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GS之构造实时数据库范文

MCGS之构造实时数据库范文
MCGS之构造实时数据库范文

构造实时数据库

本章介绍MCGS中数据对象和实时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从构成实时数据库的基本单元——数据对象着手,详细说明在组态过程中,构造实时数据库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对象的定义

●数据对象的类型

●数据对象的属性

●数据对象的作用域

●内部数据对象和系统函数

●数据对象的浏览、查询和检查

概述

重点:

介绍两个重要概念;数据对象和实时数据库

数据对象的概念

在MCGS中,数据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数据或变量,以数据对象的形式来进行操作与处理。数据对象它不仅包含了数据变量的数值特征,还将与数据相关的其它属性(如数据的状态、报警限值等)以及对数据的操作方法(如存盘处理、报警处理等)封装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以对象的形式提供服务,这种把数值、属性和方法定义成一体的数据称为数据对象。

在MCGS中,用数据对象表示数据,可以把数据对象认为是比传统变量具有更多功能的对象变量,象使用变量一样来使用数据对象,大多数情况下只需使用数据对象的名称来直接操作数据对象。

实时数据库的概念

在MCGS中,用数据对象来描述系统中的实时数据,用对象变量代替传统意义上的值变量,把数据库技术管理的所有数据对象的集合称为实时数据库。

实时数据库是MCGS系统的核心,是应用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心。系统各个部分均以实时数据库为公用区交换数据,实现各个部分协调动作。

设备窗口通过设备构件驱动外部设备,将采集的数据送入实时数据库;由用户窗口组成的图形对象,与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建立连接关系,以动画形式实现数据的可视化;运行策略通过策略构件,对数据进行操作和处理。如下图所示:

定义数据对象

重点:

定义数据对象的方法

定义数据对象的过程,就是构造实时数据库的过程。

定义数据对象时,在组态环境工作台窗口中,选择“实时数据库”标签,进入实时数据库窗口页,显示已定义的数据对象,如下图所示。

对于新建工程,窗口中显示系统内建的四个字符型数据对象,分别是InputETime、InputSTime、InputUser1和InputUser2。当在对象列表的某一位置增加一个新的对象时,可在该处选定数据对象,鼠标单击“新增对象”按钮,则在选中的对象之后增加一个新的数据对象;如不指定位置,则在对象表的最后增加一个新的数据对象。新增对象的名称以选中的对象名称为基准,按字符递增的顺序由系统缺省确定。对于新建工程,首次定义的数据对象。缺省名称为Data1。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对象的名称中不能带有空格,否则会影响对此数据对象存盘数据的读取。

为了快速生成多个相同类型的数据

对象,可以选择“成组增加”按钮,弹

出“成组增加数据对象”对话框,一次

定义多个数据对象,如上图所示。成组

增加的数据对象,名称由主体名称和索

引代码两部分组成。其中,“对象名称”

一栏,代表该组对象名称的主体部分,

而“起始索引值”则代表第一个成员的

索引代码,其它数据对象的主体名称相同,索引代码依次递增。成组增加的数据对象,其他特性如数据类型、工程单位、最大最小值等都是一致的。

数据对象的类型

重点:

数据对象的类型和特点

在MCGS中,数据对象有开关型、数值型、字符型、事件型和组对象等五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对象,属性不同,用途也不同。

开关型数据对象

记录开关信号(0或非0)的数据对象称为开关型数据对象,通常与外部设备的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连接,用来表示某一设备当前所处的状态。开关型数据对象也用于表示MCGS中某一对象的状态,如对应于一个图形对象的可见度状态。

开关型数据对象没有工程单位和最大最小值属性,没有限值报警属性,只有状态报警属性。

数值型数据对象

在MCGS中,数值型数据对象的数值范围是:负数是从 -3.E38 到 -1.E-45,正数是从 1.E-45 到 3.E38。数值型数据对象除了存放数值及参与数值运算外,还提供报警信息,并能够与外部设备的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相连接。

数值型数据对象有最大和最小值属性,其值不会超过设定的数值范围。当对象的值小于最小值或大于最大值时,对象的值分别取为最小值或最大值。

数值型数据对象有限值报警属性,可同时设置下下限、下限、上限、上上限、上偏差、下偏差等六种报警限值,当对象的值超过设定的限值时,产生报警;当对象的值回到所有的限值之内时,报警结束。

字符型数据对象

字符型数据对象是存放文字信息的单元,用于描述外部对象的状态特征,其值为多个字符组成的字符串,字符串长度最长可达64KB。字符型数据对象没有工程单位和最大、最小值属性,也没有报警属性。

事件型数据对象

事件型数据对象用来记录和标识某种事件产生或状态改变的时间信息。例如,开关量的状态发生变化,用户有按键动作,有报警信息产生等,都可以看作是一种事件发生。事件发生的信息可以直接从某种类型的外部设备获得,也可以由内部对应的策略构件提供。

事件型数据对象的值是19个字符组成的定长字符串,用来保留当前最近一次事件所产生的时刻:“年,月,日,时,分,秒”。年用四位数字表示,月、日、时、分、秒分别用两位数字表示,之间用逗号分隔。如“1997,02,03,23,45,56”,即表示该事件产生于1997年2月3日23时45分56秒。当相应的事件没有发生时,该对象的值固定设置为“1970,01,01,08,00,00”。

事件型数据对象没有工程单位和最大最小值属性,没有限值报警,只有状态报警,不同于开关型数据对象,事件型数据对象对应的事件产生一次,其报警也产生一次,且报警的产生和结束是同时完成的。

数据组对象

数据组对象是MCGS引入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数据对象,类似于一般编程语言中的数组和结构体,用于把相关的多个数据对象集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定义和处理。例如在实际工程中,描述一个锅炉的工作状态有温度、压力、流量、液面高度等多个物理量,为便于处理,定义“锅炉”为一个组对象,用来表示“锅炉”这个实际的物理对象,其内部成员则由上述物理量对应的数据对象组成,这样,在对“锅炉”对象进行处理(如进行组态存盘、曲线显示、报警显示)时,只需指定组对象的名称“锅炉”,就包括了对其所有成员的处理。

组对象只是在组态时对某一类对象的整体表示方法,实际的操作则是针对每一个成员进行的。如在报警显示动画构件中,指定要显示报警的数据对象为组对象“锅炉”,则该构件显示组对象包含的各个数据对象在运行时产生的所有报警信息。

注意:

数据组对象是多个数据对象的集合,应包含两个以上的数据对象,但不能包含其它的数据组对象。一个数据对象可以是多个不同组对象的成员。

把一个对象的类型定义成组对象后,还必须定义组对象所包含的成员及其“存盘属性”。如下图所示,在“组对象属性设置”对话框内,专门有“组对象成员”窗口页,用来定义组对象的成员。图中左边为所有数据对象的列表,右边为组对象成员列表。利用属性页中的“增加”按钮,可以把左边指定的数据对象增加到组对象成员中;“删除”按钮则把右边指定的组对象成员删除。组对象没有工程单位、最大值、最小值属性,组对象本身没有报警属性。

数据对象的属性设置

重点:

数据对象的基本属性、存盘属性和报警属性

数据对象定义之后,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数据对象的属性。在组态环境工作台窗口中,选择“实时数据库”标签,从数据对象列表中选中某一数据对象,鼠标单击“对象属性”按钮,或者鼠标双击数据对象,即可弹出如下图所示的“数据对象属性设置”对话框。对话框设有三个窗口页:基本属性、存盘属性和报警属性。

基本属性

数据对象的基本属性中包含数据

对象的名称、单位、初值、取值范围和

类型等基本特征信息。在基本属性设置

页的“对象名称”一栏内输入代表对象

名称的字符串,字符个数不得超过32

个(汉字16个),对象名称的第一个字

符不能为“!”、“$”符号或0~9的数字,

字符串中间不能有空格。用户不指定对

象的名称时,系统缺省定为“DATAX”,

其中X为顺序索引代码(第一个定义的

数据对象为DATA0)。

数据对象的类型必须正确设置。不同类型的数据对象,属性内容不同,按所列栏目设定对象的初始值、最大值、最小值及工程单位等。在内容注释一栏中,输入说明对象情况的注释性文字。

警告:

在MCGS实时数据库中,采用了“使用计数”的机制来描述数据库中的一个数据对象是否被MCGS中的其他部分使用,也就是说该对象是否与其他对象建立了连接关系。采用这种机制可以避免因对象属性的修改而引起已组态完好的其它部分出错。一个数据对象如果已被使用,则不能随意修改对象的名称和类型,此时可以执行“工具”菜单中“数据对象替换”命令,对数据对象进行改名操作,同时把所有的连接部分也一次改正过来,避免出错。执行“工具”菜单中的“检查使用计数”命令,可以查阅对象被使用的情况,或更新使用计数。

存盘属性

MCGS把数据的存盘处理作为数据对象的一个属性,封装在数据对象的内部,由实时数据库根据预先设定的要求,自动完成数据的存盘操作,现场操作人员不必过问数据如何存盘以及存在什么地方等具体问题。MCGS把数据对象的存盘属

性分为三部分:对象值的存盘、存盘时间的设置和报警数值的存盘。

对基本类型(包括数值型、开关型、字符型及事件型)的数据对象,可以设置为按数值的变化量方式存盘,如左图所示。变化量是指对象的当前值与前一次存盘值的差值。当对象值的变化量超过设定值时,实时数据库自动记录下该对象的当前值及其对应的时刻。如果变化量设为0,则表示只要数据对象的值发生了变化就进行存盘操作。对开关型、字符型、事件型数据对象,系统内部自动定义变化量为0。如果选择了“退出时,自动保存数据对象的当前值为初始值”一项,则MCGS运行环境退出时,把数据对象的初始值设为退出时的当前值,以便下次进入运行时,恢复该数据对象退出时的值。

对数据组对象,只能设置为定时方式存盘,如右图所示。实时数据库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定时存储数据组对象的所有成员在同一时刻的值。如果定时间隔设为0秒,则实时数据库不进行自动存盘处理,只能用其它方式处理数据的存盘,例如可以通过MCGS中称为“数据对象操作”的策略构件来控制数据对象值的带有一定条件的存盘,也可以在脚本程序内用系统函数!SaveData来控制数据对象值的存盘。

注意:

基本类型的数据对象既可以按变化量方式存盘,又可以作为组对象的成员定时存盘,它们各自互不相关,在存盘数据库中位于不同的数据表内。

对组对象的存盘,MCGS还增加了加速存盘和自动改变存盘时间间隔的功能,加速存盘一般用于当报警产生时,加快数据记录的频率,以便事后进行分析。改变存盘时间间隔是为了在有限的存盘空间内,尽可能多保留当前最新的存盘数据,而对于过去的历史数据,通过改变存盘数据的时间间隔,减少历史数据的存储量。

在数据对象和数据组对象的存盘属性中,都有“存盘时间设置”一项,选择

“永久存储”,则保存系统自运行时开始整个过程中的所有数据,选择后者,则保存从当前开始指定时间长度内的数据。后者较前者相比,减少了历史数据的存储量。

对于数据对象发出的报警信息,实时数据库进行自动存盘处理,但也可以选择不存盘。存盘的报警信息有:产生报警的对象名称、报警产生时间、报警结束时间、报警应答时间、报警类型、报警限值、报警时数据对象的值、用户定义的报警内容注释等。如需要实时打印报警信息,则应选取对应的选项。

报警属性

MCGS把报警处理作为数据对象

的一个属性,封装在数据对象内部,

由实时数据库判断是否有报警产生,

并自动进行各种报警处理。如下图所

示,用户应首先设置“允许进行报警

处理”选项,才能对报警参数进行设

置。

不同类型的数据对象,报警属性

的设置各不相同。数值型数据对象最

多可同时设置六种限值报警;开关型

数据对象只有状态报警,按下的状态

(“开”或“关”)为报警状态,另一种状态即为正常状态,当对象的值变为相应的值(0或1)时,将触发报警;事件型数据对象不用设置报警状态,对应的事件产生一次,就有一次报警,且报警的产生和结束是同时的;字符型数据对象和数据组对象,没有报警属性。

数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在MCGS组态软件系统中,每个数据对象都是由系统的属性和方法构成。使用操作符“.”,可以在脚本程序或使用表达式的地方,调用数据对象相应的属性和方法。例如:Data00.Value可以取得数据对象Data00的当前值;Data00.Min 则可以获得数据对象的最小值。

数据对象方法

SaveData

保存数据对象。

返回值:浮点型,=0为操作成功,<>0为操作失败。操作失败的原因包括此数据对象没有组态存盘属性。

SaveDataInitValue

保存数据对象的当前值为初始值。

返回值:浮点型,=0为操作成功,<>0为操作失败。SaveDataOnTime(参数1,参数2)

按照指定时间保存数据对象的值。

返回值:浮点型,=0为操作成功,<>0为操作失败。

参数1:整型,使用时间函数转换出的时间量。时间精度到秒。

参数2:整型,指定存盘时间的毫秒数。

AnswerAlm

应答当前报警。

返回值:浮点型,=0为操作成功,<>0为操作失败。

数据对象的作用域

重点:

数据对象的全局性、数据对象的操作方式

数据对象的全局性

实时数据库中定义的数据对象都是全局性的,MCGS各个部分都可以对数据对象进行引用或操作,通过数据对象来交换信息和协调工作。数据对象的各种属性在整个运行过程中都保持有效。

数据对象的操作

MCGS中直接使用数据对象的名称进行操作,在用户应用系统中,需要操作数据对象的有如下几个地方:

●建立设备通道连接。在设备窗口组态配置中,需要建立设备通道与实时

数据库的连接,指明每个设备通道所对应的数据对象,以便通过设备构

件,把采集到的外部设备的数据送入实时数据库。

●建立图形动画连接。在用户窗口创建图形对象并设置动画属性时,需要

将图形对象指定的动画动作与数据对象建立连接,以便能用图形方式可

视化数据。

●参与表达式运算。类似于传统的变量用法,对数据对象赋值,作为表达

式的一部分,参与表达式的数值运算。

●制定运行控制条件。运行策略的“数据对象条件”构件中,指定数据对

象的值和报警限值等属性,作为策略行的条件部分,控制运行流程。

●作为变量编制程序。运行策略的“脚本程序”构件中,把数据对象作为

一个变量使用,由用户编制脚本程序,完成特定操作与处理功能。

MCGS系统函数

重点:

MCGS系统函数的特点,系统函数的分类和功能

在MCGS系统内部定义了一些供用户直接使用的系统函数,直接用于表达式和用户脚本程序中,完成特定的功能。系统函数是以“!”符号开头,以区别于用户自定义的数据对象。关于MCGS提供的系统函数详细说明请参见《MCGS参考手册》,这里对MCGS系统函数的分类和功能作以简单介绍:

●数学函数:完成一些数学运算;

●字符操作函数:完成字符串的处理任务;

●窗口操作函数:完成对窗口的操作,取得窗口状态,获得窗口名,控制

窗口的打开和关闭等;

●设备操作函数:完成对设备状态的查询和对设备进行操作;

●策略操作函数:执行与运行策略相关的功能;

●事件操作函数:获取事件的发生时间和相关说明;

●报警操作函数:完成对报警的应答和对报警数据的操作;

●存盘操作函数:完成对存盘数据的多种处理任务;

●用户权限操作函数:管理系统使用的权限;

●系统操作函数:完成一些高级功能,如执行外部应用程序、给当前激活

的应用程序发送击键消息、控制脚本程序的执行、设定系统时间等等;

●定时操作函数:完成对系统定时器的控制任务;

●ODBC数据库操作函数:完成对ODBC数据库的操作;

●配方操作:完成用户对配方的处理工作;

●时间运算函数:完成系统的时间转换任务。

大工秋sql数据库课程设计答案定稿版

大工秋s q l数据库课程 设计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网络教育学院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 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习中心:奥鹏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年 /秋季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龙珠

1 项目概况 1.1 SQL 数据库简介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是Microsoft 公司继SQL Server 6.5和SQL Server 7.0以后,在新千年推出的又一改进的新版关系型数据管理系统。它能使用户快捷地管理数据库和开发应用程序。SQL Server 2000 使用了了先进的数据库结构,与Windows DNA紧密集成,具有强大的Web 功能,它可以利用高端硬件平台以及最新网络和存储技术,可以为最大的Web站点和企业应用提供优良的扩展性和可靠性,使用户能够在Internet 领域快速建立服务系统,为占领市场赢得宝贵的时间。同时,SQL Server 2000 还为用户提供了重要的安全性功能的增强,为用户的数据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另外,SQL Server 2000还为用户提供了重要的安全性功能的增强,为用户的数据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另外,SQL Server 2000 在数据库服务器自动管理技术方面处于数据库领域的领先地位,它可以使用户免去繁琐复杂的工作量,从而有精力处理更重要的问题,使用系统在商业战略上占得先机。 SQL Server 2000 的特性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的特性包括: 1、Internet 集成。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引擎提供完整的XML 支持。它还具有构成最大的Web 站点的数据存储组件所需的可用性、可伸缩性和安全功能。 2、可伸缩性和可用性。同一个数据库引擎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从运行Microsoft Windows® 98 的便携式电脑到运行 Microsoft Windows 2000 数据中心版的大型多处理器服务器。 3、业级数据库功能。SQL Server 2000 关系数据库引擎支持当今苛刻的数据处理环境所需的功能。数据库引擎充分保护数据完整性,同时将管理上千个并发修改数据库的用户的开销减到最小。

网络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

实验(课程设计)报告名称:网络数据库课程设计 姓名:刘岩 学号:071103417 年级专业: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年月日

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这次的课程设计,我们的任务是设计一个针对某商品批发销售企业进销存业务的数据系统。这个系统中涵盖了采购部门、销售部门和库存部门等各项管理部门,也涉及到采购、销售以及库存管理多方面的智能。该系统能够对客户的信用、订单、供应商、出进货等信息提供存储、更新、查询、统计等功能,从而实现企业根据业务事务发生的不同情况,正确计算产品库存的功能,其中包括:基本资料的维护、采购功能、批发功能、库存管理、盘点管理、维护日志记录等。这样以来,企业能够合理控制进销存各个环节,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从而实现管理的高效率、实时性、安全性、科学化、现代化和智能化。 二、课设计划 1、交付成果 小组共上交四份成果,包括系统设计书、开发报告、ERwin设计文件、 2、进度计划 准备工作——2013年12月23日晚。搜集课程设计的材料、查看数据库设计相关内容,并了解本课设的整体流程。 人员分工——2013年12月23日晚。小组对本课设进行讨论,并进行分工。 课程设计——2013年12月23日至27日 实体关系设计—24日午完成。分配到这个部分的成员首先熟知此业务的流程以及功能要求,建立实体逻辑和物理模型。 表空间及数据文件—24日午前完成。负责创建用户及两个表空间,一个存放表一个存放索引。 建表及索引—25日午完成。建表及创建相应的索引。 存储过程及触发器—26日晚前完成。创建存储过程以及采购和销售触发器,并分别进行测试。 3、质量保证计划 数据建模规范性:构建数据库逻辑模型,由于是项目组成员之间在数据库层面沟通交互的依据,必须规范作图,包括表、主键、外键及关系。命名字段尤其要注意,既要让人易懂也要简练,并注意字长等。 表的设计规范性:对于主键的设置,除临时表和外部表外都要建立主键;还有就是表空间的使用规范,对于很少用于增删改的表、经常发生INSERT的表以及发生两种以上DML操作的动态表,要放在不同的表空间中。 索引建立规范:针对大数据量表应该先在唯一约束列上建立普通索引,再添加唯一性约束。还要注意索引重建的规范。 SQL访问规范:要注意增删改语句的使用,避免语句的使用错误。 4、小组分工与协作计划 小组分工: 构建实体关系:刘岩(负责人)、林智敏(检查者) 表空间及数据文件:张丛(负责人)、吴乾煌(检查者) 创建索引:张丛(负责人)、吴乾煌(检查者) 存储过程:张凯(负责人)、杨煌辉(检查者) 触发器:马成龙(负责人)、谢佳辉(检查者) (备注:指导者——张瑜)

实时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的区别

实时/历史数据库和关系型数据库的区别 一、实时数据库 实时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发展的一个分支,它适用于处理不断更新的快速变化的数据及具有时间限制的事务处理。实时数据库技术是实时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实时数据库最起初是基于先进控制和优化控制而出现的,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比较高,因而实时、高效、稳定是实时数据库最关键的指标。 早期实时数据库的概念即我们所说的内存数据库,其相当于数据中枢的作用,将厂级相互孤立的DCS数据有效整合起来,在厂级应用中某个DCS的数据可为其他DCS的工艺算法提供数据支持,其有效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拓展了DCS的功能,因而,实时数据库在先进控制和优化控制中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但早期的内存数据库并不能有效的解决实时数据的细时间粒度压缩存储,工业模型对象数值属性高度分类抽象,大容量数据的高效实时检索及处理等关键问题。而实时数据库在数据通信、数据组织、数据存储、数据检索、数据访问、数据处理、数据展现等方面的专业化及产品化,为构建基于大容量实时历史数据之上的分析应用提供了便捷稳定的数据支撑,使应用系统可以从更高更深层次充分利用宝贵的生产实时历史数据。 目前,实时数据库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石化、交通、冶金、军工、环保等行业,是构建工业生产调度监控系统、指挥系统,生产实时历史数据中心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软件。 二、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是指采用了关系模型来组织数据的数据库。关系模型是在1970年由IBM首先提出,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关系模型的概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数据库架构的主流模型。简单来说,关系模型指的就是二维表格模型,而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就是由二维表及其之间的联系组成的一个数据组织。关系型数据库有着以下特点: 容易理解:二维表结构是非常贴近逻辑世界的一个概念,关系模型相对网状、层次等其他模型来说更容易理解。 使用方便:通用的SQL语言使得操作关系型数据库非常方便,程序员甚至于数据管理员可以方便地在逻辑层面操作数据库,而完全不必理解其底层实现。 易于维护:丰富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大大降低了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概率。

SQLserver数据库课程设计范例

1 概述 1.1课题简介 书店书目书种繁多,来源多样,购买者众多,图书信息、供应商信息、客户信息、销售信息庞大,不易管理。因此,很有必要创建一个小型书店管理系统,以便于书店对图书的管理。1.2设计目的 应用对数据库系统原理的理论学习,通过上机实践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巩固所学知识。 数据库应用课程实践:实践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有关知识,熟练掌握对于给定结构的数据库的创建、基本操作、程序系统的建立和调试以及系统评价。 数据库原理软件设计实践:实践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关于关系数据库原理的有关知识和数据库系统的建立方法,熟练掌握对于给定实际问题,为了建立一个关系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得经过系统调研、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系统调试、维护以及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1.3设计内容 运用基于E-R 模型的数据库设计方法和关系规范化理论做指导完成从系统的分析到设计直至系统的最终实现,开发小型书店管理系统,完成小型书店管理系统的全部功能。 首先做好需求分析,并完成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其次做概念分析,利用实体联系的方法将需求分析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得到E-R 图。然后就是逻辑结构设计,将E-R 图转换为计算机系统所支持的逻辑模型 2 需求分析 2.1功能分析 首先,建立一些基本表(尽可能满足3N),对大部分基本信息组合、存储;其次通过建立视图实现对冗余数据的有必要保留(查询并计算基本表属性得到新的作为视图属性)并实现对以下基本信息的显示。 图书信息:图书名称、订购数量、订购时间、订购单价、金额、出版社名称、作者名称;供应商名称等; 供应商信息:供应商名称、地址、电话,联系人; 客户信息:客户编号、名称、年龄、性别、累计购书金额等; 销售信息:时间、销售名称、数量、销售单价、客户编号、客户名称、金额等。 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下目标查询,由于有些查询常用且较复杂,为了简化其应用,所以将它们定义

《数据库课程设计》测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课程设计》测试题及答案本科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或未选均无分。每题2分) C 1、下列有关数据库的描述,正确的是() A、数据库是一个DBF文件 B、数据库是一个关系 C、数据库是一个结构化的数据集合 D、数据库是一组文件 D 2、储蓄所有多个储户,储户在多个储蓄所存取款,储蓄所与储户之间是() A、一对一的联系 B、一对多的联系 C、多对一的联系 D、多对多的联系 D 3、“实体”是信息世界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术语,它用于表示() A、有生命的事物 B、无生命的事物 C、实际存在的事物 D、一切事物 D 4、数据模式是() A、文件的集合 B、记录的集合 C、数据的集合 D、记录类型及其联系的集合 B 5、实体完整性要求主属性不能取空值,这一点通常是通过() A、定义外部键来保证 B、定义主键来保证 C、用户定义的完整性来保证 D、关系系统自动保证 C 6、表示数据库的概念模型一般使用() A、用户活动图 B、数据流图 C、E-R图 D、流程图 A 7、下列正确的日期型表达式是() A、CTOD("07/01/99") B、{'07/01/99'} C、CTOD(07/01/99) D、{"07/01/99"} A 8、执行语句"DIMENSION aa(2,2)"以后,数组aa中各元素的类型及值是() A、逻辑型,值.F. B、逻辑型,值.T. C、数值型,值0 D、不可知 C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字段变量依附于数据库文件结构而存在,程序执行后仍存在 B、FoxPro(或FoxBase)仅支持一维和二维数组 C、在程序中定义的内存变量在程序执行以后仍存在 D、在FoxPro(或FoxBase)中,数组可与库文件当前记录交换数据 B 10、执行语句“? STUFF("北大",3,4,"北京大学")”,输出结果为() A、北京大学 B、北京大学 C、北大北京大学 D、选项A、B、C都不对 A11、已知变量add的值为字符“+”,用语句“? &result”显示数值50和20的和,为变量result赋值用语句() A、STORE "50&add.20" TO result B、STORE "50& add 20" TO result C、STORE "50&add20" TO result D、STORE "50&add+20" TO result B12、设字段段变量job是字符型,salary是数值型,分别存放职称和工资信息,要表述“职称是高工且工资大于1000元”这一命题,表达式是() A、job=高工.AND.salary>1000.00 B、job="高工".AND.salary>1000.00 C、job=高工.OR.salary>1000.00 D、job="高工".OR.salary>1000.00 B 13、命令“TOTAL ON姓名TO flt”中的flt是()

MYSQL数据库课程设计

《MYSQL数据库》课程设计 一、目的和要求 (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课程《MYSQL数据库》中数据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深入理解数据库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会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献的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要求的相关内容,包括: 1)通过调查研究和运用Internet,收集和调查有关资料、最新技术信息。 2)根据课题的要求基本理解和掌握E-R图的设计方法和关系模式的转换。 3)根据课题的要求基本理解和掌握数据流图(DFD)和数据字典(DD)的设计方法。 4)创建数据库及各种数据库对象。 二、课程设计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小组最多5人)任选下列一个题目,调查分析一个具体的或模拟的实例;(1)描述该实例的业务信息和管理工作的要求; (2)列出实体、联系; (3)指出实体和联系的属性; (4)画出E-R图; (5)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并注明主码和外码; *(6)建立数据字典; *(7)创建数据库; *(8)根据题目的要求写查询、存储过程、触发器等。 注:加“*”号的部分可在课程后期完成。 三、提交要求(电子材料)

四、供选题目 (1)学校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功能要求: 实现图书信息、类别、出版社等信息的管理; 实现读者信息、借阅证信息的管理; 实现图书的借阅、续借、归还管理; 实现超期罚款管理、收款管理; 创建触发器,分别实现借书和还书时自动更新图书信息的在册数量; 创建视图查询各种图书的书号、书名、总数和在册数; 创建存储过程查询指定读者借阅图书的情况; 建立数据库相关表之间的参照完整性约束。 (2)高校学籍管理系统 功能要求: 实现学生信息、班级、院系、专业等的管理; 实现课程、学生成绩信息管理; 实现学生的奖惩信息管理; 创建规则用于限制性别项只能输入“男”或“女”; 创建视图查询各个学生的学号、姓名、班级、专业、院系; 创建存储过程查询指定学生的成绩单; 创建触发器当增加、删除学生和修改学生班级信息时自动修改相应班级学生人数; 建立数据库相关表之间的参照完整性约束。 (3)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实现学校部门信息、职务、职称和教职工信息管理; 实现教师的学籍经历管理; 实现教师的家庭关系管理; 实现教师的奖惩信息管理; 创建存储过程查询学校各部门各种职称的教职工数量; 创建触发器当增加、删除教职工和修改教职工部门信息时自动修改相应部门的职工人数;

分布实时数据库系统中事务处理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1203205 基金项目:广东省重点攻关资助项目(99B01702G ) 分布实时数据库系统中事务处理的研究 3 钟远明1, 奚建清2 (11菲奈特系统网络公司,广东广州510665;21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广东广州 510641) 摘 要:分布实时数据库系统中,事务的执行受到时间期限的约束。在分析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对分布实时数据库系统中的事务处理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提交处理和并发控制两方面,并结合乐观法和虚拟锁等技术的思想,提出了几种新的设计构思。 关键词:事务;执行期限;分布;实时;提交处理;并发控制中图法分类号:TP391172;TP3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695(2002)022******* Study on Transaction Processing in Distributed Real 2time Database System ZH ONG Y uan 2ming 1,XI Jian 2qing 2 (11Fenet Royalstone Lompany Ltd.,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5,China ;21Dept.o f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 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1,China ) Abstract :T ransactions need to meet the deadline constraint in Distributed Real 2time Database System.T he paper presents the research in transaction processing in DRT DBS with focus on b oth commit processing and concurrency control.S ome feasible designs and meth ods are als o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dea of Optimistic C ontrol and Virtual Lock scheme etc 1K ey w ords :T ransaction ;Deadline ;Distributed ;Real 2time ;C ommit Processing ;C oncurrency C ontrol 把一组相关的数据分布在计算机网络中,由DDBMS 统一管理的系统,称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1]。随着实时应用的普及,在原有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了执行期限(Deadline )概念,称为分布实时数据库系统(Distributed Real T ime Database System ,简称DRT 2DBS )。在DRT DBS 中,事务如果在Deadline 前没能完成则被认为是无效的或无意义的,将被立即停止(K illed )和废弃(Discarded )[2]。本文对DRT DBS 中的事务提交处理和事务并发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设计构思。 1 传统的分布事务提交协议 对于传统的分布事务模型,定义主事务(M aster )和子 事务(C ohorts )的概念如下: 主事务 事务的主进程,它在事务提交(Subm it )的节点上运行。 子事务 事务的子进程的集合,它在事务要访问的各个分布的节点上运行。 子事务结束任务后,会发送一个W ORK DONE 消息给主事务;当主事务收到所有子事务的W ORK DONE 消息后,开始调用提交处理协议对事务进行提交处理,保证事务的ACID 准则 。经典的分布事务提交协议有二阶段提 交协议(2PC )和三阶段提交协议(3PC )。1.1 二阶段提交协议 二阶段提交协议(2PC )中,主事务和子事务之间有两次消息交互,如图1所示。 图1 二阶段提交协议(2PC ) 基于讨论的问题,这里只考虑分布事务成功的情况。当子事务发出NOT OK 消息给主事务后,子事务可自行回卷;当子事务发出OK 消息后,子事务就进入一个预提交状态(Prepared S tate ),直至收到主事务的C OM MIT 或ABORT 消息,才相应转到提交状态或终止状态。 2PC 由于简单实用,在分布数据库系统中有广泛应用,已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但在DRT DBS 中却有很大局限性,因为子事务在预提交状态时,它所持有的全部锁和数据资源是不会释放的,其它事务会因此而阻塞,实时性能降低。 下面研究的重点就是对预提交状态的处理进行优化,结合乐观法和Snapshot 机制等的优点,提出扩展的、可行的协议方案。1.2 三阶段提交协议 三阶段提交协议(3PC )是为了解决2PC 中的事务阻塞问题[3,4]。3PC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阻塞,但实现

完整word版,数据库课程设计总结,推荐文档

数据库课程设计总结 数据库课程设计个人总结 姓名:邢王秀学号:201624101215 班级:09计本班 一个月的时间非常快就过去了,这一个月我不敢说自 己有多大的进步,获得了多少知识,但起码是了解了项目开 发的部分过程。虽说上过数据库相关的课程,但是没有亲身 经历过相关的设计工作细节。这次课程设计给我提供了一个 很好的机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发现这其中需要的很多知识我们没 有接触过,上网查找资料的时候发现我们以前所学到的仅仅 是皮毛,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掌握的东西我们根本不知道。同 时也发现有很多已经学过的东西我们没有理解到位,不能灵 活运用于实际,不能很好的用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自己不 断的大量的实践,通过不断的自学,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 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深刻理解所学知 识,同时也可以学到不少很实用的东西。 这次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我们组负责的企业信息文档 管理系统的设计。这课题是自拟的。我们组实行的分工合作。我主要是负责数据库功能模块设计这部分。 从各种文档的阅读到需求分析、概要设计、数据库总 体设计、代码编写与调试,我们都准备了好长时间。组内分

工合作的整个过程,我亲身体验了一回系统的设计开发过 程,分工合作的好处。很多东西书上写的很清楚,貌似看着 也很简单,思路非常清晰。但真正需要自己想办法去设计一 个系统的时候才发现其中的难度。经常做到后面突 然就发现自己一开始的设计有问题,然后又回去翻工, 在各种反复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 我想有这样的问题不止我一个,事后想想是一开始着 手做的时候下手过于轻快,或者说是根本不了解自己要做的 这个系统是给谁用的。因为没有事先做过仔细的用户调查, 不知道整个业务的流程,也不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功能就忙着 开发,这是作为设计开发人员需要特别警惕避免的,不然会 给后来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可能会需要全盘推倒重 来。所以以后的课程设计要特别注意这一块的设计。 经过组内讨论,我们确定的课题是企业信息文档管理 系统。说实话,我对这个系统不是很了解。通过上网查找资 料、相关文献的阅读,我对该系统有了大体的了解。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我们通过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 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根据可行性研究的结 果和用户的需要,分析现有情况及问题。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不断地对程序及各模块进行修改、编译、调试、运行,其间 遇到很多问题,经过组内讨论。最终把它解决了。通过这次 课程设计,我对数据库的设计更加熟练了。

数据库课程设计+详解+答案

1.需求分析 系统需求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的软硬件不断的更新迭代,这时计算机已经可以管理超大规模的数据,文件系统远远不能满足各种应用的需求,数据库使得数据实现了结构化存储,数据更容易被共享。数据库管理系统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控制冗余,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一致性,又利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 随着高校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课程越来越丰富,学生多老师少,迫切需要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管理、存取大量的信息,则建立一个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系统具有非常大的实际应用意义。我们知道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处理能力强等特点。因此,为了保证学校信息的流畅,工作高效,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系统应运而生。这不但能使教务人员从复杂的管理中解脱出来,而且对于推动教学的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即学生可选择相应的毕业设计题目,教师也可选择学生。 1)教师: 1.1 教师可以增加毕业设计题目,人数,及要求。 1.2 教师可录取报名的学生,查看学生的详细信息如学生的基本信息等内容。 1.3针对不同的用户,可进行相关的统计、查询可查看报自己的学生人数,基本信息等。 2)学生:

2.1 可浏览教师的毕业设计题目及教师的简介等内容。 2.2 可查看自己的个人信息(基本信息)。 2.3 可以报毕业设计题目,每人限报两个,第一选题志愿和第二选题志愿。 3)管理员 3.1 可对每个教师、学生进行统计分析与维护。 2.概念设计(E-R图)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学生、教师、管理员、题目、班级、专业、学院等可建模为基本实体集。 各基本实体集的属性定义如下: 1.学生(Student)实体集。其属性有:学号(studentNo)、(studentName)、性别(sex)、 出生日期(birthday)、籍贯(native)、民族(nation)等。 2.教师(Teacher)实体集。其属性有:教师编号(teacherNo)、(teacherName)、性别 (sex)、学位(degree)等。 3.班级(Class)实体集。其属性有:班级编号(classNo)、班级名称(className)等。 4.专业(Speciality)实体集。其属性有:专业编号(specialityNo)、专业名称(specialityName) 等。 5.学院(Institute)实体集。其属性有:学院编号(instituteNo)、学院名称(instituteName) 等。 6.题目(Title)实体集。其属性有:题目编号(titleNo)、题目名称(titleName)、要求 (requirement)、人数(population)等。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校运动会管理系统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 运动会数据库系统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2) 1. 1系统开发背景与意义 (2) 1.1.1系统开发背景 (2) 1.1.2系统开发意义 (2) 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3) 2.1 需求分析概述 (3) 2.2.1功能需求分析 (3) 2.2.2 可行性分析 (3) 2.2 系统数据流图 (4) 2. 3 数据字典 (6) 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 (8) 3. 1 系统概念设计 (10) 3.1.1 概念模型(E-R图) (10) 3..2 关系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数据库定义和数据安全性与完整性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1 数据库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2 数据安全性与完整性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系统概述 1.1系统开发背景与意义 1.1.1系统开发背景 高等院校运动会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 导致比赛项目、参赛人数不断增加,同时人们对比赛结果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参赛队需要得到及时、准确的相关信息 ,从而有效进行竞赛的决策指导,这些问题和需求是采用人工方式或单机版运动会管理系统都难以解决的。为此,我们对运动会的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使运动会的筹备、组织、管理、协调等工作全面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自动化,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处理的实时性。 高校运动会作为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每届的高校运动会声势浩大,是提高、检验学生的健康水平,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有效途径。由于比赛项目较多,参赛人数广,数据处理量大且变化时效性要求高,管理较为复杂,其编排,记录,公告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为了解决在运动会管理和组织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我们开发了一套适合高校的运动会管理系统。在分析运动会管理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的开发模式和特点,系统采用简单实用的Windows环境下的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模式构建,用SQL Server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提供对数据库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来实现信息网上管理,并对信息管理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实现动态、交互、高效的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运动员的报名信息进行准确统计,能够有效处理赛程中的实时数据。 1.1.2系统开发意义 本次为学校举行的田径运动会设计运动会管理系统。要求对运动员(包括比赛项目和比赛成绩),比赛项目的设置,裁判判罚比赛,后勤人员和宣传组的相关工作等进行管理。具体来讲,田径运动会包括若干个比赛项目,由学校设置比赛项目和比赛规则,运动员根据比赛规则报名参赛,裁判对运动员的比赛进行记录,运动员参加比赛,由裁判评定和处理成绩,但须公平公正。 通过课程设计,让我们能够全面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验证课堂教学中的理论,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应用技术,掌握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库类课程设计》 系统开发报告 学号:__________ 111007133 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邢小迪 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企业员工薪资管理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 王红梅 _________________ 提交时间:2013年6月01日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系

目录 一绪论 二员工薪资管理系统概述?1 现状分析?I 系统目标?2 系统特点?3 三员工薪资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3 需求分析3 数据库物理结构分析4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6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9 四员工薪资管理系统数据库功能模块的创建12五总结21 体会21 参考文献22

一绪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企业管理方法、手段以及工作效率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无法很好地完成员工工资管理工作。提高公司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是更新管理者的思想,增强对管理活动的科学认识。基于SQL server 数据库技术建立一个通用工资管理系统,该系统为提供了查询、增加记录、删除等功能,功能比较的齐全,并对工资进行了统计如津贴管理、报表统计等。基本上能满足管理员和公司的要求。 此次数据库课程设计的主要设计如下:原理分析、程序设计过程、程序实现和程序调试以及数据库的设计。 需求分析、概要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和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二员工薪资管理系统概述 1、现状分析 随着企业人员数量增加,企业的工资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早期的工资统计和发放都是使用人工方式处理纸质材料,不仅花费财务人员大量的时间且不易保存,往往由于个人的因素抄写不慎或计算疏忽,出现工资发放错误的现象。早期工资管理多采取纸质材料和具有较强的时间限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完善,各个行业都在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手段,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提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大工秋《sql数据库课程设计》答案

网络教育学院《SQL数据库课程设计》 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习中心:奥鹏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年 /秋季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龙珠

1 项目概况 1.1 SQL 数据库简介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是Microsoft 公司继SQL Server 6.5和SQL Server 7.0以后,在新千年推出的又一改进的新版关系型数据管理系统。它能使用户快捷地管理数据库和开发应用程序。SQL Server 2000 使用了了先进的数据库结构,与Windows DNA紧密集成,具有强大的Web 功能,它可以利用高端硬件平台以及最新网络和存储技术,可以为最大的Web站点和企业应用提供优良的扩展性和可靠性,使用户能够在Internet 领域快速建立服务系统,为占领市场赢得宝贵的时间。同时,SQL Server 2000 还为用户提供了重要的安全性功能的增强,为用户的数据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另外,SQL Server 2000还为用户提供了重要的安全性功能的增强,为用户的数据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另外,SQL Server 2000 在数据库服务器自动管理技术方面处于数据库领域的领先地位,它可以使用户免去繁琐复杂的工作量,从而有精力处理更重要的问题,使用系统在商业战略上占得先机。 SQL Server 2000 的特性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的特性包括: 1、Internet 集成。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引擎提供完整的XML 支持。它还具有构成最大的Web 站点的数据存储组件所需的可用性、可伸缩性和安全功能。 2、可伸缩性和可用性。同一个数据库引擎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从运行Microsoft Windows® 98 的便携式电脑到运行 Microsoft Windows 2000 数据中心版的大型多处理器服务器。 3、业级数据库功能。SQL Server 2000 关系数据库引擎支持当今苛刻的数据处理环境所需的功能。数据库引擎充分保护数据完整性,同时将管理上千个并发修改数据库的用户的开销减到最小。 4、易于安装、部署和使用。 SQL Server 2000 中包括一系列管理和开发工具,这些工具可改进在多个站点上安装、部署、管理和使用 SQL Server 的过程。

大工15春《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及要求(最新)

大工15春《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及要求网络教育学院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 题目:XX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年春/秋季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是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展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该课程设计要求如下:1.要求学生以SQL Server 2008或其他版本为后台数据库,以VB、VC 或其他开发工具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围绕自己选定的某一个具体的系统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例如《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书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其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包括项目概况、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等,详见课程离线作业中上传的《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 注意:禁止撰写《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2.要求学生必须按照《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提供的格式和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完成课程设计模板提供的全部课程设计内容,字数要求达到3000字以上。 3.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可参考辅导教师在导学资料中上传的

文献资料,有问题可通过课程论坛答疑。 4.2015年春季学期学生提交本课程设计形式及截止时间 学生需要以WORD附件形式(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将完成的课程设计以"离线作业"形式上传至课程平台中的"离线作业"模块,通过选择已完成的课程设计,点"上交"即可,如下图所示。 截止时间:2015年9月1日。在此之前,学生可随时提交课程设计,如需修改,可直接上传新文件,平台会自动覆盖原有文件。 5.课程设计批阅 老师会在离线作业关闭后集中批阅课程设计,在离线作业截止时间前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批阅。 注意: 本课程设计应该独立完成,不准抄袭他人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

实时数据库的事务调度策略分析

实时数据库的事务调度策略分析3 蔡 振1) 蔡世洪2) 申志强3) (重庆邮电大学1) 重庆 400065)(重庆重钢三峰软件有限公司2) 重庆 400039)(重庆大学3) 重庆 400030) 摘 要 实时数据库系统的事务调度策略是系统用来处理实时事务的调度方法。基于调度事务的不同类别产生各异的策略,分析目前各类事务调度策略的优缺点及适应类型,提出新的定时调度和传统的优先级调度相结合的想法。 关键词 事务 策略 优先级调度 定时调度 中图分类号 TP311.138 1 引言 实时数据库系统(RT DBS)是数据库和实时系统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数据库,是数据和事务都可以有定时特性或显式的定时限制的数据库系统。系统的正确性不仅依赖于事务的逻辑结果,而且依赖于该逻辑结果所产生的时间。所以,实时系统与非实时系统在设计上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实时系统将时间看成系统中的一个主要资源。系统中的实时任务都具有多个时间特征,例如,我们所说的时间戳,包括起始时间、运行时间、截止时间等。 由于实时系统的时间特征,使RT DBS设计比较复杂,需要对很多问题进行研究与决策:数据和数据库的结构与组织;事务时限的软硬性;事务模型及其结构特征;事务的调度策略(优先级分派、并发控制的协议与算法);I/O调度、恢复、通信的协议与算法;查询处理算法等,其中事务的调度策略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比较多的一个方向。本文探讨和分析实时事务的调度策略。 2 实时数据库的事务调度问题 实时数据库系统是一个用来处理具有定时限制的工作负载的事务处理系统,主要目标是满足事务的截止时间,包括事务对各种资源的调度,即对多个事务占用CP U的调度,多个并发运行事务之间的数据、I/O和内存等资源的调度。 在实时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中,事务处理(Transacti on Pr ocessing)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受到普遍重视。在事务处理中,事务调度策略是最为重要的,其中常用的调度方法是分派事务优先级。这样调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通过一定的优先级分派策略使实时事务在事务调度队列中排队来等待调度。 优先级的分派策略都有其适应的特点,采用一种固定优先级分派策略进行调度并不能为实时事务的截至期提供可靠保证,而且采用优先级的调度方法不能准确地指定事务的执行时机[1]。很多优先级分配策略各有其优点和缺陷,所以,在选用优先级分派策略时,还要因地制宜。在进行事务调度时,还要考虑事务的一些要求和特点,其中比较重要的,如执行事务具有的时间约束和依赖性、紧迫程度不同的事务处理要求的异样性等。 3 优先级分配策略及其优缺点 目前普遍研究的调度方法是优先级调度策略,其思想是将待调度的事务在调度队列中采用排队的方式进行排队,然后调度时由调度程序装载队列首的事务进行运行。优先级事务调度策略的亮点就在于组织事务的调度队列,使队列结构和有效元素按优先级有序排列。文献[2]指出在通常的实时系统中使用的优先级指派策略。 3.1 最早放行最优先 该策略以释放时间(release ti m e)为标准安排事务的优先级,所谓释放时间是指事务真正开始运行的时间。该策略类似于“先来先服务”,使“可以开始执行时间”最早的事务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做法简单易行。对于实时数据库来说,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没有考虑事务的截止时间,可能会使 56 第35卷(2007)第12期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3收到本文时间:2007年3月27日 作者简介:蔡 振,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实时数据库系统的理论与应用。蔡世洪,男 ,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 计算机控制。申志强,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控制理论。

数据库课程设计题目16个经典实例学习资料.doc

数据库课程设计题目16个经典实例 1.机票预定信息系统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航班基本信息的录入,包括航班的编号、飞机名称、机舱等级等。机票信息,包括票价、折扣、当前预售状态及经手业务员等。客户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证件及号码、付款情况等。按照一定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航班、机票等;对结果打印输出。 2.长途汽车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线路信息,包括出发地、目的地、出发时间、所需时间等。汽车信息:包括汽车的种类及相应的票价、最大载客量等。票价信息:包括售票情况、查询、打印相应的信息。 3.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 员工各种信息: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如编号、姓名、性别、学历、所属部门、毕业院校、健康情况、职称、职务、奖惩等;员工各种信息的修改;对转出、辞退、退休员工信息的删除;按照一定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员工信息;教师教学信息的录入:教师编号、姓名、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时数、学分、课程性质等。科研信息的录入:教师编号、研究方向、课题研究情况、专利、论文及著作发表情况等。按条件查询、统计,结果打印输出。 4.超市会员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加入会员的基本信息,包括:成为会员的基本条件、优惠政策、优惠时间等。会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会员购物信息:购买物品编号、物品名称、所属种类,数量,价格等。会员返利信息,包括会员积分的情况,享受优惠的等级等。对货物流量及消费人群进行统计输出。 5.客房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客房各种信息,包括客房的类别、当前的状态、负责人等;客房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包括按房间号查询住宿情况、按客户信息查询房间状态等。以及退房、订房、换房等信息的修改。对查询、统计结果打印输出。 6.药品存销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 药品信息,包括药品编号、药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用途、价格、数量、经手人等;员工信息,包括员工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务等;客户信息,包括客户编号、姓名、联系方式、购买时间、购买药品编号、名称、数量等。入库和出库信息,包括当前库存信息、药品存放位置、入库数量和出库数量的统计。

奥鹏大工19秋《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及要求

答案+我名字 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年春/秋季 学号: 学生: 题目: 1.谈谈你对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建议? 2.严格按照《SQL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完成课程设计。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是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展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该课程设计要求如下: 1.要求学生以SQL Server 2008或其他版本为后台数据库,以VB、VC或其他开发工具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围绕自己选定的某一个具体的系统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例如《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书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其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包括项目概况、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等。 2.要求学生必须撰写题目及心得体会,按照《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提供的格式和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完成课程设计模板提供的全部课程设计内容,字数要求达到3000字以上。

3.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可参考辅导教师在导学资料中上传的文献资料,有问题可通过课程论坛答疑。 4.学生提交本课程设计形式 学生需要以WORD附件形式(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将完成的课程设计以“离线作业”形式上传至课程平台中的“离线作业”模块,通过选择已完成的课程设计,点“上交”即可,如下图所示。 5.课程设计批阅 老师会在离线作业关闭后集中批阅课程设计,在离线作业截止时间前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批阅。 注意:本课程设计应该独立完成,不准抄袭他人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成绩以零分计。 下文为《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

大工20春数据库课程设计答案

网络教育学院 《数据库课程设计》 题目:某球队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1 系统概况 1.1系统背景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已经吸引了原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参与。各种俱乐部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足球的发展,以及职业化,现在足球已经成为一种产业,而运动员是足球的核心,因此球队中对运动员的科学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需,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刺激他们的比赛热情,减少优秀运动员的流失,以及吸引顶尖球星的到来,对于一支稳定的球队,需要一套科学的系统来记录,分析统计球员的信息和状态,给予他们客观的评价。球队管理系统具有这些的功能,1、球员信息:它可以可以查看,修改,删除球员的各种信息。2. 比赛日程:查看比赛日程,包括具体比赛时间,对阵双方,以及比赛的性质。也可以编辑比赛日程。3. 工资管理:查看球员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等。4.添加、编辑比赛记录。5. 机构设置:查看整个球队的机构设置,比如总经理、主教练、队医等。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结合球员的状况和足球的规律性,发现问题,辅助球队管理。尽管足球运动中变化和偶然性占有一定比重,但其内部的规律是不可否认的,我国的足球产业还不发达,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高的,因此必须从科学化管理出发,才能逐步提高俱乐部的比赛成绩,以及运作,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发展。 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面向对象技术是一个非常实用而且非常强有力的软件开发方法,而且已经成为最流行的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有许多特色。一是方法的唯一性,即方法是对软件开发过程所有阶段进行综合考虑而得到的。二是从生存期的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高度连续性,即在一个阶段所用到的部分与在下一格阶段所用到的部分是衔接的,所使用的技术经过生存期每一阶段后不改变。三是把面向对象分析(OOA)、面向对象设计(OOD)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集成到生存期的相应阶段。UML作为统一建模语言,已经成为面向对象设计图的标准工具,并以传播到非面向对象领域。本系统计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采用UML建模。并且采用目前最流行的最流行了ADO,ADO是Microsoft为最新和最强大的数据访问范例 OLE DB 而设计的,是一个便于使用的应用程序层接口。 要建立这个管理系统,需要经过从零开始的分析,了解现有的工作流程,并将其人工操作事物流程用计算机来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本身就是一项负责的系统工程,要制定规划,成立强有力的实施机构,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教育,制订并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球队管理的工作量大,而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