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A数学建模城市污染物

2011A数学建模城市污染物
2011A数学建模城市污染物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日期:年月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摘 要

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进入土壤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等与日俱增,土壤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了解土壤污染物来源是切实有效地控制土壤污染,保障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本文针对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在合理的假设下,先绘制出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图;再根据单因子指数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方法对各功能区污染程度分析,说明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接着,在此基础上建立二维污染物空间扩散模型,采用搜索算法在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搜索出适量的样本点,再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对二维扩散模型进行拟合,求解相应的参数;最后通过对第三问模型优缺点的分析,建立时空扩散模型,更加精确反映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情况。

对于问题1,根据附件数据,调用Matlab 软件中的surf 函数绘制出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图,采用三维图像表示城区地貌特征,用灰度描绘该地受污染程度,清晰反映出在不同地貌,不同功能区的重金属污染物空间分布特点。选用单因子指数和内梅罗指数模型评价污染状况,运用Visual C++ 6.0编程计算出不同功能区单因子指数与内梅罗综合指数,由数据反映出工业区和交通区Hg 和Cu 严重超标,各功能区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工业区、交通区、生活区、公园绿地区、山区。

对于问题2,对各功能区的污染物含量进行分析,分析推测该城市存在规模较大或者数量较多的Hg,Cu,Zn 严重超标的工厂。为进一步揭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对各个功能区的不同重金属污染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spss 软件计算出各相关系数,揭示了不同功能区内土壤表层重金属污染的不同来源,分析可得,交通区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排放,工业区污染主要来源于工厂的超标排放。

对于问题3,根据污染物扩散的特征,建立一维污染物扩散模型:2

2

()

0()x u Q x Q e σ

--

=,

以此推广建立污染物的二维空间扩散模型:2

22

000()()

(,)exp[]x x y y Q x y Q σ

-+-=-

再运用搜索算法在局部极值点附近搜索适量样本点;采用多元非线性拟合方法对二维空间扩散模

型进行拟合,得到区域的最大值,即为污染源所在地,以Hg 的分布为例说明。

对于问题4,通过对上述模型优缺点的分析,进一步搜集相关数据,依据重金属传播所具有的富集性和不易分解性等特征,在空间分布模型的基础上引进时间变量,突出时间对于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建立时空扩散模型,以更好地研究地质环境的演化模式。

本文描述了城市土壤重金属在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含量分布、不同功能区各元素间分布格局的差异性、给出定量描述城区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评价模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以及数据间相关性的分析推测不同污染物的来源,并根据重金属的污染物的传播特征,建立确定污染源位置的模型,为合理规划和利用城市土壤、改造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保障人类健康等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城市土壤 重金属污染 单因子指数 内梅罗综合指数 扩散模型 非线性拟

一、问题重述

1.1背景资料

背景值:未受人类活动明显影响的土壤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和含量称为土壤背景值,或土壤环境背景值。影响土壤背景值的因素很复杂。包括数万年以来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风化、淋溶、淀积等地球化学作用的影响,生物小循环的影响,母质成因、质地与有机物含量的影响等等。因此,土壤背景值是—个范围值,而不是—个确定值。

1.2问题描述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对城市土壤地质环境异常的查证,以及如何应用查证获得的海量数据资料开展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按照功能划分,城区一般可分为生活区、工业区、山区、主干道路区及公园绿地区等,分别记为1类区、2类区、……、5类区,不同的区域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不同。

现对某城市城区土壤地质环境进行调查。为此,将所考察的城区划分为间距1公里左右的网格子区域,按照每平方公里1个采样点对表层土(0~10 厘米深度)进行取样、编号,并用GPS记录采样点的位置。应用专门仪器测试分析,获得了每个样本所含的多种化学元素的浓度数据。另一方面,按照2公里的间距在那些远离人群及工业活动的自然区取样,将其作为该城区表层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

附件1列出了采样点的位置、海拔高度及其所属功能区等信息,附件2列出了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采样点处的浓度,附件3列出了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

1.3需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1):给出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并分析该城区内不同区域

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问题(2):通过数据分析,说明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问题(3):分析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由此建立模型,确定污染源的位置。

问题(4):分析你所建立模型的优缺点,为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还

应收集什么信息?有了这些信息,如何建立模型解决问题?

二、问题分析

2.1 问题1:

先对采集点做分布进行分析,若分布较不均匀,则需做空间插值处理,随后根据附录数据并运用matlab的surf函数进行绘图,得到用三维坐标反映四维信息图像,其中以白色到黑色的渐变过程描绘污染程度的由轻到重的变化。再采用最为常用的土地

污染评价方法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五个不同功能区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

2.2 问题2:

由问题1得到各功能区不同种类的重金属含量的单因子指数,并由此分析其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类型,推测污染物来源的性质;因为对不同污染物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帮助分析污染源的性质,通过选择污染较为严重的几种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放映了不同功能区污染来源的差异,并推测各功能区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2.3 问题3:

通过污染物的传播特点,建立二维污染物空间分布模型;考虑到污染源的位于污染严重的附近区域,仅在污染严重的区域搜索样本点,极大地简化算法,且能准确反映污染源的位置;采用多元非线性拟合方法求解二维高斯分布函数,确定局部极值所对应的坐标轴,即污染源所在地;对相关参数进行解释,说明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点。

2.4问题4:

对模型一和模型三存在的优缺点进行评价,通过对模型优缺点的分析,了解模型存在的问题,收集更多的信息,借用这些信息对模型进行改善,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

思路的流程图如下:

三、 符号说明

i P :表示第i 重金属的单因子指数

j p :表示第i 功能区的内梅罗综合指数

12,,,n q q q :i 从1到n 分别表示n 个一维观测点

Q :表示污染源中心

0Q :表示污染源排污总量

0()t Q :表示第t 年污染源的排污总量

()Q x :表示观测点位置为x 的污染物含量

00(,)x y :表示二维污染源分布的中心位置

1122(,),(,),,(,)n n q x y q x y q x y :i 从1到n 分别表示n 个二维观测点

四、 模型的假设

假设1:样本数据真实可靠,可以客观评价城市重金属的分布状况。

假设2:各重金属污染物之间没有相互反应,传输中没有引起某种物质的消除和形成。 假设3:各重金属污染物在传播的过程中总含量没有衰减。

假设4:该城市重金属均由本城市市民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无外来重金属的影响。 假设5:污染严重的局部地区仅存在唯一的污染源。 假设6:污染源的的传播作用范围有限。

五、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数据的采集:

对采集点做散点图分布,观测采集点的地区分布,如下所示:

图1

采集点在地区空间上的分布相对均匀,基本覆盖城市的生活区,工业区,山区,交通区和公园绿地区,获得的信息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该城市各不同功能区的土壤污染状况。

5.1问题1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为了分析8种重金属污染的分布情况,首先做出这8种重金属污染的分布图,以对重金属污染分布有总体认识;然后根据所给出的数据,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定量的分析8种重金属的污染分布。

考虑到海拔因素对人类活动存在重大影响,为直观表现在不同地貌下,人类活动对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的影响。以三维图像表示城市的地貌特征,用灰度描绘各种重金属污染物的污染严重程度(其中纯白代表无污染)。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如下图所示(源代码见附录1):

图1-1 As污染分布图

图1-2 Cd污染分布图

图1-3 Cr污染分布图

图1-4 Cu污染分布图

图1-5 Hg污染分布图

图1-6 Ni污染分布图

图1-7 Pb污染分布图

图1-8 Zn污染分布图

从各重金属空间分布图可大致看出:

1、 山区和公园绿地区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生活区、交通区和工业区污染较为严重。

2、 Hg 分布较广,各功能区污染程度不一;各区As 、Cd 、Ni 含量普遍较低。

3、 重金属污染集中分布在海拔较低处,污染程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轻。

4、 工业区呈现混合污染态势。

1)污染物评价模型的建立

土壤重金属评价方法包括生态危害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贴近度方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因为内梅罗污染指数反映了各污染物对土壤的作用,并且特别考虑了污染最严重的因子,突出了高浓度污染物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其环境质量指数在加权过程中避免了权系数中主观因素的影响。故本次研究所采用目前在土壤重金属研究领域被广泛运用的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来进行重金属污染等级划分。

1)单因子指数法:i i i

C P S =

(1.1)

i P 为土壤中i 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 i C 为土壤中i 种重金属的实测值 i S 为i 种重金属的土壤环境环境背景值

2)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2

2

1

1

(())(

)

2

n

ij ij

i j M ax P P n

p =+=

∑ (1.2)

j 是城市功能区编号 i 为重金属元素种类 n 为重金属污染物种类

ij P 是

j 功能区单项污染因子

2)污染物评价模型的求解及分析

对数据预处理:将附录1各观测点功能区分类B,C,D,E 列复制黏贴到附录2中第J 列,将数据复制黏贴到文件名为a.txt 的txt 文档中,保存路径如:“C://a.txt ”。利用Visual C++ 6.0编程实现各功能区单因子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指数的计算(源代码见附录2)。

表1-1各功能区不同重金属的单因子指数

等级划分 1 2 3 4

单因子指数≤1

1.0-

2.0

2.0-

3.0

〉3.0

污染等级

非污

轻污

中污

重污

表1-2单因子指数污染程度分级

注:来源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导则》2000 年‘

由数据发现,在工业区和交通区的重金属Hg含量严重超标,可推测该城市存在大型化工厂或电池制造厂等高排放量工厂。

内梅罗综合指

数功能

1

功能

2

功能

3

功能

4

功能

5

Min

2.09

04

9.27

69

0.82

42

6.46

25

1.86

89

Average

3.17

06

13.5

33

1.25

31

9.42

64

2.73

44

Max

6.67

57

24.9

653

2.82

63

17.3

667

5.02

43 表1-3内梅罗综合指数

单因子指

数As Cd Cr Cu Hg Ni Pb Zn

功能区1

1.

7418

2.23

05

2.22

64

3.74

27

2.65

83

1.49

12

2.22

92

3.43

49

功能区2

2.

0143

3.02

39

1.72

29

9.66

18

18.3

53

1.61

07

3.00

13

4.02

79

功能区3

1.

1234

1.17

17

1.25

68

1.31

19

1.17

02

1.25

64

1.17

92

1.06

22

功能区4

1.

5856

2.76

93

1.87

27

4.71

33

12.7

664

1.43

23

2.04

95

3.51

96

功能区5

1.

7399

2.15

8

1.40

76

2.28

73

3.28

55

1.24

31

1.95

83

2.23

54

等级划

1 2 3 4 5

综合污染指数

0.7

0.7-

1.0

1.0-

2.0

2.0-

3.0

〉3.0

污染等级

安全

警戒

轻污

中污

重污

表1-4内梅罗综合指数污染程度分级

(注:来源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导则》2000 年)

图1-9 各不同功能区的内梅罗综合系数

5.2问题2分析

1)数据分析: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受污染最严重的因子影响较大,一方面突出表现了高浓度的重金属元素Hg对工业区和交通区土壤环境质量的污染,另一方面也掩盖了其它重金属元素对该地区的影响。因此,我们对剔除Hg后的数据再次进行计算,将两次结果进行对比,更加全面地反映出不同功能区的受污染情况。

内梅罗综合指数功能区1 功能区2 功能区

3

功能

区4

功能区

5

Min 2.0814 4.7344 0.8239 2.476

5

1.4318

Average 3.1601 7.2859 1.2546 3.793

7

2.0852

Max 6.662 15.7805 2.8331 8.060

1

4.2902

表2-1排除Hg后的内梅罗综合指数

剔除Hg影响后,发现该城市工业区,交通区,生活区受其它重金属元素污染严重;公园绿地区污染情况也不容忽视,远离城市的山区受污染相对较轻。

2)通过数据特征,定性描述重金属污染原因

背景资料:城市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存在两种途径:一种是来自于成土母质;另一种是外源输入,重金属分布与城市化过程中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大量的城市土壤研究表明,城市重金属污染主要涉及As、Cd、Cr、Cu、Ni、Hg、Pb、Zn。

外源输入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

①工业污染源。主要是基础工业特别是采矿和冶炼业是向环境中释放重金

属的主要污染源。

②生活污染源。生活垃圾中含有的重金属能渗到土壤中;生活废水中的有

机物可以吸收重金属,用这些水灌溉也可污染土壤。

③交通污染源。机车的燃料中所含的重金属如对土壤的污染。

工业污

染源

采矿冶金等行业三废排放:Hg、Cr、Cd、As、Pb、Zn

交通污

染源

汽车尾气排放:Pb、Zn、Cd、Cr、Cu

生活污

染源

生活废弃物:Cr、Cu、Zn、Pb

表2-2 各行业主要污染物类型

注:中国环保信息网,城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生物治理,2010年 [7]

对照表一,Cr,Ni,Cd,As含量较为接近相对背景值,由背景资料知道这几种元素受母岩控制较大,而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小。而Hg,Cu,Zn,Pb等重金属含量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内含量明显增加,其中Hg,Cu含量明显幅度较大,工业区Hg平均值超标18.4倍,Cu超标9.7倍,交通区Hg平均值超标12.8倍,Cu超标4.7倍,说明该城市存在Hg,Cu排放严重超标的企业或工厂,并且其排放的污染物已经对该城市造成严重影响。

各重金属间的相关性分析:

各土壤重金属之间的依存关系,能帮助揭示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来源,选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Hg,Cu,Pb和Zn为例。分析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污染的来源。由于Hg,Cu,Pb,Zn其数量值表现出等级特征,故采用spearman分析Hg,Cu,Pb,Zn之间的等级相关性。使用spss中Correlate 命令项spearman分别对功能区一,功能区二和功能区四的Hg,Cu,Pb,Zn做相关性分析,得到下表:

相关系数R Hg-C

u

Hg-P

b

Hg-Z

n

Cu-P

b

Cu-Z

n

Pb-Z

n

功能区一0.64

5

0.73

6

0.77

4

0.74

4

0.77

3

0.87

7

功能区二0.59

3

0.41

1

0.57

3

0.80

3

0.86

0.77

8

功能区四0.62

3

0.61

2

0.67

9

0.78

2

0.88

4

0.89

1

表2-3

由上图可知:

第一:Cu,Zn,Pb间的相关性较强,其中Zn,Pb自相关性较强,有资料表明受交通污染源控制时,交通道路断面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取决于其距离交通道路的远近。离公路越远,受交通污染源的影响越小,土壤Pb、Zn污染越轻,递减趋势明显。土壤中Zn和Pb 含量随道路远近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说明土壤Pb和Zn源于相同的污染源为交通污染源。

第二: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间依存关系各不相同,反映各地区重金属来源的途径存在差异。在工业区,部分土壤重金属间依附关系不明显,而部分金属间的依附关系显著,这反映该功能区受到复合型污染源(即同时排放不同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源)影响,而公园绿地区、山区重金属污染相对小。

综上所述:

该城市工业区,交通区,生活区污染均较为严重,其中重金属元素Hg含量最为突出,可推测该地区存在大型或数量较多的Hg严重超标的企业;Cu,Zn,Pb等重金属元素浓度也严重超标,由于Cu,Zn,Pb在各地区含量均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故推测Cu,Zn,Pb等重金属元素来源于超标排放的企业或工厂。

不同功能区,反映出污染源的性质不同,如工业区反映重金属污染源的多样性,生活区和交通区反映污染源单一,分别为生活废弃物和汽车尾气排放。

5.3问题3模型的建立

由于重金属是以一定比例存在于水体、悬浮物和底泥之中,因此,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将取决于它在这三相中的运动规律。考虑到重金属在水体中溶解态、悬浮态和底泥态的物理运动物质交换,吸附和解吸物质交换,以及沉降和再悬浮物质交换过程复杂,且对城市的河流,悬浮物,底泥等量值不明确,无法给出准确信息建模。故从总体角度将重金属输送迁移基本方程简化为平面扩散模型。因为重金属的传播以污染源为中心,向四周散开,浓度最大的地方就是污染源,将问题转化为求局部最大值。

假设在局部足够小的区域内对于某类重金属存在唯一的重金属污染源Q,经过足够长得时间后,此污染源对周围地区照成了重金属污染,在该地区寻找n个观测点,其重金属污染物含量为1,2,

q q qn

,对该过程的模拟图如下所示:

图3-1

1)一维污染源传播模型:

对于这一特定的重金属污染源Q,假设污染源的总排放量为

Q,且污染物在空间的分布

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3-2

对污染物的直线扩散方式进行分析,记坐标轴为x 的观测点的污染物含量为()Q x ,若受体距离污染源越远,则污染源对其作用效果越不明显,即传播系数为一随距离递减的曲线,则在x x +?的观测点,其污染物的一维分布形式满足:

()()(1)()m

x Q x x Q x Q x x

x α+?-=-

?

其中α 为污染物的传播系数,m x 为污染物的传播范围。

因为重金属污染在传播过程中,性质稳定,且具有富集的特点,空间传播速度较慢,故认为m x 为一常数,由污染物的性质决定。

当0x ?→有:

()()

lim

(1)()x m

Q x x Q x x Q x x

x α?->+?-=-

?

()(1)()m

dQ x x xQ x dx

x α=-

分离变量求解得到:

2

120()m

x

x x Q x Q e

α-

=

简化模型:

2

2

()

0()x u Q x Q e

σ

--= (3.1)

发现模型的分布呈倒扣钟形,且近似于高斯分布曲线,其中当x u =时,函数取得最大值,即u 为污染源位置所在地,σ 表示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状态。

2)二维的污染物扩散模型

重金属污染物分布在平面上,依据上述分析,对一维污染物模型进行推广,忽略空间的各向异性,可以得知重金属在空间上的分布为二维高斯分布形式,其形状为一倒扣钟形,其扩散模型为:

2

22

000()()

(,)exp[]x x y y Q x y Q σ

-+-=-

(3.2)

搜索样本点的算法:

取n 个样本点11(,)q x y , 22(,)q x y ,33(,)q x y …(,)n n q x y 对对函数模型进行拟合。因为局部地区的污染源位置大致位于极大值的所处的周围区域,故选取极大值附近的点作为拟合函数模型的样本点具有实际意义。

以Hg

为例说明:

图3-3

如图3-3所示:存在三个等浓度线密集的区域,表明空间分布明显存在三个污染源地区,分别位于[14000,17000],[8000,12000]x y ∈∈,[2000,4000],[3000,4000]x y ∈∈和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代替GB3548-83、GB4276-84、 GB4277-84、GB4282-84、 GB4286-84、GB4911-85、 GB4912-85、GB4913-85、| GB4916-85、GB4917-85、 GBJ4-73各标准中的废气部分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04-12批准1997-01-01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什么是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

1. 什么是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 简单地说:数学模型就是对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表述。 具体一点说:数学模型是关于部分现实世界为某种目的的一个抽象的简化的数学结构。 更确切地说:数学模型就是对于一个特定的对象为了一个特定目标,根据特有的内在规律,做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数学结构可以是数学公式,算法、表格、图示等。 数学建模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数学建模的过程(见数学建模过程流程图)。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划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 2.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由来: 1985年在美国出现了一种叫做MCM的一年一度大大学生数学模型(1987年全称为Mathematical Competition in Modeling,1988年改全称为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其所写均为MCM)。这并不是偶然的。在1985年以前美国只有一种大学生数学竞赛(The william Lowell Putnam mathematial Competition,简称Putman(普特南)数学竞赛),这是由美国数学协会(MAA--即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的缩写)主持,于每年1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分两试进行,每年一次。在国际上产生很大影响,现已成为国际性的大学生的一项著名赛事。该竞赛每年2月或3月进行。 我国自1989年首次参加这一竞赛,历届均取得优异成绩。经过数年参加美国赛表明,中国大学生在数学建模方面是有竞争力和创新联想能力的。为使这一赛事更广泛地展开,1990年先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后与国家教委联合主办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称CMCM),该项赛事每年9月进行。

2018年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大全

2018年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大全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时规定了标准执行中的各种要求。 1.2 适用范围

数学建模常用方法

数学建模常用方法 建模常用算法,仅供参考: 1、蒙特卡罗算法(该算法又称随机性模拟算法,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来解决问题的算法,同时可以通过模拟可以来检验自己模型的正确性,是比赛时必 用的方法) 2、数据拟合、参数估计、插值等数据处理算法(比赛中通常会遇到大量的数据需要处理,而处理数据的关键就在于这些算法,通常使用M a t l a b作为工具) 3、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多元规划、二次规划等规划类问题(建模竞赛大多数问题属于最优化问题,很多时候这些问题可以用数学规划算法来描述,通 常使用L i n d o、L i n g o软件实现) 4、图论算法(这类算法可以分为很多种,包括最短路、网络流、二分图等算法,涉及到图论的问题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需要认真准备) 5、动态规划、回溯搜索、分治算法、分支定界等计算机算法(这些算法是算法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很多场合可以用到竞赛中) 6、最优化理论的三大非经典算法:模拟退火法、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这些问题是用来解决一些较困难的最优化问题的算法,对于有些问题非常有帮助,但是算法的实现比较困难,需慎重使用) 7、网格算法和穷举法(网格算法和穷举法都是暴力搜索最优点的算法,在很多竞赛题中有应用,当重点讨论模型本身而轻视算法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 暴力方案,最好使用一些高级语言作为编程工具) 8、一些连续离散化方法(很多问题都是实际来的,数据可以是连续的,而计 算机只认的是离散的数据,因此将其离散化后进行差分代替微分、求和代替积分等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9、数值分析算法(如果在比赛中采用高级语言进行编程的话,那一些数值分析中常用的算法比如方程组求解、矩阵运算、函数积分等算法就需要额外编写库函数进行调用) 10、图象处理算法(赛题中有一类问题与图形有关,即使与图形无关,论文 中也应该要不乏图片的,这些图形如何展示以及如何处理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使用M a t l a b进行处理) 一、在数学建模中常用的方法: 1.类比法 2.二分法 3.量纲分析法 4.差分法 5.变分法 6.图论法 7.层次分析法 8.数据拟合法 9.回归分析法 10.数学规划(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目标规划) 11.机理分析 12.排队方法

宜居城市问题 数学建模

本文主要探讨不同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宜居舒适度的问题,按照居住舒适 度, 经济发展度,景观宜人度,公众安全度以及文化丰厚度五方面的标准,综合考虑数据的可塑性以及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构建比较完善的城市宜居指数评价体系。 问题一通过列举指标以及合理性分析,建立一个初步可微化的数学模型,并阐述指标合理性,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整理与归纳,采用组合筛选的方法,进而得到宜居城市的基本指模型。 问题二要求对给出的八个城市进行合理性研究,我们采用“熵值法”来更进一步的确定各个指标的比例权重,通过数据的收集并整理,对比以及分析各个指标的,对数据进行合理的解释,则选出八个城市的最佳排情况。 问题三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反映每个指标对宜居城市排名的问题,然后再通过对数据的灵敏度分析,使得每个指标在同等幅度的变化下,进一步评价那些重要的指标对宜居城市的排名产生显著的影响。 问题四,要求在考虑一些不确定性的因素会对某些指标产生重大的影响,在这些不确定因素通过“动态加权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而来计算这些因素对宜居城市的影响,基于这些不确定因素重新建立数学模型,再次对问题二的八个城市进行合理分析,进而到这八个城市的宜居新排名。 第五小问需要徐州市政府管理者在经济增长率,污水处理率以及工业废水排放量方面加强责任意识,有利于该市在生态稳定的进步和城市宜居性的提升。 关键词:熵值法 组合筛选法 主成分分析法 动态加权综合评价 题 目 摘要 宜居 城市问题

一、问题重述 宜居城市主要指城市适宜居住程度的综合评价。专家给出的主要特征是:文 明开化,社会治安优秀,生活舒适,经济持续繁荣,城市美誉度高,环境优美。宜居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最终产物,也是最终形态。宜居城市是我们开启美好的生活的基础。离不开优美的环境,一座适宜居住的城市,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城市宜居性是目前科学领域重点研究的热点,也是国家政府和市民密切关注的焦点,当前阶段我国城市发展重要目标是建设宜居城市,这对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功能,进而提高城市的运转效率具有重要的实质意义。 世界各国的宜居城市排名每年都是重点关注的话题。不同国家所处的地域, 发展阶段,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不同的不同机构对宜居城市所看重的指标也不尽相同,进而产生不同的评测结果和产生不同的变化。“宜居城市”不仅要具备居民的“衣食住行”,更要承担人民实际情况的切实感受,承担教育和传承文化延续。 二、问题分析 考虑到城市宜居的合理性,首先我们应想到与城市宜居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我们在进行指标体系量化时,各个因素都对宜居城市系统的某一项功能产生影响,我们认为城市是否应该由城市经济发达与发展程度(经济结构,经济水平,经济效益和发展成本),创新能力,社会和谐度(社会稳定程度,保障水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公共安全水准等方面来共同决定。只有通过将这些因素全权综合在一起才能够判断一座城市是否宜居。因此我们采用主层次分析法分析这些因素对宜居的影响指数,进而建立对宜居城市的数学模型。问题一的分析问题一通过列举指标以及合理性分析,我们可以通过指标筛选指标,并阐述指标合理性,进而得到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的运算方法得到数量权,进而得到指标权重,然后建立数学求解模型,得到指数权重。

201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大全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大全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 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 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 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 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 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时规定了标准执行中的各种要求。 1.2 适用范围 1.2.1 在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锅炉执行GB13271-9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炉窑执行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电厂执行GB13223-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炼焦炉执行GB16171-1996《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泥厂执行GB4915-199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物质排放执行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汽车排放执行GB14761.1~14761.7-93《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摩托车排气执行GB 14621-93《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其它大气污染物排放均执行本标准。 1.2.2 本标准实施后再行发布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其适用范围规定的污染源不再执行本标准。 1.2.3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黄冈师范学院图书馆

黄冈师范学院图书馆现有馆舍总面积25107平方米,由新校区图书馆(面积21 000平方 米)和银盘山校区图书馆(面积4107平方米)两部分组成。新校区图书馆,建筑整体气势 恢弘,形体简明,造型通透,表达了庄重典雅的文化品质。新图书馆采用统一荷载、统一 层高、统一柱网的三统一设计,采用当前国际流行的藏、借、阅、查、研五位一体的开放式 管理模式,所有馆藏书刊全部实现开架借阅,营造了一个“人在书中,书傍人旁”的“知识 超市”氛围。 图书馆现有正式职工49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14人,中级职称19人,具有大 学本科以上学历36人,专科学历5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图书馆员队伍,为开展现代化 的图书馆服务提供了保障。图书馆设有办公室、采编部、期刊部、参考咨询部、阅览部、流 通部、技术部、城区分馆八个部(室)。 图书馆现有4000多个阅览座位,1200个信息点,拥有纸本藏书100余万册,电子图 书镜象40.6万册,共享77万册,试用240万种;纸本中文期刊1388种,电子版中文期刊 10100种;纸本外文期刊298种,电子版外文期刊近400余种。图书馆已拥有国内较大型的 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如中国期刊网、超星电子图书、万方数据库、Springer 电子期刊全文 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网上报告厅、视频教育资源库等正式数据库及博看网、人大数据

库、中国经济信息网、搜数网、圣典E-BOOK、北大法意数据库、方略学科导航等多个试用 数据库,为学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以及学生的学习与考研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伴随着黄冈师范学院建设省属一流大学的步伐,黄冈师范学院图书馆正朝着建设网络 化、数字化、特色化的现代大学图书馆的目标不断前进。图书馆以“读者第一、服务育人” 为宗旨,周开放时间达84小时,目前已开展外借、阅览、参考咨询、情报检索、定题服 务、读者教育等多种服务。为加快网络化建设,图书馆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局域网网络,实现 中外文图书和连续出版物的采购、编目、典藏、流通及馆藏文献检索等工作的自动化管理; 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有力推进,学校加大了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和数字化设备的采购力度, 建成拥有450台微机的教工与学生电子阅览室三个,磁盘阵列39T,服务器9台,并建成图书 馆特色网站—211.69.154.9为全校师生提供网络信息资源服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稳步发 展;为提高社会影响力和信息服务竞争力,努力提升特色化水平,图书馆正在加紧建设“苏 东坡在黄州”、“学科资源平台”等3个数据库。 学校的快速发展及数字化建设,对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全体员工为了进一 步落实图书馆为学校人才培养、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宗旨,决心以一流的服务回报广大读者, 努力把图书馆办成学校优质服务的窗口和对外宣传的窗口。

系统的描述与数学建模

系统的描述与数学建模 [摘要]数学建模就是利用数学方法将系统的文字语言描述转化成数学方式表达。由于影响系统的因素多种多样,当用数学表达系统时,我们要求尽可能要使得数学建模既能从本质上反映系统,又能使得系统的数学模型具有简单性。 [关键词]系统的建模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就是利用数学方法将系统的文字语言描述转化成数学方式表达。由于影响系统的因素多种多样,当用数学表达系统时,我们要求尽可能要使得数学建模既能从本质上反映系统,又能使得系统的数学模型具有简单性。一个极其复杂的数学模型对于分析系统毫无帮助。 为了说明这种数学建模的方法,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研究某一地区人口的健康状况。假定在我们的研究时段内没有人口的自然死亡,按照自然规律人口总是以一定的概率,变成亚健康、或者患上某种轻疾病、或者患上重疾病。在一定的环境和医疗条件下,部分亚健康者和患者会得以康复,这是一种简单运算的系统描述,并没有具体地给出定量表达。为了能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个描述,我们按照以下方式将人口分类:(1)健康人。(2)亚健康人。(3)患轻病人。(4)患重病人。 根据上面的关系和一些假定条件,我们可以得到相应的微分方程,至于方程的详细导出我们以后再讨论。这里我们需要指出,前面我们只是一种说明性的举例,在实际建模过程中,要依赖于系统所在的环境,按照前面方法得到的应是确定性模型,在随机环境中,上面所述的量应当对应成相应状态的概率。 再比如排队系统,是最常见的一种系统,这类系统主要描述顾客到达,接受服务然后离开这一过程。系统由顾客与服务员两个单元组成。这类问题主要由以下四个因素决定:(1)顾客来到窗口的频率。(2)窗口的个数。(3)排队规则。(4)服务时间分布;所以我们必须对它们作适当的假定。 在单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模型M/M/1,即系统只设一个服务台床的情况。假定顾客是相互独立地到达系统,而且顾客到达系统的间隔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 F(t)=1-e -λt (输入过程),又服务窗为每一位顾客的服务时间也同时服从负指 数分布H(t)=1-e -μt (运行方式)。对这种最简单的排队模型,我们将依照不同的系统规则确定排队系统所满足的微分方程。 M/M/1损失制排队模型是指系统内只设一个服务窗,系统容量为1(即有一个排队位置而无排队等待位置),顾客到达和窗口服务时间均为负指数分布,且

学院体育运动中心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目录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名称及单位情况 (1) 1.2项目概况 (1) 1.3编制的依据与范围 (2) 4.1土地利用 (20) 4.2征地拆迁补偿 (20) 第五章建设方案 (21) 5.1 设计依据 (21)

5.3 项目定位与设计要求 (22) 5.4 建设规模的确定 (23) 5.5 总平面布置 (26) 5.6 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27) 7.1环境保护法规及标准 (88) 7.2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88) 7.3环境影响评价 (91) 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及实施计划 (92) 8.1项目建设管理 (92)

第九章建设项目招标 (94) 9.1 招标依据 (94) 9.2招标组织形成 (94) 9.3招投标范围 (94) 11.3 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101) 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104) 12.1综合评价 (104) 12.2结论 (104) 12.3建议 (105)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单位情况 ××学院体育运动中心 ××学院 ××经济开发区明珠大道以东,三台河以西,新校园以南,××中学以北。 1.2.2建设规模及内容 新建体育运动中心总用地面积29653.56㎡,总建筑面积22596.92㎡。体育运动中心分主馆、附馆、游泳馆和乒羽球馆等四个功能区:主馆总建筑面积为6359.06㎡,设计看台座位数为3960个(其中固定坐席3000个,活动坐席960个);附馆总建筑面积为5545.08㎡,包括健美操场馆、体操场馆、武术场馆、

体育舞蹈场馆和体能训练馆等;游泳馆总建筑面积2848.62㎡,建设有50m×25m 八泳道标准泳池一个、男女更衣室、淋浴室、消毒池等若干;乒羽球馆总建筑面积2985.94㎡,建设有48片(台)标准乒乓球馆一个、12片标准羽毛球馆一个;办公、库房及其他建筑面积4858.22㎡。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3编制的依据与范围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2)《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关于批准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通知》(建标[1992]245号);

最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大全

最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大全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 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 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 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 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时规定了标准执行中的各种要求。 1.2 适用范围 1.2.1 在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锅炉执行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1996-12-06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时规定了标准执行中的各种要求。在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适用于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新建锅炉自2014年7月1日起、10t/h以上在用蒸汽锅炉和7MW以上在用热水锅炉自2015年10月1日、10t/h及以下在用蒸汽锅炉和7MW及以下在用热水锅炉自2016年7月1日起执行本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自2016年7月1日废止。各地也可根据当地环境保护的需要和经济与技术条件,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提前实施本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锅炉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和烟气黑度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以燃煤、燃油和燃气为燃料的单台出力65t/h及以下蒸汽锅炉、各种容量的热水锅炉及有机热载体锅炉;各种容量的层燃炉、抛煤机炉。 使用型煤、水煤浆、煤矸石、石油焦、油页岩、生物质成型燃料等的锅炉,参照本标准中燃煤锅炉排放控制要求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为燃料的锅炉。 本标准适用于在用锅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锅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污染物排放行为;新设立污染源的选址和特殊保护区域内现有污染源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锅炉boiler 锅炉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加热热水或其他工质,以生产规定参数(温 度,压力)和品质的蒸汽、热水或其他工质的设备。 3.2在用锅炉in-useboiler 指本标准实施之日前,已建成投产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锅炉。 3.3新建锅炉newboiler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锅炉建设项目。 3.4有机热载体锅炉organicfluidboiler 以有机质液体作为热载体工质的锅炉。 3.5标准状态standardcondition 锅炉烟气在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状态,简称"标态"。本标准规定的 排放浓度均指标准状态下干烟气中的数值。 3.6烟囱高度stackheight 指从烟囱(或锅炉房)所在的地平面至烟囱出口的高度。 3.7氧含量O2content 燃料燃烧后,烟气中含有的多余的自由氧,通常以干基容积百分数来表示。 3.8重点地区keyregion 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在国土开发密度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大气环境 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 的地区。 3.9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speciallimitationforairpollutants

数学建模 自习室管理系统

一.问题重述: 近年来,大学用电浪费比较严重,集中体现在学生上晚自习上,一种情况是去某个教室上自习的人比较少,但是教室的灯却全部打开,第二种情况是晚上上自习的总人数比较少,但是开放的教室比较多,这要求提供一种最节约、最合理的管理方法。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数据,有以下问题。数据见表。 1.假如学校有8000名同学,每个同学是否上自习相互独立,上自习的可能性为0.7. 要使需要上自习的同学满足程度不低于95%,开放的教室满座率不低于4/5,同时尽量不超过90%。问该安排哪些教室开放,能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 2.在第一问基础上,假设这8000名同学分别住在10个宿舍区,现有的45个教室分为9个自习区,按顺序5个教室为1个区,即1,2,3,4,5为第1区,…, 41,42,43,44,45为第9区。这10个宿舍区到9个自习区的距离见表2。学生到各教室上自习的满意程度与到该教室的距离有关系,距离近则满意程度高,距离远则满意程度降低。假设学生从宿舍区到一个自习区的距离与到自习区任何教室的距离相同。请给出合理的满意程度的度量,并重新考虑如何安排教室,既达到节约用电目的,又能提高学生的满意程度。另外尽量安排开放同区的教室。3.假设临近期末,上自习的人数突然增多,每个同学上自习的可能性增大为0.85,要使需要上自习的同学满足程度不低于99%,开放的教室满座率不低于4/5,同时尽量不超过95%。这时可能出现教室不能满足需要,需要临时搭建几个教室。 假设现有的45个教室仍按问题2中要求分为9个区。搭建的教室紧靠在某区,每个区只能搭建一个教室,搭建的教室与该区某教室的规格相同(所有参数相同),学生到该教室的距离与到该区任何教室的距离假设相同。问至少要搭建几个教室,并搭建在什么位置,既达到节约用电目的,又能提高学生的满意程度。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04-12批准1997-01-01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 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他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 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 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912—85 轻金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时规定了标准执行中的各种要求。 1.2 适用范围 1.2.1 在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锅炉执行GB13271-9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炉窑执行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电厂执行GB13223-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炼焦炉执行GB16171-1996《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泥厂执行GB4915-199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物质排放执行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汽车排放执行GB14761.1~14761.7-93《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摩托车排气执行GB14621-93《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他大气污染物排放均执行本标准。 1.2.2 本标准实施后再行发布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其适用范围规定的

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工业废水中铊污染物排放标准》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工业废水中铊污染物排放标准》课题组 二〇一六年五月

目录 1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工作过程 (4) 1.1 任务来源 (4) 1.2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4) 1.3 标准编制过程 (6) 1.4 标准制定的原则 (8) 1.5 标准制定的政策依据 (8) 1.6标准制定的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10) 1.6.1 总体思路 (10) 1.6.2 标准制修订的技术路线 (10) 2 广东省排铊行业概况 (11) 2.1 铊的基本理化特性 (11) 2.2 铊的毒性 (12) 2.3 广东省铊污染物排放现状和特点 (13) 2.4 排铊企业水污染物排放现状 (14) 3 废水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15) 4 国内外铊污染物控制标准 (17) 5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22) 5.1 适用范围 (22) 5.2标准结构框架 (23) 5.3 术语和定义 (24) 5.4 排放限值的确定及制定依据 (24) 5.4.1确定本标准排放限值 (24) 5.4.2国内外标准比较分析 (25) 5.5 监测要求 (27) 5.5.1监测点位要求 (27) 5.5.2 监测频次 (27) 5.5.3 测定方法 (27) 6 标准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27) 7 实施成本和效益分析 (29)

1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工作过程 1.1 任务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粤府办〔2011〕48号)以及《广东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保障人群健康要求,加强重金属排放企业的管理,减少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防范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经省质监局立项,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组织开展了《广东省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编制工作。 1.2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1、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以及相关的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均未对废水中铊污染排放限值做出明确规定,2015年7月新出台的《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3-2015)虽然规定了铊排放限值,但其覆盖面仅限于无机化学工业,未能涵盖矿山、冶炼等铊污染物排放重点行业。根据我省排铊行业实际情况,结合我省环境管理需求,亟需提出工业废水中铊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的环境监管要求。 2、制定标准的重要意义 促进排铊企业加强排放废水中铊污染物的监管力度,推进排铊工业企业清洁生产,以更有效的控制铊污染物向环境中排放。本标准的制定及实施也将为我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供有力的执法依据。 (1)完善标准体系,提升环境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准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Integrated 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s GB16297-1996 代替GB3548-83、GB4276-84、 GB4277-84、GB4282-84、 GB4286-84、GB4911-85、 GB4912-85、GB4913-85、 GB4916-85、GB4917-85、 GBJ4-73各标准中的废气部分 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6-04-12批准 1997-01-01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Integrated 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s GB16297-1996 代替GB3548-83、GB4276-84、 GB4277-84、GB4282-84、 GB4286-84、GB4911-85、 GB4912-85、GB4913-85、 GB4916-85、GB4917-85、 GBJ4-73各标准中的废气部分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04-12批准 1997-01-01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时规定了标准执行中的各种要求。 1.2 适用范围 1.2.1 在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办公室电话系统模拟(数学建模)

排队论在电话问题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建立一个模拟办公室电话系统模型,解决由三个电话机占线而可能打不进电话的问题。根据该办公室的电话系统状况得知其服从排队论模型规律,则应用排队论知识建立模型。 用)(t Pn 表示在时刻t ,服务系统的状态为n (系统占线条数为n )的概率。通过输入过程(顾客打进电话),排队规则,和服务机构的具体情况建立关于)(t Pn 的微分差分方程求解。令0)('=t P n 把微分方程变成差分方程,而不再含微分了, 把)(t Pn 转化为与t 无关的稳态解。关于标准的M/M/s 排队模型各种特征的规定于标准的M/M/1模型的规定相同。另外规定各服务器工作是相互独立(不搞协作)且平均服务率相同 .==...==s 21μμμμ于是整个服务机构的平均服务率为μs 。令ρ=λ/su 只有当时λ/su<1时才不会排成无限的队列,成这个系统为服务强度,各顾客服务时间服从相同的负指数分布 ' 通过模型我们可以得到:无占线、一条占线、两条占线、三条占线的概率分别 是%,%,%,%。 · 关键词:泊松分布,指数分布,概率,期望,Little 公式

… 一、问题重述 一个办公室有三条电话线可打进,也就是说在任意时刻最多能接待三个顾客,顾客打电话是随机的,其时间服从上午9点至下午5点的均匀分布,每次电话持续时间是均值为6分钟的随机变量。 经理关心由于三个电话机占线而可能打不进电话的顾客数。他们当中部分人稍后可能重拨电话,而其他人则可能放弃通话,一天中接通的电话平均数是70。 请你建立一个模型模拟办公室电话系统,帮助经理在休息时思考这个问题,用你的模型做下述估计: (1)} (2)无电话占线、有一条、两条占线和三条都占线的时间百分比; (3)未打进电话的顾客所占百分比。 二、问题的分析 这是一个多服务台混合制模型M/M/s/K,顾客的相继到达时间服从参数为的负指数分布(即顾客的到达过程为Poisson流),服务台的个数为s,每个服务台的服务时间相互独立,且服从参数为的负指数分布,系统的空间为K。求平稳分布,考虑系统处的任一状态n。假设记录了一段时间内系统进入状态n和离开状态n的次数,则因为“进入”和“离开”是交替发生的,所以这两个数要么相等要么相差1。但就这两件事件平均发生率来说,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三、基本假设 ①顾客的相继到达时间服从参数为λ的负指数分布; ②服务时间服从参数μ的负指数分布; ③顾客选择打进哪一条线是随机的而且是等可能的; ④, ⑤某条线接通时,其他顾客不能接通,则称为占线 四、符号定义及变量说明 ①:顾客的相继到达时间服从参数为λ的负指数分布,服务时间服从参数μ的负指 数分布; ②:) Pn表示在时刻t服务系统的状态为n(系统中顾客数为n)的概率,(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