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厘米的认识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厘米的认识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厘米的认识

微课《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会用刻度尺中的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以给“数学书配多大书皮”为例,让学生用身边的工具动手量一量数学书的边有多长,然而却得出多种不同的结果,提出问题:这样的

书皮能买到吗?思考过后,学生会发现问题出在单位不统一,充分感知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从而为“厘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选择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物入手,导入新课,既自然又不陌生。】

二、新知探索:

1、引出:为了交流方便,统一用小棒去测量。

2、通过“猜一猜”的活动,使学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认识。

3、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等活动对1厘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明白了“厘米”不仅是一个长度单位,而且是世界上统一的长度单位。

4、通过“说一说”的活动,把对“厘米的认识”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5、介绍“cm”的含义。

6、试一试:用1厘米的小棒去测量身边的物体。

7、通过测量的活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用小棒测量的局限性,以及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然后自己想出办法去扫除这种种的障碍,从而为“尺子”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8、认识“尺子”上三种长短不同的竖线,以及“0刻度”所表示的含义,深刻体会到“尺子的产生”就是这样顺其自然,顺理成章。

9、通过用“尺子”量一量数学书的边,确定该买多大的书皮。

【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参与、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懂得了任何知识的产生其实就是生活的必然产物,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逐渐诞生的,进一步增强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课后巩固:

请用尺子去测量生活当中的其他物品。

微课《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

咸阳市兴平市东城西关小学

任旭娟

2016年10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