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免疫学名词解释

食品免疫学名词解释
食品免疫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一、绪论

1.免疫(Immunity):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物功能。大多数情况下对机体有利,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对机体的损害。

免疫学:研究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学科。

2.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指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发生活化,増生,分化或无能,凋亡,进而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细胞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或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

初次应答:指宿主外来抗原后血清中出现抗原特异性抗体的过程。

特点:

①潜伏期比较长,一般为6-10天。

②初期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主要为低亲和力的,后期为IgG。

③血清中抗体高峰浓度较低,而且维持时间较短。

再次应答:免疫系统对感染病原的首次入侵产生记忆作用,在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时,产生更快和更强的应答,称之为再次免疫应答。在一感染性疾病中存活的动物常不再感染此病,这是因为它们的快速再次应答,也就是说它们对此病产生了免疫。

特点:

①潜伏期较短,大约为初次应答潜伏期的一半。

②抗体浓度增加快,含量比初次应答高,维持时间长。

③用较少量抗原刺激即可诱发再次应答。

④再次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G,而初次应答中主要为IgM。

⑤抗体的亲和力高,且较均一。

⑥IgM产生的数量和在体内持续的时间与初次应答时大致相同。

3.免疫耐受(Immune tolerance, IT):指机体经某种Ag诱导后形成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的状态。

4.自身稳定:指免疫具有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组织细胞,维持正常的机体内环境。

5.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和清除体内表达新生抗原的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该功能失调可致肿瘤发生和持续性病毒感染。

免疫防御:病原微生物侵入时,机体的防御机制,消灭病原微生物,防止感染。

6.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又称先天性、固有性免疫(innate immunity)或天然免疫。指生物在种系进化发育中与外界环境接触,逐步建立历来的一种没有针对性的抵抗力。

特点:先天具有;作用无针对性;有明显的种族差异,但同一种族内个体差异不明显;反映发生快,但无记忆性;能稳定遗传

7.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又称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指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与生物病原体等抗原接触后获得的一种有针对性的抵抗力。---特异性、记忆性、多样性

8.免疫反应(immune reaction):主要指免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所发生的反应

二、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1.免疫系统: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2.免疫器官:指实现免疫功能的器官或组织。根据发生的时间顺序和功能差异,可分为中枢神经免疫器官(centralimmuneorgan)和外周免疫器官(peripheralimmuneorgan)两部分。

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产生与成熟场所

骨髓:长骨髓源生各种免疫细胞。哺乳动物B细胞成熟,直接进行免疫应答,产生大量抗体,约占40%。

胸腺:诱导淋巴干细胞成熟T细胞

禽法氏囊:诱导淋巴干细胞成熟为B细胞

外周免疫器官:成熟淋巴细胞定居并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脾脏、淋巴结和黏膜免疫系统等。

淋巴器官:淋巴细胞在其内发生、分化、发育、定居并对抗原产生特异性应答的结构性淋巴组织,包括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

淋巴组织:是以网状组织为基础,网孔中充满大量的淋巴细胞和一些巨噬细胞、浆细胞等。又称(immune tissue)

3.血胸屏障

皮肤和黏膜屏障:结构完整的皮肤和黏膜能阻挡大多数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汗腺分泌的乳酸,泪液,唾液等都有抑菌和杀菌作用。血脑屏障:由脑毛细血管壁、软脑膜和胶质细胞等组成,防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要防卫机构。

胎盘屏障:防止母体内的多种病原微生物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但猪瘟、布氏杆菌感染母畜后能经胎盘感染胎儿。

4.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集合淋巴组织或其黏膜表面淋巴细胞及辅佐细胞的统称。参与抵御由黏膜表面入侵的病原微生物。

5.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hemopoietic stem cell):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6.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原癌基因c-kit表达产物的配体,主要由骨髓基质细胞产生,体内存在分泌型和跨膜型两种形式。有活性的干细胞因子为同源二聚体,可刺激干细胞分化为不同谱系血细胞,并刺激肥大细胞增殖。

7.脾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pleen,CFU-S):将正常小鼠的骨髓干细胞注射到受致死照射的小鼠中,在脾脏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由单一骨髓干细胞发育分化而成的细胞集落单位小结。

8.祖细胞(progenitor cell):发育中通过一系列分裂产生不同细胞谱系的细胞。

9.T淋巴细胞:表达T细胞受体和CD3复合物的淋巴细胞。来源于胚肝或骨髓的原T细胞,在胸腺微环境中分化、发育,成熟后迁移至外周血,继而定居于外周淋巴组织,可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并辅助机体针对T细胞依赖性抗原产生体液免疫应答。

10.T淋巴细胞库

11.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分子在所有白细胞上都有表达

12.B淋巴细胞:其特征性表面标志是膜免疫球蛋白(即B细胞受体),经抗原激活后可分化为浆细胞,产生与其所表达B细胞受体具有相同特异性的抗体,介导体液免疫。

13.NK细胞:是细胞免疫中的非特异性成分,它不依赖于胸腺、不依赖抗体或补体、不需要预先致敏,即可直接杀害桑或通过分泌细胞毒性因子杀伤多种肿瘤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细胞,起杀伤作用无肿瘤特异性和MHC限制性,是一类在早期抗肿瘤免疫机智汇总起重要作用的效应细胞。称为自然杀伤细胞。

1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分布于不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清除血循环中的颗粒物质。

15.树突状细胞:一类具有分支或树突状形态的细胞。分为髓系和淋巴系两类,前者是最重要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可组成性表达MHC I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

16.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周而复始地从血液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再通过淋巴管道回到血液中的过程。

17.免疫细胞:主要是指能识别,产生应答的淋巴细胞等各种细胞。是的基本成分,在体内分布很广泛,主要是、受抗原刺激而被活化(activation),分裂增殖、发生特异性。

18.免疫活性细胞(ICC):T细胞和B细胞分别负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故称为免疫活性细胞。

19.酶联免疫法():酶免疫测定技术中应用最广的技术。其基本方法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 ( 微量反应板 ) 表面,使酶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用洗涤法将液相中的游离成分洗除。常用的 ELISA 法有双抗体夹心法和间接法,前者用于检测大分子抗原,后者用于测定特异抗体。

20.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吞噬细胞表面能直接识别结合某些病原体共同表达的和宿主衰老损伤和凋亡细胞表面呈现的特定的分子结构的膜分子。(非调理性受体)

21.专职APC(professional APC) :能组成性表达MHC-II类分子和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分子,抗原递呈能力强,包括巨噬细胞(M φ)、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和B细胞等。

22.免疫调节(immune regulation):在免疫应答中,各种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之间相互促进和制约的过程。

三、抗原

1.抗原(Antigen,Ag):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包括抗体或效应T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2.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指抗原能刺激特定的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最终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或效应T细胞)的特性。

3.抗原性(Antigenicity):指抗原能与相应的免疫效应物质(抗体或效应T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过去又称为反应原性。

4.半抗原(Hapten):又称为不完全抗原、指只有反应原性,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即:只具有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应答产物的物质。如:多为一些小分子单糖、类脂和青霉素等。

6.非特异性防御机制

7.双歧杆菌: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末端常常分叉,故名双歧杆菌。

8.炎症反应:外源性和内源性损伤因子可引起各种各样的损伤变,与此同时机体的局部和全身则一系列复杂的,以局限和消灭损伤因子,清除和、细胞,并损伤,这就是机体的防御性反应—炎症(inflammation)。

9.抗原决定基(antigenic determinant,AD):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它是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启动免疫应答,又称表位(epitope)。其化学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决定了该抗原的特异性和免疫原性的强弱。

(1)构象决定基(conformational determinant):指在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基,一般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是BCR及抗体特异识别的单位。

(2)顺序决定基(sequential determinant):指一段连续的氨基酸片段形成的决定基,又称线性决定基(linear determinant),多位于抗原分子内部,主要是TCR特异识别的单位。位于抗原分子表面的线性决定基也可以被B细胞识别。

(3)T细胞表位:只能被TCR识别的表位。位于抗原分子内部,由一段线性的氨基酸序列组成,抗原必须经过抗原递呈细胞加工处理,并与MHC分子结合后,才能被TCR所识别。

(4)B细胞表位:只能被BCR或抗体识别的表位。一般位于抗原分子表面或转折处,呈三级结构的构象决定基或线性决定基,无需抗原递呈细胞加工处理,也无需与MHC分子结合就能被识别。

特点:一般而言,出生后获得;作用有明显针对性。发挥作用较晚,但有记忆性;在同种不同个体有明显差异。

(5)抗原结合价 (antigen valence) :指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应抗体分子结合的的总数。半抗原为单价抗原,而天然抗原分子结构复杂,表面常有多个相同或不同的抗原决定基,能与多个抗体分子特异性结合,称为多价抗原。

10.抗原提呈:指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降解为多肽片段,并与MHC分子结合为多肽:MHC分子复合物,而转移至细胞表面,并与T细胞表面的TCR结合,成为TCR/抗原肽:MHC分子三元体,再被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全过程。

11.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递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在机体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也称辅佐细胞(accessory cell)。

12.胸腺依赖性抗原:指需在参与及T细胞辅助下,才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称为 TD-Ag。主要是IgG,大多为蛋白质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少数多糖抗原,主要为IgM,不产生免疫记忆

13.超变区(HVR):在VL、VH中某些局部区域氨基酸组成和序列更易变化,这些区域称之。VL与VH均有3个HVR,它们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antigen-binding site),该部位因在空间结构上可与抗原决定簇形成精密的互补,故超变区又称互补性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CDR)。

意义:Ig结合Ag的具体部位,更代表Ig特异性。

14.超抗原(Superantigen, Sag):指那些只需要极低浓度就可激活大量 T 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的抗原物质。多为细菌外毒素及逆转录病毒蛋白。

15.脂多糖:为革兰氏阴性细菌外璧层中特有的一种化学成分,分子量大于10000,结构复杂,在不同类群、甚至菌株之间都有差异。以为例,其脂多糖由、O-多糖侧链、和类脂A组成。为革兰氏阴性的主要成分,脂多糖是内毒素和重要群特异性抗原(O抗原)。

16.佐剂(adjuvant):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指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后同时注入机体,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17.弗氏佐剂:一种经典的免疫佐剂。为油包水(抗原在水相)乳剂,包括弗氏不完全佐剂(石腊油+羊毛脂)和弗氏完全佐剂(石腊油+羊毛脂+卡介苗)。

18.卡介苗:即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甘油胆汁马铃薯培养基上长期培养传代,得到减毒菌株,可用于预防结核菌感染。

19.抗原处理:APC细胞将胞浆内自身产生或摄入胞内的抗原消化降解成一定大小的抗原肽片段,以适合与胞内MHC分子结合。

20.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 AICD):指活化TC通过其表面FasL与自身 旁邻细胞表面Fas结合发生凋亡的现象。

21.类毒素(toxoid):将细菌外毒素用0.3%~0.4%甲醛溶液处理而制成。类毒素毒性减弱或消失,但保存免疫原性,可诱导机体产生针对外毒素的抗体(即抗毒素)。如: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等。

22.人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LDA):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以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多为跨膜糖蛋白。表达范围:除白细胞外,其它血细胞及非造血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膜上也表达。

23.胚胎抗原(fetal antigen):宿主胚胎发育阶段由胚胎组织产生的,在胚胎后期或出生后减少或消失,癌变时重新产生。

血型

血型:对血液分类的方法,通常是指的分型,其依据是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遗传的。

系统:根据凝集原A、B的分布把血液分为A、B、AB、0四型。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A的为,其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B的为,其血清中有抗A的凝集素;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为,其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A、B 两种凝集原皆无者为O型,其血清中抗A、抗B凝集素皆有。具有凝集原A的红细胞可被抗A凝集素凝集;抗B凝集素可使含凝集原B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Rh血型系统(Rhesus monkeys):意为恒河猴血型系统,是人类的一种血型系统,有阴性与阳性之分。大部分人都为阳性,Rh阴性者不能接受RH阳性者血液,因为RH阳性血液中的抗原将刺激RH阴性人体产生RH抗体。如果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即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但是,RH阳性者可以接受RH阴性者的血液。

溶血反应:一般指红细胞膜破坏,或出现多数小孔,或由于极度伸展致使血红蛋白从红细胞流出的反应。红细胞游离液随着溶血的同时透明度增加,呈深红色。溶血可分为两大类:(1)作为的一种类型而特异发生者(此时称为免疫溶血反应)。(2)由于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因素非特异性发生者。前者抗体和红细胞结合,在其复合体上有补体结合时则发生溶血。非特异性溶血是由于机械的作用(强烈的振荡等)、加热或冻结、游离液渗透压的降低等物理因素或由酸、碱、胆酸、皂角苷等化学因素所引起。凝集反应(直接凝集、间接凝集):是颗粒性Ag(如完整的细菌、细胞)与相应Ab,适当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现象。直接凝集:玻片凝集反应是在玻片上将Ab直接与颗粒性Ag物质(如细菌、红细胞等)混合,在有适当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如两者对应便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物,即为阳性;如两者不对应便无凝集物出现,即为阴性。

间接凝集:将可溶性Ag(或Ab)包被在惰性颗粒载体(红细胞、乳胶颗粒等)表面,再与相应Ab(或Ag)反应,出现可见凝集物的现象。沉淀反应:可溶性Ag(如血清蛋白、细胞裂解液或组织液等)与相应Ab特异性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可见沉淀物的现象。

血栓: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在可变的流体依赖型(variable flow dependent patterns)中,血栓由不溶性,沉积的,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组成。

血纤蛋白: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切除血纤蛋白原中的血纤肽A和B而生成的单体蛋白质。易于平行交错聚集形成可溶性血纤蛋白多聚体,在凝血因子XⅢa作用下转变为不溶性血纤蛋白多聚体,形成血凝块。

H抗原:在抗感染免疫范畴,通常指有动力的肠道杆菌(如伤寒杆菌)的鞭毛抗原。在(人)血型抗原范畴,指红细胞主要血型抗原之一的H抗原,由糖蛋白和糖脂组成。

四、抗体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1.抗体(antibody,Ab):是BC识别Ag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能与相应Ag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又称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 MHC):指某一物种的某一号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控制细胞间相互作用、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组密切连锁的基因群。人的MHC称为HLA。

3.HLA(Human leucocyte locus antigen): HLA作为基因时,称HLA复合体,是指人类第六号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控制细胞间相互作用、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组密切连锁的基因群。HLA作为抗原时,称人类白细胞抗原,是HLA复合体编码的产物。

4.HLA多态性MHC结构十分复杂,起多样性由多基因性和多态性两方面构成)

(1)多基因性(polygenic)——同一个体内HLA由一组密切连锁的基因座位组成。(是基因密度最高的一个区域,在3600kb长度内,已确认224个基因座,其中128个为功能性基因。)

(2)多态性(polymorphism):群体中不同个体同一基因座位存在多个(复)等位基因,编码二种以上的产物(共显性表达)。(是多态性最丰富的一个区域,已确认等位基因1695个)MHC的多态性:指群体中不同个体在等位基因拥有状态上存在的差别。

4.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指具有Ab活性或化学结构与Ab相似的球蛋白。

5.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IgSF):具有与Ig的V或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且氨基酸组成也有一定同源性的一组粘附分子。

6.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lc antigen):又称 Forssman 抗原。指在不同种属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7.免疫记忆:机体再次接触同一种抗原后产生的增强性快速应答,由记忆淋巴细胞承担。免疫记忆的特点是具有抗原特异性和长效性。

8.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mAb):借助杂交瘤技术,由一个BC克隆产生的,针对单一Ag表位的高度特异性的Ab。特点:纯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

9.多克隆抗体:即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学反应,由机体的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与抗原有特异性结合能力的一组球蛋白,这就是免疫球蛋白,这种与抗原有特异性结合能力的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

10.基因工程抗体(genetic engineering antibody):在充分认识Ig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应用DNA重组和蛋白质工程技术,按人们的意愿在基因水平上对Ig分子进行切割、拼接和修饰,重新组装成的新型抗体分子。

11.独特型(idiotype,Id)

1)不同特异性的Ig分子(Ab、TCR 、BCR)的 HVR具有的免疫原性,称为独特型。可刺激异种、同种异体及自身产生抗独特型Ab(AId)。在免疫调节中发挥作用。

2)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CR)及BC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象,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这些独特的氨基酸序列称为独特型抗原而成为自身免疫原,所诱导的抗体称抗独特型抗体。

12.调理作用:指Ab(IgG)、补体(C3b、 C4b)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性Ag的作用。

13.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抗体(IgG)V区与靶细胞Ag特异结合, 其Fc段结合NK 、中性粒C、 mon/M?等表面的Fc?R,介导这些细胞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14.MHC限制性: 具有相同MHC型别的免疫细胞间才能有效相互作用(??递呈抗原给Th,Th辅助BC产生抗体,以及Tc杀伤靶C

过程中,只有两种细胞上的MHC一致时,相互作用才能进行,即两个细胞来自同一个体。)

16.信号肽:分泌蛋白新生肽链N端的一段20~30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段。将分泌蛋白引导进入内质网,同时这个肽段被切除。现这一概念已扩大到决定新生肽链在细胞中的定位或决定某些氨基酸残基修饰的一些肽段。

17.CD分子:应用以单克隆抗体为主的聚类分析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白细胞分化抗原归为一个分化群,简称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分子是用单抗识别、归类而命名,范围十分广泛,其中包括了粘附分子组,因此大部分粘附分子已有CD的编号,但也有部分粘附分子尚无CD编号。粘附分子是以粘附功能来归类,粘附分子与CD分子是根据不同角度的命名。

18.粘附分子:介导细胞或细胞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位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基质中的糖蛋白,并以受体和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粘附分子使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发生粘附,参与细胞的识别,活化和信号传导,细胞增值与分化,细胞的伸展与运动,使免疫应答,炎症发生,凝血,肿瘤转移,创伤愈合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分子基础。

五、天然免疫分子与细胞因子

1.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一种参与固有免疫的小分子多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构成宿主防御细菌、真菌等入侵的重要分子屏障。人抗菌肽有数种,以防御素最为重要。

2.补体(complement,C):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3.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一组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正常新鲜血清中的非特异性球蛋白。它与酶活性有关。

4.补体激活的MBL途径(mannan-binding lectin pathway):也称凝集素途径。激活物:病原体甘露糖+MBL

5.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

6.溶菌酶: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碱性蛋白酶,分布于唾液、泪液、鼻液、血清、乳汁中,杀灭G+,与补体一起杀灭G-。

7.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一组由多种细胞产生的、介导白细胞或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发挥多种免疫功能的细胞因子(IL-1~IL-30)。

8.干扰素(interferon,IFN):指宿主细胞受干扰素诱生剂(如:病毒、聚胞苷酸和丝裂原)作用后合成的一组糖蛋白,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

9.细胞粘附分子(CAM)简称粘附分子(AM):指由细胞产生、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膜表面糖蛋白, 以配体-受体形式发挥作用。

10.ITAM 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P100):是免疫细胞活化相关受体(如BCR/Igα/Igβ,TCR/CD3、FcαR和FcRγ等)胞浆区所共有的以酪氨酸残基(tyrosine,Y)为基础的氨基酸序列基序,其特征为:两个酪氨酸残基被大约13外其它氨酸残基隔开(…YXX [L/V] X 7-11 YXX [L/V] …),其中酪氨酸是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被磷酸化后能够与信号转导途径下游的信号分子结合,导致细胞的活化。

11.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IDD):是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损害而使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增殖和代谢异常,并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12.自身免疫(autoimmunity):指机体针对自身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

13.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AID):由于自身免疫引起自身组织损伤并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疾病。针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应答过程中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称为自身抗体与自身反应性T细胞。

14.人工免疫:是用人工方法将抗原或抗体制成制剂(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使其获得特异性免疫功能,以达到防治某些疾病的目的。

15.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是用人工的方法给机体接种疫苗、类毒素等抗原性物质,使机体免疫系统因抗原刺激而发生类似于隐性感染时所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16.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是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

17.肿瘤抗原: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

18.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 TSA):指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上的新抗原。又称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tumor specific transplantation antigen, TSTA) 或肿瘤排斥抗原(tumor rejection antigen, TRA)

19.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 :非肿瘤细胞所特有、正常细胞或其它瘤细胞也有,但在细胞癌变时含量明显增高抗原。肿瘤细胞表达的TAA仅表现为量的变化,而无严格肿瘤特异性。如胚胎抗原(fetal antigen)、分化抗原和过度表达的癌基因产物等均属TAA。

20.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在实体瘤瘤体局部分离的淋巴细胞经体外培养加IL-2刺激后获得更强的特异性肿瘤杀伤活性。(其细胞主要是特异性Tc)。

21.阳性选择:胸腺细胞表面的TCR,自身MHC分子(基质细胞)

二者结合,这些细胞得到刺激、存活、增殖并继续分化。

二者不结合,这些胸腺细胞克隆就在原处自行凋亡。

经过阳性选择,获得了自身MHC限制性,即产生了能识别自身MHC分子的T细胞,输出到外周淋巴组织,成为能识别和结合

自身MHC分子—外来抗原肽复合体的成熟T细胞

22.阴性选择:胸腺细胞表面的TCR 自身多肽-MHC分子复合体(基质细胞)

呈高亲和力结合者,细胞凋亡,这些胸腺细胞克隆就会被除去。

无高亲和力结合(即阴性反应)的细胞克隆才能继续存活成熟。

经过阴性选择过程,可除去那些与自身成分起反应的胸腺细胞。因此,从胸腺输出到外周的T细胞库中没有针对自身成分的

T细胞克隆。这就是成熟个体对自身成分具有自身耐受的重要机制。

23.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又称为变态反应(allergy)或过敏反应(anaphylaxis)。指致敏集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应答。

24.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ost versus graft reaction, HVGR):指宿主体内致敏LC和Ab识别、攻击移植物,导致移植物受损。(受者对供者组织器官产生的排斥反应。)

25.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 GVHR):指供者移植物中的免疫细胞识别、攻击宿主组织细胞,导致宿主受损。

26.食物不耐受:指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人的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

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Ⅲ型变态反应),可引起所有组织(包括血管)发生炎症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

27.食物过敏:是由于进食某种食物后造成的,有呕吐、腹泻及皮肤起疱等症状。轻度食物过敏,会慢慢好转,严重的食物过敏能引起而造成窒息、急性哮喘大发作、,

28.免疫粘连:指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后可通过C3b等片段黏附到具有相应受体的红细胞、血小板上,形成较大的复合物,变

于吞噬细胞吞噬。

29.DNA疫苗(DNA vaccine):亦称基因疫苗或核酸疫苗,乃将编码免疫原的基因与细菌质粒构建的重组体直接免疫机体,在体

内转染宿主细胞,使其表达保护性抗原,从而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疫苗。也称为第三代疫苗。

30.免疫豁免区:机体的某些部位易于接受同种甚至异种组织器官移植,不发生或仅发生轻微的排斥反应。如角膜、软骨、脑、胎盘滋养层、胸腺、睾丸等。

1.构成抗原的基本条件

抗原因素:异物性、化学基础、可递呈性、完整性

宿主因素:1.宿主的遗传背景 2.抗原的剂量与注入途径 3.佐剂:佐剂使用可增强免疫原性和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2.免疫球蛋白功能

通过对不同骨髓蛋白或本周蛋白H链或L链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发现其氨基端(N-末端)序列变化很大,称此区为可变区(V),而羧基末端(C-末端)则相对稳定,变化很小,称此区为恒定区。

可变区:识别特异性抗原,由V区特别是HVR(CDR)的空间构型决定

中山大学卫生毒理学

06级卫生毒理学 一、选择题(30) (一)单选题20道,每题1分(20*1=20) (二)多选题5道,每题2分(5*2=10) 二、名词解释(5*4=20) 26.Reative oxyen species(ROS) 27.代谢活化 28.合作协同作用 29.致突变作用 30.Risk assessment 三、简答题(5*6=30) 31.简述剂量-效应与剂量-反应关系的区别? 32.简述哪些因素影响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 33.简述亲电子剂代谢物的形成? 34.简述化学物联合作用的类型有哪些? 35.简述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第四阶段的目的,包括哪些试验? 四、论述题(2*10=20) 36.举例说明毒物对靶标或靶分子的结构破坏作用 37.试述机体接触致突变物可能产生的危害 08预防毒理 名词解释(5x3) 生殖毒理学,终毒物,代谢转化,脂水分配系数,危险度评价(英文) 简答题(5x5) 1.毒理学常见的观察指标及其优缺点; 2.简单扩散的特点; 3.亲电子剂的形成;4联合作用的类型及特点;5.毒理学动物实验结果外推至人存在哪些不确定性。 论述题(3x10) 1举例说明毒物对靶标/靶分子的结构的破坏? 2致突变试验中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设立的原因(目的?)? 3有阈值的毒效应和无阈值度毒效应的危险度评定方法有什么区别? 07级毒理 名词解释 1.毒物 2.基准剂量3.自由基 4.间接致癌物5.biomarker 问答 1.联合作用类型特点 2.剂量-反应关系研究在毒理学中的意义 3.急性毒性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 4.列出致癌化学物的筛查实验 5.致癌实验的观察终点 论述 1.用化学物举例说明经过细胞膜被动扩散和其他特殊转运方式,对比几种特殊转运方式的异同。 2.risk asscessment的内容 3.化学致癌体细胞突变的根据

免疫学名词解释1

免疫学名词解释 免疫(immunity):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整个过程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适应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T、B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清除抗原等)的全过程。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概念:亦称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尔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淋巴细胞再循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Ag(抗原,antigen):是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指刺激特异性免疫细胞,使之活化、

食品毒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 1、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于可能的有益作用和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一门科学。 2、外源化学物:指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 3、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4、毒性: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包括损害正在发育的胎儿(致畸胎)、改变遗传密码(致突变)或引发癌症(致癌)的能力等。 5、选择毒性: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某一种生物有损害,而对其它种类的生物不具有损害作用,或者只对生物体内某一组织器官产生毒性,而对其它组织器官无毒性作用,这种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称为选择毒性。 6、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7、效应器官:机体与外源化学物接触后引起毒性效应的器官。 8、生物学标志: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 9、剂量:指给予机体或机体接触的毒物的数量,它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造成损害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10、致死剂量:指某种外源化学物能引起机体死亡的剂量。 11、阈剂量:也称最小有作用剂量,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并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是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12、最大无作用剂量:指某种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后,根据现有认识水平,用最为灵敏的试验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对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最高剂量,也称为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 13、毒作用带:指阈剂量作用下限与致死毒作用上限之间的距离,它是一种根据毒性和毒性作用特点综合评价外来化合物危险性的常用指标。 14、每日允许摄入量(ADI):指允许正常成人每日由外环境摄入体内的特定外源化学物的

免疫学名词解释整理

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我”与“非我”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同时排除非己抗原的,维持机体内环境生理平衡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即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 抗原(antigen,缩写Ag,不是银!):能诱导(活化/抑制)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与相应的反应产物(抗原/致敏淋巴细胞)进行特异性结合(体内/体外)的物质。 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抗原性),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抗原决定簇(antigen determinant,AD):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抗原表位(epitope):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也称抗原决定基。又称抗原决定簇。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是一类必须依赖Th细胞辅助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抗原。该抗原由T表位和B表位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类抗原为TD-Ag,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毒理学常用名词解释

毒理学常用名词解释 危险度评价(risk assessment):即基于毒理学试验资料,化学物接触资料和人群流行病学资料等科学数据的分析,确定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对公众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发生损害效应的性质、强度、概率,确定可接受危险度水平和相应的实际安全剂量,为管理部门制定和修正卫生标准,制定相应法规,确定污染治理的先后次序,评价治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称为危险度评价。 危险度(risk):又称风险,是指按一定条件在一定时期内接触有害因素和从事某种活动所引起的有害作用的发生概率。例如疾病发生率、损伤发生率、死亡率等。 危害鉴定(hazard identification):是危险度评价的定性阶段,目的是确定接触外源化学物是否可能产生损害作用,作用性质、强度。 剂量-反应关系评定(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assessment):是危险度评定的定量阶段。通过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外源化学物接触水平与有害效应发生概率之间的关系。可用于危险度评价的人类资料往往很有限,常要用到动物试验的资料,而危险度评价最为关心的是处于低剂量接触的人群,这一接触水平往往低于动物试验观察的范围。这样需要有从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及从动物毒性资料向人的危险性外推的方法,这也构成了剂量—反应关系评定的主要方面。由于将动物实验的毒理学资料外推到人存在着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从短时间向长时间外推,从小样本向大样本外推,特别是存在着种属差异这些不肯定因素,因此将动物实验毒理学资料外推时必须非常慎重,因此在剂量—反应关系评定中,人群流行病学资料就成为更重要、更关键的资料,因此在剂量—反应关系评定中必须重视人群流行病学资料。根据外源化学物毒作用类型不同,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可分为有阈值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和无阈值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定。 接触评定(exposure assessment):接触评定要确定人体通过不同的途径接触外源化学物的量及接触条件,是危险度评价中很重要部分。接触评定也是危险度评价中最不确定部分,人体可通过不同途径接触外源化学物,如经口、经皮肤、经呼吸道等,在不同阶段,接触化学物的种类及量也不同,且接触往往是长期的,有许多接触需要靠历史资料来评估。 接触评定首先要确定化学物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浓度及人群的可能接触途径,然后估算出每种途径的接触量,再得出总的接触量。对于接触量的估算既要有一般人群,也要有特殊人群(高危险人群)的评价,对于不同接触情况的人群经常需要分别进行评定。接触评定主要靠对化学物的监测资料,在缺少足够的监测资料时,需要通过有效的数学模型进行估计。人体生物材料中化学物及其代谢物的监测资料(接触生物学标志),可用于人群过去及现在接触情况的评定。 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危害主要取决于吸收进入体内或到靶器官的剂量,在危险度评价中基于生理学的毒代动力学模型可描述接触剂量之间的关系。 危险度特征分析(risk characterization):亦称危险度裁决(risk judgement),是危险度评价的最后一步。将危害鉴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接触评定中进行的分析和所得结论综合在一起,对人体危险度的性质和大小做出估计,说明并讨论各阶段评价中的不肯定因素及各种证据的优缺点等为管理部门进行外源化学物的危险度管理提供依据。 危险度管理(risk management):指管理部门根据危险度评价结果,为控制对人体及环境

食品毒理学名词解释

食品毒理学名词解释 一、基础毒理学 1.外源性化合物(Xenobiotics):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可与机体接触后进入体内,并且有生物活性,导致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则称为外源性化合物,又称外来化合物。 2.毒物:一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 3.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1)选择毒性: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某一种生物有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的生物不具有损害作用,或者只对生物体内某一组织器官产生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无毒性作用,这种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称为选择毒性。 (2)毒性作用:是指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 *速发性毒作用: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接触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即刻毒性作用称为速发性毒作用。 *迟发性毒作用:在一次或多次接触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性作用称为迟发性毒作用。 *局部毒性作用:是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接触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全身毒性作用:是指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并分至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4.*可逆作用:是指停止接触后可逐渐消失的毒性作用。 *不可逆作用:是指在停止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其毒性作用继续存在,甚至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可进一步加深。 5.*外源化学物对形态的作用:是指机体组织形态发生的肉眼或镜下可见的病理变化。 6.*外源化学物对功能性的作用:通常是指外源化学物引起靶器官功能的可逆性变化。 7.过敏性反应: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8.*特异体质反应:通常是指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反应。 9.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10.生物学标志: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标准,可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11.剂量:是指给予机体或与机体接触的毒物的数量;单位通常以单位体重接触的外源化学物的数量(㎎∕㎏体重)或环境中的浓度(㎎∕m3空气,㎎∕L水)来表示。 12.反应: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可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两类。 剂量—量反应关系:表示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剂量—质反应关系:表示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13.致死剂量:是指某种外源化学物能引起机体死亡的剂量。 ):指能引起一群机体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绝对致死剂量(LD 100 半数致死剂量(LD ):指能引起一群体个50%死亡所需的剂量,也称致死中量。 50 最小致死量:指在一群机体中仅引起个别发生死亡的最低剂量。 最大耐受量:指在一群个体中不引起死亡的最高剂量。 阈剂量:也称最小有作用剂量,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经与机体接触,并使某项敏感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最大无作用剂量:是指某种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经与机体接触后,根据现有认识水平,用最为灵敏的试验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对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最高剂量,也称为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 14.毒作用带:指阈剂量作用下限与致死毒作用上限之间的距离,它是一种根据毒性和毒性作用特点综合评价外来化合物危险性的常用指标,包括急性毒作用带和慢性毒作用带。 15.每日允许摄入量(ADI)是指终人或动物每日摄入某种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农药等),对健康无任何已知不良效应的剂量。以相当人或动物公斤体重的毫克数表示,单位一般是mg/Kg,或个g/Kg。 16.非损害作用:一般认为非损害作用不引起机体机能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不引起机体某种功能容量的降低,也不引起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机体发生的一切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代偿能力范围之内,当机体停止接触该种外毒化合物后,机体维持体内稳态的能力不应有所降低,机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稳态是机体保持内在环境稳定不变的一种倾向或能力。 17.损害作用: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相反,应具有下列特点: 1、机体的正常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受到严重影响,寿命亦将缩短。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并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会导致肿瘤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或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4.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 2.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3.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 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 1.抗原(Ag):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识别并结合,激活T、B 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效应应答的物质。 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当半抗原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3.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 定簇,是与TCR BCF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4.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独特型抗原:TCR CE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酶老化(enzyme aging):神经性毒剂中毒后形成的膦酰酶烷氧基上的烷基脱掉,从能被活化的状态变为不能活化的状态。 2、化学复合伤和毒剂混合伤:糜烂性毒剂中毒合并各种创伤,称为糜烂性毒剂复合伤或化学复合伤。两种糜烂性毒剂混合使用造成的损伤(中毒)称毒剂混合伤。(化学战剂中毒合并其他损伤称化学复合伤,两种战剂混合使用造成的损伤(中毒)称毒剂混合伤) 3、外源性化学物或外源性化合物:是存在于外界环境中,而能被机体接触并进入体内的化学物,它不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也不是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4、化学武器(chemical weapon):是化学战剂、化学弹药及其施放器材的合称。应用各种兵器,如步枪、各型火炮、火箭或导弹发射架、飞机等将毒剂施放至空间或地面,造成一定的浓度或密度用以攻击敌方,从而发挥其战斗作用。 5、毒物(toxicant):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6、突变(mutation):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变异。 7、失能性毒剂:是一类使人暂时丧失战斗能力的化学物质,中毒后主要引起精神活动异常和躯体功能障碍,一般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或死亡。(按其毒理效应不同,失能剂可分为精神性失能剂和躯体性失能剂。) 8、生物转运与转化:化学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化学毒物的代谢变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指外源性化学物质在不同酶系的催化下,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物质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转变成衍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9、一般毒性:外源化学物质在一定的剂量、一定的接触时间和一定的接触方式下对实验动物产生综合毒效应的能力称为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又称为化学毒物的基础毒性或一般毒性作用。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63862

第一章 免疫(immunity)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和衰老、凋亡细胞。免疫自身稳定(immune homeostasis)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 第二章 造血诱导微环境(hemopoietic inductive microenvironment,HIM)由基质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IL-3、IL-4、IL-6、IL-7、SCF、GM-CSF 等)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的造血细胞赖以分化发育的环境。 脾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pleen,CFU-S)应用同系小鼠骨髓细胞输注给经射线照射的小鼠,可在受体小鼠脾脏内形成由单一骨髓干细胞发育分化而来的细胞集落,包括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等,此称为脾集落形成单位。 体外培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ulture,CFU-C)用半固体培养技术,在有造血生长因子存在的条件下,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不同谱系的细胞集落,称为体外培养集落形成单位。 初始淋巴细胞(na?ve lymphocyte)尚未接触过抗原的成熟B、T 细胞被称为初始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第三章 抗原(antigen,Ag)是指能与T 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 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抗原性(antigenicity)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抗原的能力。 免疫原(immunogen)或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或半抗原(hapten)仅具备抗原性的物质。 变应原(allergen)能诱导变态反应的抗原又称为变应原。耐受原(tolerogen)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抗原又称为耐受原。 抗原表位(epitope)或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 BCR/TCR 结合的基本单位。 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抗原分子上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部位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构象表位(conformational epitope)或非线性表位(non-linear epitope)是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通过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基。如BCR 或抗体识别的决定基,通常位于分子表面。 顺序表位(sequential epitope)又叫线形表位(linear epitope)是序列上连续线性排列的多肽形成的决定基,如TCR 识别的决定基,通常位于分子内部。 功能决定基是指位于分子表面能被BCR 或抗体直接识别的决定基。隐蔽决定基是位于分子内部,因理化因素作用而暴露才被BCR或抗体识别的决定基. 共同抗原表位(common epitope)抗原分子中常有多种抗原表位,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 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用抗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胸腺依赖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TD-Ag)此类抗原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 细胞辅助,故又称T 细胞依赖性抗原。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于此类。 第 1 页共9 页 胸腺非依赖抗原( 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TI-Ag )该类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 细胞的辅助,又称T 细胞非依赖性抗原。

免疫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第一章抗原 一名词解释 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且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免疫效应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抗原决定簇(表位):存在于抗原性物质表面的能够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免疫应答的特异性基础) 半抗原:本身只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简单小分子抗原物质,当予蛋白载体结合形成半抗原—载体复合物时,获得免疫原性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指需要在T细胞辅助及巨噬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可引起体液、细胞免疫应答,产生免疫记忆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指无需T细胞辅助,就能直接刺激B细胞增生、分化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无免疫记忆 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甲醛溶液处理后,丧失毒性作用而保留原有抗原性质 嗜异性抗原:指某些不同种属(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自身抗原:机体对正常的自身组织和体液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当自身耐受被打破,即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包括改变的自身抗原和隐蔽的自身抗原 功能性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能被淋巴细胞识别,启动免疫应答,同时能与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而发生免疫反应的抗原决定簇 隐蔽的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内部,不能被淋巴细胞识别,无法触发免疫应答的抗原决定簇 共同抗原:存在于两种不同抗原分子之间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 隐蔽的自身抗原:正常情况下与血流和免疫系统相对隔绝的自身物质 肿瘤特异性抗原: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相应正常细胞或其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肿瘤相关抗原(TAA):不为肿瘤细胞所特有的,在正常细胞上也可微量表达的抗原 超抗原:是一类有细菌外毒素和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不同于促有丝分裂原的抗原性物质 交叉反应:抗原或抗体除与相应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还能与含某种(些)相同抗体的它种抗血清或含某种(些)相同抗原决定簇的它种抗原结合的反应 白细胞分化抗原(CD):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和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的抗原性标志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在胚胎期由卵黄囊和肝细胞合成,是胎儿血清中的正常成分。当发生原发性肝癌是,血清中AFP含量显著增高 免疫佐剂:与抗原一起活先于抗原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弗氏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是有液体石蜡或植物油和乳化剂羊毛脂或吐温80混合而成,使用时与水溶性抗原充分混合,使抗原分散在佐剂中形成油包水乳剂。在不完全佐剂中加入死的分枝杆菌(结核杆菌或卡介苗)就成为弗氏佐剂 二问答 1.简述TD-Ag和TI-Ag的概念,两者引起免疫应答有何区别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指需要在T细胞辅助及巨噬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1.引起体液、细胞免疫应答2.产生抗体以IgG为主 3.产生免疫记忆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指无需T细胞辅助,就能直接刺激B细胞增生、分化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1.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2.只刺激B细胞产生IgM 3.无免疫记忆 2.何谓嗜异性抗原?举例说明其意义 嗜异性抗原:指某些不同种属(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大肠杆菌O86含人血型B物质,肺炎球菌14型含人血型A物质 3.何谓隐蔽的自身抗原?举例说明隐蔽的自身抗原释放后,可引起哪些相应的临床疾病 自身抗原:机体对正常的自身组织和体液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当自身耐受被打破,即可引起自

卫生毒理学

卫生毒理学 毒理学是研究食品、药品和其他环境因素(主要是化学品)对机体的损伤作用及机制的科学,是与食品安全、药品安全、职业安全及环境安全等密切相关的生物医学学科。本期走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让我们一起了解毒理学! 二级学科——毒理学介绍 毒理学是一门研究外源性物质,即化学性因素和物理性因素对机体所造成的损伤效应及损伤机理的学科。毒理学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描述毒理学,即毒性鉴定,用于判断某种物质是否具有毒性;二是机制毒理学,即毒性机理的研究,在确定某物质具有毒性效应后,需要从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水平研究如何产生毒性效应,通过对毒性机理的研究,进而寻找到产生损伤之后的治疗方法,为三级预防提供理论支撑;三是管理毒理学,用毒效应研究和机理研究,为制定化学物的安全标准或安全限值,以及对化学物管理提供政策支持。毒理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它的基础性在于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下的职业卫生、环境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等学科在研究各自领域所关注的化学物质时提供技术手段和基本理论,它的应用性在于通过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等方法为各领域的化学物管理提供政策支撑。 毒理学学科分支众多,研究领域广泛

在研究范围上,毒理学包括卫生毒理学、药物毒理学、环境毒理学和食品毒理学等;从器官和系统损伤的角度上,又包括呼吸毒理学,肾脏毒理学,免疫毒理学,神经毒理学等;从毒性特征上可分为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目前,北大公卫学院的毒理学研究领域涉及遗传毒理学、内分泌干扰物的毒性研究、生殖和发育毒理学、免疫毒理学、重金属毒理学、肝脏毒理学、分子细胞毒理学、药物毒理学,以及毒理学替代法研究等领域,对毒理学从各层级、各维度上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免疫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免疫:是指机体通过区别“自己”和“非己”,对非己物质进行识别,应答和予以清除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 2初始淋巴细胞:未接触过抗原的成熟B,T淋巴细胞被称为初始淋巴细胞,分别通过BCR或TCR识别抗原,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 3免疫细胞:是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身。 4淋巴细胞归巢:是指淋巴细胞的定向迁移,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白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5抗原:是指能与TCR或BCR结合,激活T或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效应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之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6完全抗原:是指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即通常所说的抗原。例如:各种微生物,异种动物血清,细菌的外毒素等。 7半抗原:又称为不完全抗原。是指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如青霉素,磺胺等。当与载体等大分子物质结合后又具有免疫原性。 8抗原决定基:是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TCR,BCR或抗体特异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 9抗原的结合价:一个抗原分子中,能和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总数,称为抗原的结合价。一个半抗原相当于一个抗原表位;天然蛋白大分子通常为多价抗原,含有多种,多价抗原表位,可诱导机体产生含有多种特异性抗体的多克隆抗体。10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是需要Th细胞的辅助的抗原。如,多数蛋白质抗原。 11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辅助的抗原。可分为 TI-1抗原和TI-2抗原,如细菌脂多糖,聚合鞭毛素。 12共同抗原表位:在不同的抗原之间可以存在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共同抗原表位可引起交叉反应含有共同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称为交叉抗原。 13异嗜性抗原:指一类与种族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又名Forssman抗原。 14同种异型抗原:是存在于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的抗原。常见的人类同种异型抗原有血型抗原和组织相容性抗原。 15外源性抗原:并非由APC合成,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 16内源性抗原:指在APC内新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等。17抗体:是免疫系统在抗原的刺激下,由B细胞或记忆B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 18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 19互补决定区:Ig的VL与VH均有3个HVR,它们共同组成Ab的抗原结合部位,该部位因在空间结构上可与抗原决定簇形成精密的互补,故高变区又称互补决定区。 20调理作用:是指抗体,补体(C3b,C4b等调理素)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 21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是一种细胞毒反应,指表达FcR 的具有杀伤活性细胞(如NK,单核巨噬)通过识别Ab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

食品毒理学第1阶段测试题1b

一、单项选择题 1、毒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研究()对人体的损害作用(毒作用)及其机制。 A、内源化学物 B、外源化学物 C、内分泌物质 D、体内代谢物 2、()表示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A、剂量-反应关系 B、剂量-量反应关系 C、剂量-质反应关系 D、剂量-效应关系 3、水和食物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通过()吸收。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D、肌肉 4、除了()和乙酰化结合外,其它Ⅱ相反应显著增加毒物的水溶性,促进其排泄。 A、氨基化 B、葡糖醛酸结合 C、硫酸结合 D、甲基化 5、化学物的同分异构体之间的毒性不同,一般来说,() A、邻位>间位>对位 B、对位>邻位>间位 C、间位>对位>邻位 D、对位>间位>邻位 6、理论上,毒性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终毒物在其作用部位的()和持续时间。 A、溶解度 B、存在方式 C、浓度 D、作用方式 7、一般毒性作用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的长短又可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A、致突变毒性 B、生殖毒性 C、免疫毒性 D、亚慢性毒性 8、胺类化合物按其毒性大小一次为:() A、叔胺>伯胺>仲胺 B、仲胺>叔胺>伯胺 C、伯胺>仲胺>叔胺 D、仲胺>伯胺>叔胺 9、生物转化的Ⅰ相反应主要包括()、还原和水解反应。 A、氧化 B、加成 C、氢化 D、脱氢 10、化学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称为()。 A、生物转化 B、消除 C、生物转运 D、代谢 二、多项选择题 1、危险度也称为危险性或风险度,可分为()。 A、间接危险度 B、归因危险度 C、相对危险度 D、直接危险度 2、一般情况下,剂量-反应曲线包括的类型有()。 A、直线型 B、抛物线型 C、S型曲线 D、“全或无”反应 3、毒理学研究中常用来反映毒作用重点的观察指标可以分为()。 A、特异指标 B、形态学指标 C、组织学指标 D、死亡指标 4、肾脏对外源化学物的的排泄机理包括()。 A、肾小球滤过 B、肾小球简单扩散 C、肾小管主动转运 D、肾小管重吸收 5、安全限值即卫生标准,下列可用于描述安全限值的有()。 A、每日允许摄入量 B、最高容许浓度 C、阈限值 D、参考剂量

(完整版)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并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会导致肿瘤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或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4.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 2.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3.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 1.抗原(Ag):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识别并结合,激活T、B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效应应答的物质。 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当半抗原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3.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4.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6.独特型抗原:TCR、CE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7.超抗原: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且不受MHC限制,故称超抗原。 8.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称佐剂。 10.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 11.胸腺依赖性抗原: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简称TD 抗原。 1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h细胞辅助的抗原,简称TI 抗原。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1.抗体(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或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6.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只作用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均一的特异性抗体。 7.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抗体的Fab段结合靶细胞表面的

免疫学名词解释

免疫学名词解释 1.免疫(Immunity):传统概念:指机体对感染有抵抗能力,而不患疫病或传染病。现代 概念:机体对自己和非己物质的识别,并排除非己物质的功能。即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2.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 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产生抗体或致敏T细 胞)。 4.抗原性(antigenicity):能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又称:免疫反 应性(immunoreactivity)或反应原性(reactogenicity) 5.半抗原(hapten) /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6.抗原决定基(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7.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是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 共同抗原。 8.超抗原(Superantigen,SAg):极低浓度即可激活较多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 答,这类抗原称为超抗原。 9.抗体(Ab):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能与相 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10.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11.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 cAb):只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决定基,纯度高的 抗体。 12.ADCC(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指IgG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结合后, 通过其Fc段与NK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表面的FcR结合,从而导致对靶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13.补体(Complement,C):正常人或动物体液中存在的一组与免疫有关,并具有酶活性的 球蛋白。 14.白细胞分化抗原:有称CD抗原或CD分子,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 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15.黏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AM):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 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 16.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活化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蛋白质 物质。细胞因子能介导多种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17.白介素(interleukin,IL) :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后来发现也可作用于其它细 胞。 18.肿瘤坏死因子(TNF):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 19.生长因子(GF):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TGF- β,EGF,VEGF,NGF等。 20.趋化因子:由白细胞与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分泌,可结合在内皮细胞的表面,对中 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活性。 如IL-8。 21.组织相容性:指不同个体间进行组织或器官移植时,受者与供者双方相互接受的程度。 22.组织相容性抗原:引起排斥反应的抗原,也称移植抗原。 2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是一群高度多态性、紧密连锁的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 抗原的基因复合体。 24.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由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首先

食品毒理学名词解释

食品毒理学 概念: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一门学科。 作用:从毒理学的角度,研究食品中可能含有的外源化学物质对食用者的毒作用机理,检验和评价食品(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或安全范围,从而达到确保人类的健康目的。 外源化学物: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食品安全性或安全食品的定义? 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毒素:是毒物的一种,特指由活的生物有机体产生的一类特殊毒物。 中毒:毒物进入机体后,引起相应的病理过程(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叫中毒。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某种物质对生物机体损害能力越大,说明其毒性(毒力)也越大。 选择毒性: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毒作用分类(1)速发或迟发性作用(2)局部或全身作用(3)可逆或不可逆作用(4)对形态或功能的影响(5)过敏性反应(6)特异体质反应 损害作用:所致的机体生物学改变是持久的,可逆或不可逆的,造成机体功能容量,如进食量、体力劳动负荷能力等涉及解剖、生理、生化和行为等方面的指标的改变,维持体内的稳态能力下降,对额外应激状态的代偿能力降低以及对其他环境有害因素的易感性增高,使机体正常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影响,寿命缩短。 非损害作用:所致机体发生的一切生物学变化都是暂时和可逆的,应在机体代偿能力范围之内,不造成机体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及寿命的改变,不降低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和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的能力,不影响机体的功能容量的各项指标改变,也不引起机体对其他环境有害因素的易感性增高。 毒效应谱:是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由于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不同,可引起机体多种生物学变化。表现为: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亚临床改变→临床中毒(致癌、致突变和致畸作用)→死亡 联合毒性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二者之间可以相互加强或减弱其毒性作用,这种现象称联合毒性作用。五种情况 1.相加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作用于机体,对机体产生的总效应等于各毒物单独效应之和。 2.协同作用 3.拮抗作用 4.独立作用各自毒作用的受体、部位、靶器官不同,不互相干扰,各自表现毒性效应 5.加强作用一种化学物对某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但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暴露时使其毒性效应增强。 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效应: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 反应:一定剂量的某一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程度的个体数在该群体中所占的比率。一般以%表示。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如死亡或存活、患病或未患病等。 效应通常用于表示化学物质在个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