共享模式建设,并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传统图书馆的创新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寻找传统图书馆未来发展之道的最大发展潜力。 1. 图书馆网站建设趋势 1.1图书馆网站是一个开放的虚拟图书馆。 它是实现图书馆服务网络化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高校图书馆的网站建设已经列入了院校的等级认定和各级考核评估,它的重要意义正在被逐步重视。依托图书馆网站,我们能够拓展实体图书馆服务的时间和空间,为读者提

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1 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数字图书馆在信息存储形式、信息组织形式、信息处理和输出形式、信息传递速度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比传统图书馆有重大的改革。数字图书馆被人们称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模式,这种图书馆的实质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分布于各处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动态搜寻、利用,是用户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最快捷方式,是一种信息环境而不是具体的图书馆形态。数字图书馆依靠数字化技术把文字、声音和图像转化为数字形式,采用数字方式进行存贮、传输和处理,将图书馆的多种资料信息通过计算机转化为二进制数字存储起来,如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各种数据库及光盘资料。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是:(1)信息存储数字化;(2)支持网络多元化;(3)信息共享网络化。 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计算机和因特网带来的文献信息载体形态和传递方式的变化,也是图书馆的存在方式、运行机制和社会功能的重新定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的黄铁军先生认为:建立数字图书馆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它需要从资源的数字化和资源的管理及服务两方面做长期的工作。图书馆应该适应发展模式的变化,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加强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工作,将图书馆馆藏信息实现数字化,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向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2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化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化,使馆与馆之间可以共同采访、编目,共同建设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共同利用网上的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通讯功能,为用户进行信息的快速传递服务,如电子邮件服务、电子文献传递、情报检索等服务,可以借助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和快速的文献信息传递方法,给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文献信息。用户不必到图书馆,就可

中国公共图书馆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

中国公共图书馆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报告目录】 第1章:公共图书馆研究背景 1.1公共图书馆定义、功能及作用 1.1.1公共图书馆定义及性质 1.1.2公共图书馆基本功能

1.1.3公共图书馆重要作用 (1)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1.2公共图书馆发展政策环境解析 1.2.1新世纪以来公共图书馆政策的变化 (1)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转变 (2)向“免费开放”转变 1.2.2公共图书馆最新政策解读 (1)《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解读 (2)《文化部“十三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解读 (3)《全国地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解读 (4)《“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解读 1.3公共图书馆发展社会环境解析 1.3.1文化产业的地位及发展概况 (1)文化产业的地位 (2)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1.3.2居民收入及文化消费分析 (1)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2)居民文化消费分析 (3)居民阅读习惯调查分析 第2章:公共图书馆发展状况 2.1公共图书馆发展规模 2.1.1公共图书馆机构及从业人员规模 2.1.2公共图书馆藏书规模 2.1.3公共图书馆设施规模 2.2公共图书馆经费收支情况 2.2.1公共图书馆经费收入情况 2.2.2公共图书馆经费支出情况 2.3公共图书馆主要业务活动情况 2.3.1公共图书馆借阅情况 2.3.2公共图书馆讲座组织情况 2.3.3公共图书馆展览组织情况 2.3.4公共图书馆培训组织情况 2.4各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状况 2.4.1各地区公共图书馆个数及藏量比较 2.4.2各地区公共图书馆设施情况比较 2.4.3各地区公共图书馆主要业务活动情况比较 2.5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情况 2.5.1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

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 -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ECONOMY 2011年第21卷第30期 Study on the Servic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DU Liang ,ZHAO Fei ,WANG Fang ABSTRACT :The innovative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is an active service manner of organizing systematically library ’s various resources by applying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dvanced management methods and means for adapting to the constantly changing technical environment and increasingly personalized readers ’demand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servic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from aspects of the service resources ,service modes ,service means ,and technical supports ,etc .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innovation ;innovative strategy ;innovative mode [3]张燕萍,谷皓.Web2.0模式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挑战与机遇[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6):719-722. [4]王建涛.RSS 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7):86-88. [5]朱明.数据挖掘[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4.[6]韩丽.Agent 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J ].现代情报,2008(4):104-105.(实习编辑:薛艳) ──────────────── 第一作者简介:杜 亮,男,1978年11月生,2011年毕业于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馆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辽宁省沈阳市道义经济开发区道义南大街37号, 110136.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馆内人员及读者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是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及信息资源的管理。高校图书馆始终处于信息领域的最前沿,因此它的管理,也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有所创新和发展。 1以人为本是图书馆行政管理未来发展的趋势 200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就提出了“以人为本,服务创 新”的会议主题,其中“以人为本”的“人”包括两层含义,或者说是两种角度,一是图书馆员,二是读者。而针对高校图书馆来说,以人为本则注重的是馆员及广大师生的利益[1]。1.1以人为本在管理中的运用 近年来,国内高校发展速度惊人,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资金都投入到了校内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上,“人”的因素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影响了高校的全面发展。而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重点都着眼于对图书馆的场馆设施建设、数据库建设及搜索系统改良等方面,在人才的管理和培养上,相对较为落后。而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各行各业都开始显露出它的优越性。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高校图书馆管理者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 对图书馆管理者而言,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充分地了解人,关心人,发挥馆员的特长,激发其潜能,从而达到合理管理,提高整体团队工作效率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图书馆管理者首先应该去充分地了解每个馆员的特长及不足,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扬长避短,使其能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其次,应该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中,尊重馆员的个性及劳动成果,客观地倾听馆员的工作意见,满足馆员的合理需求,并且鼓励馆员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只有这种科学文章编号:1005-6033(2011)30-0038-02 收稿日期:2011-09-05 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 芦 斌 (宁夏大学图书馆,宁夏银川,750021) 摘 要:从图书馆内的人员以及馆藏信息资源两个方面的管理入手,分析了如何在新 的形势下,使高校的图书馆管理与时俱进,为高校的师生提供更好地获取知识及信息的平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信息化管理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38

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1 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数字图书馆在信息存储形式、信息组织形式、信息处理和输出形式、信息传递速度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比传统图书馆有重大的改革。数字图书馆被人们称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模式,这种图书馆的实质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分布于各处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动态搜寻、利用,是用户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最快捷方式,是一种信息环境而不是具体的图书馆形态。数字图书馆依靠数字化技术把文字、声音和图像转化为数字形式,采用数字方式进行存贮、传输和处理,将图书馆的多种资料信息通过计算机转化为二进制数字存储起来,如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各种数据库及光盘资料。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是:(1)信息存储数字化;(2)支持网络多元化;(3)信息共享网络化。 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计算机和因特网带来的文献信息载体形态和传递方式的变化,也是图书馆的存在方式、运行机制和社会功能的重新定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的黄铁军先生认为:建立数字图书馆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它需要从资源的数字化和资源的管理及服务两方面做长期的工作。图书馆应该适应发展模式的变化,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加强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工作,将图书馆馆藏信息实现数字化,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向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2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化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化,使馆与馆之间可以共同采访、编目,共同建设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共同利用网上的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通讯功能,为用户进行信息的快速传递服务,如电子邮件服务、电子文献传递、情报检索等服务,可以借助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和快速的文献信息传递方法,给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文献信息。用户不必到图书馆,就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从网上得到更充分、准确的参考资料。以前信息研究者依靠手工查找资料,凭借个人的判断力进行研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所得资料不完全,研究问题不充分。利用网络开展读者服务,使图书馆原来面向社会服务所受到的诸多制约不复存在,可以将用户、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系统连结起来,向用户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3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工作发展趋势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工作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普及,“互联网+”平台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 略项目。“互联网+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加快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转型,才能实现我国历史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就互 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工作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希望对公共图书馆事 业的发展提高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 随着国家进一步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公共图书馆与互联网的融合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 种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给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才能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发展与转型,并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公共服务。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公共图书馆地位 公共图书馆本身具备五大职能,即文化保存、开展教育、开发智力、传递信 息以及提供娱乐。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开始变多, 同时在保存文化的形式上也趋于多元化,公共图书馆的五项职能在网络技术的帮 助下也可以实现。除此之外,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也在不断的优化,与场地和时间没有关系,这样群众可以在比较便捷的方式下来获取信息,这样就 使图书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已成为大势所趋。 二、当前我国“互联网+公共图书馆”的创新探索 2.1我国“互联网+公共图书馆”研究进展状况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为图书馆的资源创新、业务创新、服务创新等提供新的 手段。目前,业界已举办了多界“互联网+公共图书馆”相关业务的学术研讨会。如2016年3月25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主办的“互联网+下的图书馆知识空间 建设”学术研讨会突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式,以“互联网+”思维和开放的思想,系统 地探索了如何建设一个馆员能够随心所欲组织、展现和推送资源与服务,用户自主、精准、快捷地挑选与获取资源,自由、有序、持久地保存和使用资源,属于 自己终身拥有的“知识空间”,从而建立新型的数字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体系,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的支撑。 2.2互联网+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实践 2.2.1创新服务模式,促进传统服务提质增效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不应单纯将互联网作为工具运用,要实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明确供需关系,改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新空间、新资源等为用户打造更加精准、个性、智慧 的公共文化服务,以主动驾驭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例如图书馆利用移动 互联网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相结合,推出手机 APP,为读者带来海量图书资源的同时,也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2.2.2提供个性服务,打造新的服务增长点 随着以数据化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时效性、个性化要求 越来越高,图书馆可通过对信息系统内海量数据的分析与挖掘,精确锁定目标读者,预测其深度需求,并实时推送,同时也可为馆藏决策采购提供数据支持。例 如图书馆基于“互联网+”全新的思维与理念,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

探讨创建图书馆品牌促进公共图书馆发展

探讨创建图书馆品牌促进公共图书馆 发展 (作者: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论文关键词:品牌图书馆影响 论文摘要:21世纪的竞争是信息、服务的竞争,信息服务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各大信息搜索网站向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提出挑战,以百度和谷歌为首的信息搜索网站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品牌效应。因此,图书馆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创造自己的品牌,为图书馆的更好发展创造条件。 1创建图书馆品牌的必要性 数字时代,网络化环境使得信息提供者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满足各自的信息需求。在部分信息的搜集、传播中,百度(baidu )、谷歌(Google )、亚马孙(Amazon )等各种专业搜索引擎的普及,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且其强大的功能简直不可思议,即使是专业图书馆员也在利用它们进行查找和检索信息。如何吸引用户走进图书馆,去利用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或网络系统获取各种电子信息

资源,是值得每一位图书馆员深思的问题。因此,图书馆必须要求实、客观的分析自身所处的环境,找出自己的优势,创造自己的品牌,并使之发展成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以求得图书馆的更好发展。 2创建图书馆品牌的意义 2.1创建图书馆品牌是图书馆差异化竞争的策略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服务市场的崛起,互联网的普及,各种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服务的趋向同质化,业内竞争更加激烈。图书馆长期积累起来的、独特的、丰富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以及为读者服务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使图书馆能够努力去寻找、制定一种将自己与竞争对手隔离开来的策略,这种策略就是实行差异化竞争。实行差异化竞争就必须寻找和建立自己的特色,创立自身的品牌。例如,温州图书馆在温州被国家轻工部命名为“中国鞋都”后,根据需要2 0 0 1年创建了“中国鞋都图书馆”,为读者提供《财富商讯》鞋类信息文字版和鞋类流行款式光盘,创建鞋样图片库等。 品牌也促使图书馆改革进一步深化,品牌以高质量的服务内容和要求使图书馆责任明确化、管理科学化,密切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图书馆改革进一步深化。品牌也提高了图书馆员的素质,图书馆员的素质体现着图书馆的素质和对读者的责任心以及 信誉度。品牌服务的方式,在思想素质上要求图书馆员爱岗敬业,在业务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