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风云四号资料

遥感风云四号资料
遥感风云四号资料

开头部分:

强台风“莫拉克”携风裹雨,呼啸而来……中央气象台果断发布暴雨红色(最高级别)警报;政府部门提早应对,转移数十万人,将损失降到最低。气象部门为什么这么有底气?气象预报为什么越来越准了?科技!通信、卫星、遥感等技术让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不断攀升。

2009年12月8日是中国气象局成立60周年。上午9时许,温家宝首先来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认真察看实时接收气象卫星资料情况,听取了关于我国气象卫星发展的汇报。近年来,我国气象卫星技术水平、运行稳定性和应用能力都有重大突破,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温家宝高兴地说,有了风云卫星,我们才能作出准确、及时、有效的天气预报,才能取得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数据。要加快发展气象卫星事业。

在中国,气象卫星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天气和海洋观测工具。这些卫星持续不断地监视严重自然灾害,为国民经济许多领域做出贡献。因此,气象卫星被视为能够产生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应用卫星,对中国这样一个大的农业国家来说,目前空间数据在气象、水文、农业,以及灾情监测等领域的作用已经不能被忽略、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我国从70年代开始就一直在进行不懈努力,建立我国的气象卫星体系和地面应用系统。

中国气象卫星包括两个主要系统:极地轨道系统和地球静止卫星系统。这一计划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两种轨道相互结合,建立一套全面的业务气象卫星体系和相应的地面数据接收处理和应用系统,以便满足我国各部门的气象、环境服务和防灾减灾的需要。中国气象卫星也是国际气象卫星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

我国气象卫星被命名为“风云”系列,英文简写成FY系列。为区别地球静止轨道和近极地轨道两个系列卫星,我们用FY-奇数,比如FY-1,FY-3,等等来表示极轨气象卫星系列,用FY-偶数,如FY-2,FY-4等等,表示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系列。(概述)我国在1988年9月首次发射了第一颗极轨试验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FY-1A),并于1997年6月发射了第一颗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A(FY-2A),标志着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能独立研制、发射、应用两种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我国的气象卫星分为两个系列。极轨系列气象卫星以“风云一、三、五号… …”等奇数排列,静止系列气象卫星以“风云二、四、六号……”等偶数排列。与此同时,我国也初步建成了较完整的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气象卫星资料应用的领域也相当广泛,除气象部门外,遍及了农林、水利、海洋、石油、航空和航海等各个领域。

(1、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FY-1)

“风云一号”为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A、B星为试验卫星,先后于1988年9月和1990年9月发射,这2颗卫星的仪器成像性能良好,但因姿态故障未能达到设计寿命,A星正常运行了39天,B星正常运行165天。C、D星为业务星,先后于1999年5月10日和2002年5月15日发射,C星已超期服役、连续工作了4年多,D星目前仍正常运行。

FY-1C、1D与FY-1A、1B相比,有如下特点:

(1) 多通道扫描辐射计从5个通道增加到10个通道;

(2) 传输速率从0.6654 Mbit/s提高到1.3308 Mbit/s;

(3) 星上存储容量从60 min提高到300 min;

(4) 除每天记录1次覆盖全球的4个通道、4 km分辨率线性化图像资料外,还可记录国外地区20 min的10个通道、1.1 km分辨率图像数字资料;

(5) 取消APT资料播发(APT:Automatic Picture Transmission)。

此外,FY-1C和1D上的A VHRR的观测通道波长的选择范围更为宽广,兼顾了海洋水色探测,应用范围比目前美国NOAA卫星要广一些。

2、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FY-3)

发展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FY-3的目的是发展全球、全天候、多光谱和三维定量遥感观测,提供全球温、湿、压、云和辐射等参数,实现中期数值预报;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探测地球物理参数,支持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变化规律研究;为航空、航海和军事等提供全球任意区域的气象信息。

据专家介绍“该星即使在870Km的高空也能分辨出地面上的高速公路,该星是接近21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的卫星,其中某些技术指标已经超过美国”。FY-3卫星分2批,其中第一批共3颗卫星,第二批共5颗卫星。FY-3A于2008年5月27日成功发射。

3、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FY-2)

“风云二号”为我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第一颗静止气象卫星FY-2A于1997年6月10日发射,定点于东经105°赤道上空。其有效观测范围为东经45°~165°,南北纬60°。在“风云二号”的云图覆盖区域内,每一小时的准点开始可以接收到“风云二号”转发的实时展宽云图。

FY- 2A卫星装有多频道扫描辐射计。包括1个可见波段、1个红外波段和1个水汽波段。载荷包括S频段传输和云图预报转发器,UFH/S频段数据采集转发器和空间环境监测设备。它的主要任务是:

(1)获取白天可见光云图分布,昼夜红外云图及水汽分布图;

(2)收集和转发卫星覆盖区内气象、海洋、水文等数据收集平台发送的环境监测资料;

(3)实时转发高分辨率数字展宽云图、广播WEFAX云图;

(4)监测卫星所在轨道的空间环境数据,提供卫星工程和空间科学研究应用。

2000 年6月25日,又发射了FY-2B试验星,取代了FY-2A的位置。FY-2A已经移到东经86.5°的赤道上空。后继星FY-2C、FY-2D和FY-2E计划分别2004、2006和2009年发射,它们的姿态控制方式都是自旋稳定。)

风云四号:

上海世博会“世界气象馆”提前曝光了中国准备为将来发射的最新一代“风云4号”卫星的模

型,它用于获得高质量的地球图像,开展大气三维结构探测等,还可对卫星轨道高度的空间环境进行监视。

(有一个按4比1缩小的蓝色卫星模型非常引人注意,它可是中国最新研制、计划于2014年发射的“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据介绍,“风云四号”是中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用于获取高质量的多信道地球图像,获取大气温度、湿度的垂直分布、臭氧总含量、气溶胶、土壤温度和植被等环境参数,并可对卫星轨道高度的空间进行监测。分辨率达到0.5-2公里,与国际上最新研制的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水平相当。)

与中国第一代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相比,“风云四号”以多遥感探测仪器协同观测和卫星的多功能设计为特点,探测功能、技术性能指标均有显著提高,与国际上最新研制的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水平相当。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模型

4、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FY-4)

风云四号(简称FY-4)是我国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卫星姿态稳定方式为三轴稳定。主要发展目标是:提高观测的时间分辨率和区域机动探测能力;提高扫描成像仪性能,以加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监测能力;发展大气垂直探测和微波探测,解决高轨三维遥感;发展极紫外和X射线太阳观测,加强空间天气监测预警。

“风云四号”由上海航天局李卿领衔设计,已经通过国家总体方案论证。充分考虑海洋、农业、林业、水利以及环境、空间科学等领域的需求,以实现综合利用。“风云四号”卫星主要探测仪器为10通道二维扫描成像仪、干涉型大气垂直探测器、闪电成像仪、CCD相机和地球辐射收支仪,地球圆盘图成像时间为15分钟。

据悉,“风云”四号气象卫星采用三轴稳定式,与自旋式卫星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它不必旋转,因此可以从高空目不转睛地“凝视”地球,对地球观测的时间利用率从5%提高到接近80%,提高了卫星对地观测的效率;多种遥感仪器可以同时对地观测;有利于大气的垂直探测,能根据

用户的需求进行全球观测或区域观察。另外,“风二”的“一只眼”只会看云图;“风四”上多了测量大气垂直分布的大气探测仪和看闪电的闪电探测仪,等于是“三只眼”看中国气候。未来,在东经赤道的上空轨道上,“风四”将最快可15分钟成像一次,而目前“风二”D星和E星双星组网看天气还只能半小时看一次。

风云四号卫星计划发展光学和微波两种类型的卫星。我国幅员辽阔,国土东西经度超过60度,随着我国资源和安全对信息区域扩大的需求,光学星按照东、西双星进行空间轨道布局(双星运行),分别命名为FY-4-EAST和FY-4-WEST,对覆盖我国西部、印度洋、红海和中东地区并西接欧洲,东边覆盖我国中东部、扩大到广大太平洋地区进行气象探测。微波探测卫星布局在能覆盖我国国土为主的空间轨道位置是最佳选择(单星运行)。

目前风云四号卫星处于型号背景研究阶段。风云四号2013年底左右发射

主持人:马上又要进入汛期了。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台风会越来越多,那气象卫星又是如何监测台风的呢?

杨军:由于我们国家是一个受台风影响非常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因为台风是在海洋上生成的,在海洋上我们也不可能有太多的观测资料,因为气象卫星就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从台风早期生成发展的时候就可以监测。这也是其他监测手段很难替代的。

由于台风的尺度非常大,天气尺度甚至达到几千公里。因此也只有气象卫星可以从这么高的高度才能把台风的尺度看清楚。目前,气象卫星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对台风进行深入的探测。一个在时间的尺度上。因为台风的这个路径是很不规则的,变化非常多,这样从时间上讲,我们提高时间分辨率,对于预报、防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我们在气象卫星发展基础上,想办法提高这个时间分辨率。过去,我们卫星监测是一小时获取云图一次,离我们的需求差得很远。后来又提高到半个小时获取一次,再到后来的双星观测,可以达到十五分钟获取一次。将来我们下一代静止气象卫星还可以实现分钟级的观测。

主持人:风云四号吗?

杨军:对。到时候,台风准确移动的路径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地拍到。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一些台风的路径也很怪,会突然转折,会突然拐弯。因此我们提高监测的时间分辨率对于提高台风路径预报的准确率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从单纯的卫星角度上来讲。大气气溶胶是影响大气质量一个很主要的因素,在奥运会期间,我们用风云三号卫星的资料,对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进行监测、评价。来证明我们国家和政府对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方面所做的努力。在奥运会期间,应该说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在奥运会期间,我们利用风云三号对北京的城市热环境进行监测,并结合具体需求,增加精细到场馆的热环境监测,为奥运会的顺利举行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和资料。

因此,气象卫星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和工具。它既能提供一些基础性的观测数据,使得我们科学家、工作人员利用这些数据来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同时也能很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一些卫星云图,像一些天气灾害,一眼就看得出来。这也非常有利于老百姓和各级政府领导去了解天气。

遥感卫星影像镶嵌的基本原则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遥感卫星影像镶嵌的基本原则 遥感卫星影像镶嵌是指对一幅或若干幅图像通过几何镶嵌、色调调整、去重叠等处理,镶嵌到一幅大的背景图像中的影像处理方法。 基本原则 镶嵌时应对多景影像数据的重叠带进行严格配准,镶嵌误差不低于配准误差,镶嵌区应保证有10-15个像素的重叠带。影像镶嵌时除了要满足在镶嵌线上相邻影像几何特征一致性,还要求相邻影像的色调保持一致。镶嵌影像应保证色调均匀、反差适中,如果两幅或多幅相邻影像时相不同使得影像光谱特征反差较大时,应在保证影像上地物不失真的前提下进行匀色,尽量保证镶嵌区域相关影像色彩过渡自然平滑。 1、原则上,镶嵌只针对采样间隔相同影像。需在相邻数据重叠区域进行如下处理:首先,在相邻数据重叠区勾绘镶嵌线,镶嵌线勾绘尽量靠近采样间隔较小影像的外边缘,以保证其数据使用率最大化。然后对镶嵌线两侧影像进行裁切,裁掉重叠区域影像,为避免因坐标系转换导致接边处出现漏缝,对于采样间隔小的影像严格沿镶嵌线裁切,采样间隔大的影像应适当外扩一定范围,原则上不超过10个像素进行裁切。 2、镶嵌前进行重叠检查。景与景间重叠限差应符合要求。重叠误差超限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并进行必要的返工,使其符合规定的接边要求。采用

“拉窗帘”方式目视检查相邻影像间重叠区域的精度,若同名地物出现“抖动”或“错位”现象,则量测该处同名点误差,两者接边精度不超过1个像素。 3、镶嵌时应尽可能保留分辨率高、时相新、云雾量少、质量好的影像。 4、选取镶嵌线对DOM进行镶嵌,镶嵌处无地物错位、模糊、重影和晕边现象。 5、时相相同或相近的镶嵌影像纹理、色彩自然过渡;时相差距较大、地物特征差异明显的镶嵌影像,允许存在光谱差异,但同一地块内光谱特征尽量一致。 重叠精度检查 叠加相邻纠正单元,采用“拉窗帘”方式逐屏幕目视检查相邻纠正单元间重叠区域的精度,若同名地物出现“抖动”或“错位”现象,则量测该处同名点误差,两者相对精度应满足下表要求。 相邻影像采样间隔≤1米时,其相对误差限差满足表中规定。 相对误差限差表 地形类别 平地、丘陵(采样间 隔) 山地、高山地(采样间 隔) 相对误 差 2.0倍8.0倍 基础底图采样间隔>1米时,其相对误差限差满足表中规定。 相对误差限差表 地形类别 平地、丘陵(采 样间隔) 山地、高山地(采 样间隔) 相对误差 2.0倍 4.0倍 注:相对误差因侧视角超限、基础底图和高程数据等控制资料精度不足引起,且无法改正的特殊地区除外,但该区域周边不超限。 镶嵌步骤 1、镶嵌线选取

常见国产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简介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常见国产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简介 本文介绍了常见国产卫星数据的简介、数据时间、传感器类型、分辨率等情况。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产品级别说明 ◆1A级和1C级产品均为相对辐射校正产品,只是不同卫星选用的生产参数不同。 ◆2级,2A级和2C级产品均为系统几何校正产品,只是不同卫星选用的生产参数不同。 其中: ■GF-1卫星和ZY3卫星归档产品为1A级,ZY1-02C卫星数据归档产品级别为1C级,其他卫星归档级别为2级! ◆归档产品是指:该类产品已经存在于系统中,仅需要从存储系统中迁移出来.即可供用户下载的数据。 ◆生产产品是指:该类产品不是已经存在的产品,需要对原始数据产品进行生产,然后再提供给用户下载的数据。

■当用户需要的产品级别是上述归档的级别,直接选择相应的产品级别,然后查询即可! ■当用户需要的产品级别不是上述归档的级别,就需要进行生产.本系统提供GF-1卫星和ZY3卫星2A级的生产产品,ZY1-02C卫星2C级的生产产品,在选择需要的级别查询后,无论有没有数据,在查询结果页上方有一个“查询0级景”按钮,点击此按钮后,进行数据查询,如果有数据,选择需要的产品直接订购,即可选择需要的产品级别。 国产卫星 一、GF-3(高分3号) 1.简介 2016年8月10日6时55分,高分三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高分三号卫星是中国高分专项工程的一颗遥感卫星,为1米分辨率雷达遥感卫星,也是中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 2.数据时间 2016年8月10日-现在 3.传感器 SAR:1米 二、ZY3-02(资源三号02星) 1.简介 资源三号02星(ZY3-02)于2016年5月30日11时17分,在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三号02星发射升空。这将是我国首次实现自主民用立体测绘双星组网运行,形成业务观测星座,

遥感影像融合处理方法

遥感影像融合处理方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技术,并给出了融合的一些基本理论、融合处理一般步骤以及常用融合处理方法,最后简要描述了融合评价的方式方法等。 关键词:遥感影像融合融合评价 1、前言 将高分辨率的全色遥感影像和低分辨率的多光谱遥感影像进行融合,获得色彩信息丰富且分辨率高的遥感融合影像的过程,成为遥感影像融合。全色影像一般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影像光谱信息较丰富,为提高多光谱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将全色影像融合进多光谱影像。通过影像融合既可以提高多光谱影像空间分辨率,又能保留其多光谱特性。 2、遥感影像融合一般步骤 遥感影像信息融合一般流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图像预处理,图像融合变换。 图像预处理主要包括:几何校正及影像配准。几何校正主要在于去除透视收缩、阴影等地形因素以及卫星扰动、天气变化、大气散射等随机因素对成像结果一致性的影响;影像配准的目的在于消除由不同传感器得到的影像在拍摄角度、时相及分辨率等方面的差异。 3 常用融合方式 3.1 IHS融合 IHS(亮度I、色度H、饱和度S)变换就是将影像从RGB彩色空间变换到IHS空间来实现影像融合的一种方法。由光学、热红外和雷达(微波)等方式得到的不同波段遥感数据,合成的RGB颜色空间是一个对物体颜色属性描述系统,而IHS色度空间提取出物体的亮度、色度、饱和度,它们分别对应每个波段的平均辐射强度、数据向量和的方向及其等量数据的大小。RGB颜色空间和IHS 色度空间有着精确的转换关系。IHS变换法只能用三个波段的多光谱影像融合和全色影像融合。 3.2 小波融合 小波变换,基于遥感影像的频域分析进行的,由于同一地区不同类型的影像,低频部分差别不大,而高频部分相差很大,通过小波变换对变换区实现分频,在分频基础上进行遥感影像的融合,常用于雷达影像SAR与TM影像的融合。

某工程项目资料管理制度

某工程项目资料管理制度 为加强本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完善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的收集、存档工作,保证工程竣工结算及工程交工验收的顺利进行,根据《××市建设工程文件材料整理和档案移交工作办法》,及公司有关文件资料档案工作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望项目各有关人员密切配合,共同遵照执行。 一、工程技术资料填写的要求 1、相关文件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统一用表填表说明》(××市档案馆)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2、资料填写内容必须真实可靠、数据准确、资料的形成与工程形象进度同步。资料所记载的内容必须与实际图物相符,并按规定已通过了一定的审批、检查、验收程序,负有责任的各方在资料指定位置上签署意见,签名或盖章并注明时间。 3、作为工程档案,必须用黑色签字笔或碳素钢笔及单面黑色复写纸书写,要求字体端正、清晰易辨、严禁涂改。 二、主要工程技术资料填写要求及责任人 1、工程基线复核单、单位工程座标定位测量记录、垂直度观测记录、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由测量人员按单位工程分层数填写,交项目总工核定。要求所填数字准确无误,所绘简图上各测点应编号,表中应有测量者、校核者签名。由测量员交项目资料员一式四份(含原件二份)。 2、质量、安全整改通知单由质量安全组填写,令工长限期整改,复检无误后,将结果记录在上。由质量员、安全员交项目资料员一式三份(含原件一份)。 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由负责所办隐蔽工程内容的工长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办理。隐蔽记录上应有施工部位及隐蔽项目,重点写出施工及修改依据、质量情况,必要时绘出简图。并须报质检员验收签字、经项目自检合格后,由各相关工长向监理公司工地代表签字及盖章认可。资料填报及所有签字盖章完毕后交项目资料员一式四份(含原件二份)。 4、检验批验收记录,由各主管工长负责填写,要求填写规范,签字盖章齐全,由各主管工长向监理公司工地代表签字及盖章认可。资料填报及所有签字盖章完毕后交项目资料员一式四份(含原件二份)。 5、各分项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技术交底卡,由负责施工的工长填写。主要是对施工

遥感卫星影像数据采购知识要素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遥感卫星数据类型有哪些? 北京揽宇方圆卫星公司可提供多种遥感数据类型供用户选择,目前来说是国内遥感数据最多的遥感数据中心,分辨率从0.3米到30米的光学卫星影像,还有各种极化方式的雷达卫星影像,高光谱卫星影像,还有解密的1960年至1980年的锁眼卫星影像,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也可以把自己的卫星数据需求告诉我们,给您推荐合适的卫星数据类型。如果您想获取高程信息DEM、DLG等信息,需要购买的就是卫星影像立体像对数据,并不是所有卫星都有立体像对哦。 (二)遥感卫星数据影像有哪些级别? 卫星公司北京揽宇方圆销售的都是1A级别原始卫星影像,光学卫星影像原始数据都是以全色+多光谱捆绑形式提供,卫星影像一般可以经过一定的处理,形成各级别的影像数据,不同的级别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在订购时需特别注意。 *名词(全色就是黑白数据,多光谱是指红绿蓝近红外) (三)遥感卫星数据影有没有最小数量起订的说法? 北京揽宇方圆提醒您在购买卫星影像时,都要确认购买面积大小或景数。对于高分辨率影像来说,一般是按面积大小来计算,单位为平方公里。但是往往有个最小购买面积,例如,WorldView影像的存档数据最低起购面积为25平方公里,且需要满足四边形两边相距大于等于5公里;而中低分辨率影像则往往按景数来计算,景是一幅卫星影像的通俗讲法,例如,一景高分一号卫星影像,范围大小为32.5×32.5公里。 (四)遥感卫星存档数据是指什么? 北京揽宇方圆详解遥感卫星存档数据:是指先前卫星已经拍摄过的某区域的影像数据,已存档在数据库中,是现成品。该种影像的购买价格相对较低,订购时间较快。但是订购前需要对既定需求区域做出确认,即确认所需区域是否有卫星影像数据存档、卫星影像存档数据的拍摄时间、拍摄质量(包含了云量、拍摄倾角等因素)等。 (五)遥感卫星编程数据是什么意思? 北京揽宇方圆遥感公司对遥感卫星编程数据的解释是指地面编程控制卫星对需求区域拍摄最新的影像,可以让用户得到需求区域最新的影像。但是编程影像的拍摄周期通常较长,订购初期需要先向卫星运营公司申请拍摄区域的拍摄周期,然后由卫星公司反馈计划拍摄周期。在这个拍摄周期中,并不能够保证拍摄成功,这与所拍摄地的天气情况、拍摄数据的优先级权重以及需求数据范围有关。 (六)遥感卫星影像数据价格如何一般是多少? 目前市面上的商业遥感卫星数量较多,北京揽宇方圆是国内遥感数据资源最多的公司,不同的行业根据自己的遥感项目业务要求,对各卫星影像的分辨率、波段数量、质量以及影像拍摄的时间要求各异,而卫星

资源三号卫星卫星数据参数遥感影像官方报价

北京揽宇方圆中国领先遥感影像数据服务. 资源三号卫星,简称ZY3,是中国第一颗民用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卫星2012年1月9日发射,它搭载了四台光学相机,包括一台地面分辨率2.1m的正视全色TDI CCD相机、两台地面分辨率3.6m的前视和后视全色TDI CCD相机、一台地面分辨率5.8m的正视多光谱相机,数据主要用于地形图制图、高程建模以及资源调查等。卫星设置寿命5年,可长期、连续、稳定地获取立体全色影像、多光谱影像以及辅助数据,可对地球南北纬84度以内的地区实现无缝影像覆盖。 主要功能 1、资源三号卫星主要用于1:5万比例尺立体测图和数字影像制作,又可用于1:2.5万等更大比例尺地形图部分要素的更新,还可为农业、灾害、资源环境、公共安全等领域或部门提供服务。

2、卫星应用系统将用于处理2.5米、4米和10米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及其构成的立体测绘影像,测制1:5万地形图及相应测绘产品,开展1:2.5万等更大比例尺地形图的修测与更新,建立基于资源三号卫星的基础地理信息生产与更新的技术应用体系。 3、应用系统建设目标是最终实现业务化运行,长期、稳定、高效地将高分辨率立体影像转化为高质量的基础地理信息产品,并为其他用户部门提供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应用服务。 4、利用资源三号卫星获取的立体影像,在构成的立体视野里,会出现高耸的山体、陡峭的河谷、矗立的灯塔,栩栩如生的公路、房屋、桥梁,通过立体观测,能够完成数字高程模型制作、立体测图等作业,生产现势性强、精度高的基础地理信息产品,结合资源三号卫星多光谱影像及各种专题信息,还可以生产各种融合影像产品、专题产品等,满足各行业部门的应用需求。

SPO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基本参数

SPOT5遥感卫星基本参数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前言: 遥感传感器是获取遥感数据的关键设备,由于设计和获取数据的特点不同,传感器的种类也就繁多,就其基本结构原理来看,目前遥感中使用的传感器大体上可分为如下一些类型:(1)摄影类型的传感器; (2)扫描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3)雷达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4)非图像类型的传感器。 无论哪种类型遥感传感器,它们都由如下图所示的基本部分组成: 1、收集器:收集地物辐射来的能量。具体的元件如透镜组、反射镜组、天线等。 2、探测器:将收集的辐射能转变成化学能或电能。具体的无器件如感光胶片、光电管、光敏和热敏探测元件、共振腔谐振器等。 3、处理器:对收集的信号进行处理。如显影、定影、信号放大、变换、校正和编码等。具体的处理器类型有摄影处理装置和电子处理装置。 4、输出器:输出获取的数据。输出器类型有扫描晒像仪、阴极射线管、电视显像管、磁带记录仪、XY彩色喷笔记录仪等等。 虽然不同卫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构造的精细度又是不同的,的,所以不同的卫星具有不同的分辨率。 一、法国SPOT卫星 法国SPOT-4卫星轨道参数: 轨道高度:832公里 轨道倾角:98.721o 轨道周期:101.469分/圈 重复周期:369圈/26天 降交点时间:上午10:30分 扫描带宽度:60 公里 两侧侧视:+/-27o 扫描带宽:950公里 波谱范围: 多光谱XI B1 0.50 – 0.59um 20米分辨率B2 0.61 – 0.68um B3 0.78 – 0.89um SWIR 1.58 – 1.75um

项目现场工程资料管理制度

项目现场工程资料管理制度 为了做好建设单位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参照《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等文件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和公司领导对档案管理的相关要求特制订本档案管理制度。 一、资料归档,收集 1、工程各类报批文件、各类合同、设计资料及图纸、设计变更与工程洽商资料、监理文件、施工日志、会议纪要、审计结论及各种验收证件、检测报告、材料设备的合格证及说明书、施工图、财产移交手续及其他需要存档的文件等。(只留复印件作为项目部查阅资料) 2、负责对施工图、设计变更、洽商纪要的接收、发放和管理,做好详细的收发记录,并保证自己有一套完整的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洽商纪要以免漏项 3、做好建设单位自身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编工作,要使整编资料真实准确的反映出施工进度和投资计划完成情况,以及施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关键问题和处理结果。 4、资料管理人员收到公司内部人员或相关单位人员给予的资料应及时登记。 5、项目签订承包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工程档案资料和设备资料编制的责任范围、内容、套数、案卷质量标准及时间要求。 6、本公司购置的设备仪器的随机全套资料,由拆箱负责人收集齐全,及时移交档案员,统一积累和集中保管。 二、资料保密制度 1、资料工作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保密观念,遵守公司的各项保密制度。 2、凡涉及不宜公开的公司机密等档案,应作秘密保管并严格控制查阅范围,本公司人员需要查阅者,须经本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3、凡作秘密和内部管理的档案,应严格履行查阅审批手续,严禁擅自拍照和复制,利用者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公司秘密。 4、对确已无保存价值的建设工程和设备档案,列出销毁清册,经主管领导审批后,由销毁人、监销人销毁,并签名注销。 三、资料管理制度 1、建设单位工程资料的制作、填写、盖章。 2、工程档案资料按项目收集,档案应按系统分类统一存放档案盒贴上标签并做电子目录方便日后检索。 3、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移交资料时,应编制移交清单,双方签字、盖章后方可交接。 4、负责把控制点向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移交工作及工程部位高程的闭合复核检查工作 负责施工验收资料中建设单位责任人的签字 5、监督监理单位和承包人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真实准确地做好施工程记录和有关报告。决不允许有篡改事实真相、出具假报告等违规违法事情的发生。 6、随时抽查监理单位、承包人的施工原始资料和与工程有关的其它资料。 7、在工程管理和施工过程中,对监理单位和承包人提交的报告要按约定时间做出书面答复。 8、按合同要求,责成监理单位提交监理工作月报及监理业务范围内的专项报告;责成承包人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工程进度和工程量报告以及其它有关方案或报告。 9、应妥善保存各类档案和资料,如发现用途不明的资料应交总工程师审阅确定用途。 10、非资料管理人员不得擅自查阅档案柜里的资料,确因工作需要,须经本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同意后方可查阅。

(整理)常见遥感卫星基本参数

常见遥感卫星基本参数 前言: 遥感传感器是获取遥感数据的关键设备,由于设计和获取数据的特点不同,传感器的种类也就繁多,就其基本结构原理来看,目前遥感中使用的传感器大体上可分为如下一些类型: (1)摄影类型的传感器; (2)扫描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3)雷达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4)非图像类型的传感器。 无论哪种类型遥感传感器,它们都由如下图所示的基本部分组成: 1、收集器:收集地物辐射来的能量。具体的元件如透镜组、反射镜组、天线等。 2、探测器:将收集的辐射能转变成化学能或电能。具体的无器件如感光胶片、光电管、光 敏和热敏探测元件、共振腔谐振器等。 3、处理器:对收集的信号进行处理。如显影、定影、信号放大、变换、校正和编码等。具 体的处理器类型有摄影处理装置和电子处理装置。 4、输出器:输出获取的数据。输出器类型有扫描晒像仪、阴极射线管、电视显像管、磁带 记录仪、XY彩色喷笔记录仪等等。 虽然不同卫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构造的精细度又是不同的,的,所以不同的卫星具有不同的分辨率。 一、 CBERS中巴资源卫星CBERS-1 中巴资源卫星由中国与巴西于1999年10月14日合作发射,是我国的第一颗数字传输型资源卫星 卫星参数: 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778公里,倾角:98.5o 重复周期:26天平均降交点地方时为上午10:30 相邻轨道间隔时间为4 天扫描带宽度:185公里星上搭载了CCD传感器、IRMSS红外扫描仪、广角成像仪,由于提供了从20米-256米分辨率的11个波段不同幅宽的遥感数据, 成为资源卫星系列中有特色的一员。 红外多光谱扫描仪:波段数:4波谱范围:B6:0.50 –1.10(um)B7:1.55 – 1.75(um)B8:2.08 – 2.35(um)B9:10.4 – 12.5(um)覆盖宽度:119.50公里空间分辨率:B6 – B8:77.8米B9:156米CCD相机:波段数:5波谱范围:B1:0.45 – 0.52(um)B2:0.52 – 0.59(um)B3:0.63 –0.69(um)B4:0.77 – 0.89(um)B5:0.51 – 0.73(um)覆盖宽度:113公里空间分辨率:19.5米(天 底点)侧视能力:-32 士32 广角成像仪:波段数:2波谱范围:B10:0.63 – 0.69(um)B11:0.77 – 0.89(um)覆盖宽度:890

卫星遥感应用现状及商业化前景

我国卫星遥感应用现状及商业化前景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体制的推动下,卫星产业逐渐走向“军、民、商”的融合,商业化趋势日益明显。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已经在市场上逐步站稳脚跟,产业初具规模,与前两者相比,卫星遥感的商业化步伐稍微缓慢,产业化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开拓。 一、我国卫星遥感应用现状 相比传统的信息获取手段,卫星遥感不仅能获得更广泛和海量的信息资源,在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面更是有了质的飞跃,而且这些信息的获取是建立在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基础之上的,为决策部门的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便利。目前,遥感技术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应用程度也在不断加强。卫星遥感已经在土地利用、城市化及荒漠化监测;农作物、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监测和评估、灾害监测和环境监测;对道路、建筑工程的设计、选址;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工程评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考古、野生动物保护、牧场管理等各个领域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潜力得到了进一步挖掘,在精细农业、环境评价、数字城市等新领域,遥感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另外,GIS技术,虚拟现实技术、GPS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为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中国遥感技术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20多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遥感技术的发展,连续四个五年计划都把遥感技术作为国民经济建设35项关键技术之一。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18颗返回式卫星,并成功回收17颗,为资源、环境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空间图像数据,在我国国防建设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了包括太阳和地球同步轨道在内的6颗气象卫星。气象卫星数据已在气象研究、天气形势分析和天气预报中广为应用,实现了业务化运行。1999年10月我国第一颗以陆地资源和环境为主要观测目标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传输型资源卫星的历史,已在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方面实际应用,逐步发挥效益。我国还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星,为我国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研究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数据。2005年10月27日,北京一号小卫星在俄罗斯普列谢斯克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为国内外遥感应用用户提供了充足和丰富的多广谱和全色遥感影像产品。 除了上述已发射的遥感卫星外,我国还先后成立了国家遥感中心、国家气象卫星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国家级遥感应用机构。同时,国务院各部委及省市地方建立了160多个省市级遥感应用机构。这些遥感应用机构广泛地开展了气象预报、国土调查、作物估产、森林调查、地质找矿、海洋预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城市规划和地图测绘等遥感业务,并且与全球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定位导航卫星相配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服务。时下,我国卫星遥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已经在农业、林业、国土、水利、城乡建设、环境、测绘、交通、气象、海洋、地球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遥感技术在我国国土资源大调查、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三峡工程、三河三湖治理、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交通规划与建设、海岸带监测及海岛测绘、300万平方公里海洋权益维护及区域经

工程项目建设资料(资料员)管理内容及流程(详述)

资料管理内容及流程 一、前期资料: 工程开工前期做的工作主要是收集、整理、归档工程开工前期所有的法律性文件: 1、国有土地使用证及用地许可证; 2、建设用地许可证及审批; 3、建设规划许可证及审批; 4、施工许可证及审批; 5、图纸审查(土建,消防,节能等); 6、临水、临电、市政、排污等等各个主管单位的办理相关手续等; 7、申请办理相关证件的所有手续,会议纪要,设计委托,地质勘察,与建 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往来函件等。 因后续施工中及工程竣工期间用到前期资料的次数较多,以上所有文件项目资料员必须收集并存档彩色扫描件,同时确认原件保管人,建立前期资料台账。 二、施工中资料 1、文字资料: (1)、工程项目合同; 施工单位定标(备选)报告 合同签订:

(2)、监理工程师大纲、规划、条例,监理月报,指令,通知,函件; 资料名称责任流程 资料员上报中 心时间 模板备注监理周例会 会议纪要资料员 监理例会召开 后的第2天 监理表格 附件1.1 上传至知识管理 系统中(SOA) 监理月报资料员每月5号前 监理表格 附件1.2上传至知识管理系统中(SOA) (3)、承包商报告、函件; (4)、甲方指令、通知(附件2.1,附件2.2); (5)、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 有设计变更时要及时上报设计变更流程,一般是设计部门上报,项目部是没有权限的。

(6)、会议纪要; (7)、工程质量事故核查处理类报告; (8)、施工组织设计; (9)、施工进度计划

附件4.1:月度/季度/年度工作计划及评估表 附件4.2:物流建设计划(模板) 附件4.3:项目总体计划(供计划制定参考) 附件4.4:成本计划 附件4.5:计划变更申请表 (10)、工程报表; 资料名称责任流程 资料员上报中 心时间 模板备注 每日跟进 工程师、各工作 经办人编制每日 5:00前 附件5.1 上传至知识管理 系统中(SOA) 项目工作周简 报(同上) 每周一 10:00前 附件5.2 上传至知识管理 系统中(SOA) 项目周计划及 周总结(同上) 每周一 10:00前 附件5.3 发给事业部项目 对接人 月计划及月总 结(同上) 每月29日 18:00前 附件5.4 上传至知识管理 系统中(SOA) (下)月度资 金付款计划、招标工作计划资料员 每月24日 18:00前 附件5.5 附件5.6 发给事业部项目 对接人 各项目(本) 每月资金计划 统计资料员 每月30日 18:00前 附件5.7 发给事业部项目 对接人

常用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有哪些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常用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有哪些 公司拥有WorldView、QuickBird、IKONOS、GeoEye、SPOT、高分一号、资源三号等卫星的代理权,与国内多家遥感影像一级代理商长期合作,能够为客户提供全天候、全覆盖、多分辨率、多尺度的影像产品 WorldView,分辨率0.5米 WorldView卫星系统由两颗(WorldView-I和WorldView-II)卫星组成。WorldView-I全色成像系统每天能够拍摄多达50万平方公里的0.5米分辨率图像,并具备现代化的地理定位精度能力和极佳的响应能力,能够快速瞄准要拍摄的目标和有效地进行同轨立体成像。WorldView-II多光谱遥感器具有8个波段,平均重访周期为一天,每天采集能力达到97.5万平方公里。

QuickBird,分辨率0.61米 QuickBird具有较高的地理定位精度,每年能采集7500万平方公里的卫星影像数据,在中国境内每天至少有2至3个过境轨道,有存档数据约500万平方公里,重访周期为1-6天,每天采集能力达到21万平方公里。 IKONOS,分辨率0.8米 IKONOS卫星是世界上第一颗高分辨率卫星,开启了商业高分辨率卫星的新时代,同时也创立了全新的商业化卫星影像标准。全色影像分辨率达到了0.8米,多光谱影像分辨率4米,平均重访周期3天。

Geoeye,分辨率0.41米 GeoEye-1卫星具有分辨率最高、测图能力极强、重返周期极短的特点。全色影像分辨率达到了0.41米,多光谱影像分辨率1.65米,定位精度达到3米,重访周期2-3天,每天采集能力70万平方公里。

卫星遥感数据处理规范流程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遥感卫星影像图像数据处理介绍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的领先遥感卫星数据机构,而且是整合全球的遥感卫星数据资源,分发不同性能、技术应用上可以互补的多种卫星影像,包括光学、雷达卫星影像、历史遥感影像等各种卫星数据服务,各种专业应用目的的图像处理、解译、顾问服务以及基于卫星影像的各种解决方案等。遥感卫星影像数据贯穿中国1960年至今的所有卫星影像数据,是中国遥感卫星数据资源最多的专业遥感卫星数据服务机构,提供多尺度、多分辨率、全覆盖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服务,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遥感影像数据获取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优势: 1:北京揽宇方圆国内老牌卫星数据公司,经营时间久,行业口碑相传,1800个行业用户选择的实力见证。 2:北京揽宇方圆遥感数据购买专人数据查询一对一服务,数据查询网址是卫星公司网。 3:北京揽宇方圆拥有大型正版遥感处理软件,遥感数据处理工程师有10年以上遥感处理工作经验,并有国家大型项目工作经验自主卫星数据处理软件著作权,最大限度保持遥感卫星影像处理的真实度。

4:北京揽宇方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ISO900认证的国际质量管理操作体系,无论是遥感卫星品质和遥感数据处理质量,都能得到保障。 5:影像数据官方渠道:所有的卫星数据都是卫星公司授权的原始数据,全球公众数据查询网址公开查询,影像数据质量一目了然,数据反应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数据处理技术团队国标规范操作,提供的是行业优质的专业化服务。 6:签定正规合同:影像数据服务付款前,买卖双方须签订服务合同,提供合同相应的正规发票,发票国家税网可以详细查询,有增值税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两种发票类型可供选择。以最有效的法律手段来保障您的权益。 7:对公帐号转款:合同约定的对公帐号,与合同主体名发票上面的帐号名称一致,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公司银行账户,所有交易记录均能查询,保障资金安全。 8:售后服务:完善的售后服务体制,全国热线,登陆官网客服服务同步。 技术能力说明 北京揽宇方圆拥有大型正版遥感处理软件,遥感数据处理工程师有10年以上遥感处理工作经验,并有国家大型项目工作经验自主卫星数据处理软件著作权,最大限度保持遥感卫星影像处理的真实度。 一.图像预处理 1.降噪处理 由于传感器的因素,一些获取的遥感图像中,会出现周期性的噪声,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消除或减弱方可使用。 (1)除周期性噪声和尖锐性噪声 周期性噪声一般重叠在原图像上,成为周期性的干涉图形,具有不同的幅度、频率、和相位。它形成一系列的尖峰或者亮斑,代表在某些空间频率位置最为突出。一般可以用带通或者槽形滤波的方法来消除。 消除尖峰噪声,特别是与扫描方向不平行的,一般用傅立叶变换进行滤波处理的方法比较方便。

工程项目资料管理制度模板

工程项目资料管理 制度

某工程项目资料管理制度 为加强本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完善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的收集、存档工作, 保证工程竣工结算及工程交工验收的顺利进行, 根据《××市建设工程文件材料整理和档案移交工作办法》,及公司有关文件资料档案工作的有关规定, 特制定本办法。望项目各有关人员密切配合, 共同遵照执行。 一、工程技术资料填写的要求 1、相关文件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统一用表填表说明》( ××市档案馆)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 ) 2、资料填写内容必须真实可靠、数据准确、资料的形成与工程形象进度同步。资料所记载的内容必须与实际图物相符, 并按规定已经过了一定的审批、检查、验收程序, 负有责任的各方在资料指定位置上签署意见, 签名或盖章并注明时间。 3、作为工程档案, 必须用黑色签字笔或碳素钢笔及单面黑色复写纸书写, 要求字体端正、清晰易辨、严禁涂改。 二、主要工程技术资料填写要求及责任人 1、工程基线复核单、单位工程座标定位测量记录、垂直度观测记录、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由测量人员按单位工程分层数填写, 交项目总工核定。要求所填数字准确无误, 所绘简图上各测点应编号, 表中应有测量者、校核者签名。由测量员交项目资料

员一式四份( 含原件二份) 。 2、质量、安全整改通知单由质量安全组填写, 令工长限期整改, 复检无误后, 将结果记录在上。由质量员、安全员交项目资料员一式三份( 含原件一份) 。 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由负责所办隐蔽工程内容的工长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办理。隐蔽记录上应有施工部位及隐蔽项目, 重点写出施工及修改依据、质量情况, 必要时绘出简图。并须报质检员验收签字、经项目自检合格后, 由各相关工长向监理公司工地代表签字及盖章认可。资料填报及所有签字盖章完毕后交项目资料员一式四份( 含原件二份) 。 4、检验批验收记录, 由各主管工长负责填写, 要求填写规范, 签字盖章齐全, 由各主管工长向监理公司工地代表签字及盖章认可。资料填报及所有签字盖章完毕后交项目资料员一式四份( 含原件二份) 。 5、各分项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技术交底卡, 由负责施工的工长填写。主要是对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技术安全措施、施工规范要求、对新结构、新规范、新技术以及图纸会审提出的有关问题, 解决方法等进行详细且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 填写要具体, 交接手续应及时且要齐全, 所有交底必须要有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必须是经各分包或民建队书面指定的各班组长) 的签名及交接时间, 以明确责任, 班组所有人员必须逐一签字, 不得找人代签。本交底一式四份, 交项目资料员二份。

常见地遥感卫星地介绍及具体全参数

常见的遥感卫星的介绍及具体参数 遥感卫星(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用卫星作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称为卫星遥感。通常,遥感卫星可在轨道上运行数年。卫星轨道可根据需要来确定。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所有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面站,卫星获得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到地面站,地面站发出指令以控制卫星运行和工作。以下列出较为常见的遥感卫星: 一、Landsat卫星 美国NASA的陆地卫星(Landsat)计划(1975年前称为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 ),从1972年7月23日以来,已发射7颗(第6颗发射失败)。目前Landsat1—4均相继失效,Landsat 5仍在超期运行(从1984年3月1日发射至今)。Landsat 7于1999年4月15日发射升空。其常见的遥感扫描影像类型有MMS影像、TM图像。 (一)、MSS影像 MSS影像为多光谱扫描仪(MultiSpectral Scanner)获取的图像,第一颗至第三颗地球卫星(Landsat)上反光束导管摄像机获取的三个波段摄影相片分别称为第1、2、3波段,多光谱扫描仪有4个波段获取的扫描影像被命名为4、5、6、7波段,两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两个波段为近红外波段,此外,第三颗地球卫星上还供有热红外波段影像,这个影像称为第8波段,但使用不久,就因为一起的问题二关闭了。 表 1 :Landsat上MSS波段参数

(二)、TM影像 TM影像是指美国陆地卫星4~5号专题制图仪(thematic mapper)所获取的多波段扫描影像。 影像空间分辨率除热红外波段为120米外,其余均为30米,像幅185×185公里2。每波段像元数达61662个(TM-6为15422个)。一景TM影像总信息量为230兆字节),约相当于MSS影像的7倍。 因TM影像具较高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极为丰富的信息量和较高定位精度,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得到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重要的地球资源与环境遥感数据源。能满足有关农、林、水、土、地质、地理、测绘、区域规划、环境监测等专题分析和编制1∶10万或更小比例尺专题图,修测比例尺地图的要求。 表 2 :Landsat上TM波段参数 (三)、ETM 1999年4月15日,美国发射了Landsat-7,它采用了增强-加型专题绘图仪(ETM)遥感器来获取地球表层信息,它与TM的区别在于增加了全色波段,分辨率为15米,并改进了热红外波段影像的分辨率。

卫星遥感技术

卫星遥感技术 摘要:卫星遥感技术并不被普通人所熟知,本文阐述了现今遥感卫星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同时展望未来遥感卫星应用前景,由此引出遥感卫星商业化发展的问题,于是重点分析讨论了当前遥感卫星在商业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并且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促进遥感卫星商业化尽快实现的指导理念和主要措施以及预测遥感卫星商业化的可能发展趋势。 前言 面对新的世纪、新的形势,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认真思考和积极部署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尽管各国在历史文化、现实国情和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在关注和重视科技进步上却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世纪,是以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决定兴衰的国际格局。一个在科学技术上无所作为的国家,将不可避免地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上受到极大制约。 卫星遥感技术集中了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通信和地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走过了多年艰苦探索与攀登的道路。如今,我们欣喜的看到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已经起步并正在走向成熟和辉煌。 近十年来全球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表明,卫星遥感技术是一项应用广泛的高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现在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这项技术,寄希望于卫星遥感技术能够给国家经济建设的飞跃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和可靠的战略决策依据。这种希望给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卫星遥感技术如何发展,如何使卫星遥感技术真正成为实用化、产业化的技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当好先行,是当前业界人士关注的热门焦点。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 (一)、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现状 首先,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十六颗返回式卫星,为资源、环境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空间图像数据,在我国国防建设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了包括太阳和地球同步轨道在内的六颗气象卫星。气象卫星数据已在气象研究、天气形势分析和天气预报中广为使用,实现了业务化运行。一九九九年十月我国第一颗以陆地资源和环境为主要观测目标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传输型资源卫星的历史,已在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方面实际应用,逐步发挥效益。我国还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星,为我国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研究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数据。 其次,除了上述发射的遥感卫星外,我国还先后建立了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国家级遥感应用机构。同时,国务院各部委及省市地方纷纷建立了一百六十多个省市级遥感应用机构。这些遥感应用机构广泛的开展气象预报、国土普查、作物估产、森林调查、地质找矿、海洋预

工程项目部施工资料管理规定

****体育场施工资料管理规定 1.目的 施工资料是工程建设及竣工交付使用的必备文件,也是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管理、使用、维护、改建、扩建的依据,因此搞好施工资料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规定对施工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归档等提出了统一要求。制定本规定的目的是保证项目施工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及可追溯性,以及能满足工程质量验收、“长城杯”、鲁班奖“等评优活动对资料的要求。 2.适用范围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与管理、技术、测量、物资、施工、试验、质量、等有关的文字、图表、照片、电子资料。 3.编制依据 3.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2《建筑安装工程工程资料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3.3《工程建设监理规程》 3.4《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编号为DBJ01-51-2003) 3.5《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 3.6《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3.7《北京市**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指南的通知》 4.资源配备 4.1人员设置: 4.1.1总工办配备专职资料管理员,要求具有从事资料管理工作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以及创建长城杯工程的施工资料管理经历。

4.1.2各分部及各分包施工单位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资料管理人员,要求具备专业的学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熟悉施工资料填写等相关业务,明确资料的填写要求。 4.2计算机配备:所有施工资料均要求实行计算机管理,各分部均要配备资料专用计算机。工程资料软件统一使用由中国****建筑科学院开发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软件”。 5.职责 施工资料管理实行总工程师负责制,分级管理,逐级建立健全施工资料管理岗位责任制。 5.1项目总工办 项目总工办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行使施工资料的管理职能:主持建立施工资料管理体系;制定规范资料管理的相关文件;指导项目部各分部做好施工资料的形成、收集、整理和移交;对施工资料的形成是否按程序执行及资料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负责对各分部移交施工资料的汇总、整理和归档工作。 5.2各分部(土建分部、钢结构分部、装饰装修分部、机电分部) 各分部是施工资料形成的具体实施者,负责其分管专业范围内施工资料的形成、收集、整理、移交,并对施工资料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正确性、有效性负责。 5.3施工资料管理员 各分部的资料管理人员负责本分部所形成的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必须保证施工资料与工程同步,作好施工资料各阶段的把关工作,避免或减少不合格资料流入资料管理的最后环节。

遥感卫星数据处理知识详解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遥感卫星数据处理知识详解 遥感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以来,被应用于各种传感仪器对电磁辐射信息的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遥感信息通常以图像的形式出现,故这种处理也称遥感图像信息处理。 那对遥感图像处理可以达到什么目的呢? ①消除各种辐射畸变和几何畸变,使经过处理后的图像能更真实地表现原景物真实面貌; ②利用增强技术突出景物的某些光谱和空间特征,使之易于与其它地物的K 分和判释; ③进一步理解、分析和判别经过处理后的图像,提取所需要的专题信息。遥感信息处理分为模拟处理和数字处理两类(见数据釆集和处理)。 遥感数据处理过程 多谱段遥感信息的处理过程是: ①数据管理:地面台站接收的原始信息经过摄影处理、变换、数字化后被转换成为正片或计算机兼容的磁带,将得到的照片装订成册,并编目提供用户选用。 ②预处理:利用处理设备对遥感图像的几何形状和位置误差、图像辐射强度信息误差等系统误差进行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 ③精处理:消除遥感平台随机姿态误差和扫描速度误差引起的几何畸变,称为几何精校正;消除因不同谱段的光线通过大气层时受到不同散射而引起的畸变,称为大气校正。

④信息提取:按用户要求进行多谱段分类、相关掩模、假彩色合成、图像增 强、密度分割等。 ⑤信息综合:将地面实况调查与不同高度、不同谱段遥感获得的信息综合编 辑,并绘制成各种专题图。 遥感信息处理方法和模型越来越科学,神经网络、小波、分形、认知模型、地学专家知识以及影像处理系统的集成等信息模型和技术,会大大提高多源遥感技术的融合、分类识别以及提取的精度和可靠性。统计分类、模糊技术、专家知识和神经网络分类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复合的分类器,大大提高分类的精度和类数。多平台、多层面、多传感器、多时相、多光谱、多角度以及多空间分辨率的融合与复合应用,是目前遥感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不确定性遥感信息模型和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应用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 遥感数据融合技术旨在整合不同空间和光谱分辨率的信息来生产比单一数据包含更多细节的融合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于安放在卫星、飞行器和地面平台上的传感器。融合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空间和地球观测领域,计算机视觉,医学影像分析和防卫安全等众多领域。 遥感数据处理的发展趋势 遥感技术正在进入一个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海量数据及应用研究的新阶段,它在近一二十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又将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1.多分辨率多遥感平台并存 2. 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及光谱分辨率普遍提高。目前,国际上已拥有十几种不同用途的地球观测卫星系统,并拥有全色0.8~5m、多光谱3.3~30m 的多种空间分辨率。随着遥感应用领域对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需求的增加及高新技术自身不断的发展,各类遥感分辨率的提高成为普遍发展趋势。 1. 2.微波遥感、高光谱遥感迅速发展 2. 微波遥感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主动式探测方法。 微波具有穿透性强、不受天气影响的特性,可全天时、全天候工作。微波遥感采用多极化、多波段及多工作模式,形成多级分辨率影像序列,以提供从粗到细的对地观测数据源。成像雷达、激光雷达等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