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蔬果动物画法

各种蔬果动物画法
各种蔬果动物画法

寿桃画法:

1、调桃子的颜色,首先蘸朱砂色,接着蘸曙红,笔尖蘸胭脂与墨。

2、用另一支笔蘸藤黄加石绿,滴注在蘸了红色笔的笔根部分。

3、迅速落笔下点,边点边移动,使其成为桃的形态。

4、墨加花青加藤黄点染桃叶。

5、浓墨勾勒叶脉,完成。

螃蟹的画法:

1、首先用浓墨中锋粗笔画出螃蟹壳,注意形态的饱满圆润

2、其次用更浓些的墨点画出前面两个大钳子,勾勒钳角用笔要迅速有力。

3、然后画出其余六脚,在画的时候注意不要让它们过于平均平行,要有一定的错落。

4、最后用焦墨点画螃蟹的一对眼睛,完成一只螃蟹。

5、在画由几只螃蟹组成的画面的时候,要注意每只螃蟹在用墨上要有变化,浓淡错落搭配,画面才会有生气。

6、熟蟹的画法与活蟹基本相同,只是用朱膘色来代替墨色。在画的时候因为是熟蟹,可以将其画在盘碟之上,也可以放置在花瓶、果篮的边角位置。(上图为娄师白作品《四蟹图》)

小鸡画法:

1、浓墨侧锋点画头部,运笔顺序先侧锋自上而下,后回锋收笔。

2、侧锋点画两个小翅膀,一半圆形,一斜线形。

3、去墨加水,把笔头水分去掉一些后,淡墨连接头部与翅膀,画出背部。

4、加水,把笔头调整成鸭嘴状,以淡墨快速画出胸腹部与大腿,侧锋扫画小鸡的尾部。

5、朱膘加墨勾画嘴部与爪子,完成。

葡萄小鸡组合练习:

葡萄画法:

1、胭脂+花青+墨,中锋顺时针方向画圆,收笔处自然留出白痕(高

光),表现其晶莹剔透的感觉。

2、一笔墨画一组葡萄串,自然出现浓淡干湿的变化。

3、叶子画法与葫芦丝瓜叶子大致相同,可以用纯墨画,也可以花

青+藤黄+墨来画。

4、根据画面走势,勾画藤蔓。

可以在画面适当位置配一、二只小鸡,增添情趣。

最后,落款钤印完成。

葫芦的画法

葫芦叶呈掌状。先点左侧上边一笔,灰墨蘸浓墨自叶梢往里点垛,接着在第一笔的下边,朝同一方向用同一笔法点出第二笔,这一笔的形体较大,所以笔按的力度要大。第三笔仍自叶梢向里点,其形的宽度又大于第二笔,墨色要明显地出现浓淡变化。第四五两笔是自叶基向外点。第四笔笔尖先蘸清水,随即点

入右侧,宽度大小近似第三笔。接着点第五笔,这一笔要有意地把点位置上移,与第一笔取齐,以表现叶心的下凹。半干时以稍浓一些的

墨色,自叶心朝五笔

叶梢处勾写主盘,再写分筋。勾筋用笔宜活,以断续的折笔,通过提和按有虚有实地勾写。筋以简为好。

葫芦画法之构图练习

葫芦藤属于蔓本缠藤,嫩藤居多,往往呈下垂状,枝茎柔韧挺拔。其笔法需柔中带刚,行笔转折少,顿挫也不十分明显,主要是弯曲盘旋的缠绕。画藤蔓要用长锋硬毫(“石獾”一类)悬腕捻笔,以行草书法笔意自如提按转折,枯湿浓淡粗细变化随笔势一挥而就。墨色上浓淡枯润相间。枝蔓宜简不宜繁,几笔概括即可,要循其规律,不可无视藤蔓的结构信笔乱缠。

葫芦果实的画法是点垛法,以浓藤黄蘸赭点垛,自上部顶端起笔,先画左侧一笔,由细渐粗再画右侧一着笔,两笔构成葫芦上半部的形体。接用笔上的余色自左向下作一弧形半圆,笔尖朝外运行。再画右侧一笔,其法同前。然后顺势转笔在当中空白部位一擦,即完成葫芦的整个形体。另一种方法是涮去笔尖部分的余色,蘸清水点入当中空白部位,二法皆可。最后趁湿添写葫芦的长柄及点蒂,并在下部适当位置脐。

1、藤黄+胭脂+墨,调出葫芦的颜色,中锋侧锋结合画出葫芦的形态,注意葫芦之间要有色彩浓淡与形体大小的区别。

2、墨+花青或用纯墨,画出葫芦叶片,形状与丝瓜、葡萄叶接近。

3、根据葫芦与叶子的长势,干笔中锋穿枝、钩藤。

4、在画面空白处,配以麻雀,用色与葫芦色相呼应,完成。

丝瓜的画法:

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今天这节课我们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表现丝瓜的形象特征。丝瓜是人们常吃的蔬菜,果实瘦长嫩绿,色彩明快,藤蔓曲曲盘旋,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丝瓜的表现技法与画葫芦有相似之处,如它们的叶和藤。画丝瓜先用水墨画丝瓜的叶,然后用花青加藤黄以左右两笔画出丝瓜的基本形,稍干后用花青和墨色线条将丝瓜和叶的筋勾出。

画丝瓜一般不画一只,可画两至三只或更多,丝瓜不宜垂直画下,应带有弧曲之势,如果画两个或两个以上,还可形成相互呼应的效果。表示丝瓜的鲜嫩,可画上丝瓜花。丝瓜花用藤黄画出花瓣,然后用朱砂勾筋。

1.用墨加花青加藤黄调出丝瓜的颜色,中锋落笔画出丝瓜主体。

2.用墨线勾勒丝瓜的筋,用托笔的方法勾线。

3、藤黄+赭石点画丝瓜花,赭石勾勒花脉。

4.浓墨干笔画出瓜藤,配以淡墨画远处藤蔓,表现层次感。

5.墨加花青调出叶子的颜色,中锋侧锋并用画出五角形的瓜叶,也用浓墨和淡墨穿插表现层次。

6.在画面空白处配以一两只麻雀,使画面增添生机,完成。

麻雀的画法

1.用赭石+墨调出麻雀身体的墨色。

2.三笔墨概括出鸟的头部与身体部分。

3.用长锋笔蘸浓墨勾勒鸟嘴、眼、爪子与尾翼部分,注意勾勒肚皮使用稍微淡些的墨。

4.等墨色半干半湿时,用浓墨点麻雀身上的斑点,完成。

正面麻雀与飞翔麻雀画法

(一)正面形象

1.一笔赭墨画出正面麻雀头部,形似椭圆。

2.在头部下方左右各画两笔赭墨,形似一对圆括号,表现其翅膀。

3.用淡墨画麻雀白肚皮,两笔画出。

4.长锋笔点画眼睛与嘴,赭墨干笔勾画麻雀爪子,完成正面形象。(二)飞翔形象

1.飞翔麻雀头部身体画法与上节课站姿麻雀画法相同。

2.在三笔画完麻雀头、身后,在头身交接处左右分别画展开的翅膀。

3.浓墨点画眼、嘴、尾翼、肚皮,趁湿点身上斑点,完成。

菊花画法:

菊花种类繁多,颜色多种多样。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种类似车轮状,有单层和多层瓣两种。花瓣均是由花心向外呈放射状生长,抓

住这个规律,画时就比较容易掌握。另一种为挠头状,画时先画一类

似小倭瓜状的骨朵,然后上下左右

加瓣,而成半开或全开的花。但要

注意花瓣均应聚向花心处。

上面两种花,画时均可用墨

勾,也可用颜色勾。勾画时中锋或

中侧锋兼用,注意用笔的虚实,避

免呆板。干后,白色花可用浅草绿复勾,后染薄粉。颜色花在勾画后,点染颜色,但不可平涂,要有深浅变化。另外,也可以先点颜色,再用墨或深一些的颜色勾画花瓣。或者只用颜色点画而不勾。但要中深外浅。有的菊花露花蕊,有的不露。车轮状的花也可以先点画花蕊,画添画花瓣。也可先画花瓣,再画花蕊,视情况而定。

3、菊花叶子画法:

菊花叶子,形状不规则,可看做五叶处理。只是将五叶片连在一起。画时,用墨用颜色都可以,也可用花青色加墨表现。

4、叶脉画法:

叶脉画时,可简可繁,可趁湿勾,也可干后再勾。勾勒叶脉,用笔要有力度与速度。

二十种常见实验动物模型

二十种常见实验动物模型 一、缺铁性贫血动物模型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HGB)的贮存铁缺乏,HGB合成减少而导致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发生于以下情况:(1)铁需求增加而摄入不足,见于饮食中缺铁的婴幼儿、青少年、孕妇和哺乳期妇女。(2)铁吸收不良,见于胃酸缺乏、小肠粘膜病变、肠道功能紊乱、胃空肠吻合术后以及服用抗酸和H2受体及抗剂等药物等情况。(3)铁丢失过多,见于反复多次小量失血,如钩虫病、月经量过多等。 IDA是一种多发性疾病,据报道,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约2/3的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IDA,因此,研究IDA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些研究中,缺铁性贫血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IDA),又是实施研究的基础工具。常见的IDA动物模型的构建技术如下: 实验动物:一般选用SD大鼠,4周龄,雌雄不拘,体重65g左右,HGB≥130g/L。 建模方法:低铁饲料加多次少量放血法。低铁饲料一般参照AOAC 配方配制,采用EDTA浸泡处理以去除饲料中的铁,饲料中的含铁量是诱导SD大鼠形成缺铁性贫血模型的关键,现有研究表明,饲喂含铁量<15.63mg/Kg的饲料35天,SD大鼠出现典型IDA表现,而饲喂

含铁40.30mg/Kg的饲料SD大鼠出现缺铁,但并不表现贫血症状。建模时一般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动物饮水,以排除饮水中铁离子的影响。少量多次放血主要用于模拟反复多次小量失血导致的铁丢失,还可以加速贫血的形成。放血一般在低铁饲料饲喂2周后进行,常用尾静脉放血法,1~1.5ml/次,2次/周。 模型指标:(1)HGB≤100g/L;(2)血象:红细胞体积较正常红细胞偏小,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MCV减小、MCHC降低;(3)血清铁(SI)降低,常小于10μ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增高,常大于60μmol/L。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模型不能用于铁吸收不良相关IDA的防治研究。根据具体的研究需要,也可以适当调整建模方法。 二、白血病动物模型 用免疫耐受性强的人类胎儿骨片植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小鼠皮下,出于人类造血细胞与造血微环境均植入小鼠,建立具有人类造血功能的SCID小鼠模型称为SCID-hu小鼠。再将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细胞植入SCID-hu小鼠皮下的人类胎儿骨片内,植入的髓系白血病细胞选择性生长在SCID-hu小鼠体内的人类造血微环境中,即为人类髓系白血病的小鼠模型。SCID小鼠是由于其scid所致。T、B淋巴细胞功能联合缺陷,这种小鼠能接受人类器官移植物。 造模方法:

简单动物的画画图片与视频

简单动物的画画图片与视频 对于那些可爱的动物,小朋友们总是能跟它们友好的相处,可见小朋友对动物的喜爱之情。那么怎么样才能简单而快速的画出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呢?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简单动物画画大全视频,一起来看看吧! 简单动物的画画图片 简单动物的画画方法视频小动物的外形描写1、小白兔的嘴是“丫”字形的,好像合不拢,露出两排碎玉似的小牙。 2、小白兔的眼睛是红色的,好像两颗闪闪发光的红宝石。 3、小白兔的尾巴很短,活像一个小绒球球贴在屁股上,蹦跳的时候,一撅一撅的,可有意思了。 4、兔子躬着身子用后腿在地上使劲一弹,呼的一声直窜出去,像飞起了一团白雪。 5、兔子的耳朵又大又长,只要听见一点轻微的声音,就会“唰”地一下竖起来,灵巧地四面转动,寻找声音发出的地方,直到声音没有了,才恢复常态。 6、小白兔吃饱了的时候,就仨一群俩一伙地在沙地上跑来跑去,像一个个小雪球在滚动。 7、小花猫的脑袋圆圆的,顶着一对尖尖的小耳朵,那大大的绿眼睛瞪得像两盏小绿灯。

8、小猫“咪咪”的那一双大耳朵,一天到晚都直竖着,哪个地方有声音,马上往那边转,活像一架有特殊性能的雷达。 9、这只花猫的全身是白底黑斑,远看上去,像一团雪白的棉花点上了几滴墨汁。 10、小猫鼻子下面有一张人字形的嘴巴,两旁有6根白色的胡须,常常一扇一扇的,挺神气。 11、猫的胡子非常硬,像钢针一样,能量出洞口的尺寸。 12、小黑猫长长的尾巴像小鞭子似的,左右摇摆。 13、小猫有一对透亮灵活的大眼睛,黑黑的瞳仁还会变:早晨,像枣核;中午,就成了细线;夜里,却变成两只绿灯泡,圆溜溜的,闪闪发光。 14、小花猫早上起来先伸一下懒腰,然后再坐起来,用两只前爪在舌尖上舔一点唾沫,像人一样地洗着脸,再用舌头不停地舔着自己的毛皮,直到有一点光亮为止。

动物实验方案设计

动物实验方案设计 动物实验指在实验室内,为了获得有关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或解决具体问题而使用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以下小编为你整理了动物实验方案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实验设计就是拟定实验方案,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对研究方案作合理的安排,以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采用适当的研究实验次数,减少实验的成本并能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提高实验研究的可靠性,从而实现研究的目的。 研究设计包括专业设计与统计设计两个部分。统计设计主要是依据研究目的,从研究的现况条件出发,规定研究因素、选择效应指标、确定研究对象的引入方式方法和规模,拟实施的方法、方案,及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模式,直至结果的解释,进行系统的安排,使其消耗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获得可靠的信息与结论。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为:实验单位、处理因素和实验效应。 (1)大多数情况下,实验单位等同于实验对象、受试对象,在动物实验中的动物即为实验单位。 (2)处理要素: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施加于实验单位,在实验中需要观察并阐明其效应的因素,是实验单位分组的标志。而非处理因素则是指实验中非人为施加的、与处理因

素同时存在,同样可以使受试对象产生实验效应的因素,如实验动物的雌雄、体重等因素。突出研究因素的主导作用,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作用,可以通过相应的实验设计方法,尽量使非处理因素在各处理组中的分布达到一致或均衡,以便分离出处理因素的效应。另外,处理因素的施加方法、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在整个实验中应始终保持不变,以保证实验结果评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的反应,是研究结果的最终体现,其基本要求客观性、特异性、灵敏性和精确性。 (3)实验效应:处理因素作用于实验动物后,出现实验效应,一般是用各种指标来反映的。指标按其性质可分为计数(含等级)指标和计量指标,计数指标如“是”“否”“有”“无”,“阳性”“阴性”,“痊愈”“显效”“好转”“无效”,“存活”“死亡”等。计量指标指可测量(含间接测量)的指标,如很多检查和检验指标。 在对指标进行观察时应注意: ①实验效应的观察应避免偏性。研究者的心理往往偏于阳性结果,为了消除或减少测量偏差,设计时常采用盲法。 ②应注意处理和效应的关系:处理与效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剂量反应曲线。做实验应选择一个合适的实验剂量。 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即为重复(replication)、随机化

动物实验技术教材

动物实验技术 第六章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第一节、实验动物的抓取与固定 一、小鼠的抓取与固定 ?抓取方法: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尾部中段提起,如果只想移动小鼠,就用两手把它捧起来。 ?手固定法:将右手捏起的小鼠放在笼盖上,用右手捏其尾部中段,在小鼠向前爬的一瞬间, 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颈背部皮肤,再翻转左手,将小鼠置于左手掌心中,右手拉住小鼠尾部,再用左手小指和无名指压住小鼠尾根部使小鼠整个呈一条直线。固定时注意,过分用力会使小鼠颈椎脱臼,若用力过轻头部能反转过来咬伤实验者的手。这种固定方法是灌胃给药和腹腔注射给药常用的方法。 ?手术固定法:用乙醚等麻醉药品麻醉后,用长20~30cm的线绳分别系在四肢上,再把四肢 的线绳分别系在固定板四角的钉子上,并且在头部上颚切齿的地方牵一根线绳达到完全固定。 ?在静脉给药时,先根据小鼠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固定器,打开鼠筒盖,把小鼠放在里面,只露出尾巴;或者用倒放的烧杯将鼠扣住,只露出尾巴并压住。 二、大鼠的抓取与固定 ?抓取方法:4~5周龄以内的大鼠同小鼠;周龄较大的大鼠其尾部皮肤容易被剥脱,所以用左手从背部中央到胸部捏起来抓住。抓取时最好带防护手套,但手套不宜过厚。 ?手固定法:同小鼠。 ?手术固定法:同小鼠。 ?静脉给药或采血时同小鼠。

三、豚鼠的抓取与固定 ?抓取方法:抓取幼小豚鼠时,用手捧起来;成熟的大豚鼠,用手大把抓起胸肋部即可。注意不能粗野,更不能抓取腰腹部,这样容易造成肝破裂而死亡。 ?手固定法:⑴将左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豚鼠颈背部两侧,拇指和无名指放在肋部,分别用 手指夹住左右前肢抓起来。⑵反转左手,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右后肢,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左后肢是豚鼠整体伸直成一条直线。⑶一个人固定操作时,坐在椅子上,用右手拿着豚鼠的后肢夹在两腿之间,用大腿代替右手夹住。 ?手术固定法:同大、小鼠。 四、家兔的抓取与固定 ?抓取方法:用一只手大把抓住颈背部皮肤提起来,另一只手托住其臀部,让其重心落在托其臀部的手上,运送时,还要抓住颈肩部皮肤抱着兔子运送。 ?手固定法:在灌胃给药时,人坐在椅子上,用一只手抓住颈背部皮肤,另一只手抓住两后 肢放在两腿之间,大腿夹住兔子的下半身,用空着的手抓住两前肢固定之,抓住颈背部的手同时捏着两只耳朵,不让头部转动。 ?固定器固定法:耳静脉给药或采血时用盒式固定法;从颈动脉采血或手术实验时用台式固定法。 ?盒式固定法:把兔子放在盒子里,只露出头部,用转扭拧固定器固定家兔。 ?台式固定法:将麻醉的兔子仰卧,用纱布条依次将四肢捆绑固定于固定台的两侧,然后把头部放在金属制的首伽和咀环上固定。

动物简笔画的画法(6)

动物简笔画的画法 上课时间:第六周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易掌握的简笔画,激发孩子们对绘画的兴趣; 2.教会孩子们用简单流畅的线条和基本的几何图形来概括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培养绘画的基本功底; 3.通过贴近生活的简笔画图案,培养孩子们对生活的观察力,引导他们于平凡的景物中发现生活的美好; 4.让孩子们能运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启发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简笔画小动物的技巧,准确把握形状和特点。 2、熟悉并掌握简笔画技巧,自己用简笔画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教具准备:粉笔、小图、有趣的谜语、故事、削好的铅笔、橡皮、纸张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猜猜我是谁?(5分钟) 在正式上课之前,列出一些有趣的猜小动物谜语,让大家猜:(随堂而定,猜5个左右) 1.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青蛙) 2.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要论寿命大边。(乌龟) 3.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大象) 4.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水上划船子。(小鸭子)。

5.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见谁,总爱喊妈妈。(山羊) 6. 头戴大红花,身穿什锦衣,好象当家人,一早催人起。(公鸡) 7.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蜗牛) 8.身穿黑缎袍,尾巴象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燕子) 三、跟我学画画(20分钟)

1、开始教学生画 小动物,从简单的教 起。(如蜻蜓和鱼) 2、教学生画三种不同的小动物,画第三种(如蜜蜂)时用不同画法。 四、我手画我心(10分钟) 1、引导孩子们自己画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和对动物平时的印象创作新的形象。 2、画完之后,展示作品,如果台下的同学说得出那是什么动物,就给予表扬,画的不好的给予鼓励。 3、挑选优秀作品贴在墙上。 五、作业布置(1分钟)

1常用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常用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在动物实验中,为了观察药物对机体功能、代及形态的变化,常需将药物注入动物体。由于实验目的、动物种类、药物剂型不同,给药途径和方法也多种多样。 一经口给药法 (一)灌胃法 此法给药剂量准确,是借灌胃器将药物直接灌到动物胃的一种常用给药方法。 1、白鼠灌胃法:抓起小鼠,以左手拇指、食指固定头部,小指、无名指和掌心夹注尾巴,使腹部朝上,颈部拉直,右手持灌胃器,将灌胃针从鼠的口角插入口腔,从舌背沿上腭插入食道。灌胃量0.2~0.5ml/10g。 胃管可用适宜口径的硬质塑料管或磨去针头的8号注射针头弯成适当的弧度制成。 注意,操作时不要用力猛插,以免插破食道或误插入器官造成动物死亡。 2、白鼠灌胃法:左手戴上棉手套,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大鼠头部固定,将大鼠 灌胃器沿腭后壁慢慢插入食道。灌胃针插入时应无阻力,如有阻力或动物挣扎则应退针或将针拔出,重新再插。灌胃器由注射器和特殊的灌胃针构成。灌胃量10~20ml/kg 3 兔、犬等:灌胃一般要借助于开口器、灌胃管进行。先将动物固定,再将开口器固定于上下门齿之间,然后将灌胃管(常用导尿管代替)从开口器的小孔插入动物口中,沿咽后壁而进入食道。插入后应检查灌胃管是否确实插入食道。可将灌胃管外开口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若无气泡产生,表明灌胃管被正确插入胃中,未误入气管。此时将注射器与灌胃管相连,注入药液。 4、猪的胃灌注法:给猪下鼻饲管较困难,因猪的鼻翼与上唇联合形成吻突,鼻腔上下鼻夹与鼻中隔通道极窄,只能通过F10-12号的导尿管,F14号以上的导尿管不能插入,故一般均给猪采用经口入胃的灌胃方法。具体方法是,预先做好一矩形小木块,中间有一洞,让小猪咬住,将其固定,然后再由此洞下胃管。此种操作较为简便。 5、鸟类:包括鸽、鸡等,经口灌胃给药,可由助手将其身体用毛巾裹住固定好。实验者用左手将动物向后拉,使其颈部倾斜,用左拇指和食指将动物嘴撬开,其他三只手指固定好动物头部,右手取带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将灌胃针头由动物舌后插入食管。不要象其它动物灌胃时插的太深,如动物不挣扎,插针头又很顺利,即可将药液经口或食管上端罐入胃。罐入速度要慢。

各种蔬果动物画法

寿桃画法: 1、调桃子的颜色,首先蘸朱砂色,接着蘸曙红,笔尖蘸胭脂与墨。 2、用另一支笔蘸藤黄加石绿,滴注在蘸了红色笔的笔根部分。 3、迅速落笔下点,边点边移动,使其成为桃的形态。 4、墨加花青加藤黄点染桃叶。 5、浓墨勾勒叶脉,完成。 螃蟹的画法: 1、首先用浓墨中锋粗笔画出螃蟹壳,注意形态的饱满圆润 2、其次用更浓些的墨点画出前面两个大钳子,勾勒钳角用笔要迅速有力。 3、然后画出其余六脚,在画的时候注意不要让它们过于平均平行,要有一定的错落。 4、最后用焦墨点画螃蟹的一对眼睛,完成一只螃蟹。 5、在画由几只螃蟹组成的画面的时候,要注意每只螃蟹在用墨上要有变化,浓淡错落搭配,画面才会有生气。 6、熟蟹的画法与活蟹基本相同,只是用朱膘色来代替墨色。在画的时候因为是熟蟹,可以将其画在盘碟之上,也可以放置在花瓶、果篮的边角位置。(上图为娄师白作品《四蟹图》) 小鸡画法: 1、浓墨侧锋点画头部,运笔顺序先侧锋自上而下,后回锋收笔。 2、侧锋点画两个小翅膀,一半圆形,一斜线形。 3、去墨加水,把笔头水分去掉一些后,淡墨连接头部与翅膀,画出背部。

4、加水,把笔头调整成鸭嘴状,以淡墨快速画出胸腹部与大腿,侧锋扫画小鸡的尾部。 5、朱膘加墨勾画嘴部与爪子,完成。 葡萄小鸡组合练习: 葡萄画法: 1、胭脂+花青+墨,中锋顺时针方向画圆,收笔处自然留出白痕(高 光),表现其晶莹剔透的感觉。 2、一笔墨画一组葡萄串,自然出现浓淡干湿的变化。 3、叶子画法与葫芦丝瓜叶子大致相同,可以用纯墨画,也可以花 青+藤黄+墨来画。 4、根据画面走势,勾画藤蔓。 可以在画面适当位置配一、二只小鸡,增添情趣。 最后,落款钤印完成。 葫芦的画法 葫芦叶呈掌状。先点左侧上边一笔,灰墨蘸浓墨自叶梢往里点垛,接着在第一笔的下边,朝同一方向用同一笔法点出第二笔,这一笔的形体较大,所以笔按的力度要大。第三笔仍自叶梢向里点,其形的宽度又大于第二笔,墨色要明显地出现浓淡变化。第四五两笔是自叶基向外点。第四笔笔尖先蘸清水,随即点 入右侧,宽度大小近似第三笔。接着点第五笔,这一笔要有意地把点位置上移,与第一笔取齐,以表现叶心的下凹。半干时以稍浓一些的

【求助交流】药物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求助/交流】药物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一、受试物的剂型配制在药物研究的动物试验中,需要用溶剂、助溶剂或赋形剂将受试物配制成一定剂型后给动物使用。溶剂、助溶剂的要求:无毒性、与受试物无反应、制成的溶液稳定。常用的溶剂:水、生理盐水、植物油等。常用的助溶剂:吐温-80 二、给药途径与剂量各种药物试验都应采用两种给药途径为宜。一种与临床给药途径相同,另一种以注射给药。(一)、动物用药量的确定 1、先用小鼠粗略地探索中毒或致死剂量,然后用小于中毒量的剂量,或取致死量的若干分之一为应用剂量,一般可取1/10-1/5。 2、植物药粗制剂的剂量多按生药折算。 3、化学药品可参考化学结构相似的已知药物,特别是化学结构和作用都相似的药物的剂量。 4、确定剂量后,如第一次实验的作用不明显,动物也没有中毒的表现(体重下降、精神不振、活动减少或其他症状),可以加大剂量再次实验。如出现中毒现象,作用也明显,则应降低剂量再次实验。在一般情况下,在适宜的剂量范围内,药物的作用常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所以有条件时,最好同时用几个剂量作实验,以便迅速获得关于药物作用的较完整的资料。如实验结果出现剂量与作用强度之间毫无规律,则更应慎重分析。 5、用大动物进行实验时,开始的剂量可采用给鼠类剂量的十五分之一~二分之一,以后可根据动物的反应调整剂量。 6、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给药动物的年龄大小和体质强弱。一般说确定的给药剂量是指成年动物的,如是幼小动物,剂量应减少。如以狗为例:6个月以上的狗给药量为1份时,3-6个月的给予1/2份,45-89日的1/4份,20-44日的给1/8份,10-19日的给1/16份。 7、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因给药途径不同,所用剂量也不同,以口服量为100时,灌肠量应为100-200,皮下注射30-50,肌肉注射25-30,静脉注射为25。 qian159lin(站内联系TA) (二)、实验动物用药量的计算方法 动物实验所用的药物剂量,一般按mg/kg体重或g/kg体重计算,应用时须从已知药液的浓度换算出相当于每kg体重应注射的药液量(ml数),以便给药。 例:计算给体重1.8kg的家兔,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麻醉,按每kg体重1g的剂量注射,应注射多少ml? (三)、人与动物及各类动物间药物剂量的换算方法 1、人与动物用药量换算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一(固定、性别判定、标识) 【实验目的】在做动物试验时,为确保给药、实验顺利进行,防止被动物咬伤、准确辨别动物性别、准确标识动物,要学会用正确方法捉拿实验动物、掌握辨别动物性别的方法以及掌握标识动物的方法。 【实验对象】SD大鼠,KM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0-250g。 【实验器材和药品】 器材:鼠笼、大小鼠固定器、方木板、美式图钉、细绳、防护手套 药品:苦味酸80%~90%酒精饱和溶液、20%乌拉坦 【实验步骤】 一、小鼠的捉拿 1、徒手固定:用右手提起尾巴中部,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上方轻拉,此时,小鼠前肢紧紧抓住粗糙表面。左手拇指和食指迅速捏住小鼠颈背部皮肤,再置小鼠于左手心,并以左手掌心和中指夹住小鼠背部皮肤,无名指压住小鼠尾根部,将其固定于手中。右手可行注射或其它操作。 2、固定器固定:尾静脉注射或给药时,将小鼠放进固定器中或者大小和重量适当的容器(如烧杯),只露出尾巴,该类容器能够压住尾部,避免其活动。勿固定过紧造成窒息死亡。进行腹腔手术或心脏采血时,先准备一个15-20cm的方木板,边缘钉入五颗钉子。将小鼠四肢分别用20-30cm的线绳捆绑,线的另一头分别绑在方木板的钉子上,并且在头部上颚切齿牵引一根线绳,也固定在钉子上,达到完全固定。 二、大鼠的捉拿 4-5周内的大鼠,方法同小鼠。周龄较大的,则:1、首先戴好防护手套。2、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大鼠尾巴中部将大鼠提起,放在大鼠饲养盒的面罩上。3、左手顺势按、卡在大鼠躯干背部,稍加压力向头颈部滑行。4、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大鼠两耳后部的头颈皮肤,其余三指和手掌握住大鼠背部皮肤,完成抓取保定。 三、性别判定 小鼠、大鼠性别判定 (1)幼鼠外生殖器与肛门间隔短的是♀,外生殖器与肛门间隔长的是♂。 (2)成年动物可直接肉眼辨认,雄性有膨起的阴囊和阴茎,雌性动物有阴道口。 四、动物的标记 小鼠的短期标记法:苦味酸80%~90%酒精饱和溶液(黄色),标出属于自己的编号 【注意事项】 1、实验人员要有精神准备:掌握方法,胆大心细,做好防护。 2、动物兴奋的时候不要抓取,待其安静下来。 3、根据受试动物的给药部位或采血方法的不同,事先选择徒手固定还是固定器固定。 4、固定时把握好力度,过分用力会使小鼠颈椎脱臼或窒息死亡,若用力过轻头部能反转过来咬伤实验者的手。 【思考题】 1.在固定实验动物时如何才能快、准、稳?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二(给药途径、采血) 【实验目的】在做动物试验时,为确保给药、采血实验顺利进行,要掌握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动物给药以及采血的正确方法。 【实验对象】SD大鼠(180-250g),KM小鼠(18-22g),雌雄各半。 【实验器材和药品】 器材:鼠笼、大小鼠固定器、方木板、长钉、细绳、防护手套,灌胃针,注射器(1ml,5ml)、棉球,剪毛剪、手术剪、手术刀、采血管、弯头镊子

2.2.4研究动物激素的几种常用实验方法

研究动物激素的几种常用实验方法 1.切除法:切除动物的某种内分泌腺,通过观察该动物的异常反应来验证该腺体所分泌激素的功能。如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狗会发生身体臃肿,食欲不振,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如手术摘除蝌蚪的甲状腺,蝌蚪就不能变态发育为青蛙,从而证明了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加速物质氧化分解等功能。各种内分泌腺均可通过切除法证明其产生激素的功能。 2.饲喂法:用含有某种激素的食物或水喂养动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动物的异常生理变化,从而推断出该激素的功能。如用甲状腺制剂饲喂蝌蚪,结果蝌蚪短时间内发育成青蛙,说明该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饲喂法只适用于研究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小分子激素的功能。 3.注射法:向动物体内注射某激素(或某腺体提出物)后,观察该腺体分泌的激素增加的结果。如将饥饿了一天的小白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昏睡,甚至出现惊厥、昏迷等症状,从而证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作用。注射法适用于各种激素。 4.阉割移植法:阉割移植法只适用于研究性腺和性激素的功能。如摘除成年公鸡的睾丸后,雄性第二性征逐渐消退,移植卵巢后,雌性第二性征慢慢出现;如摘除成年母鸡的卵巢后,雌性第二性征逐渐消退,移植睾丸后,雄性第二性征慢慢出现,从而证明了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具有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的功能。 5.同位素示踪法: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所要观察的激素,然后用放射性探测仪器就可以追踪激素在体内的动态,从而可以研究与该激素有关的内分泌腺活动的规律和激素在体内的代谢情况等,如应用放射性同位素131I研究甲状腺的功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6.切除注射法:向切除某种内分泌腺的动物体内注射某种激素或该腺体的提取物后,观察治疗效果,看其丧失的功能是否恢复。如切除小白鼠垂体后,发现小白鼠生长停滞,注射一定剂量生长激素后,又逐渐恢复生长,说明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各种内分泌腺均可通过切除法与注射法配合,证明其功能及产生的激素功能。

各种动物实验方法

小鼠灌胃方法比较简单,上面的帖子里面也有提到,需要关注的只有两点: 一是要保持小鼠的头部和颈部成一直线,方便灌胃针头进入,二是动作要轻柔,从口角进入,防止损失食道。做的多了自然就熟练了。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 准备灌胃针头。一般可以从市场上面买到,实在没有的话,可以用12号的针头,剪去针尖,用砂纸将头端磨平,也可以用。但是买的灌胃针头的头端用锡或者适宜的方法处理了针头的锐口,自己用砂纸不可能将所有的锐口都磨掉,用这样的针头灌胃,损失小鼠食道的可能性比较大。 2.抓住小鼠,使其头、颈和身体呈一直线。抓小鼠的动作很简单,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抓住小鼠的尾巴,另外三个手指抓住小鼠的颈部即可。因为小鼠始终在活动中,若一次抓的感觉不是很顺手,要放开重新抓,不要逞强进行下一步操作。 3. 抓好小鼠就可以灌胃了,一般用1ml的注射器配灌胃针头。灌胃针头从小鼠的嘴角进入,压住舌头,抵住上颚,轻轻向内推进,进入食管后会有一个刺空感,进入食道后就可以推注药液了。(我认为,所谓的灌胃,不必要灌胃针头进入小鼠的胃部,进入食管后就可以推药了,这样对小鼠食道的损伤要小点,特别是要长期灌胃给药的情况下。)当然,灌胃针头也可以再往里面深入一点,防止药液从口中流出。 4. 灌胃容积一般是0.1~0.2ml/10g,最大0.35ml/10g,每只小鼠的灌胃最大容积不超过0.8ml。 小鼠腹腔注射 腹腔注射是常见的给药方式,尤其是在麻醉时。常见的麻醉方法均是麻醉药物腹腔注射。 1. 小鼠腹腔注射可以用1ml的注射器,配合4号针头。 2. 腹腔注射时右手持注射器,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抓住小鼠的尾巴,另外三个手指抓住小鼠的颈部,使小鼠的头部向下。这样腹腔中的器官就会自然倒向胸部,防止注射器刺入时损伤大肠、小肠等器官。进针的动作要轻柔,防止刺伤腹部器官。 3. 尤其是对于体重较小的小鼠,腹腔注射时针头可以在腹部皮下穿行一小段距离,最好是从腹部一侧进针,穿过腹中线后在腹部的另一侧进入腹腔,注射完药物后,缓缓拔出针头,并轻微旋转针头,防止漏液。 4. 小鼠腹腔注射的给药容积一般为5~10ml/kg 小鼠静脉注射 关于小鼠的静脉注射,在本版的求助最多。这也是常见的操作,稍微有点难度,没有指导的话,一开始可能会感觉有点手足无措。但是可以肯定的说,只要掌握了方法,小鼠的尾静脉注射还是很容易的。 操作步骤: 1. 首先要固定小鼠,最简单的固定方法就是把小鼠放在盒子里面,让它的尾巴伸在盒盖的外面,用手抓住小鼠尾巴,轻轻往外拽,就可以固定好小鼠了。这种固定方法,小鼠可以在盒子里面活动,固定的也不是很牢固,但是只要你尾静脉注射的手法很熟练,就足以用来注射了。 还有的固定方法就是用一个小的圆筒,最好是金属做的,(可以在当地的铁匠铺,或者买白铁铺里面定做)首先是金属比较结实,而且可以用来固定在铁架台上,方便操作。圆筒的一段有个盖子可以拿下来,盖子中间有个小孔,可以让小鼠的尾巴伸出来(中间的小孔可以用胶布缠一下,防止锐利的边缘割伤小鼠尾巴)。另外一段可以用金属网的结构,网的形状可以做成子弹头的头端形状。网状结构可以让光线透近来,方便小鼠钻进圆筒里面。圆筒的长度约10cm,直径约3~4cm,可以做个系列长度和直径的圆筒,适合不同大小的小鼠。 2. 固定好小鼠后就是注射了,一般用一次性的1ml的注射器就可以了,玻璃的1ml的注射器也可以用,针头用4号的就可以了。 3. 注射前首先要让小鼠的血管充盈。可以采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的方法或者采用温水浸泡的方法。若小鼠的血管很不清楚,推荐采用温水浸泡的方法,水温以不烫手为宜。温水浸泡2~3分钟后,取出小鼠尾巴,用干棉球擦拭。等一会儿,待血管充盈后,酒精棉球擦拭后就可以进针了。若血管还不充盈,可以反

儿童简笔画说课稿拟人夸张——动物画法

儿童简笔画说课稿拟人夸张——动物画法儿童简笔画说课稿拟人夸张——动物画法简笔画(实训篇) 拟人夸张——动物画法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是来自。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儿童简笔画》第二章第五节《拟人夸张——动物画法》。在本课中,我将借助欣赏、分析讨论、绘画等手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探索新型艺术课教学方法,获得艺术课的教学实践经验。我将从下面七个方面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湖南大学出版社《儿童简笔画》第二章第五节内容,本书是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实际和培养目标的需要而设置的专业主干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童简笔画造型的特点、规律及绘画技能,体会简化后的形体彰显出审美价值及物象之间构成的和谐艺术表现力,并能创造性地将之融入幼儿教学活动,实现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对《儿童简笔画》必需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并能掌握和运用简笔画的三大造型方法。即使用简单的线条、图形,抓住所描绘对象的外形特征、动态特征和神态表情;以学生熟悉和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联想、夸张、提炼,获取对象的精神,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生动。 2、学生学情分析 1、学生经过美术基础的学习,审美能力有所提高,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的专业知识。但每个学生绘画功底层次不同,由于主客观原因,导致对美术兴趣的差异,需要因材施教,通过正确引导,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大,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需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3、经调查,相对于照本宣科的上课形式,上课过程中,贴近生活,与之息息相关的内容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对课程内容更易理解。 3、教学目标 结合幼儿师范学生特点,本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美术教学的理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向学生介绍动物变形的基本知识、变形思路和表现方法。 能力目标:了解动物简笔画表现方法的基本原则和掌握表现的基本方法技能、设计思路。 情感目标:在表现动物简笔画的过程中,体验造型绘画的乐趣,从中感受造型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美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要求掌握动物简笔画概括、夸张、拟人三种表现方法。感知生活中和自然中事物的特征及其美感,并能用不同造型方法表现生活 中和自然中的事物。 难点:熟练的运用三种表现方法,并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教学教法与学法 (1)教法: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准备采取以下教法: (1)“启发引导法”,根据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在实例的引导下,充分运用教具,采用情境诱趣、启发、组织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优化课堂教学。

试验动物保定方法

一、实验动物的捉拿、固定及给药方法 1.小白鼠:右手抓住鼠尾,放在台上或鼠笼盖铁丝网下,然后用左手拇指沿其背部向前抓住其颈部皮肤,并以左手的小指和掌部夹住其尾固定在手上。另一抓法是只用左手,先用食指和拇指抓住小鼠尾尖,后用手掌及小指夹住其尾巴,再以拇指及食指捉住其颈部皮肤。前一方法易学,另一方法稍难,但便于快速捉拿给药。 小鼠灌胃(PO)法:将小鼠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器的注射器,自口角外插入口腔,沿上颚插入食道。如遇阻力,可将注射器拔出再插,以免穿破食道或误入气管,造成动物死亡。灌胃容量一般为~10g,不超过只。 小鼠皮下注射法:两人合作,一人一手抓住小白鼠头部皮肤,另一手抓住鼠尾。另一人注射药物。注射部位在背部皮下组织。如一人操作时,左手抓鼠尾,让鼠爬在铁丝笼上,右手将抽好药液的注射器针头插入背部皮下组织。如一人操作时,左手抓鼠尾,让鼠爬在铁丝笼上,右手将抽好的药液的注射器针头插入背部皮下将药注入。注射量不超过只。 小鼠腹腔注射法:左手持鼠,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左或右侧(避开膀胱)朝头部方向刺入,宜先刺入皮下,经2~3mm再刺入腹腔,此时针头与腹壁的角度约45度。针尖插入不宜太深或太近上腹部,避免刺破内脏,注射量一般为~只。 小鼠尾静脉注射法:将小鼠置于固定器内,使其尾巴露出,用70%酒精擦尾部,或将鼠尾浸入50℃热水中。待尾部静脉扩张后,左手拉尾,右手进针。注射容量不超过只。 2.兔:用手抓起它脊背近后颈处皮肤,抓的面积越大其持重点越分散。如家兔肥大,应再以另一手托住它的臀部,将持重点承托于手上。 将兔作仰卧位,一手仍抓住颈部皮肤,另一手顺其腹部抚摸至膝关节,压住关节。另一人用绳带捆绑四肢,使兔腹部向上,固定在兔手术台上。头部则用兔头固定夹固定。 兔灌胃法:二人合作,一人固定家兔于两膝之间,一手固定兔头,使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开口器插入兔口,并向后翻转数次,使兔舌伸直并压在开口器下面。另一人将胃管从开口器中央孔也插入口内缓慢插入食道和胃。插管时感觉顺利,动物不挣扎,也不屏气,表示

动物实验方案

大鼠血紅素再生法 1实验鼠要求:雄性,约四周大,体重小于70克,温度25±2℃,湿度 50%,光照周期各12小时,供给水为去离子水。 2饲料配方 基础饲料:采用AIN-76配方,碳水化合物全用玉米淀粉,矿物 质不加铁,铁小于3PPm。 标准组饲料:基础饲料添加FeSO4·7H2O,铁含量分別有6、12、 18 及24 ppm,四种不同浓度饲料 试验饲料:样品提供铁质,加上基础饲料,铁含量分別为6、12、 18 及35 ppm,,四种不同浓度饲料。每一种样品需 要一套含四种浓度度之「试验饲料」, 3实验设计 (1)基础饲料组:6-7只鼠,全程基础饲料 (2)标准对照组:四组,每组6-7只鼠,再生期饲喂标准饲料,每组一个浓度。 (3)实验组:一个样品四组,每组6-7只鼠,再生期饲喂试验饲料,每组一个浓度。 4实验步骤 耗铁期:全部喂饲基础饲料,每周记录体重,尾巴采血追踪血红素变化,直到降至6 g/dL 以下,大約需14 至21 天。 再生期:依体重分组,每组6-7只,一组饲喂基础饲料,四组饲喂标准饲料,每组一种铁浓度。一种样品需要四组鼠,饲喂试验饲料,每

组一种铁浓度。定时记录饲料摄取量,10-14天采血测血红素 5分析项目及方法 铁量分析:测试样品灰化,灰分用浓盐酸溶解,适当稀释后,以原子吸收光谱法配合铁标准溶液与铁标准检量线而定量 血紅素分析:取5mlHiCN到一试管,加入20ul老鼠静脉血,静置3-5分钟,测其血红素。 6计算统计分析 再生期铁摄取量以各组饲料铁浓度乘以饲料摄取重量而得。大鼠的血液体积以每克体重有0.067 mL 估計,血紅素的含铁量以0.335% 計算。代表铁利用之生物指标可采用再生后血紅素浓度、再生期血红素浓度增加量或再生期血红素铁增加量,其計算原則列於表三。 表三血红素再生法可用的铁利用率指标,铁可用率相关項目计算原則 血红素增加量(mmol/L):再生期之血红素浓度-耗铁期结束之血红素浓 度 血红素总铁量(μmol Hb/ rat):大鼠体重×0.067 ×血红素浓度× 0.335% 血红素铁增加量(μmol Fe/ rat):再生期之血红素总铁量-耗铁期结 束之血红素总铁量 7结果评定 若「试验饲料」各组之铁利用指标均显著高于铁浓度相当之「铁标准饲料」组,而且试验样品之相对生物价大于100时,表示其铁可用率优于FeSO4,可利用为促进铁吸收之健康食品。 若「试验饲料」各组之铁利用指标与铁浓度相当之「铁标准饲料」组无显

动物简笔画课教案

简笔画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易掌握的简笔画,激发孩子们对绘画的兴趣; 2.教会孩子们用简单流畅的线条和基本的几何图形来概括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培养绘画 的基本功底; 3.通过贴近生活的简笔画图案,培养孩子们对生活的观察力,引导他们于平凡的景物中发 现生活的美好; 4.让孩子们能运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启发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 造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简笔画小动物的技巧,准确把握形状和特点。 2、熟悉并掌握简笔画技巧,自己用简笔画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教学准备: 图画本、铅笔、PPT 教学方法: 问答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步骤: (一)教学引入 师:今天我要教大家画简笔画,不过我们要画的是什么呢? 师:好,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都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那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小动物呢?

学生举手回答:小鸟、金鱼、青蛙、狗狗、小白兔…… 师:Okay,大家都说的很好。 (二)教学展示 师:那接下来,我们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大家根据提示来猜猜他们是哪种小动物吧?(PPT展示问题并显示图片答案)猜猜我是谁?(5分钟) 1.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青蛙) 2.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睛,气象预报它内行。 3.大眼睛,阔嘴巴,尾巴要比身体大。绿水青草衬着它,好象一朵大红花。 4.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水上划船子。(小鸭子)。 5.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见谁,总爱喊妈妈。(山羊) 6. 头戴大红花,身穿什锦衣,好象当家人,一早催人起。(公鸡) 7.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蜗牛) 8.身穿黑缎袍,尾巴象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燕子) (三)教学练习 师:接下来,大家就和我一起来画这些可爱 的小动物吧。(分发纸、笔、水彩笔) 师:首先,咱们先画比较简单的金鱼吧: 1:画一个椭圆形作为金鱼的身子。2:在椭 圆的前端画个三角形缺口作为鱼嘴。3:勾勒 出鱼头,再画上鱼的眼睛。4:在鱼的后面画 上金鱼的尾巴,在下面画两个半弧形作为鱼腹鳍。5:在在背部画上背鳍,这样一只金鱼就活灵活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