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西华大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项目管理)西华大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项目管理)西华大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项目管理)西华大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课程

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西华大学建设项目

(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

学院(直属系):能源与环境学院年级/专业/班:xx级环境工程(1)班学生姓名:x x

学号:xxxxx xxxxxx

指导教师:梅自良

开题时间: 2013 年12 月10 日完成时间: 2013 年12 月24 日

目录

摘要-1-

1总则-1-

1.1任务由来-1-

1.2编制依据-2-

1.2.1法律法规-2-

1.2.2其他相关资料-2-

1.2.3技术评价范围-3-

1.3编制目的-3-

1.4评价工作原则-4-

1.5选址合理性-4-

1.6评价标准-4-

1.6.1环境质量标准-4-

1.6.2污染物排放标准-5-

1.7评价因子确定-7-

1.8环境控制及环境保护目标-8-

1.9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等级-8-

1.9.1评价工作重点-8-

1.9.2评价工作等级-9-

1.9.3评价范围-9-

2建设项目概况-10-

2.1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地点、建设单位-10-

2.2建设规模及内容-10-

2.3项目总平面布置-10-

2.4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11-

2.4.1给水-11-

2.4.2排水-11-

2.4.3消防-12-

2.4.4供电-12-

2.4.5供气-12-

3工程分析-12-

3.1工艺流程及污染工序流程简述-12-

3.1.1工艺流程简述-12-

3.1.2产污位置及产污种类分析-13-

3.2主要原辅材料用量-13-

3.3水量平衡-14-

3.4施工期污染影响因素分析-15-

3.5营运期污染影响因素分析-18-

3.5.1主要环境污染问题-18-

3.5.2主要污染物排放-18-

3.5.3营运期污染物排放汇总-20-

3.6项目清洁生产分析-21-

4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21-

4.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21-

4.1.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21-

4.1.2现状评价-23-

4.1.3评价结论-24-

4.2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24-

4.2.1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24-

4.2.2现状评价-25-

4.2.3评价结论-26-

4.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27-

4.4大气环境预测-29-

4.5地表水环境预测-33-

4.6噪声环境预测-35-

5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37-

5.1施工期环保措施论证-37-

5.1.1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37-

5.1.2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38-

5.1.3施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38-

5.1.4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39-

5.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论证-39-

5.2.1营运期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39-

5.2.3营运期噪声防治措施-40-

5.2.4营运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40-

5.2.5绿化工程-41-

5.2.6环保设施组成及投资估算-41-

6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2-

6.1评价结论-42-

参考文献-44-

附图一

附图二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学习态度(15),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力(25),说明书、图纸质量(60),,

总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摘要

本课程设计以“西华大学建设项目”为对象,分析评价西华大学在施工期、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污染防治措施。结合给定的基础设计资料完成工程分析部分的内容,核算出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量及审核污染防治措施;项目的环境影响,利用相关的知识对影响做出定性或者定量识别结合现有生产线和技改工程,确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种类、源强、排放方式等。根据本项目的环境特征和污染特征,分析预测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其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提出废气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控制在总量指标内、避免对周围大气环境污染的对策与措施;提出减少本项目建设及生产中对附近敏感点大气环境影响和声环境质量影响的对策与措施。提出避免和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西华大学建设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

1总则

1.1任务由来

西华大学是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四川工业学院和原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2008年9月25日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西华大学。四川工业学院的前身四川农业机械学院建于1960年,是国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当时的全国7个大区分别布点所建立的综合性农业机械学院之一,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属重点大学,1983

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

学校现有校本部、彭州校区、成都市人南校区、安德校区。校园面积近3000亩。校本部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毗邻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区,西依望丛帝乡、扬雄故里,岷江水自都江堰而下从校园蜿蜒流过。

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学校现有16个学科型学院,61个本科专业,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1500人,其中学科型研究生和工程硕士研究生共1530余人。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各类建设人才16万余名,已经成为四川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要基地。学校正在深化改革,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创新,在学科上办出特色,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西部大开发和四川省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该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9)《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14号,2002)

(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95)

(15)《工业节水“十五”规划》,2001年6月。

(19)《建材工业“十五”规划》,2001年6月。

(20)《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川府发(1996)142号文件

(21)《成都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86号

(22)《成都市市容市貌管理暂行规定》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91号

1.2.2其他相关资料

(1)《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企业投资项目的通知》,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发改政务【2008】97号;

(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文件,成规选址【2007】307号文;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通知书》,成都市环境保护局,成环建房评【2008】124号文;

(4)当地社会、经济、环境、水文、气象资料等;

(5)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技术资料

1.2.3技术评价范围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HJ/T2.1~2.3-93),国家环保局发布,1994年4月1日实施;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国家环保局发布,1996年7月1日实施;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国家环保局发布,1998年6月1日;

1.3编制目的

(1)结合现有生产线和技改工程,确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种类、源强、排放方式等。

(2)根据本项目的环境特征和污染特征,分析预测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其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3)依据环保法规、环境标准和当地环境特点对本技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论证项目选址及建设的可行性。

(4)提出废气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控制在总量指标内、避免对周围大气环境污染的对策与措施;提出减少本项目建设及生产中对附近敏感点大气环境影响和声环境质量影响的对策与措施。

(5)提出避免和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对策和措施,为项目的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4评价工作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

(2)以“清洁生产”、“达标排放”、“以新带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原则为纲,算清企业污染物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三本账,切实做好工程分析。

(3)在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4)充分利用近年来项目附近区域已有的资料及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5)评价结论明确、公正、可靠,评价中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切实可行。

(6)充分围绕“六项审批原则”开展评价工作。

1.5选址合理性

本项目所在地为成都市金牛区红光镇片区,该片区周围全是农田和居民普通住宅,且地势平坦,交通方便,远离市区等繁华的影响,是学习的好地方。且工程用地经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同意,工程建设符合城市发展规划要求:故选址合理

1.6评价标准

1.6.1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

SO2、NO2、TSP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表1中二级标准执行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见表1-1。

(2)地表水

沱江河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执行。标准值详见表1-2。

(3)环境噪声

噪声参照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标准,详见表1-3;昼间(6:00-22:00),夜间(22:00-6:00)。

表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主要指标值(单位:mg/m3)

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

,,二级标准

二氧化硫(SO2),日平均,0.15

,一小时平均,0.50

二氧化氮(NO2),日平均,0.12

,一小时平均,0.24

总悬浮颗粒物(TSP),日平均,0.30

表1-2地表水Ⅲ类水域质量标准(单位:mg/L)

项目名称,pH(无量纲),CODcr,BOD5,氨氮,溶解氧,粪大肠菌群(个/L)

标准及范围,6~9,20,4,1.0,≥5,10000

表1-3声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标准,标准值,dB(A)

,昼间,夜间

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标准,60,50

1.6.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大气污染物

执行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执行,主要指标见表1-4

表1-4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2)水污染

由于该项目产生的污水经污水管网进入该项目的污水处理厂,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主要指标见表1-5

表1-5污水排放标准主要指标值

项目,pH,COD,石油类,SS,NH3-N,TP(以P计)

GB8978-1996,6~9,≤100,≤5,≤70,≤15,≤0.5

(3)厂界噪声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Ⅱ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见表1-6。

表1-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昼间,dB(A),夜间,dB(A)

,,,

,,75,55

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

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

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

(4)其他相关标准

本项目评价过程中涉及的其它标准还有:《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GB16203-1996)、《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1.7评价因子确定

(1)施工期

①水污染评价因子:施工队伍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打桩产生的泥浆水,主要污染物为COD cr、BOD、SS、悬浮物、石油类等;

②大气污染评价因子:施工扬尘、NO2;

③噪声污染评价因子:施工场界噪声(Leq(A))

④固废污染: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

(2)营运期

①水污染评价因子:pH、COD cr、BOD5、氨氮、悬浮物、水温、溶解氧和粪大肠菌群

②大气污染评价因子:SO2、NO2、PM10等污染因子

③噪声污染评价因子:锅炉风机、人员活动等。

④固废污染:生活垃圾、实验室废弃物、医疗垃圾、污泥等

根据对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现确定本项目评价因子,见表1-7。

表1-7评价因子的确定

环境,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总量控制因子

大气,TSP、SO2、NO2,SO2、NO2,烟(粉)尘、SO2

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COD、NH3-N、TP、SS、BOD,高锰酸盐指数、COD、

BOD,COD、SS、NH3-N、TP

BOD

声,等效连续A声级,/

固废,建设固体废物排放,固废排放量

1.8环境控制及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控制污染目标为项目建成后污染物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适当的标准量以。排污口设置符合《四川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要求。本项目位于沱江河二级保护区。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8

表1-8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大气,建设项目周围居民,村落,主导风向4km范围内,GB3095-1996中二级地表水,沱江河,建设项目内部,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声,建设项目四周100米范围内,100

,GB3096-93中2类标准

1.9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等级

1.9.1评价工作重点

根据项目排污特点及周围地区环境征,评价工作重点包括:工程分析、污

染防治措施评述、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总量控制和清洁生产分析。

1.9.2评价工作等级

(1)大气评价等级

本项目的废气污染物主要是各生产环节的粉尘,由工程分析可知,粉尘排放量为0.96t/h,标准值参照TSP的一次浓度值0.30mg/m3,根据污染物等标排放量

P i进行计算:P i=Q i/C0i得P粉尘=32×108,即P i<2.5×108,项目地处平原地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判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本项目仅有生活污水排放,排放量为28.9m3/d,地表水功能为Ⅲ类水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判定,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3)声评价等级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技术评估意见,本评价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二级。

1.9.3评价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1-9。

表1-9评价范围表

评价内容,评价范围

区域环境调查,重点调查评价范围内的居民区

大气,以建设项目厂址为中心,沿主导风向4km

地表水,沱江河污水排放口上游500m至下游1500m

噪声,学校周围居民区

总量控制,区域内平衡

2建设项目概况

2.1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地点、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西华大学建设项目(营运期)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成都市红光镇

建设单位:西华大学

2.2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规模:项目拟占地面积1500亩,学生人数:18000人,教师人数:1450人

建设内容:根据西华大学的总体规划,西华大学的建设项目组成为:图中教学楼、学生宿舍、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医院、食堂、澡堂、广场、绿化、大门、给排水、垃圾收集相关的内容。

2.3项目总平面布置

学校按照“自然”、“生态”的规划理念,有机组织不同性质的空间,使校区与环境融为一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规划设计,达到“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要求;同时满足教学、科研、服务和交往4大功能需求。校园建筑布局,围绕主教学楼为中轴曲线,主要设施有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学生宿舍、医院、食堂、澡堂、广场、绿化、大门、给排水、垃圾收集相关的内容。

(1)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

教学办公实验区为学校的主要区域,位于学校的中部,以正对南入口的中轴线两侧序列展开布置。大门进去修建一个广场,求实广场,广场的东面为三教学楼。求是广场向北通向明德广场,在通道的两侧拟建第一教学楼和第二教学楼。图书馆和第四教学楼分别建设在明德广场的东、西两侧。教学楼里设置办公区,教学楼前边留有较宽的停车场地,与中心绿化美化广场。实验室位于第四教学楼背后向西,使教学地点集中。

(2)体育活动区

第三教学楼东延伸修建体育馆,在体育馆四周设立娱乐活动设施,乒乓球台,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另外体育馆东西建一个田径运动场为东田径运动场,求是广场的西面拟建西田径运动场。

(3)生活区

学生生活区布置在校区西南部,正对西田径场建设学生公寓楼锦地苑,依次为行列式布置。统一建设洗澡堂、超市、商店。教师生活区布置在校区西北

部,临近沱江河,统一规划。学校医院位于教师生活区内。另外在沱江河的两侧向东依次布置学生宿舍。学生第一食堂设置在住宿楼比较集中,人流比较大的位置。

(4)垃圾收集区、污水处理站

该项目统一设置垃圾堆放区,由市政环保人员定时及时清理,并建设有小型污水处理厂,具体位置见附图1

(5)路网规划

考虑校区周边城市道路与原形成道路走向,校区设1个主入口,主入口贯穿南北,使校区路网与城镇路网作到自然衔接过渡。道路和通道安排要符合交通便利合理的原则。

该项目位于红光镇,主要建筑有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其具体布置见附图1

2.4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2.4.1给水

(1)生活给水

水源来自城市自来水,从市政给水管网接入一根水管,采用分区给水系统,教学楼,宿舍,食堂等各主要建筑由不同的水箱供水。

(2)消防给水

采用消防生活合用低压给水系统。

(3)景观用水

该项目去内有浅水池,喷泉等众多水景观,只对损失部分进行补充。

2.4.2排水

污水雨水分流排放。生活污水,部分实验废水等经污水管网排入处理站进行处理,然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面雨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屋面雨水由暗装的引水管排出。屋面雨水采用压力流排放方式,以减少雨落管对建筑物的影响。

2.4.3消防

本项目建筑为以及耐火建筑,且设置了必要的消防系统,可保证及时扑灭各类大小火灾。

2.4.4供电

现有生产项目用电量50000kw·h/d,由市供电局红光镇变电所10000伏高压线直通厂区配电间,能保证正常供电。

2.4.5供气

由城市天然气管网接入,市政统一供给。天然气主要为食堂使用,食堂日耗天然气1400m3,每小时用气量为116.67m3/h,食堂燃气烟气由15m高度直接排放。食堂油烟在设计阶段没有采取相关措施。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优秀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封面 工程项目管理 课程设计 题目:XX商场建设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学号:2011311162 学生姓名:崔秀芳 专业年级:2011级工程造价 指导教师:赵永任 年月日 附录2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格式要求 1、题目分别为《XXX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2、纸张一律使用A4纸,页边距为上下各2.5厘米,左右各2.5厘米,正文统一为1.25倍行距 3、一级标题用三号黑体字,二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三级标题及以下用5号黑体字,正文一 律用5号宋体字,表格内字体为10号。

例如: 一.项目概况 1.工程概况 (1)项目参建单位 工程名称:XX商场 建设单位:XX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管理单位:XX项目管理公司 设计单位:XX设计院 监理单位:西南XX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云南省XX建筑工程公司 (2)项目总体情况如下: XX商场占地面积1881平方米,建筑层数总共5层,其中地下一层(停车场)建筑面积1008平方米,地上四层:一层建筑面积1008平方米,建成后主要经营服装类产品。二层建筑面积882平方米,建成后主要经营化妆品类的产品。三层建筑面积882平方米,建成后主要经营娱乐服务。四层建筑面积630平方米,建成后主要经营餐饮服务。 该建筑的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土方开挖后外运,土方开挖以机械挖土方为主,人工挖土方为辅。该建筑的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一到三层外墙南北面采用玻璃幕墙,东西面采用混凝土空心砖,另第四层外墙全部采用玻璃幕墙。其中第四层有252平方米的露天阳台,阳台中心有一个15000*9000的露天游泳池。建筑的外墙采用清水砖墙,室内地面一层二层采用花岗岩石块装饰,三层采用硬木地砖,四层餐厅部分采用水磨石地面,冷饮店采用木地板,露天阳台防滑石块。室内天棚的吊顶采用轻钢龙骨,石棉板的规格为250*250。室内墙面刷双飞粉,墙裙铺设大理石块,高度为1.2米。XX商场的安装工程由施工单位分包给昆明xx安装工程公司。项目建成后两周后开始移交使用。 附:XX商场的大致布局图

《环境质量及评价》课程设计指导书

天津科技大学 《环境质量及评价》 课程设计指导书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年6月

一、设计题目 黄村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理论教学基础上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掌握环境质量及评价,特别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是否具备灵活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知识和手段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际环评工作的训练,掌握环评工作的具体工作方法,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方法,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 2.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依据建设项目相关资料,编写相关环评篇章或报告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能独立完成某建设项目(或环境要素)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篇章)的编制。具体要求为: (1) 总结和巩固课程知识,使之进一步加深和系统化; (2) 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3) 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方法; (4) 得到环境影响评价有关计算方法和预测能力的训练; (5) 能够对环境保护措施、建议及评价结论进行正确评述; (6) 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书所要求的所有内容,撰写一份完整的环境质量与评价报告。 三、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时间:一周。

四、设计技术要求和指导 1.设计技术要求 在已知资料的基础上,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环境质量与评价的相关分析和计算,提出完整的成果。其成果以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形式提交。 (1)明确设计任务,熟悉原始资料 学生领到课题后,应认真仔细阅读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明确设计任务、内容及要求。 (2)计算和分析 对设计涉及的内容,要求概念清楚、正确,设计思路清晰,结论合理;所需要计算的内容,要求方法得当,步骤完整,计算正确,分析合理,资料整理完整,图表完备、规范。 熟练使用Win-Word排版功能,以及图表的正确排版和插入。 (3)设计报告书 设计报告书是设计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做到内容齐全,逻辑严谨,叙述简洁,文词通顺,格式正确,排版一致。

环境影响评价题库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 2.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 4.环境标准: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5. 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6.评价工作等级:是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各专题工作深度的划分。 7. 环境的整体性:又称环境的系统性,是指各环境要素或者环境个组成部分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与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8. 环境质量:是指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 9.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是在开发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的调查和评估,检查对减少环境影响的落实程度和实施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判断提出的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对一些评价时尚未认识到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以达到改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管理水平,并采取补救措施,达到消除不利影响。 10. 环境容量:是指对一定区域,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污染源布局和结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11. 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二、选择题 1、环境基本特征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资源性与价值性。 2、环境影响分类按来源分类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

西华大学工程造价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4号楼工程量清单编制及投标报价的确定学院(直属系):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2011级工程造价双学位姓名:胡 学号:392010080703306 指导教师:王莉 完成时间: 2 0 1 3 年 5 月 3 0 日

目录 摘要 (2) 1. 前言 (4) 2.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4) 2.1 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内容和编制特点 (4) 2.2装饰装修工程工程量清单内容和编制特点 (6) 2.3 电气工程工程量清单内容和编制特点 (6) 2.4给排水、消防工程工程量清单内容和编制特点 (7) 3. 投标报价的编制 (7) 3.1 建筑工程投标报价编制特点 (7) 3.2 装饰装修工程投标报价编制特点 (7) 3.3 电气工程投标报价编制特点 (8) 3.4 给排水、消防投标报价编制特点 (8) 4. 工程量计算书的编制 (8) 4.1 工程量计算书编写的内容 (8) 4.2 工程量计算书编写的特点 (8) 5. 工程造价指标分析表 (9) 5.1 工程造价指标的作用 (9) 5.2 工程造价指标的编制与分析 (9) 6. 总结与体会 (13) 致谢词 参考文献

摘要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是表现建设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及相应清单,应由具有编制能力和评标能力的招标人或招标代理人,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人按照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的项目编码、统一的项目名称、统一的计量单位进行编制。这些表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规费项目清单和税金项目清单。 为了适应工程管理和经济核算的需要,将一个建设项目分解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应采用综合单价计价;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应根据拟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计算工程量的措施项目,应按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方式采用综合单价计价;其余的措施项目可以“项”为单位的方式计价,应包括除规费、税金外的全部费用;其他项目清单中:暂列金额由招标人在其他项目清单中列出,材料暂估价由招标人在其他项目清单中列出,专业工程暂估价由招标人在其他项目清单中列出,计日工由招标人在其他项目清单中列出的项目和数量,投标人自主确定综合单价并计算计日工费用,总承包服务费根据招标文件中列出的内容和提出的要求自主确定;规费和税金应按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综合单价是指为完成一个规定计量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单项目所需的多种费用合计。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精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时间:2013年 1月 目录 1、项目概述 (1) 2、工作任务 (Statement Of Work,SOW书 (1) (一整体要求 (1) (二系统逻辑模型 (2) (三系统功能描述 (3) (四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和参数 .................................... 3 3、项目进度计划 .. (4) (一分解项目工作 (4) (二项目工作关系表 (5) (三项目甘特图 (6) (四网络进度计划图 (7) (五里程碑计划 ................................................ 9 4、项目规模成本估算 . (9)

(一分解项目工作 (9) (二项目规模估算表 (11) (三计算开发成本 (12) (四计算管理、质量成本 (12) (五直接成本 (12) (六计算间接成本 (12) (七计算总估算成本 (12) (八项目报价 ................................................. 13 5. 项目质量计划 .. (13) (一项目质量保证组织 (13) (二质量目标 (14) (三质量策略 (15) (四质量保证活动 (15) (五质量控制活动 (17) (六质量保证的报告途径 (17) (七记录的收集、维护和保存 ................................... 17 6、软件项目团队 . (17) (一团队组织及职责 (18) (二项目的沟通计划 ........................................... 19 7、软件项目配置管理计划 .. (19) 学校内部职工工资系统项目管理书 1、项目概述 假设学校共有教职工约 1000人, 10个行政部门和 8个系部。每个月 20日前各部门(包括系、部要将出勤情况上报人事处, 23日前人事处将出勤工资、奖金及扣款清单送财务处。财务处于每月月底将教职工的工资表做好并将数据送银行。每月初(3日前将工

环境影响评价多套计算题(含答案)

1、假设3个不同的噪声源同时作用于A点,声压值分别为P1=8.6×10-4N/m2,P2=9.2×10-4N/m2,P3=58P0,请计算总声压级LPT的值?若B点离A点相距5米,该噪声源由于随传播距离而引起衰减,那么B点的噪声值LB是多少? 2、某工厂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为0.3m3/s,苯酚浓度为30ug/L,河流流量为8m3/s,流速为1m/s,苯酚的背景浓度为1ug/L,苯酚的衰减系数在该河流中满足方程:X=100米时,C=25ug/L;X=300米时,C=20ug/L。试求排放点下游1.6公里处的污染物浓度? 3、某地计划建一化工厂,有一个烟囱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烟囱高45米,每小时燃煤1.8吨,已知烟气抬升高度55米,煤含硫量为1%,风速u=2m/s。问:该厂建成后在其正下风向1000米处距离地面100米的高空SO2的贡献浓度是多少?(σy=0.15X0.8;σz=0.1X0.9;S的原子量为32,O的原子量为16)

4、有一条铁路与风向垂直,列车平均速度为72公里/小时,每小时有36辆列车经过,每辆列车向大气排放SO2的浓度为8g/s,已知列车烟囱高均为5米,风速u=2m/s,烟气抬升高度为25米。试求该厂建成后在铁路下风向离铁路800米处的地面上SO2的贡献浓度是多少?(σy=0.11X0.9;σz=0.12X0.85) 5、某企业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0.2m3/s,BOD5=75mg/L;河流流量Q=9.8m3/s,流速Ux=0.1m/s,BOD5背景值为1mg/L.BOD5的降解系数为0.2d-1。求排污口下游2000m处的BOD5浓度。(忽略纵向弥散作用)

西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修订)

西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修订) (西华教字[2013]127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动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立项项目顺利实施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水平,特修订本办法。 第二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特色发展战略、开放发展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 第三条西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下简称“校级教改项目”)是指由学校批准立项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实施与管理。教育部、省教育厅立项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根据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分级管理。学校制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课题申报指南,组织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和验收结项。校内各单位制订本单位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规划,对项目进行日常管理,负责项目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等工作。 第二章立项原则、立项范围、项目类别 第五条立项原则。校级教改项目按照“鼓励创新,加强整合,注重实际,培育成果”的原则进行遴选立项。 (一)申报项目应突出重点、凸显亮点和体现特点,具有继承性、前瞻性、创新性; (二)针对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鼓励学科交叉与渗透融合,鼓励各单位联合申报,鼓励通过联合攻关形成集成优势,使教学改革能够循序渐进,预期能取得明显的研究成果,并具有使用和推广价值。 第六条立项范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分为四个方面,即学校总体教学改革、各学科(专业)教学综合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研究及其他。 (一)学校总体教学改革项目。是指对教育教学改革中相对宏观的问题进行战略性、整体性的研究与实践。主要包括:高校教育理念、内涵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战略、教风与学风建设、大学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团队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等; (二)各学科(专业)教学综合改革项目。是指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对象, 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以及教学条件改革等于一体的综合改革; (三)教育教学管理项目。主要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方法和手段等如何与时俱进。主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的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课题名称:住宅楼项目管理规划大纲指导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2016 年 7 月 1 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2.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3.项目概况……………………………………………… 4.总体工作规划………………………………………… 5.项目组织管理规划…………………………………… 6.技术方案……………………………………………… 7.进度管理规划………………………………………… 8.质量管理规划………………………………………… 9.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划……………………… 10.成本/投资管理规划……………………………… 11.项目的采购管理…………………………………… 12.风险管理规划……………………………………… 13.信息管理规划……………………………………… 14.沟通管理规划……………………………………… 15.收尾管理规划……………………………………… 16.CAD底图和BIM三维场布模………………………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A1》、《工程项目管理A2》、《建设项目可行性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等专业课程后,所进行的一次重要的综合训练。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社会调查,搜集资料,熟悉项目管理的组织理论、项目目标的控制理论及其管理方式,掌握项目策划、项目结构分解、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织结构设计、人员组成及主要工作职责,施工阶段工程正式开工之前项目管理规划编写的过程、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参加现场施工及其管理打下基础。 本课程设计的具体目的如下: 1.通过课程设计实际训练,使学生熟悉工程管理课程中涉及到的主要文件的编制方法; 2.通过课程设计实际训练,使学生熟悉工程项目运作的全过程及基本程序的设计; 3.通过课程设计实际训练,使学生能掌握工程项目不同参与方的职责、作用及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框架; 4.通过课程设计实际训练,使学生掌握编制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程序、方法、步骤、内容规定等。 二、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在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与项目顺利实施有关的管理活动,均可以纳入到工程项目管理的范畴。并且,根据工程项目类型的不同,所涉及到的管理内容、管理方式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和内容较多,从管理的视角来看,计划职能是最为重要的管理职能之一。因此,项目各参与方,均需要在项目各项工作执行之前,通过一系列计划工作的开展,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较好的支撑。 广西菁华苑监理方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基本数据 (1)工程名称:广西柳州市菁华苑商业住宅 (2)工程施工地点:广西柳州市柳北区 (3)项目总投资:900万元 (4)建筑面积:5598.90㎡ 2.项目管理总目标 建设项目施工周期186天完成,总投资900万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题目:淮南市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计权型指数法) 姓名 所属系部地球与环境学院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地球与环境学院院系环境工程教研室 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1 设计题 目 淮南市土壤质量影响评价(计权型指数法) 设 计技术参数 1.城市总平面图1张; 2.各采样点的采样参数; 3.环境质量标准值表1张。 设计要求 1.土壤中各因子背景值的计算; 2.计权型指数法计算,确定土壤质量级别; 3.采样点实测值图一张; 4.五个评价因子等值线图共五张; 5.淮南市地表土壤环境质量分区图一张。 工作量 1.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2.图纸7张; 3.设计成果打印并装订好,与图纸一起放入档案袋中 工作计划1.资料收集与整理3天; 2.资料分类与整理3天; 3.绘制有关图纸3天; 4.编写设计说明书3天 参考资料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08 2.陆玉书主编《环境影响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课程设计题目:淮南市土壤质量评价(计权型指数法)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2) 1.前言 (3) 2.基本概况 (4) 2.1自然地理概况 (4) 2. 2地质条件 (4) 2.3水文条件 (4) 2.4气候特点 (5) 2. 5城市经济状况 (6) 3土壤环境质量 (7) 3.1 土壤环境质量 (7) 3.2 土壤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7) 4评价方法及评价因子 (8) 4.1评价方法的选择 (8) 4.2评价因子的选择 (8) 4.3评价标准 (8) 5计算与评价 (9) 5.1背景值计算 (9) 5.2计权型指数 (12) 5.3.结果分析 (18) 6预测与对策 (20) 6.1预测 (20) 6.2对策 (21) 7心得体会 (21) 8参考文献 (21)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及其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及其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影响评价(P2)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2.环境质量参数 为表示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和变化趋势的对环境中各种物质的测定值或评定值。根据环境的客观属性提出的,用以表现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指示性变量。 3.熏烟型烟羽 即漫烟型烟羽,多出现在日出后辐射逆温被破坏时。此时,烟轴之上有逆温层,而烟轴之下至地面间气层不稳定,因而烟羽上升扩散到一定程度就受到逆温层的阻挡,使垂直扩散空间仅局限于地面至逆温层底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低层风小,则大气稀释能力就更低,高浓度的烟羽会迅速扩展到地面,造成地面的严重污染。烟雾事件大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4.氧亏 亦称“缺氧量”,指水体中饱和溶解氧和现存溶解氧之差,计量单位mg/L。耗氧愈多,氧亏愈

大,同时由大气补充水中的氧量也愈多。 5.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容量又称土壤负载容量,是一定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保证农产品的生物学产量与质量,又不使环境系统污染超过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6.环境质量(P1) 环境状态品质优劣(程度)的表示,是在某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的总体或其中的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是因人对环境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评定环境的一种概念。 7.环境容量(P1) 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未达到环境目标值,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条件下,根据该区域的自然净化能力,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8.辐射逆温 由于地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 9.土壤背景值(P131) 指一定时期内某一指定区域中未受污染破坏的

环境影响评价实践课程考查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考查 一、公路建设 某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全线均采用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二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标准宽度10m,其中行车道宽9m,土路肩2×0.5m,设计洪水频率为五十年一遇;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全线共设小桥4座,中桥13座,大桥2座;隧道3座;涵洞104道;平面交叉52处;改河4处;改渠7处。 本工程全线总长度20.396km,总投资约21094.94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034.27万元。计划施工期为25个月,工程施工方案计划于2007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10年1月底完成。 问题: 1、可能成为评价目的的有() A、对公路沿线的自然和社会概况和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 B、对该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C、根据该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止措施,将环境影响降至最小程度,以达到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D、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及主要必选方案的技术可行性,为环境保护设计及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评价可能用到的法律法规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3、对于评价范围表述恰当的是() A、地表水环境:拟建公路跨越河流出上游100m、下游500m水域范围内 B、大气环境:路中心线两侧各2km范围

C、声环境:路中心线两侧各2000m范围,施工场地外缘1000m范围、料场1000m范围内 D、陆生生态环境:包括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的范围及此范围外的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和工程取、弃土场 4、施工期噪声源可能包括() A、爆破 B、挖掘机 C、各种打桩机 D、吊车、升降机 5、评价方法的选取恰当的是() A、施工期施工噪声及粉尘、沥青烟污染及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主要采取类比分析方法 B、运营期的交通噪声评价采用模式计算法 C、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主要采用调查、叠图、类比分析等方法 D、环境风险分析采用概率分析和敏感点地段水环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6、下列关于评价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工程对农田、植被的影响及公路切割阻断对区域生态功能与过程的影响为重点 B、水土保持方案:以施工期取土场、弃土场、高填深挖路段带来的水土流失为重点 C、水环境影响评价:以桥梁及隧道施工过程的水环境影响为重点 D、声环境影响评价:以营运期交通噪声对沿线噪声敏感点的影响为重点 7、下列关于工程或污染行为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环境:施工机械作业;建筑材料运输和存储 B、大气环境:施工挖方、填方、取土等工程行为;筑路材料运输;施工临时用地 C、水环境:桥梁施工;建筑材料运输和存储;取、弃土场;危险品运输事故 D、声环境:施工机械作业,筑路材料运输;交通噪声 8、下列关于保护目标叙述正确的是()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环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2、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3、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 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 4、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5、环境标准: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6、评价工作等级:是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各专题工作深度的划分。 7、环境预测:在对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 和方法,推测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 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 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 9、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 10、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单的说,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书面总结。 11、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 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 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12、大气湍流:是一种不规则运动,其特征量是时空随机变量。 13、大气稳定度:是表示气团是否易于发生垂直运动的判别。 14、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要的介质量: 计算式p i=m i/c i 15、土壤:是位于地球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6、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期未受污染破坏的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 17、土壤环境容量:一般是指土壤受纳污染物而不产生明显的不良生态效应的最大数量。 18、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19、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 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20、等效连续A声级:即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 均的方法并以一个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 21、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

浅析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浅析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发表时间:2019-08-22T10:11:17.4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作者:曾倬孙凤维王雪瑞宋婷玉[导读] 在如今全球信息化的趋势下,建筑企业只有顺势而为,与互联网携手前进,才能确保企业不断开拓市场,走向国际。西华大学 610039 摘要:在工程项目管理上运用信息化管理,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的信息化建设对有着企业是革命性的意义。工程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有对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的雄心和措施,还需要不断开发学习软件系统以便于适应管理现状和未来以信息化带动管理提升的要求。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对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认知和应用还很局限,因此,论文针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关键词:项目管理思维;项目管理信息化;数据质量 一、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现状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我国更多的企业有机会走出去,参加到国际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并且随着“互联网+”的理念被提高了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也意味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是未来企业必将面对的发展方向。 并且我国在加入WTO组织后,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思维和方式受到了国外前沿的工程项目模式冲击,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建筑工程项目运用信息化管理已经非常熟习,从项目启动到结束,都有共享的信息资源来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我国管理水平与其尚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我国现有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理念处于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融合期。因此将前沿的信息技术运用到项目的管理中,才能帮助我国建筑企业规模和效益进一步发展,才能更扎实和安全地开拓全球市场。 二、现阶段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难题 2.1工程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够明晰 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管理具有广泛和深刻的内涵,同时对人们熟知的传统企业管理体系也是脱胎换骨式的彻底性变革,很多工程企业初次实施管理信息化,由于认识不准确,不知从何开始也不知如何开展,因此信息化以失败告终。 2.2缺乏行业专业的数据库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的最大阻碍在于,使用的数据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而加大了不同主体间数据共享的难度。相比制造业,建筑业非标准化和精细程度较低,甚至工程建设不同的专业都有不同的精细程度,因此,在这样一个庞大的信息工程面前,信息化管理举步维艰。 2.3建筑企业缺少跨领域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 我国建筑企业内仍然只有软件开发人员按企业内部需求进行单一软件系统的开发应用,而缺少多技能复合型人才,这是目前整个建筑行业推进信息化管理的一大瓶颈。 三、促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相应对策 3.1增强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传播与施行力度 首先要求企业决策层以及执行人员将自身的作用全面发挥,鼓励员工积极响应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全面消除员工抵触新技术的心理,在公司内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管理氛围。其次,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确保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人员能进行高效的沟通合作,这样工程项目的全面信息化管理才能够有效地普遍传播和应用。 3.2建以信息为基础的工作程序 目前,建立一种重视信息的工作流程仍然是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进程中的核心工作。使建筑企业的管理方式逐步向扁平化发展,这就要求管理者对其从事的工作进行的根本性再斟酌和彻底性再部署。另外,企业还应将专业化精细化的数据收集工作放在紧要位置,构建专门用于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资料库,让数据共享成为现实,减轻工作量,防止出现重复收集的低效率操作,从根本上减少成本。 3.3建立建筑工程信息化的统一准则 由于行业内缺乏有关部门对建筑工程信息化的统一规范,使共享不同主体间的数据无法实现,且收集的数据质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导致不通过主体间不能进行高效交流,产生“信息孤岛”的现象。因此针对信息管理给出标准规范显得尤其重要,关系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否能正常有序地运行。是否拥有统一的行业信息化标准,涉及到能否统一信息编码体系,输入输出报表,从而决定了信息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对转变和提升传统的项目管理能力、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促进企业工程收益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企业要将实现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视为重要目标。在如今全球信息化的趋势下,建筑企业只有顺势而为,与互联网携手前进,才能确保企业不断开拓市场,走向国际。 参考文献 [1]李熙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2):209-210. [2]范滕滕.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成熟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D].安徽:安徽理工大学,2018.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报告.docx

新疆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新疆工程学院(艾丁湖校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系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专业班级:环境科学与工程14-1 班 学生姓名:朱洪飞 指导教师:保华 完成日期:2018.01.15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7-----2018学年第 1 学期2017 年 12月 30日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班级14-1 班课程名称环境影响评价设计题目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指导教师保华 起止时间2018.01周数 1 周设计地点校 设计目的: 1.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对《新疆工程学院建设项目》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于时间和各种条件的限制, 本次设计以真题真做和假设条件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通过本次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的实际工作过 程,掌握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容、方法、工作程序及有关要求。重点 在于最终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方法和编制要点。

设计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任务: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设计进度与要求: 1.要求每位同学接到任务书后,按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容来实施具体评价任 务。查阅有关资料、监测、收集具体数据及假定的各种因素、条件和有关的数据。 要求每位同学的单独完成自己负责评价的那部分容,严禁抄袭。 2.纪律要求:要按时完成调查资料,认真完成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处理任务, 遵守学校的纪律要求。按时按要求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写。同时在课程设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年月日 摘要 通过对新疆工程学院(艾丁湖校区)拟建区域及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自 然和环境等现状调查、监测,掌握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状况并指出该区域主要环 境问题;预测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情况及排放规律,预测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提出有效的污染控制手段,为项目建设和环境有效管理提供可靠信息和依据。 通过对区域环境调查和区域规划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区域选址 合理性和开发建设的可行性。通过对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 术分析,论证项目在环境保护角度的可行性、经济合理性。 关键词:环境调查;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答案20120103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2、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 响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 3、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4、环境预测:在对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推测社会 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 5、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 制度。 6、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 7、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 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8、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要的介质量:计算式p i=m i/c i 9、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期未受污染破坏的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 10、土壤环境容量:一般是指土壤受纳污染物而不产生明显的不良生态效应的最大数量。 11、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 的声音。 12、等效连续A声级:即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 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 13、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 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14、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 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近似于环境容量),并以此进行合理的分配,最 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源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 15、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域值。 16、环境敏感区:泛指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具潜在自然灾害的地区,这些地区极易因人类的不当开 发活动导致负面的环境效益。 1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通过许多生物和生态概念和方法,预测和估计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结 果和功能所造成的影响,这些概念和方法也适用于人工改造过的系统,如农 田和城市。 18、生物多样性:系指某一区域内遗传基因的品质、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 19、植被覆盖率:指某一地域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项目管理课程设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大哥明休闲会所项目设计与管理 专业物流工程 小组组长尚柯阳 小组成员孟然、宋修诚、刘龙飞、屈兆明、粱远星 二О一五年 6 月16 日

前言 项目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对项目管理的定义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的过程。项目管理是对一些与成功地达成一系列目标相关的活动(譬如任务)的整体监测和管控。这包括策划、进度计划和维护组成项目的活动的进展。项目管理方法是关于如何进行项目管理的方法,是可在大部分项目中应用的方法。主要有:阶段化管理、量化管理和优化管理三个方面。而按项目管理传统的做法,它需要几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实现目标。每一个项目需要一个团队的支持,我们需要在时间,成本,质量,风险,合同,采购,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对项目进行全面优化。项目管理是全新的管理方法,学习项目管理可以开阔思路和视野,能培养我们的系统思维习惯,务实的工作作风,科学的管理方法;能教会我们养成良好的工作方式 根据老师要求,我们利用项目管理方法对我们的休闲会所进行项目细化。。 组员分工: 梁远星、屈兆明:课程设计任务书,项目可行性研究, 宋修诚、刘龙飞:项目的经济性评价,敏感性分析 孟然:项目识别和构思,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总结 尚柯阳:,项目的经济性评价,规划和整理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1课程设计任务书 (3) 1.1课程设计目的 (3) 1.2课程设计任务 (3) 1.3课程设计要求 (4) 2课程设计报告 (4) 2.1项目前期策划工作 (4) 2.2项目前期策划的过程 (4) 3项目识别和构思 (5) 3.1前期策划 (5) 3.2项目实施的环境与风险 (6) 3.3制约和限制条件 (6) 4项目可行性研究 (7) 4.1项目名称与背景 (7) 4.2组织结构与消费人群 (9) 4.3营销及宣传渠道 (10) 4.4盈利模式与未来规划 (11) 4.5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 4.6研究结论与建议 (12) 5项目的经济评价 (13) 5.1项目经济评价的意义与经济评价层次 (13) 5.2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14) 5.3敏感性分析 (16) 6课程设计总结 (18)

环境影响评价题库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4、某燃煤电厂,年消耗煤量100万吨,燃煤含硫量%,可燃硫占全硫量88%,脱硫设施除硫效果45%,则二氧化硫产生量为()。 A、a B、8624t/a C、a D、a 5、点声源随传播距离增加而衰减,当传播距离增加一倍时,噪声衰减()。 A、1dB B、5dB C、6dB D、2dB 6、大、中型河流,在排水口下游3~5km处有一取水口,在混合过程段应用()。 A、零维模型 B、一维模型 C、二维模型 7、娱乐区的后面是学校,则娱乐区执行的噪声标准限值为()。 A、昼间55dB,夜间45dB B、昼间60dB,夜间50dB C、昼间50dB,夜间40dB D、昼间65dB,夜间55dB 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称的环境敏感区的包括()。 A、工鱼场 B、重要的湿地 C、城市中的绿地 D、植物园 9、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求有公众参与的是()。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篇章或说明 D、环境影响登记表 10、以下哪个不是土壤的特征()。

A、具有肥力 B、具有缓冲 C、具有净化功能 D、不容易被破坏性 二、不定选择题(将答案填写于下面的表格中,共10题,每题3分,合计30分) 1、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 A、符合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B、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 C、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 D、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 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最小范围是()。 为半径的圆 A、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 10% 为边长的矩形作 B、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2×D 10%

西华大学工程造价毕业设计说明书1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成都某大学科研楼工程 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编制学院(直属系):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年级、专业: 2 0 0 9 级工程造价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李颖 完成时间: 2 0 1 2 年 5 月 2 3 日

目录 摘要 (2) 1. 前言 (4) 2.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4) 2.1 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内容和编制特点 (4) 2.2装饰装修工程工程量清单内容和编制特点 (6) 2.3 电气工程工程量清单内容和编制特点 (6) 2.4给排水、消防工程工程量清单内容和编制特点 (7) 3. 招标控制价的编制 (7) 3.1 建筑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特点 (7) 3.2 装饰装修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特点 (7) 3.3 电气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特点 (8) 3.4 给排水、消防招标控制价编制特点 (8) 4. 工程量计算书的编制 (8) 4.1 工程量计算书编写的内容 (8) 4.2 工程量计算书编写的特点 (8) 5. 工程造价指标分析表 (9) 5.1 工程造价指标的作用 (9) 5.2 工程造价指标的编制与分析 (9) 6. 总结与体会 (12) 致谢词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是表现建设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及相应清单,应由具有编制能力和评标能力的招标人或招标代理人,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人按照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的项目编码、统一的项目名称、统一的计量单位进行编制。这些表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规费项目清单和税金项目清单。 为了适应工程管理和经济核算的需要,将一个建设项目分解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应采用综合单价计价;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应根据拟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计算工程量的措施项目,应按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方式采用综合单价计价;其余的措施项目可以“项”为单位的方式计价,应包括除规费、税金外的全部费用;其他项目清单中:暂列金额由招标人在其他项目清单中列出,材料暂估价由招标人在其他项目清单中列出,专业工程暂估价由招标人在其他项目清单中列出,计日工由招标人在其他项目清单中列出的项目和数量,投标人自主确定综合单价并计算计日工费用,总承包服务费根据招标文件中列出的内容和提出的要求自主确定;规费和税金应按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综合单价是指为完成一个规定计量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单项目所需的多种费用合计。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