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24页。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画图的策略分析问题,理解数量关系更加清晰,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核心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用画图的策略分析、理解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卫生评比栏,发现问题,并能准确找到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

2.通过独立尝试;借助全班讨论优化画图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画图,说图意;思考解答问题;会检查解答是否正确。

3.通过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点

探索“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方法,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过程。

(五)学习难点

理解归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方法。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教学课件、《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课时作业、《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课后作业、小红旗、条形卡等。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

预习教材第22、23页。

(二)课堂设计

1.学具摆摆乐

(1)第一行摆5个□,要想让第二行的△和第一行的同样多,第二行怎么摆?

(2)第一行摆5个□,要想让第二行的△比第一行的□少2个,第二行怎么摆?

(3)第一行摆5个□,要想让第二行的△比第一行的□多2个,第二行怎么摆?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导入新课一方面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另一方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一周卫生评比。

思考1:你都知道了什么?

活动1:梳理信息和问题,拿出作业纸,独自把题目中的关键数据圈起来,把问题划出来。

思考2: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既可以显示出信息和问题,又能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学生:摆一摆、画图

师:画图真是个好方法。

思考3:第一个信息“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该怎样画?“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是什么意思呢?该怎样表示呢?

师:请在作业纸上试一试。

师:画好了吗?有什么问题吗?

师:直接在一班的12面小旗后面画3面小红旗可以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因为画在一班的后面会误认为是一班的小红旗。

思考5:那怎么办呢?怎样表示才最合适呢?

活动2:小组讨论,解决第二个信息该如何表示。

思考6:在第二行先画出和一班同样多的12面小红旗,然后再在它的后面画出多的3面。可以吗?

看,用直条可以看成一个小盒子,里面装了12面小红旗,表示二班和一班同样多的12面。这个直条表示?(标上“与一班同样多的12面”),二班比一班多的3面可以直接贴在这个直条的后面。

思考7:问题应该怎么表示呢?(标上问题)

思考8:比较两次梳理的信息,你有什么想说的?

画图不仅表示出了信息和问题,还帮助我们理清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条理更清晰。

思考9:现在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活动3:试着写在作业单上,说说你的想法。(板书)

思考10:为什么要用加法呢?12、3、15各表示什么意思?

思考11:解答正确吗?

师:我们的解答正确吗?谁来检查?

回顾:(边点PPT边总结)我们通过画出题目的已知信息,先画出一班的12面小红旗,再表示出二班和一班同样多之后又多出来3面小红旗,并在图中标出要解决的问题,使数量关系清晰明了,成功解决了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三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会解决吗?像刚才那样试一试吧。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经历用画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和问题,积累用画图的方法帮助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特别是结合直观图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用加法来解决问题的道理,攻破重难点】

活动4: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三班得了多少面?”

思考12:解决“三班得了多少面?”需要哪些数学信息。

思考13:第一个信息,一班有12面,怎么表示?第二个信息,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什么意思?怎么表示?问题怎么标?

先画出一班的12面小红旗,三班和一班同样多的情况下少了4面。所以再画出来和一班同样多的12面后,再从中去掉比一班少的4面。剩下的用一个直条盖起来,直条表示的数就是要解决的问题。

活动5: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思考14:为什么要用减法呢?

解答正确吗?怎么检查?

结合PPT回顾梳理解决问题的过程。

思考15:比较两个问题以及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在经历解决第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策略和经验,这个问题的解决放手给学生,一方面让学生巩固解决问题的过程,另一方面加深对解决问题方法的理解,以便灵活运用,思考15的提出,在于让学生发现两类问题本质上的一致,数量关系的变化,沟通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思考16:谁能给今天所学知识起一个合适的名字。(“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3.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解决问题的步骤有了深刻的认识,会用画图的方法帮助分析、理解数量关系,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经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三)课时作业

1.鸡蛋和鸭蛋。

【答案】

【解析】考查目标1、2、3。巩固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画图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优惠啦。

【答案】

(3)略。

【解析】考查目标3。从商店促销活动情境中提出的两个“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26+7=33(个)答:梨有33个。

【解析】考查目标1、3。对线段图有个粗浅的认识,能从抽象的线段图中找出信息和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课后作业

1.看图写算式。

【答案】(1)16+6=22(只)

(2)18-5=13(头)

【解析】考查目标1、2、3。学生能看懂图,发现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2.解决问题。

绿城广场有白鸽子15只,灰鸽子比白鸽子多3只。

(1)提出一个问题:

(2)怎么解答你提出的问题?把知道的信息先画出来吧!

白鸽子:

灰鸽子:

列式:

(3)解答正确吗?

【答案】略。

【解析】考查目标1、2、3。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用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学会学习想会学习转变。

3.解决问题。

【答案】32-15=17(元)答:小玉已经攒了17元。

【解析】考查目标1、2、3。学生能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正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